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论文(精选5篇)

中国历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历史文献学 趣味性教学 典故 艺术内涵 古籍拍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23)23-0052-03

文献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孙钦善先生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从“夏商周时代文献典籍的产生、保存和整理”讲起,但文献学一直到20世纪才作为一门学科专业名称出现。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指出:“明清之交各大师,大率都重视史学――或广义的史学,即文献学。”1930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郑鹤声、郑鹤春编著的《中国文献学概要》被视为中国文献学的开山之作。195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创建古典文献专业。20世纪80年代初,张舜徽先生在华中师范学院历史系设置历史文献学专业。发展到今天,中国历史文献学已成为各高校历史系普遍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中国历史文献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在于使历史学本科专业的学生系统掌握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为从事中国历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典藏学、辨伪学、辑佚学展开,其专业性、学术性很强,但与社会现实联系并不密切。在教学过程中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怎样随着学术发展的趋势调整教学内容,做到与学术研究同步发展,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思考的问题。除了强调学术性之外,中国历史文献学的教学应在趣味性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

《论语?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好一门课程的动力源泉。从已有的中国历史文献学教材来看,内容专而精,比较深入,往往令学生望而生畏,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中国历史文献学教学的趣味性势在必行。

一 穿插故事与典故,活跃课堂气氛

中国历史文献学有许多生动活泼的故事与典故,把它们运用到教学中,可收到深入浅出之效。南京大学的徐有富、徐昕指出:“据明代陆深《金台纪闻》记载,明初南京有位医生替病人看病,一天有位病人拿着药方走了,他匆匆追出门嘱咐道:‘煎药时要放一块锡做药引。’名医戴原礼在旁听了感到很奇怪:药引为什么用锡?便上前请教,才发现那位医生所据的医书,‘锡’字刻错了,应当是‘饧’,也即糖。那位医生不察,遂开错了方子。”这个故事可使学生认识到读书治学选择版本的重要性。

在讲解卷轴装时,可介绍“卷帙浩繁”“触手如新”“黄卷青灯”“信口雌黄”等相关成语的来历。山东大学的杜泽逊教授指出:“染潢的目的一般是防虫,色微黄,所以卷子又称‘黄卷’。……又用‘黄卷青灯’描绘夜读情景。陆游《剑南诗稿》卷九《客愁》:‘苍颜白发入衰境,黄卷青灯空苦心’。……既然纸是染潢的,所以写错了涂改也用黄色盖住原字,再行重写,这种涂改颜料为雌黄,所以形容不顾事实,随便议论叫‘信口雌黄’。《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李善注引《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南京大学教授徐有富曾回忆程千帆教授教学时讲的一个故事:“有人请私塾先生,谈好报酬后又提了一个条件,先生若教错一个字要扣半吊钱。课程结束后先生将钱交给师娘,师娘数后问:‘为什么少了两吊钱?’先生说:‘一吊给了李麻子,一吊给了王四嫂。’……原来这位先生在教《论语》时把‘季康子’说成了‘李麻子’,在教《孟子》时又将‘王曰叟’说成了‘王四嫂’,所以扣了两吊钱。”这个故事形象地说明了校勘学中“形近而误”的问题。

“郭公夏五”、“鲁鱼豕亥”也是常用的校勘典故,“郢书燕说”也可以非常形象地说明古书致误的一种原因。故事和典故不仅可以使较为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二 彰显文献学的艺术内涵,丰富教学内容

艺术代表性是古籍善本的标准之一,古籍的装帧、印刷技术的发展都与书法、绘画艺术密切相关。

中国古代典籍的装帧形式主要有卷轴装、旋风装、梵夹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和线装,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古籍主要是线装。装帧精美的图书,令人赏心悦目,也可视为艺术品。如明代经厂本虽校勘不精,学术价值不高,但用纸上乘,装帧考究,形式颇为美观。

随着中国古代印刷技术的不断进步,古籍中版画和插图产生了很多艺术珍品。如明代汪光华刻《琵琶记》、汪士珩刻《唐诗画谱》、汪成甫刻《吴骚合编》、洪国良刻《怡春锦》、刘荣刻《凤凰山》等,现代古籍版本学家魏隐儒曾指出:“所刻各书插图,线条秀劲有致,刀法精妙入微。不但为本书增加声色,且因内容丰富,绘刻俱精,成为研究绘刻版画艺术的良好范本。”明代晚期彩色套印技术发展成熟,以万历年间吴兴闵、凌两家为佳,如闵绳初五色套印本《文心雕龙》、凌瀛初四色套印本《世说新语》等。明代晚期版画艺术中还发明了版、拱花的印刷方法,如明代吴发祥刻印的《萝轩变古笺谱》、胡正言刻印的《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古籍写刻本由作者或著名书法家手写上的版刻印,堪称书法艺术的代表作。清代是写刻本盛行的时期,如林佶写刻的汪琬《尧峰文钞》、陈廷敬《午亭文编》、王士祯《古夫于亭稿》和《渔洋山人精华录》有“林佶四写”之称,极负盛名。余集写刻的周密《志雅堂杂钞》、元好问《续夷坚志》、孙承泽《庚子销夏记》,黄仪写刻的《渔洋续集》、许翰屏写刻的胡刻《文选》、郑燮自写刻的《板桥集》、金农自写刻的《冬心集》等亦为艺林所重。南京大学教授程千帆、徐有富指出:“写刻本一般书写精美、刊刻细致、讹误极少,它们既有学术价值,又有历史文物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所以一向被人们珍视。”

版画、插图、书法等艺术可使中国历史文献学充满灵性和活力,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中国历史文献学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充实这方面的内容。

三 了解古籍拍卖行情,拓展教学空间

1992年,中国书店开始尝试用拍卖的形式经营稀见书刊资料,并于1993年成功举办“北京首届稀见图书拍卖会”,成为国内古籍拍卖的先行者,后来成立了北京海王村拍卖有限责任公司。1994年,中国嘉德首次设置古籍善本专场,此后,越来越多的拍卖公司涉足古籍拍卖领域。如:北京德宝、翰海、保利、歌德、纳高、匡时、鼎丰、盘龙、万隆、中鸿信、泰和嘉成、中安太平、大唐四季、中贸圣嘉,上海嘉泰、博古斋、朵云轩、崇源、国拍、敬华、工美,香港富得、佳世得,天津鼎晟、立达以及南京盘龙、山东天承等。

近年来,古籍善本拍卖持续升温,屡创佳绩。如:2003年,中国嘉德推出的《晋索靖出师颂卷》写本拍出2200万元;2004年,上海崇源推出的《殷契国粹?孟广慧藏甲骨精品》拍出5280万元的天价;2009年,山东天承推出的《北宋建阳景福院罗汉会斋牒》以5040万元的高价落槌;2023年,中国嘉德推出的元代吴郡庠刻本《题宋版通鉴总类》以1380万元成交;2023年,北京保利推出的南宋麻沙镇南刘仕隆宅刻本《钜宋广韵》以3450万元的高价成交。

元代及元代以前的古籍包残本与零页,也是《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收录的范围,价值不菲。清代就有“宋版书按页计值”之说,古籍收藏界“一页宋版,一两黄金”的说法由来已久,我国古籍善本专家孟宪钧指出:“1999年嘉德秋拍宋刻《朱晦庵文集》一页,成交价为12000元。1999年春嘉德公司拍卖《丹杨后集》傅增湘旧藏宋版书一页,成交价竟达2万元,成为宋版书单页成交价之冠。”

随着古籍拍卖市场的规范和成熟,拍卖会已成为古籍善本流通的主要渠道,由于古籍善本的稀缺性和独特性,仍有很大的升值空间。2023年,北京匡时推出“过云楼”藏书,上海著名钱币收藏家吴伟忠指出:“以1.8亿元天价起拍,至1.88亿元落槌,加上佣金成交价高达2.16亿元,开创中国古籍拍卖价格新纪元。此次上拍的179种、1292册过云楼藏历代古籍善本,曾于2005年在中国嘉德拍卖中以2310万元拍出,7年里升值了8倍多。”

古籍拍卖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它是中国历史文献学与社会现实不可分割的重要体现。介绍古籍拍卖行情,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以使他们更直观地认识古籍善本的价值,但目前的中国历史文献学教材尚未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加以拓展。

四 介绍区域文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中国地域文化的划分有多种说法,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中国地域文化丛书》包括八桂、八闽、巴蜀、草原、陈楚、滇云、关东、徽州、江西、荆楚、两淮、岭南、陇右、齐鲁、黔贵、青藏、琼州、三晋、三秦、台湾、吴越、西域、燕赵、中州二十四种区域文化类型。

近年来,区域文献整理与区域文化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山东文献集成》《广州大典》《湖湘文库》《巴蜀全书》等大型的区域文献汇编工作陆续开展,“巴蜀文化与湖湘文化高层论坛”已举办三届,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中国历史文献学教学中充实区域文献的相关内容,是学术研究趋势发展的必然结果。

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普遍怀有爱乡情怀,在中国历史文献学教学过程引导他们熟悉和整理与自己家乡相关的文献,加深对家乡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无疑会有很大帮助。

五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国历史文献学教学切忌“纸上谈兵”,应注重实践教学,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把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

讲解古籍版本、古籍修复知识时,可带领学生到图书馆古籍部,通过亲自翻阅古籍,现场观察古籍修复,了解古籍版本的类别、单页版式以及古籍修复的材料、工具、设备和操作的基本程序。

讲解古籍装帧形式时,可让学生动手制作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和线装的图书,通过实践加深理解各种装式的装订方法、优点和不足。

讲解文献错误的类型与校勘方法时,可选择古籍的不同版本让学生对校,体验发现讹误的快乐,培养他们对古籍整理的兴趣。

中国历史文献学教学还可以走向田野,学生通过田野调查收集家谱、碑刻、契约等散见文献,并对收集的文献进行初步整理,有利于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意识。

总之,中国历史文献学教学应避免“曲高和寡”,在教学的趣味性方面应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

[2]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中图画报出版社,2023:105

[3]徐有富、徐昕.文献学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18

[4]杜泽逊.文献学概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8:26~27

[5]魏隐儒.中国古籍印刷史[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8:135

[6]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版本编)[M].济南:齐鲁书社,1998:251

中国历史论文范文第2篇

一、近代化的含义及中国近代化的主要特点

近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它以工业化为核心,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维方式、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变革。主要表现为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理性化三大领域。

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一社会发展的过程基本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而实现的。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启动,之后步履维艰,至今尚未彻底完成,但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在近代化的过程经历了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两大历史时期,对这一过程的命名,一般的把发生在近代史阶段的叫做近代化,把发生在现代史阶段的叫做现代化。

由于中国近代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开始的,与西方欧美近代化的历史背景不同,所以中国的近代化呈现出许多自身的特点。

第一、阻力大,内在阻力有技术薄弱、人才不足、观念落后等。外在阻力有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破坏、本国封建因素的阻碍、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

第二、起步时缺乏内在驱动力,外在因素起主要的作用,在列强侵略的背景下被动起步。

第三、经济、政治、思想三方面没有同步进行,走过了一个从经济领域起步,在政治和思想领域不断深化的历程。

第四、主导力量多样化,先是地主官僚、封建政府,后有弱小的民族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政府,新中国成立后是人民政府。

第五、近代史上工业领域以轻工业为主,工业化发展不平衡。

第六、历时长,从19世纪60年代至今已有一个半世纪了。

二、世界历史大潮下中国近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一)经济工业化的进程1.近代史阶段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1)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工业化起步。

第一:影响中国近代化的国际形势:此时期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英法等国为打开和扩大在中国的市场,发动两次侵略战争(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此过程中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人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意识到西方的船坚炮利,开始重新认识世界,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19世纪60年代,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下,中国的近代化就是这样被动地开始了。近代资本主义列强对于中国既是“强盗”又是“先生”,侵略中国的同时,客观上也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资本主义文化、科学技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第二:中国工业化起步的主要表现:【洋务工业】(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主导力量是封建政府、地主官僚;兴办目的是自强求富,维护封建统治;企业性质是总体上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企业;技术设备方面依赖西方;地域分布是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最终结局破产,主要原因是只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而不改变落后的制度。客观历史作用:中国工业、教育近代化起步;在一定程度上引进了一些技术,培养了一些近代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等。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产生原因,主要是受资本主义侵华经济和洋务经济的影响,而不是14—16世纪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继续和发展。地域特色: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分布极为不平衡。发展要素: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先天不足指的是缺乏资金的原始积累、缺乏技术,后天畸形指的是发展领域主要在轻工业。

影响因素方面:受中外双重阻碍,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夹缝中艰难发展。

阶级特色:民族资产阶级比无产阶级晚20年左右出现,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以革命性为主。

(2)甲午战争后的19世纪末,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

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帝国主义加紧新一轮的殖民扩张,各国互相争夺原料产地、市场、投资场所,在此背景下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战后日本帝国主义攫取了大量侵华利益,此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频遭列强侵略,八国联军侵华表明宰割中国的联盟形成,中国完全成为依附于资本主义各国的半殖民地。随着列强经济侵略的加剧(资本输出),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加速解体,腐败的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扩大税源,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甚至采取奖励实业的措施,这些都在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有利环境,使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也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传播和爱国救亡运动(和辛亥革命)。

(3)民国初年,民族工业迎来了短暂的春天,获得进一步发展。

民国初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得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夹缝暂时变宽,再加上辛亥革命的推动,民族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会。

(4)20世纪20年代末至40年代末,民族工业总体日益萎缩,形成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对工业的垄断。

2.现代史阶段工业化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

(1)过渡时期(1949-1956年)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中国,封锁和孤立中国,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承认并支持中国。国内形势是新中国处于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此阶段中国工业化的主要成就有:①新中国成立以后,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政府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奠定了经济恢复与发展的基础。通过一系列措施,到1952年底,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②建国初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使得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企业得以恢复与发展。

③1953年———1956年对民族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之获得了新生,转型为社会主义经济。

④1953———1957年,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指导下,重工业得到优先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初步基础。

(2)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探索,在20多年的探索中,中国工业化进程出现了曲折与挫折,但同时也必须重视这20年中经济建设的成就,20多年P3366KAOSHIYUZHAOSHENG2023.3的探索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准备了基础,培养了骨干力量,提供了工作经验和历史借鉴。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欧洲和日本崛起,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促使世界经济向多极化发展。亚洲国家在实现民族独立的前提下,经济得到一定发展,但发展不均衡。苏联在斯大林逝世以后,对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东欧各国也先后进行经济改革,但效果欠佳,导致经济困难。由于帝国主义封锁包围,苏联背信弃义,中苏关系的恶化破裂,限制了中国与世界科技的交流。在此背景下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际上美苏争霸消长,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第三次科技革命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世界更加重视科技和人才,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

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的经济建设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新格局,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建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预计20世纪中期基本实现现代化。从1992年以来,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今,世界经济进入了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中国正在努力探索一条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注重信息化的带动作用,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充分发挥中国人力资源优势,强调管理方面的现代化。

(二)政治民主化和社会法制化的进程

1.政治民主化的探索与发展进程(近代中国人民反封建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历程)

(1)在中,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伟大成就。1912年春,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但是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弱小妥协,资产阶级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只有民国之名而没有民国之实。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孙中山的领导下继续进行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

(3)1924年———1927年,国共两党进行第一次合作,以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目标,共同进行国民大革命。

(4)1927年———1937年,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纲领的指导下,经历了从武装反抗反动派,到反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的革命斗争。

(5)1937年———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积极倡导并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国共为主的全民族抗战取得胜利。

(6)1945年———1949年,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建国,以巨大的让步换得《双十协定》和《政协决议》。但是国民政府坚持内战,破坏民主和平,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迎来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7)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不断得到健全和完善。

2.中国近现代民主法制文献

(1)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部宪法,但它规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大权,所谓宪法只是一个名誉,实质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

(2)1912年春,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3)1914年,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实质是为其复辟帝制服务。

(4)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宪法大纲》,明确了新生红色政权是工农民主政权。

(5)1946年,伪国大制定《中华民国宪法》,确认了以的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

(6)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该文件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

(7)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不断地得到健全和完善。

一个国家实行的历史,体现了这个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又包含着其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的三部宪法分别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是这一部分的重点。

(三)思想观念的近代化(从传统儒家思想向近代民主科学思想的转变)

在中国近代史上,思想近代化的过程,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也是中国思想界在认识上不断深化、不断理性与成熟的过程。它的深化与渐进过程为:器物的变化———制度的变化———思想文化的变化。其中每一阶段的国际环境与工业化的国际环境相同(参看上文)。

1.近代前期中国思想近代化的渐进历程

第一阶段器物的变化:自鸦片战争到19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从天朝上国、妄自尊大中清醒,但只认识到中国技术落后,单纯地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和器物,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要表现为:

①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成为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开端。

②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⒈怼蹲收缕罚谝桓鲈谥泄岢龇⒄棺时局饕宓姆桨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