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中的人物(精选5篇)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范文第1篇
祥林嫂,鲁迅小说《彷徨》中主要的人物,她是一个封建社会中农村妇女最典型的形象。她——勤劳善良,有力气,本可以凭借自己的劳动过上幸福的生活,建立自己的家庭,拥有自己的美好的“伊甸园”。但是,她后来几乎沦为乞丐,最终客死他乡!是谁毁了她的“伊甸园”呢?读罢全文,掩面沉思,我想:是封建礼教的毒害,更是社会的冷酷彻底毁了她的人生,彻底摧毁了祥林嫂梦寐以求的“伊甸园”!
1 封建礼教的毒害
本文写于1924年2月7日,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兴起的革命浪潮还没在鲁镇人们心灵的湖面上吹起半点儿涟漪,民主革命的东风还未吹到这个闭塞的小镇,在鲁镇最大的感受是“都没有什么大改变”。所以,在鲁镇,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习俗,封建等级关系仍然是天经地义的观念。“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的好运气。”这时候,女人们忙着准备一切“祝福”的事宜:杀鸡,宰鹅,买猪肉,还要“用心细细地洗,”“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但祝福时“拜的却只限于男人”,这是男人的专利,是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礼教赋予男人的尊严与特权,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训诫:男尊女卑,长尊幼卑,上尊下卑,亘古不变,没有谁能超越。
另外,在“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封建理学里,不幸却早早降临在祥林嫂身上——年纪轻轻(二十六七岁)便守寡,再嫁——婆婆把她卖给货老六——日子不长,新丈夫年纪轻轻便患伤寒而死,继而唯一的亲人儿子又被狼衔去了。所以,祥林嫂在鲁四老爷的眼里就是一个“谬种”,是“可恶”,是“异端”。似乎死了丈夫丢了孩子本身就是她的错。
所以,鲁镇的“祝福”不属于祥林嫂,她没有“资格”祭奠神灵,因为她是“谬种”,鲁四老爷怕“失节”的她玷污了神位,亵渎了神灵,因而,鲁家人在“祝福”时处处提防着,冷漠着她,远离着她,不让触碰任何与祭奠有关的东西。“她在这一天可做的事是不过在灶下烧火”。
所以,封建礼教吞噬了祥林嫂做人的骄傲,毁灭了她构想的“伊甸园”!
2 社会的冷酷
祥林嫂,同鲁迅先生塑造的另一个人物啊Q一样,没有人知道她姓什么,只是大家都叫她“祥林嫂”,中介人老婆子是卫家人,说祥林嫂是邻居,既然如此,大家便推测她也姓卫罢了。大家知道她家的情况也很少。她寡言少语,埋头苦干,鲁四老爷的家,鲁镇,本也可能会成为她重建“伊甸园”的梦想,在鲁镇的这些日子,她“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但是命运对于弱者并没有半点怜惜,社会的冷酷再一次摧毁了祥林嫂的梦想,彻彻底底的毁灭了祥林嫂的“伊甸园”!
2.1 鲁四老爷——冷漠、腐朽。 鲁四老爷,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见不惯新生的事物,见到我也只是“大骂其新党”,在他的眼里,所谓的“理”—“三纲五常” 的定律就是天,爱心、同情、尊严、人格,统统都被踩在脚下。所以当祥林嫂初到他家时,虽然年轻健康,“年纪大约二十六七岁,……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通红的”,但是她却“死了当家的”,想到这些,鲁四老爷不高兴,皱眉头,嫌弃她是寡妇。只是鲁四老太太看她“摸样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同意试用,三天后因为祥林嫂做活可抵过男子而收留了她,至此,祥林嫂才得以暂在鲁四老爷家做工,暂居于鲁镇了。
后来,当祥林嫂在河边看到似乎有婆家大伯在和对岸,惊异是来抓自己时,鲁四老爷闻说后只是皱皱眉头,说“不好”,怀疑她是逃出来的,但并没有为祥林嫂想应对的办法,可见,他的冷漠。
当祥林嫂“只剩光身了。”被人赶了,走投无路了,再度来到鲁四老爷家时,鲁四老爷对她没有表示同情和尊重,而是更加冷漠了,他依然是皱眉头,还要暗暗地告诫家人:让她干活可以,但祭祀的事可不能让她沾手,说她“败坏风俗,”她做的祭品会“不干净,祖宗是不吃的。”
“祝福”之际,听到祥林嫂死了的噩耗,鲁四老爷则极其生气,高声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在鲁四老爷的眼里,祥林嫂的生命还不如一尊佛像,一堆“土偶木梗”,更见其对祥林嫂态度的极度冷漠了!是他的冷漠腐朽毁了灭祥林嫂的“伊甸园”!
2.2 “我”——模棱两可的回答。 “我”,一个见过世面的知识青年,在祥林嫂极度绝望之时,对于她的“人死了是否有魂灵”的问题,没有给予正确的肯定的回答,而只是是是而非支支吾吾模棱两可的回答,可见作为知识象征,先进思想代表的“我”没有彻底做到唤醒民众,肩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所以,“我”的模棱两可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她悲剧命运的结束,毁灭了祥林嫂的“伊甸园”。
2.3 柳妈及其像柳妈一样的农村妇女——愚昧无知。 柳妈,一个也在鲁四老爷家里干活的女工,应该说是祥林嫂的同事,也可以说她们是同志,本可以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但是,对于祥林嫂的不幸,她只是将之作为愚弄她的笑料。
祥林嫂二十几岁时,小她十岁的第一任丈夫便夭折了,她成了人们瞧不起的寡妇,无奈只好瞒着婆婆来到鲁镇做工,后来在婆婆的逼迫下再嫁名叫货老六的山里男子,日子还算可以,可好日子不长,不久这第二任丈夫又病故,她再一次成了人们鄙弃的寡妇。面对祥林嫂不幸的婚姻柳妈“诡秘”地说“……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另一个妇女说“祥林嫂,我问你:你那时怎么竞肯依了?”“唉,可惜,白撞了这一下。”…… 柳妈之类的农村妇女们没有同情,没有关爱,更多的是嘲笑,无情愚昧之态尽显无遗。
祥林嫂唯一的希望——儿子也被狼衔走,这对于一个寡妇来说是多么深重悲痛啊。可是在柳妈们那群愚昧的村妇眼里,却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个故事变得乏味了,枯燥了,不耐烦了……
柳妈如此,和柳妈一样的妇女们都如此,人们最初听到祥林嫂的悲惨故事时,还能附和着流下几颗同情的眼泪,继而同情淡忘了,剩下的只有白眼冷漠和嘲笑!她们的冷漠、愚昧、无知最终被毁灭了祥林嫂的“伊甸园”。
2.4 婆婆的残酷。 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同为女性的婆婆,对年纪轻轻便守了寡的儿媳,没有一点儿同情心,她一切都只盘算着祥林嫂如何再嫁才划算,她只打着她的小算盘,全然不管祥林嫂的命。她的残酷毁灭了祥林嫂的“伊甸园”。
正如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所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是的,在祥林嫂的悲剧里,“我”、鲁四老爷、鲁四老太太、柳妈以及像柳妈一样的农村妇女、祥林嫂的婆婆等,他们可能都体格健全,但他们精神上是萎靡的,正是他们的愚昧,冷酷,麻木彻底毁灭了祥林嫂的梦中“伊甸园”。
3 孔乙己
孔乙己,鲁迅作品中极具典型性的人物,中国文学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与众不同——咸亨酒店里“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却具有中国人的共性——希望通过科举之路功成名就;他似乎没有什么优点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举动,但那不论不类形象却让我们读后久久挥之不去,内心顿生一种似痛非痛、似悲非悲、似喜非喜的沉重。掩面沉思:孔乙己,一个唯“读书”至上的读书人,本可以有一段美好前程,拥有一个美好的“伊甸园”,但他为何竞沦落到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靠乞讨为生,最终路死街头的地步呢?我想: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孔乙己自身的原因。
3.1 孔乙己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
3.1.1 封建传统文化思想把他置于死地。 孔乙己贫困潦倒,他善良而又无能,不受人们尊重,你看他“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简直就是一个穷困不得志,又经常挨打的老书生的形象。
他“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又脏又破,既说明孔乙己很穷,只此一件长衫,又说明他不肯脱下这么一件标志着“读书人”身份的长衫,唯恐失去他读书人的身份,另外,“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的传统文化也不容他脱下那件标志读书人身份的长衫!如果脱下了那件长衫,他孔乙己不就不再是读书人了吗?不就又变回普通人了吗?好不轻易忍饥挨饿辛苦几十年熬得个“读书人”的地位,不就又回到“解放前”了吗?在只有“上”哪有“下”的封建传统文化现实里,这也是不容他脱下那件破长衫的。再说了,“一人当官,鸡犬升天”的理想确是人人都想追求的啊,他孔乙己也不容列外!哪怕是忍饥受冻死亦足啊。至死,孔乙己也不愿放弃他“读书人”的架势与尊严。
“人家背地里议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孔乙己之所以不会“营生”,是因为他读的书都是孔孟之道,是一套封建文化思想,这样的书叫读书人鄙薄劳动。而科举制度驱使读书人一心追求功名利禄,鄙弃劳动。至死,孔乙己终究不会也没有放下“读书人”的尊严,举起袖管自食其力!
所以,封建传统文化思想的桎梏毁灭了孔乙己的“伊甸园”。
3.1.2 封建旧社会的冷酷无情置他于死地。 孔乙己在笑声中登场,又在笑声中用手“走”了去,结束了他悲剧的一生。
小说中四次写到众人的哄笑:“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 …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众人拿他的伤疤来取笑,就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来取乐。由此可见人们的麻木不仁、穷极无聊,这笑声里蕴蓄着一股悲凉的意味,这笑声里只有冷漠而毫无一点温暖的意味,这是令人窒息的笑声!
“……‘孔乙己,你当真认得字么……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摸样,脸上陇上了一层灰色。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气氛。”笑声迭起,悲凉的意味更浓!
就连小孩子也觉得他又好笑又不耐烦,有几回,邻居的孩子听得笑声也赶来凑然闹,在孔乙己之乎者也的话语中寻找快乐,世态炎凉可见一斑!
直到孔乙己穷困落魄、临死之际,人们也不忘拿他来取笑:“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 …‘取笑?要不是偷,怎么会打断腿?’……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此时的孔乙己境遇如此凄惨,众人非但不同情,反而把他的痛处当做笑料,足见其自私冷酷、毫无同情之心!
3.1.3 社会的盲从心理催化了孔乙己的灭亡。 四次写众人哄笑,描写的实际上是众人四次戏弄、嘲笑孔乙己的情景,而孔乙己尴尬狼狈、穷于招架的样子让他们很开心。孔乙己一出场,大人、孩子、掌柜、贫民、老爷、妇人 … … 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愿望——从孔乙己身上寻找快乐;只有一个共同的动作——极力取笑孔乙己;只有一个共同的表情——开心地满足地哄笑!你笑,我笑,他也笑,说话的人笑,喝酒的人笑,凑热闹的人也笑,大家都笑 … … 全然没有了人类应该的温暖与同情!多么可怕的从众心里,它催化了孔乙己生命的结束。
3.2 孔乙己悲剧命运的自身原因。 孔乙己的悲剧命运除了社会的原因外,也有他自身的原因,一方面,他好喝懒做,四体不勤,他“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洗。”又脏又破,长期不洗不补,既说明孔乙己很穷,只此一件长衫,又说明他很懒,连洗补衣服都不肯动手。
另一方面,他又思想守旧、迂腐、麻木不仁,他不肯脱下这么一件长衫,是唯恐失去他“读书人”的身份。说起话来之乎者也,半文不白,竭力掩饰自己的窘迫。作者通过这一件长衫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的教育揭示得十分深刻。揭示了孔乙己既懒惰而又死爱面子的特性,欲走科举踏上仕途之路,可自己偏偏又不争气,一辈子竟然连个一个秀才也没能“捞”到,最终成为一个时代的落伍者,生活中的多余人。
他是一个在当时的社会中找不到自己位子的苦命人和弱者。他穷困潦倒却又想保持“读书人”的架势,善良而又无能,可怜而又可悲,是一个时代的落伍者、生活中的多余人、是封建教育制度的牺牲品,也是当时冷酷社会的牺牲品。作者对他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啊。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范文第2篇
1947年王士青出版了《鲁迅传》,这是第一部。后来作者做了修改,1959年再出版。但记者、作家曹聚仁说这部《鲁迅传》是“一团草”,于是他写了一部《鲁迅评传》。在这部评传里,曹聚仁把鲁迅概括为虚无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这引起国内不少读者的不满,尤其是到了“”时期,这部书被定为“毒草”。
1990年林贤治出版了三大本的鲁迅传记,第一部叫《探索者》,第二部叫《爱的复仇》,第三部叫《人间鲁迅》。全书写得开阔大气,悲欣交织,出版后作者好像意犹未尽,2023年又出版了《鲁迅最后的十年》,满怀激情地描绘了鲁迅最后十年的战斗生活。
王晓明写了《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作者抓住鲁迅的一个层面,进行细细评述,有人说像夜莺在吟唱。
朱正写过一本鲁迅传叫《一个人的呐喊》,全书史料丰富,读起来无枯燥之感,而且有滋有味。“”期间石一歌写的《鲁迅传》,把鲁迅写成圣人,所以“”后此书再无人问津。有个叫郑学稼的人写了《鲁迅正传》,该书对鲁迅进行了诋毁。
作家唐|是鲁迅生前的好友,读者对他写的鲁迅传记,抱有很大的期望,可惜他《鲁迅传》只写了一半,就离开了人世。同样学者林辰的《鲁迅传》,也只写了一半,就撒手西去。
2023年,中国作家协会启动了创作出版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工程,学者陈漱渝写了25万字的《搏击暗夜鲁迅传》,全书以时间为经,以人物场景为纬,论述清晰,形象扎实,重点突出,是一部颇有特色的人物传记。该书于2023年出版。
日本也有鲁迅研究学会,有不少人写了鲁迅传和研究鲁迅的专著。苏联学者波茨涅娃也写《鲁迅传》。这样一算,国内外学者写的鲁迅传,共达50多部。
那么《鲁迅全集》有多少版本呢?统计,共有5种版本。鲁迅逝世后,后经蔡元培、马裕藻、许寿裳、沈兼士、茅盾、周作人的共同努力,于1938年由“复社”出版了第一部《鲁迅全集》。1958年,国家出版了10卷本《鲁迅全集》,同时还出版了10卷本鲁迅译文集。这次出版把创作和译文割开了。由于极“左”思潮的原因,还抽掉了不少文章。
1972年尼克松访华,总理要把《鲁迅全集》作为礼品送给客人,但因1958年10卷本有所谓的政治问题,只好从博物馆找到了1938年版本,送给了尼克松。
1973年出版了20卷本《鲁迅全集》,全书依据1938年版本样式。1981年出版的《鲁迅全集》,有了注释,有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比以前三种版本有了进步。2005年出版的《鲁迅全集》,收录鲁迅作品最多,到目前为止,是最好的版本。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范文第3篇
[关键词]鲁迅;鲁迅作品;精神价值
[中图分类号] D6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918(2023)07-0076-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23.07.036
[本刊网址] http://
一、信仰与信仰危机
信仰中有思想的存在,但它除了思想之外,也渗透着情感,但也并非情感那么简单,概括的说来,信仰应该是一种精神行为,并且是一种包含着思想、情感等内在因素的一种综合性的精神行为。随着人经济的发展,社会也不断进步,人们的精神世界也越来越丰富,信仰的含义随之升华和延伸,它逐渐成为一种精神标识、思想标示,于是,那些重视自己精神世界构建的人就往往被作为有信仰的人。信仰可以分成多个层面,信仰和人类奉行的价值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毋庸置疑,中国人是有信仰的,中国人赢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建立,也获得了独立的世界地位。六十多年年后的今天,信仰是什么?相信有很多人心中并没有答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步入社会转型时期,面对社体制、经济体制的改革,各种思想和文化思潮大量涌入进来,当前的中国社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在这种社会、文化的背景之中,信仰受到极大的冲击和影响,信仰的缺乏使得人们需要从思想上武装自己。当许多人沦陷于时代的车轮之下,那些得以幸免的人,不仅仅因为坚强,更因为信仰,因为他们选择坚守、选择理想、选择倾听内心的呼唤,因而才拥有了最饱满的人生。
二、对于人而言,信仰的价值与力量
文化的力量在隐形和无形中对人的行为选择起到重大的决策影响作用,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文化也是通过信仰的力量来感染我们,并在我们的行为中体现。文化的力量之所以能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人生目标而探索,并且不断发现自己的价值,不断地通过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是因为文化给了我们精神层面的慰藉和奖励。鲁迅的精神信仰正是根植于我们的民族之中,根植于我们鲜明的民族特色文化之中,应该说鲁迅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顺应了中国社会的需要而迸发出的一种个人影响力。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有信仰,信仰是一个人活着的精神寄托。如果没有信仰,人们就会茫无目的、不求实际、没有追求,更会肆无忌惮、毫无是非观念,成为一个木偶。信仰是一种理想、一种追求、一种力量,信仰给予人们奋斗的勇气和前进的方向。在中国,要想处理和信仰有关的问题,就是要找到信仰的支撑,而这一支撑绝对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一个国家的未来,在于其精神的根基与力量。没有信仰自由、没有精神信仰的国家,国民在精神上和道德上就是贫困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树立坚定的信仰,并要为之奋斗。
三、鲁迅先生的个人魅力和深远影响
鲁迅先生是让人心生敬仰、心生钦佩之感的人,他的一生都为人类的精神世界的塑造、为人类的信仰与追求而辛勤耕耘。他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这个世界,他用自己锋利的笔尖来震撼人的心灵,直抵人的灵魂。鲁迅的一生都为生命、为存在、为信仰而追寻、探索,从进化论到托尼学说再到马克思主义,他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然而,鲁迅一切出发点却没有脱离现实,正是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写作的深度,让他的作品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劲的势头。鲁迅也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作品丰富了时代精神的内涵、推动了时代的发展。鲁迅能够把严谨的逻辑、深刻的思辨与生动的形象溶合在一起,将文学和哲学融合在一起,因而他成为了中外文学史上罕见的思想家兼艺术家。
鲁迅先生被主席誉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化革命的旗手”和“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他终其一生,都十分重视国民的信仰建构,他对国民信仰建构问题的思考与阐述具有一个完整的思路。在鲁迅看来,国民信仰建构的关键在于诚实,他特别强调了信仰践行中所应具备的认真态度,在他的作品中不乏真正的信仰者形象。鲁迅先生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作品之中,他思想的深邃性与影响力也足以媲美同时期的任何学者和思想家。鲁迅是中国新文学的开创者和先驱,同时,他也引领了中国现代白话文的开源。他奠定了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主导地位,他也是新兴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开拓者。伟大的文学总是蕴藏着信仰的光辉,鲁迅对于中国而言,是一种当下的存在,鲁迅的作品中一以贯之的就是对国民信仰问题的关注。鲁迅先生是一个有信仰的人,所以他的作品所传达的信息也无不与信仰有关。鲁迅之所以成为文学史上巍峨的丰碑、世界性的大师,正是因为他的作品、他的思想、他的信仰永远紧随时代脉搏并且引领整个时代、引领整个民族,从而成为了时代精神的灵魂。
四、 鲁迅先生作品的特点与精神价值
(一)鲁迅先生作品的特点
鲁迅作品所展示的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精神世界,鲁迅先生的作品催生出了一种充分理解历史的残酷与现实的感观、一种充分正视现实的勇气、一种充分拯救艰难困苦的力量。这种勇气、这种力量,也孕育了独立精神和自由品格。他的作品中容涵了巨大的思想力量和艺术力量,他的作品是从信仰者灵魂深处自然流出的一种对信仰的生命回响,他特别强调信仰的坚定性。
然而,一些人看来,如今再读鲁迅作品,已经失去价值,变得毫无意义。我们在理解鲁迅的作品上也明显有些吃力,因为语境早已发生了变化。而钱理群先生认为,鲁迅先生的作品以及精神和思想在现代社会并没有失去价值,相反却更加有意义。对于鲁迅研究者和广大读者来说,鲁迅作品的经典地位也是不可动摇的。每次重读鲁迅先生的作品,都会有一种历久弥新的感觉。
(二)鲁迅先生作品对人物的塑造以及所体现的精神价值
《祝福》中身受封建思想毒害不可自拔的祥林嫂、《采薇》中喜欢制造谣言的阿金......这些人物的形象和塑造,无不包含着精神价值。如果说《狂人日记》是民族整体与个体自我为精神背景的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部分的审视,那么《阿Q正传》则把被以封建文化为根底的旧文明剥蚀一空的躯壳,原原本本地呈示在我们面前。是的,他的所有作品自始至终都是人格气质与民族精神的外化。鲁迅的作品《阿Q正传》《狂人日记》《孤独者》《野草》以及其他杂文作品等等,都具着有永恒的意义与影响。鲁迅的所有作品,也是从不同角度在启示人们、教育人们,这也是鲁迅一贯采用的手法,也是“鲁迅人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鲁迅作品的真正意义其实不在于他的文字之美,甚至也不在于他的那些深刻而犀利的思想,而在于他在作品中体现出的大精神与大人格。惟有精神与人格,无形却有力,能如春风化雨一般渗入到读者的心田,浸润愈久,影响愈深。鲁迅作品里多的是对下层劳动者的温暖的爱,鲁迅作品里也充满着对弱小者的真诚同情,这些都是鲁迅的人间大爱,是鲁迅精神与人格的核心品质,也是鲁迅文学世界之所以感动人心的永恒魅力所在。鲁迅的作品可以温暖人心,它是黑暗里的灯光,它是寒风中的火炭,它给卑微者以生活的信心,它给受苦者以重生的力量。读鲁迅,能读出精魂,能读出信仰。
五、信仰危机时代亟需鲁迅作品精神价值的供养
在鲁迅看来,也许科学的发展能够生产知识,但却不能生产精神。知识能够启迪智慧,让人们学会如何改造世界,却不能帮助人们正确选择善恶,不能帮助人们解决精神的焦虑,不能够让心灵得到依靠、得到慰藉。一个人知识丰富,并不代表他精神世界的富足与充实。鲁迅之所以与众不同、鲁迅之所以成为鲁迅、鲁迅之所以无可替代,就在于他的独特与不拘一格。正是他对于自己的信仰足够坚定、足够明确,敢于在生命历程中探索、实践,并且不断坚持,才成就了鲁迅、成就了鲁迅的精神价值。鲁迅战斗力之所以强大、之所以持久,就源于她对祖国、对民族、对人民的热爱。鲁迅的作品中也蕴含着无数人生哲理与智慧,鲁迅的作品就是有那种永恒的魅力,相信在所有人的人格成长之中、在所有的人生道路之上,多读鲁迅的作品就一定会有无限的勇气与动力、就一定会重拾信仰的力量。
不论是对于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还是全世界而言,都正在面临着虚无主义思潮的挑战,面临着理想重建的艰巨任务。经济的发展的同时,社会也在不断进步。然而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一些人却失去了理想,失去了信仰,也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不只个别国家存在著理想与信仰缺失的现象,其他许多国家也广泛存在着这一现象,可以说,如今理想与信仰的缺失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在当代中国,这样的信仰危机也是很严重的。一个真正的思想家,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有崇高的民族精神和价值信仰。如今这个时代,鲁迅式的“信仰主义”鲁迅的思想和精神,就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我们需要鲁迅、我们需要鲁迅的作品、我们需要鲁迅的精神,我们要通过鲁迅、透过鲁迅的作品,来引导现代人,引导人们建立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树立牢固的精神文化依托。
六、 总结
鲁迅正是用他的笔、他的脑、他的心教我们自强、自立,教我们如何做人。我们这个时代,不是需要鲁迅作品、鲁迅思想来弘扬,而是我们的民族需要鲁迅精神来支撑。精神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可能没有软实力来支撑,它也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中国需要建设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需要有一个伟大而全面的复兴。在现阶段,鲁迅作品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鲁迅精神有着不可取代的意义。中国要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小康,更应该是道德精神上的小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鲁迅精神。一个民族一定要有一点精神,鲁迅和鲁迅作品就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国民精神的一剂良药。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
[2]徐贲.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M].北京:东方出版社,2023.
[3]吴晓东.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The Spirit of Lu Xun's Works Value Belief Crisis Era
XU Hong-bo
(Fuxin College Teachers' Department, Fuxin Liaoning 123000, China)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范文第4篇
从表象上看,是入选作品的取舍,实质上是思想文化战线在新时期的激烈交锋。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早在20世纪20年代,鲁迅刚刚蜚声文坛,国内一些著名的学校就开始选用鲁迅作品,如《故乡》《风波》《社戏》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学语文教材里鲁迅作品的选录经历了一个稳定更替和逐步发展的过程,都在几十篇左右。1978年,则增生20篇以上,数量之多,据古今中外作家之首。90年代里来,在市场经济、思想解放的大背景下,利益多元化、价值多元化、思想文化战线空前活跃。出现了鲁迅作品是否继续选入教材的争论。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是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究竟是什么地位,这该从中华文化的视角来加审视。
笔者认为,我们这个时代,不是鲁迅思想需要我们来弘扬,而是我们的民族需要鲁迅精神来支撑。
民族文化有两个传统。一个是古代文化传统,一个是五四以来的优秀文化传统。而鲁迅正是五四以来现代文化传统最杰出的代表,要继承五四以来的文化传统,中学语文教材是最重要的载体,应给与足够的重视。
鲁迅又是现代民族文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五四”文化运动转型时期,是独树一帜,他对传统文化思想的整体反思。对民族命运的焦虑、关注。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这是毋庸置疑的。鲁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表征。“鲁迅是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一个楷模而存在,而被我们所接受。”
中学语文课堂是传承鲁迅精神这一宝贵民族遗产的主要渠道。学习鲁迅精神就要从青少年抓起。中学生应从整体上去感悟把握鲁迅精神。与文化大师进行对话,是对民族血脉和民族精神的认同,是培养民族性格的奠基工程。鲁迅对世事的洞察力、想象力、幽默感、语言艺术、对问题的深刻分析对中学生来说都是经典的语文教育资源。
在现阶段,鲁迅作品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对人文精神的培养,语文能力的提升,鲁迅作品仍然是目前最好的范本,体现着鲜明的立场和是非标准。他的想象力,创造力,对语言精益求精的追求等等,对一个渴望成长的中学生来说有助于养成探索求真的品格,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创新意识、韧性的战斗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是一部不可多的教材。
鲁迅研究专家钱理群教授认为,鲁迅作品在中学课本中不仅不能动摇,还应该有一定地位和加强,应成为重点和基本教材。鲁迅之于中学生的意义有两点,第一,鲁迅不是一般的伟大思想家、作家,而是中国文化史上有原则性的作家,就莎士比亚对于英国、歌德之于德国,托尔斯泰之于俄国,他们的意义在于,当这个民族遇到问题的时候永远可以回过头就读他,可以找到问题答案。而中学教育是一个人生命很重要的部分,也是对一个民族未来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所以这个阶段鲁迅作品不可缺席。应该让他作为源泉性的基础教育读本。第二,鲁迅作品从文字优美,是现代汉语的最高典范。所以也应该成为中学里学习语言的范本。年轻人并非不喜欢鲁迅,真正影响年轻人理解作品的也并非作品本身,而是我们社会文化思潮、是教育方法等。如果说“艰涩难懂”,就可以逐渐淡除,那么请问,《诗经》、《楚辞》、《离骚》好懂吗?唐诗宋词、四大文学名著好懂吗?教材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不能用娱乐性取代思想性。一个不重视思想的社会,是一个浮躁、轻飘的社会。培养下一代是一个长期的、稳定的系统工程。鲁迅作品中攫住人性的文字还在闪闪发光,鲁迅作品是要我们做人,他是用他的笔、他的脑、他的心教我们中国人学会自强、自立、学会思考,学会真正做人。我们的教材就应该本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一基本原则。
也有人反对说“不同的时代,都有自己特定的教材,教材的变化往往折射着时代的变化”,听起来好像是教材与时俱进了,其实鲁迅作品是超越时代的,是以阐释人性深度为特质的。以“时代”为理由,实质是没有读懂鲁迅作品意念。当前,社会上出现一些不如人意的事情……除了制度建设尚未完善等因素外,难道就没有“劣根性”吗?就没有“看客”吗?只要中国人一天不摆脱“劣根性”“看客”心态,展现自强自立的精神风貌,鲁迅作品就一天不会过时。从这个意义上说,教材中鲁迅作品不留一定地位就是数典忘祖,就是自毁中华精神长城。这于党的十报告中的百年中国梦,民族复兴,相去甚远。
中学语文课的主要特征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目标。怎样体现“工具性”,主要是让学生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写作手法等语言和形式方面获得实际的运用能力。怎样体现人文性?就是要引导学生懂得生命价值,提高道德品质。不为强权,独立人格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个人素质。强调加强民族精神教育,了解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而鲁迅作品就是能够达到这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其他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就没有达到那样的高度,鲁迅作品语言准确、精炼、生动、篇章结构严谨又灵活,写作手法多样、新颖、思想博大、深刻、丰富、意味深长,这些都是其他作家望尘莫及的。鲁迅最了解中国封建社会,也最会解剖中国社会,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改造国民性,剖析劣根性。揭示病苦,引起疗效的注意,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在追求民族觉醒,探求民族解放的道路上鲁迅作了亘古未有的工作…
鲁迅作品的地位,还在于他的民族性,“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语)。他最了解民族的生活、历史及精神。在作品题材选择上,多利用病态社会的不幸,从他们中揭出痛苦,引起疗效注意,在主体的确定上,使自己的作品反映了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在人物塑造上侧重表现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揭露了反动势力的凶残和丑恶,同情劳动人民苦难。
在情节上,把矛盾和冲突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制度联系起来,在细节描写上,也是有民族的特点。对反动势力的揭露,对灾难深重、富于反抗斗争精神的中国人民深深同情、对人民的革命精神和党悟寄予热切的希望,在小说在一起的。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鲁迅精神。
中国需要建设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要有一个伟大而全面的复兴,中华文明要为人类文明作出较大贡献。在思想文化、教育战线鲁迅思想鲁迅作品会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世人皆知,社会主义社会是从封建社会脱胎出来的,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带有浓烈的封建色彩,几千年的漫长封建社会缔造了这种根深蒂固的胎记。不可能短时间退化掉。鲁迅一生所关注的“国民性”、无情解剖的劣根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民所表现的还异常顽固。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目前国民在思想文化战线上的道德表现。国民素质是否与时俱进,官方媒体常说我们是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转轨时期,那么就是这个转轨时期,各种封建思想、封建残余会沉渣泛起。如当前,道德沦丧、价值观扭曲、腐败层出不穷、精神麻木、卖官鬻爵、信仰危机,助人为乐怕遭陷阱,见义勇为成为国宝式的人物,人民群众对目前腐败的容忍程度是空前的。种种乱象,都体现出民族劣根性的一面――善于歌功颂德,偷窥与告密,玩弄权术,明哲保身……现代我们回过头来看看,现代国民的现代素质,我们与鲁迅同处于一个“启蒙”之中。鲁迅还是我们同时代的指路人,鲁迅作品仍然是指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照见我们所有的缺失,鲁迅教导我们“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关键是“要我们克服麻木的神情,使他们改变精神”。一个国家强大的标志是经济、技术、精神。有经济技术,无精神,大宋王朝灭亡。只有经济无技术和精神,满清王朝覆灭。三者具备,所以说汉唐称雄。
精神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可能没有软实力,它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常常告诫我们,“人总要有一点精神”。这个民族更要有一点精神。一个国家最可怕的溃败,不是经济军事的溃败,而是文化的溃败,民族精神的颓丧是最可怕的。郁达夫在纪念鲁迅时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更可悲,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中国从臣民意识走向公民意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时下,需要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有独立精神意识的英雄人物教育人,那么,鲁迅和鲁迅作品就是当之无愧医治中国国民精神的良药。这就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伟大的鲁迅精神,认真研读鲁迅作品的现代意义,用深挖民族的劣根性来匡正民族的国民性。我们GDP世界第二,但我们的民族精神不一定同步,所以说,鲁迅作品是培养从臣民到公民的基本范本。弘扬鲁迅精神,学习鲁迅作品,是振兴民族精神的奠基工程。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范文第5篇
一、以铺陈交代背景。引人入胜
鲁迅先生十分擅长在小说的开头进行铺陈,在铺陈中为下文的阅读理解提供钥匙,并巧妙归结到表现的主旨上来。《故乡》先叙述“我”回故乡时的所见所感所思:隐晦的天气、呜呜的冷风、苍黄的空间、萧索的荒村等,勾勒出现实中故乡的影像。由此感受到的是“悲凉”并努力寻找记忆中故乡的“影像”。在这里,“我”的悲凉心情,可以说是笼罩全篇的情感。而触发这种心情的缘由,既有搬家之故,一种失去家园的心结,更因故乡凄凉的景象,使人“禁不住”生出悲凉之情。正是这种凄凉之景,为全篇中人物的活动设置了背景。在与母亲的谈话中,不经意间提到了闰土,也就巧妙地归结到人物的生活与命运上来。这一独具匠心的开篇,除交代背景外,还埋下伏笔,与下文勾连,不经意间暗示了对下文理解的钥匙。
二、以叙述展开故事。跌宕起伏
鲁迅小说作品主体部分的叙述,都是曲折起伏,纵横捭阖,体现出大手笔的驾驭能力。《故乡》在引出闰土之后,有一大段“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从他的外貌到谈吐,都是那么富有活力。正在读者期待闰土出场时,作品却宕开一笔,去写一个突然出现的杨二嫂。从她那“细脚伶仃的圆规”的外形,到“尖利的怪声”,到刻薄的语言。可以说,描写杨二嫂是神来一笔,不仅使作品的人物画廊多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富有个性化的人物,而且通过这个人物表现出故乡的变化,人性与人心的嬗变。整个情节的发展避免了平铺直叙,故事内容更丰厚,人物形象更饱满,情节发展更耐读。
三、以描写塑造人物。折射现实
小说是靠塑造人物反映社会生活。鲁迅小说中的人物,无论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都个性鲜明地表现出底层人物的不同形象代表。《故乡》中的少年闰土聪明能干,充满活力,并且善于言辞,说话滔滔不绝,给“我”介绍了看瓜与捕鸟的许多新鲜事。他们都是“迅哥儿”童年时的好朋友。从这些人物身上,我们感受到童年这个年华是多么幸福,而一旦走出童年,人生的命运又是多么无常。闰土已经变成“木偶人”,与“我”之间竟然形成了“厚障壁”。闰土是一个厚道、麻木的农民代表,与此相衬托的是杨二嫂,她家开过豆腐坊,算是小户人家。然而生活让她变得尖利刻薄,极端自私,她是陷入年困顿的小户人家的代表人物。小说中的人物是一面镜子,映照的不仅是人物自身的特点,也映照出那个时代的特点。
四、以对比揭示命运。强化效果
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鲁迅先生都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这种对比既可以在同一对象上反复进行,也可以在不同的对象方面进行。《故乡》中杨二嫂前后的对比,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对比,闰土与杨二嫂的对比,“我”与闰土关系的对比,现实中的故乡与想象中的故乡的对比,一组组鲜明而深刻的对比,无不在揭示着故乡的沉沦,人民生存的艰辛,并成为整个底层社会的印记。他们无不打上“辛苦”的烙印,或如“我”的“辛苦辗转”,或如杨二嫂的“辛苦恣睢”,或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这是社会转型期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那个时代特征的艺术展示。各种对比,从不同的方面或显示特征,或表现变化,或剖析心态,在阅读中是值得去细细品味和认真思考的。
五、以警句作为结尾。耐人回昧
鲁迅小说的结尾很有特点,语言简洁而耐人寻味。《故乡》的结尾:“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作者把对未来的希望形象地比喻为“路”,用最简洁的语言阐述了最深刻的道理。希望要靠奋斗去努力产生,唯有奋斗才有希望。这样的结尾,是作品悲凉气氛笼罩后点亮的光明之灯,照耀着的不仅是作品中人物所寻求的希望,也是在启示所有的人去走希望之路。鲁迅先生作品的结尾都很简洁、隽永、深刻,而本文的结尾更是经典名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