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调研报告(精选5篇)
高校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服务高校学生就业,共青团组织责无旁贷。作为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团组织必须对党和政府关注的这一重大社会问题给予充分的关注;作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团组织必须承担起引导和教育青年树立正确成才观和就业观的责任;作为服务青年的组织,团组织必须保证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基于此,团省委调研组在省内15所高校,召开8次座谈会,发放3000份问卷,对高校学生就业现状以及对他们成长成才的影响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省高校学生就业基本情况和特点趋势
当今中国在进入商品过剩时代的同时,也进入了就业岗位短缺时代。现在,我国需就业的劳动力数量为1.77亿人,相当于全部劳动力总数的1/4。再加上企事业单位富裕人员2000万,我国需就业和再就业的劳动力达到1.97亿人。而我国的就业并没有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我国高等教育持续扩大招生规模,20*年全国高校学生达到212.2万,比上一年增幅达46.2%。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学生就业难题凸现。在我省,高校在校生数已达到28万多人,高校招生录取率连续三年都在70%以上,是全国率先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门槛的省份之一。20*年全省高校毕业生58348人,比2002年增加了19362人,增幅达46.7%。而我省又是经济欠发达省份,支持这么大增幅的高校学生就业,存在更多困难。
同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民进城打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比,高校学生就业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主要是:
㈠高校学生作为高知识、高投入群体,就业具有高层次性
中国高等教育开始步入大众化阶段。但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高校学生仍然是中国最具有知识水平、综合素质最高,最具朝气和活力的群体。这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像其他待就业群体那样,苦候于大街小巷,奔波于劳务市场,去做家政小时工、餐馆服务员,靠体力吃饭。他们经过了十几、二十几年寒窗苦读,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面对未来都期望进入能够实现自身价值的单位,寻找能够大显身手的岗位。一位李同学说:“再不行我们也是大学生呀,虽然不一定做成金领,但也不能去做蓝领吧,最起码要做白领。要不怎么对得起这块牌子!”
现在,有些人抱怨高校学生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有人甚至认为他们不愿意去工资低、条件差的地方工作是没有理想和信念。我们认为,这种认识是错误的。高校学生就业期望值高,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今天的教育已经成为众多家庭不能承受的高投入,一个学生四年大学读下来,少则三、四万,多则十几万,还不包括小学到高中的费用支出。这些支出,不要说对农村家庭,就是对中等城市家庭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而这种投入如何得到回报?只有通过就业。所以,高校学生就业希望去高薪、发展潜力大的单位,尽快使昔日的投入变成未来的产出是不难理解的。二是上大学仍然是今天人们改变生存环境,争取最大限度改善生活质量的最重要途径。一个历经千辛万苦从乡村里、从贫穷中、从少有发展机会的环境下“考学”出来的人,当然不愿再回到昔日的环境里去了。很多学生理直气壮地说:县城的单位连工资都保证不了,让我们怎么生活?我们的助学贷款怎么还?更不用说报答父母了!三是目前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到条件差、规模小的单位生老病死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尤其是很多民营企业管理落后,职工权益很难得到有效保护,很多学生不得不把求职目标更多地定位在能够吃“皇粮”的地方。最重要的是,高校学生身处知识密集的大学校园,站在人类文明的前沿,经受的是现代风尚的激荡,他们的眼界和胆气都是中国最优秀的。这些都决定了高校学生就业是高期望值、高层次的。
㈡高校学生更关注自身价值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就业具有前瞻性
调查显示,71%的学生认为就业时最主要考虑因素是发展前途,薪金报酬(39%)、就业地点(13%)和解决户口(4%)都要为未来的发展机会让路。他们并不像其他待就业人群那样,打工干活只是为了生存,为吃饱穿暖、养家糊口。绝大多数学生就业目的是谋求自身发展,争取事业成功。他们在看重眼前的工资待遇的同时,更看重用人单位提供的机会、行业发展的前景及对自身发展的影响,会尽可能了解和全方位评价用人单位。他们也会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尽可能同本专业一致的行业签约,从事和所学专业一致的工作领域,为自身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基础;如果没有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他们也会尽可能选择相关或相近行业及与本专业有联系的营销、管理岗位。
㈢高校学生同龄同学,就业具有相对集中性
我国高校学生年龄趋同,大多在二十左右岁,正值生理、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他们心理尚不够成熟稳定,对社会的认识尚不够全面客观,主观意识强却又容易受外界影响。同时,我国高校学生就业时间集中,主要在每年的一至六月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期间,各种的招聘会纷至沓来,高校毕业生应接不暇,在大学校园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而且,高校学生就业90%以上要靠招聘会完成。时间集中,地点集中,用人单位集中,加重了高校学生就业的攀比竞争、跟风从众。
㈣高校学生是就业市场中的优势群体,就业具有主体能动性
应该说,即使在高校学生就业难的今天,大学生们仍然没有像其他待就业人群那样,处于完全被动之中,更不会任人随意左右,他们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他们期待用人单位的瞩目,但并不总是受制于用人单位。在招聘洽谈过程中,他们能够坦率亮出自己的应聘条件,如薪酬待遇、户口住房、提拔发展等。当条件不能得到满足时,很多人宁愿自愿放弃就业,而去继续读书、考研等,为更高层次就业做准备。即使签约了,一旦发现用人单位未能兑现承诺,或工作条件与自身期望差距过大,很多人会辞职或者跳槽,寻求新的发展机会。他们也更具有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能够运用法律武器和动员社会力量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调查显示,93%的学生表示如果在就业中受骗会向有关部门投诉。
我们认为,当前我省高校学生就业呈现三大趋势:
(一)观念影响出路,高校学生就业呈现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的趋势
我省20*年高校毕业生为5万多人,而社会上可容纳的就业岗位却大大超过这一数量。尤其在县区以下的基层单位,对高校毕业生有较大需求。从总量看,我省高校学生就业市场尚不饱和,毕业生就业仍具有广阔空间。但是,很多高校毕业生却“有业不就”、“自愿失业”,引发了突出的结构性矛盾。表现为:区域性矛盾(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乡矛盾(大城市与小城镇)、单位性质矛盾(大机关企事业单位与小机关企事业单位、国营单位与民营单位)、行业矛盾(经济效益好的、垄断性的、有潜力的行业与经济效益不好、没有潜力的行业),等等。调查显示,58%的学生就业会选择东南沿海地区,不到10%的学生会选择内地;62%的学生会选择大城市,不到6%的学生选择农村;62%的学生选择事业单位,不到3%的学生选择集体或乡镇企业;30%的学生选择教育业,没有人愿意从事农林牧渔矿业。招聘会上,知名度高,经济发展强盛的单位人才云集、门庭若市;不知名的小单位特别是民营企业却少人问津,门可罗雀。延边某药业公司年年来长招聘人才,但满意的签约者却总是寥寥无几。有人讲:高校学生就业压力主要体现在“好不好”上,而不是“有没有”上。高校学生就业是观念一变出路宽。
(二)证书影响命运,高校学生就业呈现严重的高强低弱的趋势
在高校学生就业市场,高学历者较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低学历者则常常郁闷而归,甚至无法向用人单位投送简历。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打出“无英语四级证、计算机二级证免谈”的条件,让众多学生望“证”兴叹。随着高校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用人单位的胃口也日益膨胀,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节节拔高。我省某市人事局到吉林大学参加招聘会,第一天的招聘标准为:本科生,英语通过四级,计算机通过二级。看到投简历者人数众多,第二天马上将招聘标准改为:只要研究生,英语必须过六级。现在的高校学生就业市场属于“买方市场”,加之集中招聘会的形式,更是助长了用人单位对高校学生“挑三捡四”。于是,就业市场便有了性别歧视、学校歧视、经历歧视、能力歧视甚至相貌歧视等,使许多高校学生颓丧之极,不知所从。在调查中我们也看到,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优秀学生在就业市场具有一定的强势,很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三)压力影响行为,高校学生自主创业呈现日益增多的趋势
今天的高校学生已经被动接受了“自主择业”的现实。一些学生在重压下开始另辟途径谋求发展,尤其是那些没有拿到毕业证、学位证,低学历的毕业生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某重点高校的丁同学由于没有拿到毕业证,无法参加正常就业招聘,只能背水一战与几名同学一道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几年下来,公司已经小有规模。在长春大学,几名专科生痛感专科生就业之难,同寝的几个人便合伙下海,自己做起了小老板。现在,高校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不断增强,创业行动日益增多。虽然更多的创业者由于缺少经验和政策扶持等原因失败,但他们毕竟勇敢地走出了第一步。而不多的成功案例,却如星星之火,激励着校园里的后来者前仆后继。同时,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日益成熟,创业环境日益向好,一些学业突出,有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有专利项目和特色项目的学生也开始跻身于校园创业者的行列。调查显示,58%的学生有过自主创业的想法。高校学生自主创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推动了地区的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更多新的就业机会。
二、就业压力下高校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变化
曾几何时,我们对西方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现象品头论足,引为奇谈。今天,当我们也开始面对这样的难题时,很多人表现出来的是害怕、责怪甚至是气愤。曾几何时,高校学生作为天之骄子,走进大学校园就当然成为国家干部,有了毕业证就等于买了终身保险。今天,他们手捧学位证书却仍旧不知道路在何方。巨大的反差,巨大的重压,引发了高校学生心理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深刻变化。
(一)心理压力逐步增加
被动面对,平稳接受。绝大多数学生在进入校门时就对“自主择业”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当被问及“你如何看待自主择业”时,几乎100%的学生表示“这是趋势,没办法,只能面对现实”。调查显示,71%的学生表示能够以比较平稳的心态应对就业。16%的学生对就业胸有成竹,56%的学生认为只要通过努力是能够找到工作的,只有28%的学生认为自己难以克服就业困难。可见,尽管由于形势所迫,高校学生被动面对自主择业的现实,但尚能以比较平静的心态接受,在行动上积极做着准备。
压力过大,忧惧并存。虽然对就业现实无奈接受,但适应和调整的过程毕竟是痛苦的。就业压力使很多学生患上焦虑症、抑郁症等“毕业病”。调查显示,76%的毕业生感到就业压力很大,半数以上的学生曾经感到烦躁和紧张,48%的学生经历过悲观和恐慌的不良情绪。大部分学生都曾有胃口不好、睡觉不安稳、情绪易波动等身体反应。这种就业焦虑在一些普通院校、冷门专业的学生中表现明显,在成绩较差、性格内向、学历较低、年级较高的学生尤其是女生中表现尤为严重。
攀比从众,定位模糊。高校学生普遍缺乏切实可行的长远打算,更没有对自身发展的系统生涯设计,对今后从事什么工作,应该获取什么样的待遇没有十分清楚的认识。很多毕业生在求职时会向不同行业的单位投出几十份简历。这种“广泛撒网,重点捕捉”现象,充分反映出高校学生对于自身和用人单位认识模糊,盲目性大。很多学生就业完全受到周围环境左右。调查显示,59%的毕业生表示周围同学的就业情况会对自己产生较大的影响。很多学生趋向选择多数人看好的热点地区或单位。在他们看来,想去的人多,单位就不会太差。更有一些学生不顾自身条件,盲目与同学攀比,以别人的选择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表现出明显的不稳定性和易受暗示性。
自卑自信,两极分化。面对就业压力,高校学生出现了自信与自卑两极分化的迹象。自信的学生主要是:能够依赖家庭力量就业的学生,学业突出、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学生,主要学生干部,等等。他们信心十足,对就业具有更高的期望值。他们自尊心强,不能认可去不理想的岗位工作。一位全优生说:“我的成绩和能力都挺出色。我理想的职业是电脑编程,有个公司让我去做打字员,这根本不可能!”但更多的学生则存在着自卑心理。他们在就业面前感到软弱无力,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一位大四女学生悲观地说:“我成绩一般,经历简单,相貌平平,找工作时总觉得矮人一截,能有单位要我吗?”他们一般要求不高,能够实现一、两项基本条件就心满意足。某高校学生从前分配都是进税务财政部门,但前不久长影世纪城来校招聘3名售票员,竟有60多名学生蜂拥报名。问其原因,得到的回答是:“我们这样的专科生,能留在长春,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就不错了,还挑个啥!”
(二)学习和成才观念趋向务实
专业选择服从就业需要。现在,在报考高校时,很少有家长及学生会根据考生的个性特质选择学校和专业,左右他们选择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就业。他们选择名校,是因为名校的学生更容易被关注;他们选择热门专业,是因为热门专业学生就业待遇高、条件好。对于他们而言,“选择专业就是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未来”。结果是,高校学生中认为“所学为所好”者只有51%,选择不是者为20%,表示不清楚的为29%。很多学生入学后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很难全身心投入专业学习。一些学生由于受到错误信息的误导,报考了不理想的专业,到学校后四处找关系调整专业。更多的学生在选择上什么课(主要是选修课)时更是采取实用主义态度。一位学生告诉我们:他选修课的标准有两条:一是很容易得到学分;二是对今后就业有帮助。
单纯追求学历较高层次。用人单位日益拔高的学历和证书要求,引发校园内考研热浪滚滚,势不可挡。各校研究生招生数量也以几何速度节节攀升。某重点高校仅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就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扩大。在这里就读的一位研究生开玩笑地形容道:现在的大学校园是“本科生不如狗,研究生遍地走”。随之而来的是本科生、硕士、博士的含金量大打折扣,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要求更是水涨船高,形成了追逐高学历的恶性循环。于是,高校学生从上学起便开始积极地为获得更高的学历做准备。调查显示,50%以上的本科新生有考研的计划。在专科学校里,几乎100%的新生都打算参加专升本考试。在某专科学校,2004年有1100名毕业生,有一半的学生参加了专升本考试。
重技能认证,轻实际本领。“考证热”是目前大学校园里的独特风景,各种各类技能等级证书成为学生追逐的热点。大四的王同学为找工作频繁到招聘会“赶场子”,每到一个摊位都要骄傲地掏出拼搏四年取得的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注册会计师证书,据他自己称还正在备考其他证书。在大学校园里,像王同学这样拼命考证的学生比比皆是。高校学生不惜血本,逢证必考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多掌握几门真本领,而只是迫于就业压力,把各种证书当作谋生的“资本”、求职的“叩门砖”。一些学生贪多求全,并不看重与等级证书相应的职业技能培养。从花费上看,每种证书考试培训费和考试费从数十元到上千元不等,高校学生四年为考证花费平均为二三千元,高的甚至近万元,这无疑加重了高校学生的经济负担,也干扰了他们的专业学习。
重实践经历,轻专业学习。工作实践经验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就业的一道门槛,用人单位常常打出这样的招聘条件:“年龄20?25,两年以上工作经验”,这直接引发了高校的“实践热”。他们热衷于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活动,从事兼职、家教和打工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某管理学院的一个班级,有半数学生在校外有实践岗位,剩下的学生不是不愿意去,而是没有机会和条件。与此相比,很多学生对专业学习却态度冷漠,缺少热情,有的甚至逃课。即使教学计划内的学习实践,学生们也常常不感兴趣。一位机械专业的学生说:我们对机床设备的认识都是来自于挂图课件,“黑板就是一切”只能把我们制造成“高分低能”的人。一位教师更是直言不讳说:现在的学生并不缺少能力,缺的只是经历。所以,他们才要拚命参加各种校外活动,为的只是补上“经验”这一课。
(三)行为交往方式更加功利
就业问题中心化。就业是今天大学校园中永恒的话题,它已经成为支配高校学生生活各个环节的核心内容。传统上,就业话题仅仅是毕业生的专利,现在却波及到所有在校学生。调查显示,许多大一新生已经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就业的压力,并为就业做出规划准备。大三的学生更是忙着了解有关就业政策,收集需求信息,了解和比较用人单位情况,并向用人单位邮寄求职信。大四的一年是就业年,所有的学习都被迫停止,学生们只剩下了一件事:找工作。现在,穿梭于各类招聘会的不光是毕业生,更多的大三生、大二生也频频赶场,“侦察火力”,“了解敌情”。
人际关系紧张化。调查显示:51%的学生认为就业竞争引发了同学之间的紧张关系。一位团委老师讲:一些学生为在就业中获得优势,常常利用不正当手段抬高自己、贬低他人。每到入党、当干部、评先选优这些“好事”时,经常就会同学之间写上告信、上访的情况。有的学生给同学的招聘单位写匿名信,干扰洽谈签约。学生之间还存在相互封锁信息的现象。同时,极少数学生在就业中出现欺骗行为,也使同学之间的信任程度大幅度降低。久而久之,这种人际关系裂痕越来越大,矛盾越来越深。
诚信意识淡漠化。一位辅导员讲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情况:这两年汽车行业发展迅速,汽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好。但伴随而来的是毕业生越来越高的心理期待,学生对用人单位的违约情况也越来越普遍。20*年全专业就有48人违约,是2002年的两倍。针对这种情况,今年来该校招聘的北汽福田公司采取了一个极端的办法:拿走了已经与该公司签约的39名学生的所有有效证件,包括:外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等,以此遏制学生的违约行为。一位重点高校的研究生,经过一路过关斩将的考核,终于被用人单位选中,可到签协议时,此生竟坦然告之:“我只是想来试试自己的实力,并不想签约。”用人单位愤愤离去,发誓从此不再要该学校学生。在高校学生就业市场中,“一只脚踏两只船”的现象和“骑马找马”的情况比比皆是,令用人单位头痛不已。一些毕业生失信于用人单位,更失誉于学校、社会,成了“不受欢迎的人”。调查显示:只有17%的学生认为毁约不符合诚信规则,不赞成毁约,71%的学生认为虽然不符合诚信规则,但为了个人发展可以毁约,12%的学生认为无所谓诚信,赞成毁约。
消费追求外表化。高校学生虽然经济拮拘,但对就业消费则非常大方。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只要对就业有帮助的事情,花消500元至1500元完全可以接受。一所师范高校的毕业生列了自己找工作费用清单:个人推荐表设计制作,100元;西服、领带、皮鞋、衬衫等约1000元;手机是必备的,1000元左右,话费每月也在100元左右。学生的就业消费依据自身条件各有偏重,但主要集中在通讯产品上。他们觉得择业时保持信息沟通的顺畅快捷非常重要。其次主要是制作简历。一位毕业生一口气就印了30多份(近500张)简历,花了150元,他说这是“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啊!”现在学生的求职简历做得越来越精美,不仅要彩印,而且还要全本塑封,支出自然也越来越大。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女学生在求职过程的化妆品消费正在增加。她们认为,适当化妆不仅可以美化一个人的外在形象,而且有助于加强应聘者面试时的信心。
就业难对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是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调查表明,父母的观点和建议对高校学生就业的影响并不显著,尽管子女经常就择业问题征询父母意见,但是多数父母都表达尊重子女本人意愿,希望子女做出最好的选择,即:“只要你认为好,怎么样都可以”。一部分父母因为对就业形势的了解不及子女全面和深刻,也倾向于尊重子女的选择:“你知道的比我还多,你自己选择”。这种尊重与信任对高校学生的就业过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相反,部分不负责任的亲朋好友却常常愿意在学生就业方面指手划脚,表面关切实则不从实际情况出发,用社会上的各种偏见干扰学生的职业选择,加大了学生的择业压力。
学校作为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环境,对学生就业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客观地讲,现行的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制度对学生就业的不利影响,不是学校的力量能够改变的。但是,高校本身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专业调整与学科布局严重滞后社会需求,缺乏预测性。普遍存在专业设置过细、课程老套、教材陈旧、教法落后,甚至为迁就任课老师而“因人设课”的情况。在一所职业师范高校,我们发现“对口升学”(中专直接升入大学)的学生所学的大专课程与在其中专时学的完全一致。如果他们“专升本”后,这些课程将再一次被重复教授。不同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几乎没有变化,不怪有人称“大专学生是本科学生的压缩饼干,是中专学生的发面馒头”。其次,很少提供具有实际效果的实践机会。学校很少能为学生提供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的实践机会。某些高校目前甚至连正常的教学实习都已无力安排,实践实习课完全要靠学生“自主”。应该看到,学生接触社会的开始就是准备就业的开始,脱离实践无疑将导致学生的学习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节,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大打折扣。再次,就业指导工作不力。调查显示,当遇到就业问题时,59%的学生想到学校设立的学生就业指导部门。但是,仍有30%的毕业生认为在求职中遇到的最大困扰是有效的信息资源的不足,45%的学生认为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对学生有针对性的咨询和指导力度不够,这种帮助常常是宏观的和原则性的,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个体生涯设计、人生定位的问题。
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和教师认为,政府在高校学生就业方面热情不高、办法不多,精力投入太少,没有发挥应有作用。一位从事就业工作的教师形象地说:对于学生就业工作,政府只是开了一个会,盖了一个章,记了一个数,剩下的困难就都推给市场了。东北师大拟实施“优师优苗工程”,与省内某市对接为基础教育培养、推荐优秀师资人才。但长时间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积极响应,令学校方面很灰心。此外,社会上存在的很多误解、歧视以及不公平因素也进一步加剧了高校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压力与观念冲突。
三、关于服务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思考和对策
通过调研,我们能够得出这样的认识:
第一,高校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将长期存在的社会课题,并不会在短期内完全解决,而且在一定时间还有加剧的趋势。高校学生作为劳动力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必须要受到经济环境、劳动力市场环境以及社会人才需求结构和规模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更会受到个人知识技能、素质观念和就业目标的影响。尤其是随着高校学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有打持久战的耐心和勇气,把高校学生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长期需要做好的工作常抓不懈。
第二,高校学生就业虽然存在诸多困难,但是可以克服和解决的,我们应该树立高度的信心和决心。目前高校学生就业问题是经济转型中暂时的困难,是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机制日益完善,教育体制不断创新,这一问题必将逐步得到解决。当然,即使到了那个时候,也不会出现高校学生100%就业的情况。
这里应该强调的是,我们不能把眼光只盯在签约率和初次就业率上,更不能通过数字放大高校学生的就业困难。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很多毕业生自愿不签约、不就业,也就是说在一次性即时就业中失去了工作,但这并不等于他们已经失去了就业机会,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通过复习考研、继续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创业能力和竞争能力,以便更好地就业;还有一部分人通过到处打短工,体验多种工作岗位,为今后自己创业积累资本和经验;也有一部分人在准备出国或者等待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机会。而真正一心一意想就业却根本无法找到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只占未就业学生的50%。
第三、高校学生就业问题的真正解决,不是哪一个方面能够单独完成的,要靠学生以及家庭、政府和学校,还有社会多方面共同做出努力。在高校学生就业问题上需要的不是指责与抱怨,不是等待,更不是放弃,而是需要宽容和宽松的社会环境,需要政府和学校的关怀与扶持,需要高校学生转变观念,提高素质。共青团作为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理应发挥更大作用。调查显示:25%的学生认为团组织开展的各项工作,对学生就业有很大帮助,31%的学生认为有一定帮助。可见,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感受到团组织的帮助,同时,他们对团组织寄予了更多的期待。实事求是地讲,学校团组织在服务高校学生就业问题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思想重视不够,服务手段单一,与相关就业部门协调不够,指导能力不强。
为进一步改进高校学生就业的服务工作,形成全社会齐抓共帮的新局面,切实为高校学生做实事、做好事,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就业指导与服务应该全程化
改变目前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主要面向毕业年级学生,主要从事联络中介工作的情况,让就业指导与服务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大学教育全过程,贯穿于每个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贯穿于校内校外各项活动的全过程。高校学生的择业行为是在毕业之际,但是就业观念的确立、对用人单位的了解、就业能力的提高应该从进入校门的第一天起就开始积聚,他们的生涯设计应该与学业的发展紧密相连。高校学生就业绝不是短期行为,就业指导与服务不能成为学生的季节性快餐,更不能靠一门课,一两次讲座,一两次校园活动来解决,它需要全程、全员的参与。长期以来,学校共青团开展了思想理论学习活动、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以及社团活动,喻教育于文化之中,喻服务于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中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为就业奠定基础。近期实施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从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六个方面,围绕职业设计指导、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对服务于学生就业发挥了更积极的作用。
(二)就业指导与服务应该专门化
改变目前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行政化和业余化的情况,使高校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有自己专门化的机构、专门化的从业人员、专门化的工作内容和专门化的评价体系等。目前,省内各高校虽然普遍建立了就业指导中心,但其工作效果却难尽如人意。调查显示,40%的学生认为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缺乏对毕业生具体有效的咨询和指导力度。学生普遍认为,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是行政机关,不是服务部门,其工作仅限于信息、政策宣讲、技巧培训、协议办理等,工作职责不清,机构设置不科学,工作缺乏市场导向和个性化服务。各学校亟需建立一支职业咨询师、职业规划师队伍,为学生提供专业化视角的就业服务。学校共青团组织应积极参与到专业化队伍的建设中来,团干部作为每时每刻奋战在学生工作第一线的同志更应该及时掌握就业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了解学生就业特点,使自己成为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行家里手。
(三)就业指导与服务应该社会化
改变目前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只在校园里面转,封闭起来搞服务的情况,使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的一切工作面向市场,面向社会。要向面全国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开拓人才市场,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吸引更多的用人单位参与招聘会;要贴近社会的需求,向学生介绍经济现状、行业前景、人才标准,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按社会需要塑造自己;要引领大学生走出校门,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国情,跟踪社会要求。与此同时,将一些成功人士请到校园中来,开展与大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活动。共青团组织应该充分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通过开展“名人名家进校园”、“大学生职业导航团”等活动,“请进来”和“走出去”,为高校学生就业提供帮助。
(四)就业指导与服务应该实践化
高校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杭州网易;安徽财经大学微博;论坛
一、实践简介
2023年7月,学生网络工作站的八名同学以学校团委开展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为契机,在制定了详细的实践计划并与接收单位进行了合作洽谈后,决定前往网易研发中心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在工作站指导老师杨扬的带领下,同学们在网易公司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调研。
二、实践意义
根据全国高校新媒体发展论坛的《2023中国高校微博发展报告》显示,微博已经成为了全国高校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宣传工具。尤其在共青团相关政策的大力推动下,高校微博在2023年迎来了快速发展的一年。仅在腾讯微博方面,高校领域微博就开通了16166个认证帐号。除此之外,微信、人人主页、学校论坛等一系列的互联网传播平台的发展也在各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此次实践的接收单位,网易公司在主营门户网站的同时,兼营着邮箱、微博等众多领域的产品。前往网易公司进行相关调研,不仅有利于同学们直接学习如何运行学校论坛,更好地建设微博等相关网络平台,更能以形成的实践成果向学校团组织提出中肯的建议。
三、实践目的
本着“经风雨 见世面 受教育 长才干 作贡献”的工作原则,工作站的同学希望以此次社会实践为载体,能够在公司相关工程师的培训和指导下,了解到运营商有关门户社区开发和运营、微博运营和营销等多方面的互联网运营技巧,以期将其投入到学校论坛和其他平台的运行与建设中,从而促使工作站的网络发展工作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和提升。
四、实践分析
通过在公司为期两天的实践经历,并结合本校网络发展的过程,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我们决定从论坛(BBS)、微博、微信和其他方式等四个方面来具体总结分析高校团组织网络化转型下一步应该选择的方向。
1.校内论坛运营
(1)全国背景分析
论坛,一般人们又喜欢称其为BBS。可以说在互联网传入中国的最初几年,论坛就迅速发展起来。然而,根据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军同学在2023年的调查报告可以看出,高校论坛早在至少五年前便失去了以往的风采。
不管是国内知名的少数高校论坛,还是人们口中所谓的“野论坛”,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遇到了发展的低谷期。在这期间,有些选择了转型,有些则被迫选择了陨落。
在清华大学的官方BBS上,曾经有一位同学留下了这句“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来表示对BBS衰落的扼腕。而在初次见到网易公司的工程师时,他们直截了当的一句“BBS已死”也给了我们很大的触动。
在包括工程师在内的大多数人眼里,“BBS已死”的原因无非就是来自SNS(社会性网络服务)的强烈冲击。
(2)本校背景分析
在安徽财经大学的互联网构建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不少学生自己搭建的论坛平台。比如:安财社区()、安财星空()。而在这个过程中勉强活下来的,却只有安财社区一个。与此同时,学校方面一直没有组建过官方论坛。
2005年9月,安财社区由当时的几个计算机专业在校生建立,作为非官方的“野论坛”供开发者个人交友聚会使用。此后的几年里,由于SNS暂未兴起,安财社区在安徽财经大学的校园内引起了强烈关注。历届学校领导、教师中都有不少人经常关注其发展动态,但由于没有明确的官方定位,其与学校的关系也一直暧昧不清。
直到2023年,学校由校团委建立学生网络工作站,并主要负责运营维护安财社区。但对于社区的具体性质仍没有明确的表述,同时也没有更多来自学校领导的关注。
更重要的是,随着各种社交软件的接踵而至,安财社区的发展已经越来越不受到在校学生的关注,这个曾经的校园“红网”如今已在学生中难觅当年的知名度。
安财社区的去或留,今后的路该如何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的问题。
(3)未来的发展走向
在网易公司现场,根据我们的请求,公司为我们找到了一位曾经有过建立高校论坛经历的工程师帮助我们分析今后的发展方向。
这位名叫余洋的高级工程师上来就直接告诉我们,他曾经建立的安徽大学研究生论坛早已经不复存在了。而他个人对于论坛未来发展前景,同样持悲观态度。
对于工作站同学们所面临的困境,余洋工程师结合网易163门户运营的经验为我们以后的发展提出了以下的建议:
论坛的大范围覆灭是大势,对于安财社区来说,如若想生存下去,就必须与当地或者省内的其他论坛抱团组建集团军,联合起来寻找新的发展。
继续保持其他社交软件所不具备的匿名优越性,在保证舆情导向的前提下,维护在校学生的合理发言权。
逐渐向小众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避免大而无当。不能强求每个人都关注社区,那就只为有特定需求的人做社区。
实时增加社区内的创新点和舆论点,避免使其成为一潭死水,增加线下活动维持访问者的感情。
2.校内微博运营
(1)全国背景分析
根据2023年的《2023中国高校微博发展报告》显示,以腾讯微博为研究平台,高校领域微博共开通16166个认证帐号。其中高校机构账号11193个,校园个人账号4973个。在团体帐号中,社团学生会与高校团系统微博帐号开通量在整个机构团委类微博中处于领先。
总体来说,高校微博在2023年进入了一个相对爆发期,数量快速增长,这一趋势一直延续至今年,并有望持续下去。
在大学生中,对微博内容的兴趣点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以娱乐八卦为主。他们乐于通过娱乐类文字、图片以及视频获得愉悦心情,并通过一些八卦话题、趣味话题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二则是关注社会热点。一方面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在大学生中体现得较为明显,另一方面表现出大学生群体的社会意识明显增强,追求自立、竞争、公平、效率。三便是关注心理健康。大学生面对校园内外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和个人或忧或喜的感情,渴望通过情感类微博获得心灵上的抚慰。
(2)本校背景分析
根据学生网络工作站在2023年4月进行的校内千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安徽财经大学,大多数同学们所选择的微博都来自于新浪,只有部分组织开通了腾讯微博和一部分热衷于QQ的同学们偶尔使用腾讯微博。而对于网易、搜狐等互联网公司推出的微博则更是少有人问津。
在新浪微博方面,目前通过官方认证的机构账号主要有:@安徽财经大学团委jet4br(3589关注量)、@安徽财经大学学生会AUFESU(2847关注量)、@安徽财经大学论坛(2404关注量)、@安徽财经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971关注量)。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学院团组织的微博拥有较高的关注量。
在腾讯微博方面,目前通过官方认证的机构账号主要有:@安徽财经大学团委(2330关注量)、@安徽财经大学学生会(513关注量)、@安财大学生团体联合会(484关注量)。
综合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微博在校内虽然有着一定的使用和关注量,但是总体呈现出一枝独秀的局面,只有部分账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一定影响。并且各个组织的微博之间缺少纵横交错的联系。上下级别、同一级别之间没有搭建起固定的桥梁,即使有重要消息传播,也只能局限在一部分人的范围内。
(3)未来的发展走向
关于微博的建设和发展,网易公司曾从事微博开发的方向工程师给了我们一个详细的介绍。
虽然网易微博在国内的使用量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网易新闻客户端的带动下,仍有一部分特定的人群在使用网易微博。
据方向工程师介绍,在中国,新浪率先在2009退出了内测版的微博,随后的2023年里,四大门户网站均推出了自己的微博。虽然,网易和搜狐的使用量与新浪或者腾讯无法相比,但其内部运营和营销的方法是基本相同的。不管是哪一种微博,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都能够达到迅速传递信息的目的。
对于安徽财经大学校内各组织机构的微博运营,方向工程师给出了以下的建议:
统筹管理校内的各类认证微博,实现各微博之间的联动,可以形成信息及学生服务的聚合,并且汇集师生的信息需求和问题,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
各方信息双向流动,线上线下相互配合共同发力。通过微博实现线上师生交流、线下积极行动解决问题是信息时代高校服务师生的新趋势。
应尽快健全运行机制、培训机制、监督机制及奖惩等机制。
3.校内微信运营
(1)全国背景分析
微信,可以说是腾讯公司继QQ之后推出的第二个最为成功的产品。在成立两年来,依靠着QQ积累下的固定忠实用户,微信这种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聊天软件在行业内取得了无可比拟的成绩。而其中蕴含的广阔商机也让很多人投来了关注的目光。
据腾讯官方介绍,目前微信已有超过三亿人次的用户。而且微信不只是单个用户之间的交流工具,其推出公众平台更是具备了微博的大部分功能,甚至有许多功能连微博都只能望其项背。
而在高校范围内,华中科技大学于2023年8月率先开通了国内首个高校官方公众平台,并在同年9月使用微信辅助完成了迎新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至今年9月全国各高校开学前,开通公众平台的高校不超过100个,可见微信的使用在高校内的组织中还不是特别普遍。
(2)本校背景分析
在安徽财经大学校内,微信的使用一直局限在单个学生直接的即时交流和部分学生私人性质的营销行为,除了安徽财经大学论坛(aufebbs)、安徽财经大学记者团等具有半官方性质的账号外,并没有出现极具代表性的公众平台。
根据在网上的搜索结果,安徽财经大学团委虽然很早就创建了公众平台,但其内部构架基本为空。安徽财经大学学生会、学生团体联合会等组织也没有创建相应的平台。
(3)未来的发展走向
关于微信的运营问题,同样对此有所研究的方向工程师给我做了一定的分析。
他指出,由于互联网的开发已经有了一段的时间,所以摆在眼前入门较简单的机会已经被开发殆尽。现如今移动互联网则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这里蕴藏着较为广阔的商机,也将是今后十几年甚至数十年网络发展的重点方向。
而微信就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一个显著代表之一。虽然它只局限在腾讯这一个品牌,但对于使用者和二次开发者来言就已经足够了。
对于学校微信的开发和使用,方向工程师同样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尽快由相关部门牵头建立并完善学校、共青团、学院等组织的公众平台。
同样将一系列的公众平台交予固定的组织进行管理,避免造成各级组织之间的信息混乱不堪。
平台管理组织需要具备有相关平台开发经验的工作人员,以备实时开发各种后台程序。
避免微博式经营,平台的每一条消息都会传递到关注者的手机中,应避免发送过多转载的心灵鸡汤等内容。所发内容应简洁、有分量。
4.校内其他宣传方式
手机报:
在众多方式中,校园手机报可谓是最为便捷的方式。但是根据工作站的问卷调查显示,由于手机报的内容多以学校重大新闻为主,部分同学对此往往持忽略的态度。此外,由于篇幅有限,部分新闻没有进行完整的报道,又没有附上新闻的原链接,也让很多同学感到遗憾。
对于反馈得来的各种问题,并根据实践期间所习得的经验,我们建议:
手机报内容应以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新闻为主,适当减少学生对之缺乏兴趣的党政新闻。
新闻结尾应附上原文链接地址,以方便同学深入了解。
发挥其覆盖率广的优势,保证更新,避免每期手机报之间间隔的时候有太大出入。
五、实践总结
通过为期三天的调研,同学们在网易公司接受到了来自不同领域和专业的工程师的言传身教。这使得同学们在短时间内对互联网的发展和现状有了较深的了解。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互联网已经成为如今高校的重要宣传手段,它在学校和外界、学校和学生之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高校的学生论坛势必要在中间承担一定的责任。
高校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高校贫困大学生调研报告<>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和收费制度改革的全面实施,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比例也逐年上升.据教育局公布数据显示现在已达到了在校生的20-30%,由于经济上的拮据,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不仅受到了影响,而且面临的心理压力比其他学生要大得多,有些极易转化为心理上的问题.就此,我以重庆工商大学02经济学班为调查对象,采用访谈的方式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时间为2005年9月10日——2005年9月12日,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奋斗目标,压力状况,自我认识等方面.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更深入的了解现在高校贫困学生的生活现状,进而给予他们提供更切实有效的帮助.
调查内容及结果:
一,贫困生主要来自相对落后的农村及西部地区.
在被调查的该班级中,总人数为40人,贫困生(向学生处递交特困生申请的学生)人数为7人,占了班级总人数的17.5%,其中来自农村的占了6名,所占比例高达86%,另外来自西部地区的有两名,占了贫困生的30%,由此可见,地区性的差异和城乡贫富差异在这里尤为突显.例如,其中刘某同学来自山东的一个农村,其父母均为农民,家庭经济来源主要依靠不足5亩地的产出,年收入不足3600元,另外还有一个弟弟也在读高中,哥哥被迫辍学在外打工,经济压力十分沉重,象该同学的这种情况在从农村来的贫困生中具有很大的普遍性,这也是农村问题的一个延伸.
二,贫困学生在生活方面比较节俭,消费的主要目的是为解决基本生活需要.
在调查中发现,其中四名贫困生的月生活费在200元以下,再除去生活中必需的一些开支,(如电话费约5元/月,水电费约10元/月,上网费5元/月,日用品费15元/月,偶尔添加衣物平均费用约30元/月,应对突发性事情的准备费用约20元/月),剩下的用于每天的伙食费不足四元钱,所以大部分贫困学生平时都很少吃荤菜,与普通学生的伙食费(早餐面包牛奶约3元,午餐一荤一素约3元,晚餐两素约2元,共约8元/天),对比之下相差近一倍,如果遇到生病之类的意外事情,则很难保证最基本的生活要求,其中一名同学讲到她平时在寝室收集空的矿泉水瓶子,攒下的一点钱有时还能应付一下这样的突发事情,这在其他同学看来也许会觉得不可思议,但这正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这也充分体现了贫困学生艰苦的生活状况,在被问到"您的消费主要用于哪些方面"这一问题时5名(高达71%)同学回答是解决基本生活需要.在被问到"您寒暑假是否回家"这个问题时,7名同学均表示暑假没有回过家(除非有特殊情况必须回去),3名同学寒假会回家过年,其余4名同学表示有时会回家但不是每次都回.在回答"学费来源"这一问题时,有7名同学是通过贷款或是父母借债筹集,另外其中4名同学由于之前的学费没有争取到助学贷款而到至今拖欠未交,由此可见,贫困学生背负着相当重的经济债务负担.在问到"您购物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个问题时,几乎所有的同学回答是价格,其次有2名同学回答是质量,而回答品牌和款式的却很少.另外在调查中发现,在贫困生当中使用手机的人数很少,尤其是低年级的.所调查的对象是属于即将毕业的班级,本班的贫困生也大都面临着找工作,但是在被调查的7名同学中只有两名在本学期才刚开始使用手机,而且还都是买的二手的,另外5名同学则表示到月底正式开始找工作时再考虑买手机的问题.
三,贫困学生中在学习方面反映出较严重的两极分化.
绝大部分的贫困学生都具有很强的积极进取精神,但有少部分的贫困学生由于过为沉重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而导致无心学习,荒废了学业.另外贫困学生对成功具有较高的期望.调查数据显示,班内评比奖学金是按照班级人数的17.5%的比例来计算的,也就是有7名同学可以获得奖学金的名额,就在这7名同学里有5名都是贫困生,这大大高于学校奖学金的发放比例.同时在获奖层次中,一,二等奖学金获得者中只有一名是非贫困生,另外在被调查的7名同学中有四名同学正在紧张的准备考研,一名同学也在努力备考注册会计师,其余两名表示由于家庭经济原因选择先工作,等经济状况有所缓解的时候再准备进一步深造.可见大部分贫困学生的成绩在各自班级都是较优秀的而且都很有进取心.在调查中问到"您在业余时间主要干什么"这一问题时,5名同学回答是自习,两名同学回答是在图书馆看书,可见,绝大部分贫困学生都是比较勤奋刻苦的.正是因为他们的贫困现状使他们对成功产生了强烈的渴望,急切希望摆脱现在的贫困的生活局面,进而回报父母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而唯一可行途径就是努力学习,因此他们的学习日标非常明确,也就更加勤奋刻苦.其中来自河北的一名贫困生讲道,她在其他的方面没有办法跟别人比,唯一一点就是要让自己在学习方面很出色,让其他同学在这方面认可她.但是也有的少数贫困生由于生活精神等各方面的压力,使他们产生了很严重的自卑心理,对现实表现出逃避的态度,如,班内张某同学来自重庆一个偏远的郊县,家庭经济情况很不好,故无法交纳高额的学费,在那时贷款名额很紧张,最终他还是未能争取上,由于害怕被别人看不起而越来越自我封闭,并且经常逃课导致在期末考试中有四门没有通过,在上到大二时便退学到外地打工去了.由此可见,贫困生在心理上反映出来的"贫困"更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
四,贫困学生总体上具有乐观的心态和远大抱负,但是有的同学由于心态不平衡,在被人歧视等外界压力下抱负心理变成了报复心理.
在被调查的7名贫困生中有5名同学在回答"您认为贫困是什么"这一问题时,认为是种自强自立的财富.在问及"家庭经济状况对自身发展的影响"时,有6名同学表示有一定影响,可见大多数贫困学生对于贫困,经济状况均有一种较为理性的态度,常言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贫困生相对一般的学生心理都更加成熟些.但在调查中,也仍有同学认为贫困是一种灾难,为自己的贫困出身而自卑,痛苦.在被调查者中的赵某讲述由于她家里很穷,所以被她的亲戚朋友们看不起,她心里一直很压抑,觉得社会对自己太不公平,对有钱人产生仇恨,甚至怨恨自己父母,怨恨自己的家庭.她一直很努力的学习成绩也很优秀,她想以此让那些曾经看不起她们家的人对她刮目相看,当她听说她的其中一个亲戚出了车祸后心里感觉很高兴,有种报复的.由此折射出的一个问题就是贫困大学生中存在较严重的极端偏激,认为"为富必不仁",形成了扭曲的价值观.
五,大部分贫困学生都具有非常强的自立意识和很强的忧患意识,但是人际交往能力不足.
在回答"您是否正在或曾经从事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这一问题时,6名同学回答是.他们表示从事勤工助学的目的主要是出于补贴学习和生活的费用,并且认为也是一种自我锻炼的机会.在回答"您的生活费来源"这一问题时,有6名同学表示部分是由勤工俭学获得,这均体现贫困生较强的自立,自主意识.调查发现有4名同学表示现在主要交往的朋友以高中的好朋友为主,这体现了交际能力的不足和缺陷.压力大和自卑心理是造成贫困生人际交往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这恰恰又是贫困所带来的直接负面效应.
六,高年级的贫困生相对与低年级的贫困生对贫困的认知有较大差异.
在被调查的贫困生中,大都表示在大一刚进大学校门时,对"贫困"一词非常敏感,自卑心理很强.被调查的七名同学均表示在上大学之前自己所有的经济条件,生活方式都与其他同学很相似,所面临的任务也很单一,只要刻苦读书久可以了,但是面对现在多元化的大学校园,之间产生的反差让他们一时无所适从,同学之间的贫富差距让他们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压力,物质上的贫乏让他们产生了羞耻感.不过随着年级的增长,心态渐渐趋于稳定和成熟,不再象以前那么敏感.即将毕业的贫困生当中都表示现在心态比大一的时候好的多,没有太大的由于贫困带来的压力.
七,被调查的贫困生都是现上大四,正面临着沉重的就业压力,他们都表示了对找工作的担忧.
由于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方面的原因,在双向选择的就业市场中,可能会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其中有4名贫困生选择了考研,以此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因为他们都表示说"我们没有任何可依靠的,只能靠自己的努力."言语中透漏出了他们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和无奈.不过他们的心态大都还是比较乐观的,都表示只要努力付出了对自己的今后发展还是充满信心的.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在校期间的经济窘迫,以及激烈的就业形势,使得贫困生对前途没有把握,感到迷惘.
八,贫困学生对于学校贫困资助政策基本认可,但也认为与期望有很大的差距,少数甚至有不满情绪.
贫困生对于学校的贫困资助体系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现实却与理想有很大的差距,不少同学对此很有意见,认为资助应该注重落实,而不应停留在形式上,另外资助力度也应该加大.根据被调查者的反映,在上学年,学校便公布了每个贫困大学生都有每人每天4元钱的伙食补助费的通知,但是到至今却仍未见实施,对次他们表示了不满.另外反映学校所提供的勤工俭学机会较少,且在发放报酬方面也是存在问题,为了得到学校规定的每小时2元,每个月最高是150元的勤工俭学报酬,他们每天必须的要有至少4个小时用来从事勤工俭学.他们在既要照顾自己的学业又要解决生活问题的双重压力下,使他们感到很压抑很疲惫.可见学校的贫困资助体系并未很好地解决贫困学生的问题.
调查结果分析
1,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贫困学生的现实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学校应当对此引起重视,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更加健康的环境下顺利完成学业,在奖学金等具体奖励措施实施过程中,应优先考虑贫困生,尤其是农民子女.加大贫困生专项奖学金的发放力度,适当扩大贫困生受益面,减轻他们的精神压力.
2,营造校园健康消费环境
在当前大学校园里,高消费被视为一种时尚,贫富学生之间的消费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不仅仅体现在吃穿好坏的区别上.学校的风气也受到了这"时尚"风的负面影响,这给贫困学生造成了无形的精神压力,这也是造成他们自卑心理的一个诱发因素.因此学校应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重学术学识,轻奢华时尚的健康学术氛围.
3,校方在实施扶助过程中,应当加强应有的隐私保密措施.
学校应当注意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将人文关怀融人到扶助工作之中.根据贫困生的反映,在他们到学院或辅导员那里去询问关于贷款或者勤工俭学的有关问题时,都曾遭受过冷遇,这让他们心理有中被人看不起的感觉,给他们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虽然他们反映的情况可能带有他们个人的猜测,但是还是应当引起学校的重视,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关怀,因为本身他们已经在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了.另外学校在发放贫困补助,办理助学贷款时,最好不要大张旗鼓的进行公示.学校可能是借此起到让大众进行监督的作用,但是应当考虑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名字被张贴在贫困生一栏中,被人指指点点时的感受,相比之下贫困学生的精神压力就已经很大了,如果还要将他们处于众目睽睽下,可能这些环节给很多贫困生带来的别人无法体会的苦恼和尴尬.有的贫困生甚至由羞耻进而生怨,怨恨父母,怨恨家庭.因此,在必要的监督审查环节中,要重视保密工作,减少贫困生的心理压力.
附件:调查资料
有关被调查的贫困生的有关生活,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奋斗目标,压力状况,自我认识等方面的资料
调查
内容
调查
对象
生
源
地
生活状况
学习情况
对"贫困"的认知
人际交往
奋斗目标
压力状况
自我认识
月生活费(元)
兼职经历(有/无)
学费
来源
有无手机
调查对象1
山东
(
农村)
约200
有.从大一开始做兼职
主要通过贷款,
部分通过父母借债筹集
无
曾获得四次三等,一次二等奖学金,通过四六级英语考试
认为是种自强自立的财富
主要交往的朋友以高中的好朋友为主
备考注册会计师
对就业担忧,压力比较大
认为虽然家庭状况不理想,给自己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压力,但是这也锻炼了自己的承受能力,为自己以后的工作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调查对象2
河南(农村)
约250
无
同上
无
曾获两次三等奖学金
认为由于经济因素很压抑,心理负担重
主要交往的朋友以高中的好朋友为主
先就业再进一步深造
对就业前景表示担忧
由于经济上的拘谨,给自己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感觉比较压抑,但是现在较大一成熟了很多,这种压力也随之减轻了不少
调查对象3
天津(农村)
200左右
有.从大一开始做
同上,有部分未缴
无
曾获三次三等,两次二等,一次一等奖学金,通过英语六级考试
认为是种自强自立的财富
主要交往的朋友以高中的好朋友为主
备考南开大学研究生
比较乐观,相信实力可以改变不利局面,但也略感担忧
认为自己通过努力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对于现实使自己在某些方面无法去改变的就从其他方面弥补,相信付出定有收获
调查对象4
河北(农村)
300
有.从大二开始做
同上
无
曾获四次三等奖学金,担任学习委员职位
认为是种自强自立的财富
性格开朗乐观,大学内交往的朋友较多
备考重庆大学研究生
对就业感到担忧,但对自己还是较有信心
虽然感到社会对自己很不公平,但是不去想那么多,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能争取的决不放弃
调查对象5
山东(农村)
200以下
有.从大三开始做
主要通过贷款,
部分通过
父母借债筹集
有
曾获三次三等,三次二等奖学金.通过英语六级考试
是种自强自立的财富
主要交往的朋友以高中的好朋友为主
备考厦门大学研究生
自信心较强,认为条件不利是对自己的挑战
回顾三年大学生活对自己还是比较满意,在学习方面从来都是很努力,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了自己的学业上,心态比较乐观
调查对象6
青海(农村)
200左右
有.教只做过家
同上,有部分未缴
无
在班内成绩排十名左右
认为社会对自己不公平
与班内同学相处融洽
先就业再进一步深造
对就业感到担忧
面临激烈的就业形势,感觉自身还有些不足,需要更加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
调查对象7
宁夏(城镇)
300
有.大一开始做
同上
有
在班内排名十名左右
认为是种自强自立的财富
大学内相处的朋友较多
备考注册会计师
高校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11月7号,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领导和部分师生党员前往上饶、鹰潭等地进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调查。本次调研活动由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益虎带领,队员主要由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办公室领导李鸣主任、环化学院院长胡兆吉、部分教职工党员及学院特级监督员等一行共29人组成,大家都秉着高度重视的态度,前往两地进行实践调研。
一、调研内容
(1)烈士精神恒久不老,科学发展与时俱进
本次调研的第一站是上饶的纪念馆。纪念馆位于江西省弋阳县城北面峨眉嘴山顶,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江西省级重点烈士纪念馆建筑保护单位。当我们的调研小组进入上饶境内,我们能深切感受到由精神力量所带动的整个城市的发展。2008年,上饶市委、市政府立足本地实际,提出了弘扬精神的口号,于是上饶吹响了再次崛起的号角。正是这样一种精神引领着他们的思想,这样一种精神鼓舞着他们的斗志,最终带动了整个城市的发展。
本次参观活动的主题是:悼念烈士精神,畅想科学发展观。通过对烈士的缅怀,对精神的学习,我们感受了当今时代的烈士精神。“爱国、创造、清贫、奉献”,这些身上的优秀品质,成为推进上饶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这是说给未来的祖国的语言。在横峰葛源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我们也确实感受到了创造的奇迹。今天,上饶的发展同样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和新的任务。坚定不移地推进科学发展、推进改革开放、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地区,坚定不移地推进大项目建设、推进城镇化、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我们具备式的创造精神。
学院领导在参观后表示,精神植根于上饶本土。精神产生于战争年代,其意义和作用决不会因为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消失。相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我们要通过学习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用新眼光看待新事物,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思路谋求新发展,开创我们事业的新局面。
最后,小组成员都坚定表示,要弘扬精神,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本学院的教学发展结合起来,把科学的发展观落实到实际教务和学院建设中。
(2)企业生存发展靠经营,管理成功靠落实科学发展观
本次实践调研的第二个目的地是江西贵溪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江西贵溪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为调整化肥结构,加速发展高效磷复肥生产,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而建设的全国第一套大型磷复肥厂,也是国家“七·五”重点建设项目。
学院本次实践调研活动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学院学科和专业优势,对贵化这家国营的化工企业进行深入的实践调研。企业门口的墙壁上,一句“为农民服务”,高度凝聚了贵化企业的服务理念。本次贵化企业的实践调研也是围绕企业生存发展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而开展的。
贵化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公司监事会监事胡上冬在接待会上向我们阐述了贵化近几年的发展历程:贵化技术先进、工艺成熟,生产的“施大壮”、“贵化”、“群星”、“田园丰”四大品牌近50种规格的产品,质量指标达到有的甚至超过进口同类化肥。贵化也秉承“为农民服务”的使命,发扬“合作、竞争、规范、创新”的企业精神,坚持“立足肥业、工贸并举、服务三农、回报社会”的经营理念,努力实现“打造社会、企业和员工共赢的平台,建设中国一流磷复肥基地”的企业愿景。
本学院院长xxx院长做体会发言时最后表示:贵化在近几年有了稳步的进步,以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为契机,充分利用国家重视三农的优惠政策,以市场为导向,以制度和技术创新为动力,特别注重与高校以及科研单位的合作研究,通过低成本扩张与国际化战略做强高浓度磷肥,通过加强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企业的科学发展。并且,他坚信,贵化责任有限工资会在将来科学发展的路上越走越远。
最后我们还参观了贵化的一些硬件措施和该企业的软件实力,本次实地实践考察让我们了解到了科学发展观已经完全渗透到日常的生产管理当中了,一个公司企业科学发展的理念灵活地转化为公司成长的动力,于是本次实践小组的各成员都深深体会到了科学发展观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意义。
二、活动总结
(1)2008年是全党全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一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强调说:切实搞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的水平。这也正是本次实践调研的集中体现,这也正要求我们党员们时刻有科学的发展理念,本次实践活动让我们积累了经验,获取了各方面比较全面真实的材料,为以后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提供了素材;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学院各党员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首先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使科学发展观成为全民族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2)通过对精神的学习和对贵化企业的实地考察,发现创新是恒久不变的。我们各党员要鼓励探索创新,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勇于突破传统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
(3)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尤其重要的一点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对高校来讲尤其重要的是推出新思想、新知识、新观点、新技术。坚持把务求实效作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推进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自觉行动,努力促进建设的全国第一套大型磷复肥厂,也是国家“七·五”重点建设项目。新晨
学院本次实践调研活动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学院学科和专业优势,对贵化这家国营的化工企业进行深入的实践调研。企业门口的墙壁上,一句“为农民服务”,高度凝聚了贵化企业的服务理念。本次贵化企业的实践调研也是围绕企业生存发展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而开展的。
贵化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公司监事会监事胡上冬在接待会上向我们阐述了贵化近几年的发展历程:贵化技术先进、工艺成熟,生产的“施大壮”、“贵化”、“群星”、“田园丰”四大品牌近50种规格的产品,质量指标达到有的甚至超过进口同类化肥。贵化也秉承“为农民服务”的使命,发扬“合作、竞争、规范、创新”的企业精神,坚持“立足肥业、工贸并举、服务三农、回报社会”的经营理念,努力实现“打造社会、企业和员工共赢的平台,建设中国一流磷复肥基地”的企业愿景。
高校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诗性 艺术教育现状 调研报告
近年来,国家提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办学特色也日益显现,所培养的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动手能力得到了提升。但同时,职业教育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色彩也日益明显,很多职业院校单纯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片面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所需的实际知识和技能,学生也把学习的主要目标定位于努力学好专业技能和实用技能上,以能获得各种各样的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证书为目的,而对于培养独立人格、健全心理以及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则重视不够,对人文知识教育、人文精神培养、审美情感的养成、人格的全面发展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人文教育处于边缘状态。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把“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从而确立了文化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刘士林在《中国诗学精神》中指出,“中国文化的本体是诗,其精神方式是诗学,其文化基因库是《诗经》,其精神顶峰是唐诗。一言以蔽之,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或者说,诗这一精神方式渗透、积淀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艺术各个门类中,并影响甚至是暗暗地决定了它们的历史命运”“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国诗词’为文体形式、以‘中国诗学’为理论系统,以及以‘诗性智慧’为哲学基础的一种诗性文化形态”。中华民族这种独特的诗性精神机能与生命本体也造就了中华民族艺术特有的诗性内涵。对此,承担着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高职院校,有没有将诗性艺术教育纳入他们的教育范围?广大师生又是如何理解诗性艺术教育的?站在企业角度又是怎样理解学校的艺术教育的?带着这些问题,笔者选取了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具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和浙江物产集团、南方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通过实地走访,发放调查问卷2600份,其中教师问卷400份,学生问卷1900份,企业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490份,基本掌握了这些院校和企业对诗性艺术教育的认识,了解了艺术教育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代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复合型、高素质
高职教育是为企业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从某种程度上说,高职院校培养的“产品”是学生,产品不符合企业用人标准,产品质量不合格,受损的是企业,因此,高职办学离不开行业的指导与企业的参与。而“产品”(学生)质量的好坏,首先也应该由企业来鉴定。那么,什么样的高职人才会受到现代企业的青睐?调查显示,81%的受访者认为,当今企业需要复合型人才。可见,高职院校也要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这是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那么,企业在招聘员工时最看重的是什么?43%的受访者选择了团队协作精神,选择文化修养和道德诚信的各占29%,而专业技能的比例仅占14%。可以看出,企业关注高职应届毕业生团队协作精神、文化修养和道德诚信的比例远高于专业技能比例,换句话说,企业更加关注高职应届毕业生的综合素养。有67%的被调查者表示在招聘毕业生时会关注所在院校的校园文化氛围。高达90%的企业人员表示,在同等条件下会优先录取文化艺术修养较高的毕业生。而且,76%的受访者认为,这类学生自信心更强,因而发展机会更多;48%的人认为,这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更强;33%的人认为,这类学生锻炼平台更大,因而发展前景更好;认为与其他人没有区别的仅占5%。也因为如此,66%的被调查者认为高职院校有必要开展诗性文化艺术教育,认为可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个人修养。而现状是,只有10%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公司招聘的应届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很好,38%的人认为一般。同样,只有5%的被调查者认为招聘的应届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很好,62%的认为一般。究其原因,29%的受访者认为当今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67%的员工认为学校培养方式与企业脱节;24%的员工认为学校只注重技术,不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71%的企业人员认为他们公司聘用的毕业生有待提高职业技能;高达81%的企业人员认为需要提高人文素养、团队精神、道德修养等综合素质。62%的受访者认为应改变目前高职院校“重技术、轻人文”的现象,认为不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66%的人认为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缺失会影响其就业。
据此调查中,企业人员对当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如下建议:一是希望学校办学与社会接轨、与企业合作。希望办学者多了解社会,不要关起门来办教育。要密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建立企业与学校联合育才的思路,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对接,建立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二是希望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多开展实践活动,注重学与做的结合,多开展模拟职场等培训活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三是希望学校注重职业技能与人文素质培养并重,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全方位培养学生。
二、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对诗性艺术教育的认识:有需求,需创新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23年度全国职成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以及综合职业素养,不仅教会学生一技之长,而且培养其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人才。”确实只有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的人才才能适应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转变。在校的高职生是否认识到通过诗性艺术教育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调研数据表明,70%的学生认为文化艺术教育可以提高个人修养,53%的学生认为可以提升就业竞争力,54%的学生认为可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有6.6%的学生认为没任何用处。56.3%的学生认为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非常有必要提升文化艺术修养,28.9%的学生认为需要掌握必要的人文知识。可见,大多数的高职学生还是认识到了文化艺术教育对其整个人生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性。他们多数希望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认为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文化艺术修养十分必要,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对此无所谓或认为没有必要。但同时调查也发现,由于长期应试教育带来的不良后果,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认为非常了解的比例仅占到8.8%,81%的学生了解不多,希望了解更多,只有3%的学生认为过时,没有必要了解。
从学生获得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形式来看,仅有22.6%的学生是从课堂形式获得,其他学生都是从网络、影视等其他形式获得。因此,他们希望开设文化艺术类的选修课,41%的受调查学生已经选修了文化艺术类的选修课,16.8%的学生希望能多开设一些相关课程;当然也有24.4%的学生对此不感兴趣,8.4%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设此类课程,可见,学生由于对传统文化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学习态度也存在差异。由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践课程一般要占50%的课时,因此,文化艺术类的选修课较难满足学生需求,社团文化活动和讲座等是文化艺术教育必不可少的补充。但从调查来看,这方面的活动和讲座开设情况并不乐观,调查显示,只有24.7%的学生认为文化艺术社团活动很丰富,54%的学生认为活动很少,10%的学生所在院校几乎没有这样的社团活动,学生希望能开设文化艺术社团。73%的学生表示自己所在的学校很少举办文化艺术活动的讲座,希望多举办,仅有7.7%的学校经常举办,很受欢迎,有16%的学生认为经常举办,但不受欢迎,究其原因,是活动内容和形式较为陈旧,难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调研数据表明,23%的学生喜欢以课堂方式进行文化艺术教育,17%的学生喜欢以讲座方式进行文化艺术教育,53%的学生喜欢以社团方式进行文化艺术教育,可见,对于活泼好动的青春期学生来说,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艺术活动更受欢迎。而在社团文化活动中,利用当地的人文资源开展“诗性艺术教育”,不失为一种创新的举措。从我们的调查情况来看,各个区域开展“诗性艺术教育”的优势条件各有千秋,59%的学生认为学校所在的区域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34%的学生认为此方面人才辈出,59%的学生认为有着良好的人文环境,只有13%的学生认为没有什么优势。那么学生是否愿意参加利用当地本土文化开展的“诗性艺术教育”活动呢?调查显示,97.8%的学生希望组织学生开展如“人文之旅”等形式的活动,充分利用当地本土文化开展的“诗性艺术教育”,90%的学生表示会参加,其中24.7%的学生表示会积极参加。
对目前高职院校存在不同程度的“重技术、轻人文”的现象,学生又是怎么认识的?调研数据表明,39.5%的学生认为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技术、轻人文”的现象,50%的学生认为部分学校存在,只有8.4%的学生认为不存在,91%的学生认为这种现象会影响到他们将来的发展,其中29%的学生认为会严重影响其个人发展,仅有4.4%的学生认为应该不会有影响。调查中也发现,学生希望通过一定的途径改善高职院校“重技术、轻人文”的现状,61%的学生希望文化艺术教育应和专业技能教育齐抓共管,68%的学生希望能开设文化艺术教育的必修和选修课,67%的学生希望开展文化艺术教育系列活动,59%的学生希望能提升教师的文化艺术修养。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希望学校在注重专业技能的同时,同样注重文化艺术教育,希望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开设课程、提升教师修养等手段来丰富学校的文化艺术教育。但同时,学生们也发现,高职院校开展诗性文化艺术教育仍然存在着不少困难,主要原因是学校、教师、学生本身重视程度不够:48%的学生认为学校不重视;62%的学生认为缺少相关优秀教师;67%的学生认为是学生自身不重视;也有63%的学生认为,目前活动内容和形式缺乏吸引力。
为此,学生们提出了如下建议:一是多举办诗性艺术的文化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二是活动要精致、形式要创新。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兴趣,活动形式要新颖、丰富,吸引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多开设易提高学生兴趣的文化艺术必修课和选修课,创造性地举办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实践活动,并由优秀专业教师指导;三是建议学校层面多途径宣传传统诗性文化,引导学生培养兴趣,积极主动参与此类活动。
三、高职院校教师对诗性艺术教育的认识:很重要,有压力
教师是教育的根本,他们的价值观会直接反映在日常的教育和教学活动中,从而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取向。为了解高职院校教师对文化艺术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我们也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当问及身边的学生对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了解程度时,100%的教师都认为身边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不多,58%的老师认为这些学生渴望了解更多,42%的教师认为身边的学生了解不多也不想了解,多数教师认为高职学生没有必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因为,87%的教师认为高职毕业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非常有必要提升文化艺术修养,11%的教师认为不是很必要,但学一点也无妨,有5.2%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不如把时间用在专业学习上。那么,教师是否会自觉地在日常的授课内容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升传统文化艺术的修养?48%的教师表示会经常引导;47%的教师表示会偶尔引导;也有8.9%的教师只注重专业技能教育,没有意识或认为没有必要引导。我们也调查了作为教师对提高自身诗性文化艺术素质的意义。结果显示,89%的教师认为可以提高教师个人人格魅力;84%的教师认为有利于推动学校整体人文素质教育;66%的教师认为可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50%的教师认为可以对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也有2.6%的教师认为意义不大。
在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中,到底具有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的学生,是否能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在今后的发展中是否存在某方面的优势?调查显示,68%的教师发现这类学生更加自信,因而学习效果好;53%的教师发现这类学生想象力丰富,能促进专业技能的掌握;53%的教师发现这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更强;53%的教师发现这些学生较受用人单位青睐,就业竞争力更强;68%的教师发现这些学生后续发展潜力更大;50%的教师认为这些学生个人整体修养较高。
然而,这些教师所在的学校对文化艺术教育重视程度如何?调查显示,39%的教师认为所在学校非常注重对学生开展文化艺术教育,34%的教师认为学校不太注重,只是偶尔为之;18%的教师认为学校层面很少开展,只是学生自发组织一些活动;11%的教师不太关心这方面的事情。可见,还是有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对文化艺术教育重视不够。如何改变这种局面,61%的教师认为领导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63%的教师希望各二级学院(系)应更加重视;61%的教师认为教师本身的文化艺术修养有待进一步提高;68%的教师认为活动内容和形式需要进一步创新。66%的教师认为缺少文化艺术教育方面的优秀教师;34%的教师希望进一步调动学生对文化艺术教育活动的兴趣,24%的教师认为还存在着外界压力。
可喜的是,受访教师所在的学校均开设了文化艺术类选修课,但只有42%的教师认为学生选修积极,18%的教师发现学生选修不够积极;37%的教师所在学校少量开设,不能满足学生需要;2.6%的教师认为学校少量开设,但他们认为已经能满足学生需要了。87%的教师认为开设选修课是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艺术修养的主要形式;74%的教师建议开设相关讲座;68%的教师建议组织相关社团活动;42%的教师建议开设相关必修课。对于调查组提议的利用所在地区的本土文化对学生开展“诗性文化艺术实践活动”,87%的教师表示赞同,认为是一种良好的载体,可以充分挖掘当地的人文资源,让学生有更切身的感受,还可以增加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热爱。
虽然绝大多数教师已经认识到文化素质教育对学生成才的重要作用,但对于目前在部分高职院校中存在的“重技术、轻人文”的现象,53%的教师认为人们已经认识到这种现象带来的后果,正在逐步改变,42%的教师认为这种现象的存在主要是对高职教育的误解,很难改变;还有5%的教师认为这很正常,没有必要改变。如何改变“重技术、轻人文”的现象。教师们提出了如下建议:一是学校领导层应重视文化艺术教育;二是开设足够的课时,66%的教师建议从政策层面规定每位高职学院必须修满一定的文化艺术教育的必修学分;三是建议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课程与活动相结合,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74%的教师建议开展常规性文化艺术教育系列活动;四是加强技术层面指导,通过引进相关人才和在职教师加强学习,提升教师的文化艺术修养,58%的教师建议先要通过培训,提升教师的文化艺术修养来带动文化艺术教育的开展。可见教师本身在文化艺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四、结论:提升认识、创新载体
从调查结果来看,企业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人文素质要求在不断提高,他们把人文素质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来考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的发展潜力。从学生方面来看,大多数学生对于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知识知之不多,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也认识到传统文化艺术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迫切希望学校能高度重视。从教师角度看,“重技术、轻人文”的弊端也越来越遭到教师的质疑,他们也普遍认识到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意义。在学校层面,越来越多的学校通过开设选修课、专题讲座、社团活动等形式来提升文化艺术教育的效果。但他们也普遍认识到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学校层面,甚至教师、学生自身层面都应该更加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尤其是活动形式的丰富性、内容的创新性方面更需要加强。对于本课题组提出的以本土诗性文化为依托的诗性艺术教育实践活动,即根据当地的资源开发“诗性文化”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加强素养的教育。无论是企业人员、教师,还是学生都积极认同,认为是创新的举措,而且大多数地区都有条件开展。
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认识,如调查中我们也发现,6.6%的学生认为文化艺术教育对自己没有任何用处;8.4%的学生认为开展文化艺术教育是浪费时间;3%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没有必要了解;24.4%的学生对文化艺术类选修课不感兴趣,8.4%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设此类课程;10%的学生认为有没有文化艺术类社团活动无所谓;3.3%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举办文化艺术类讲座;有7.7%的学生表示不会参加诗性文化艺术实践活动,2.2%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组织。虽然所占比例不大,但也从一定程度上暴露了部分学生的认识,认为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足够了,文化艺术教育对他们的发展没任何用处。从教师层面看,也同样存在着这种认识,如5.2%的教师认为高职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没有必要提升文化艺术修养,不如把时间用在专业学习上。因而有8.9%的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只注重专业技能教育,没有意识到或认为没有必要引导学生重视文化艺术教育。11%的教师表示看不出文化素质对毕业生有什么优势和作用,因而他们也不关心学校是否有这方面的教育,有13%的教师认为即使开展了也不会有什么效果,5%的教师甚至认为高职存在“重技术、轻人文”很正常,没有必要改变。有2.6%的教师认为教师自身提升文化艺术修养意义不大。因此,建议各类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引导教师和学生形成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共识,关键是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实际效果出发,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滋润,而结合当地的资源和自身的实际情况系统设计诗性文化,开展诗性文化的教育研究、开发以本土诗性文化为依托的诗性艺术教育实践,采取灵活的方式、多样的形式开展“诗性文化”活动,不失为良好的举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