语文教育观(精选5篇)
语文教育观范文第1篇
叶圣陶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意识到语言教育与社会生活的不可分割性,要求人们把语言教育当作一件大事来看待,然而他的话并未能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注意和思考。尽管吕叔湘早在60年代就曾经“代语文教师呼吁”,到了80年代,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确立,随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目标的提出,随着改革、开放、搞活等时代新观念的形成并在实践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人们开始从宏观的角度、从事物的普遍联系的角度,来审视语言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于是一种被人们称为“大语文教育”的整体构思和改革方案出现了。
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张孝纯在“大语文教育观”下设计的语文教学整体结构模式:一体两翼。张孝纯认为,完整的语文教学结构应由三部分组成:1.语文课堂教学;2.第二语文教学渠道;3.语文学习环境。实施完整的语文教学就是要:1.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2.开辟第二语文教学渠道;3.强化语文环境的积极影响。所谓“一体”,就是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体,包括范文教学、参读教学、习作教学、语文考试考查等项,其中以范文教学为核心;所谓“两翼”,其一是以课外阅读为重心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多种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其二是对学校语文环境、家庭语文环境和社会语文环境的利用。张孝纯说:“一体两翼,不可或缺:无体则失去主导,无翼则不能奋起。”张孝纯的“大语文教育”思想及其设计的整体改革方案,在河北省邢台八中进行试验,结果证明是有成效的。从1983年到1993年,10年改革实践,张孝纯和他的主要助手张国生领导试验组的同志,构建了“大语文教育”从整体到局部的种种教学模式和实施方案,同时还出了一批科研成果,影响不断扩大。
“大语文教育观”的核心是确认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和契合。在此指导思想之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充分关注以下六个方面:
一、先教学生做人,再教学生做学问
“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生一世学做人。”为人师者,应德才兼备。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言传身教,让学生深知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综观古今中外,多少学问一流、拥有渊博知识的人却因德行欠缺,做尽祸国殃民之事。少年儿童作为祖国的花朵,能璀璨绽放当然是国之大幸。倘若灿烂绽放的是一朵罂粟,那就会成为一种灾难。因此,文化的沃土应当培育出令人赏心悦目的未来之花。否则,就是教育的悲哀。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结合思想品德教育,在常规教学中,教会孩子如何判断是非荣辱,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此指导自己的言行,做学问才能有坚实的道德后盾。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二、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将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进行整合,并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并把多读多写放到重要位置,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要求通过整体感知、感悟、积累和熏陶,培养良好的语感,丰富语言的材料,增加文化的底蕴。针对阅读,语文课程标准还明确规定了背诵篇数和课外阅读量。可见,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语文能力的培养看似复杂,实质上都是对语言的积累、内化和运用。
三、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结合
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在内容上和措施上有着不同之处。根据各自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宗旨是为了让少年儿童在家中能做个好孩子,在校内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家庭教育要配合学校,家长要和教师沟通配合好,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社会教育也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与学校携手共进。家庭教育应当侧重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使他们心情愉悦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健康成长;学校则应侧重于按照教育目标,从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培养学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文化知识基础,使他们各自的才能和特长都能得到培养和发挥,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社会应该通过各种活动和宣传,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和奋斗的乐趣。学校、家庭、社会应该是和谐的一个整体。作为连接家庭和社会的枢纽,学校的作用至关重要,而教师则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作为学生的领路人,小学语文教师的关键作用毋庸置疑。
四、关注学生的内心和外在表现
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并根据学生的各种表现作出判断,联合家长的力量共同教育孩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走上迷途的孩子得以回归正道。一堂语文课上,一个顽皮的孩子不断地给老师制造麻烦,不停地为班集体抹黑。我们不能简单地下定论:这就是一个行为习惯相当糟糕的无药可救的孩子。我们应该通过家访、电访、面谈等多种途径,与家长取得联系,并结合其他任科老师的印象,找出问题的症结,再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否则,孩子的一生有可能就因为我们一个武断结论而被毁。
五、将语文与其它各学科相融合
语文学科和许多学科密不可分,在学科知识、内容方面有很多交集,有很多互补的地方。因此,以语文学科为主体,向其它学科进行多元渗透,学科间进行有效整合,是丰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语文课文包罗万象,知识涵盖面极其宽泛。我们在备课时必须深入挖掘教材,精心捕捉学科间的“渗透点”或“留白点”,向相关学科发散,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并逐步丰富自身的教学底蕴,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学习天地。
六、重视网络的学习和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教育领域更是信息技术欣欣向荣的一方土地。一名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更要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懂得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教会学生运用网络来学习,让学生在网络中去探求不懂的知识,并学会与人交流、讨论,会将自己的劳动成果――作文输入电脑并打印出来。
语文教育观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育;朴素;朴素教育观
欲探讨“朴素教育观”,就得先从“朴素”二字说起。《说文》曰:“朴,树皮也”,厚重的树皮不加雕琢,呈现出最初最质朴的面貌。“素,生帛也,”帛布未加染色,呈现出原料最初的模样。大概有人会以为,“朴素”就是原始,甚至就是落后。其实不然,大自然才是最伟大的艺术家,它的创造,包含丰富的哲思和底蕴。而人类的所有伟大创造,则无不在对大自然的了解与模仿中得以完成。一言以蔽之,就是“道法自然”。《庄子》云“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朴素”不仅是人类创造的起点,亦是人类创造的终点。“大巧若拙”,深得要旨。
教育的目标是什么?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笔者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不外乎一个“美”字。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美”,才能在陶冶学生情绪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然后让他们感受发现创造之美,以此完成一个“美”的循环。那既然美的极致是“朴素”,那么“朴素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准则就似乎就是顺理成章了。
最好的教育方式又是什么?我们因为经常去谈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而且经常把这二者对立起来却少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素质教育?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素”就是“朴素”,“质”就是“质朴”,从这个意思上来说,素质教育基本等同于朴素教育,所以说,所谓朴素教育,就是教育者利用一切手段去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天性,然后去创造独一无二的自己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寻找人类及自身初心与质朴的过程。
在所有的学科中,语文,无疑是离学生的性灵最近的学科。语文教育所承担的素质教育任务无疑也是最重要的。(这也是语文之所以成为基础教育学科的最重要原因)。既然如此,在语文教育与教学中贯彻“朴素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近几年来我们语文的教育教学越来越呈现功利化的色彩。重技巧而轻思维,重应试而轻素质。诚然,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上比以往有了相当大的改观,但由于观念上缺乏自上而下的改变,再加上考试指挥棒等因素的影响,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没有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道路,反而更加浮躁与功利。就我省而言,考试内容增设了先秦诸子的孔孟以及文学名著等内容,这原本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好事,但由于考试题目设置的相对机械,从而导致了教学中投机取巧的行为比比皆是。我们对孔孟思想中那些最质朴的内容缺少深入的解读,对文学名著中体现出来的人类思想中的天真之美更是缺少进一步的挖掘。其实,对一个高中生而言,仅仅掌握文化经典中一些相对表面甚至是肤浅的内容远远是不够的,这不利于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更不利于我们去培养他们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提出“中国梦”的伟大构想,这“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就是要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引导我们的下一代去认识中华文化中最质朴,最具“天真之气”的部分,真正把“朴素教育观”贯彻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去。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去贯彻“朴素教育观”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一些尝试与探索:
1 感受汉字的古朴之美,挖掘汉字的文化底蕴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亦是我们感受人类精神文明的工具。是我们的祖先最伟大最重要的发明,是中华文化灿烂的基石。是我们语言教育教学中的基础。汉字所体现出来的那种质朴之美,更是我们炎黄子孙取之不尽的文化泉源。然而,我们现在的汉字教学却存在着只重今义不重古义,只重词语解读不重单字释义的问题。造成学生对汉字词语的理解不够深入,运用不够灵活的状况。
说到这个问题,我们就很难避免汉字简化这一敏感的话题。的确,汉字的简化对简便及规范汉字书写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也难以避免的产生了若干问题:一是造成汉字的本意不清,二是造成理解的混乱。另外,在汉字教学特别是古汉语实词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在汉字词义的演变上多下一点功夫,让学生加深对字义理解的同时,深刻感受汉字的古朴之美,从而培养他们学国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激情。
2 理解经典著作中的“天真之气”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者也。”明代著名文学家张岱说过,“人无癖不可与之交,以其无天真之气也。”可见一个人具备“天真之气”的重要性。一个人具备了“天真之气”他才具备了一种超越功利的创造性。古今中外,所有人类的文化成果,无一不是天才怀揣“赤子之心”的伟大创造。然而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上加难。因为它要求我们首先在知识面的拓展以及阅读品质的提升上要有所作为。量变必定产生质变,通过解读经典作品里的“天真之气”,我们不仅强化了语言教学的美育效果,而且还活跃我们的思维。
3 强调“独抒灵性”的写作原则
庄子曰:“学而不能行谓之病。”语言教学中的“朴素教育”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天真之气”,而这一点最直接体现在学生的写作上。不得不承认,近几年来,随着微博微信等现代传媒的兴起,语言粗鄙化的现象日益严重。不仅语言表达上的质朴之美越发少见,就连最基本的规范表达都成了很大的问题,出现了很多诸如“佩胡”“灰常”“小盆友”之类的“颠覆性词语”,那种让人不知所云的表达更是比比皆是,张口就是“然后”“各种”“节奏”,该用的不该用的一锅烩。至于学生作文,则普遍呈现出虚假空洞的特点。比如在议论问的写作教学中,笔者就经常会发现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强加因果”“以摆代论”“以偏概全”等逻辑错误。几经讲解,学生虽然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在写作实践中却依然没有很大的改观,问题出在哪里呢?笔者发现,学生头脑普遍存在着一些僵化的模式与套路,遇到说理,则缺乏从问题的根本上去找原因,或者说,他们不会用一种纯粹,质朴的眼光去看问题,所以经常写出一些看似深沉实则肤浅的论述。
语文教育观范文第3篇
潘涌(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以下简称“潘”):就理论背景而言,积极语用教育观既来自国外语用学又超越之。1977年,荷兰出版《语用学学刊》(Journal of Pragmatics),标志着语用学学科诞生。亦可译为“言语施行论”,主要研究言语行为。语用学是对语言学的新发展,构成言语教学论的理论基础。语用学早在20世纪90年代陆续译介到大陆英语教育界,在英语教育界比较流行,在汉语文教育界较少提及,更没有展开本土化的系统研究。语用是言语行为,语用学是结合一定的语境而对言语行为的意图、意义和交际价值所作的动态研究,语境、背景、话题、交际方、话语是其基本要素。我不是简单照搬国外语用学的理论。“积极语用”与国外语用学的区别是:从侧重口语交际行为扩展到综合、立体的“全语用”,以及“自觉语用”“深度语用”等。
就时代背景而言,积极语用教育观的提出是基于对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思政中心论”“语言工具论”“语识中心论”和“语感中心论”等汉语文教育思潮的批判性反思。在汉语文教育实践中,长期以来趋同化输入、共性化输出的基本范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表征为青少年汉语思辨、运用、创造诸能力全面弱化的母语教育的危机,这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公共问题”。
积极语用教育观又是在前瞻文化强国的时展远景中酝酿而成的。除了有所参考国外语用学外,其理论基础还来自积极心理学、超越论教育学、“表现性目标”课程论以及时间美学等。
罗:就是说,积极语用教育观不是照搬国外的主张,而是中国化了的。那它一般包括哪几个方面的要素?
潘:一般言语行为的表达效果是由三个要素的乘积所形成,就是:言语动机、言语情感、言语能力。言语行为的表达力是由这三个要素的乘积构成而不是它们的机械累加或堆积。我们可以给出一个语用方程式:
语用行为=语用动机(0~100)×语用感情(0~100)×语用能力(0~100)
这个语用行为方程式,简洁地说明了从消极语用到积极语用是一个由弱到强的言语区间,语用主体的动机、情感和语用能力三要素之乘积决定了语用行为的效果。所谓积极语用,是表达主体基于独立人格和自由思维而以个性言说、独立评论和审美表达等为形式特征,因而富于创造活力的主动完整的表现性言语行为。积极语用包含“自觉语用”“全语用”和“深度语用”三个相对独立、有机融合的子概念。
罗:潘教授,您是说,积极语用包括“自觉语用”“全语用”和“深度语用”这三个层面,那这三个层面又有怎样的特点呢?
潘:“自觉语用”是指任何言语行为都是受动机支配的,动机驱使着人的言语行为。“自觉语用”对我们语文教师的启示,就是要积极唤醒学生的表达意识,使之能够拥抱母语、享受母语,满足用母语表达自己深思真情的那种愉悦感和成就感。“全语用”是指人的言语行为是一种完整、立体式的言语行为,包括两个层面即“内语用”与“外语用”“输入型语用”与“输出型语用”。“深度语用”就是指言语行为达到一种理想化的境界,即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之间高度吻合,是思想品质和审美品质两者之间的深度融合,也就是孔子所谓“文质彬彬”。“文”就是言语形式,“质”就是言语内容。当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两者融为一体,就达到了言语行为的极致。
罗:潘教授,听了您的解释,我们渐渐明白了“自觉语用”“全语用”“深度语用”的特点。但是,“积极语用教育观”与传统意义上的“听说读写观”有什么不一样?
潘:第一,“听说读写观”缺少对学生思想能力的必要重视,将语用行为仅仅视为一种外部感官的言语行为。如果片面注重“听说读写”,只能陷入一种技术主义教育的泥淖,是忽视生命主体思维和情意元素的技术主义的狭隘思路。而言语行为从来不是人的感官的简单技术行为,更是一种智慧生命的心灵闪光,是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思想和情感能量的释放。所以,传统“听说读写”云云,就是忽视了对学生内在思想力的重视和培养。
第二,将“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并置,将输入型语用与输出型语用看作是同等关系,就是忽视了表达力的目标指向,这是片面的误导。久之,必然致使语文课程形态主要以阅读课为主,写作课成为阅读教学的附庸,而口语交际教学则完全缺失。这样一种汉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狭隘格局陷入了接受型、偏废了输出型,最严重的是不自觉地放弃了对基于阅读和倾听的表达能力的培养。输入型语用固然重要,但它无非是为输出型语用作必要的积淀,只有经过长期的语用实践转化为更重要的表达力时,输入型语用才对智慧生命具有意义。否则,人就降格为留声机、电脑软件一类的工具了。“说”和“写”是指向,是语用行为的目的,“听”和“读”是其基础和条件。古往今来,唯有语言的表达力才是实现主体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最后达成人自身价值的最主要能力。
在“听、读、视、思、说、写、评”七字语用能力体系中,外语用包括“听、读、视、说、写、评”,其中的“视”即“读图能力”,看视频能力;而内语用即指“思”。外语用中的“评”很重要,汉语文教育最缺少的是培养学生对外在事物的独立评判能力,尤其是深刻、缜密、严谨的独立评判能力。以前讲“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其实是蒙学教育的一种混沌读书法,这样的混沌读书法,其实湮没了中国历代的思想者,数千年来都出不了善于建构思想体系、撰写体大虑周宏伟作品的思辨性人才。
罗:原来我们往往提到的是“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潘教授,您又加上了“思”“视”和“评”,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潘:刚才已经提到,语用有内语用和外语用之分。就内语用而言就是“思”。而外部的语用是通过人体感官来实现的,因而输入性语用除了“读、听”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无疑需要加入一种“看视频”的能力或曰“读图”的能力,简称为“视”。全球化时代,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图像占据了我们阅读量很高的比例。我们通过“读图”来接受大量信息并在去芜存菁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视”的能力是全球化时代对每一个现代公民的特殊要求。
在输出型语用能力方面,我特别强调一个“评”字。除了“说、写”,这个“评”尤其显示突出的地位。在中国,在汉语文教育中,大部分的“说、写”能力并不是“评”,因为我们的传统教育更倾向于让学生作出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再现、复制,忽视作为独立主体对外在事物的个性、深刻、创新而又缜密的评判。当代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是重新认识人对外部事物、现象等等的主观印象和评价。人,正是在与各种人物、事物与物象的价值联系中建构自己的评价体系。每个人都可以在源于特殊文化心理基础上而秉持自己的独立原则和立场,从特殊的立场出发去评判这些人物、事件――这就是至为宝贵的“评论”能力。世界的多维性来自主体评论的多元性。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中小学的母语教育乃至大学教育都严重忽视基于自主人格和自由思维的独立评论能力之养成。我反对简单记忆、机械背诵而高度注重“评论”,正是基于对母语教育乃至整个蒙学教育的批判性反思。当然,输入性语用能力与输出性语用能力,两者不可完全分离,更切忌对立。“视、听、读”是输出性语用的一种基础,“说、写、评”是基于输入性语用而超越之的目标指向。
罗:潘教授,听您这样一说,我们明白了积极语用不同于平时我们传统所说的“听说读写”,它还应包括“思、视、评”。
潘:是的,作为积极语用,其实包含着三层意思:其一是唤醒语用行为的动机;其二是构建全面、完整、主动的语用能力体系;三是追求语用品质的卓越,即将深刻、创意的思想内容与清新、鲜活的言语表达形式完美融合。只有这三个方面都达到了,才可以说是积极语用。假如连自觉的表达意识都没有,如果这种意识还陷于昏昏然沉睡之中,学生的语用行为只是停留在复述、再现、描摹层面,那么,充其量就是一种“消极语用”层面,即所谓被思考、被体验、被表达。尽管某个人在说话,其实是别人的思想借其嘴巴而“复述”出来的――学习过程异化成对“他者”思想的复述――这当然是“消极语用”。
罗:目前,积极语用教育观作为一种崭新的汉语文教育思想,正在受到广泛关注,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首都师范大学学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教育学刊》《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育报》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中小学教育》《高中语文教与学》《初中语文教与学》等十多家重要学术媒体都先后刊载或转载这方面的文章。积极语用教育观对于日常教学实践也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请问潘教授,一个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把这些主张落实到课堂中去?
潘:就组织形式而言必须要进行小班教学。因为语言课,无论是母语还是外语,都是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而言语能力不能通过老师的讲、学生的听来养成。学生必须像学习游泳那样在水里、在惊涛骇浪中学而不是在岸上学。母语教育亦如此,在游泳中学游泳、在表达中学表达。
假如一个大班,50多个人却只有短短的40分钟时间表达(就算教师基本不讲),怎么保证每个学生拥有充足的时间来展开表达?教师又怎么从中协调?怎么及时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个性作出到位的发现、评价、引导等等?基于如是考虑,语文课必须是小班化的。
罗:可是潘教授有所不知,是否进行小班教学,这可不是我们一线教师所能左右的。如果是大班,能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吗?
潘:当然也可以。教师可以做的就是在现有大班规模不变的情况下,怎样把大班进行分解、化整为零、实施小组教学――这就是小班化教学。以小组为单位实施讨论、交流甚至争辩。所有的言语实践活动,首先在小组内进行。小组提供给每一个学生比较充分的表达机会,使其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观点,在小组的多边互动中达成思想的分享、情感的融通,并对学习内容有所升华。当然小组内应该有具体的操作措施,比如应该有主持人,主持人掌握小组里全面语用活动,给小组里每个人享有均等的机会并协调交流活动,当然也要对小组活动的时间进行规限等。主持人掌握小组学习的基本规则,确保每个同学都有充分的表达机会。老师在教室巡回、倾听、点评、协调,并且把巡回教学中的问题带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这是教师作为课堂总主持人所应该做的事情。教师可以不讲话,但是他不应该也不可能置身于课堂之外,在积极语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更是一个倾听者、协调者、点拨者和引导者。
这样的小班化就是对大班的语用实践特别是表达活动进行纠偏并回归,即把被颠覆的课堂重新颠覆过来――所谓“课堂归正”。课堂提供每个学习者表达心灵智慧、情感体验和独特观念的契机,使之感受到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颇有成就感地享受母语。“享受”母语而不是简单“使用”母语――“使用”尽管是对的,但是没有“享受”一词那样蕴含丰富的内涵。语文课只有让学生“享受”母语才可能“人”“言”合一、目标到位。因为这里隐含着哲学上的一个重要命题:语用即“我”,“我”即语用。20世纪哲学的一个主流趋势就是通过语用行为去研究并发现心灵的奥秘。所谓人的价值,必然是在语用尤其是表达中体现出来,没有了语用就是失去了“人”的思想现实,就是失去了人自身!因此,积极语用教育观主张通过小班化学习形式去实现学生思想力的发展和表达力的提升。当然,课堂积极语用教育的操作细则有待于教师别具匠心地探索且创造性地付诸实施,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即是。关键是保护好每个小学生的童真和天籁。
罗:听您这么一说,明白了大班可以通过分组活动来开展言语实践活动,唯有这样,才可以让每一个学生享受课堂、享受交流、享受表达。作为教师,在教学艺术或方法上还应该如何探索和创新呢?
潘:就教学艺术而言必须要实施“留白”。“留白”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其一是“时间留白”,其二是“思维留白”。留白的艺术,表面上似乎无作为而实际上是一种意味深长的大作为,类似于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不教之教”。
首先是“时间留白”。教师要从课堂抽身,让学生通过积极语用填补空白的时间。时间就是生命的成长,恰如马克思所说:“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空间。”给学生全面语用的时间,就是把生命成长的自还给学生,为其内语用和外语用留足必要的“发展空间”。当然,“时间留白”要针对课型特别是教师特定素养而分别处理,我们并不盲目、绝对地主张“去讲授”,教师精彩的讲解仍然需要;但总的来说,课堂要留给学生热情洋溢地去自觉语用、全面语用和深度语用,教师要自觉保持金子般宝贵的有内涵的“沉默”――这就是山东杜郎口课堂创造的新观念:将“以教代学”转变到“变教为学”(“不教之教”)。
另一个是“思维留白”。这就是给学生留足一个心灵内部语用的思维空间。在全预制、全垄断和全封闭的指令性课程中,当学生展开思维活动之前,教师往往喜欢说一些隐含思想倾向的话语,即使“设问”也由教师精心设计好标准答案。这样的前提下实施启发式教学,其实是让学生“思维入套”,即诱导学生思维亦步亦趋地陷入教师预设的“美丽的思维陷阱”――这是母语教育的大忌。从发展意义上说,学生思维的“出轨”和“犯错”其实远比“入套”要好,唯有保护好学生思维的“出轨”和“犯错”,才能维持学生创意思维的勇气与胆量――如此,那他才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候找到正确的思想并逐渐逼近真理。从这样的意义上说,课堂学习不是学会对知识的认知,而是学会对既定知识与真理的质疑、批判乃至颠覆,也就是学会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唯有学会学习,才是母语教育乃至一切学科教育的最高目标。
罗:潘教授,您说得很对,通常情况下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本身就是个诱饵,答案早已设定。那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
潘: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精心设计问题的“问答流向”,就是变“师问生答”的单一模式为“生问生答”“生问自答”“生问师答”甚至“生问无答”(就像解方程一样,可以暂时没有答案)多维问答形式。这种问答流向的改变,实质就是促进学生思维由狭隘走向开放、由开放走向无疆界。学习者思想的解放比知识的简单认知或机械记忆远为重要。英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劳伦斯?斯滕豪斯所倡导的实施“人文学科课程计划”所需遵循的五项“过程原则”,对如何释放课堂教学中学习者的思维活力和表达个性颇有参考价值。劳伦斯?斯滕豪斯教授认为:文科教学的基本内容应该是问题而不是既成的结论;探究问题的主要方式应该是讨论而不是灌输式的讲授;教师应在学生争议中秉持中立立场;教师不该以权威或书本上的观点来封锁学生的思维疆界,问题讨论不一定达成一致意见;教师作为讨论的主持人应对学习质量和标准承担责任。斯滕豪斯的主张无疑是对“思维留白”式教学的完整、深刻的诠释:积极语用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借此才可砥砺学习者的思维品质和语用品质,并以积极、亢奋、昂扬的情感体验来促进其语用能力长时期的可持续发展。
罗:潘教授,您的思考很全面,做法也比较新颖,给了我们一线教师很大的启发。那么,在培养学生积极语用能力时,教师自身需要怎样修炼?
潘:教师要做好角色转换。首先,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激励者。学习、求知、思考、创造这完全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一个优秀教师的使命在于催生学生尽可能充分地释放生命深处的智性元素和情意能量。打个比方,如果教师是一位颇有匠心的点火者,那么,熊熊燃烧一己生命则是学生自己的事情,释放生命的智性和情意能量是其义不容辞的天然使命。所谓“点火艺术”,就是教师实施积极和激励性的评价。对学生思维和言语行为的评价,应当充满强烈的激励性和期待性。即使面对其稚嫩、偏颇乃至错误的表达,也要从发展和差异的原则出发去鼓励之。保护积极思考和积极表达的主动性、个体性和前瞻性远比简单消极的“指瑕”更有深远的价值,因为前者才意味着创新的可能。诸如教师要鼓励学生打破沉默、纳悦有差异的表达、肯定学生间隔性的沉默(间隔性沉默是表达前一种必要的酝酿期)等等。
其次,教师自身更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语用素养尤其是表达力。真正优秀的语文教师,其口头和书面的表达就是学生学习母语的活生生的教科书。教师今日语用之修炼,就是学生明日语用之造化。与其说是一本优质的教科书造就了人,不如说是一位卓越的语文教师熏陶并升华了青春生命。即使有一本优质的教科书,充其量它只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一个小小道具而已,而比道具本身更重要的是教师自身那种超凡脱俗的思想力和表达力。
从这层意义上说,教师要先于学生而努力锻炼自己的思想力和表达力。思想力可以从异质阅读开始,在指令性课程范式中教师自身接受了太多的同质化阅读,导致自己的思想也被高度同质化乃至日益趋向机械化、刻板化、单一化。我们应该非常自觉地展开多元开放的异质阅读,只有经过如此多元阅读的长期砥砺,才能催生每一位教师蜕化出思维精彩、表达个性的新自我!
罗:潘教授,谢谢您对“积极语用教育观”深入浅出的解说。有了您的引领与指导,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以思想力和表达力为核心的积极语用能力方面将获得根本性的突破。
语文教育观范文第4篇
一、对职高生加强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职高生是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众所周知,大多数职高生都是文化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们在初中时或由于成绩不好、表现较差,受到老师的轻视、家长的责骂和同学的冷眼而产生自卑心理;或由于在中考中失利,没有考上重点普高,只好选择读职高而感到自卑。这是他们在人生道路上遭受的重大挫折,他们变得敏感、脆弱、焦虑、自私、乖戾、颓废,出现了价值偏向,有很多职高生的价值观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缺乏远大的人生理想和抱负,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学习目标,对前途失去信心,没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二是沾染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三是个人主义严重,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其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集体。当代职高生存在的人生价值观问题,应引起我们每个职教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应加紧进行研究,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加以解决。
二、价值观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过去的语文教学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新课程标准颁布后,对语文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新课程标准着眼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在这三个维度的目标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目标,过程和方法是核心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终极目标。这个终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语文教材中蕴含得天独厚的价值观教育资源
在各个学科中都蕴含着价值观教育材料,尤其是在语文学科中,价值观教育材料更是丰富而生动。在职高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思想性极强的优秀文学作品。很多篇章,或是对真、善、美的颂扬,或是对假、丑、恶的鞭笞,或是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精彩描绘和热情赞美,或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热情讴歌,或是对作者高尚品性、高尚人格魅力的肯定和褒扬,或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揭示……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内容,这是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教书育人的有利条件。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把握好语文学科的这种优势,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内涵,找准切入点,巧妙地渗透价值观教育,使学生在学到语言文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又于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
四、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特别要注重结合教材特点,因材施教。教材中的价值观教育因素,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甚至是隐蔽的。
1、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注意加强自身的修养,以身垂范,为人师表。教师要通过自身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责任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敬业乐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等影响和感染学生。
2、在时代背景及作者介绍中渗透价值观教育。在语文学习中,离不开对课文时代背景及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和精神品质等的相关介绍。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及作者情况,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到作者的人格魅力,使他们受到熏陶感染,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在赏析人物形象时领会正确的价值观。语文教材中有大量优秀的、典范的文学作品,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他们身上存在着许多积极向上、健康高尚的精神品格和道德情操,会对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4、在深入理解作品思想感情的基础上领悟正确的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诵读课文,在掌握字词句段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深刻理解课文的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思想感情的共鸣,从而自然渗透价值观教育。
语文教育观范文第5篇
【关键词】管理;德育;情感
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健康的发展。教育的实质是使受教育者能主动将人类科学的、道德的、审美的、劳动的等方面的文化成就转化为自身较为全面的素质并将其发展,当代学生面临的课题不仅仅是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做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使命是责无旁贷的。
1 情感投资,以爱结情,用知识点亮心灵。
情感是世上最美的一种感情,它像美丽的鲜花开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教师付出真情,学生就会回报真心,“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努力营造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共同感悟学生的成长历程。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深入到班级,与同学们一起搞卫生、做游戏、侃大山,说故事。时间久了,自然会赢得学生的信任,把你当成知心朋友,有悄悄话也愿对你说,发生了争论请你评判。对于你的话,他们爱听且坚信不疑。使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我坚信:事在人为,唯其难,方能见真功夫。
教师是学生心灵的耕耘者,语文教师更应该是一个多面手,不仅语言表达能力要强,而且语言神态,举手投足更要有吸引力,有感染力;用他那对课文的透彻理解,用他那渗透情感的语言,用他那富于激情的动作,将学生带入到预想的境界,在挖掘出课文的内涵,表现出课文的特色;用新鲜的活水浇灌求知的心灵,用灵动的智慧音符去弹奏学生的“心灵之乐”。语文教学与学生实际联系紧密,如“语言、品质、交往、写作”能力等的培养,都与学生的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要诱发学生情感,抓住生活感受,让学生用心去体会每一步成长经历,拨动学生心弦,引起情感共鸣;在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上,力求做到巧妙安排,精心构思,使学生心情舒畅、精神饱满,主动吸收知识,增长才华,接受教育;学生亲自上“舞台”,练习技艺,激发学习兴趣,使枯燥的语文课变为“心灵塑造工程”,学生的获得必然是巨大而终身受益的。
2 提高自身修养,彰显人格魅力。
古人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啊,“传道、授业、解惑”,就是古人为教师定下的职责范围。为人师多年经历使我感受到,教师的职责应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其中,身体力行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身教重于言教。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就很重视身教。他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此,孔子向我们昭示了一条为人师者的真谛――身教重于言教。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诲人不倦的爱生态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道德追求,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否则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理想和道德教育只能是空谈。教师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行为取向等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言行一致,为人正直,用自己的浩然正气影响学生,征服学生。
当今社会是一个以现代化科学知识为基础的信息社会,人类面临着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挑战,教师要改变观念,跟上时代步伐,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注意吸收当代最新科技成果,掌握更多更广的知识,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的讲写基本功,还必须善于接受和消化新观念、新知识,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挖掘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勤奋好学,努力做到知识渊博,业务精湛。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成竹在胸,得心应手,才能使学生产生敬重感,自觉自愿接受教育和指导。
教师的威信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由此要巩固自己形成的威信,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严于律己,用良好的情感,崇高的道德去关爱每一个学生,正确合理的运用自己的威信,言行一致,不断进取,身正为范,做学生的榜样。
3 教书育人,重在德育。
教育是“上所施,下所效,使人作善”的活动过程,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的优势,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学生虽有千差万别的个体差异,但他们的共同心里是向上的,是愿意成才成人,并乐于奉献的。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正视青少年这种努力向上,学好成才的愿望,诱发他们的积极性,利用他们自己内部的道德环境和力量,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使他们学会把外部的良好形象通过内化的过程,变成积极向上的力量,控制、排除不良的影响和干扰,使自己在健康的道路上迅速成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