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传读后感(精选5篇)

托尔斯泰传读后感范文第1篇

中国读者知道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的早期创作《塞瓦斯托波尔纪事》,大都是从罗曼·罗兰(1866—1944)的《托尔斯泰传》得来。

1851年,托尔斯泰去高加索服兵役。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次年,年轻的军官托尔斯泰自愿到塞瓦斯托波尔,卫护在最危险的第四号炮台。托尔斯泰以刚刚的经历,在棱堡的障蔽里,在炮火的打击下,在同伴的相处中,写作了不可磨灭的《塞瓦斯托波尔纪事》——《一八五四年十二月之塞瓦斯托波尔》(1854)、《一八五五年五月之塞瓦斯托波尔》(1855)、《一八五五年八月之塞瓦斯托波尔》(1856)。

罗兰在《托尔斯泰传》中叙说,“据说俄后读了第一部纪事之后,不禁为之下泪,以至俄皇在惊讶叹赏之中下令把原著译成法文,并令把作者移调,离开危险区域……”托尔斯泰由此开始了他作为俄国伟大作家的生涯。

罗兰是法国著名作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70年前正值二战惨烈之际,罗兰去世,人们纷纷表达哀挽。罗兰以一部长篇杰构《约翰·克里斯多夫》(1904—1912)享誉全球。他还有《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托尔斯泰传》(1911)三种传记名作传世。这三种传记后来合成《名人传》一书,有人称赞为“巨人三传”。

罗兰一生喜爱托尔斯泰以及维克多·雨果的作品,而恰恰这两位作家以《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成为世界文学领地上的两座高耸的山峰。

当年,罗兰三传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而传播了他们巨大的精神力量。20世纪三四十年代,傅雷将这三传译为中文。傅雷说,“在阴霾遮蔽了整个天空”的时候,他从中得到启示:“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唯有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唯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传主一流,作者一流,译者一流,令人激赏的《名人传》一直在中国风行。

文学也许更容易受到社会和政治的关注。列宁曾比喻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高尔基则从世界影响的角度褒扬,说:“整个宇宙,整个大地都在望着他:从中国,从印度,从美国,从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有着活的、一直在颤抖的线向他伸过来。”

罗兰曾经表示,要使托尔斯泰的传记完整,那就不得不说明他和亚洲、和东方中国的关系。确实,托尔斯泰很关注中国的文明,了解过中国古典哲学,研究过老子《道德经》;他也曾由对俄国农民命运的思考,而对受帝国主义侵略的中国人民寄予同情。

中国也推崇托尔斯泰。在风雨飘摇的封建社会晚期,在激烈的辛亥民主革命的前夜,1900年,先觉的知识分子便把尚在人世的“俄罗斯的新圣人”托尔斯泰介绍到中国。从涤荡旧传统的新文化运动开始,托尔斯泰便与中国新文学同在。《新青年》介绍过许多外国进步文化,里面相当篇幅是译介与评论托尔斯泰的。当时用力最深者是瞿秋白,他勤奋翻译托尔斯泰的作品和列宁的有关论述。1920年,瞿秋白到莫斯科担任北京一报社的特约通讯员时,还特意去访问了托尔斯泰的故乡,写下《清田村游记》:“清田村一游,令人畅心满意,托尔斯泰是世界的伟大文学家,遗迹芳馨。”

声势浩大的五四时期,鲁迅和郭沫若都把托尔斯泰当做破坏不中用的偶像与陈腐的传统的革新者进行宣传,体现了时代精神。郭沫若《匪徒颂》将托尔斯泰称为“反抗贵族神圣的文风”,不得善终的“文艺革命的匪徒”。鲁迅早年,有友人赠言“魏晋文章,托(托尔斯泰)尼(尼采)思想”,显示了两人的相通之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茅盾的现实主义小说“更近于托尔斯泰”,比如《子夜》就有借鉴的内部联系,反映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新阶段。抗战军兴,田汉、夏衍分别改编《复活》为剧本,突出不同的主题,在现代剧本创作中各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以上这些,包括傅译罗兰三传在内的翻译文学,中国新文学与托尔斯泰的关连,都是“中俄文字之交”的重要内容。

中国新文学一直仰望《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这样的巨著,只是偶尔觉察到托尔斯泰的其他创作,比如早期名作《塞瓦斯托波尔纪事》《高加索纪事》,让人稍稍有些遗憾。而罗兰就在《托尔斯泰传》中,特地辟写了有关塞瓦斯托波尔的章节,因为传主从那里开始文学生涯的。

托尔斯泰在塞瓦斯托波尔防御战役中看到,俄军官兵和许多市民勇敢参战,著名的“保卫塞瓦斯托波尔!”成为每一个人的遗言,表现出高度的精神和战斗素质,为俄国赢得了荣誉,并在陆海军战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页。托尔斯泰在《塞瓦斯托波尔纪事》中对战争的残酷、对俄罗斯士兵的优秀品质、对人们在战争中的复杂心理都作了真实的描绘,第一部、第三部体现了炽烈的爱国思想,第二部则表露了难以抹去的凄怆。

《塞瓦斯托波尔纪事》展示了作者的艺术才华。罗兰在《托尔斯泰传》中这样描述:“仿如演剧时休息期间底乐队一般,战场底景色中展开了鲜明的大自然,阴云远去,豁然开朗,而在成千成万的人转侧的庄严的沙场上,发出白日的交响曲……”

托尔斯泰的《塞瓦斯托波尔纪事》的价值、意义与影响不容轻视小觑,这让人记忆起中国新文学史上一段尘封已久的史实,那就是孙席珍的战争文学。

孙席珍是“从北伐战场上归来”的作家,创作中包括由《战场上》(1929)、《战争中》(1930)、《战后》(1932)三个中篇组成的“战争三部曲”和数个短篇。《战场上》一经发表,便在新文学阵营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和争议。法国、丹麦、日本等国先后予以翻译。巴黎出版的《现代中国小说集》说《战场上》是中国现代第一种战争小说,作者也被称誉为“战争小说家”。

孙席珍早年求学北大时,因为受鲁迅、瞿秋白的指导之故而阅读过托尔斯泰。“战争三部曲”是反战的文学,但在写作表现上与《塞瓦斯托波尔纪事》有潜在过往的痕迹,是托尔斯泰之于中国新文学影响的新的审视点。

托尔斯泰传读后感范文第2篇

关键词:托尔斯泰;《忏悔录》;辩证法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3)05-0194-03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1910)不仅仅是一位文学家,更是一位思想家,甚至于可以称之为一位地地道道的俄罗斯宗教哲学家。例如徐凤林先生将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一起编入了俄罗斯宗教哲学的教科书,认为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同样都是伟大的俄罗斯宗教哲学家,而且“托尔斯泰在小说之外写了大量政论和哲理作品,其中阐述了一套以基督学说为基础的道德哲学。”[1]托尔斯泰在1882年出版了《忏悔录》,这部著作标志着他世界观激变的完成。托尔斯泰从一位骨子里不信上帝的文学家变成了一位笃信上帝的宗教哲学家。我们在此试图对于标志着托尔斯泰世界观形成的《忏悔录》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文本解读。

在托尔斯泰刚刚在文学界崭露头角的时候,革命民主主义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就指出在托尔斯泰的作品中存在着某种“心灵的辩证法”。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论文中说道:“托尔斯泰伯爵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它的形式,它的规律,用特定的术语来说,就是心灵的辩证法。”[2]但是车尔尼雪夫斯基仅仅是指出在托尔斯泰的小说创作中存在着辩证法的因素,对于这种辩证法的各个环节、阶段没有明确的论述。我们在此借着对于《忏悔录》进行文本解读的机会,可以大致地揭示出托尔斯泰辩证法的主要环节、阶段。

一、人:心灵辩证法的第一个层次

《忏悔录》第一卷主要记载了托尔斯泰从东正教世界观转向世俗世界观的心理过程。托尔斯泰作为俄罗斯贵族,从小就接受了东正教的洗礼和教育。青年时代的托尔斯泰大量阅读,认真思考,在传统东正教信仰中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乐峰先生在《东正教史》中指出,东正教“拘泥于古代基督教的教义和礼仪;固守老的一套基督教传统。”[3]与此对应的是,吕大吉先生在《宗教学通论新编》中指出:“宗教的组织与制度则是宗教观念信条化、宗教信徒组织化、宗教行为仪式化、宗教生活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结果,它处于宗教体系的最外层。”[4]但是托尔斯泰却在上流社会所谓的东正教信仰中发现,人们似乎仅仅具有宗教的组织或制度,而不具有宗教的感情或体验。对于这样一种虚假的信仰,托尔斯泰拒绝继续信奉它。

《忏悔录》第二卷主要记载了托尔斯泰个人层面的追求。对于托尔斯泰这样的天才艺术家而言,满足个人的私欲的主要方式就是拼命地写作。托尔斯泰在《忏悔录》中对于自己的评价也许过分严格:“当时我出于虚荣、自私和骄傲开始写作。”[5]托尔斯泰揭露当时的艺术家无非是将自己当作群众的导师,因为自己能够教育群众,所以群众就必须出钱购买自己的作品,当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认为自己的观点就是唯一正确的,于是就不顾一切地攻击他人,托尔斯泰因此将艺术家的圈子比作疯人院。

在《忏悔录》第三卷中托尔斯泰主要记载了自己家庭层面、社会层面的追求。托尔斯泰在《忏悔录》中回忆说:“幸福的家庭生活的新环境已经使我完全撇下了对生命的总目的的任何探索。”[6]社会进步是19世纪每一位欧洲人的梦想,也是每一位俄罗斯人的梦想,托尔斯泰当然也不例外。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西方哲学家强调社会进步,认为人类社会在上帝的绝对精神的暗中引导下不断地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演进。部分受到西方哲学影响较深的俄罗斯人也认为,俄罗斯国家应当按照西方社会的步骤,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演进。托尔斯泰在《忏悔录》中说道:“这信仰在我身上具有我们时代大部分有教养的人身上所具有的一般的形式。这信仰,用一个词来表示,就是‘进步’。”[7]但是有两件事情中断了托尔斯泰对于“进步”的信仰。其一,托尔斯泰在巴黎目睹了一次死刑,因此得出结论所谓“存在即合理”都是谎言和欺骗;其二,他的哥哥得病去世,这也是“进步”不能解释的神秘现象。

二、无:心灵辩证法的第二个层次

托尔斯泰在《忏悔录》第四卷中对于“无”进行了论述。为了对于托尔斯泰的虚无主义进行深入研究,我们首先需要对于什么是“虚无主义”进行一点大致的了解。在西方哲学史上,最早使用“虚无主义”一词的是德国哲学家雅可比。“为了避免堕入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雅可比宣称唯一的正途就是拒斥启蒙理性主义,回归正统。”[8]这种立场常见于神学家、宗教哲学家,这些神学家、宗教哲学家不认为自己属于虚无主义者,恰恰相反,他们认为自己属于虚无主义的批判者。真正将虚无主义发挥到极致的是尼采,他通过对于基督教道德的猛烈抨击,试图重估一切价值,建立起某种反传统的超人哲学。实际上就尼采本人的写作目的而言,并不是宣扬虚无主义,恰恰是因为看出了传统形而上学是欧洲虚无主义的根源,所以对于形而上学化的基督教信仰展开了批判,但是这一批判又陷入了虚无主义。继承尼采的衣钵,海德格尔在《尼采》一书中对于虚无主义有深入的研究:“虚无主义是一个过程,是最高价值的贬黜、丧失价值的过程。”[9]海德格尔试图超越尼采,指出真正需要重估的是“存在”,而非“价值”,真正的哲学在于对于“存在”的意义的追问。海德格尔自认为可以超越虚无主义,但是邓晓芒先生认为:“海德格尔想通过克服西方形而上学来克服欧洲虚无主义的构想并不成功。”[10]

现在我们对于什么是“虚无主义”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那么就需要将托尔斯泰的虚无主义纳入这一框架加以考察。海德格尔提出了“向死而生”,段德智先生对于西方死亡哲学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海德格尔认为,此在最本己的可能性是死亡。”[11]这实际上是西方死亡哲学的一般观点。我们在经历过一些个人生活事件之后往往会对于生死问题加以反思,进而确认人类必死的本性,这是第一个阶段。我们既然已经认识到了死亡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就难免会怀疑生命的意义,这是第二个阶段。我们如果对于生命的意义已经发生了怀疑,那么对于某些过分真诚的人就有可能开枪自杀,这就过渡到了第三个阶段。托尔斯泰在《忏悔录》中沉痛地回忆道:“生命已经使我厌烦,某种难以克制的力量诱使我找机会摆脱它。”[12]虽然托尔斯泰最终并未自行结束肉体生命,但是从内在逻辑上讲这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必然结果,只不过托尔斯泰凭借其艰苦的探索打破了这一铁的逻辑必然性。

三、神:心灵辩证法的第三个层次

在《忏悔录》第五卷、第六卷中,托尔斯泰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对于当时的各门知识进行了检索。在第五卷中,托尔斯泰将人类知识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实验科学,一类是思辨科学。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托尔斯泰对于实验科学与思辨科学都进行了研究。托尔斯泰认真研究了实验科学,但是始终未能在实验科学中找到生命的意义的答案。托尔斯泰对于思辨科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托尔斯泰看来,整个思辨科学的主要观点是:“整个人类在指导着它的精神原则,即理想的基础上存在和发展。这些理想通过宗教、科学、艺术和国家形式表现出来。这些理想越来越高,人类便走向最高的幸福。”[13]托尔斯泰和大多数俄罗斯哲学家一样,强烈地反对这种进化论历史观。在第六卷中,托尔斯泰又在苏格拉底、叔本华、所罗门、释迦牟尼的思想宝库中搜索关于生死问题的论述,但是惊人地发现他们都仅仅是在劝导人们无所畏惧地走向死亡,不能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

在《忏悔录》第七卷、第八卷、第九卷中,托尔斯泰放弃了在人类知识中寻找答案的想法,开始向身边的人求教。在第七卷中,托尔斯泰主要是向贵族、知识界学习。托尔斯泰将贵族、知识界对于生命无意义的态度划分为四种:(1)浑浑噩噩;(2)寻欢作乐;(3)强力手段;(4)无所作为。在第八卷中,托尔斯泰试图向人民大众学习。托尔斯泰经过细心观察发现,人民大众之所以感到生命充满意义是因为。但是如果托尔斯泰想要接受人民大众的,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必须放弃理性。在第九卷中,托尔斯泰对于理性本身进行了批判。托尔斯泰说:“或者是我认为合乎理性的东西不像我想的那样合乎理性,或者是我觉得不合乎理性的东西并不像我想的那样不合乎理性。”[14]托尔斯泰认为生命的意义本身属于无限的问题,不是只能用来把握有限事物的理性能够把握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后来的宗教哲学专著《论生命》中,托尔斯泰对于理性与信仰的关系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托尔斯泰在《论生命》中说道:“人的生命只是伴随着理性意识的出现而开始的。”[15]这意味着托尔斯泰在《论生命》中对于《忏悔录》中的思想进行了一次颠倒,将理性重新置于信仰之上,只是这里的理性不是对于信仰的否定,而是达到信仰的途径。

在《忏悔录》的第十卷、第十一卷、第十二卷中,托尔斯泰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接受了人民大众的信仰。托尔斯泰初信之时,时而信仰,时而怀疑,但是只有在信仰上帝的时候才感到自己活着,在不信仰上帝的时候却坠入虚无。托尔斯泰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终于还是告诫自己:“‘活下去,寻找上帝,没有上帝的生命便不会有了。’我心中和我周围的一切从来没有这样亮堂过,这光明从此没有离开过我。”[16]

但是自第十三卷至全书结束,托尔斯泰对于东正教教会的许多做法提出了批评。托尔斯泰向来反对东正教教会的仪式,但是托尔斯泰对于东正教教会最不能接受的地方不是那些繁琐的、在托尔斯泰看来毫无意义的宗教仪式,而是东正教教会对于暴力的态度。托尔斯泰反对暴力,主张取消国家机器,最终走向了无政府主义。他说:“杀人是罪恶,与任何宗教的最基本的教义相违背,不看到这一点是不行的。”[17]托尔斯泰后来写了宗教哲学专著《天国在你心中》的著作,在其中托尔斯泰详细论述了他的基督教无政府主义思想。

参考文献:

〔1〕徐凤林.俄罗斯宗教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6.

〔2〕倪蕊琴.俄国作家批评家论列夫?托尔斯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27.

〔3〕乐峰.东正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43.

〔4〕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61.

〔5〕〔6〕〔7〕〔12〕〔13〕〔14〕〔16〕〔17〕托尔斯泰.忏悔录[M].南京:译林出版社,2023.8,17-18,14,22,34, 64,89,109.

〔8〕高山奎.论虚无主义的历史主义根基――兼论施特劳斯的海德格尔批判[J].理论与现代化,2023(3).

〔9〕海德格尔.尼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683.

〔10〕邓晓芒.欧洲虚无主义及其克服――读海德格尔《尼采》札记[J].江苏社会科学,2008(2).

托尔斯泰传读后感范文第3篇

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叫《名人传》,这本书主要写了三个人物: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列夫托尔斯泰。

贝多芬传主要写了:贝多芬从小在贫苦的家庭里,他的父亲是一个鼓手,想让贝多芬成为一名音乐家,便开始教他音乐。不久,贝多芬便成了埃来奥诺尔的音乐教师,教她音乐和诗歌。贝多芬11岁加入了剧院的乐队,13岁当上了管风琴乐手。1792年,贝多芬离开了家乡,去音乐之都也纳定居,后来他的耳朵聋了,可他还是坚持出了许多作品,演出过许多次。突然有一天,他得了胸膜炎,动了三次手术,正准备做第四次手术时,他清醒的写了一句话,就去世了。

米开朗琪罗传主要写了:米开朗琪罗出生于加森汀省的卡普雷塞镇,后来米开朗琪罗开始学习绘画和雕塑,一生雕塑了许多作品,并且大量创作了作品。1536年米开朗琪罗回到了罗马西斯廷教堂,用了六年的时间创作了伟大的教堂壁画《末日的审判》。米开朗琪罗三次被命为大教堂建筑总监,1556年9月,米开朗琪罗又出逃了,1556年10月又被召回,大约在下午5点,正是日落时分,米开朗琪罗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他终于休息了。

列夫托尔斯泰传主要写了:列夫?托尔斯泰出生于图拉省的雅斯纳雅?波良纳庄园,1849年11月在图拉省办公厅挂名任职。1850年开始构思《茨生活的故事》。1851年3月写作了《昨天的故事》这本书,之后,列夫?托尔斯泰又写了许多作品。1910年10月,列夫托尔斯泰彻底摆脱了“老爷式”的生活,10月31日在出走的途中患了肺炎,在阿斯塔波车站停留。在11月7日列夫托尔斯泰去逝了,11月9日被安葬在雅斯纳雅波良纳。

这就是我在读《名人传》后所写的感受。

托尔斯泰传读后感范文第4篇

【甲】这副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滞留着愚钝和压抑:在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不到陀斯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他的面容没有一点光彩可言。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没有讲真话。无疑,这张脸平淡无奇,障碍重重,没法弥补,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这张脸蒙昧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憎。从青年时代起,托尔斯泰就深深意识到自己这副嘴脸是不讨人喜欢的。他说,他讨厌任何对他长相所抱有的幻想。“像我这么个生着宽鼻子、厚嘴唇、灰色小眼睛的人,难道还能找到幸福吗?”正因为如此,他不久就任凭须发长得满脸都是,把自己的嘴唇隐藏在黑貂皮面具般的胡须里,直到年纪大了以后胡子才变成白色,因而显出几分慈祥可敬。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

――[奥地利]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

【乙】他的脸上,没有他所有作品里、肖像、照片上流露出来的那种令人生畏的表情,没有因五官线条分明而使人感到的那种生硬的感觉,没有像块块垒起的花岗岩似的那种刚强然而呆板的神情,没有一生中使所有的人都服从于他的那种无畏的威势,这些特征都没有了。而这些特征过去是有过的,而且曾经一度正是托尔斯泰的基本特征。但是随着岁月的消逝和他本人的努力,却消失了。他以接近数学般的正确性在走完生命历程时,性格变得非常柔和,感情变得十分纯洁,剩下像孩子一般的善良。这种柔和的性格是不同寻常的,不仅可望,而且“可即”。他那似乎并非由物质构成的,富有光华的白发是柔和的,老人的嗓子是柔和的,笑容和目光是柔和的。他走起路来,步子也是那么的柔和,简直听不到脚步声,他上身穿的那一件法兰绒短衫的料子也显得特别柔和,他的帽子也使人感到是柔和的……

――[俄国]列?尼?安德烈耶夫《逝世前的半年》

【比较借鉴】

【甲】段在刻画托尔斯泰面部特征的同时重点描写其面部表情。“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滞留着愚钝和压抑”“没有一点光彩可言”“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这些语句刻画细致,毫无避讳,展示出托尔斯泰的容貌毫无美感可言。作者刻意强调托尔斯泰对自己相貌的随意性正是为了突出他的内心思想,让我们看到托尔斯泰的脸是一块“悲凉之地”。

【乙】段读起来的感觉就和【甲】段截然不同了,让我们看到了托尔斯泰的脸上泛出了“俊秀之光”,甲段中的那种“阴云”般丑陋的感觉没有了,给人一种不同寻常的“柔和”“不仅可望,而且‘可即’”,这一切都缘于托尔斯泰晚年世界观的改变,他坚决地站到农民的立场上来了,所以“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

两个作者描写不同时期的托尔斯泰的同一部位特征与表情,让我们感受到托尔斯泰对人生、对人类社会价值取向的深刻思考与决定,感受到托尔斯泰坚定的信念与毅然的举措,感受到托尔斯泰内心中拥有更多的执著与宽容。这两段表达方式相同,但在写法上【甲】段重在描写中暗示人物性格、命运,呈融合之态;【乙】段是先描写,再明确分析人物性格、命运,呈层递之势。

【探究练习】

1.【乙】段中“而这些特征过去是有过的,而且曾经一度正是托尔斯泰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是指哪些特征?请你用简洁的话概括。

2.【乙】段中一连用了六个“柔和”,但因修饰的对象不同,含义也有所不同。请你依次用不同的词或短语准确表达它们的意思。

托尔斯泰传读后感范文第5篇

“文学是比鸟飞的还的梦想,比花开的还美的情感,比星星闪的还亮的智慧,是我们就算到了一百岁还忘不掉的信念。”这是我最珍贵的感慨,是在读了这样一本书后才彻彻底底领悟到的。

最初看到这本书时,并不精美的封面,一翻开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密密麻麻的文字。让我对它毫无感觉,甚至不屑去看它。要不是要买一套书的话,我可能甚至一辈子也不会去翻开它,去细细品味。看到有无数人对它的好评,我百思不得其解,"也许这才叫文学吧"我心里暗暗想着。然而因无聊而第一次翻开它时,我才改变了想法。这本书就是罗曼●罗兰的《名人传》。

这本书包括了《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篇传记,分别描写了一个音乐家,一个雕塑家和一个文学家。他们三个人虽所处的领域不同,但是,在人生忧虑困苦的征途上,他们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而献出了毕生精力。

我虽然还没读完这本书,感受却已经很深了。贝多芬用痛苦和忧虑谱写的与命运抗争的音乐,是音乐界不朽的杰作;托尔斯泰则用他的小说向世界传播爱的种子。让我感受最深的莫过于是米开朗罗这位天才艺术家。书中他是一个极其矛盾的悲剧人物,他有英雄化了的天才,在艺术上无语伦比,他以无穷的经历永远追求艺术尽善尽美;但是他的意志却不是英雄式的,他的精神软弱无力,只能挣扎而没有力量奋斗。他是天才的工具和牺牲品。他的一生没有一天快乐,几十年的辛勤劳动并不能实现他计划的万分之一。这位天才的艺术家88岁死于贫病和孤独之中,死前一周他还整天站着工作。米开朗琪罗是用血泪流下了给后人享用不尽的精神食粮的啊!这三位名人在面对苦难是所表现出的坚强和勇敢都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一定是永远!

这本书的作者??罗曼●罗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从小热爱音乐,醉心于托尔斯泰和雨果的作品,形成了非暴力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他还在大学时期与托尔斯泰有书信来往,托尔斯泰的思想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