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精选5篇)

校本课程范文第1篇

高品位的学校文化建设和高质量的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一支奉献精神强、专业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教师是学校文化建设和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教育观、人才观、教学观、教育价值观如何,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行为乃至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是学校文化提炼和加工的过程。虽然校本课程开发只是学校课程开发和建设其中的一个方面,但通过考察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案例可以看出,他们都充分挖掘了自己学校所有的资源,从中或提炼或强化或升华了学校自身的特色,形成了浓郁的具有本校个性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即学校文化的一种重要体现。如为了更好地推动学校的文化品牌建设,鉴于我校为深圳大学师范学院的附属中学,确立了深圳市“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校本课程建设个案研究》,聘请大学教授为课程建设顾问和指导教师,利用得天独厚的大学教育资源,归纳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感发意志、开拓智慧、厚积薄发、各成乃器”的课程理念,并提炼出新的“少年心事当拿云”的校训,以此作为学校文化的精髓来培养人和塑造人。

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就是传承学校文化的过程。校本课程建设不仅局限于课程文本的传递,更是整个学校文化空间(既包括非成文的体现学校传统、舆论、风气、习惯等的观念形态,又包括成文的规范教育教学工作的规章制度和学校的物理环境因素等隐性文化)的传递。这些文化因子的传递,可以使校本课程所要表达的内容建构起一种稳定的氛围,使得学校文化得以不断传承。

校本课程不仅传递着文化,校本课程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校本课程开发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新亮点,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新机遇。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是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课程管理和课程计划,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为目的,按一定程序开发的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学校文化即学校积累和建构起来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是包含精神、物质在内的学校意识和经验体系。校本课程强调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和多样化需求,继承学校传统并参照学校的发展走向,是学校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组成部分。

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是一种“共生”关系。学校文化是课程发展的土壤,任何课程的实施都会打上学校文化的烙印。校本课程实施的真正实现,依赖于学校文化的支撑。校本课程的实施与学校文化的创造有着共同的目标,即实现“人的发展”,因此,二者的“共生”既具有深厚基础,又具有现实可能。校本课程只有扎根于学校文化,才能体现学校特色,才能生存和发展;学校文化也只有与校本课程携手共进,才能塑造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发展”。我们应努力实现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的“共生”,在学校文化重建过程中,深化校本课程建设,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突出校本课程在学校文化中的地位,提升校本课程理念为校园精神文化。

基于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的这种“共生”关系,我们既要从学校文化构建的高度来开发校本课程,又要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契机,从课程与教学的层面全面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需求及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可。校本课程虽然可以由众多内容构成,但必须以一个“核心”为纲,将众多的校本课程组成有机的整体,构成课程系统,才能产生应有的教育功效。学校文化就是校本课程系统的“内核”,我们必须从学校文化建构的高度去全面规划校本课程的开发,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将学校文化视为一种固化的、可组合的东西,而且还要关注其超越性、动态性、时代性及整体性的特点,这样才能避免造成校本课程对学校文化的误读。

校本课程范文第2篇

校本课程体会

学校为了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发展同学们的各种兴趣爱好,学校在每各周星期三和星期四下午的最后一节课开设了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种类特别多,有微机、田径、美术、书法、折纸,还有关于科学研究和发明的……很新奇,同学们都觉得很有意思,每个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报名。

我报的是“研究性学习”,从一开始到现在我们研究的是植物和动物,老师告诉题目,然后我们在家里查资料,然后再和老师一起到校外观察。我们去海上公园观察生机勃勃的各种植物,到花店观察缤纷艳丽的各种鲜花。回来之后我们一起交流,这个过程很有意思,可以通过亲身感受,让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上的连在一起。也让我更多的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

通过校本课程,我们扩大了知识面,了解到了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校本课程太有意义了,它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丰富了我们的知识。

校本课程范文第3篇

校本课程的产品指的是《课程纲要》而不是教材

教材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教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教材展开,以致于产生了没有教材就没有课程的错觉。其实,在我国,“中小学教材是指中小学用于课堂教学的教科书(含电子音像教材、图册),及必要的教学辅助资料”;“中小学教材是指列入教育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的学生用书”。教材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它的编写、出版、发行、选用都必须符合一定的规定,遵守相关的法规。因此,尽管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对校本课程的产品作出编、审、用的专门规定,但考虑到学生用书的特殊性,建议不要将校本课程的产品称为校本教材。同时,考虑到校本课程的价值与定位,建议教育行政部门、督导评估部门以及学校不要关注校本课程的教材开发,而应关注学校层面的《校本课程规划方案》以及由教师开发的《课程纲要》。

什么是《课程纲要》?它有何意义?

《课程纲要》是指以纲要的形式呈现出某门课程的各种课程元素的文本。广义来说,大到国家课程方案,小到教师编写的教案或活动计划,都是《课程纲要》。狭义来讲,《课程纲要》是指包含各种课程元素的某门课程的大纲或计划书。这里主要取其狭义,是指教师依据《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和相关课程的性质而编写的、包含各种课程元素的一门校本课程的文本,它至少需要回答四个基本问题,即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

《课程纲要》对于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是一份课程计划,体现了课程的计划性,体现了校本课程整体规划与具体各门课程的一致性,避免校本课程开发的随意性;其次它是一份完整的课程文本,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审视一门课程,像专家一样思考,从一门课程的目标确定、内容选择与组织到实施与评价等,完整地建设一门课程,从而避免了教教材的习惯做法;再其次它是一种认知地图,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前就明确该门课程的目标和主要内容及教学安排,便于学生主动规划自己的学习;最后它是一种交流工具,有助于课程开发小组间、教师与学生间在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它是课程审议与管理的重要对象与工具,是学校课程委员会及外部督导与评估部门评估该门校本课程质量的重要依据。

那么,为什么说教师经常写的教学进度表不是《课程纲要》呢?因为,与《课程纲要》相比,教学进度表只有进度,没有教学;只有课文,没有课程;只有教师,没有学生。因此,编写《课程纲要》不论对校本课程,还是对国家课程,都是值得提倡的做法,特别是开发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纲要》。

教师如何撰写《课程纲要》?

校本课程范文第4篇

关键字 校本课程 开发依据 理论研究

一、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依据

(一)课程管理体制

课程管理体制,是指一个国家承担课程管理职能的组织机构及其工作制度的总称,包括各级课程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隶属关系、职责权限划分及常规工作等。它会随着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变化而变化,但往往又具有很强的继承性。目前世界各国的课程管理体制是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学校自主制三种,其中中央集权制强调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机构对全国课程的统一管理;地方分权制则将课程管理权力分散于各个地方的教育行政机关,并由其对辖区内各类学校的课程管理进行分级指导和领导,突出地方的自主决策权;学校自主制由学校自主对课程进行管理。

(二)课程管理分权体制

以上三种课程管理体制各有优劣,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但无法兼顾地区、个体的差异;地方分权制和学校自主制可以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但由于各地区、各学校发展及层次不同,难以在大面积上保证教育质量。从国内外的实践看,也都充分说明单一的中央集权管理管理或者分散的自主管理都不能适应当代学生和社会的发展。真正科学的课程管理体制应该是在分权与集权之间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最佳的结合点和生长点。因此,二战后,世界各国都对课程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世界各地对课程开发形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无论是国家、地方还是学校,都不应该独自进行所有的课程决策。课程开发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参与、共同决策,并形成了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模式。

(三)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依据

我国大陆地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实行“一纲一本”、高度集中的国家本位课程开发模式和课程管理体制。自上世纪80年末代开始,受到西方课程理论的影响,我国的三级课程开发模及管理式逐渐形成。其中校本课程开发被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度。从1886年到2001年,我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先后颁布了4份相关文件,确定了我国“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具体文件及相关内容如下表所示:

国家教育机关以政策上的支持,明确表明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在这一政策依据的支持下,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进入到系统的研究、实践阶段。

二、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一)校本课程开发概念的起源

1973年,菲吕马克(Furumark﹒A﹒M)和麦克伦(McMullen﹒I)两位学者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国际课程研讨会上首次提出校本课程发开这一概念。英文表述为“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或“Site-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缩写词为“SBCD”。真正从理论上为校本课程开发奠定基础是从英国课程专家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斯基尔贝克的“环境模式”以及美国课程专家施瓦布的“实践模式”等理论的形成开始。

“过程模式”基于对泰勒“目标模式”的批判,认为“课程应该考虑知识的不确定性,鼓励个体化的、富于创造性的学习,而不是把知识及其学习作为满足预定目标的尝试”。过程模式强调过程本身的育人价值,重视教师自的同时也重视学生的自主活动,对教师在课堂中的实践过程提出了其应遵循的五项“过程原则”。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很高,并且还由此提出了“教师即研究者”的课程思想。他认为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接受者和实施者,还应该成为课程的研制者和开发者。这一思想至今仍具有很大的影响,成为当代课程改革过程中重视教师主体作用的理论基础。

环境模式认为“学校要按照各自不同的情况,通过对学校环境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来作出课程决策,课程编制应该针对单个的学校和它的教师,即以学校为单位的课程编制乃是促进学校获得真正发展的最有效的方式”。这一模式有五个主要组成部分:分析环境、表述目标、制定方案、阐明实施和检查、评价、反馈及改进。环境模式试图将课程开发看做一个整体,综合了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以系统的观点来进行课程的编制工作,注重结合特定的环境来考察这个过程中各个要素和问题的各个方面,并广泛地将文化及社会因素联系其中。环境模式是后来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并且随着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深入,这一模式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实践模式认为“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构成的”,强调这四个要素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持续的相互作用。具体说来: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及创造者,教材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教材只有在满足了特定学习情境的问题和需要时才具有课程意义。环境则包括除上诉三要素之外物质的、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等因素,它直接参与到课程相互作用的系统中。由此可以看出,实践模式是以具体实践情景的特殊需要为核心而展开的课程开发,它植根于具体实践情境,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体现。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国内学者对校本课程开发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从理论到实践,校本课程开发在国内逐渐步入正轨。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建设主要基于西方教育民主化运动中提倡的新课程理论,除“过程模式”、“环境模式”、“实践模式”等上述理论外,我国课程建设同时也结合了杜威的儿童中心、布鲁纳的结构中心等理论主张。按课程设置权限确立起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课程结构。

三、当前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

(一)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

经过多年理论及实践经验的累积,我国学者对校本课程开发有了更加多样化的思考,以对校本课程开发的不同解释为例。阎衡秋在《我国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概况文献综述》一文中总结了目前国内学者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解主要有9种:

(l)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

(2)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的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加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

(3)校本课程强调的是,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地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指的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目标,通过与外部力量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4)校本课程指的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学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研讨、设计与专业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出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5)校本课程是由学校全体教师、部分教师或个别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6)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共同构成了课程开发的完整体系。

(7)校本课程就是指学校的本位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思想自主进行开发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它是课程管理权限再分配的结果。

(8)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

(9)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现场开发并展开,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即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

从上述9种表述中不难总结出各专家对校本课程开发概念的理解的共通之处,具体现为以下四点:第一,以本校教育哲学为导向,突出学校本位。尽管在具体概念中表述为“教育哲学思想”、“教育理念”、“教育目标”、“以学校为本位”等不同词汇,但都是以承认校本课中校本教育哲学为前提的;第二,强调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第三,以尊重学校环境、教师素质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为前提;第四,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充分尊重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做出的相应补充。与此同时,学者们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解分歧也可做出总结:一部分解释将校本课程开发简单地理解为由教师参与编写教材的活动,人为地缩减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另外,学生的需要没有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得到完全的肯定与重视。这些分歧实际是目前我国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常见误区的体现。

(二)目前我国校本课程开发常见的误区

1.认为校本课程等于学校教师自编教材

这一误区在目前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过程中存在最为普遍。在《川、渝、云、贵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的调查研究报告》一文中,对“校本课程的内涵”理解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3.1%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就是学校或者教师自己编写教材。组织教师编写教材或相关辅导材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途径和方法,但若在两者之间画等号,那就是人为地缩减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另外,这样唐突的限定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教师的视野被限定,思维无法打开,最终也不利于校本课程的循环动态发展。

2.认为校本课程等于综合实践课

从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初状态看,这一误区存在得十分理所当然。由于我国校本课程是在学校原有的实践课、活动课、选修课、兴趣小组等形式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来的,因此将校本课程等同于综合实践课有其特殊的历史渊源。综合实践课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载体,其实践性和活动性大大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可以弥补学生在学科课程中缺少的参与课堂的机会。但与此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应该注重学生探索研究能力的培养。将校本课程同于综合实践课,无法完全达到校本课程发展学生能力、提高教师素质、体现学校特色的目的。

3.认为校本课程开发等于增加选修课

增加选修课是实现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快途径,组织速度最快,且最容易体现学校特色,但是这一做法并非校本课程开发的最佳途径。从课程管理体制的角度讲,校本课程的课程设置权力在学校,学校可自行确定具体增设哪些课程。但是,增设哪些课程却不是拥有了课程决策权就能迎刃而解的问题。开发校本课程要考虑与国家、地方课程的相互协调,要考虑内容上是否存在冲突或重复,要考虑时间、空间的安排与其他课程是否和谐。许多学校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不考虑新增课程与原有课程之间的协调,尤其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往往重复出现,造成课程的“虚胖”现象,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曲解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盲目的做课程加法是不可取的,开发哪些校本课程,必须置于学校课程的整体目标和框架中进行全盘考虑。

四、总结

校本课程开发发展至今,在有了强劲的政策支持,取得了丰富的理论研究经验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在“一纲一本”的课程管理体制时代里,校本课程是激发和鼓励学校、教师积极性的教育口号,但在课程分权管理体制下的今天,校本课程开发要做的是结合实际,探寻一条体现学校特色,有助教师素质提高,最终促进学生成长的校本之路。总之,校本课程开发要全面分析学校自身的条件、优势及特点,从整体上把握课程规划的可行性。只有这样,校本课程的开发才具有实践的价值和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甫全主编.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校本课程范文第5篇

如何划分校本课程的开发类型

校本课程开发的分类有许多种,归纳起来,主要有开发主体、开发范围与开发程序这三个维度。

如果按开发主体来划分,则有教师个人、教师小组、教师全体以及与校外机构或个人合作等四种类型,现阶段我们主要倡导教师小组、与校外合作这两种。

如果按开发范围来划分,则有单门课程、一类课程和所有课程的开发,现在我们主要倡导一类课程的开发。

如果按开发程序来划分,则因程度不同又可分为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和课程新编等类型。在这几种方式中,课程开发主体的参与程度由低到高,开发的范围从小到大,开发的程度也由易到难。课程选择是参与程度最低的校本课程开发类型,只是行使了课程选择权,是从几种备择的课程中选择一种。课程改编、整合是在备择的课程中通过增减和重组对已有的课程进行加工。课程补充、拓展是对原有课程进行补充性、拓展性的加工。课程新编是参与程度最高的校本课程开发类型,意味着按照一定的规范或技术创生一门崭新的课程。

校本课程有哪些具体的开发形式

综上所述,开发程序是决定校本课程开发质量的重要维度,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校本课程开发的各种具体形式。

课程选择。主要是指在备择的几种课程中选出一种最符合自己需要的课程作为校本课程。在校本课程开发刚起步时或课程开发能力比较缺乏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经常采用这种适宜的方式。如当学校确定要开一门书法课,在既没有经验又没有合适的教师的情况下,看看别的学校有没有可借鉴的或类似的课程,如有,就可以移植或选用,以后再逐步建设。当然,课程选择至少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即教师要有选择的权力,同时还要有可供选择的课程。

课程改编。主要是指学校和教师对已有的课程(或自己的、或别人的)进行修改,以形成一门适合自己实际需要的课程。它也包括某些学校引进国外的课程进行翻译和本土化改造。课程改编一般涉及五个方面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修订,即目标、内容选择与组织、实施方式、评价方式与课程资源的修订。

课程整合。主要是指按照某个重要的主题将两门及以上学科知识体系的知识或技能组织成一门新的课程。这样的课程可以弥补以分科为主开发的国家课程的不足,同时也可以使校本课程引进最新的主题元素,如可以以灾后心理辅导、汶水新城规划、奥运志愿者、太湖水污染治理等这样的主题开发跨学科或超学科的校本课程。

课程补充。主要是指对原有课程的不足而进行有针对性地补充,以形成一门新的校本课程。课程补充可以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如英语会话、作文写作指导等,也可以是对校本课程的补充;可以是矫正性的,也可以是补救性的。

课程拓展。主要是指对原有课程的优势而进行拓展,以形成一门新的校本课程。课程拓展可以是对国家课程的拓展,如数学思想、唐诗欣赏等,也可以是对校本课程的拓展,如国际象棋Ⅰ、国际象棋Ⅱ等;可以是内容的广度拓宽,也可以是内容的深度加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