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精选5篇)

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计算机;因特网;行为,成瘾;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23)05-0530-02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的出现不仅给人们带来诸多的便利,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据2005年7月21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1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总数已经达到10300万,半年增加了900万,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8.4%。网民中以年轻人居多,其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占15.8%。随着上网行为的普及,其负面效应如网络过度使用、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IA)等健康危险行为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解广州市青少年网络成瘾健康危险行为流行状况,笔者对200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儿少卫生分中心进行的《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广州市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广州市全日制中学9所,中等职业学校4所,共调查有效学生2921名。其中男生1386名,女生1535名;初中生1203名,高中生1161名,职业高中生557名。

1.2 方法 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的“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内容涉及故意和非故意伤害行为、吸烟、饮酒和吸毒等物质成瘾行为、网络成瘾行为、易导致意外妊娠和性传播疾病的、饮食相关行为、运动锻炼相关行为等6个方面。本文主要针对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进行分析。采用集中填写问卷法,由专业人员利用上课时间组织学生以不记名方式自填问卷,并当场回收问卷。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并校验,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调查的2921名中学生中,在过去7 d内上网的有1978人,报告率为67.7%。其中男生966人,报告率为48.8%;女生1012人,报告率为65.9%。初中生765人,报告率为63.59%;高中生866人,报告率为74.59%;职中生347人,报告率为62.3%。以高中生最高,初中生次之(χ2=41.94,P

2.2 上网时间 见表1。虽然超过40%的中学生在过去7 d内每天上网时间≤1 h,但值得关注的是,有10.24%的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达到或者超过4 h,其中男生211人,女生88人,男生的报告率明显高于女生(χ2=71.4,P

2.3 上网目的 上网目的前3位分别为:娱乐(歌曲、VCD、flash)占60.97%,聊天占60.12%,查阅学习资料占46.73%。其中53.25%的男生上网目的是“玩游戏”,显著高于女生(3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6,P

2.4 不同性别、年级学生网络成瘾报告率比较 由表2所见,在多种网络成瘾行为中,“总想着网络有关的事情”、“不上网就感到不舒服”、“希望增加上网时间”、“上网时间超过自己的预想”、“想停止上网又不能自控”、“因上网而不能完成作业或逃学”、“向家长、老师隐瞒上网的事实”等方面,男生的报告率均高于女生(P值均

2.5 父母文化程度及家庭结构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 由表3可见,父母的文化程度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影响不明显;但家庭结构(学生是否与父母长期生活在一起)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有一定的影响。在“总想着网络有关的问题”、“想停止上网又不能自控”、“因上网而不能完成作业或逃学”、“向家长、教师隐瞒上网的事实”、“因上网与家长发生冲突”等网络成瘾现象方面,不是长期与父母共同生活学生的报告率均高于长期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学生(P值均

3 讨论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在提供知识、娱乐及各种信息方面确实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本次调查显示,有46.73%的中学生上网目的是“查阅学习资料”,说明网络的出现在学生查找资料、增长见识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调查显示,中学生上网行为比较普遍,上网目的以消遣娱乐(网络游戏、聊天)为多。男生上网多为获取信息和娱乐,选择“玩游戏”的比例显著高于女生。而在网络成瘾行为方面,男生的报告率也明显高于女生。这可能与男生有较强的攻击性、富于好奇和冒险精神以及难于管束等原因有关。随着年级的增长,各种网络成瘾行为的报告率也有上升的趋势,高中和中职学生的报告率明显高于初中生,这与国内的一些报道[2]类似。说明年龄也可能是一个影响因子,其原因可能与高中生或职中生越接近成年,家长和学校也越难以管束有关,也可能与高中和中职学生面临着高考和就业的压力,希望从网络中获得愉快和满足,或是以上网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与情绪问题有关。本次调查还显示,父母的文化程度对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不大,但家庭结构的不同对学生网络行为造成一定的影响。不能长期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包括单亲、离异家庭或父母在外地工作)的学生网络成瘾行为普遍高于与双亲同住的学生,尤其是在“因上网而不能完成作业”、“向家长、教师隐瞒上网事实”、“因上网与家长发生冲突”等网络成瘾行为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学生不能长期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缺乏关爱及有效监管有关。

中学生有很多健康危险行为,网络成瘾行为是其中之一。调查显示,有10.24%的学生在过去7 d内每天上网时间≥4 h,这种现象值得关注。长时间使用网络会使大脑中多巴胺水平升高,令人短时间内高度兴奋,但其后的颓废感却比之前更为严重[3],从而导致恶性循环。此外,由于网络空间可以超越空间界限建立大量的人际关系,促使人们脱离现实,正是这些心理特点对网络成瘾者产生难以抗拒的吸引力,使他们沉湎于虚拟现实[4]。中学生网络成瘾是社会大小环境与自身特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对其行为进行矫正的同时,应注意从社会、学校、家庭等诸多方面入手,加强预防。建议有关本部门和学校重视青少年的健康危险行为问题,研究制定相关策略和有效措施,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加强对网络成瘾学生日常行为的约束,共同创建有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降低学生网络成瘾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率,确保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4 参考文献

[1] 陈晓松.蚌埠职教中心学生上网情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4,25(4):465-466.

[2] 李晓驷,李泽爱.合肥市中学生网络成瘾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51-54.

[3] 谢延明.关于网络成瘾对任的心理影响的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5):150.

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针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象,近日,文化部、卫生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15个部门联合《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成瘾综合防治工程工作方案》。《方案》将推动出台本土化预测和诊断测评系统,完善网瘾综合防治制度规范。

随着我国互联网使用日益低龄化、便捷化,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日益普及,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直至成瘾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并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诱因之一。2007年,“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利用技术手段对未成年人在线游戏时间予以限制,但结果收效甚微。某某因玩游戏连续几天泡在网吧而猝死,某某因网瘾发作离家出走甚至误入歧途……类似这样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他们都有可能是“网络成瘾症”的受害者。

“网络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缩写作IAD),最早由葛尔?柏格在1995年提出,指的是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地沉浸在网络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具体症状为,患者对现实生活冷漠,对虚拟的网络游戏、情爱、信息等沉溺和痴迷。更有甚者,会表现为在上网时身体颤抖,手指经常出现不由自主敲打键盘的动作。不过,在业界,伯格的这一理论,目前仍存在争议。

其实,就大多数人而言,网络成瘾主要表现为上网时间过长。202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互联网用户每天的上网时间为19亿个小时,比两年前增加了60%。网络成瘾人群所占的比重也很大。2009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网民中网瘾群体比例为14.1%,人数约为2404.2万。而最近,澳门公布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况及成因研究报告显示,澳门已染网瘾的青少年约占总数的22.6%。

在网络成瘾诊断方面,早在2008年,国内就了首部《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网络成瘾被定义为一种精神行为障碍。但这一标准也引来不少争议。标准中表述:网络成瘾的病程标准为平均每日连续使用网络时间达到或超过6个小时,且符合症状标准已达到或超过3个月。很多网友以“一夜醒来成了精神病”自嘲。

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瘾大学生;状况调查

一、网瘾定义及危害

“网瘾”的概念,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格登博格(Goldberg)提出,随后,匹兹堡大学的金伯利·扬博士(Dr.Kimberly Young)发展完善了他的这一概念。“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简称IA)、“网络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或“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PIU),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1]。本文所指的网瘾为每天连续长时间上网进行与学习和工作无关的行为,包括网络游戏、单机游戏、聊天、视频、购物等。

目前,辽宁省高校大学生的网络使用非常普遍,网络对他们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影响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其负面作用也日益浮出水面,沉湎网络使得学生日常生活规律被打破,生物钟紊乱,身体虚弱,性格变得孤僻,容易产生悲观沮丧等心理障碍,甚至导致思维混乱、非正常死亡。一些学生因“网瘾”而降级、退学、犯罪等现象层出不穷,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小的伤害,也给当前的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如何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正常的上网行为,己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调查对象

为了调查辽宁省大学生的网瘾现状,本课题组在2023年6月至10月期间以辽宁省10所高校大学本科生为主体调查样本,包括的高校有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建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沈阳化工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体育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东北大学。此次调查投放问卷数1600份,有效问卷1341份,有效率达83.8%,其中男生为73%,女生为27%。

三、调查结果

1.辽宁省大学生网瘾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于2023年2月2日在京了2009中国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2009年青年网瘾调查报告》显示:每次连续上网时间的统计是确定网瘾的最佳隐性指标,目前我国城市青少年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4.1%,18—23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达15.6%[2]。通过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辽宁省大学生连续上网4至8个小时的有161人,占被调查总数12%,属于具有网瘾倾向的人群。连续上网8个小时以上的有82人,占总数的6.1%,属于重度网瘾的人群。把以上两个数据相加,18.1%应该是辽宁省大学生的网瘾比例。可见辽宁省大学生的网瘾比例比全国的调查数据要高。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能够提供给大学生的需求源越来越多,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深。

2.高年级学生网瘾比例高于低年级学生

根据调查问卷统计,本科四个年级网瘾人数和所占网瘾总人数的比例如下表: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高年级的学生,主要是大三、大四的学生网瘾人数较多,上网是一种中,从一方面来看,高年级同学设计到难度较大的专业课知识和就业信息,需要从网络上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源,从另一方面来看,随着年级的增高,高年级学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出现逃课和包宿上网等行为,利用大量时间来上网,进而发展成网瘾。

3.使用手机在课堂上网现象严重

手机这种移动通讯工具已经在大学生人群中实现全面普及,而且随着这个领域科技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手中的绝大部分手机都能够实现上网功能。根据调查问卷统计,1341名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均有手机,其中有1298名学生的手机具有上网功能,占总数的96.8%。在这1298人中,经常使用手机上网的有897人,占总数的69.1%,在课堂上使用过手机上网的有798人,占总数的61.48%,其中经常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有432人。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知,由于用手机上网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很多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上网,这样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听课的质量。

4.网络社交平台和网络购物逐渐成为形成网瘾的新诱因

众所周知,网络游戏是导致网瘾的最重要原因,有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无法自拔。相比于大家所了解的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网络娱乐等会导致网瘾,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一些网络上新兴的事物正在逐渐成为网瘾的新诱因。

根据调查统计,有1211人在使用微博、人人网等网络社交平台,占总人数的90.3%,其中有64.5%人认为他们的主要信息来源来自于这些网络社交平台。有445人每天都会坚持登录这些网络社交平台。有231人只要有空闲时间就会登录这些网络社交平台。网络社交平台提供一种信息沟通渠道和交友的平台,方便大家了解知识和信息的同时,也容易让大学生沉迷于其中。

同样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756人曾经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过网络购物,占总数的56.37%,有209人经常使用网络进行购物,占总数的15.58%,有85人对各类团购网站上瘾,占总数的6.34%。网购虽然有它的优势,但在网络上浏览大量有关商业信息,期望更低的价格购买到理想的商品和服务,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购买很多不实用的商品,甚至会为了购买而购买,消磨很多时间。

参考文献:

[1]付洪涛,姚飞,鲍杰,张艳辉.浅析大学生网瘾及辅导员因对之策[J].科技教育,2023.

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青少年 网络成瘾 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是20世纪人类社会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发明,是科技信息时展的产物。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它已经迅速地蔓延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互联网的发展与其所代表的全球化进程,是人类社会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在全球的不断传播,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正日益影响着使用互联网的人们的心理和行为。部分青少年由于沉溺于网络的虚拟空间,以致上瘾,对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众多研究表明“网络成瘾”可不同程度地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正常学习和生活,诸如生物节律紊乱、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学习成绩下降、逃课现象增多,甚至产生自杀意念和行为等,极大地妨碍了青少年的身心成长。

1.省略上发表问卷,调查18000个网络使用者的网络使用习惯,结果发现6%的人有成瘾现象,主要是青少年和有技术倾向的人。Morahan-Martin和Schumacherb以277位美国大学生为样本,调查发现网络成瘾的比例为8.1%,男女生之比为3.8∶1[1]。Wang报道网络成瘾在澳大利亚大学生中的比例为4%,男生高于女生[2]。Johansson采用电话访谈和邮寄问卷的方式对3237名12―18岁的挪威青少年进行调查,发现网络成瘾的比例为1.98%,男生与女生的比例是1.6∶1。Kima和Yang报告韩国中学生网络成瘾的比例为1.6%―4.9%。Leung采用电话访谈的形式对出生在1977―1997年的699位香港人进行调查,发现网络成瘾比例占调查人群的37.9%[3]。而另一项在香港的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成瘾的比例为14.7%。台湾高中学生网络成瘾的比例为12%―13.8%[4]。林绚晖等人(2001年)调查293名大学生上网人群中IAD者有28名,占总数9.6%[5]。吴汉荣等人(2004年)调查已接触并使用网络的1617人中,有170人符合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网络成瘾发生率为10.5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12.86%,高于女生5.57%,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6]。总之,由于诊断标准、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的人群种类不同,网络成瘾的患病率文献报道差异较大。但从中也可以发现青少年的网络成瘾率还是比较高的。

2.青少年网络成瘾原因研究

目前关于网络成瘾的成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不能用单一模式来解释,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2.1人格因素

网络成瘾者具有明显的人格特点。Yang和Caplan研究发现具有依赖、害羞、抑郁、孤独、低自尊等人格特征的人容易发生网络成瘾。Chak和Leung以722名香港人为样本,探讨网络成瘾与人格特征――羞怯、心理控制点的关系,发现羞怯、外控倾向评分与网络成瘾评分呈显著性正相关,是网络成瘾的预测因素。Lin和Tsai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对753名高中生进行调查,探讨网络成瘾与感觉寻求(sensation seeking)的关系,结果显示网络成瘾者的感觉寻求总分及脱抑制分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非成瘾者。刘传新等报道人格特征中奖赏依赖与大学生网络成瘾有密切的关系[7]。

2.2网络使用动机因素

网络成瘾者在网络使用动机上更倾向于互动游戏、匿名交往、自我肯定、虚拟社区(虚拟现实)、娱乐放松、消磨时间等动机。Morahan-Martin和Schulnacberb对277位美国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网络成瘾学生与非成瘾学生相比,上网的原因较多的是结交新朋友、登陆、情感支持、分享共同爱好、娱乐放松、游戏、虚拟现实、消磨时间等。Yang和Tung发现利用网络寻求心理满足、娱乐、社交等动机与网络成瘾呈正相关。Chou综述网络成瘾的文献,认为网络本身并不会使人成瘾,但一些特定的网络功能,如交互功能,对网络成瘾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8]。

2.3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是影响青少年身心成长的重要因素,家庭矛盾、家庭暴力、单亲家庭、家庭功能不良、亲子关系差、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成员犯罪吸毒等与网络成瘾的关系密切。李涛和张兰君研究发现网络成瘾倾向大学生的父母较对照组更多地采用过分干涉、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范方等报道网络成瘾倾向组儿童的家庭在沟通和情感介入方面两极分化,表现为更多的专制粗暴或过于迁就、溺爱,网络成瘾倾向与家庭功能高度关联。

3.思想政治教育矫正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优势,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和生活辅导,使学生了解网络游戏的内在机理和对个体、社会的影响。有了理性的认识,大学生就可能避免因为好奇而过分沉迷网络游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多同那些网络成瘾的同学交流,使他们认识到老师的关心,并且对已戒除网瘾的同学安排帮扶对象,让他以自己的经历来劝导说服其他尚未戒除网瘾的同学。创造机会鼓励他们主动交流,引导他们走出因为交流困难而寻求虚拟交往的迷宫。当然,在对上网成瘾同学实施专门的心理辅导的同时,也要注意面对其他学生的教育指导,使他们都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标本兼治。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丰富校园生活,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文体活动,将学生的兴趣转移,让学生拥有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并逐渐融入集体。扩大学生现实交流的空间,拓展展示学生才能的舞台,是缓解学生情感焦虑的重要途径。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科技实践活动,并且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开设有关恋爱、学习、就业、人际交往等问题专栏,让学生之间通过网络本身,找到自己的“良药”。

刘纯姣[9]的研究表明,思想教育可以明显改变网瘾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思想教育使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降低,敏感性提高,自控力增强,上网时间减少,参与社会交往、学习的时间增加,人际关系改善,现实人际交往能力增强,自信心提高,能深刻体会网瘾对身心的危害。研究认为,如果学校措施得当,心理咨询师坚持不懈,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及家长有力配合,学校各级领导重视,思想教育与心理辅导相结合就是一种有效的大学生网络成瘾群体干预手段。

参考文献:

[1]Morahan-Martln JM,Sehumacker P.Ineldence and correlates of pathologleal Intem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J].ComPut Human Behav,2000,16:13-29.

[2]Wang Wei.Intemet dependency and psyehosocial maturity among college students[J].J.Human-ComPuter Studies,2001,55:919-938.

[3]Leung -Generation Attributes and Seductive ProPerties of the Inemet as Predlctors of Onine Aetivities and Internet Addiction[J].Cyberpsyehol Behav,2004,7,(3):333-348.

[4]Yang SC,Parison of lntemet addicts and non-addiets in Taiwanese high sehool[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7,23:79-96.

[5]林绚晖,阎巩固.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4):281.

[6]朱克京.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相关因素的路径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4,11,(20):1363-1364.

[7]刘传新,杨彦春,张丽霞,等.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三维人格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12):1122-1133.

[8]Chou C,CondronL,Belland JC.A revlew of the research on Intemet addiction[J].Educational Psyehology Review,2005,17,(4),363-388.

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成瘾 中职生 人际关系 相关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网络日益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网络对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巨大影响吸引了心理学家愈来愈多的关注和研究。而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网络成瘾对于人际关系是有一定的影响的,我国关于网络成瘾理论的研究有许多,但尚未有关与网络成瘾与人际关系相关的调查报告,本研究希望能从这一角度出发,更进一步的关注网络成瘾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特别是人际关系方面。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地探讨如何恰当地引导青少年,将课内外的学习生活与网络这一强大的工具结合起来,促进学习,并培养青少年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学习态度和上网心理,从而使其建立起和谐人际关系,促进其健康发展。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研究的被试来自广州市区内三所中职学校,发放问卷432份,回收有效问卷388份,其中男194人(50%),女194人(50%),一年级161人(41.5%),二年级127人(32.7%),三年级100人(25.8%),平均年龄17.3岁(SD=1.11)。

1.2研究工具

(1)中文网络成瘾量表。该量表由台湾大学心理系陈淑惠教授编制,全量表包含五个因素:强迫性上网行为、戒断行为与退瘾反应、网络成瘾耐受性、时间管理问题、人际健康问题,共有26题,总分为104分,总分代表个人网络成瘾的程度,越高表示网络成瘾倾向越高。初步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各因素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70于.82之间,全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92。

(2)中学生人际关系测量量表。该量表由邬庆祥老师等编制,收编于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心理测量》一书中,全表共36题,总分为36分,总分代表人际关系好坏程度,越高表示人际关系越好。其中,30-36分以上为人际关系很好,25-29分为人际关系较好,19-24分为人际关系一般,15-18分为人际关系较差,15分以下为人际关系极差。

(3)网络使用情况背景调查。该调查表系自编,以了解受试者使用网络的一些基本情况。内容包括第一次接触网络时的年龄、上网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家人的态度、常去的网站等。

1.3统计工具:本次调查研究的数据分析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

1.4研究方法。本次调查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先从广州市8个区中随机抽出3个区,再在每个区中随机抽出一间学校,在一年级至三年级中每个级随机抽出一个班,班里除了被有关机构鉴定为弱智以及从未上过网的同学外,其他同学都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

2、结果与分析

表1与表2可以看出,广州市城区大部分中职生的人际关系还是处于不错的水平的,平均分为26.26(SD=4.24),男女生之间、各年级之间的分数差别不大。69.6%的中职生的人际关系都是较好的,人际关系极差的中学生只占少数(0.5%)。

由表3可以看出,在.01的水平上,广州市城区中职生的人际关系与网络成瘾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网络成瘾的得分越高,说明其网络成瘾的倾向越严重;人际关系的得分越高,说明其人际关系越好。广州市城区中职生的中文网络成瘾与人际关系之间存在负相关也就是说,学生网络成瘾得分越高,网络成瘾的倾向越高,则其人际关系得分越低,人际关系就越差。

由表4可以看出,男生和女生在网络成瘾耐受性、网络成瘾戒断反应及强迫性上网方面存在差异,在时间管理问题、人际健康问题及人际关系总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一年级与二年级之间在人际关系与网络成瘾各方面都不存在差异;一年级与三年级在网络成瘾戒断反应反面存在差异,在网络成瘾耐受性、强迫性上网、时间管理问题和人际健康问题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人际关系方面不存在差异;二年级与三年级在强迫性上网方面存在差异。

3、广州市城区中职生网络成瘾与人际关系之间的相关

通过前面的统计分析,我们欣喜地看到,广州市城区中职生的人际关系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69.6%的学生人际关系都处于较好或很好的水平,人际关系极差的学生只占少数,且网络成瘾倾向不严重,大部分学生的网络成瘾倾向都比较低,只有极个别学生较严重。在.01的水平上,广州市城区中职生的网络成瘾与人际关系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由于网络成瘾得分越高,说明其网络成瘾的倾向越严重;人际关系得分越高,说明其人际关系越好。两者之间存在负相关也就是说,学生网络成瘾得分越高、网络成瘾的倾向越严重,则其人际关系得分越低,人际关系就越差。

有些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成日忙于点击,很少专注地思考问题,很少主动与身边的人交流,容易加剧自我封闭,造成人际关系的异常;有的青少年沉溺于在网上扮演“虚拟角色”,把自己分成若干角色,带来角色冲突的迷惑,以致与现实角色之间产生二重或多重人格的冲突,甚至有可能导致“人格分裂”;还有的青少年由于对网络的依赖乃至于迷恋会形成网络孤独症,产生人际信任危机,以致产生猜疑、孤僻等心理障碍。青少年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孤独(Roscoe & Skomski,1989)。他们觉得空虚、孤立、厌倦。在自己觉得被人拒绝、排斥、孤立,无法控制情景时,他们更可能认为自己孤独(Woodward & KalyanMasih,1990)。男孩子在孤独方面遇到的问题似乎比女孩子多,这可能是男孩在表达自己的感情上困难更多一些(Chang,Lei & Guo,2004;Xu,Farver,Schwartz & Chang,2003)。本次调查中,13.7%的被试常常会感到孤独寂寞(女生45.3%,男生54.7%),12.1%的被试宁愿呆在家里上网也不愿意与朋友出去玩。

青少年在网络交往过程中往往缺乏真实的感情交流,青少年“网恋”、“网婚”现象较为普遍,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对异性有着朦胧的情愫与幻想,现实生活中的人总是有缺憾的,但由自己想象出来的“梦中情人”则肯定是非常完美的,这就是为什么网络能不断的制造浪漫爱情的原因。本次调查发现,13.4%的被试曾一次或多次试过网恋,且不少被试表示对于网恋并不抗拒,青少年在网上打情骂俏、变友、多角恋爱等行为经常发生。另一方面,网上泄密、网上暴力、网上恐吓、网上欺骗、网上病毒等给青少年带来的是惶恐不安,由此产生交际的焦虑。网络还会诱发“情感冷漠症”。不少青少年把兴趣、情感转移到电脑世界之中,以致在现实生活中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亲友冷淡,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严重时对一切都漠不关心。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研究协会的一份报告指出,在每周上网超过5个小时的青少年中,由25%人表示他们与家人及朋友待在一起的时间少了。

在网络的影响下,青少年交往动机明显发生变化:一是模糊,由于网络上的交往对象十分广泛,并且带有不确定性、虚拟性、隐蔽性,有许多青少年对交什么样的朋友,怎样交友,为什么交友,在思想上比较模糊;二是肤浅,由于网络社交的虚拟性,可靠程度较低,大多数青少年认为它仅仅是消遣,“点头之交”多一些,真心好朋友却难寻觅,不少青少年在上网交往时更愿意与一些性格怪异、语言偏激者交往,甚至崇拜网上暴力者、黑客;三是极端,据相关调查,高达52.3%的青少年在网上聊天、交友时主要是找共同的兴趣点,许多人一上网就钻进自己的兴趣区域,这种“人以群分”的极端风格是狭隘的,不利于青少年个性的全面发展。

网络的虚拟性、随意性、隐匿性容易使青少年交际责任感减弱【3】。中学阶段是个头发展的关键期,中学生生理发育逐渐成熟,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觉醒。伴随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和发展,中学生初步形成了对待世界、对待人生、对待社会、对待集体和他人的态度,而且评价各种态度的观点和标准也逐渐形成。这些态度势必会反映并体现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并成为影响中学生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由于网络提供的是一个虚拟社会,它很难形成像现实世界那样明确的社会规范与道德准则,有很多行为也难以受到法律的明确约束。许多调查都发现,由于青少年网民是以“隐形人”身份在网上自由操作,摆脱了现实社会所有伦理道德关系的束缚,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忘却自己的社会责任,从而丧失道德感和责任感。有相当多的青少年认同网上欺骗行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78.6%的被试曾经在网上撒过谎,他们认为在网上聊天彼此之间都不认识,相互欺骗是很正常的,也有的青少年认为在网上可以欺骗对方,但不能伤害别人。在互联网上,他们可以随便与一个陌生人倾心交流,也可以毫无顾忌的谩骂、嘲笑、诽谤别人。而在现实社会中的任何法律法规都无法对这些行为进行规定,这种灰色地带,致使部分青少年一切从自我出发,想怎样就怎样,丝毫不顾忌别人的感受,这样自私、不负责任的交往观很容易使青少年形成任性、放纵、不负责任等不良习惯,对于青少年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和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这些问题的产生,对于规范网络制度提出了一个重大挑战。

4、结论与建议

4.1在.01的水平上,广州市城区中职生的网络成瘾与人际关系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也就是说,网络成瘾倾向越高的广州市城区中职生的人际关系越低。

4.2重视发挥社会环境的关心和制约作用,营造良好的家庭、学校生活氛围,融洽家长、老师、同学、朋友等现实人际关系,在生理保健等方面给青少年更多的关心;强化青少年网站建设,设立宣传正面信息的网站,强化学习、交友、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就业等青少年感兴趣和为青少年服务的网络信息,凝聚青少年。再次,发挥家庭的重要作用,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家长要注意控制青少年上网的时间,安排足够的机会让他们参加有益的社交活动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家庭、学校、社会面对各种人际交往问题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使他们的交往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最后,加强网络管理,加大网络立法力度,逐步建立网上信用制度,增强青少年网上交际的责任感、安全感;利用技术手段,加强对网上不良信息的过滤;加大打击力度,净化公共网吧的环境,严格控制不良信息的接收和传播。

参考文献:

[1]李宏利等.互联网对人的心理影响.心理学动态,2001.9(4):376-381

[2]李萍.网络与青少年人际交往.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4:33-35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