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建议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建议(通用17篇)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建议 篇1
1、课文中涉及到第四纪冰川活动的许多地质学知识,为了便于学生领会和理解,如果有条件,可以课前布置学生搜集相关的冰川活动资料,也可以根据有关知识制作多媒体课件。还可以搜集有关李四光的材料。
2、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6个,读音难点主要有“震”(翘舌音)、“坑、秦、震”(“坑”属后鼻音、“秦、震”属前界音)。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语境中整体认读或者根据班级学生的姓氏识记“秦”。
可以把要求会写的生字集中在一起,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如,“考、秦”为“上大下小”的上下结构,“著、藏、究、震”为“上小下大”的上下结构,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此外,在写“纪”时,要注意右边是“己”不是“已”;“旅”要和“旋”易混,“藏”和“卧”笔顺易错,要注意区分,不要写错。
3、本文围绕奇怪的大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叙述了几个与此相关的事件,表现了李四光积极思考、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教学中可参照以下步骤进行。
⑴ 初读课文,目的有二:一是初步了解内容;二是请学生边读边想,自己玩过的捉迷藏与李四光玩的有什么不同,这可以使学生通过比较,尽快进入课文所描述的事件之中,同时引导学生领会李四光是如何在玩中思考的。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李四光与同学玩捉迷藏对巨石由来产生疑问;向师长请教和去英国留学,才逐渐明白了其中原因;回到家乡考察,取得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
⑵ 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感知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为促使学生思考,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也可以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在师生、生生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围绕“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和“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⑶ 在解决“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的问题时,应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探讨。如,“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孤零零”说明了其中一怪,它是独立的;“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说明这块巨石体积庞大;老师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说明时间之久;老师说它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但李四光又不明白“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并且连父亲也不清楚,说明它的由来连大人都弄不清楚,综合上述几个方面,说明了此石“真怪”。
正是因为大石头有这样几“怪”,李四光才产生了疑问,他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呢?首先是因为石头的“大”,才引起了李四光的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四光去向老师请教。老师讲到了石头的几百年的历史,可是李四光并不知道“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于是老师推测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李四光按照老师的推测进一步思考,这么大的石头,要是从天而降,应该砸一个大坑,可是为什么没有呢?对此,老师和父亲都说不清楚,这又进一步表明了石头的怪──大人也不知道。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老师与李四光的对话,感受李四光的思考问题的过程。除此之外,学生还应该明确,李四光的可贵之处在于,没有因为老师和父亲都未能解决自己的疑问而放弃求索,“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j!!活动的遗迹……”,可提醒学生注意“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发现”几个关键词语,理解李四光执著探索的可贵品质。
学生在结合上下文对上述几方面内容进行理解、探讨、交流的过程当中,一方面要通过课文所描写的事件,懂得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只有执著的追求才会取得成功的道理,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另一方面,要了解作者是怎样把李四光勤于思考、执著求索写具体的。
4、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者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词语。如,对于“突兀”的了解,通过上下文,可以知道“突兀”在这里指的是巨石,巨石能够把人的身影挡住,说明它又大又高,可见“突兀”是指山石等物高高地立在一个地方。再如对“严严实实”的理解,通过上下文,可以知道这个词语既形容李四光藏得好,不易被人发现,同时也说明这块石头的巨大。
5、朗读,重点指导读好人物的对话,特别是问话和答话。本文的问话和答话较多,譬如,“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是谁”和“从天上掉下来的”是问话和答话的焦点,在朗读时应该加重语气。此外,还应注意关键词语的朗读。如,“他终于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带点的词句表明了李四光最终揭开巨石的由来之谜,也应该加重语气来读。
6、课后的第二、三题,可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解决。对于学生要交流的感想,主要侧重在懂得遇事要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只有执著的追求才会取得成功的道理两个方面。学生如能感悟到有关其他方面内容,也要给予肯定。第三题,学生填空后,重点要引导学生体会李四光是怎么提问的。李四光善于动脑筋,善于发现问题,对别人的解答,不轻信,不盲从,刨根问底,追本穷源,具有不找到正确答案誓不罢休的执著精神。除此之外,课后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词句的积累。
课后安排的“资料袋”,它展示了与本课内容密切相关的背景资料,在以课文为基础拓展什么知识与如何拓展两个方面提供了可借鉴的途径和方式,为学生深入理解本课内容提供了崭新的平台。教师可以此为基础,继续鼓励、引导学生搜集有关李四光的资料,为本组的“口语交际”训练做好准备。
【参考资料】 〖李四光〗 李四光(1889~1971),中国地质学家。原名仲揆,蒙古族,湖北黄冈人。曾留学日本和英国。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曾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中央研究员地质研究所所长。建国后任地质部部长、中科院副院长、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地质力学研究所所长等。中科院地学部委员。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选为中国科协主席,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 李四光曾从事(ting )科化石和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研究。长期以来,国际上一直充斥着中国内地第四纪元冰川的谬论。1921年,他在太行山东麓和大同盆地首次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30年代在长江中下游庐山、黄山、九华山、天目山等地发现了各类冰蚀、冰碛地形和冰碛物,撰写了经典名著《冰期之庐山》,划分了四次冰期和三次间冰期,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并得到国内外同行积极评价。40年代考察了川东、鄂西、湘西、桂北和贵州高原等地,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论述冰川遗迹和冰期划分的论著。50年代在北京西山地区鉴定了多处冰川遗迹,并在60年代初亲自规划和主持全国的第四纪冰川研究工作。 李四光毕生倡导以力学观点研究地质构造的发生、发展及组合的规律,认为各种构造行迹是地应力活动的结果,建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李四光运用地质力学理论,驱散了“中国贫油论”的迷雾,指导了我国石油地质普查工作,对我国东部油田的发现,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李四光为地震地质和地震预报做了很多开创性工作。李四光在晚年,为我国地热的开发和利用也做了很多工作。著有《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中国北部之 ting 科》《中国地质学》《冰期之庐山》《地质力学概论》《地震地质》及文集《天文、地质、古生物》等。 〖地质学〗 研究构成地球的物质和地壳构造,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学科。 〖冰川〗 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向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作冰川。 〖秦岭〗 横亘于陕西省中部偏南。东西走向。是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也是中国地理上南北方分界线的一部分。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 〖长江流域〗 长江流域指长江干支流的集水范围,亦即集水面积,通称流域面积,为18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面积的18.8%。包括15个省(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甘肃、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福建)2个自治区(西藏、广西)1个直辖市(上海)的全部或部分地区。长江流域的自然分界线,北以巴颜喀拉山、西倾山、岷山、秦岭、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淮阳丘陵等与黄河和淮河流域为界,南以横断山脉的云岭、大理鸡足山、滇中东两向山岭、乌蒙山、苗岭、南岭等与澜沧江、元江(红河)和珠江流域为界;东南以武夷山、石耳山、黄山、天目山等与闽浙水系为界;长江源头地区的北部以昆仑山与柴达木盆地内陆水系为界;两部以可可西里山、乌兰乌拉山、祖尔肯乌拉山、尕(gǎ)恰迪如岗雪山群与藏北羌塘内陆水系为界;南部以唐古拉山与怒江流域为界;长江三角洲北部,地形平坦,水网密布,与淮河流域难以分界,通常以通扬运河附近的江都至拼茶公路为界;长江三角洲南部以杭嘉湖平原南侧丘陵与钱塘江流域为界。长江流域轮廓,像两端窄、中部宽的菱角,介于东经90°33′至122°25′,北纬24°30′至35°45′之间,东西直距3000公里以上,南北宽度除江源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处,一般均达1000公里左右。因淮河大部分水量也通过大运河汇入长江,从某种意义说,淮河也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如加上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的面积则接近200万平方公里。 〖第四纪冰川〗 约250万年前至今。在这个时期里,高纬度地区曾广泛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气候也异常寒冷,人们将处于这个时代的冰川称为第四纪冰川。 〖遗迹〗 古代或旧时代的事物遗留下来的痕迹。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等词语。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有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教学的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具体内容写具体。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一、简介李四光,导入课题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大朋友──课件出示李四光头像,简介他的生平。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小时候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三、交流材料,质疑解难 针对课文内容,学生质疑。 1、字词: 理解陨石、地质学家、第四纪、冰川、秦岭等词的意思。 2、内容: 交流收集的李四光生平材料,图片或童年故事。 3、自由读文,谈谈你对小李四光有什么印象? 四、指导写字 1、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2、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藏、卧、旅、考”。 第二课时 一、认读词语 二、全班交流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研读有关句子。 如: 1、时间长了,他对这块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为什么李四光会对这块石头感兴趣呢?这块石头有奇怪的地方吗? 可用因为______所以______让学生说说原因。让学生感受巨石的形象及李四光的好奇心。 2、李四光跑去问老师______想像情景,进行说话练习。李四光会跑去怎样问老师? 同桌演一演对话。 指名演一演。 3、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______。 老师的回答令李四光满意吗? 说话练习: 这么重的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______,应该会把草地______,可它没有卧进土里,所以一定______。从而让学生感受李四光好问好质疑的品质。4、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师生演演这次对话。李四光在请教多人失败后,你觉得他会怎么想? 5、这个问题李四光一直想了很多年,直到______才______,可用直到______才______说话,感受李四光的执着,认真的态度。 6、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______。 三、感受李四光的执着探索的可贵品质 1、总结升华:⑴李四光从一块巨石质疑,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出的成果震惊了全世界,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有什么感想? 学生畅所欲言。 ⑵你想对李四光爷爷说什么话? 2、课外积累:找一找课外资料,搜集名人小时候敢于质疑,勤学好问的故事,为口语交际做好准备。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教学的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李四光,导入课题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大朋友──课件出示李四光头像,简介他的生平。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小时候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3、你对小李四光有什么印象? 教师相机板书学生对李四光的印象。如:爱思考,爱提问,好问好学,等等。 4、能用书上的话来充分说明你的观点吗? 三、再读课文,合作研读 1、再读课文,划出说明自己观点的理由。 2、小组合作,互相说说自己的观点和句子。 由记录员做好记录,准备全班交流。 四、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藏、卧、旅、考”。 第二课时 一、认读词语 二、全班交流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研读有关句子。如: 1、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为什么李四光会对这块石头感兴趣呢,这块石头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 可用因为……所以……让学生说说原因。让学生感知巨石形象及李四光的好奇之心。 2、李四光跑去问老师…… 想象情境,进行说话练习。 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同桌演一演对话。 指名演一演。 3、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 老师的回答令李四光满意吗? 说话练习: 这么重的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 ),应该会把草地( ),可它没有卧进土里,所以一定( )。 从而让学生感受李四光好问好质疑的品质。 4、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 师生演演这次对话。 李四光在请教多人失败后,你觉得他会怎么想? 5、这个问题李四光一直想了很多年,直到……才…… 用直到……才……说话。感受李四光的执着,认真的态度。 6、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 感受李四光的执着探索的可贵品质。 三、总结升华 1、小李四光从一块巨石质疑,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初的成果震惊了全世界,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有什么感想? 学生畅所欲言。 2、你想对李四光爷爷说什么话? 四、课外积累 找一找课外资料,搜集名人小时候敢于质疑,勤学好问的故事。为口语交际做好准备。 【课后分析】 尝试──让课本留下思考的痕迹 新课程注重课程的开放和生成。经常看到有的老师上课时让孩子海阔天空的发表自己的高见,孩子们在课堂上忙着左一个讨论,右一个交流,却无暇捧起书本细读,有时甚至使孩子的思维脱离文本,教师也不作引导,任其夸夸其谈,课堂看似热闹,却无多少实质。有时自己也放这样的错误。这堂课在课始初读课文时,学生说了对李四光的印象后,我让孩子仔细读课文,找找自己观点的理由,看谁的理由最要充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被激发,进入积极备战状态。于是在课本上勾勾、画画、写写,留下思考的痕迹,这样做就是优化孩子与文本的对话,让孩子有自己的个性阅读。尔后我不急于让孩子发言,而是让他们在组内再次交流自己找到的理由,再次让孩子与文本进行碰撞,撞初个性化的火花。在交流时,我十分重视学生的表达,让学生按照句式“我从这句话中看出……”或者“我觉得这句话可以看出……”抑或“我认为……”让孩子的语言也带上个性化的色彩。我想,尝试让孩子在课本上留下思考的痕迹,也该是阅读教学中中段学习向高段学习过渡的重要一环吧! 学习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通过对话揣摩人物的内心。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1. 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你见过大石头吗?它是什么样子的?你见到它时是什么感觉?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幻灯片),看看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是怎样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的。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有什么问题吗?好,我们先来看看同学们提出的不理解的词 地质学?冰川?突兀? 第四纪冰川:约250万年前至今.那时候气候异常寒冷,人们将处在这个时候的冰川称为第四纪冰川 突兀:山石等物高高地立在一个地方 1:同学们越来越会学习了,预习的时候就可以提出那么多的问题,。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你们通过读文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老师相信你能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问题的答案 就藏在课文里。现在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我们现在就来读读课文好吗? 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生: 讲了李四光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疑问,然后跑去问老师和爸爸。然后出国学习解决疑惑的故事 师:问老师和爸爸有没有解决疑惑? 生: 讲了李四光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疑问,问老师和爸爸没有得到答案。靠自己出国学习解决疑惑的故事 师:很好,说明你认真的读了课文并且去思考了.真是爱思考的好孩子 生:讲了李四光的事 师:讲了他的什么事啊?我们前面学习了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你已经把人物说出来了,还有谁补充? 生:李四光小时候对大石头产生疑惑,跑去问老师和爸爸,老师和爸爸也不知道答案。 师:有两个时间 生:长大后,李四光出国学习终于知道了答案 师:那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我们要学会善于倾听,把全面同学说的都补充起来,看看谁最善于倾听,你说 生:李四光小时候对大石头产生疑惑,跑去问老师和爸爸,老师和爸爸也不知道答案。长大后,李四光出国学习终于找到了答案 师:好,前面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都讲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看看谁能看着灯片一气呵成来的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出来了,说明你的概括能力特别强,谁来说 (放幻灯片) 幻灯片:李四光小时候_______,问_____________长大后-----------------------------,终于弄明白了____________的故事 生:李四光小时候对大石头 产生疑惑,跑去问老师和爸爸,老师和爸爸也不知道答案。长大后,李四光出国学习终于弄明白了石头的来由的故事。 小结:这个同学用很简单的几句话就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出来了,真不简单!概括能力真不错! 2我们刚刚了解了李四光对一块大石头产生疑惑和解决疑惑的故事,那文中的李四光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爱提问/爱思考/善观察板书:爱提问(提炼同学的观点写上) 爱思考 3:你们说他爱提问爱思考,那李四光到底提了什么问题?请大家找出来。默读一下李四光小时候的部分,边读边批注,边读边思考看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你说 a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很好,这句话李四光是放在心里还是说出来的? 生:说出来的 师:是说出来的吗?看看课文: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产生了兴趣:”……” 生:放在心里的 师:很好,他还提了什么问题? 生:b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 师:还有没有?你说 c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出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师:好,李四光提了这么多问题!真是个爱思考的小孩!好,我们先来看看他心里的疑惑(幻灯片) 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这个问题好不好,好在哪里? a好,李四光通过捉迷藏对大石头产生了疑问,而其他小伙伴没有却产生疑问。 那说明李四光比别人善于观察,对吗?嗯,善于观察就要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发现别人没有注意的事物。很多科学家都是善于观察的人 b好,有问题就去想办法解决,跑去问老师 嗯,不懂就问,这是很好的学习态度。有了问题,就要大胆的去问。 正是因为他心中产生了疑惑,才推动他不停的去寻找答案。这是个很关键的地方。那么他内心的这种疑惑,谁能把他读出来?你读 生: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有点疑惑的感觉了,还有没有读得更疑惑的? 师:还有没有认为读得比他好的? 师:很好,我能够感觉你心中那个大大的疑问号了,好,全班一起来读----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读得更疑惑一点----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语言训练 师:嗯,很疑惑了。心中很疑惑,有个大大的问号在心里,于是跑去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呢?下面谁来当李四光来问问老师?你说 生: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你问老师连称呼都没有,真没礼貌。老师不回答你这个问题,重新问一遍 生:老师,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我怎么听不明白呢,哪里的石头?注意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你说说 生:老师,草地上的大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老师是怎么回答他的。谁来做老师,回答他? 生: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师:老师的语气应该怎样呢?还有没有谁来做老师?你来 生: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师:从这句话发现了什么? 生:发现老师不确定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恐怕 师:好,那该怎么读?谁来当老师? 生: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老师没有正面回答李四光的问题,所以李四光又问了个问题 b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 这个问题好不好,好在哪里? 生:因为老师没有回答李四光的问题。只是说石头在那的时间长。李四光就更急却的想知道石头是从哪儿来的! 生: 老师没有正面回答李四光的问题.他就问得更深入了.想知道是谁放在那里的 师:哦,有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谁做老师来回答他?你说 生: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师:从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生:老师不肯定 师:从哪里看出来? 师:好,怎么把老师的不确定表达出来呢?谁来读? 生: 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好,老师的回答,李四光又问了个问题 c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出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这个问题提得好吗?好在哪里? a他通过分析老师的回答进一步的提出了问题,爱动脑筋.勤于思考 b善于分析老师的答案。不仅善于问还善于分析问题,不盲从。 板书:爱动脑,勤思考,善分析,不盲从 那老师怎么回答呢?谁来做老师? 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老师当时答不上来,他说这句话是心里会怎么想? 不好意思/被问住了/ 好,那应该怎么读?谁来? 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嗯,很好.大家想不想当小演员?—想 好,下面我们搞个小角色表演,你们先跟同桌把李四光和老师的对话排练一遍,然后叫同学来演一演…… 演得真好。再叫两个同学来演, 不错,大家给掌声表扬他们。 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谁愿意做旁白? 男同学读李四光,女同学读老师的 读了这一段话的对话有没发现和前面课文的对话有些什么不一样? 没有提示语,还发现了什么,每人的话都成一个自然段 对了,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连文章的特殊表达方式也发现了。这样子的对话不仅清晰而且很简洁。以后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这么写 好,老师被问住了。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同学们想一想他会怎么问爸爸,爸爸又会怎么回答.同学在下面演一演,问爸爸的话可以参照李四光问老师的话来提问,再想象一下爸爸是怎么说不清楚的。下课后再写一个小练笔,通过对话来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好,演员开始排练。 小演员都准备好了吗?好,你们来演一演。问爸爸的话可以参照李四光问老师的话来提问,再想象一下爸爸是怎么说不清楚的。 4.李四光解决了疑惑没有?怎样解决的? 生:解决了。他去英国学习地质学,明白了冰川可以推动巨石 师:是解决了吗?他明白了家乡的石头是从哪儿来的了吗? 生:没有,他还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那块那石头,才弄明白是从秦岭来的 师:怎样考察?想象一下考察会做什么呢 生:可以拿个放大镜看看那块石头,可以看看草地周围 4.李四光的故事对你什么启发? 生:要向李四光一样爱思考/勤动脑/打破沙锅问到底 (放幻灯片,打出李四光的照片) 师:看,李四光爷爷来了,你们对他说些什么? 生:李四光爷爷,你真爱学习 生:李四光爷爷,我要学习你爱思考,勤动脑 师:说的真好,好好学习,勤于动脑。我相信将来你们也会像李四光那么有出息的.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学习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通过对话揣摩人物的内心。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1. 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你见过大石头吗?它是什么样子的?你见到它时是什么感觉?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幻灯片),看看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是怎样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的。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有什么问题吗?好,我们先来看看同学们提出的不理解的词 地质学?冰川?突兀? 第四纪冰川:约250万年前至今.那时候气候异常寒冷,人们将处在这个时候的冰川称为第四纪冰川 突兀:山石等物高高地立在一个地方 1:同学们越来越会学习了,预习的时候就可以提出那么多的问题,。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你们通过读文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老师相信你能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问题的答案 就藏在课文里。现在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我们现在就来读读课文好吗? 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生: 讲了李四光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疑问,然后跑去问老师和爸爸。然后出国学习解决疑惑的故事 师:问老师和爸爸有没有解决疑惑? 生: 讲了李四光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疑问,问老师和爸爸没有得到答案。靠自己出国学习解决疑惑的故事 师:很好,说明你认真的读了课文并且去思考了.真是爱思考的好孩子 生:讲了李四光的事 师:讲了他的什么事啊?我们前面学习了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你已经把人物说出来了,还有谁补充? 生:李四光小时候对大石头产生疑惑,跑去问老师和爸爸,老师和爸爸也不知道答案。 师:有两个时间 生:长大后,李四光出国学习终于知道了答案 师:那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我们要学会善于倾听,把全面同学说的都补充起来,看看谁最善于倾听,你说 生:李四光小时候对大石头产生疑惑,跑去问老师和爸爸,老师和爸爸也不知道答案。长大后,李四光出国学习终于找到了答案 师:好,前面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都讲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看看谁能看着灯片一气呵成来的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出来了,说明你的概括能力特别强,谁来说 (放幻灯片) 幻灯片:李四光小时候_______,问_____________长大后-----------------------------,终于弄明白了____________的故事 生:李四光小时候对大石头 产生疑惑,跑去问老师和爸爸,老师和爸爸也不知道答案。长大后,李四光出国学习终于弄明白了石头的来由的故事。 小结:这个同学用很简单的几句话就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出来了,真不简单!概括能力真不错! 2我们刚刚了解了李四光对一块大石头产生疑惑和解决疑惑的故事,那文中的李四光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爱提问/爱思考/善观察板书:爱提问(提炼同学的观点写上) 爱思考 3:你们说他爱提问爱思考,那李四光到底提了什么问题?请大家找出来。默读一下李四光小时候的部分,边读边批注,边读边思考看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你说 a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很好,这句话李四光是放在心里还是说出来的? 生:说出来的 师:是说出来的吗?看看课文: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产生了兴趣:”……” 生:放在心里的 师:很好,他还提了什么问题? 生:b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 师:还有没有?你说 c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出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师:好,李四光提了这么多问题!真是个爱思考的小孩!好,我们先来看看他心里的疑惑(幻灯片) 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这个问题好不好,好在哪里? a好,李四光通过捉迷藏对大石头产生了疑问,而其他小伙伴没有却产生疑问。 那说明李四光比别人善于观察,对吗?嗯,善于观察就要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发现别人没有注意的事物。很多科学家都是善于观察的人 b好,有问题就去想办法解决,跑去问老师 嗯,不懂就问,这是很好的学习态度。有了问题,就要大胆的去问。 正是因为他心中产生了疑惑,才推动他不停的去寻找答案。这是个很关键的地方。那么他内心的这种疑惑,谁能把他读出来?你读 生: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有点疑惑的感觉了,还有没有读得更疑惑的? 师:还有没有认为读得比他好的? 师:很好,我能够感觉你心中那个大大的疑问号了,好,全班一起来读----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读得更疑惑一点----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语言训练 师:嗯,很疑惑了。心中很疑惑,有个大大的问号在心里,于是跑去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呢?下面谁来当李四光来问问老师?你说 生: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你问老师连称呼都没有,真没礼貌。老师不回答你这个问题,重新问一遍 生:老师,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我怎么听不明白呢,哪里的石头?注意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你说说 生:老师,草地上的大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老师是怎么回答他的。谁来做老师,回答他? 生: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师:老师的语气应该怎样呢?还有没有谁来做老师?你来 生: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师:从这句话发现了什么? 生:发现老师不确定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恐怕 师:好,那该怎么读?谁来当老师? 生: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老师没有正面回答李四光的问题,所以李四光又问了个问题 b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 这个问题好不好,好在哪里? 生:因为老师没有回答李四光的问题。只是说石头在那的时间长。李四光就更急却的想知道石头是从哪儿来的! 生: 老师没有正面回答李四光的问题.他就问得更深入了.想知道是谁放在那里的 师:哦,有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谁做老师来回答他?你说 生: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师:从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生:老师不肯定 师:从哪里看出来? 师:好,怎么把老师的不确定表达出来呢?谁来读? 生: 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好,老师的回答,李四光又问了个问题 c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出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这个问题提得好吗?好在哪里? a他通过分析老师的回答进一步的提出了问题,爱动脑筋.勤于思考 b善于分析老师的答案。不仅善于问还善于分析问题,不盲从。 板书:爱动脑,勤思考,善分析,不盲从 那老师怎么回答呢?谁来做老师? 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老师当时答不上来,他说这句话是心里会怎么想? 不好意思/被问住了/ 好,那应该怎么读?谁来? 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嗯,很好.大家想不想当小演员?—想 好,下面我们搞个小角色表演,你们先跟同桌把李四光和老师的对话排练一遍,然后叫同学来演一演…… 演得真好。再叫两个同学来演, 不错,大家给掌声表扬他们。 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谁愿意做旁白? 男同学读李四光,女同学读老师的 读了这一段话的对话有没发现和前面课文的对话有些什么不一样? 没有提示语,还发现了什么,每人的话都成一个自然段 对了,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连文章的特殊表达方式也发现了。这样子的对话不仅清晰而且很简洁。以后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这么写 好,老师被问住了。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同学们想一想他会怎么问爸爸,爸爸又会怎么回答.同学在下面演一演,问爸爸的话可以参照李四光问老师的话来提问,再想象一下爸爸是怎么说不清楚的。下课后再写一个小练笔,通过对话来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好,演员开始排练。 小演员都准备好了吗?好,你们来演一演。问爸爸的话可以参照李四光问老师的话来提问,再想象一下爸爸是怎么说不清楚的。 4.李四光解决了疑惑没有?怎样解决的? 生:解决了。他去英国学习地质学,明白了冰川可以推动巨石 师:是解决了吗?他明白了家乡的石头是从哪儿来的了吗? 生:没有,他还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那块那石头,才弄明白是从秦岭来的 师:怎样考察?想象一下考察会做什么呢 生:可以拿个放大镜看看那块石头,可以看看草地周围 4.李四光的故事对你什么启发? 生:要向李四光一样爱思考/勤动脑/打破沙锅问到底 (放幻灯片,打出李四光的照片) 师:看,李四光爷爷来了,你们对他说些什么? 生:李四光爷爷,你真爱学习 生:李四光爷爷,我要学习你爱思考,勤动脑 师:说的真好,好好学习,勤于动脑。我相信将来你们也会像李四光那么有出息的.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山东省济南市师范学校 聂在富】 〖在教学中运用“文中提示语”的设想〗 在教学中运用好“文中提示语”,还应当在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方面发挥提示语的作用。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奇怪的大石头》中的第二个提示语是:“想不到,这项研究成果竟然和童年的疑问有关。”这个提示语体现了李四光的“不怀疑不能见真理”的名言。教师如能引导学生围绕这个提示语开展讨论,并辅以适当的点拨和讲解,使学生认识到疑问是获得真知的先导,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将对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阅读期待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 曾彩雁】 〖注重整合,让资料袋“物尽其用”〗 资料袋不是“单纯的资料”,而是课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研读教材之后,分析每一个资料袋的作用,将资料袋的使用与课文的学习结合起来,就能引导学生用好资料袋,使其“物尽其用”。 《奇怪的大石头》一文之后的资料袋为学生提供了李四光经过长期研究,为祖国摘去“贫油国”帽子的资料。学生通过这个资料,反过来再读课文,就能够知道李四光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跟他小时候善观察、爱提问是分不开的。 整合的课程观,还要求学生将资料袋中的资料进行整理,最终变成“自己的东西”,丰富语言积累,从而“一物多用”。 【山东省济南市师范学校 聂在富】 这一课写的是地质学家李四光,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对课文中出现的许多专业名词都不太懂,所以我在学生以口语猜测之后,又进行了详细讲解。在理解课文内容时,第一段我以指导学生怎样读为主,先让其围绕是怎样的石头及他们怎么围着石头捉迷藏的读书,在学生说了以后,让其抓住主要词来读,使学生学会边读边想。然后进行角色朗读,表现出李四光的特点,让学生评,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自已评出应读出李四光的什么特点怎么读。最后通过他解决这个问题花费的精力与时间及由此而得到的成果的对比,让学生说说自已学了这一课有什么体会,学生在对比的情况下体会出做事要多思考,不要轻易放弃没有解决的问题。但在对比时最后两段的朗读指导有点少,有的学生读得不流利。 【学习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见过大石头吗?它是什么样子的?你见到它时是什么感觉?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幻灯片),看看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是怎样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的。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有什么问题吗?好,我们先来看看同学们提出的不理解的词。 同学们越来越会学习了,预习的时候就可以提出那么多的问题。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你们通过读文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老师相信你能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现在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我们现在就来读读课文好吗? 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生:讲了李四光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疑问,然后跑去问老师和爸爸。然后出国学习解决疑惑的故事。 师:问老师和爸爸有没有解决疑惑? 生:讲了李四光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疑问,问老师和爸爸没有得到答案。*自己出国学习解决疑惑的故事。 师:很好,说明你认真的读了课文并且去思考了,真是爱思考的好孩子。 生:讲了李四光的事。 师:讲了他的什么事啊?我们前面学习了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你已经把人物说出来了,还有谁补充? 生:李四光小时候对大石头产生疑惑,跑去问老师和爸爸,老师和爸爸也不知道答案。 师:有两个时间。 生:长大后,李四光出国学习终于知道了答案。 师:那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我们要学会善于倾听,把全面同学说的都补充起来,看看谁最善于倾听,你说。 生:李四光小时候对大石头产生疑惑,跑去问老师和爸爸,老师和爸爸也不知道答案。长大后,李四光出国学习终于找到了答案。 师:好,前面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都讲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看看谁能看着灯片一气呵成来的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出来了,说明你的概括能力特别强,谁来说? (放幻灯片) 幻灯片:李四光小时候_______,问____________长大后-----------------------------,终于弄明白了___________的故事。 生:李四光小时候对大石头产生疑惑,跑去问老师和爸爸,老师和爸爸也不知道答案。长大后,李四光出国学习终于弄明白了石头的来由的故事。 小结:这个同学用很简单的几句话就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出来了,真不简单!概括能力真不错! 师:我们刚刚了解了李四光对一块大石头产生疑惑和解决疑惑的故事,那文中的李四光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爱提问 爱思考 善观察 板书:爱提问(提炼同学的观点写上) 爱思考 师:你们说他爱提问爱思考,那李四光到底提了什么问题?请大家找出来。默读一下李四光小时候的部分,边读边批注,边读边思考看看谁找得又快又准!你说: 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很好,这句话李四光是放在心里还是说出来的? 生:说出来的。 师:是说出来的吗?看看课文: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产生了兴趣:“……” 生:放在心里的。 师:很好,他还提了什么问题? 生: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 师:还有没有?你说: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出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师:好,李四光提了这么多问题!真是个爱思考的小孩!好,我们先来看看他心里的疑惑(幻灯片) 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这个问题好不好,好在哪里? 好,李四光通过捉迷藏对大石头产生了疑问,而其他小伙伴没有却产生疑问。 那说明李四光比别人善于观察,对吗?嗯,善于观察就要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发现别人没有注意的事物。很多科学家都是善于观察的人。 好,有问题就去想办法解决,跑去问老师。 嗯,不懂就问,这是很好的学习态度。有了问题,就要大胆的去问。 正是因为他心中产生了疑惑,才推动他不停的去寻找答案。这是个很关键的地方。那么他内心的这种疑惑,谁能把他读出来?你读。 生: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有点疑惑的感觉了,还有没有读得更疑惑的? 师:还有没有认为读得比他好的? 师:很好,我能够感觉你心中那个大大的疑问号了,好,全班一起来读──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读得更疑惑一点──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语言训练。 师:嗯,很疑惑了。心中很疑惑,有个大大的问号在心里,于是跑去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呢?下面谁来当李四光来问问老师?你说。 生: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你问老师连称呼都没有,真没礼貌。老师不回答你这个问题,重新问一遍。 生:老师,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我怎么听不明白呢,哪里的石头?注意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你说说。 生:老师,草地上的大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老师是怎么回答他的。谁来做老师,回答他? 生: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师:老师的语气应该怎样呢?还有没有谁来做老师?你来。 生: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师:从这句话发现了什么? 生:发现老师不确定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恐怕。 师:好,那该怎么读?谁来当老师? 生: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师:老师没有正面回答李四光的问题,所以李四光又问了个问题。 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 这个问题好不好,好在哪里? 生:因为老师没有回答李四光的问题。只是说石头在那的时间长。李四光就更急却的想知道石头是从哪儿来的! 生:老师没有正面回答李四光的问题,他就问得更深入了,想知道是谁放在那里的。 师:哦,有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谁做老师来回答他?你说。 生: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师:从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生:老师不肯定。 师:从哪里看出来? 师:好,怎么把老师的不确定表达出来呢?谁来读? 生: 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师:好,老师的回答,李四光又问了个问题。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出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这个问题提得好吗?好在哪里? 他通过分析老师的回答进一步的提出了问题,爱动脑筋,勤于思考,善于分析老师的答案。不仅善于问还善于分析问题,不盲从。 板书:爱动脑,勤思考,善分析,不盲从。 师:那老师怎么回答呢?谁来做老师? 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老师当时答不上来,他说这句话是心里会怎么想? 不好意思、被问住了。 好,那应该怎么读?谁来? 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嗯,很好。大家想不想当小演员? 下面我们搞个小角色表演,你们先跟同桌把李四光和老师的对话排练一遍,然后叫同学来演一演…… 演得真好。再叫两个同学来演。 不错,大家给掌声表扬他们。 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谁愿意做旁白? 男同学读李四光,女同学读老师的。 读了这一段话的对话有没发现和前面课文的对话有些什么不一样? 没有提示语,还发现了什么,每人的话都成一个自然段。 对了,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连文章的特殊表达方式也发现了。这样子的对话不仅清晰而且很简洁。以后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这么写? 好,老师被问住了。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同学们想一想他会怎么问爸爸,爸爸又会怎么回答?同学在下面演一演,问爸爸的话可以参照李四光问老师的话来提问,再想象一下爸爸是怎么说不清楚的。下课后再写一个小练笔,通过对话来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好,演员开始排练。 小演员都准备好了吗?好,你们来演一演。问爸爸的话可以参照李四光问老师的话来提问,再想象一下爸爸是怎么说不清楚的。 师:李四光解决了疑惑没有?怎样解决的? 生:解决了。他去英国学习地质学,明白了冰川可以推动巨石。 师:是解决了吗?他明白了家乡的石头是从哪儿来的了吗? 生:没有,他还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那块那石头,才弄明白是从秦岭来的。 师:怎样考察?想象一下考察会做什么呢? 生:可以拿个放大镜看看那块石头,可以看看草地周围。 师:李四光的故事对你什么启发? 生:要向李四光一样爱思考、勤动脑、打破沙锅问到底。 (放幻灯片,打出李四光的照片) 师:看,李四光爷爷来了,你们对他说些什么? 生:李四光爷爷,你真爱学习。 生:李四光爷爷,我要学习你爱思考,勤动脑。 师:说的真好,好好学习,勤于动脑。我相信将来你们也会像李四光那么有出息的.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1、读《奇怪的大石头》有感 平湖市实验小学304班 张啸天 我有一个不小的缺点——做事不认真,作业常常因粗心而做错。比如写日记的时候经常漏字,爸爸妈妈总是批评我,但我老是改不掉。 自从学了《奇怪的大石头》这篇课文,我有许多感触。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李四光小时侯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时,发现一块奇怪的大石头孤零零的立在草地上,李四光觉得很好奇,就提出了两个问题,他向老师和爸爸请教,可是都没有答案,李四光想了许多年,才明白了道理。后来,李四光成为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读了这篇课文,我要向李四光学习,要向他一样爱动脑筋,碰到困难,虚心向老师、同学请教,在学习这开动脑筋,认真仔细做好作业,打好基础,长大做一个有用的人。 指导教师:吴老师 奇怪的大石头 你见过这么大的石头吗?这块奇怪的大石头使少年李四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原来成为地质学家的李四光从小就爱动脑筋。这是我学了课文《奇怪的大石头》后最深的感受。 这篇课文讲述了李四光爷爷小的时候和小伙伴们一起捉迷藏,他发现了一块奇怪的大石头。他想知道这块石头的来历。于是,他去问了老师和爸爸,可是都没有完整的答案。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他终于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而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这个故事对我启发很大,我想,李四光童年的故事,使我们懂得遇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我现在已经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我也应该像李四光爷爷那样从小爱提问,多读课外书,掌握更多的科学本领。我也要成为像李四光那样的人。 群星学校小三a班 王晓慧 指导老师 杨静 2、吴如雪 发表于 2006-9-22 0:07:00 读《奇怪的大石头》有感 今天,我们学了奇怪的大石头这篇作文,里面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故事:李四光小时候喜欢与小伙伴玩捉迷藏,他常常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时间一长,他就对这块大石头产生了兴趣,产生了疑问……李四光长大以后成了著名的地质学家。 李四光还对我国的石油事业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在我国急需石油的时候,许多外国专家断定我国没有石油,可李四光说我国一定有石油,据他的研究成果,我国先后找到了许多油田,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我们应该学习李四光执着的精神,不懂得问题,要先问问父母、老师,如果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在动动脑筋想一想,想不出也不要硬想,现在科技非常发达,可以上网、或者在书籍中查查资料。 这篇作文让我受益不少,我一定会学习李四光这种精神的。 读《奇怪的大石头》有感 301 周文 谁能想到呢?一块大石头而以。 今天我读了《奇怪的大二石头》这篇课文,感觉李四光爷爷太伟大了,仅仅是一块大石头,他就能追问不休,问了老师,问了父亲,一直到长大了都还在问。这石头简直就像我们的《十万个为什么》,引导李四光不断成长,最后居然发现了震惊全世界的“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冰川活动的遗迹”这一研究成果。 这一成果的源头是什么呢?一块大石头而以。 我们天天都可以看到石头,没什么感到奇怪的呀!为什么李四光爷爷小时候就能不停的问个不停呢?也许是因为它是平地上的唯一一块吧。 想到最近爸爸讲的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也就是一个苹果掉到脑袋上,居然引导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苹果和石头一样,都很常见,很普通,可他们都由有重大发现。为什么呢? 一块大石头,一个苹果,就可以有重大发现,这就是他们不停的问这什么的缘故吧。 读《奇怪的大石头》有感 302 高尚平 做事不认真,作业常常因粗心而做错——这是我身上典型的缺点。比如作业常记错,标点常漏掉,为此我挨了不少批评,可就是改不掉。 可自从学了《奇怪的大石头》这篇课文,我有许多感触。 《奇怪的大石头》主要写了李四光小时侯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时,发现一块奇怪的大石头孤零零的立在草地上,李四光觉得很好奇,就提出了两个问题,他向老师和爸爸请教,可是都没有答案,李四光想了许多年,才明白了道理。后来,李四光成为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我要向李四光学习,和他一样爱动脑筋,碰到困难,虚心向老师、同学请教,努力开动脑筋,认真做好作业,打好基础,长大做一个有用的人。 302 何启南 今天,我们学了《奇怪的大石头》这篇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故事,内容是这样的。 小时候李四光喜欢与小伙伴玩捉迷藏,他常常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时间一长,他就对这块大石头产生了兴趣,产生了疑问,并不停探索,后来有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大发现。 李四光长大以后成了著名的地质学家,对我国的石油事业做出过巨大的贡献。这应该和他在这一课中反应出的不耻下问(嘿嘿,我刚学会的一个成语)和执着精神分不开吧。 我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不懂就问,问同学、问老师、问父母,一直问到清楚为止,我相信我也会有重大发现的。 对了,我又有问题了,我用的不耻下问对不对呀!是什么意思我又忘记了。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ù míng qiāo qiāo duǒ shǎn xìng qù lì shǐ lǚ xíng ( ) ( ) ( ) ( ) ( ) ( ) kǎo chá qín lǐng yi jì zhèn jīng zhuō mí cáng ( ) ( ) ( ) ( ) ( ) píng zhěng zhuān mén yán jiū chéng guǒ qí guài ( ) ( ) ( ) ( ) ( ) 二、组 词。 悄( ) 怕( ) 陨( ) 推( ) 清( ) 捎( ) 伯( ) 损( ) 难( ) 晴( ) 三、加偏旁成新字再组词。 白____( ) 者____( ) 央____( ) 韦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隹____( ) 土____( ) 是____( ) 艮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四、照样子写词语。 严严实实 孤零零 转来转去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1.观察 考察 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 )了这块大石头。 清晨,老师带领我们在花坛前( )万年红的生长过程。 2.发现 发明 李四光( )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 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 )之一。 六、改病句。 1.李四光是我国闻名的地质学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四光回到家乡,考验了这块大石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园里开着五颜六色的红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早晨,坐在院子里读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过努力,我作业中的错别字进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造 句。 1.一……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直到……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按原文填空,体会意思。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_____________。它应该_________。 可它_____________? 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_________被_________带到这里来的。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_________有大量的_________活动的遗迹。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__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并学习这种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 1、搜集李四光的生平资料、图片、童年故事。 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不懂的知识找资料弄明白。 3、生字、新词卡片。 4、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生字。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提问: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些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同学们想知道的很多问题,我们都可在文中找到答案;但是有些问题,还需我们做进一步探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预习: ⑴ 轮读词语: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yǔn)石、大坑(kēng)、卧进、突兀(wù)、旅行、考察、秦(qín)岭、流域(yù)、遗(yí)迹、奇怪、严严实实、平整、震惊。 ⑵ 质疑问难,解难: 主要解决以下疑难: 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向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观看录象)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⑶ 轮读课文,思考: 课文围绕大石头写了一些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三、学习生字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那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藏”字17画,第六笔为“┖”。 “卧”字,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笔顺,第三笔为“┐”。 “旅”字,注意左下部分的笔顺。 3、各自练写,评价反馈。 四、作业设计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美好品质。 2、学习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语句意思。 3、感受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追求的可贵品质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4、阅读选读课文《做风车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新词 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二、精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 1、感受巨石之“怪”: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这块奇怪的大石头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 ⑴ 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课文,思考: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在书上划出重点词句。 ⑵ 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讨论: 一怪,它是独立的──“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二怪,这块石头体积庞大──“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 三怪,时间久──“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四怪,没有人说得清它的由来──“爸爸也说不清楚”。 ⑶ 朗读课文,再次体会巨石之怪和李四光的疑问。 2、体会李四光是怎么提问题的: 按课文内容填空:这么重的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___。它应该___。可它___? 3、感受人物品质: 大石头可真怪!李四光有了和大家一样的感受,他产生了疑问,他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呢? ⑴ 自读课文,找、画关键重点词句。 ⑵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抓住“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发现”几个关键词语,理解李四光执著探索的可贵品质,体会课文是怎样把李四光勤于思考、执著探索写具体的。 ⑶ 一块大石头,引发了一个重大的科学研究成果,这个成果震惊了全世界!读到这里的时候,你心里有什么要跟李四光爷爷说的吗?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李四光爷爷,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分角色朗读对话。 三、拓展延伸,加强感悟 你还搜集到李四光爷爷哪些故事?特别是他的童年故事?读过故事,你又有什么感受? 四、总结全文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大价值。愿我们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五、阅读选读课文《做风车的故事》 1、谈话,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李四光爷爷小时侯看到了一块巨大的石头,引发他的思考和探索,后来出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两百多年前,有一个孩子看到苹果往下掉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苹果既不往旁边飞,也不往天上飞,偏偏要往地下落呢?究竟是什么东西在吸引它呢?”经过他反复推测、不断研究,终于发现了宇宙间的规律 ──“万有引力定律”,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2、揭示课题。 3、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布置思考题: ⑴ 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⑵ 文章里写到了小牛顿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你最欣赏小牛顿哪一点? 4、自主阅读。 5、交流,指导朗读。 六、作业超市 1、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2、抄写生字词语。 3、继续搜集、阅读其他名人故事。 实现课堂内外的延伸,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并积累知识。 《奇怪的大石头》一课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我想:李四光是一个善于发现问题、勤于动脑的人,这节课不正是要让学生学习他这种优秀的品质吗?于是,我便改变了以往师提生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自己来解答。下面是我的一段教学片段: 师: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即提出一个小问题, 就会有小进步,提出一个大问题,就会有大进步。提出的问题越多,进步就越大。没有问题的同学可能是你全懂了,呆会儿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就由你来答或者是你没有一点进步。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划出你的疑问,批出你的感受,比比谁的进步最大,好吗? 生:读课文,认真批注。师巡视。师:哪一个爱思考的孩子先来发言? 生:这块大石头是从哪儿来的?怎样来到这里的? 生:这块大石头是从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生:那“这里”指的是什么地方? 生:“这里”指的是李四光的家乡,我从资料中得知李四光的家乡在湖北黄冈。 生:这块石头究竟是什么时候被带过来的? 生:老师不是说了吗?是第四纪的时候,大约从250万年前至今。 生:那究竟是哪一年呢? (看来,这位同学不问出个具体的年月誓不罢休) (学生们个个沉默无言,眼神里充满了疑问。) 师:这位同学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的学习精神很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关于这个问题,课后我们去查一查,好吗? 生:第四纪冰川怎么只带来了一块大石头呢? 生:是呀,这里怎么只有一块大石头呢?(同学们纷纷向我发问) 师:我想,这是这块石头与这个地方的缘分,是缘分让这块大石头来到了这里。其余的石头大概与这个地方缺少缘分吧。就像我们班的同学来自四面八方,是缘分让我们相聚、相知,我们彼此间应互相尊重、团结友爱,珍惜这份难得的缘分才是啊! 生:老师,这块大石头怎么这么大,它是怎么形成的? (关于这个问题,我备课时还真没有想到,情急之中,我把问题推给了学生。) 师:有哪位同学知道呀?谁能答出来,谁就是这位同学的老师. (谁知,学生们一个个都皱着眉头,连连摇头,用疑问的眼光看着我,等着我给他们指点迷津呢!可我也不太清楚啊,怎么办呢?没办法,只有推到课后去完成了。) 师:这位同学的问题提的很棒,老师把这个问题作为作业,留给大家课后思考。”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 《奇怪的大石头》这一课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首先自己通读了教材,认真钻研了教学用书,确定了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要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我引导学生围绕下面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1)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 (2)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 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我让学生反复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展开讨论,进行探讨。学生抓住“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中的“孤零零”,知道了石头是独立的一块;但是孩子们忽略了老师说的话“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说明这块石头已经有很长很长的时间了;通过这几方面,学生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知道了这块大石头确实“怪”。在学生们反复读第二自然段时,让学生理解它的“大”。从“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 这句话知道了这块石头非常大;正是因为这样,李四光才产生了疑问。 紧接着,我引导学生讨论第二个问题。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老师和李四光的对话,感受李四光思考问题的过程。虽然老师和父亲都说不清楚石头的来历,但是李四光没有放弃求索,我教育学生要学习李四光这种执著求索的精神品质,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最后几段,重点抓住“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发现” 等关键词语来体会,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解决了第三个问题,进一步理解了李四光执著探索的可贵品质。 反思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时,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以理解和体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注意这一点。还有就是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新教材,对这篇课文读得不够透彻。只重视了文中重点词句、语言训练点和思想感情的渗透,忽略了这篇文章的结构体系。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两部分:一到二段为第一部分,主要讲这块石头的“大”,从而引发了李四光孩提时的疑问。其他段落为第二部分,讲述李四光不断探究问题的答案,终于成为了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最后在学完课文之前,结合板书指向课题,石头“大”,来历“怪”,怪不得叫“奇怪的大石头”呢!齐读课题下课。 归段的能力,是三年级重点要培养的,但一次错过了一次好机会。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 《奇怪的大石头》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一块大石头产生的疑问,问老师和爸爸没有得到答案,长大后靠自己出国解决疑惑的故事。 教学中我首先明确教学目标:1、让学生们正确流利的朗读全文2、了解童年李四光对石头产生的疑问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上课时先让学生们通读全文,搞清处“奇怪的大石头”到底奇怪在哪里?让他们去思考,去提问,积极发言,并针对提出的问题去展开教学,逐个分析问题,最后探讨李四光是怎么样解决内心疑惑的?说实话因为是随堂上课,我在上课之前是做好准备的,我想好了上课应该说什么,学生可能会说什么,我又该怎样回答他们。可是一上课,好多东西都跟想象的不一样。 对本堂课的不足点我总结如下: 一.对课本的阅读语言平淡,我基本上用了提问的方法,如让学生说说“奇怪的大石头”到底奇怪在哪里?学生能找到,但是我就轻描淡写地带过了。没有让学生针对性的读一读,使得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不够深。 二.阅读的针对性不强,课文让学生反复读。但是学生虽然在读,可我感觉他们只是在配合我,他们没有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情感来。我现在想想,其实每一篇课文每一次读的要求应该是不一样的.如可以分1.解决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2。有感情地读。3。因为深入了解了课文,以情景读来加深印象等.但是我在这方面做的很欠缺.让学生读的有点不知所谓。 三.我本课的教学目标没有很好的完成。我在上课时感觉是在设计一个过程,好学生回答的和我的想法一样就可以了,然后按照我的想法一直上下去。如果学生偏离我的想法就会想方设法把他们引导到我的思路上来。过程和我一样了,我就觉得成功了似的。其实现在想来,这跟我对教学目标不明确很有关系。 我觉得我们不管课怎么上我们最终的目标就是要完成教学目标,只要围绕着教学目标,不偏离.站在学生的回答角度跟着学生上也未尝不可。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 《奇怪的石头》这节课教的是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兴趣,长大后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明白了大石头了由来的故事,在让学生们读课文时我反思了自己在3.2上这节课的失误。采用了让学生分角色读课文的方式,总结主要内容时运用了提示语“李四光小时候______,后来,______,终于明白了_______。”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学们变得积极起来,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课后有个学生找到我问我为什么这节课这么好玩。这句话能看出这节课的成功。 第二节分析课文,在讲对李四光印象时,同学们却沉默了,一下子课堂陷入了僵局,现在想来可能是没有总结上节课内容的缘故,以至于同学们李四光谈不上什么印象了。看到这个情况后,我把这个问题一步步分析,从爱提问同学们总结出他是个爱思考的孩子,从在老师的回答中发现问题总结出他是个爱动脑的孩子,从长大后他不放弃研究能看出他是一个执著追求的孩子。从而总结出中心思想。这节课自己认为不是很好,课堂气氛很低沉。同学们都不积极,以至于心思都不在课本上问题也很少同学能想出来,以后要加强调动兴趣的能力。 我会填 ( ù) ( ì) ( ǎn) 著名 地质学家 躲 闪 ( áng) (l ) (q ) 捉迷藏 旅行 秦 岭 我会写 tuī dòng yán jiū qiāo qiāo kǎo chá yí jì zhèn jīng 火眼金睛 和同桌共同探讨各组生字的异同,然后再组词。 旅( )暑( ) 秦( )推( ) 族( )著( ) 奏( )唯( ) 秦( ) 震( ) 闪( )悄( ) 泰( )需( ) 间( )消( ) 模仿秀 孤零零( )( )( ) 严严实实( )( )( ) 转来转去( )( )( ) 我能选 闻名 著名 李四光是( )世界的地质学家。 李四光是我国非常( )的地质学家。 平整 平坦 大石头的四周都是( )的土地。 经过乡亲们的努力,一条( )的大道从村子中间横穿而过。 震惊 震动 李四光的研究成果( )了全世界。 一声春雷( )着整个山谷。 课文回放 1.把括号填完整.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 ),力量( )。它应该( ),可它( )。 这段话让你体会到了什么?请和大家交流一下,并写下来。 自评: 积累窗 1.科学研究工作,尤其是富于创造性的意义,尤其是要依靠自力更生。 2.我们要记着,作了茧的蚕,是不会看到茧壳外面的世界的。 3.一些陈旧的、不结合实际的东西,不管那些东西是洋框框,还是土框框,都要大力地把它们打破,大胆地创造新的方法、新的理论,来解决我们的问题。 ----李四光 你还知道其他的名言吗? 阅读窗 “小博 士” 黄炜是北京翠微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 他知道的东西可多了 同学们都叫他 小博士。 “小博士”有个习惯:对什么事都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比如,他看到闹钟一上弦就走,就想找出它的奥秘啊。于是,他把家里的闹钟悄悄地拆开,观察内部结构;他又看到半导体收音机能发出声响,就把它打开,仔细研究。现在,家里的收音机坏了,他还能修理哩! 黄炜喜欢阅读自然科学读物。他常常把学到的知识绘声绘色地讲给同学听:从宇宙,地球,讲到古猿进化到人;从人们最出用手指计数,讲到现在的大型计算机;从古人梦想的空中驾云,讲到宇宙飞船,外星人,飞碟和星际旅行……他还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从天空中的风云变幻,到地上的蚂蚁筑窝…正是因为黄炜有勤学好问的精神和细心观察的好习惯,使他成为了同学们当中的“小博士”。 1、把第一自然段所缺的标点补上。 2、根据原文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 绘( )绘( ) 风云( )( ) ( )学( )问 3、黄炜为什么能成为同学们当中的“小博士”? 4、谈谈你阅读后的感受吧! 九.写一写 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鲁班观察带齿的草叶,发明了锯子;牛顿观察落地的苹果,发现了地球有吸引力;瓦特观察水烧开后的壶盖,发明了蒸汽机…… 古今中外还有不少这样的故事,你还能说说或写写吗? a组 基础知识 一、 我会读(给下列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涂上红色)。(6分) 陨石( sǔn yǔn ) 地质学( zhi zhi ) 终于( zōnɡ zhōnɡ) 突兀( wù è ) 捉迷藏( zhuō zuō ) 恐怕(ɡǒnɡ kǒnɡ ) 二、 我能读准确,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12分) zhù mínɡ duǒ shǎn dà kēnɡ ( ) ( ) ( ) lǚ xínɡ kǎo chá qín lǐnɡ ( ) ( ) ( )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8分) 消( ) 堆( ) 悄( ) 推( ) 旅( ) 孤( ) 旋( ) 狐( ) 四、小小模仿秀(照样子,写词语)。(9分) 孤零零 很深很深 严严实实 五、对号入座(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解释)。(12分) 坑:a.洼下去的地方 b.把人活埋 c.坑害, 设计使人受到损失 d.地洞,地道 1.战斗开始,战士们挖坑道,筑工事。( ) 2.他的做法坑害了不少群众。( ) 3.石头把地面砸了一个很深的大坑。( ) 遗:a.丢失 b.漏掉 c.余、留 d.不自 觉地排泄 4.李四光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 ) 5.在放学路上,他遗失了一只手套。( ) 6.由于心里紧张,他遗忘了一个步骤。( ) 六、精彩回放(按原文填空)。(12分) 1.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 ,力量一定 。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 大坑。可它为什么没 土里 去呢? 2.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 ,小伙伴围着石头 ,也找不到他。 b组 综合能力 七、句子创作沙龙(按要求写句子)。(9分) 1.李四光是地质学家。(加上恰当的词语,使句子更具体) 李四光是 地质学家。 2.这块石头是被冰川带到这里的。 (改为“把”字句) 3.根据李四光的研究成果,我国找到了大油田,摘掉了“中国贫油”。(修改病句) 八、开心阅读。(18分) 列宁不懂就问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小时候就聪颖过人,他5岁开始读书识字,9岁考入中学。列宁喜爱文学、历史和外语,能够熟练地掌握几国语言,在学校学习期间一直是优等生,中学毕业时,获得了金质奖章。 列宁能获得优秀成绩,除了努力之外,不懂就问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有一次,他和几个小朋友挖到了一个屎壳郎的窝,里面有很多圆圆的粪球。有个同学问:“屎壳郎为什么要把粪球滚到窝里去呢?”大家都答不上来,列宁也被问住了,他答应第二天把答案告诉大家。列宁回家后,先是向哥哥请教,又找来好多书籍查阅。 第二天,他带来了答案:原来是屎壳郎把卵产在屎球上,幼虫孵出来后,即把屎球当食物。同学们都满意地笑了。 1.辨字组词。(4分) 候( ) 努( ) 侯( ) 怒( ) 练( ) 奖( ) 炼( ) 桨(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 聪颖—— 开始—— 答应—— 3.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3分) 4. 是列宁获得好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3分) 5.读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示呢?(4分) c 组 智力发散 九、读一读,看下面的意思可用哪个成语说明。(9分) 最劣质的彩电——( ) 最大型的手术——( ) 最省事的厨师——( ) 最大的差别—— ( ) 最大的地方—— ( ) 最失望的女情——( ) 最长的寿命—— ( ) 最谦虚的求教——( ) 最遥远的地方——( ) 十、请把下面的谜面和谜底用线连起来。(5分) a.人永不凋谢的花 a.反腐败 b.不能让猪肉烂掉 b.多功能 c.十八般武艺样样精 c.长期开放 d.金鸡报晓第一声 d.敬业精神 e.撞碑报国后人赞 e.透明新闻 第二课时 一、直接点题,指导朗读 1、这是什么?石头随处可见,谁会感到奇怪?是谁?(李四光) 2、李四光是什么人?叫生读句子:课件: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3、著名可以用哪个词来代替?课件:著名闻名 4、请把“著名”重点读,你体会到了什么?再把重音放到“地质学家”上面,它突出了什么? 5、《弟子规》曾经说: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李四光怎么能成为著名的地质学家?让我们寻找名人成功的足迹,回到他小时候的事情吧! 二、学习语言,体会词意 1、课件录音:小时候,他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 2、他是怎样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的?请翻开书25面,自由阅读第二自然段。 3、能读好这些词吗?课件:玩捉迷藏的游戏 孤零零地立在地上 围着大石头躲闪 遮得严严实实的 转来转去 发生了兴趣 4、读好了这些词,你一定能读好这些句子。课件:蓝、紫红、绿色的句子。 5、谁来读读蓝色的句子?(评价:孤零零读得真好!abb式的重叠词后面发生了变调,读第一声) 6、“一听到伙伴的…就…”你体会到了什么?(很聪明)能用“一…就”这个词说一句话吗? 课件:掌声 7、从哪里看出这是一块巨大的石头?读紫色的句子,遮得严严实实,你是怎么体会的?掌声我们来看图,用“严严实实”说话。课件:图片与说话 掌声 8、李四光不光捉迷藏聪明,还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时间久了,他对大石头产生了兴趣。课件:这么大的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你读,你心里有个问号,谁的心里有个更大的问号?大家一起读,问号就更大了。 三、重点段落,巧妙朗读 1、《弟子规》说过: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李四光也是这样,问了老师和爸爸,默读38自然段 课件:第3?7是问 ,第8是问 。写文章要有详有略。(齐读) 2、李四光和老师就石头的来历有一段精彩的对话,想读吗?同桌一个当李四光,一个当老师,一问一答,开始! 3、杨老师是谁的老师?今天我想当名人的老师,我是李四光的老师。谁是李四光?你来问老师,动作快一点!(没礼貌,没说清楚,故意不答) 4、李四光,你小小年纪,善于思考,伶牙利齿的,把我这个老师都给问倒了。厉害,厉害!掌声送给你。 5、别走,别走,你把我问倒了,老师可不服气,我们倒过来,我是李四光,你是我的老师,大家说好不好? 6、故意 哦!是陨石啊,我知道了,谢谢老师,伙伴们!快过来,它是一块陨石,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呢!同学们,你们说我扮演得好吗?我这叫课件:人云亦云 以讹穿讹 李四光才不是这样的呢,他打破沙锅问到底,刨根问底,追本穷源,谢谢!你下去。 7、同学们,我们来假设一下,要是小伙伴去问老师,老师说这可能是块陨石,伙伴们会相信吗? 8、别说是伙伴,就算是老师这么大年纪了,说句心里话,我去问别人,别人说这是块陨石,我也会相信不怀疑的。李四光的伟大就在这里,他不盲目相信老师的话,而是仔细在思考,他是怎样思考的?课件:句子 自由读吧。想怎样读呢?编上动作,请个同学上来,做自己编的动作读吧。掌声送给你们。 9、老师答不上来,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文章只有一句话,我们来想象李四光问爸爸的情景,同桌一个做李四光,一个是爸爸,对对话吧!谁来?老师想你们当爸爸。好不好?开始吧。 四、了解答案,体会精神 1、爸爸也说不清楚,李四光放弃了吗?从哪句话可以看出。齐读。把许多重点读。 2、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还得有丰富的知识,就像《弟子规》里所说: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李四光是个既力行又学文的人,他在哪里学习到了丰富的知识?(指名读) 3、冰川是什么的,我们来欣赏吧。 4咦?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莫非这块(指题目),谁来猜一猜?你猜的对还是错?看课文 5我们一起来读最后这个自然段,老师读的地方你们不读,老师不读的地方你们读,开始。 6、读是读得好,读懂了吗?我来考考你: 7、石头来历之谜终于揭开了,原来它来自遥远的秦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光流逝,沧海桑田,最后来到了李四光的家乡湖北黄冈,孤零零地立在一块草地上。很多很多年后,一群孩子围着它捉迷藏,其中有个不平凡的孩子,他就是李四光。 8、在考察的路上,李四光发现了长江流域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一起来读。 9、有什么问题吗? 五、交流资料,拓展知识 1、是啊,这一研究成果,怎么会震惊全世界呢?请拿出我们的阅读材料,静静地阅读。 2、设计讨论题,然后汇报:你有什么感受?(外国学者认为中国不可能有第四纪冰川的遗迹,亚洲不可能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中国没有古老的文明。他们根本瞧不起中国!李四光这一研究成果,为祖国取得了荣誉,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它告诉世界:中国是很棒的!中国人也是很棒的!)所以老师想在课文的最后加上一句话,读读吧,课件:鼓舞了全中国!再鼓舞一点,读。 4、李四光从英国回到祖国,有段不平常的经历。老师布置你们收集他的故事,胡亦杨收集了一个故事,想听吗? 5、李四光还是个怎样的人? 6、所以老师又有了一个想法,在课文的第一句话加一个词,什么?(说“爱国”),让我们怀着对李四光的敬意齐读 六、总结升华,交流收获 1、今天我们寻找了名人成长的足迹,板书:心?问,学行!昔日爱提问题的小男孩已是白发苍苍、名扬四海的大地质学家。他硕果累累: 2、李四光取得了这么多的成绩,而我们呢?《弟子规》说 3、让我们站起来,读今天的作业名人说的话吧!(齐声读) 4、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5、李四光曾说……(名言)让我们共勉吧!下课! 一、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奇怪、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三、教学的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四、教学方法:自学法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板画激趣,谈话导入 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三、质疑解难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一李四光。 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1)对预习认真,能主动、正确解疑的同学给予表扬。 (2)主要解决以下疑难: 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突兀:高耸。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儿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语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3)完整地齐读课文。 (4)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 第二课时 一、感知巨石形象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1.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教师用电脑多媒体课件显示巨石,讨论: (1)这是块怎样的石头?(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 (2)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 电脑多媒体课件继续演示李四光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描述。 (3)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石头大,便于躲藏这也是原因之一) 二、感受好问精神 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 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三、解开巨石之谜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四、读后讨论: 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 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 (1)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许多年; (2)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3)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4)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五、交流读后感想 1.完整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小结鼓励: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巨大价值。愿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六、板书设计: 7、奇怪的大石头?产生疑问 李四光(大石头)多方求教 学习地质 专门考察 冰川遗迹——震惊世界 一、教材分析: 1、关于教材:《奇怪的大石头》是鲁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组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从小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疑问,通过自己多年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感人故事,表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2、编写意图: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不仅使学生懂得遇事要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追求才会取得成功,还要让学生体会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把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追求写具体的。 二、学情分析。 课文中难理解的词语比较多,像“突兀、秦岭、陨石、第四纪冰川”, 第四纪冰川活动的地质知识和李四光学生也很陌生,可以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资料。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组训练重点和学生实际,确立了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1、认识8个字,会写“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感受李四光勤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品质 教学难点:领会李四光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知道作者是如何抓住这两点把内容写具体的。 五、教学准备 三年级的学生已有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课的字词学习将由学生在家预习完成。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课件。。 六、教学方法: 以新课标为指导,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实际,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贯穿教学的始终,落实好工具性、人文性本质统一。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在教学中抓住重点句子让学生多种形式、反复朗读,以读促思,读中感悟 学法渗透:根据以上教法,学生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习本课,让学生运用问、读、思、议等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通过多种感官参与获取知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也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八、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走近李四光。 1、(课件示:李四光照片)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眼前这位老人是谁吗?学生交流对李四光的了解。教师重点简介李四光的成就。 2、李四光爷爷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他小时候的故事——《奇怪的大石头》。 教师板书课题并齐读。 (二)质疑问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学生质疑:大石头什么样子的?大石头怪在哪里?……) 2、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到文中寻找答案 (学贵有疑,从课题处着眼,引导学生产生疑问,有了好奇心,学生自然会投入到学习中来。学生质疑中兴趣浓厚,为下面的学习探究做了铺垫。) (三)、检查认读生字。 1、( 出示词语)自己认读词语。指名读词、(注意读准翘舌音“著、震”易错音“陨”),互动纠错、齐读。 2、谈对词语“突兀、秦岭、陨石、第四纪冰川”的理解。 (设计意图: 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经过预习,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要逐步培养学生预习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 (四)、书写生字。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所以课上指导学生写字不可少。) 1、首先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读。注意读准“著、藏、震.”示“藏” 。 2、师范写生观察笔顺,生跟着书空。 3、写一个,展示学生书写,评价。 4、生再练写一个。 (五)、深入探究,感受李四光善于思考、执著探索的可贵品质。 1、感受大石头的怪。 (1)、 问题引入。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在书上画出有关语句。 师生交流,指导朗读,重点理解并读好四个句子。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 (投示) a 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从“孤零零”感受石头是独立的一块)。 b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从“严严实实、转来转去、也,感受石头特别大)。 c.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小时侯它就在那儿了。(从“几百年”感受石头时间长)。 d.(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这我可说不上来。)(5—7段) 这块大石头确实“怪”。(板书“怪”) (设计意图:学习这一部分内容,老师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充分的思考、朗读、感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通过抓住重点语句中的重点词语朗读品味,让学生感受到这块石头很怪。) 2、体会李四光解决疑惑的过程和执着探索的精神。 (1)、正是觉得石头怪,李四光才产生了疑问,(板书:产生疑问)紧接着,引导学生讨论: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 a.学生分角色朗读老师和李四光的对话(3---8段),感受李四光思考问题的过程。 b.师生交流, (2)解决疑惑。 a.师引导:虽然老师和父亲都说不清楚石头的来历,但是李四光没有放弃求索,朗读课文的最后两段,看看李四光是怎样解决自己的疑惑的!(板书:解决疑惑) b.师生交流。 出示: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 )。( )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 )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 )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 )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经过( )的考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冰川活动的遗迹。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括号里填什么,不填可以吗?为什么?(重点抓住“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进一步考察”“终于”等关键词语,反复诵读句子来体会李四光解决疑惑的过程和执着探索的精神。)(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要加强对重点语句的品味和朗读训练,通过恰当的问题设计以理解课文内容,弄清善于思考、敢于探索与获取成果的关系。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各种形式朗读老师和李四光的对话,感受李四光思考问题的过程,感受李四光执著探索的可贵品质。)(板书:执着求索) (六)、 延伸课堂,升华认识 . 李四光的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假如你是他小时候一起玩捉迷藏的伙伴你会对他说什么?假如你是他小时候的老师你会对他说什么?假如你是和他素不相识的人,你会对他说什么? 板书设计:奇怪的大石头 怪-产生疑问-解开巨石之谜 执着求索 这堂课的板书设计,既能形象直观地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便于学生理解,进而辅助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建议 篇2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建议 篇3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建议 篇4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建议 篇5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建议 篇6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建议 篇7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建议 篇8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建议 篇9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建议 篇10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建议 篇11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建议 篇12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建议 篇13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建议 篇14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建议 篇15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建议 篇16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建议 篇17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