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论文(精选5篇)

城市地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正当人类张开双臂迎接千禧之年,世界欢呼世纪之交的伟大时刻,《中国城市经济》杂志在原《城市经济》的基础上创刊了。

《中国城市经济》杂志在人类社会发展重要的历史时期,在中国的大地上诞生了,不仅具有独特的背景和环境,而且赋予了它光荣和艰巨的任务。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的领导按照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理论精髓,明确规定了《中国城市经济》的任务内容,确立了正确的办刊方针。

德高望重、才识卓异的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汪道涵同志亲自题写刊名和撰写发刊词。他指出“新的世纪即将来临。我们正站在新的伟大历史的起点。中国进入一个城市迅猛发展的崭新阶段。”在21世纪,中国要实现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中国城市经济》应当全面系统地探讨中国城市及城市经济中的若干重大问题。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李铁映同志,对《中国城市经济》,寄予厚望。他期望《中国城市经济》要面向城市经济实际,多登实际的东西,要抓重大课题,要登重要研究成果……,要有信息性、参考性、实证性,对城市经济工作真正起到咨询指导作用。

《中国城市经济》创刊已经整整的五周年了。

五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和中国共产党成长中,发生并经历了许多重大的事件,是奋发向前,光辉灿烂的五年。2001年中国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为此2000年十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和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任务;200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总书记在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进一步阐明了“三个代表”的思想;2002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是我党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会议。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成为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的文件。

五年,中国人民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经济社会发展,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稳步地走向现代化。

五年,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科研和教育中心的城市,成为现代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和经济增长的坚实基础,全面步入城市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新的征程。中国城市的发展进程和建设规模是过去任何一个五年所不能比拟的。

五年,城市的发展和进步推进了城市理论的创新和建设,城市理论队伍正在不断的壮大和成熟。

五年,《中国城市经济》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发挥了自己应有的作用。

1、坚定不移地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按照创刊《中国城市经济》所确定的方针,坚持以宣传贯彻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办刊的首要任务和指导思想,密切配合党的重大的方针政策,紧跟国家前进的步伐。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十六大一闭幕,2002年第12期《中国城市经济》,结合中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集中宣传贯彻十六大的精神,发表了汪道涵、王茂林等同志和刘淇、等大城市领导学习十六大、贯彻十六大、宣传十六大的重要文章。

本刊对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对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十六届三中全会等都大力宣传贯彻。态度积极、反映敏锐、行动迅速。

2、积极及时地反映重大战略问题。加速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城市发展与建设的首要问题。《中国城市经济》杂志社配合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组织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并且发表了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名誉会长李铁映同志“关于加速我国城市化的几个问题”的长篇文章。文章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城市化重要问题,明确提出了,“在城市化过程中处理好地区关系”,“确立协调的城乡关系”,“充分重视城市的内涵发展与环境生态建设”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问题。明确指出,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要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科学办事”。李铁映的文章在当时产生积极的影响,对指导城市化的推进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积极地组织城市化搞得好的浙江等有关省市的领导和管理部门的文章,介绍其经验和作法,产生了典型和示范效应,对推进中国城市化,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3、一以贯之地学习和理解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首先需要建设有特色的城市,因为城市是核心。《中国城市经济》面对一些城市发展中“千城一面”照抄照搬西方城市的偏向和弊病,组织有特色的大、中、小城市和城镇的文章,刊登阐述重视城市特色的理论文章,这有利于克服这方面的问题。

4、脚踏实地地为城市、为实践服务。开发西部是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所确定的重要战略,在我们的杂志中刊发了许多来自西部地区或研究西部问题专家的文章,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指出,开发大西部要充分重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更要充分发挥城市,特别是西部大城市的中心作用,同时探索西部城市建设与发展,推进西部城市化的对策和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一心一意地坚持服务于城市的方针。《中国城市经济》始终坚持服务于城市的方针,根据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新经验、新问题和新课题,组织相关的文章,介绍有关的经验。我们发表了不少城市、部门、企业的典型经验。而且通过杂志社联系面广等特点,加强与城市的广泛联系,想城市居民之所想,急城市领导之所急,组织专家为城市服务。

6、始终如一地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城市经济是极其广泛的领域,涉及各行各业,《中国城市经济》在牢牢把握大的政策方针的前提下,发表了涉及城市的方方面面的文章,如城市步行街、城市社区、城市企业、城市教育等,题材非常广泛,文章十分活泼,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知识性、趣味性等,但又不失专业性刊物的特点。同时,《中国城市经济》作为城市领导的园地;城市专家的平台、城市企业家的俱乐部,发表了来自各方面及不同观点的文章,展开有意义的讨论,作者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7、积极推进和支持城市经济学科建设。五年来《中国城市经济》发表了从事城市经济研究的学者和专家的研究成果。许多文章具有明显的理论深度,富有创新性和探索性,产生了不少理论闪光点,对推动理论前进和实践的发展有明显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11、12期合刊“城市金融”专栏特华财经研究所撰写的《首都金融业发展战略报告》是既有深刻理论,又有丰富实际,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突出专业的好文章。有利于城市金融的学科建设。同时,《中国城市经济》有选择地发表城市经济学系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习作,得到了社会的好评。

8、不断探索和前进。《中国城市经济》在办刊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和曲折,特别是经费的困难,也出现过一些波折,但是,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的具体领导下,不断的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总结经验教训,使《中国城市经济》杂志不断前进,特别是2003年调整领导班子,充实编辑力量,改进版面,由黑白版改成彩色版以来,出现了新的面貌和气象,发行量也随之有所增加。

杂志面临三个新的环境,一是城市经济有了很大发展,面临许多重大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课题。杂志不仅要予以及时的反映,而且要作出科学的理论阐述,提出正确的建议和方案。对杂志的要求越来越高;二是面临杂志如林,竞争激烈的情况,如果杂志不能创新和改革,办出自己的特色,杂志不仅不能发展,甚至连生存都很难,或者被淘汰;三是杂志的作者和读者的队伍越来越宠大,构成和层次发生了变化,赏读兴趣和审美观念都越来越多样化,这对刊物的内容安排及版式设计、发行样式等都提出了挑战,当然,也为杂志的发展变革提供了新的广阔的空间。

1、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在推进城市和城市建设发展中同样出现了许多值得密切关注的问题。《中国城市经济》作为一份科学杂志、专业杂志,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尊重科学、宣传科学,推崇科学,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权。唯科学为大,唯科学为上,唯科学为高。发表具有真知灼见、内容丰富、科学性强的文章,使《中国城市经济》成为坚持科学、捍卫真理的卫士,支持科学发展的斗士。

坚持科学的世界观首先要有科学的态度,先进的道德对待科学。坚持正确的学风。

2、发扬科学创新精神。城市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前沿,是中心。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间的竞争首先是城市间的竞争,创新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是城市生命力之所在。任何城市都必须具备持续的创新能力,不断的创新精神。《中国城市经济》要把发现、发扬和支持城市的创新放在首位。特别要鼓励城市经济的理论创新和建设创新。为此,研究城市发展的新问题、新理论和新动向,增加对新生事物的洞察力,提高政治的敏感性和经济的前瞻性、预见性。使《中国城市经济》从内容到版面,从作者到编者面目一新,富有创新精神。

3、坚持创导先进的理论。在城市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理论也是五花八门,对许多事物、问题和事件都会出现不同的观点和理论。其中有的是正确的理论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及广大群众的利益。但是也有的是反映了陈旧的观念和思想,只有先进的理论才能指导实践,推动实践的发展,因此对一个杂志来说,不仅要有政治上的敏感性,而且要有理论上的高度鉴别能力。发表坚持“三个代表”原则,特别是代表先进文化的文章。永远站在理论的前沿。

4、坚持正确内容定位。目前杂志如林,竞争激烈,形式各异。有的杂志用高质量的纸张、精美的印刷、美女图片、荒诞不经的奇谈怪论等吸引读者的眼球,甚至用不健康的、低级的、黄色的不堪入目的画面期望博得读者的欢心。《中国城市经济》作为专业性、学术性、高层次的刊物必须摒弃世俗的、低级的观点和做法,坚持正确的内容定位,形成自己独特的、健康的风格,同时注重内容的可读性、广泛性和形式的活泼性和文字的生动性和规范性。

城市地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营销;4PS理论;海洋文化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23)20-0050-02

城市营销学,是地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城市科学、产业经济学、营销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其核心就是将城市的各种资源以及所提供的公共产业或者服务以现代市场营销丰富地向购买者兜售。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城市文化发展对经济和社会都有积极贡献。经济贡献包括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可刺激消费、增加GDP,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联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社会贡献包括更新民众文化观念、提高民众素质、形成特色文化地区、营造城市文化氛围、提升城市形象和影响力。

随着城市营销实践和理论的发展,研究人员逐渐认识到,城市营销不只限于经济方面,也涉及诸如环境保护、地区形象建设、公共利益等内容。城市营销的内涵在于满足全方位的顾客需求,这就要求对城市营销的理解和研究不能只局限于经济范畴,为使城市营销持久高效,应充分意识到营销中的文化要素及其发挥的重要作用,注重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让城市营销的对象(居民、投资者、旅游者、企业等)在获得城市产品和城市服务的同时,还能获得精神层面上的满足,从而树立起城市优秀的积极的正面形象。

大连市三面环海,是全国海岸线最长的城市,有着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海洋文化是大连这座海滨城市的特色文化。海洋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和体系,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调整人与海洋的关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住行、民间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从2003年开始,“打造文化大连”成为大连独有的城市文化品牌。大连要充分挖掘海洋文化资源,寻觅城市精神的文化内涵,努力建设开放型、国际型、合作型的海洋文化,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建设。

虽然对于城市营销的理论框架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但是,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城市营销的理论框架已经初显雏形。本文将使用4PS理论即产品策略、渠道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进行展开,系统研究城市营销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1 海洋文化产品策略

海洋文化产品是海洋文化供应者提供给消费者的海洋有关的产品或服务,按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可分为经营性和公益性文化产品。按产品属性可分为物态文化品,如海洋工艺品、玩具、服饰等;服务文化品,如广告、咨询、娱乐等;活动文化品如社区活动、运动比赛等;内容文化品如电影、书籍等;文化设施包括承载各种海洋文化品的场所和设施,包括剧院、电影院、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体育场所。这些涉海产品在要在文化发展的导向和宏观规划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2 海洋文化渠道策略

主要做好海洋文化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首先,要努力争取各方面对海洋文化产业的扶持,支持和鼓励社会投资。要积极吸引国内外各类海洋文化建设专家和人才,整合本市涉海人才资源。要打造好有鲜明海洋文化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产品,同时也要抓好海洋文化理论研究和系列文化活动。要重组和调整海洋文化产业结构,创新和开发海洋文化新产品与新服务,大力发展具有知识产权和竞争力的海洋支柱产业,使海洋文化产业成为大连海洋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

3 海洋文化价格策略

Burgess通过对英国地方政府和企业广告材料的统计分析,发现所有广告都竭力强调的两点城市形象:一是经济优势。区位和商业优势、可靠的劳动力、廉价的租金和政府政策提供的金融诱导以及政府与企业的合作意向等,都是宣传材料中竭力渲染的内容。二是生活质量。地区生活质量是通过一个地区的景观环境形象、人民和文化遗产方面的内容来反映。根据城市形象形成的规律,可以通过文化编码的方式策划出富有吸引力的良好城市价格定位。以此吸引目标群体,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4 海洋文化促销策略

第一种是利用广告进行宣传。首先是通过新闻媒体如电视、广播等影视手段做广告。其次是通过城市指南、宣传册、互联网页和期刊杂志上的广告进行宣传。西方城市广泛地开展着城市形象运动。他们通过新闻宣传媒体制作大量的广告,精心设计并印发宣传册子,竭力宣传自己具有某个大区域的地理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区位。

第二种手段是利用重大事件制造轰动效应。通过重大事件,如全运会、足球锦标赛等重大体育赛事,涉海博览会、海洋有关国际会议,文化活动如海洋文化节、沙滩艺术节、大连国际服装节、电影节等,以及各种节日和贸易集市等进行宣传、交流。在宣传活动中,要强调大连城市的生活质量和浓厚的海洋文化,如城市狂欢节、沙滩盘球赛等体育赛事等。这些宣传手段对扩大海洋文化的宣传,提高城市的整体知名度,增强城市对外部投资的吸引力,吸引人们前往旅游观光,切身了解城市、体验城市,从而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第三种是提升城市生活和生产环境,塑造滨海现代城市景观,满足人们对生产和生活条件和环境的要求,建设一个适宜居家生活、企业发展、商务活动和旅游的海滨可持续城市。城市景观例如沙滩建设,海之韵广场和港湾桥等有海洋特色的景观修建等既可以被看作是大连城市形象重塑的一种体现。在海洋文化的建设中,城市景观起关键性作用。

总之,要重新审视、科学论证大连市海洋文化资源前景。大连是因海而生的,从产生之初就受到海洋文化的滋养,具有明显的海洋文化特色。就文化而言,大连文化是以齐鲁、东北、俄国、日本等文化为底蕴的复合型文化,彰显着海洋文化的多元化特征。海洋文化正是大连城市文化的灵魂所在。要打造好海洋文化,要充分挖掘、整理城市海洋文化的脉络,应用市场经济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些海洋文化资源,根据大连城市历史发展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区域经济环境等特质,通过系统分析、科学论证,对大连市的特质海洋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形成新的城市文化特色和海洋文化的新亮点。同时,只有创新观念,才能切实增强海洋文化的发展活力。大连市应从城市战略发展的高度,树立建设海洋文化名城的观念,无社会各界,都要立足岗位和实际求创新,力争将大连建成以“中外海洋文化交流的窗口、现代海洋文化人才荟萃的中心、海洋文化艺术精品的基地、海洋文化产品交易的市场”为主要内涵的国际海洋文化名城。

参考文献

[1]白长虹.从城市营销到城市文化发展[J].天津社会科学,2008,(2):80-84.

[2]郭国庆,刘彦平.城市营销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启示[C].JMS中国营销科学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2004.

城市地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美学 城市人 现代品格

20世纪的中国美学研究,是一个收获巨大的领域。其成就有三:一,从无到有,中国美学具有了现代形态;二,打开了中西美学的交流之源,使中国美学研究获得了更为广阔的知识空间;三,产生了一批重要的成果,为此后中国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利用的新资源。但无庸讳言,20世纪中国美学的研究又存在着诸多局限,在我看来,它没有完成自己的现代性建构。注意,此处的完成,是指它具有了充分的现代精神,而参与这一研究的学者们,也是具有充分的现代意识的。20世纪中国美学研究徘徊在古典与现代之间。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基本的是20世纪中国美学的研究,没有十分及时、十分自觉地将当代的现实问题作为自己的理论研究对象,没有站立在现实问题的立场上,加强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总结。即使当美学家们具有了一定的现代意识,他们的这种现代意识,由于是引进的、往往因为不是针对现实的而得不到有效与及时的更新,这种现代意识也就体现得不够充分,甚至会在时过境迁中失去它的现代性。比如,从王国维、朱光潜到宗白华引进了西方的无功利美学观,这对建立中国化的现代美学体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他们的现代意识与现代建构又是不够充分的,在对传统的美学现象的阐释上,是起到了转型作用的,但对现实问题的回答又是无力的,不能充分地反映现代美学的精神与走向。我认为其间一个具有象征性的事件就是:他们的研究中没有含纳现代城市,他们的美学现代性,也就不包含现代城市的审美活动与审美经验。试问:生活在现代城市高速发展的时期研究美学,离开了对于城市美的思考与把握,能够建立真正现代意识上的现代美学吗?我认为是不能的。不少研究者发现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的美学思想是以和谐为底子的,不能反映冲突与矛盾在美学中的地位,就说明他们的美学,仍然不是现代美学的成熟形态。我认为这种美学研究的现状其实反映了一种文化上的对立,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所代表的仍然是传统的以乡村文明为底蕴的美学观,尽管他们可以在审美活动与社会功利关系上接受现代的美学观念,但并不等于他们能在一切方面接受现代的审美观念。特别是由于缺乏对城市文明的接纳与总结,他们美学研究的普遍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一些新的以城市审美经验为特征的审美现象没有进入他们的理论视野,更不能成为他们的美学思想的有机构成部分。这样一来,他们的美学研究用于解释传统社会中的审美现象,显得贴切,可用于解释现代城市中的审美现象时,就显得捉襟见肘。新的审美现象没有进入美学研究,新的审美经验当然得不到有效的与充分的阐释,因此的新的美学理论也就必然不能建立起来。已经初具形态的中国现代美学,确因缺乏与现代城市文明的对话能力,因此,不是属于现代城市文明的一种美学理论形态。

这样看来,将现代城市纳入中国美学研究,建立“城市美学”的研究新领域,成为中国现代美学拥有更大的阐释空间的必然选择,也成为中国现代美学寻找新出路的必然选择。但从我的了解情况来看,这样的现代转型,还是极为模糊的。从有关资料知道,在日本,1984年,美学家今道有信提出“城市美学”这一概念。在中国,1987年出版了黄孝春、许红的《人·都市·美——城市美学漫谈》(湖北人民出版社)的编译著作,从内容上看,可能译自日文。2000年出版了段汉明的《城市美学与环境景观设计》(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该书对什么叫城市美学没有给出界定,其实重点是在环境景观设计的表述上。近20年来,城市美学研究的文章廖廖无几。我检索了中国期刊网,从1994年到2003年,以文史哲类的检索计算,以城市美学命名的仅2篇文章,包括所有学科在内的检索结果只有8篇文章,其中5篇出之一人之手。实际的研究状况是:从事美学研究的美学家几乎没有涉足城市美学领域;与其他任何美学命题的研究相比,数量之少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对城市美学内涵的理解十分简单,定位极不准确。迟至1993年,美学家彭立勋才撰写《城市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1),揭开了城市美学研究的理论序幕,但并没有引起较大的反响。城市美学在中国,仍然是一个灰姑娘,那些美学的王子们还没有来到她的身边。可供利用的资源倒是1990年以来在中国兴起的大众审美文化研究,可惜的是,从事城市美学研究的人因为自身知识背景的限制没有注意到它,另一方面,从事大众审美文化研究的人,又没有将大众审美文化研究自觉地纳入到城市美学的范畴中加以重新审视,因而难现它的新价值。

但城市美学不是建筑美学的对等物。建筑美学是依附于建筑学的一种形式美学,它是技术与美学结合的一门学科,因此,它不能完整地反映城市审美活动的全貌,这样去理解城市美学会过于将城市的审美活动物体化。其实,建筑只是城市人的审美活动的一种载体,忽略城市人的主体地位,是不能很好地把握城市美的灵魂的。就是认为“城市美学是一门研究建筑、城镇、大地景观等一般审美规律的综合性的部门分支美学。”“城市美学所涉及的美学门类则主要有环境美学、技术美学、生活美学、艺术美学”,(2)也没有抓住城市美学研究的牛鼻子。城市美学研究的“城市”不仅是静止的客体对象,包括建筑、景观、各种生活现象,更要研究活动的城市主体——即作为城市灵魂的城市人,所以,城市美学研究的是城市人的审美意识及其活动状态,研究城市人的审美意识是如何形成的,如何表现的,具有何种的美学价值,并可能向何种方向发展等问题。城市美学,首先是一种人文学意义上的美学研究,其次才是技术上的结构研究,或者说,首先是一种精神研究,其次才是一种表现形式的研究。只有这样,城市美学的研究才形成了它的独特性,即区别于传统的以乡村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传统美学,才有可能在对城市人的审美意识的深刻把握中,建构以城市审美经验为内容的现代美学思想。

因此,对于城市美学而言,并不仅仅只是拓展了美学研究的领域,在研究乡村,研究自然之外,多了一个研究对象,而且意味着研究立场的迁移,研究者应当从站在传统的乡村的立场上转移到站在现代的城市的立场上来,才能开辟美学研究的新境界。所以,城市美学既是从美学的角度来研究城市,此时,美学研究只是多了一个对象;更是从城市的角度来审视美学,此时,美学研究将通过城市这一媒介建立现代性的审美价值标准。比较传统的美学,城市美学是一种现代的美学知识体系。因此,城市美学的研究思路必然是特别关注分析新的审美现象,总结新的审美经验,创造新的审美理论。如果在研究城市时,仍然原封不动地只会使用传统的美学理论,那将意味着城市美学的名存实亡。就目前讨论城市美学的文章来看,我认为绝大多数都没有跳出传统美学的樊篱,他们的研究只是旧瓶装新酒,用旧的美学理论套在新的城市审美现象之上,好像新的城市审美现象就是为了证明传统的美学是如何正确的才诞生的,全然不知,新的审美现象已经包含了对旧的美学理论的突破与颠覆。

比如在论及审美态度时,美学理论著作总不忘谈论中国古代的美学概念虚静说,它认为人虚静了才能审美,所谓虚静就是专心致志、不关心世俗功利才能审美,这有道理,因为人若负累过分,心胸就会堵塞,怎么能够有自由的心境去审美?但这是绝对的吗?在虚静之外,有没有其他的审美态度?我看是有的。现代城市中的迪斯科、卡拉0K、大型音乐晚会、街头狂欢等,就不符合虚静的传统标准,难道这里就没有审美存在吗?这需要我们作出新总结。另外,从19世纪法国诞生颓废主义的文学艺术现象以来,颓废成为艺术创作中的一个新宠,也是传统社会中所缺乏的,它就不美吗?若不美,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艺术家们去实践呢?传统的美学研究并不关心颓废,今天要对颓废作出解释,是现实的需要。至于大众审美文化现象,更是体现了现代社会特点,它们在美学研究上提出的新问题更是多得难以计数,如果还是一味地用传统的美学理论来说明这些新问题,是没有多少说服力的,结果可能是:理论家尽管论述得头头是道,却与大众的审美经验毫不相干,新的审美现象还是源源不断地产生着。城市美学处于这样一种理论现状之下,它应当代表的是美学的新方向,代表着美学研究的现代性拓展。我认为城市美学的现代性体现在这样几个主要方面:

其一,它代表着现代的城市文明,是对传统的乡村文明的突破,因此,城市美学应当揭示的是人类在拥有城市文明以后,它具有多种审美经验,而不是仅仅只有一种以乡村文明为摇篮的传统的审美经验。

其二,它不是一种静态的美,而是一种动态的美。静态的美,将人带向一个幽深辽远的审美境界,这个境界以时间为主要标志,人在那里体验到的是无的自由。动态的美,将人带向一个实在丰硕的审美场所,这个场所以空间为主要标志,人在那里体验到有的自由。这两种美,都是人类所需要的美,绝不能用一种美来否定另一种美。

其三,它是一种多媒介的美。城市的审美活动远比乡村的审美更其丰富多样,它更多地融入了现代技术的要素,所以,它的美的内涵,不是被削减了,而是被极大地扩大了,这种扩大是审美活动的必然趋势,不能将其视作是审美的混乱。现代城市审美活动的多样化,在满足人的欲望方面,远比传统更其动人心魄。

其四,城市美学应当在传统的美学之外创造属于它的基本理论范畴,使得城市美学能够有效地解释现代生活,而不能在面对现代生活时,仍然使用传统的范畴,否定着生活的向前发展。城市美学,应当是一种向前的开放的美学。

城市美学,是一个远比过去的美学理论包含更多理论创新内容的新理论体系,只要理论家们愿意为研究它而贡献自己的热情,城市美学的研究将有效地改变中国美学研究的现状,提升中国美学理论的现代品格。

城市地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1.1 关于城市规划的定义及讨论

城市规划是一门自古就有的学问,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知识组成。城市规划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

要建设好城市,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城市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来进行建设。城市规划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区域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要预见并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作好环境预测和评价,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使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协调、坏境优美的综合效果,为城市人民的居住、劳动、学习、交通、休息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1.2 规划理论的来源和历史

1.2.1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起源是多元和复杂的,例如Campbel将其归结到以下几个基本事件:

(1)田园城市(Garden City, E.Howard);

(2)城市美化运动(City Beautifu1,Burnham);

(3)公共卫生改革(Public Health Reform) 。

但也有学者认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柯布西埃的“当代城市”和赖特的“广亩城市”三者才是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起源。

而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根源,则应追溯到更早的欧文(Owen),圣西门(Saint-Simon)。傅利叶(Fourier)、Godin和Cabet等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和社会平等等传统的思潮。

1.2.2 虽然在世界各古代文明中,如:古代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和古希腊,都有城市规划,将人类的活动融入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并为社会和政治统治秩序服务。但我们通常把为市民大众服务的现代城市规划活动与传统的为君权的城市规划区别开来。但也有对现代城市规划更带批判性的观点,认为现代城市规划在实践中,一方面在各社会利益集团间进行权衡,另一方面也继承了古代城市规划中为政治统治者和社会强者利益服务的目标。

1.3 规划理论发展历史的阶段划分

1.3.1 三个阶段的划分

Donald Kruekeberg将过去100多年城市规划发展历史划分为三阶段:

(1)1880~1910,没有固定规划师的非职业时期;

(2)1910~1945,规划活动的机构化、职业化时期。

1.3.2 七个阶段的划分

Peter Hall将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历史划分为七个阶段:

(1) 1890~1901:病理学地观察城市;

(2) 1901~1915:美学地观察城市;

(3) 1916~1939:从功能观察城市:

(4) 1923~1936:幻想地观察城市;

(5) 1937~1964:更新地观察城市;

(6) 1975~1989:纯理论地观察城市;

(7) 1980~1989:企业眼光观察城市;生态地观察城市;再从病理学观察城市。

1.3.3 历史时期的划分方法

Donald Krueckeberg采用是年代分段法,三个阶段互不交叉。而Peter Hall采用的是思潮分段法,以规划理论对待城市的观察角度作为依据,他所划分的规划理论时段之间在时间上有相互重叠和交叉,如:第6阶段“纯理论地看待城市”和第7阶段“企业的眼光看待城市,生态地观察城市,再从病理学观察城市”都包括1980到该文发表时的1989年。一般而言,对规划理论发展阶段的划分可以有三种基本类型:

(1)以时间的自然延续来划分。如Donald Krueckeber只的划分方法,将某一时段的规划理论或规划实践作为这一年代的特征;

(2)以主流思潮为主线,再划定年代的上下界线,如Peter Hall的划分方法;

(3)以时代和思潮相结合的方法。

1.4 规划史上的重要节点

1890~1915核心思想词:田园城市理论,城市艺术设计,市政工程设计;

1916~1945核心思想词:城市发展空间理论,广亩城,基础调查理论,邻里单元,新城理论,历史中的城市,法西斯思想,城市社会生态理论;

1946~1960核心思想词:战后的重建,历史城市的社会与人,都市形象设计,规划的意识形态,综合规划及其批判;

1961~1980核心思想词:城市规划批判,公民参与,规划与人民,社会公正,文化遗产保护,环境意识,规划的标准理论,系统理论,数理分析,控制理论,理性主义;

1981~1990核心思想词:理性批判,新马克思主义,开发区理论,现代主义之后理论,都市社会空间前沿理论,积极城市设计理论,规划职业精神,女权运动与规划,生态规划理论,可持续发展;

1990~2000核心思想词:全球城,全球化理论,信息城市理论,社区规划,社会机制的城市设计理论。

2 城市规划专业与相关专业、经济社会的关系

2.1 城市规划专业与相关专业、学科的关系

城市规划专业是一门知识性较强的专业,专业培养具备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管理、决策咨询、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开展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城市生态规划、园林游憩系统规划,并能参与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市开发、房地产筹划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城市规划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2 城市规划与经济社会的关系

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工业革命之前,由于城市发展速度缓慢及城市规模较小,城市的社会问题表现得并不明显。工业革命后,由于城市规模的迅速膨胀引发出的大量的社会问题,引起了人们对城市规划的思考。

从理想城市的构想到现实城市规划建设,经济社会问题一直是城市规划关注的主要内容。尽管如此,现实的城市规划对城市社会问题的解决总是难以取得理想的结果,旧的社会问题的解决总是伴随着新的社会问题的产生。从城市住房拥挤、环境恶劣到房屋破旧、住宅紧张,从经济危机、经济萧条到内城衰退、社会混乱,从出现贫民窟到社会分化,从公众参与、社区规划到倡导性规划等,城市社会问题的不断出现、解决和城市规划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西方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总是在不断地寻求解决城市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取得发展,现代城市规划对实现城市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 本专业的方法论研究、手段方法、理论及其变革,思维方法的特点

3.1 城市规划方法论的基础思想

3.1.1 规划的业主

城市是整个城市居民的,不是某个政府、集团或个人的。规划师必须考虑协调全体市民的意愿和利益,而不能为某些投资者或付钱者左右。所以,规划的业主应当是城市社会,这是城规划的出发点和归结。作为规划的直接承受者和受影响者,他们必然要在一定时间里对规划作出反应,而这种反应受他们的价值观和规划的价值观的决定,一般很难为规划师在事先预测和进行规划时所觉察,在规划制定过程中作出全面的安排。

3.1.2 规划师

广义概念的“规划师”应包括以下几种:专业规划师、经济规划师、政府官员和城市建设管理专家、土地开发和管理机构以及广大市民。其中专业规划师分为两种:一类是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协调者和决策者,如城市规划师;另一类是某一技术专业的专家,是某一单项的规划师,如道路规划师、市政工程设施规划师等等。

3.1.3 规划目标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规划师对规划目标不是一开始就非常明确的,也不可能是非常明确的。随着规划的不断实施,规划观念和环境发生变化,原有目标被修改,新的目标叉产生了,这种不断调整和不断修改的过程使规划不断地趋于完善。

3.2 城市规划方法论的基本内容

3.2.1 城市规划的对象——城市

关于城市规划对城市的认识,一方面主要是对城市整体要有宏观把握,另一方面是对城市发展过程中有规律性的活动内容的把握。对城市有一个较为综合全面的认识,就应把握城市的主要特征和主要方面。

3.2.2 城市规划的作用

现在城市规划的形式、是针对城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盲目扩展、环境恶化和无序发展等状况,企图对其发展进行预先协调,使城市能够有序发展并达到良好效果。

3.2.3 城市规划的最基本因素——城市土地使用

城市规划要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调节和干预,也就必须充分研究城市土地使用的运行机制。

3.2.4 城市规划的手段

一是认识思想,包括对城市、城市土地使用、城市规划等方面的认识,这在前面已有阐述;二是规划过程的思维方法;三是规划编制方法。

3.3 城市规划方法论的理论思维

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也更多地关注社会公平和公众利益,开始重视城市规划的社会经济意义,规划与设计从单纯的物质环境改造规划转向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西方主要国家同时开始出现民主多元化的社会趋势,公众参与的规划思想作为一种“准直接民主”的体现,开始广泛地被居民接受。城市居民纷纷成立自己的“社区组织”,通过居民协商积极参与城市规划,努力维护邻里关系和原有的生活方式,并利用法律同政府和房地产商进行谈判,一种“自下而上”的所谓“社区规划”开始出现,市民社会在西方国家建立,公民对城市开始有参与权和管制权。

4 学科前沿问题综述,学科发展展望

城市规划专业的发展,需要各个相关专业的协调合作,建筑学作为城市规划专业的基础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包括城市设计在内的一系列城市规划学科问题,可以说,建筑学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

在现阶段经济、科技、工业高速发展的时代,提倡绿色节能建筑,在城市规划与设计方面,更应该体现相关的设计思想。城市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节能城市理念应该是学科前沿问题,在学科不断发展的今天,更应该将绿色、环保的理念与城市的设计想结合,并且做到融会贯通。

对于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展望,应当朝着更加节能的方面发展,这是未来城市所必将面对的趋势。

5 对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技术管理方面的哲学思考

5.1 城市规划行业管理面临的问题

伴随城市建设量的持续增长,城市规划的行业实践处于多元扩展的时期。城市规划编制数量增加的同时表现出编制类型和编制内容的不断扩展,编制单位也呈现多元化特征。城市规划管理继续在行政改革的法制化背景中寻求技术方法、管理方式的创新。但是,忙碌的规划实践仍然缺乏必要的行动标准、职业感和作用能力。1. 缺乏行动标准的规划实践。2. 缺乏职业感的规划实践。3. 缺乏作用能力的规划实践。

5.2 城市规划行业管理工作

城市规划行业的理论和实践工作,由几方面的热点所牵引。法规方面,新《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正式生效;新《城乡规划法》2007年10月28日正式颁布;政策方面,建设部强调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中央政府出台一系列针对房地产开发的干预政策;编制方面,第二轮近期建设规划和新一轮总体规划正在进行中。

参考文献:

1.段联合, 曹胜斌著:科学技术哲学教程. 科学出版社, 2003, 303

2.郭彥弘著:城市规划概论.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132

3.Kenneth Frampton著,贺陈词译: Modern Architecture: a critical history (近代建筑史), 1980, 65

4.同济大学城市规划教研室编:中国城市建设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 120

5.沙里宁著: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李德华著:城市规划原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城市地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设计研究方法; 城市空间形态; 城市空间结构

Abstract: urban design after decades of development,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 the position also more and more heavy.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relevant urban design work of reading and analyzed. The number of urban design method, the research method and explore the in the use of the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Keywords: urban design method; The city space form;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设计的维度》一书中提出:城市设计的目的在于从物质形态和社会文化方面,创造可供人们使用和享受的场所。事实上城市设计涉及的范围很广,可以说它是从美学的角度来关注城市空间,也可以说它是对公共领域的品质的研究。本文研究的是城市设计研究方法,而这些研究方法在许多著作中都有零星的提及,且重复现象也很严重。故经过综合和总结,从《寻找失落的空间》和《城市设计》这两本书中提取了五种方法进行论述。

一、城市设计研究方法总结

1.特兰西克教授的三种研究方法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罗杰·特兰西克教授曾经在他的著作《寻找失落的空间》一书中,从现代空间的演变和历史例证的分析入手,提出了目前城市设计理论的三种研究方法,即图底关系理论、联系理论和场所理论。

(1)图底关系理论

图底关系理论研究的是城市的空间与实体之间的规律,它试图通过对城市形态和环境之间的图底关系的研究,明确城市的各种信息,例如城市的空间形态和等级、城市的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等等。

“图底分析“是现代城市设计处理错综复杂的城市结构的基本方法之一,在城市和建筑设计中,用图底关系方法可以明确空间界定的范围,不同等级的空间、空间的收放效果等,从而在设计中有意识地加强对空间的界定,创造出积极的空间。

(2)联系理论

联系理论是研究城市空间中各种构成要素之间的“线“性关系规律的理论。这些“线”包括交通线、线性公共空间和视线,比如各种交通性干道、人行通道、序列空间、视廊和景观条件等等。

通过联系理论的研究,可以明确城市的空间结构,建立不同层次的建筑和功能分区,确定城市中主主要道路及公共空间的联系廊道,并以此为依据控制周围与其联系的各构成元素,以达到一种“各种流动形态的和谐交织“和秩序化的结构布局。

(3)场所理论

场所理论是把对人的需求、文化、社会和自然等的因素加入到对城市空间的研究中的理论。通过对这些影响城市形体环境因素的研究,把握城市空间形态的内在人文因素、历史因素和社会因素。在场所理论的研究中,社会的、文化的和感知的因素被渗透到对空间的界定和围合中来,这些内在和外在因素的有机结合,于一般性的场地赋予出场所的意义。

2.王建国《城市设计》一书中的方法

同济大学的王建国教授在《城市设计》一书的“城市设计的空间分析方法和调研技艺”部分也提到了若干种空间——形体分析方法和城市空间分析的技艺。

(1)序列视景分析理论

这种方法的具体过程是:在某城市空间中,确定一组运动的视点和一些固定的视点,选择一条适当的路线(通常是人们集中的路线)对空间视觉特点和性质进行观察。同时在一张准备好的平面图上标注箭头,注明视点的位置,并且记录视景实况,。而分析的重点是空间艺术和构成方式,记录的常规手段是拍摄序列照片、勾画透视草图和进行视锥分析。今天还可利用电脑或模型——摄影结合的模拟手段取得更连续、直观和可记载比较的资料。

(2)空间注记分析理论

这是现代城市设计空间分析中最有效的途径,它综合吸取了基地分析、序列视景、心理学、行为建筑学等环境分析技术的优点,适用于设计者加深对设计任务的理解,并有助于改善城市空间关系的观察效果。所谓注记,乃指在体验城市空间时,把各种感受(包括人的活动、建筑细部等)使用记录的手段诉诸图面、照片和文字,因而这是一种关于空间诸特点的系统表达。这一技术在战后许多城镇设计和环境改造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城市设计解析理论的运用

1.在城市空间形态方面的运用

一个成熟的城市设计方面,包含了绿化、空间、道路、铺地、自然景观等信息。而在这种信息中,最核心的是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和城市各种空间的关系。故在设计初期,这里我们就要借用“图底理论”,摒除其他因素,把建筑物涂成黑色,把城市环境留白,使城市空间形态清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2.在城市空间结构方面的运用

培根早在1964年进行美国费城中心区城市设计时,就运用联系理论,首先为费城中心区编制了一个杰出的“城市结构“,以活动中枢构成整个城市的功能以及视觉骨架,形成城市的主要空间走廊,建立了和谐有序的城市结构。

城市一般都有由多条街道空间、数个节点空间和数栋变化丰富的建筑实体空间组合而成,所以在有了建筑实体与城市环境的黑白城市空间形态图之后,我们还需要利用联系理论,对空间形态图进行进一步的设计,发展各个街区之间的联系,分析出这个方案的空间结构,绘制出方案的空间结构图,并标明各级节点、轴线、标志物等,方便进一步的深入。

3.在城市三维空间方面的运用

在进行完二维层面的空间形态和空间结构的设计后,下一步要进行三维空间的推敲。在这里我们用空间序列理论和空间注记理论来完成从平面到三维空间的转化,我们先利用软件建起方案的模型,再在平面图上选用几条典型的路径,设置若干个节点,画出每个节点对应的人视图,从而反映出人对空间的场所感和意象。

三、总结

中国正处在一个快速城市化的时期,同时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不断扩张,中国的城市形态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所以,对城市设计研究方法的总结和分析,也显得尤为重要。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设计师分析优秀的城市设计案例并总结出案例的优缺点,也能够帮助设计师科学的开展城市规划设计。

虽然城市设计现在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同时城市设计也是一个很年轻的学科,所以它与建筑学、城市规划等成熟学科相比,在许多方面都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且在很多方面还具有一定的争议性,故本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是希望通过对城市设计研究方法的一些探讨,能对城市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有些许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王建国.城市设计[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英)卡莫纳,冯江译.城市设计的维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金广君.图解城市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3.

邱嘉宁,苟扬.活力中心区的空间营造[J].理想空间,第36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