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统计表评课稿3篇

复式统计表评课稿1

  《复式统计表》是国标本苏教版第九册第十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复式统计表。通过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统计观念。这节课主要是教学认识和填写复式统计表,并对复式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是教学的难点,虽然不要求学生制作复式统计表,沈老师为了让学生有主动探究新知兴趣,在课中设计了抢答的游戏,这样通过某些同学的失败,为什么会慢呢?这样就顺利的衔接到需要一张新的统计表,内容应该包括4张统计表的内容。由此激发了同学们的对学习新知的兴趣。然后让学生一起经历把4张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知道表头为什么要分为3栏,每一栏分别对应的是横式还是竖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填写统计表时,我先让学生认识这张统计表的整体结构,横栏表示什么?竖栏表示什么?表中的每格数据分别表示什么。并让学生自己详细的说说合计和总计是如何得来的,加深学生对于统计表数据的认识。之后利用练习,让学生更加深刻认识复式统计表。

  从学生的反馈看,教学效果还不错。但从学会学习和生本课堂的角度上来考虑,显然本课让学生小组合作的机会较少,参与的面不够。

复式统计表评课稿2

  《复式统计表》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续的复式统计图的教学奠定了必须的知识基础。对于本节课我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

  1、让学生把统计看成一种策略让学生自主产生对复式统计表的需要。

  2、让学生亲历一种过程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习统计表。

  3、让学生学会一种眼光从统计的角度看待生活。

  根据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特点,能根据搜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方法的应用价值,增强统计观念。

  3、通过经历实际的**活动,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快乐的情感。

  通过认真分析教材,我认为本节课中:

  教学重点: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对复式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

  因为本节课针对的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有处理信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对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我作了如下四大环节的设计:

  第一大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学习需求

  先出示例1中的四幅场景图及四张简单的统计表,直接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当学生填完表格后,**:14怎么来的?表示什么?对单式统计表中合计格表示的意思及其数据是如何算的做一个回顾。

  然后提出一简单的问题美术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根据单式统计表很快便能看出,接着再提出四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是无法一眼看出有多少人,这个时候我就反问学生为什么速度没有那么快了呢?(因为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在一张表中,看得很快后面的问题答案在几张表中,要先看再算,所以比较慢)因为需要计算,那么如何才能够一眼看出来呢?使学生自主产生对复式统计表的需要,从而顺利地导入到新课之中。

  第二大环节: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是教学的难点,虽然不要求学生制作复式统计表,但是我在教学中考虑到知识的传授不仅仅是给予,而应该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和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能让学生深刻感知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我在复式统计表的呈现方式上作了一些改变。不只是出现一个现成的统计表,而是带领学生一起经历了设计复式统计表的过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对于本环节我将分为三个层次来教学:

  1、整体感知,初步理解:

  首先出示一个简单的直接由书中四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的统计表,让学生思考就是这样合并吗?那么该如何完善这张统计表?学生一眼可以看出有四栏是重复的,可以去掉三行性别那一栏,并且为了看出是哪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将四个人数分别改成四个小组的名称。然后揭示表头的含义和各部分名称。再让学生思考现在是否能够一眼看出***了?不能,因为有了需要所以我们还需要再进一步完善表格,于是出示总计栏。由于这一栏是新学知识,因此三个格子分别让学生说一说各表示什么,同时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加以手势表示,横栏、竖栏,用手势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统计表应该是横栏与纵栏相结合地去看,同时带领学生认识统计表中的其它一些相应的格子表示的含义。

  2、尝试填写,交流填法:

  由于填写表格时学生最容易遗忘的.就是写日期,因此要求学生在拿到这样的统计表的时候,先写好日期,然后再**填写。因为已经有了前面的基础,所以学生都能很快填出来,再让学生汇报是如何填写这些数据的(总的来说是按照先填写每一小组男、女生人数,然后填每一兴趣小组的合计数,再填男、女生各自的总计数,最后填写四个组***),男生总计数、女生总计数都要求学生说说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对于总计数,设置一问有没有不同的算法,让学生认识到总计数既可以根据四个小组男、女生的总计数相加得到,也可以根据每个小组的合计人数得到。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到用这两种方法分别计算可以起到检验的作用。

  3、引领分析,体会优势:

  学生经历了复式统计表的设计和填写之后,接下来是对这张统计表的数据进行分析,先以你能看出四个小组中哪个组男生最多吗这一问引出,要求说说答案及是如何看出来的,接着放手让学生四人小组内说说从统计表里还能看出什么信息。如果学生无法说出看出总计数,则**现在从这张统计表里是否能够很快地看出四个组的***,让学生从心里面有个感知,这张统计表比前面四张统计表反映的内容更加全面。

  再与刚才单式统计表比较,发现复式统计表在统计多个项目时的数据多,信息量大的优势。 并揭示课题。

  第三大环节:实践提高、巩固新知

  为了对所学知识进行形成性的训练及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设计了三个梯度的练习题:

  1、练习巩固:练一练 统计我国前由届奥运会奖牌数

  在教学时先通过2008年奥运会引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这一题主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给出的数据是按照奥运会的届数横着排列的,而复式统计表中每一届的数据都是竖着排列的,借此不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培养学生更加认真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

  另外,这一题书上只有一问还能看出什么信息,而其实我感觉单独这一句话太空洞了,于是我先设置了四个小问题,让学生对于从统计表中能看出的一些基本信息有个了解,再放手让同桌间互相说说,然后全班交流。这样也是在给学生一个引导,如何去分析统计表,并且以此可以联想到从一张统计表中还能够看出别的信息来。

  2、练**十中的习题第2题。

  这一题,比较简单,在学生填写完后直接展示学生作业,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观察这张复式统计表与前面所学的复式统计表的区别,了解三个不同机场的面积总计是意义不大,而机场面积、长与宽之间进行合计是没有意义的。明确根据不同的内容统计表的形式也是不同的,是否需要合计与总计是根据实际需要的。

  四、根据板书:回忆一下这节课,认识了什么?

  五、拓展延伸

  在学生了解到复式统计表在生活中广泛运用之后,提出在粮店工作的王阿姨经常也制作复式统计表,但是她现在也遇到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她不小心将几滴墨汁滴在了表上,你能帮帮她吗?

  出示统计表,同时在课件中也设置将几滴墨水涂在上面,更加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利用今天的所学去解决问题。


复式统计表评课稿3篇扩展阅读


复式统计表评课稿3篇(扩展1)

——《复式统计表》评课稿3篇

《复式统计表》评课稿1

  本节课是二年级下册统计教学的第一课时,在这节课的教学,陈老师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统计一年级、二年级的体重,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整节课,陈老师语言和蔼可亲,有亲和力,非常吸引孩子的***。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低年级的统计教学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复习导入:虽然学生在一年级时初步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两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但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时间,大部分学生已经记忆模糊了,复习导入做的不够,为后面的探究新知留下了隐患。

  2、数据记录:在探究过程中,每个学生轮流起来报自己在一年级时的体重,其他学生记录,其实二年级的学生统计能力还达不到如此熟练,这就造成了数据记录混乱,一年级时的`体重就没记清楚,二年级时的体重记录的就更混乱,后面的复式统计表就没法完成。老师对学生能力估计失误,是造成本节课不够成功的关键。时间拖沓,后面的练习根本没有时间完成。

  我认为可以这样改进,学生说体重时,老师要求放慢速度,老师和学生一起做记录,这样就不会造成数据统计两遍,还不准确的局面。

  3、统计表:陈老师在统计表的表头问题处理上做的特别好,能够让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探知,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理解的透彻。

  4、板书:整节课,黑板上除了板书课题外,没有任何板书。 每一节课,黑板上都应该呈现出这一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即使在课件中已经出示过了也不能代替板书。

  每一节课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让我们一起认真学习,认真研究,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


复式统计表评课稿3篇(扩展2)

——复式统计表说课稿

复式统计表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复式统计表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复式统计表说课稿1

  说教学目标

  1.学生把几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时,体会引入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点。通过对比,便于比较、了解复式统计表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说重点难点

  重点:

  1.把几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体会引入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难点:

  把几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体会引入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

  说教学教具

  相关课件

  说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昨天你们在学校图书馆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书,并制作了统计表?完成的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统计结果。

  二、新知探究

  (一)感受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

  师:这是男生制定的统计表(出示男生制定的统计表),女生可以**题。(预设:喜欢哪类图书的人最多?.......)

  师:这是女生制定的统计表(出示女生制定的统计表),男生可以**题,女生回答问题。(预设:参加**的女生有多少人?......)师:反应真快!为什么回答地这么快?

  那下面这几个问题你能很快回答出来吗?请听题,全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喜欢动漫类图书的是男生多还是女士多?你能很快说出来吗?

  生:有困难。表格里没有,要两张表中放一起,通过比较或计算才能得到。

  师:是呀,这四张统计表都是单一的反映了一种情况,如果要对男女生的一些情况进行对比或者了解全班的情况,这两张统计表就显得不太方便了,那有什么好办法让我们一下子既能看出男女生组的情况又能看出全班的情况呢,有没有办法?

  生:可以把两张表重新安排制作成一张新的统计表。

  师:嗯,办法不错。把这两个小组的信息都反映在一张统计表**。那你觉得这样的一张新的统计表应该反映出哪些信息呢?(或这样的一张统计表里应该设置哪些项目呢?)小组之间讨论一下!

  (预设:把学习的**交给学生,出示他们想出的各种情况,提出改进的意见。从而引导学生制定出复式统计表。)

  师:对!把同学们所说的这些项目排列起来,首先要有性别,可以分为男、女两栏,然后加上表格线、表头,我们再给它添上一个名称,就可以制作成这样一张统计表(课件逐一展示)。出示统计表。我们把这样的统计表叫做复式统计表。

  板书:复式统计表。

  (二)学习复式统计表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一格(师指)一般统计表的左上角一格称为统计表的“表头”。(板书“表头”)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表头,表头用斜线分成三个部分:右上部分说明横栏的类别;左下部分说明竖栏的类别;中间部分说明右下方的空格是留着填写数据的。所以一个表头可分为三部分,横栏类别、竖栏类别、表中数据。课件展示并板书:横栏类别、竖栏类别、表中数据。在这张统计表中,“性别”是对横栏内容的概括,它包括男、女这两个栏目,“类别”是对竖栏内容的概括,它包括四种类型的书。那么“人数”指的就是表格中填的数据,清楚了吗?

  师:好,表格制作好了,你会把相关的数据填进去吗?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填写。(课件逐一展示)

  师:现在,看着这张复式统计表,你能不能很快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了呢?我们来试一试,全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喜欢动漫类图书的是男生多还是女士多?答案都可以从表中直接找到,方便吗?

  你对**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师:嗯,的确很方便。那么你觉得这张复式统计表和前面两张统计表相比,有什么不同呢?(课件)

  (学生回答)

  师:说得很好!这张统计表能容纳的数据信息比前面两张统计表多得多,全面反映了统计情况,而且便于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较。

  板书:信息全面,便于比较。

  师:正因为如此,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要用到“复式统计表”。比如:开学时,老师要统计我们学校每个年级的人数以及整个学校的***,就要用到复式统计表。学校对面的如海超市统计饮料销售情况也要用到复式统计表……

  三、巩固拓展

  复式统计表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同学业余生活丰富多彩。不仅爱看书,还有各种爱好。看看同学们都喜欢干什么?

  1、请看一组信息。(出示课件)

  (1)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完成这张统计表吗?拿出作业纸,完成这一题。(学生回答)

  (2)那么,从这张统计表中,你还能回答哪些问题呢?(学生回答)

  2、师:请各小组下去统计一下**本班学生最喜欢哪种电视节目

  (1)小组长汇报后,教师填在表格中,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完成这张复式统计表。

  (2)看着这张复式统计表,你又获得了哪些信息?(回答问题)

  四、全课总结

  师: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36页,课下完成例1的内容。将你统计的结果直接填写在书上。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复式统计表”,说说看,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填写复式统计表要注意些什么?

  生1:写表头的时候要注意不丢项目,并且填写的数字和每个项目一一对应。

  生2:分析复式统计表的时候要认真,看清哪个项目对应的哪些数,不要看串了。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大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你们表现很棒!继续努力!

复式统计表说课稿2

  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数理学好数学的信心。

  说教学重点: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说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问题。

  说教学准备:

  多**、实物投影仪、计算器,课前**好家庭中的电话数量。

  说教学课时:

  1课时

  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学校开设了好几个兴趣小组,我们班有很多同学都参加了自己喜欢的兴趣班,使自己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一下青云小学,看看青云小学五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的情况,好不好?

  (课件显示教科书第105页例1的场景图)

  2、**:这是青云小学五年级四个兴趣小组的活动情况,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让学生分别说出是什么兴趣小组,各有几名男生,几名女生。)

  3、教师边出示4张统计表,边提出要求:你能把四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统计表里吗?学生在教科书上各自填写,提醒学生注意核对数据。

  4、请同学们比一比:这四张表格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点:结构中都有性别和人数两栏;不同点:每张统计表都只反映了某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人数情况。

  5、抢答题:从这4张表上,我们知道了那么多的信息,现在老师有几个问题你能回答吗?(限时3秒)

  (1)哪一组的男生人数最多?

  (2)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3)四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回答后,师:刚才第一个问题在规定时间内能找到答案,怎么第三个(或第二个)问题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找到答案呢?什么原因?

  (生:第一个问题的答案表格里能找到,而其他的要结合四张表格进行计算才能得到,比较麻烦。)

  师指出:如果我想在表格里一下子能找到后面二个问题的答案,谁能出个好主意,可以对这四张表格进行怎样处理?(合并)

  二、认识复式统计表

  1、在合并过程中初步感受。

  (1)师:那怎么合并呢?(学生可能回答,把四张表竖着接在一起,教师出示表,课件演示1,四张单式统计表竖着接拼在一起)

  (2)**学生讨论:对合并后的统计表你有什么修改建议?课件出示2(把性别、合计一栏重复的部分删去)

  (3)**:你觉得这张统计表明确吗?哪里不明确?出示表3(把性别、组别、人数放在表头里)

  (4)引出表头,学生设计表头。

  选择几名学生的设计作品集体评讲,重点说明表头的每一部分所指的含义。(板书:表头、横栏、纵栏、数据)

  (5)师问:同学们,现在你能从表中直接找到女生一共多少人,四个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吗?(还是不能,再添一栏)

  (6)添总计一栏。出示表5(屏幕显示有总计一栏的统计表)

  师强调:为了醒目给人一眼看出合计数和总计数,一般总计这一栏放在最上方。(同时课件显示)

  (7)完整统计表。(课件显示标题、日期)

  2、学生填写统计表

  (1)提出要求:现在老师把里面一些数据擦掉,请同学们把刚才几张单式统计表中数据填写在这张统计表中,会不会?试试看。

  (学生填在准备好的没有数据的统计表里)

  (2)汇报交流:填写统计表时,你先填写了哪些数据?那几格的数据时通过计算后填写的?

  (3)总计数是怎么得到的?(横栏相加或纵栏相加)

  追问:看来这两种方法都能求到总计,你觉得这样有什么好处?(强调验证)

  (4)添加日期。

  (5)讲述统计表“合计数”与“总计数”的区别

  **:合计与总计有什么不同?(合计是指各个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之和,而总计是指所有兴趣小组人数之和以及男女生人数之和)

  3、分析表格

  (1)定义:像这样的统计表叫复式统计表。板书课题:复式统计表。

  追问:复式统计表一共有哪几个大部分组成?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标题\日期\表格(表头、横栏、纵栏、数据)

  (2)启发:从现在的这张统计表中,你又能方便地知道什么?

  教师再次提出课始的抢答题:四个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哪个组的男生最多?学生观察后口答。

  (3)比较:你觉得这张统计表与刚才的四张统计表比较,有哪些特点?对我们分析数据有哪些帮助?同桌讨论。

  结合学生发言指出:刚才的每张统计表都只反映了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生人数,不便于比较,这张统计表能反映出各小组的男女生人数,便于我们总体分析。(口述:结合埭头小学各班的男女生人数,想象用两种统计表统计的情况,并呈现复式统计表;口述:结合实验小学各班的男女生人数,想象用两种统计表统计的情况)

  三、巩固应用

  1、完成“练一练”

  师:2008年的**奥运会,它令世界瞩目。作为一个体育爱好者和一个有心人,小明收集了几届奥运会奖牌的数目。(课件出示“练一练”的题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几届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的表现吧。

  学生在书上填写数据后,指一名同学在实物投影上展示,交流核对,提醒学生别忘了填写日期。及时反馈填写正确率。

  **:你是如何计算金、银、铜牌合计数的?又是怎样计算每一届的奖牌总计数的?226枚是怎样算的?(两种方法)

  谈话:从这张统计表中你了解了什么?同桌说说,指名交流(这4届共获得226枚奖牌;这4届金牌数最多,铜牌数最少;第26届获得的奖牌总数最少,第28届奖牌总数最多;等等)再让我们来看看第29届**奥运会奥运健儿所取得的辉煌战绩吧!(一起填写第29届奥运会我国的奖牌数,震撼每位同学)

  你想对奥运健儿说些什么?你不想对自己提点希望吗?让我们一起为奥运健儿加油喝彩,让我们也积极投身到全民健身活动中去。

  2、灵活运用:变式题。

  出示一张复式统计表,表格里有一部分数字需要学生自己去填。

  学生填完后,指名上电脑前来动手填,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具体的收获呢?(先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回答)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复式统计表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p105~106页例1、“练一练”,练**十第1、2题。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基本统计方法和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复式统计表的。复式统计表是描述数据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学生今后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统计部分必备的知识基础。

  教材首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呈现了四个兴趣小组活动的情景图,目的是让学生根据四幅图完成单式统计表,由比较四个表中数据的不便引入复式统计表。但这四组情景图中的数据都是10以内的数,如比较四组男生人数:8、3、3、4,五年级学生一眼就能看出谁多谁少,并不能让学生真正产生合并统计表的需要,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我增加了两幅情景图:朗诵兴趣小组男生5人、女生9人;长跑兴趣小组男生8人、女生3人。从而真正引发学生学习复式统计表的需要,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作用。

  教材提供了结构完整的复式统计表,只要求学生填写数据,合理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随后的“练一练”以及练**十的习题的呈现方式稍有变化,有利于学生真正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有助于学生更加认真地观察和思考。

  3.教学目的:

  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⑴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⑵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⑶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

  5.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每人一张表(配合例1教学的6张单式统计表和一张复式统计表)。

  二、说教法与学法

  1.教法: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统计方法,体会统计与现实的密切联系。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索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学法:

  通过小组合作、观察、交流,让学生经历由单式统计表合并为复式统计表的过程,充分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的理念,结合本课特点,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1.创设生活情景,产生学习需求

  ⑴课件出示同学们活动的六个场景(航模、民乐、书法、美术、朗诵、长跑),定格为六幅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

  ⑵引导学生将了解到的数据填到六张单式统计表中,填好后提醒学生简单核对,以免出错。

  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哪个组男生最多?哪个组女生最多?共有多少人?

  ⑷对六个不同小组的人数进行比较显得很不方便,因此学生会产生合并统计表的需要。揭示课题。

  【设计理念:新课开始,以学生熟悉的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理念。根据学生的认知起点,让学生由比较六组数据的不便,真正从内心产生合并统计表的需求。引导学生填表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2.经历合并过程,初步认识结构

  ⑴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把六个小组的人数合并在一张统计表里,要反映那几个方面的情况?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合并后的统计表要能反映每组男女生人数、各小组***、六组男生***与女生***、六组***。为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作一定的准备。

  ⑵出示未填数据的复式统计表,引导学生观察:表中各栏目是什么意思?重点引导学生认识表头。

  ⑶先带领学生填写航模兴趣小组的人数,然后放手让学生完成表格。

  ⑷作业交流,重点指导:“总计数”是怎样算出来的?根据学生回答,再一次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验算、核实数据、填表日期。

  ⑸与单式统计表比较,使学生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点:不仅便于比较各组人数,而且能看出六个小组的整体情况。

  【设计理念:使学生经历由单式统计表过渡到复式统计表的统计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讨论、填写、分析、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使学生初步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体会用复式统计表描述数据也是解决问题的需要,这也是学生统计方法的一次飞跃。】

  3.应用巩固新知,内化统计方法

  ⑴指导完成“练一练”。

  学生**完成,让学生体会这道题与例题的变化是:将横着排列的数据填到数着排列的表中。引导学生交流:合计与总计的计算方法。根据表中数据预测:第29届**奥运会,我国的各项奖牌可能是多少?使学生体会统计的预测作用。

  ⑵指导完成练**十第2题:学生**完成后,引导学生思考:这张复式统计表为什么没有“合计”“总计”栏?使学生明白:统计栏目设计应与实际情况相符,具体形式是可以变化的。以后还会遇到其他形式的复式统计表。

  ⑶指导完成练**十第1题:

  先让学生简单说说农村固定电话、城市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含义。然后让学生**完成第一张统计表,回答第一、二两个问题。第三个问题,先让学生分组收集数据,再汇总,完成统计表。说说在活动中的体会。

  【设计理念:让学生在不同的应用中体会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可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加深对复式统计表的理解,进一步学会填写与分析数据,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课外拓展练习,升华统计方法

  统计一个月的天气情况,制成一张复式统计表。并写一篇数学日记,谈谈活动体会。

  【设计理念:使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制成表格、分析数据的全过程,再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5.引导总结全课,反思学习得失

  引导学生反思: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设计理念:在回忆中总结全课,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与能力,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复式统计表说课稿4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复式统计表》。

  我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板块:一、透视教材二、教、学法阐述三、教学设计

  一、透视教材:

  1、教材分析:

  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复式统计表,后教学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教学条形统计图时经常联系统计表。教材中教学复式统计表的教学素材是有意义的。选择反映我国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提高的数据,如*体育**团奥运会获得奖牌情况;2004年城乡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增加数量,我国两江、禄口、浦东机场跑道面积等真实的数据,用统计表的形式表示出来,在教学统计知识的同时,给学生教育和鼓舞。

  2、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单式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复式统计表。与单式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的信息量大,结构复杂。通过复式统计表的教学,学生收集信息、表达数据和应用统计数据的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将要结合复式统计表的知识学习复式统计图,并综合运用。因此,本节课的知识前后联系甚密,有着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作用。

  3、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特点,能根据搜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方法的应用价值,增强统计观念。

  3)通过经历实际的**活动,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快乐的情感。

  4、教学重、难点是: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对复式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二、教、学法阐述: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征,采取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情境是数学内容的载体,是情感的诱因,是数学活动的*台。因此我在教学中巧妙地创设情境,从学生身边的嘉顺花园培训中心兴趣班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想获得新知的情感,自觉、主动地去探究。

  2、经历过程,体会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地直接将复式统计表的知识告诉学生,而是应该让学生体验过程和方法。因此我设计了:比较四张单式统计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整合表格,在整合的过程中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并突出对复式统计表中数据的分析,从而进一步感受复式统计表的优点。

  3、积极引“探”,注重参与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积极的“引”来激发学生主动地“探”。以合作交流为主,及认识——实践——再实践等多种学法结合。

  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主要分为四个版块: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三、实践提高、巩固新知;四、小结反思、回顾新知;五、学以致用、识见(实践)拓展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5分)

  以学生身边熟悉的情景——嘉顺花园兴趣班为引子,可以让学生很快地进入情境,四张简单的统计表的出示,可以直接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很快地填写表格。这样,既让学生在情境中回忆了单式统计表的结构和填写方法,又为引出复式统计表提供了素材。

  然后引导学生比一比这四张统计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比较相同点,明确这几张单式统计表的结构都有性别和人数两栏;通过比较不同点,明确这几张统计表都只能反映某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生人数情况。在此基础上,**:书法班有多少女生?书法班和古筝班一共有多少女生?四个班级一共有多少女生?为什么你一开始回答很快?现在要犹豫一会?(因为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在一张表中,看得很快后面的问题答案在几张表中,要先看再算,所以比较慢),因此:把数据合在一张表中更有利于进行数据的比较。初步引导学生探究把四个小组的人数合并在一张统计表里,应该怎样填?(5分)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5分)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是教学的难点,虽然不要求学生制作复式统计表,但是我在教学中考虑到知识的传授不仅仅是给予,而应该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和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能让学生深刻感知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我在复式统计表的呈现方式上作了一些改变。不只是出现一个现成的统计表,而是带领学生一起经历了设计复式统计表的过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1、初步感知:

  让学生初步思考并小组交流:把四张单式统计表的信息合并到一张统计表中,要反映哪几个方面的情况?学生看着单式统计表,会很快就能想到一些表中的内容,例如:性别、人数、合计、男、女,但这时学生的思维是零散的、片面的。因此可以利用这些课堂生成的资源进行板书,并引导学生探索还需要填写哪些信息?从而不断地完善表格,并揭示表头的含义和各部分名称。(表头、横栏、竖栏、数据、标题、日期)——揭题:这就是一张完整的复式统计表。

  在学生全面认识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后,再让学生**填写。因为已经有了前面的基础,所以学生都能很快填出来,再让学生汇报并说出各个数据所表示的含义,进一步感知这张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接着我针对填表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错误,让学生交流计算合计数和总计数的方法。认识到总计数既可以根据四个小组男、女生的总计数相加得到,也可以根据每个小组的合计人数得到。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到用这两种方法分别计算可以起到检验的作用。最后再回顾观察:你填写完整了吗?有没有少了什么?由此提醒学生日期不能疏忽,也要填写完整。

  学生经历了复式统计表的设计和填写之后,接下来是对这张统计表的数据进行分析,先让学生讨论从统计表中能很快地知道哪些信息,与刚才单式统计表比较,哪些数据单式统计表有,哪些数据复式统计表有?复式统计表增加了哪些数据?有什么好处?(不仅与前面相呼应,更体现出复式统计表的数据多,信息量大)。然后再让学生互相**并解答,最后再一起小结讨论: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还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进一步体会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以及它与单式统计表的联系和区别。

  整个新课的教学中,都是让学生借助单式统计表来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掌握填表和分析的方法。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也能让学生体验到复式统计表整理数据、描述数据是解决问题的实际需要。(15分)

  三、实践提高、巩固新知(17分)

  1、练习巩固:“练一练”是一条统计我国奥运会奖牌数量的题目。我在教学时先通过2008年奥运会引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接着出示题目让学生自己看题,弄清题目提供了哪些数据,再让学生试着说一说“表头”,认识这个复式统计表的结构,然后让学生**填写统计表并交流合计与总计的填写。最后让学生说说从统计表中了解些什么,要注意什么?明确:观察给出的数据是按照奥运会的届数横着排列的,而复式统计表中每一届的数据都是竖着排列的,借此不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培养学生更加认真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3分)

  2、综合运用:(7分)

  练习十二第1题,首先要引导学生审题,理解“农村固定电话”“城市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不同含义,以及“每月新增电话业务情况”的内涵。而后让学生**填写表格,并交流反馈。要注意的是,在问题交流时要明确题中给出的数据都是该月新增的数据,在比较哪个月增加最多时,只要看数据本身,而不是比较月与月之间的相差数!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还可以根据表中的信息再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并共同讨论解答。

  3、实践操作:(7分)

  让学生分组**全班同学家中拥有的电话数量并填写统计表,引导学生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由于时间的原因,有效的**和有目的的安排是很重要的。因此,我是这样设计的:在课前每个大组要安排好两个组长,他们手中有两个不同的单式统计表,一个统计本组固定电话数量,一个统计本组移动电话数量,还有一张综合表。统计好后把数据汇总到课件上,最后由学生根据信息填写复式统计表!

  最后再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填写数据和单式统计表到合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不仅与例题教学相呼应,也可以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同时为下面的小结反思铺垫。

  四、 小结反思、回顾新知。(2分)

  根据板书: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通过怎样的一个过程,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势必要回忆、反思一下整堂课中的记忆最深学习活动,从而总结自己的学习新得。在潜移默化中,已润物细无声地培养了学生反思的好习惯。

  五、学以致用、识见(实践)拓展。(1分)

  根据不同的内容统计表的形式也是不同的。所以我收集了一些不同形式的统计表给学生看,让学生明白栏目的设置应该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统计表的具体形式是可以变化的。

  学生可以根据喜好,**统计自己身边的事,并引导学生经历数据收集的过程,意识到统计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教学的乐趣,进一步体会统计的作用。

复式统计表说课稿5

  《复式统计表》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简单统计表,能根据收集的数据正确填写并分析单式统计表。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统计观念。

  教材安排了一道例题,例1是以五年级4个兴趣小组的活动为情境,并给出每个兴趣小组的男女生人数的统计表,引导学生在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复式统计表且能对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练一练帮助学生体会复式统计表中每一届的数据竖着排列的变化。而练**十中的第1,2题主要让学生巩固对复式统计表的认识,体会用复式统计表描述数据的方式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变化。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考虑到五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和生活经验,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特点,能根据搜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方法的应用价值,增强统计观念。并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3.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获得成功的经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点,认识并填写复式统计表

  教学难点:

  复式统计表的分析和运用

  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我将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习数学。

  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动手实践和动脑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我来说说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我作了如下四大环节的设计:

  第一大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学习需要

  先创境,介绍学校的特色项目,引出例1中的四幅场景图及四张简单的统计表,直接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当学生填完表格后,比一比,问:这四张统计表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对单式统计表做一个回顾,并对以下的合并和对表头中的栏目作适当铺垫。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在教学时,并不**学生进行知识的重构。设计了一个抢答游戏,航模小组一共有多少人?民乐小组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学生根据单式统计表很快便能看出。接着再问:四个小组哪个组的男生多?哪个组的女生多?学生是无法一眼看出有多少人,这个时候我就反问学生为什么速度没有那么快了呢?(因为现在的答案要看四张表,麻烦)那么有什么好办法,能够一眼看出来呢?当学生回答问题受阻时,就感受到了单式统计表的局限性。教师再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有学生自然就想到将单式统计表合并。这时,再对统计表概念进行重构,就显得水到渠成,从而顺利地导入到新课之中。

  第二大环节: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在教学中考虑到知识的传授不仅仅是给予,而应该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和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能让学生深刻感知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我在复式统计表的呈现方式上作了一些改变。不是出现一个现成的统计表,而是带领学生一起经历了把四张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并逐步修改、优化的过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对于本环节我将分为5个层次来教学:

  1、明确要求,小组合作

  为增加学生思维强度与操作的有效性,特别给出小组合作要求:按照“航模小组、民乐小组、书法小组、美术小组”的顺序把四张表合并成一张表;可以对合并后的表格进行适当的修改、优化,使其更简洁。

  2、展示作品,逐一优化

  充分认可学生已有的经验,鼓励他们尝试着合并几张单式统计表。虽然学生设计的表格有些粗糙,有的简化了多余的性别一栏,有的合并了四个标题,有的会进行再修改。但经过师生的互相启发和不断改进后,一张标准的复式统计表便呈现眼前。在这一知识的重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单式统计表纳入到一个更大的知识结构中,使之与复式统计表共同成为统计表大家族的一份子。虽然学生学得并非****,但他们获得了丰富的学习经验。

  3、进一步完善,理解表头

  对于复式统计表中的表头,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把一格分成三部分这种形式的。所以,从表头只写“性别”这一个栏目是有问题的,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性别”只是横栏的名称,应该还有竖栏的“组别”,中间的数据“人数”这样的三部分,从而学生自己得到了表头,并从中也理解了它的含义。另外要比较“这四组中,男生多还是女生多?”这个问题,应增加总计这一栏,并说一说“合计”和“总计”的含义,理解算法。让学生有个感知,这张统计表比前面四张统计表反映的内容更加全面。

  4、回顾过程、体会优点

  回顾的过程,也是学生一个方法的总结,一个学习体验、评价的过程。在充分比较后,学生不仅深刻认识到了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而且也体会到了知识重构的价值所在。 5、拓展、进一步认识

  这里再次对于本张表的内容,出示一张横式的表,不光让学生了解了复式统计表的不同呈现形式,而且通过提几个简单的问题,其实是深入认识表中的各个数据对应的内容,提高学生读表的能力,而且让学生体会,在制作复式统计表时,应根据实际的需要来设计表。

  第三大环节:实践提高、巩固新知

  为了对所学知识进行形成性的训练及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题:

  1、练习巩固:“练一练” 统计我国前由届奥运会奖牌数。

  这一题主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给出的数据是按照奥运会的届数横着排列的,而复式统计表中每一届的数据都是竖着排列的,借此不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培养学生更加认真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

  问题:你从中知道了什么信息?不光让学生对于从统计表中能看出的一些基本信息有个了解,也是在给学生一个引导,如何去分析统计表,并且以此可以联想到从一张统计表中还能够看出别的信息来。

  2、练**十中的习题第2题。

  这一题,在学生填写完后直接展示学生作业,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观察这张复式统计表与前面所学的复式统计表的区别,一是由于表中有两种类型的数据,一种表示面积,一种表示长度,难以采用**的名称来写,所以这里可以没有表头。二是了解三个不同机场的面积总计是意义不大,而机场面积、长与宽之间进行合计是没有意义的。明确根据不同的内容统计表的形式也是不同的,是否需要合计与总计是根据实际需要的。

  3、了解生活中复式统计表的运用。

  呈现生活中收集的几张复式统计表,问:复式统计表有几部分组成?并体会复式统计表的运用广泛,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总结

  今天一起研究了什么?

复式统计表说课稿6

  说教学目标

  1、巩固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相关知识,熟练填写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和回答简单的问题。

  2、通过练习巩固复式统计表的初步知识,学会正确处理表中信息。

  3、培养学生的认知习惯,提高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

  说教学重点

  巩固复式统计表的相关知识。

  说教学难点

  学会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和回答简单的问题。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学校开展兴趣下组活动,有计算机、篮球小组等。你想参加哪个小组的活动?我们一起来统计吧。课件出示复式统计表。

  **:在完成这张统计表时,我们要怎么做?(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

  完成统计表。指名说一说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指导练习

  1、出示第38页第1题。

  读题,看表,数数表上总共有几个国家,列举了几届奥运会。这些数据表述的是各国的什么奖牌的数量?

  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2、出示第38页第2题。

  表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思考1:怎样才能完成下面的表格?

  思考2:男生及格人数是多少?优呢?良呢?不及格呢?分别数一数。

  小组交流后派**回答。

  思考:女生的情况怎么统计呢?

  **完成,集体订正。

  大家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3、出示第39页第3题。

  小组合作完成,集体订正。

  三、提高练习

  1、出示第39页第4题。

  (1)每个小组派一人虎豹数据。

  (2)根据数据制作复式统计表。

  (3)老师示范,学生完成后对照检查。

  (4)老师针对存在问题集中讲解。

  (5)回答表下问题。

  2、出示第39页第5题。

  仿照第4题步骤和顺序解答。

  3、课后完成第39页第6题,制作有特色的统计表。

  四、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在制作复式统计表时要注意什么?

复式统计表说课稿7

  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体会到制作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从而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形成、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让学生在统计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统计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和欲望,同时提高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说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逐步“合并”形成复式统计表,并体会制作复式统计图的必要,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说教学难点: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并体会其优越性

  说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纸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认知冲突

  1、收集信息,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学校周二下午开展的社团兴趣小组活动使大家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我们也都参加过,你参加了什么兴趣小组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青云小学,看看青云小学五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的情况(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师:为了更清楚地看出各组的人数情况,我们可以把这些数据整理到统计表中。(依次出示四个兴趣小组图和相应的统计表)。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统计表。(板书:统计表)

  2、填表

  (1)学生**完成练习纸表格。

  (2)小组交流,全班校对。

  3、制造冲突,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1)眼力大考验

  师:现在老师要来考考大家的眼力了。根据这四张统计表,看看你能不能快速得找到问题的答案。

  问题1:古筝兴趣小组男生有多少人?葫芦丝兴趣小组男生有多少人?(全班齐答)

  请一列学生开火车回答,比赛。

  问题2:古筝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问题3:葫芦丝兴趣小组女生有多少人?

  问题4:笛子兴趣小组男生多还是女生多?问题5:小提琴兴趣小组男生有多少人?女生呢?

  问题6:小提琴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问题7:这四个兴趣小组男生一共有多少人?

  (问题比较淡薄,多提几个,___比___多/少,男总,女总等)

  师:(对着最后一个学生)你的速度最慢,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交流:比赛不公*。前面几个问题可以在一张表中直接看出来,最后一个问题要看四张表,信息不集中,不能一下子看出来,还需要进行计算,感觉麻烦了。师:既然感觉麻烦,那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3)讨论。学生**思考,在小组讨论交流。(产生把四张合并成一张的需求)

  二、自主探究,经历复式统计表的形成

  (一)尝试、合作、交流

  (1)刚才同学们通过**思考和小组交流,一致认为要把四张表的信息合并到一张表中,究竟怎么合呢?请大家拿出老师准备的表格试一试。你可以使用整个表格,或选择表格中的一部分。要求:先**思考,完成后小组交流,每组选择一张比较满意的作品准备展示。

  (2)收集答案,展示。

  (3)师生交流: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思考、交流,把四张表合并到现在的一张表中,很不错,每一种都是你们创造的,了不起。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合并方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其他几个呢?

  a、(完全是机械性合并的)你有什么感觉?

  b、(稍微精简一些的)这个怎么样,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善的?从这张表格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c、(更加完整的)刚刚四张表格中的信息在这一张表格中都能找到吗?

  (这张表格已经和我们数学上规范的统计表很像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书上的统计表。看一看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关注到表头部分)

  (二)完善统计表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思考、交流,把四张表合并到现在的一张表中,很不错,每一种都是你们创造的,了不起。通过进一步比较,大家认为方案三比较科学合理。好现在我们就针对方案三具体来看一看还有什么改进的地方吗?视情况而定:

  1、重复的栏去掉。

  2、标题错误的修改。添上制表日期。

  3、添加“总计”一栏(为了更加方便统计四个组的男生人数和四个组的女生人数,咱们通常还要加上总计一栏,你会填吗?依次说一说是怎样填的,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4、完善表头。说说表格中各个项目。最上面一行表示的是性别,最左边一列表示的是四个不同兴趣小组的名称,就是组别。表格的右下方是数据,这里表示的是人数,单位/人。左上角写性别你觉得妥吗?在这一格中要反映出什么?如何填写呢?(根据学生回答分层完成表头设计)这三部分内容合起来我们称之为这个表格的表头。通过表头我们就可以很快知道这个表格每一部分所表示的内容了。

  (上面这一块要调整,重点认识表头,认识统计表的结构,可以说一说每一格表示什么含义)

  (三)归纳小结,揭示“复式统计表”名称

  我们已经把这四张简单的统计表合并成一张比较复杂一点儿的统计表了,简单一点的统计表我们叫单式统计表,比较复杂的这张表就叫复式统计表(板书添上“复式”)复式统计表是由三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标题、制表日期、表格,最主要的部分是表格,在表格中我们主要是要看懂表头,这个表头有三个部分,分别是性别、组别和人数。在这张表中,横栏反映的是性别,纵栏反映的是组别,数据栏反映的是人数。

  (四)填写统计表

  一齐填写,思考“合计数”怎么填写,“总计数”怎么算。还可以怎样算?(教师可以用不同颜色的比把两种不同算法的数字框起来。)

  师:总计数有两种计算方法,正好起到了相互检验的作用。(总计数非常非常重要,必须要检验,横算则竖算检验,竖算则横算检验)

  (五)眼力再考验

  看着这张复式统计表再玩一次眼力大考验问题(把书上几个问题放进来)(“从复式统计表中,你还能了解到哪些信息?”这个问题要让学生多说一说)。这次你有什么感受,你感觉复式统计图有什么优点?(板书:更集中、更丰富、好比较)(好比较放在最后)

  三、**实际**(第85页练一练)

  1、提出问题

  师:刚才提到的四种乐器,古筝、葫芦丝、笛子和小提琴,如果选择其中一种,你想学习什么?其他同学呢?你觉得男、女生对这些乐器的喜好有什么区别吗?要回答这个问题该怎么办?(可以先进行**)那我们需要**哪些内容呢?

  2、收集、整理数据

  怎样来进行这个活动呢?(小组交流,集体评议,引导明确:先在小组内**统计,分类整理收集数据,再把小组数据汇总到全班完成统计)可以请一名学生来**全班的汇总。(给四个小组长提供记录表格纸)

  3、描述数据

  把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到书上的复式统计表中,说一说合计栏和总计栏怎么填写。(表头先不出示,让学生想一想这张统计表的表头可以怎样设计)

  4、分析比较

  (1)全班同学想学习哪种乐器的最多

  (2)男生想学习哪种乐器的最多?女生呢?你觉得男、女生对这些乐器的喜好有什么区别?

  (3)根据统计结果,你还能想到什么?

  四、练习应用,感受联系(练习十五第一题)

  阳阳**了东山小学各个班级会游泳的人数,统计的结果如下:(课件出示)从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一共六个年级,每个年级都是有3个班,每班都有一些会游泳的同学)你能把这些数据填在下面的统计表里吗?并回答下面的三个问题。**完成在书上。提醒他们认真填写,确保准确无误。全班校对。指名学生重点说一说合计栏和总计栏应该怎样计算,以巩固对复式统计表的认识。交流表格下面的三个问题。

  (计算量非常大,可以尝试使用计算器帮助计算,重点要放在分析解决问题上面)

  五、全课总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力有关统计的知识,认识了一种新的统计表,叫什么?那你有什么收获呢?在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复式统计表吗?

  2、课后实践作业(练习十五第二题)。小组合作,利用课余时间**本校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并把数据整理到一张复式统计表中。说一说通过**,你有什么发现。 【汪】要注意到复式统计表的几个注意点:

  1、复式统计表结构的完整(标题、日期、表格)

  2、复式统计表数据的准确(总计这一栏要重点讲,必须要检验)

  3、复式统计表排版的美观(总体布局是横排还是竖排视情况而定)

复式统计表说课稿8

  《复式统计表》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续的复式统计图的教学奠定了必须的知识基础。对于本节课我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

  1、让学生把统计看成一种策略让学生自主产生对复式统计表的需要。

  2、让学生亲历一种过程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习统计表。

  3、让学生学会一种眼光从统计的角度看待生活。

  根据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特点,能根据搜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方法的应用价值,增强统计观念。

  3、通过经历实际的**活动,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快乐的情感。

  通过认真分析教材,我认为本节课中:

  教学重点: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对复式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

  因为本节课针对的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有处理信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对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我作了如下四大环节的设计:

  第一大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学习需求

  先出示例1中的四幅场景图及四张简单的统计表,直接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当学生填完表格后,**:14怎么来的?表示什么?对单式统计表中合计格表示的意思及其数据是如何算的做一个回顾。

  然后提出一简单的问题美术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根据单式统计表很快便能看出,接着再提出四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是无法一眼看出有多少人,这个时候我就反问学生为什么速度没有那么快了呢?(因为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在一张表中,看得很快后面的问题答案在几张表中,要先看再算,所以比较慢)因为需要计算,那么如何才能够一眼看出来呢?使学生自主产生对复式统计表的需要,从而顺利地导入到新课之中。

  第二大环节: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是教学的难点,虽然不要求学生制作复式统计表,但是我在教学中考虑到知识的传授不仅仅是给予,而应该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和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能让学生深刻感知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我在复式统计表的呈现方式上作了一些改变。不只是出现一个现成的统计表,而是带领学生一起经历了设计复式统计表的过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对于本环节我将分为三个层次来教学:

  1、整体感知,初步理解:

  首先出示一个简单的直接由书中四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的统计表,让学生思考就是这样合并吗?那么该如何完善这张统计表?学生一眼可以看出有四栏是重复的,可以去掉三行性别那一栏,并且为了看出是哪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将四个人数分别改成四个小组的名称。然后揭示表头的含义和各部分名称。再让学生思考现在是否能够一眼看出***了?不能,因为有了需要所以我们还需要再进一步完善表格,于是出示总计栏。由于这一栏是新学知识,因此三个格子分别让学生说一说各表示什么,同时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加以手势表示,横栏、竖栏,用手势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统计表应该是横栏与纵栏相结合地去看,同时带领学生认识统计表中的其它一些相应的格子表示的含义。

  2、尝试填写,交流填法:

  由于填写表格时学生最容易遗忘的就是写日期,因此要求学生在拿到这样的统计表的时候,先写好日期,然后再**填写。因为已经有了前面的基础,所以学生都能很快填出来,再让学生汇报是如何填写这些数据的(总的来说是按照先填写每一小组男、女生人数,然后填每一兴趣小组的合计数,再填男、女生各自的总计数,最后填写四个组***),男生总计数、女生总计数都要求学生说说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对于总计数,设置一问有没有不同的算法,让学生认识到总计数既可以根据四个小组男、女生的总计数相加得到,也可以根据每个小组的合计人数得到。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到用这两种方法分别计算可以起到检验的作用。

  3、引领分析,体会优势:

  学生经历了复式统计表的设计和填写之后,接下来是对这张统计表的数据进行分析,先以你能看出四个小组中哪个组男生最多吗这一问引出,要求说说答案及是如何看出来的,接着放手让学生四人小组内说说从统计表里还能看出什么信息。如果学生无法说出看出总计数,则**现在从这张统计表里是否能够很快地看出四个组的***,让学生从心里面有个感知,这张统计表比前面四张统计表反映的内容更加全面。

  再与刚才单式统计表比较,发现复式统计表在统计多个项目时的数据多,信息量大的优势。 并揭示课题。

  第三大环节:实践提高、巩固新知

  为了对所学知识进行形成性的训练及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设计了三个梯度的练习题:

  1、练习巩固:练一练 统计我国前由届奥运会奖牌数

  在教学时先通过2008年奥运会引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这一题主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给出的数据是按照奥运会的届数横着排列的,而复式统计表中每一届的数据都是竖着排列的,借此不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培养学生更加认真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

  另外,这一题书上只有一问还能看出什么信息,而其实我感觉单独这一句话太空洞了,于是我先设置了四个小问题,让学生对于从统计表中能看出的一些基本信息有个了解,再放手让同桌间互相说说,然后全班交流。这样也是在给学生一个引导,如何去分析统计表,并且以此可以联想到从一张统计表中还能够看出别的信息来。

  2、练**十中的习题第2题。

  这一题,比较简单,在学生填写完后直接展示学生作业,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观察这张复式统计表与前面所学的复式统计表的区别,了解三个不同机场的面积总计是意义不大,而机场面积、长与宽之间进行合计是没有意义的。明确根据不同的内容统计表的形式也是不同的,是否需要合计与总计是根据实际需要的。

  四、根据板书:回忆一下这节课,认识了什么?

  五、拓展延伸

  在学生了解到复式统计表在生活中广泛运用之后,提出在粮店工作的王阿姨经常也制作复式统计表,但是她现在也遇到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她不小心将几滴墨汁滴在了表上,你能帮帮她吗?

  出示统计表,同时在课件中也设置将几滴墨水涂在上面,更加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利用今天的所学去解决问题。

复式统计表说课稿9

  一、说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3、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正确填写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难点:复式统计表的形成过程,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三、说教学准备

  教具(男生最喜欢的活动统计表,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统计表,不完整的复式统计表),学具(男生最喜欢的活动统计表,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统计表,复式统计表),PPT课件等。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师:咱们学校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你们都参加了哪些?

  生:跳绳、踢足球等。

  师:爱运动的孩子总是最健康,最阳光。

  师:为了更加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学校准备**一下我们班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愿不愿意参与?真是积极的孩子,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准备好了吗?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请看大屏幕,学校都准备**哪些活动?

  生:画画、看书、踢足球等

  (三)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收集数据

  师:要想统计一下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你打算用什么方式进行**呢?

  生:预设(举手表决,站立表决,数一数)

  师:不错的方法!

  师:每人可以选几项?

  生:一项

  师:是的,为了数据准确,每人只能选择一项。

  师:这些活动中,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一样吗?(不一样)不一样能一起统计吗?(不能)是的,我们应该分开统计。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两个单式统计表,我们先来统计男生,谁愿意帮帮老师(注意:两位同学,一位同学主持并数数,向老师这样,喜欢…的有几人?另一位同学记录数据,明白?)注意选择的时候每人限选一种。

  2、整理数据

  师:数据收集完了,仔细观察:

  ①男生最喜欢哪项活动?女生呢?

  ②男生喜欢跳绳的和女生相比,谁多?

  ③咦?为什么回答第二个问题时,速度比第一个明显变慢了?

  生:第二个问题需要看两个表。

  师:是的,回答第一个问题我们只需要看其中一张统计表就可以,而第二个问题需要看两张才能比较,麻烦吗?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开始吧)

  3、合并表格。

  (1)汇报交流。

  ①纵向合并(这样比较起来就容易了,再仔细观察这个表格,还需要再修整一下吗?)

  ②原始的复式统计表,隐藏相同的活动(为什么可以这样合并呢?)

  (2)师总结:是的,这两个表格都有相同的活动,所以可以省略一个。(真善于发现)再看这个表格,你还能看出哪一横栏是女生,哪一横栏是男生吗?(如果一开始就给你这样的一个表格,你能分辨出来吗?)那怎么办?

  生:如果标清哪个是男生哪个是女生就好了。

  师:标在哪里合适呢?(请人**试着指一指,这样可以吗?)剩下的这一栏就是?(女生)

  (3)出示新的统计表,区分性别

  师:通过我们的优化,老师又做了一张合并后的新统计表,对照这张统计表观察,第二横栏表示什么?

  生:男生人数

  师:第三横栏就是?(女生人数)

  (4)认识“表头”

  师:左上角的空白格我们将它分成了几部分?(三部分)其实,这是这个统计表的表头,它就相当于对整个统计表的内容进行了概括,分别**横栏内容,竖栏内容和表中数据,横栏我们可以把它统称为(“活动”)应该写到哪里?(写在最靠近横栏的的位置)

  我们新的统计表基本完成了,只剩下数据没填写,请快速的在作业纸上补充完整,一位同学板书。

  真了不起,我们共同完成了一张完整的统计表,掌声送给自己!

  4、对比表格,揭示课题

  (1)回顾一下刚刚我们的三个表格,前两个表格和第三个表格各有哪些特点?(学生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汇报交流。)

  小结:前两个统计表只统计出了一组数据,只能单纯的表示出男生或女生喜欢的活动,这样的统计表叫“单式统计表”,而最后一个统计表统计了两组数据,不仅能表示男女生喜欢的活动各有几人,还能方便的进行比较,这样的统计表叫做“复式统计表”。

  (2)观察表格,回答问题

  师:关于复式统计表,都学会了吗?敢不敢接受挑战?(课件出示)

  这张表包含哪几项内容?根据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男生最喜欢哪种活动的人最多?女生呢?

  ②参加**的一共有多少人?

  ③你对**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四)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下面想不想和老师一起体验一下复式统计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请看)

  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1、2、4题。

  1、问题1:统计表包含哪几项内容?

  问题2:观察统计表中三届奥运会情况,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多。

  (2)第28届奥运会***获得的金牌最少。

  (3)每届都是**获得的金牌最多。

  2.下面是育人小学三(1)班学生的体育成绩记录单。

  请把这些数据整理在下表中。

  3.**本班同学爸爸、妈妈每天工作和做家务的时间。

  (五)回顾总结,积累经验

  回顾课堂,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六)布置作业

  教材37页做一做

  五、说板书设计

  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评课稿3篇(扩展3)

——复式统计表说课稿

复式统计表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复式统计表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复式统计表说课稿1

  《复式统计表》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简单统计表,能根据收集的数据正确填写并分析单式统计表。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统计观念。

  教材安排了一道例题,例1是以五年级4个兴趣小组的活动为情境,并给出每个兴趣小组的男女生人数的统计表,引导学生在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复式统计表且能对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练一练帮助学生体会复式统计表中每一届的数据竖着排列的变化。而练**十中的第1,2题主要让学生巩固对复式统计表的认识,体会用复式统计表描述数据的方式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变化。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考虑到五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和生活经验,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特点,能根据搜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方法的应用价值,增强统计观念。并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3.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获得成功的经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点,认识并填写复式统计表

  教学难点:

  复式统计表的分析和运用

  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我将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习数学。

  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动手实践和动脑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我来说说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我作了如下四大环节的设计:

  第一大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学习需要

  先创境,介绍学校的特色项目,引出例1中的四幅场景图及四张简单的统计表,直接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当学生填完表格后,比一比,问:这四张统计表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对单式统计表做一个回顾,并对以下的合并和对表头中的栏目作适当铺垫。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在教学时,并不**学生进行知识的重构。设计了一个抢答游戏,航模小组一共有多少人?民乐小组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学生根据单式统计表很快便能看出。接着再问:四个小组哪个组的男生多?哪个组的女生多?学生是无法一眼看出有多少人,这个时候我就反问学生为什么速度没有那么快了呢?(因为现在的答案要看四张表,麻烦)那么有什么好办法,能够一眼看出来呢?当学生回答问题受阻时,就感受到了单式统计表的局限性。教师再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有学生自然就想到将单式统计表合并。这时,再对统计表概念进行重构,就显得水到渠成,从而顺利地导入到新课之中。

  第二大环节: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在教学中考虑到知识的传授不仅仅是给予,而应该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和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能让学生深刻感知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我在复式统计表的呈现方式上作了一些改变。不是出现一个现成的统计表,而是带领学生一起经历了把四张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并逐步修改、优化的过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对于本环节我将分为5个层次来教学:

  1、明确要求,小组合作

  为增加学生思维强度与操作的有效性,特别给出小组合作要求:按照“航模小组、民乐小组、书法小组、美术小组”的顺序把四张表合并成一张表;可以对合并后的表格进行适当的修改、优化,使其更简洁。

  2、展示作品,逐一优化

  充分认可学生已有的经验,鼓励他们尝试着合并几张单式统计表。虽然学生设计的表格有些粗糙,有的简化了多余的性别一栏,有的合并了四个标题,有的会进行再修改。但经过师生的互相启发和不断改进后,一张标准的复式统计表便呈现眼前。在这一知识的重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单式统计表纳入到一个更大的知识结构中,使之与复式统计表共同成为统计表大家族的一份子。虽然学生学得并非****,但他们获得了丰富的学习经验。

  3、进一步完善,理解表头

  对于复式统计表中的表头,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把一格分成三部分这种形式的。所以,从表头只写“性别”这一个栏目是有问题的,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性别”只是横栏的名称,应该还有竖栏的“组别”,中间的数据“人数”这样的三部分,从而学生自己得到了表头,并从中也理解了它的含义。另外要比较“这四组中,男生多还是女生多?”这个问题,应增加总计这一栏,并说一说“合计”和“总计”的含义,理解算法。让学生有个感知,这张统计表比前面四张统计表反映的内容更加全面。

  4、回顾过程、体会优点

  回顾的过程,也是学生一个方法的总结,一个学习体验、评价的过程。在充分比较后,学生不仅深刻认识到了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而且也体会到了知识重构的价值所在。 5、拓展、进一步认识

  这里再次对于本张表的内容,出示一张横式的表,不光让学生了解了复式统计表的不同呈现形式,而且通过提几个简单的问题,其实是深入认识表中的各个数据对应的内容,提高学生读表的能力,而且让学生体会,在制作复式统计表时,应根据实际的需要来设计表。

  第三大环节:实践提高、巩固新知

  为了对所学知识进行形成性的训练及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题:

  1、练习巩固:“练一练” 统计我国前由届奥运会奖牌数。

  这一题主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给出的数据是按照奥运会的届数横着排列的,而复式统计表中每一届的数据都是竖着排列的,借此不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培养学生更加认真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

  问题:你从中知道了什么信息?不光让学生对于从统计表中能看出的一些基本信息有个了解,也是在给学生一个引导,如何去分析统计表,并且以此可以联想到从一张统计表中还能够看出别的信息来。

  2、练**十中的习题第2题。

  这一题,在学生填写完后直接展示学生作业,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观察这张复式统计表与前面所学的复式统计表的区别,一是由于表中有两种类型的数据,一种表示面积,一种表示长度,难以采用**的名称来写,所以这里可以没有表头。二是了解三个不同机场的面积总计是意义不大,而机场面积、长与宽之间进行合计是没有意义的。明确根据不同的内容统计表的形式也是不同的,是否需要合计与总计是根据实际需要的。

  3、了解生活中复式统计表的运用。

  呈现生活中收集的几张复式统计表,问:复式统计表有几部分组成?并体会复式统计表的运用广泛,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总结

  今天一起研究了什么?

复式统计表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p105~106页例1、“练一练”,练**十第1、2题。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基本统计方法和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复式统计表的。复式统计表是描述数据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学生今后学习复式条 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统计部分必备的知识基础。

  教材首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呈现了四个兴趣小组活动的情景图,目的是让学生根据四幅图完成单式统计表,由比较四个表中数据的不便引入复式统计表。但这四组情景图中的数据都是10以内的数,如 比较四组男生人数:8、3、3、4,五年级学生一眼就能看出谁多谁少,并不能让学生真正产生合并统计表的 需要,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我增加了两幅情景图:朗诵兴趣小组男生5人、女生9人;长跑兴趣小组男生8人、女生3人。从而真正引发学生学习复式统计表的需要,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作用。

  教材提供了结构完整的复式统计表,只要求学生填写数据,合理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随后的“练一练”以及练**十的习题的呈现方式稍有变化,有利于学生真正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有助于学生更加认真地观察和思考。

  3.教学目的:

  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⑴ 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⑵ 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⑶ 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

  5.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每人一张表(配合例1教学的6张单式统计表和一张复式统计表)。

  二、说教法与学法

  1.教法: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统计方法,体会统计与现实的密切联系。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索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学法:

  通过小组合作、观察、交流,让学生经历由单式统计表合并为复式统计表的过程,充分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的理念,结合本课特点,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1.创设生活情景,产生学习需求

  ⑴ 课件出示同学们活动的六个场景(航模、民乐、书法、美术、朗诵、长跑),定格为六幅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

  ⑵ 引导学生将了解到的数据填到六张单式统计表中,填好后提醒学生简单核对,以免出错。

  ⑶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哪个组男生最多?哪个组女生最多?共有多少人?

  ⑷ 对六个不同小组的人数进行比较显得很不方便,因此学生会产生合并统计表的需要。揭示课题。

  【设计理念:新课开始,以学生熟悉的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理念。根据学生的认知起点,让学生由比较六组数据的不便,真正从内心产生合并统计表的需求。引导学生填表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2.经历合并过程,初步认识结构

  ⑴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把六个小组的人数合并在一张统计表里,要反映那几个 方面的情况?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合并后的统计表要能反映每组男女生人数、各小组***、六组男生***与女生***、六组***。为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作一定的准备。

  ⑵ 出示未填数据的复式统计表,引导学生观察:表中各栏目是什么意思?重点引导学生认识表头。

  ⑶ 先带领学生填写航模兴趣小组的人数,然后放手让学生完成表格。

  ⑷ 作业交流,重点指导:“总计数”是怎样算出来的?根据学生回答,再一次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验算、核实数据、填表日期。

  ⑸ 与单式统计表比较,使学生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点:不仅便于比较各组人数,而且能看出六个小组的整体情况。

  【设计理念:使学生经历由单式统计表过渡到复式统计表的统计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讨论、填写、分析、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使学生初步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体会用复式统计表描述数据也是解决问题的需要,这也是学生统计方法的一次飞跃。】

  3.应用巩固新知,内化统计方法

  ⑴ 指导完成“练一练”。

  学生**完成,让学生体会这道题与例题的变化是:将横着排列的数据填到数着排列的表中。引导学生交流:合计与总计的计算方法。根据表中数据预测:第29届**奥运会,我国的各项奖牌可能是多少?使学生体会统计的预测作用。

  ⑵ 指导完成练**十第2题:学生**完成后,引导学生思考:这张复式统计表为什么没有“合计”“总计”栏?使学生明白:统计栏目设计应与实际情况相符,具体形式是可以变化的。以后还会遇到其他形式的复式统计表。

  ⑶ 指导完成练**十第1题:

  先让学生简单说说农村固定电话、城市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含义。然后让学生**完成第一张统计表,回答第一、二两个问题。第三个问题,先让学生分组收集数据,再汇总,完成统计表。说说在活动中的体会。

  【设计理念:让学生在不同的应用中体会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可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加深对复式统计表的理解,进一步学会填写与分析数据,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课外拓展练习,升华统计方法

  统计一个月的天气情况,制成一张复式统计表。并写一篇数学日记,谈谈活动体会。

  【设计理念:使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制成表格、分析数据的全过程,再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5.引导总结全课,反思学习得失

  引导学生反思: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设计理念:在回忆中总结全课,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与能力,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复式统计表说课稿3

  《复式统计表》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续的复式统计图的教学奠定了必须的知识基础。对于本节课我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

  1、让学生把统计看成一种策略让学生自主产生对复式统计表的需要。

  2、让学生亲历一种过程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习统计表。

  3、让学生学会一种眼光从统计的角度看待生活。

  根据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特点,能根据搜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方法的应用价值,增强统计观念。

  3、通过经历实际的**活动,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快乐的情感。

  通过认真分析教材,我认为本节课中:

  教学重点: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对复式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

  因为本节课针对的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有处理信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对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我作了如下四大环节的设计:

  第一大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学习需求

  先出示例1中的四幅场景图及四张简单的统计表,直接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当学生填完表格后,**:14怎么来的?表示什么?对单式统计表中合计格表示的意思及其数据是如何算的做一个回顾。

  然后提出一简单的问题美术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根据单式统计表很快便能看出,接着再提出四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是无法一眼看出有多少人,这个时候我就反问学生为什么速度没有那么快了呢?(因为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在一张表中,看得很快后面的问题答案在几张表中,要先看再算,所以比较慢)因为需要计算,那么如何才能够一眼看出来呢?使学生自主产生对复式统计表的需要,从而顺利地导入到新课之中。

  第二大环节: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是教学的难点,虽然不要求学生制作复式统计表,但是我在教学中考虑到知识的传授不仅仅是给予,而应该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和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能让学生深刻感知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我在复式统计表的呈现方式上作了一些改变。不只是出现一个现成的统计表,而是带领学生一起经历了设计复式统计表的过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对于本环节我将分为三个层次来教学:

  1、整体感知,初步理解:

  首先出示一个简单的直接由书中四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的统计表,让学生思考就是这样合并吗?那么该如何完善这张统计表?学生一眼可以看出有四栏是重复的,可以去掉三行性别那一栏,并且为了看出是哪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将四个人数分别改成四个小组的名称。然后揭示表头的含义和各部分名称。再让学生思考现在是否能够一眼看出***了?不能,因为有了需要所以我们还需要再进一步完善表格,于是出示总计栏。由于这一栏是新学知识,因此三个格子分别让学生说一说各表示什么,同时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加以手势表示,横栏、竖栏,用手势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统计表应该是横栏与纵栏相结合地去看,同时带领学生认识统计表中的其它一些相应的格子表示的含义。

  2、尝试填写,交流填法:

  由于填写表格时学生最容易遗忘的就是写日期,因此要求学生在拿到这样的统计表的时候,先写好日期,然后再**填写。因为已经有了前面的基础,所以学生都能很快填出来,再让学生汇报是如何填写这些数据的(总的来说是按照先填写每一小组男、女生人数,然后填每一兴趣小组的合计数,再填男、女生各自的总计数,最后填写四个组***),男生总计数、女生总计数都要求学生说说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对于总计数,设置一问有没有不同的算法,让学生认识到总计数既可以根据四个小组男、女生的总计数相加得到,也可以根据每个小组的合计人数得到。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到用这两种方法分别计算可以起到检验的作用。

  3、引领分析,体会优势:

  学生经历了复式统计表的设计和填写之后,接下来是对这张统计表的数据进行分析,先以你能看出四个小组中哪个组男生最多吗这一问引出,要求说说答案及是如何看出来的,接着放手让学生四人小组内说说从统计表里还能看出什么信息。如果学生无法说出看出总计数,则**现在从这张统计表里是否能够很快地看出四个组的***,让学生从心里面有个感知,这张统计表比前面四张统计表反映的内容更加全面。

  再与刚才单式统计表比较,发现复式统计表在统计多个项目时的数据多,信息量大的优势。 并揭示课题。

  第三大环节:实践提高、巩固新知

  为了对所学知识进行形成性的训练及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设计了三个梯度的练习题:

  1、练习巩固:练一练 统计我国前由届奥运会奖牌数

  在教学时先通过2008年奥运会引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这一题主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给出的数据是按照奥运会的届数横着排列的,而复式统计表中每一届的数据都是竖着排列的,借此不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培养学生更加认真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

  另外,这一题书上只有一问还能看出什么信息,而其实我感觉单独这一句话太空洞了,于是我先设置了四个小问题,让学生对于从统计表中能看出的一些基本信息有个了解,再放手让同桌间互相说说,然后全班交流。这样也是在给学生一个引导,如何去分析统计表,并且以此可以联想到从一张统计表中还能够看出别的信息来。

  2、练**十中的习题第2题。

  这一题,比较简单,在学生填写完后直接展示学生作业,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观察这张复式统计表与前面所学的复式统计表的区别,了解三个不同机场的面积总计是意义不大,而机场面积、长与宽之间进行合计是没有意义的。明确根据不同的内容统计表的形式也是不同的,是否需要合计与总计是根据实际需要的。

  四、根据板书:回忆一下这节课,认识了什么?

  五、拓展延伸

  在学生了解到复式统计表在生活中广泛运用之后,提出在粮店工作的王阿姨经常也制作复式统计表,但是她现在也遇到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她不小心将几滴墨汁滴在了表上,你能帮帮她吗?

  出示统计表,同时在课件中也设置将几滴墨水涂在上面,更加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利用今天的所学去解决问题。

复式统计表说课稿4

  一、说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3、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正确填写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难点:复式统计表的形成过程,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三、说教学准备

  教具(男生最喜欢的活动统计表,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统计表,不完整的复式统计表),学具(男生最喜欢的活动统计表,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统计表,复式统计表),PPT课件等。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师:咱们学校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你们都参加了哪些?

  生:跳绳、踢足球等。

  师:爱运动的孩子总是最健康,最阳光。

  师:为了更加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学校准备**一下我们班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愿不愿意参与?真是积极的孩子,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准备好了吗?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请看大屏幕,学校都准备**哪些活动?

  生:画画、看书、踢足球等

  (三)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收集数据

  师:要想统计一下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你打算用什么方式进行**呢?

  生:预设(举手表决,站立表决,数一数)

  师:不错的方法!

  师:每人可以选几项?

  生:一项

  师:是的,为了数据准确,每人只能选择一项。

  师:这些活动中,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一样吗?(不一样)不一样能一起统计吗?(不能)是的,我们应该分开统计。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两个单式统计表,我们先来统计男生,谁愿意帮帮老师(注意:两位同学,一位同学主持并数数,向老师这样,喜欢…的有几人?另一位同学记录数据,明白?)注意选择的时候每人限选一种。

  2、整理数据

  师:数据收集完了,仔细观察:

  ①男生最喜欢哪项活动?女生呢?

  ②男生喜欢跳绳的和女生相比,谁多?

  ③咦?为什么回答第二个问题时,速度比第一个明显变慢了?

  生:第二个问题需要看两个表。

  师:是的,回答第一个问题我们只需要看其中一张统计表就可以,而第二个问题需要看两张才能比较,麻烦吗?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开始吧)

  3、合并表格。

  (1)汇报交流。

  ①纵向合并(这样比较起来就容易了,再仔细观察这个表格,还需要再修整一下吗?)

  ②原始的复式统计表,隐藏相同的活动(为什么可以这样合并呢?)

  (2)师总结:是的,这两个表格都有相同的活动,所以可以省略一个。(真善于发现)再看这个表格,你还能看出哪一横栏是女生,哪一横栏是男生吗?(如果一开始就给你这样的一个表格,你能分辨出来吗?)那怎么办?

  生:如果标清哪个是男生哪个是女生就好了。

  师:标在哪里合适呢?(请人**试着指一指,这样可以吗?)剩下的这一栏就是?(女生)

  (3)出示新的统计表,区分性别

  师:通过我们的优化,老师又做了一张合并后的新统计表,对照这张统计表观察,第二横栏表示什么?

  生:男生人数

  师:第三横栏就是?(女生人数)

  (4)认识“表头”

  师:左上角的空白格我们将它分成了几部分?(三部分)其实,这是这个统计表的表头,它就相当于对整个统计表的内容进行了概括,分别**横栏内容,竖栏内容和表中数据,横栏我们可以把它统称为(“活动”)应该写到哪里?(写在最靠近横栏的的位置)

  我们新的统计表基本完成了,只剩下数据没填写,请快速的在作业纸上补充完整,一位同学板书。

  真了不起,我们共同完成了一张完整的统计表,掌声送给自己!

  4、对比表格,揭示课题

  (1)回顾一下刚刚我们的三个表格,前两个表格和第三个表格各有哪些特点?(学生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汇报交流。)

  小结:前两个统计表只统计出了一组数据,只能单纯的表示出男生或女生喜欢的活动,这样的统计表叫“单式统计表”,而最后一个统计表统计了两组数据,不仅能表示男女生喜欢的活动各有几人,还能方便的进行比较,这样的统计表叫做“复式统计表”。

  (2)观察表格,回答问题

  师:关于复式统计表,都学会了吗?敢不敢接受挑战?(课件出示)

  这张表包含哪几项内容?根据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男生最喜欢哪种活动的人最多?女生呢?

  ②参加**的一共有多少人?

  ③你对**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四)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下面想不想和老师一起体验一下复式统计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请看)

  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1、2、4题。

  1、问题1:统计表包含哪几项内容?

  问题2:观察统计表中三届奥运会情况,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多。

  (2)第28届奥运会***获得的金牌最少。

  (3)每届都是**获得的金牌最多。

  2.下面是育人小学三(1)班学生的体育成绩记录单。

  请把这些数据整理在下表中。

  3.**本班同学爸爸、妈妈每天工作和做家务的时间。

  (五)回顾总结,积累经验

  回顾课堂,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六)布置作业

  教材37页做一做

  五、说板书设计

  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说课稿5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复式统计表》。

  我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板块:一、透视教材二、教、学法阐述三、教学设计

  一、透视教材:

  1、教材分析:

  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复式统计表,后教学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教学条形统计图时经常联系统计表。教材中教学复式统计表的教学素材是有意义的。选择反映我国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提高的数据,如*体育**团奥运会获得奖牌情况;2004年城乡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增加数量,我国两江、禄口、浦东机场跑道面积等真实的数据,用统计表的形式表示出来,在教学统计知识的同时,给学生教育和鼓舞。

  2、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单式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复式统计表。与单式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的信息量大,结构复杂。通过复式统计表的教学,学生收集信息、表达数据和应用统计数据的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将要结合复式统计表的知识学习复式统计图,并综合运用。因此,本节课的知识前后联系甚密,有着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作用。

  3、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特点,能根据搜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方法的应用价值,增强统计观念。

  3)通过经历实际的**活动,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快乐的情感。

  4、教学重、难点是: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对复式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二、教、学法阐述: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征,采取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情境是数学内容的载体,是情感的诱因,是数学活动的*台。因此我在教学中巧妙地创设情境,从学生身边的嘉顺花园培训中心兴趣班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想获得新知的情感,自觉、主动地去探究。

  2、经历过程,体会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地直接将复式统计表的知识告诉学生,而是应该让学生体验过程和方法。因此我设计了:比较四张单式统计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整合表格,在整合的过程中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并突出对复式统计表中数据的分析,从而进一步感受复式统计表的优点。

  3、积极引“探”,注重参与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积极的“引”来激发学生主动地“探”。以合作交流为主,及认识——实践——再实践等多种学法结合。

  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主要分为四个版块: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三、实践提高、巩固新知;四、小结反思、回顾新知;五、学以致用、识见(实践)拓展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5分)

  以学生身边熟悉的情景——嘉顺花园兴趣班为引子,可以让学生很快地进入情境,四张简单的统计表的出示,可以直接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很快地填写表格。这样,既让学生在情境中回忆了单式统计表的结构和填写方法,又为引出复式统计表提供了素材。

  然后引导学生比一比这四张统计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比较相同点,明确这几张单式统计表的结构都有性别和人数两栏;通过比较不同点,明确这几张统计表都只能反映某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生人数情况。在此基础上,**:书法班有多少女生?书法班和古筝班一共有多少女生?四个班级一共有多少女生?为什么你一开始回答很快?现在要犹豫一会?(因为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在一张表中,看得很快后面的问题答案在几张表中,要先看再算,所以比较慢),因此:把数据合在一张表中更有利于进行数据的比较。初步引导学生探究把四个小组的人数合并在一张统计表里,应该怎样填?(5分)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5分)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是教学的难点,虽然不要求学生制作复式统计表,但是我在教学中考虑到知识的传授不仅仅是给予,而应该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和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能让学生深刻感知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我在复式统计表的呈现方式上作了一些改变。不只是出现一个现成的统计表,而是带领学生一起经历了设计复式统计表的过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1、初步感知:

  让学生初步思考并小组交流:把四张单式统计表的信息合并到一张统计表中,要反映哪几个方面的情况?学生看着单式统计表,会很快就能想到一些表中的内容,例如:性别、人数、合计、男、女,但这时学生的思维是零散的、片面的。因此可以利用这些课堂生成的资源进行板书,并引导学生探索还需要填写哪些信息?从而不断地完善表格,并揭示表头的含义和各部分名称。(表头、横栏、竖栏、数据、标题、日期)——揭题:这就是一张完整的复式统计表。

  在学生全面认识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后,再让学生**填写。因为已经有了前面的基础,所以学生都能很快填出来,再让学生汇报并说出各个数据所表示的含义,进一步感知这张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接着我针对填表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错误,让学生交流计算合计数和总计数的方法。认识到总计数既可以根据四个小组男、女生的总计数相加得到,也可以根据每个小组的合计人数得到。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到用这两种方法分别计算可以起到检验的作用。最后再回顾观察:你填写完整了吗?有没有少了什么?由此提醒学生日期不能疏忽,也要填写完整。

  学生经历了复式统计表的设计和填写之后,接下来是对这张统计表的数据进行分析,先让学生讨论从统计表中能很快地知道哪些信息,与刚才单式统计表比较,哪些数据单式统计表有,哪些数据复式统计表有?复式统计表增加了哪些数据?有什么好处?(不仅与前面相呼应,更体现出复式统计表的数据多,信息量大)。然后再让学生互相**并解答,最后再一起小结讨论: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还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进一步体会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以及它与单式统计表的联系和区别。

  整个新课的教学中,都是让学生借助单式统计表来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掌握填表和分析的方法。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也能让学生体验到复式统计表整理数据、描述数据是解决问题的实际需要。(15分)

  三、实践提高、巩固新知(17分)

  1、练习巩固:“练一练”是一条统计我国奥运会奖牌数量的题目。我在教学时先通过2008年奥运会引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接着出示题目让学生自己看题,弄清题目提供了哪些数据,再让学生试着说一说“表头”,认识这个复式统计表的结构,然后让学生**填写统计表并交流合计与总计的填写。最后让学生说说从统计表中了解些什么,要注意什么?明确:观察给出的数据是按照奥运会的届数横着排列的,而复式统计表中每一届的数据都是竖着排列的,借此不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培养学生更加认真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3分)

  2、综合运用:(7分)

  练习十二第1题,首先要引导学生审题,理解“农村固定电话”“城市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不同含义,以及“每月新增电话业务情况”的内涵。而后让学生**填写表格,并交流反馈。要注意的是,在问题交流时要明确题中给出的数据都是该月新增的数据,在比较哪个月增加最多时,只要看数据本身,而不是比较月与月之间的相差数!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还可以根据表中的信息再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并共同讨论解答。

  3、实践操作:(7分)

  让学生分组**全班同学家中拥有的电话数量并填写统计表,引导学生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由于时间的原因,有效的**和有目的的安排是很重要的。因此,我是这样设计的:在课前每个大组要安排好两个组长,他们手中有两个不同的单式统计表,一个统计本组固定电话数量,一个统计本组移动电话数量,还有一张综合表。统计好后把数据汇总到课件上,最后由学生根据信息填写复式统计表!

  最后再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填写数据和单式统计表到合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不仅与例题教学相呼应,也可以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同时为下面的小结反思铺垫。

  四、 小结反思、回顾新知。(2分)

  根据板书: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通过怎样的一个过程,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势必要回忆、反思一下整堂课中的记忆最深学习活动,从而总结自己的学习新得。在潜移默化中,已润物细无声地培养了学生反思的好习惯。

  五、学以致用、识见(实践)拓展。(1分)

  根据不同的内容统计表的形式也是不同的。所以我收集了一些不同形式的统计表给学生看,让学生明白栏目的设置应该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统计表的具体形式是可以变化的.。

  学生可以根据喜好,**统计自己身边的事,并引导学生经历数据收集的过程,意识到统计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教学的乐趣,进一步体会统计的作用。

复式统计表说课稿6

  说教学目标

  1.学生把几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时,体会引入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点。通过对比,便于比较、了解复式统计表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说重点难点

  重点:

  1.把几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体会引入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难点:

  把几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体会引入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

  说教学教具

  相关课件

  说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昨天你们在学校图书馆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书,并制作了统计表?完成的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统计结果。

  二、新知探究

  (一)感受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

  师:这是男生制定的统计表(出示男生制定的统计表),女生可以**题。(预设:喜欢哪类图书的人最多?.......)

  师:这是女生制定的统计表(出示女生制定的统计表),男生可以**题,女生回答问题。 (预设:参加**的女生有多少人?......) 师:反应真快!为什么回答地这么快?

  那下面这几个问题你能很快回答出来吗?请听题,全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喜欢动漫类图书的是男生多还是女士多?你能很快说出来吗?

  生:有困难。表格里没有,要两张表中放一起,通过比较或计算才能得到。

  师:是呀,这四张统计表都是单一的反映了一种情况,如果要对男女生的一些情况进行对比或者了解全班的情况,这两张统计表就显得不太方便了,那有什么好办法让我们一下子既能看出男女生组的情况又能看出全班的情况呢,有没有办法?

  生:可以把两张表重新安排制作成一张新的统计表。

  师:嗯,办法不错。把这两个小组的信息都反映在一张统计表**。那你觉得这样的一张新的统计表应该反映出哪些信息呢?(或这样的一张统计表里应该设置哪些项目呢?)小组之间讨论一下!

  (预设:把学习的**交给学生,出示他们想出的各种情况,提出改进的意见。从而引导学生制定出复式统计表。)

  师:对!把同学们所说的这些项目排列起来,首先要有性别,可以分为男、女两栏,然后加上表格线、表头,我们再给它添上一个名称,就可以制作成这样一张统计表(课件逐一展示)。出示统计表。我们把这样的统计表叫做复式统计表。

  板书:复式统计表。

  (二)学习复式统计表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一格(师指)一般统计表的左上角一格称为统计表的“表头”。(板书“表头”)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表头,表头用斜线分成三个部分:右上部分说明横栏的类别;左下部分说明竖栏的类别;中间部分说明右下方的空格是留着填写数据的。所以一个表头可分为三部分,横栏类别、竖栏类别、表中数据。课件展示并板书:横栏类别、竖栏类别、表中数据。在这张统计表中,“性别”是对横栏内容的概括,它包括男、女这两个栏目,“类别”是对竖栏内容的概括,它包括四种类型的书。那么“人数”指的就是表格中填的数据,清楚了吗?

  师:好,表格制作好了,你会把相关的数据填进去吗? 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填写。(课件逐一展示)

  师:现在,看着这张复式统计表,你能不能很快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了呢?我们来试一试,全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喜欢动漫类图书的是男生多还是女士多?答案都可以从表中直接找到,方便吗?

  你对**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师:嗯,的确很方便。那么你觉得这张复式统计表和前面两张统计表相比,有什么不同呢?(课件)

  (学生回答)

  师:说得很好!这张统计表能容纳的数据信息比前面两张统计表多得多,全面反映了统计情况,而且便于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较。

  板书:信息全面,便于比较。

  师:正因为如此,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要用到“复式统计表”。比如:开学时,老师要统计我们学校每个年级的人数以及整个学校的***,就要用到复式统计表。学校对面的如海超市统计饮料销售情况也要用到复式统计表……

  三、巩固拓展

  复式统计表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同学业余生活丰富多彩。不仅爱看书,还有各种爱好。看看同学们都喜欢干什么?

  1、请看一组信息。(出示课件)

  (1)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完成这张统计表吗?拿出作业纸,完成这一题。(学生回答)

  (2)那么,从这张统计表中,你还能回答哪些问题呢?(学生回答)

  2、师:请各小组下去统计一下**本班学生最喜欢哪种电视节目

  (1)小组长汇报后,教师填在表格中,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完成这张复 式统计表。

  (2)看着这张复式统计表,你又获得了哪些信息?(回答问题)

  四、全课总结

  师: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36页,课下完成例1的内容。将你统计的结果直 接填写在书上。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复式统计表”,说说看,你有什么收获?你觉 得填写复式统计表要注意些什么?

  生1:写表头的时候要注意不丢项目,并且填写的数字和每个项目一一对应。

  生2:分析复式统计表的时候要认真,看清哪个项目对应的哪些数,不要看 串了。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大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 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你们表现很棒!继续努力!

复式统计表说课稿7

  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数理学好数学的信心。

  说教学重点: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说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问题。

  说教学准备:

  多**、实物投影仪、计算器,课前**好家庭中的电话数量。

  说教学课时:

  1课时

  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学校开设了好几个兴趣小组,我们班有很多同学都参加了自己喜欢的兴趣班,使自己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一下青云小学,看看青云小学五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的情况,好不好?

  (课件显示教科书第105页例1的场景图)

  2、**:这是青云小学五年级四个兴趣小组的活动情况,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让学生分别说出是什么兴趣小组,各有几名男生,几名女生。)

  3、教师边出示4张统计表,边提出要求:你能把四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统计表里吗?学生在教科书上各自填写,提醒学生注意核对数据。

  4、请同学们比一比:这四张表格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点:结构中都有性别和人数两栏;不同点:每张统计表都只反映了某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人数情况。

  5、抢答题:从这4张表上,我们知道了那么多的信息,现在老师有几个问题你能回答吗?(限时3秒)

  (1)哪一组的男生人数最多?

  (2)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3)四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回答后,师:刚才第一个问题在规定时间内能找到答案,怎么第三个(或第二个)问题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找到答案呢?什么原因?

  (生:第一个问题的答案表格里能找到,而其他的要结合四张表格进行计算才能得到,比较麻烦。)

  师指出:如果我想在表格里一下子能找到后面二个问题的答案,谁能出个好主意,可以对这四张表格进行怎样处理?(合并)

  二、认识复式统计表

  1、在合并过程中初步感受。

  (1)师:那怎么合并呢?(学生可能回答,把四张表竖着接在一起,教师出示表,课件演示1,四张单式统计表竖着接拼在一起)

  (2)**学生讨论:对合并后的统计表你有什么修改建议?课件出示2(把性别、合计一栏重复的部分删去)

  (3)**:你觉得这张统计表明确吗?哪里不明确?出示表3(把性别、组别、人数放在表头里)

  (4)引出表头,学生设计表头。

  选择几名学生的设计作品集体评讲,重点说明表头的每一部分所指的含义。(板书:表头、横栏、纵栏、数据)

  (5)师问:同学们,现在你能从表中直接找到女生一共多少人,四个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吗?(还是不能,再添一栏)

  (6)添总计一栏。出示表5(屏幕显示有总计一栏的统计表)

  师强调:为了醒目给人一眼看出合计数和总计数,一般总计这一栏放在最上方。(同时课件显示)

  (7)完整统计表。(课件显示标题、日期)

  2、学生填写统计表

  (1)提出要求:现在老师把里面一些数据擦掉,请同学们把刚才几张单式统计表中数据填写在这张统计表中,会不会?试试看。

  (学生填在准备好的没有数据的统计表里)

  (2)汇报交流:填写统计表时,你先填写了哪些数据?那几格的数据时通过计算后填写的?

  (3)总计数是怎么得到的?(横栏相加或纵栏相加)

  追问:看来这两种方法都能求到总计,你觉得这样有什么好处?(强调验证)

  (4)添加日期。

  (5)讲述统计表“合计数”与“总计数”的区别

  **:合计与总计有什么不同?(合计是指各个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之和,而总计是指所有兴趣小组人数之和以及男女生人数之和)

  3、分析表格

  (1)定义:像这样的统计表叫复式统计表。板书课题:复式统计表。

  追问:复式统计表一共有哪几个大部分组成?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标题\日期\表格(表头、横栏、纵栏、数据)

  (2)启发:从现在的这张统计表中,你又能方便地知道什么?

  教师再次提出课始的抢答题:四个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哪个组的男生最多?学生观察后口答。

  (3)比较:你觉得这张统计表与刚才的四张统计表比较,有哪些特点?对我们分析数据有哪些帮助?同桌讨论。

  结合学生发言指出:刚才的每张统计表都只反映了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生人数,不便于比较,这张统计表能反映出各小组的男女生人数,便于我们总体分析。(口述:结合埭头小学各班的男女生人数,想象用两种统计表统计的情况,并呈现复式统计表;口述:结合实验小学各班的男女生人数,想象用两种统计表统计的情况)

  三、巩固应用

  1、完成“练一练”

  师:2008年的**奥运会,它令世界瞩目。作为一个体育爱好者和一个有心人,小明收集了几届奥运会奖牌的数目。(课件出示“练一练”的题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几届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的表现吧。

  学生在书上填写数据后,指一名同学在实物投影上展示,交流核对,提醒学生别忘了填写日期。及时反馈填写正确率。

  **:你是如何计算金、银、铜牌合计数的?又是怎样计算每一届的奖牌总计数的?226枚是怎样算的?(两种方法)

  谈话:从这张统计表中你了解了什么?同桌说说,指名交流(这4届共获得226枚奖牌;这4届金牌数最多,铜牌数最少;第26届获得的奖牌总数最少,第28届奖牌总数最多;等等)再让我们来看看第29届**奥运会奥运健儿所取得的辉煌战绩吧!(一起填写第29届奥运会我国的奖牌数,震撼每位同学)

  你想对奥运健儿说些什么?你不想对自己提点希望吗?让我们一起为奥运健儿加油喝彩,让我们也积极投身到全民健身活动中去。

  2、灵活运用:变式题。

  出示一张复式统计表,表格里有一部分数字需要学生自己去填。

  学生填完后,指名上电脑前来动手填,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具体的收获呢?(先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回答)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复式统计表说课稿8

  说教学目标

  1、巩固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相关知识,熟练填写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和回答简单的问题。

  2、通过练习巩固复式统计表的初步知识,学会正确处理表中信息。

  3、培养学生的认知习惯,提高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

  说教学重点

  巩固复式统计表的相关知识。

  说教学难点

  学会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和回答简单的问题。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学校开展兴趣下组活动,有计算机、篮球小组等。你想参加哪个小组的活动?我们一起来统计吧。课件出示复式统计表。

  **:在完成这张统计表时,我们要怎么做?(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

  完成统计表。指名说一说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指导练习

  1、出示第38页第1题。

  读题,看表,数数表上总共有几个国家,列举了几届奥运会。这些数据表述的是各国的什么奖牌的数量?

  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2、出示第38页第2题。

  表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思考1:怎样才能完成下面的表格?

  思考2:男生及格人数是多少?优呢?良呢?不及格呢?分别数一数。

  小组交流后派**回答。

  思考:女生的情况怎么统计呢?

  **完成,集体订正。

  大家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3、出示第39页第3题。

  小组合作完成,集体订正。

  三、提高练习

  1、出示第39页第4题。

  (1)每个小组派一人虎豹数据。

  (2)根据数据制作复式统计表。

  (3)老师示范,学生完成后对照检查。

  (4)老师针对存在问题集中讲解。

  (5)回答表下问题。

  2、出示第39页第5题。

  仿照第4题步骤和顺序解答。

  3、课后完成第39页第6题,制作有特色的统计表。

  四、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在制作复式统计表时要注意什么?

复式统计表说课稿9

  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体会到制作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从而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形成、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让学生在统计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统计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和欲望,同时提高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说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逐步“合并”形成复式统计表,并体会制作复式统计图的必要,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说教学难点: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并体会其优越性

  说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纸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认知冲突

  1、收集信息,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学校周二下午开展的社团兴趣小组活动使大家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我们也都参加过,你参加了什么兴趣小组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青云小学,看看青云小学五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的情况(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师:为了更清楚地看出各组的人数情况,我们可以把这些数据整理到统计表中。(依次出示四个兴趣小组图和相应的统计表)。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统计表。(板书:统计表)

  2、填表

  (1)学生**完成练习纸表格。

  (2)小组交流,全班校对。

  3、制造冲突,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1)眼力大考验

  师:现在老师要来考考大家的眼力了。根据这四张统计表,看看你能不能快速得找到问题的答案。

  问题1:古筝兴趣小组男生有多少人?葫芦丝兴趣小组男生有多少人?(全班齐答)

  请一列学生开火车回答,比赛。

  问题2:古筝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问题3:葫芦丝兴趣小组女生有多少人?

  问题4:笛子兴趣小组男生多还是女生多?问题5:小提琴兴趣小组男生有多少人?女生呢?

  问题6:小提琴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问题7:这四个兴趣小组男生一共有多少人?

  (问题比较淡薄,多提几个,___比___多/少,男总,女总等)

  师:(对着最后一个学生)你的速度最慢,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交流:比赛不公*。前面几个问题可以在一张表中直接看出来,最后一个问题要看四张表,信息不集中,不能一下子看出来,还需要进行计算,感觉麻烦了。师:既然感觉麻烦,那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3)讨论。学生**思考,在小组讨论交流。(产生把四张合并成一张的需求)

  二、自主探究,经历复式统计表的形成

  (一)尝试、合作、交流

  (1)刚才同学们通过**思考和小组交流,一致认为要把四张表的信息合并到一张表中,究竟怎么合呢?请大家拿出老师准备的表格试一试。你可以使用整个表格,或选择表格中的一部分。要求:先**思考,完成后小组交流,每组选择一张比较满意的作品准备展示。

  (2)收集答案,展示。

  (3)师生交流: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思考、交流,把四张表合并到现在的一张表中,很不错,每一种都是你们创造的,了不起。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合并方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其他几个呢?

  a、(完全是机械性合并的)你有什么感觉?

  b、(稍微精简一些的)这个怎么样,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善的?从这张表格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c、(更加完整的)刚刚四张表格中的信息在这一张表格中都能找到吗?

  (这张表格已经和我们数学上规范的统计表很像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书上的统计表。看一看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关注到表头部分)

  (二)完善统计表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思考、交流,把四张表合并到现在的一张表中,很不错,每一种都是你们创造的,了不起。通过进一步比较,大家认为方案三比较科学合理。好现在我们就针对方案三具体来看一看还有什么改进的地方吗?视情况而定:

  1、重复的栏去掉。

  2、标题错误的修改。添上制表日期。

  3、添加“总计”一栏(为了更加方便统计四个组的男生人数和四个组的女生人数,咱们通常还要加上总计一栏,你会填吗?依次说一说是怎样填的,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4、完善表头。说说表格中各个项目。最上面一行表示的是性别,最左边一列表示的是四个不同兴趣小组的名称,就是组别。表格的右下方是数据,这里表示的是人数,单位/人。左上角写性别你觉得妥吗?在这一格中要反映出什么?如何填写呢?(根据学生回答分层完成表头设计)这三部分内容合起来我们称之为这个表格的表头。通过表头我们就可以很快知道这个表格每一部分所表示的内容了。

  (上面这一块要调整,重点认识表头,认识统计表的结构,可以说一说每一格表示什么含义)

  (三)归纳小结,揭示“复式统计表”名称

  我们已经把这四张简单的统计表合并成一张比较复杂一点儿的统计表了,简单一点的统计表我们叫单式统计表,比较复杂的这张表就叫复式统计表(板书添上“复式”)复式统计表是由三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标题、制表日期、表格,最主要的部分是表格,在表格中我们主要是要看懂表头,这个表头有三个部分,分别是性别、组别和人数。在这张表中,横栏反映的是性别,纵栏反映的是组别,数据栏反映的是人数。

  (四)填写统计表

  一齐填写,思考“合计数”怎么填写,“总计数”怎么算。还可以怎样算?(教师可以用不同颜色的比把两种不同算法的数字框起来。)

  师:总计数有两种计算方法,正好起到了相互检验的作用。(总计数非常非常重要,必须要检验,横算则竖算检验,竖算则横算检验)

  (五)眼力再考验

  看着这张复式统计表再玩一次眼力大考验问题(把书上几个问题放进来)(“从复式统计表中,你还能了解到哪些信息?”这个问题要让学生多说一说)。这次你有什么感受,你感觉复式统计图有什么优点?(板书:更集中、更丰富、好比较)(好比较放在最后)

  三、**实际**(第85页练一练)

  1、提出问题

  师:刚才提到的四种乐器,古筝、葫芦丝、笛子和小提琴,如果选择其中一种,你想学习什么?其他同学呢?你觉得男、女生对这些乐器的喜好有什么区别吗?要回答这个问题该怎么办?(可以先进行**)那我们需要**哪些内容呢?

  2、收集、整理数据

  怎样来进行这个活动呢?(小组交流,集体评议,引导明确:先在小组内**统计,分类整理收集数据,再把小组数据汇总到全班完成统计)可以请一名学生来**全班的汇总。(给四个小组长提供记录表格纸)

  3、描述数据

  把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到书上的复式统计表中,说一说合计栏和总计栏怎么填写。(表头先不出示,让学生想一想这张统计表的表头可以怎样设计)

  4、分析比较

  (1)全班同学想学习哪种乐器的最多

  (2)男生想学习哪种乐器的最多?女生呢?你觉得男、女生对这些乐器的喜好有什么区别?

  (3)根据统计结果,你还能想到什么?

  四、练习应用,感受联系(练习十五第一题)

  阳阳**了东山小学各个班级会游泳的人数,统计的结果如下:(课件出示)从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一共六个年级,每个年级都是有3个班,每班都有一些会游泳的同学)你能把这些数据填在下面的统计表里吗?并回答下面的三个问题。**完成在书上。提醒他们认真填写,确保准确无误。全班校对。指名学生重点说一说合计栏和总计栏应该怎样计算,以巩固对复式统计表的认识。交流表格下面的三个问题。

  (计算量非常大,可以尝试使用计算器帮助计算,重点要放在分析解决问题上面)

  五、全课总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力有关统计的知识,认识了一种新的统计表,叫什么?那你有什么收获呢?在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复式统计表吗?

  2、课后实践作业(练习十五第二题)。小组合作,利用课余时间**本校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并把数据整理到一张复式统计表中。说一说通过**,你有什么发现。 【汪】要注意到复式统计表的几个注意点:

  1、复式统计表结构的完整(标题、日期、表格)

  2、复式统计表数据的准确(总计这一栏要重点讲,必须要检验)

  3、复式统计表排版的美观(总体布局是横排还是竖排视情况而定)


复式统计表评课稿3篇(扩展4)

——《雷雨》评课稿3篇

《雷雨》评课稿1

  刘素琼老师执教的《雷雨》一课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内容。课文描述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的景象变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语文要注重感悟、积累和运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而且必须指导和训练学生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刘老师在教学《雷雨》一课时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积累运用语言,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熟读成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了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这是一堂扎实而深入的课,能让人见到语文教学的本质。

  首先,刘老师在指导学生对字、词、句的研读非常到位。在指导“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一句时,刘老师借用学生的问题“为什么用垂下来,而不用挂下来”让学生换词理解,加深体验,体会**文字的精妙。并让学生联想哪些东西可以用“垂下来”。在理解“杂乱”时,让学生通过摆手做动作来很生动地记住了这个词。学生在从字到词到句的理解中读得更有味道、更有感情。也让人感到老师对教材的深刻把握和处理教材的功夫深厚,不见痕迹。

  其次,刘老师重视对学生的写字教育。刘老师通过让学生从形和意的结合理解来记忆,还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记忆、分析字形,通过书空来记忆笔画和笔顺,在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时要求学生姿势和笔顺正确。这样的训练,既让学生学会了写字,又能让学生养成书写的好习惯。

  再次,刘老师重视学生对词语、句子、生活经验的积累。课始,就让学生来说跟雨有关的词语,并出示了三个相关成语让学生读。然后,又通过听雷声让学生知道雷声的生活原型从而很亲切自然地导入新课教学。在学习黑沉沉一句时,随机积累了ABB格式的`词语。指导越来越一句时,让学生说相同句式的句子,既学会了造句,又丰富了生活经验和语言储备。还有理解“垂下来”时趁机让学生说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用“垂下来”,也是促进理解又是积累语言。

  总之,这是一堂扎实而有效的课,更有课前对学生的问卷**,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虽然我是数学老师,同样也有很大的借鉴之处,特别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更值得我学习。

《雷雨》评课稿2

  《雷雨》一课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内容。课文描述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景象的变化。

  听了傅老师的这节课,我受益匪浅。在授课过程中,傅老师根据学案要求,设计了情境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了学习的冲劲。学案还能结合课文实际进行延伸教学。傅老师在一开始上课时,就用一首动听的儿歌吸引了学生的***,接着就出示了雷雨生动的课件,创设了情境,贴近大自然的生活,使学生学习积极性骤然高涨。傅老师的这节课从整体入手,先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让学生明白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再深入到雨前、雨中和雨后的顺序学习课文。教学主线非常清晰。并且紧扣雷雨前、中、后的特点进行设问,如雷雨前给你怎样的感觉?雷雨中问“这是一场怎样的雨?”雷雨后的景象是怎样的?这样设问,比较符合低年级年龄特征,有益于促使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

  我认为这堂课的优点有:

  1、读书形式多样,通过读书体会雷雨前后的变化。

  2、句式训练设计较好,如“越来越xxx”。

  3、课件使用恰当,设计生动,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4、板书设计比较精炼、明白。

  不足之处:

  1、雨中部分讲得比较简单,给人一种匆匆走过场的感觉。

  2、讲到“挂”时体会不够,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会,如美化房间要挂点什么东西,从而体会“挂”是创造美好景象;又如“坐”,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会用词的精妙。

  3、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细节目标显得不够明确,如“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到底要让学生理解到什么程度,老师应做到心中有数。

  总之,这是一节令我耳目一新的课,整体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傅老师显得比较淡定。这节课我也学会了怎样使学生乐学,怎样教会学生观察大自然,喜欢大自然。我要试着把这种方式运用到我的课教学。


复式统计表评课稿3篇(扩展5)

——复式统计表教学反思

复式统计表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复式统计表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复式统计表教学反思1

  这是我上星期上的一节课,《复式统计表》的第一课时。这节课结束后,我就觉得上的特别的不理想。***好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会看表、会填表。所以首先应该让学生学会看表,着重就是表头里,它里面分了三栏,这个内容要重点讲一下。我却忽略了,没有把重点突出讲,使得重点不重,详略不当。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的**部分,而课堂教学也应该是这样的。接着,填表又该如何填。讲结束后应该及时的巩固,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可以指着表中的某个数字,让学生说出它表示的意思;也可以擦去某个数字,让学生在来填,等等。

  再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说,首先,整节课都没有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在现在看来,小组合作的环节可以穿插在练习中。根据练**十的第一题,我可以让学生当场**小组成员家庭电话拥有的情况,然后根据统计的数据制作一张统计表。一整节课都是在看题——填表,看题——填表,学生就会觉得不耐烦了。加上小组合作的活动,既可以及时的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缓解了学生解题时的疲劳。

  其次,课堂中的互动也比较少。主要表现在教师单向“动”得多,师生群体之间“动”得少。记得曾经有个老师这样说过:现在的年轻教师上课时往往习惯自己讲个不停,没有顾及到学生的主体性。而年长的教师却能够做到放手让学生自主的去学。其实,真正有效的互动应该建立在学生产生互动需求的基础上,是一种思维的碰撞,是情感的沟通和经验的提升。学生在互动中不但能够获得知识、提高技能,而且在互动中还能不断生成智慧、提升人格。

  还有就是,我的激励性的评价语句太少了,这节课几乎没有用一句。适当的鼓励、赞扬学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我在课堂上的灵活性还不够,这方面要加强练习。这次课,我觉得上的比较的枯燥,学生们也都失去了兴趣。所以在课堂上同学们就显得骚动不安,如果我能够及时的加个小游戏,或者让他们小组讨论一道习题,也许结果就不一样了。

  知道了这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我想下次这节课一定会上的比这次好。

复式统计表教学反思2

  复式统计表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通过具体的统计活动,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掌握填表、分析的方法。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及统计的应用价值。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我设计了让学生发现单式统计表的不足,从而感受到复式统计表的需要这一过程,并尝试让学生将单式统计表合成复式统计表的这一过程,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多****,和学生共同完善复式统计表的各个部分,帮助学生清晰的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也为学生能正确地填写和分析复式统计表作了很好的铺垫。这节课,我用了较为多样的激励语言,很好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也存在很多的不足:

  1、在学习方法上,让学生谈怎样把单式统计表改成复式统计表的方法时,我应该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策略。

  2、在学生汇报时我**了一名学生,这个学生一步到位讲完了,我就过去了。应该抓住知识的生成点,让学生说复式统计表就是合起来,就是把男生和女生加起来,这时老师及时引导,那只能看出总数不能够看出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所以需要加上男生活动和女生活动一栏。应该让学生从不会一点点去描述,让大多学生听会。

  3、重点内容是分析数据不是看表。

  4、这节课的容量大,很遗憾的是课本设计的习题不能一一在课内完成,学生们初学复式统计表还得不到充分的练习,这样孩子们对正确填写复式统计表还不够熟练,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复式统计表教学反思3

  《复式统计表》是苏教版第九册第十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复式统计表。通过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统计观念。这节课主要是教学认识和填写复式统计表,并对复式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本节课,我是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引入到北小学生的兴趣小组,进而呈现例题青云小学的兴趣小组活动情况。例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呈现了五年级4个兴趣小组活动的情境,并给出每个兴趣小组男女生的人数,先让学生把4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单式统计表里。这样,既让学生回忆了单式统计表的结构和填写方法,体会到每张统计表只能反映一个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情况,又为引出复式统计表提供了素材。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是教学的难点,虽然不要求学生制作复式统计表,但我觉得还是应该让学生有主动探究新知兴趣,所以我本课中设计了抢答的游戏,这样通过抢答后的感受,这样就顺利的衔接到需要一张新的统计表,内容应该包括4张统计表的内容。由此激发了同学们的对学习新知的兴趣。然后利用多**教学,让学生一起经历把4张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知道表头为什么要分为3栏,每一栏分别对应的是横行还是竖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学生通过填写数据,体会到复式统计表是前面几个同类单式统计表的综合,在一张复式统计表里能够同时反映4个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在填表后,提出了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针对填表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错误,让学生交流计算合计数和总计数的方法,学会如何检验;第二个问题是抢答,再谈这次抢答后的感受,通过两次抢答,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感受到复式统计表的优点。

  在巩固练习中是采用了书上与课外相结合的形式。首先,为学生提供*体育**团费25-28届奥运会行的奖牌数,让学生把整理好的数据前些在复式统计表里,并作简单的分析,增强民族自豪感;接着,为学生提供2007-2010*垃圾排放数据,完成统计表,让学生分析数据,谈感受,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小结中,让学生畅谈收获,旨在让学生感受,不但学到了有关复式统计表的知识,而且学到了从统计表中发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学到了如何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改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统计的应用价值。

  学习和掌握知识不应该局限在课堂内。学会了有关复式统计表的知识后,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选择题材,共同合作制作统计表,不断巩固和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促进学生相互间的情感。让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去应用所学到的知识,这是课堂教学最根本的目的。

复式统计表教学反思4

  复式统计表是在一年级学习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能让学生在具体活动统计中,学会同时对两种数量进行统计,认识一般的统计表和复式分段统计表,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反思:

  本课是有关复式统计表的新授课,主要学习复式统计表的设计与数据分析.教学时,新课开始,先让学生猜测:上一节课我们利用求*均数的方法,得出红队的身高占优势,那么身高高的队员,弹跳的高度是否也一定高呢?然后投影蓝红两队的弹跳高度数据,然后让学生分析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出蓝红两队的弹跳高度呢?

  学生出现了以下几种方法:

  1、求*均数

  师接着引导:若人数较多,求*均数不简便,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2、将数据进行整理一下,数一数各队跳45厘米的有几人,46厘米的有几人……

  学生列表后发现很麻烦。

  3、进而将数据进行分段统计,列出了两个表。

  学生观察两个表后,仍然很难比较红蓝两队的弹跳情况。

  4、学生交流,画出了复式分段统计表

  本节课留给了学生充分思考的机会,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逐步引导,层层深入,由学生自己想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分外高兴,印象深刻,并且体会到了复式分段统计表比单式统计表具有优越性,效果很好。

复式统计表教学反思5

  今天我所执教的是国标本苏教版第九册第十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复式统计表》。这个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通过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统计观念。这节课主要是教学认识和填写复式统计表,并对复式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学生学习统计主要是为了学会用统计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因此,不宜让相对繁琐的制表的操作干扰学习重点。况且,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普及,日常生活中手工绘制统计表的需要越来越少。而且考虑到复式统计表的结构、表内数据的填写和分析,都要比单式统计表复杂,教材给学生提供了结构完整的复式统计表,只要求学生把数据填写在复式统计表里并进行分析,而不要求学生自己制作复式统计表,这就合理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这样,便能使学生更加关注统计的全过程,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统计方法。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是教学的难点,虽然不要求学生制作复式统计表,但是我在教学中考虑到知识的传授不仅仅是给予,而应该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和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能让学生深刻感知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我在复式统计表的呈现方式上作了一些改变。不只是出现一个现成的统计表,而是带领学生一起经历了设计复式统计表的过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我首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复式统计表该如何设计。学生已有了单式统计表的基础,所以很快就能想到一些表中的内容。但这时学生的思维是零散的、片面的。我再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引导他们一起设计出复式统计表。在设计的过程中着重让学生感知“表头”的设计。

  在认识统计表时,我先让学生认识这张统计表的整体结构,横栏表示什么?竖栏表示什么?表中数据表示什么。接着让学生说出不同格子所表示的意义,同时让学生学会看统计表,先看横栏,再看竖栏。为下面在统计表中填写数据打下基础。

  我在整个新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借助单式统计表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掌握填表和分析的方法,有助于学生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体会用复式统计表描述数据也是解决问题的需要。

  根据不同的内容统计表的形式也是不同的。所以我收集了一些不同形式的统计表给学生看,让学生明白栏目的设置应该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统计表的具体形式是可以变化的。

  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让学生**统计自己身边的事,引导学生经历数据收集的过程,意识到统计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教学的乐趣,进一步体会统计的作用。我先让学生给自己的课堂表现评星,分为三星、二星、一星,再分四个小组进行**。最后填写在一张复式统计表,并由此让学生分析他们的课堂表现。最后以一句激励的话:我想我们每位同学只要能够做到每节课都象今天这节课一样,认真听讲、主动探索、积极发言,成功一定属于你们!作结束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改动较大的两个环节,从课堂效果来看,我觉得还是不错的。只是时间还要**好一点。

复式统计表教学反思6

  虽然不止一次上公开课,但每一回站在公开课讲台上的感觉,总是跟以往上课不一样,我还是会一样的紧张、一样的兴奋、一样的执着!

  这是本学期校本教研《巧用身边资源 构建有效课堂》的研讨课,也是我参加县片际教研送教下乡所上的一节研讨课。经过精心的准备,努力的尝试,真切的实践,仔细寻思起来这堂课可以说是让孩子们尝试到体验的精彩,达到了构建有效课堂的目的。

  一、创设自然情境,有效导趣。

  在预设教案时,我充分研读了教材,课本教材以“青云小学五年级兴趣小组活动人数情况”为教学素材。经过再三考虑,我认为这样的素材比较普遍大众化,很难激起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于是我有意识地将课本教材进行整合改动,以不久前发生在**的孩子们特别熟悉的、喜欢的第29届奥运会为情境。课前让孩子们说说奥运见闻、看看奥运画面,丛而最大限度的激起孩子们参与学习的热情!课始自然的以孩子们关注的“奖牌问题”作为本课的导火索引入新课。先用文字叙述的方式统计奖牌,让学生自然而然的产生要用统计表来统计的内心需求,这样的导入有趣而有效!

  二、重视知识发展,有效展开。

  由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让学生尝试进行,这是本课浓墨重彩的一笔。有没有合并的必要呢?课前我也特别的矛盾,诚然学生合并的统计表一定存在许多不足,然而,我认为“合并”这一过程却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这一过程,让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的学习是反映更丰富的信息的需要,体会到复式统计表由单式统计表发展而来,初步感悟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教师对合并后的统计表不作否定,而是出示复式统计表,**学生进行比较。比较的目的,是为了突破本课教学的难点,让学生借助先前尝试合并统计表的经历初步认识复式统计的结构,也为接下来学生**填写复式统计表作了铺垫。同时借助比较,强化了对“表头”以及“总计”、“合计”的认知。在学生填表时,并不让学生*铺直叙,而是让学生先想想该先填什么,直接填写的数据和计算后填写的数据,让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区分开。这样做让学生直观明白该怎样填写复式统计表,起到加深印象的作用。

  三、提出有序要求,有效合作。

  本课从课始的填写单式统计表,到填写复式统计表,再到看书完成主题图统计表,到最后的**活动。这每一个环节不仅体现了要求明确,而且充分达到了有序合作、有效合作的目的。让学生通过合作完成,应该说学完这节课学生间的合作能力一定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培养。

  四、巧妙联系生活,有效拓展。

  这是课标的要求,本课运用复式统计表是建立在生活需要的基础上。本课设计的统计奖牌、统计人数、统计电话都是生活中实实在在所必需的,以及课末的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不同的复式统计表,所有这些都体现复式统计表在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把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让学生真切的体会统计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再次感受到学数学的用处和学数学的乐趣,从而喜欢上数学。

复式统计表教学反思7

  《复式统计表》是国标本苏教版第九册第十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复式统计表。通过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统计观念。这节课主要是教学认识和填写复式统计表,并对复式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是教学的难点,虽然不要求学生制作复式统计表,但我觉得还是应该让学生有主动探究新知兴趣,所以我本课中设计了分男女生抢答的游戏,这样通过男生的失败,男同学为什么会比**学慢呢?这样就顺利的衔接到需要一张新的统计表,内容应该包括4张统计表的内容。由此激发了同学们的对学习新知的兴趣。然后利用多**教学,让学生一起经历把4张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知道表头为什么要分为3栏,每一栏分别对应的是横式还是竖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在填写统计表时,我先让学生认识这张统计表的整体结构,横栏表示什么?竖栏表示什么?表中的每格数据分别表示什么。并让学生自己详细的说说合计和总计是如何得来的,然后利用墨水破坏了表格数据,让学生还原数据,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于统计表数据的认识。之后利用多**出示横式与竖式调换后的统计表,并由学生进行填写,这样对于复式统计表的认识就更加深刻了。

  在巩固练习中是采用了书上的练一练,先由学生根据要求填写表格,之后拿一个学生的表格与大家比对,总体来说学生掌握的较好,准确率也较高。之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2008年**奥运会是第几届奥运会?”应该说这一环节是本课的一个亮点,首先由2008年**奥运会是第29届奥运会,给出这一届奥运会的奖牌数数据,然后让学生在原有的表格中进行修改,并发现增加了一栏后,合计的数据也要由此改变,还有表格的标题。我在展示的时候故意拿了一本有错误的表格来展示,这样就更加激发了学生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对于本课复式统计表的认识。

  从学生的反馈看,教学效果还不错。但从学会学习和生本课堂的角度上来考虑,显然本课让学生小组合作的机会较少,参与的面不够。还有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如:课堂上学生回答**奥运会是第27、25届奥运会的情况,没有很好的利用课堂生成来提高我们数学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即使不知道**奥运会是第29届,也应该利用数学推理,不可能是第28届之前。还有由于时间的关系,本课没有展示不同的内容统计表的形式也是不同的,应该让学生明白栏目的设置要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统计表的具体形式也是可以变化的,如合计与总计是可以调换位置的,且总计也可以设置在表格的最下端;横栏与竖栏的内容也可进行调换等。

  反思二:复式统计表教学反思

  这是我上星期上的一节课,《复式统计表》的第一课时。这节课结束后,我就觉得上的特别的不理想。***好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会看表、会填表。所以首先应该让学生学会看表,着重就是表头里,它里面分了三栏,这个内容要重点讲一下。我却忽略了,没有把重点突出讲,使得重点不重,详略不当。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的**部分,而课堂教学也应该是这样的。接着,填表又该如何填。讲结束后应该及时的巩固,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可以指着表中的某个数字,让学生说出它表示的意思;也可以擦去某个数字,让学生在来填,等等。

  再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说,首先,整节课都没有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在现在看来,小组合作的环节可以穿插在练习中。根据练**十的第一题,我可以让学生当场**小组成员家庭电话拥有的情况,然后根据统计的数据制作一张统计表。一整节课都是在看题——填表,看题——填表,学生就会觉得不耐烦了。加上小组合作的活动,既可以及时的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缓解了学生解题时的疲劳。


复式统计表评课稿3篇(扩展6)

——《统计》复习课评课稿 (菁选3篇)

《统计》复习课评课稿1

  x老师这堂课教学设计非常清晰,各知识点分析到位,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是一堂非常不错的复习课。

  下面就这节课来谈谈我的看法:

  1、导入直截了当

  王老师从学生感兴趣的长跑成绩引入统计上的几个概念:样本,众数,中位数,总体,导入开门见山,并把复习的主动性给了学生,起到很好的复习效果

  2、设计思路清晰

  从长跑成绩到具体的练习,学生的解答,教师的讲解,而且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注重数学思想的培养

  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能教学生扇形,柱形图去预测统计学上的整体的趋势,如何处理数学上数据

《统计》复习课评课稿2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是xx二附的柳xx。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了陆娟老师给我们带来的三年级的《统计——*均数》这一课。陆老师这节课,层次清晰,学习素材贴近儿童的生活,很好地体现了教者对新课程下新课堂的追求。课堂中,教者不仅让学生获得了对知识的理解,更有方法的引导,思想的启迪,文化的浸润。

  因为时间关系,我想从两方面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解读——

  一、作为统计学意义的*均数教学

  *均数是“统计与概率”领域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多年以前,“*均数”的教学思路,是以建立“*均数=总数÷总份数”这样的算法模型为教学主线,作为一种类型的应用题来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逐渐了解掌握求*均数的基本方法。当下,新教材中却是把*均数作为统计教学的一部分,与中位数,众数,一起都作为分析一组数据的一个统计量。

  在今天的课上,我们看到陆娟老师正是以*均数的统计学意义为主线,让学生体会*均数的意义和价值。

  记得上海教育学院的曹培英老师曾呼吁:让*均数恢复统计的本来面目。他指出,现在的*均数教学有一个问题:学*均数时没有统计图,读图分析数据时,想不到*均数。如何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呢?

  陆娟老师这一点意识非常强,她在引入*均数时,让学生去读图:从这两张统计图中你知道些什么?学生说到,最多的套几个,最少的套几个,谁和谁一样多,这都是在进行数据的分析,进而提出:“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从统计学的意义来引出*均数。

  “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又将一个生活问题转化为根据“*均数”来评判的这样一个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均数产生的需要,为下面的探索活动提供了动力,明确了方向。这一问题的抛出既是学生感兴趣的,又在学生中产生了争议,是一种认知冲突情境:人数相等时可以比总数,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这就迫使学生主动寻求新的*衡,激发探究的欲望,促进认知的发展。主动建构的过程中学生们不断在调整认识问题角度,形成思维火花的碰撞以及情感的交流与融合。套圈比赛的情境意在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当比总数不公*时需要比*均数,简单的游戏蕴涵深刻的道理,*均数的产生水到渠成。

  二、抓住*均数的特征让学生感悟*均数的意义

  理解*均数有三个角度:算法理解、概念理解、统计理解。对于统计教学,概念理解和统计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正是教材调整的意图所在。陆娟老师在今天的课上也非常注重学生对*均数的概念理解。具体体现在:

  (1)*均数是借助*均分的意义得到的,*均分既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基础,同时,又会给学生学*均数带来负干扰,因为*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它的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均分的意义并不一样。课上,陆老师演示那条***均数的红线,追问,是不是每个人都套中7个,正是此意:*均数并不是将所有的数据都变得相等了。“对*均数6,你是怎样理解的?”孩子们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用自己质朴而稚嫩的语言道出了对*均数意义的理解,感悟着*均数是一组数据上下波动的*衡点。

  (2)通过算几组数的*均数,比较观察后,体验*均数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3)*均数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但它反映的只是一般情况,并不能反映出某种特殊情况。如,课上身高140厘米以下儿童半价的问题,河水*均水深的问题,在生活问题中让学生体验*均数的价值,也是再次渗透其虚拟性特征。

  当然,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听课过程中,当陆老师出示那几组数求*均数时,我就在想,如果在原来的一组数中,增加一个数,或减少一个数,或改变一个数,让学生再去算*均数,该多好呢。学生在计算后会发现,其中的一个数变了,*均数都会变,这是*均数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它的**性。到了六年级教学中位数,众数时我们就会知道,正是因为*均数的**,易受极端值的影响,所以把中位数、众数作为*均数的补充,都作为刻画一组数据集中情况的统计量。当然,*均数仍然是最重要的统计量。

  第二个,在引出*均数之前的游戏操作,其实是求*均数的算法,是不是放在意义之后,更合适呢?

  另外,在体验*均数的意义上,我曾经看到一个例子:利用节约用水信息深入理解*均数的意义。首先提出我国为什么要节约用水,引发学生思考,然后出示我国的淡水资源情况,28000亿立方米,很多,居世界第四位。最后出示我国的人均水资源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在水资源这个问题上,光看总量不能说明问题,还要看人均水资源,从而体会了*均数的意义。

  以上,只是个人一点不成熟的看法,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统计》复习课评课稿3

  二年级的《统计》是在一年级学习了简单的统计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体验随机出现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和方法,掌握随机出现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认识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统计图表回答简单的问题。听了朱老师的课,由充的感到朱老师的基本功扎实以及对小朋友的心理特征掌握透彻。

  教学例1时,朱老师先用小朋友喜欢的小动物引入,引起小朋友们的兴趣,请小朋友统计各有多少小动物。在小朋友遇到困难时,让小朋友们先说一说: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小朋友自己想出了可以小组合作,每人记一种小动物。让小朋友们自己提出要小组合作,体会小组合作的好处,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导作用。然后朱老师再引导小朋友看例1的统计图,朱老师在这个环节分析得特别仔细,事物的名称、数据的范围、单位名称等一一向小朋友们明确、示范、强调。最后朱老师再说明:有时由于数据较大,在画统计图时为了方便,可以用1格表示2个或者更大的数。然后让小朋友把统计的数据在统计图中涂上色表示出来,并回答一些问题。这些都很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小朋友轻易地就学会了。

  一点建议:

  1、在复习部分应该重点强调的“正”字收集法上课时漏悼了,这是本节课的最大失误,这个环节是“统计”数据的基础,应该要求每个小朋友都要掌握,这是数据准确的基础。

  2、整节课小朋友合作交流太少,多是朱老师引导小朋友说。交流是小朋友的天性,小朋友都愿意把自己知道的与别人一起分享。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朱老师应多设计让学生通过相互合作来共同解决问题。小组合作时,既要求小朋友积极参与活动,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又要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通过比较得到最佳方案。


复式统计表评课稿3篇(扩展7)

——复式统计表教学反思 (菁选3篇)

复式统计表教学反思1

  虽然不止一次上公开课,但每一回站在公开课讲台上的感觉,总是跟以往上课不一样,我还是会一样的紧张、一样的兴奋、一样的执着!

  这是本学期校本教研《巧用身边资源 构建有效课堂》的研讨课,也是我参加县片际教研送教下乡所上的一节研讨课。经过精心的准备,努力的尝试,真切的实践,仔细寻思起来这堂课可以说是让孩子们尝试到体验的精彩,达到了构建有效课堂的目的。

  一、创设自然情境,有效导趣。

  在预设教案时,我充分研读了教材,课本教材以“青云小学五年级兴趣小组活动人数情况”为教学素材。经过再三考虑,我认为这样的素材比较普遍大众化,很难激起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于是我有意识地将课本教材进行整合改动,以不久前发生在**的孩子们特别熟悉的、喜欢的第29届奥运会为情境。课前让孩子们说说奥运见闻、看看奥运画面,丛而最大限度的激起孩子们参与学习的热情!课始自然的以孩子们关注的“奖牌问题”作为本课的导火索引入新课。先用文字叙述的方式统计奖牌,让学生自然而然的产生要用统计表来统计的内心需求,这样的导入有趣而有效!

  二、重视知识发展,有效展开。

  由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让学生尝试进行,这是本课浓墨重彩的一笔。有没有合并的必要呢?课前我也特别的矛盾,诚然学生合并的统计表一定存在许多不足,然而,我认为“合并”这一过程却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这一过程,让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的'学习是反映更丰富的信息的需要,体会到复式统计表由单式统计表发展而来,初步感悟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教师对合并后的统计表不作否定,而是出示复式统计表,**学生进行比较。比较的目的,是为了突破本课教学的难点,让学生借助先前尝试合并统计表的经历初步认识复式统计的结构,也为接下来学生**填写复式统计表作了铺垫。同时借助比较,强化了对“表头”以及“总计”、“合计”的认知。在学生填表时,并不让学生*铺直叙,而是让学生先想想该先填什么,直接填写的数据和计算后填写的数据,让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区分开。这样做让学生直观明白该怎样填写复式统计表,起到加深印象的作用。

  三、提出有序要求,有效合作。

  本课从课始的填写单式统计表,到填写复式统计表,再到看书完成主题图统计表,到最后的**活动。这每一个环节不仅体现了要求明确,而且充分达到了有序合作、有效合作的目的。让学生通过合作完成,应该说学完这节课学生间的合作能力一定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培养。

  四、巧妙联系生活,有效拓展。

  这是课标的要求,本课运用复式统计表是建立在生活需要的基础上。本课设计的统计奖牌、统计人数、统计电话都是生活中实实在在所必需的,以及课末的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不同的复式统计表,所有这些都体现复式统计表在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把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让学生真切的体会统计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再次感受到学数学的用处和学数学的乐趣,从而喜欢上数学。

复式统计表教学反思2

  《复式统计表》是苏教版第九册第十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复式统计表。通过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统计观念。这节课主要是教学认识和填写复式统计表,并对复式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本节课,我是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引入到北小学生的兴趣小组,进而呈现例题青云小学的兴趣小组活动情况。例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呈现了五年级4个兴趣小组活动的情境,并给出每个兴趣小组男女生的人数,先让学生把4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单式统计表里。这样,既让学生回忆了单式统计表的结构和填写方法,体会到每张统计表只能反映一个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情况,又为引出复式统计表提供了素材。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是教学的难点,虽然不要求学生制作复式统计表,但我觉得还是应该让学生有主动探究新知兴趣,所以我本课中设计了抢答的游戏,这样通过抢答后的感受,这样就顺利的衔接到需要一张新的统计表,内容应该包括4张统计表的内容。由此激发了同学们的对学习新知的兴趣。然后利用多**教学,让学生一起经历把4张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知道表头为什么要分为3栏,每一栏分别对应的是横行还是竖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学生通过填写数据,体会到复式统计表是前面几个同类单式统计表的综合,在一张复式统计表里能够同时反映4个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在填表后,提出了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针对填表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错误,让学生交流计算合计数和总计数的方法,学会如何检验;第二个问题是抢答,再谈这次抢答后的感受,通过两次抢答,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感受到复式统计表的优点。

  在巩固练习中是采用了书上与课外相结合的形式。首先,为学生提供**体育**团费25-28届奥运会行的奖牌数,让学生把整理好的数据前些在复式统计表里,并作简单的分析,增强民族自豪感;接着,为学生提供2007-2010**垃圾排放数据,完成统计表,让学生分析数据,谈感受,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小结中,让学生畅谈收获,旨在让学生感受,不但学到了有关复式统计表的知识,而且学到了从统计表中发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学到了如何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改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统计的应用价值。

  学习和掌握知识不应该局限在课堂内。学会了有关复式统计表的知识后,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选择题材,共同合作制作统计表,不断巩固和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促进学生相互间的情感。让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去应用所学到的知识,这是课堂教学最根本的目的。

复式统计表教学反思3

  今天我所执教的是国标本苏教版第九册第十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复式统计表》。这个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通过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统计观念。这节课主要是教学认识和填写复式统计表,并对复式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学生学习统计主要是为了学会用统计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因此,不宜让相对繁琐的制表的操作干扰学习重点。况且,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普及,日常生活中手工绘制统计表的需要越来越少。而且考虑到复式统计表的结构、表内数据的填写和分析,都要比单式统计表复杂,教材给学生提供了结构完整的复式统计表,只要求学生把数据填写在复式统计表里并进行分析,而不要求学生自己制作复式统计表,这就合理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这样,便能使学生更加关注统计的全过程,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统计方法。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是教学的难点,虽然不要求学生制作复式统计表,但是我在教学中考虑到知识的传授不仅仅是给予,而应该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和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能让学生深刻感知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我在复式统计表的呈现方式上作了一些改变。不只是出现一个现成的统计表,而是带领学生一起经历了设计复式统计表的过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我首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复式统计表该如何设计。学生已有了单式统计表的基础,所以很快就能想到一些表中的内容。但这时学生的思维是零散的、片面的。我再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引导他们一起设计出复式统计表。在设计的过程中着重让学生感知“表头”的设计。

  在认识统计表时,我先让学生认识这张统计表的整体结构,横栏表示什么?竖栏表示什么?表中数据表示什么。接着让学生说出不同格子所表示的意义,同时让学生学会看统计表,先看横栏,再看竖栏。为下面在统计表中填写数据打下基础。

  我在整个新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借助单式统计表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掌握填表和分析的方法,有助于学生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体会用复式统计表描述数据也是解决问题的需要。

  根据不同的内容统计表的形式也是不同的。所以我收集了一些不同形式的统计表给学生看,让学生明白栏目的设置应该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统计表的具体形式是可以变化的。

  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让学生**统计自己身边的事,引导学生经历数据收集的过程,意识到统计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教学的乐趣,进一步体会统计的作用。我先让学生给自己的课堂表现评星,分为三星、二星、一星,再分四个小组进行**。最后填写在一张复式统计表,并由此让学生分析他们的课堂表现。最后以一句激励的话:我想我们每位同学只要能够做到每节课都象今天这节课一样,认真听讲、主动探索、积极发言,成功一定属于你们!作结束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改动较大的两个环节,从课堂效果来看,我觉得还是不错的。只是时间还要**好一点。


复式统计表评课稿3篇(扩展8)

——折线统计图的评课稿 (菁选2篇)

折线统计图的评课稿1

  今天听了吴老师的一节数学课《折线统计图》,本课是在学习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来学习折线统计图的优点、特点和制作方法。整节课看下来,觉得吴老师的教学设计过程明确,教态从容不迫,很亲切自然,让孩子能够很顺利的融入到良好的课堂的学习气氛之中。在引入阶段时引用了学生熟悉的条形统计图,接着通过手的比划再引出本课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过渡的很自然,有层次。有几点值的我学习:

  1、注重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现在我们的数学已经越来越接近我们的日常生活,本节课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李老师把生活中的数学有效地引入教学设计中。在课上列举的数张折线统计图都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这些生活中的学习素材是学生在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也是对他们的生活有意思的。所以学习起来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与热情,这就是一直在提倡的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是在数学与生活中架起一座桥梁。

  2、注重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课程标准》中要求使学生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吴老师在学生解读完温度变化的统计图后,请学生预测20时的气温并让学生阐明预测的理由。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3、注重了新旧知识的迁移和对比。

  知识的迁移也叫学习的迁移,心理学上把已获得得知识、情感和态度对后续学习活动的影响称为学习迁移。本节课注重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和迁移,把学过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进行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异同?使学生在比较中认识了折线统计图,学会读折线统计图,明确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在认识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把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进行对比,在观察、比较中,体会到了折线统计图的优势:不仅能清楚地反映数据的多少,而且能更好地看出数据增减变化地情况,培养了学生地统计意识。

  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

  1、学生“悟”的太少,自主性体现不足。本节课教师引导的多,不敢放手。统计图的优点应是学生在读图、比较中感悟到的,而不是老师硬生生强加给的。在学生细读第一幅折线统计图时老师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对折线统计图能直观地看出数据的增减变化这一特点体会不够。

  2、读图时缺少整体性的指导。在练习中老师只注重于问题的解决而忽略了统计的意义,在学生完成问题后应从统计图的整体来感知事件的变化,体现出统计给我们带来的作用。

  3、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问题的要求在本节课的过程中似乎体现的不够明确,大多还是学生根据统计图说出结论,并没有提出什么问题。

折线统计图的评课稿2

  集团层面推进现代课堂研究实践已开展一个月,各学科任课教师都很快融入到了课堂**的风潮。3月20日,集团数学组进行组内的第一次任务型课堂教学展示教研活动。活动中听了孙彩萍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课堂上孙老师作为教学的**者退居幕后,创设情境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形式在一种开放、**的氛围中进行感受、体验、发现和探索新知。35分钟的课堂紧紧围绕三个随堂任务的实施,师生共同演绎了一堂精彩高效的数学课。

  一、相比以前的课堂,孙彩萍老师的课堂展示,让我看到了这样三个变化:

  (1)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孙老师的《折线统计图》这一课,她设置的教学目标是通过3次小组合作讨论完成的,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自己就完成了知识建构,这比老师单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效果要好很多,课堂上学生求知欲变强了,可以说孙老师的课堂让我看到了学生对学习更加主动了,从“要我学”转变成了“我要学”。

  (2)第二个改变是课堂评价形式变得多样化了:孙老师的35分钟的课堂展示,完成了小组互评、成员互评、师生互评三种评价形式:通过给表现优秀、积极的小组发送小花实现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通过小组汇报展示,其他小组补充回答等,实现了小组间的互评;在探究折线图和条形图特点这环节时,课堂上学生间互评进行地非常好,学生间精彩的互评顺利地突破了本课教学的重难点。这些多元化的课堂评价形式有效地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3)师生关系发生了改变:课堂上,孙老师一直都扮演着指导者和**者的角色,师生间关系不再是临高临下惟命是从的那种。孙老师课堂用语“哦,原是这样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等肯定和询问的语气,体现了师生间*等的关系。《折线统计图》这节课中,孙老师通过精心设计前置性学习任务单、随堂学习任务单围绕统计最近每天的气温,给学生创设了真实的学习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从教学目标和课堂实施效果来看,我觉得她的教学设计有以下几大优点,值得我学习和揣摩:

  (1)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正确把握学生认知能力与教材内容要求的关系

  折线统计图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在前面已经学过统计表,条形统计图,而在*时生活中对折线统计图也有着朦胧的感知。在前置性任务设计上,孙老师设计了让学生统计了近一周的日气温,由统计表引出所学的折线统计图,转化过程直观、自然。另一方面在探究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时又将其与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2)提供富有现实意义的生活素材,关注统计的现实意义

  数学教学必须由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加工,恰当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和问题,把鲜活的题材引入教学中。孙老师在随堂任务内容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到这一点,统计数据来源于生活。从让学生统计日气温、分析气温的变化情况,让学生感受统计就在自己的身边。提供这样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让学生在分析数据、解读数据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情感。

  总之,我觉得孙老师的基于小组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从实施过程和效果上看,都挺成熟的还是挺完美的;从教学设计上来看,随堂任务内容设计源于日常生活、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小组合作气氛活跃、学生课堂参与度高。随堂任务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上有层次性,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完成了新知的建构和理解;在我看来,虽然集团推行任务型课堂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孙老师近乎完美的设计和演绎,让我看到原来学生是如此的出彩和智慧。


复式统计表评课稿3篇(扩展9)

——《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1

  一、分析教材。

  《统计》是课程标准中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数学知识,贯穿于整个小学教学。而本节课执教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四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也是第二学段关于“统计与概率”的起始教学。在第一学段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了复式统计表、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并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示统计的结果,能够根据统计图表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经历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初步建立了统计观念。而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为以后学习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进一步形成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打下基础教学。

  基于以上分析,我从以下三个维度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通过生活的实际例子,使学生感受产生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并能**补充完整复式条形统计图,初步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以及图例的作用;2、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通过创设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学生尝试根据实际需要收集整理相应数据并进行描述的过程;3、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绘制等活动,经历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培养学生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并能根据统计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4、通过统计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感受统计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应用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式来阐述观点的方法。其中,将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将体会图例的作用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介绍教法。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以“创设情境——自主探索——交流完善——联系生活”为主线贯穿课堂始终,同时运用“情境教学、引导交流、互相评价、拓展生活”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贴近生活而极具时代感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在老师恰到好处的点拔和引导下进行探究,在老师精心预设下让课堂的动态生成更有价值。而“教法为学法的导航,学法是教法的缩影”,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运用“观察、比较、迁移、**思考、合作交流”等方法来帮助学习,使学生在掌握本节课知识要点的同时,了解统计知识的本质性,初步学会一定的学习方法。

  三、阐述教学过程。

  1、在熟悉的教学情境中体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课标》中明确指出:应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而考虑到教材中提供的素材是某地区1985年至2000年城乡人口统计情况离城市孩子的实际生活较远,不便于学生理解他的现实意义,作为新课的开场不足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我创设了“学校一日评比活动情况统计”这一素材中,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寻找到学习新知的切入点。在多**播放完“一日评活动”的录像,设问:如果你是这位小**,打算用什么方式向老师汇报评比情况?随着学生的发言,引出用条形统计图来汇报评价结果直观清楚。老师立即通过直观地、按顺序呈现四(1)班三月份和四月份两张单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统计图的名称、统计的内容”及其他发现的信息,凸现研究问题需要**、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制成统计图表后进行分析这一最终目的。同时,通过现时情境的呈现,不仅复习已有的单式条形统计图的有关知识,同时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新问题,“比一比一日评活动中某一项三、四两个月的变化情况”,使学生感受到用两张单式条形统计图对两个月数据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不太方便,帮助学生产生“合二为一”的想法,萌生使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比较的需求,任务的驱动有效地调动学生探究新的统计图的积极性,达到进一步学习的目的,渗透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作用。

  2、在自主探索、交流完善的数学活动中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1)交流、辨析。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我**学生先在小组中交流方法,再**尝试绘制统计图。接下来的反馈过程可以说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要达到在交流中完善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目的。而这个环节非常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水*的不同,考虑学生自主探索绘制的统计图会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教学过程在反馈成果时设计了分层递进处理学生自主探索绘制的统计图资源。学生反馈过程一共分为4个层次:(1)用一种颜色绘制一幅统计图;(2)用两种颜色绘制一幅统计图;(3)用两种颜色并配以文字说明的方法绘制;(4)用两种颜色加图例的绘制情况。根据学生反馈的这些丰富资源,老师再**学生进行比较、优化,在四幅图中选一个最佳的,并说明理由,让学生在交流、辨析中经历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全过程,初步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并明确用两种不同颜色并配以体例说明的是最简洁、清楚地表示两个月各项分的统计图。

  (2)反思、完善。

  接下来,我还设计一个反思、完善的活动,让学生反思最初自己绘制的统计图,在哪方面不够完善,不够简洁,逐步完善自己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认识。

  在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了较清晰的认识时,立即揭示统计图的名称,“像这样的条形统计图我们把它叫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随即对这张复式条形统计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收获信息,并解决一些相关问题。最后,围绕设问“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展开讨论,通过比较,进一步丰富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认识,使生成资源转变为学习的资源。

  3、在层次清晰的课堂练习中凸显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征。

  本课在练习环节共安排两个练习一个欣赏,练习内容设计是递进的。第一层次的练习是“体育赛场”中的统计图,属于基本练习,通过呈现姚明、奥**在2007年近四场比赛中得分情况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直接获取信息,但在呈现时老师有意只出示统计图,不出示图例,让学生产生冲突,“没办法回答下面问题”,因为没有图例,不知道哪种颜色的直条表示谁。设计统计图的“图例”后出的过程,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认识,进一点使学生认识到复式条形统计图例的作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巩固识图的基本技能。第二个层次则是让学生**完成教材主题图的素材,根据复式统计表绘制统计图,并解决相应的问题,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这是综合练习的过程。

  另外,教学设计时还注意到本课内容面对的是四年级的学生,生活中看到的素材不够丰富,所以,教师利用课的尾声,展示一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欣赏,如:近三年江西主要景点十一期间游客人数量统计图;南昌四季度空气质量一级、二级天数统计图……让学生感知到当三个项目、四个项目……需要进行比较时都可以选择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凸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势,体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最后一张横向复式条统计图也为下一节课的学习作了伏笔。

  一粒水珠当它凝固时,我们能欣赏到它的晶莹剔透;而当它流动时,我们更能感受到它滑润过的轨道所留下的痕迹。我们的课堂也是如此,流动的轨迹,生成的智慧,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正在倾心追求而为之努力的目标。

《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2

  一、说教材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它的意义和作用。能根据数据能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所以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单式与复式统计图的异同,并能在有纵轴、横轴的图上用复式条形表示相应的数据。

  能力目标:使学生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有关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能根据要求把复式条形统计图补画完整。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法”,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经历情境预测——尝试动手制作——总结规律——运用规律等主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探索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与自主学习的能力。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运用旧知迁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讨论法等。

  三、说过程

  从培养学生主体参与,自主探索的角度出发,分如下几个环节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一):复习旧知,唤醒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

  在这里我设计了简单的统计方面的概念练习,让学生回忆三种统计图名称及各自的特点,以便新课的顺利进行。

  (二):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感知。在这一环节中我又分两个层次:

  1、创设生活情景,帮助学生回顾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过程。

  教学时,我以谈话的形式引出学生喜爱的蓝球运动,并出示教材中的问题情景。这个问题情景使学生很愉快地投入到活动之中,并通过自己推测哪种投球距离较远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欲望。先出示统计表推测,紧接着我设疑 “虽然从这个统计表中也能比较出哪种方式投球距离远一些,但不直观,有没有更直观的方法”由此引出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并让他们回顾了制作方法。

  2、设置悬念,合作探究,将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

  第一次设问,从这两个条形统计图中你能比较出哪种方式投球距离远吗?够不够直观?

  (我这样设问的目的是为了给学生创设认知冲突,让学生在认知的冲突中,思考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从而使整节课充满一种问题意识。)

  第二次设问:怎样做会更直观?引出把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在一起。让学生尝试完成统计图,并展示学生作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探究新知。

  1、引出课题

  在这一环节教师先与学生共同观看制作过程,最后以谈话的形式引出课题并板书。

  2、总结概念和优点

  在学生知道了这样的图就是复式条形统计图后,我出示两个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在这里既给每个学生**思考的空间,又为他们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老师的引领下,通过观察、比较、总结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学生完成了这两个问题,也就实现了对“复式统计图”这一知识的深度建构。

  3、读图,提取数学信息。

  在这里我让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数学信息,最终得出大多数情况下单手投球比双手投球距离要远。只有4号和6号是一个特例。

  (四):尝试应用,巩固知识

  这一层次的设计,目的就是让学生经历完成统计图、分析数据的过程,对新的知识起到一个巩固的作用,并根据信息提出有效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五):课堂小结

  通过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体系,建构框架。

  (六):作业布置:

  这节课我设置了两项作业。

  1、考查学生技能,完成“试一试”的第三小题,让学生由统计知识再回归到本学期的百分数应用题,认识到数学知识是相通的。

  2、实践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再次的验证我们所学知识。

《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3

  一、说教学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小节,第99到100页的内容,课题是《统计》。

  二、说教学目标

  本课是在小学数学第3学段统计与概率的学习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将为今后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作准备。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把单式条形统计图整合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进一步提高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能力,发展统计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以及合作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1、认识和了解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依据给定的条件画出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3、能根据统计图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分析。

  4、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是:

  1、正确画出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根据统计图发现信息,分析信息,并能提出简单的问题。

  四、说课前教具准备

  教学中所要用到的铅笔、尺子、橡皮擦以及多**课件是本节的教具和学具

  五、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的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情境激趣法、设疑诱导法以及直观演示法来**学生开展探索性的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知识。

  有效的数学学习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根据这一理念,本节课,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六、说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为了让学生主动与我同行,我准备从学生身边寻找数学,创设了一个城乡人口普查城乡分别有多少人的问题情境,然后**学生根据收集的数据画出条形统计图,并展示学生画出的统计图,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为了让学生体会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我准备设计一个矛盾冲突,告诉学生这样的单式条形统计图不能直观地看出每年城乡人数怎么办?从而引出课题。(这样的设计,不但复习了旧知识,检查了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新课的学习作了良好的准备。)

  第二环节:主动参与,构建新知。

  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统计出来的城乡人口数据,然后**学生根据统计表,分别绘制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并把学生绘制的统计图展示出来。

  为了让学生深入学习新知识,我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想办法把这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组合起来,画成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而我则深入学生当中,发现容易出错的并进行重点讲解,并让学生边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边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以及提出并回答的问题。从中生成新知识。

  为了让学生体会单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与联系,我又让学生把这两统计图进行对比,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异同点。

  (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眼观察、动**流等一系列活动。不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新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变灌注知识为主动脉获取知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三环节:综合实践,学以致用。

  为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题。

  第一题是选择题目:让学生根据数据选择单式条形统计图还是复式条形统计图。

  第二题是看图分析题:我将出示四年级课外小组男女生人数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边看图边进行简单地数据分析,并提出和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第三题是看表作图题:我将出示我们四年级三个班男、女生人数的复式统计表,让学生根据表中数据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让学生边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边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以及提出并回答的问题。

  (层次分明的练习设计,步步深入,环环紧扣,让学生在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乐趣,做到学以致用。)

  第四环节:全课小结,加深印象。

  我准备用“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不但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的知识,而且激发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使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无穷澳妙。

  最后,我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我只把某地区城乡人口人数所绘制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以及学生提出和回答的问题作为我板书的内容,这样直观、易懂。

《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4

  说教材:我所讲的内容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第一课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并绘制纵向条形复式统计图,

  2、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并从统计图中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我们农村生活的不断提高。

  这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是:

  1、认识和了解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依据所给定的信息画出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3、能根据统计图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分析。

  4、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为:

  1、正确画出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统计图发现信息、分析信息,并能提出简单问题。

  说教法、学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四年级的学生实际,我主要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了解--尝试动手制作--掌握规律--运用规律等主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探索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与自学能力。

  教学设计:

  一、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老师带来了一些数据,让大家也了解一下我们身边发生的变化,

  二、探究新知。

  第一步是制作纵向单式统计图。

  1、制作纵向单式统计图。

  (1)出示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数量。**:这个复式统计表的含义是什么?

  (2)画一幅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呢?。学生讨论、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议。(说一说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都要画什么?)

  (4)说一说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作图时应注意的事项。(这种条形统计图能更加直观地观察到数据的变化情况,作图时应注意画的直条一定要直,数据准确,直条要一样宽。)第二步是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1)引导学生看黑板上的两幅统计图,并提出问题。复式条形统计图出现的必要性:①根据这两个条形统计图,你通过发现哪些信息?

  ②回忆怎样将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学生回答后教师演示)

  ③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黑板上的两个单式统计图的信息该怎么办?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先让学生小组互相交流,然后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肯定,然后适当引导,得出正确的结论。老师小结:我们在学习复式统计表的时候,经常把两种人物或事物成对地对比。例如男生和女生,1班和2班等。黑板上的两个统计图分别表示的是某地区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数量的统计情况,那么我们也可以在一个统计图中同时表达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

  (2)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小组作品、评议。(逐步完成对纵向条形统计图画法的认识)

  (4)让学生观察复式统计图。(展示)

  ①复式统计图都有什么?

  ②它与单式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复式统计图中有:统计图名,图标,横轴表示的是年份,纵轴表示的是数量,单位是“万人”。单式统计图没有图标,单式统计图中只有“一条”表示各年城镇人口的数量,而复式统计图每个年份的人口的数量是“两条”,同时表示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数量的数量。(学生边说,展示不同之处)

  3、看图回答问题。

  (1)引导学生回答:(出示问题)①哪个年城镇人口数量最多?哪个年份最少?②哪个年份与乡村人口数量最多?哪个年份最少?③哪个年份这两个地区的人口量增长最快?

  (2)**学生小组讨论: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引导学生发现总的来说城镇人口数量要比乡村人口数量增长的快。让学生感受到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的不断提高。学生通过对复式统计图的分析,进一步感受到它与单式统计图的不同,从而体会到复式统计图有着更大的作用。

  三、自主练习。

  1、检查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小组合作对他们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收集数据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现在向老师汇报?(学生汇报,教师适时地肯定与鼓励)

  2、让他们根据这节课所学习到的复式统计图的知识,画一幅复式统计图。并就他们所画出的统计图提出几个问题来。(学生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学生完成的统计图,并请小组**说一说所画图的含义。

  4、教师**:谁还能从黑板上的这些统计图中得到一些别的信息?

  5、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画复式条形统计图,同学们都很认真,表现都不错,特别是你们对根据所收集的信息画的统计图的分析,可以看出我们农村的不断发展,我们生活水*的不断提高,我们是多么幸福呀!鼓励学生积极地投入到统计活动中,就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学生通过自主的合作练习中掌握了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四、总结:

  1、你在这堂课中有什么收获?

  2、你们在这堂课的学习中有什么感受?

  3、你们对老师的讲授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或希望?

《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学生经历了简单的统计活动,学习了复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又是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重要基础。由于制作完整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要考虑的方面较杂,费时又多,而用Excel软件制图是信息化时代的趋势,不必在制图上为难学生,故北师大版教材建议在方格图上考核学生,甚至建议可直接出现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学生学习统计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即,一方面是数据的收集、记录和整理能力;一方面是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并由此作出解释、推断与决策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对数据和统计信息有良好的判断能力。我们已经形成统计教学以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统计过程为发展统计观念的认识。但是,我们是否还要辩证地看到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并不是每一次统计活动都要让学生经历全过程,而是要结合不同阶段的学习,有所侧重地**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某个片段,让有限的课堂时间用在刀刃上。居于这样的思考,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把简单的复式条形图补充完整;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分析统计数据的作用;欣赏条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用制作统计图的片段中感受电脑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锁定教学重难点为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二、教法选择与学法指导

  根据所学统计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及用

  Excel辅助教学的方法进行授课,并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进行学习。

  三、说教学流程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首先选择了教材创设的投球情境为课堂的主要资源。浏览前面有关统计图的教材,本节第一次出现数据是小数的,参阅其他版本的教材及参考其他,大多是统计班上男**学、不同地区人口,或温度的内容,且不在方格图中呈现。这一方面没有合并的强烈需要,另一方面不符合北师大版编者的意图。我把教学的重心放在让学生经历产生合并统计图的过程及从统计图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上。为了避免学生合并的随意和盲目,避免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在学生产生合并需求时,我不是马上放手让学生去合并,而是让学生先借助单式条形统计图仔细观察,思考如何合并?在学生充分思考及讨论达成大致模式后再让动手尝试。这样做还有利于学生在合并过程中进行数学化的思考,对想象活动进行必要的内化。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用数据来描述现象、回答问题和作出判断与预测才有时间的保证。

  预设本课教学时,我除了充分尊重教材的编写意图外,又对教学过程作一些开发与加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先后呈现单手投球的条形统计图,复式统计表和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既复习、激活学生已有的对单式条形统计图的认知,又为后继的学习提供准备材料,接着通过提出需要对统计图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才能作答的问题。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产生合并统计图的需求,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所要学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明确其适用的情境。而且,让学生先面临具体问题,再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数据来解释,并让学生尝试运用,从而切实经历复式条形统计图产生的过程,这对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性和敏锐性是大有好处的,这也恰恰是统计观念的精髓所在。由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既能让学生认识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学习是反映更丰富的信息的需要,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是由单式条形统计图发展而来的,初步感悟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又能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发展统计观念。

  这里值得一提的还有一点,那就是在展示完学生的合并作业后,我特地安排重现制图的过程,目的在于优化作图方法。我发现学生呈现的图虽然作对了,但作图的方法不够合理,会影响学习效率。

  应用环节,我首先提供缺少图例的统计图,再一次强化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紧接着让学生观察统计图捕捉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正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在保证重点落实的基础上出现变式——横向统计图,旨在培养学生灵活应对的能力。统计的作用如何体现,以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用到的和浏览各式各样的统计图入手。用EXCEL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对学生来说极有新鲜感,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故我特地作为拓展点引入。

  课堂总结,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既放手让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又重点引导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认识。

  统计教学,需要我们关注学生统计知识的学习、统计方法的掌握、统计观念的发展。统计知识的学习、统计方法的掌握是发展统计观念的基础。只有学生在教师精心预设的问题驱动下,主动地学习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方法,统计观念在才能得到有效发展。

《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6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第一课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一学段的统计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本单元的内容之前,应对第一学段的统计知识做简单的整理。看结构图可以说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统计表表示统计的结果,能够根据统计图表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经历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初步建立统计观念。这一教学在此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并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根据以上分析,我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按层次理解定位如下:

  首先我注重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知识是为现实生活服务的,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研究小组的交流协作,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操作和实践等能力。

  其次我认为重知识目标:

  1、使学生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或单式统计图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图。

  2、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作简单的分析,作简单的预测。

  最后是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的能力以及与他人讨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统计意识的培养、统计过程的经历、对统计功能的体会(预测、决策)、对统计图表、统计量的重新认识。

  二、说教法

  从教学内容来看,统计教学以探究研讨法为主。如设计中进行下个月进货的决策时,对已有的销售数据进行统计学上的分析外,其结果能对下一步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体现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从教学对象来看,小学中年级多用引导发现法、尝试教学法。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社会问题也会越来越好奇和关心,因此素材的选择加强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如设计垃圾**与研究等题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等社会问题任何一节数学课都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如谈话法、讲解法等的有机结合!

  三、说学法

  在教学互动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观察、猜测、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合作能力。因为是统计课,课前要去收集、整理实例,为课内互相交流积累素材。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复习旧知

  学校要购买一批体育器材,现在要**同学们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出示402班学生的纵向单式统计图情况。之后收集、整理、绘制本班学生的统计情况。

  (设计意图:1、复式统计表、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是学生学习本节课的重要基础,复习已有知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握教学的起点,为新课的导入做下了铺垫。2、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认识、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

  1、探究制作: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引导学生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经常把两种人物或事物成对进行对比)

  (设计意图:通过自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合作交流

  (1)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讨论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研究小组的交流协作,培养小组合作的能力以及与他人讨论、交流的能力。)

  3、全班汇报、交流并揭题

  4、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作简单的分析,作简单的预测。(比如说学校对体育器材数量的购买等做预测)

  (三)拓展提高

  P103某超市甲乙两种品牌的果汁饮料一、二、三月销售情况如下表。

  1、完成统计图

  2、分析统计图

  3、如果你是超市的经理,下个月应该怎样进货?

  (设计意图:设计了对某超市甲乙两种品牌的果汁饮料三个月的统计表,可以让学生**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然后从统计图中得到信息,对对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决策。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

  (四)深入研究

  垃圾的**与研究:

  1、课前通过**、查资料,了解当今社会的人们是怎样处理垃圾的

  2、汇报**结果

  3、出示“细心小帮贴”

  4、结合学校的勤工俭学活动:出示四年级4个班十月份的勤工俭学收入,制成统计图

  5、分析、发现信息

  6、做个小小宣传员: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画张宣传画、写句宣传语、写份倡议书、可以动动手变废为宝……让全校师生、让全社会的人都加入到分类处理垃圾、减少垃圾的行动中来。

  (设计此习题注重课程的整合,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由可内延伸到课外,在社会中、在生活中形成对垃圾的分类意识、减少垃圾的意识)

  (五)、课堂总结。(改变以前只对知识的单一总结,从情感、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结合总结)

  (六)板书设计:

  一张学生体育爱好项目的复式统计表,两张单式条形统计图,一张合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通过回顾复式统计表的学习方法就是合并,把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迁移到所学的新知识。而且这样的设计有助于体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势:便于比较同类事物的统计指标及对比关系。)

  (七)整堂课的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对统计教学明确指出: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等。所以提供了很多生活素材,有体现学生年龄特点及爱好如统计体育爱好、有体现统计的决策作用如超市进货问题,有进行环境教育的。让学生主动常识从数学的角度,运用统计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数学带来的乐趣。第二是促进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和互动,在体验中得到发展。新课程理念中对统计的核心目标定位在发展自己的“统计观念”,这决不等同与计算、画画等简单的技能,而是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感觉。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学生亲自收集、描述、和分析数据,努力使学生成为主动的探索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