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案(15篇)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1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
上一节课,学生已经了解了信息的基本特征,对信息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却很模糊,一般把信息技术等同于计算机技术。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是本节课要解决的一个重点。在体验信息技术发展这项教学内容中,重点让学生体验“语音技术”,其它几项只做简单介绍。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各种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体验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引导学生善意对待信息技术、健康使用信息技术。
从五个方面看待信息技术发展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越势如何;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多媒体电脑网络教室
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学习,并通过排出现象、探讨分析、归纳总结的过程获取知识。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信息技术(it:tnformation technology)
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技术。从人类社会发展史角度看,信息技术共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1)语言的使用: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2)文字的创造:是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3)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依据;
4)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5)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第一代:1946-1958年,电子计算机;
第二代:1958-19XX年,晶体管电子计算机;
第三代:19XX-1970年,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1971-20世纪80年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五代:至今,智能化计算机。
二、信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还将向人性化和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即信息技术越来越符号人的需求和使用习惯。
大众化的具体表现: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a、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人机界面装置——扩音器、按键式电话、方向盘、磁卡、交通指挥灯、crt、遥控器、液晶显示器、条形码扫描器、鼠标/图形用户界面(gui);
b、dos操作界面与gui操作界面:人性化界面、个性化设计;
c、虚拟现实技术(产生时间:20世纪末);
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受交互技术、高分辨显示技术
“3i”特点:强烈的“身临其境”沉浸感;友好亲切的人机交互性;激发人想像的刺激性。
分类:虚拟实景技术(如:虚拟游览故宫博物院)、虚拟虚景技术(如:虚拟现实环境生成、虚拟设计的波音777飞机)。
d、语音技术;
语音识别技术(asr)——将人说话的语音信号转换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文字信息,从而识别说话人的语音指令以及文字内容的技术。
语音合成技术(tts)——将文字信息转变为语音数据,以语音的方式播放出来的技术。
语音技术的应用可划分为三个方面:桌面应用、网络/电话系统应用和信息家电应用。
e、智能代理技术:通常可以主动地根据人的需要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务,主要用于信息的自动栓索和过滤。如:搜索引擎中的“机器人”或“*”程序。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3)越来越来高的性能价格比
如计算机内存条大小的变化,从刚开始的1mb开始,慢慢的出现32mb、64mb、128mb、512mb等。(mb代表计算机中存储容量的单位)。计算机的存储容量是以字节为单位计算的。
计算机中常用的表示容量的单位还有:字节(b)、千字节(kb),兆字节(mb),千兆字节(gb)。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8bit=1b;1kb=210b;1mb=210kb;1gb=210mb;1tb=210gb
三、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要客观认识、扬长避短、合理而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网络犯罪形式:
1)通过互联网末经许可便进入他人的计算机设施,破解他人密码,使用他人的计算机资源;
2)通过网络向他人计算机系统散布计算机病毒;进行间谍活动,窃取、篡改或者删除国家机密信息;
3)进行商业间谍活动,窃取、篡改或者删除企事业单位存储的商业秘密和计算机程序;
4)非法转移资金;盗窃银行中他人存款,进行各种金融犯罪等。
5)利用网络传播有害信息,对他人进行诽谤、谩骂、恐吓,制造谣言,传播假新闻,扰乱社会秩序,传播**、暴力、恐怖、迷信作品,毒害青少年;亵渎宗教,破坏民族团结;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活动等。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2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使学生了解Word字处理软件的功能。
2.使学生掌握启动和退出Word的方法。
3.使学生认识Word窗口的组成。
4.使学生掌握在Word中新建文档、保存文档的方法。
技能方面:
1.提高学生输入汉字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键盘操作能力。
情感方面:
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文字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
1.Word字处理软件的用途和功能。
2.新建文档、保存文档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保存文档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1.观察法。
2.演示法。
3.自学法。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
1.多媒体网络教室。
2.教师准备好的文字素材。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见下表)
教学内容、步骤与方法
学生活动内容与方式
预期效果与备注
一、导入课题
教师展示用Word编辑的板报、日记、作文等样例,由此导入课题。
二、新课
1.字处理软件的功能
教师提问:通过观察,你认为Word有哪些功能?
教师小结:Word具有对文章进行编辑、修饰、排版、打印等功能。
2.启动Word
教师演示启动Word的两种方法:
(1)“开始”按钮;
(2)快捷方式图标。
3.认识Word窗口
教师提出要求:自学Word窗口的组成,完成书中第95页练习1(写出Word窗口中各部分的名称)。
4.新建Word文档
教师提出要求:自学新建文档的两种方法。自学后要求学生小结新建文档的方法。
(1)使用菜单。
(2)使用工具栏按钮。
5.输入文字
教师提问:进入中文输入状态有哪几种方法?
教师布置任务:输入书中第92页例1中的文字。
教师提示:一段文字输入完毕后,按一下回车键,表示一个自然段的结束。
学生观察、欣赏作品。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启动Word软件。
学生通过自学,了解Word窗口的组成,完成练习1。
学生自学后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完成输入文字的任务。
通过展示Word编辑的作品,使学生对Word有一个感性认识。
学生可以归纳出Word的主要功能。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的能力。
学生可以顺利掌握启动Word的方法。
学生可以完成任务。
通过自学,学生可以掌握新建Word文档的两种方法,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使用工具栏可以简化操作,使操作变得方便、快捷。
学生可以正确回答问题。
一些学生常常在每行文字的末尾按回车键,教师应及时纠正。
(续表)
6.保存文档
教师布置任务:以“日记”为文件名将文件保存在系统默认的文件夹“我的文档”中。
教师要求学生演示保存文档的方法(两种方法)。教师布置任务:
(1)试一试将这篇文章适当修改后,再次保存会出现什么情况?
(2)新建一个文档,重新输入一篇文章,然后仍以“日记”为文件名将文件保存在系统默认的文件夹“我的文档”中,会出现什么情况?
(3)Word文件的默认类型是什么?
7.退出Word
教师提问:怎样退出Word?
教师提问:如果在退出Word时,当前编辑的文章没有保存会出现什么情况?应怎样处理?
三、课堂练习
启动Word,完成书中第95页练习2、3,要求将练习3以“笑脸病毒”为文件名保存文件。
四、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小结,强调:①一段文字输入完毕后,按一下回车键,在该段后会产生一个回车符,表示一个自然段的结束;②Word文件的默认类型是“DOC”;③Word中所有操作,通常都可以通过菜单中的选项实现,工具按钮可简化操作。
五、布置作业
用Word写一篇日记。
学生学习保存文档的方法,完成保存文档的操作。
学生演示保存文档的方法。
学生上机实践,得出答案,并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
学生与教师共同小结。
学生可以掌握保存文档的方法,完成保存文档的操作。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操作方法。
学生通过实践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学生能掌握退出Word的方法。
学生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大部分学生可以完成课堂练习。对汉字输入速度较慢的学生教师要加强指导。
学生可以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3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在学生了解信息的概念及一般特征的基础上,本节课主要介绍信息技术的历史,以及发展趋势,并分析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学习的影响。
二、教学对象分析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课程面对的是高一年级的新生,该年级的学生至少初中三年都接触过信息技术课,大多学生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有独立的思维能力,接受知识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的学习,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各种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身边的信息技术的发掘和对信息技术的历史的探索,让学生能够了解信息技术的内容、应用和发展,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合理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习惯。
四、教学重点
1、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3、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
五、教学难点
1、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各种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提问法、引导法,师生一起小结等等。
七、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信息的四个特征?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这一节。首先,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本节课开头的一则资料回答问题:材料说明了什么?
首先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在游客生命处于危机的时刻,他们利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得到救助?
学生1:手机。
学生2:利用手机的微弱信号,发出求救信息才得以脱险。
师生一起总结:这段材料说明信息及其信息技术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教师活动:
IT(InformationTechnology)
信息技术: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可以说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在人类历发生过了五次的信息技术革命:
教师活动:给学生3分钟看书第6页,要求尽可能记住“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第五次: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只选择两点来讲解,其余的在下节课通
过因特网、学生间互助、探究来学习)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教师活动: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实际上是从操作系统这个成面上来讲的。讲解DOS和WINDOWS的区别。(简单介绍)
DOS实际上是DiskOperationSystem(磁盘操作系统)的简称。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基于磁盘管理的操作系统。它是命令行形式的,靠输入命令来进行人机对话,并通过命令的形式把指令传给计算机,让计算机实现操作的。因此,作为用户的我们要记忆大量繁锁的命令,那样才能用好计算机。
WINDOWS:用的是GUI——鼠标/图形用户界面人机交互图形化用户界面设计,以可视化的图形方式来呈现交互。
举例子:查找并运行QQ20xx.exe。
WINDOWS如何实现(指定学生演示通过鼠标/图形界面操作)
DOS下如何实现(教师演示)
c:回车c:>dirc:>cdProgramFilesc:>ProgramFiles>dirc:>ProgramFiles>cdTencentc:>Tencent
c:>Tencent>dirc:>Tencent>qq20xx.exe
通过讲解、分析,让学生逐步感受到从DOS到WINDOWS是越来越好的人机界面。
(1)虚拟现实技术
应用:建筑领域、外科医生、军事领域
(2)语音技术
语音识别技术,语音合成技术
应用:语音输入法、无人值守电话服务、专用语音直接翻译机。
(3)智能代理技术
OFFICE助手可通过网络进一步了解相关概念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个性化手机个性化的电视节目选择
学生活动:看书上第九页资料1—3
3、越来越高的性价比
教师活动:8bit=1B;1KB=210B;1MB=210KB;1GB=210MB;1TB=210GB
教师活动:请同学注意观察教材第十页的表1-3。
学生活动:认真看书上的表
教师活动:从本张表你看出了什么问题?
学生1:
学生2:
学生3:
师生小结:
年份越近的,性能越来越来好,价格越来越来低。
教师活动:由于书中列举的是20xx年以前的普通家用计算机的主要性能参数和价格,可以为学生列举近几年的配置让学生了解。
三、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学生活动:辩论《信息技术的利与弊》
学生1:
学生2:
学生3:
教师活动: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要客观认识、扬长避短、合理而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网络犯罪形式:
1)通过互联网末经许可便进入他人的计算机设施,破解他人密码,使用他人的计算机资源;
2)通过网络向他人计算机系统散布计算机病毒;进行间谍活动,窃取、篡改或者删除国家机密信息;
3)进行商业间谍活动,窃取、篡改或者删除企事业单位存储的商业秘密和计算机程序;
4)非法转移资金;盗窃银行中他人存款,进行各种金融犯罪等。
5)利用网络传播有害信息,对他人进行诽谤、谩骂、恐吓,制造谣言,传播假新闻,扰乱社会秩序,传播**、暴力、恐怖、迷信作品,毒害青少年;亵渎宗教,破坏民族团结;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活动等。
教师活动:一起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内容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主要是五次革命)和趋势(人性化和大众化),也掌握了如何合理、科学和健康的使用信息技术。
板书设计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1)语言的使用
(2)文字的创造
(3)印刷术的发明
(4)电报、电话、广播、电视和发明和普及
(5)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
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3)越来越高的性价比
4、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避免沉迷于网络和游戏
五、课后任务: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4
课 题: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时间:
授课班级:
教学目标:1.知道信息的含义;
2.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
3.知道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教学重点: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含义
教学方法:教授、分层、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 人类已跨进21世纪,迎来了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当然了,我们在课堂上所讲的都是一些基础的知识,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对相关的方面进行深入的钻研,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我们也可以互相讨论。
二、新课讲授
1.说了这么半天的信息技术,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信息。
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那么什么又叫消息呢。在电子通信中,信息以电子方式从一个装置传输到另外一个信息单位叫一个消息。
而在习惯中,消息是一种新闻的体裁。明白载体的含义。
而在计算机的学习经常要用到的数据的含义则是:数据是用来描述对象、概念、条件、状况、关系等的文字、数字、符号、图形或声音的集合体。
当数据出现在上下文中能被人们解释和理解它的意义的时候,数据就成了信息。
2.明白了信息的含义后,我们来学习一下信息技术的含义,所谓的信息技术就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和传输信息的技术。
获取信息就是指通过那些途径来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处理信息就是指我们如何来对所收集到的众多的信息进行加工,找出对我们有用的部分。
存储信息就是指对我们所处理好的信息进行储存,写在纸上、使用计算机存储还是使用别的方法进行存储。
传输信息就是指如何和他人或都在另外的地点使用信息。
3.获取信息的途径一般有两种:直接的,间接的。
直接的方法的优点有:信息可靠性强
直接的方法的缺点有:费时、费力
直接的方法举例:做科学研究、做调查
间接的方法的优点有:省时、省力
间接的方法的缺点有:信息可靠性不强
间接的方法举例:报刊杂志、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等。
在信息技术的课程中,我们主要讲解从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
在有目的的进行信息的搜集和获取,并对所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保存和传输。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远古时代,人们是通过感观来收集和处理信息。
2.近代,电报、电话的发明扩大了人们处理信息的时间,缩短了空间。
3.当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人们传输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讨论:1、每个同学举出你身边是信息的案例;反过来找出一些承运信息的载体。
2、找出信息和信息技术之间的差异。
小结:
1.什么信息?
2.什么是信息技术?
3.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数据库与普通表的差异,并且灵活利用数据库来查询数据。
2。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提升交流表达能力和操作能力。
3。根据具体问题的交流和探讨,能够利用数据库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养成归纳整理个人信息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数据库查询数据的过程。
难点:数据库查询数据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学校校本课程选修情况,并向学生做出介绍:今年学校开设了80门校本课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中的内容,思考:如果用计算机存储和管理图中信息的时候,该怎么办?用什么工具解决比较合适?预设学生通过回顾之前学习的知识能回答出通过Word、Excel、数据库存储管理信息。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顾进行总结并提问:上节课已经简单了解到了数据库应用系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好处并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么,数据库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数据库是如何组织和管理数据的?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操作数据库。
(二)新课讲授
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操作,打开教学光盘上本章文件夹中的数据库文件“校本课程。mdb”。
1、教师提出第一个问题:“校本课程”数据库中的两张表与常见的表格有什么异同?
组织学生以信息技术小组为单位,5分钟的时间探讨问题。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讨论得出结果,但是不全面。(相同点,都能够管理和存放信息;不同点,数据库两张表是有关联性的,可以存放在一起。)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做补充:数据库中的两张表格与常见表格都是一种组织和管理相关信息的有效方法,但在数据库中这两张表格可以同时放在一起并通过有联系属性关联起来,并存储为一个数据库文件,实现集中管理。数据库的功能要远远大于普通电子表格的功能。Excel是文件形式保存数据,而且保存的数据很有限制,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专门存储数据的软件系统,对于数据的存储量比较大。
2、教师提出第二个问题:对“校本课程”数据库而言,数据库中包含了哪些内容,它们是如何组织在一起的?
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第二个问题,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了解数据库中的每张表格都存储不同的结构和信息,都起着各自的作用。学生根据引导,思考各个表格是通过什么相联系的,很快得出结果。(“校本课程”数据库中包含了学生的姓名、编号、性别、班级、课程号等信息,两张表是靠“课程号”属性关联起来的。)教师对学生做出适当点评。
3、教师提出第三个问题:操作“校本课程”数据库,如何利用数据库来查询数据?
教师引导学生,在“校本课程”数据库中,要了解“王蕾选修的是什么课程”,如何操作查询?教师演示数据库查询数据的过程,让学生观看,稍后找学生叙述操作步骤。(从“选修学生情况表”中找到“王蕾”的相关信息,得知她选修的是课程号“ST01”的课程,而课程号为“ST01”的课程名称则要从“校本课程情况表”才能查到,因此得知课程号“ST01”为“中国诗歌研究”校本课程。)教师可以点评学生回答很正确,思路很清晰,观察的很仔细。
(三)巩固提高
教师从数据库中随机找出某学生的名字,学生查找相关数据。比如1。王冬雨选修的什么课程2。选修“电脑动画设计”课程的学生姓名等。学生练习查询操作。之后教师给予点评。
(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提问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加以补充总结
作业:请学生课后收集和整理自己的个人通讯录,并尝试利用数据库的方式存储信息。
四、板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媒体的概念和类型,掌握多媒体的内涵和特征。
2、通过观察自主归纳、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归纳和团结协作能力。
3、通过学习多媒体的相关应用,体会多媒体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教学重难点
媒体、多媒体的概念和类型。
多媒体的内涵和特征。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不论是拨打电话还是写信,都是使用媒体去表达和传播。媒体顾名思义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它是人类借助用来传递信息与获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或者技术手段。请学生踊跃发言说说我们在生活中使用过什么媒体来传递信息,从而使学生更有代入感地引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1、我们身边的媒体
教师让学生先阅读教材,找到媒体的概念是什么,请一位同学来分享他找到的概念。教师补充媒体的形式和发展。
教师组织学生以相邻四人为一组,进行5分钟的讨论,结合课本上对多媒体的分类,说说看都有哪些分类,每个分类是如何定义的。讨论结束后教师总结将媒体分为五类,信息技术每一组学生分别总结一类的定义。教师补充总结媒体在生活中的其他实际应用。
2、多媒体的冲击
教师引导:多媒体除了应用于学习外,还可以应用于娱乐。电子游戏就是我们非常喜欢的一种多媒体应用形式。“上网”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浏览各种信息、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等,实际上吸引我们的不是网络本身,而是网络上丰富的多媒体信息。
老师讲解多媒体不是多种单一媒体的简单组合,它是计算机技术和媒体数字化的产物,不仅属于媒体范畴,也属于技术范畴。因此,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一般意义上说,多媒体就是指多媒体技术。尽管对多媒体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看出多媒体技术的共同特征,即能够对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进行综合处理,构成一个交互的统一整体,实现多种媒体的集成应用。
布置任务让学生对教材上的分类进行总结。学生能够回答出三个特征。教师可以点评学生总结精炼等,之后分别为学生具体举例说明,每个特征是如何定义,例如以电子游戏为例,电子游戏具有很强的交互性,足球比赛游戏要求参玩者全程参与,比赛进程会随着参玩者的操作而变化,结果就是参玩者通过对游戏的操作“编辑”了一场比赛。而电视不具有多媒体的交互性,我们通过选择频道收看不同的内容,但我们始终是被动地收看,我们无法控制其播出内容的变化,也不能参与内容的加工和处理,诸如此类的举例说明。
(三)巩固提高
在学生掌握了知识以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书上实践与思考的4个问题,检验学生的习得程度。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教师可夸奖学生听课认真,理解到位。
作业:完成书中最后的“活动”模块的两个小活动。
四、板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7
一、教材分析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需要,我对教材内容实行了重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学生来自不同的初级中学,他们的信息技术学习经历不同,信息素养和动手操作水平也不同,虽然在上半学期的教学中学生已具备常用工具软件以及网络应用相关的使用经验,和一定的小组协作水平和组际竞赛意识。不过对于信息智能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只有个别学生具有一定的使用经验,所以,课前准备好一些说明资料,把活动的安排实行具体、详细地描述。
三、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工作过程;在实践与竞赛中学会智能工具处理信息;在合作与交流中体会信息智能处理的过程,理解智能信息处理这个前沿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及策略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能应用和体验智能信息处理工具;教学的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工作过程并学以致用。
在设计中采用“任务驱动”和“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和交流合作的意识与水平,从而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通过构建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利用学习网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水平。
五、教学准备
1.软件:ocr软件。
2.硬件:手写板,扫描仪。
3.其它:在线翻译、人机对话网站资源,各个探究活动资料,教学课件。
4.教学实施环境要求:多媒体网络教室。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体现“亚特兰蒂斯”星球上的材料“人机大战”和“残疾人田甜正在用嘴做动画”;船长(教师)和机器人小书引领学生进入太空船,出发到“亚特兰蒂斯”星球,实行太空之旅。
构建情景,体现人工智能的神奇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二)操作探究
机器人小书告知大家,距离目标星球还有25分钟,在这段时间要完成三个任务和一个游戏。
任务1——人机对话
利用中英文学习网站,与机器人eliza或小布实行对话,将对话内容记录到表中,再完成探究与评价,然后提交。
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与水平。
任务2——电脑翻译助手
利用在线网站对一段英文翻译成中文,将该中文内容再次翻译成英文,再完成探究与评价,然后提交。
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体验智能信息处理技术,通过回答问题,锻炼学生交流与表达的水平。
任务3——文字识别实行时
以小组为单位(4人一小组),利用ocr软件对四张图片(纸张平整,纸张褶皱、报纸、中英文混合的文字图片)实行识别,完成探究活动并提交。探索活动需在10分钟内完成,小组长负责组织,分工合作;探索过程中可求助操作辅助员或小组其他成员。
(学生各小组分工协作,共同探究任务,教师巡视)
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水平;锻炼小组长的领导和组织水平与意识;培养小组同学的合作意识和水平。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归纳出病毒的五种特性和病毒的种类。
2.通过分析实例、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归纳总结、合作探究知识的能力。
3.在分析、探究的过程中,认识到病毒带来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计算机病毒的特性及种类。
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CIH病毒爆发的案例,让学生观察案例中病毒的攻击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学生能够答出交通系统失灵、单位混乱、工厂停工。教师进行解释说明:全世界至少有6000万台计算机同时遭受到CIH病毒的侵害,它能够破坏硬盘数据,引起系统崩溃。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呢?计算机病毒又有什么特性呢?从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
1.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教师激发学生思考:在生活中经常听到“病毒”一词,计算机病毒和生活中的'病毒是不是同一种含义呢?若不是,那计算机病毒到底是什么呢?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本,归纳出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完成后提问一名学生回答。教师表扬学生归纳能力强后总结:病毒是生物学领域的术语,因为计算机病毒与病理学上的病毒具有相类似的特性,因此称之为计算机病毒。
教师再次提问学生:生物上的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宿主细胞上,那么计算机病毒能够独立存在吗?教师评价学生思维活跃并总结:计算机病毒不能以一个单独程序出现在计算机系统中,需要依附在计算机操作系统、可执行文件或数据文件中,这就是计算机病毒的特性之一——寄生性。
教师布置任务:计算机病毒还具有哪些特性?组织学生以信息技术兴趣小组为单位,从网上查找典型的计算机病毒,分析、讨论它们具有的特性。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指导,讨论结束后,请小组代表汇报。其中一组讨论结果是另外一组补充教师表扬学生检索认真准确,回答全面。
教师进行补充:计算机病毒还具有潜伏性,有时会潜伏一段时间不发作,使人们感觉不到已经感染了病毒,使其传播范围更为广泛。教师顺势提出问题:病毒是怎样实现隐藏的呢?如何不被发现?
教师询问学生:病毒的破坏性体现在哪里呢?教师补充:对计算机系统的各种资源进行破坏是计算机病毒生存、传染的最终目的,轻者会降低工作效率,严重的可能导致系统崩溃。
2.计算机病毒的种类
计算机病毒的种类有很多,那病毒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分类?有哪些类型的病毒?学生以信息技术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完成后由小组代表汇报。其中一组讨论结果是另外一组补充
教师顺势提问:可执行文件型病毒和宏病毒分别感染什么类型的文件。教师表扬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透彻。
(三)巩固提高
在学生了解了计算机病毒的特性及种类后,教师抛出问题:怎么样预防计算机中病毒?教师组织学生以同桌为单位,讨论病毒预防的方法,讨论结束后小组汇报,看哪个小组能够回答的又多又准确。安装杀毒软件,使用U盘先杀毒,不打开不明链接,要从官网下载软件。教师点评学生讨论积极,对知识理解透彻。
(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提问计算机病毒的特性。根据学生的回答点评学生对知识掌握得牢固。
作业:思考计算机感染病毒的症状有哪些?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9
教学内容:
高中信息技术课本活动1收发电子邮件
活动目的:掌握利用电子邮件与他人沟通的方法
活动内容:
1.申请免费邮箱
2.收发电子邮件
活动准备:
至少50计算机(可以上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走入教室,环顾一周,上课。
自我介绍,姓许,开始导入。
问一个问题:大家在生活通过什么工具和你的朋友或同学沟通和联系?
同学回答问题
对,有很多种方法,我们可以写信,手机,电话,QQ,还有发伊妹儿,也就是E-mail。
大家也许都发过邮件。上网的时候发个Email给好友。那么E-mail是什么呢?我们给它下一个书面的定义:在因特网上发送和接收的信件称为电子邮件(E-mail)。
同学们觉得,e-mail和我们平时生活中的信哪个更方便呢?
回答问题
那么E-mail比信有那些优点?
总结一下:
最大的优点是速度快,e-mail随发就到了,而信要几天或几周。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收发E-mail。
二、教学内容
我们要发邮件给别人的时候首先自己要有一个邮箱,下面我们先来申请一个免费邮箱。提供免费邮箱的网站很多,国内的主要有网易,搜狐,新浪等。我们现在就去网易申请一个免费邮箱。
1.在地址栏中输入:http://www.163.com,按回车,显示首页。单击邮件中心,进入网易邮件管理系统。
2.在免费邮箱单击申请按钮,阅读服务条款,单击该页尾部的我同意按钮,进入申请通行证页面。
3.在请选择通行证用户名右边的文本框里输入你的通行证名称,如“schooltime20xx”。每个人的通行证名不能相同,一旦有人在网易望站申请了一个通行证名,别人就不能再使用该名。
4.单击确认按钮,进入注册信息页面。
5.按要求和提示填写完个人资料表格,单击确认按钮,邮件服务器将对你填写的信息进行检查,如果没有错误则显示出错提示,与要再次填写有关内容。
好了,申请了一个邮箱之后我们来学习收发邮件。
1.登陆网易首页,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单击登陆按钮。
2.单击163免费邮箱,再单击进入邮件按钮,进入免费邮件系统。
3.单击发邮件,进入发邮件页面。
4.在收件人右边的文本框里填写收件人的电子信箱地址,如“xuqing198377@163.com,在主题右边文本框里填写邮件的主题“作业”。
5.在邮箱的文本编辑区内输入邮件内容,“作业”。如果需要发送附件,单击附件,进入粘贴附件页面。
6.单击浏览按钮,查找并选定所要粘贴的附件文件,单击粘贴按钮,将该文件粘贴到邮件上,单击完成按钮返回邮件管理页面。
7.单击发送按钮,邮件被发送到指定的邮箱,邮件管理服务器给出提示信息:您的信件已成功发送到xuqing198377@163.com。
发了邮件之后我们去我的信箱看看收到的邮件。
步骤和前面一样,首先要先进入邮件管理服务器,单击收邮件。出现收件箱的邮件标题列表,单击某一标题可查看该邮件的详细内容。
下面,同学们自己上网去申请一个信箱,并每人给老师发个邮件,自我介绍一下。我的邮箱是xuqing18377@163.com
三、小结
这节课大家学会了怎么收发邮件,也了解了E-mail的作用。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10
教学目标
1、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2、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
3、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学会病毒防范、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
4、掌握一种常用杀毒软件的使用方法
5、了解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养成安全的信息活动习惯。
6、了解信息素养内涵,加深对网络道德规范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机病毒概念、特征及防治
难点:杀毒软件的使用
教学流程:
一、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自学课本P12)
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包含哪几个方面?
2、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自学课本P13-15)
古代的信息技术
代表事物:手势、声音、形体动作,结绳记事、使用筹码,甲骨文,造纸术、印刷术,烽火、驿站、信鸽等。
近代的信息技术
代表事物:机械计算机、电报、电话、摄影技术、无线电广播、电视技术等。
现代信息技术
代表事物:微电子技术、光电技术、电子计算机、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等。
3、信息技术展望(P15-P19)
了解科技最前沿: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网格计算、机器人、数字地球和智能化社区、因特网2和下一代因特网、虚拟现实的实用化
二、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自学课本P126-128)
1、数字化与生活。
数字化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主题,数字化已经越来越深入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我们使用的移动电话,其制式已经全部有模拟方式转化为数字方式。
我们收看的电视节目,也基本实现了数字化,采用数字电视后,电视画面更加清晰,视觉效果更好。
数字化后的飞机订票系统和火车票系统,大大方便了大家的出行。
2、信息技术与经济发展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信息化进一步带动了工业化。
信息技术的广泛的应用,促使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一方面该买卖双方带来了相当大的好处,另一方面,电子商务还涉及商品本身,包括软件、书籍、照片、音乐、电影等,在信息市场上的商务运作。
电子商务网站的类型,主要有B2B,B2C,C2C等类型。(B代表公司,C代表个人)
如淘宝网,你有在网上购物吗?
3、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
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可以体现在政务信息化、社会事业信息化等方面。
政务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领域之一,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化,转化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政务信息化设计财务、金融、公检法、党群等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社会事业信息化,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进步。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广播电视、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等方面的信息建设。
三、知识产权
1、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指法律规定的人们对于自己创造或拥有的智力成果享有的各种权利的总成,包括相应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问题:我国关于保护计算机软件方面的法律有哪些?
答:有关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自己参考网站学习。
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办公室.gov.cn/
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你有在网上购物吗?
3、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
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可以体现在政务信息化、社会事业信息化等方面。
政务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领域之一,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化,转化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政务信息化设计财务、金融、公检法、党群等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社会事业信息化,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进步。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广播电视、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等方面的信息建设。
三、知识产权
1、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指法律规定的人们对于自己创造或拥有的智力成果享有的各种权利的总成,包括相应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问题:我国关于保护计算机软件方面的法律有哪些?
答:有关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自己参考网站学习。
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办公室.gov.cn/
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cn/c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cn/sipo/
2、保护知识产权
作为软件的使用者,应树立法制观念,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自觉使用正版软件,抵制盗版及未经授权的软件。未经软件版权人的允许,不得对其软件进行复制、修改、传播等非法操作,更不能进行商业性转让、销售等侵权活动。
除了不能使用盗版软件,我们不要购买盗版VCD、DVD光盘,也不要购买其他假冒名牌的商品。
判断一下做法是否合法:
1.小明上网下载一个了共享软件,并在多台电脑上进行安装。
2.小王购买了一张正版的windowsXP系统安装光盘,在家里的两台电脑都安装了该软件。
3.小王未经朋友小李的同意,私下把小李的论文发布在自己的博客上。
四、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特征
1、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寄生性:病毒往往不是以单独的文件形式存在,而是隐藏在其他文件中
传染性:病毒总是尽可能的把自身代码添加到其他正常的程序中,可以通过光盘等移动介质、网络等方式进行传播。
潜伏性:这样可以隐藏自己,有利于传播、繁殖。比如修改了一个正常的文件,保持该文件的长度和修改时间等属性不变,同时产生一种病毒的变体来隐藏自己,这样可以达到不易被人们发现的目的。
爆发性: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或受到外界刺激就会发作。
破坏性:被感染程序的功能失效,如程序被修改、覆盖和丢失等等,严重的会使计算机系统瘫痪,例如能毁坏硬盘系统使系统不能修复。
2、计算机病毒的概念:计算机病毒是一些喜欢在网络上搞恶作剧的人(电脑黑客)编制的一些能够通过修改程序,尽可能地复制自身进去,进而传染给其他程序的,具有破坏他人计算机系统的计算机程序。
简单地说,计算机病毒就是一种人为编写的具有破坏性的计算机程序。
3、黑客是偷电脑的人吗?
4、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面对计算机病毒我们有哪些防治方法?
从三方面入手:预防、检查和消毒
采用一些专用的计算机杀毒软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计算机进行查毒和杀毒。世界上有能杀灭所有计算机病毒的杀毒软件吗?新的计算机病毒不断的出现,与病毒相比,杀毒软件永远具有滞后性,仅仅依靠杀毒软件并不能保证计算机系统不受计算机病毒的攻击,所以,对计算机病毒必须以预防为主。
(1)预防的主要措施有哪些,请同学举例。
对重要的数据定期进行备份。可以拷贝到移动磁盘中,如移动硬盘、mp3等中,在不进行写操作是,应该进行写保护。一般病毒程序的传染都要经过写盘操作。
不使用来历不明的软盘、光盘。一定要使用时,必须使用最新版本(病毒库)的杀毒软件进行查杀。
不要非法复制别人的软件。一些软件为了防止非法复制,采取在软件中嵌入病毒的错误手段。
对网络上下载的各种免费和共享软件,要先进行查杀病毒后在安装使用。最好从一些著名的网站上下载软件。
要谨慎处理收到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附件。如果一定要打开,则最好在打开之前要求对方确认。
在qq聊天的时候发过来的一些网址和文件最好不要打开,如果一定要打开,最好先确认。
(2)如卡巴斯基,瑞星、金山毒霸等杀毒软件。如何评价一款杀毒软件的好坏,可从查杀率、误报率、升
级频率、资源占用等方面去评价,参考课本P134页的练一练。下面同学安装一款杀毒软件,对电脑进行查杀病毒。如卡巴斯基6的试用版,体验查杀病毒和升级病毒库的方法和过程。
5、信息的保护方法
作为普通网民,我们可以采取的网络安全措施有哪些?
1、不要向任何人透露你的上网密码、身份证号码、真实姓名、电话号码等。
比如这些信息刚好是你设置qq的忘记密码的答案之类的,别人可以知道你的qq密码了。
2、不用单词作为上网密码,也不要保存密码,要经常更改密码
3、不要在网络上随便公布或留下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特别是注册用户的正式电子邮件地址
4、尽量不要使用qq之类的即使交流软件,因为它会暴露拥护的ip地址,被黑客利用而受到攻击
5、不要在支持htm语言的聊天室里聊天,以防黑客向你发送htm语句导致计算机死机
6、安装一个好的杀毒软件,并及时更新升级
7、不要轻易运行来历不明的软件,特别是电子邮件中的软件
8、不要让别人随意在你的计算机上安装软件;
9、及时安装计算机系统的补丁程序,赌住系统的漏洞。
五、信息素养(自学课本P136页)
1、什么是信息素养?
2、信息素养的具体内涵及内容。
3、网络道德文明
①网络的积极影响及产生的问题。
首先肯定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各种积极的、重要的影响。然而网络也带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
②既然网络产生了各种负面的影响,团中央为此制定了一个《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大家知道它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吗?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四、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特征
1、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寄生性:病毒往往不是以单独的文件形式存在,而是隐藏在其他文件中
传染性:病毒总是尽可能的把自身代码添加到其他正常的程序中,可以通过光盘等移动介质、网络等方式进行传播。
潜伏性:这样可以隐藏自己,有利于传播、繁殖。比如修改了一个正常的文件,保持该文件的长度和修改时间等属性不变,同时产生一种病毒的变体来隐藏自己,这样可以达到不易被人们发现的目的。
爆发性: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或受到外界刺激就会发作。
破坏性:被感染程序的功能失效,如程序被修改、覆盖和丢失等等,严重的会使计算机系统瘫痪,例如能毁坏硬盘系统使系统不能修复。
2、计算机病毒的概念:计算机病毒是一些喜欢在网络上搞恶作剧的人(电脑黑客)编制的一些能够通过修改程序,尽可能地复制自身进去,进而传染给其他程序的,具有破坏他人计算机系统的计算机程序。
简单地说,计算机病毒就是一种人为编写的具有破坏性的计算机程序。
3、黑客是偷电脑的人吗?
4、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面对计算机病毒我们有哪些防治方法?
从三方面入手:预防、检查和消毒
采用一些专用的计算机杀毒软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计算机进行查毒和杀毒。世界上有能杀灭所有计算机病毒的杀毒软件吗?新的计算机病毒不断的出现,与病毒相比,杀毒软件永远具有滞后性,仅仅依靠杀毒软件并不能保证计算机系统不受计算机病毒的攻击,所以,对计算机病毒必须以预防为主。
(1)预防的主要措施有哪些,请同学举例。
对重要的数据定期进行备份。可以拷贝到移动磁盘中,如移动硬盘、mp3等中,在不进行写操作是,应该进行写保护。一般病毒程序的传染都要经过写盘操作。
不使用来历不明的软盘、光盘。一定要使用时,必须使用最新版本(病毒库)的杀毒软件进行查杀。
不要非法复制别人的软件。一些软件为了防止非法复制,采取在软件中嵌入病毒的错误手段。
对网络上下载的各种免费和共享软件,要先进行查杀病毒后在安装使用。最好从一些著名的网站上下载软件。
要谨慎处理收到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附件。如果一定要打开,则最好在打开之前要求对方确认。
在qq聊天的时候发过来的一些网址和文件最好不要打开,如果一定要打开,最好先确认。
(2)如卡巴斯基,瑞星、金山毒霸等杀毒软件。如何评价一款杀毒软件的好坏,可从查杀率、误报率、升
级频率、资源占用等方面去评价,参考课本P134页的练一练。下面同学安装一款杀毒软件,对电脑进行查杀病毒。如卡巴斯基6的试用版,体验查杀病毒和升级病毒库的方法和过程。
5、信息的保护方法
作为普通网民,我们可以采取的网络安全措施有哪些?
1、不要向任何人透露你的上网密码、身份证号码、真实姓名、电话号码等。
比如这些信息刚好是你设置qq的忘记密码的答案之类的,别人可以知道你的qq密码了。
2、不用单词作为上网密码,也不要保存密码,要经常更改密码
3、不要在网络上随便公布或留下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特别是注册用户的正式电子邮件地址
4、尽量不要使用qq之类的即使交流软件,因为它会暴露拥护的ip地址,被黑客利用而受到攻击
5、不要在支持htm语言的聊天室里聊天,以防黑客向你发送htm语句导致计算机死机
6、安装一个好的杀毒软件,并及时更新升级
7、不要轻易运行来历不明的软件,特别是电子邮件中的软件
8、不要让别人随意在你的计算机上安装软件;
9、及时安装计算机系统的补丁程序,赌住系统的漏洞。
五、信息素养(自学课本P136页)
1、什么是信息素养?
2、信息素养的具体内涵及内容。
3、网络道德文明
①网络的积极影响及产生的问题。
首先肯定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各种积极的、重要的影响。然而网络也带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
②既然网络产生了各种负面的影响,团中央为此制定了一个《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大家知道它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吗?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11
一、基本说明
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2)年级:高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4)所属章节:第3章第一节第3小节第1课时
5)学时数:40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使学生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表格处理软件(EXCEL)对表格数据进行加工,表达意图;熟练掌握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的过程。
技能性目标:根据任务分析数据,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中发现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加工处理,使学生感受信息加工在信息技术中的重要性,认识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优势。
情感性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互学的能力;培养学生与他人协作的精神。
2、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中第三章《信息加工与表达》中第一节《信息加工》中的第3小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信息加工需求确定,对信息需求有了明确的认识。根据教材及学生情况,我将本节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学习EXCEL表格数据的统计,要求掌握数据的公式计算、函数计算、排序、筛选等数据统计方法。第二课时主要在第一课时已有的基础上,掌握用EXCEL进行表格数据图形化的信息加工方法。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3、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绝大部分来源于农村中学,虽然很多学校都基本上配置了计算机房,但许多学校都未正式上几节课,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相对较差,据调查,大部分学生从没使用过EXCEL,还有些学生根本不知道EXCEL是干什么用的。因此,课程设计要求要简单易学,从基础开始。
4、教学重点:
利用EXCEL对表格数据进行公式计算、函数计算、排序、筛选等。
5、设计思路:
本节课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以任务、问题为牵引,让学生带着目的学习,并让学生一起参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总结。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以及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1、同学们,我们刚进行了第一次月考,大家都看到了成绩单,你们的成绩单是用哪种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呢?
2、展示两种不同的成绩单表现方式,并进行比较,从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利用EXCEL进行数据管理。
学生作出回答。
比较两种成绩单表现方式,得出利用表格是呈现成绩单的方式。
让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信息需求,选择适当的信息处理工具,能更好、更直观地完成任务。
让学生自己作出判断,进行选择更能较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信息输入
对EXCEL进行简单介绍,说明信息录入过程。
打开EXCEL,新建EXCEL文档,录入学生成绩单。
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表格数据的统计
利用公式、函数进行计算,对数据进行排序、筛选
1、打开一个原始的成绩单表格(没有进行任何计算)。
2、演示EXCEL中的一般函数,说明计算原则。
3、演示对成绩单进行求总分、求平均分、排序、筛选等操作过程。
1、观看演示,讨论自己熟悉的函数的功能,掌握要领。。
2、动手实际操作。
1、直接传授知识,让学生对函数计算有一个明确的意识。
2、利用学生熟悉的数学计算方法与计算机结合起来,可以开拓学生思路,转换观念。
布置任务,合作学习
任务:打开已有的学生成绩花名册,利用公式、函数计算每个学生的总分、平均分、名次排列。
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互相协作完成任务。
任务延伸
任务:统计参考学生数并计算优秀率、合格率(要求学生自己寻找方法,并给予最先成功完成任务的一组学生额外上机奖励)
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分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任务点评
根据学生的学习、操作过程,完成任务的时间、质量、合作情况做适当的分析。
学生可以进行互评,广泛交流,学习快捷有效的学习方法,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考察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如何利用EXCEL电子表格对数据进行加工,如数据的计算、排序、筛选等操作。学会了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根据不同的信息选择方便有效的工具对其进行加工。
回顾所学知识
进一步巩固加深知识的掌握。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分组教学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一切从学生主体出发,让学生成为知识技能的“探究者”、难点问题的“突破者”,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堂课还是存在不足的地方,学生基础不一样,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长短不一,在课堂中,还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完全调动起来;另外,对于很快完成任务的学生,没有及时给他们安排一些新任务,可以让他们依着自己的兴趣或疑惑,继续进行与任务相关的深入的探究,或者请他们作为教师的助手,去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至使这些学生思想开小差或者无所事事。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12
教学目标:
1.掌握文字的插入、删除、修改及查找替换。
2.掌握光标控制。
教学任务:
修改文章。
教学重点:
修改的方法和光标的控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将光盘中的病句(课本练习一)拷入网络中,或学生机硬盘中。
教学过程:
1.打开文件。
2.光标和鼠标指针的概念。在写字板中,光标(也叫插入点)和鼠标指针是两个不同概念,移动光标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光标控制键,一种就是用鼠标指针单击。
3.文字的插入:写字板中默认是插入状态,只要不按Insert键,就可以直接插入文字。
4.文字的删除:学会用退格键(删除插入点之前的文字)和删除键(删除插入点之后的文字)删除文字。
5.文字的修改:本课只要学生掌握先删除后插入的方法就可以了。等到学生学习了块操作后,还可以选中要删除的文字直接键入要修改的文字就可以了。
6.查找和替换:让学生了解查找和替换的作用。
(1) 找出内容;
(2) 一次性修改多处相同的内容;
(3) 有时可以利用此功能简化输入。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准确说出IP地址概念;完整复述IP地址格式及分类方法,能通过计算分辨出IP地址的类型。
学生通过生活实例直观感受IP地址的作用和便捷;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探究掌握IP地址的分类形式,并能正确辨别IP地址类型。
学生体验通过计算识别IP地址类型的学习乐趣,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勇于克服困难,同时提高对网络技术应用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能够理解IP地址的概念,熟记IP地址的格式组成和分类方法。
能进行IP地址类型识别。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老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内容是关于我国首例利用因特网破获聚众赌博案件
(1)学生观看视频
(2)学生概括视频主要内容
2.设置疑问:公安机关根据什么线索进行破案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IP地址的概念。
环节二、新知探究
任务一、答一答
(1)学生自习课本上关于IP地址概念的内容
(2)学生回答问题:“什么是IP地址”,老师做补充总结。
任务书二、查一查
1.设置小竞赛,根据查看本机IP地址的方法,学生动手操作查看自己计算机的IP地址。
2.请较快完成的同学说出自己的IP地址,老师在黑板上记录。
任务三、说一说
1.学生利用2分钟自习书上内容,讨论IP地址的组成特点。
2.教师带领学生结合黑板上记录的IP地址,总结IP地址组成特点,包括点分十进制的表示方法及网络标识、主机标识;并通过对网络号和主机号的讨论,引入IP地址分类的概念。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1.概括出多媒体作品的界面设计元素与内容,会运用界面设计原则制作优秀的作品界面。
2.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提升合理利用原则与方法设计优秀界面作品的能力。
3.培养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多媒体作品设计的原则。
合理运用界面设计原则制作优秀的作品。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教师带领观看《京剧宛》网站,引导学生从色彩、布局与导航思考,简要说明界面设计的重要性,并提问学生怎样才能设计出一个好界面呢?它要遵循哪些原则?
——引入新课《布局设计》。
(二)新课讲授
任务一:作品感知
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呈现优秀界面作品《快乐校园》,并将班级学生按学习小组进行分组,引导学生思考问题:1.作品界面有什么内涵,从哪些信息可以体现;2.作品在色彩方面有什么内涵。教师提示学生:布局设计是站在全局的立场上去观察,在欣赏作品时要注意其整体风格,不要过分注意作品的具体内容,是“浏览”作品。
学生观察结束后教师随机进行提问,最终归纳出该多媒体作品的特点有:这是一个充满优良传统与团结活泼的校园,是快乐的;画面各元素布局精美,内容丰富明朗。色彩以浅蓝色为主,表示校园美丽、洁净、安定,是读书的好地方。
任务二:设计原则和方法
参照教材内容,教师设计6个问题。1.你认为作品的设计要遵循什么原则?2.如何进行界面的布局?3.如何突出主题?4.如何使用色彩?5.如何使用文字?6.如何设置交互功能?
学生根据书本给出的原则,围绕以上问题分组讨论,并记录相应结果。在学生讨论交流时,教师结合学生提交信息总结、布局设计与美术设计,简要讲解交互设计,特别按钮在界面上的位置、大小。
讨论结束后,各个小组将讨论结果进行交流和汇总。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成果强调设计一个界面的各种原则和方法:界面布局要一致;简明清晰要突出主题;文字、色彩要搭配;交互设计要方便。最后对学生的成果进行点评。
(三)巩固提高
通过浏览常见网页界面的布局与颜色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弥补课堂知识。
(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教师补充的形式进行本节课的小结。
作业:对多媒体作品《伟大的祖国》进行界面布局设计。
四、板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15
教学内容:
图片信息的加工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图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常用的获取图片方法;能够使用Photoshop软件选择、移动、调整大小进行简单的图像合成。
2、过程与方法
能够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采集图片信息;能够根据表达的需要和图像信息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对图像进行加工、处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图片在表现主题、表达思想、呈现信息方面的作用;通过对图进行加工处理,使学生体验创作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并强化他们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图的获取方法。
2、利用Photoshop对图片进行简单的合成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图像的大小和旋转调整。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欣赏几幅图片,有美丽的风景图片、学校活动图片、搞笑图片、有寓意的图片、图解图片,使学生认识图在生活的作用:记录丰富多彩的生活瞬间、娱乐、深化主题、描述复杂的事物或过程等,它能增强人的直观感受,起到了文字和数据难以代替的作用。
提问:这些图片是如何进入计算机的呢?
学生思考回答,引出获取图片的常用方法。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不同图片的作用使学生了解图片在生活中的作用,引出本节内容。
二、利用计算机获取图片的方法
上课时大多数学生首先回答的是“上网下载”,教师可说明网上的图片是已经在计算机里存储的,我们的问题是“图片是怎么进入计算机的?”。
1、利用数码相机拍摄后导入计算机
此项方法学生大多能够说出用相机拍摄,教师需引导学生说出拍摄后如何把照片导入计算机中。
2、利用扫描仪扫描到计算机
情景1:某同学在杂志上看到了一幅非常喜欢的图片,他想把这张图片采集到计算机中,能做到么?
学生思考回答。
引出扫描仪的作用是把外界图片转换为计算机能识别的数字图片。
播放一段使用扫描扫描图片的视频片段,使学生了解扫描仪的使用过程。
以上两种方法是常用的采集图像方法,它们可以把计算机以外的图片输入到计算机中。
除了获取计算机外部的图片外,我们很多时候还需要获取计算机内容的图片,例如下面的几个情景。
3、通过屏幕和视频捕捉
情景2:某位同学在使用电脑欣赏一部精彩的电影时看到了一幅非常喜欢的画面,他想把这个画面保存下来,用作自己电脑的桌面,能实现么?
方法:视频播放软件捕捉。、
情景3:某老师想把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图像保存下来,用于指导学生自学,能实现么?
方法:按“PrtSc”键然后粘贴到应用软件中。演示抓屏过程,如有学生回答出则请他演示操作。
4、使用软件绘制、编辑、合成
情景4:展示绘制的图片和合成处理的图片,请学生回答这些图片是怎么来的。引出图片的绘制、编辑、合成。
5、从网络和其它电子设备上获取
除了以上方法外,我们还可以从网络和其他电子设备(如素材光盘等)上获得,我们要根据自己需要选择相应的获取方法。
通过以上的获取方法,我们能够得到需要的图片,但是有些是时候这些图片并不能完全满足我们的需要,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对它们进行修饰加工。下面我们来看几张需要加工的图片。
设计意图:
通过情景的设置使学生知道获取图片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通过观看视频、图片、学生演示等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较枯燥的理论内容生动形象。
三、图像的效果处理
展示教材用例“扫描后的图片”、偏暗的图片,请学生指出这两张照片存在的问题,分析出解决方法(忽略使用什么软件)。
图片
存在问题
解决方法
扫描后的图片
倾斜
旋转
有多余的内容
剪掉
偏暗的图像
亮度不够
调高亮度
简要介绍所用软件Photoshop一款专业图像加工软件,不详细介绍工作界面等。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学生模仿操作,提供操作过程的录像供学生参考。简要指出对图片的加工还可以进行:改变大小、添加文字、调整色彩、选择、羽化、滤镜、合成等操作。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图片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使学生感受分析问题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发现“大多数学生没有接触过图像的加工,对基本操作没掌握”,所以把操作技能的学习方法定位在“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操作录像的使用,能为学生的自学提供帮助,也能减少老师的解答工作。
四、小结
幻灯片呈现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获取图片的常用方法,处理图像可用的方法。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图的采集方法和掌握的简单的图片处理方法,同学们要针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需求选择正确的采集和处理方法,对于图片加工的方法我们将在“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更多的学习。
设计意图:呈现本节知识点,帮助学生理清本节主要内容。引伸出所学内容的作用,指出深入学习的方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