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教案

天净沙秋思教案

  天净沙秋思教案(一):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感受理解曲中主人公的思乡之情

  2、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3、背诵和默写全曲

  二、教学设想:

  1、以学生活动为主,其中包括朗读、讨论、描绘、写作、欣赏等,教师适当点拨讲解。

  2、这首元曲释义简单,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把重点放在指导阅读、讨论景物描述的作用和反映的主题上。

  3、本课教学拟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1、简介作者:马致远(1250?-1321),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杰出戏剧家,著有杂剧15种,艺术成就最高的是《汉宫秋》;他又是元代散曲大家,现存130首,除《天净沙秋思》外,还有《山市晴岚》、《远浦归帆》等也具有代表性。(幻灯显示或印发资料)

  2、在曲牌“天净沙”中,最为著名的一篇便是《天净沙秋思》。“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意为秋天的思绪。(板书题目)

  3、简介元曲:元曲与唐诗、宋词标志着文学史上的三座艺术高峰。曲在元代兴起,它开拓了一条大众化、通俗化的新的文学途径,在格律、字句和情调上有较大自由。它包括杂剧和散曲,散曲从结构上又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类。小令通常是独立的单只曲牌,按曲调创作,每一个曲调都有自己的名称,各个曲调的字数和句式都不相同,常用于写景、抒情。如这天我们将要学的《天净沙》。(幻灯显示或印发资料)

  说明:让学生简单的了解元曲,有助于学生阅读和欣赏。

  4、教师范读。

  说明:范读要根据感情基调的需要,节奏合理而低缓。(能够结合多媒体动画Flash,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5、学生自读,教师点名读。朗读要注意节奏,并感受景物描述。(朗读节奏见板书,可幻灯显示,教师适时指导朗读)

  说明:“书读百遍,其意自见”透过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教师指导朗读,旨在透过读让学生对这首曲有一个初步的感受,为理解全曲作铺垫。

  6、结合自己的朗读后的感受(或观看的动画Flash),学生进行素描(有条件的校园能够让学生自己制作动画Flash),力求把曲中的景物描绘的合理、形象、生动。(教师给予点评,选取好的进行鼓励、展示)

  说明:初一的学生对直观性的东西感受较深刻,透过学生素描勾勒,曲中的景物尽在眼底,能够激起学生对自己经历(或媒体上的景物、故事)的联想,到达体验理解课文资料的目的。

  7、分析全文:

  ㈠曲中前三句共描述了几种景物,情调氛围有何异同?在文中有何作用?(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完成)

  明确:①共写了9种景物,即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句,一字一景,凝练而不简陋,再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鲜明的修饰语,一幅意境苍凉的深秋晚景图就勾勒出来,言简意丰。

  ②第一句三种景物写出一片萧飒秋景,造成一种黯淡凄凉的气氛,衬出了这个旅人内心的悲哀。

  ③第二句三种景物则明净,安谧,就连那户人家的欢声笑语也似听见,比较自己的奔波不定,更感到羁旅之苦。

  ④第三句景物古老、凄凉、羸弱,衬托出天涯游子的内心孤独凄苦之情。

  ⑤由此可见,第一、三句色彩情调一致,都是“哀景”,正面衬托游子的哀愁;第二句则为“乐景”反衬游子羁旅之苦。(教师适时板书)

  ㈡、这九种景物又是在一个什么大的色彩之下呢?

  明确:“夕阳西下”,时间愈来愈晚,光色惨淡、昏黄,更使以上景物倍添迟暮苍凉的情调氛围。

  ㈢、结句点明了什么?

  明确:处于这种环境中的人是“天涯游子”,并直抒胸臆----因思乡愁已“断肠”,使景物描述与人的心境完全沟通,充分体现了因情设景、情景交融的创作意图。

  说明:①教师引导学生提问后,思考并分组讨论。②采用讨论法,发挥群众的作用,培养学生既能独立思考又能合作学习的习惯。③形象是曲的骨肉,感情是曲的血液,思想是曲的灵魂,学生透过教师点拨,对曲中形象、感情、思想作到全面的分析欣赏也就从整体上感受和理解曲作家的情感。

  8、学生再读全曲。(要读出感情)

  9、你能用现代文的形式来描述这首曲吗?(要求:用第一人称,语序能够自行安排,能够增删资料,要突出曲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互相交流,选取一两名学生的作品全班交流)

  教师下水文:绛红的夕阳慢慢地走进西山,残霞血一般的染红了天空。我牵着那匹瘦骨嶙峋的老马,踟躇地走在古道上。烈烈的西风卷起黄土,迷朦了双眼,但在隐约中,我望见路旁的一根枯干的藤萝死死的盘附在叶落枝干的老树上,一只暮鸦站在枝头孤独的哀鸣。忽儿飘过一架小桥,听到桥下潺潺的水声,又望见人家已是炊烟袅袅,我不禁愁已断肠,望天长叹,“身在天涯,我的家到底在哪里?!”

  说明:透过学生对曲的描述,加深了情与景之间关系的理解,对主题也有了更深的印象,为以后的背诵和写作情景作文带给了参考。

  11、小结:这首小令,字字句句都是出自作者匠心设计,巧意安排,全篇自然有致,情趣天成,不落雕琢造作的痕迹,所以元人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称之为“秋思之祖”,近人王国维赞它“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宋元戏曲考》)

  12、迁移:朗读白朴的《天净沙秋》,体会一下它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有何异同?

  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明确:同:两曲都是描述萧瑟的深秋晚景。

  异:白曲描述重景,马曲描述情景并重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说明:张志公先生曾说语文课“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并以实践潜力的养成为依归”。教师利用迁移这个环节,让学生扩大视野,养成比较阅读的实践潜力。

  13、全班齐诵全曲

  14、作业:

  ①学生背诵默写全曲。

  ②课下查阅图书或网络与“秋”有关的诗词曲,选取你认为经典的欣赏背诵。

  天净沙秋思教案(二):

  一.教学资料

  语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第25课《天净沙秋思》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潜力目标

  ⑴识记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掌握“散曲”的文体知识。

  ⑵正确朗读、背诵全曲,能准确把握这首曲表现出的思想资料和思想感情。

  ⑶学习分析诗歌的方法,感知诗中的艺术形象,提高鉴赏诗歌的潜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了解诗歌的朗读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⑵透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培养想象力,陶冶情操。

  ⑶知人论世,透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把握诗歌主旨。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⑴学习作者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态度。

  ⑵体味诗歌中的意境,感受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曲的资料,品味曲中情趣。

  ⑵背诵、默写全曲。

  2.教学难点

  ⑴透过诵读,发展语感。

  ⑵从语言角度赏析诗歌,领悟曲中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课文,简介散曲。

  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体式,如唐诗、宋词、元曲。《天净沙秋思》就是元曲中的一首佳作。元曲是继唐诗宋词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新的诗体,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数。小令在元代又名“叶儿”,每首能独立,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由于它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曲牌,表示不同的谱式,规定着不同的字数、句数、平仄、韵脚。曲牌表示曲调,另有题目。小令的曲牌常是一个,即一首小令一个曲牌,但也有例外的。《天净沙秋思》属于散曲中的小令。

  2.作者及写作历史背景简介。

  马致远(1250~1321)号东篱,元大都(今北京)人,元代前期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是一位“姓名香贯满梨园”的作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马致远生活的“元朝是蒙古贵族统治中国的时代,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人民受到沉重的压迫,知识分子被降到与娼妓、乞丐相近的地位”。“一些走上仕途的文人,因受统治者的歧视,思想仍多苦闷,正如明胡侍所说:‘中州人每每沉郁下僚,志不获展……于是以其有用之才,而一寓之声歌之末,以舒其佛郁感慨之怀,盖所谓不得其平而鸣焉者也’”。马致远年轻时迷恋功名,曾做过地方小官,五十岁左右脱离官场,过着“酒中仙,尘外客,林中友”的生活,沉溺于山水之间,寄情诗酒,成了一个啸傲风月、玩世不恭的诗人,其内心仍然充满了一股牢骚不平之气。他最著名的剧目是《汉宫秋》;一生写了120多首散曲,其中《秋思》堪称“叹世”之作中的代表。这天我们就来品味这首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天净沙秋思》。

  (二)与文本对话,感知文本。

  1.学生活动:学生听录音范读,听准字音、节奏,再自己朗读。注意找出文中你认为易读错的字,难理解的词。

  字音:涯(yá)瘦(shòu)

  词义:昏:黄昏,傍晚。枯藤:干枯的枝蔓。断肠人:多指漂泊在外、思念家乡或亲人的人。

  节奏: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抽生叙述课文所写的资料:一个秋日的黄昏,骑着一匹瘦马的游子正在苍凉的古道缓缓前行。在小桥流水人家的院旁,枯藤缠绕的老树上,昏鸦正在归巢。游子不竟悲从中来。

  3.学生再读课文,从资料、思想感情、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质疑探讨,分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师生共同总结。

  ⑴曲的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用词上有何特点?

  诗的前三句描绘了一幅萧瑟荒凉怡静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苦寂寞的情绪。三句诗用了九个名词,一字一词,一词一景。各个事物名词前冠以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事物又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还使本来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深秋的暮色中构成了一个统一整体,构成一幅形象生动的深秋晚景图,在简约中更见细深。像这种把几个彼此相关的典型景物巧妙而有机地排列组合在一齐,构成一幅群体的、生动的画面,用以烘托气氛,深化意境的语言现象,人们称之为列锦手法。这种手法使诗句语句凝练、文辞简洁。

  但我们在阅读中只要少加留意,就会感觉到九种事物的名词并列,节奏基本上是两个音节一个节拍,显得十分单调而迟缓,如同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拄着拐杖,句偻着身子,颤颤巍巍地行进。这种节奏与诗歌资料的基调是一致的,正适合表达作者心中那种凄凉、无助,甚至有点呆滞的感受。这种节奏读起来一词一顿,这种多次的停顿,给人一种呆板、枯燥、乏味之感。加之第一句中的“枯”“老”“昏”,第三句中的“古”“西”“瘦”等词蕴涵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感情,又点染出一种让人生愁、生闷的“哀景”,这就让读者很容易感知到作者当时那种孤独凄苦之状。

  ⑵诗的最后两句各自写的是什么?

  “夕阳西下”点明了特定的时间,也照应了前文的“昏”字,属于写景铺垫。“断肠人在天涯”点出了主人公,直抒天涯游子之悲,属于卒章显志。此句为全篇的主旨。

  ⑶诗的第二句与第一、三句有何不同?对全诗主旨的表达有何作用?

  第一句写秋末之景,干枯的老藤,苍老的树木,乌鸦哀鸣,“枯藤”、“老树”、“昏雅”,呈此刻人们眼前的画面是一片灰黑色,给人的感觉是毫无生气、暮气沉沉,就如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这渲染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意境,含蓄地表示出游子无家可归之意。第三句写古道荒凉,西风骤起,马也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了,再次凸现了无家可归的哀怨与迷惘;从侧面反映出游子在旅途中的孤苦寂寞的情绪;一个“古”字,把游子的个人凄苦推及古今,足以引起读者的丰富联想和共鸣。第二句描绘出一幅温情脉脉、幽雅恬静的画面。“小桥”是沟通障碍的建筑物,在情感上也意味着沟通;“流水”是清澈纯净的,蕴含着丰富的活力;“人家”是温馨的场所,是产生欢歌笑语的地方。那里写他人有家而我独无,更添一份思乡之情;与一、三句构成鲜明的对照,更加引发游子的恋家思亲之情。倘若诗的其他几句是正面写游子之思之悲,那么第二句则是从反面来写,更添悲愁,可算是“以乐景写哀情”,“一倍增其哀”了!

  总之,曲的前面几句写景都是为后面的人物出场营造环境和气氛的。断肠人出此刻那些撩人情绪的意境中,能够说那景也是断肠人的“断肠景”了。

  ⑷同学们再细读这首小令,看看写法上有何特点?

  ①静景与动景相应。在这首小令中,作者将九种相对独立的事物巧妙而又自然和谐地纳入一个画面中,从而构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如写环境的幽静用“流水”的动态与“小桥”“家”的静态相映;写苍凉的道路则用“西风”“古道”相映;“小桥流水人家”的安适、静雅与“断肠人在天涯”的沦落异乡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②景色与情思相融。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景的写法,把本来抽象的、难以表达的悲苦之情借助景物画面刻画得淋漓尽致。在现实生活中,自然景物本是没有感情的,但作者把这些客观事物纳入审美的认识和感受中时,这些事物便被赋予感情的色彩,同人的感情融为一体了。“小桥”、“流水”、“人家”本是极常见的普通景象,但当它与“断肠人在天涯”同处于一个图景之时,便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成为“断肠人”心碎断肠之触发物,使图景带上了悲凉的气氛。“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即是此理。

  ⑸透过我们对这首曲的阅读、讨论和分析,你对这首曲表达的主旨有何看法?

  从对全诗的阅读欣赏中,我们明白了浪迹天涯的游子此时的情绪是:看到傍晚归巢的乌鸦,溪边桥旁的小院,不禁顿生思乡念亲之情。这便是诗人在诗中流露出的思亲恋乡之愁。作为游子的诗人,“夕阳西下”时,仍“断肠”“古道”,此时,连马都已瘦,可见人又何堪呢?即使如此,也还得如古往今来的游子一样,从那里来、要到那里去、没有人明白,他们只是这样默默行走着,漂流天涯。这就进一步流露出诗人的漂泊羁旅之愁。诗人为何会产生那些羁旅之愁、思乡之愁呢?我们从诗人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的时代来看,主要是诗人一生不得志,漂泊于外,或许正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吧?这就更进一步流露出诗人的人生失意之愁。总之,诗人在诗篇中所流露出的思亲恋乡之愁、漂泊羁旅之愁、人生失意之愁,充分说明了作者的秋思实乃秋愁也!诗篇细致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抒发了那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3板书设计

  秋思(散曲)写景枯藤老树昏鸦(写景触情秋野黄昏悲凉

  寓情于景

  羁旅之思

  小桥流水人家(孤独思乡)悲凉之景

  古道西风瘦马(游子惨状)惆怅之情

  抒情夕阳西下(特定的时间环境)写景铺垫哀愁

  断肠人在/天涯(点明主旨)游子之悲

  ㈢潜力训练,学习反馈

  3.学生自读课文,用散文的语言将曲中描绘的'意境写出来。

  例: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4.学生默读、背诵、并默写全曲。

  5.完成课后第3题。

  天净沙秋思教案(三):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诵读整首小令,体味词的韵律美。

  2、品味这首小令,体会其中的景物描述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背诵整首小令。

  2、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游子的凄苦心境。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语(2分钟)

  秋天是一个适合抒情的季节,许多诗人、词人都在这个季节里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句子。例如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杜甫的“万里悲秋

  、范仲淹的“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等等。这天,我们一齐来学习一首别致的描述秋景、抒发秋情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板书)。

  2、朗读而成诵(15分钟)

  师配乐范读

  学生齐读

  学生给诗歌划分节奏,注意重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老师指名读

  学生自由读

  学生分组读

  学生配乐诵读:先个人读、再齐读。

  3、分组看“景”、察“情”、问“法”(20分钟)

  五人为一组,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这首小令写了哪些景物,

  第二、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第三、这首小令使用了什么手法,

  以上问题由学生讨论,师适当点拨,共同明确。

  第一、这首小令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阳十种景物。十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增添景物的个性,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

  第二、这首小令在最后一句揭示“秋思”的含义,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从第一点中“十景”的某些修饰语和“断肠人”这个主角名称能够挖掘出这首小令的情感。

  第三、这首小令主要使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十种景物并置,一词一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可感的景物,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思乡之情,有相通之处,

  天净沙秋思教案(四):

  [教学目标]

  朗读整首词,体会词的韵律美。

  了解马致远的生平及写作背景。

  找出词中所用的意象并能理解意象的含义。

  品读这首词,体会这首词的感情基调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诗人所表达的背井离乡的游子的心境。

  [教学难点]

  理解《天净沙秋思》中所运用的意象及作用。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语

  同学们,你们有过长时间离开家的经历吗?那时候是什么情绪呢?透过你们的回答,我们能够总结出你们基本都是因为旅游或拜访亲友,你们能够说就应是很享受这种过程的,但是想一想等你们长大了,你们务必面临一些其他的事,你们可能在外求学甚至直接在那里成家立业,那个时候你们可能会由于一些原因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都不能回到你的故乡见到你的亲人,那时又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呢?但是在现代这个社会我们已经拥有了现代化的交通、先进的通讯,我们能够用这些东西来缓解我们对亲人的思念,但是你们明白在古代如果背井离乡的人想家了该怎样办吗?对,他们没有汽车没有电话,只能靠书信或者是诗词等一些东西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我们这天就来看一下古人是怎样用诗词寄托思家之情的,请打开书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2、简单介绍诗人,写作背景及题材。(师生共同完成)

  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述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向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它的题材是“曲”,曲:在中国古代文学长廊中,宋以前一向以诗最盛行,宋不仅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构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新兴的体裁就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套数和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58字以下)。

  这首诗的名字其实只有“秋思”两个字,而天净沙只是一个词牌名(词的曲调,格式的名称,而多数词牌与词题无关。)在元曲中还有许多的曲牌名,如:[阳春曲][寄生草]

  3.齐读全词,感受词的韵律感。请学生给诗歌划分节奏,注意重音。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再感受一下。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

  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再一齐把整首小令朗读一遍。这样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

  4.讲解意象的概念。

  同学们,请看一下这首词,是不是有超多的景物,这些事物都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它们就叫作意象。下面,请同学们识记一下这个概念,它将会经常出现我们以后学的诗中。

  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5.四人为一组,讨论以下问题:(学生讨论,老师适当点拨,共同明确)

  (1)词中都有哪些意象描述,你认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这首小令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景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简约之中见出深细。

  师:透过这些意象能够看出这是一幅悲凉秋景图,人们常说,“所有景语皆情语”。设想一下诗人当时的情景,一生不得志,长久漂泊在外,他的精神家园已化作了一片荒芜,他眼中的景自然是满目萧然。于是作者眼中的藤、树、马、水都是萧条的、凄凉的、无助的,其实是人的落拓与哀愁的写照,这是以景托情,融情于景。这景无疑传达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乡之情,这景与人,境与情,自然意象与社会境遇,和谐的统一于这首小令中,充分的道出了游子羁旅之悲。请大家齐声诵读,让我们将景语化为情语,体验体验游子的悲苦与心酸。(朗读)

  (2)问题:请同学们根据这些意象用自己的话对这样的景色进行描述。

  几根枯树缠绕着一棵棵秃树,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一片悲凉的秋景。在作者的眼前呈现出一座小桥,桥下小溪潺潺的流水,不远处还有升起袅袅炊烟的农家小院,那里有安居落业的人们。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骑着一匹瘦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余辉中,向远方踽踽而行。

  6、请同学们根据咱们的讲解,总结一下他的表现手法及修辞手法:

  直抒胸臆(阅读欣赏一首诗、曲的一般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7、找几位同学尝试背诵这首词。

  8、[课下作业]

  扩展阅读:读余光中的《乡愁》,体会它的思乡之情。

  透过本首词的学习,写一篇借景抒情的文章,记叙文散文皆可。

  [板书设计]

  (词牌名)天净沙秋思(诗名)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曲状元”

  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

  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悲凉秋景图

  表达方式:借景抒情、直抒胸臆

  中心句:浪迹天涯的游子思乡之情,羁旅之悲,游子的悲苦与心酸

  天净沙秋思教案(五):

  一、教学目标

  1、能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述的意象和这些意象所营造的意境和表达的思

  想感情。

  2、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

  二、重点难点

  2、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述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3、抓住关键字词,准确理解诗境,透过想象、联想迸一步感受诗情,体会诗意。

  三、教学设想

  1、体会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2、引导学生抓住几个关键的词语,透过想像联想充分体会诗歌凝练的语言中蕴

  含的丰富的意蕴,体会诗人在意象上寄寓的特定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马致远(12507—13217):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

  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述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曲"这种文体:在中国古代文学长廊中,宋以前一向以诗最盛行,宋不仅仅继承

  了唐朝的诗而构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新兴的体裁就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散套和

  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

  2、初步感知:朗读。

  下面请大家听一遍朗读,划出节奏。

  枯藤佬树/昏鸦,

  小桥/流水从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晒下,

  断肠脱/天涯。

  3、透过意象体会诗境。

  问题1:这首小令描绘了怎样的景这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氛围呢

  (学生充分感悟作品中意象,把自己体会到的小令中的画面描绘出来。)

  教师点拨:抓住几个词语“枯”、“老”、“昏’’,抓住特定的意象“夕阳”来理解。教师示例:

  几根枯树缠绕着一棵棵秃树,枯枝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

  点寒鸦,传来声声哀鸣深秋的悲凉。

  一座小桥,桥下静静的流水,不远处还有升起袅袅炊烟寻常人家。

  萧瑟的秋风,寂寞苍凉的古道,孤独的游子骑着一匹瘦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

  余辉中,向远方踽踽独行。

  问题2:这些画面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传达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乡之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孤独、茫然的游子,眼中所见之景自然是凄凉、萧条的,而深秋时节,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寒鸦归巢,羁旅之情便被绵绵无绝地勾引出来,于是作者眼中的藤是枯黄的,树是没有生机的,

  马是瘦弱的,其实这些都是诗人的落寞与哀愁心境的真实写照。

  4、想像体会,拓展知识。

  美是具有启示性的。《天净沙·秋思》充满了空白和不定点,为我们带给了丰富的阅读想象空间,请合理想像,大胆创新,将原著改写成散文,对于景物,可作细腻

  描绘,对于人物,可想像他颠沛流离的生活细节,可想像他的外貌、神态、心理等,努力丰富原作的资料,与作者一齐共同完成审美创造,实现艺术自由联想的无穷意味和无限延伸。(当堂写,交流)

  (示例:雨后的天空,一片阴霾。毫无水洗后的清亮与明晰。雨后秋寒倒不言虚。

  在这秋日的傍晚,我不由得紧蹙眉头,裹紧身上并不暖和的衣襟。

  路在前方,但是何处是尽头情归何处

  既然无知无解,就停下来吧。在这雨后的黄昏,暂且歇息我疲惫的灵魂。

  风起,西风起了。真的已是深秋。

  额前的发随风起了,随风散了。并不能挡不住我的目光,也挡住我前进的方向。

  枯叶飘零,如蝶似舞;流转在水上,似悲还喜。叶子来自水土(一切生命来自水

  土吧),长于树枝,还情树木,终归水土,生命原本如此吧。离开水又归于水。看似没变化,可到底为了走这一回,走这一遭阿!设若不为了枝头的绿意,树下的浓阴,这一路又有什么好处

  落叶归根,但是树也老,树老了是否也归尘归土在这样的季节里却也止不住对

  绿叶的追求,止不住对春天的渴盼。

  藤已枯,可不改他向上的志向。身已死,不死的是不息的灵魂。

  潺潺的溪水,驼背的小桥。时光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纵是在这乡间,从此岸到彼岸,你渡过了多少的离情别绪渡过了多少的聚散离合又渡过了多少的成功与失意你送出去了多少的年少和期望又迎回了几多衣锦还乡

  乌鸦的啼叫,啼醒不尽的情思。是归巢还是反哺乌鸦生命的好处在此是否已经到达极至7

  暮色迷离中,炊烟袅袅中。有人家上灯了,那灯但是为晚归的人儿燃起朦胧摇曳的灯光里,可有父亲的烟雾缥缈,母亲牵挂的唠叨可有妻子的望眼欲穿,幼儿的稚声娇啼路在前方,前方的温暖却不属于我,我的父母妻儿,我的深情厚意,为了这一场

  漂泊,都在我的身后默默伫立。为了这场生命之旅,我将他们静置心底最温柔最甜蜜的梦乡里。)

  5、在充分感悟诗境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6、作业布置。

  ①把所写的文章修改、完善。

  ②阅读迁移。

  天净沙秋思教案(六):

  教学目标:1.反复吟咏,熟读成诵。

  2.细细品味,重点体会景物描述的作用。

  3.学会探究,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景物描述的作用。

  难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析法,研讨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堂

  图片导入。请大家欣赏一幅图画,说说,能够给这幅图画配一首什么诗。自古以来,中国就是诗的国度,唐有唐诗,宋有宋词,元有——元曲。我们这天要欣赏的这首《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元曲。

  二.介绍体裁

  1.我们来读一遍注释⑨:选自《全元散曲》。天净沙,曲牌名。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元大都(此刻北京)人,著名戏曲作家。

  2.读过注释,我们能够来猜一猜,元曲具有什么特点?预设:能够唱。这个“曲”字告诉我们,这首秋思在古代是能够唱的。因为是元代的作品,我们把它叫做元曲。简单地说,元曲就是元代的能够唱的一种文学作品体裁。

  3.那么,“天净沙”是什么意思呢?跟这首元曲的资料有关系吗?(可引导:注释里是怎样说的?)曲牌名。那也就是说,“天净沙”与这首曲的资料没有关系,而与它的——曲调有关系。它是证明一首曲的曲调的。

  4.而与资料有关的是哪个部分?“秋思”。那么“秋思”就是这首曲的题目了。

  三.诵读感知

  1.从秋思二字,我们能够猜猜,这首曲可能会写哪些资料?

  预设:秋天里的想法。引导:也可能会写一些秋天里看到的——景物。

  2.那么我们来读一读这首曲。老师先来读一遍。(范读,读出感情,读出“断肠/人在天涯”的断句,但不点明此处断句。)同学们也来读读看。(生齐读)

  3.我们刚才猜了,马致远可能写了一些秋天里的景物,写了一些秋天里的想法。我们猜对了吗?哪几句写了秋天里的景物,哪几句写了秋天里的想法?

  预设:可能有学生把“夕阳西下”划分到后一部分,明确前四句为写景,最后一句抒情。

  4.前四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我们在这些表示景物的字下面加点,把形容这些景物的字用括号括起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5.分析景物:

  ①我们先来看这一组景物。

  (多媒体)藤树鸦

  对于这些景物,我们似乎没有太多的感想。加上这几个字呢?

  (多媒体)枯藤老树昏鸦

  预设:从“枯藤老树昏鸦”这句的景物描述中,我仿佛感受到了秋的荒凉和凄清。为什么这几个字就能给我们带来这种感觉?换成“青藤大树乌鸦”还有这种感觉吗?引导学生分析:枯:枯萎,没有生命力。老:苍老,光秃秃的。昏:黄昏使得乌鸦飞不动了,变得没有精神。这些词都给我们一种荒凉、凄清、没有生命力的感觉。秋天的味道就

  出来了。

  请学生朗读此句,读出凋零凄清之感。再班级齐读。

  ②还有哪些词也给我们带来秋的味道?

  (多媒体)古道西风瘦马

  请学生分析,引导:古道是什么样的道路?年代久远,杂草丛生,没有什么人在行走。西风是什么样的风?换成微风或清风好不好?秋风,吹在人身上让人感到寒冷。瘦马,说明醒了很长时间的路,旅途劳顿,精神疲惫。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孤独,寒冷。

  请学生朗读此句,读出孤独寒冷之感。再班级齐读。

  ③让我们想象这样一个画面:又有一个行人,骑着瘦马,吹着西风,独自走在杂草丛生的古道上,他看到古道边上枯藤和老树互相缠绕,乌鸦栖息在光秃秃的树枝上凄厉地叫着。心里涌起一阵又一阵的悲伤。他往另一边一看,看到了什么?小桥流水人家。

  有桥有水这没有什么,加个“小”字,桥立刻显得——温馨了;水流动起来,立刻显得生动了,再加上人家,整幅图画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十分温馨,似乎是一幅温馨柔美的江南农村图景。流水潺潺,一座小桥跨过小溪,小桥后露出了几户人家的屋檐。

  这种氛围仿佛与我们刚才感受到的凄凉、悲伤的氛围仿佛矛盾了,为什么要写这句,我改成“荒村古墓残霞”不是更添悲凉之意吗?

  引导学生分析:这是反衬。行人见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景象,想到自己却是身处在古道西风瘦马之中,更加悲伤了。

  补充:这是以乐景衬哀情的写法。我们也把这一句朗读一遍,读出一种温馨中带着些苦涩的感情。

  ④这时行人又往西边一看,看到了什么?(多媒体)夕阳西下

  夕阳西下了,该干什么了?预设:回家。

  夕阳西下了,远处人家飘出了缕缕炊烟,就连乌鸦也不再飞翔,停在树上休息了。而自己却在哪里?古道西风瘦马。

  于是我们明白,行人悲哀并不只是因为秋天的景色太过凄凉,而是因为他——想家了。他的悲伤到了什么程度?用了哪个词?断肠!那是形容人痛苦到了极点。

  这是不是太夸张了?马致远为什么会被伤到几乎痛断肝肠的程度呢?我们来了解一下他当时的处境。(多媒体)介绍马致远生平:

  元朝建国以后,把中国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蒙古人和色目人有种种特权,只有他们能够被任用为官员。这是民族高压政策。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已经开始任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望。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担任过地方小官吏,却未能实现他满腔抱负,一生漂泊无定,郁郁不志。

  我们来读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人在天涯,也就是说不在——家里。使他悲哀断肠的是他那颗抑制不住的思乡的心。这就是他见秋景而生的秋思,这秋思不只是秋思,其实也是愁思,这愁思愁的是家乡太远,难以回去,是乡愁。

  (板书)景

  乡愁

  思

  人在天涯,他感慨家乡太远,也感慨自己天涯漂泊,半世飘零。

  让我们再次体会马致远的思乡之情,再齐读这首曲。(生齐读)

  四.自主分析

  我们看到课本为这首《天净沙·秋思》配了一幅插图。此刻,根据我们对这首曲的理解,说一说,这幅插图有哪些地方画得好,那里地方能够改善。同桌前后能够讨论一下。

  1.没有画出枯藤。画出枯藤与老树缠绕,更能表现苍凉的意境。

  2.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太灵动了,不贴合“昏鸦”。不如改为栖息在树上,表现出乌鸦的没有生气。

  3.小桥流水人家就应花的远一些,表现出作者遥望乡村,向往家园的情感。

  4.西风没有体现出来。能够画一些炊烟,或者让画中人不戴帽子,乱发飘飞;或者让人物的衣衫随风翻卷。能够表现出西风来。

  5.马就应画得瘦些,如果改成行人牵着马更能表现出黄昏时分鞍马劳顿行人落寞的情景。

  6.夕阳不画整个圈,画半轮,更能体现出夕阳落山的情景。

  五.改写元曲

  经过这番改动,相信同学们心中已经有了一幅全新的画面,马致远见秋景而叹思乡的感情也已真正走入了大家的心。请大家顺着这种断肠之情,把心中的画面,用文字表现出来。假如你就是这个行走天涯的行人,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此时所见景象,所起断肠之心。

  生写短文。请学生朗读。

  五.作业

  背诵《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教案(七):

  学情分析:学生刚升入初中,对于古诗的学习,在小学阶段只是停留在以诵读为主要手段来感知诗的韵律美上,而初中阶段,则要循序渐进,采用多种方式来使学生产生朦胧的美的意识,培养学生再造意象的潜力和联想的潜力,同时更要引导学生加深对诗歌情感的体会。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述的景物和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述的景物和思想感情

  教法:诵读法点拨法

  学法:合作探究讨论法

  教学活动:

  一、问题导入(学生眼中的秋天的特点,思考游子眼中的秋天,一齐走进《天净沙秋思》去寻找答案。)

  二、文体知识介绍: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体式,如唐诗、宋词、元曲。《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中的一首佳作。元曲是继唐诗宋词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新的诗体,包括剧曲和散曲两部分。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数。小令在元代又名“叶儿”,每首能独立,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由于它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调;曲牌表示曲调,另有题目。小令的曲牌常是一个,即一首小令一个曲牌,但也有例外的。《天净沙秋思》属于散曲中的小令。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作家作品简介

  马致远马致远,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大都(今北京)人。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一生写了120多首散曲,其中《秋思》堪称“叹世”之作中的代表,被誉为“秋思之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马致远更被时人美誉为“曲状元”。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学生听读、齐读感知文意

  四、赏析

  《天净沙秋思》赏析

  ——细细品味

  枯藤老树昏鸦:

  首句写旅人眼中所见。干枯的藤条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诗人选取了“枯藤”“老树”“昏鸦”这三个各自独立的意象,把它们糅合在一齐,着力渲染,突出它们的“枯”“老”和“昏”,烘托出一个完整的萧瑟荒凉的意境。思考:写“枯藤老树昏鸦”意图何在?

  烘托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连乌鸦都回窝了,自己却有家不能回。)

  (乌鸦一家尚能团聚,而此曲的主人公却还在西风古道上奔波。)

  小桥流水人家:

  诗人笔锋一转,推出一幅幽远恬静的画面。潺潺的流水上,横跨一座别致的小桥。小桥下溪水边住着几户人家,一缕缕炊烟飘出屋外。这句为下文埋下伏笔,并与最后的三句相映

  照,起到强烈的反衬作用。

  思考:“小桥流水人家”作用何在?

  引起游子对“家”的思念。

  烘托游子思家之情。

  古道西风瘦马:

  “古道西风瘦马”,与前二句相呼应。萧瑟秋风,吹打着孤独的旅人,掀起他单薄的衣襟,他骑着孤独的瘦马,独自走在羊肠古道上。

  思考:“古道西风瘦马”作用何在?

  烘托游子离家远行的凄凉。

  (古道西风表现荒凉凄冷)

  (由马瘦能够联想到人瘦)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在萧萧秋风中传来寒鸦的声声哀鸣,太阳已经落山了,昏鸦还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长途跋涉、极度疲惫的他,眼前突然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炊烟缕缕的农家小院,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应对昏鸦归巢,小桥人家,孤独的旅人愈加孤独,思乡之情也愈加强烈。多么期望前面就是自己的家阿!可自己却远离亲人,浪迹天涯,漂泊在荒远的他乡,难怪悲痛欲断肠。

  在那里,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思考:“夕阳西下”一句有什么作用?

  点明时间;

  烘托游子异乡奔波的凄凉《天净沙秋思》赏析

  五、整体把握诗意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的溪水边住着几户人家的房子,在荒凉的古道上,萧瑟的秋风中,走着一匹瘦马。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六、合作探究

  1、这首小令哪几句是写景的?哪几句是抒情的?

  2、写景的句子分别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抒情的语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情?

  3、第二句写景与一、三句写景是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前三句写景与后两句抒情是什么关系?

  七、这首散曲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1、言简意丰前三句,十八个字,共写了九种事物: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

  2、多方映衬动静结合:动态的流水与静态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环境的幽静;景物烘托;写“西风”与“古道”,烘托出道路苍凉;

  3、情景交融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八、拓展延伸:思乡思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让我们一齐回忆学过的关于思乡思亲的诗句,并一齐走进古往今来那些让世人刻骨铭心的思乡思亲的离愁别绪之中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九、课堂小结:

  十、布置作业:收集整理思乡思亲的诗句,并背诵默写

  天净沙秋思教案(八):

  《天净沙·秋思》教案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教学目标:1.反复吟咏,熟读成诵。

  2.细细品味,重点体会景物描述的作用。

  3.学会探究,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景物描述的作用。

  难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析法,研讨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堂

  图片导入。请大家欣赏一幅图画,说说,能够给这幅图画配一首什么诗。自古以来,中国就是诗的国度,唐有唐诗,宋有宋词,元有——元曲。我们这天要欣赏的这首《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元曲。

  二.介绍体裁

  1.我们来读一遍注释⑨:选自《全元散曲》。天净沙,曲牌名。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元大都(此刻北京)人,著名戏曲作家。

  2.读过注释,我们能够来猜一猜,元曲具有什么特点?预设:能够唱。这个“曲”字告诉我们,这首秋思在古代是能够唱的。因为是元代的作品,我们把它叫做元曲。简单地说,元曲就是元代的能够唱的一种文学作品体裁。

  3.那么,“天净沙”是什么意思呢?跟这首元曲的资料有关系吗?(可引导:注释里是怎样说的?)曲牌名。那也就是说,“天净沙”与这首曲的资料没有关系,而与它的——曲调有关系。它是证明一首曲的曲调的。

  4.而与资料有关的是哪个部分?“秋思”。那么“秋思”就是这首曲的题目了。

  三.诵读感知

  1.从秋思二字,我们能够猜猜,这首曲可能会写哪些资料?

  预设:秋天里的想法。引导:也可能会写一些秋天里看到的——景物。

  2.那么我们来读一读这首曲。老师先来读一遍。(范读,读出感情,读出“断肠/人在天涯”的断句,但不点明此处断句。)同学们也来读读看。(生齐读)

  3.我们刚才猜了,马致远可能写了一些秋天里的景物,写了一些秋天里的想法。我们猜对了吗?哪几句写了秋天里的景物,哪几句写了秋天里的想法?

  预设:可能有学生把“夕阳西下”划分到后一部分,明确前四句为写景,最后一句抒情。

  4.前四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我们在这些表示景物的字下面加点,把形容这些景物的字用括号括起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5.分析景物:

  ①我们先来看这一组景物。

  (多媒体)藤树鸦

  对于这些景物,我们似乎没有太多的感想。加上这几个字呢?

  (多媒体)枯藤老树昏鸦

  预设:从“枯藤老树昏鸦”这句的景物描述中,我仿佛感受到了秋的荒凉和凄清。为什么这几个字就能给我们带来这种感觉?换成“青藤大树乌鸦”还有这种感觉吗?引导学生分析:枯:枯萎,没有生命力。老:苍老,光秃秃的。昏:黄昏使得乌鸦飞不

  动了,变得没有精神。这些词都给我们一种荒凉、凄清、没有生命力的感觉。秋天的味道就出来了。

  请学生朗读此句,读出凋零凄清之感。再班级齐读。

  ②还有哪些词也给我们带来秋的味道?

  (多媒体)古道西风瘦马

  请学生分析,引导:古道是什么样的道路?年代久远,杂草丛生,没有什么人在行走。西风是什么样的风?换成微风或清风好不好?秋风,吹在人身上让人感到寒冷。瘦马,说明醒了很长时间的路,旅途劳顿,精神疲惫。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孤独,寒冷。

  请学生朗读此句,读出孤独寒冷之感。再班级齐读。

  ③让我们想象这样一个画面:又有一个行人,骑着瘦马,吹着西风,独自走在杂草丛生的古道上,他看到古道边上枯藤和老树互相缠绕,乌鸦栖息在光秃秃的树枝上凄厉地叫着。心里涌起一阵又一阵的悲伤。他往另一边一看,看到了什么?小桥流水人家。

  有桥有水这没有什么,加个“小”字,桥立刻显得——温馨了;水流动起来,立刻显得生动了,再加上人家,整幅图画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十分温馨,似乎是一幅温馨柔美的江南农村图景。流水潺潺,一座小桥跨过小溪,小桥后露出了几户人家的屋檐。

  这种氛围仿佛与我们刚才感受到的凄凉、悲伤的氛围仿佛矛盾了,为什么要写这句,我改成“荒村古墓残霞”不是更添悲凉之意吗?

  引导学生分析:这是反衬。行人见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景象,想到自己却是身处在古道西风瘦马之中,更加悲伤了。

  补充:这是以乐景衬哀情的写法。我们也把这一句朗读一遍,读出一种温馨中带着些苦涩的感情。

  ④这时行人又往西边一看,看到了什么?(多媒体)夕阳西下

  夕阳西下了,该干什么了?预设:回家。

  夕阳西下了,远处人家飘出了缕缕炊烟,就连乌鸦也不再飞翔,停在树上休息了。而自己却在哪里?古道西风瘦马。

  于是我们明白,行人悲哀并不只是因为秋天的景色太过凄凉,而是因为他——想家了。他的悲伤到了什么程度?用了哪个词?断肠!那是形容人痛苦到了极点。

  这是不是太夸张了?马致远为什么会被伤到几乎痛断肝肠的程度呢?我们来了解一下他当时的处境。(多媒体)介绍马致远生平:

  元朝建国以后,把中国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蒙古人和色目人有种种特权,只有他们能够被任用为官员。这是民族高压政策。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已经开始任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望。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担任过地方小官吏,却未能实现他满腔抱负,一生漂泊无定,郁郁不志。

  我们来读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人在天涯,也就是说不在——家里。使他悲哀断肠的是他那颗抑制不住的思乡的心。这就是他见秋景而生的秋思,这秋思不只是秋思,其实也是愁思,这愁思愁的是家乡太远,难以回去,是乡愁。

  (板书)景

  乡愁

  思

  人在天涯,他感慨家乡太远,也感慨自己天涯漂泊,半世飘零。

  让我们再次体会马致远的思乡之情,再齐读这首曲。(生齐读)

  四.自主分析

  我们看到课本为这首《天净沙·秋思》配了一幅插图。此刻,根据我们对这首曲的理解,

  说一说,这幅插图有哪些地方画得好,那里地方能够改善。同桌前后能够讨论一下。

  1.没有画出枯藤。画出枯藤与老树缠绕,更能表现苍凉的意境。

  2.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太灵动了,不贴合“昏鸦”。不如改为栖息在树上,表现出乌鸦的没有生气。

  3.小桥流水人家就应花的远一些,表现出作者遥望乡村,向往家园的情感。

  4.西风没有体现出来。能够画一些炊烟,或者让画中人不戴帽子,乱发飘飞;或者让人物的衣衫随风翻卷。能够表现出西风来。

  5.马就应画得瘦些,如果改成行人牵着马更能表现出黄昏时分鞍马劳顿行人落寞的情景。

  6.夕阳不画整个圈,画半轮,更能体现出夕阳落山的情景。

  五.改写元曲

  经过这番改动,相信同学们心中已经有了一幅全新的画面,马致远见秋景而叹思乡的感情也已真正走入了大家的心。请大家顺着这种断肠之情,把心中的画面,用文字表现出来。假如你就是这个行走天涯的行人,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此时所见景象,所起断肠之心。

  生写短文。请学生朗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

  荒凉古道西风瘦马流水人家温暖

  凄凉(深秋色彩)(普通景色)安宁

  苍凉夕阳西下幽静

  陪衬反衬

  断肠人在天涯

  (归思)

  深秋的黄昏,一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极其消瘦的老马,迎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一条人迹罕至的山路上踽踽的独行。

  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幕鸦,在自己的头顶和树梢之间盘旋,同时发出凄厉的叫声。

  正在他为此而倍感凄凉之际,他走到了一座横架在溪流之上的小桥之上。低头他看到流水清澈见底,偶有鱼儿嬉戏,发出泠泠响声。此时他的情绪似乎有片刻的愉悦,然而,当他再次抬头看间溪旁的机会人家,已慢慢的升起了袅袅炊烟之时,他顿时感到,自己还没找到投宿的地方,不禁再次悲从中来肝肠寸断。此时太阳就要落山了,迎接他的将又是一个慢慢的长夜。“日暮相关何处是?”至于文中的游子为何流落至此,他究竟从哪里来?今晚当投宿谁家?明天又往哪里去?任凭我们思想驰骋。。。。。

  天净沙秋思教案(九):

  :

  1、能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

  2、能了解元散曲中小令的特点。

  3、能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述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初步具有创造潜力。

  5、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

  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述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诵读与探究相结合

  :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化之邦,在他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曾涌现了许多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文学家、诗词曲作家更是占据着举足重轻的地位,他们留下的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是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像李白、杜甫、苏轼、韩愈、范仲淹、欧阳修都是中国古代的文坛泰斗,他们的作品,影响深远,直至这天,仍光芒四射。而在距今七百多年前的元代,有一位散曲作家,他简短的二十八字小令,却同样赢得了十分高的赞誉。这天,就让我们大家一齐走进元散曲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去感受漂泊羁旅的游子之心。

  :天净沙·秋思

  二、学生自读课文一遍,初步感知课文。

  三、文学常识

  1.简介作者:(课件)

  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述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向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它的体裁是“曲”。

  2.介绍“曲”这种文体:(课件)

  在中国古代文学长廊中,宋朝以前一向以诗最盛行,宋朝不仅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构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后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宋词蜕变,构成一种新兴的体裁,就是曲。很快,曲成为元代文学的主流。

  散曲是曲的一种,音乐性很强。曲分为两种,一是剧曲,是供上演的一种歌剧剧本;一是散曲,是专供吟咏的诗歌。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小令,即小调,一般结构单纯,一首曲只用一个曲调(曲牌),而且一韵到底。《天净沙·秋思》就是这样的小令。另一类是“套数”,亦称“散套”,由至少两首曲调联合而成。由于散曲中每句的字数能够增多,所以比词更生动,更活泼,表现力更强。这是诗歌发展的一大进步。

  四、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此刻有专家说,读书是与作家对话。总之,读书是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那么。就让我们依靠朗读,走近马致远,亲近这位名散曲作家,读懂这颗漂泊羁旅的游子之心。

  1.试读一遍,找出问题。(课件)

  教师小结:正音:枯藤(téng)瘦马(shòu)夕阳(xī)

  2.下面请大家听一遍朗读,划出节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教师小结: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大家喜欢吗?我们感受一下。(朗读)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试一试。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试一试。再一齐把整首小令朗读一遍。这样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

  3.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4.小组朗读,并推举代表在班级朗读。

  5.试着背诵。

  6.关于这首小令的整体感知。(课件)(指名回答)

  (1)景物描述,透过朗读,我明白作者写到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景物。这些景物,组成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

  (2)感情的抒发,透过朗读,我感受到这首小令真切的表现出天涯沦落人思念家乡、孤寂愁苦的感情。

  (3)主题理解,透过朗读,我觉得,这首小令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合作探究,感受意境美及思想感情。

  1.根据课文资料运用想象和联想,小组讨论和交流,体会本文所勾画的深秋晚景图与天涯游子的心绪之间的联系。

  讨论结果:(1)正面衬托(以哀景写哀,衬托凄凉无比):

  枯藤:给人一种荒凉感。老树:让主人公联想自己的人世沧桑,给人一种人生暮年的凄凉感。昏鸦:黄昏归巢,增添凄惨之感。古道:道路苍凉。西风:冷风,吹在游子的身上,吹冷身体,更吹凉孤寂的内心。瘦马:乃游子所骑,由马瘦自然能够联想到主人的清贫。夕阳西下:日暮乡关何处是?天色渐晚,我将投宿何方?安身何处?看来,这天晚上,又是一个无比孤独、凄凉的夜晚!

  教师小结:你看,景物描述,不着一字,字字含情。这是衬托,正面衬托的效果。

  (2)反面衬托(以乐景写哀,反衬悲意更浓):

  小桥流水人家:孤独的游子走上弯弯小桥,看到流水潺潺,人家屋顶炊烟袅袅,一派幽雅、安宁、温暖的景象,这样安详温馨的画面,突然撩起主人公无尽的归思之情,使流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

  教师小结:这一句,同样景中融情,但是,与刚才那几句所不同的是,那里用的是反衬,从反面衬托。

  (3)教师小结:请大家一边听一边想:又是一个深秋的黄昏,一天快要结束了。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的样貌,它依依不舍地完成了一天的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满目凄凉: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道是荒凉的古道,马是体弱无力的瘦马。飘零在天涯海角的人,应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样能不断肠呢。你看这小桥、流水、人家都是那么安详,那么静謚。又是那么温馨。而我的家乡、亲人却又离我那么远。哦,他们还好吗?天气渐渐变冷,他们加了衣服吗?买了被子吗?这一切的一切是都么让人牵挂。既然那么让人牵肠挂肚,我为什么不早点回去呢?为了所谓的前程吗?为了那所谓的功名吗?那功名离我近吗?远吗?京城的路还有多长呢?我又是那么的迷茫。在这样的黄昏中,在这样的古道上。又是这样萧瑟的季节。我是继续去追求功名呢?还是回去服侍那年老的双亲呢?我自己也不能回答自己。只好满怀愁绪徘徊在漫漫得古道上了。”如此萧瑟的景色让人满目凄凉,又加上安详,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做反衬,使愁情更为深切,悲伤更为凄沥。写景之妙尽妙于此也!

  透过上面的探究,我们明白了这篇小令高妙的景物描述,下面,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总结作品的景物描述的特点。

  2.教师总结:作品的景物描述的特点:

  (1)简约凝练:(见教参P138)

  (2)动静结合:(见教参P138)

  (3)情景交融:(见教参P138)

  教师小结:同学们,古人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这个道理。这篇作品,真的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典范佳作。大家学了这篇作品以后,要学以致用,试着在今后的作文中自觉运用这一描述技巧。此刻,我们简单一下,提一个简单的问题:

  3.这首小令,最能体现主题的诗句是那一句?你认为,这篇作品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主题句:断肠人在天涯。

  主题: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的表现出天涯沦落人思念家乡、孤寂愁苦的感情。

  六、请用自己的话描绘这幅深秋晚景图。(课件:一幅全图)

  七、学以致用。

  1.请列举你所学过的饱含感情的景物描述。找出来读一读。

  2.试着描述一段景物,使之饱含自己感情。

  (提示:能够表现的感情:高兴喜悦、悲伤哀痛)

  八、课外延伸。(关于思乡主题的诗句举例)(课件)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灏《黄鹤楼》

  台湾作家余光中的新诗《乡愁》,表达台湾同胞盼望回归之情: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之后阿/乡愁是一张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此刻/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九、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读懂了一位漂泊天涯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一齐领略了景中融情,情景交融的高妙写作技巧,还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真正是收获巨大!期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读今古群书,写绚烂华章。做少年雅士,竞时代风流!

  十:

  根据本课所学,展开想象和联想,拿起手中笔,把这首小令改写为一篇融记叙、描述、议论、抒情为一体的散文。

  天净沙秋思教案(十):

  :

  知识与潜力目标:

  1、体会作者用凝练的语言描述出的一幅美妙的风景图,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潜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述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初步具有创造潜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古诗词修养,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1、体会本首诗词的意思和包含的情感。

  2、品味诗词的特点。

  

  1、培养感悟古代诗歌资料的潜力。

  2、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资料。

  

  1、朗读法、联想法、讨论点拨法

  2、采用自制课件

  

  1课时

  :

  一、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2、了解什么是元曲及特点。

  3、理解词语意思。

  4、初步感悟本首曲的意思和表达感情。

  二、课前检查

  课前小组长检查学生预习状况,作好记录。老师抽查学生预习状况,做到心中有数。课堂展示

  (一)导入新课:

  1、师诵读童谣《秋天到》,让学生体会秋天到处是丰收的景象,空气中弥漫着果实的浓香。

  2、大雁南飞时,在外打工的人也开始准备回家的行囊,期望在新年之夜和亲人欢聚一堂。

  3、在大家沉浸在丰收的喜悦,回家的迫切之情时,有一个人牵着瘦弱的老马,一个人孤独的走在荒凉的小道之上,他就是——元代马致远(板书)。

  4、这天我们来欣赏他的作品——天净沙.秋思(板书课题)

  (二)、预习展示

  1、简介元曲及特点。(出示课件)

  作者生活于元代,在元代最著名的文化遗产是元曲,“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元曲继唐诗宋词后兴起,是元代的新诗体。

  2、简介作者:(课件)

  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述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3、写作背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向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它的体裁是“曲”。

  (三)、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1、透过课题大家明白了哪些信息?(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季节是秋季、在秋季时表达的感情等等)

  2、这天我带来了马致远人在他乡的旅途中所经过了这一处景色,(出示课文插图),此刻请你观察插图,看看图中有哪些景物。

  3、学生小组根据课文插图讨论并在插图中圈出来。

  4、学生回答观察到的景物。(枯萎的藤蔓、苍老的大树、黄昏归巢的乌鸦、小小的石桥、潺潺的溪水、荒凉的小道、一匹瘦弱的老马、西落的太阳、孤独的人)

  5、教师出示课文课件。

  6.试读一遍,找出问题。

  教师小结:正音:枯藤(téng)瘦马(shòu)夕阳(xī)

  7.下面请大家听教师朗读,划出节奏。(配音乐师朗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抽查学生根据理解的节奏来读文。

  9、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大家喜欢吗?我们感受一下。(朗读)

  10、学生观察本曲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根据特点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试一试。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魄无助的生存境遇。

  11、根据理解再一齐把整首小令朗读一遍。这样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

  1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13.小组朗读,并推举代表在班级朗读。

  (四)合作学习

  1、学生透过情景插图和课文对照整体感知小令意思。

  2、检查学生在预习时所理解的词语意思。

  3、小组合作把词意带入文中理解意思。

  4、小组推选代表译文。

  5、师生共同归纳译文。

  (五)深入学习

  1、景物描述,透过朗读,我明白作者写到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景物。这些景物,组成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

  2、感情的抒发,透过朗读,我感受到这首小令真切的表现出天涯沦落人思念家乡、孤寂愁苦的感情。

  3、主题理解,透过朗读,我觉得,这首小令的主题是表达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思乡

  之情。_。

  (六)感受意境美及思想感情。

  1.根据课文资料运用想象和联想,小组讨论和交流,体会本文所勾画的深秋晚景图与天涯游子的心绪之间的联系。

  讨论结果:

  (1)正面衬托(以哀景写哀,衬托凄凉无比):

  枯藤:给人一种荒凉感。老树:让主人公联想自己的人世沧桑,给人一种人生暮年的凄凉感。昏鸦:黄昏归巢,增添凄惨之感。古道:道路苍凉。西风:冷风,吹在游子的身上,吹冷身体,更吹凉孤寂的内心。瘦马:乃游子所骑,由马瘦自然能够联想到主人的清贫。夕阳西下:日暮乡关何处是?天色渐晚,我将投宿何方?安身何处?看来,这天晚上,又是一个无比孤独、凄凉的夜晚!

  教师小结:你看,景物描述,不着一字,字字含情。这是衬托,正面衬托的效果。

  (2)反面衬托(以乐景写哀,反衬悲意更浓):

  小桥流水人家:孤独的游子走上弯弯小桥,看到流水潺潺,人家屋顶炊烟袅袅,一派幽雅、安宁、温暖的景象,这样安详温馨的画面,突然撩起主人公无尽的归思之情,使流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

  教师小结:这一句,同样景中融情,但是,与刚才那几句所不同的是,那里用的是反衬,从反面衬托。

  (3)教师小结:请大家一边听一边想:又是一个深秋的黄昏,一天快要结束了。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的样貌,它依依不舍地完成了一天的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满目凄凉: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道是荒凉的古道,马是体弱无力的瘦马。飘零在天涯海角的人,应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样能不断肠呢。你看这小桥、流水、人家都是那么安详,那么静謚。又是那么温馨。而我的家乡、亲人却又离我那么远。哦,他们还好吗?天气渐渐变冷,他们加了衣服吗?买了被子吗?这一切的一切是都么让人牵挂。既然那么让人牵肠挂肚,我为什么不早点回去呢?为了所谓的前程吗?为了那所谓的功名吗?那功名离我近吗?远吗?京城的路还有多长呢?我又是那么的迷茫。在这样的黄昏中,在这样的古道上。又是这样萧瑟的季节。我是继续去追求功名呢?还是回去服侍那年老的双亲呢?我自己也不能回答自己。只好满怀愁绪徘徊在漫漫得古道上了。”如此萧瑟的景色让人满目凄凉,

  又加上安详,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做反衬,使愁情更为深切,悲伤更为凄沥。写景之妙尽妙于此也!

  2.这首小令,最能体现主题的诗句是那一句?你认为,这篇作品的主题是什么?明确:主题句:断肠人在天涯。

  主题: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的表现出天涯沦落人思念家乡、孤寂愁苦的感情。

  (七)、学以致用。

  1、学生根据本课所学自由创作

  2、个人读创作作品,简单点评。

  (八)课堂评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读懂了一位漂泊天涯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一齐领略了景中融情,情景交融的高妙写作技巧,还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真正是收获巨大!期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读今古群书,写绚烂华章。做少年雅士,竞时代风流!

  (九)作业布置

  根据本课所学,展开想象和联想,拿起手中笔,把这首小令改写为一篇融记叙、描述、议论、抒情为一体的散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