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有约 梦回平塘
天眼有约 梦回平塘 身居异乡久了,思乡的情愫越发浓郁了,时常想把家乡的山山水水融于笔端,描摹成一段永不褪色的美好记忆,以此慰籍一颗日渐浓烈的思乡之情,却因情怀太过于厚重,而迟迟未敢轻易落笔。直到不久前回乡探亲,一位儿时老师的一席话,撩拨了我浓浓的情愫,也触碰了思绪的最深处————行于当下,不负流年!意念之中,家乡的山山水水、点点滴滴,犹如电影般涌入脑际,历历在目。 九十年代初,以南仁东为代表的一帮天文专家,不甘中国天文领域落后于世,怀揣着探天观地的宏远梦想,为建造具有中国代表性的天文台选址,而踏遍滇黔桂的喀斯特山区。民间传说是家乡的父老乡亲用最原始、最纯朴、“最舒坦”的担架,把他们“抬”进莽莽无路的崇山峻岭中,也因为那一份份感动,“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南仁东老先生带领他的团队,奋战二十多年,最终成就了当今世界首个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俗称“中国天眼”。从此,“南仁东”这个名字走进了家乡的千家万户,也从此,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被“中国天眼”首次捕捉,并被中国工程院命名为“平塘星”的那颗小行星,与地球相依相伴、形影相随。家乡一直流传这么一段佳话:一群人,建造了“一口锅”(“中国天眼”号称世界上最大的一口天锅),红火了一个小镇(天文小镇),推动了一个产业(天文业),培育了一群人(天文专家人才辈出),成就了一座小城(中国天眼小城)! 本已名声在外的天眼小城,却不甘于屈指一景,而各名胜景区交相辉映,竞相出彩。塘边的打岱河“天坑群”、掌布国家4A级自然风景区的藏字石“天书”,与闻名遐迩的“天眼”,构成平塘的“三天”旅游奇观名片,吸引中外游客接踵而至、流连忘返。在此不得不说一下“天书”奇闻。相传二十多年前,掌布乡一位村支书在巡查景区时发现疑似从高处岩石上掉下来,一分为二的一块巨石上,镶嵌着“产”和“党”两个大字,他尤为好奇,急忙清除巨石旁的杂草枯枝,惊喜地发现巨石壁上隐约呈现酷似“中国共产党”的五个横排大字,那些字体匀称方整,每字约一尺见方,笔划突出于石面,犹如神工浮雕。听说后来经专家鉴定,此自然奇观形成于一亿多年前。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从此名声大噪,慕名而来的探奇游客先后给它取了“天书”、“藏字石”、“太阳石”、“神石”等名称,而当地纯朴的村民出于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和敬仰,把这块奇石称之为“救星石”。 除了“三天”景观之外,借势成势的甲茶瀑布,虽远远不及黄果树瀑布那般气势磅礴,却因她的精致、优雅与婀娜,引无数游客慕名而来,尽情地弄水戏鱼,好一派“树在水中生,水在树下流,人在水中游,水因人欢腾”的优美画卷,绝对是您“清凉一夏”的必选去处! 举世公认,多彩贵州大地,因桥梁而盛名。而酷似“钻石”的平塘“天空之桥”,以其宏伟与壮美,当仁不让的成为家乡里又一张响当当的打卡名片,为贵州桥梁博物馆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因此也享誉世界著名桥梁美名。 最是秀美的“天眼之城”,一侧依山三面傍水,宛若一条蓝丝带围绕着一个大盆,漂然自若、悠然东去,恰到好处的构成了山、水、桥、人融为一体的和美景象,惟妙惟肖,更是让万千游客美到窒息,无不为之动容,因此得名“玉水金盆”! …… 新时代、新征程、新气象,新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发2号”文件精神,在那片看似贫瘠却炽热无比的土地上彰显了特效,家乡人立志高远、挚画蓝图、笃定信念、只争朝夕、勇毅前行,闯出了一条弯道超车的不寻常发展道路,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引领潮流的数字经济,助推着家乡的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成就了一番旷世传奇的宏基伟业。现如今,旧貌换新颜的家乡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犹如最有灵性的伙伴,无时不牵动着一个游子的心。匆匆岁月,已过半生,人在陌上,渐渐醒悟,此生过的已不再是日子,而是心境,是岁月与梦想的互谅,是现实与希望的和解;倾慕的已不再是繁华都市里的霓虹闪烁,而是一种犹远还近的恋故情怀,是一抹老家里沁人心脾的泥土芳香。似乎天眼有约,常常梦回故里,聚拢一把人间烟火,用余温滋养亲情友爱暖意,诚然放慢前行的脚步,安抚时光,品茶、读书、写意、会友,守心自若,慰籍流年! 特此声明:有的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者简介: 王仲彪(网名/微信名:开拓者),故乡————中国天眼小城,毕业于空军第一航空学院,军旅生涯17载,转业后进入云南省公安系统工作。自幼酷爱写作,在部队服役期间,长期从事文字工作,转业后继续保持这一爱好,闲暇时间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先后在军、地报刊、电台和网络平台发表散文、诗歌、言论数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