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教案(精选16篇)

皇帝的新装教案(精选1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皇帝的新装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皇帝的新装教案 篇1

  设计思想:

  这则童话故事寄寓着安徒生对世俗世界的习惯及传统的深深谴责和对纯真本然事物的热切向往。学生大多对这则故事比较熟悉,但分析、理解思想内容时却仅能停留在“讽刺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虚伪、愚蠢”上。如何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是尝试的主要任务。因此,设计好导读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文章的主旨是教学设计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1、分析主要人物特点。

  2、归纳课文思想内容。

  二、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大家爱读童话故事吗?为什么呢?因为童话故事生动、有趣,想象奇特,同时在每一篇故事后蕴含一定的道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看看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介绍作者:

  安徒生,19世纪丹麦杰出的童话作家,一生共写成160多篇童话。我们比较熟悉的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整体感知:

  先让学生根据以下问题接龙复述课文:(出示投影片)

  1、皇帝有何嗜好?

  2、两个骗子怎样设的圈套?

  3、面对新装,老大臣有何心理活动?他回去如何对皇帝汇报的?官员有何心理活动?他又是如何汇报的?

  4、皇帝面对新装,想什么?说什么?

  5、为新装举行的大典上,老百姓们看到什么?他们又是如何想、如何说的?

  6、最后谁说出真话?

  7、最后结果如何?

  (评析:此项练习旨在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通过这些题,可以把全文内容提起来,并为下文分析人物特点、人物受骗原因做准备。)

  重点分析与训练:

  (一)根据课文5-21段分析故事的主要人物——皇帝的特点。

  请看投影屏幕:1、课题是皇帝的新装,这件新装有何特点?这样的衣服你认为会不会存在?既然大家一读就知道新装是假的,为什么两个骗子还有那么大的胆子去骗皇帝?

  2、皇帝一心想穿上这件新衣,为何没有一开始就亲自去看布料?当他亲自去,面对空织机时有何心理活动?

  3、当他觉得老百姓的话似乎是真的时,为什么还要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教师明确:

  因为皇帝虚荣、爱面子。他想:我是皇帝,我不能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去,我得撑下去。

  4、请你根据以上问题给课文加一个副标题:一个……的皇帝。概括皇帝的特点。最好能结合课文做些解释。

  (评析:这四道题在难度上是有梯度的。第一题的第一、二问,学生都能答出,第三问和第二题就需要动动脑筋回答,而第三题只有个别好学生才能答出,这样一方面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同时又富挑战性。)

  学生发言,教师明确:

  一个愚蠢的皇帝。他在这样一个简单的骗局前受骗就说明他的愚蠢,而且作为一个皇帝不知道哪个大臣称职。

  一个不称职的皇帝。他每天只知道换衣服,既不关心他的队,也不关心国家大事,人们说起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一个虚伪的皇帝。他明明什么也没看见,却不敢说出来。

  一个可悲的皇帝。两个骗子用这么简单的骗局就能骗他,而且他还不知道哪个大臣称职,还要用衣服去检验,非常可悲。

  这些正是皇帝的特点。也正是由于他的这些特点,才使这样简单的骗局成功,才导致他可悲的下场。

  (二)分析、归纳课文的主题思想:

  通过分析一下文中各人上当受骗的原因归纳出主题思想。

  1、两个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却骗许多人,其中第一个上当受骗的人是老大臣。请大家想想:皇帝派老大臣第一个去看布料,是根据老大臣的什么特点?——理智,诚实。

  2、“理智”的意思是什么?——有辨别是非、控制自己的能力。

  3、老大臣是诚实的吗?他说假话没有?

  4、老大臣明明什么也没看见,也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回去却说假话,他是理智的吗?那么是什么使他丧失理智,或者说他怕什么?——怕别人说他是不称职的、愚蠢的。

  (评析:这几道题的难度也有着一定的梯度。)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在面临诚实与虚伪、真与假的抉择时,当诚实被视为愚蠢与不称职时,谁还有勇气去面对呢?因此,自私、虚荣使老大臣说假话。

  5、再看第二个被派去的官员,面对同样的、世俗的压力,且有前一个老大臣的“佐证”,他的选择会是什么?——说假话。

  6、再看皇帝呢?作为一国之君,他又为什么会上当受骗呢?

  教师明确:皇帝也害怕别人说他是愚蠢的、不称职的,可以说:在同样世俗的压力下,皇帝自然而然地就说出假话。

  总结:皇帝、老大臣、官员、以及老百姓等人都是在世俗的压力下,因为自私、虚荣才上当受骗,继而又去骗别人的。(板书)

  7、但最后还是有人说出真话,是谁?——一个孩子。为什么孩子能说真话?

  明确:因为他不怕丢官,不怕别人说他不称职。孩子是天真、纯真的,没有私心杂念,所以他不害怕世俗的压力,能说出真话,揭开骗局。这种没有私心杂念也可以叫做无私。(板书)

  梳理、归纳:在这个并不高明的骗术前,说出真话难不难?不难,一个孩子就能说出。那为什么那些成人、身居要职的人反而不能呢?作者想批判什么、呼唤什么呢?

  教师总结:作者通过着意安排,让一个孩子说出真话,揭开骗局。这个“天真的声音”在一个谎言充塞的世界里,显得格外响亮,也格外珍贵。只有天真活泼的儿童,才是最纯洁无暇的。安徒生通过这篇童话对世俗世界的习惯及传统进行深深的谴责,表达对纯真本然事物的热切向往。启示我们:做人要保持心地的纯洁、纯真,做一个真诚的人,讲真话,反对社会现实中的假丑恶现象,让真、善、美充满人间。这就是这篇童话故事的主题思想。

  (评析:通过以上导读题,可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分析课文、归纳出思想内容。)

  小结:这节课我们先分析故事的主要人物——皇帝的特点,接着又通过分析各人物上当受骗的原因归纳本文的思想内容。

  布置作业:

  以《〈皇帝的新装〉后转》为题,写一篇新童话,字数不限。要求:结合课文进行合理的夸张和想像,语言要保持原文朴实无华的风格。

  皇帝的新装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安徒生及文章内容。

  2、把握文中人物个性特点。

  3、初步感知主题。

  二、教学难点及重点;

  个性化朗读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皇帝的新装》。大家了解安徒生吗?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作品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野天鹅》,《大克劳斯和小克劳斯》等)

  (二)、复述情节:

  大家都看过本文了吗?谁来给大家简要地复述一下这个故事?(图片提示,显示主要情节: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学生复述。

  (三)、找出圈套:

  提问:从刚才的故事里,大家可以看到,骗子要行骗成功,往往要设下一个圈套,你能否从文中找出表明骗子设下圈套的这句话。(这种布有一个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强调“称”字的特殊读音:称chen职;杆秤cheng)

  (四)、明确人物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问: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为什么会一丝不挂地到大街上游行,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背后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呢?明确:

  骗子:行骗

  皇帝:受骗

  大臣:助骗

  百姓:传骗

  小孩:揭骗

  (五)、读一读,演一演

  在刚才大家说的各种“骗”中大家认为哪一种“骗”最精彩,找出来读一读,演一演,并说说你为什么觉得这部分精彩。

  1、学生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表演,教师点拨。

  2、挑选比较优秀的且能代表各种“骗”的小组在班中交流。表演完一组,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且分析原因。

  (六)、归纳小结:各个人物性格特点

  皇帝:昏庸、愚蠢。

  大臣:阿谀奉承、愚蠢、虚伪、自私。

  百姓:怕被杀头,怕被人嘲笑

  小孩:天真烂漫,无私无畏

  (七)、探讨主题:

  1、骗局最后还是被揭穿了,但为什么要借小孩的嘴来揭穿这各骗局呢?

  2、骗局揭穿后,皇帝及其一帮人阵脚大乱,提着裤子逃跑了吗?为什么?

  3、该向谁学习?有人认为要向骗子学习,你认为呢?

  (八)、作业:

  1、读一读,写一写:(选择自己不会的)

  炫耀( ) 称职( ) 滑稽( )

  陛下( ) 头衔( ) 骇人听闻( )

  2、想象力训练:

  (1).想象皇帝回宫后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2).想象假如孩子没有把真相说出来,结果会怎样?

  皇帝的新装教案 篇3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以前都读了些什么童话?在童话世界里,我们认识了“灰姑娘”,知道了勤劳善良互助是一种美德;我们认识了“小红帽”,知道了面临困难和敌人时要冷静、机智;我们还认识了“丑小鸭”,知道了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也不能放弃……童话世界真是一个神奇的世界,让我们获益匪浅。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来自童话王国的皇帝,他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设计意图: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深受学生的喜爱,从两个设问导入,引发了学生对童话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童话故事中的所得,也正是学习童话故事的主旨所在。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

  (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皇帝)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故事内容。

  (描述了一个昏庸无能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讥刺统治阶级的虚伪、愚蠢、自欺欺人的丑行。)

  2、全文围绕皇帝的那件“新装”写了哪几个片段?

  (爱—织—看—穿—议—揭)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的首要目的就是教会学生阅读,提高阅读水平与能力,那么学生是否能迅速、准确地把握文本所表达的内容则是衡量阅读水平与阅读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准。要求学生必须学会能够用简洁的语言去概括故事内容。(学生能回答出故事内容即可,思想内涵可以在分析文本后再归纳。)故事内容较长,它以“新装”为线索,让不同人物在这骗局中登场,整理成六个片段,可以让学生对故事的条理把握更清晰。

  (三)研读文本,把握人物

  1、主人公——皇帝已粉墨登场,让我们走近他,了解他,请大家用“一个-的皇帝”的句式,为这篇文章加一个副标题(板书)并陈述理由。

  (要求自由朗读,独立思考并完成,然后小组成员相互交流。)

  如:

  “一个愚蠢的皇帝”:根本没有布,根本没穿衣服都不知道。

  “一个虚伪的皇帝”:天天换,时时换,刻刻换,只为追求外表美。

  “一个昏庸的皇帝”:不关心国家百姓,只知道穿新衣服。

  “一个无能的皇帝”:听信大臣的话,没有自己的主见。

  ……

  2、这个可怜的一国之君真是丑态百出,他之所以会赤条条地在大街上游行,除了他自己的责任外,还有谁的原因?(引出第二批人物:两个骗子和大臣们)你们如何去评价他们?(要求独立思考,然后小组成员相互交流)

  如:

  大臣们:不敢说真话,极不称职。欺上媚上,只为保住乌纱帽。既是受骗者又是行骗者。

  骗子:

  ①骗子行骗,是为了捞取钱财。

  ②骗子针对皇帝的贪图安逸不理朝政,设下骗局教训他。出发点是好的,希望他做个好皇帝。

  ③作者在文章结尾没有写骗子的结局如何,其意可能是向读者敞开一扇感情之门——他痛恨的不是骗子。

  3、俗话说“纸是包不住火的”,不管骗子如何吹嘘这布料的神奇,不管大臣们如何吹捧布料的鲜亮光彩,真理总是会像黎明之星,出现在黑色的夜空。是谁第一个戳穿了这个骗局,扯下众人的面具?

  (小孩子)

  为什么让一个“小孩子”道出真相?

  正所谓“童言无忌”,让一个小孩说出真相符合实际。其次,它虽出自孩子之口,却代表了百姓的意见,以致大家都重复着“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在这个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混浊世界里吹来一缕清风。真理之星火开始燎原。

  让新装失去了神奇,让官员掉下了面具!童话的神奇色彩与现实意义同时呈现了出来!

  4、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人物形象,领会童话的深刻内涵。

  (可以读片段。针对人物的形象,分析朗读语气,引导学生朗读)

  如旁白:自然、平缓

  皇帝:傲慢、自负

  骗子:油腔滑调、阿谀奉承

  大臣们:语调迟缓,故作镇定,毕恭毕敬

  小孩:天真

  ……

  设计意图:1-3题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研读、通过人物语言、心理的分析去把握人物形象,并从中逐渐领悟童话深刻的内涵。而对骗子的评价,则可以是多角度的。在进行上述环节教学时,安排学生先独立思考后讨论,是为他们提供一个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空间。第4题的设计,是在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并加以朗读指导,从而更好读出感情、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对人物有更深的印象,让人物形象在语言中再现。

  (四)合理想象,创新阅读

  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让我们再一次目睹这场荒唐的骗局游戏,这个游戏的各角色回宫将会如何呢?我们来个现场采访:

  请同学扮演:皇帝一人,骗子一人,大臣一人,小孩一人,其他同学扮记者。记者要合理设计要提的问题,被采访者作答。

  如(问皇帝)大街上都传着“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这句话,对此你有何想法?

  (对骗子、大臣可以同样提这个问题)

  (问小孩)大家都说衣服很美,你怎么说他没穿衣服呢?你不怕大家说你愚蠢吗?

  设计意图: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以答记者问的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展开合理的想象,为下个环节“体会感悟”打下基础,也为练笔作一个铺垫。

  (五)体会感悟

  当我们初读《皇帝的新装》时,我们会为皇帝赤裸着身子举行游行大典的滑稽丑态而发笑,笑声过后的现在,我们不由得深思,想想,你在这童话中收获了什么?

  如: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不能像皇帝、大臣般不称职。

  要敢说真话,保持一颗纯洁的童心。

  要把聪明用在正道上,为集体、国家做贡献。

  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受迷惑……

  教师总结:在现实生活中,诱惑、虚荣总会有的,只要我们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只要我们多一份责任心,多一份爱心,多一份真诚,多一份率真,世界就会更美好!

  设计意图:学生在充分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谈情感体验,是水到渠成,让他们更真切地感受到虚伪、欺诈是多么丑陋,而真诚、坦荡是多么高尚。

  (六)迁移训练(作业)

  根据刚才的答记者问,同学们打开你的想象空间,为这篇童话续个结尾。

  设计意图: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除了口头语言的,还有文字语言的,续写即是一个培养想象力的机会,又是个培养表达能力的途径。

  皇帝的新装教案 篇4

  

  1.理解童话的故事情节,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2.学生合作探究的主旨,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3.体会童话深刻的内涵,培养学生敢于说真话的品格。

  

  2课时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

  让学生围绕步骤一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三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三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不能独立完成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学法指导:  针对步骤四中的品析语言,赏析人物

  理解词语在句中含义的方法指导:

  1.确定某词的具体含义或指代义。

  2.结合语句,分析该词作用。

  3.结合全文,分析艺术效果。

  4.结合全文,分析表达情感。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同学们,诗意的童话故事装点着我们幸福的童年,像《海的女儿》《丑小鸭》《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哪位同学能流畅地讲述一个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给大家听呢?(待学生讲完后)精彩动人的故事总是令人难忘的,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倾听19世纪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给我们讲《皇帝的新装》(板书课题)。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生难字词

  (1)字音

  滑稽(ī) 陛下(bì) 头衔(xián) 骇人听闻(hài)

  钦差大臣(qīn) 随声附和(hè) 炫耀(xuàn) 勋章(xūn)

  称职(chèn)

  (2)词义

  炫耀:本课指夸耀。

  称职:能够胜任所担当的职务。称,适合。

  愚蠢:头脑迟钝,不灵活。

  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已坏到无法挽救。救药,用药救活。

  妥当:稳妥适当。

  华丽:美丽而有光彩。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骇,惊叹。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毫无主见,一味盲从。附和,跟着别人说。

  2.作者名片

  安徒生(1805~1875),全名是汉斯克利斯坦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安徒生出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3.文件知识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 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以被 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他们人格化。

  步骤二 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听课文录音,注意边听边想象,看能否在脑海里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并思考下面问题。

  1.课文写了哪些人物?谁是中心人物?

  人物:皇帝、骗子、老大臣、侍从、百姓、小孩子;中心人物:皇帝。

  2.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几个情节?

  以新装为线索;爱新装—织新装—看新装—穿新装—揭新装

  3.复述课文。

  提示:(1)皇帝有何嗜好?课文怎么写皇帝爱新装的?

  (2)两个骗子怎样设的圈套?

  (3)皇帝先后派了诚实的老大臣和官员去看织布,面对新装,老大臣有何心理活动?他回去是如何向皇帝汇报的?官员有何心理活动?他又是如何汇报的?

  (4)皇帝面对新装,想了什么?说了什么?

  (5)为新装举行的大典上,老百姓看到了什么?他们又是如何想的,如何说的?

  (6)最后谁说了真话?

  (7)结果如何?

  步骤三 质疑问难,深层探究。

  分角色朗读,读出各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旁白一人,皇上一人,老大臣一人,诚实的官员一人,小孩一人 ,其余所有角度一人)仔细思考下列问题。

  1.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语句是哪一句?为什么骗术能步步行通?

  (1)“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2)骗子胡说那件衣服具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不但抓住了皇帝的昏庸无能而又想辨别出官员是否称职、是聪明还是愚蠢的心理,而且抓住了大臣们只想保住官位而阿谀奉承的心理,因而骗术步步行通。

  2.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从皇帝到老百姓都不敢说自己根本看不见它,这是为什么?

  因为骗子说“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大臣们怕人说自己不称职,老百姓怕人说自己愚蠢,皇帝既怕被人说不称职,又怕被人说愚蠢,所以都不敢说真话了。

  3.后来,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真话,紧接着老百姓也都说真话了,而皇帝和他的内臣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你是怎样理解的?

  “仍然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是前面所表现的虚伪的继续和深化。如果让“戏”就此收场,则害怕国人明白了自己的昏庸、愚蠢乃至不够格做皇帝;继续“演”下去,则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这充分暴露了皇帝内心的怯弱虚伪。

  4.为什么老百姓刚开始不敢说真话,后来却又敢说实话了?

  老百姓开始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好像他们都看见了皇帝穿着的“新衣”。大人们说的都是假话。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说的是实话。老百姓们私下里低声地把这孩子的话传播开来,最后都说“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也都说了实话。

  在封建专制统治下,老百姓胆小怕事,他们怕触犯皇帝,又怕受人讥笑,因而不敢讲真话。但老百姓的顾虑远 不像官员那么严重,比大臣们要少点私心。没有官可丢,没有职可罢,因而能把真话传播开来。

  5.这场骗局为什么是由一个小孩来说出真相的?

  在这样一个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世界里,作者让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喊出了“天真的声音”,讲出了谁也不敢说出的真相,使得“新装”顿时失去神奇的作用。说明了小孩子既天真又大胆、率真,从一个侧面反衬了成年人的自私和虚伪。这一笔,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

  步骤四 品析语言,赏析人物。  (一)品析语言

  仔细品味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用“不惜”“所有”“都”“既不”“也不”“除非”等词语把皇帝爱穿着的癖好夸张到极点。突出他的昏庸无能,荒唐可笑和爱慕虚荣。

  2.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

  一“转”二“扭”写皇上做作的丑态,也表现了皇帝的自欺欺人。

  3.“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贵重的衣服。”

  四个“多么”写出了众人的虚伪。

  4.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采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既说明皇帝喜欢新装已经到了成癖的程度,也写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穷奢极欲,又为后文行骗作了铺垫。

  (二)人物赏析

  1.请用下面一句话说说文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皇帝:

  我认为皇帝是一个______的人,因为______。

  我认为皇帝是一个爱美的人,因为文中的皇帝一天到晚考虑的总是如何换穿新衣服。

  我认为皇帝是一个虚伪自欺欺人的人,因为他明明看不见这衣服,却装模作样地看衣料,穿新装。

  我认为皇帝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因为他身为皇帝,不去管理国家大事,不去关心臣民百姓,而是整天呆在更衣室里,可见他是昏君。他听信骗子的谎话,他还听信内臣们的话,赤身裸体去行街,都说明他一点儿头脑都没有。他是个十分昏庸的皇帝。

  本文塑造了一个昏庸无能、愚蠢至极、爱慕虚荣、自欺欺人的皇帝。

  2.说说大臣、骗子、百姓、孩子各是什么样的人?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

  (1)大臣——虚伪、愚昧、阿谀奉承。

  骗子——狡猾、善钻空子、行骗有术

  百姓——胆小怕事、人云亦云。

  孩子——天真无邪、敢说真话。

  (2)最喜欢小孩。

  步骤五 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总结课文

  (1)总结主旨

  这篇童话讽刺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昏庸、愚蠢、虚伪、狡诈、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本性,无情鞭笞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它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2)写法探究

  本文想象丰富而且奇特,夸张大胆而且合理。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都不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存在的,为什么却又能够令人信服?

  本文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虽然不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存在的,却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提炼概括、集中创造出来的。历史上穷奢极欲、昏庸暴虐、不理朝政的皇帝,做出逾乎常理、骇人听闻的事情,是屡见不鲜的。巨宦一味阿谀逢迎皇帝,只求保住官位,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童话家安徒生在这样的社会现实的基础上,驰骋丰富而大胆的想象,叙述出这样的故事情节,刻画出这样的人物形象。骗子手段高明,善于设骗;皇帝贪婪虚荣,甘心受骗;官员阿谀奉承,乐于互骗,形成了这篇童话巧妙的布局。既有现实生活的充分依据,又表达了对这样的皇帝和大臣的强烈憎恶之情。文中描写皇帝、大臣甘愿受骗、并且骗人,直到皇帝在行街中听到老百姓都道出了他在裸体行街的真相以后,还硬撑着把那丑剧扮演下去,都是人物特点的逻辑发展,因而能够让读者信服。

  2.拓展延伸

  你也用夸张的手法,想象一下“皇帝回宫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替安徒生续写一篇《皇帝的新装》吧!

  示例:那个光着身子的皇帝在行街受到嘲笑后恼羞成怒,当场宣布:“谁再说坏话,立即处决!”结果四五十人被就地处死,从此,皇帝再不穿别的衣服。有一次,他的爱妃陪他喝酒,无意间讲了一句:“啊呀,把胸膛弄脏了!”就被打入冷宫。另一次,一位大臣辞职后说:“再不用看不穿衣服的皇帝了。”也因犯了皇帝的禁令而被杀。有一次皇帝巡行京城,因为经过的街道多,说笑的老百姓也越多,皇帝竟杀了一千多个老百姓。有一个慈心的老大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想了一个办法,他对皇帝说:“您向来喜欢新衣服,还是另做一套新的换上吧!”可是皇帝硬说这套神奇的衣服永远不会旧,还把他关进了监狱。人们请求皇帝给予“言论自由,嬉笑自由”,皇帝一律拒绝。以后大家都对皇帝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但皇帝仍然疑心。他命令士兵,凡是有笑声的家里在,都要把人抓出来杀掉,结果激起了人们的反抗,大家一起拥到皇帝跟前,撕他的肉,并大声喊:“撕掉你空虚的衣裳!”最后,连士兵也站在人民一边。皇帝就像被天上掉下的一块大石头砸在头顶上,身体一软就瘫在地上。

  板书设计

  故事情节爱新装(引子)织新装(开端)看新装(发展)穿新装(高潮)揭新装(结局) 皇帝的新装人物形象皇帝:愚蠢、昏庸、虚伪、无能大臣、百姓:虚伪、自私、阿谀奉承小孩:诚实、天真、无私、无畏

  交流展示 生成能力

  步骤一 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步骤二 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步骤三 质疑问难,深层探究。

  步骤四 品析语言,赏析人物。

  步骤五 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皇帝的新装教案 篇5

   导读品析型

  创意说明:

  这篇近似于小说的童话,语言浅显易懂,故事有趣耐读。但课文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内涵,讲读时要防止浮而不实,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仔细玩味。另外课文较长,因此,实现长文短教很重要。教者应避免烦琐的分析,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深入理解童话的深刻寓意和写作特点。

  教学步骤:

  一、引发兴趣,导入新课

  请同学讲《白雪公主》《灰姑娘》《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从中引出对童话体裁的认识。引导学生归纳这种体裁在写法上的特点。

  丹麦有一著名的童话作家,我们学过他的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读过他的《丑小鸭》,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篇童话力作,板书课题、作者。

  二、简介作者,了解背景

  1鼻胪学介绍作者。介绍时以一个同学为主,其他同学补充。(旨在培养学生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

  2苯淌介绍写作背景

  三、朗读复述,梳理情节

  1笨焖倌读,浏览课文,准备复述课文。

  2敝该看课件画面,复述内容,以一个同学为主,其他同学补充。(旨在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和表达的能力)

  3币导提问,讨论归纳:课文以皇帝为中心人物,以“新装”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围绕“新装”写了哪些事件?并简要概括。

  学生讨论后投影显示:

  引子:皇帝爱穿新装(1)

  开端:骗子喜做新装(2-4)

  发展:君臣查看新装(5-12)

  高潮:皇帝穿展新装(23-32)

  结局:小孩揭穿新装(33-36)

  四、深入钻研,理解寓意。

  1.默读课文,画出“皇帝想”和“皇帝说”的句子。思考:为什么皇帝想得多、说得少?从中可以看出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紧承上一问题继续提问:这样的皇帝现实生活中有吗?你怎样看待安徒生创造的这个艺术典型?(旨在让学生领会作品反映生活的多种形式,以及培养学生独立思索、辨析问题的能力。)

  3.社会如此黑暗,世风极尽龌龊,但小孩的“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无疑是暗夜里的一道亮光。作品为什么安排让一个小孩戳穿骗局,你是怎样认识这个问题的?(旨在让学生领会作品的童话色彩、现实意义,以及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

  五、学习想象和夸张

  (一)投影出示问题,小组讨论活动

  童话的特点就是通过想象和夸张来反映生活。想象和夸张是不可分割的,夸张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来完成的。本篇童话的想象和夸张是如何体现的?结合下列提示,小组内试做具体的分析,要求小组内有详细的讨论记录,教师适时适量给予指导。(旨在密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和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

  1北硐衷谌宋镄愿竦目袒上。

  2北硐衷谌宋锏脑庥錾稀

  3北硐衷谙附诿栊瓷稀

  (二)激发想象,训练表达

  这个童话故事很有趣,因为作者想象得很巧妙,请同学们依照下列提示也展开自己的奇思妙想。(本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1奔偃缁实塾涡型瓯希在皇宫门口遇到两个骗子,他们之间又会有怎样的对话呢?

  2奔偃绻中有个敢于讲真话的“包公”“魏征”,向皇帝直言进谏,这又将是怎样的一番情形?

  六、朗读感悟,加深理解

  按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分成皇帝、骗子、老大臣等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课文的深刻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

  七、迁移拓宽,训练思维

  由一个小孩道破了事情的'真相,实在太妙了,以《深刻的含义,奇妙的构思》为题,写点评价性的文字。

  

  自主操作型  创意说明:

  安徒生的这篇童话文字较为浅显,故事很有吸引力,适于学生自学,教者应多给学生锻炼的平台,让学生走出教师的“扶持”自我发展,学习时以读为主,通过大量的朗读,理解童话的深刻寓意。“想象是创造的先导,是人类腾飞的翅膀。”而想象与夸张又是童话的突出特点,在学习课文时,既要体会作者的丰富想象,又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把培养想象能力融于教学之中。

  教学步骤:

  一、默读课文,复述故事

  二、讨论问题,理解课文

  投影显示:

  1.骗子为什么敢骗皇帝?他们不怕臣民们揭穿骗局吗?2.皇帝很想看看衣料织得怎么样了,可是一想到骗子说的那句话,“他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然”,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3.两个织工固然是骗子,皇帝、大臣、骑士们其实都是骗子,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4.只有小孩敢揭穿骗局,这说明了什么?

  (本环节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感知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现实意义和讽刺艺术)

  三、角色朗读,深切感悟

  1鄙杓平巧

  不管是皇帝还是织工,不管是大臣还是官员,他们都在故事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演绎着自己的丑陋。请同学们为下列角色讨论设计朗读时的声音腔调。讨论后投影显示。

  皇帝(自负、骄傲,盛气凌人)

  骗子(甜言蜜语、油腔滑调)

  老大臣(故作镇静,声音苍老嘶哑)

  小孩子(无所顾忌,声音清脆响亮)

  2蓖蒲巧

  3苯巧朗读,填表评议,

  (此题旨在学生把握人物身份性格,进一步理解内容和童话的讽刺意义。)

  四、读中学写,以写促读

  叶圣陶先生1930年写过一篇续作,题目是《皇帝的新衣》,阅读后完成下列各题:

  1贝宋闹械幕实塾搿痘实鄣男伦啊分械幕实巯啾龋性格上有了哪些不同之处?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创造?

  2币妒ヌ詹迳狭讼胂蟮某岚颍皇帝的形象不仅愚蠢、虚伪,而且暴戾、凶残,写得妙趣横生,同学们以“皇帝回宫后……”为开头写一篇续篇,极尽想象之奇妙。

  五、完成读写,课下交流。

  皇帝的新装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梳理故事情节,领会童话的内涵。

  2、学习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动作等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认识封建统治者虚伪、愚蠢的本质。

  重难点:

  1、梳理故事情节,领会童话的内涵。

  2、学习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动作等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说起童话,我们大家肯定会兴趣盎然,那么你都读过谁的童话?(学生可能说:郑渊洁、安徒生、格林等),看来大家都读过安徒生的童话,也非常喜欢他的作品。小学时,我们学过他的哪篇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很有特色,也肯定会受大家欢迎的作品——《皇帝的新装》。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提示及要求:

  1、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2、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围绕“新装”共写了五部分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理清文章的大意。

  明确:

  1、滑稽(jī) 陛下(bì) 头衔(xián)

  骇人听闻(hài)更衣(ɡēnɡ)随声附和(hè)

  自称(chēnɡ)称职(chèn)

  2、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君臣看新装——游行穿新装——揭穿假新装。

  3、一位奢侈的国王每天只顾着穿新衣服,不管其他任何事情,他为了穿新衣上当受骗到什么都没穿就去游行的地步!竟然没有人去揭穿谎言,甚至还夸耀并不存在的新装,最后,一个孩子天真的一句话才结束了这场闹剧。

  二、梳理思路——探究文意

  这篇课文按照时间顺序,以“新装”所具有的奇怪特性为线索,以皇帝为中心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第一部分(第1段):皇帝爱新装。(故事的引子)

  第二部分(2~4段):骗子做新装。(故事的开端)

  第三部分(5~22段):君臣看新装。(故事的发展)

  第四部分(23~32段):游行穿新装。(故事的高潮)

  第五部分(33~37段):揭穿假新装。(故事的结局)

  三、研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分析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1、第一部分写出皇帝的什么情况?在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明确:第一部分用夸张手法表明了皇帝整个心思都在穿漂亮衣服上。他爱慕虚荣,奢侈无度,昏庸懒惰,荒废朝政,这就揭示了故事发生的缘由,为下文骗子愚弄皇帝埋下了伏笔。他还喜欢“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这又为后文写他穿着那套“新装”裸体游行埋下了伏笔。

  2、皇帝为什么会相信骗子的话?

  明确:骗子先说他们“能够织出人类所能想到的最美丽的布”,抓住了皇帝爱好新衣的特点,针对这个特点行骗,投其所好;又说用这种布缝出来的衣服具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抓住了皇帝昏庸荒政而又想辨别出官员是否称职、是聪明还是愚蠢,以求保住皇位的心理,击中要害,因而能够诱使皇帝上当。揭露了皇帝愚蠢、虚荣心十足的特点。

  3、皇帝为什么要派老大臣和诚实的官员去了解骗子织布的情况?

  明确:皇帝很想知道衣料织造的情况,但一想起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就看不见布时,心里未免害怕,所以决定先派很有理智、最称职的老大臣去看,接着又派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他认为,这样比较稳妥。表现出他心虚,害怕自己看不见布的心理。这是由于“不称职”和“愚蠢”而产生的心虚。

  4、皇帝在看骗子织布时心里想的是什么?

  明确:皇帝听见两位官员这样说,可是他什么也没有看见。“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一想到这一点,他十分恐慌,不知所措,只得说道:“哎呀,真是美极了!”“我十二分地满意!”并且装模作样地“仔细地看着织布机”,表明他在观赏布料。这位皇帝为了保住尊严,维持专制统治,也只能这样自欺欺人。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还封他们为爵士,进一步揭露了皇帝崇尚虚荣、愚蠢无知、口是心非的懦弱本质。

  5、分析对皇帝换上新装时的动作细节的描写。

  明确:皇帝在换上“新衣”以后,“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赤身裸体做出这又“转”又“扭”的丑态,意在表明他在端详那“新衣”是否合身、好看,在向人证明他确实看到了、穿上了“新衣”,表现了皇帝自欺欺人、装模作样的丑态。

  6、裸体游行的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以后有何反应?他为什么在被揭穿真相后“有点儿发抖”,却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明确:皇帝听到老百姓都说“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以后,既“有点儿发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意识到受骗了,为在老百姓面前裸体游行、大出其丑而“有点儿发抖”;心中却又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只好故作姿态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在已经识破骗局的老百姓面前,装作确实穿着美丽的新衣,硬把裸体游行的丑剧表演下去来保住皇帝的尊严,维持专制统治。这篇童话也就在皇帝裸体游行的丑剧中结束。表现了他的虚伪愚蠢,自欺欺人。

  7、总结皇帝的性格特点。

  皇帝的新装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读、述课文,进而培养学生的概述能力和表达能力;

  2、感知课文情节,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领会童话的写作特点和深刻的内涵,进而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敢于说真话的品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由“大典——盛装”引出《皇帝的新装》,并简介作者、作品。

  作者简介(参考):安徒生(1805~1875)全名是:汉斯·克利斯坦·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宽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

  二、速读课文并简述

  在小组或同组互相简述的基础上进行班级简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概述能力及表达能力。)

  三、观看动画影片,进一步感知课文

  (设计意图:利用动画,增强感观,引发学生兴趣,进一步感知课文,抓住要点。)

  1、上当受骗的主要有哪些人?

  (预设结论:皇帝,老大臣,诚实的官员,百姓)

  2、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从皇帝到老百姓都不敢说自己根本看不见它,这是为什么?

  (预设结论:因为“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四、问题探究

  要求:小组讨论,各抒己见,不求答案统一,只要表达观点。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将所学所知同自己的思想认识、生活现实贯通。同时,通过这个环节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从而深刻领悟文章的内涵,培养敢说真话的品质。)

  1、你是如何评价皇帝、大臣和百姓的?从文中找出根据加以说明。

  (重点分析皇帝这个人物。可以“一个?的皇帝”或“我认为皇帝是一个?的人”这种句式进行。)

  (预设结论:愚蠢,虚伪,狡猾,极端奢侈、腐朽,胆小怕事、圆滑、自欺欺人,怕被嘲笑……)

  2、后来,一个小孩最先说出了真话,说明了什么?

  (预设结论:说明小孩敢说真话,天真,诚实,纯洁……)

  3、你怎样理解故事的内涵?

  (预设结论: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统治阶级愚蠢、虚伪、昏庸、腐朽的本质,批判了说假话的世风,赞扬了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4、假设你当时在场,你会怎样做?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碰到过不说真话的情况?

  (预设结论:可能有学生说自己会站出来说真话,有可能有学生会说不敢。多数学生肯定都会遇到“说还是不说”的情况。至于如何做,可能有些同学不会讲真话。这一问题,重要的是鼓励学生站出来说实话。

  教师顺势小结:

  一场闹剧,以骗开场,以骗收束,围绕“新装”,刻画出统治阶级上层人物的荒诞、可笑,揭露他们的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笑声过后,留给我们的却是严肃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保持纯真的童心,不虚伪,不说假话`,敢说实话,敢说真话,让我们的社会保持纯净,这就是对每个人的考验了。

  五、拓展延伸(机动)

  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描述一下皇帝穿着新衣游行时装模作样的丑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不脱离文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同时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分角色朗读(机动)

  方法:旁白一人,皇上一人,老大臣一人,诚实的官员一人,小孩一人,其余所有角色一人。

  要求:读出各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

  (设计意图:在把握课文内容及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有利于学生更进一步地领会童话深刻的内涵,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

  七、布置作业

  1、思考:对于文中骗子行骗这一行为,你是如何评价的?(多角度)

  2、写作(二选一):

  (1)、大胆想象,为课文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尾,描述游行以后发生的事。

  (2)、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描述一下皇帝穿着新衣游行时装模作样的丑态。

  皇帝的新装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2、能赏析人物形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

  3、了解童话的特点,理解童话的寓意。

  教学重点:

  学会结合文章赏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童话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导入新课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读过这样一个故事:圣诞节前一晚,有又冷又饿的小女孩为了养活生病的父亲,冒着风雪去卖火柴,她沿街叫卖,可是没有人理她,后来她划亮了火柴,在火光中她看到了已去世的疼爱她的老祖母,最后老祖母带她一起去了天堂。

  你知道这个故事名叫什么?谁写的?今天我们将学习安徒生的另一篇童话:《皇帝的新装》(板书课题及作者,写到黑板上时高一点)。

  二、感知课文,复述情节。

  1、检查预习:

  滑稽()陛下()头衔()炫耀()勋章()

  称职()钦差()随声附和()骇人听闻()

  2、复述故事

  安徒生在童话中为我们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哪个同学可以结合图片把这个故事复述下来?师要求:

  (1)声音洪亮,口齿清楚;

  (2)能正确地反映文章的意思;

  (3)语句通顺、有条理,用语准确。

  师组织学生评价。

  师(竖着写板书):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君臣看新装——游行展新装——揭穿假新装

  三、结合文章,赏析人物。

  1、从同学复述的故事中,我们了解到这是骗子(板书)精心策划的一场骗(红粉笔描一下)局,请问其中有哪些人说了谎?(板书:大臣、百姓、随员等)

  2、现在我们选择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来推选“年度人物”,你认为把以下几个“奖”颁给谁最合适:最可笑“奖”、最奸刁“奖”、最卑鄙“奖”、最胆小“奖”?为什么?(生先自主学习,后合作探讨)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文中人物最主要的心理描写,对其性格特点进行分析。

  可选取精彩片段,通过学生演读(表演时可拿书,但边读边配合有表情与手势)加深对人物性格的认识。学生点评

  2、师提问:为什么他们都不愿说真话?他们怕什么?

  3、最后谁说出了真话?为什么孩子能说真话?可以给孩子颁发一个什么奖状?(最可爱奖、最诚实奖)

  四、深入分析,理解主题

  1、为什么由一个孩子说出真话?作者想批判什么、呼唤什么?

  2、作者通过善意安排,让一个孩子说出了真话,揭开了骗局,这个“天真的声音”在一个谎言充斥的社会里,显得格外响亮,格外珍贵。安徒生通过这篇童话对统治阶级虚伪腐朽的实质进行了强烈的批判,表达了对纯真事物的向往。

  五、联系现实,感悟道理。

  这篇童话写了已经一百多年,揭露的尽管是当时社会、当时统治阶级用谎言掩盖真实的现象,其实仔细想想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存在着一些“皇帝的新装”的现象?你能谈谈吗?(做一个真实的人,去说真实的话!)

  六:发挥想象,再写续篇:

  作家对故事结局的描写留给读者很大的想像的空间。愚蠢的皇帝在游行大典完毕后回到宫里,他会怎么办呢?是处死那说真话的小孩,还是从此悔过自新,把精力放到料理朝政上去呢?请展开想像的翅膀,学习安徒生夸张讽刺的笔法,为童话故事设计一个别致的续篇。(课前已写,在稍作修改后选择2—3名学生作品展示)

  七、教师寄语

  同学们,安徒生的童话使我们的精神得以滋养,心灵得到充实。我们总是在赞美歌颂着真善美,但声音再洪亮再甜美的歌颂也比不上实实在在地去做一个真实的人,去说真实的话!

  八、板书设计: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皇帝小孩(天真纯洁、

  可笑、愚蠢揭无私无畏)

  大臣、官员骗子随员、内臣

  卑鄙奸刁阿谀奉承

  百姓自私、虚伪

  皇帝的新装教案 篇9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体裁为童话,学生初次学习这种体裁的文章,它是在了解记叙文的基础上采用拟人的方法、将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等人格化。并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等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所以这一课既是对记叙文巩固,又进一步学习拟人、夸张等修辞及想象在作品中的实际运用,对培养学生今后阅读童话的能力和想象能力起重要作用,因此本课在本单元及本册教材知识体系中处于重要位置。

  2、教学目标

  学生初次接触童话,很有必要了解童话有关知识,同时为了给学生今后的研究提供规律性等方法方面的启示,所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如下目标:

  (1)知识掌握目标:掌握字词、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和童话的有关知识,学习通过人物描写、运用恰当的修辞、合理的想象揭示作品主题。

  (2)能力培养目标:训练想象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3)品德和心理素质培养目标:注入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的精神养料。

  (4)创新素质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

  3、教学重、难点

  为给学生今后写作提供方法方面的启示,确定本节教学重点: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及恰当的修辞、合理的想象突出作品主题。

  为将本节所学知识运用到不同的问题情境中去。将学习重点再实际运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确定教学难点为:想象力训练。

  二、教材处理

  教学重点的完成将依照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动作及总结受骗人的相同的心理达到揭示作品主题的目的,课后练习穿插的进行。教学难点安排在分析课文后,了解了课文内容及人物性格特征后再安排想象力的训练更有利于难点的突破。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童话作品体裁的特点及时间所限,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1、字词训练:大屏幕显示,师生合作完成。此为记忆性学习。

  2、快速阅读:理清故事情节,初步感知课文。

  3、分组研究学习:依照故事情节发展,结合屏幕图片展示,研究总结不同人物的相同心理,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悟出作者写作目的,同时感受与人合作学习的愉悦,方法由记忆性学习上升到理解性学习。

  4、想象:我本着营造机会就放手的原则,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给学生思维活动空间,激励创新欲望,培养创新思维,使学生由理解性学习上升到创造性学习。

  四、教学程序  (一)课前准备

  1、思想准备:确认帮助学生成人,培养创新精神思想,按照研究式创新教学法进行教学。

  2、心理准备:以积极饱满的情绪上课,有实足的信心。

  3、物质条件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

  (二)导入

  结合学生已熟知的童话故事,采用画面展示《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海的女儿》等将学生引入童话世界,导入课题。

  (三)了解作者及文体

  初次接触童话,这一环节的设置意在使学生了解童话有关知识,为今后学习同类体裁文章打下铺垫。

  (四)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设计是从课文整体入手,在快速阅读中理解大意,对作品中人物作出初步评价。

  (五)学生研究、解决教学重点

  在整体感知基础上研究作品中人物的相同点及不同点,理解作品的现实意义,从而提示主题,这也是德育渗透的大好时机。

  (六)创设情境、突破教学难点

  想象力的训练会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为学生创设了培养创新思维的好机会,也是本节教学重点的实际应用。

  (七)反思与小结

  这一环节一方面系统地总结本节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表现,以提高学习质量,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

  (八)研究性学习

  此环节是想象力训练的进一步强化,将口头表达内容形成文字,更具问题的挑战性,是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再提高过程。

  皇帝的新装教案 篇10

  

  关注社会和人生理是语文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社会、体悟人生、去关注社会和人生发展并实现自我人生的发展与完善,通过阅读来了解和适应社会人生,促进学生身心成长,从而完成学生对社会人生的评判和观念的引导,进而推动社会的前进。换言之,语文的根本,在于着眼学生的人生发展,让学生学会阅读,在课堂学习探究中发掘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独立精神、敢于创新的精神。

  

  1、 通过语言和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让学生深切体会到人性中“虚伪”这一弱点,引导学生努力战胜这一弱点,提升学生的价值观。

  3、心理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1、 通过语言和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培养学生敢说真话的可贵品质。

  3、心理描写对人物性格特点展示的作用。

  

  二、导入

  1、班内交流

  ①全班各小组组内交流解决小组成员提交的思考题,教师进行点拨、引导,最终帮助各小组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②呈现各小组探讨时遇到的的疑难问题。由全班讨论解决各小组遇到的疑难问题。

  2、精讲点拨

  ⑴根据文中的具体内容深入分析皇帝的性格特点

  

  在文学作品中作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进行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等描写来刻画塑造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我们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必须准确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挖掘出作者在人物形象上积淀的爱憎之情,这是准确理解作品主旨的首要一步。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揣摩:第一,重视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他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二,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第三,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等方面分析人物;第四,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

  基本方法之一就是:以事析人法,即通过分析叙事文本的故事情节,尤其是发生在我们要分析的人物形象身上的故事情节,来分析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品质、精神特征等。

  

  ①昏庸无能,骄奢淫逸。从开头治装费用、心思兴趣、换衣次数三个方面

  ②愚蠢透项。从被两个骗子投其所好,上当受骗可以看出。

  ③自欺欺人。皇帝明明没有看到衣料,但怕别人说他不够资格当皇帝,便极口称赞骗子织的衣料,并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授予他们勋章。穿新装的时候,明明什么也没穿,还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④虚伪昏庸。在参加游行大典时,他听到老百姓说了真话,十分恐慌。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来掩饰自己。

  ⑵各位官员的形象

  

  一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是从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诸方面着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 比照法 有比较,就会有鉴别。如果对人物个性把握不准时,运用比照法,便一目了然。有以下几种类型:①将同一人物个性发展的不同阶段相比较。②将同一人物在不同情况、不同场合的表现比照。如《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他对范进之所以前倨后恭,皆是因为女婿是否中举,反映了势利小人的丑恶嘴脸,前后对比鲜明。2、 置换法置换法是将原作品中的人物置换成另一个人物(这个人物原作品中没有),来体味人物形象的独特性,进而把握人物个性的脉搏,是假设情况下的比较。

  

  官员们的性格特点 :虚伪透顶,愚蠢可笑,阿谀逢迎。

  ⑶老百姓的形象

  官员有顾虑,怕显出不称职、太愚蠢,故而先说了假话;在封建专制下,老百姓怕触犯皇帝,又怕受人讥笑,因而一开始不敢讲真话。但老百姓的顾虑远不像官员们那样严重,比大臣们要少点私心,。没有官可丢,没有职可罢,因而最终能把真话传播开来。

  (4)小孩

  因为他不怕丢官,不怕别人说他不称职。孩子是天真、纯真的,没有私心杂念,所以他不害怕世俗的压力,能说出真话,揭开骗局。

  3、深度探究

  探究题1、对文中的“诚实”如何理解?

  

  此题是对词语语境意的理解,语境意往往是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形成的临时意义,只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存在,脱离了语境,其临时的词义就不复存在了。词语的语境意一般指以下情况:(1)概括义 概括义指某个词语对上下文的某一段文字内容所概括的意义。(2)比喻义 比喻义是指借用一个词的基本意义来比喻另一个事物所产生的新的意义。(3)引申义 引申义是指由词的本义进行推引,从而生出的其他意义。(4)隐含义 隐含义是指词语中暗含着的意义。(5)附加义 附加义是词义中非反映事物本质特点的部分,但也是理解词语的重要根据。附加意义主要表现在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态度色彩(严肃、敬重、鄙视等)、语体色彩(书面语、口语等)。在做这类题目时站在文本全局,联系上下文语境,从作者的思想倾向、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特、风格特点等方面揣摩才能准确解释词语的含义。(推断多义词在文中的特殊含义)

  

  在本文中真正诚实的只有那个小孩,而其他自称诚实的人他们所说的诚实都极具讽刺意味。(答案不唯一角度正确即可。)

  探究题2:为什么各位大臣都不敢说出实话?

  

  这是分析人物的内在品质,在做这种题目时应该结合文章中人物的具体言行举止来分析,从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心理等方面分析人物,要求学生认真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时代背景等方面考虑。

  

  面临诚实与虚伪、真与假的抉择时,当诚实被视为愚蠢与不称职时,谁还有勇气去面对呢?因此,自私、虚荣使老大臣说了假话。

  探究题3:最终实话由一个孩子的嘴里说出,从作者的这一设计,你领会到本文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吗?

  先四人小组探究,后各小组代表汇报探讨结果,并对各小组的结果,集体点评、质疑、纠偏,直至达成共识。

  

  探究此题要从综合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入手,从而实现对文章整体和主旨的深层理解。作品的意蕴,是作家的思想、意识、情感的综合体。发掘作品的意蕴,就需要认真研读文本,联系作品的写作背景和作家的创作意图,还可以依据文本中或显或隐的有效信息,如主旨句、过渡句、点睛句,含有作者情感倾向、暗示作者生平经历、暗示社会环境的词句等,解读作品的主题,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认真分析,方能准确、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作品,从而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安徒生通过这篇童话对世俗世界的习惯及传统进行了深深的谴责,表达了对纯真本然事物的热切向往。启示我们:做人要保持心地的纯洁、纯真,做一个真诚的人,讲真话,反对社会现实中的假丑恶现象,让真、善、美充满人间。

  探究题4:本文中大量运用心理描写,结合课文理解心理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心理描写指对处在一定环境中的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它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心理描写有助于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如《最后一课》,通过最后一堂课对小弗朗士严肃而深刻的教育,使他思想受到极大震动。开始觉醒并逐渐成熟起来。其次,它有助于刻划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对皇帝以及几位大臣的心理描写细致的表现了他们的虚伪透顶,愚蠢可笑,自欺欺人,从而表现了当时统治阶层的昏庸无能,进而突出了小孩子的诚实的难得与可贵,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皇帝的新装》课案

  1、熟读课文,找出表现文中各人性格特点的相应语句

  2、自己根据所找的文章中的语句,概括各人的性格特点。

  皇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文中的“诚实”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各位大臣都不敢说出实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终实话由一个孩子的嘴里说出,从作者的这一设计,你领会到本文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中大量运用心理描写,结合课文理解心理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略

  2、皇帝①昏庸无能,骄奢淫逸。②愚蠢透项。③自欺欺人。④虚伪昏庸。

  官员们的性格特点 :虚伪透顶,愚蠢可笑,阿谀逢迎。

  在封建专制下,老百姓怕触犯皇帝,又怕受人讥笑,因而一开始不敢讲真话。但老百姓的顾虑远不像官员们那样严重,比大臣们要少点私心,。没有官可丢,没有职可罢,因而最终能把真话传播开来。

  因为孩子不怕丢官,不怕别人说他不称职。孩子是天真、纯真的,没有私心杂念,所以他不害怕世俗的压力,能说出真话,揭开骗局。

  3、在本文中真正诚实的只有那个小孩,而其他自称诚实的人他们所说的诚实都极具讽刺意味。(答案不唯一角度正确即可。)

  4、面临诚实与虚伪、真与假的抉择时,当诚实被视为愚蠢与不称职时,谁还有勇气去面对呢?因此,自私、虚荣使老大臣说了假话。

  5、安徒生通过这篇童话对世俗世界的习惯及传统进行了深深的谴责,表达了对纯真本然事物的热切向往。启示我们:做人要保持心地的纯洁、纯真,做一个真诚的人,讲真话,反对社会现实中的假丑恶现象,让真、善、美充满人间。

  6、对皇帝以及几位大臣的心理描写细致的表现了他们的虚伪透顶,愚蠢可笑,自欺欺人,从而表现了当时统治阶层的昏庸无能,进而突出了小孩子的诚实的难得与可贵,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童话,内容比较简单,学生也容易理解课文的意思,因此在开始的时候由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并互相提出问题,再由小组内讨论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教者需要在旁边指导,同时在指导过程中看看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是否值得由全班同学共同探讨研究,对于问题的设计可以提供一些指导,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在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时也应该着重由学生自己来做,而老师只是在其中起一个引导的作用,比如在开始分析人物时我提示学生要根据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描写来分析、说明,概括。在分析不同的人物我渐进说出人物分析的几种方法,另外本文中心理描写比较多而且比较精彩,因此在教学时我把对心理描写的作用分析单列出来,想以此促进学生对心理描写的认识理解进而在以后的写作中适当运用。对于文章的主题的理解,要求学生学做一个真善美的人,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的要求。

  皇帝的新装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作者及其写作思路

  2.理解童话的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对文学的“真实性”有感性认识。

  3.通过人物的心理和语言体会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和虚伪。

  〖教学重点、难点〗

  关于“真实”的理解及对于童话寓意的理解

  一 导入

  同学们,我们虽是首次见面,但我想大家肯定都是文学有自己远大的理想。。如果一次机遇,使你成为一国之君,那么,你会怎样实现你的雄才大略?……不过在很多年以前,有一个皇帝却不如此。大家一定想了解吧?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笔下的皇帝。

  板书:《皇帝的新装》

  二 学习课文

  本文是一篇童话,它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上当受骗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学生浏览课文,看一看,作家是如何安排故事情节来展示它们的丑行。

  ※在括号内分别补充一个字,使故事情节合理完整。

  新装— 新装— 新装— 新装

  (四)整个故事情节中,以骗开始,以骗结束,在不存在的“新装”面前,哪些人不敢说真话? 讨论;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浏览课文,思考讨论,然后回答)

  ※贯穿故事始终的主线: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细读他们的语言和心理,思考讨论:他们不敢说真话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皇帝: 维护他独断专行的统治

  大臣、诚实的官员、骑士们: 保住他们的地位、职务

  老百姓: 怕别人说自己太愚蠢,怕招来杀身之祸

  (六)故事最后为什么要让一个小孩来揭开黄的新装的奥秘,来戳穿游行大典的骗局?(学生思考讨论,然后回答)

  教师提示:因为孩子总是无所顾忌、直言不讳。既天真大胆,又率直肯定。

  指导学生思考讨论

  ※本文分别讽刺鞭挞赞扬了谁的什么特点?(提示:可选用下列词语)

  至高无上、 道貌岸然、 愚蠢、虚伪、自欺欺人、 天真烂漫、无私无畏

  三 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

  课堂讨论。课文中有些情节是荒唐可笑的,如结尾处,大臣手里托着并不存在的后裙,皇帝光着身子在大街上游行等。这些夸张想象,并非生活中有,但又能令人信服,为什么能产生这样的效果?

  (提示:它们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有生活的真实)

  四 了解它的体裁——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五 作 文:

  看完《皇帝的新装》这则故事,试想:皇帝对老百姓会怎样?对小孩子会怎样?对骗子会怎样?反过来,老百姓会怎样看待皇帝?大臣们会怎样看待皇帝?假设皇太子已经成年,他会怎么样?假设当时由人民起义军,情形又 会怎么样?

  同学们,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海阔天空地漫谈,为《皇帝的新装》写一个续篇。

  六作业

  展开联想

  讨 论 你读了这篇童话故事,受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有什么联想? 提示:

  1说假话的人大多有私心,头脑里有杂念。

  2昏庸无能的人常会任用阿谀逢迎、说假话的人。

  3骗子总是投其所好,满足被骗人的私欲和虚荣心。

  4 要做一个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的人。

  板书设计

  爱 愚蠢 语言

  做 虚伪 1皇帝 动作

  16皇帝的新装 穿 自欺欺人 心理

  安徒生 展

  对比

  诚实 小孩

  皇帝的新装教案 篇12

  课题:皇帝的新装  重点

  一 童话的想象和夸张

  二 童话的朗读

  难点

  1. 本文是怎样运用想象和夸张,塑造人物,表现中心的。

  2. 体会“诚实”在文中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阅读《单元提示》、《预习提示》,明确课文的出处、作者、国籍,文章的体裁。教师小结童话的特点,突出“幻想、想象和夸张”,启发进入课文。

  二 观看录相(或听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诵):《皇帝的新装》

  1.要求:明确课文中出场人物的名单、人数;分组指定注意几个主要角色的对话朗读的重音、声调、节奏;

  2.教师注意在关键处停下指导学生猜读:例如,听到“为了要穿得漂亮”,想象一下,这个皇帝图漂亮可能会到什么地步?听、想、读结合,体会作者想象丰富精妙之处。

  三 学生读,要注意正音正字。

  1.学生各选一个角色的几句话画出朗读标记后试读。(标记按下要求作:/表示节奏, →表示平调,↗表示升调,↘表示降调,表示曲折调。)教师作示范,指导朗读。

  3.列出课文中出场人物名单及人数。

  4.选定角色,起立朗读。同学朗读完毕,要互相评议指出优缺点。

  四 概括故事情节。(略,参见教材分析)

  五 作阅读提要,具体要求:

  1.抓全篇的基本内容,即主要故事情节,勾勒轮廓;

  2.各情节之间用连贯的语句叙述,可适当加以评论;

  3.语言要简洁。

  4.课外朗读全文录音。

  第二课时

  一 读读、讲讲、议议,把握各个角色的社会意义。

  (提示:根据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分析、说明)

  1. 故事开头为什么要着意写皇帝喜欢“穿得漂亮”?

  2. 骗子为什么要介绍“新装”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3. 皇帝为什么会相信骗子介绍“新装”特性的那段话?

  4. 皇帝、官吏明明一无所见,为什么还要交口称布料“美极了”?

  5. 从皇帝、官吏、骗子的所作所为中,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6. 小孩子为什么能一语道破真相?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7. 讨论故事中“诚实”的含义。

  8. 根据以上的分析,同学们从这篇童话中得到什么启示?(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让他们各抒己见。)

  三 口头训练:将课文改为骗子作第一人称复述。(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班会时间,表演《皇帝的新装》课本剧。)

  四 归纳童话的特点。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手段

  朗读法、导读法。

  课堂采用导读提示、学生自读、议议讲讲、读读练练的形式;采用朗读提示,学生自读,培养有节奏、有表情朗读、讲、议的能力。

  教案点评

  一 这是一篇有趣的童话,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在讲新课前要布置课外预习。要求了解大意,并查字典弄清不能读准的字音和不会解释的词语。

  二 领会本文揭露问题的深刻性,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采用提问的方式讲述,启发学生深入理解。

  三 皇帝会光着身子游 行,看起来是夸张的,其实是合理的,这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要讲清楚这正是童话组织情节结构的特色。

  四 或分角色朗读,口头复述故事,注意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或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加强对课文的感受。

  皇帝的新装教案 篇13

  

  1、了解童话故事用想象的手法和夸张性的情节反映社会生活的特点。

  2、合作探究故事中离奇现象产生的诸种原因 ,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表演课本剧的能力。

  

  1、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2、初步学会运用想象,扩展故事情节,进行课本剧表演。

  

  分析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关系,来体会童话所揭示的深刻意义。

  

  探究合作、课本剧表演课。

  

  两课时。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说起童话,我们大家肯定会兴趣盎然,这是为什么呢?(童话故事生动、有趣,想象奇特,同时在每一篇故事后蕴含一定的道理。)

  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

  二、整体感悟,合作探究

  1、用一句简洁的话浓缩故事情节。

  2、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讨论:

  ⑴一个无比威严的、至高无上的皇帝的竟然会赤条条地、一丝不挂地走到大街上游行,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背后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呢?

  ⑵谁在骗?谁受骗了?

  3、教师小结: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一个圆也不是,方也不是,三角更不是,扭曲的、不规则的怪圈!

  三、由浅入深,突破难点

  1、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讨论:

  ⑴最精彩的是哪一种骗?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请具体举例说明。

  教师小结:大胆想象并非胡思乱想,应植根于生活,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合情合理的联想,让故事情节的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夸张的运用,是出于表达作者强烈感情和人物特性的需要,它也应建立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

  ⑵由皇帝、大臣、百姓用谎言营造的怪圈,最终是被谁捅破的?

  ⑶小孩子其实只说了谁都能说出口的一句真话,犹如一把利剑。皇帝及其一帮人阵脚大乱,提着裤子仓皇逃窜了吗?

  ⑷可见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2、教师小结:安徒生用笔也达到了极至,并在故事高潮处戛然而止,留给我们无尽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四、拓展延伸,发挥想象

  1、教师提示:引述爱因斯坦的名言:“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引导学生去体会这样一个虚构的故事背后所隐含的意义,从而以一种全新的眼光或思路去重新理解自己以前所看过的童话故事。

  2、学生进行课本剧创作表演。

  ⑴两位导演上台抽签,决定表演次序。

  ⑵两个班级的学生表演小队依次进行表演。

  ⑶其余学生做为观众,边观看边填写表演评价表。

  五、交流评价,总结提高

  1、学生讲评,发表自己的观感及对表演者的看法。

  2、采访参加表演的学生,由他们谈一谈自己对此次表演的感想。

  3、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都各自谈了自己的看法,从大家的发言中老师欣喜地发现,同学们在这次课本剧表演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还把语文知识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语文技能与具体生活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了,真是了不起啊!今天,同学们在活动中学习,兴趣盎然地在实践中真正提高了思考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老师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会以这一次课本剧表演作为契机,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将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去面对新的挑战,尽最大的努力去创造性地完成自己。

  皇帝的新装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

  1.了解有关童话的文学常识,理解文章蕴涵的思想内容。

  2.做阅读提要,用连贯的语句复述故事情节,理清写作思路。

  3.朗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提高语言感受能力。

  4.理解童话中夸张和想象的作用,提高阅读浅析童话的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在“说故事-说人物-探主题-谈看法”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

  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掌握分析人物,理解主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做一个纯正无邪的人,提升价值观。

  教学重点

  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任务形象,探究童话深刻的寓意。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诗意的童话装点着我们幸福的记忆,欣赏下面几幅优美的图

  画,看看熟悉吗?(出示幻灯)

  同学们回答得很好,现在让我们再一次一起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

  一起分享《皇帝的新装》给我们带来的艺术感受。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作者简介:

  (一)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安

  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

  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

  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二)介绍“童话”

  体裁介绍: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

  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情节

  的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

  四、检查预习:  五、整体感知

  (一)速读课文,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课文以什么为线索? 新装

  2.梳理文章脉络

  引子:皇帝爱新装

  开端:骗子织新装

  发展:君臣看新装

  高潮:皇帝穿新装

  结局:小孩揭新装

  3.皇帝的“新装”有什么特异的功能?

  (任何愚蠢的或不称职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这是骗子的钳口术,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

  (二)整体感知

  1.复述课文(采取接龙复述的形式)

  2、思考;这篇课文写了哪些人物?(抢答)

  课文情节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

  文中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骗字活动的?(出示幻灯)

  六、精细研读

  一篇优秀的童话故事,不仅要有完整巧妙的故事情节,更重要的还要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以及传神,生辉的语言。

  1.品味精彩片段

  (1)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的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第一句强调的重点是什么?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极尽夸张,它有什么表达效果?朗读时应读出什么语气、语调)。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内容。

  (第一句强调的重点是除非为了炫耀以下他的新衣服,用夸张突出强调皇帝爱慕虚荣,生活奢靡,朗读应读出自然嘲讽的语气,语调平缓,这段话用概括,对比的手法,写出皇帝爱新装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

  (2)“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皇帝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不同,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朗读时怎样读。

  (一句“骇人听闻”,一句“最可怕的事情”,两个“难道”的反问,都是皇帝心里所想,这几句心理描写,突出了皇帝极端恐惧的心理。他虽然什么也没看见,嘴上却极力赞美,而且用了“极”“十分”等程度非常深的修饰语。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相反,表现了皇帝的虚伪和骄横。朗读时应读出恐慌,傲慢的语调,神情表现出自负)。

  (3)“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最后叫了出来。“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传播开来。小孩的喊声表现了孩子什么样子的性格。“爸爸”为什么称孩子的是声音为“天真”的声音。

  (小孩是一个未经世俗浸染的生命,天真纯朴,无所顾忌,他没有什么要维护的,什么也不怕,也没有学会弄虚作假,因此,他的喊声表现出单纯,无私无畏。朗读时应语速要快,语气天真,语调要高,而“爸爸”的话是为了对孩子不懂世事做掩饰。语速要缓慢,语音要低)。

  2.小组交流:(分四个人一小组,进行交流分析,然后提问)根据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你觉得皇帝、骗子、大臣、小孩,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3.教师归纳总结:

  皇帝:昏庸、奢侈、愚蠢、虚伪自欺欺人

  大臣:昏庸、愚蠢、阿谀逢迎、虚伪、自欺欺人

  骗子:狡猾、贪婪、善于设骗

  孩子:诚实、天真、无私无畏

  七、自主探究

  1.骗子的骗术是文章想象最完美的体现,巧妙之处在于有心人一看便知道这是骗术,因为它虚伪得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点影子。而这明显的骗局居然这些大人们没有人敢点透,这是为什么?最后为什么让一个小孩来揭穿?这天真的声音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这些大人们说假话无不缘于自私、自利,大臣们怕别人说自己愚蠢,不称职,为保住自己的官职,所以不敢说真话,而百姓或出自安全考虑,或受不良世风影响,也不敢说真话。而小孩天真单纯,无私无畏,他敢于说真话。天真的声音启示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做一个敢于说真话的人。

  八、感悟主题:

  一篇《皇帝的新装》,一场可笑的闹剧,留给我们了很多的思考,这篇课文主题是什么?(鼓励学生对童话主题作出多元解读:①无情揭露当时社会的丑恶,讽刺了统治者的虚伪与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②揭示了受世俗影响伪的性格弱点。要有一颗诚实正直的心)

  九、拓展延伸。

  1.大家议一议:有人认为骗子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有人不同意,你的意见呢?

  2.拓展训练:作家对故事的结局的描写是有局限的,也是无限的,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和思考空间,愚蠢的皇帝在游行大典完毕之后,回到宫里,他会怎么办呢?是处死那个说真话的小孩,还是会厚待骗子,或是从此悔过自新,把精力放到料理朝政上去呢?请展开想象的翅膀,学习安徒生夸张讽刺的笔法,为童话故事写一个别致的续篇。

  (发挥想象,给本文写一个续篇,描述游行以后发生的事情)

  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进行习作训练,然后找2-3个同学进行习作展示,写得好的同学给予热情的鼓励,表扬。

  十、课堂总结。

  作为一个人要敢于 正视现实,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

  说真话。如果每一个人都多一份真诚,多一份爱,那么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

  好!让我们用真诚来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吧!

  齐读小诗

  诚实是涓涓的清泉,洗涤尘世的污秽;

  诚实是静夜的细雨,哺育万物的成长;

  诚实冬日里的炉火,温暖人们的心田;

  诚实是盛开的花朵,美丽着整个世界。

  如果有人五岁了,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份欢乐。

  如果有人十五岁了,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份银灿。

  如果有人二十五岁了,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少了一份丰饶。

  如果有人三十五岁了,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份悠远。

  如果有人五十五岁了,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老年少了一份深邃。

  皇帝的新装教案 篇15

  课程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理清故事情节,了解写作思路,了解童话通过幻想、想像和夸张塑造形象的特点。通过人物分析理解写作意图。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默读、把握写作思路。共同合作探究文章主题。通过课本剧表演,深刻把握作品的思想意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懂得生活中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爱慕虚荣,要实事求是。教学设想

  本文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初期创作的童话作品,写于1837年,是他最著名的童话之一。童话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课文具体描述的是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 “美丽的新装”,深刻发掘的则是看得见的皇帝及大臣们的丑恶灵魂。童话以骗开始,以骗结束。 “新装”是贯穿故事始终的主线,作者展开的情节、安排的材料、刻画的人物都是围绕这条主线进行的。 据调查结果表明这篇童话是最受学生喜爱的课文之一。七年级学生的心理还处在由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时期。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源好范 文网:)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脍炙人口,文质兼美,对学生很有教育意义,又适应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对他们而言,几乎没有文字障碍。这篇童话字面上容易懂,故事又有趣,讲读时注意防止浮而不实,追求表面热闹,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心理等描写理解写作意图,了解童话的特点。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了解故事内容,能分清哪是叙述部分,哪是人物的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能读出各自不同的感情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用讲童话故事的方法导入

  同学们,诗意的童话故事装点着我们幸福的童年记忆,像《海的女儿》《丑小鸭》《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哪位同学能流畅生动地讲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童话给大家听呢?(待1~2名同学讲完后)优美的故事总是令人醉心的。今天,我们一起倾听十九世纪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给我们讲《皇帝的新装》

  播放课件1。

  二、背景材料:安徒生和童话

  课件

  1、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的代表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了一百六十余篇。在《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作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像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安徒生童话创造的艺术形象,如没有穿衣服的皇帝、坚定的锡兵、拇指姑娘、丑小鸭、红鞋等,已成为欧洲语言中的典故。他的童话脍炙人口,到今天乃为世界上众多的成年人和儿童所传诵。

  2、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三、检查预习,掌握其形、音、义

  多媒体显示:

  1、注音:

  炫耀(xuàn) 称职(chèn) 滑稽(jī) 赏赐(cì) 爵(jué)士

  御聘(pìn) 骇人听闻(hài) 随声附和(hè) 勋(xūn)章

  2、释义:

  滑稽:(言语、动作)引人发笑。文中是荒唐的意思。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称职: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称,适合、相当。

  精致:精巧细致。

  呈报:报告(上级)。

  炫耀:夸耀。

  四,课文朗读与分析

  1.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1)分配角色

  叙述旁白皇帝老大臣骗子诚实的官员大家(骑士、典礼官、小孩子、爸爸、百姓)

  (2)自由朗读,熟悉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评价

  2.看图片复述故事(复述课文有三种形式:一是简要复述,抓住课文主要情节进行复述;二是详细复述,除根据课文主要情节外,还有记住一些关键词语,使复述尽量接近课文;三是创造性复述,大体技课文情节,可用自己的语言,增添生动的细节复述。课文“爱新装”比较简单,可用详细复述。“做新装”比较长,可用简单复述。)

  3.“皇帝的新装”在情节结构上起到了线索作用,而贯穿这个离奇而生动故事始终的主线则是“新装”的奇怪特性,作者展开情节、安排材料、刻画人物都是围绕主线进行的。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文章,依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用简练语句勾勒故

  事发展的梗概。

  学生概括,教师归纳:(放幻灯)

  五、合作探究(放映幻灯片,展示问题。)探究人物性格,理解文章主题

  1、提问:爱新装部分:皇帝爱新装爱到何种程度,用了什么手法,反映了怎样的本质,在结构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2、两个骗子用什么手段取得了皇帝的信任?

  讨论并归纳:两个骗子,自称是织工,说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这就投了皇帝爱穿着的癖好。骗子还说,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是最合皇帝心意的。因为皇帝不仅喜欢穿得漂亮,不问国家大事,而且对他的臣下也极不信任的。所以,这新装一举两得的功能,很快骗取了皇帝的信任。

  3、分析皇帝要看新装而又不敢亲自去看的心理并回答问题

  4、提问:皇帝派了诚实的老大臣去看织布,老大臣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不敢说真话?从课文中找出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语句。

  讨论并归纳:他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诚实的老大臣不敢说真话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课文语句:“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5、提问:皇帝又派了另外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织布,这位诚实的官员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不敢说真话?从课文中找出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语句。

  讨论并归纳:他什么东西也看不出来。这位诚实的官员不敢说真话也是为了保住他的乌纱帽。课文语句:“我并不愚蠢呀!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6.提问:皇帝在随员陪同下亲自来看织布,他看到了什么?皇帝为什么也不敢说真话?从课文中找出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语句。

  讨论并归纳:皇帝也“什么也没有看见”。皇帝不敢说真话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课文语句:“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7.提问:皇帝亲自来看织布,那两位诚实的官员为什么要抢先介绍?

  讨论并归纳:怕是帝责怪他们欺骗皇上,以先人为主的方法,极口称赞骗子级的衣料之美,使皇帝相信他们的汇报是真的,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乌纱帽。

  8.提问:跟着皇帝来的全体随员怎么评价骗子织的衣料?他们提出了什么建议?讨论并归纳:他们说:“哎呀!真是美极了!”“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他们建议皇帝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

  9.提问: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课文找出语句来分析。

  讨论并归纳:

  (1)昏庸无能,骄奢淫逸。从开头治装费用、心思兴趣、换衣次数三个方面写出皇帝爱穿着的癖好。

  (2)愚蠢透项。从被两个骗子投其所好,上当受骗可以看出。

  (3)自欺欺人。皇帝明明没有看到衣料,但怕别人说他不够资格当皇帝,便极口称赞骗子织的衣料,并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

  授予他们勋章。穿新装的时候,明明什么也没穿,还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4)虚伪昏庸。在参加游行大典时,他听到老百姓说了真话,十分恐慌。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来掩饰自己。

  10.提问:那些大臣们又是些什么样的人,从课文找出语句来分析。

  讨论并归纳:大臣们都是些虚伪狡诈、自欺欺人的人。他们明明看不见衣料,却极大称赞布料的美,并抢着向皇帝介绍衣料如何美。称赞皇帝的新装多么合身,多么好看,多么贵重。

  阶段小结放幻灯“议一议”

  11、让孩子揭穿骗局有何用意

  12、提问: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为什么有点儿发抖?又为什么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讨论并归纳: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意识到自己受骗出丑,感到恐慌。但他为了掩饰自己的恐慌,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

  六,小结

  本文以“新装”为线索,描写一个愚蠢的皇帝上了骗子的当,赤身裸体参加游行大典的故事,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昏庸愚蠢,虚伪狡诈,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本性,无情鞭答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它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文章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七,延伸

  比较《皇帝的新装》与西班牙民间故事《卢卡诺伯爵?赤身裸体的国王》,体味安徒生创作上的匠心独运。

  多媒体显示:

  故事梗概:

  从前有三个流氓来见一位国王,说他们是织布的能工巧匠。他们特别会织一种料子,这种料子人人都能看得见,只要他有一个世人公认的父亲,他又真是这个父亲的儿子。但谁要不是他想像中的父亲的儿子,那他就看不见。这使国王大为喜欢,因为他以为借着这种纺织品的帮助,可以知道自己的王国里,哪些人是法定父亲的儿子,哪些人不是。这样,他便能调整王国中的许多事情。因为在摩尔如果他们不是父亲真正的儿子,便不能继承他们父亲的遗产。于是他下令召那三人进宫来工作。三人告诉国王,确保不搞欺骗,可以把他们锁在皇宫里,直到织完那段料子。这使国王非常高兴。国王由于对新布的“图案”和“色彩”什么也看不出,被一种死亡般的恐怖震惊了,因为他相信他不可能是他认作父亲的那位国王的儿子。他穿上了那看不见的衣服,骑着马在城中巡游,亏他运气好,那时正是夏天。

  最后是一位照管御骑而自身又不担心损失什么的黑人走到国王跟前,说出了真话。

  明确:《皇帝的新装》同原型相比,有三处重要的更动:一是在塑造人物方面。原作中的皇帝只是在故事情节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缺乏典型性,而安徒生童话中的皇帝则是一个典型形象。二是原作中说凡是私生子看不见衣服,安徒生把它改为“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笨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三是原作中由一个没有财产继承权的黑人来点破真相,安徒生则通过一个孩子之口来戳

  穿骗局。后面的两处改动,加强了童话细节描写的典型性。总的说来,《皇帝的新装》中的这些改动,使人物塑造和细节描写更加典型化,这样就增强了作品的教育性和艺术魅力。正因为如此,所以直到现在,人们批判那些自欺欺人的行为,往往还要引用那个没穿衣服、还自以为穿得很漂亮的皇帝的愚笨相来作比喻。

  八.作业

  九.板书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皇帝

  (昏庸、愚蠢)

  ↓受

  官员→骗←百姓

  (虚伪、自私)(怕被嘲笑、怕被杀头)

  ↑ 揭

  小孩

  (天真烂漫、无私无畏)

  皇帝的新装教案 篇16

  教学目标:

  1、在预习的基础上能够流利生动的复述全文。

  2、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感知小说中人物的形象

  3、了解通话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听出童话味(听出荒诞)

  同学们应该都有过童年看着图画听着爸爸妈妈讲故事的经历吧。这样的温馨时光真是让人怀念,那今天我们就来重温下这样美好的时光吧!(ppt出示《皇帝的新装》图片)大家看这些图片,这讲的是哪个故事啊?对,就是安徒生的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老师请请一个同学就着这些图片来给我们讲讲这个故事。那我们现在就坐着时光的机器,回到我们的小时候,看着这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听这位同学来给我们讲《皇帝的新装》吧!

  

  用几句话来说这个故事就是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大臣看新装→皇帝展新装→小孩揭穿识别假新装

  听了刚刚那位同学的讲述,老师想问问大家,大家觉得这个故事中的哪些情节你觉得是很荒诞很离奇的,在现实中是很难上演的呢?

  (生:1皇帝对于衣服的喜爱;2骗子所设置的骗局;3那么多的人上当受骗;4皇帝明明已经知道上当还要继续游行……)

  对啊,有那么多看上去似乎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竟然就这样上演了,情节的离奇曲折,正是因为作者非常的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运用——这这是童话故事的第一个特点。

  不过我们班很多同学都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比如宋首露,彭玲、马颖莹三位同学就说“为什么骗子能够顺利行骗呢?”张丹豪、张浩路、王吉、张浩辉、张海霖、陈天裕、蒋杰七位同学说皇帝已经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为什么还要把游行大典进行下去呢?那是不是作者的这种想象和夸张脱离了现实呢?

  (生:1皇帝爱穿新装,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只是作者对这样的爱美之心做了一些夸张;2骗子所设置的骗局虽然非常露骨,但是这是他们对皇帝的心思和臣民的心思都琢磨偷了,大臣怕丢官职,没有官职的害怕别人嘲笑他太愚蠢,为了保护自己,只得说假话,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也要说假话;3皇帝意识到自己出丑了,又生怕国人说他不称职,怕大家知道他上当受骗,于是只能继续游行。)

  所以我们知道通话的另一个特点那就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再创造,是反映生活

  的。想象是以现实生活做基础的,有生活的真实;而夸张是借助于想象完成的,它可以深化故事的主题,突出事物的本质,加强艺术感染力。童话就是一个亦真亦幻的世界。

  二、演出童话感(讲讲演演)

  作者围绕新装,给我们展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皇帝,大臣,还有骗子和小孩。对于这些人,大家一定都有着自己的看法。那接下来的时间老师就要交给大家了。大家通过对文章的品读,来告诉大家你看了一个怎样的皇帝、臣子或者骗子。

  我从句子中读出了一个的皇帝臣子骗子。

  老师希望课堂上不仅要有精彩的发言,你还能做一个倾听者,做一个记录者。老师将针对你们小组发言的内容、小组成员的倾听习惯和记录习惯来给分。古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今有105班8个小组相互竞争,各显本领。让我们来看看哪个小组是最后的优胜者呢?

  重点句子:

  1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通过夸张的修辞,写出了皇帝的骄奢淫逸和爱慕虚荣

  2、不过,想到凡是愚蠢或者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理的却感到不大自然……(第五段)这段心理描写一波三折。“感到不大自然”是第一次转折,联系第一段的内容,不难看出,皇帝其实很心虚,很怕自己看不见,是一个不称职的皇帝,而且对自己是否聪明也不敢确定。接着是第二个转折,“相信自己无须害怕”,这其实是他给自己壮胆,强作镇静。虽然如此,但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这是第三次转折,说明他心里还是非常害怕自己看不见那块布的,因而证明自己是不称职或者愚蠢的,所以心生一计,还是先派人去看看比较妥当。这些自相矛盾的心理活动,把皇帝自信而又心虚,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特点准确的表达出来了。(详)

  3、“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第八段)老大臣的心理经历了惊惧——怀疑自己愚蠢或者不称职——决定说谎的过程。老大臣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是因为他不相信自己看不见,所以想睁大眼睛看得仔细一点,能够看见那块布。但他还是没有看见,不过他不敢说出真相,所以看出他是一个虚伪愚昧

  的大臣。(详)

  4、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第27段)皇帝的这些动作想让别人以为他看得到那美丽的新装,他正在仔细的欣赏衣服是否合身是否美丽,用两个动词形象的写出了皇帝的丑态百出,揭露了他的自欺欺人。(详)

  5、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第31段)动作描写,臣子的虚伪,阿谀奉承。

  6、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第36段)带过,前面有分析,表现皇帝的愚蠢,好面子

  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和夸张的修辞给我们展现了一群性格鲜明的人物。这就是童话的第三个特征——语言生动形象。

  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伟大的丹麦文学巨匠安徒生,通过他的文字,我们得以看到昏庸无能、爱慕虚荣、愚蠢、虚伪的皇帝,虚伪愚昧、只懂得阿谀奉承的大臣,狡猾伪善的骗子。那大家对安徒生的了解有多少呢?(请一学生读注释1,ppt显示安徒生的代表作)。

  三、品出童话意

  人人都没有看见那美丽的新装,但没有一个人说出真相,只有一个小孩勇敢的说出了自己的所见。我们班的同学就此产生了新的疑惑——为什么是由一个小孩来揭穿这个骗局呢?

  因为孩子总是无所顾忌,直言不讳的,孩子是单纯,诚实的……

  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喊出了“天真的声音”,讲出了谁也不敢说出的的真想,使得“新装”顿时逝去神奇的作用,这一笔,增强了童话的现实意义——揭露了愚蠢,虚伪的皇帝和臣子,也表现了作者对单纯,诚实的孩子的赞扬。这就是童话的第四个特征——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那么罗京民同学的疑问应该也得到了解答。作者要告诉我们的正是要做一个诚实的人。老师也希望,在我们长大后仍然能够一直保存着一份童真,拥有一颗童心,就如同文章中的小孩一样,诚实,单纯??

  四、写出童话奇

  大家想象一下皇帝回宫后会怎么做呢?大家续写一下这个故事吧,写完之后可以小组内交流一下,看看你们谁续写的故事更符合童话的特征呢?

  五、板书设计:

  皇

  帝1离奇,想象,夸张

  的童话2现实

  新3生动形象

  装4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