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

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精选18篇)

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 篇1

  各位团友,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蓬莱阁。提起蓬莱阁,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海市蜃楼。海市,本是一种大气光学折射、反射现象。但在古代,人们无法解释其成因,便生出许多奇妙的幻想和美丽的传说。据说秦始皇东巡来到蓬莱,见到海市,误认为那时海上的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于是派方士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寻访长生不老药。以后的多位封建帝王也曾登临眺望过神山。汉武帝多次寻求蓬莱仙境不得,只好将丹崖山叫做蓬莱,聊以自-慰。这也是蓬莱名称的由来。当然,海市的神秘、朦胧、飘渺,也确如仙境一般。历代文人更是把海市渲染得异常神奇。同时八仙过海的传说也为它抹上一层仙气。传说八仙去给王母娘娘拜寿途中,在蓬莱阁上喝醉了酒,为显示自己的本领,相约都不乘船,而以自己的法器做渡海工具。铁拐李乘葫芦,汉钟离坐扇子,张果老坐纸驴,吕洞宾踏宝剑,曹国舅站云板,韩湘子乘洞箫,何仙姑坐荷花,蓝采和则坐在花篮中,飘洋过海。“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典故即源于此。在山脚下,还有八仙出海时留下的脚樱这些文章和故事的流传,使蓬莱阁“人间仙境”的美名到处流传。古往今来,蓬莱仙境引起人们无限的憧憬和幻想。今天我们就去仙境看一看吧。

  蓬莱阁建筑面积为32800平方米,分布在丹崖山上。阁建于北宋嘉祐6年(1061年),当时的郡守朱处约看到这里山势雄伟,风光秀丽,便修建高阁以供游览。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了。明万历20xx年(1589年),山东巡抚李戴又在附近增修了一批建筑物,统称为蓬莱阁。清朝嘉庆20xx年(1820xx年),再一次扩建,形成现有规模。解放后,经过多次修缮,古老的建筑既保持了原有的风韵又焕发了盎然生机。整个建筑以高阁为主,从山巅到山脚分中东西三个院落,上中下三个层次,依山构成。主要有蓬莱阁、三清殿、吕祖殿、天后宫、弥陀寺等六组建筑组成。100多间楼阁殿宇,参差错落。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天后宫,其中供奉的是海神娘娘。海神娘娘原名叫林默,是福建莆田湄州人,当地人称她“妈祖”,因而天后宫又叫妈祖庙。林默生于北宋960年3月23日,死于987年9月9日,终身未嫁。她经常在海上解救遇害船只,因而极受渔民爱戴。她自幼喜欢佛法,并得高人指点,据说极通灵性。有关她的传说很多,说她出生之日,屋内红光满堂,香气四溢,而且到满月都未有哭声,所以起名为默。她16岁时村中闹瘟疫,而她算出病源在井中,后来人们果然在井中发现病死的老鼠。更为神奇的是说有一次她父兄出海打鱼,而她在家中织布时突然神情大变,似昏睡过去。醒来后告诉她母亲说父兄在海上遇险,哥哥已死,父亲无恙。果然不久其父归来,说海难中似乎有神仙相救才得以脱险。第二天,林默竟然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哥哥的尸体。在她27岁那年的九月初九,她一人登上湄州的最高峰,突然仙乐齐鸣,彩云飞舞,人就登天而去。

  林默死后,历代疆吏大臣说她能降魔伏妖,破敌免灾,并能在海上狂风中为渔船指引方向,法力无边,请皇帝对她进行加封。在这种神化之下,祭祀她的庙宇越来越多,使之成为海上渔民的保护神。历代君王为了巩固海防,对她的封号也步步升级,直封到天后。

  蓬莱天后宫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天后庙宇之一。大家看在天后塑像旁边作陪神的站官中竟然有四海龙王,这是十分少见的。究其原因,据说北宋以前海神是四海龙王,但因为他们长的丑陋,又喜怒无常,渔人都不喜欢他们。北宋宣和4年(1120xx年)皇帝派大臣出使高丽,在海上遇到大风,危难之中救他们的是一位女神而非龙王,因而回朝时奏明皇上,首次加封女神为“顺济夫人”,慢慢取代了龙王的地位。后来随历代加封,女神的管辖范围越来越大,四海龙王都要听她调遣,在民间还有天妃降伏东海龙王的故事,再加上民间八仙的传说中龙王也是以反面角色出现的,于是四海龙王在蓬莱便成了站官的。现在,渔民对天后仍然十分敬仰,因而天后宫香火一直十分旺盛。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高阁就是蓬莱阁了。它高踞丹崖山顶,丹崖山虽不高,但面临大海,海阔烘托出山的气势,使蓬莱阁气势恢宏。其他建筑围绕着它,又成众星捧月之势,使它分外壮观。它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全国四大名楼。

  蓬莱阁是一座双层木结构阁楼建筑,有鲜明的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特色。正厅高悬一块金字牌匾,上有清代著名书法家铁保手书的“蓬莱阁”三个雄浑大字,笔力遒劲,阁上原有“九万青天登梯得路,三千碧海破浪乘风”楹联,道尽高阁的气势。阁上有一圈明廊,大家可以凭栏远眺,时有海雾飘来,使人有腾云驾雾,超凡出世的感觉。这便是蓬莱十大仙景之一的“仙阁凌空”。《老残游记》第一回中就生动描写了这一景观:“这阁造得画栋飞云,珠帘卷雨,十分壮丽。西边看城中人家,烟雨万户;东面看海上波涛,峥嵘万里。”阁底有十六根大红楹柱环列,显得气势非凡。阁内设置精致,布满宋、明、清三朝的石刻碑文。东西两壁悬挂着董必武和叶剑英元帅的题诗,阁后壁嵌有“碧海清风”、“海不扬波”、“环海境清”大型题字刻石三方,十分珍贵,更为古阁增添了光彩。

  蓬莱阁后有一避风亭,它比蓬莱阁建造稍晚,是明代正德8年由知府严泰增建的。此亭建造角度十分科学,既烘托了主阁,又别有情趣。避风亭坐南朝北,既高又面向大海,然而任凭室外狂风大作,亭内门户大开,却静谧无风。在亭内擦一根火柴,火焰会纹丝不动。这时你如取一张纸条,在护墙外侧一撒手,纸条会盘旋而上,越亭而过,不能不令人叫绝

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 篇2

  世界著名的蓬莱阁就位于蓬莱城北靠海的丹崖山上。初建于北宋嘉佑六年(1061),明清时期,此阁又经过多次重修,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中国四大名楼。这实际上是一组古建筑群,建筑面积达18900平方米,有6个主体建筑和其他辅助建筑。主体建筑分别是:蓬莱主阁、天后宫、龙王宫、吕祖殿、三清殿、弥陀寺。里面展出的以及大殿柱子上的对联和石刻都是著名文人的书画作品。

  当来到丹崖仙境坊,我们发现“丹崖仙境”4个汉字,是由原国家副主席董必武于1964年参观蓬莱阁时题写的。蓬莱阁是能看到海市的地方,很久以前就以仙境闻名。进入丹崖仙境坊,我们就似乎进入了仙境。您也许感觉到似乎成了神仙。

  龙王宫初建于唐代,重建和扩建于宋代和元代,包括三个庭院:大门,前殿和后殿。

  传说龙能潜海,腾云驾雾,呼风唤雨。事实上龙只是先民虚构的作为征服自然的象征。他们期望龙的存在能够对世间困难和苦难表示同情,并能够帮助苦难者。因此,首先祭祀龙王的是渔民和船家。根据蓬莱风俗,农历正月十三日渔灯节,渔民敲锣打鼓放鞭炮,给龙王送灯。

  前殿中间的坐像是东海龙王敖广,两边各有护法一尊。东西两侧塑有8位站官负责风、雨、雷、电等。

  后殿是龙王寝室。在古代干旱时,人们来这里向龙王求雨。他们头戴柳条帽,高喊“求大雨”,然后抬出龙王塑像游街。不管他们走到哪儿,居民都给他们洒水。这种办法还真奏效,不久就会下及时雨。

  戏楼是当地渔民唱地方戏的地方。每年正月十六日,在天后宫都要举办庙会。当地渔民在戏台上演出山东地方戏。

  天后是海员和渔民的保护神,受到大多数沿海居民的爱戴。据统计,中国大约300多个县、市建有天后宫。甚至在一些东南亚国家也建有祭祀天后的宫殿。蓬莱的天后宫是中国北方此种宫殿中最大的,由前殿、主殿和后殿组成。

  前殿内站立两尊塑像,名叫嘉应和嘉佑。据说他们是天后降服的妖怪,现在他们站立于此负责天后的安全。

  主殿正中坐立的是天后,也就是海神娘娘,旁立4名伺女。东西两边站立的是龙王和文官。和其他地方的天后宫相比,蓬莱的天后宫与众不同。东海、西海、南海和北海龙王都站在天后左右,他们成为天后的手下。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一种说法是,历代以来海神经过层层晋封。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她被封为天后,能够控制海里的所有神仙妖怪。她的管辖远远超出了龙王的范围,因此,四海龙王不得不听他调遣。另一种说法是天妃曾经降服过东海龙王。

  后殿是天后的寝室。据说她单日睡东屋,双日睡西屋。

  在农历三月二十三她的生日那天,人们举行重大的仪式来祭祀天后。清代康熙曾经制定了祭祀标准和祭祀器具。远近的男女同时来到天后宫跪拜祭祀天后。

  蓬莱阁是蓬莱阁建筑群中的主建筑,初建于宋代(1061),以后各代都有重修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主阁朝南,飞檐起翘,雕梁画栋,雄伟壮观。阁南的横匾上“蓬莱阁”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是由清代著名书法家铁保书写。另有许多其他名家的真迹,如宋代的苏东坡、明代的董其昌、清代的翁方纲。这些碑刻都是对海山奇观的生动记述,讴歌了仙阁胜景。

  一楼为重要人物参观蓬莱阁时的摄影资料展。

  二楼再现了八仙醉酒的场景。八仙依次为铁拐李、蓝采和、何仙姑、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他们各持宝物,神态各异,所以后来有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说法。八仙过海的传说源于蓬莱。

  这里是海市蜃楼的最著名的观赏地。海市在一些科学家的科技书籍和作家的文学著作中都有描述。众所周知的一篇就是现代著名作家杨朔的散文――《海市》。

  避风亭建于明代。高踞山颠,面临大海,任凭室外狂风怒吼,亭内却是纹丝不动。过去传说亭内有避风珠阻止风吹进来。然而,其实原因在于它那独特的建筑结构,可以说是人工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巧妙结合。北边是短墙,其下是弧形悬崖。海风由海面吹来时随即由弧形悬崖急剧上升,飞跃屋檐,向南而去。因此,亭内就无风可进了。

  卧碑亭内横卧一通石碑。这就是著名的卧碑,亭因碑而得名。两面的碑文都是苏东坡的手迹。内墙上嵌有著名书法家的手迹,弥足珍贵。

  苏公祠是为纪念宋代的苏东坡而建。据说苏东坡做了五天的登州府尹,但是他为当地人做了不少好事,同时也留下了不少诗文。而且,当他回到朝廷,向皇帝建议加强登州海防和减轻当地人民负担,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当地人民感激苏东坡,所以建祠纪念他。

  三清殿祭祀的是三位道教始祖:原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道教是唯一根源于中国的主要宗教,并扎根于中国土壤。因此,这三尊神在中国广为人知。

  吕祖殿是祭祀八仙之一吕洞宾的地方。八仙过海的故事家喻户晓,为什么单单建了一个吕祖殿,独尊吕洞宾呢?原因是吕洞宾被尊为道教全真道北五祖之一,而且也风流倜傥,所以他受到更多人的欢迎。

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 篇3

  闻名天下的蓬莱阁自建成雏形后,历代文人骚客慕名而来者甚多,置此佳景胜地,他们往往雅兴大发,挥书泼墨。

  在天后宫前院的戏楼两侧各有红褐色巨石三尊,两两相对,像三台星座。为此清代大学者阮元命名此石为三台石,刻石嵌于天后宫前殿外壁上。阮元在清代官至湖广、云南总督,精于书法,善于雕刻金石,墨迹传世不多,此隶书刻石极为珍贵。

  天后宫前院弯处,有一块草书体“寿”字碑特别引人注目,这个“寿”字是五代时道人陈抟老祖写的,看起来遒劲有力,潇洒飘逸。它的另外特别处在于草写的“寿”字竟是由“富、费、林”三字组成。据说含有“植好林木,富足长寿”的意思。

  在蓬莱阁主阁的阁底正门悬挂的横匾“蓬莱阁”,是清代书法家铁保的手迹。字写得雄浑有力,刚健俊朗。主阁后面间隔不远避风亭和卧碑亭内,也各有珍贵的书法刻石。避风亭内有刻石25方,其中9方是曾任登州军事首脑袁可力的《观海市》诗,字是明朝书法家董其昌写的,一代石刻高手为其刻石。因此,这九方石刻确为珠联璧合之作,堪称三绝。卧碑亭里的横卧石碑则因留有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手迹而弥足珍贵,卧碑正面刻的行草《题吴道子画》,背面刻的是苏东坡的正楷《登州海市》。

  众多名人的墨宝中,有两处别有典故。一处是蓬莱阁主阁后壁上的“海不扬波”,细看这气势雄伟的字体,你会察知那“不”字明显是后来补上的。这是怎么回事?据介绍,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山东巡抚托浑布兼办海防。当有一天他登上蓬莱阁时,望着广阔无际的大海,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海不扬波”四个字,表达了他希望万里海疆平安无事的心情。哪知道,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了,战火蔓延至蓬莱。1895年1月18日,日舰炮击蓬莱,一发炮弹(碰巧是哑弹)击中了“不”字,于是“海不扬波”成了“海扬波”。这启发人们没有富强的国家和强大的海防,海不扬波的愿望始终是个幻想。

  另一处是蓬莱阁东侧的“碧海丹心”石刻,这是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的手迹。冯将军当年为何要写这几个字呢?据说,1939年5月,正值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时候,冯玉祥将军与国民党元老李烈钧等人同游蓬莱。忧于时局的李先生对冯将军说:“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寄希望于你们身上了。”冯将军对蒋介石当局明抗日、暗卖国的做法不满,但又不能明说,只得苦笑。之后,李烈钧先生挥毫写下对联:“攻挫若石,同具丹心扶社稷;江山如画,全凭赤手挽乾坤。”并让冯玉祥将军题横幅。冯玉祥略一思索,提笔写下了遒劲有力的“碧海丹心”四个大字,抒发了他忠心报国的情怀。后人感念他的爱国豪情,便把“碧海丹心”单独刻石存留。

  东坡先生于1805年曾到登州(今蓬莱)任知府,只不过时间非常短,10月15日到任,10月20日便被调回京城,总共只干了5天登州知府。但就是在这短短的5天时间里,他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发现当时因新法中的盐法禁止百姓卖盐,所以导致不少原靠卖盐为生的百姓生活困苦。为此,苏东坡写了《讫罢登莱榷盐状》,列举了许多事实,陈述了得失利弊,终使皇帝允许百姓随便买卖食盐,就市论价,官府只收取一定的税金。

  为了纪念他为民请命的功德,当地百姓集资兴建了苏公祠。后人有感而发,留下了“五日知州府,千年苏公祠”的诗句。这启迪世上的当权者,只有为民办好事、办实事,才能流芳百世。

  蓬莱阁历经风雨沧桑,如今已发展成为以古建筑群为中轴,蓬莱水城和田横山为两翼,四种文化(神仙文化、精武文化、港口文化、海洋文化)为底蕴,山(丹崖山)、海(黄渤二海)、城(蓬莱水城)、阁(蓬莱阁)为格局,登州博物馆、古船博物馆、田横山、合海亭及黄渤海分界坐标等20余处景点为点缀,融自然风光、历史名胜、人文景观、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和休闲度假胜地。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范文(一)

  世界著名的蓬莱阁就位于蓬莱城北靠海的丹崖山上。初建于北宋嘉佑六年(1061),明清时期,此阁又经过多次重修,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中国四大名楼。这实际上是一组古建筑群,建筑面积达18900平方米,有6个主体建筑和其他辅助建筑。主体建筑分别是:蓬莱主阁、天后宫、龙王宫、吕祖殿、三清殿、弥陀寺。里面展出的以及大殿柱子上的对联和石刻都是著名文人的书画作品。

  当来到丹崖仙境坊,我们发现“丹崖仙境”4个汉字,是由原国家副主席董必武于1964年参观蓬莱阁时题写的。蓬莱阁是能看到海市的地方,很久以前就以仙境闻名。进入丹崖仙境坊,我们就似乎进入了仙境。您也许感觉到似乎成了神仙。

  龙王宫初建于唐代,重建和扩建于宋代和元代,包括三个庭院:大门,前殿和后殿。

  传说龙能潜海,腾云驾雾,呼风唤雨。事实上龙只是先民虚构的作为征服自然的象征。他们期望龙的存在能够对世间困难和苦难表示同情,并能够帮助苦难者。因此,首先祭祀龙王的是渔民和船家。根据蓬莱风俗,农历正月十三日渔灯节,渔民敲锣打鼓放鞭炮,给龙王送灯。

  前殿中间的坐像是东海龙王敖广,两边各有护法一尊。东西两侧塑有8位站官负责风、雨、雷、电等。

  后殿是龙王寝室。在古代干旱时,人们来这里向龙王求雨。他们头戴柳条帽,高喊“求大雨”,然后抬出龙王塑像游街。不管他们走到哪儿,居民都给他们洒水。这种办法还真奏效,不久就会下及时雨。

  戏楼是当地渔民唱地方戏的地方。每年正月十六日,在天后宫都要举办庙会。当地渔民在戏台上演出山东地方戏。

  天后是海员和渔民的保护神,受到大多数沿海居民的爱戴。据统计,中国大约300多个县、市建有天后宫。甚至在一些东南亚国家也建有祭祀天后的宫殿。蓬莱的天后宫是中国北方此种宫殿中最大的,由前殿、主殿和后殿组成。

  前殿内站立两尊塑像,名叫嘉应和嘉佑。据说他们是天后降服的妖怪,现在他们站立于此负责天后的安全。

  主殿正中坐立的是天后,也就是海神娘娘,旁立4名伺女。东西两边站立的是龙王和文官。和其他地方的天后宫相比,蓬莱的天后宫与众不同。东海、西海、南海和北海龙王都站在天后左右,他们成为天后的手下。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一种说法是,历代以来海神经过层层晋封。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她被封为天后,能够控制海里的所有神仙妖怪。她的管辖远远超出了龙王的范围,因此,四海龙王不得不听他调遣。另一种说法是天妃曾经降服过东海龙王。

  后殿是天后的寝室。据说她单日睡东屋,双日睡西屋。

  在农历三月二十三她的生日那天,人们举行重大的仪式来祭祀天后。清代康熙曾经制定了祭祀标准和祭祀器具。远近的男女同时来到天后宫跪拜祭祀天后。

  蓬莱阁是蓬莱阁建筑群中的主建筑,初建于宋代(1061),以后各代都有重修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主阁朝南,飞檐起翘,雕梁画栋,雄伟壮观。阁南的横匾上“蓬莱阁”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是由清代著名书法家铁保书写。另有许多其他名家的真迹,如宋代的苏东坡、明代的董其昌、清代的翁方纲。这些碑刻都是对海山奇观的生动记述,讴歌了仙阁胜景。

  一楼为重要人物参观蓬莱阁时的摄影资料展。

  二楼再现了八仙醉酒的场景。八仙依次为铁拐李、蓝采和、何仙姑、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他们各持宝物,神态各异,所以后来有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说法。八仙过海的传说源于蓬莱。

  这里是海市蜃楼的最著名的观赏地。海市在一些科学家的科技书籍和作家的文学著作中都有描述。众所周知的一篇就是现代著名作家杨朔的散文――《海市》。

  避风亭建于明代。高踞山颠,面临大海,任凭室外狂风怒吼,亭内却是纹丝不动。过去传说亭内有避风珠阻止风吹进来。然而,其实原因在于它那独特的建筑结构,可以说是人工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巧妙结合。北边是短墙,其下是弧形悬崖。海风由海面吹来时随即由弧形悬崖急剧上升,飞跃屋檐,向南而去。因此,亭内就无风可进了。

  卧碑亭内横卧一通石碑。这就是著名的卧碑,亭因碑而得名。两面的碑文都是苏东坡的手迹。内墙上嵌有著名书法家的手迹,弥足珍贵。

  苏公祠是为纪念宋代的苏东坡而建。据说苏东坡做了五天的登州府尹,但是他为当地人做了不少好事,同时也留下了不少诗文。而且,当他回到朝廷,向皇帝建议加强登州海防和减轻当地人民负担,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当地人民感激苏东坡,所以建祠纪念他。

  三清殿祭祀的是三位道教始祖:原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道教是唯一根源于中国的主要宗教,并扎根于中国土壤。因此,这三尊神在中国广为人知。

  吕祖殿是祭祀八仙之一吕洞宾的地方。八仙过海的故事家喻户晓,为什么单单建了一个吕祖殿,独尊吕洞宾呢?原因是吕洞宾被尊为道教全真道北五祖之一,而且也风流倜傥,所以他受到更多人的欢迎。

  5篇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范文(二)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您来到蓬莱阁观光旅游。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很高兴,望各位能在这里度过美好时光。

  从东而来,这是“人间仙境”的大匾,是苏东坡的手迹。这里是隐仙洞。相传这里是吕洞宾精心修炼的山洞。

  这儿是天桥。能从瞭望口瞭望大海。现在我们所处于戚继光雕像范围内。戚继光是著名的大将军,蓬莱是他的故里。他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此处雕刻了他的雕像。

  现在我们在古船博物馆。这儿有着古代较好的船模。很久以前,人们就懂得了造船。

  此刻我们来到了避风亭,这儿很神奇。即使外面大风猛烈,亭里却依旧烛火旺盛。虽然它表面看起来很奇异,可其中也有科学道理。因为亭内无窗,空气不能对流,就形成了这种景象。

  这儿是八仙殿,殿里充盈着神秘。八仙有吕洞宾,张果老,荷仙姑------他们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神话。

  主体建筑蓬莱阁为双层歇山并绕以回廊,上悬书法家铁保手书的匾额,给人浑重而不失亮丽的感觉。这里自古就是名人学士的雅集之地。

  蓬莱,是有灵气的地方。今天感谢大家前来游赏。祝你们事业发达,学业有成!欢迎各位下一次再来旅游!

  5篇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范文(三)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蓬莱阁景区参观游览。

  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蓬莱阁景区的基本情况。

  蓬莱阁古建筑群始建于唐代,原来只有弥陀寺和龙王宫,后来在北宋嘉佑六年即公元1061年,登州知府朱处约来到这里,看到这里风光秀美,景色宜人,便将龙王庙西迁,建立了蓬莱阁。

  经过宋,明,清三代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

  蓬莱阁景区总面积3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900平方米。

  景区内层楼修阁凌空而起,苍山翠柏掩映期间;山下碧波万顷,烟波浩淼,素有“人间仙境”之称。

  1982年,蓬莱阁与蓬莱水城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__年成为我国首批5a级景区。

  我们进入蓬莱阁景区的正门,首先看到的是“人间蓬莱”坊,这是四柱冲天式单檐彩绘坊,额题“人间蓬莱”四个鎏金大字,是集苏东坡的手迹。

  内外两边柱子上分别镌刻的书画家刘海粟题的“神奇壮观蓬莱阁,气势雄峻丹崖山”和费新我题写的“丹崖琼阁步履逍遥,碧海仙槎心神飞跃”楹联,昭示此牌楼为仙境之门,游人入门即可做神仙之游。

  好,朋友们跟着我往上走,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蓬莱阁内唯一的佛教建筑“弥陀寺”。

  弥陀寺始建于唐代,弥陀是阿弥陀佛的简称,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

  这里是弥陀寺的前殿,右边的是密迹金刚,左边的是那罗延金刚,两位金刚各手持宝杵,成为护卫寺院的第一道防线。

  我们接下来参观一下弥陀寺的正殿,这里面供奉的是西方三圣和十八罗汉。

  正中间的就是阿弥陀佛,其左协侍为观世音菩萨,右协侍为大势至菩萨。

  阿弥陀佛的胸前有一“万”字符,这是古印度宗教的吉祥标志,象征太阳与火,在佛教中用来表示佛的智慧与慈悲无限。

  阿弥陀佛是主宰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他能够接引念佛的人前往西方极乐世界,又叫“接引佛”。

  观世音,是以慈悲救苦为本愿的菩萨,凡是遇难的人念叨他的名字,他就会顺着声音来救助,所以被称为观世音菩萨。

  大势至菩萨,之所以称为“大势至”,据说,在他出行的时候十方土地都为之震动,所以得名。

  旁边供奉的是十八罗汉,是佛的一群高足弟子。

  在和尚之上,菩萨之下。

  他们是奉佛祖的之命到世间拯救众生的,常住世间不涅磐(不进行生死轮回)。

  出了弥陀寺拾级而上,这座牌坊叫做丹崖仙境坊,这四个字是董必武副主席1964年来蓬莱时题写的。

  这是迈入仙境的第二道牌坊。

  我们现在就来到了牌坊下面了,俗话说得好:牌坊下面站一站,无灾无难保平安。

  仙境里面走一走,一生多福又多寿。

  进入仙境自然就有神仙显灵,前面就是显灵门了。

  显灵门是天后宫的宫门。

  为了有最佳的游览线路,我们从这里先往西走,到龙王宫去参观一下。

  龙王宫是蓬莱阁建筑群中最西端的一个单体,供奉的就是传说中四海龙王之首的东海王敖广。

  古时候,渔民们驾一叶小舟行使在风浪里,安全得不到保障,自然就容易把福祸安宁和神灵联系起来,于是这笼罩着仙气的丹崖山就被渔民派上了用场。

  唐代,渔民们便在丹崖极顶建起了龙王庙,北宋嘉佑六年,登州太守朱处约见这里山高水阔,景致秀美,便把龙王宫西迁到现在的地方,在龙王宫原址建起了巍峨壮观的蓬莱阁。

  现在来到的就是龙王宫的前殿,里面供奉的是龙王的两位守门大将,东为定海将军,西为靖海将军,一定一静寓意着海面风平浪静,保佑渔民平安出海。

  好,我们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龙王宫的正殿。

  中间端坐的就是东海龙王敖广。

  他身边站的是八位判官。

  我们先看东边的四位。

  第一位是巡海夜叉,他负责夜间海上的巡逻,相当于现在的海上110。

  第二位是千里眼,顾名思义,他一眼能望到千里之外。

  后面的两位就是我们熟悉的雷公和电母了。

  左边的四位第一位叫做赶鱼郎,他负责把海中的鱼赶到一起供渔民捕获,所以深受渔民的喜欢。

  第二位是顺风耳,和对面的千里眼是兄弟,你可不要说龙王的坏话,否则他可是会听见的。

  下面的就是风婆婆了,她手里拿的风口袋,只要把手松一松便会狂风四起。

  最后一位就是雨神。

  八位判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听命于龙王的调遣。

  这里是龙王办公的地方,后面便是他休息的地方了。

  后殿过去有龙王的木雕象和龙王出行的步辇、仪仗,那是人们为了求雨所设的。

  古时候人们遇上酷旱,便到这里顶礼膜拜,然后头戴柳条帽高呼“求大雨”“求大雨”,抬着龙王的雕像走街串巷,走到哪儿两边住户都要端水泼洒,讨个吉利。

  如缕求不应,便把龙王爷抬到烈日下暴晒。

  当龙王大汗淋漓时,他就会兴云布雨了。

  这也是龙王脸黑的原因。

  经过子孙殿,接下来我们游览天后宫。

  天后宫是蓬莱阁建筑群中规模最大的建筑单体,始建于北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

  首先我们看一下戏楼,每年正月十六为天后宫庙会,在这里会有戏曲演出为天后祝寿。

  这上面的“观止矣”匾额,即“叹为观止”,意思是看了这里的戏,别处的戏就不需要再看了。

  戏楼两侧各有红褐色巨石三尊,两两相对,象三台星座。

  乾隆年间,时任山东学政、大书法家阮元命名此石为三台石,并刻石嵌在天后宫前殿外墙上。

  后来知府张酋认为六尊巨石排列形状像极了八卦之一的坤卦,因此又称为坤爻石。

  这六尊巨石,是开山建阁时留下来作为装点的,和山体连在一起。

  古人认为:天为乾,地为坤,男为乾,女为坤,所以这个名字也昭示着天后宫里供奉的是一位女性海神。

  我们先来看看前殿的两位门神,一是嘉应,一是嘉佑,是保护天后的神将,传说他们都是天后在莆田湄洲降伏的妖怪。

  院内有一棵唐槐,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了,虽然树干已经中空,依然枝繁叶茂。

  相传当年八仙中的铁拐李与吕洞宾在这里下棋,烈日当头,为了遮荫,铁拐李从他那宝葫芦里取出一粒树种,撒在地下,霎时间长出了这棵大树,于是浓荫蔽日,凉风习习,好不逍遥。

  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天后宫失火,烧毁宫观30余间,近在咫尺的这棵唐槐却安然无恙,实在是令人称奇!这个树还有个特点就是它的发芽和落叶都比别的树晚一个月。

  我们往前走,进天后宫的正殿。

  蓬莱阁的天后宫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天后宫庙宇。

  天后在南方称为妈祖,历史上确有其人,姓林,名默。

  传说林默出生时,红光满室,异气飘香。

  林默生下后,直到满月都不哭不笑,默默无声,于是她的父亲就给她起名“默”。

  林默只活到了28岁并且终身未嫁,所以她的雕像用格子格了起来,意味着没出阁。

  传说林默二十八岁时候,有一天在海上搭救遇险的船只,不幸被桅杆击中了头部,落水而亡。

  后来人们都说:“人行善事,死后为神”,认为她是升天为神了,专门到海上搭救遇险的船只去了。

  她死后不久,奉祀她的宫庙就应运而生,皇帝的封号步步升级,元代被封为天妃,康熙、乾隆年间被封为天后。

  天后身边站的是四位侍女,东西两侧是八名站官,其中有四位是四海龙王,其余的西边第一个手持印盒是玉印官,掌管官印,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室主任。

  第二位手持环海司命,是为海神娘娘发布命令的。

  东边的两位一个手持圣旨,下达天帝旨意,一个手持万法归宗,如果海中的鱼鳖虾蟹兴风作浪,他都记到这上面,属于哪个海的,就交给哪儿海龙王处置。

  后殿是天后的卧室,门上的匾额“福赐丹崖”,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费新我题写的,意味天后娘娘把福气赐给每一位来到丹崖山上的人。

  寝室里有东西两个厢房,因为天后娘娘有个习惯,双日睡东,单日睡西。

  朋友们可以看看天后娘娘的床有什么特点,对了,那就是又长又窄,取得是长寿之意。

  二楼也是娘娘的梳洗装扮的地方,因为在古代未出阁女子家的闺房外人不得轻易入内,所以二楼就不对外开放了。

  另外,在这个寝宫的院落里,有一个极特别的地方,那就是东西厢房的屋檐下藏着四句诗。

  大家不妨找找看。

  这是清朝乾隆时登州知府陈葆光写的一首诗的前四句:“直上蓬莱阁,人间第一楼。

  云海千里目,海岛四时秋。

  ”想那古代,承建者在砖坯上一一雕刻,而后入窑烧制成砖,再运到这里分别砌于四处檐下,两两相对,文序不乱,其独特之匠心,由此可见一斑。

  游览完天后宫,现在我们就要登上蓬莱阁的主阁了。

  我们从这边上去叫做“登阁求仙”,身到蓬莱及神仙嘛。

  我说过了蓬莱阁始建于北宋嘉佑六年,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了。

  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

  (正门上方悬挂的“蓬莱阁”横匾,为清代书法家铁保的手迹。

  )蓬莱阁主阁高踞赭红色的丹崖山顶端,以大海蓝天为衬托,以田横峻岭为屏障,北望长山列岛,南临刀鱼水寨,登上高阁,确有超凡脱俗之感。

  海山有雾的时候,让人感觉仙气缭绕。

  凭栏远眺,各位可以看到,如今的蓬莱古城高楼迭起,广厦林立,已经成为一座现代化的海滨风景旅游城市。

  西面的这座山叫田横山,那里是渤黄两海分界线的南端起点。

  对面就是长山列岛,是由大小32个岛屿组成的,距蓬莱8海里。

  我们进来看一下八仙,传说他们就是因为喝醉酒了才从这里乘坐各自的宝器漂洋过海的。

  从右往左看,这是八仙中最丑的铁拐李,也是八仙中年代最久远、资历最深的一位,他的宝器就是前面的葫芦,里面装的是灵丹妙药,能治百病,不过现在看来只是对内伤有效,要不他怎么还治不好自己的腿呢?接下来的白须老翁就是年纪最大的张果老,他的宝器是渔鼓(一种乐器)和纸驴。

  民间有张果老倒骑驴的传说。

  他为什么要倒骑毛驴呢?有这样四句话可以作答:访过多少人,不如这老汉,不是倒骑驴,万事回头看。

  告诫人们做事要谨慎,凡事三思而后行。

  他旁边的何仙姑是唯一的一位女仙,她的宝器是手中的荷花。

  八仙之首,便是端坐在中间的吕洞宾了,他的宝器是身后背着的宝剑。

  长相最为帅气的是韩湘子,据说是韩愈的侄子,他的宝器是手中的洞箫。

  那个袒胸露乳的是汉钟离,汉朝人,复姓钟离,故得名。

  曹国舅的宝器是云板。

  趴在凳子上的是年纪最小的蓝彩和,成仙的时候只有14岁,所以他不胜酒力先醉了,他的法器就是身边的花篮。

  八仙过海究竟去了那儿里?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去给王母娘娘拜寿了,有的是说东渡日本了,不管怎样,神仙都是逍遥自在的,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蓬莱阁二楼长度为13.75米,进深8.55米,四面绕以回廊,木栅格扶栏,东、西、北三面木屏风,北侧开窗,供游人凭栏观海。

  南门外额书“碧海春融”,内额书“神州胜景”。

  阁外北侧正中悬挂清代书法名家铁保手书的“蓬莱阁”匾额,字体雄健浑厚,历经浩劫得以幸免,十分珍贵。

  西壁悬挂董必武1964年游览蓬莱阁时的题诗“来游此地恰当时,海国秋风暑气吹;没有仙人有仙境,蓬莱阁上好题诗。

  ”另有叶剑英元帅1960年的题联“蓬莱士女勤劳动,繁荣生活即神仙。

  5篇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范文(四)

  各位团友,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蓬莱阁。提起蓬莱阁,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海市蜃楼。海市,本是一种大气光学折射、反射现象。但在古代,人们无法解释其成因,便生出许多奇妙的幻想和美丽的传说。据说秦始皇东巡来到蓬莱,见到海市,误认为那时海上的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于是派方士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寻访长生不老药。以后的多位封建帝王也曾登临眺望过神山。汉武帝多次寻求蓬莱仙境不得,只好将丹崖山叫做蓬莱,聊以自-慰。这也是蓬莱名称的由来。当然,海市的神秘、朦胧、飘渺,也确如仙境一般。历代文人更是把海市渲染得异常神奇。同时八仙过海的传说也为它抹上一层仙气。传说八仙去给王母娘娘拜寿途中,在蓬莱阁上喝醉了酒,为显示自己的本领,相约都不乘船,而以自己的法器做渡海工具。铁拐李乘葫芦,汉钟离坐扇子,张果老坐纸驴,吕洞宾踏宝剑,曹国舅站云板,韩湘子乘洞箫,何仙姑坐荷花,蓝采和则坐在花篮中,飘洋过海。“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典故即源于此。在山脚下,还有八仙出海时留下的脚樱这些文章和故事的流传,使蓬莱阁“人间仙境”的美名到处流传。古往今来,蓬莱仙境引起人们无限的憧憬和幻想。今天我们就去仙境看一看吧。

  蓬莱阁建筑面积为32800平方米,分布在丹崖山上。阁建于北宋嘉祐6年(1061年),当时的郡守朱处约看到这里山势雄伟,风光秀丽,便修建高阁以供游览。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了。明万历17年(1589年),山东巡抚李戴又在附近增修了一批建筑物,统称为蓬莱阁。清朝嘉庆24年(1819年),再一次扩建,形成现有规模。解放后,经过多次修缮,古老的建筑既保持了原有的风韵又焕发了盎然生机。整个建筑以高阁为主,从山巅到山脚分中东西三个院落,上中下三个层次,依山构成。主要有蓬莱阁、三清殿、吕祖殿、天后宫、弥陀寺等六组建筑组成。100多间楼阁殿宇,参差错落。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天后宫,其中供奉的是海神娘娘。海神娘娘原名叫林默,是福建莆田湄州人,当地人称她“妈祖”,因而天后宫又叫妈祖庙。林默生于北宋960年3月23日,死于987年9月9日,终身未嫁。她经常在海上解救遇害船只,因而极受渔民爱戴。她自幼喜欢佛法,并得高人指点,据说极通灵性。有关她的传说很多,说她出生之日,屋内红光满堂,香气四溢,而且到满月都未有哭声,所以起名为默。她16岁时村中闹瘟疫,而她算出病源在井中,后来人们果然在井中发现病死的老鼠。更为神奇的是说有一次她父兄出海打鱼,而她在家中织布时突然神情大变,似昏睡过去。醒来后告诉她母亲说父兄在海上遇险,哥哥已死,父亲无恙。果然不久其父归来,说海难中似乎有神仙相救才得以脱险。第二天,林默竟然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哥哥的尸体。在她27岁那年的九月初九,她一人登上湄州的最高峰,突然仙乐齐鸣,彩云飞舞,人就登天而去。

  林默死后,历代疆吏大臣说她能降魔伏妖,破敌免灾,并能在海上狂风中为渔船指引方向,法力无边,请皇帝对她进行加封。在这种神化之下,祭祀她的庙宇越来越多,使之成为海上渔民的保护神。历代君王为了巩固海防,对她的封号也步步升级,直封到天后。

  蓬莱天后宫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天后庙宇之一。大家看在天后塑像旁边作陪神的站官中竟然有四海龙王,这是十分少见的。究其原因,据说北宋以前海神是四海龙王,但因为他们长的丑陋,又喜怒无常,渔人都不喜欢他们。北宋宣和4年(1122年)皇帝派大臣出使高丽,在海上遇到大风,危难之中救他们的是一位女神而非龙王,因而回朝时奏明皇上,首次加封女神为“顺济夫人”,慢慢取代了龙王的地位。后来随历代加封,女神的管辖范围越来越大,四海龙王都要听她调遣,在民间还有天妃降伏东海龙王的故事,再加上民间八仙的传说中龙王也是以反面角色出现的,于是四海龙王在蓬莱便成了站官的。现在,渔民对天后仍然十分敬仰,因而天后宫香火一直十分旺盛。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高阁就是蓬莱阁了。它高踞丹崖山顶,丹崖山虽不高,但面临大海,海阔烘托出山的气势,使蓬莱阁气势恢宏。其他建筑围绕着它,又成众星捧月之势,使它分外壮观。它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全国四大名楼。

  蓬莱阁是一座双层木结构阁楼建筑,有鲜明的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特色。正厅高悬一块金字牌匾,上有清代著名书法家铁保手书的“蓬莱阁”三个雄浑大字,笔力遒劲,阁上原有“九万青天登梯得路,三千碧海破浪乘风”楹联,道尽高阁的气势。阁上有一圈明廊,大家可以凭栏远眺,时有海雾飘来,使人有腾云驾雾,超凡出世的感觉。这便是蓬莱十大仙景之一的“仙阁凌空”。《老残游记》第一回中就生动描写了这一景观:“这阁造得画栋飞云,珠帘卷雨,十分壮丽。西边看城中人家,烟雨万户;东面看海上波涛,峥嵘万里。”阁底有十六根大红楹柱环列,显得气势非凡。阁内设置精致,布满宋、明、清三朝的石刻碑文。东西两壁悬挂着董必武和叶剑英元帅的题诗,阁后壁嵌有“碧海清风”、“海不扬波”、“环海境清”大型题字刻石三方,十分珍贵,更为古阁增添了光彩。

  蓬莱阁后有一避风亭,它比蓬莱阁建造稍晚,是明代正德8年由知府严泰增建的。此亭建造角度十分科学,既烘托了主阁,又别有情趣。避风亭坐南朝北,既高又面向大海,然而任凭室外狂风大作,亭内门户大开,却静谧无风。在亭内擦一根火柴,火焰会纹丝不动。这时你如取一张纸条,在护墙外侧一撒手,纸条会盘旋而上,越亭而过,不能不令人叫绝

  5篇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范文(五)

  闻名天下的蓬莱阁自建成雏形后,历代文人骚客慕名而来者甚多,置此佳景胜地,他们往往雅兴大发,挥书泼墨。

  在天后宫前院的戏楼两侧各有红褐色巨石三尊,两两相对,像三台星座。为此清代大学者阮元命名此石为三台石,刻石嵌于天后宫前殿外壁上。阮元在清代官至湖广、云南总督,精于书法,善于雕刻金石,墨迹传世不多,此隶书刻石极为珍贵。

  天后宫前院弯处,有一块草书体“寿”字碑特别引人注目,这个“寿”字是五代时道人陈抟老祖写的,看起来遒劲有力,潇洒飘逸。它的另外特别处在于草写的“寿”字竟是由“富、费、林”三字组成。据说含有“植好林木,富足长寿”的意思。

  在蓬莱阁主阁的阁底正门悬挂的横匾“蓬莱阁”,是清代书法家铁保的手迹。字写得雄浑有力,刚健俊朗。主阁后面间隔不远避风亭和卧碑亭内,也各有珍贵的书法刻石。避风亭内有刻石25方,其中9方是曾任登州军事首脑袁可力的《观海市》诗,字是明朝书法家董其昌写的,一代石刻高手为其刻石。因此,这九方石刻确为珠联璧合之作,堪称三绝。卧碑亭里的横卧石碑则因留有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手迹而弥足珍贵,卧碑正面刻的行草《题吴道子画》,背面刻的是苏东坡的正楷《登州海市》。

  众多名人的墨宝中,有两处别有典故。一处是蓬莱阁主阁后壁上的“海不扬波”,细看这气势雄伟的字体,你会察知那“不”字明显是后来补上的。这是怎么回事?据介绍,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山东巡抚托浑布兼办海防。当有一天他登上蓬莱阁时,望着广阔无际的大海,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海不扬波”四个字,表达了他希望万里海疆平安无事的心情。哪知道,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了,战火蔓延至蓬莱。1895年1月18日,日舰炮击蓬莱,一发炮弹(碰巧是哑弹)击中了“不”字,于是“海不扬波”成了“海扬波”。这启发人们没有富强的国家和强大的海防,海不扬波的愿望始终是个幻想。

  另一处是蓬莱阁东侧的“碧海丹心”石刻,这是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的手迹。冯将军当年为何要写这几个字呢?据说,1939年5月,正值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时候,冯玉祥将军与国民党元老李烈钧等人同游蓬莱。忧于时局的李先生对冯将军说:“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寄希望于你们身上了。”冯将军对蒋介石当局明抗日、暗卖国的做法不满,但又不能明说,只得苦笑。之后,李烈钧先生挥毫写下对联:“攻挫若石,同具丹心扶社稷;江山如画,全凭赤手挽乾坤。”并让冯玉祥将军题横幅。冯玉祥略一思索,提笔写下了遒劲有力的“碧海丹心”四个大字,抒发了他忠心报国的情怀。后人感念他的爱国豪情,便把“碧海丹心”单独刻石存留。

  东坡先生于1805年曾到登州(今蓬莱)任知府,只不过时间非常短,10月15日到任,10月20日便被调回京城,总共只干了5天登州知府。但就是在这短短的5天时间里,他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发现当时因新法中的盐法禁止百姓卖盐,所以导致不少原靠卖盐为生的百姓生活困苦。为此,苏东坡写了《讫罢登莱榷盐状》,列举了许多事实,陈述了得失利弊,终使皇帝允许百姓随便买卖食盐,就市论价,官府只收取一定的税金。

  为了纪念他为民请命的功德,当地百姓集资兴建了苏公祠。后人有感而发,留下了“五日知州府,千年苏公祠”的诗句。这启迪世上的当权者,只有为民办好事、办实事,才能流芳百世。

  赏

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 篇4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您来到蓬莱阁观光旅游。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很高兴,望各位能在这里度过美好时光。

  从东而来,这是“人间仙境”的大匾,是苏东坡的手迹。这里是隐仙洞。相传这里是吕洞宾精心修炼的山洞。

  这儿是天桥。能从瞭望口瞭望大海。现在我们所处于戚继光雕像范围内。戚继光是著名的大将军,蓬莱是他的故里。他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此处雕刻了他的雕像。

  现在我们在古船博物馆。这儿有着古代较好的船模。很久以前,人们就懂得了造船。

  此刻我们来到了避风亭,这儿很神奇。即使外面大风猛烈,亭里却依旧烛火旺盛。虽然它表面看起来很奇异,可其中也有科学道理。因为亭内无窗,空气不能对流,就形成了这种景象。

  这儿是八仙殿,殿里充盈着神秘。八仙有吕洞宾,张果老,荷仙姑------他们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神话。

  主体建筑蓬莱阁为双层歇山并绕以回廊,上悬书法家铁保手书的匾额,给人浑重而不失亮丽的感觉。这里自古就是名人学士的雅集之地。

  蓬莱,是有灵气的地方。今天感谢大家前来游赏。祝你们事业发达,学业有成!欢迎各位下一次再来旅游!

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 篇5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蓬莱阁景区参观游览。

  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蓬莱阁景区的基本情况。

  蓬莱阁古建筑群始建于唐代,原来只有弥陀寺和龙王宫,后来在北宋嘉佑六年即公元1061年,登州知府朱处约来到这里,看到这里风光秀美,景色宜人,便将龙王庙西迁,建立了蓬莱阁。

  经过宋,明,清三代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

  蓬莱阁景区总面积3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900平方米。

  景区内层楼修阁凌空而起,苍山翠柏掩映期间;山下碧波万顷,烟波浩淼,素有“人间仙境”之称。

  1982年,蓬莱阁与蓬莱水城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成为我国首批5a级景区。

  我们进入蓬莱阁景区的正门,首先看到的是“人间蓬莱”坊,这是四柱冲天式单檐彩绘坊,额题“人间蓬莱”四个鎏金大字,是集苏东坡的手迹。

  内外两边柱子上分别镌刻的书画家刘海粟题的“神奇壮观蓬莱阁,气势雄峻丹崖山”和费新我题写的“丹崖琼阁步履逍遥,碧海仙槎心神飞跃”楹联,昭示此牌楼为仙境之门,游人入门即可做神仙之游。

  好,朋友们跟着我往上走,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蓬莱阁内唯一的佛教建筑“弥陀寺”。

  弥陀寺始建于唐代,弥陀是阿弥陀佛的简称,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

  这里是弥陀寺的前殿,右边的是密迹金刚,左边的是那罗延金刚,两位金刚各手持宝杵,成为护卫寺院的第一道防线。

  我们接下来参观一下弥陀寺的正殿,这里面供奉的是西方三圣和十八罗汉。

  正中间的就是阿弥陀佛,其左协侍为观世音菩萨,右协侍为大势至菩萨。

  阿弥陀佛的胸前有一“万”字符,这是古印度宗教的吉祥标志,象征太阳与火,在佛教中用来表示佛的智慧与慈悲无限。

  阿弥陀佛是主宰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他能够接引念佛的人前往西方极乐世界,又叫“接引佛”。

  观世音,是以慈悲救苦为本愿的菩萨,凡是遇难的人念叨他的名字,他就会顺着声音来救助,所以被称为观世音菩萨。

  大势至菩萨,之所以称为“大势至”,据说,在他出行的时候十方土地都为之震动,所以得名。

  旁边供奉的是十八罗汉,是佛的一群高足弟子。

  在和尚之上,菩萨之下。

  他们是奉佛祖的之命到世间拯救众生的,常住世间不涅磐(不进行生死轮回)。

  出了弥陀寺拾级而上,这座牌坊叫做丹崖仙境坊,这四个字是董必武副主席1964年来蓬莱时题写的。

  这是迈入仙境的第二道牌坊。

  我们现在就来到了牌坊下面了,俗话说得好:牌坊下面站一站,无灾无难保平安。

  仙境里面走一走,一生多福又多寿。

  进入仙境自然就有神仙显灵,前面就是显灵门了。

  显灵门是天后宫的宫门。

  为了有最佳的游览线路,我们从这里先往西走,到龙王宫去参观一下。

  龙王宫是蓬莱阁建筑群中最西端的一个单体,供奉的就是传说中四海龙王之首的东海王敖广。

  古时候,渔民们驾一叶小舟行使在风浪里,安全得不到保障,自然就容易把福祸安宁和神灵联系起来,于是这笼罩着仙气的丹崖山就被渔民派上了用场。

  唐代,渔民们便在丹崖极顶建起了龙王庙,北宋嘉佑六年,登州太守朱处约见这里山高水阔,景致秀美,便把龙王宫西迁到现在的地方,在龙王宫原址建起了巍峨壮观的蓬莱阁。

  现在来到的就是龙王宫的前殿,里面供奉的是龙王的两位守门大将,东为定海将军,西为靖海将军,一定一静寓意着海面风平浪静,保佑渔民平安出海。

  好,我们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龙王宫的正殿。

  中间端坐的就是东海龙王敖广。

  他身边站的是八位判官。

  我们先看东边的四位。

  第一位是巡海夜叉,他负责夜间海上的巡逻,相当于现在的海上110。

  第二位是千里眼,顾名思义,他一眼能望到千里之外。

  后面的两位就是我们熟悉的雷公和电母了。

  左边的四位第一位叫做赶鱼郎,他负责把海中的鱼赶到一起供渔民捕获,所以深受渔民的喜欢。

  第二位是顺风耳,和对面的千里眼是兄弟,你可不要说龙王的坏话,否则他可是会听见的。

  下面的就是风婆婆了,她手里拿的风口袋,只要把手松一松便会狂风四起。

  最后一位就是雨神。

  八位判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听命于龙王的调遣。

  这里是龙王办公的地方,后面便是他休息的地方了。

  后殿过去有龙王的木雕象和龙王出行的步辇、仪仗,那是人们为了求雨所设的。

  古时候人们遇上酷旱,便到这里顶礼膜拜,然后头戴柳条帽高呼“求大雨”“求大雨”,抬着龙王的雕像走街串巷,走到哪儿两边住户都要端水泼洒,讨个吉利。

  如缕求不应,便把龙王爷抬到烈日下暴晒。

  当龙王大汗淋漓时,他就会兴云布雨了。

  这也是龙王脸黑的原因。

  经过子孙殿,接下来我们游览天后宫。

  天后宫是蓬莱阁建筑群中规模最大的建筑单体,始建于北宋宣和四年(公元1120xx年),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

  首先我们看一下戏楼,每年正月十六为天后宫庙会,在这里会有戏曲演出为天后祝寿。

  这上面的“观止矣”匾额,即“叹为观止”,意思是看了这里的戏,别处的戏就不需要再看了。

  戏楼两侧各有红褐色巨石三尊,两两相对,象三台星座。

  乾隆年间,时任山东学政、大书法家阮元命名此石为三台石,并刻石嵌在天后宫前殿外墙上。

  后来知府张酋认为六尊巨石排列形状像极了八卦之一的坤卦,因此又称为坤爻石。

  这六尊巨石,是开山建阁时留下来作为装点的,和山体连在一起。

  古人认为:天为乾,地为坤,男为乾,女为坤,所以这个名字也昭示着天后宫里供奉的是一位女性海神。

  我们先来看看前殿的两位门神,一是嘉应,一是嘉佑,是保护天后的神将,传说他们都是天后在莆田湄洲降伏的妖怪。

  院内有一棵唐槐,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了,虽然树干已经中空,依然枝繁叶茂。

  相传当年八仙中的铁拐李与吕洞宾在这里下棋,烈日当头,为了遮荫,铁拐李从他那宝葫芦里取出一粒树种,撒在地下,霎时间长出了这棵大树,于是浓荫蔽日,凉风习习,好不逍遥。

  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天后宫失火,烧毁宫观30余间,近在咫尺的这棵唐槐却安然无恙,实在是令人称奇!这个树还有个特点就是它的发芽和落叶都比别的树晚一个月。

  我们往前走,进天后宫的正殿。

  蓬莱阁的天后宫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天后宫庙宇。

  天后在南方称为妈祖,历史上确有其人,姓林,名默。

  传说林默出生时,红光满室,异气飘香。

  林默生下后,直到满月都不哭不笑,默默无声,于是她的父亲就给她起名“默”。

  林默只活到了28岁并且终身未嫁,所以她的雕像用格子格了起来,意味着没出阁。

  传说林默二十八岁时候,有一天在海上搭救遇险的船只,不幸被桅杆击中了头部,落水而亡。

  后来人们都说:“人行善事,死后为神”,认为她是升天为神了,专门到海上搭救遇险的船只去了。

  她死后不久,奉祀她的宫庙就应运而生,皇帝的封号步步升级,元代被封为天妃,康熙、乾隆年间被封为天后。

  天后身边站的是四位侍女,东西两侧是八名站官,其中有四位是四海龙王,其余的西边第一个手持印盒是玉印官,掌管官印,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室主任。

  第二位手持环海司命,是为海神娘娘发布命令的。

  东边的两位一个手持圣旨,下达天帝旨意,一个手持万法归宗,如果海中的鱼鳖虾蟹兴风作浪,他都记到这上面,属于哪个海的,就交给哪儿海龙王处置。

  后殿是天后的卧室,门上的匾额“福赐丹崖”,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费新我题写的,意味天后娘娘把福气赐给每一位来到丹崖山上的人。

  寝室里有东西两个厢房,因为天后娘娘有个习惯,双日睡东,单日睡西。

  朋友们可以看看天后娘娘的床有什么特点,对了,那就是又长又窄,取得是长寿之意。

  二楼也是娘娘的梳洗装扮的地方,因为在古代未出阁女子家的闺房外人不得轻易入内,所以二楼就不对外开放了。

  另外,在这个寝宫的院落里,有一个极特别的地方,那就是东西厢房的屋檐下藏着四句诗。

  大家不妨找找看。

  这是清朝乾隆时登州知府陈葆光写的一首诗的前四句:“直上蓬莱阁,人间第一楼。

  云海千里目,海岛四时秋。

  ”想那古代,承建者在砖坯上一一雕刻,而后入窑烧制成砖,再运到这里分别砌于四处檐下,两两相对,文序不乱,其独特之匠心,由此可见一斑。

  游览完天后宫,现在我们就要登上蓬莱阁的主阁了。

  我们从这边上去叫做“登阁求仙”,身到蓬莱及神仙嘛。

  我说过了蓬莱阁始建于北宋嘉佑六年,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了。

  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

  (正门上方悬挂的“蓬莱阁”横匾,为清代书法家铁保的手迹。

  )蓬莱阁主阁高踞赭红色的丹崖山顶端,以大海蓝天为衬托,以田横峻岭为屏障,北望长山列岛,南临刀鱼水寨,登上高阁,确有超凡脱俗之感。

  海山有雾的时候,让人感觉仙气缭绕。

  凭栏远眺,各位可以看到,如今的蓬莱古城高楼迭起,广厦林立,已经成为一座现代化的海滨风景旅游城市。

  西面的这座山叫田横山,那里是渤黄两海分界线的南端起点。

  对面就是长山列岛,是由大小32个岛屿组成的,距蓬莱8海里。

  我们进来看一下八仙,传说他们就是因为喝醉酒了才从这里乘坐各自的宝器漂洋过海的。

  从右往左看,这是八仙中最丑的铁拐李,也是八仙中年代最久远、资历最深的一位,他的宝器就是前面的葫芦,里面装的是灵丹妙药,能治百病,不过现在看来只是对内伤有效,要不他怎么还治不好自己的腿呢?接下来的白须老翁就是年纪最大的张果老,他的宝器是渔鼓(一种乐器)和纸驴。

  民间有张果老倒骑驴的传说。

  他为什么要倒骑毛驴呢?有这样四句话可以作答:访过多少人,不如这老汉,不是倒骑驴,万事回头看。

  告诫人们做事要谨慎,凡事三思而后行。

  他旁边的何仙姑是唯一的一位女仙,她的宝器是手中的荷花。

  八仙之首,便是端坐在中间的吕洞宾了,他的宝器是身后背着的宝剑。

  长相最为帅气的是韩湘子,据说是韩愈的侄子,他的宝器是手中的洞箫。

  那个袒胸露乳的是汉钟离,汉朝人,复姓钟离,故得名。

  曹国舅的宝器是云板。

  趴在凳子上的是年纪最小的蓝彩和,成仙的时候只有14岁,所以他不胜酒力先醉了,他的法器就是身边的花篮。

  八仙过海究竟去了那儿里?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去给王母娘娘拜寿了,有的是说东渡日本了,不管怎样,神仙都是逍遥自在的,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蓬莱阁二楼长度为13.75米,进深8.55米,四面绕以回廊,木栅格扶栏,东、西、北三面木屏风,北侧开窗,供游人凭栏观海。

  南门外额书“碧海春融”,内额书“神州胜景”。

  阁外北侧正中悬挂清代书法名家铁保手书的“蓬莱阁”匾额,字体雄健浑厚,历经浩劫得以幸免,十分珍贵。

  西壁悬挂董必武1964年游览蓬莱阁时的题诗“来游此地恰当时,海国秋风暑气吹;没有仙人有仙境,蓬莱阁上好题诗。

  ”另有叶剑英元帅1960年的题联“蓬莱士女勤劳动,繁荣生活即神仙。

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 篇6

  闻名天下的蓬莱阁自建成雏形后,历代文人骚客慕名而来者甚多,置此佳景胜地,他们往往雅兴大发,挥书泼墨。

  在天后宫前院的戏楼两侧各有红褐色巨石三尊,两两相对,像三台星座。为此清代大学者阮元命名此石为三台石,刻石嵌于天后宫前殿外壁上。阮元在清代官至湖广、云南总督,精于书法,善于雕刻金石,墨迹传世不多,此隶书刻石极为珍贵。

  天后宫前院弯处,有一块草书体“寿”字碑特别引人注目,这个“寿”字是五代时道人陈抟老祖写的,看起来遒劲有力,潇洒飘逸。它的另外特别处在于草写的“寿”字竟是由“富、费、林”三字组成。据说含有“植好林木,富足长寿”的意思。

  在蓬莱阁主阁的阁底正门悬挂的横匾“蓬莱阁”,是清代书法家铁保的手迹。字写得雄浑有力,刚健俊朗。主阁后面间隔不远避风亭和卧碑亭内,也各有珍贵的书法刻石。避风亭内有刻石25方,其中9方是曾任登州军事首脑袁可力的《观海市》诗,字是明朝书法家董其昌写的,一代石刻高手为其刻石。因此,这九方石刻确为珠联璧合之作,堪称三绝。卧碑亭里的横卧石碑则因留有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手迹而弥足珍贵,卧碑正面刻的行草《题吴道子画》,背面刻的是苏东坡的正楷《登州海市》。

  众多名人的墨宝中,有两处别有典故。一处是蓬莱阁主阁后壁上的“海不扬波”,细看这气势雄伟的字体,你会察知那“不”字明显是后来补上的。这是怎么回事?据介绍,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山东巡抚托浑布兼办海防。当有一天他登上蓬莱阁时,望着广阔无际的大海,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海不扬波”四个字,表达了他希望万里海疆平安无事的心情。哪知道,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了,战火蔓延至蓬莱。1895年1月18日,日舰炮击蓬莱,一发炮弹(碰巧是哑弹)击中了“不”字,于是“海不扬波”成了“海扬波”。这启发人们没有富强的国家和强大的海防,海不扬波的愿望始终是个幻想。

  另一处是蓬莱阁东侧的“碧海丹心”石刻,这是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的手迹。冯将军当年为何要写这几个字呢?据说,1939年5月,正值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时候,冯玉祥将军与国民党元老李烈钧等人同游蓬莱。忧于时局的李先生对冯将军说:“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寄希望于你们身上了。”冯将军对蒋介石当局明抗日、暗卖国的做法不满,但又不能明说,只得苦笑。之后,李烈钧先生挥毫写下对联:“攻挫若石,同具丹心扶社稷;江山如画,全凭赤手挽乾坤。”并让冯玉祥将军题横幅。冯玉祥略一思索,提笔写下了遒劲有力的“碧海丹心”四个大字,抒发了他忠心报国的情怀。后人感念他的爱国豪情,便把“碧海丹心”单独刻石存留。

  东坡先生于1820xx年曾到登州(今蓬莱)任知府,只不过时间非常短,10月15日到任,10月20日便被调回京城,总共只干了5天登州知府。但就是在这短短的5天时间里,他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发现当时因新法中的盐法禁止百姓卖盐,所以导致不少原靠卖盐为生的百姓生活困苦。为此,苏东坡写了《讫罢登莱榷盐状》,列举了许多事实,陈述了得失利弊,终使皇帝允许百姓随便买卖食盐,就市论价,官府只收取一定的税金。

  为了纪念他为民请命的功德,当地百姓集资兴建了苏公祠。后人有感而发,留下了“五日知州府,千年苏公祠”的诗句。这启迪世上的当权者,只有为民办好事、办实事,才能流芳百世。

  蓬莱阁历经风雨沧桑,如今已发展成为以古建筑群为中轴,蓬莱水城和田横山为两翼,四种文化(神仙文化、精武文化、港口文化、海洋文化)为底蕴,山(丹崖山) 、海(黄渤二海)、城(蓬莱水城)、阁(蓬莱阁)为格局,登州博物馆、古船博物馆、田横山、合海亭及黄渤海分界坐标等20余处景点为点缀,融自然风光、历史名胜、人文景观、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和休闲度假胜地。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范文(一)

  世界著名的蓬莱阁就位于蓬莱城北靠海的丹崖山上。初建于北宋嘉佑六年(1061),明清时期,此阁又经过多次重修,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中国四大名楼。这实际上是一组古建筑群,建筑面积达18900平方米,有6个主体建筑和其他辅助建筑。主体建筑分别是:蓬莱主阁、天后宫、龙王宫、吕祖殿、三清殿、弥陀寺。里面展出的以及大殿柱子上的对联和石刻都是著名文人的书画作品。

  当来到丹崖仙境坊,我们发现“丹崖仙境”4个汉字,是由原国家副主席董必武于1964年参观蓬莱阁时题写的。蓬莱阁是能看到海市的地方,很久以前就以仙境闻名。进入丹崖仙境坊,我们就似乎进入了仙境。您也许感觉到似乎成了神仙。

  龙王宫初建于唐代,重建和扩建于宋代和元代,包括三个庭院:大门,前殿和后殿。

  传说龙能潜海,腾云驾雾,呼风唤雨。事实上龙只是先民虚构的作为征服自然的象征。他们期望龙的存在能够对世间困难和苦难表示同情,并能够帮助苦难者。因此,首先祭祀龙王的是渔民和船家。根据蓬莱风俗,农历正月十三日渔灯节,渔民敲锣打鼓放鞭炮,给龙王送灯。

  前殿中间的坐像是东海龙王敖广,两边各有护法一尊。东西两侧塑有8位站官负责风、雨、雷、电等。

  后殿是龙王寝室。在古代干旱时,人们来这里向龙王求雨。他们头戴柳条帽,高喊“求大雨”,然后抬出龙王塑像游街。不管他们走到哪儿,居民都给他们洒水。这种办法还真奏效,不久就会下及时雨。

  戏楼是当地渔民唱地方戏的地方。每年正月十六日,在天后宫都要举办庙会。当地渔民在戏台上演出山东地方戏。

  天后是海员和渔民的保护神,受到大多数沿海居民的爱戴。据统计,中国大约300多个县、市建有天后宫。甚至在一些东南亚国家也建有祭祀天后的宫殿。蓬莱的天后宫是中国北方此种宫殿中最大的,由前殿、主殿和后殿组成。

  前殿内站立两尊塑像,名叫嘉应和嘉佑。据说他们是天后降服的妖怪,现在他们站立于此负责天后的安全。

  主殿正中坐立的是天后,也就是海神娘娘,旁立4名伺女。东西两边站立的是龙王和文官。和其他地方的天后宫相比,蓬莱的天后宫与众不同。东海、西海、南海和北海龙王都站在天后左右,他们成为天后的手下。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一种说法是,历代以来海神经过层层晋封。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她被封为天后,能够控制海里的所有神仙妖怪。她的管辖远远超出了龙王的范围,因此,四海龙王不得不听他调遣。另一种说法是天妃曾经降服过东海龙王。

  后殿是天后的寝室。据说她单日睡东屋,双日睡西屋。

  在农历三月二十三她的生日那天,人们举行重大的仪式来祭祀天后。清代康熙曾经制定了祭祀标准和祭祀器具。远近的男女同时来到天后宫跪拜祭祀天后。

  蓬莱阁是蓬莱阁建筑群中的主建筑,初建于宋代(1061),以后各代都有重修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主阁朝南,飞檐起翘,雕梁画栋,雄伟壮观。阁南的横匾上“蓬莱阁”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是由清代著名书法家铁保书写。另有许多其他名家的真迹,如宋代的苏东坡、明代的董其昌、清代的翁方纲。这些碑刻都是对海山奇观的生动记述,讴歌了仙阁胜景。

  一楼为重要人物参观蓬莱阁时的摄影资料展。

  二楼再现了八仙醉酒的场景。八仙依次为铁拐李、蓝采和、何仙姑、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他们各持宝物,神态各异,所以后来有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说法。八仙过海的传说源于蓬莱。

  这里是海市蜃楼的最著名的观赏地。海市在一些科学家的科技书籍和作家的文学著作中都有描述。众所周知的一篇就是现代著名作家杨朔的散文――《海市》。

  避风亭建于明代。高踞山颠,面临大海,任凭室外狂风怒吼,亭内却是纹丝不动。过去传说亭内有避风珠阻止风吹进来。然而,其实原因在于它那独特的建筑结构,可以说是人工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巧妙结合。北边是短墙,其下是弧形悬崖。海风由海面吹来时随即由弧形悬崖急剧上升,飞跃屋檐,向南而去。因此,亭内就无风可进了。

  卧碑亭内横卧一通石碑。这就是著名的卧碑,亭因碑而得名。两面的碑文都是苏东坡的手迹。内墙上嵌有著名书法家的手迹,弥足珍贵。

  苏公祠是为纪念宋代的苏东坡而建。据说苏东坡做了五天的登州府尹,但是他为当地人做了不少好事,同时也留下了不少诗文。而且,当他回到朝廷,向皇帝建议加强登州海防和减轻当地人民负担,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当地人民感激苏东坡,所以建祠纪念他。

  三清殿祭祀的是三位道教始祖:原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道教是唯一根源于中国的主要宗教,并扎根于中国土壤。因此,这三尊神在中国广为人知。

  吕祖殿是祭祀八仙之一吕洞宾的地方。八仙过海的故事家喻户晓,为什么单单建了一个吕祖殿,独尊吕洞宾呢?原因是吕洞宾被尊为道教全真道北五祖之一,而且也风流倜傥,所以他受到更多人的欢迎。

  5篇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范文(二)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您来到蓬莱阁观光旅游。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很高兴,望各位能在这里度过美好时光。

  从东而来,这是“人间仙境”的大匾,是苏东坡的手迹。这里是隐仙洞。相传这里是吕洞宾精心修炼的山洞。

  这儿是天桥。能从瞭望口瞭望大海。现在我们所处于戚继光雕像范围内。戚继光是著名的大将军,蓬莱是他的故里。他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此处雕刻了他的雕像。

  现在我们在古船博物馆。这儿有着古代较好的船模。很久以前,人们就懂得了造船。

  此刻我们来到了避风亭,这儿很神奇。即使外面大风猛烈,亭里却依旧烛火旺盛。虽然它表面看起来很奇异,可其中也有科学道理。因为亭内无窗,空气不能对流,就形成了这种景象。

  这儿是八仙殿,殿里充盈着神秘。八仙有吕洞宾,张果老,荷仙姑------他们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神话。

  主体建筑蓬莱阁为双层歇山并绕以回廊,上悬书法家铁保手书的匾额,给人浑重而不失亮丽的感觉。这里自古就是名人学士的雅集之地。

  蓬莱,是有灵气的地方。今天感谢大家前来游赏。祝你们事业发达,学业有成!欢迎各位下一次再来旅游!

  5篇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范文(三)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蓬莱阁景区参观游览。

  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蓬莱阁景区的基本情况。

  蓬莱阁古建筑群始建于唐代,原来只有弥陀寺和龙王宫,后来在北宋嘉佑六年即公元1061年,登州知府朱处约来到这里,看到这里风光秀美,景色宜人,便将龙王庙西迁,建立了蓬莱阁。

  经过宋,明,清三代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

  蓬莱阁景区总面积3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900平方米。

  景区内层楼修阁凌空而起,苍山翠柏掩映期间;山下碧波万顷,烟波浩淼,素有“人间仙境”之称。

  1982年,蓬莱阁与蓬莱水城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成为我国首批5a级景区。

  我们进入蓬莱阁景区的正门,首先看到的是“人间蓬莱”坊,这是四柱冲天式单檐彩绘坊,额题“人间蓬莱”四个鎏金大字,是集苏东坡的手迹。

  内外两边柱子上分别镌刻的书画家刘海粟题的“神奇壮观蓬莱阁,气势雄峻丹崖山”和费新我题写的“丹崖琼阁步履逍遥,碧海仙槎心神飞跃”楹联,昭示此牌楼为仙境之门,游人入门即可做神仙之游。

  好,朋友们跟着我往上走,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蓬莱阁内唯一的佛教建筑“弥陀寺”。

  弥陀寺始建于唐代,弥陀是阿弥陀佛的简称,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

  这里是弥陀寺的前殿,右边的是密迹金刚,左边的是那罗延金刚,两位金刚各手持宝杵,成为护卫寺院的第一道防线。

  我们接下来参观一下弥陀寺的正殿,这里面供奉的是西方三圣和十八罗汉。

  正中间的就是阿弥陀佛,其左协侍为观世音菩萨,右协侍为大势至菩萨。

  阿弥陀佛的胸前有一“万”字符,这是古印度宗教的吉祥标志,象征太阳与火,在佛教中用来表示佛的智慧与慈悲无限。

  阿弥陀佛是主宰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他能够接引念佛的人前往西方极乐世界,又叫“接引佛”。

  观世音,是以慈悲救苦为本愿的菩萨,凡是遇难的人念叨他的名字,他就会顺着声音来救助,所以被称为观世音菩萨。

  大势至菩萨,之所以称为“大势至”,据说,在他出行的时候十方土地都为之震动,所以得名。

  旁边供奉的是十八罗汉,是佛的一群高足弟子。

  在和尚之上,菩萨之下。

  他们是奉佛祖的之命到世间拯救众生的,常住世间不涅磐(不进行生死轮回)。

  出了弥陀寺拾级而上,这座牌坊叫做丹崖仙境坊,这四个字是董必武副主席1964年来蓬莱时题写的。

  这是迈入仙境的第二道牌坊。

  我们现在就来到了牌坊下面了,俗话说得好:牌坊下面站一站,无灾无难保平安。

  仙境里面走一走,一生多福又多寿。

  进入仙境自然就有神仙显灵,前面就是显灵门了。

  显灵门是天后宫的宫门。

  为了有最佳的游览线路,我们从这里先往西走,到龙王宫去参观一下。

  龙王宫是蓬莱阁建筑群中最西端的一个单体,供奉的就是传说中四海龙王之首的东海王敖广。

  古时候,渔民们驾一叶小舟行使在风浪里,安全得不到保障,自然就容易把福祸安宁和神灵联系起来,于是这笼罩着仙气的丹崖山就被渔民派上了用场。

  唐代,渔民们便在丹崖极顶建起了龙王庙,北宋嘉佑六年,登州太守朱处约见这里山高水阔,景致秀美,便把龙王宫西迁到现在的地方,在龙王宫原址建起了巍峨壮观的蓬莱阁。

  现在来到的就是龙王宫的前殿,里面供奉的是龙王的两位守门大将,东为定海将军,西为靖海将军,一定一静寓意着海面风平浪静,保佑渔民平安出海。

  好,我们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龙王宫的正殿。

  中间端坐的就是东海龙王敖广。

  他身边站的是八位判官。

  我们先看东边的四位。

  第一位是巡海夜叉,他负责夜间海上的巡逻,相当于现在的海上110。

  第二位是千里眼,顾名思义,他一眼能望到千里之外。

  后面的两位就是我们熟悉的雷公和电母了。

  左边的四位第一位叫做赶鱼郎,他负责把海中的鱼赶到一起供渔民捕获,所以深受渔民的喜欢。

  第二位是顺风耳,和对面的千里眼是兄弟,你可不要说龙王的坏话,否则他可是会听见的。

  下面的就是风婆婆了,她手里拿的风口袋,只要把手松一松便会狂风四起。

  最后一位就是雨神。

  八位判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听命于龙王的调遣。

  这里是龙王办公的地方,后面便是他休息的地方了。

  后殿过去有龙王的木雕象和龙王出行的步辇、仪仗,那是人们为了求雨所设的。

  古时候人们遇上酷旱,便到这里顶礼膜拜,然后头戴柳条帽高呼“求大雨”“求大雨”,抬着龙王的雕像走街串巷,走到哪儿两边住户都要端水泼洒,讨个吉利。

  如缕求不应,便把龙王爷抬到烈日下暴晒。

  当龙王大汗淋漓时,他就会兴云布雨了。

  这也是龙王脸黑的原因。

  经过子孙殿,接下来我们游览天后宫。

  天后宫是蓬莱阁建筑群中规模最大的建筑单体,始建于北宋宣和四年(公元1120xx年),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

  首先我们看一下戏楼,每年正月十六为天后宫庙会,在这里会有戏曲演出为天后祝寿。

  这上面的“观止矣”匾额,即“叹为观止”,意思是看了这里的戏,别处的戏就不需要再看了。

  戏楼两侧各有红褐色巨石三尊,两两相对,象三台星座。

  乾隆年间,时任山东学政、大书法家阮元命名此石为三台石,并刻石嵌在天后宫前殿外墙上。

  后来知府张酋认为六尊巨石排列形状像极了八卦之一的坤卦,因此又称为坤爻石。

  这六尊巨石,是开山建阁时留下来作为装点的,和山体连在一起。

  古人认为:天为乾,地为坤,男为乾,女为坤,所以这个名字也昭示着天后宫里供奉的是一位女性海神。

  我们先来看看前殿的两位门神,一是嘉应,一是嘉佑,是保护天后的神将,传说他们都是天后在莆田湄洲降伏的妖怪。

  院内有一棵唐槐,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了,虽然树干已经中空,依然枝繁叶茂。

  相传当年八仙中的铁拐李与吕洞宾在这里下棋,烈日当头,为了遮荫,铁拐李从他那宝葫芦里取出一粒树种,撒在地下,霎时间长出了这棵大树,于是浓荫蔽日,凉风习习,好不逍遥。

  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天后宫失火,烧毁宫观30余间,近在咫尺的这棵唐槐却安然无恙,实在是令人称奇!这个树还有个特点就是它的发芽和落叶都比别的树晚一个月。

  我们往前走,进天后宫的正殿。

  蓬莱阁的天后宫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天后宫庙宇。

  天后在南方称为妈祖,历史上确有其人,姓林,名默。

  传说林默出生时,红光满室,异气飘香。

  林默生下后,直到满月都不哭不笑,默默无声,于是她的父亲就给她起名“默”。

  林默只活到了28岁并且终身未嫁,所以她的雕像用格子格了起来,意味着没出阁。

  传说林默二十八岁时候,有一天在海上搭救遇险的船只,不幸被桅杆击中了头部,落水而亡。

  后来人们都说:“人行善事,死后为神”,认为她是升天为神了,专门到海上搭救遇险的船只去了。

  她死后不久,奉祀她的宫庙就应运而生,皇帝的封号步步升级,元代被封为天妃,康熙、乾隆年间被封为天后。

  天后身边站的是四位侍女,东西两侧是八名站官,其中有四位是四海龙王,其余的西边第一个手持印盒是玉印官,掌管官印,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室主任。

  第二位手持环海司命,是为海神娘娘发布命令的。

  东边的两位一个手持圣旨,下达天帝旨意,一个手持万法归宗,如果海中的鱼鳖虾蟹兴风作浪,他都记到这上面,属于哪个海的,就交给哪儿海龙王处置。

  后殿是天后的卧室,门上的匾额“福赐丹崖”,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费新我题写的,意味天后娘娘把福气赐给每一位来到丹崖山上的人。

  寝室里有东西两个厢房,因为天后娘娘有个习惯,双日睡东,单日睡西。

  朋友们可以看看天后娘娘的床有什么特点,对了,那就是又长又窄,取得是长寿之意。

  二楼也是娘娘的梳洗装扮的地方,因为在古代未出阁女子家的闺房外人不得轻易入内,所以二楼就不对外开放了。

  另外,在这个寝宫的院落里,有一个极特别的地方,那就是东西厢房的屋檐下藏着四句诗。

  大家不妨找找看。

  这是清朝乾隆时登州知府陈葆光写的一首诗的前四句:“直上蓬莱阁,人间第一楼。

  云海千里目,海岛四时秋。

  ”想那古代,承建者在砖坯上一一雕刻,而后入窑烧制成砖,再运到这里分别砌于四处檐下,两两相对,文序不乱,其独特之匠心,由此可见一斑。

  游览完天后宫,现在我们就要登上蓬莱阁的主阁了。

  我们从这边上去叫做“登阁求仙”,身到蓬莱及神仙嘛。

  我说过了蓬莱阁始建于北宋嘉佑六年,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了。

  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

  (正门上方悬挂的“蓬莱阁”横匾,为清代书法家铁保的手迹。

  )蓬莱阁主阁高踞赭红色的丹崖山顶端,以大海蓝天为衬托,以田横峻岭为屏障,北望长山列岛,南临刀鱼水寨,登上高阁,确有超凡脱俗之感。

  海山有雾的时候,让人感觉仙气缭绕。

  凭栏远眺,各位可以看到,如今的蓬莱古城高楼迭起,广厦林立,已经成为一座现代化的海滨风景旅游城市。

  西面的这座山叫田横山,那里是渤黄两海分界线的南端起点。

  对面就是长山列岛,是由大小32个岛屿组成的,距蓬莱8海里。

  我们进来看一下八仙,传说他们就是因为喝醉酒了才从这里乘坐各自的宝器漂洋过海的。

  从右往左看,这是八仙中最丑的铁拐李,也是八仙中年代最久远、资历最深的一位,他的宝器就是前面的葫芦,里面装的是灵丹妙药,能治百病,不过现在看来只是对内伤有效,要不他怎么还治不好自己的腿呢?接下来的白须老翁就是年纪最大的张果老,他的宝器是渔鼓(一种乐器)和纸驴。

  民间有张果老倒骑驴的传说。

  他为什么要倒骑毛驴呢?有这样四句话可以作答:访过多少人,不如这老汉,不是倒骑驴,万事回头看。

  告诫人们做事要谨慎,凡事三思而后行。

  他旁边的何仙姑是唯一的一位女仙,她的宝器是手中的荷花。

  八仙之首,便是端坐在中间的吕洞宾了,他的宝器是身后背着的宝剑。

  长相最为帅气的是韩湘子,据说是韩愈的侄子,他的宝器是手中的洞箫。

  那个袒胸露乳的是汉钟离,汉朝人,复姓钟离,故得名。

  曹国舅的宝器是云板。

  趴在凳子上的是年纪最小的蓝彩和,成仙的时候只有14岁,所以他不胜酒力先醉了,他的法器就是身边的花篮。

  八仙过海究竟去了那儿里?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去给王母娘娘拜寿了,有的是说东渡日本了,不管怎样,神仙都是逍遥自在的,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蓬莱阁二楼长度为13.75米,进深8.55米,四面绕以回廊,木栅格扶栏,东、西、北三面木屏风,北侧开窗,供游人凭栏观海。

  南门外额书“碧海春融”,内额书“神州胜景”。

  阁外北侧正中悬挂清代书法名家铁保手书的“蓬莱阁”匾额,字体雄健浑厚,历经浩劫得以幸免,十分珍贵。

  西壁悬挂董必武1964年游览蓬莱阁时的题诗“来游此地恰当时,海国秋风暑气吹;没有仙人有仙境,蓬莱阁上好题诗。

  ”另有叶剑英元帅1960年的题联“蓬莱士女勤劳动,繁荣生活即神仙。

  5篇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范文(四)

  各位团友,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蓬莱阁。提起蓬莱阁,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海市蜃楼。海市,本是一种大气光学折射、反射现象。但在古代,人们无法解释其成因,便生出许多奇妙的幻想和美丽的传说。据说秦始皇东巡来到蓬莱,见到海市,误认为那时海上的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于是派方士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寻访长生不老药。以后的多位封建帝王也曾登临眺望过神山。汉武帝多次寻求蓬莱仙境不得,只好将丹崖山叫做蓬莱,聊以自-慰。这也是蓬莱名称的由来。当然,海市的神秘、朦胧、飘渺,也确如仙境一般。历代文人更是把海市渲染得异常神奇。同时八仙过海的传说也为它抹上一层仙气。传说八仙去给王母娘娘拜寿途中,在蓬莱阁上喝醉了酒,为显示自己的本领,相约都不乘船,而以自己的法器做渡海工具。铁拐李乘葫芦,汉钟离坐扇子,张果老坐纸驴,吕洞宾踏宝剑,曹国舅站云板,韩湘子乘洞箫,何仙姑坐荷花,蓝采和则坐在花篮中,飘洋过海。“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典故即源于此。在山脚下,还有八仙出海时留下的脚樱这些文章和故事的流传,使蓬莱阁“人间仙境”的美名到处流传。古往今来,蓬莱仙境引起人们无限的憧憬和幻想。今天我们就去仙境看一看吧。

  蓬莱阁建筑面积为32800平方米,分布在丹崖山上。阁建于北宋嘉祐6年(1061年),当时的郡守朱处约看到这里山势雄伟,风光秀丽,便修建高阁以供游览。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了。明万历20xx年(1589年),山东巡抚李戴又在附近增修了一批建筑物,统称为蓬莱阁。清朝嘉庆20xx年(1820xx年),再一次扩建,形成现有规模。解放后,经过多次修缮,古老的建筑既保持了原有的风韵又焕发了盎然生机。整个建筑以高阁为主,从山巅到山脚分中东西三个院落,上中下三个层次,依山构成。主要有蓬莱阁、三清殿、吕祖殿、天后宫、弥陀寺等六组建筑组成。100多间楼阁殿宇,参差错落。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天后宫,其中供奉的是海神娘娘。海神娘娘原名叫林默,是福建莆田湄州人,当地人称她“妈祖”,因而天后宫又叫妈祖庙。林默生于北宋960年3月23日,死于987年9月9日,终身未嫁。她经常在海上解救遇害船只,因而极受渔民爱戴。她自幼喜欢佛法,并得高人指点,据说极通灵性。有关她的传说很多,说她出生之日,屋内红光满堂,香气四溢,而且到满月都未有哭声,所以起名为默。她16岁时村中闹瘟疫,而她算出病源在井中,后来人们果然在井中发现病死的老鼠。更为神奇的是说有一次她父兄出海打鱼,而她在家中织布时突然神情大变,似昏睡过去。醒来后告诉她母亲说父兄在海上遇险,哥哥已死,父亲无恙。果然不久其父归来,说海难中似乎有神仙相救才得以脱险。第二天,林默竟然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哥哥的尸体。在她27岁那年的九月初九,她一人登上湄州的最高峰,突然仙乐齐鸣,彩云飞舞,人就登天而去。

  林默死后,历代疆吏大臣说她能降魔伏妖,破敌免灾,并能在海上狂风中为渔船指引方向,法力无边,请皇帝对她进行加封。在这种神化之下,祭祀她的庙宇越来越多,使之成为海上渔民的保护神。历代君王为了巩固海防,对她的封号也步步升级,直封到天后。

  蓬莱天后宫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天后庙宇之一。大家看在天后塑像旁边作陪神的站官中竟然有四海龙王,这是十分少见的。究其原因,据说北宋以前海神是四海龙王,但因为他们长的丑陋,又喜怒无常,渔人都不喜欢他们。北宋宣和4年(1120xx年)皇帝派大臣出使高丽,在海上遇到大风,危难之中救他们的是一位女神而非龙王,因而回朝时奏明皇上,首次加封女神为“顺济夫人”,慢慢取代了龙王的地位。后来随历代加封,女神的管辖范围越来越大,四海龙王都要听她调遣,在民间还有天妃降伏东海龙王的故事,再加上民间八仙的传说中龙王也是以反面角色出现的,于是四海龙王在蓬莱便成了站官的。现在,渔民对天后仍然十分敬仰,因而天后宫香火一直十分旺盛。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高阁就是蓬莱阁了。它高踞丹崖山顶,丹崖山虽不高,但面临大海,海阔烘托出山的气势,使蓬莱阁气势恢宏。其他建筑围绕着它,又成众星捧月之势,使它分外壮观。它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全国四大名楼。

  蓬莱阁是一座双层木结构阁楼建筑,有鲜明的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特色。正厅高悬一块金字牌匾,上有清代著名书法家铁保手书的“蓬莱阁”三个雄浑大字,笔力遒劲,阁上原有“九万青天登梯得路,三千碧海破浪乘风”楹联,道尽高阁的气势。阁上有一圈明廊,大家可以凭栏远眺,时有海雾飘来,使人有腾云驾雾,超凡出世的感觉。这便是蓬莱十大仙景之一的“仙阁凌空”。《老残游记》第一回中就生动描写了这一景观:“这阁造得画栋飞云,珠帘卷雨,十分壮丽。西边看城中人家,烟雨万户;东面看海上波涛,峥嵘万里。”阁底有十六根大红楹柱环列,显得气势非凡。阁内设置精致,布满宋、明、清三朝的石刻碑文。东西两壁悬挂着董必武和叶剑英元帅的题诗,阁后壁嵌有“碧海清风”、“海不扬波”、“环海境清”大型题字刻石三方,十分珍贵,更为古阁增添了光彩。

  蓬莱阁后有一避风亭,它比蓬莱阁建造稍晚,是明代正德8年由知府严泰增建的。此亭建造角度十分科学,既烘托了主阁,又别有情趣。避风亭坐南朝北,既高又面向大海,然而任凭室外狂风大作,亭内门户大开,却静谧无风。在亭内擦一根火柴,火焰会纹丝不动。这时你如取一张纸条,在护墙外侧一撒手,纸条会盘旋而上,越亭而过,不能不令人叫绝

  5篇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范文(五)

  闻名天下的蓬莱阁自建成雏形后,历代文人骚客慕名而来者甚多,置此佳景胜地,他们往往雅兴大发,挥书泼墨。

  在天后宫前院的戏楼两侧各有红褐色巨石三尊,两两相对,像三台星座。为此清代大学者阮元命名此石为三台石,刻石嵌于天后宫前殿外壁上。阮元在清代官至湖广、云南总督,精于书法,善于雕刻金石,墨迹传世不多,此隶书刻石极为珍贵。

  天后宫前院弯处,有一块草书体“寿”字碑特别引人注目,这个“寿”字是五代时道人陈抟老祖写的,看起来遒劲有力,潇洒飘逸。它的另外特别处在于草写的“寿”字竟是由“富、费、林”三字组成。据说含有“植好林木,富足长寿”的意思。

  在蓬莱阁主阁的阁底正门悬挂的横匾“蓬莱阁”,是清代书法家铁保的手迹。字写得雄浑有力,刚健俊朗。主阁后面间隔不远避风亭和卧碑亭内,也各有珍贵的书法刻石。避风亭内有刻石25方,其中9方是曾任登州军事首脑袁可力的《观海市》诗,字是明朝书法家董其昌写的,一代石刻高手为其刻石。因此,这九方石刻确为珠联璧合之作,堪称三绝。卧碑亭里的横卧石碑则因留有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手迹而弥足珍贵,卧碑正面刻的行草《题吴道子画》,背面刻的是苏东坡的正楷《登州海市》。

  众多名人的墨宝中,有两处别有典故。一处是蓬莱阁主阁后壁上的“海不扬波”,细看这气势雄伟的字体,你会察知那“不”字明显是后来补上的。这是怎么回事?据介绍,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山东巡抚托浑布兼办海防。当有一天他登上蓬莱阁时,望着广阔无际的大海,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海不扬波”四个字,表达了他希望万里海疆平安无事的心情。哪知道,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了,战火蔓延至蓬莱。1895年1月18日,日舰炮击蓬莱,一发炮弹(碰巧是哑弹)击中了“不”字,于是“海不扬波”成了“海扬波”。这启发人们没有富强的国家和强大的海防,海不扬波的愿望始终是个幻想。

  另一处是蓬莱阁东侧的“碧海丹心”石刻,这是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的手迹。冯将军当年为何要写这几个字呢?据说,1939年5月,正值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时候,冯玉祥将军与国民党元老李烈钧等人同游蓬莱。忧于时局的李先生对冯将军说:“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寄希望于你们身上了。”冯将军对蒋介石当局明抗日、暗卖国的做法不满,但又不能明说,只得苦笑。之后,李烈钧先生挥毫写下对联:“攻挫若石,同具丹心扶社稷;江山如画,全凭赤手挽乾坤。”并让冯玉祥将军题横幅。冯玉祥略一思索,提笔写下了遒劲有力的“碧海丹心”四个大字,抒发了他忠心报国的情怀。后人感念他的爱国豪情,便把“碧海丹心”单独刻石存留。

  东坡先生于1820xx年曾到登州(今蓬莱)任知府,只不过时间非常短,10月15日到任,10月20日便被调回京城,总共只干了5天登州知府。但就是在这短短的5天时间里,他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发现当时因新法中的盐法禁止百姓卖盐,所以导致不少原靠卖盐为生的百姓生活困苦。为此,苏东坡写了《讫罢登莱榷盐状》,列举了许多事实,陈述了得失利弊,终使皇帝允许百姓随便买卖食盐,就市论价,官府只收取一定的税金。

  为了纪念他为民请命的功德,当地百姓集资兴建了苏公祠。后人有感而发,留下了“五日知州府,千年苏公祠”的诗句。这启迪世上的当权者,只有为民办好事、办实事,才能流芳百世。

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 篇7

  各位团友,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蓬莱阁。提起蓬莱阁,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海市蜃楼。海市,本是一种大气光学折射、反射现象。但在古代,人们无法解释其成因,便生出许多奇妙的幻想和美丽的传说。据说秦始皇东巡来到蓬莱,见到海市,误认为那时海上的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于是派方士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寻访长生不老药。以后的多位封建帝王也曾登临眺望过神山。汉武帝多次寻求蓬莱仙境不得,只好将丹崖山叫做蓬莱,聊以自-慰。这也是蓬莱名称的由来。当然,海市的神秘、朦胧、飘渺,也确如仙境一般。历代文人更是把海市渲染得异常神奇。同时八仙过海的传说也为它抹上一层仙气。传说八仙去给王母娘娘拜寿途中,在蓬莱阁上喝醉了酒,为显示自己的本领,相约都不乘船,而以自己的法器做渡海工具。铁拐李乘葫芦,汉钟离坐扇子,张果老坐纸驴,吕洞宾踏宝剑,曹国舅站云板,韩湘子乘洞箫,何仙姑坐荷花,蓝采和则坐在花篮中,飘洋过海。“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典故即源于此。在山脚下,还有八仙出海时留下的脚樱这些文章和故事的流传,使蓬莱阁“人间仙境”的美名到处流传。古往今来,蓬莱仙境引起人们无限的憧憬和幻想。今天我们就去仙境看一看吧。

  蓬莱阁建筑面积为32800平方米,分布在丹崖山上。阁建于北宋嘉祐6年(1061年),当时的郡守朱处约看到这里山势雄伟,风光秀丽,便修建高阁以供游览。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了。明万历17年(1589年),山东巡抚李戴又在附近增修了一批建筑物,统称为蓬莱阁。清朝嘉庆24年(1819年),再一次扩建,形成现有规模。解放后,经过多次修缮,古老的建筑既保持了原有的风韵又焕发了盎然生机。整个建筑以高阁为主,从山巅到山脚分中东西三个院落,上中下三个层次,依山构成。主要有蓬莱阁、三清殿、吕祖殿、天后宫、弥陀寺等六组建筑组成。100多间楼阁殿宇,参差错落。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天后宫,其中供奉的是海神娘娘。海神娘娘原名叫林默,是福建莆田湄州人,当地人称她“妈祖”,因而天后宫又叫妈祖庙。林默生于北宋960年3月23日,死于987年9月9日,终身未嫁。她经常在海上解救遇害船只,因而极受渔民爱戴。她自幼喜欢佛法,并得高人指点,据说极通灵性。有关她的传说很多,说她出生之日,屋内红光满堂,香气四溢,而且到满月都未有哭声,所以起名为默。她16岁时村中闹瘟疫,而她算出病源在井中,后来人们果然在井中发现病死的老鼠。更为神奇的是说有一次她父兄出海打鱼,而她在家中织布时突然神情大变,似昏睡过去。醒来后告诉她母亲说父兄在海上遇险,哥哥已死,父亲无恙。果然不久其父归来,说海难中似乎有神仙相救才得以脱险。第二天,林默竟然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哥哥的尸体。在她27岁那年的九月初九,她一人登上湄州的最高峰,突然仙乐齐鸣,彩云飞舞,人就登天而去。

  林默死后,历代疆吏大臣说她能降魔伏妖,破敌免灾,并能在海上狂风中为渔船指引方向,法力无边,请皇帝对她进行加封。在这种神化之下,祭祀她的庙宇越来越多,使之成为海上渔民的保护神。历代君王为了巩固海防,对她的封号也步步升级,直封到天后。

  蓬莱天后宫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天后庙宇之一。大家看在天后塑像旁边作陪神的站官中竟然有四海龙王,这是十分少见的。究其原因,据说北宋以前海神是四海龙王,但因为他们长的丑陋,又喜怒无常,渔人都不喜欢他们。北宋宣和4年(1122年)皇帝派大臣出使高丽,在海上遇到大风,危难之中救他们的是一位女神而非龙王,因而回朝时奏明皇上,首次加封女神为“顺济夫人”,慢慢取代了龙王的地位。后来随历代加封,女神的管辖范围越来越大,四海龙王都要听她调遣,在民间还有天妃降伏东海龙王的故事,再加上民间八仙的传说中龙王也是以反面角色出现的,于是四海龙王在蓬莱便成了站官的。现在,渔民对天后仍然十分敬仰,因而天后宫香火一直十分旺盛。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高阁就是蓬莱阁了。它高踞丹崖山顶,丹崖山虽不高,但面临大海,海阔烘托出山的气势,使蓬莱阁气势恢宏。其他建筑围绕着它,又成众星捧月之势,使它分外壮观。它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全国四大名楼。

  蓬莱阁是一座双层木结构阁楼建筑,有鲜明的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特色。正厅高悬一块金字牌匾,上有清代著名书法家铁保手书的“蓬莱阁”三个雄浑大字,笔力遒劲,阁上原有“九万青天登梯得路,三千碧海破浪乘风”楹联,道尽高阁的气势。阁上有一圈明廊,大家可以凭栏远眺,时有海雾飘来,使人有腾云驾雾,超凡出世的感觉。这便是蓬莱十大仙景之一的“仙阁凌空”。《老残游记》第一回中就生动描写了这一景观:“这阁造得画栋飞云,珠帘卷雨,十分壮丽。西边看城中人家,烟雨万户;东面看海上波涛,峥嵘万里。”阁底有十六根大红楹柱环列,显得气势非凡。阁内设置精致,布满宋、明、清三朝的石刻碑文。东西两壁悬挂着董必武和叶剑英元帅的题诗,阁后壁嵌有“碧海清风”、“海不扬波”、“环海境清”大型题字刻石三方,十分珍贵,更为古阁增添了光彩。

  蓬莱阁后有一避风亭,它比蓬莱阁建造稍晚,是明代正德8年由知府严泰增建的。此亭建造角度十分科学,既烘托了主阁,又别有情趣。避风亭坐南朝北,既高又面向大海,然而任凭室外狂风大作,亭内门户大开,却静谧无风。在亭内擦一根火柴,火焰会纹丝不动。这时你如取一张纸条,在护墙外侧一撒手,纸条会盘旋而上,越亭而过,不能不令人叫绝

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 篇8

  崂山的山美——淡淡的。那山不高,极其清宿。一片翠翠的绿色,不经意间泛起点点金黄,露出夏尽秋来的容貌。山间的石级小路勾勒出一条动人的流线,两旁郁郁葱葱的树木撑起一片荫凉,山风伴着青草的气息迎面佛过,加之头顶上一片天高云淡,几乎使人忘却了夏日应有的灼热,然而却不容忽视这淡雅的感受。

  崂山的水很美——清清的。山道两旁总有一泓泉水潺潺流过,或清澈见底,或清凉冰爽,都那么不急不徐地流下去,那从容的姿态让你不得不联想到一位智者怡然漫步时的画面。爬山间隙,偶然觅到那泉水的源头,那是一湾透亮明净的.如水晶般发亮的泉。大小不一的卵石静静地卧在水底,泉水轻巧地流过去,仍以从容的姿态开使一段新的路程。那泉水让卧不由心动,小心翼翼地迈过去,腕起一捧淋到脸上,顿觉清新舒爽,新旷神怡。抬头望望那山,也被这山映衬得愈加清秀,却又流露出一种颇为壮观的气势。崂山的石也很美——柔柔的。无论是石级小路,还是静卧水底的卵石,都渗出一种不可思议的柔美。虽柔美却不显妖媚,只是静静地为这淡雅的山水再添一笔淡雅。

  淡淡的山,清清的水,柔柔的石,一笔又一笔,描绘出一幅清淡的画卷。恬静的美,在清淡中悄然而生。

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 篇9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青岛的美丽,美在其海。我光着脚丫走在细细的沙滩上,欣赏着那无边无际、海天一色的大海。海水平静时,像一面透明、透亮的玻璃镜;海水奔腾时,犹如一排排整齐的哨兵庄严地在主席台前走过;海水咆哮时,俨然是一只怒吼的大猛狮,卷起千层浪,往海滩扑来。海鸥忽高忽低地飞在海面上,为海滩增加了亮丽的风采。海滩吸引了众多的游客,有的在阳光下玩沙滩浴,有的在碧蓝的海水里游泳,打水仗,还有的在海边挖沙堡,冲洗脚,更有趣的是,有人在海里和小狗一起快乐地游泳,这使我大开眼界,知道了什么叫做狗刨……看着别人玩得那么开心,我也忍不住地在海滩上采了许多五光十色的贝壳,有时海水趁我不注意跳到了我的脸上,逗得我哈哈大笑,我还玩了挖沙堡。我走在海水里,海水不断的拍打着我的小脚丫,一个浪紧接着一个浪。在海滩上留下一串串脚印,一个浪花打了过来,那一串串脚印居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青岛的美丽不仅在其海,而且在其山。这里有道教发祥地之一崂山。它被海水环绕着,群山起伏,青山绿水,远看山峰像被一层薄纱披盖着,犹如仙境。我们主要参观了太清宫,里面有三大殿:三清殿、三宫殿和三皇殿。这里长着许多奇异的树木:如三合一树,三棵不同树种合并成一棵高大的树;黄莲树、银杏树、茶花树,还有带着传奇色彩的痒痒树,一摸树干,树叶就动;龙头树,听说一摸,就可以带来好运,我摸了好几下……还有很多叫不出名的树。山上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远看像一位和尚,有的像青蛙仰望天空,还有的特别有意思,正看像乌龟,反看像老鼠……

  青岛的美丽,美在其环境。这里的环境幽雅、街道干净,空气十分清鲜,空气里几乎没有杂质,花草树木极多。

  青岛的美丽,美在其经济腾飞。这里有着名的海尔集团、双星集团和青岛啤酒。

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 篇10

  岱庙古称东岳庙、泰岳庙,也叫泰庙,明代开始称为岱庙。它是泰山上下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古代帝王来泰山时祭祀泰山神的场所。据文字记载及文物调查证实,岱庙初建于秦汉,随着泰山神信仰的逐步增大,岱庙规模也日益增大,以宫城形制来营造岱庙,是宋代以来所严格遵循的制度。

  先看一下岱庙的平面图。整个岱庙呈长方形,四周城墙高筑,四角都建有角楼,总占地面积约占9、6万平方米,城内布局严谨,对称规整,以一条南北方的轴线为中心,主要建筑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左右两边以庭院形势对称分布,这些院落各自独立,以幽雅、质朴的风格与主要建筑的庄严、肃穆相映成趣,即主次分明,又完整统一。

  游岱庙要从遥参亭开始。遥参亭又名“草参亭”是岱庙的前庭,古帝王来岱庙祭祀泰山神之前必先在遥参亭举行一个简单的拜仪式,遥参也就是遥遥祭拜的意思。在遥参亭与岱庙之间的中轴线上,是清康熙20xx年,山东布政使施天裔和巡抚兵部右侍郎赵祥星组织人筑建的“岱庙坊”,石坊的上部为仿木结构,在石坊的梁柱,额板等地分别雕有“铺首衔环,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群鹤闹莲,天马行空,麒麟献宝等二十余幅图案,图案设计均采用对称的手法,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工匠精湛的雕刻工艺,是我国现存清代石雕建筑珍品。

  岱庙四周有八个门,朝正南的为五个,中为正阳门,正阳门两侧为“掖门”掖门两侧东为“仰高门”西为“见大门”,意思就是说仰望泰山之高,目睹泰山之大。

  配天门是岱庙的第二重门,创建于北宋的大中祥符年间,取孔子语“德配天地”之意,解放后曾多次整修,现悬挂的“配天门”牌是当代书法家舒同书写,殿内原供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星宿,现在是流动展室,为泰山民俗展。

  走右边,此为三灵候殿,祭祀周朝谏官唐宸、葛雍、周武三人,传说宋真宗东封泰山时,在南天门见三神人,加封为“三灵候”后来建此殿专为祭祀。现神像早已被毁,在殿中间陈列有泰山石上刻“泰山石敢当”。

  在岱庙内共有碑刻二百多块。有“宣和修泰岳庙记碑”它立于北宋宣和六年,也就是公元1120xx年,是宋微宗遣人修岱庙的记事碑,碑高9、25米,宽2、1米,仅龟座就高1、85米,重约4万斤,是泰山上下现存最大的一通龟趺碑。据碑中记载,此次重修后,岱庙内的古建筑共有八百一十三楹,碑文由翰林学士宇文粹中撰写,朝散大夫篆额并书,碑阳刻有明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山东巡抚中州李戴,巡抚清源吴龙 徵(zheng) 题,田东书写的“万代瞻仰”四个大字。前人有很多丰碑,在明代时被借用,即在碑最刻上几个大字,此碑就是如此。

  进汉柏院,门匾上写“炳灵门”。这处雅致的小院名叫汉柏院,因院内保存有五棵柏树,相传为汉武帝公元前120xx年来泰安封禅时亲手栽植而得名,在院的北面是一座炳灵宫,供奉着泰山神的三太子炳灵王,1920xx年毁于战火,1959年在炳灵殿旧址建起汉柏亭,此院内共有碑刻90余块。西北侧中间一块,是清乾隆皇帝御制的汉柏图碑,乾隆皇帝的诗文留世的很多,但画却很少见,尤其是刻在石碑上的更不多见。乾隆曾十次来泰安,六次登上泰山,在泰山留下170余首诗文,汉柏连理枝这幅图是乾隆回去后凭记忆绘制的。北边这通碑是清康熙年间,河道总督 张鹏翮(he),所题写“汉柏”诗(诗文:古柏千年倚碧峦,太平顶上觉天宽,晴空白鹤时来舞,云外逍遥得静观)。南面这通碑是由明崇祯年间陈昌言绘制的。碑额“汉柏图赞”由左佩璇篆写。

  《第一山碑》是由北宋的四大书法家之一米芾书写,米芾是北宋的书画大家,以行书成就最高。若仔细观赏三字,可谓各有特色,后人总结了三大特点,“1、三字笔画不一样粗细:“第”字笔用笔较细,书写瘦长,“一”和“山”字写得粗壮2、在这碑上三字所占位置不平均,“第”字占了碑了的一多半,“一”和“山”字只占了下面的一小部分3、三字所用字体不太一样,“第”字为行书,“一”字写得放松,有点草书的感觉,且有春蚕吐丝的意境,“山”字写的稳重,其中的一横有点隶书的味道,整体观赏此碑,立在这儿很稳,有稳如泰山之意。

  东御座 在元明时是贵宾休息的地方。明代称迎宾堂,清朝时乾隆皇帝将它改为“驻毕亭”,这里成为乾隆皇帝来泰山时临时休息的地方。因它处在岱庙的东华门内,又是帝王休息的场所,所以又称“东御座”。(这几个字是当代书法家李传周所书)它是一个四合院式的建筑。由垂花门、仪门、大门、正殿和厢房影壁组成。

  院内保存有我们现存最早碑刻之一的《秦刻石》,又名《李斯小篆碑》,此石刻是我国最早的记叙功德的刻石,它原立于泰山顶碧霞祠西侧玉女池旁,刻石原有222字,主要内容记载了秦始皇的功德铭和秦二世胡亥的继位诏书。这个碑刻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在清乾隆五年(1740年)的时候曾毁于一场大火,整个碑刻就遗失了,75年之后泰安知县蒋伯生在泰山顶玉女池旁边拾到两块残片,现仅存10个残字,内容是“斯、臣、去、疾、昧、死、臣、请、矣、臣”。秦刻石最初有7块,但现在仅存琅玡1块,泰山1块,所以这块秦泰山刻石已成为稀世珍宝,是我国的一级文物。“高台三上五间正殿是皇帝来时休息的地方。中间是龙椅,两边的红木家具是从民间收集来的,按清朝时的原样陈列的,家具上有用象牙骨头、贝壳镶嵌的人物及花卉纹饰。在殿内抱柱上的这幅清乾隆皇帝的诗联:“唯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横匾为“勤政亲贤”。意思就是说“天下要有一个人来统一治理,但天下不能仅供奉他一人,皇帝要勤于政事,亲近贤明”。殿内东为书房,西为卧室。

  岱庙内共存有文物一万多件,其中一级文物138件,以祭器为主,乾隆皇帝献给泰山神的祭器中,有三件尤为珍贵,被定为泰山镇山三宝,都是一级文物。——

  沉香狮子“乾隆20xx年奉于岱庙,用珍贵的沉香木疙瘩粘合雕制而成,狮子的眼睛用琉璃镶嵌,各重3、5公斤。沉香木是一种较为名贵的中药材,盛产于南方,不但木质坚硬,而且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以入水即沉为贵。

  温凉玉圭:清乾隆36年奉给泰山神,圭衣90多厘米,重27、75千克,它由两块玉组成,上部为纯玉制成,质密而凉,下部为璞玉制成,所含的杂质较多,与上部比较手感稍温,上凉下温,故称“温凉玉圭”。玉圭的上部刻有日、月、星及海岱河的图形,意喻泰山神主宰天地,威与天齐,下部刻有“乾隆年制”四个字。

  黄釉青花瓷葫芦瓶:此瓶为一对,是明代嘉靖年间官窑景德镇精品,烧成后一直珍藏于皇宫中,于清乾隆52年供于岱庙,但是1942年瓷瓶曾被盗走,在转售过程中遗失了一只,现仅存一瓷瓶及另一瓷瓶盖。

  仁安门,岱庙的第三重门,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元代重建,取孔子语“仁者安仁”意思就是说:以仁义治理天下,天下则安。“天下归仁”四个大字是集的李隆基所写“纪泰山铭”摩崖石碑上的字,四侧回廊是1999年重修恢复元以前的形式,匾额由陈从周所题。

  阁老池 是古时的一处品级台,据说随帝王来祭神的阁老官员至此止步,不准前行,在石栏池内立有九块玲珑石,这些石头是金代大安元年奉符县令(吴kan)献给泰山神的。这玲珑石有多种称呼,一叫“界石”跟随帝王来祭神的一品大员至此止步,起到时界线的作用,又叫“扶桑石”据传此石从东海运来,东方是日出之地,有神木扶桑,亦有扶桑之国,还有一个俗名为“迷糊石”,这是一个有趣的游戏,以石洞为中心将双眼闭死,绕石头正转三圈反转三圈,然后往北走,去摸那棵古柏的树心,摸到的人泰山神会赐予他大福大贵。

  天贶殿:

  前面就是岱庙的主体建筑——宋天贶殿。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20xx年10月,北宋真宗赵恒率群臣来封泰山,举行隆重的封禅大典。第二年下诏扩建岱庙,创建天贶殿以供奉泰山神灵。“天贶殿”之名就是说这座殿是上天赐予的。大殿采用了“”之制,重檐庑殿顶的建筑形式。所谓“”之制就是开间为九,进深为五,以这两个数字组合的大殿在古建筑中为数很少,象征着帝王之尊,而庑殿顶是指殿顶前后左右四面都有斜坡,具有四坡五脊的特征,是古建筑中最高等级的屋顶。天贶殿采用这种最高等级的建筑形式,是为符合泰山神五岳独尊的身份而设计的,此殿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曲阜辽孔庙的大成殿并称为中国三大殿。殿内供奉着东岳大帝泰山神泥塑像。唐玄宗来泰山封禅,给泰山神加封号为“天齐王”,这是泰山神有史记载的帝王给予的第一称号,北宋真宗又封泰山神为“仁圣天齐王”,大中祥符年又晋封为“天齐仁圣帝”。元世祖忽必烈又封泰山神为“天齐大生仁圣帝”,明太祖朱元璋认为给泰山神加封号是对他的不尊重,于是给泰山神云除“帝”和“王”的称号,改称为“东岳泰山之神”,恢复其神的本来面目,并定时派员祭神。皇帝拜祭泰山神时,行三献二跪六叩之礼。泰山神又称东岳大帝,民间又传为黄飞虎,主管生与死,这主要与泰山位于东方有关,日出昭示着生命的开始,日出东方是一日之始,东方属春又是一年之始,万物复苏就在春季,而日落是一天的结束,伴随而来的就是黑夜,有升就有落,有生就有死,于是生死的大任顺理成章地落在了泰山神身上,他上可管天子百官,下可管黎民百姓。任何人也逃脱不了生与死的问题,所以历代帝王纷纷来泰山祭天礼地,乞求保佑皇位永存,长命百岁。其上匾额“配天作镇”为康熙所写。

  泰山神启跸回銮图:

  殿内东、西、北三面墙壁上所绘的这幅壁画名为“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启”为出巡之意“跸”是净街清道之意,“回銮”就是返回。整幅画内容描绘了泰山神出巡和回归的盛况。壁画是最早绘于宋代,画长62米,高3、3米,通过描绘泰山神出巡的场面,表现了宋真宗封泰山的威严气派,画面以大殿后门为界,东半部为“启跸图”,西半部为“回銮图”。第一组是送行部分,十八位大学士捧笏送行,这儿也是泰山神的随从人员,文官在里,武将在外,密密麻麻簇拥着乘座四轮玉辗的泰山神,肃穆庄严,上方穿红袍的就是泰山神的三太子炳灵王,下方是道教神仙延禧真人,他是泰山神的军师。这一组是奇珍异宝祥兽图,在珊瑚狮子、白象等,白象的背上有五彩宝瓶,瓶出五彩之光,喻意吉祥如意,两匹骆驼在出巡图幅中身上没有驼东西,这儿是个伏笔,再往前是仪仗队乐队,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最后是十八城隍接驾,城隍是地方小神仙,在此恭候泰山神的到来。另一边是回銮图,这是十八城隍由恭候改为送行,注意此处多了一只老虎,因为古帝王出巡还有一层涵义,就是狩猎。再往前与前半部分大致相同,前面骆驼身上是空的,在此它的身上多了卷宗,我们同前边老虎联系起来看,卷宗代表文,老虎代表武,表示泰山神出巡双丰收。整个画面有697人,场面宏大,是我省最大一幅壁画,画面内容在全国实属罕见,是古代艺术的魂宝。殿内铜釜铸于明代,是古代举行庙会时舍粥用的。铜镜的四周雕有缠枝花纹,上端的两角有祥云纹,云纹当中各铸有14个圆,合起来为28个,意指天上二十八个星宿。镜面上端高浮雕女神,此镜是明弘年间铸造,原是遥参亭碧霞元君神像后的供物。1936年移到这儿保护起来。据说一切妖魔鬼怪在此一照就会原形毕露,所以又叫照妖镜。

  后面的三组建筑是后寝宫,创建于北宋,宋真宗认为泰山神即封成“帝”,就没有皇后,因而给泰山神想象了一位皇后,封为“淑明后”并建这三宫以供其居住。

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 篇11

  在我们旅游行业流传着一句话:北京看墙头,西安看坟头,广州看车头,上海看人头,桂林看山头,苏州杭州看丫头,那么我此刻想问下大家,到了我们威海看什么那?呵呵!那里没有什么头看,来那里看画,江山如画里。威海本身就是一副绝妙的山水画,那里山清水秀,天蓝海碧,绿树成林,鲜花似锦。城建新颖,令人赏心悦目。而在这副美丽的山水画中,更有一颗灿烂的明珠。它以其独具特色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游人。它便是我们这天要去参观的景点刘公岛。

  刘公岛之所以远近闻名,是它不仅仅具有优越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更具有吸引力的是它真实的记录了历史。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在这个岛上。刘公岛,当年是日本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血腥战场,也是中华民族蒙受耻辱的历史见证地。它给后人留下的不仅仅是刻骨铭心的历史教训,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甚至是今后几代人记住:腐败亡国,落后挨打。那麽,来刘公岛参观,其教育好处,是其他一些景点所不及的。现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刘公岛距市区旅游码头有2。1海里,乘船20分钟即可到达。咱们到了威海码头之后,还要转船进刘公岛,此刻我就将一些注意事项给大家讲一下:第一,岛上有许多吃海鲜的小摊,大家必须要先跟我游览完景点之后再去看。不要我在前面走,大家在后面跟小贩们讨价还价,最后我会给大家留必须的自由活动时间。另外,大家要吃的话,必须要问好价钱、看看海鲜新不新鲜之后在坐下来吃,避免以后出现问题。第二,刘公岛上是不产珍珠的,他们都是从蓬莱那边运过来的,大家要买的话,能够到青岛再买,无论是价格上还是质量上都要好一些。第三,大家无论是在船上还是上了岛之后,都要拿好自己的东西,因为岛上外来人比较多,所以大家必须要仔细

  一点。第四,时间,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大家必须要掌握好时间,我们进岛大约需要15分钟,有晕船的将晕船药吃上。另外,这船是有时间控制的,多长时间一个来回,都有规定。所以我说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集合,大家必须要定时到那儿。如果因为一个、两个来晚了,我们就不等了。因为不能因为你一个人而耽误全车人的时间。那你就只好自己坐船出岛了。

  (民港)大家看一下这块石碑,它是由32块莱州大理石组成的,高约32英尺,象征着被英国统制了32年。

  此刻,我们的游船已经徐徐地离开了旅游码头,威海这幅山水华又从另一角度呈此刻我们的面前。大家看,东海岸那边就是有名的避暑疗养区,红瓦绿树,一片诗意。南岸是一片别墅群,掩映在葱绿的果树丛中。坐在游船上看威海,自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是否有点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哪?

  说起这刘公岛,不仅仅岛上的自然风光很美,而且它也是一个历史的见证地,北洋海军的建军基地。咱们这天去那儿,对于老年人来说是对历史的一种回顾,而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我也期望能够激发起大家更大的爱国热情,让我们理解一次实实在在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们这次去刘公岛,参观的景点主要有三个:北洋海军提督署,丁汝昌寓所和龙王庙。

  此刻,我来说一说刘公岛的名字,每个地方的名字都有它的来历,刘公岛也是这样据专家考证,早在战国时期岛上就有人居住,名字叫刘家岛,说的是在东汉末年,有一个刘氏家族为了避免曹氏后裔的迫害而流亡到这个岛上。来到这儿之后发现此岛依山傍海,风景秀丽,于是就决定在此定居下来,并以自己的姓氏--刘氏来命名这个岛,即刘家岛。那为什么之后又改名为刘公岛了呢?大约在四百多年前,有一支南方商船队出海打鱼,行驶途中遇到狂风巨浪,这些人一边祈求海神娘娘的保佑,一边与海浪作搏斗,但是都没有成功。就在他们无力自救、放下生存期望的时候,突然发现前面的海中有火光闪动,此时他们欢呼雀跃起来,使出全身的力气划到火光附近,这才发现火光是从一个孤岛上的茅草屋里散发出来的。他们借着淡淡的灯光将船靠了岸,由于他们在海中与恶浪作搏斗消耗体力过大,所以刚踏上海滩时便晕到在地上,当他们醒来之后才发现自己是被两位热心的老人所救,老人给他们端来了热气腾腾的姜汤和玉米饼子,但是奇怪的是这些饭怎样吃也吃不完,他们边吃边想是不是遇到神仙了?是不是他们的祷告起了作用?于是就问这两个老人叫什么名字,老人告诉他们说叫刘公刘母。等他们吃饱后,老人又给他们安排好休息的地方,并转身离开

  了。第二天清晨,天气晴朗,海面平静,是个出海的好天气,他们想在走之前当面感谢老人的救命之恩,可他们找遍了整个岛也没发现个人影。他们恍然大悟,这是遇见救命的神仙了阿,慌忙下跪磕头来表示感激!为了表示对刘公刘母的救命之恩。这些人就联合岛上的渔民修建了刘公刘母祠,并把此到取名为刘公岛,刘公岛也行此而得名。

  据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战国时代岛上就有人居住,遗址至今尚存在岛的东南面;汉代有刘氏到岛上垦荒居留,刘公岛被称为刘氏别业,明朝初期为避倭寇侵扰,曾将岛上居民迁出。嘉靖年间,王宪武率农民起义军占据刘公岛,后遭镇压。万历末年,登州府又招人进岛垦植,并派兵把守,在此期间,南北方海运兴盛,刘公岛兴旺起来,居民增多;清康熙二年(1663年),刘公岛疫病流行,居民全部迁出。1690年有丛、邹、姜三姓进岛居住。1720xx年,又有一支农民起义军进驻刘公岛,遭镇压撤走。光绪年间,清政府筹办北洋海军,刘公岛被作为海军基地,修建了大批设施,岛上居民增多。1895年春,甲午战争结束,刘公岛被日本军队强占达三年之久。1898年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威海成为英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到1930年被强租32年之久。英国人将刘公岛设为一个特防,由英巡查管辖,除强占岛上原有的建筑设施外,还将居民的土地全部收买,在岛上建了英远东海军司令部及住宅、医院、教堂、监狱等,还设立了茶社、运动场、邮政局和海军墓地。刘公岛成为英国海军的避暑养疴之地。1948年国民党军占领刘公岛,年底解放。解放后,岛上居民又四次迁出迁入,所以刘公岛有两大怪事:第一是刘公岛上居民没有姓刘的,第二是居民没有从事

  海上捕鱼的,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罕见的。

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 篇12

  山东,中国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片伟大的土地不仅有名山大川、碧波万顷,而且在漫长的文明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了非常灿烂的文明。山东的名胜古迹、山水风光举不胜举。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已经离开了县城,正沿着104国道向南驶往微湖码头,从这里到微湖码头约有20公里,行车时间约20分钟。借这段时间,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我们微山县的一些情况。

  微山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面积1779.8平方公里,这个县是1953年8月,为统一管理微山湖(即南四湖,面积1266平方公里),经政务院批准设立的。现辖二处街道、五个镇、八个乡,至20xx年全县总人口70万人。

  微山县历史文化渊远流长,悠久灿烂。出土文物证明,早在五六千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县城北面约11公里处的尹洼遗址,就是一处和大汶口文化遗址同一时期的古遗址,据《史记》和地方史志记载,从夏、商、周到中华民国的三千余年间;今县境内曾设置过5个诸候封国、2个郡、5个县。现已被湖水淹没的,,就是汉朝时设置的两个县:位于昭阳湖的湖陵县和位于微山湖中的汉朝有名的大将张良的封地有留城县。县城东北约13公里处的古薛城,是春秋战国时期孟尝君的封地薛国。县城北面10公里处的欢城镇,就是孟尝君的门客冯谖“焚券”的地方。毛泽东和柳亚子先生的唱和诗中有一句“无车弹铗怨冯欢”,其典故即于此。

  微山县人民政府的驻地夏镇,原名夏村,秦朝时是广戚县的治所。据传说汉潮时刘邦的戚夫人即居于此。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夏村改名为镇。明、清两朝这里设有管理大运河的工部分司。夏镇是一个滨湖城镇,明朝南京刑部尚书王世贞有诗称赞这里:“一片云飞护夏阳,人传帝子大风乡……碧树断香销艳舞,青树含影入斜阳……”可见,当时夏镇是很美丽的。

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 篇13

  各位团友,大家好!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灵岩寺。它地处长清县万德镇东北七公里的灵岩山,位于泰山北麓主峰四十里处,是泰山的十二支脉之一。现在我们的游览车已进入了灵岩山,这里群山环抱,峰峦清幽,松柏苍翠,泉水清冽,风景十分秀丽。明代诗坛领袖王世贞曾赞美这里是“泰山背最清幽处”。灵岩山原名方山、玉符山。

  因山的主峰顶部高大雄伟,方方正正,很像将军印而得名。至于灵岩这个名字的由来,则与朗公的故事有关。朗公是东晋高僧,山东地区的佛教领袖,他常骑一头毛驴四处宣扬佛法,人们只要听到他的驴叫,即“从者如流”。传说朗公来方山说法时,听众达千人之多,不仅人听得入迷,而且“猛兽归伏,乱石点头”。听众把这一异状告诉朗公,朗公说:“此山灵也,不足怪!”于是方山改名为灵岩山,灵岩寺也由山得名。至今寺东面的朗公山上还有一块高约十丈的奇石,远看像一位老僧拄杖而行,后面的几十棵松树,像弟子随侍于后。据说,这石头就是朗公的化身。

  灵岩寺的始建人叫法定,传说他于北魏正光元年(公元520年)来此开辟山场,引泉建寺。那时的寺建在今天灵岩寺的北面,名叫神宝寺,隋代已有名气。唐太宗贞观年间(640年前后),在惠崇的主持下迁到此处,成为我国佛教神宗的据点,与浙江天台国清寺、湖北江陵玉泉寺、江苏南京栖霞寺合称为天下寺院“四绝”,而灵岩寺更被称为四大名刹之首。唐高宗与武则天去泰山封禅时,就曾在此住宿,清乾隆皇帝也在这里建过行宫。相传,灵岩寺鼎盛时期殿阁有四十余处,禅房五百多间,僧侣八百余人。禅宗提倡饮茶,从此饮茶盛行,是北方人开始以茶为饮料的原因之一。

  灵岩寺有证可考的历史是自唐代惠崇开始,直至清代,而以宋代最为鼎盛。灵岩寺风光优美,殿宇峥嵘,布局宏伟,其中有极负盛名的千佛殿、辟支塔、墓塔林等,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自古就是游览胜地,前人有“登泰山不至灵岩不成游”之说。

  现在大家看到的石坊是灵岩寺的第一道山门,建于清乾隆26年(1762年)。上面的“灵岩胜境”四个字就是乾隆皇帝御笔所书,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寺院广场上的“大灵岩寺碑”是由元人文书讷题写的。

  石坊南面这座山叫明孔山,山上峭壁上有一个天然的车轮大小,南北相通的圆形洞孔,光线透过,不论晴天、阴天都像一轮明月高悬天上,人称“明孔洞”,也是传说中法定禅师的面壁处。

  这是在灵岩寺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最负盛名的主体建筑——千佛殿。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当时叫大雄宝殿。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明代嘉靖年间重建的。大殿是木结构建筑,阔七间,深四间,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单檐庑殿顶,檐角向上伸出,像振翅欲飞的大鸟。殿前的多棱石柱,古朴庄严,,雕琢精美,是唐代原物,也是现存不多的文物精品。

  殿内四周墙壁上原有数以千计的,高约30厘米的木制小型佛像,故称千佛殿。佛像表现的是分身释迦牟尼集会讲法的热烈场面。但现在保存下来的不足半数。殿中央供奉着三尊大佛像,藤胎髹漆,塑于宋英宗治平年间(1064年-1067年),东边的是药师佛,铜铸,造于明宪宗成化13年(1477年),西边是释迦牟尼佛,也是铜铸,造于明世宗嘉靖23年(1543年)。

  殿内最引人注目,为历代称道的是两边神座上的40尊宋代彩色泥塑的罗汉坐像。像高大约在101—120厘米左右。罗汉身上妆銮均用天然矿物质颜料涂饰,故而永不褪色。人物形态、气质刻画细致传神,表情动作无一雷同。或怒上心头,或喜上眉梢,或托腮沉思,或慷慨激昂,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连衣服上的皱褶,手臂上的青筋都分明可见。衣着打扮与人物性格十分贴切和谐,显示了精湛的雕刻艺术。从泥塑的贴近现实的艺术风格上看,基本上是宋代作品。近代学者梁启超称它是“海内第一名塑”。当代艺术大师刘海粟于1983年11月23日参观后题写了“灵岩名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碑文。它是我国泥塑遗存的艺术珍品,是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也是研究我国佛教史的珍贵资料。

  千佛殿东西两侧老干龙钟的汉柏下是苏轼的诗碑,字迹龙飞凤舞,为宝刹增色不少。其实,苏轼并未来到过灵岩寺,这首诗是他在徐州登云龙山时而作。

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 篇14

  尊敬的游客:

  今天我们要去美丽的刘公岛,刘公岛位于我国山东省威海市,接下来就让我们乘船登上美丽的刘公岛。

  首先我们参观甲午战争纪念馆,里面有:火枪、日本军刀、军舰模型、人物蜡像等等。最有趣的是人物蜡像,有的在修理工具,有的在指挥军舰,有的在掌舵,有的在打旗语,他们栩栩如生,让我们回到哪硝烟弥漫的战场。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威海水师学堂,这里面有一排排的宿舍、宽敞的办公室和整齐的教室,这里培养了许多卓越的海军军官。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瞻仰威海海军忠魂碑,忠魂碑高大坚固,是用汉白玉制成的,上面刻着七个大金字是北洋海军忠魂碑,以此纪念甲午战争中死难的英雄。

  下面我们走进海圣殿,里面有关于刘公岛的传说:汉朝末年皇子刘民来岛上避难,他在岛上帮助有难的渔民,渔民们为了报答刘民,把岛叫做刘公岛。

  刘公岛风景秀丽,希望你有机会来细细游赏。

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 篇15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红叶谷游览观光,首先我自我介绍一下,我是红叶谷的导游,我姓×,大家可以叫我×导,希望大家喜欢我的讲解,也希望你能从我的讲解中对红叶谷有更多的认识。

  钟馗雕像

  现在咱们所在的位置是在红叶谷的大门景区,在这一圈的唐式建筑围绕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组雕塑了,这尊雕塑的名字呢叫春风得意,它是传说中一位驱邪避鬼的英雄,那大家现在猜一猜这尊雕塑的主人公是谁?对他就是传说中的打鬼英雄钟馗,玄宗皇帝在在武皇后和王皇后死后,再也没有册立新的皇后,当时有个武惠妃专宠,为了巩固地位和为儿子争得太子之位,诬陷害死了许多后宫嫔妃,有太监宫女夜里在武惠妃的门前用糖汁写了一个“冤”字,等到白天就有一群蚂蚁附在上面,武惠妃惊吓之下一病不起,太医也束手无策,唐玄宗于是召画工唐朝大画家吴道子(《天王送子图》),让他画钟馗像,挂在床头,驱邪避鬼,从此,钟馗就成了民间专门用来驱鬼的英雄。相传,钟馗打鬼曾经来到过红叶谷这里,在观景台上一望,他看到红叶谷只有人没有鬼,只有好人没有坏人,红叶谷所有景象尽收眼底,非常漂亮,他觉得红叶谷是个乐得逍遥的地方,久而久之,我们就给他取了“春风得意”这个名字。 各位朋友大家这边走,现在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咱们红叶谷。红叶谷是由济南市园林局与济南市园林开发建设集团共同投资兴建的以野生黄栌为主要树种的大型近郊郊野公园,总占地4000余亩, 红叶谷内山水林潭峡湖瀑泉种类齐全 ,是一处绝佳的休闲娱乐圣地,红叶谷以自然生态为主要特色,因此希望朋友们在游览的过程中不要抽烟、乱折花木,也不要乱扔果皮纸屑,来保护我们共同的环境。

  马头山

  大家抬头望上看,在我们面前的这座山峰叫做马头山,它是我们红叶谷的主峰也是最高峰,海拔675米,相传在明朝以前,山体内藏有母子两匹马,这两匹马常是夜出昼归,一方面是出来觅食,另一方面是出来观看人间百态。然而有一天,小马偷偷地跑了出来,越玩越高兴,竟把回去的时间给忘了。这是天已经快亮了,被一位起早上山干活的老人看见了。只见这匹小马浑身上下金光闪闪,绒毛好似金丝线刺绣一般,跑起来也是神速无比,心想这匹马一定是宝马,回家后就把所看到的情景跟家人说了。没曾想传到了盗宝人的耳朵里,有一天,两个盗宝人上山探道,刚走到半山腰,忽然刮起一阵大风,刮的是天昏地暗,飞沙走石,狂风过后,早已不见了盗宝人的踪影。从此,再也没有人敢来此盗宝了。而山神触怒于小马让凡人看到了山中的秘密,就把小马点化成山。后来人们就把这座山叫做马子山。久而久之,人们就称顺了口,把马子山称为马头山了。可能大家在这看这座山并不像马头,其实最佳的观赏位置是在咱们上山盘山路的第二个拐弯处,马头山的背部长了许多松柏,远远望去非常像马的马鬃,不过,大家不要遗憾,听当地的老人说,看马头山的最佳时机是在下山途中,这样就可以带回家一个马到成功的好运!

  这边有一株树长得非常奇特,它的树干是没有皮的,有没有人告诉我这株树叫什么?这株树的名字五花八门,“百日红、六月红、紫薇”最有趣的一个名字叫“痒痒树”,因为在无风的情况下用手轻挠它的枝丫部位 ,它的枝叶会发出轻轻的颤动,痒痒树由此而来。

  在咱们红叶谷,有三种红叶子的树,一种是左手边山坡上的火炬树,一种是由手边的枫树,还有一种就是我们漫山遍野的黄栌。不论我们到哪里看到和听到的红叶树都是指黄栌树,而不是枫树。大家注意一下我们的右手边,这里种植了一种中草药,据医学记载,这种中草药有宣散风热,又善清解血毒,可以治疗种种热性病,享有“药辅小神仙”之誉,不知道有没有叫上它名字的。这就是金银花,花开初期是象牙白色,两三天快要凋谢的时候变成金钗黄色,由此得名。我们吃的治疗感冒的维c银翘片的“银”就是指的金银花,而“翘”呢就是红叶谷的另一种中草药,过会我会带大家认识一下。

  绚秋湖

  前面我们看到的那个湖泊就是绚秋湖,每到秋天万山红叶倒映水中阳光一照绚丽多彩,绚秋湖由此得名。

  垂花门

  大家看这个仿明清式牌坊,在西方,亭台楼阁屡见不鲜,唯独见不到的就是牌坊,可以说牌坊是中国所独有的。大家再看这个门,名为“垂花门”,它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葩。垂花门整座建筑占天不占地,这是垂花门的特色之一。

  匾上书“仁山智水”,意思是说“仁者爱山,智者乐水”,红叶谷有山有水,可以说大家来红叶谷是既做了回仁者,又做了回智者。大家看一下两边的楹联“山连泰岱添秀色,水通趵突共幽情”这两句写出了红叶谷的山处在泰山山脉上,而红叶谷的泉水与济南泉水则是一脉相承。再看“一谷红雨复红叶,四时绚春犹绚秋”,这说出了红叶谷最美的两个季节,春天的郁金香节(4月2日—5月10日)和秋天的红叶节(10月1日—11月12日),不过我们今年最新推出了夏季百合展(6月-8月),百合展期间将展出二十多个品种三十万株的百合。大家随我过来看这边,上书“岱北洞天”,岱是指泰山,北是说红叶谷是泰山的余脉,就是说泰山山脉上的红叶谷景色别有天地。

  流笺桥

  流笺桥本来共有100根柱子,可能天意使然,现在仅存99根,可能也应了有句话:“流笺桥上走一走,都能活到九十九”。流笺桥也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百岁桥”和“长寿桥”,朋友们可以来回摸足着99根柱子,可以福寿延年。

  流笺,是唐朝的一种文化活动,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笔会。唐朝时,诗文化盛极一时。诗人把诗写在红叶上,将红叶放在流水中,任其漂流,有谁捡到,可以写诗作答复。诗人之间以红叶为媒,以红叶会友,互相交流,这种活动就叫流笺。此桥取名流笺桥,是因为每逢秋季,层林尽染,红叶随风飘落水中,像一封封信笺一样,令人不由想起古时举办流笺活动时的种种诗情画意的美。(诗曰:每恨流笺题律绝,时收红叶论禅空。归来一扫飘零意,梦外还主食小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浅水中的甲壳类动物,身长约90cm,只有背上长羽毛,羽毛,羽毛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古人喜欢用它来做装饰,西方主人喜欢用它来点缀女幅,由于它的羽毛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加上白鹭喜群居,容易被人大量捕捉,造成数量锐减,几乎陷入灭绝,后来人们穿戴打扮起了变化,加上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白鹭才幸免绝种。而在这里,白鹭主要以带鱼为食。

  黑天鹅

  现在我们穿过彩绘绘画的山洞就来到了散养区了,首先看到的是天鹅,黑天鹅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而澳大利亚珀斯又有黑天鹅的故乡之称。而白天鹅喜欢集群营巢,有固定的配偶,实行一夫一妻制,一旦配对后永不分离。除夏季外,其它季节均能产卵繁殖,年产二十多只,经公母天鹅轮流孵化,35天后小天鹅即破壳而出。刚出壳的小天鹅毛色灰白色,几天后即可下水游泳了,三、四月龄毛色逐渐转变成白色,6月龄后具有与成年天鹅一样的体型和体重了。

  孔雀

  再往上走,我们就会看到蓝孔雀和白孔雀,我们可以用红色的手绢在它们眼前晃一晃,因为孔雀爱比美,可能会开屏哦。大家知道开屏的孔雀是雄孔雀还是雌孔雀吗?对了,是雄孔雀开屏,那你们知道雄孔雀为什么开屏吗?这是因为开屏是它们求偶的一种方式,它开屏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防御外敌,当它们身体受到威胁,或侵害时,用尾巴上的“眼睛”吓退敌人。蓝孔雀原来产于印度和斯里兰卡。它主要生活在丘陵的森林中,尤其在水域附近。清晨和傍晚它们随其群到田地里觅食。由于孔雀吃年幼的眼镜蛇,因此在印度它们非常受欢迎,在许多地方它们不会遭到捕猎,它们可以非常亲人。

  鸳鸯

  如果运气好的话,在散养区的最里边我们可以看到鸳鸯,鸳鸯害羞、怕人,因此,在游人多的地方,不容易看到。鸳鸯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永恒爱情的象征,是一夫一妻、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的表率,甚至认为鸳鸯一旦结为配偶,便陪伴终生,即使一方不幸死亡,另一方也不再寻觅新的配偶,而是孤独凄凉地度过余生。其实这只是人们看见鸳鸯在水中的亲昵举动,通过联想产生的美好愿望,事实上,鸳鸯在生活中并非总是成对生活的,配偶更非终生不变,在鸳鸯的群体中,雌鸟也往往多于雄鸟。咱们看到的天鹅才是一夫一妻的典范,一旦配对后永不分离。

  现在大家游过了天趣苑,前面将要到的是红叶谷景区唯一一处历史人文景观兴教寺。在这里沿途大家也可以欣赏一下这一段充满文化气息的长廊,也被习惯地称为文化墙壁,上面作品都是出自于一些有名气的书法家和作家之手,这些作品可能会为一些研究和爱好书法的朋友们提供一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细细的品味一下。

  水趣苑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走进的是红叶谷新开发的精品园区水趣苑,它的占地面积XX余平方米,以突出山青水秀观景娱乐为主要特点。水趣苑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整个园区因形就势,因势成形。包括以圣水泉甘冽清澈的泉水围合而成的浅水湾,依山顺势形成的怡人小瀑布以及格调新颖设计独特的观景亭。各位游客在此您可以领略到山壁两侧树木掩映,植被郁郁葱葱的美丽景色,也可以欣赏到名泉瀑布,感受到鸟语花香的惬意与温馨。水趣苑上接餐饮美斋红叶山庄,下濒临幽静新奇的神秘香巴拉,是一处与山、与水、与花鸟鱼虫和谐共存、共游、共乐的休闲场所。喜动的游客在此可攀缘跳跃,观鱼戏水;喜静的游客可品茗聊天闲敲棋子;天热可遮阴避暑;天凉可挡风避雨。当您置身水趣苑中,您会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会感到天地造物之精美绝伦,会令您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大家再往前走,看到那处清新典雅的白色建筑,是我们景区内最大的餐厅红叶山庄,整套建筑共分三层,一楼是零点餐厅,二楼接待团体,三楼是清静优雅的单间,整个餐厅可容纳400人同时就餐。里面厨艺精湛,美味可口。所以中午的时候,大家可以考虑到里面去饱餐一顿。

  兴教寺

  滴水观音

  现在我们来到了兴教寺的门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尊滴水观音,这尊滴水观音可不是一般的观音,她净瓶中流出来的水可是圣水泉的水,圣水泉靠近兴教寺沾上了许多佛气,又流到观世音菩萨的净瓶戴上了许多仙气,因此,这水是非常珍贵的。女士用这水洗手洗脸可以美容养颜滋润皮肤,美容养颜,青春永驻,孩子用这水洗手洗脸,可以明目醒脑,耳聪目明,而爱打牌的朋友可以用水沾一下手,她会带给你手气运气。但是圣水神水不能沾的太多,沾一点是福气神气,沾多了可就成半仙了。

  好了,大家跟我一块进兴教寺看一下。

  兴教寺简介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兴教寺景区,景区内古寺、古树、古塔,以及圣水名泉交相辉映,历史文化沉淀深厚,是游览红叶谷必到之处,始建于西汉,兴盛于隋唐时期,原有寺院数十间,僧众近百名,据传西汉末年,京都长安的一位高僧,到此建寺并授佛教,兴教寺便成为山东境内最早引进西方佛教的寺院,当初的创立者希望佛教能在山东发扬光大,所以取名“兴教寺”。兴教寺俗称“朱老庵”,相传有一位朱阁老先生,在京城做官,为官清廉,刚直不阿,后遭奸臣暗算背井离乡,来到我们红叶谷过起了隐居生活,为避免官兵的追杀,当地百姓便把朱阁老隐居的地方改为“朱老庵”,大家都知道,因为“庵”是尼姑修行的地方,这一庵字便搭救了朱阁老,所以也就从那时起,兴教寺也就被当地的老百姓称为“朱老庵”,据说周围满山的红叶便是朱阁老为报答百姓的救命之恩而栽种的。

  现在咱们看到的基座就是兴教寺前殿的旧址,现在的兴教寺就是在旧址基座上兴建起来的,其中大明万历二十九年(16XX年)的碑记载了兴教寺的地理位置及规模:“殿之楹,后枕龙山,前圣水,左建伽蓝,右配僧室,不知创建何年。可见兴教寺历史之久远。 在兴教寺的院子里,生长了许多奇特的树,这一棵叫“兄弟树”(手足树),俗话说“兄弟如手足”,这棵树也是同根生,上分两支,就像兄弟相互扶持,和和睦睦。这一株叫“四世同堂树”四棵树大大小小生在一起,可以保佑来到兴教寺的朋友都能家庭幸福、人丁兴旺。还有一株树是“柿子树”,兴教寺柿子成熟的时候我们是不采摘的,意思是希望每一个到兴教寺祁福的朋友都能事事顺心、事事如意。

  大雄宝殿

  在咱们面的的就是供奉了释迦牟尼的大雄宝殿,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就是正殿,也有称为大殿的。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有充足的思想和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大雄宝殿中的释迦牟尼是结跏趺(jia fu)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右手各上屈指作环形名为“说法印”,这是“说法相”,表示佛说法的姿势。在佛祖身后还有十八罗汉的塑像,大家知道十八罗汉的来历吗?当时释迦牟尼涅磐时,对身后的四位弟子说,你们就留在人间为民造福吧,这四位弟子就分别镇守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做了四方神,为民做了很多好事,但人间需要他的地方太多了,他们忙不过来,向释迦牟尼汇报,佛祖就将他变成四四一十六位,后来又加上了降龙和伏虎两位,就成了十八罗汉了。(具体名称如下:一、骑鹿罗汉;二、喜庆罗汉;三、举钵罗汉;四、托塔罗汉;五、静坐罗汉; 六、过江罗汉; 七、骑象罗汉; 八、笑狮罗汉; 九、开心罗汉;十、探手罗汉;十一、沉思罗汉;十二、挖耳罗汉;十三、布袋罗汉;十四、芭蕉罗汉;十五、长眉罗汉;十六、看门罗汉;十七、降龙罗汉;十八、伏虎罗汉。)

  观音殿

  这里供奉着观音菩萨,她与阿弥陀佛和大势至菩萨合称 “西方三圣”。按照《悲华经》的记载,在过去的时节中,当阿弥陀佛仍然为转轮圣王的时候,观世音菩萨即为此王的第一太子,名为“不眴”。他立下宏愿,生大悲心,断绝众生诸苦及烦恼,使众生常住安乐,为此,如来给他起名叫观世音。因为观音菩萨心思善良,常常救众生于水火之中,因此,民间又称她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其实是佛道兼修,在道教中被人们称为“慈航大士”,而在佛教中被称为“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大约是在三国时期传入中国的,现在我们看到供奉的观世音菩萨,多是女相。不过在当时,观世音还是个威武的男子。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南北朝时的雕像,观音皆作男身,嘴唇上还长着两撇漂亮的小胡子。在我国唐朝以前观世音的像都属于男相。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吗?佛教经典记载观音大士,周游法界,常以种种善巧和方便度化众生,众生应以何身得度,即为现之而为说法,其女性形象可能由此而来。后世的女性形象也可能与观音菩萨能够“送子”有关,并且被认为是大慈大悲的化身,寻常求福求寿的,供着白衣观音;求子的供着送子观音,渔户人家求打鱼利市,便供着鱼篮观音。

  莲花是“佛门圣花”,经典记载佛陀化乘六牙白象,象口含白色莲花,从摩耶夫人的左肋入胎,住胎十月,根据当时的风俗,摩耶夫人回娘家分娩,途经兰毗尼园,于无忧树下诞下太子悉达多。据记载太子自摩耶夫人右肋而出,下地能走,周行7步,步步生莲,乃遍观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时有二条龙,一吐温水,一吐凉水,给他洗浴。此日即为浴佛日。

  (编外:观世音的道场在浙江普陀山,和五台山(文殊菩萨),峨嵋山(普贤菩萨),九华山(地藏王菩萨)合称谓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其中普陀山最大的寺院普济禅寺中有一圆通大殿,供奉观音,是最大的观音殿。)

  高僧墓塔

  左边这座高僧墓塔,是明朝天顺年间建造,塔形修长典雅,上面镌浮雕观音。墓塔分为钟式墓塔和鼓式墓塔,大家都知道有黑钟墓鼓之说,如果高僧是早上圆寂的,就立一个钟式墓塔,如果是晚上圆寂的,就立一个鼓式墓塔,这样我们就知道了高僧圆寂的时间了,像这个咱们从上面往下数第五层就知道是个钟式墓塔。

  义净禅堂

  义净禅堂中供奉着唐朝的高僧义净禅师,俗名“张文明”,他是我国唐朝时期继唐玄奘之后又一位到西天取经的僧人,但是他却是第一位从水路去西天取经的僧人。在佛教中,佛家高僧精通经、律、论三藏者,称为三藏法师;精通经藏(各种经文)者,称为经师;精通律藏者(讲戒律),称为律师,精通论藏(明示教法)者,称为论师。因此,被唐高宗李治称为中国的又一唐三臧,又因为他是山东济南人,所以也把他的塑像摆在这里做为贡奉。 义净译经甚多,且有其特点,所以也有人将他与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并列,誉为中国佛教史上四大翻译家。大家知道,现代女性非常追捧一项形体运动,那就是瑜伽,当时义净禅师在天竺那烂陀寺的主修的就是瑜伽。

  大家看一下“义净禅堂”的匾额,上面的“净”字是三点水,当时书法家徐北文多加上了一点水,表示出义净禅师与水的缘分。

  关公

  武财神是关公,在佛教寺院中又被称为“护法菩萨”。关公崇拜曾十分盛行,其庙宇遍布各地。关公几乎是无所不管的大神,司财只是其神职之一。关公是威风凛凛的一员武将,战死疆场,一生与财富并无关系,将他奉为财神,完全是因为国人对他极其崇拜,以他为全能大神的缘故。国人崇拜关公,最主要的原因是推崇他的忠义,也就是当代我们提倡的“诚信”,以忠义诚信之人为财神,也是在警示世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否则,武财神关公手中那把青龙偃月刀是不会留情的。

  圣水泉

  大家知道,过去历史上僧众道侣修身养性,大都选择在深山幽静之处,有山有水,远离尘世,而饮水便成了他们生存的第一个条件,于是他们选择在常年泉涌的圣水泉居住,据说,这泉是仙人所赐,很有灵气,喝了可以延年益寿,所以叫做“圣水泉”,圣水泉泉眼来自山崖一自然洞穴内,长年涌流不息,久旱不涸,丰水年最大涌流量达每日近千立方,由于这里的地理结构属寒武纪砂砾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麦饭石和木鱼石,因此水质清凉甘美,含有多种矿物质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常饮此水可以延年益寿,永葆青春。由于此泉的矿物质丰富,所以水的浮力比较大,可以说同趵突泉公园里的漱玉泉有几分相似,有兴致的朋友可以拿一枚硬币用小指托着轻轻放入水中,看是否能够漂浮。

  万叶塔

  现在咱们拾级而上,去万叶塔看一下。每到秋天,万山红遍,登上此塔,谷中红叶可以尽收眼底,万叶塔由此得名。在中国自古就有“至尊”之说,之数是一个非常吉祥的数字,因此我们的塔也建到了29.5米,塔有七层,取自佛教中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典故,浮屠在佛经中指得是“佛像”,在佛教中一个人建造一座有七层楼高的佛像来弘扬佛法,教化众生,这是非常大的功劳,因为佛教崇信不杀生,所以救人一命的功劳比建造佛像就更大了。

  咱们今天登塔,不要等到第七层,俗话说:“福不可享尽、势不可使尽、聪明不可用尽,”各位朋友都是年轻人,不管是仕途还是前途,都要留一个更上一层楼的空间。好了,大家可以登上万叶塔,看一下塔上风光。

  蔓 园

  前面我们要游览的就是第七个景点情人谷,为什么叫它情人谷呢?这是因为谷内主要是以葛藤,蜿豆角,长春藤等藤蔓植物为主,它们树藤缠绕,相互依恋,盘根错节,像是一对情人相互缠绵,互诉衷肠,因此我们给此谷起了个浪漫的名字“情人谷”。主要有四条大峡谷总长800米,植被覆盖率达97%之多,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是市区的300多倍,因此也是一处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大家到这来,在听我给大家讲一些传说的同时运动一下,呼吸呼吸这样新鲜的空气,咱们不会收费的。

  “情人谷”上的一处天然断崖处,我们为你和你的爱人设置了一处为爱情见证的场所—“情人扣”锁上美丽的承诺后,可以为你的爱情增加更牢固的砝码。说到情人扣,关于蔓园还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讲给大家听:相传在很久以前这里住着许多人家,那时这里的景区亦是非常迷人,青山绿水、山花烂漫,其中村里有位姑娘长得貌美如花,有一位小伙子长得也是英俊潇洒,两人突然有一天在山野间相遇便一见倾心,从此堕入爱河,每天都相约在这处迷人的幽谷中,其间度过了他们一生中最快乐,最难忘的时光,恍然间几年过去了,姑娘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不料却被村里一位有钱有势的财主看中,非要娶姑娘为妻,因姑娘家是贫困潦倒,无奈之下,只好答应了这桩亲事,姑娘却从此在痛苦中挣扎,每天以泪洗面,小伙子家境贫寒,更是没什么办法,万般无奈之下两人只好来到山崖边,生死相许,双双殉情,从山崖上跳了下来,就在他们堕落的地方,突然生出了两棵藤蔓树,他们相互缠绕,就像当年的青年男女一样相互拥抱在一起,这就是情人谷的由来。

  葛藤

  葛花清凉解毒、消炎去肿,可入药。葛根粉是传统的保健食品。含有13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钙、锗、硒、锌等微量元素,特别含有葛根素、黄豆甙等异黄酮类物质。有生津止渴、清热除燥、解酒醒酒、治脾胃虚弱之功效。生饮对风火牙痛、咽喉肿痛有特殊效果。因葛藤相互纠缠,经常用以比喻纠缠不清的关系。

  南蛇藤

  南蛇藤是一种非常奇特的植物,一般附着于高大的灌木或乔木生长,在生长的过程中他会把所附着的树活活勒死,因此有些朋友就把它叫做情人藤。不过,南蛇藤的药用价值非常广泛,根、茎、叶、果皆能药用,根和藤能祛风活血,消肿止痛,叶子能用于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腰腿痛,不要以为南蛇藤是非常好接触的植物,他可是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民间作杀虫农药,其根皮水浸液可杀蔬菜害虫,但是它的叶可以治蛇咬伤并做农药,可能这就是武侠小说中的“以毒攻毒”。

  欧洲风情谷

  这里是欧洲风情谷。它虽然不能展示欧洲风情的全貌,但却能展现其靓丽的一角。如果说欧洲是一个风情万种的少女,大家看到的便是她美丽的眼睛,这就是体现荷兰风情的郁金香。

  郁金香是1554年由土耳其引入欧洲,之后便迅速风行起来,到了17世纪成了荷兰金融商们竞相追逐的目标。(有人还编了一个故事:古代有位美丽的少女住在雄伟的城堡里,有三位勇士同时爱上了她。一个送她一顶皇冠;一个送把宝剑;一个送块金堆。但她对谁都不予钟情,只好向花神祷告。花神深感爱情不能勉强,遂把皇冠变成鲜花,宝剑变成绿叶,金堆变成球根,这样合起来便成了郁金香了。这个故事更加深了荷兰人对这花的印象。甚至有宣传媒介还宣扬一句箴言:“谁轻视郁金香,谁就是冒犯了上帝。”)

  终于一场“郁金香热”席卷荷兰全国以至欧洲。不少人认为“没有郁金香的富翁也不算真正的富有”。有的人竟宁愿用一座酒坊或一幢房子去换取几粒珍稀的种球。可见郁金香是多么令人疯狂。

  郁金香是一种很高贵的花。土耳其、新西兰等国家(荷兰、匈牙利、伊朗、阿福汗)都把它作为国花,在荷兰,每年还会举行全国性的郁金香节。

  郁金香又是一种很平民的花。在荷兰,花农就像种小麦玉米一样在大田种植郁金香,它对水、土壤、气候都极具适应性,所以,在红叶谷也悠然安家。

  今年郁金香节,我们将分五个板块向朋友们展示。

  奥运迎宾

  首先大家看到的便是奥运迎宾。今年是奥运年,全国上下都在热情迎接五洲来客。我们也备下鲜花美酒,用五色郁金香组成奥运五环,用红、白、蓝(风信子)三色郁金香组成象征美酒飘香的花带,热烈欢迎八方来宾。同时这三种颜色还是荷兰国旗的颜色。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红叶谷以最真挚的情感欢迎大家的到来。

  星河漫步

  有人说郁金香孕育着爱情。法国作家大仲马的小说《黑郁金香》,就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而在我们中国一样有着令人为之动容的爱情故事,那就是牛郎织女的传说。(有朋友能为我们讲一下吗?讲故事)天上银河,使牛郎织女咫尺天涯,有情人难得相见,抱恨无涯。我们沿着曲折的栈道,种植红黄杂陈的郁金香,斑斑点点,状若星河,这就是我们的星河漫步展区。现在大家漫步其间,是不是如游银汉一般呢?在此,我祝愿大家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如鲜花般美好,长长久久。看前面还有一轮弯弯的明月,带我们继续前行。

  春山花月

  接着我们看到的是春山花月展区。我想大家都知道,在郁金香节上,既要评出好花一郁金香之星,又要评出美人一郁金香皇后,使之成为以花为媒的嘉年华。(狂欢节)我们今天同样以花会友,借用张若虚的名诗“春江花月夜”这美好的意境,营造了“春花之中,观花赏月”的春山花月。这个展区不仅可以远观,还可近瞧,我们把不同品种、不同颜色、不同花期的郁金香集中于此,配以品种标示牌,供朋友们与花为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株“夜王后”。这种黑色的郁金香,被视为稀世奇珍。“艳丽得叫人睁不开眼睛,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称赞的便是这种花。在其它展区,我们都没办法走入花间,而在这里大家则可以沿着这条小路走进花丛,和这些花进行近距离接触,拍照留念。另外,在这里我们共种出八组造型,祝大家“零八大发”!

  田园牧歌

  我想只要一看到风车、木鞋、奶牛和成陇连片的郁金香,大家就一定会想到荷兰,想到荷兰那幽静的乡村。而我们面前这个田园牧歌展区则集中了这些元素,再加上大树、绿茵、长椅、小凳,给朋友们营造了一个或坐或卧、可嬉可闹的休闲(小憩)之地,希望您能在这里玩的开心。(大家看那边的风车,我想问一下哪位朋友知道荷兰的风车都有什么作用呢?--荷兰的风车即可以碾磨谷物,又是抽水发电的动力,机械问世之后也没有被完全淘汰,而且荷兰人感念风车是他们发展的功臣,还确定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风车日,这一天,全国的风车一起转动,举国欢庆。大家再看这只木鞋,大家知道为什么木鞋在荷兰那么重要吗?--这是因为荷兰气候湿润,土地大多十分潮湿,所以荷兰人在整理庭院时仍然爱穿木鞋,既防潮又耐穿。)

  花海扬波

  最后,我们要看的也是我们这次最大的一个展区,花海扬波。一支花给人的是幽静之美,成片的花则能让人感到波澜壮阔。杭州有成片的梅林,称为“香雪海”,而大家眼前的这片郁金香就叫做花海扬波。我们用色带、螺旋、反复、交叉等方法把五颜六色的郁金香种在一起,让人感到“波涛汹涌”,并呈现出了“谁持彩练当空舞”般的动感,置身其中如入花的海洋。

  郁金香是这么令人沉醉。你看它的花蕾,是多么美的一只杯子。有人说里面装着幸福,有人说里面装着梦想,还有人干脆说里面装的就是美酒。那么最后就让我借这鲜花美酒,感谢大家的参观,并希望您能在无穷的余味、无尽的遐思中结束赏花之旅。欢迎您再次的到来。

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 篇16

  山东日照万平口风景区坐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水上运动之都日照。万平口景区自然环境优美宜人,以湿润清新的空气、宽阔洁净的沙滩、清澈透明的海水和明媚灿烂的阳光著称于世。

  照市地处中国沿海中段,山东半岛南翼,东临黄海,隔海与日本、韩国相望,北邻青岛。日照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2.7℃,年均湿度72%,无霜期223天,年平均日照2533小时,年均降水量870毫米。空气质量为国家一级标准。海岸线长100多公里,其中金沙滩岸线64公里,港口岸线20多公里。近海海域水质保持在国家一类标准。是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市、全国环保重点城市。

  日照依山傍海,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日照生态环境非常优美,是中国唯一拥有‘3S’全面优势的海滨城市,以“蓝天、碧海、金沙滩”闻名于世。这里水清浪稳,滩平沙细,是我国沿海不可多得的避暑、度假、休养胜地以及开辟海上运动场、海水浴场的天然良址。境内有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万平口景区、灯塔景区及多处海水浴场。

  日照文化底蕴丰厚,境内陵阳河遗址发掘的原始陶文早于甲骨文1000多年,为我国文字始祖。龙山文化的典型代表两城遗址被誉为“亚洲最早的城市”。日照黑陶已有五千年历史,为华夏文明之瑰宝。河山摩崖石刻“日照”二字为世界汉字摩崖之最。浮来山有距今3500余年的“天下第一银杏树”和刘勰故居。五莲山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宋代苏轼在密州做知州时,曾以“奇秀不减雁荡”赞誉此山。

  日照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旅游业,把旅游业定为五大支柱产业工程。日照是20__年世界“欧洲级”帆船锦标赛、20__年世界470级帆船锦标赛主办城市;20__年7月在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全国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行榜上名列第三名,成为长江以北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最优的城市;在首批由山东省政府公布的“山东省园林城市”名单中,日照市榜上有名;20__年12月日照市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验收,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正式授牌仪式将于20__年1月8日在郑州举行。日照市旅游定位为“海滨生态市,东方太阳城”;日照旅游口号为“游山登五月,赏海到日照”.日照人民将以大海般的胸怀欢迎五湖四海的宾朋。

  日照市是山东省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和瘦肉型猪生产基地。盛产小麦、玉米、水稻、茶叶等其中茶叶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山东省的首位,有“北方第一茶”只誉。日照地区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泥土和其他的地方的不同。到底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日照的土壤呈微酸性。它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有机质。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测定,其中氨基酸和茶素的含量比同类标准的南方茶高百分之五点三和百份之十三点七。具有叶片厚、滋味浓、香气高,耐冲泡的特点。

  日照茶从什么时候开始种植的已无法考证,但在当地有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说在城区东的山上的悬崖上有一个古茶树,常年枝烦叶茂,茶香扑鼻。但是却无人能爬上去。所以只能拾起落叶,用开水冲泡,不仅能明目提神,而且还能治疗俯疼。有奇效。接下来就带大家去免费品茶。

  日照灯塔

  大家好!现在到了我们旅途的第一站——日照灯塔风景区,大家随同我一起下车参观。海滨灯塔风景区是日照市的主要景区之一。

  日照灯塔旅游风景区因岸边高高耸立的航海灯塔而得名,位于风景秀丽的日照海滨,日照市黄海一路东首,与日照港相邻,东面是碧波万顷、一望无际的黄海,北面与万平口海滨旅游区相连。这里海天一色,风光旖旎,一年四季游人如潮。

  日照灯塔旅游风景区有2公里的海岸线,这里有中国北方海滨罕见的天然礁石群,炎热的夏天,游客可以在礁石边玩水、嬉戏,或下海拾海螺、捡海蟹。秋冬时节,游客可以静坐岸边观海、听涛。这里海天一色,风光旖旎,一年四季游人如织,是观海、听涛、看日出的绝妙佳地。

  日照港

  日照港东临黄海,北与青岛港、南与连云港港比邻;以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作为新欧亚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之一的日照港,正日益成为国际海陆运输的重要枢纽。

  日照港于1986年5月正式开港。目前,港口共有泊位18个,吞吐能力为2210万吨,实际吞吐量20__年11月以达到4000多万吨。日照港是我国大型煤炭输出港之一,位列世界主要煤港第15位;万吨级以上泊位8个,年设计吞吐能力700万吨能力;有第四代集装箱卸桥2台,集装箱已开通直达日本、韩国航线、并接转到亚太、北美、中美、南美等地区港口日照港湾阔水深,天然形成的7公里耳型港湾,外延1公里,水深13米,整个海域为沙质岸线,不淤不冻,是建设15至20万吨级大型泊位的理想选址。

  万平口海滨风景区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被称为日照人民大客厅的万平口海滨风景区,风景区海岸线长5公里,占地30万平方米。万平口自元朝时期就是南来北往的商船停泊之地,这里有江北最大的天然泻湖(世帆赛基地赛场就设在这里)。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天然避风港,每年从江南运送大米到北方的船只有千万艘在此停靠中转。“万平口”有万艘船只平安抵达口岸之意。近几年来,随着日照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又赋予了它新的含义,取其“万事如意,一生平安”之意。景区有“太阳广场”(也称生态广场)、演艺广场、潮汐塔、餐饮服务、淡水洗浴、儿童水上乐园、商品购买、大型停车场、办公区九大功能区。景区以其开阔的地势、湿润清新的空气、齐全的服务设施、规范的管理赢得世人喜爱,是山东旅游细微化服务的典范。

  我们现在所处位置是“太阳广场”,是景区的中心区域,占地8万平方米,由深圳北林苑景观设计公司于20__年设计,日照市建委承建,(20__年前这里楼宅林立、卫生成疾、游览车辆遍海岸,摊点遍布于海滩,管理无序游人烦)今天的太阳广场是日照市委、市政府正确决策的结果,是大自然与现代化建设的融合。这组标志物是船舵与船锚形象的结合,寓意人生要把握好方向,乘风破浪,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开拓奋进,象征着坚如磐石、稳如泰山、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其东面是日照海域潮气潮落时刻表,通过此表看潮气潮落时间。这里是“海滨生态市,东方太阳城”的缩影,是日照对外开放的窗口,港城人民的客厅。这里每年可接待中外游客300万人次,高峰时的日接待数量可达15万人次以上。这里是“蓝天、碧海、金沙滩”的展示,是日照人引以为豪的建设杰作;这里沙细、水清、浪稳,是中国乃至亚欧大陆最宽阔、平坦、洁净、温馨的沙滩之一。64公里的金沙滩,可以和世界海岸线上任何地方的沙滩相媲美。20__年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日照赛场就设在这片沙滩上。

  二、餐饮服务

  南面是景区的餐饮服务区,这里是餐后游人休闲茶艺馆。在此饮茶,你可观赏到中国南北方茶艺表演,尽享一份清闲;特色的产品烧烤,会给你和你的亲朋一次大饱眼福的机会;这里是法国两提岛咖啡厅,在此你可领略异国风情。

  三、演艺广场

  演艺广场是万平口景区集会的地方,大小活动聚会都可在此完成,主会场东临大海,主席台背景由五幅石刻浮雕组成,名为《击浪扬帆》,是景区的主要景观之一。《击浪扬帆》内容以国际帆船竞技、帆板比赛为主线,从高潮迭起的中心位置向左右展开,延至划艇皮艇等赛艇运动,以及跳水、游泳等水上运动项目,奥林匹克精神贯穿始终。图案繁简适度,刀工精湛,视野开阔。浮雕左右所展现的海洋鱼类、海底植物、海洋绿洲和谐自然,颂扬了人与自然的亲和之美。浮雕运用了独到而夸张的手法,流畅而激荡的韵律,冲击强烈的凹凸表现形式,富于东方色彩的聚焦透视、丰富的肌理变化以及时空的张力,形成独有的风格特色合审美意蕴。此地是举办各种演艺活动的最佳场所。

  四、潮汐塔

  潮汐塔是一处融咖啡厅、餐厅、购物厅、展览厅于一体的多功能建筑,可以满足游人休闲、购物、娱乐、猎奇等方面的需求。此塔有可供游人通过室外的螺旋形通道进入塔内,塔内有两条不同的游览路线登上塔顶平台,塔内中部为观光平台,体验登高望远的透视之感。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灯塔主体发亮,中央的灯光会随潮涨潮落而变换色彩。灯光最亮时表明海水处在高潮位,灯光最暗时海水处在低潮位。当你夜间从远处看潮汐塔时,通过塔上的灯光暗亮程度就可确立海水高低潮位。潮汐塔是万平口景区的最高建筑,它在蓝天、碧海和周边人文环境的拥托下,白天显得雄伟、壮观,夜幕下则充满着虚幻和神秘。登临潮汐塔,神奇的大海会使你感慨万千,激发你探求海洋奥秘的愿望。

  五、淡水洗浴 这里是你海水浴后淡水洗浴的地方,洁净、安全。

  六、儿童水上乐园 这里是专供未成年人学习游泳的地方,不要怕,有指导老师。

  七、商品购物 这里是你购物的地方。旅游商品、纪念品、海干产品、农副产品一应俱全。你购买时一定货比三家、讨价还价哦。

  八、停车场 这三处都是停车场,可容纳大小车辆千台。下车后请关好门窗,随身带好自己的贵重物品,注意安全。

  九、办公区这里是景区管委的办公区域,日照市旅游咨询中心就设在这里,如果你到日照旅游想咨询什么请到这里。如果你在万平口景区旅游有事也请你到这里,你会得到满意的答复。

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 篇17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我们现在将要游览的是古代艺术的博物馆--岱庙。

  岱庙,旧称“东岳庙”,又叫泰庙,主祀“东岳泰山之神”,也是古代帝王来泰山封禅告祭时居住和举行大典的地方。

  岱庙创建历史悠久,西汉史料始有“秦即作畴,汉亦起宫”的记载。唐开远十三年(公元725年)增修宋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后经金、元、明、清历代拓修,逐渐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岱庙位于泰安市城区北部,恰在南起旧泰城南门,北的岱顶南天门中轴线上。南北长405.7米,东西宽236.7米,呈长方形,面积为9.6万平方米。岱庙的建筑,采用了中国古代纵横双方扩展的形式,总体布局以南北为纵轴线,划分为东、中西三轴。东轴前后设汉柏院、东御座、花园;西轴前后有唐槐院、环咏亭院、雨花道院;中轴前后建有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天贶殿、后寝宫、厚载门。主体建筑宋天贶殿位于岱庙内后半部,高踞台基之上,其他建筑则设在中心院落之外,彼此独立,又有内在联系。这种建筑布局是按照宗教的需要和宫城的格局构思设计的,形成分区鲜明,主次有序,庄严古朴的独特风格,并通过建筑空间的变幻,在庄重、肃穆和幽深、雅朴的相互渗透中相映成趣,完整一体。庙中巍峨的殿宇与高入云端的南天门遥相呼应,给人以置身泰山之中的优美感。

  岱庙城堞高筑,周长三华里,高三丈,四周8个门,向南开的5个,中为正阳门,左为东掖门,再左名仰高门;右为西掖门,再右名见大门;向东的名青阳门,也叫东华门;向西的名素景门,也叫西华门;向北的名鲁瞻门,也叫厚载门。每个城门上皆有城楼,岱庙的四隅分别建有巽、艮、乾、刊角楼,整座建筑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犹如一座帝王的宫阙。

  岱庙,是泰山文物最集中的地方。这里保存了琳琅满目的历代帝王祭祀泰山神的祭器、供品、工艺品,也有闪烁着华夏文明光华的泰山出土文物和革命历史文物,并保存了大量的泰山典籍和道经。更为珍贵的是还有184块历代碑刻和48块汉画像石,成为我国继西安、曲阜之后的第三座碑林。

  岱庙,又是一座赏心悦目的古典园林。虬龙蟠旋的古柏,遮天蔽日的银杏,玲珑精美的盆景,争奇斗艳的花卉,又为古朴典雅的亭、台、楼、阁增添了万种风情的媚态。岱庙,一年四季景色如画,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

  庄严、雄伟的岱庙,殿宇辉煌,文物荟萃。这里的每一处建筑都体现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风采,每一件文物都反映了泰山的文明发展。漫步在这艺术的世界里,抬眼望到的,举手触到的都是民族的瑰宝,无不使观者动力容,令游人感慨。巍巍岱庙,是一座熔建筑、园林、雕刻、绘画和祖国传统于一体的古代艺术博物馆。

  现在,我们到的这个地方叫“遥参亭”。它位于泰安市区的中部,通天街的北首,座落在岱庙正阳门外,是岱庙的前庭,为进入岱庙的初阶。古代帝王每逢来泰山举行祭典时,先要在这里举行简单的参拜仪式,以表示对泰山神的虔诚。因此,古时又称“草参亭”。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山东参政吕经升任副都御史,临行前改为“遥参亭”,一直延用至今。遥参亭门外的遥参坊是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创建,至今完好无损。另有旗杆高竖,左右铁狮蹲列。坊南的“双龙池”,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开建,方石垒砌,引王母池之水,环绕岱庙注入池中。因池内西北、东南角各有一个进出水的石雕龙头而得名。池南是通天街,使人一进入泰城南门就置身于神秘、庄严的“登天”气氛之中。池北侧的华板上刻有“龙跃天池”四字。1992年又在池外围以汉白玉雕花石栏,周长63米,以保护文物。石栏内东侧立有清代石碑二通,北侧立有“济南五卅惨案纪念碑”,西北侧有古槐一株,相传为唐代所植,至今枝叶繁茂,青翠欲滴。双龙池周围为一小广场,四周古建筑林立,形成一幅优美的图画。

  遥参亭为过亭式院落,东西宽52米,南北长66.2米,总面积3442.4平方米。正殿五间,建在院中心长方形台基上面,宽10.8米,进深7.75米,通高7.9米,为四柱五梁、九脊单檐歇山式,黄瓦盖顶。清代曾祀碧霞元君。两侧为东西配殿各中间。

  遥参亭是一组独立的建筑,但与岱庙在内涵上又是统一的,由于它的存在,把岱庙神秘而庄严的气氛烘托得更加浓厚。这种既独立又统一的建筑风格,不仅在五岳中独树一帜,在中国现存古建筑中也是不多见的。遥参亭在唐代曾叫“遥参门”,民间曾有“参拜泰山神,先拜遥参门”之说。当您游览岱庙时,也应首先从遥参亭开始。

  穿过遥参亭,迎面而立的“岱庙坊”是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山东布政使施天裔创建。坊高12米,宽9.8米,深3米,为四柱三门式。坊起三架,重梁四柱通体浮雕。四柱前后流通墩上雕有8个石狮,姿态各异;重梁四柱刻有“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群鹤闹莲”、“天马行空”等20余组形象逼真的祥禽瑞兽和各式花卉纹样。整座石坊造型别致,刻镂透细不凡,为清代石雕艺术中之珍品。坊柱南北两面都刻有楹联,南面为施天裔所题“竣极于天,赞化体亢生万物;帝出乎震,赫声濯灵镇东方”。北面是清山东巡抚、兵部侍郎赵祥星题的“为众岳之统宗,万国是瞻巍巍乎德何可尚;掺群灵之总摄,九州待命荡荡乎功孰于京?”。两副楹联扣人心弦,先声夺人,把泰山的崇高地位和泰山神的显赫声威做了高度概括,使人未进岱庙便生敬仰之情。

  出岱庙坊,迎面看到的高大宽阔的“正阳门”,是进入岱庙的正门,两扇朱红大门,象征着岱庙的尊严,古时候只有帝王才能从此门进入。岁月的磋砣,到解放前夕,正阳门已是裂痕斑斑,门上方的城楼也俱被历史的风雨吹打得烟消云散。现在的正阳门是1985年按照宋代建筑风格重新修建的。门高8.6米,上面的城楼高11米,共五间,为九脊单檐歇山顶,24根四方明柱,四周镶嵌条棂隔,上覆黄琉璃瓦,檐下斗拱出三越四,雅乌墨小点金彩绘,额方金龙飞舞,远远望去翘檐翼然,翩翩欲飞。

  走进正阳门霍然入目的“配天门”,是取孔子语“德配天地”而名,为岱庙的第二道门,配天门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式建筑,殿内原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四方星宿。两侧原有配殿,东为“三灵候殿”,祀周朝谏官唐宸、葛雍、周武三人。传宋真宗东封时,在南天门见三神人,加封为“三灵候”,后来建此殿专祀。西为“太尉殿”是祀唐朝“虽出入将相,而奉自愿厚养”的分国公杜宗的。与配天门南北相连的“仁安门”是取孔子语“天下归仁”之意而名,为岱庙的第三道门,元代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创建。建筑结构与配天门雷同,殿内原祀天聋、地哑之神,两侧有东西门神。配天门的西侧有碑碣20块,最的是<<宣和碑>>和<<祥符碑>>,双碑高大雄伟,东西对峙,龟跌螭,气势非凡,为岱庙现存两大碑碣。

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 篇18

  各位游客:

  下面我们的车进入了四号园区——五四广场。请大家跟上我的脚步,注意安全小心下车。五四广场背倚市政府大楼,南临浮山湾,南北纵长700米,总面积10余公顷。是一处集草坪、喷泉、雕塑于一体的现代化风格的广场。

  [广场的由来及概述]

  相信大家从五四广场的名字就能推测出它的由来,没错,五四广场因“五四运动”而得名。众所周知,1920xx年爆发的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青岛的主权问题。自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后,中国人民就一直为收回青岛主权而努力。1920xx年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后,进而提出分割中国的“二十一条”,企图长期“合法”占领青岛,引起全国人民强烈反对。1920xx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20xx年1月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出席会议,提出了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却遭到英法美日等国的拒绝,并强行将青岛主权转让日本。消息传来,全国震惊,北京学生于5月4日举行游行示威,强烈要求拒签合约,高呼“誓死力争青岛主权”,“还我山东,还我青岛”等口号。学生的爱国行为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在举国反对声中,中国北洋政府被迫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粉碎了日本企图永久侵占青岛的阴谋。在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下,终于在1920xx年12月10日收回了青岛主权。鉴于青岛与五·四运动这一特殊的关系,青岛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新建广场命名为“五四广场”。

  大家可以看一下四周,五四广场植物配置以四季常绿的冷季型草坪为主调,以小龙柏、金叶女贞、龟早冬青、紫叶小檗、丰花月季等组图,构成富有现代园林气息的大色块花带,松柏、合欢、耐冬等花木点缀其中,与主体雕塑和海天自然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园区蔚为壮观的景色。

  由于东海路从广场中间横贯而过,五四广场被分为南北两区,北区连接青岛市政府,是中心广场。南区濒临浮山湾,为区海滨公园。一会呢小贾就先带大家去南边的滨海公园去看一下,请大家跟好 穿过东海路,我们就来到五四广场南区的滨海公园。从空中鸟瞰海滨公园,宛如一只展翅飞翔的蝴蝶。沿广场中轴线自北向南依次排列可进行露天演出的下沉式广场、旱地点阵喷泉和雕塑“五月的风”。

  下面小贾就带大家一一去了接一下这些景观:

  [喷泉→下沉广场]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喷泉是旱地点阵喷泉,她乍看只是普通的石面广场,而实际却隐藏着横9排纵8排,共计72处地下喷泉,可按不同形状,高度进行喷射。

  前边是一个下沉式广场,这里可举行露天演出,它是由半圆形4级观众看台和圆心形露天舞台组成,每逢节假日及重大活动,这里都举行各种演出。舞台下的地下室是五四广场的办公室和总控制室。

  [五月的风]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高大、雄伟的火炬型红色雕塑是青岛市新市区的标志性建筑“五月的风”,它的作者是动力机械工程专家黄震它重700吨,高近30米,直径27米。当时是全国钢质雕塑中最重的一个。雕塑突出了青岛作为五·四运动导火索这一历史背景,深含着催人向上的浓厚意蕴。火红色螺旋向上的钢板结构组合,以简练的手法简洁的线条和厚重的质感表现了一股腾空而起的劲风,给人以力量的震撼。它激励人们弘扬五·四爱国主义精神,奋发图强,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百米喷泉]

  接下来我们看到海面上正在喷涌的那个喷泉,是我国第一座海上百米喷泉,喷泉设计采用先进的高压水泵,喷涌的水柱高达百米。因为是从海里直接抽取海水,所以在设计时选择了距岸边160米的距离,主要是防止喷泉的水雾对岸边的设施及草坪腐蚀和盐化。

  [奥运分会场]

  在我们面前的这个湾叫“浮山湾”。青岛是北京举办20xx年奥运会的分会场,而这里就是帆船比赛的场地。

  大家可以看到这里是建设大型海上体育运动、海滨旅游及休闲娱乐设施的理想地带。该区域南面是海域开阔的浮山湾,北临已具雏形的中央商务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服务配套设施齐全。区域内,陆地面积45万平方米,东南角为一处海拔高度27米的山头绿地,其余地势平坦,港池内海岸线总长度1300米,水域面积46.9万平方米,已修筑的600米防浪堤形成良好的港湾掩护条件。建设条件得天独厚,当初接受国际奥委会审核时,这一比赛地是所有奥运会单项比赛中第一个通过审核的。

  [市政府办公楼]

  各位团友,五四广场被分为南北两部分,现在我们来到了广场的北区,广场的周围建起了“丰合大厦”、“太平洋中心”等高层建筑。在我们的北面那座高大雄伟的建筑是青岛市政府办公大楼,楼高53.1米,共15层,总建筑面积71521平方米,坐北朝南。与市政府大楼大楼背靠背的那座建筑就是阜新大厦,市政府大楼外观造型简洁明快,严肃庄重,气度非凡,其南面为正方形网状,隐喻着党政机关作风严谨、纪律严明、正气凛然。1994年7月份开始,中共青岛市委、市政府各部门相继迁入新市政府办公楼。新建的市政府办公楼已成为青岛建制百年的标志性建筑。同时,它也标志着市委、市政府“东迁战略”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进一步加快东部新区的建设,早日建成青岛市新的现代化政治、经贸、文化中心打下坚实的基础。

  [音乐广场]

  下面我们要到的这个地方呢,可是一个充满音乐的奇幻世界,大家准备好了么?

  各位团友,现在呢我们就从从五四广场来到“青岛市音乐广场”。青岛市音乐广场位于澳门路东端,北接青岛市少年儿童活动中心,东邻五四广场。以绿化、音乐、休闲为主题。它是青岛市一处独特的、具有全新理念的文化广场。1999年3月开工建设,同年9月竣工开放。

  音乐广场分为树阵区、偏心园广场、软雕塑区、椭圆广场区、音乐观海台、地下购物商场六大区域。配以先进的照明、音响设备,形成音乐广场独特的文化娱乐景观。五个功能区以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合理分布,组成广场的扇形平面结构。登高俯视,犹如一棵美丽的扇贝镶嵌在海岸边。下面我就带大家走进这颗美丽的贝壳。

  树阵区

  音乐广场东北部设有三层开放式圆弧型平台,上面有修剪整齐的欧式绿篱模块和马牙石嵌草铺装,48棵法桐排列有序地分布其中,形成树阵,故为树阵区。大家累了的话可以在平台上均匀分布的木格式桌凳小憩下。

  偏心广场

  在音乐广场中部,由两个直径不同的圆形组成,中心小圆处建有软体雕塑——音乐之帆,现在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音乐广场的中心景观“音乐之帆”。大家可以看到它是由进口膜结构张拉而成的锥形软体雕塑,它高20米,通体为乳白色,分为两片,约有5米的高度差,由15个锚点拉固。“音乐风帆”如满风之帆,富有动态美感,晚上随着色彩变幻而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力。

  帆下地面有一架石制仿真数字钢琴——银色波涛,,不过他有一个响当当的外号 ____“钢琴王”,它是中国海洋大学研制的,作者是傅圣雪,它占地面积36平方米。是集科学与艺术于一体的雕塑,具有很强的音乐表现力。演出时必须同时由两个人来弹奏。每逢节庆,这里常常仙乐飘飘。方圆2平方公里的范围,都可听到优美的钢琴旋律。这架钢琴已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数字钢琴”申报吉尼斯纪录。

  椭圆型广场区

  广场东南部为椭圆型广场区,它是由三环不同直径和平面高度的椭圆组成。铺装是随椭圆的弧度按放射状排列镶贴,中心椭圆为红色花岗岩磨光板,上有乐器组合图案的浮雕。北侧最高处弧形排列有12支模结构伞状雕塑,形成观海长廊,外观造型同“音乐之帆”相映成辉。椭圆广场区平时多做演出用,一些专业和业余方艺团体经常在这里举办音乐会和文艺演出。

  观海台

  广场西南部建有宽12米、长30米的观海台,地面设计堪称国内首创。材料以高强度水磨石为主,用钢条界割为一本翻开的乐谱书。书上谱写有十几首世界名曲,它的乐谱制作真实完美。部分音符下还装有按压式感应器与电脑音响相连,可随游人的踩踏播放百余首不同的音乐,妙趣横生。

  文化购物商场区

  文化购物商场区在广场西北部地下,商场以出售与音乐有关的书籍、乐器和有青岛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为主。内设音乐茶座,可作音乐沙龙。商场区内用绿色幕帘制成的出口、入口和一个采光天窗分别伏卧在绿树碧草中,宛如绿宝石晶莹剔透。

  大家可以看到,音乐广场有一大特点,他的绿化是很别致的。绿化以花钵、草坪、模纹绿化带和树阵搭配,其排列、布局如音乐般流畅。近海处栽有阴绣球的四十个石制花钵,沿防浪坝环绕摆放。东部以法桐为主的树阵结构,则为人们休闲提供了方便。东部以龟甲冬青、小龙柏、石岩杜鹃、金叶女贞等组成的大模纹花带,则衬托出了广场宏伟壮观的气魄。广场的地势高低错落,一收一放、一幽邃,一疏朗,高处谋其景,低处谋水色。幽邃处花木掩映,疏朗处帆影翔集,海天自然环境与典雅、舒展且具有现代韵律的音乐广场融为一体,步移景异,赏心悦目。

  音乐广场以音乐为主调。数字钢琴王、地面乐谱书和全场背景音响形成音乐广场的主题。八支专业音响和三十支背景音箱,使游人无论在何处,均可获得音乐的享受。广场照明灯具的造型也新颖别致,有高杆帆形灯、吊篮灯、锥形庭院灯折射埋地灯、草坪灯、效果射灯等近百盏。每至夜晚,华灯齐放,五光十色,明暗相间,人们仿佛置身于梦幻之中。每当夜色降临,音乐广场灯光旖旎,音乐风帆在浓淡各异的灯光照耀下,色彩缤纷,美不胜收,音乐广场完全处在音乐与灯光的海洋中,成为岛城人民夜晚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