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生存读书笔记(通用15篇)
学会生存读书笔记(通用15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会生存读书笔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会生存读书笔记 篇1
《学会生存》一书的作者是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供职的法国教育思想家埃德加富尔,他于1972年向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长递交的一份研究报告。
《学会生存》一书的作用是把“学习化社会”的概念推向了世界,并推进了人们对终身学习的思考,是由于当前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的迫切需求所产生的偶然观念,必然结果。其实它和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存、教育即社会的思想和他的这种思想其实是不谋而合的,总的来说,如今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在年轻的那几年或者是某个阶段就能够学会以后乃至一生所用的知识,所以学习的目的很明确,就是生存;其实人的一生就是和自己和别人不断的较量和竞争的过程,所以对于人的要求就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增加了更高的门槛,为了生存。其实生存包括各种各样的需求,一是:物质方面;二是:精神方面。要是从纵向的角度看的话,就是从你的一生的时间以及各个阶段,逐渐考虑和磨练自己的能力、品质、人格、意志。
其中的有关教育的扩充需要与要求值得关注,因为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不乐观:第一,需要和要求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不总是自然地和谐一致的。第二,在这两方面都可能发生不均衡的状态;第三,在许多部门,在大多数国家中,这两个因素是不相符合的;第四,教育需要和教育要求,无论其各自的增长率如何不平衡,无论其结果如何不一致,这两方面都正在日益猛增。在教育扩充的许多原因中,有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人类知识的增加、社会的改革和心理上的动机,每种原因都是重要的,但最有决定性的似乎是社会—经济的原因。因此,教育的扩展就可能受到政治上的选择和意愿的影响,并部分地为它们所控制。即使教育还没有在全体人民中取得它应有的地位,它至少已为每一个人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对于教育的要求是我们时代的特征,其范围之广和力量之大是空前的。这种演进——由于种种协调一致的原因——正在世界所有地区发生着,无论其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增长率、人口密度、技术进步的程度和每个国家的文化政治制度如何。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普遍历史现象。一个迹象表明,这种倾向将继续高涨。在我们看来,这是不可逆转的。将来制订教育政策必须根据这个基本事实。
在今天,学会生存就要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积极的终身学习的观念。终身学习,是指人的一生都要学习,从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学习伴随人的整个生命历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学会生存》报告把终身学习与建立学习化社会(学习型社会)结合起来。“学习化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习成为整个社会成员一项经常的重要活动。创建学习化社会有赖于终身教育思想的普及,又有利于终身教育的实施与提高。而当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时尚时,另一个关键问题出现了,这就是怎样学习。学会学习是学会生存的前提。发现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是引导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为了自我的终身学习和创造活动,我们的教育重点必须从“学会”走向会学,即培养一种创新性学习能力。学会学习在当前还要转变一种观念,即由“拥有文凭”向“拥有能力”转变。文凭和学历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表明了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有文凭就有水平、有学历就有能力。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新事物、新情况层出不穷,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出现,要求人们必须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个拥有较高文凭和学历的人,如果停滞不前,也会落伍,难以跟上潮流、胜任工作、获得进步。学会学习,学习会生存,核心就是要在全社会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让学习成为21世纪的生活方式,养成处处学习、时时学习的习惯,并且首先要学习“学习的方法”。如此,个人生存才会有保障,国家才不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被淘汰,以及落后就会挨打什么的教训我们的人民已经受得太多了,近代的侵略者给我们的教训应当永远铭记在心中。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除此之外,还有学习,不断地学习。
学会生存读书笔记 篇2
国际教育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称谨倡导“学会生存”。他认为: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人们再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教育的四柱: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而其核心是学会生存。
同时学会生存是当前各国教育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传统的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是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要求教育以学会生存教育为重点,把教育当作一个长期的发展的工作来看待。终身教育的概念因而产生。教育实践中,生存实验的教育手段也被不断使用。“学会生存”成为当今教育工作的一个热点问题。
另一方面,生存亦是一个人的首要条件,但人的生存是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的,而这些能力和知识是要通过教育去培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或教师都应该是孩子的引路人,而不是决策者,不管孩子处理问题采取的是什么办法,即使是最次的,对孩子也是有利的。只有在挫折、大败中他们才会不断吸取教训,总结出最好的办法。这样才能为他们今后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打好基础。相信孩子们一定会有展翅飞翔的那一天。
“教师的职责现在己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教育行为的转变离不开观念的转变,然而,生存并不是吃饱,更高的体现是生存价值。
现在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学生,他们的自我生存能力越来越差了。温室里的孩子,在成长中不能经受打击,一次考试的失败可能就会让一个孩子退缩。而这本书指导我们教师应摒弃旧观念来适应新的形势,学会生活,学会面对挑战,正确引导孩子顺利成长,成才。让学生有生存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发现自我,接受挑战,提高生存能力。
教育已不再仅仅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而更注重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我们一定得与时俱进,适应变化,达成教育根本的目的——人的自我实现,自我教育。
学会生存读书笔记 篇3
在今年暑假,我认真研读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这本书揭示了现代世界发展的一个趋势:教育先于经济。书中的内容真是让我感慨良多。通过研读,我重新认识了教育体系,重新正视教师这个神圣职业,也进一步认识到如何更好地教育学生,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真正用自己的力量带领他们学到生存的方法和技能。
教育,这个伴随着人类而出现的社会现象,多少年来一直被当做“软科学”而屈待。其实,人类社会的哪一次进步与教育无关呢?只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和认识上的片面,使我们往往忽略了教育的重要性。而时代却已向人类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内容上看,该书从回顾教育发展的历史谈起,着重论述了当今世界教育面临的挑战与主要倾向,指出关于实现教育革新的一些策略和途径以及最终走向学习化社会的道路,最后论述了国际合作问题。
该书非常精辟的指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是教育的四个支柱。在这四个支柱中,核心是学会生存。国际教育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认为,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人们再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
读到此时,我会情不自禁想到我们目前的教育,和对孩子们的关爱。我们都知道,孩子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是将世界推向文明、推向幸福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成长发展、未来的生存技能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全社会给他们的教育的影响的,尤其是学校教育。
自古以来,尊师重教被社会各个阶层所共同认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的地位也一直领受神圣和崇高。正因为这样,教师的威严自古就让学生感到“不可亲近”。但是,现在情况已有所不同,尊师重教依旧是社会高度重视和发扬的,但教师的地位和神圣感发生着变化。随着学生主体地位的改变,“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更好地开展师生互动,强化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能力,即“学会生存”。比如,面对成绩落后的学生,老师首先要从心里接受他们的差异,认同他们的学习认知能力,放大他们的优势,从内心接受他们,喜欢他们,冷静思考他们目前的状况,找到问题所在,想办法一点一点帮他们把基础补上,把能力提高。发自内心的关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是能感动学生的,它能让老师耐心指导,能让老师想方设法和他们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内心的关爱也能让学生感到无比的兴奋,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求知充满渴望。我们身边很多优秀的老师,她们用无私的爱,用真诚的心,去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让他们更好地成长,更健康的发展。
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表现出来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影响学生的发展和成长的。有老师经常抱怨现在的学生难管,很叛逆,很不听话。其实,也许他没有从自身行为去反思,想想自己的行动能让学生听话懂事吗?有些老师依仗传统权力,在班上非常严肃,高调强调对违纪学生的处理,对学生施加很强的约束力和压制力,规定他们这样不好做,那样不能做。其实,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是充满幻想和冲动的,越是禁止和反复强调的东西,反而会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尝试欲,这样,“他们又违纪了”,又要进行处理了。我们发现,也是所谓的凶的老师,学生越不听她的话,越是和她对着干,越不怕她。反过来,对于讲道理、真诚关爱,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老师,受到学生的欢迎。她们没有很高昂的声调,不用过激的手段,而是冷静地对待出现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和学生一起探讨问题的所在、严重性及解决的的途径,并时刻督促学生改进,和他们一起成长。学生也会高调宣称我们喜欢某某老师,于是学科总是得到学生的充分重视,学生从这门学科中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很多学生回校告诉老师,中学阶段对难忘的老师,总是教给他们最多知识的老师,总是让他们受益很大的老师。相信,体现在行动上的关爱,会对学生影响深远,会帮助他们学会生存,学会生活。
对学生的关爱是持续的是时刻留意的;对于落后的学生,我们的耐心往往和他们的进步是成正比的,而期望值往往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高,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们的关爱。其实,学生的成长总是比较缓慢的,对知识的接受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越是在紧张和压力之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多停留在表面,没有时间和空间去体会知识的精髓和实质,于是可能造成学过的知识很快遗忘,会做的题目不久又变成陌生了。面对这种结果,我们老师应该冷静,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考虑,更应该将“关爱进行到底”。关爱是时刻的,是持续的,是全面的,更是需要我们老师长期坚持和拥有的。只有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关爱,真诚的关爱,学生就能更快地成长,就能够冲破极限,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我们常说,一个好的老师,是用教育魅力去感染学生、用真诚关爱去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理解。让学生学会生存,应该从学习基本技能开始。要学好基本技能,应该从学习知识文化到掌握应用开始。我们教师所起的作用是引导和帮助,我们所能做的,是更多的关怀和鼓励。我们老师从内心热爱学生,在行动上关爱他们,帮助他们成长,指导他们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奉献,学会为建设更美好的生活而奋斗。
学会生存读书笔记 篇4
一直以为,生存就是活着,就是存在。最近,浏览了邵道生的《学会生存》一书,对:“生存”有了新的认识, 对生存的理解有了新的内涵。
《学会生存》中邵道生对“生存”作了这样的诠释:生存则是将人的发展也包括在内,其内容也就丰富得多了,复杂得多了。文章分十一篇:从人生命运;处世醒世;事业工作;朋友交往;劣性恶行;情感缺陷;人格毛病;修身养心;情绪情感;婚姻家庭;生活健康。阐述了怎样生存,怎样学会生存的话题。字里行间渗透平易和哲理。犹如一位智者在敞开胸怀而娓娓道来。
读罢,心悦,身愉。 正如《学会生存》中作者所说:人生是学问家们的永恒主题。 合上 《学会生存》,我想:有的人将人生当作一场战斗,有的人则将人生比作演戏?演的是喜剧?还是悲剧?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人将人生当作一部由酸、甜、苦、辣、涩谱成的变奏曲来欣赏,有的人则将它作为赤、橙、黄、绿、青、蓝、紫染成的彩虹来观赏;有的人将人生视作充满艰难困苦、狭窄崎岖的羊场小道;有的人誓将人生搞得轰轰烈烈生动而有趣;有的人则将人生弄得平平淡淡味同嚼蜡。的确,人生之中有理想有幻灭,有成功有失败,有真善美有假恶丑,有欢乐、幸福,有痛苦、悲伤,有难有易,有荣有辱,有矛盾有斗争……
由此,我不由自主地忆起自己的人生足迹,自从独立生活后,温饱问题倒是不成问题,然而要命的一个问题,始终缠绕在我,仿佛像个小虫时刻在吞噬着我的人生之路:在我 而立之年、踌躇满怀,正想干一番之时,一场可怕的车祸“光临”我身,身不由己地在床上一躺就是二十一天,这不是普通的二十一天,这是吃喝拉撒得有人“包办”的二十一天,这是生命旅程中永远挥之不去的二十一天;这是痛苦之魔,每时,每刻,每分,每秒与我的意志搏斗的二十一天。当二十一天后,我拄着单拐,艰难地 “走”完了三米之遥的咫尺之路,倚在医院的栏杆旁,又重新眺望凤舞桥上,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人流时,我豁然顿悟:人生是一场战斗——一场意志与命运的格斗,在这场战斗中我是胜利者。我又可以再面对太阳,面对学生,面对……然后,那次所留下的隐痛今天却依然时时在告诫着我,“生存不容易”,要学会生存,学会战胜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把人生看作是持久的战争。尽管自己读过心理学,还经常煞有介事地向学生和同事谈及心理学,然而自己的心理还真沉重,有时只能将它闷在心里,压抑、苦恼、惆怅……有时又不停地问自己:怎样面对现实,达观地学会生存,我的坚强那里去了? 在我们生存的空间中时常会听到一些“牢骚”,我有时也偶尔为之,当人生的愿望得不到满足时,偶尔发点牢骚,将它作为精神上的宣泄,窃以为也没有什么大碍,但是,牢骚太盛不仅不能获得大家的同情,反而会使发牢骚本人的“层次”更底,人们会越来越以为你是一个只考虑个人得失的、斤斤计较的人,人们会对你的那种无休止的喋喋不休而敬而远之。
因此,少发牢骚也是更好地生存的体现。 这是我合上 《学会生存》后的一鳞半爪。
学会生存读书笔记 篇5
“学会生存”包括三个层面的意思。
一是学会维持生活的知识与技能
。这包括就业前接受教育和就业后接受继续教育。
二是争取有保障的生存权利。
在信息社会中,经济、科技与社会的发展变化不但是永恒的,而且变化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快,我们不能指望一种教育和一定阶段的教育为社会成员服务终生。在工业化时代,如果一个人的工作被技术的发展所淘汰,这对他来讲,其后果是灾难性的。但是,在未来的岁月里,生产、工作的技能过时将会成为很普遍的事情,人们的生存权利常常面临挑战。生产的变革、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要伴随着劳动力的流动。曾经丹麦的一位神学教育家创建了丹麦民众普及学校,其任务是教育成年农民如何应付急剧变化的自然环境。丹麦的农民教育相当普及。在从穷乡僻壤向大城市的移民浪潮中,所有那些取得成功的移民都是通过接受教育来学会对付新的经济问题、语言障碍,学会与陌生人相处的。
三是改善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学会生存”就要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终身学习,是指人的一生都要学习,从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学习伴随人的整个生命历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学会生存》报告把终身学习与建立学习化社会结合起来。“学习化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习成为整个社会成员一项经常的重要活动。创建学习化社会有赖于终身教育思想的普及,又有利于终身教育的实施与提高。
曾经读到了一篇名叫《挣扎才能生存》的文章,它讲述了一个因为怜悯而导致的悲剧:一个孩子在观察蛾出茧的过程时,由于觉得蛾出茧时钻得很辛苦,产生了怜悯心,便帮蛾把茧剪开了一个大洞。可是这只蛾由于没有经过钻出茧时的挣扎过程,翅膀没有力,很快就死了。与此同时,它引出了一种对教育的思考,对此我深有感触。
学会生存读书笔记 篇6
一位中国留学生刚到澳大利亚时,在餐馆打工,学会生存。一天,他看见报纸上刊登了澳洲电讯公司的招聘启事。他选择了线路监控员的职位去应聘。过五关斩六将,眼看他就要得到那年薪3.5万澳元的职位了,不想招聘主管却出人意料地问他:“你有车吗?你会开车吗?我们这份工作需要时常外出,没有车寸步难行。”为了争取这个极具诱惑力的工作,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有!会!”“4天后,开着你的车来上班”,主管说。
为了生存,这位留学生豁出去了。他在朋友那里借了500澳元,从旧车市场买了一辆外表丑陋的“甲壳虫”,教育论文《学会生存》。第一天他跟朋友学简单的驾驶技术;第二天在朋友屋后的大草坪上摸索练习;第三天歪歪斜斜地开车上了公路;第四天他居然开着车去公司报到了。时至今日,他已是“澳洲电讯”的一名业务主管了。
人,是个奇怪的动物。给他依靠,便产生惰性;断其后路,他就拼命搏击。这也印证了一个道理:即穷则思变。正如食物在温暖的环境中易发酵腐烂一样,人处于优裕的环境中很容易不思进取,但在艰难窘困的逆境逼迫下,却能激发斗志,尽力拼搏,学会生存。
学会生存读书笔记 篇7
《学会生存》一书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该书内容丰富,涉猎面极广,几乎触及了教育制度方面的一切重大问题。它从回顾教育发展的历史谈起,着重论述了当今世界教育面临的挑战与主要倾向,指出了关于实现教育革新的一些策略和途径以及最终走向学习化社会的道路,最后论述了教育的国际合作问题。
阅完此书,我对于其中的一个基本观念——终身教育颇有触动。知识经济时代,给人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要生存,要不被社会所淘汰,就只有不断去学习,不断地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由此,终身教育也就应运而生。
其实,早在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成人教育专家朗格朗在泰国曼谷会议上提交给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的提案中,就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概念。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一书,详细论述了终身教育思想,并提出实施终身教育的一系列原则和建议,从此开创了全球终身教育的新纪元。从70年代开始,终身教育的思想理论和社会实践飞速发展,逐渐形成了全社会民众的共识。可以说,终身教育的提出,是20世纪世界教育改革的最大就之一。
第一、同传统教育相比,终身教育是一种全程性、连续性教育。
传统教育将教育限制在人生的一定时期内,参加工作就标志着学业的结束和教育的终止,并且在教育体制的各个方面互不兼容。如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等分离开来,这种教育具有阶段性、不连续性的特点。终身教育则贯穿在人生的全过程,并与人生各个阶段的教育相互衔接,即使离开校园走上工作岗位或退休在家,也是在不断地接受教育,不断地去学习。正如朗格朗先生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所提到的:终身教育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的所有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包括了教育各个发展阶段各个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
第二、终身教育是自主性、社会性教育。
传统教育中学习者的学习是由学校这种特定的教育机构所提供、其学习的方式是以专业的教师传授为主,具有强制性特征。而终身教育则是一种以自我完善为学习动力,以自我教育为重要手段,以自主发展为目的的新型教育,重视自觉、自主式的发展。正如《学会生存》中所说的:“教育已不再是从外部强加在学习者身上的东西,也不是强加在别人身上的东西。教育必然是从学习者本人出发的。我们今天应把重点放在教育与学习过程的‘自学’原则上,而不是放在传统教育学的教学原则上。”
同时,终身教育又是一种社会性教育,它把教育扩展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并且教育的机会也由全社会提供,社会上的一切组织均是学习型组织。社会成员在教育方式、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等方**有明显的、较大的选择自由度,并且不受时间、地点、年龄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教育将扩大到家庭、工作单位、社会团体及各种与人们实际生活有关的环境中去。在这种教育制度下,提供教育机会的将是社会整体,并不单单是教师这种职业。《学会生存》中指出:“教育现在是,而且将来也越来越是每一个人的需要,……我们不仅必须发展、丰富、增加中小学和大学,而且我们还必须超越学校教育的范围,把教育的功能扩充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学校有它本身的作用而且将有进一步的发展。但是我们越来越不能说,社会的教育功能乃是学校的特权。所有的部门——政府机关、工业交通、运输——都必须参与教育工作。……正如普拉塔奇所说,‘城邦是最好的教师’。”
第三、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
终身教育的提出,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内涵,改变了整个传统的教育机构,是对传统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同时也给我们的生存理念、教育理念和学习理念带来了重大变化。随着科技信息革命的迅猛发展,人的'终身学习和知识更新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更加需要创新的知识和技术,更加需要通过不断学习以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所以终身教育的提出为科学知识的补充,学习渠道的拓宽和各项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同时也为终身学习的发展和形成学习化社会创造了必备的条件。
《学会生存》中特别强调的两个基本观念,一即是终身教育,二便是学习化社会。而“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由此,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就成为不可分割的三个现代教育观念。终身教育从社会的角度出发,侧重教育的服务与提供,强调教育制度应提供个人终身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而终身学习则从个体的角度出发侧重学习者个人内部的变化,提倡个人应培养终身主动学习的能力与习惯。这两方面的紧密联结、相互促进,将自然形成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即学习化社会。在学习化社会中,社会各个组织都是学习的基本单位,学习将成为整个社会成员的一项经常性的重要活动。对于个人来说,就如《学会生存》中所说的:“教育不再是一种义务,而是一种责任了。”
现在,全球科技革命迅速发展,国际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教育水平的竞争。而我们的教育,“只有采纳了终身教育的思想,才能变成有效的、公正的、人道的事业。”(《学会生存》)
学会生存读书笔记 篇8
1、书面表达比口头表达容易陷入抽象的危险。
2、技术训练必然既要运用语言,也要运用其他的方法,诸如演示、实验、实践活动以及常规、反射和技能的获得。重要的是我们要认识到:现代人的这部分训练,如同传统的文字文明一样,也是他的文化的一部分。
3、真正的现代教育,从小学的识字训练阶段到高等教育的最高阶段,都应该把文字、声音和形象三者结合起来。
4、一般来说,大部分教育体系并不是有助于受教育者----无论他们是青年还是成人----去认识他们自己,去理解他们个性中的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部分,去理解大脑机制、智力活动、支配身体发展的规律、梦想和抱负的意义、他们互相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和整个共同体的关系。因此,教育忽视了教人如何在社会中生活、热爱生活并从事工作的基本职责;而人们必须创造这个社会,作为他们理想的体现。
5、在创造艺术形式和美的感觉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美感经验。这种美感经验和科学经验是我们感知这个世界万古长青的世界的两条道路。我们个性中的一个根本而必要的部分是对美的兴趣,是领悟美并把美吸收到性格中去的能力。
6、学校的任务不仅是发现人的才能,训练它们和推重它们。学校的任务尤其要培养性格和态度。
7、体育基本上是关于肌肉、神经和反射作用的训练。但是体育应该超出这个范围,这一点大家是容易同意的。但是人们一般还把重点放在竞争精神的价值以及体力训练与品德修养的关系上,这一点人们是经常肯定的,但未曾表现出来。实质上,人们的身体是个性的基础,因此,人们应该学习如何充分地适应他们的身体。体育并不是在理论上有什么不足之处,而是受损于人们对它的漠不关心。
8、我们要学会生活,学会如何去学习,这样便可以终身吸收新的知识;要学会自由地和批判地思考;学会热爱世界并使这个世界更有人情味;学会在创造过程中并通过创造性工作促进发展。
学会生存读书笔记 篇9
前记:这本书的笔记本来计划六月末就完成的,不料六月最后的一个周末,被突如其来的肺炎引起的反复高烧困扰,没有任何的心情来读书写字,笔记也就因此耽搁了。所幸经过几日的治疗,病症终于被克服,身体也逐渐恢复,今天终于能够重新读书写字。
每次生病的时候,尤其当身体被病痛折磨的痛不欲生时候,总能想起尼采的那句话:“凡不能击败你的,终将让你更强大”。虽然能让我变强大,但是我还是好意的拒绝要来打败我的东西,抗争的过程实在是太痛苦。
这本书取名《尼采生存哲学》,其实只是出版社编者为了编书而随便起的书名,尼采并没有什么生存哲学的论述,所以这本书算是尼采著作的合辑版。出版社的目的当然这样一本书里介绍完尼采的主要思想,但是缺点就在于,由于选取的内容繁多,这本书选取了《快乐的智慧》《偶像的黄昏》《道德的谱系》《善恶的彼岸《人性的,太人性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几本的主要内容,尽管经过了有序的编排,但内容上还是非常的无序让人读的相当困惑。这本书算是非常鸡肋一本的书。
虽是鸡肋,读起来也有不乏有味的地方,主要是尼采的写作和思想实在是太伟大,任何一段都值得反复思索,才能彻底明白尼采。正如本书封面上引用的“凡能吸入我著作中气息的人,他就知道,这就是高岗的空气,是使人精神焕发的空气。一个人必须加以培养以适应这种空气,否则他就会有受寒的危险”。
这本书的前部分是尼采自传中的一部分。尼采将自己称为战士,“战斗是另外一回事,根本上我就是一个战士。攻击是我的本能。一个人应该要能够成为别人的敌人,当是要能成为敌人也许先要有强健的体质”。
尼采的确是一个勇敢的战士,他旗帜鲜明的叫到“上帝死了”“要重新评估一切价值”,刺刀深深插入了当时仍占思想统治地位的天主教的心脏中,传统的权威是他最大的敌人,面对强大的敌人他毫不畏惧,这就是尼采!
他极力批判的传统宗教所宣扬的道德,在尼采眼中,道德是无能的伪装。
人应该像一个强者一样活着,将自己真正的欲望表现出来,而不是用各种道德的外衣例如谦卑和顺从来伪装自己。因为这套道德是属于强者制定给弱者的规则,而真正的道德是强者自发的行为。
让弱者像强者一样有道德,是一个弥天大谎。弱者是被欺骗了,去做他们不能胜任的事情。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能力一般的人,才有着很大的道德责任感,他们就是这些弱者,却总想扮成强者,因而最后也是可笑。
而弱者最喜欢的就是道德来相互评判,一方面弱者在相互的道德评判中获得一种高低比较的快感,另外一个方面,只有智力低下的人才会对智力高的人进行道德批判,他们将此作为一种复仇。
很多人喜欢看名人的八卦新闻,并且做出各种道德指责,也正是为了复仇,因为他们无法成为名人,所以只能在道德上对他们谴责。
尼采定义了什么是他眼中的美。他谈到,没有什么是美的,只有人是美的,这是美学的第一真理。因为只有人才能意识到美的存在。
第二个真理就是,没有什么比衰退的人更丑了。在他眼中颓败的人是丑的,因为他意味着人的意志的衰落,而人类憎恨的就是他的类型的衰落。我们为什么觉得不道德的人不美?因为他们是人类的衰退,我们人类是往着美德的方向发展。
尼采是一个不相信的道德的人,但他所不相信的道德是基督教的道德,他所尊崇的道德是强者自身的道德,就如贵族精神一样的道德,因此尼采要做超人。
后记:
经过读这本书,有想法将尼采的全部著作读一遍,不管怎样感谢这本书的指引。
学会生存读书笔记 篇10
全书短小精悍,文字精炼,寓意深远。
当今世界可谓瞬息万变,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挑战和机遇。在种种不确定性和纷杂的变化面前,有人选择置若罔闻,有人则乘风破浪,其区别在于他们的思维方式。如果你想寻找能够带来丰厚回报的成长机会,眼下即是一个很好的时代;但我们得掌握一种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使我们能够看到身边的机会并将其最大化。
这个世界上最廉价的成长方式就是读书,最廉价的快乐方式就是运动!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停止成长,不再进步。所以你需要终身学习,保持终身成长。重置你的思维,让你从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中解脱出来!
在本书中,我们将学到:
构建终身学习必备的5种心态;
迅速提升学习能力的6个方向;
获得终身成长的7种技能;
实践练习的10种起步方法。
终身学习十法则:
1、将来为上,过往次之。如何设计未来,就拥有多大的未来。绝大多数的成长都是小步快跑。把未来的价值最大化。设定自己的目标,眼光长远。
2、学习为上,经历次之。将经历转为学习,将人生赋予终身学习。自己的经历蕴含着大量的智慧,将经历转化为学识。
3、付出为上,回报次之。付出使人成长,索取使人沉沦。把注意力放在付出上,不刻意追求回报;把创造价值放在首位;让受众决断你的回报。回报并非天经地义,想要获得回报,首先要为他人付出。寻找付出渠道,领悟互惠精神,实现双赢共赢。
4、表现为上,赞誉次之。无法控制别人的赞誉,但能把握自己的表现。以自己的工作为傲,把主要力放在提升自己能力上。为自己的表现设立标准,区分表现与贡献,常怀感恩之心看待赞誉,关注当下。
5、感恩为上,成功次之。学会主动感恩,而不是被动拥有。不断认可别人的付出,成功永远都是过程,而不是目的地。主动、并且常怀感恩,向别人真诚感谢。感恩带给终身学习的三个关键元素:纽带、承诺、谦虚。
6、乐趣为上,劳累次之。带着“取乐”的心态做事,结果不会差。发现自己独特的优势。利用衡量工具和挑战,将任务变成游戏,增加趣味。调整心态,做到积极乐观。
7、合作为上,地位次之。感谢并欢迎别人的贡献,而不是源于各个得失。时刻放低身段,合作始于对话;倾听并尊重别人;合作使人不断超越;地位是成功的产物。关注别人的贡献,开展对话,求同存异。坦诚面对自己的动机,感恩并欢迎别人的才能和贡献。要掌管而不要控制。
8、信心为上,安乐次之。不断让自己有更多的挑战;学会适时的休闲,不让自己躲进舒适区。化恐惧为行动。有奋斗才有成长。化“恐惧”为“行动”,逃离舒适区。设定目标,立刻行动,必要时休息一下,劳逸结合。借鉴、回顾以往经历,温故知新。
9、目标为上、金钱次之。把眼光放在目标上,金钱只是顺便的事。始终坚持合作、团队至上;道不同不相为谋。有目标,就有机遇。收益是为目标服务的,培养并保护核心价值。有目的地寻找目标,分析可行性,坚定执行。有目标就有机遇,聆听心声,坚持初心。
10、问题为上,答案次之。调动并保持一颗好奇心,始终做一个提问者。学会思考,好问题主宰人生;不断问自己:我到底能发展到什么程度?问题就是建立我们与世界的联系;拥抱未知,接纳未来的可能性,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始终如一地关注自己的成长。
非常实用的方法,简单却不易行,贵在坚持。成长是一件终生践行的事,问题为上,乐趣为上,以自己的内心所想去打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停止成长,不再进步。
所以需要终身学习,保持终身成长。
重置你的思维,让你从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中解脱出来!
学会生存读书笔记 篇11
今天,我来到浦东新区图书馆看书.我看了一本名叫《野外生存》的书。
我发现野外生存居然要这么多的知识,自己都好像一下子就变成原始时代的人了。我们要把石头磨得尖尖的,这样才可以防止老虎,狮子或豹子的袭击。做一个简易的梯子都那么难,把树砍下来,做成一根根结实的木棍,用绳子捆起来。把它放到一根结实的树枝上,绑紧绳子,简易楼梯这才做好。剩余的木棍都绑上石头.你不要以为这样就大功告成了,还有一步没做好,那就是把树皮给销掉,弄滑一点,这样豹子才不会乘着你熟睡时偷袭你。如果你睡在地上的话,你一定要插上尖锐的木头,再准备火把,因为如果它躲过了第一防线,如果你没睡着没,就可以用火把烧,不过睡在树上更加安全保险。
你在捕猎时,一定要捕的是食草动物,因为食肉动物一般都是成群结队捕猎的,你以经做好的斧头也奈何它不了。你还要做一个弓箭才行。你首先把树枝削成一个长弓,再用绳子绑住住树枝的 端,然后再把另一个树枝的一段磨尖,一个弓箭就做好了。我把武器怎么做给教你了,你就去把握你的命运吧!
学会生存读书笔记 篇12
要了解数字化生存的价值和影响,最好的办法就是思考‘比特’和‘原子’的差异。虽然我们毫无疑问地生活在信息时代,但大多数信息却是以原子的形式散发的,如报纸、杂志和书籍(像这本书)。我们的经济也许正在向信息经济转移,但在衡量贸易规模和记录财政收支时,我们脑海里浮现的仍然是一大堆原子。
比特究竟是什么?比特没有颜色、尺寸或重量,能以光速传播。它就好比人体内的DNA一样,是信息的最小单位。比特是一种存在(being)的状态:开或关,真或伪,上或下,入或出,黑或白。”
这两段话虽然难懂了一点,但他告诉我们,我们的世界处处充满着数字的身影。我们的一切都变成数字化的表达方式,仔细想想,我们甚至可以发现,在今天的社会,一切都是数字化的,离开了它我们甚至无法生活。这是个很恐怖的事情,有一个东西,如一只无形的大手一般,在我们的生活背后,掌控着我们的一切。
一般人都觉得自然界的的传输能力是没有止境的。但它我们经常可以感觉到一些,如空气、如风。可无线电波一经发现,科学家们无法找到它,人们也看不见它。它是如此的神秘。同步卫星在赤道上空22300英里的轨道上运行,这意味着地球到同步轨道之间充斥着34万亿立方英里的以太,这么多的以太一定能够传送许多比特,同时又能让这些比特不至于彼此碰撞。当你想到全球数以百万计的遥控器,同时间的利用和电视机及其他类似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操作,那种情形若可以看得见的话,绝对是不敢想象的。大自然在人类心目一直是如此的神秘。可仔细想行无线电波的影响,并不异于自然界的影响。正如作者所说,这是一种“地空大转移”。
虽然数字化的影响如此深远、如此广大。但也正因为如此,数字话的生存,使我们人类开始逐渐的远离了自然。要知道,我们人是自然界的的一部分,远离自然,便远离了自认所带给我们的人类所特有的生命气息。我们会逐渐走向畸形。我认为,这是数字化的社会最危险之处所在。由于电脑的使用和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的机器的使用,我们人类的创造力逐渐被机器取代,我们太过依靠机器。我们不断的往机器中输入东西,却忘了从自然中汲取养分。从人类发展的长远来说,这绝对是舍本逐末的生活方式,所以,今天许多有智慧的都开始思考,在数字化的网络的的迅速蔓延下,它的一些危害之所在。
在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中,很吸引我的是作者提出的一个很新颖的思想——后信息时代我就是我。
他认为:“长期以来,大家都热衷于讨论从工业时代到后工业时代或信息时代的转变,以致于一直没有注意到我们已经进入了后信息时代。信息时代,也就是电脑时代,显现了相同的经济规模,但时间和空间与经济的相关性减弱了。信息时代中,大众传媒的覆盖面一方面变得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又变得越来越小。在后信息时代中,大众传播的受众往往只是单独一人。所有商品都可以订购,信息变得极端个人化。人们普遍认为,个人化是窄播的延伸,其受众从大众到较小和更小的群体,最后终于只针对个人。当传媒掌握了我的地址、婚姻状况、年龄、收入、驾驶的汽车品牌、购物习惯、饮酒嗜好和纳税状况时,它也就掌握了‘我’——人口统计学中的一个单位。”
这就是作者的后现代时代,相当有预见意义,而且也是对今天信息时代进步方向的一种思考。
学会生存读书笔记 篇13
适者生存,我以前没有什么感受,但是,看了“地理中国”以后,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适者生存”的道理。
翅碱蓬是一种植物,长得像小树一样,它原本是绿色的。
翅碱蓬自身具有抗盐成分,由于盐分破坏了叶绿素,使得被海水浸泡过的翅碱蓬成为了红色;且浸泡得时间越长,颜色越鲜艳;浸泡得时间短,则红得就淡一些。
这翅碱蓬原本是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当地的人们,会采摘翅碱蓬作为青菜来食用;而红色的翅碱蓬,味道则又苦又咸。
翅碱蓬成就了盘锦市的红海滩,这红海滩成了盘锦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也成了很著名的一个景点。
梭梭,被誉为“沙漠梅花”和“沙漠卫士”,它是我国荒漠区最重要的植被类型,也是亚洲荒漠分布面积最大的一类植被。
梭梭,属于灌木植物,一般只有三四米高,外形也不出众。但是,梭梭树丛顽强挺立,迎风挡沙,给沙漠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是戈壁沙漠最优良的防风固沙的植被之一。
梭梭为什么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关键在于它的种子。梭梭的种子是世界上发芽时间最短,也就是种子发芽最快的,只要遇上雨水,短短的两三个小时之内就能萌发新的生命。
梭梭这种独特的种子,能抓住下雨的大好时机,而后迅速生根发芽,这是适者生存的有力佐证啊!
红柳又名:柽柳,多枝柽柳,柽柳科、柽柳属植物,灌木或小乔木,叶绿花红,枝叶可供药用,为沙漠盐碱地造林树种。
红柳,耐旱、耐热,尤对沙漠地区的干旱和高温有很强的适应力。红柳多生于河漫滩、河谷阶地上,沙质和粘土质盐碱化的平原上,沙丘上,每集沙成为风植沙滩。红柳广泛分布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吐鲁番盆地、甘肃河西走廊盐碱地、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等。
红柳根系发达,直根深入土中,接地下水,最深者可达10余米。侧根多水平分布,甚广阔,且多细根。根株萌发力强,耐沙埋,沙埋后可于根颈处萌发大量纤细的不定根,枝条亦迅速向上生长。由于这种特性,在沙区往往形成高大的柽柳沙堆,成为独特的景观。
红柳遍地生根、开花、结果。沙丘下的红柳,根扎得更深,把触须伸得很长,最深、最长的可达三十多米,以汲取水分。红柳把被流沙掩埋的枝干变成根须,再从沙层的表面冒出来,伸出一丛丛细枝,顽强地开出淡红色的小花。红柳,生长较快,寿命可达百年以上。春天红柳火红色的老枝上,发出鹅黄的嫩芽,接着会长出一片片绿叶。藏族老百姓又亲切地称她为“观音柳”和“菩萨树”。
无论是‘翅碱蓬’,还是‘梭梭’或者‘红柳’,它们无不诠释了“适者生存”的道理啊!
学会生存读书笔记 篇14
“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与学习过程。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点主要就是由于他的未完成性。事实上,他必须从他的环境中不断学习那些自然和本能所没有赋予他的生存技术。为了求生存和求发展,他不得不继续学习。”这句话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
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这是教育的四个支柱,其核心是学会生存。
生存教育是人生最基本的教育。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这种社会背景、时代变革的逼迫下教会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生存能力已经迫在眉睫。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中国每年约有一点六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四十名孩子。触目惊心的数字告诉我们,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成长阶段,在面对突发事故、灾难时更容易受到伤害。目前在国内基础教育在生存教育领域尚处在缺失的状态下,我们的孩子如何自救和救助他人?如何在火灾中逃生?如何从容面对危险?这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提出了一个极具震撼力的口号:“学会生存!”
家庭是生存教育的第一站。抗击挫折是生存教育的首要一环。有的父母对孩子进行“缺憾教育”,告诉孩子“世上不如意事常有九”,教会孩子生存的本领、让他吃些苦头、锤炼他坚强的意志,作为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坚强、勇敢、乐观、坚韧不拔,很有出息。有的父母则心甘情愿地为孩子受累、吃苦,恨不得替他生病、读书,把前进路上的一切障碍都为他扫除。过度的爱护、保护,造就的不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而是怯弱、退缩、心胸狭隘的小男人。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也应是生存教育问题中应有之义。试想,未来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类个体作为社会人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巨大,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社会环境下,要在竞争中取胜,除了具有丰富的大脑、多元的知识、坚强的意志力以外,没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
现在有部分家长出于对孩子的爱,运用各种办法为孩子选好了一条路,并预知排除掉一切障碍,从而使孩子能在顺境中成长。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明智。孩子就像飞蛾一样,必须经过磨练才能真正地展翅飞翔,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下来。如果父母总是在孩子出现困难时,帮助他或者甚至于完全代替他处理所有问题。那渐渐地孩子就会产生一种对父母的依赖感,认为所有问题都应该由父母解决,而自己什么也不需要做,从而就注定了孩子在社会竞争中的失败者的地位。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我们的教学达到真正理解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能将所学的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因此我们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正是教育在这一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教育包括培养和发展一个人全部潜能的教养过程。是人类社会向教育提出的任务。这一要求和任务没有任何时候比现在更为迫切和必需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教师应该是孩子的引路人,而不是决策者,不管孩子处理问题采取的是什么办法,即使是最次的,对孩子也是有利的。只有在挫折、大败中他们才会不断吸取教训,总结出最好的办法。这样才能为他们今后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打好基础。相信孩子们一定会有展翅飞翔的那一天。
学会生存读书笔记 篇15
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有食不果腹、买不起书的那一天,但现在,阅读是我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维持健康生活态度的一种必然的需要。已经养成阅读习惯的我,不可以一天不读书,如果不读书我就会觉得失落,没着没落的像在风中飘荡的梧桐叶。睡前阅读一本书、一份报纸会给我带来非常安定的睡眠。
从认识字,我就开始看书和读报了。一开始,我最爱看的是一些奇闻异事,还有全球有趣的动、植物介绍。那时我很小,就整天向同学们吹嘘,全班都是我的忠实听众,眼巴巴地看着我讲,我的虚荣心在那时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大一点以后,我爱看的是关于家庭、关于社会、关于产品质量的通讯,看完后向家人发表一些自己幼稚的见解。
然而,那个时候阅读都是娱乐性的,没有成为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真正离不开阅读,应该是我真正独自面对自己的时刻,那段“被囚”一个多月的日子。
作为中国的产妇,生完宝宝的一个月是要好好“坐月子”的,否则会落下病根,这不是迂腐,而是由中国人的体质决定的。我摊上了一个非常负责任的婆婆,她为了我将来有个好身体,不允许我出门、刷牙、洗澡、看电视。生理加之心理的因素,我觉得孤独、抑郁极了,我望着窗外,甚至羡慕其大街自由奔跑的一条狗。
百无聊赖的时候,我发现了一本书,是一本厚厚的某杂志合订本,粗糙、单薄的纸张证明了其盗版的身份,然而我并没有嫌弃它,反而将其视为珍宝般地藏起来。后来,我就开始跟好心的婆婆打起了游击,我将书放在被子底下,婆婆离开一会,我便将书放在被子的边缘偷偷地看几行,婆婆一来我便迅速再将它移到被子底下……我虽然并不喜欢这种宛如作弊考生与考官之间的游戏,但偷偷阅读的喜悦却扫清了我心头的阴霾。
从那以后,读书成为我心灵最坚强的支柱,成为了我生命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读书多了,想写的愿望逐渐强烈起来。有一天,我看报纸,突然看到了一位同事的文章,我恨惊讶:我们普通读者的文字也能上报纸吗?他非常有耐心地告诉我投稿的方法和技巧。
我当时正有一肚子感慨要发,就写了一篇《我让你依靠》,因为我是看着《扬子晚报》长大的,写完以后,我就斗胆投给了《扬子晚报》,我把这个当成了一种倾诉,投完就忘了。有一天一位同事告诉我,我的文章发表了,那时我才25岁,非常冲动,高兴得请假跑出去买了当天十份报纸,给了很多人看,大伙都大力表扬了我,这激起了我的兴趣,我更加卖力地写作,除了工作外,就是构思文章。那时命运也确实给了我很多灵感,我写了很多散文,发表率很高。接着我又开始构思小说,先后写了中篇小说《琥珀》、短片小说《我是流氓我怕谁》。我触及的报刊杂志也越来越多,包括《莫愁》、《意汇》,有一天我甚至发现我的《母亲的鸡蛋》一文上了繁体字版的《读者文摘》。
后来通过沭阳评论人池墨的介绍,我加入了沭阳作家协会。后来有一次作品获了奖,和吕沭澍一起到了宿迁市政府受了市文联领导袁沭淮的接见,他给我指名了方向,说我善于抓住人物内心,是可以成为一名不错的情感类作者,并送了我三本书,给我一张宿迁作家协会的表格。这一切进展得如此顺利,以至于我心里什么都不再思考,只走火入魔地做这一件事,我没有意识到血液里流淌的过分执着的性格使我为了写作透支了健康和青春。有一天我的一个老同学见了我说,你怎么变得这么憔悴啊!我才如梦初醒,我还保存着那个时期的照片,我当时的头发显得那么稀少,眼睛显得那么疲惫、红肿、散光、皮肤像蒙了一层雾似的黯然无光。
这个打击对我来说是巨大的,失去青春对于一个正直韶华的女人来说,是多么残忍。于是我下定决心去找回青春,做好计划怎么修整、怎么还原我的青春,于是,我暂停写作。
呕心沥血的写作停止以后,我对阅读的依赖更加重了。读书更精、更深入以后,慢慢地,我从书内,找到了一些人物命运的答案。
比如,林黛玉她在贾家,有贾母宠着、有宝玉爱着,家人有贾母在,谁也不敢对她怠慢,但她依然会感到“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不敢多走一步路,不敢多说一句话”,这和她幼年丧母,父亲在外做官,缺少安全感有关,她其实是个轻度抑郁症患者,不过那时没有心理医生,她找到了排解忧愁的方法就是借诗消愁,但“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些哀伤的诗没有让她走出困境,却让她更加沉溺于抑郁中,最终红颜薄命。
而《飘》中的郝思嘉《安娜·卡列宁娜》中安娜,我私自分析她们两个都是美丽迷人的天蝎座女人,但郝思嘉成了主宰命运的强者,而安娜卡列宁娜却自杀丧命于无情的火车轮下。这是为什么呢_因为郝思嘉发挥了天蝎座女人的几乎所有性格优势,而安娜却发挥了天蝎座性格里的几乎所有劣势。
思嘉不畏困难,面对现实,有责任感,为了达到目的甚至不择手段,在遇到挫折时,不无理取闹,选择相信“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这成为她战胜任何困难的一大法宝。
而安娜却把天蝎座的爱恨太强烈、感情用事、爱妒忌、爱吃醋、疑心病重、报复心太强这些性格缺点全部表现了出来,她爱弗龙斯基,只爱他,明知道公开与他的爱情会使她失去一切,她还是公开了。当她只剩下爱情时,却又怀疑他的一部分爱情一定是转移到别的女人身上去了,因此她就嫉妒起来。她感到无法挣扎,于是,“死,作为使他对她的爱情死灰复燃,作为惩罚报复他,作为使她心中的恶魔在同他战斗中出奇制胜的唯一的手段,鲜明而生动地呈现在她的心头。”于是她选择了投身于火车的轮下,让火车将她那美丽的身体压得支离破碎。当然,她确实强有力的报复确实毁掉了弗龙斯基,弗龙斯基跌跌爬爬地去见安娜那可怕的尸体,彻底崩溃,选择前往战场,希望战争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看啊!发挥性格的优势可以使人得到一切,发挥性格的劣势使人的一切毁灭,我开始分析自己的性格的优势和劣势,我将优点写在一边,缺点写在一边,如果我推动自己的性格往积极方面发展,我将会得到什么?我纵容自己的性格往消极方面发展又会怎么样?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决定命运,并预测命运……
读书的好处真多,我三十就知天命了!当读书成为生存的一种需要,书籍可以给我的,还有很多,很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