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街设计(精选5篇)
步行街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步行街(区)设计优点设计原则
“6月5日”一年一度的呼唤,一年一度的希望。从1972年到现在,人类已迎来了第24个环境日。尽管到这一天各国有识之士都要为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而忧心忡忡地大声疾呼,但地球环境状况却仍然处在不断恶化之中,人类正一步步地把自己挤推悬崖。君不见:厂矿区浓烟腾空,街道上臭气熏天,马路边噪音刺耳;南极臭氧空洞正以每年一个美国陆地面积的速度扩大,受臭氧空洞的影响,太阳紫外线辐射长驱直入,人类皮肤癌发病率不断上升,空气质量严重恶化,全球有1.25亿人口生活在岌岌可危之中,全球12%哺乳动物和11%的鸟类濒临灭绝,每24小时就有150~200种生物从地球上消失……
1992年6月召开的“环境与发展”世界首脑会议,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与会员国一致承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作为未来的长期共同的发展战略。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确立为“建立可持续发展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之与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
当代任何一个有人类群体意识和道德良知的人,都必然要认真地考虑目前日趋严峻的城市环境问题。任何社会、任何国家在改革的总体战略中,一般都包括改善空间质量和生活环境的问题。现代城市规划、设计正是作为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战后的西方率先崛起的。
现代城市设计比较偏重形体艺术和人的知觉心理,其要素包括:建筑形态及其组合,土地使用、开敞空间、步行街(区)、使用活动、交通与停车、保护与改造、标志等。其中开敞空间(OpenSpece)意指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间(不包括那些隶属于建筑物的院落),包括自然风景、硬质景观(如道路等)、公园、娱乐空间等。步行街则是城市开敞空间一个分支。欧洲大陆的荷兰、德国、丹麦等国家最早发展了“无车辆交通区”,如德国埃森市的林贝克大街1922年封闭交通,1930年建成林荫步行街,它是现代步行街的最早雏形。
任何一个城市都有自身的文脉和传统。我国的城市在千百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结构形态——中心结构和大量的街道组成的城市网格。这种结构形态为今天的城市带来了高人口密度的高建筑密度,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进行城市更新。就城市交通而言,我国是世界上自行车的第一大王国,仅北京就有726万辆,其保有量达80%~90%,而作为现代文明标志的汽车则以年平均10%~13%的速度递增,这迫使我们去研究城市的步行交通系统,以适应国情,改善我们所处的环境。
实际上,步行街是现代人对日渐稀少的生机勃勃的街道生活现象的一种反拨。轮回——来源于宗教的意象,似乎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把街道还给行人”,“把人性尊严的空间还给市民”已成为世界范围的呼声。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认为“我们城市的存在不是为了汽车通行的方便,而是为了人的安全与文明”,他反对将公路通到市中心,他所喜爱的城市是有生活气息(Iively)城市,具有邻里中心,便于人们步行,人们可以在路旁咖啡馆及有林荫的街道上面对面地相遇;他推荐新泽西州的汽车与步行街分离的社区规划。源于30年代,大规模实践于60年代的复兴,更新城市中心区成为“步行化”的直接原因,“步行化”目标绝不仅仅限于复兴城市中心区的经济,而且在于恢复人在城市中的地位,提高城市社会价值。芒福德认为:“城市最好的经济模式是关心人和陶冶人”,“社会的重建必须从‘人的再生’开始”。许多步行街(区)的建成还证明,它使城市具有了新的活力,新的形象,并极大地改善了环境。
步行街不只是美化环境规划的一部分,而且还是繁荣城市商业活动和有机活力的重要手段。上海城隍庙步行商业街等都证明了这一作用的存在,而且步行街建设的成功与否还关系到城市中某特定地段,乃至整个城市的生活状态,如西德的慕尼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慕尼黑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战后经济迅速起飞,人口剧增,使古城一度陷入困境。1963年,该市为此确立了“促进市中心的城市生活”的规划设计目标。1965年,由津森教授带领的小组在对全市交通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作出著名的“津森鉴定”,并建议将东西向的纽豪森街、考芬格街和南北向的凡恩街改为步行街,即所谓的“津森十字”,1968年议会通过该方案并付诸实施,1972年全城以节日气氛庆贺竣工落成,其后使用反应极佳,其成功经验有四:一是选址好,它与城市门户火车站直接相联系,通畅便捷;二是综合解决了旧城交通问题;三是多功能;四是空间布局富有变化,设计精细,很好地利用和组织了历史遗留下来的建筑文化遗产。
在规划中设立步行街区,可增加商店,使原先单一的街道发展为网状,互相沟通的步行街区,并在功能上集文化、购物、娱乐、休息、历史保护为一体。由于它外部空间采用人的尺度,所以它既能创造富有生气的商业气氛,又可减少在闹市区对汽车的依赖。如莆田市的十字街改造为步行商业街,不但繁荣了商业活动,而且保护古谯周围的街景特色。总之,步行街的规划设置,有以下四个:
一、规划设计优点:
(一)社会效益——它提供了步行、休息、社交聚会的场所,增进了人际交流和地域认同感,有利于培养市民一种维护、关心市容的自觉性;
(二)经济效益——极大地促进城市社区经济的更加繁荣;
(三)环境效益——减少空气和视觉的污染,交通噪声,并使建筑环境更富有人情味;
(四)交通方面——步行街区可减少人车混行和汽车对环境所产生的压力,减少交通事故,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态,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城市设计角度看来,步行要素有助于基本的城市要素的相互作用,强有力地联系现存的空间环境和行为格局,并有效地与城市未来的物质形态变化相联系。
二、城市步行街(区)规划设计原则
简*格黑在《建筑之间的城市生活》一书中把城市生活分为三类:
①必要生活——基本的,带有强迫性的日常生活,如购物、上下班;
②选择活动——户外条件允许时人们乐于进行的活动,如散步、观光、户外休息锻炼;
③社交活动——公共场所的交往活动,如谈天、打招呼等。后两类活动是高质量的城市生活所追求的,它们受环境质量的影响尤为明显。
(一)良好的交通体系
步行街的成功与否,交通问题是关键。设计中应考虑步行街所在的地段,全城的交通情况、停车的难易(我国特别要考虑自行车的停放问题)、路面的宽窄、投资渠道和居民意向等因素。有资料表明,我国城市自行车出行率达60%~70%,故在规划中须特别考虑停车场的设置,包括城市临街的一些建筑前空地和局部地下层群为停车场地,以解决自行车停车用地紧张的矛盾。另外还应考虑自行车与公交换乘的停车场,在这种规划下,远期可考虑设置小车与中巴车专用道,使公交与自行车联系更密切。在步行等旁增加城市支路,引导非浏览、非购物人流通过,作为它的辅助道路进货,也作为步行街的疏散道路和消防通道。即:人车分流、以汽车道(仅考虑公交线路、专用车辆、必须的货运等)为联系路,与城市道路网相联,以自行车步行道为内核,独立形成网络状,加上必备的环境设计,可形成环境质量高,集购物、娱乐、文化、饮食一体化的城市新型商业步行街区。
(二)完整的空间环境意象
美国著名城市设计理论家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提出了构成城市意象的五个要素:道路、边界、区域、结点和标志。实际上就是人们认识与把握城市环境秩序的空间图式。林奇把道路放在各要素之首进行描述。从城市设计角度看,街道的意象是建筑和街区空间环境的综合反映,有特色的街道空间环境自然可反映街道特色,高质量有特色的街道空间环境比建筑更宜体现街道特色,街道的意象特色依赖于空间环境特色。
①道路
作为城市商业环境中的道路,其作用体现为渠道(人、车的交通、疏散渠道)、纽带(联结商店、组成街道)、舞台(人们在道路空间中展示生活、进行各种活动)。规划中对道路与两边建筑物的高宽比以H/D=1为主,穿插一部分H/D=2的建筑。这样的空间尺度关系既不失亲切感,又不显得过于狭窄,从视觉分析上是欣赏建筑立面的最佳视角,容易形成东主独特的热闹气氛的空间。
②区域
作为城市中心区,由于城市商业活动本身的“集聚效应”,公建布局相对较为集中,由于人们生理与心理因素的影响,步行街长度取600—800米为宜。(即城市主干道的间距),加上购物的选择性与连续性,销售的集合性和互补性,最终形成集中成片的网络化区域系统。
③中心
中心即一定区域中有特点的空间形式,结合步行街的特点,规划以一至二个广场,可作为步行街的中心、高潮,为其带来特色与活动。
④标志
入口,对于步行商业街,入口的重要性在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在连接城市主干道的地方设置牌坊等作为步行街的入口,大量的人流由此进出,不许机动车辆进入,入口处设灵活性路障或踏步,并设管理标志符号。由于它起着组织空间、引导空间的作用,街道形成了第二个没有屋顶的内部空间,既起框景作用,其本身也是街道空间中的重要景观,它是整个街道空间序列的开端。既可适合市民的心理需求,给人们以明显的标志,还可突出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
(三)丰富的空间形式
城市是人类文化的长期积淀,并以一定的物质空间形式表达其文化特征。现代城市追求适居性的空间环境、追求界定鲜明、比例适宜的积极空间。它能有效地渲染出不同的环境气氛和空间特色,它是一种内在的构成要素,其表现力和感染力是丰富、深刻的。如美国的明尼阿波利斯市的尼克雷特步行街以匠心独具的空间特色使美国第一个步行街建设获得了成功。设计者在步行街中,以集中人行活动区为指导思想,把街道做成弯弯曲曲的蛇形道,加上统一设计的街道家具,创造了强烈动感和节奏感的街道空间,成了美国步行街中竞相仿效的佳作。
步行街区建筑内外的界线可以是虚的,可穿透的和不定的,并有一种向内吸引的感觉,也体现了我国传统空间特征中“虚”的意境,并不像芦原义信作为“图”、“底”空间理论引证的意大利传统街道。
步行街区的布局形态可以是丰富多变的:
①线状沿街道布局—店铺沿街道两侧呈线状布置,鳞次栉比,店面凹凸,街道空间呈现一定的不规则状。如北京琉璃厂、天津古文化街,
②线面组合布置——大都有明显的步行商业街,与路段上某些商业地块联系起来,形成组合布局,如合肥城隍庙步行商业街;
③面状成片布局——商业街区在城市主干道一侧集中布置,形成网状形态,如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等。根据我国的功能和环境要求,步行街可分为多种形式:封闭式、半封闭式、转运式和步道拓宽式。
随着历史的发展,步行商业街的空间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正向多功能、多元素的公共建筑综合化发展。但在顺应社会潮流而使步行街朝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也应保留自身应有的传统空间与风貌。可规划设计适合当地文化脉胳特色的骑楼、过街楼、庭院式商店布局,室内步行街等,以建构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步行购物系统,使城市空间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以提高其价值观念和深层意义。
(四)独特的景观构成
步行街具有独特的构成因素,这些因素也是满足现代城市生活的需要,构成城市环境风貌和组成部分。步行街由两旁建筑立面和地面组合而成,故其要素有:地面铺砖、标志性景观(如雕塑、喷泉)、建筑立面、展示柜台、招牌广告、游乐设施(空间足够时设置);街道小品、街道照明、邮筒、休息坐椅、绿化植物配置和特殊的如街头献艺等活动空间,其设计繁杂程度决不亚于设施建筑,不过最关键的还是城市环境的整体连续性、人性化、类型的选择和细部。
步行街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消费理念,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设计
0引言
在步行商业街的设计过程中,融入多元化以及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是现阶段城市设计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对步行商业街设计的创新。当前,步行商业街空间设计存在两种不同的极端。一是,在进行步行商业街设计的过程中,过于的重视利益,为了降低步行商业街的租金以及服务成本,而将全部的空间都设为商业功能,没有注意到环境品质对于商业效益带来的影响,也没有考虑到步行商业街的城市景观需求。二是,在设计过程中,对景观要素的考虑太多,满足不了步行商业街的商业功能需求,不能取得预期的效益。因此,在步行商业街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满足经济效益要求,同时也应当考虑商业街环境以及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有不同的消费理念客观规律,找到商业和建筑环境的平衡点,确保步行商业街能够兼顾经济性与美观性。
1消费理念和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的关联性
在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的设计过程中,消费理念发挥着主导作用,步行商业街的外部空间,也可以推动消费理念的不断发展,消费理念和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联性。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和特定消费理念下消费者的消费特征相符合,同时也和环境心理学等相符合,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环境。在进行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不仅要全面的了解各个层次消费人群的心理与消费动机,还要了解目前国内消费者购物形式以及消费理念发生的改变。这样才能通过对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进行合理设计,有效激发出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并进一步推动消费理念的革新与发展。
2受消费理念影响的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设计原则
我国现阶段还没有迈入消费社会,但在社会文化中,消费理念却是非常重要的组成,而且消费行为也逐渐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每一个商品都承载着一定的消费理念。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属于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消费品,其会被社会文化、艺术倾向以及潮流发展等多种因素渗透与影响,让步行商业街的外部空间拥有了空间消费与文化消费的特征。
2.1满足各种价值观念需求
现阶段,我们对于商品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为了生存,很多情况下是达到人们心理上的一种满足。我们进行购物时,对于商品形象、款式以及销售场所等方面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商品自身的使用价值。人们对于商品需求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社会文化价值的发展,对于城市的形态布局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对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形态带来的影响更大,可以有效刺激到消费者的感官,让消费者能够产生消费欲望。
2.2满足各种审美取向需求
目前,我国社会文化形态受到消费文化的主导,消费者对于商品的审美要求也逐渐向着市场化以及多样化方向发展。时尚能够有效激发出设计人员的创新意识,只有充分的对市场元素加以利用,采用创新的产品形式,才能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也可以更好的引起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2.3满足不同功能需求
步行商业街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其功能性也逐渐发生变化,不只是拥有购物的功能,同样也拥有娱乐、休闲、餐饮等不同的功能,属于城市中非常重要的公共空间。对于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的设计,应当能够实现多功能化,这样才可以确保步行商业街的经济效益有所提升。
3基于消费理念的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设计策略
3.1空间形态的复合化设计策略
受到当代消费理念的影响,步行商业街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城市商业空间。而在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设计的过程中,采用形态复合化的设计策略,可以更好满足城市商业空间的拓展需求。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形态的趣味性以及多样性,可以对不同消费群体均产生较大吸引力,不断的提升步行商业街品质,确保步行商业街能够进一步增加商业价值。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的形态组合有多种形式,主要包含有以下三种形态组合:1)主轴折线形态组合。此种形态组合特点是将折线作为外部空间的主轴,将主轴贯穿至整个步行商业街区域,不同次轴依次沿着主轴的平行方向或者垂直方向排列开来。此种形态组合更加适合应用在翻新改造的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设计中,这是由于此种形态组合的外部空间组成,和我国城市的“棋盘化”的布局非常相近,能够更好的融合,更能够承载场所文脉。2)流动曲线形态组合。此种形态组合特点是将曲线作为外部空间的主轴,将主轴贯穿至整个步行商业街区域,建筑物则布设在曲线形内,不同次轴依次沿着主轴的平行方向或者垂直方向排列开来。采用此种形态组合,可以让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呈现出更加强烈的动感,也拥有更强的渗透力。当消费者身处其中,可以得到舒适的感受,也更能够提升消费者的消费欲望。3)环形形态组合。此种形态组合是把中央位置当成是主导空间,各个次轴则将环形的中心作为中央而向周围发散开来。此种形态组合更加具有渗透力,同时也具有相对强的秩序感,更加有助于科学划分步行商业街的功能区域。
3.2功能配置的多样化设计策略
要想确保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的设计能够取得成功,关键还要看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的设计在功能方面是否合理。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的功能配置,直接影响着城市商业形象。在我国社会与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们的消费观念、价值观念以及审美情趣等均出现了较大改变,之前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拥有的功能主要是逛街与交流,这样单一的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人们消费理念下心理需求。所以,在进行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设计过程中,不管是在内涵方面,还是在外延方面,均应当进一步的深化。在步行商业街的运行过程中,不仅仅是为了让消费者购物,还应当全面考虑各种消费群体对步行商业街功能的需求。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应当能够让消费者得到体验式、愉悦的消费享受。
3.3街道空间的开放化设计策略
在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的设计过程中,街道空间是非常重要的组成内容,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步行商业街的整体形象,只有确保街道空间的合理设计,才能提升步行商业街的品质。在街道空间设计的过程中,采用开放化的设计形式,可以让步行商业街拥有更强的空间渗透性,进一步增强步行商业街之间的联系,更有利于提升步行商业街自身的价值。
3.4景观的生态化设计策略
由于城市中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随之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往田园生活,因此,将消费理念作为主导文化的步行商业街,在进行外部空间设计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对景观的生态化设计。在步行商业街中,景观包含有自然景观以及动态景观。第一,通过一定绿化能够让步行商业街中的人们拥有休息以及交流场所,而且绿色可以让处于步行商业街中的人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宁静以及舒适的感觉。而通过动态景观的设计,能够让处于步行商业街的人感受到街区环境的变化。
4结语
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设计可以充分体现出消费理念带来的影响,消费理念属于客观存在的一种思想潮流,而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恰恰体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对于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设计带来的影响也逐渐增加。把消费理念对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设计的影响具体化,有助于步行商业街自身价值的提升,从而使步行商业街获得更大利益。
参考文献:
[1]陈煜蕊,钟锦玉,沈淑红.商业街外部空间设计研究———以攀枝花阿署达花舞人间商业街外部空间为例[J].四川建筑,2023(2):49-51.
[2]李玉青,王佳祥,王雨村.现代生活方式下的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设计策略探析[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23(2):64-70.
步行街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 中步行街 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S759.92 文献标识码:S 文章编号:1009914X(2023)34025301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日益提高,对舒适交往空间的需求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强烈。生活性步行街的兴起和发展,无疑将为人们提供一个更便捷、更舒适、更贴近生活的一种交往空间,打破多年来居民小区中长期被批评的“淡漠人情”的情况,创造了一种更现代,更舒适的交往方式。下面笔者讨论了城市规划中步行街景观设计。
一、街道设计
步行街的基本特点在于:它首先是一条通过性道路。通进是步行街空间构成的主体,它的构成形态和尺度感是影响步行街空间气氛的关键因素。在步行街的通道设计时,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步行街的建设需要选择适宜的街道宽度。在现有的步行街设计中,街道宽度首先必须满足消防的要求,即允许一个单车道的通过,至少3.5m。人行需要空间,使人们不致受阻碍和推操,自由自在地选择方向。街道可以通过的人群密度的上限是每米街宽征分钟通过10~15人,相当于10 m宽的步行街上每分钟大约通过100人左右,如果密度继续增加,就可以观察到步行交通明显地分成两段平行的逆向人流,当步行者最后不得不靠右边才能通过时,活动的自由就受到了限制。一般自然发展而成的摊贩市场中,摊贩之间的距离一般为2~3 m,这个距离可以保证步行交通和两侧的生意。6~9 m宽的街道是非常理想的步行购物的地方,这个距离使人清楚看见对面商店橱窗里的东西,人们可以自由的、毫不费力地在街中穿来穿去。12 m宽的街道依然是亲切的,20~25 m的街道空间是宽松的,人们对周围的活动感兴趣,能清楚地看见别人的活动。
2、建设合适的街道比例。从街道剖面来看,不同的街道高宽比(H/D,其中H为街道两侧建筑高度,D为街道宽度)意味着不同的街道气氛。当H/D为:4:1街道过于狭长,感觉压抑,2:1行人毫不费力地将街边物体左右纳入视线,亲切宜人,1:1保持完美平衡的状态,舒适的空间,1:2行人可以看到街对而的全貌,建筑物的立面占去全部视野,较开阔、舒适,1:3街道通和感低,建筑主体地位削弱。一般步行街的常用的比例在2:1~3:1之间。街道在长度上和宽度上也应保持一定的比例。为了围合一个有场所感的空间,可以将街道分为一段一段的空间,大约200~30m甚至更小,分隔的方法可以通过限定物、广场、重要的建筑物以及街道本身线性的变化。
二、界面设计
1、顶界面的设计。顶界面是两个侧界面顶部边线所限定的天际范围,它是最富变化、最自然化并提供了自然条件的界面。其上所横跨的挂布、框架、旗饰、天棚是顶界面的第二层次轮廓线,有时街道两旁行道树高大的树冠也可看作为顶界面的一部分。在做步行街的景观设计时,我们应注意顶界面第二层次轮廓线的设计。横跨构件不宜粗大,与底界面接触部分以占地面积最小为宜,且应保证行人安全。另外,作为夜间装饰用的横跨街道的灯饰构件应考虑其白天的景观效果。
2、底界面设计。首先,我们需要研究人在行走时的视觉规律。人们用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双眼观看时,其视野是一个不规则的圆锥形,大约左右为65度,向上为此30度,向下为45度,所以水平视野比垂直视野要大得多,而且人在行走过程中,向上的视野更为减小视轴线向下偏离10度,表现在总注视着眼前的地面、人和物及建筑的底部,所以比街道地面高出5~8米范围内的各个细部设计都对街道中行走的人产生直接影响。
3、街道侧界面。侧界面也是步行街立面设计的重点。侧界面是由沿街建筑、构筑物立面集合而成的竖向界面,它同底界面一样可以看作由“附加物”(如广告、店招、灯饰等)和沿街建筑、构筑物外观“细化”而构成的侧界面环境,它与底界面一起反映着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影响着街道空间的比例和性格。因此,沿街建筑立面不仅要考虑本身的外观造型,而且要同周山建筑、环境在比例、尺度、色彩、材质、风格和细部等各方面保持协调。
三、绿化设计
1、步行街中的植物配置
步行街的绿化是其风景构成的主要元素。步行街是以人为主体的环境,因而在进行植物配置时,也要和其他生活设施一样,从人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尽量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要,这样才能使植物景观长时间地保留下来,而不会因为设置不当遭致行人破坏。另外,也要考虑植物对环境条件的需求,诸如光照、温度、土壤、风等,根据不同的环境选择不同的植物品种,保证植物的成活率。在品种搭配上要充分考虑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景观效果,尤其在北方寒冷地区,要精心选择耐寒品种,最大限度地延长绿期,每个季节有适应各季节的花卉,形成四季不断的景象,也可用盆栽植物随季节的变化而更换树种。
2、步行商业街园林绿化配置的延伸
绿化每年四季有变化,它们都存在因为两边高大建筑物影响而造成日照时间减少的问题,这对花卉品种无疑是有很大影响的,诸如枯萎、不茂盛、花期己过、花色不艳等等,这就需要选择较耐荫的花卉品种,最好选择鲜艳的草本花卉,它们都要经常更换,培养方便,另外水分要充足。据测定,要保证草本花卉常年保持鲜靓,每年要随季节变化更换8次品种,在整个步行街绿化上,花卉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重视和精心安排呵护,无疑是植物配置的重要延伸部分。
四、设施设计
1、坐憩设施。坐憩设施包括桌、凳、座椅等。室外空间中几个座椅的组合可以形成为非常合适的“室外房间”。座椅的设计为市民们提供了良好的休息习七态。座位是街进家俱中最基本及主要的休息设施,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荃本坐位,如坐椅、长凳等,另一种是非正式的辅助座位,即潜在座位,包括一切高度、宽度舒适停坐的设施,如花坛、窗台、栏杆、台阶、矮墙、路障等。当基本座位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时,大量的潜在座位即能发挥积极的补充作用。
2、卫生管理设施。卫生管理设施是步行街中必须细致考虑的外部空间设施,它直接关系到空间环境的品质和环境对人们的关怀程度。卫生管理设施包括垃圾箱、烟蒂缸、饮水处、公厕等。垃圾箱:步行街中的垃圾箱设置一般采用个别设置的方式。经常是以休憩或商业空间作为最主要的设置地点,尤其是交通节点、人群集中或自动贩卖机等地点附近,因为在此类空间中所从事的活动。最容易产生小量、快速且游移性质强烈的垃圾,如果皮、纸屑或空罐等,所以对垃圾的需求是以数量大、容量小为特点。饮水器:目前我国的步行街空间中尚比较缺乏这类设施,主要原因大概是因为我国的自来水还无法做到直接饮用,但饮水器还包括清洁用水,人们还是十分需要的。
五、照明设计
步行商业街外环境照明的好坏,首先取决于一个先进而又合理的总体规划。其规划是整个城市夜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城市的总体规划协调一致。对步行商业街来说,外环境照明的规划就是从街道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街道自身的特点和在整个城区夜景照明中的地位与所起的作用,遵循规划设计,建筑科学、环境科学、功能及照明科学的基本规律,原则和法则要求,着眼街区照明的总体效果,对街区众多的照明对象逐个进行分析和规划,提出整个街道夜景照明的总体设计方案,以此作为众多照明对象进行单体照明设计时的依据。
六、保护弱势人群的街道无障碍设计
在步行街的建设中,特殊活动人群的活动状况反映着步行街空间的质量与活力。在户外活动中,存在着一群弱势群体一老人、儿童以及行动不便的人士等,他们对室外活动环境的要求较高。儿童与行为不便者是需要他人特别关照。的群体,他们的活动对空间安全性、舒适性、畅通性等有较高的要求。对弱势人群的关怀也是步行街建设“以人为本”的环境观念的重点体现。
结语
总之,步行商业街设置的根本目的就是把空间留给市民,改善市民的生活居住环境。无论它将来怎么发展,对“人”的关怀将是它一直追求的目标。21世纪是强调人、强调文化、强调人与自然融合、强调整体可持续发展的世纪。步行街己成为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基本要素,我们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着力创造一个人性化的活动空间,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步行街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商业步行街;规划;设计
Abstract: This paper from the start and development of city commercial pedestrian street, the Pedestrian Street Pedestrian Street Planning and desig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ity commercial pedestrian street, put forward in good traffic system, complete spatial environment image, rich spatial form, unique landscape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advice; discussion o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idea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ercial pedestrian street in the city.
Keywords: commercial pedestrian street plann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商业步行街为构筑城市商业中心,缓解生产力高速发展的压力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同时,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中一个浓缩社会历史、文化的场所,始终处于一个多层面、多方位、多形态的动态平衡空间体系之中,其形态总是随着社会形态、社会生活、社会意识的变化而变化。现代步行街的发展经历了“仅仅吸引顾客――对步行者的关怀――成为社会活动中心”三个发展阶段,使人们的行为方式更加丰富,在轻松的环境气氛中享受人与人交往之间的乐趣;加强了人们的地域认同性,成为城市的社会活动中心。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的名片,其规划设计充分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综合素质,所以越来越受到设计师的重视。
1.城市商业步行街的优点
1)社会效益―――步行街是城市意象的重叠,是维系城市与居民的纽带,为社会各阶层民众提供了相互交往的机会,以及休闲、娱乐、购物的场所,为各种文化的共存、交融创造了条件,也为城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2)经济效益―――步行街吸引了行人浏览、散步、购物,从而增加了消费,极大地促进城市社区经济的更加繁荣。
3)环境效益―――步行街减少了车辆,降低了噪声、废气的污染程度,并使建筑环境更富有人情味。
4)交通方面―――步行街区可减少人车混行和汽车对环境所产生的压力,减少交通事故,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态,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城市商业步行街规划设计分析
一个综合性的步行街要满足于消费群体的多重需要,并且要创造出自身的特点,可以通过街道特有的空间环境特性展现,诸如特殊的建筑风格、特别的历史文化遗迹等;也可以从具体业态上来进行丰富,要着眼于商业和文化、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交融的结合点上,要有多样性、层次感。
1)丰富与多样性
商业步行街除了具有统一性、整体性的特征外,还应同时具有丰富与多样性,避免过于单调和沉闷,这也是与它的商业性质有关。丰富与多样性可以为人提供更多的方式和选择,促进商业行为的多样性。例如新天地中,石库门的厚重与玻璃的轻盈,东方的四合院和西方的巴洛克,等等。对比与和谐,造成了其丰富有趣的空间界面。
2)整体性与统一性
步行街外部空间的格局、形态等必然会影响到空间整体性。视觉空间往往会有一个统率的主题,一个贯穿始终的风格形成一个整体的、统一的视觉意象,不会给人以拼贴、拼凑的凌乱感。
3)人性化
商业步行街的尺度应该是一种适宜人步行和休息的尺度,从心理上讲,应该给人以亲切感,人性化。
3. 商业步行街规划设计建议
商业步行街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同时,从实际出发,合理规划,这样才能保证商业步行街达到经济、文化、社会效益的最优化。
(一)步行街室外环境布置、入口与广场的衔接要求
1、步行街室外环境布置(外广场为主)
A、注重互动性
步行街内部环境与室外广场互动,步行空间的配置最好紧邻商场建筑物外墙,与入口有充足的缓冲空间(约10mx10m),使步行过程达到对行人吸引的效果,使广场与步行街内部有良好的互动关系。多样化活动互动在广场的步行空间,应考虑使用者行走过程中驻留点停留空间。因此可以在广场平面规划时置入一些空间凹凸处或借用广场中设施物的设置点,以达到广场多样化活动的互动。
B、以人为本
步行空间的尺度在设计时采用建筑、建筑小品、硬质景观和软件环境处理,可以达到人性化设计和贴近人的亲切的尺度。亲水平台、喷泉、座椅、铺地、绿化、可以相互交错布置在略有高差的层面上,并以小桥、柔和的曲线、素雅的材料、平静的水面、绿色的草坪构成步行空间。
C、设计流畅空间
步行动线的安排应尽量以两据点的连接为原则,配置于广场周边,并减少广场中穿越性动线的出现;步行空间的宽度以容纳四人并肩行走的净空间为佳(3m~6m),其他附属设施(灯柱、广告招牌立柱)设置于步行空间旁约1.5m的空间范围内,以达到步行空间的流畅性。
D、自然导入
现代步行空间在注重硬质元素设计的同时,应引入树木、花卉、草坪和水景等自然元素。行走空间内植栽的配置以高直、遮荫和不阻挡视觉景观为选择植栽的原则;植栽的配置应配合广场设计主题,亦可以利用植栽作为区划广场使用行为的元素,融自然于广场。将地面绿化结合屋顶绿化,既符合景观要求,又应符合节能要求;设置不同凹入深度的过渡空间,并使遮阳与绿化相结合。
E、统一主题
广场地面除铺设完整外,其设计时应将广场中不同的行为模式区域用不同的地面材料加以区分,配合广场主题一并考虑。
F、无障碍空间设计
在铺面的材料考量上,应达到防滑的效果,且将残障者行下次无障碍空间(导盲砖、残障步道)考虑于其中,这样才能达到无障碍、安全的步行空间。
2、内街入口与广场的衔接
内街入口是室内外空间的过渡,也是室内步行街的终点。由于内街入口介于内外之间,高度和宽度需要同时适应内外立面的需要,如果内街入口高度太低,对购物者吸引力将大受影响,内街入口高度太高又让人感到不亲切。
(二)人流流线设计要点
人流流线明确,是合理而有序地组织交通的关键。交通组织不仅要把人流引入步行街,而且要在内部合理地组织人流,既要让购物者满意,又要让零售商在经济上获得效益。
步行街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室内;商业步行街;消防设计
室内商业步行街消防设计是采用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性能化设计方法,包括步行街的防火分隔、装修材料、防排烟系统、灭火设施及人员疏散等,将步行街两侧的精品店设计为独立的“防火单元”,并将步行街走道设计为人员疏散的临时安全区,解决了室内步行街在防火分区和人员疏散设计中的问题。室内商业步行街的消防设计存在以下问题:防火分区因功能需要无法按常规设计、人员疏散需要借用商业步行街等。从防火分隔、装修材料、灭火设施、防排烟系统到人员疏散等方面进行性能化设计探讨,提出防火单元和临时安全区的消防设计解决方案,解决其在防火分区和人员疏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室内商业步行街建筑防火设计
针对室内步行街的特点,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室内步行街以及两侧商铺和相邻部分之间采用防火墙以及甲级防火门,特级防火卷帘等进行分割。要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对于建筑总平面的设计,在建筑的周围通过区内道路和城市道路的连接设置的宽度尽量在四米以上的环形消防车道,建筑物四边没有裙房,都直接落在地面可以为消防扑救面,和四周各栋物的间距都大于二十五米,满足消防扑救和防火间距和要求。
建筑的耐火等级,需要做好防火分区和安全疏松。步行街的耐火等级应该不低于二级,商业用房面向步行街一侧的围护构建耐火极限应该不低于1小时,相邻的商铺之间采用耐火极限不应该低于2h的墙体分割。步行街内装修材料应该为不燃材料。步行街的顶棚应该采用不燃或者难以进行燃烧的材料。采光的顶棚承重结构的耐火极限不应该低于0.5h,非采光顶部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不要低于1.5h。
整个防火的分区,需要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为了满足规范的要求,各层各商铺和步行街相连处采用防火墙,甲级防火门以及特级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进行适当的分割,步行街的实际已经形成了类似的避难走道区域。每一层采取和首层不一样的方式进行分隔,实际步行街的形成类似于中庭走道的区域。
在步行街内设置喷淋自动灭火系统以及在顶部设置排烟系统,保证步行街里面没有笃定火灾荷载,降低出现火灾的几率,保证不会受到其他区域内火灾蔓延的影响,成为一个相对安全的区域。室内的步行街不应该设置任何经营和非经营的场所,确保安全通道保持疏散和畅通。对于步行街的设置还需要注意到安全疏散的问题,依据实际的情况做好相关的考虑和计算。还要做好也态的控制。在步行街内的餐厅操作间内禁止采用瓶装可燃气体以及可燃液体作为燃料,需要使用管道进行供气和供油方式。在操作间和其他部位应该采取有效的防火分隔,管道供气的相关操作应该靠着外墙及进行设置,对于一些歌舞娱乐游艺场所相关的消防设计方面需要参照现行的规范进行。
2.室内商业步行街消防给水设计
对于建筑设计有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地下配电室设置气体灭火系统。建筑内地下2层配备有消防水池,容量在1200立方米。室外的消火栓系统用水量在30升每秒,室内的消火栓系统用水量在40升每秒,自动的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用水量在30升每秒,实际设计的火灾持续时间,消火栓系统是3个小时,自动喷水灭火的系统是1h。
室内采用了临时高压制消火栓灭火水给系统。屋顶的消防水箱在18立方米,每一层都设置了消火栓进行保护。其布置就保证了室内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让两股水同时达到。每一个消火栓都设置启动消防泵按钮和指示灯,并且配置自救消防卷盘。整个自动喷水系统在除了楼梯间和小于五平米的卫生间以及变配电室和地下2层提升间之外,建筑的里面其余的部分都设置了洒水喷头保护。整个自动喷水灭火的系统,是按照危险等级2级来进行设置的。子商业步行街里面的商业用房等场所采用的是快速响应的喷头,自喷系统都设有2套消防水泵结合器。在地下变配电用房内还设置了气溶胶灭火系统。
3.室内商业步行街防排烟设计
室内步行街采用的是光顶棚时应该设置烟感联动控制的可以自动开启的排烟口,并进行均匀的布置。整个排烟口的面积应该不小于整个步行街首层地面面积的百分之五左右。室内的步行街采用屋面板的时候,应该采用机械排烟系统,两侧的商业用房应该设置机械的排烟系统,还要在步行街的餐厅操作间内设置独立的接卸排烟系统。在楼梯间以及前室因该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4.室内商业步行街电气设计
消防电气设计,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消防的供电问题。像某工程商业步行街,其消防供电按照一级负荷进行设计。整个消防设备的供电都是引自两路独立的10KV电源。除了消防供电之外,还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办公室以及商场和楼梯间以及走廊等场所设置感烟探测器,在开水间以及吸烟室和地下车库等平时的烟尘很大的地方设置感温探测器,一些高大空间场所设置的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在这样的建筑的各层只要出入口。疏散楼梯口以及人员通道上适合位置手动报警按钮以及消防对讲电话的插口,在消火栓内部设置消火栓按钮。
消防的控制室设在地下一层,其隔墙的耐火极限不会低于3h,楼板的耐火极限低于2h,并和其它部位隔开,且设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对于消防控制室内设有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台,应急广播设备和中央电脑,以及打印机和电梯运行监控盘以及消防专用电话机旁边,对于消防控制室内设有直接的报警外线电话。
消防控制室内设置联动控制台,实际的控制方式分为自动以及手动控制,还有手动的直接控制。通过联动控制台,可以实现对小伙栓系统,以及自动喷水系统以及防排烟系统,正压送风系统以及防火卷帘门和气体灭火等的监视和控制。火灾发生时可以手动和自动切断空调机组以及通风机以及其它的非消防电源。
对于应急照明采用专用回路双电源配电,对于所有的商场营业厅,楼梯间以及其前室,还有消防电梯的前室,输送走廊和变配电室以及大堂场所设置备用照明。做好输送走廊和公共出口设置疏散照明。变配电室和水泵房以及消防控制室和通讯机房等的备用照明照度值应该不低于正常照明照度值的设置,多功能厅以及大堂等场所的备用照明按不低于正常照明照度值的百分之五十进行设置。
5.结束语
商业步行街具有集购物、娱乐、餐饮等功能,本身具有体量大、人员密度高和火灾危险性大等特点,其防火设计已引起了建筑设计单位和消防管理部门的重视。加强消防管理,步行街内严禁布置可燃物,并应限制商业活动。组织义务消防队并经常进行消防灭火演练,以保证在消防队到达之前早期投入灭火救援。加强工作人员的消防培训,制订应急预案,定期组织疏散演习,以便在发生火灾时可以引导、指挥有关人员快速找到疏散出口并安全地疏散。 实现商业街的安全运行,避免运行中出现一些消防方面的安全问题和状况。
参考文献:
[1]张丽娟,张立业.某广场室内步行街消防性能化设计[J].消防科学与技术,2023(6)
[2]杨林,王彬彬,蒋勇.基于数值模拟的室内商业街火灾烟气输运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4)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