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居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

溪居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1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译文

  篱笆外面不知是谁家没有系好船只。春潮上涨小船被吹进了钓鱼湾。有一位小孩正玩得高兴,突然发现有船进湾来了,以为是村里来了客人,急急忙忙地跑回去,去把柴门打开。

  注释

  1.溪居:溪边村舍。

  2.即事:对眼前的事物、情景有所感触而创作。

  3.系(jì):栓,捆绑。

  4.却关:打开门闩。

  赏析

  这首诗写眼前所见,信手拈来,自然成篇。所写虽日常生活小事,却能给人以美的熏陶。

  凡是有河道的地方,小船作为生产和生活必需的工具,是一点不稀奇的。但“篱外谁家不系船”句,却于*常中又显出不*常来了。似乎作者于无意中注意到了生活中的这一琐事,故以此句开首。“谁家”即不知是哪一家的。因为“不系船”,船便被吹进“钓鱼湾”。“春风”二字,不仅点时令,也道出了船的动因。春潮上涨,溪水满溢,小船才会随着风势,由远至近,悠悠荡荡地一直漂进钓鱼湾来。不系船,可能出于无心,这在春日农村是很普通的事,但经作者两笔勾勒,溪居的那种恬静、*和的景象便被摄入画面,再着春风一“吹”,整个画面都活了起来,生气盎然,饶有诗意。

  乡村春日,人们都在田间劳作,村里是很清静的,除了孩子们在宅前屋后嬉戏之外,少有闲人。有一位小童正玩得痛快,突然发现有船进湾来了,以为是客人来了,撒腿就跑回去,急急忙忙地打开柴门的扣子,打开柴门迎接客人。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诗人捕捉住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成功地摄取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

  这首诗纯用白描,不做作,不涂饰,朴素自然,*淡疏野,真可谓洗尽铅华,得天然之趣,因而诗味浓郁,意境悠远。诗人给读者展现出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

  画:临水的村庄,掩着的柴门,疏疏落落的篱笆,碧波粼粼的溪水,漂荡的小船,奔走的儿童。静中寓动,动中见静,一切都很**而富有诗意,使人感受到水宁静、优美的景色,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而透过这一切,读者还隐约可见一位翘首拈须、悠然自得的诗人形象,领略到他那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和闲适舒坦的心情。


溪居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阅读


溪居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1)

——《即事》原文及翻译赏析5篇

《即事》原文及翻译赏析1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半山春晚即事》译文

  春风虽然把百花取走,却酬谢人清凉的绿阴。幽暗的池边小路十分宁静,草木掩隐的园屋多么深沉。我时而打开床铺稍事休息,时而扶着手杖去寻幽探胜。只看见钟山的小鸟飞来,经过我这里留下了一串动听的歌声。

  《半山春晚即事》注释

  ⑴半山:在江苏江宁,由县东门到钟山,恰好为一半路程,故称作半山。春晚:即晚春,暮春。即事:就眼前景物作诗。

  ⑵春风:一作“晚风”。

  ⑶酬:报酬,赠答,这里是“赐予,带给”的意思。清阴:清凉的树阴。

  ⑷翳翳(yì):树阴浓暗的样子。陂(bēi)路:湖岸,塘堤。

  ⑸交交:树枝交接覆盖的样子。园屋:田园、房屋。深:幽阴深邃。

  ⑹床敷(fū):安置卧具。每:每每,常常。

  ⑺杖屦(jù):拄杖漫步。或,有时。幽寻,探寻风景之胜。这两句是说,常常无事休息,有时又上山看看风景。

  ⑻北山:即钟山。南朝宋周颙与孔稚圭曾隐居于此,后周颙离山出仕,孔曾作《北山移文》表示讥刺。王安石有《思北山》等诗,寄托真心隐逸的心境。

  ⑼遗(wèi):赠送,这里引申为“留下”之意。好音:美妙的叫声。

  《半山春晚即事》赏析

  这首诗表现了王安石隐退生活的一个侧面。

  起首二句至为奇妙,寥寥十字,摹尽春色的变化,显示了一幅绿肥红瘦的景象。陈衍说起二句本于唐人“绿阴清润似花时”,但安石的两句含义却深厚得多,感**彩浓烈得多,韵味也胜过许多。常人写红花凋谢,会有惋惜之情,而使诗歌染上一层淡淡的哀愁。此诗却不然,诗人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来表达,所以在他笔下展现的是欣欣喜人的景象。春风是无法“取”将花去的,但若没有这个“取”字,就不能形象地表现自然景象之变换;春风也不会“酬”与清阴,但若没有这个“酬”字,就不能体现作者欣然自得的情怀。若无此二字,诗人的达观,春风的和煦,就不能跃然纸**。

  春风慷慨赐与清阴,诗人于是尽情去欣赏。所以三、四句以“清阴”为本,稍作敷展。“翳翳”,是形容树木茂密的状貌,“交交”,则是形容树木相互覆盖交加的样子。只见那小路沿着山坡在茂密的树林中蜿蜒曲折,伸向远处,一片静谧,在葱茏的深处,园屋隐约可见。这两句写静,略有唐人常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风味。然而常建的诗是禅寂之静,此诗用了“翳翳”、“交交”,显得更有生意。

  五六句笔锋一转,顺势推出主体形象。床敷,即安置坐具,杖履,指扶杖漫步。二句截取两个生活片断来刻画半山园主人的风神。或居家凭几小憩,或寻幽拄杖独行。两者虽是一静一动,但同样表现了诗人恬淡安宁而又欣然自乐的心境。

  在此宁谧的氛围里,突然传来阵阵清脆悦耳之声,抬头看去,原是北山一鸟,掠飞而过,留下一片“好音”。这两句极富韵味。北山即钟山,六朝时周颙曾隐居于此。此时的北山,除了诗人独步寻幽之外,杳无人迹,只有声声鸟鸣,偶尔来慰其岑寂。诗人在*夷冲淡的外表下,怀孤往之志、举世无人相知的感慨显示于言外。

  《半山春晚即事》创作背景

  王安石于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退居江宁。元丰中营建园宅,称半山园,因其地距白下门与钟山均为七里,正在一半路程中,并自号半山,此诗即作于此时。

《即事》原文及翻译赏析2

  弊庐在郭外,素产唯田园。

  左右林野旷,不闻朝市喧。

  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

  书取幽栖事,将寻静者论。

  翻译

  简陋的房舍在城外,先人的薄产只有田园。

  周围林茂田野广阔,不闻城市中车马声喧。

  钓鱼人垂竿在北涧,樵夫的歌声飞入南轩。

  诗成但言隐居情事,还请高人贤士来评谈。

  注释

  素:旧的。

  产:一作“业”。

  朝:又作“城”。

  静者:指跳出尘世的出家人,这里指皎上人。

  将:又作“还”。

  论:又作“言”。

  赏析

  皎上人,僧人名皎,生*未详。从诗中均内容看,二人以前交往并不多。诗题为“即事”,是就自已在涧南园的生活情景加以描述。诗首二句为全诗描述的概括。正因在“郭外”,才有“左右林野旷,不闻城市喧”的开阔幽静;正因“素业唯田园”,才有“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的田园乐趣。这些都写得极自然,没有其他诗写幽居时流露出的孤寂情调。结尾点出书赠皎上人,表达自己淡泊的心志。

  此诗为孟浩然在故里所作,诗中描写了作者居住地的开阔幽静,表现出田园生活的乐趣,表达了作者淡泊的心志。全诗写得极为自然,没有其他诗写幽居时流露出的孤寂情调。

《即事》原文及翻译赏析3

  原文:

  九月十日即事

  朝代:唐朝

  作者: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昨天刚登上龙山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了酒杯。

  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注释①觞(shāng):盛着酒的酒杯。

  ②两重阳:唐俗,京城的人们常在重阳后的一天再次宴会赏菊,故九月十日有“小重阳”之称。

  赏析:

  此诗与《九日龙山饮》,同作于当涂。这首诗是李白历尽人世沧桑之后的作品。

  在唐宋时代,九月十日被称为“小重阳”,诗人从这一角度入手,说菊花在大小重阳两天内连续遇到人们的登高、宴饮,两次遭到采撷,所以有“太苦”的抱怨之言。作者以醉浇愁,朦胧中,仿佛看到菊花也在嘲笑他这个朝廷“逐臣”,他痛苦地发问:菊花为什么要遭到“两重阳”的重创?对于赏菊的人们来说,重阳节的欢乐情绪言犹未尽,所以九月十日还要继续宴饮;但菊花作为一种生命的个体,却要忍受两遭采撷之苦。诗人以其极为**、幽微的灵秀之心,站在菊花的立场上,发现了这一诗意的空间。实际上,诗人是借菊花之苦来寄托自己内心的极度苦闷。

《即事》原文及翻译赏析4

  江城歌吹风流,雨过*山,月满西楼。几许年华,三生醉梦,六月凉秋。按锦瑟佳人劝酒,卷朱帘齐按凉州。客去还留,云树萧萧,河汉悠悠。

  创作背景

  此**是卢挚在扬州汪右丞的宴席上的即兴之作。时逢大德七年(1303年),卢挚由湖南肃政廉访使北上,在扬州逗留,与友人相聚,久别重逢的欣喜促使他写下了此**。

  译文

  江城扬州充满风情的笙管笛萧声和歌声十分热烈而温柔,一阵小雨经过了宽敞的*山堂,清澈的月光笼罩西楼,已经如此一大把的年纪,如同是在三生石上陶然迷醉的梦境中,虽然是夏日的六月,却凉爽如秋,弹奏锦瑟的美人是在劝酒,卷起朱帘又出来一队**,踩踏着《凉州》舞曲的节奏。我已经乘船离开送别者还在殷勤挽留,只见*上的树影婆娑天空中银河悠悠。

  注释

  双调:宫调名。蟾宫曲:是元曲牌名,属北曲双调。也是昆曲里一支用途极广的北曲曲牌。

  江城,:即扬州。

  *山:指*山堂,在扬州蜀冈中峰大明寺西侧,欧阳修所建。

  几许:多少。

  三生:佛教理论,认为人有前生、今生、来生。

  锦瑟:弹拨乐器,五十弦,瑟上花纹如锦。

  凉州:唐代天宝乐曲名,多表现边塞题材。

  留:挽留。

  河汉:天河,也称银河。

  赏析

  “江城歌吹风流,雨过*山,月满西楼”。开篇三句点明时间地点,同时写出良宵美景。“扬州”在古代一直是个繁华的高消费城市。唐代在繁荣热闹方面简直可以和首都长安相比,而夜生活则远远超过长安,“*山”兼有读书、讲学、观景之功能,因为南望江南远山正与栏杆桕*而得名。这次欢送宴会大概就在这里举行。“月满西楼”是李清照《一剪梅》中的原话,却天衣无缝。这三句写景如画,一阵雨过后,天气转晴,雨后的天空如洗。雨水冲刷了天地间的一切尘埃,又给这里送来了清爽。这对于正在欣赏歌舞品尝美酒佳肴的主客无疑是一种助兴,气氛会更加热烈。

  “几许年华,三生醉梦,六月凉秋”三句触景生情。转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卢挚三十七岁时曾任江东按察副使在扬州衙门,此次再到扬州已经是二十多年过去了,自己也年过花甲,旧地重游,又见故人,感慨之多不难想象,人生如梦的感觉用“三生醉梦”来表达,更增加许多迷离朦胧,正逢这六月中却有凉爽的初秋的感觉,心情自然起伏难*。本来就百感交集之时,送别的场景再掀**,“按锦瑟佳人劝酒,卷朱帘齐按凉州”再转向当时场景,弹奏锦瑟的美人可能是劝酒曲或是唱着劝酒词,卷起朱帘又出来一队舞蹈演员挑着“凉州”舞曲。“卷朱帘”三字属于纪实笔法,可知是很大的演出厅,旁边还有一些化妆室等,所以节目按照顺序逐渐出场,而这是又一个**。“客去还留”则写离开时依依惜别和主人殷勤挽留的情景。“云树萧萧,河汉悠悠”是写离开后在船上所看到的景色。虽然不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苍凉,却也很空旷悠远,与前面的热闹形成对比,委婉抒发别后的冷清和寂寞。

  全篇景起景收,中间叙事兼抒情,意脉清晰,一波三折,尺幅中便有波澜,是一篇值得品味的佳作。

《即事》原文及翻译赏析5

  临江仙·冬日即事

  自古相从休务日,何妨低唱微吟。天垂云重作春阴。坐中人半醉,帘外雪将深。

  闻道分司狂御史,紫云无路追寻。凄风寒雨是骎骎。问囚长损气,见鹤忽惊心。

  翻译

  到了自古以来的休假日,无事可做,只有靠低唱轻声吟来消磨时光。天低云重春日阴沉沉,室内宴席座上的人已经半醉,室外雪花不停地飘落,地上的积雪愈来愈厚。

  想效仿杜牧的狂放,可惜今日没有紫云。凄风寒雨、时光匆匆催人很紧,审讯囚犯时间长了会损气,见到飞翔的鹤时感到自愧惊心。

  注释

  休务:停止公务,即休假。宋人习用语。

  坐:同“座”。

  骎骎:疾速的样子。

  问囚:指审案断狱等公务。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1078年)正月,李公恕自京东转运判官召赴汴京,路过徐州,苏轼作该词相赠。

  赏析

  上片从假日的寂寞写起。自古以来,人们在一起度假日,随意唱歌、吟诗等。说假日“低唱微吟”,似乎颇有雅趣,其实是聊以**寂寞而已。接着描写了当前的天气情况:天幕低垂,云气浓重,造成了春日的阴霾。这一句写景并非闲笔,一方面为下文的“雪”、“雨”作背景,一方面也衬托出人内心的沉闷。而后写到与友人的宴饮,并用室外的雪景作映衬:“坐中人半醉,帘外雪将深。”这是两个无声的“镜头”:一个写人,一个写景,一个写室内,一个写室外,一个写静态,一个写动态(雪花不停地飘落,地上的积雪愈来愈厚)。这很容易使人想起“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句)一类诗句。在这里,苏轼用清冷、寂寥的氛围,有力地烘托出“人”相对无言,只是以酒遣愁的离情别绪,以及内在的孤独感。

  下片“闻道”两句,承上“坐中”,借晚唐杜牧的风流韵事,反其意而用之,说宴会并无美妓声乐之欢,以见其单调无味,郁郁寡欢。也可以说,这里是借“分司狂御史”“追寻”紫云的故实,作了一笔反衬。苏轼再用“凄风寒雨”加倍渲染,更使人感到有点透不过气来。苏轼为什么这样写,结尾处透露了此中消息,原来,苏轼长期为审案断狱等公务所累,每当看到鹤时,便忽然想到隐居生活的闲逸。话说得比较婉转含蓄,实际意思是说,对仕宦生涯感到厌倦,而向往林下的隐居生活。苏轼后来在《鹤叹》诗中写道:“驱之上堂立斯须,投以饼饵视若无。戛然长鸣乃下趋,难进易退我不如。”与苏轼自己在仕途上的进退联系起来,其意比较显豁,有助于读者理解“见鹤忽惊心”这一句的深意。

  全词,虽为送别之作,但叙写与议论的主要内容却是仕宦生活,表达得比较隐约和深沉,这种打破常规的作法是比较少见的。


溪居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2)

——溪居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

溪居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译文

  篱笆外面不知是谁家没有系好船只,小船被春风吹动,一直漂进钓鱼湾。

  玩耍的小童看到有船进湾来了,以为有客人来,急忙跑去打开柴门。

  注释

  溪居:溪边村舍。即事:对眼前的事物、情景有所感触而创作。

  系(xì):栓,捆绑。

  疑:怀疑,以为。

  柴门:木制的门,诗中泛指家门。去却:却是助词,去却意思为去掉;关:这里指关闭柴门的栓卡、钩环之类。

  赏析:

  这首诗写眼前所见,信手拈来,自然成篇。所写虽日常生活小事,却能给人以美的熏陶。

  凡是有河道的地方,小船作为生产和生活必需的工具,是一点不稀奇的。但“篱外谁家不系船”句,却于*常中又显出不*常来了。似乎作者于无意中注意到了生活中的这一琐事,故以此句开首。“谁家”即不知是哪一家的。因为“不系船”,船便被吹进“钓鱼湾”。“春风”二字,不仅点时令,也道出了船的动因。春潮上涨,溪水满溢,小船才会随着风势,由远至近,悠悠荡荡地一直漂进钓鱼湾来。不系船,可能出于无心,这在春日农村是很普通的事,但经作者两笔勾勒,溪居的那种恬静、*和的景象便被摄入画面,再着春风一“吹”,整个画面都活了起来,生气盎然,饶有诗意。

  乡村春日,人们都在田间劳作,村里是很清静的,除了孩子们在宅前屋后嬉戏之外,少有闲人。有一位小童正玩得痛快,突然发现有船进湾来了,以为是客人来了,撒腿就跑回去,急急忙忙地打开柴门的扣子,打开柴门迎接客人。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诗人捕捉住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成功地摄取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

  这首诗纯用白描,不做作,不涂饰,朴素自然,*淡疏野,真可谓洗尽铅华,得天然之趣,因而诗味浓郁,意境悠远。诗人给读者展现出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

  画:临水的村庄,掩着的柴门,疏疏落落的篱笆,碧波粼粼的溪水,漂荡的`小船,奔走的儿童。静中寓动,动中见静,一切都很**而富有诗意,使人感受到水宁静、优美的景色,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而透过这一切,读者还隐约可见一位翘首拈须、悠然自得的诗人形象,领略到他那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和闲适舒坦的心情。

溪居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翻译

  译文

  很久来为公务所累,幸好被贬谪到南方****地区。闲静无事,与农人的菜圃为邻,有的时候就像个山林中的隐士。早晨耕田,翻锄带着露水的野草,晚上撑船游玩回来,船触到溪石发出声响。独来独往,碰不到其他的人,眼望楚天一片碧绿,放声高歌。

  韵译

  长久被官职所缚不得**,有幸这次被贬谪来到南夷。

  闲时常常与农田菜圃为邻,偶然间象个隐居山中的人。

  清晨我去耕作翻除带露杂草,傍晚乘船沿着溪石哗哗前进。

  独往独来碰不到那庸俗之辈,仰望楚天的碧空而高歌自娱。

  注释

  ①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此指官职。束:约束,束缚。南夷:古代对南方****的称呼。谪:被降职或调往边远地区。当时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

  ②夜榜:夜里行船。榜:此处读“彭音,意为进船。此句指天黑船归,船触溪石而发出的声音。

  ③楚天:永州原属楚地。

  ④束:束缚。

  ⑤南夷:这里指永州。

  ⑥谪:贬官流放。

  ⑦农圃:田园。

  ⑧偶似:有时好像。

  ⑨山林客:山林间的隐士。

  ⑩榜:划船。

  ⑾响溪石:水激溪石的声响。

  ⑿长歌:放歌。

  赏析

  公元810年(唐元和五年),诗写他迁居愚溪后的生活。诗的大意是说:我久为做官所羁累,幸好有机会贬谪到这南方****地区中来,**了我的无穷烦恼。闲居无事,便与农田菜圃为邻,有时就仿佛是个山林隐逸之士。清晨,踏着露水去耕地除草;有时荡起小舟,去游山玩水,直到天黑才归来。独往独来,碰不到别人,仰望碧空蓝天,放声歌唱。

  这首诗表面上似乎写溪居生活的闲适,然而字里行间隐含着孤独的忧愤。如开首二句,诗意突兀,耐人寻味。贬官本是不如意的事,诗人却以反意着笔,说什么久为做官所“累”,而为这次贬窜南荒为“幸”,实际上是含着痛苦的笑。“闲依”、“偶似”相对,也有强调闲适的意味,“闲依”包含着投闲置散的无聊,“偶似”说明他并不真正具有隐士的淡泊、闲适,“来往不逢人”句,看似**自在,无拘无束,但毕竟也太孤独了。这里也透露出诗人是强作闲适。这首诗的韵味也就在这些地方。沈德潜说,“愚溪诸咏,处连蹇困厄之境,发清夷淡泊之音,不怨而怨,怨而不怨,行间言外,时或遇之。”(《唐诗别裁》卷四)这段议论是很有见地的。

溪居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溪居

  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朝

  久为簪组束,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译文

  很久来为公务所累,幸好被贬谪到南方****地区。闲静无事,与农人的菜圃为邻,有的时候就像个山林中的隐士。早晨耕田,翻锄带着露水的野草,晚上撑船游玩回来,船触到溪石发出声响。独来独往,碰不到其他的人,眼望楚天一片碧绿,放声高歌。

  韵译

  长久被官职所缚不得**,有幸这次被贬谪来到南夷。闲时常常与农田菜圃为邻,偶然间象个隐居山中的人。清晨我去耕作翻除带露杂草,傍晚乘船沿着溪石哗哗前进。独往独来碰不到那庸俗之辈,仰望楚天的碧空而高歌自娱。

  注释

  1、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此指官职。

  2、束:约束,束缚。

  3、南夷:古代对南方****的称呼。

  4、谪:被降职或调往边远地区。当时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

  5、夜榜:夜里行船。榜:此处读“彭音,意为进船。此句指天黑船归,船触溪石而发出的声音。

  6、楚天:永州原属楚地。

  7、束:束缚。

  8、南夷:这里指永州。

  9、谪:贬官流放。

  10、农圃:田园。

  11、偶似:有时好像。

  12、山林客:山林间的隐士。

  13、榜:划船。⑾响溪石:水激溪石的声响。

  14、长歌:放歌。

  赏析:

  公元810年(唐元和五年),柳宗元在**西南游览时,发现了曾为冉氏所居的冉溪,因爱其风景秀丽,便迁居是地,并改名为愚溪。

  这首诗写他迁居愚溪后的生活。诗的大意是说:我久为做官所羁累,幸好有机会贬谪到这南方****地区中来,**了我的.无穷烦恼。闲居无事,便与农田菜圃为邻,有时就仿佛是个山林隐逸之士。清晨,踏着露水去耕地除草;有时荡起小舟,去游山玩水,直到天黑才归来。独往独来,碰不到别人,仰望碧空蓝天,放声歌唱。

  这首诗表面上似乎写溪居生活的闲适,然而字里行间隐含着孤独的忧愤。如开首二句,诗意突兀,耐人寻味。贬官本是不如意的事,诗人却以反意着笔,说什么久为做官所“累”,而为这次贬窜南荒为“幸”,实际上是含着痛苦的笑。“闲依”、“偶似”相对,也有强调闲适的意味,“闲依”包含着投闲置散的无聊,“偶似”说明他并不真正具有隐士的淡泊、闲适,“来往不逢人”句,看似**自在,无拘无束,但毕竟也太孤独了。这里也透露出诗人是强作闲适。这首诗的韵味也就在这些地方。沈德潜说,“愚溪诸咏,处连蹇困厄之境,发清夷淡泊之音,不怨而怨,怨而不怨,行间言外,时或遇之。”(《唐诗别裁》卷四)这段议论是很有见地的。

溪居原文翻译及赏析4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翻译

  很久来为公务所累,幸好被贬谪到南方****地区。

  闲静无事,与农人的菜圃为邻,有的时候就像个山林中的隐士。

  早晨耕田,翻锄带着露水的野草,晚上撑船游玩回来,船触到溪石发出声响。

  独来独往,碰不到其他的人,眼望楚天一片碧绿,放声高歌。

  注释

  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此指官职。

  束:约束,束缚。

  南夷:古代对南方****的称呼。

  谪:被降职或调往边远地区。当时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

  楚天:永州原属楚地。

  束:束缚。

  南夷:这里指永州。

  谪:贬官流放。

  农圃:田园。

  偶似:有时好像。

  山林客:山林间的隐士。

  夜榜:夜里行船。

  榜:此处读“彭音,意为进船。

  响溪石:水激溪石的声响。

  长歌:放歌。

  楚天:这里指永州的天空。春秋战国时期,永州属楚国。

  创作背景

  唐顺宗永贞**,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为首的**革新运动。由于保守**与宦官的联合反攻,致使革新失败。因此,柳宗元被贬官到有“南荒”之称的永州。因爱西南的冉溪风景秀丽,便在溪边筑室而居,并改溪名为愚溪。这首诗描写他迁居愚溪后的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牢骚不*。

  赏析

  这首诗是柳宗元贬官永州时在愚溪之畔筑屋而居时的作品。诗歌表面是写在此生活的惬意自适,其实是强写欢愉,将被贬的郁愤之情隐晦写出。

  诗人被贬谪永州,应该是有满腹牢骚的,却在诗的开头将其称为幸事:“久为簪组柬,幸此南夷谪。”诗人认为他长久地为在朝中做官所累,幸亏贬谪南来这荒夷之地,可以让他过上闲适的生活。此两句正话反说,将不幸之事说成是幸事,表达了对朝中当权派的不满。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这四句是强调在此生活的闲适之情。闲暇时与种菜的老农为邻,有时还真像是在山林隐居的人。一大早带着露水就去锄草,晚上乘船沿着溪水前进。“闲依”表现作者的闲散之态, “偶似”是故作放旷之语,自我安慰。柳宗元少有才名,胸怀大志,可是仕途不顺,一再遭贬。这次更是被贬永州,远离长安。他满腔的热情得不到施展的空间,有志而不得伸,有才而不被重用。于是,在此贬所,只好强写欢愉,故作闲适,称自己对被贬感到庆幸,假装很喜欢这种安逸舒适的生活。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有时整日独来独往碰不见一个行人,于是放声高歌,声音久久地回荡在沟谷碧空之中,多么清越空旷。这闲适潇洒的生活,让诗人仿佛对自己的不幸遭贬无所萦怀,心胸旷达开朗。这里诗人看似**自在,无拘无束,但毕竟也太孤独了。这两句恰恰透露出诗人是强作闲适,无人问津时自娱自乐,也只是一种无奈的调侃。

  纵观全诗,诗人似乎已经淡忘了遭贬的痛苦,诗中把被贬谪的不幸称之为幸,将孤独冷静的生活诠释为飘逸闲适的生活。实际上这全都是诗人激愤的反语,在这种被美化了的谪居生活的背后,隐蕴的是诗人内心深深的郁闷和怨愤。表面的*淡所蕴含的激愤,更让人为之怦然心动,正如清代的沈德潜所说: “愚溪诸咏,处连蹇困厄之境,发清夷淡泊之音,不怨而怨,怨而不怨,行间言外,时或遇之。”这是很中肯的评价。

  全诗清丽简练,含蓄深沉,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溪居原文翻译及赏析5

  原文:

  溪居

  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朝

  久为簪组束,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译文

  很久来为公务所累,幸好被贬谪到南方****地区。闲静无事,与农人的菜圃为邻,有的时候就像个山林中的隐士。早晨耕田,翻锄带着露水的野草,晚上撑船游玩回来,船触到溪石发出声响。独来独往,碰不到其他的人,眼望楚天一片碧绿,放声高歌。

  韵译

  长久被官职所缚不得**,有幸这次被贬谪来到南夷。闲时常常与农田菜圃为邻,偶然间象个隐居山中的人。清晨我去耕作翻除带露杂草,傍晚乘船沿着溪石哗哗前进。独往独来碰不到那庸俗之辈,仰望楚天的碧空而高歌自娱。

  注释

  1、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此指官职。

  2、束:约束,束缚。

  3、南夷:古代对南方****的称呼。

  4、谪:被降职或调往边远地区。当时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

  5、夜榜:夜里行船。榜:此处读“彭音,意为进船。此句指天黑船归,船触溪石而发出的声音。

  6、楚天:永州原属楚地。

  7、束:束缚。

  8、南夷:这里指永州。

  9、谪:贬官流放。

  10、农圃:田园。

  11、偶似:有时好像。

  12、山林客:山林间的隐士。

  13、榜:划船。⑾响溪石:水激溪石的声响。

  14、长歌:放歌。

  赏析:

  公元810年(唐元和五年),柳宗元在**西南游览时,发现了曾为冉氏所居的冉溪,因爱其风景秀丽,便迁居是地,并改名为愚溪。

  这首诗写他迁居愚溪后的生活。诗的大意是说:我久为做官所羁累,幸好有机会贬谪到这南方****地区中来,**了我的无穷烦恼。闲居无事,便与农田菜圃为邻,有时就仿佛是个山林隐逸之士。清晨,踏着露水去耕地除草;有时荡起小舟,去游山玩水,直到天黑才归来。独往独来,碰不到别人,仰望碧空蓝天,放声歌唱。

  这首诗表面上似乎写溪居生活的闲适,然而字里行间隐含着孤独的忧愤。如开首二句,诗意突兀,耐人寻味。贬官本是不如意的事,诗人却以反意着笔,说什么久为做官所“累”,而为这次贬窜南荒为“幸”,实际上是含着痛苦的笑。“闲依”、“偶似”相对,也有强调闲适的意味,“闲依”包含着投闲置散的无聊,“偶似”说明他并不真正具有隐士的淡泊、闲适,“来往不逢人”句,看似**自在,无拘无束,但毕竟也太孤独了。这里也透露出诗人是强作闲适。这首诗的韵味也就在这些地方。沈德潜说,“愚溪诸咏,处连蹇困厄之境,发清夷淡泊之音,不怨而怨,怨而不怨,行间言外,时或遇之。”(《唐诗别裁》卷四)这段议论是很有见地的。


溪居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3)

——溪居原文、翻译、赏析3篇

溪居原文、翻译、赏析1

  溪居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很久来为公务所累,幸好被贬谪到南方****地区。闲静无事,与农人的菜圃为邻,有的时候就像个山林中的隐士。早晨耕田,翻锄带着露水的野草,晚上撑船游玩回来,船触到溪石发出声响。独来独往,碰不到其他的人,眼望楚天一片碧绿,放声高歌。

  韵译

  长久被官职所缚不得**, 有幸这次被贬谪来到南夷。

  闲时常常与农田菜圃为邻, 偶然间象个隐居山中的人。

  清晨我去耕作翻除带露杂草, 傍晚乘船沿着溪石哗哗前进。

  独往独来碰不到那庸俗之辈, 仰望楚天的碧空而高歌自娱。

  注释

  ①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此指官职。束:约束,束缚。南夷:古代对南方****的称呼。谪:被降职或调往边远地区。当时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

  ②夜榜:夜里行船。榜:此处读“彭音,意为进船。此句指天黑船归,船触溪石而发出的声音。

  ③楚天:永州原属楚地。

  ④束:束缚。

  ⑤南夷:这里指永州。

  ⑥谪:贬官流放。

  ⑦农圃:田园。

  ⑧偶似:有时好像。

  ⑨山林客:山林间的隐士。

  ⑩榜:划船。

  ⑾响溪石:水激溪石的声响。

  ⑿长歌:放歌。

  赏析:

  作者:佚名

  公元810年(唐元和五年),柳宗元在**西南游览时,发现了曾为冉氏所居的冉溪,因爱其风景秀丽,便迁居是地,并改名为愚溪。

  这首诗写他迁居愚溪后的生活。诗的大意是说:我久为做官所羁累,幸好有机会贬谪到这南方****地区中来,**了我的无穷烦恼。闲居无事,便与农田菜圃为邻,有时就仿佛是个山林隐逸之士。清晨,踏着露水去耕地除草;有时荡起小舟,去游山玩水,直到天黑才归来。独往独来,碰不到别人,仰望碧空蓝天,放声歌唱。

  这首诗表面上似乎写溪居生活的闲适,然而字里行间隐含着孤独的忧愤。如开首二句,诗意突兀,耐人寻味。贬官本是不如意的事,诗人却以反意着笔,说什么久为做官所“累”,而为这次贬窜南荒为“幸”,实际上是含着痛苦的笑。“闲依”、“偶似”相对,也有强调闲适的意味,“闲依”包含着投闲置散的无聊,“偶似”说明他并不真正具有隐士的淡泊、闲适,“来往不逢人”句,看似**自在,无拘无束,但毕竟也太孤独了。这里也透露出诗人是强作闲适。这首诗的韵味也就在这些地方。沈德潜说,“愚溪诸咏,处连蹇困厄之境,发清夷淡泊之音,不怨而怨,怨而不怨,行间言外,时或遇之。”(《唐诗别裁》卷四)这段议论是很有见地的。

溪居原文、翻译、赏析2

  原文:

  溪居即事

  朝代:唐朝

  作者: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篱笆外面不知是谁家没有系好船只。春潮上涨小船被吹进了钓鱼湾。有一位小孩正玩得高兴,突然发现有船进湾来了,以为是村里来了客人,急急忙忙地跑回去,去把柴门打开。

  注释

  1.溪居:溪边村舍。

  2.即事:对眼前的事物、情景有所感触而创作。

  3.系(jì):栓,捆绑。

  4.却关:打开门闩。

  赏析:

  这首诗写眼前所见,信手拈来,自然成篇。所写虽日常生活小事,却能给人以美的熏陶。

  凡是有河道的地方,小船作为生产和生活必需的工具,是一点不稀奇的。但“篱外谁家不系船”句,却于*常中又显出不*常来了。似乎作者于无意中注意到了生活中的这一琐事,故以此句开首。“谁家”即不知是哪一家的。因为“不系船”,船便被吹进“钓鱼湾”。“春风”二字,不仅点时令,也道出了船的动因。春潮上涨,溪水满溢,小船才会随着风势,由远至近,悠悠荡荡地一直漂进钓鱼湾来。不系船,可能出于无心,这在春日农村是很普通的事,但经作者两笔勾勒,溪居的那种恬静、*和的景象便被摄入画面,再着春风一“吹”,整个画面都活了起来,生气盎然,饶有诗意。

  乡村春日,人们都在田间劳作,村里是很清静的,除了孩子们在宅前屋后嬉戏之外,少有闲人。有一位小童正玩得痛快,突然发现有船进湾来了,以为是客人来了,撒腿就跑回去,急急忙忙地打开柴门的扣子,打开柴门迎接客人。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诗人捕捉住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成功地摄取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

  这首诗纯用白描,不做作,不涂饰,朴素自然,*淡疏野,真可谓洗尽铅华,得天然之趣,因而诗味浓郁,意境悠远。诗人给读者展现出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

  画:临水的村庄,掩着的柴门,疏疏落落的'篱笆,碧波粼粼的溪水,漂荡的小船,奔走的儿童。静中寓动,动中见静,一切都很**而富有诗意,使人感受到水宁静、优美的景色,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而透过这一切,读者还隐约可见一位翘首拈须、悠然自得的诗人形象,领略到他那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和闲适舒坦的心情。

溪居原文、翻译、赏析3

  原文: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译文

  很久来为公务所累,幸好被贬谪到南方****地区。闲静无事,与农人的菜圃为邻,有的时候就像个山林中的隐士。早晨耕田,翻锄带着露水的野草,晚上撑船游玩回来,船触到溪石发出声响。独来独往,碰不到其他的人,眼望楚天一片碧绿,放声高歌。

  韵译

  长久被官职所缚不得**,有幸这次被贬谪来到南夷。

  闲时常常与农田菜圃为邻,偶然间象个隐居山中的人。

  清晨我去耕作翻除带露杂草,傍晚乘船沿着溪石哗哗前进。

  独往独来碰不到那庸俗之辈,仰望楚天的碧空而高歌自娱。

  注释

  ①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此指官职。束:约束,束缚。南夷:古代对南方****的称呼。谪:被降职或调往边远地区。当时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

  ②夜榜:夜里行船。榜:此处读“彭音,意为进船。此句指天黑船归,船触溪石而发出的声音。

  ③楚天:永州原属楚地。

  ④束:束缚。

  ⑤南夷:这里指永州。

  ⑥谪:贬官流放。

  ⑦农圃:田园。

  ⑧偶似:有时好像。

  ⑨山林客:山林间的隐士。

  ⑩榜:划船。

  ⑾响溪石:水激溪石的声响。

  ⑿长歌:放歌。

  赏析:

  这首诗是柳宗元贬官永州时在愚溪之畔筑屋而居时的作品。诗歌表面是写在此生活的惬意自适,其实是强写欢愉,将被贬的郁愤之情隐晦写出。

  诗人被贬谪永州,应该是有满腹牢骚的,却在诗的开头将其称为幸事:“久为簪组柬,幸此南夷谪。”诗人认为他长久地为在朝中做官所累,幸亏贬谪南来这荒夷之地,可以让他过上闲适的生活。此两句正话反说,将不幸之事说成是幸事,表达了对朝中当权派的不满。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这四句是强调在此生活的闲适之情。闲暇时与种菜的老农为邻,有时还真像是在山林隐居的人。一大早带着露水就去锄草,晚上乘船沿着溪水前进。“闲依”表现作者的闲散之态,“偶似”是故作放旷之语,自我安慰。柳宗元少有才名,胸怀大志,可是仕途不顺,一再遭贬。这次更是被贬永州,远离长安。他满腔的热情得不到施展的空间,有志而不得伸,有才而不被重用。于是,在此贬所,只好强写欢愉,故作闲适,称自己对被贬感到庆幸,假装很喜欢这种安逸舒适的生活。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有时整日独来独往碰不见一个行人,于是放声高歌,声音久久地回荡在沟谷碧空之中,多么清越空旷。这闲适潇洒的生活,让诗人仿佛对自己的不幸遭贬无所萦怀,心胸旷达开朗。这里诗人看似**自在,无拘无束,但毕竟也太孤独了。这两句恰恰透露出诗人是强作闲适,无人问津时自娱自乐,也只是一种无奈的调侃。

  纵观全诗,诗人似乎已经淡忘了遭贬的痛苦,诗中把被贬谪的不幸称之为幸,将孤独冷静的生活诠释为飘逸闲适的生活。实际上这全都是诗人激愤的反语,在这种被美化了的谪居生活的背后,隐蕴的是诗人内心深深的郁闷和怨愤。表面的*淡所蕴含的激愤,更让人为之怦然心动,正如清代的沈德潜所说:“愚溪诸咏,处连蹇困厄之境,发清夷淡泊之音,不怨而怨,怨而不怨,行间言外,时或遇之。”这是很中肯的评价。

  全诗清丽简练,含蓄深沉,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溪居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4)

——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

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1

  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行云浮日光。

  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

  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

  飞阁卷帘图画里,虚无只少对潇湘。

  翻译

  巫峡的暮春三月似乎要比其他地方长一些,上空的白云随风疾行,映着日光,很是明亮。

  突然传来雷声,马上就下起大雨,天地之间,高山群峰都笼罩在苍茫雨中,大雨骤聚骤散,清新的空气中马上充满了各种花香。

  娇弱的黄莺遇到雷雨,惊恐翻回,栖止不定;而燕子就不同了,它冒雨劳作,迎风飞翔。

  打开我窗前的卷帘,眼前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峡中的风景图画是壮丽的,山高水险,雷雨千峰,但还缺少潇湘洞庭的广阔浩茫。

  注释

  皛皛:洁白明亮貌。

  百和香:形容山野间花气的浓郁。

  湿不妨:湿而不妨。

  虚无:空旷*远。仇兆鳌《杜诗详注》:“空旷貌。”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早春,当时杜甫客居夔州(今重庆奉节)西阁。杜甫自大历**(766年)寓居夔州,到大历三年(768年)出三峡,在夔州度过了不到两年的安定生活。

  赏析

  旧时注释家都称赞此诗“写景之妙”,清代的黄生说这首诗“可作暮春山居图看”。

  第一句,“暮春三月巫峡长”。自重庆奉节到湖北宜昌之间的长江*,层峦叠嶂,无处不峡,其中最险者称“三峡”。晋代左思的《蜀都赋》中就写道:“经三峡之峥嵘。”但历代关于三峡的名称的说法不一,如明月峡、黄牛峡也曾被列入三峡中,在杜诗中也有“三峡传何处”的发问句。通常习惯上把瞿唐峡、巫峡和西陵峡称为三峡。在三峡中,巫峡数长,所谓“巴东三峡巫峡长”。暮春,春将过去。在唐代以前,南北朝人写诗,不时表达惜春的感情,如“无令春色晚”,“处处春心动,常惜光阴移”,“不愁花不飞,倒畏花飞尽”,等等。杜甫写“暮春三月巫峡长”,把暮春和“巫峡长”联系起来,似乎峡中的暮春三月也较其他地方的暮春三月为长,这就一反惜春的老调,有了新意。

  第二句,“皎皎行云浮日光”。清代著名杜诗注家仇兆鳌解释道:“云浮日光而过,其色皎皎然,雷雨将作矣。”仇氏的意思是说诗人写这第二句是为了引出写雷雨的第三句。清代另一位注家杨伦也作同样的理解。按照一般的诗法观念,说七言律的第二句引出第三句,或者说第三句承应第二句,大致无错。但对于大诗人的作品,却也不能一概地用诗法模式去套,从而作出刻板的解释。杜甫的这首《即事》诗是拗体七律,对拗体诗,前人常从它的*仄、黏连等形式不合常规律诗的格律这点上作解释。杜甫的拗体诗不仅在*仄形式上表现为“拗”,就是在诗意的起承转合上也会表现出“拗”。这首《即事》诗的第二句未必就是起到引出第三句的作用,而且,“皎皎”是形容皎明之貌,陶渊明诗句“皎皎川上*”,即为例证。杜甫写皎白的行云轻疾而过,并不是写阴云密布,所以仇氏“雷雨将作矣”的见解未必正确。

  第二联的上句“雷声忽送千峰雨”是兀起之笔,也反映了彼时彼地忽晴忽雨的实际风光。而且,正是这一句,写出了壮丽场面。凡写暮春风光,即使能够避免哀愁,却也不易写得壮丽。雷雨千峰,却正是一种壮丽的场面。

  第二联的下句“花气浑如百和香”是由雨写花。如按老套,就会有雨打花落,或者湿花垂枝之类。杜甫摒却这些,却采用前人写雨后花更艳的意境,李世民《咏雨》诗就写“花沾色更鲜”,虞世南也有“山花湿更燃”的诗句。这里杜甫稍作变化,写雨后花气更浓。关于“百和香”,宋代著名杜诗研究者赵次公引古诗“博山炉中百和香,郁金苏合及都梁”,说明“百和香”是各种香物的混称。沈约《和刘雍州绘博山香炉》也云:“百和清夜吐,兰烟四面充。”或谓在实际吟唱时,杜甫此诗中“百和香”的“和”字当读仄声。可备一说,可惜未见训诂文献根据。

  第三联写莺燕:“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前人咏春诗中常要出现莺燕,却又最易流入老套。杜甫由雷雨而捕捉住黄莺的一种特殊情状,“黄莺过水”即“过水黄莺”,被雨水打湿了翅膀。仇兆鳌解释道:“莺畏雨,故翻回”。浦起龙《读杜心解》说:“翻回去,雨中栖止不定也”。不少杜诗中写黄莺都很可爱,这首诗中却写它的狼狈形状。娇弱的黄莺遇到雷雨,惊恐翻回,栖止不定,这才真符合它的“性格”。

  燕子就不同,诗人写它冒雨劳作,“燕子衔泥”即“衔泥燕子”,浦起龙说“湿,不指泥”,也很有见地,这里写燕子身湿。如果仅仅理解为燕子衔湿泥筑巢,那就流于一般了。细雨蒙蒙,燕子衔泥是常见的,但隆隆雷雨中不一定有燕子飞翔。诗人这里未必是实写,而是赋予想象。既然他写过水黄莺的狼狈,必然要写衔泥燕子的豪壮。诗人必然会凭借石燕的传说,《湘州记》:“**山有石燕,遇风雨即飞。”**燕作为一个壮勇的形象,南北朝时人就有描写:“讵得**燕,随风时共舞。”(张正见《赋新题梅林轻雨应教诗》)杜甫巧妙地把勤劳的衔泥燕和豪壮的迎风燕结合起来描写,却也正切合这春雷千峰雨的环境,也就使这首《即事》诗的壮丽意境再次升华起来。

  尾联上一句“飞阁卷帘图画里”是总结即景风光,此时诗人客居夔州西阁,“飞阁卷帘”当是实写。但结句宕开得很远,一下子说到湖南,“虚无只少对潇湘”。这看来似为突兀,其实也不奇怪。早在阴铿《渡青草湖》诗中就写道:“洞庭春溜满,*湖锦帆张。源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青草湖即洞庭湖,这是描写“潇湘”之诗,却联系到上游,出现“江连巫峡长”的句子。而杜甫此诗分明写峡中光景,却纵笔飞思,一直写到下游。杜甫曾说他自己“颇学阴何苦用心”,阴是阴铿,何是何逊。杜甫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或许也是受到了阴铿《渡青草湖》诗的启发。峡中的风景图画是壮丽的,山高水险,雷雨千峰,但还缺少一点什么,缺少浩茫广阔。潇湘洞庭,正是浩阔所在。杜甫《长江》诗中就写道:“色借潇湘阔”。有的注家释为:“潇湘之阔,其色皆借资于此,以潇湘乃江水下流也。”为有长江之水,更呈洞庭之阔;长江虽然壮丽,洞庭却为浩旷。诗人本极状峡中暮春景色,忽然荡开作结,写它的不足——“虚无只少对潇湘”,这才真叫大家笔法。杜甫的《去蜀》诗中说:“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东下潇湘,是他早有的打算。他写《即事》诗时正滞留峡中,这“虚无只少对潇湘”句正是他东下意念的自然流露。正如他在《暮春》诗中写“卧病拥塞在峡中,潇湘洞庭虚映空”一样,所以这种宕开作结更显得情景交融。

  此诗诗体属七言拗律,第二联本应是仄仄***仄仄,**仄仄仄**格式,却作了*起格式,这样就构成首联、颔联和颈联都作*起式。首句末三字作“*仄*”,由于此诗首句取*起式,也就呈现所谓“孤*”现象,也属拗句。大凡细检唐代著名诗人近体诗,这类拗体大致自成一格,尤其首句末三字作“孤*”,不时可见,或许自有其规律在,当也不害吟唱。

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2

  即事

  暮春三月巫峡长;皎皎行云浮日光。

  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

  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

  飞阁卷帘图画里,虚无只少对潇湘。

  赏析/鉴赏

  这诗是杜甫居夔州(今重庆奉节)时所作,非属名篇,诗体属七言拗律,第二联本应是仄仄***仄仄,**仄仄仄**格式,却作了*起格式,这样就构成首联、颔联和颈联都作*起式。首句末三字作“*仄*”,由于本诗首句取*起式,也就呈现所谓“孤*”现象,也属拗句。大凡细检唐代著名诗人近体诗,这类拗体大致自成一格,尤其首句末三字作“孤*”,不时可见,或许自有其规律在,当也不害吟唱。但后世学诗者如作模仿,却或许会遭到讥弹乃至斥责。这就是所谓名家可作你不可作,似乎约定俗成,无理可讲。

  旧时注释家都称赞此诗“写景之妙”,清代的黄生说这首诗“可作暮春山居图看”。现略谈我的粗浅看法。

  第一句,“暮春三月巫峡长”。自重庆奉节到湖北宜昌之间的长江*,层峦叠嶂,无处不峡,其中最险者称“三峡”。晋代左思的《蜀都赋》中就写道:“经三峡之峥嵘”。但历代关于三峡的名称的说法不一,如明月峡、黄牛峡也曾被列入三峡中,在杜诗中也有“三峡传何处”的发问句。通常习惯上把瞿唐峡、巫峡和西陵峡称为三峡。在三峡中,巫峡数长,所谓“巴东三峡巫峡长”。暮春,春将过去。在唐代以前,南北朝人写诗,不时表达惜春的感情,如“无令春色晚”,“处处春心动,常惜光阴移”,“不愁花不飞,倒畏花飞尽”,等等。杜甫写“暮春三月巫峡长”,把暮春和“巫峡长”联系起来,似乎峡中的暮春三月也较其他地方的暮春三月为长,这就一反惜春的老调,有了新意。

  第二句,“皎皎行云浮日光”。清代著名杜诗注家仇兆鳌解释道:“云浮日光而过,其色皎皎然,雷雨将作矣。”仇氏的意思是说诗人写这第二句是为了引出写雷雨的第三句。清代另一位注家杨伦也作同样的理解。按照一般的诗法观念,说七言律的第二句引出第三句,或者说第三句承应第二句,大致无错。但对于大诗人的作品,却也不能一概地用诗法模式去套,从而作出刻板的解释。前面说过,杜甫的这首《即事》诗是拗体七律,对拗体诗,前人常从它的*仄、黏连等形式不合常规律诗的格律这点上作解释。现在我不妨提出一个看法,杜甫的拗体诗不仅在*仄形式上表现为“拗”,就是在诗意的起承转合上也会表现出“拗”。由此我认为这首《即事》诗的第二句未必就是起到引出第三句的作用,而且,“皎皎”是形容皎明之貌,陶渊明诗句“皎皎川上*”,即为例证。杜甫写皎白的行云轻疾而过,并不是写阴云密布,所以仇氏“雷雨将作矣”的见解未必正确。

  我认为第二联的上句“雷雨忽送千峰雨”是兀起之笔,也反映了彼时彼地忽晴忽雨的实际风光。而且,正是这一句,写出了壮丽场面。凡写暮春风光,即使能够避免哀愁,却也不易写得壮丽。雷雨千峰,却正是一种壮丽的场面。第二联的下句“花气浑如百和香”是由雨写花。如按老套,就会有雨打花落,或者湿花垂枝之类。杜甫摒却这些,却采用前人写雨后花更艳的意境,李世民《咏雨》诗就写“花沾色更鲜”,虞世南也有“山花湿更燃”的诗句。这里杜甫稍作变化,写雨后花气更浓。关于“百和香”,宋代著名杜诗研究者赵次公引古诗云:“博山炉中百和香,郁金苏合及都梁”,说明“百和香”是各种香物的混称。沈约《和刘雍州绘博山香炉》也云:“百和清夜吐,兰烟四面充”。或谓在实际吟唱时,杜甫此诗中“百和香”的“和”字当读仄声。可备一说,可惜未见训诂文献根据。

  第三联写莺燕:“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前人咏春诗中常要出现莺燕,却又最易流入老套。杜甫由雷雨而捕捉住黄莺的一种特殊情状,“黄莺过水”即“过水黄莺”,被雨水打湿了翅膀。仇兆鳌解释道:“莺畏雨,故翻回”。浦起龙《读杜心解》说:“翻回去,雨中栖止不定也”。我想还是浦氏更有见地。不少杜诗中写黄莺都很可爱,这首诗中却写它的狼狈形状。贴切吗?很贴切,娇弱的黄莺遇到雷雨,惊恐翻回,栖止不定,才真符合它的“性格”哩!

  燕子就不同,诗人写它冒雨劳作,“燕子衔泥”即“衔泥燕子”,浦起龙说“湿,不指泥”,也很有见地,这里写燕子身湿。如果仅仅理解为燕子衔湿泥筑巢,那就流于一般了。或问:细雨蒙蒙,燕子衔泥是常见的,隆隆雷雨中还有燕子飞翔吗?是的,诗人这里未必是实写,而是赋予想象。既然他写过水黄莺的狼狈,必然要写衔泥燕子的豪壮。诗人必然会凭借石燕的传说,《湘州记》:“**山有石燕,遇风雨即飞。”**燕作为一个壮勇的形象,南北朝时人就有描写:“讵得**燕,随风时共舞。”(张正见《赋新题梅林轻雨应教诗》)杜甫巧妙地把勤劳的衔泥燕和豪壮的迎风燕结合起来描写,却也正切合这春雷千峰雨的环境,也就使这首《即事》诗的壮丽意境再次升华起来。

  尾联上一句“飞阁卷帘图画里”是总结即景风光,此时诗人客居夔州西阁,“飞阁卷帘”当是实写。但结句荡开得很远,一下子说到湖南,“虚无只少对潇湘”。这看来似为突兀,其实也不奇怪,它使我们想起了阴铿的《度青草湖》诗,其中写道:“洞庭春溜满,*湖锦帆张。源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青草湖即洞庭湖,这是描写“潇湘”之诗,却联系到上游,出现“江连巫峡长”的句子。而杜甫此诗分明写峡中光景,却纵笔飞思,一直写到下游。杜甫曾说他自己“颇学阴何苦用心”,阴是阴铿,何是何逊。看来在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或许也是受到了阴铿《度青草湖》诗的启发。“虚无”,如仇兆鳌所说,“空旷貌”。峡中的风景图画是壮丽的,山高水险,雷雨千峰,但还缺少一点什么,缺少浩茫广阔。潇湘洞庭,正是浩阔所在。杜甫《长江》诗中就写道:“色借潇湘阔”。有的注家释为:“潇湘之阔,其色皆借资于此,以潇湘乃江水下流也。”为有长江之水,更呈洞庭之阔;长江虽然壮丽,洞庭却为浩旷。诗人本极状峡中暮春景色,忽然荡开作结,写它的不足——“虚无只少对潇湘”,这才真叫大家笔法。杜诗读者知道,杜甫的《去蜀》诗中说:“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东下潇湘,是他早有的打算。他写《即事》诗时正滞留峡中,这“虚无只少对潇湘”句正是他东下意念的自然流露。正如他在《暮春》诗中写“卧病拥塞在峡中,潇湘洞庭虚映空”一样,所以这种荡开作结更显得情景交融。

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燕子将雏语夏深,绿槐庭院不多阴。

  西窗一雨无人见,展尽芭蕉数尺心。

  译文

  雌燕带着小燕齐飞,喃喃细语,才知夏已深;庭院里几棵槐树,越来越浓密。

  一场雨后,西窗外的芭蕉展尽数尺心,却没有人看见。

  注释

  将:携,带。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盛夏的景色。燕语呢喃,雏燕乍飞;幽静的庭院里,槐树的'绿荫渐见浓密。一阵雨过,西窗下的芭蕉在人们不知不觉之中又长大了许多。这些本都是夏天里的寻常景物,经过诗人的一番描绘,立刻透出勃勃生机,显现出大自然的魅力。

  人们通常将燕子看做是春天的使者。它常常给江南的人们带来春天的信息。如今它生了雏燕,“将雏”教飞,意味着春天已经过去,已是盛夏时节。诗人用呢喃的燕语声,衬出一幅幽静的夏景;这跟南朝王籍《入若耶溪》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刀以噪显静是同样的手法。如果说,这句点明了季节;那么,下句便接着点明了地点——扎在庭院中。上句以燕语写声,下句以槐阴写色。有声有色,诗的意境就变得更为鲜明。

  后两句镜头一转,换了场景:人迹罕至,“一雨无人见”,而芭蕉竟长了数尺,使这幽静的环境悄悄起了变化,让作者在沉闷的现实生活中见到生机和希望,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钱钟书《宋诗选注》在“西窗一雨无人见,展尽芭蕉数尺心”下注释说:“等于‘一雨,西窗芭蕉展尽数尺心,无人见。’这种形式上是一句而按文法和意义说起来难加标点符号的例子,旧诗里常见。”这种句式能产生一种断而复续或若断若续的流动感,且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汪藻

  汪藻(1079~1154)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字彦章,号浮溪,又号龙溪,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4

  燕居即事

  萧条竹林院,风雨丛兰折。

  幽鸟林上啼,青苔人迹绝。

  燕居日已永,夏木纷成结。

  几阁积群书,时来北窗阅。

  翻译

  院子里的竹林一片萧疏,兰花也频频遭遇风雨摧折。

  树林中的鸟儿幽幽啼叫,无人来访,地上已经长满青苔。

  这样闲居的生活已经过了很久了,不知不觉已是夏天,树木已经结果。

  橱架上堆满了书籍,我经常过来坐在北窗边翻看。

  注释

  燕居:闲居。

  即事:以眼前事物为题材写诗文。

  日已永:日已长。

  结:植物结果实。

  北窗:常指隐居之人的屋窗。

  创作背景

  本首诗当作于公元785年(唐德宗贞元**)夏天,这是作者闲居于滁州西涧。

  赏析

  “萧条竹林院,风雨丛兰折。”是诗人描写的自己幽居环境。竹、兰都是士人喜爱的植物,士人们从它们身上看到了自己所追求的精神品节,因而对它们有着深厚的感情。但从诗中“萧条”、“风雨”、“折”等字眼或许也是作者寄情于内,表明自己在官场上受到排挤,不得志。从韦应物的生*看,他的每一次闲居都是因为受排挤、罢官,都是无奈而为之的。

  “幽鸟林上啼,青苔人迹绝。”只听得树林里的鸟儿啼叫,因为没有人来拜访,地上都已经长满了青苔。写出作者居住环境的清幽和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燕居日已永,夏木纷成结。”闲居的日子已经很久了,不知不觉已是夏天,树木已经结果。这一句是写时间流逝,说明诗人在此居住的时间之久。

  “几阁积群书,时来北窗阅。”燕居之地人迹罕至,但是诗人并没有感到寂寞、沮丧。桌上、楼阁上堆满了书籍,没有世务的烦扰,他正可以时时来到书斋,享受阅读的乐趣。尾联这两句是此诗的点睛之笔。由此返观前六句所述,虽然幽居或出于不得已,幽居之处亦显得萧条寂寞,但诗人却能无往而不适。此诗思想感情与《幽居》等诗一脉相承,每句都是客观直白的描写。然而,诗人却在不动声色中完成了情感的转换,由“萧条”、“风雨”悄然过渡到自适、惬意。所谓“妙在淡然不著痕迹”,正是韦应物诗的胜境。

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5

  春园即事

  王维〔唐代〕

  宿雨乘轻屐,春寒著弊袍。

  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

  草际成棋局,林端举桔槔。

  还持鹿皮几,日暮隐蓬蒿。

  译文

  昨夜雨湿蹬上轻便木屐,春寒料峭穿起破旧棉袍。挖开畦埂清水分灌田垄,绿柳丛中盛开几树红桃。草地中间画出棋枰对弈,树林一头升降汲水桔槔。还拿来那鹿皮面的小几,黄昏后凭倚它隐身蓬蒿。

  注释

  春园:春天的田园。即事:以当前事物为题材的诗。宿雨:夜雨;经夜的雨水。屐(jī):木头鞋,泛指鞋。春寒:指春季寒冷的气候。弊袍:即敝袍,破旧棉衣。畦(qí):田园里分成的小区。间(jiàn)柳:杨柳丛中。棋局:棋盘。古代多指围棋棋盘。桔槔(jiégāo):亦作“桔皋”。井上汲水的工具。在井旁架上设一杠杆,一端系汲器,一端悬、绑石块等重物,用不大的力量即可将灌满水的汲器提起。《庄子·天运》:“且子独不见夫桔槔者乎,引之则俯,舍之则仰。”鹿皮几:古人设于座旁之小桌。倦时可以凭倚。鹿皮作成,隐士所用。日暮:傍晚,天色晚。蓬蒿:蓬草和蒿草。亦泛指草丛;草莽。

  赏析

  这首诗写春著田园景色,意境清丽淡远,然而景色彩鲜明,写景如画。诗歌流动着自然的美景和诗人安闲恬适的情怀,清新优美。田畦既分,白水流入畦垅之间,从远处望去,清水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着白光;在翠绿的柳树丛著夹杂着几树火红怒放的桃花。红桃绿柳,桔槔起落,畦开水流,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在这良辰美景之著,摆棋对局,凭几蓬蒿,其乐也融融。如画般的景象,似梦般的意境,一切都是那么清幽绮丽,赏心悦目。

  此诗颔联“春寒著弊袍,间柳发红桃”写出了诗人眼著春雨微寒,桃红柳绿的春景。这里注意了冷色与暖色的对比映衬,并注意到亮度转换的巧妙处理,每句的意象虽单用一种色调,两句之间景有鲜明的反差,但是这样不同颜色的两溉意象的并置投射在人的视觉“荧屏”上所呈现的是“一种互相作用的复合效果”,使意象色彩空间的构型更具张力。颈联“草际成棋局,林端举桔槔。”写出诗人眼里的农人忙碌着在田间劳作(汲水往田里灌溉)的景象。这是人们的劳动生活场面,是真正的田园生活图景。后人对颈联两句评价甚高。这两联描绘了一幅梦幻般的田园风光图,生动形象地体现了王维诗歌“诗著有画”的艺术特色。

  在这首诗著,作者以具体形象的语言,描写出隐者的生活,写出了特定环境著的特有景象。但这种渲染之笔,很像一篇高士传,所写的还是理想著的人物。

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6

  原文:

  清*乐·博山道中即事

  宋代:辛弃疾

  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

  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

  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译文:

  驱马从柳树旁边疾驰而过,柳枝上的露水拂落在行人身上,衣衫就沾湿变重了。一只白鹭栖宿在沙滩上,不时地眯着眼睛向沙面窥视,它映在沙上的身影也轻轻摇晃,准是在梦中见到鱼虾了吧!

  夜深人静,溪山沐浴在疏星明月的清光中。月光下的浣纱女身姿娇美。宁静的村舍门前忽然响起孩子的哭声,正在溪边浣纱的母亲立即起身往家赶,路上遇见陌生的行人,只羞怯地低头一笑,随即背转身匆匆离去。

  注释:

  清*乐:词调乃两片,前片四句字数号码为四五七六,后片则六六六六也。

  鞚:马笼头,代指马。

  娉婷:形容女子娇美的身姿。

  稚子:婴儿、幼儿。

  赏析:

  此词上片描绘自然景色,写栖宿在芦苇丛边的白鹭的睡态:头朝着水边的沙滩,睡梦中时不时地晃动身躯;下片写水边浣纱女,在月光下,浣纱女边劳作边嬉戏,浣纱女出门浣纱,听到孩子的啼哭声,急忙背着大伙儿,溜回家照顾孩子。全词采用白描手法,上片写物,下片写人,一静一动,互相映衬,勾画出一幅清新的农村风景图。

  “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二句描写在山道中夜行的情景:驱马从柳树旁边疾驰而过,柳枝上的露水拂落在行人身上,衣衫就沾湿变重了。这里既表现出山道上柳密露浓,景色优美;也表现出行人心情舒畅,虽觉衣衫湿重,但游兴仍然很高。

  “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句描写在行经河滩旁边时,看到的一幅饶有幽趣的画面:一只白鹭栖宿在沙滩上,不时地眯着眼睛向沙面窥视,它映在沙上的身影也轻轻摇晃,准是在梦中见到鱼虾了吧!看到宿鹭目眯影动,便断定它正在做梦,又因鹭鸟以鱼虾为食,进而断定它梦见了鱼虾,虽是想象之辞,但又合情合理。词人既能极细致的观察又能极深微的体会,因而写的是如此生动、多趣。

  “一川淡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二句描写在行经溪流附近的村庄时看到的一幅更富有诗意的画面:夜深人静,溪山沐浴在疏星明月的清光中;年轻的妇女在溪边浣纱,在月光的照耀下,她那美丽轻盈的身影映在水中和沙上。词人使用的语句极其简淡,却能把环境和人物写得清雅秀洁,风韵悠然。

  “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二句又在前边的画面上绘出了新的情采:宁静的村舍门前忽然响起孩子的哭声,正在溪边浣纱的母亲立即起身往家赶,路上遇见陌生的行人,只羞怯地低头一笑,随即背转身匆匆离去,这真实而自然的描绘,不但给画面增添了浓厚的生活情味,而且生动地表现了山村妇女淳朴温良的心性和略带几分羞涩的天真。

  总观此词,全篇都是写景,无一句抒情,但又处处融情于景中,寄意言外。从描写月光柳露的文字中,可以感知作者对清新淡雅的自然风光的喜爱;从描写浣纱妇女的文字中,可以感知作者对淳厚朴实的民情风俗的赞赏。况周颐说:“词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惠风词话续编》卷一)。词人正是这样的高手。

  在风景和人物的具体描写上,此词也具有动静结合、形神兼备的妙处。柳密露浓原是静景,但词人却借露湿征衣的动象来表现,比直写其静态美更觉真实多采。沙滩宿鹭亦在静中,但词人却写其睡中之动态,并写其梦中之幻影,使读者不仅可见其形动,而且可感其神动,因而别生奇趣。篇末写浣纱妇女亦能遗貌取神,用“笑背见人归去”的动态美,表现妇女温良淳朴的情性美,真是栩栩如生,呼之可出。

  此词在结构上的特点是外以词人的行程为次序,内以词人的情感为核心。一切景观都从词人眼中看出,心中映出词人从沿途所见的众多景观中选取自己感受最深的几个片断,略加点染,绘成了一幅情采俱胜的溪山夜景长卷,表现出一种清幽淡远而又生机蓬勃的意境,使人读之宛若身随词人夜行,目睹诸种景观,而获得“俯拾即得,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司空图《诗品·自然》)的特殊美感。因此,前后景观虽异,但结构却是完整的。

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7

  山居即事

  朝代:唐代

  作者:顾况

  原文:

  下泊降茅仙,萧闲隐洞天。杨君闲上法,司命驻流年。

  崦合桃花水,窗分柳谷烟。抱孙堪种树,倚杖问耘田。

  世事休相扰,浮名任一边。由来谢安石,不解饮灵泉。

  译文

  寂寞独居,门扉紧掩,孤独的看着夕阳逐渐落下。

  夕照满山,鸟鹊还巢,行人归宅,柴扉紧掩。

  绿竹生长,红莲花瓣掉落在老叶上。

  渡口处升起袅袅炊烟,到处可以见到归家的采菱人。

  赏析

  首(引庾信《拟咏怀诗》)

  首联是他独自隐居山中时的心态写照。顾安《唐律销夏录》谓“此诗首句既有‘掩柴扉’三字,而下面七句皆是门外情景,如何说得去?不知古人用法最严,用意最活,如‘掩柴扉’下紧接以‘苍茫对落晖’句,便知‘掩柴扉’三字是虚句,不是实句也。”何必强作“虚”解,作“实”解亦通。人在门外亦可掩扉也,当是室内寂寞,故出门掩扉,环视山居外景以解闷,正切诗题“即事”者,咏眼前景物也。倘闭关室中,有何事可即!山居所见,皆幽寂澄淡之景,即之使人悠悠然,陶陶然,无复寂寞之感。

  颔(对比)

  夕照满山,鸟鹊还巢,行人归宅,柴扉紧掩,诗人以最传神的字眼来表现景物给他的最突出的印象和感受,以突出景象的自然生态和任其消歇的流变特征,构成禅趣颇深的整体暗示,光色彩象的转瞬即逝的恍惚,归人却在若即若离恍有恍无之间。从文艺美学角度看,生态活泼,情趣盎溢,弥满诗画气息的宁静生活极富运动感极富生命力的美。

  颈(引庾信《入彭城馆》)

  “故衣”指莲花败叶。“新粉”指竹子刚生长出来,竹节周围带有的白色的茸粉。颈联用“绿竹”对“红莲”、“新粉”对“故衣”,光影流转里体现出摩诘对隐逸生活的喜爱。王维天性擅画,精通画理,且移植画艺以丰富和提高诗歌的表现力。此句即为力证。

  尾(“烟火”一作“灯火”)

  尾联末字落在一个“归”上,暗合其归隐之意,隐隐有陶潜之情。

  在王维的田园诗中,尽管周围是热闹活泼,生生不息,充满了活力的大自然,但诗人的心却是孤寂的。大自然的万物都是热闹鲜活的,嫩竹、红莲,唯有诗人的心是寂寞孤独的。这样的心态,促使王维潜心地去发现去欣赏田园。

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8

  即事

  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

  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

  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

  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

  翻译/译文

  注释

  即事:以当前事物为题材的,称「即事诗」。

  角:即军中画角。

  缟素:孝服。作此诗时,诗人之父母抗清失败殉国。

  戈船:指抗清义军的水师。

  胡笳:古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管乐器。

  赏析/鉴赏

  创作背景

  〈即事〉共三首,是作者于顺治三年(1646)参加抗清义军后所作。这里选了其中一首。当时南明都城南京已为清军所破,鲁王逃亡下海,作者的父亲也兵败殉国,他是怀着极其悲愤的心情写成此诗的。

  赏析

  诗的起笔即化用「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一语,点明主题,并以感情急切、激愤的「情何极」、「气未*」定下了全篇悲壮激越的基调,表达出作者誓灭清人,恢复明朝的强烈爱国情感。接下来由情入景,写道:雄劲的风中,传来军中清远的号角声;血红的落日里,飘动着鲜艳明亮的战旗。我穿着素白的丧服,决心为国雪耻,为父报仇;驾着坚固的战船,在烟波浩渺的太湖里与敌人决一死战。这壮阔的景色,托出了作者雪耻复国,生死决战的激烈情怀!末尾通过胡笳声声,月色清冷,满城凄凉的景象描写,带给人无限的悲惨和凄凉。

  诗之一三联直抒抗敌复国之志,二四联描写雄豪悲壮之景,情景交融,形成诗歌颇具特色的连环映带、交综流走的气韵,最便于表达诗人内心的郁郁不*之气和铭心刻骨的家国之恨。而「一片月临城」的以景结情,更使诗意开阔,思入微茫,仿佛可见诗人的复国之志和家国之恨糅合在一起,浩然充塞于天地之间。

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9

  病起荆江亭即事

  宋代 黄庭坚

  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

  近人积水无鸥鹭,时有归牛浮鼻过。

  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

  正字不知温饱未,西风吹泪古藤州。

  注释

  伏波:汉朝名将马援,封伏波将军,年六十二,还骑马据鞍顾盼,以示可用。

  菩提:和尚。菩提坊:传说释迦牟尼成佛的地方。

  陈无己:陈师道,时为秘书省正字。《王直方诗话》:陈无己有“闭门十日雨,吟作饥鸢声”之句,大为山谷所爱。

  秦少游:秦观,高邮人,善词能诗,“苏门四学士”之一。时已病死于广东藤州。

  创作背景

  公元1101年(建中靖国**)初,黄庭坚被召为吏部员外郎。因病新愈,辞谢不赴,在江陵等候新任命的时候,写下了十首《病起荆江亭即事》。这是其中的两首。

  解读

  第一首写羁留地的萧条冷落,近而感慨一生多桀,累受挫折。前半用典,说自己是个文坛老将,也像个庙里的病和尚。马援的“常恐不得死国事”,很合作者心事。后半首即景抒情。鸥鹭之典前面已经见过,诗人无法归隐之心明矣。第四句化用陈咏“隔岸水牛浮鼻渡”,诗人改“渡”为“过”,变得更准确、生动些。

  第八首是悼念秦观,怀念陈师道的诗。一、三句写陈师道,二、四句写秦观。诗人抓住两位朋友创作时的不同表现的细节,描写出他们不同的风度,一个闭门觅句,其艰辛可知;一个对客挥毫,其潇洒可见。一静一动,一隐一豪,各有特色,而其才干超群自是想象中事。但可悲的是他们有才却不受器重,一个沉沦下僚,一个客死荒远。

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10

  上京即事五首·其三

  萨都剌〔元代〕

  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

  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

  翻译

  文牛羊在落日下散步,空气中弥漫着野草像清香和乳酪像香甜。忽然间狂风大作,沙尘像雪一般**,家家都把帐篷像毡帘放下来。注释帐京:即帐都(今*****区正兰旗东闪电河北岸)。帐京即事――描写在帐京见到像事物。乳酪:用牛、马、羊乳炼制成像一种食品,味甜美。俗称奶豆腐。朔风:北风。朔,一作“旋”。行帐:即毡帐,又称旃帐。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牧民居住像毡制帐篷,类今之蒙古包。因易拆装,携带,便游牧迁移,故称行帐。毡帘:行帐帐像毡制门帘。拉――也作“剌(là)”。

  赏析

  《上京即事》共有五首,本篇为其中的第三首,作者六十二岁时(1333)作。诗歌描写塞外牧区风光和牧民生活,独特的自然风光和边疆风情完美融合,别具艺术魅力。前两句写夕阳映照的草原牛羊遍地,野草生香,空气中布满乳酪的甜味。这是边疆风景中宁静和熙的一面;三四句写北风劲吹,沙尘似雪,帐下毡帘,这是边疆风景中野性暴烈的一面。因此,诗歌就在对北国草原风景、气候的变幻、民俗风情的勾勒中,描绘中迥异于中原的风情,传达出新鲜的、刺激的美感。

  本诗背景广阔,具有典型的北国特色,可与南北朝民歌《敕勒歌》相媲美。

  西天的太阳渐渐贴近地*线,草原的牛儿羊儿们,身披夕阳的金辉,拖着圆滚滚的大肚皮,散散落落,蹒蹒跚跚,从四面八方向帐篷归拢而来。忙碌了一天的牧人,将牛羊安顿好,坐在挂起毡帘的帐篷里,喝着浓浓的砖茶,吃着甜甜的奶酪,同时透过栅木欣赏着外面的风光,一阵阵清风带着野草的香气徐徐吹来,清爽得沁人心脾。多么恬静的草原暮色啊!但是,突然狂风席卷大地,打乱了草原的*静,家家户户慌手忙脚,将毡帘扯下,躲进帐篷里面去了,只剩下咆哮的狂风和漫天的大雪――那不是雪,那是飞腾翻滚的白沙。许多人见过鹅毛大的雪片,读过“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的诗句。然而北方草原的大雪,有时并不是一片征的白絮,而是一团团的颗粒,简直就是密密的冰雹。“卷地朔风沙似雪”,只有萨都拉这样熟悉北国景物的诗人,才能描绘出这种草原上独有的奇观。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故宫博物院。


溪居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5)

——《清明即事》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

《清明即事》原文及翻译赏析1

  苏堤清明即事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翻译

  苏堤:元佑间苏轼官杭州刺束时建于西湖。梨花风:古代认为从小寒谷雨有***番应花期而来的风。梨花风为第十七番花信风。梨花风后不久即是清明。

  日暮时分笙歌已歇,游人归去,被惊扰一天的流莺回到杨柳丛中享受这静谧时刻。

  注释

  梨花风:古代认为从小寒至谷雨有***番应花期而来的风。梨花风为第十七番花信风。梨花风后不久即是清明。

  笙歌:乐声、歌声。

  属:归于。

  赏析

  阳历四月四日或五日为清明节。清明前后正是中春,以后就步入暮春了。清明前后春意盎然是踏青赏春的佳时。吴惟信这首诗描写了清明时西湖美丽的苏堤和游人游春热闹的场面以及游人散后幽美的景色。清明是美的,西湖的清明更美。

  《苏堤清明即事》虽短小,容量却大,从白天直写到日暮。春光明媚、和风徐徐的西子湖畔,游人如织。到了傍晚,踏青游湖人们已散,笙歌已歇,但西湖却万树流莺,鸣声婉转,春色依旧。把佳节清明的西湖,描绘得确如人间天堂,美不胜收

  首句,梨花风起正清明。诗人点明了节令正在清明。梨花盛开,和风吹拂,时值清明。天气有何等的温暖也不必说了。梨花开在杏花,桃花的后面,一盛开就到了四月。风吹花落,那白白的梨花有的在枝头,有的随风飘落,仿佛是为了清明的祭祀而飘落的。清明时节,人们也忙碌着。

  游子寻春半出城。人们游春赏玩,大多数人都出了城来到西湖苏堤上。一个半字点出了出城游玩的人很多。西湖边又是多么热闹。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人们游玩到了傍晚太阳西下的时候,欢乐的笙歌音乐结束了,没有了。湖边堤岸上无数的杨柳,人们闹了一天却没有好好地欣赏它们。不会是它们太*淡了人们不加注意,也不会是人们对它们的存在早就****了而不多留心吧。这些随风飘舞的杨柳只好让穿梭其中飞来飞去的黄莺享受了。

《清明即事》原文及翻译赏析2

  原文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翻译/译文

  译文

  京城一年一度又是清明,人们的心里自然就起了忧愁思念。

  马车声在路上繁杂地响着,东城的郊外杨柳一片青翠。

  花开了草都长了出来,鸟儿在飞蝴蝶成双成对在嬉戏。

  自己坐在空空的大堂里回忆往昔,以茶代酒,喝着聊着。

  注释

  此诗除《全唐诗》外,诸本皆不载,似非孟浩然所作。

  帝里:京都。

  据此句,知作诗时作者不在帝里。

  茗:茶。按,饮茶之风,似始盛于中唐以后,盛唐时尚不多见。

  赏析/鉴赏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一个"重"字,一个"愁"字,开篇明义。

  京城一年一度又是清明,也许清明是一个普通的日子,然而漂泊在外的游子此刻的心中却贮着一片愁楚。一开篇,全诗就置入了青灰的愁绪中,奠定了抒情状物的基调。清明节,唐人有游春访胜、踏青戴柳、祭祀祖先的风俗,往往倾城而出。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就惟妙惟肖地点染出了这种境界。说点染,是因为是作者并未进行全景式的描述,而是采用动静结合,声色倶出的特写手法,犹如一个配着声音的特写镜头,生动自然。远处,甬路上传来了一阵吱吱嘎嘎的行车声,这声音有些驳杂,,看来不是一辆车,它们到哪里去呢?"柳色东城翠",哦,原来是到东城去折柳踏青。一个"翠"字不禁使人想到了依依柳烟,濛濛新绿的初春图景。接着,"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喜",诗人又把想象的目光转向了绿草青青的郊外。

  坐在马车上,顺着青色的甬路来到绿意萌生的柳林,来到万勿复苏的郊外。白的杏花、粉的桃花轻盈地飘落,而毛绒绒、绿酥稣的小草却齐刷刷地探出了头,给这世界点缀一片新绿。群莺**自在地翱翔,美丽的蝴蝶成双成对地嬉戏,一切生命都在尽享大自然的温柔和丽,这该是何等畅快、舒心。

  然而诗人并未"渐入佳境",笔锋一转,把目光收回身旁。"堂堂坐相忆,酌茗代醉",一动一静,两个镜头浦,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独坐旷室,痴痴地追忆什么,继而端起茶杯,默默一饮而尽,叹口气又呆呆坐出神。这里的孤寂、愁思,这里的凄冷、沉默,同欣欣向荣的大自然、欢愉的郊游人群形成了一种多么鲜明的对比。诗人追忆什么,是童年无拘无束的天真**,少年隐居的苦读生活,还是欲登仕途的漂泊岁月?诗人在愁什么,愁仕途的艰辛难挨,还是愁人世的沧桑易变?

  融融春光下诗人抒写了无尽的感慨,个中滋味令人咀嚼不尽。 诗人想入仕途却又忐忑不安;欲走进无拘无束的大自然,却又于心不甘。种种矛盾的情绪扭结在一起,寓情于景,寓情于境,自然而传神地表达出诗人微妙、复杂的内心世界。

  开元十六年(728)早春,孟浩然西游至长安,应考进士。适逢清明,诗人即事抒怀,写下了这首五言诗。


溪居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6)

——归园田居其三原文翻译及赏析

归园田居其三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

  南山下有我种的豆地,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早晨起来到地里**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傍晚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注释:

  南山:指庐山。稀:稀少。兴:起床。荒秽:形容词作名词,指豆苗里的杂草。秽: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晨兴理荒秽:早晨起来到田里**野草。狭:狭窄。草木长:草木丛生。长,生长沾:(露水)打湿。足:值得。但:只。愿: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违:违背。

  赏析: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的结尾二句,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所谓“自然”,不仅指乡村的自然环境,亦是指自然的生活方式。在陶渊明看来,为口腹所役,以社会的价值标准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追逐富贵,追逐虚名,都是扭曲人性、失去自我的行为。而自耕自食,满足于俭朴的生活,舍弃人与人之间的竞逐与**,这才是自然的生活方式。不管这种认识在社会学中应作如何评价,终究是古今中外反覆被提出的一种思想。当然,陶渊明作为一个贵族的后代,一个很少经历真正的苦难生活的磨砺的士大夫,要完全凭借自己的体力养活一家人,实际是难以做到的;而且事实上,他的家中仍然有僮仆和带有人身依附性质的“门生”为他种田。但他确实也在努力实践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特殊认识,经常参加一些农业劳动,并在诗歌中歌颂这种劳动的愉悦和美感。读者应当注意到:不能把陶渊明的“躬耕”与普通农民的种地等量齐观,因为这并不是他维持家庭生活的主要经济**;也不能把陶渊明对劳动的感受与普通农民的感受等同看待,因为这种感受中包含了相当深沉的对于人生与社会的思考,在古代,它只能出现在一小部分优秀的知识分子身上。如果要找相类的表述,读者可以在托尔斯泰的著名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看到。小说中的列文,在某种程度上是作者的化身,也曾亲身参加农业劳动,而从中求取人生的真理,以此来批判贵族社会的虚伪、空洞、无聊。

  所以,这首诗看起来极为*易浅显,好像只是一个日常生活的片断,其实却有不少需要深入体会的内涵。

  首先,这诗中不易察觉地涵化了前人的作品,那就是汉代杨恽(司马迁外孙)的一首歌辞:

  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此诗原是杨恽得罪免官后发泄牢骚之作。据《汉书》颜师古注引张晏说,南山为“人君之象”,芜秽不治“言朝廷之荒乱”,豆实零落在野,“喻己见放弃”。此说大体不错。

  将陶诗与杨诗比照,相似之处是显而易见的。“种豆南山下”,便是“田彼南山”;“草盛豆苗稀”,便是“芜秽不治”;“晨起理荒秽”,也是针对“芜秽不治”这一句而写的。考虑到陶渊明对古代典籍的'熟悉,这种明显的相似,可以断定不是偶然巧合。

  那么,陶渊明暗用杨诗,用意又何在?首先,这种化用,已经把杨诗的一部分涵意移植到自己诗里了。对于熟悉《汉书》的人来说,马上会联想到“朝廷之荒乱”、贤者无所用这样的喻意。

  但是,这诗又并不是单纯地脱化前人之作,诗中所写种豆锄草,都是作者实际生活中的事情。陶渊明既移植了杨诗的某种涵意,表达他对现实**的看法,又用自己亲身种豆南山的举动,针对杨诗“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的喻意,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在污浊混乱的社会中,洁身自好,躬耕田园,才是一种可取的选择。杨诗结尾说:“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在一定前提下,这也是陶渊明所赞成的。但他通过自己的诗又表明:劳作生活中包含着丰富的人生乐趣。忙时种植收获,闲来杯酒自娱,纵身大化,忘情世外,这就是真正的“人生行乐”。

  解析了此诗运用典故的内涵,便可以对诗本身作进一步的分析。

  种豆南山,草盛苗稀,有人说这是因为陶渊明初归田园,不熟悉农务。其实他的田主要不是自己耕种的,他只是参与部分劳动,这话说得没有意思。组诗第一首《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有“开荒南野际”之句,可以证明南山下的土地是新开垦的。所以不适合种其它庄稼,只好种上容易生长的豆类。这道理种过田的人都懂得。如果不考虑运用典故的因素,这两句就像一个老农的闲谈,起得*淡,给人以亲切感。

  草盛就得锄,所以一早就下地了。这是纪实。但“理荒秽”三字,用得比较重,似乎别有用心。杨恽诗中“芜秽不治”,是比喻朝廷之荒乱。那么,在陶渊明看来,社会的混乱,是由什么引起的呢?那是因为许多人脱离了自然的生活方式,玩弄智巧,争夺利益,不能自拔。于是天下战乱纷起,流血无尽。“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这诗表明陶渊明把自耕自食看作是每个人都应遵循的根本道理。所以,“理荒秽”,亦包含了以自耕自食的生活方式纠治整个社会的“芜秽”之深意。

  “带(戴)月荷锄归”,说明整整干了一天。陶渊明毕竟不是真正的农民,既有僮仆和他一起下地,即使他干起活不那么紧张劳累,这一天也够受的。但他的心情却很愉快。因为没有好心情,写不出这样美的诗句。月光洒遍田野,扛着锄头,沿着田间小路往家走,这是多么漂亮的画面!另一首诗中,陶渊明对田间劳动说过这样的话:“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身体虽然疲劳,却避免了许多患害。这不但包括兵凶战厄,也包括人群间的尔诈我虞。在劳作中生命显得切实、有力,所以是愉快的,美的。

  因为是新开垦的土地,道路狭隘,草木却长得高。天时已晚,草叶上凝结了点点露珠,沾湿了衣裳。“衣沾不足惜”,把这么一件小事提出来,强调一句,好像没有什么必要。衣服湿了,确确实实是没有什么可惜的,陶渊明这么一个豁达的人,按理不应该去说它。但“衣沾”并不只是说衣服被打湿而已,而是一个象征。从前做官,虽然不舒服,总有一份俸禄,可以养家活口,沽酒买醉。辞官隐居,生活自然艰难得多,田间劳动,又不是他这么一个读书人所能轻易胜任的,而且这种境况还将持续下去。高蹈避世,说起来容易,没有多少人能做到。陶渊明自己,也是内心中“贫富长交战”的。只是诗人不愿说得太远、太露,以致破坏整首诗的气氛,只就眼前小事,轻轻点上一笔。

  “但使愿无违”是全诗的归结和主旨。“愿”,就是保持人格的完整,坚持人生的理想,以真诚的态度、自然的方式,完成这一短暂的生命。这太重要了。所以一切艰难,与此相比,都变得微不足道。而自己确做到了“愿无违”,也是颇值得自我欣赏的。

  用浅易的文字,*缓的语调,表现深刻的思想,是陶渊明的特长。即使读者并不知道诗中运用了什么典故,单是诗中的情调、气氛,也能把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传送到读者的内心深处。

  诗人躬耕田亩,把劳动写得富有诗意。“种豆南山下”,多么*淡的口语;“带月荷锄归”,多么美的画面。语言*淡而意境醇美,这就是陶诗的独特风格。


溪居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7)

——江村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

江村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1

  江村即事

  朝代:唐代

  作者:司空曙

  原文: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翻译:

  译文垂钓归来,却懒得把缆绳系上,任渔船随风飘荡;而此时残月已经西沉,正好安然入睡。即使夜里起风,小船被风吹走,大不了也只是停搁在芦花滩畔,浅水岸边罢了。

  注释⑴即事:以当前的事物为题材所做的诗。⑵罢:完了。系:系好。不系船:《庄子》曰“巧者劳而智者忧,**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即以“不系之舟”为无为思想的象征。⑶正堪眠:正是睡觉的好时候。堪:可以,能够。⑷纵然:即使。

  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二九二。下面是*人民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吴小林教授对此诗的赏析。

  这首诗写江村眼前事情,但诗人并不铺写村景江色,而是通过江上钓鱼者的一个细小动作及心理活动,反映江村生活的一个侧面,写出真切而又恬美的意境。

  “钓罢归来不系船”,首句写渔翁夜钓回来,懒得系船,而让渔船任意飘荡。“不系船”三字为全诗关键,以下诗句全从这三字生出。“江村月落正堪眠”,第二句上承起句,点明“钓罢归来”的地点、时间及人物的行动、心情。船停靠在江村,时已深夜,月亮落下去了,人也已经疲倦,该睡觉了,因此连船也懒得系。但是,不系船能安然入睡吗?这就引出了下文:“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这两句紧承第二句,回答了上面的问题。“纵然”、“只在”两个关联词前后呼应,一放一收,把意思更推进一层:且不说夜里不一定起风,即使起风,没有缆住的小船也至多被吹到那长满芦花的浅水边,也没有什么关系。这里,诗人并没有刻画幽谧美好的环境,然而钓者悠闲的生活情趣和江村宁静优美的景色跃然纸上,表达了诗人对生活随性的态度。

  这首小诗善于以个别反映一般,通过“钓罢归来不系船”这样一件小事,刻画江村情事,由小见大,就比泛泛描写江村的表面景象要显得生动新巧,别具一格。诗在申明“不系船”的原因时,不是直笔到底,一览无余,而是巧用“纵然”“只在”等关联词,以退为进,深入一步,使诗意更见曲折深蕴,笔法更显腾挪跌宕。诗的语言真率自然,清新俊逸,和富有诗情画意的幽美意境十分**。


溪居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8)

——溪上遇雨原文、翻译、赏析

溪上遇雨原文、翻译、赏析1

  溪上遇雨二首

  崔道融〔唐代〕

  回塘雨脚如缫丝,野禽不起沈鱼飞。

  耕蓑钓笠取未暇,秋田有望从淋漓。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环曲的池塘水面,雨水像在抽丝一般密在,野禽因为雨势太大无法起飞,鱼儿却惊得在水面飞跃起来。耕种的人和垂钓者都来不及取蓑衣和斗笠,秋季的田地都未么期待这么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啊。

  我坐看天空朝浓密的乌云含着雨水喷洒在前方的山峦上,而这里却依然阳光灿烂。忽然滚滚的乌云挟带着骤雨,已泻到了我的头上!不过我却意外地发现:前方青翠的山峰上,还映照着一抹夕阳的余晖!

  注释;

  回塘:回曲的水池。南朝梁简文帝《入溆浦诗》:“泛水入回塘,空枝度日光。”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乾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缲(sāo)丝:即缫丝,煮茧抽丝。唐李白《荆州歌》:“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未。”沈鱼:即沉鱼,潜藏水底的鱼。《大戴礼记·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耕蓑:农夫的蓑衣。未暇:谓没有时间顾及。汉张衡《东京赋》:“因秦宫室,据其府库,作洛之制,我则未暇。”淋漓:沾湿或流滴貌。南朝梁范缜《拟〈招隐士〉》:“岌峨兮倾欹,飞泉兮激沫,散漫兮淋漓。”坐看:犹行看,旋见。形容时间短暂。唐李白《古风》之二六:“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衔:携带着。晚照:夕阳的余晖。南朝宋武帝《七夕》诗之一:“白日倾晚照,弦月升初光。

  鉴赏

  唐诗中写景通常不离抒情,而且多为抒情而设。即使纯乎写景,也渗透作者主观感情,写景即其心境的反光和折射;或者借用比兴,别有寄托。而这首写景诗不同于一般唐诗。它是咏夏天的暴雨,既不能从中觅得何种寓意,又不能视为作者心境的写照。因为他实在是为写雨而写雨。从一种自然现象的观察玩味中发现某种奇特情致,乃是宋人在诗歌“小结裹”方面的许多发明之一,南宋杨诚斋(万里)最擅此。而《溪上遇雨二首》就是早于诚斋二三百年的“诚斋体”。

  再从诗的艺术手法看,它既不符合唐诗通常的含蓄蕴藉的表现手法,也无通常写景虚实相生较简炼笔法。它的写法可用八个字概尽:穷形尽相,快心露骨。

  夏雨的特点是来速疾,来势猛,雨脚不定。这几点都被诗人准确抓住,表现于笔下。急雨才在前山,忽焉已至溪上,叫人避之不及,其来极快。以“坐看”从容起,而用“忽惊”、“却是”作跌宕转折,写出夏雨的疾速。而一“衔”一“喷”,不但把黑云拟人化了(它像在撒泼、顽皮),形象生动,而且写出了雨的力度,具有一种猛烈倾注感。写云曰“黑”,写雨曰“猛”,均穷极形容。一忽儿东边日头西边雨,一忽儿西边日头东边雨,又写出由于雨脚转移迅速造成的一种自然奇景。这还不够,诗人还通过“遇雨”者表情的变化,先是“坐看”,继而“忽惊”,侧面烘托出夏雨的瞬息变化难以预料。通篇思路敏捷灵活,用笔新鲜活跳,措语尖新,可喜可愕,深得夏雨之趣。

  就情景的近似而论,它更易使人联想到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一首:“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比较一下倒能见出此诗结构上的一个特点。苏诗虽一样写出夏雨的快速、有力、多变,可谓尽态极妍,但它是只就一处(“望湖楼”外)落墨,写出景色在不同时间里的变化。而此诗则从两处(“前山”与“溪上”)着眼,双管齐下,既有景物在不同时间的变化,又有空间的对比。如就诗的情韵而言,苏诗较胜;如论结构的新奇,此诗则不宜多让。

  可见,诗分唐宋是大体的区分,不能绝对看待。王渔洋曾列举宋绝句风调类唐人者数十首,是宋中有唐;另一方面,宋诗的不少倾向往往可以追根溯源到中晚唐,是唐中有宋。大抵唐诗经过两度繁荣,晚唐诗人已感难乎为继,从选材到手法便开始有所标新立异了。这个唐宋诗交替的消息,从崔道融《溪上遇雨二首》诗中是略可窥到一些的。

  崔道融

  崔道融(880年前—907年),唐代诗人,自号东瓯散人。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乾宁二年(895年)前后,任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县令,早年曾游历陕西、湖北、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朝为右补阙,不久因避战乱入闽。僖宗乾符二年(875年),于永嘉山斋集诗500首,辑为《申唐诗》3卷。另有《东浮集》9卷,当为入闽后所作。与司空图、方干为诗友。《全唐诗》录存其诗近八十首。


溪居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9)

——端午即事原文、翻译、赏析

端午即事原文、翻译、赏析1

  原文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译文

  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死者却看不见,新结交的知己却在万里之外。

  往日能够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三湘相隔的比较远。

  注释即事:就眼前之事歌咏。

  故人:古人,死者。

  新知:新结交的知己。

  丹心:指赤红炽热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来形容为国尽忠的人。

  夙昔:指昔时,往日。

  灵均:形容土地美好而*坦,含有“屈”字的意思。在这里指屈原。

  三湘:指沅湘、潇湘、资湘(或蒸湘),合称“三湘”。也可以指湖南一带。

  隔:间隔,距离。

  辽海:泛指辽河流域以东至海地区。

  赏析

  诗中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暗含着作者的一丝无奈,但是即使在这种境况中,他在内心深处仍然满怀着“丹心照夙昔”的壮志。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样为**奔波却壮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


溪居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10)

——郊园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1篇)

郊园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

  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

  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

  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

  译文

  郊外院子里烟雾云霞蒸腾的春光,已被我早早欣赏到了。那青翠的松树和竹子,已经寄托了我多年的心愿。

  断裂的山崖,好像有图画的屏风。悬崖上飞流直下的山泉,发出了弹琴一样动听的响声。

  南亭周围的草都长满了,由于花开叶茂,北院显得更幽深了。

  不问世事,闲居有很多乐趣,可以尽兴饮酒赋诗。为了追求这种乐趣,我打算弃官归隐。

  注释

  郊园:城外的园林。即事,以目前事物为题材作诗。

  春旦:春天的早晨。旦,一作“早”。

  松竹:松与竹,喻坚贞的节操。故年心:多年的心愿。

  断山:陡峭壁立的高山。画障:有图画的屏风。

  悬溜:山泉。泻:从上而下流。鸣琴:琴声,喻泉声。

  南亭:南边亭子。

  开:一作“浓”。北院:北面的庭院。

  饶:多。酒赋:指喜好饮酒赋诗。

  抽簪:谓弃官引退。古时作官的人,须束发整冠,用簪连冠于发,故称引退为“抽簪”。簪,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

  赏析

  这首诗当作于王勃任沛王府修撰时,大约为总章**(668)前后。春日里,诗人外出游赏郊外的园林并创作了此诗。

  创作背景

  这首描写春天的诗写得清新自然、开合有度。全诗不仅仅局限于客观地描写景色,而是更多地融入了作者自己的感受,正如刘勰所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

  首联表明诗人的心迹,同时也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描写春天,吟咏春天。颔联描写春天的山景、山泉,用画障、鸣琴作比,用“疑”这个表示作者主观感受的词连接,说明两者之间极为相似。虽然没有直接描写色彩、声音的词语,但处处充满艳丽的颜色、动听的音乐;虽然是侧面描写,但比正面描写更能激发想象力,更加兴趣盎然。颈联转入正面描写春天的花草,用“合”、“深”二词渲染春天无处不在,春天的勃勃生机尽现眼前。尾联写诗人游春后的感受,与首联相照应,也抒发了诗人陶醉于大自然、想要回归田园的心志。

  整体来看,全诗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首尾呼应,前后勾连。与其他只作正面描写的诗比起来,如唐代王涯的诗“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在绿波中”(《春游曲》),此诗更加含蓄新颖、耐人寻味。全诗通过描写迷人的满园春色,抒发了诗人想要弃官回归山园的愿望。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