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防治及农业环境保护措施
摘要:土壤污染防治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当地土壤污染进行预防和改善,土壤保护的本质是防止土壤污染,对不同程度污染土壤进行针对性处理。土壤污染控制方法主要包括浓度检测和总量控制排放,定期检查、控制和监测农业用水,控制化肥使用以及农药排放,慎重使用下水污泥和河泥。相关部门需要认识到防止土壤污染要从源头、污染源、污染源的排放控制和污染物控制着手,确保土壤质量,保护农业环境。关键词:土壤污染防治;农业环境保护;问题;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土壤污染面积持续增加,而且这种扩大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并对我国的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同时,这些土壤污染源也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给土壤污染的防治带来了困难。为了控制和预防土壤污染,最重要的是通过法律手段将土壤污染的各个方面纳入管理框架。
1土壤污染防治的必要性
要解决全球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的问题,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将生态环境问题视为重大议题,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根本宗旨[1]。近几年,由于全球气候的变迁,我国的环境状况并不乐观,部分地区也时常出现极端天气,强风、干旱造成土壤严重沙化、草地退化,季节性强降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早期粗放型发展模式带来的工业污染,仍对环境造成持续伤害。在此背景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反映了“全心全意”“立党为公”的宗旨。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必须从生态建设入手,生态文明与人民的幸福息息相关,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对我国社会,也是对整个世界的一项重要贡献,体现了我国的大国责任[2]。土壤污染防治主要针对一些未被开发的土地或是土地整理效率较低并且受到污染的土地,而通过加强对于土壤的防治主要指的是对于规划区内的土地展开综合设计以及治理工作。在土壤防治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设定目标的多样性以及整治工作开展的综合性。在进行土壤防治的过程中主要以空间内的区域作为发展目标,结合从立体空间角度出发的综合治理工作,在依据理论应用对策的基础之上,确保整治工作的系统性,而这也是土壤防治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高级阶段,是未来土地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目标。
2土壤污染防治的特点和困境
我国对土壤污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后,已把握了土壤污染的基本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奠定了预防和控制土壤污染的理论基础。同时,土壤污染的有效防治和遏制在我国是十分必要的,但在防治和遏制方面还有非常大的问题,如土壤污染本身、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土壤污染防治技术以及资金投入等,而这些困难阻碍着土壤治理的高效开展[3]。
2.1土壤污染自身的特性导致土壤污染难以治理
土壤环境的多界面、非均匀性和复杂化变化的特性决定了不同于空气和水污染的特性。土壤污染的主要特征为隐藏和滞后性、积累和地区性、不可逆转性、防治的困难和长周期性。如果土壤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将很难复原。这些特征也可通过近年来出现的重大的土壤污染事故如“毒生姜”“镉大米”“肝癌村”和“砷中毒”来证明,这也是我国有效防治土壤污染最大的物理难点。
2.2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加剧土壤污染
我国在21世纪起就改变了经济发展方式,越发注重对于环境的保护。但是就现阶段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很多地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仍然处于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很多部门在发展过程中忽略了环保效益,存在毁坏农田、森林的情况。因此,污染环境的案例越发增多,很多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并没有获得环保手续,也没有采取任何的环保措施,就将污水、废气排放到环境中,因此会对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这也是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瓶颈[4]。
2.3缺乏高科技支撑和资金支持
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技术与资本是息息相关的。为了能够有效确保土壤污染的控制,就需要应用大量的资金和技术。但是,我国就现阶段的发展来说,没有充分重视到土壤污染的治理,且投入的资金和技术都比较匮乏,相关部门也没有针对土壤污染的防控进行技术的研究,难以适应我国的国情,这就成为在预防与土壤污染防控的困境所在。困难与机会是共存的,我国土壤污染治理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同时也存在机会。对于土壤污染的防治,我国的环境自然科学发展还是相对较晚。身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还处在高度发展,各方面的基础建设都需要政府资金支撑,所以不可能将国家大量的资源投资于土壤环境污染的防范与治理中。我们应该看到积极的一面,那便是我国必须发展这项事业,致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方法,倾注时间和物力资源以改变土壤环境[5]。
2.4缺乏环保管理意识、环保问题严重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脱离不了城镇、乡镇企业,同时城市的空间局限性和日趋规范的工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也会限制城镇经济发展规模,故逐步转向小城镇企业入户门槛低的区域。但是,这些城镇的环保管理意识远远跟不上,招商一味地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成本便利,导致乡镇工业的发展长期呈现产业布局分散、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等基本特征,环保管理问题也就日益显现。我国很多城镇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个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城镇中没有集中的垃圾处理厂,因此对于垃圾的处理能力比较弱,居民所产生的垃圾不能够得到合理的处置,由此影响我国的土壤环境。此外,在农业种植开展的过程中会用到很多塑料包装物和农膜,这些物品在使用过后是随意处置的状态,因此就会在城镇地区以及乡村地区出现很多的白色污染。此外,很多城镇应用农作物肥料和农药的趋势呈现上升的状态,因此会导致大量的农药残留出现,给农作物的生产带来影响,甚至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近几年来,乡镇的养殖行业在飞速发展,这也会给环境的改善带来压力。调查显示,牲畜粪便的排放量已经逐渐超过了城镇人口的废物排泄量。同时,乡镇地区还存在废弃地膜、蔬菜腐烂污染、秸秆污染等。若是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那么就会成为污染城镇的源头,影响到土壤污染防治[6]。
3土壤污染防治及农业环境保护措施
3.1增强执法力量
基于现阶段的时代背景,在生态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这样才可以保障生态发展,满足我国时代的需求。对此,就需要将实际的需求与推广结合起来,相关人员应当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将发展与生态发展相结合,建立与时代需求相适应的执法理念,这样可以充分把握技术的相关信息,并将技术充分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做好项目的投入,解决当前执法与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以此提高国家对土壤污染的防治质量和能力。
3.2提高全社会对生态和环保的认识
从全社会来看,要增强环保意识,大力开展环保理念和低碳生活的宣传,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新的发展理念。从不同的发展阶段出发,设计出相应的环境保护计划,从思想上加强对环境的认识。在工业领域,保证环保教育的全面实施,避免“纸上谈兵”现象的发生。同时,要充分运用各种多媒体手段,开展具有创造性的线上、线下活动,以此来持续地培育和提升大众的环保意识[7]。
3.3确定工作重点
在对国土空间的内容进行规划之后,也应当针对土壤污染防治提出相对应的方案,并且结合各个部门的力量,在规划的基础之上开展一系列的综合整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各项民生工程能够有效落实。通过充分发挥自然资源部门的各项系统优势,在制定耕地指标的基础之上,就建设用地的交易进行规范,使得更多的资本以及社会人士都能够参与到土地整治以及生态修复的工作中,加强实践,最终完成预期的目标。首先,应当加强示范作用,在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践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创新思想,支持先行先试的工作计划。在鼓励创新的过程中,也应当做好业务的试点以及技术支持工作,结合不同区域的实际工作情况就经验进行总结并且构建沟通交流平台,这样也能够进一步推动土壤污染防治的步伐,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其次,应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围绕着土地空间各项技术规范以及政策落实的过程中想要形成更加稳定的工作系统,应当充分发挥土壤防治部门的工作作用,加强对于生态工程的监督以及管理工作,最终为确保各项任务的落实提供一定的基础。就生命共同体为例,应当就土地的用途进行职责划分,并且对山水林田湖等各个资源展开管控以及修复。在新城市建设推进的背景之下,想要确保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以及稳定性应当对各项要素进行研究,并且提出对应的治理措施,在确保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的同时也能够有效解决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难题[8]。
3.4做好动态监测和顶层设计
首先需要明确保护区对于木本植物本身的生态保护作用,从碳储量角度出发,开展全局化的监查监测工作,做好实时的数据资源信息管控,保证自然保护区对于木本植物拥有较高的保护能力。同时结合我国多样化植物资源现实情况,针对性开展顶层战略设计,依托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CBD),制定相应的自然保护区治理框架,保证双向制度目标体系彼此之间相互结合。能够紧密联系。同时将自然保护区的木本植物保护纳入到决策体系当中去,在不断扩大的城市化建设进程当中,组建监管网络,社会公众参与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和生态监管当中,形成管理合力。
3.5活化体制机制
在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就空间规划、耕地平衡、城乡建设等各个政策通道进行打通,最终制定围绕着城市规划以及用地指标的奖励政策,明确指标的收益应当全部用于乡村振兴策略的实施,最终激发政府以及群众的积极性,使得各方面的社会资源都积极参与到土壤污染防治的工作中。应当加强资源以及资金的平衡。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跟进收益以及用地收益作为土地整治以及生态修复工作的主要来源,以指标进一步推动工程建设,带动更多社会资金的投入,进一步提高土地整治的生态效益,在拓宽资金渠道的同时,也能够将其作为土壤防治过程中的重要条件。应当推动组织模式的多样化。县级政府可以成为土壤污染防治过程中的责任主体,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加强乡镇组织以及承包方组织的联合力度,推动各项组织模式发展,在确保人民群众基本权益的基础之上,联合不同组织共同努力,最终落实土壤污染防治工程的实施[9]。
3.6全面规范预防、治疗、修复和土壤环境保护
基于现阶段对土壤污染的治理,我们在明确保护目标的过程中应当摈弃末端治理的方式,从防范、综合治理、恢复监管等各个方式出发来提高治理效率。在这些互相关系的相互牵制中,以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来开展具体的防护。在防护的过程中也应当明确重点,重点控制未被污染的、恢复已被环境污染的。对于没有被环境污染、没有受到污染的土壤就需要针对地提出土地环保策略,加强对这些污染土地的管理。通过改善当前所存在的评价标准来更好地对土壤污染进行评价,提高防治效率。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加强对于空间的布局,从源头上降低土壤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在污染治理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加强对工业和矿业污染的防治,其中就包括对重金属业和工业废料的处置。农业、禽类、农药。土壤污染的防治以及生活污水、工业废弃物的防治,从整体角度出发开展整治,以此恢复健康的土壤。确保各个管理和修复计划的实施,强化土地的修复工程建设[10]。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土壤污染防治开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开展针对性的防治保护。基于目前土壤污染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增强执法力量、做好动态监测管理、优化体制机制建设,以预防、治疗、修复等方式优化土壤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在土壤污染治理的过程中提高治理效率。
作者:庞红琴 单位:甘肃省庆阳林业学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