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精选12篇)

《荷塘月色》教案 篇1

  授课提要式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内容:

  自读课文,准确认读、解释加点的字(如:1、煤屑路2、蓊蓊郁郁3、弥望4、袅娜5、倩影6、脉脉的流水……)想一想,1927年春夏中国的社会状况思考:全文写景状物的主体部分是哪几个自然段(以上预习内容可酌情增减,何时检查也可灵活)

  讲授导语:

  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他的什么散文名篇?是的,朱自清是一位散文大家,同学们对他的生平经历还知道些什么?

  (以上答问可灵活掌握,以下教师简述)

  教师:是的,朱自清先生由一位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锻炼成长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今天学习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从中又看到他在大革命失败的日子悲愤彷徨的复杂心情和了解他为什么要在对美好景物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当然,教学重点应放在:作品结构、语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从而认识本文主旨。

  播放录音(或教师表情朗读)

  板书课题

  作者、写作时间地点

  荷塘月色朱自清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华园

  作品结构分析

  教师启发指导:以下提供一种示例,其他可从“专项评价”中,从作者行踪变化看,让学生提挈每段内容,进行归纳。

  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去荷塘第2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第3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观荷塘第4段荷塘美丽的景色。第5段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第7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显然,第1段是“引起”;第2—6段是“主体内容”(写景状物);第7—8段由现实而思古,再返现实收束全篇。所以全文结构为: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以上可适当使用板书或卡片或荧屏演示等多媒体)

  行文线索

  从以上结构分析,可体会到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而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情—景—情,这正好像一条经线,而对荷塘景色的描写犹如一条纬线。

  语句赏析

  找出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赏析: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起笔的目的是什么?可联系撰文时间启发学生讲讲有关大革命失败情况,说明作者思想状况,弄清他为什么要写荷塘月色之美,发思古之幽情。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此段抛开了写景,是否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痛楚心态,蕴含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实际上,这“情”离不开“景”,正是在那幽僻路上,抒发“独处”之情。

  小结作业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1、背诵第4段(集体背诵、提名背诵)

  2、答问:第4段依次写了哪些景物,依怎样顺序写的?(以此引入新课)

  景物描写

  解析第4段: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1.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2、深味作者匠心:

  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荷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

  认识“通感”

  引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句的比喻特点:

  本体—花香(作用于人的嗅觉)

  喻体—渺茫的歌声(作用于人的听觉)

  立于微风中嗅那馨香,时有时无;听那远处歌声,时断实续,沟通了不同类的感官。这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再引出第5、6段中“通感”的句子,也可引导鉴赏5、6段中比喻、拟人句。(此环节可采用讨论式)

  收束及思考

  结束对前所提问题的讨论,提出关于语言美的思考题,让同学课下欣赏,并写一段文字表述自己的理解。(仍可布置其他作业)

《荷塘月色》教案 篇2

  教材与教学对象分析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也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在写景中抒发出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学生是容易入景的,但入情即难,而且对语言和景物层次的精妙之处难以感悟,因此在教学时先详细叙说文章写作的时代形势和作者的复杂心境,让学生通过联想产生历史的想象,再紧扣作者情感的变化揣摩语言的运用和意境的美。  

  一、教学目标  

  1、 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  

  1、 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 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三、教学程序  

  课前:① 学生查阅有关时代背景的资料;  

           ② 学生仔细阅读文章,认真思考教师布置的阅读训练题。  

  课堂:① 分小组讨论阅读训练题(一课时)  

           ② 以文章的写作顺序,结合阅读训练题(二课时)  

  课后:① 整理课堂笔记  

          ② 限时做《创新思维训练》中有关题目  

          ③ 仿写: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写一段写景的文字  

  四、教学过程及阅读训练资料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彷徨苦闷,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心情)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如果省略了“渐渐”一词,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渐渐”写出了时间流动和空间转移的缓慢,与环境的宁静和心境的颇不宁静相适应,如果省略了,则不能描摹出时空变换的流动性,也不能体现出缓慢中的宁静与宁静中的颇不宁静)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若将“带”字换成“掩”或“关”有何不同?析:“掩”—出门/转身/拉掩,动作烦琐,有一定的目的性;“关”—动作过程与“掩”相类似,目的性强,语言的感情色彩平淡苍白,缺乏表现力;“带”—轻轻地将门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环境的宁静,也与心境相符)上门出去。  

  (1、在本自然段中,作者所处的环境是由哪几个空间立体地构成的?析:院子、夜空、墙外、屋里、门外)  

  (2、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叠词?有何作用?析: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沿着(为什么不用“通往”?析:“沿着”是围绕,才可见“荷塘四面”的景色,而“通往”则表示还走在往荷塘的路上,无以得见“荷塘四面”。)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曲折、幽僻、寂寞”三种情景前后有何联系?析:曲折引出幽僻,幽僻引出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用了哪些叠词?析: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析:淡淡;流露了怎样的心情? 析:淡淡的哀愁。)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踱”: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却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闲、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联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现在的自己又是怎样的?析: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自由的人)到了别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妙处”和“受用”两个词,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析:从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本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在上下文的联系中有何作用?析: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弥望”何解?析:充满视野,满眼,如“春色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它修饰的是“舞女”还是“裙”?析:与“高”相呼应,修饰“舞女”)的舞女的裙。(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叶子;喻体——亭亭的舞女的裙;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层层的叶子中间,(“田田”与“层层”是对前面哪个词的具体解释?为什么?析:曲曲折折;“田田”描其连绵不绝,“层层”描其高低有序),零星地点缀(“点缀”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析:零星)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若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好不好?为什么?析:拟人;不能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因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同样千姿百态,楚楚动人)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白花;喻体——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1、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2、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3、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此处运用了“通感”的写景方法,试述什么是“通感”?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缕缕清香”与“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有何相似?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析:“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颤动”的原因是什么?析:微风)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为什么只有一道而不是几道?析: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凝碧的波痕。(波痕为什么是凝碧的?析:田田、层层、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叶子底下是脉脉(写出的流水的什么特点?析:无声、含蓄)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这一段所写的景物的顺序能不能调动?析:不能。因为叶子出水很高,而且是田田的,目之所及肯定首先是叶子;因为白花是点缀其间的,而且白而发亮,所以接着写花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花是零星的,所以微风过处有清香;因为有微风,就有了波痕;因为有了波痕,便看见了底下的流水;因为有流水,所以叶子更见风致。作者的目光又回到叶子与花上,从而顺理成章,从容不迫地引出下文对静静地泻在叶子与花上的月光的描写。景物出现的顺序是有着极强的前后关联的,极富层次感,绝不能调动)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析: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析: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  

  (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析:点面结合)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析:“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  

  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析: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析: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荷塘月色》板书设计  

                   缘由:心情颇不宁静(情感基调,下文不断揭示和照应)  

  一、月夜出门  目的:看月下荷塘  

                                小路:曲折、幽僻、寂寞  

                  总写荷塘月色  树:蓊蓊郁郁  

                                月光:淡淡(景物色调)  

                                心情:淡淡的哀愁  

  二、漫步小路            感想一:象超出平常的自己  

  勾勒荷塘轮廓  直抒胸臆  感想二:觉是个自由的人(照应一)  

                            感想三:受用无边的荷香月色  

                            心情:淡淡的喜悦  

                       荷叶  多、生意盎然:田田  

                             高、美:亭亭、舞女的裙  

                           颜色:点缀着些白花  

              荷塘  荷花  姿态:袅娜地开着(盛开)  

                                羞涩地打着朵儿(含苞)  

                             光亮:明珠、星星  

                       荷香:渺茫的歌声  

                       荷波:象闪电、霎时、凝碧  

  三、细写           荷水:脉脉  

   荷塘月色         (叶子:更见风致)  

                      从月色的角度,正面写:如流水、泻  

                                           青雾:薄薄,似牛乳  

                                               似轻纱  

                      从景物的角度,反衬: 叶子与花:似梦  

               月色                       树影:黑影、倩影  

                                            光与影:不均匀、和谐  

                                               如名曲 &nbs

  [1][2]下一页

《荷塘月色》教案 篇3

  刘星河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

  3.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进而学习运用比喻、通感、。

  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本节课主要完成课文4、5、6三段的阅读鉴赏。通过揣摩“景语”,弄清文章的写景特点。

  一、导语

  朱自清: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初中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等。(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3)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4)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这篇文章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呢?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来。

  明确:1927年。

  2.师生共同回顾历史:1927年,发生过震惊中外的“四•一二”政变,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

  3.提问: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朱自清先生这时的心境如何呢?让我们从他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中寻找答案吧!

  4.放录音,配乐朗诵《荷塘月色》

  要求学生听清字音,进入情景,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

  5.提问:由课题可以知道,本文属于写景散文,即“荷塘”和“月色”,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

  明确:4、5、6三段。

  三、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诵读、鉴赏第4段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3.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清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明确:(第1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第4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第5组)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重点。

  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朗读品味。

  5.齐声朗读课文第4段,品味其写景特点。

  (二)诵读鉴赏第5段(仿照第4段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3.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可分成4组讨论后回答)

  明确: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请同学们看着挂图展开想象,进入情景,朗读课文。

  5.齐声朗读第5段,体味作者写景的高明手法。

  (三)诵读、鉴赏第6段

  1.齐声朗读。

  2.提问: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

  明确: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显然,

  3.提问: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学生阅读后回答)

  明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4.师生共同小结。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请大家再次朗读体会。

  5.齐声朗读第6段,体会其特点。

  四、熟读,品味4~6段(组织学生进入情景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阅读全文,参考课后方框内的提示,进一步了解全文的结构及作者的感情基调。

  2.背诵4~6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背景、关键语句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一、检查背诵(抽查1~2名同学)

  二、检查对课文结构理解的情况

  1.提问:大家阅读了课后方框里的内容,了解了本文结构上是圆形的。试结合课文内容,具体描述本文的结构特点。

  明确:

  全貌:路幽、树多、月淡 边走边想:想现实 边走边看

  叶

  花

  出门看 月下荷塘 香

  荷塘 浓

  颇 韵

  家 不 光

  宁 塘上月色 影

  静 色

  深夜回家去 忆过去 边走边忆 江南采莲 看 近树远山

  《采莲赋》 四 没精打采的路灯

  《西洲曲》 周 热闹的蝉声蛙声

  2.提问:从课文结构看,作者的一切活动都是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引起的,这是“文眼”,是理解全文的关键,试联系背景讨论作者“这几天心里”为什么“颇不宁静”?(可以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回答)

  明确:(1)对现实不满的愤激;(2)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3)表现了一种我行我素的闲适心情;(4)表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理解课文中的情与景

  1.提问:平常我们见到的写荷花的文章大多是浓艳明丽的,本文描写的景色却是素淡的,朦胧的。景语即情语,试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明确:作者夜游荷塘是为了摆脱“心里颇不宁静”,追求刹那间的安宁。作者笔下的荷塘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在作者眼中,荷塘景色“恰是到了好处”,不浓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样的调和适中安逸。追求刹那间的安宁正是为了暂时忘却,分明曲折地反映了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荷塘景色越宁静、安逸,越反衬心里“颇不宁静”。作者把这种情感很自然地融入这月下荷塘的美景中。

  2.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感情思路。(师生共同活动)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来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3.提问:月下荷塘的美景使作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但蝉声和蛙声又打破了他内心的宁静,作者的思绪由理想回到现实,似乎可以收尾,为什么还要写一段描写古人采莲和记起《西洲曲》情景的文字?试结合语境谈谈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诵读,讨论后回答)

  明确:从全文看,这是在游完荷塘往回走的路上想起的,刚游完荷塘,由荷花想到采莲,这顺理成章。游荷塘没有使作者摆脱“不宁静”,于是作者又回忆历史,描绘出了一幅热闹欢快的景象,这不仅反衬出此时的静,更表现了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可是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历史只能想想而已。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西洲曲》是以谐音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犹如两幅画图,形成了“冷”与“热”、“静”与“动”的强烈对比,写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与冲突。“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既是因回忆而勾起了乡思,也含蓄地揭示了“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作者想摆脱这种不宁静而又摆脱不掉的万分苦恼的心情。

  四、放录音,再品全文

  1.体会一位知识分子当时的苦闷心情。

  2.品味课文“景语”“情语”浑然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3.感受作者朴素、准确的语言特点。

  五、小结全文

  整篇文章作者以艺术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清新、美丽、宁静的大自然正是作者的精神避难所。

  六、布置作业。

  [1]

《荷塘月色》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

  3.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进而学习运用比喻、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古诗中“月”的意象及其含义。1、 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在这里,“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这里,“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那么,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月”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咱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散文《荷塘月色》。二、了解作者(知人)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炫,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保持清白,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字佩弦。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扬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是毛泽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毛泽东曾热烈赞扬其“宁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高尚气节。三、了解背景(论世)1927年7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两次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旧时代正在崩溃,新时局尚未到来。知识分子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但颓丧和骚动使得他们惶惶然,处于苦闷彷徨之中,看不清前进的方向。这种内心的痛苦与矛盾就外化为荷塘月色的图景,素雅朦胧的景致和作者内心的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是一致的。作者在此想躲开恼人的现世,求得短暂的安宁。所以清清冷冷的荷塘也成为超脱世尘的绝妙世界。在创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热闹了一阵子之后,于1925年前后进入了低潮期。对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这一点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来。四、 请学生听朗诵带,注意字词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

  1、字词<略>

  2、全文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 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点明题旨)(情)

  第二部分(2-6): 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景)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情)附:感情线索: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 游踪线索:(略)五、理出心情(披情)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2.请三至五位同学说说自己找到的能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3.教师归纳总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郁闷)──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开朗)──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重新陷入郁闷)──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郁闷)六、领会意境(入境)1、作者是如何表现失眠的郁闷心情的?(一是借助对“月亮”的描写表现夜已深。二是借助对“孩子们”和“妻”的描写反衬出“我”的失眠)2、作者是如何表现观月的开朗心情的?(一是借助对平时没有月光时路上的景象的描写反衬今晚月光下景色的宜人,从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二是借助对自己在苍茫的月光下的独特感受的描写来表现独处的妙处,侧面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三是借助对荷塘、月光及荷塘四周的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她们搭配得恰倒好处,进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3、作者是如何表现冷清的郁闷心情的?(借助对“蝉声”和“蛙声”的热闹的描写反衬出自己的“冷清”)4、作者是如何表现思乡的郁闷心情的?(借助对《采莲赋》和《西洲曲》的有关内容的回忆来表现江南生活的意兴盎然,从而引出自己的思乡之情)5、小结:所谓“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观)与人的思想感情(主观)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无缝、水乳交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荷塘月色》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它具有一种意境美。七、布置作业找出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在熟读的基础上领会其场面描写的美感。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了解朱自清散文的场面美。【教学过程】一、请三至五位同学朗读自己找到的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二、初步理解1、作者写了月下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2.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3.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荷叶:动态美(叠词 比喻)月色下的荷塘荷花:娇美姿态、羞色神情(拟人 排比 博喻)荷香: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飘渺、沁人心脾(通感)荷波:幽雅和宁静(动静结合 拟人)荷韵:言有尽而意无穷(把所见与想象结合)4.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5.作者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三、深入理解1.作者是借助什么手法把荷塘月色描写得这么成功的?请从课文中摘录有关语句,填出下面表格中的有关内容。

  手法

  描写的对象

  文中的例句

  比

  喻

  出水很高的叶子

  像( )

  开放的和尚未开放的荷花

  正如( )

  又如( )

  又如( )

  颤动的叶和花

  像( )

  密密挨着的叶子

  宛然( )

  月光下的叶子和花

  仿佛( )

  又像( )

  灌木的黑影

  如( )

  杨柳的倩影

  又像是( )

  阴阴的树色

  像( )

  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

  是( )

  通

  感

  微风中的荷香

  仿佛( )

  塘中的月色

  如( )

  拟

  人

  打着朵儿的荷花

  田田的荷叶

  叶子底下的流水

  荷塘边的杨柳树

  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

  2.小结:要写出场面的美,运用比喻、拟人和通感的手法是十分必要的。3.集体诵读这三段文字。四、布置作业从你所接触的文学作品中,找到并摘录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的句子三至五个。

  第三课时【教学要点】了解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教学过程】一、作业检查1.请几位同学说一说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的句子。2.教师点拨: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与比喻的区别在于通感的比喻感觉互通的。如“荷香”(嗅觉)仿佛“歌声”(听觉),“月色”(视觉)如“名曲”(听觉)。二、咀嚼语言理解语言之美需要咀嚼。所谓“咀嚼”,就是反复地比较:同样一个意思,可以用哪些词句来表达,作者为什么取此而舍彼,用彼词句有什么不妥,用此词句有什么妙处,等等。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咀嚼”一下。1.“这是一条幽僻的路”一句中“幽僻”如果换成“幽静”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幽僻”既有“幽静”的意思,又有“偏僻”的意思,而“幽静”只能表达一个意思。“幽静”只有在心情悠闲自在时才能体会得到,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而此刻作者的心情并不悠闲自在。“幽僻”尤其是“僻”恰倒好处地衬托出了作者孤独郁闷的心情)2.“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一句中的“踱”与“慢步”的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慢步”而用“踱”?(“慢步”只能表现动作的速度,“踱”既能表现动作的速度,也能表现做动作时的心情。“踱”与作者心情转为开朗相适应。“踱”又与下文“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相照应)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一句中的“且”与“就”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就”而用“且”?(“且”除了“就”的意思之外,还有“暂且”的意思,表达的意思比“就”要丰富。“且”说明荷香月色带给“我”的欢愉只是片刻之间的,这与下文作者的心情重新进入郁闷相照应)4.“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中的“泻”表达的其实就是“照”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照”而用“泻”呢?(因为作者已经把“月光”比作“流水”了,“流水”是只能“泻”而不能“照”的)5.“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的“浮”表达的其实就是“升”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升”而用“浮”呢?(“浮”和“升”都能表现“青雾”的动作,但在高度上有区别:“升”让人感觉“雾”很高;“浮”让人感觉“雾”很低,低得与荷叶的表面相平)6.“(灌木的黑影与杨柳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一句中的“画”表达的其实就是“留”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留”而用“画”呢?(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三、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之美还需要品味。所谓“品味”,就是深入地思考:作者选用某一个词能起到怎样的表达作用。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品味”一下。1、“悄悄地披了大衫”一句中的“悄悄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小心,作者不愿惊动家人)2、“轻轻地推门进去”一句中的“轻轻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轻,作者不愿惊动家人)3、“路上阴森森的”一句中的“森森”有什么表达作用?(用光亮的“暗”衬托出“我”郁闷的心情)4、“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一句中的“淡淡”有什么表达作用?(用月光的“淡淡”来衬托喜悦的“淡淡”)5、“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中的“田田”有什么表达作用?(突出叶子长得茂密)6、“(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一句中“粒粒”的重复有什么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7、“荷塘的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一句中“远近”“高低”的重复有什么表达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四、布置作业写一篇散文。

《荷塘月色》教案 篇5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一、关于教学对象

  本课文教学对象为中专一年级(第一学期)学生。他们入学以来已经学习教材关于阅读和写作的部分内容,大致掌握了散文文体的阅读方法及基本分析方法,熟悉抒情、说理、写景等散文的各种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阅读、分析散文的能力;学生在前两周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侧重写景的散文《村》,也以学习了侧重抒情的散文《独上西楼》,已经具备对写景散文及对抒情散文的欣赏和分析能力,为欣赏和分析这篇情景融合的散文打下了基础。

  二、关于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通用语文系列教材(提高版)(第一册)(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部分“阅读”,第二单元“感知材料 摄取信息”,第四课 《荷塘月色》。

  2、课文内容分析:

  本课文是现代写景抒情散文,词语的解释和理解比较容易;但本文的写景抒情都比较细腻和朦胧,对一些字词的理解必须到位,所以必须先让学生结合注释熟读作品,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作品的景物和情感特色,体味作品的语言风格,激发学生的意象和情感联想,从而带领学生进入情景交融的境界。

  3、教学重点:

  (1)欣赏和分析作者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叠词等达成的对荷塘月色的成功描写;

  (2)讨论理清作者喜与愁相交织的感情线索。

  4、教学难点:

  作者在作品中流露的“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相交织”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基本感知写景抒情散文情景融合的特点;

  能力目标:领略情景交融散文的妙处,掌握此类散文的欣赏及分析方法;

  情感目标:感受荷塘月色美景。

  四、教学策略

  1、诵读与赏析相结合;

  2、采用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

  五、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

  本课文安排三个课时完成;

  教学媒体:电脑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平台:microsoft powerpoint)。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朗读《背影》里的一段文字,让学生猜课文题目。

  2、学生集体回答:《背影》

  3、根据学生的回答导出:作家朱自清,简单介绍。(媒体显示资料)

  《背影》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市,生于江苏省东海县,19xx年随家定居扬州。北京大学本科毕业后的5年里在江苏、浙江的一些中学任教。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主要作品有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

  4、过渡:

  在《背影》中,他刻画的父亲的背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整篇文章也感人至深。如今,我们又要来学他的另一篇美文《荷塘月色》。

  (二)介绍本文写作背景(媒体显示)

  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他在一封信中表白说:“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带着这种矛盾的心情,他在一个有月光的晚上,独自来到他当时住的地方——清华园的一个荷塘边散步,荷塘月色的美妙及他心中难言的感情促使他挥笔写下了这一美文。

  (三)听媒体示范朗读,扫清字词障碍,预划重点句,明确学练提示中提出的要点。

  1、播放录音,显示生字、要点:

  生字:蓊(wěng)蓊郁(yù)郁、 弥(mí)望、 袅(niǎo)娜(nuó)、 脉(mò)脉、 梵(fàn)婀(ē)玲、

  重点句: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抽查并确定重点句的特征。

  要点:感知语义丰富、蕴有内涵的关键语句,作为领会作者思想感情的信息依据

  2、学生听录音、划字句、思考要点。

  3、过渡:

  以游记的游踪为例引导学生考察作者的游踪(游览过程)。

  (四)分析本文总体架构

  1、提问:文章每个自然段写些什么?

  2、学生小组讨论,由小组代表回答,教师依回答显示幻灯片。

  3、以幻灯片板书为纲,归纳讲述作者的游览过程。

  (幻灯片显示)游览过程:(不宁静)出门——走在小路上(抒发独处的感受)——欣赏荷塘、月色、荷塘四周景色——忆起江南采莲旧俗——回到家

  4、以游览过程为依据引导学生概括各段的划分及写段意。

  5、幻灯片显示答案: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独游荷塘的缘起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小径漫步,勾勒荷塘轮廓,抒发月下独处的感受。

  第三部分(第4~6段)描写荷塘月色。为全篇重点。

  第四部分(第7、8段)回忆江南采莲风俗,表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过渡:

  文章结构简单,描写景致却不简单。

  (第二课时)

  (五)分析本文写景的妙处:荷塘与月色巧妙结合,浑然一体。

  1、学生齐读4-6段

  2、提问。媒体显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

  (1)第4、5、6、段分别描写什么?

  (2)第4段写了荷的哪些方面?

  (3)找出这些段中运用叠字的地方,并试着说明运用这些叠字的妙处。

  (4)找出这些段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分别说明每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3、逐题抽学生回答,并在学生回答后媒体显示答案:

  (1)第4、5、6、段分别描写什么?

  明确:第4段写月下荷塘,第5段写塘上月色,第6段写荷塘四周的景色

  (2)第4段写了荷的哪些方面?

  明确:荷叶、荷花、荷香、荷波。

  (3)找出这些段中运用叠字的地方,并试着说明运用这些叠字的妙处。

  明确:田田、亭亭、等等

  田田:写出荷叶的茂盛;粒粒:写出荷花的晶莹剔透。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

  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4)这些段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分别说明每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明确: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有第4段第②③④⑤⑥句、第5段第①③⑥句和第6段第⑤句

  4、过渡:

  叠词的运用使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优雅精致。

  (第三课时)

  5、以第4段为例,进一步明确、分析修辞手法运用的妙处(媒体显示内容)

  (1)第②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比喻。“舞女的裙”比喻荷叶的风姿。裙与荷叶形状相似;“亭亭”是高颀的样子,与“出水很高”相配。荷叶“出水很高”才让作者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写出了荷叶的动态美。

  (2)第③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拟人、比喻。“袅娜”写荷花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拟人的写法,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情感,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比喻句形容荷花开得不多,“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6、学生体会第4段老师分析过的句子的妙处,试分析第5、6段中其他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

  7、总结:

  课文第4~6段集中写荷塘月色,如第4段没有直接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与月色相辉映,构成月夜荷塘的美景。作者写荷花缕缕清香,微风传送 ,像远方的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优雅宁静的感受,只有在月下荷塘独处的氛围中才会有。在朱自清的笔下,荷塘与月色已经水乳交融在一起了。另外,作者描写荷塘与月色之所以如此成功,又在于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

  8、过渡:

  此文中的景物在作者的笔下真是月朦胧,荷塘朦胧,在这样的朦胧氛围里,人也朦胧。

  (六)讨论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思想感情。

  1、 概述历来人们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看法(媒体显示内容):

  历来人们对此问题看法不同,有以下几种:

  a、表现了闲适的心境,

  b、表现愁闷的心境,

  c、表现对现实不满的激愤之情,

  d、表现美好生活的向往,

  e、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很复杂,既有淡淡的忧愁,也有淡淡的喜悦。

  2、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和课文的旁注进行小组讨论,大组负责人深入本大组各小组进行组织讨论,了解各小组讨论情况,记录各小组讨论结果并作出总结。

  3、教师参加某些组的讨论,引导、调控讨论过程。

  4、各大组负责人指定代表在班上作阐述发言,各大组负责人作总结发言。

  5、教师对讨论进行总结。

  正如课文旁注所说,开篇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确是全篇的“文眼”,定下了文章的基调。这“颇不宁静”,正是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和苦闷心情的写照。因此,他才“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说明作者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颇不宁静”的心情宁静下来。而置身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他也的确感到了某种超脱:“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也正是在这淡淡的喜悦之中,那弥望的荷塘,那田田的叶子,那袅娜的花朵,那屡缕缕的清香,那凝碧的波痕,那脉脉的流水,那薄薄的青雾,那淡淡的云影,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与影和谐的旋律……都让他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安宁。然而,这安宁的确只是暂时的,因为,作者心灵深处的惆怅是难以排遣的,所以,当耳边传来“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时,他便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于是,他不由自主地“惦着江南了”,在江南时,虽然只是教中学,但那时候的日子是多么的逍遥自在呀!他多么想回到江南去,可是现实毕竟是现实,“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了,作者便从梦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闷的现实世界,真可谓“华章写尽池塘色,暂得逍遥悲辛眠。无奈多情延旧梦,荷月如何却尘心。”

  6、过渡:

  依讨论情况临时处理。

  (七)小结:

  1、明确本文主要掌握两个妙处:

  一、写景的功夫。层次性强、运用比喻、通感、叠字等手法详细描写。

  二、融情于景的特色。作者要表达的感情笼罩着全文。

  2、再次播放录音,请学生跟录音小声读一遍课文,参照媒体显示的全文构架,再次体会其中的情和景,并寻找自己还不懂的地方。

  3、幻灯片随着课文泛读的节奏逐步显示全文构架:

  (一)去荷塘的缘由(心里颇不宁静) 淡淡的哀愁

  路上(路—幽僻;树—蓊郁;月光—淡淡)

  感受:对自由的向往(抒情)

  荷叶

  荷塘 荷花 朦胧、清幽、淡美

  (二) 荷香 (静、动、博喻、通感)

  荷 荷波

  塘 流水(泻);青雾(浮) 淡淡的喜悦

  月 月光

  色 牛乳(洗);轻沙(笼) 光影和谐

  月色 黑影:参差、斑驳

  月影

  倩影:弯弯、稀疏

  树木(近、低);远山(远、高) 远景、近景

  四周

  灯光;蝉声、蛙声 以动衬静

  (三)联想江南的采莲 淡淡的哀愁

  4、学生质疑。

  5、师生共同商讨,解答质疑。

  (八)作业:

  1、背诵4-6段,

  2、分析体会5、6段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的妙处,

  3、预习第2课。

《荷塘月色》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一)理清全文结构,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内涵及在文中的作用。

  (二)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对生活化语言的巧妙艺术加工。

  (三)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体会本文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二、教学重难点

  (一)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分析:(1)按观察的角度、逐渐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2)体味作者匠心:

  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

  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茶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是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

  (二)本文的写作线索是什么?

  分析:《荷塘月色》的行文线索,很有特色,如同经、纬两条线穿织在一起。它是一篇情主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好似一条经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犹如一条纬线。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所以”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

  (三)”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分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本体——花香 (作用于人的嗅觉)

  喻体——渺茫的歌声 (作用于人的听觉)

  把作用于嗅觉上的花香“错置”到听觉上合理吗?

  合理:而且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形象生动。

  荷花的香味清雅宜人,立于微风中的赏花人嗅那馨香,时有时无,这种体验是真实的;听那从远处高楼飘来的歌声,时断时续,同样是真实的体验。这两个“真实”便把不同类的感官功能沟通了。作者在感觉上的体验是细腻而丰富的。这一句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课文。

  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了,初中语言教材选了他的散文名篇《春》、《背影》,这两篇伤口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圳特区深的美好的印象。朱自清先生不愧为散文大家,关于他的生平经历,同学们还知道些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口述,最后教师概述)

  教师:朱自清行政管理由一位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锻炼成长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经历了艰难曲折,走过了坎坷不平的道路。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从中可以看到他在大革命失败的日子悲愤、彷徨的复杂心情和了解他为什么要在对美好景色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这对全面、正确评价朱自清也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我们的教学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对伤口结构、语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抓不住这些,对作品主旨的认识也不会落到实处。

  下面,听《荷塘月色》的配乐录音(如不具备这个条件,可由教师表情朗读)。

  板书课题及作者:荷塘月色

  朱自清 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华园。

  教师作者细致描写荷塘的文字是第几段?(第4段)

  现在请一位同学再朗读一遍这个段落。

  (二)作品结构分析。

  教师启发指导:《荷塘月色》共8个自然段,每段自有其独立性,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从扣文题的主体文字与宕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来看,这8个自然段还是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的,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了有助于我们对内容的分析和对主旨的探索。

  在教法上可以有两种考虑:

  让学生提挈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用语要简明、准确),然后进行归纳。

  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候、地点和缘由。

  (心境:”颇不宁静”)

  去荷塘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第4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观荷塘 第5段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蹁回家门。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上看,第2~6段显然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应归为一部分。第1段是“引子”也应独立。第7~8段由现实写及想象中古时候的旧俗,突转一笔(回到家门)收束全篇。

  这样分析,全文确实应划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

  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

  (说明:上面的“段意”,“部分划分”中有关文字可作为板书出现)

  引导学生抓住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变化这一线索来分析作品结构框架。

  (三)找出直接抒情的语句,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讲析,让学生摊牌体会。

  分析直接抒情的语句(让学生按行文先后摘选)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是分量很重的一笔,可见“文由情生”。

  起笔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提问)

  不加掩饰直反正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也游荷塘的缘由(欲排遣苦闷之情)。

  至于为什么有这种情绪,学生一定很关心。因此,在此可以联系作者撰文时间启发学生讲讲有关大革命失败的情况(教师要帮助学生抓要点,防止说开而不可收),进而说明当时朱自清的思想状况:朱自清曾受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目睹过“三。一八”惨案的全过程(他那天参加了请愿游行)。他追求进步,痛恶黑暗的反动统治;他虽然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但富有正义感和爱国心。在大革命高潮时,他很兴奋,时时关注着南方的革命,渴望中国的统一各民主的实现。“四。一二”政变,给他的打击是学生的,他“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按他当时的思想境界(“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一见陈竹隐藏《忆佩弦》)是不可能毅然投入到革命洪流中去的。手中的笔是他寻求解脱的工具,《荷塘月色》的诞生是很自然的。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来概括、浓缩他当时的心绪是十分准确的。弄清这句的含义也有助于弄清他为什么要大写荷塘月色之美,要发思古之幽情了。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是独处的妙处”)

  这一段,抛开了写景,句句都是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提问)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引导学生体会前两段与此段的内在联系:

  1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情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的痛楚心态_烦扰的思绪压抑不住,一定要说出来。只有在清冷的不幸里独处才“觉得是个自由的人”,这其中不就蕴含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吗?

  2从行文上看这一段似乎是“游离”出来的抒情段,但从时空上看,这一段与第2段是同步的。实际上,这“情”还是离不开“景的”,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

  说明: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在分析时不能草率。

  1在行文上,这是一个过渡句,提挈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对这点,好认识;它与第2段有什么关系,则容易被忽略。这句是对“去荷塘”文字的一个接续,2、3段便浑成一体了(再次证明第3段并非”游离”出来的段落)。

  2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他要追寻美来自慰,反映了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

  (四)解析第4段,看作者是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词表达意境的。

  1.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顺笔写缕缕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和流水,层次井然,形象精确。审按观察的角度,祖母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教师在讲述时要尽量引用原句,重点词语随手板书,如”弥望”、”袅娜”等等。)

  2.上面的分析,基本上抓住了第4段行文顺序特点,但细一研究,还可以看到作者的匠心:

  (1)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

  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回答,这就叫”读进去”。

  估计学生很容易认为只是到了”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才由”静”转入”动”。这种认识是肤浅的,是套用”动静结合”这一评语,缺少鉴赏力。

  实际上,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有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物静而情动。花、叶、流水的人格化表现了景与情的交融,潜在的韵致也就流动起来了。作者把叶子比成”亭亭有舞女裙”,说是静,却有动,也许叶子静静地铺展着,可喻体中的女郎是在旋着舞着的,否则,那裙裾怎能临风伞开呢?再如,朱自清先生用”羞涩”一词来形容待放的花朵,更是而人寻味,不仅暗合古人对荷花”绰约若处子”的赞誉,更是站读者浮想不已,既然”羞涩”于颜内心怕更怦怦吧!这”动”已溢于文字之外了。

  说明:上面这各种分析,教师应当理解,但是不是要求学生也达到这个深度,要适情而定,不要脱离学生实际硬灌,能启发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重点还是抓词语在语境中的涵义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的神韵。

  所谓”可想”,是指由”可见”引起的合理联想,把不可见的景物写得很有风采。

  引导学生分析第4段的最后一句。荷叶田,满遮荷面,塘水看不到;作者却断定那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是由于叶子的”风致”引起的合理想象。这是很精彩的一笔。为沪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还可以启发他们从”视觉——嗅觉——听觉”这一角度来欣赏作者怎样描写荷塘,进而还能解决一个问题:第4段是”人在景外”不是”人在景中”(实际上是”情景交融”的问题。)

  (五)关于”通感”问题。(见”难点、重点分析”第3题。)

  (六)第5、6段的讲析。

  这两段,应完全交给学生分析,教师不应再细说了,否则就会”剥夺”学生的必要的鉴赏机会。

  这两段的阅读点,欣赏点似可放在对某些字词的品味上,也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其中极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

  例如: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精确在哪儿?(与用”照”相比较进行品味。)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里的比喻与拟人,准确形象,但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为什么不割爱此句,以使通篇流溢着美呢?

  (引导学生从借景抒情的角度来思考,体会作者心中难以排除的哀愁,烦怨。)

  处理以上内容时,可采用讨论式,让学生多说,拓宽思路。渐而使他们认识到,读文学作品决不能停留在”字面的识读”上,要利用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参与评论,所谓鉴赏能力便是这样一点一点培养起来。

《荷塘月色》教案 篇7

  【教学目标】1.了解朱自清生平及其创作特色;2.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3.学习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4.学习欣赏和鉴赏散文。【教学重点】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共同回忆《匆匆》引出朱自清从而导入课文。二、整体感知1.介绍朱自清。(结合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xx年入高等小学,19xx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1925 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烩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美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 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2.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3.解题。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4.播放课文多媒体文件,学生欣赏课文,正音正字,感受课文的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学习课文朗读方法。5.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受意境。6.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借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我们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课文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3段) 写夜赏的缘由(点明题旨)(情);第二部分(4~6段) 写荷塘美景(主体)(景);第三部分(7~10段)写六朝采莲的热闹和江南故乡采莲的情况,回归现实(偏重抒情)(情)。三、合作探究(一)情语1.课文的“文眼”是哪一句话?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2.作者的游踪是怎样的?明确:家──小路──荷塘──家。3.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明确:因为这是作者性格的真实写照,也是因为当时作者这种矛盾心态非常强烈。4.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明确:作者想寻找美景,使自己宁静,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态而不得,当然伤感。5.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明确: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6.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明确: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不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对立、转化。 7.课文的感情线索是怎样的?明确: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让学生找出相关句子。)(二)景语1.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月色的?明确: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与比喻的区别在于通感的比喻感觉互通的。如“荷香”(嗅觉)仿佛“歌声”(听觉),“月色”(视觉)如“名曲”(听觉)。2.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明确:“泻”“浮”“洗”“画”等。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乳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3.作者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三)艺术特色1.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是这篇散文突出的艺术特色。2.景物描写细腻委婉、生动形象。3.语言素朴优美,遣词造句十分准确贴切。4.师生互动,品味课文“自然新颖”的语言。如:“这是一条幽僻的路”一句中“幽僻”如果换成“幽静”好不好?四、作业1.熟读课文,背诵4~6段;2.学习课文的语言,写一篇文章,重点写景,力求做到情景交融。

《荷塘月色》教案 篇8

  荷塘月色教案

  执教:李烨

  教学目标

  通过朗诵和分析《荷塘月色》第四段的遣词用句来体会:

  1、细腻、传神的语言风格。

  2、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品词析句领会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之美。

  难点:对通感这一修辞手法的掌握领会。

  教法

  对于如此美的散文,我计划采用电化教学手段,用图文并茂的画面和配乐朗诵营造情境氛围。

  学法

  以学生自主讨论为主。一读,读课文。二看,看录像。三议,互相讨论。四读,读课文。

  教学过程

  1、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中学任教。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朱自清全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朱自清是诗人,诗写得很好,当然我们大家更熟悉的是他的散文名作《背影》、《绿》、《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朱先生散文语言清幽柔美,感情真挚朴素,长久以来为广大读者所赞赏和喜爱。名家对此也多有评说。

  2、名家评说

  那么美丽活泼的文字,在新文学创作上,实在是一种稀有的收获。

  ——王哲甫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

  ——郁达夫

  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的文字,更有精心‘拣练’的遣词用字。••••••把量词活用为形容词的‘一丝”“一带”“一道”“一二点”等等,都生动的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

  ——金志华

  几乎众口一词,对朱自清散文的文字之美倍加推崇。

  3、词语品评。

  问题1:请大家朗读第四段,找出作者写了哪几种景物,各自用了哪些修饰词来描写,把你认为好的词写下来,给大家说说好在哪里。

  我们随着作者的眼睛,来到了曲曲折折的荷塘边,在荷塘上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田田”的叶子。这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田田:叶子非常稠密。平铺开来,密密匝匝。《采莲曲》

  亭亭:姿态优美。

  层层:高低有序,错综相间。以“田田”状荷叶的稠密,因为稠密,我们便可想象流水应该是看不见了。除此以外,荷叶还是有层次的,高低不同,错综相间。因为荷叶的稠密和错综相间,所以首先引起注意的是荷叶,而荷叶看过了,在层层的叶子中间,才见到了零星地点缀着的白花。

  小结:以上写了荷叶出水很高,亭亭玉立的优美姿态。用到了哪些修饰词?板书

  荷叶:田田(多,密)

  亭亭(优美)

  层层(高低错落)

  零星:花之少。

  点缀:与稠密,层层的荷叶相比,花就是点缀其间,映衬在荷叶绿色的背景上。“零星”和“点缀”可见花的数量之少,而且与荷叶的绿色形成色彩鲜明的对照。

  袅娜:年轻女子体态轻盈柔美。

  羞涩:年轻女子的神情。这里用来摹写花的形态,把花比作了人,它们有人一样的柔美和风姿婉约,有人一般的神情,含羞脉脉不肯绽放。

  小结:以上写了荷花在月色下的光辉。用到了哪些词?板书

  荷花:零星 点缀(少)

  袅娜 羞涩(姿态美妙)

  明珠 星星 美人(光亮,纯净)

  到这里,荷叶,荷花都是静态的,荷塘难道是这样一直平静的吗?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一阵微风,送来了缕缕清香。且看作者怎样写这清香吧。

  缕缕:细微,时断时续。缕缕不绝。

  渺茫:远,不真切,依稀可辨。

  小结:以上写了荷香。清香给人什么感觉呢?板书

  荷香:缕缕 歌声(细微,不易察觉)

  微风送来了清香,也使得叶子与花有了一丝颤动。请大家注意“也”,与上面的微风相呼应。叶与花的颤动形成了一道波痕。

  一丝:幅度小。时间短。(不是一阵,不是一股,与微风相呼应)

  颤动:幅度小,频率快。(不是震动,也不是抖动)

  闪电:快。微风送来了荷香,微风还使叶子与花颤动(不是震动,也不是抖动)起来,但也是轻微的,只那么一丝,可见动的幅度不大,像闪电般快,见出这道波痕的不易察觉。

  密密:与上文田田,层层相呼应。

  凝碧:从田田,层层,肩并肩,密密而来。“凝碧”的波痕,何谓凝?依我想来,应该是叶子非常紧密,一动起来,重叠的部分颜色加深,好像荷叶的绿凝聚到了一处,而这点凝聚的绿很快传到了荷塘对面,所以就形成了凝碧的波痕。

  小结:以上写了荷波。板书

  荷波:闪电(快)

  凝碧(颜色深)

  脉脉:无声,深情。在作者想象中,如此美丽的荷花生在水中,而人们只见荷叶映衬下的荷花,不见流水,若非流水的深情养育,哪里会有这丰姿绰约的荷花呢?板书

  流水:脉脉(深情)

  以上是对词语的品评。朱自清的散文历来为大家赞赏的是用词的传神,刚刚已经体味过他用词的妥帖生动,此外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新鲜和贴切也常令人拍手叫绝。他的比喻,比拟,通感等手法用的非常好,观察和想象很新奇。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第四段中的几个修辞句,体会它们的动人的魅力来自哪里。

  问题2: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本段,把用到了修辞手法的句子找出来。体会每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好在哪里。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因为叶子出水高,所以想到舞女,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亭亭玉立的舞女,身姿自然美极了,这个比喻非常形象,让人一读之后,就想起了舞女那曼妙的身姿,而荷叶出水很高的优美姿态也就跃然纸上。

  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袅娜”和“羞涩”两词我们大家非常熟悉,是写年轻女子的体态、神态的,两者予人的印象都极美,非常赏心悦目。我们常见用花比人的,比如李白的那首有名的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用花来比美人,但在这里却用人的神情姿态来比拟荷花,似乎荷花在作者眼中,也有了生命,有了一种灵动的美。它们在月夜的荷塘上尽情地舒展生命的美丽。它们在月色下泛着白光,像一粒粒的明珠发出光芒,映在稠密的荷叶上,又使人觉得是碧天里的星星,它们的纯净明澈,又像刚出浴的美人。作者这里连用三个比喻,但每个比喻侧重点不同,引发人的联想也是不同方向的,多角度地调动起了我们的想象力,这样我们对荷叶,荷花就可以获得多方面的印象,而它们在我们的心中也就活了。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清香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初看这个句子有些诧异,香味(嗅觉)怎会像歌声(听觉)呢?然而细加揣摩,就会明白:花少(零星,点缀),微风(不是大风),空气 中飘来的荷香想必不是很浓,是淡淡的,而且随着微风的方向回旋,似有若无,感觉上像远处传来的渺茫的歌声,“渺茫”在这里给我们指示一个想象的方向,时断时续,依稀可辨。(我们日常都有这样的经验:有时似乎听到一丝声音,但凝神细听之下,又听不到什么,不留意了,它却又轻轻地鼓荡你的耳膜,这声音不辨方向,不知来自何处,却又依稀可辨,这就是渺茫。

  通常的比喻都是用具体的,熟悉的事物来比抽象的事物,但这里却是用歌声比香味,两个都无色无形,难以捕捉。但它给人以新奇感,更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力。这种感觉互通修辞学上叫做通感,或者联觉。“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细细体味这种“感觉的转移”,非常巧妙,常常出乎我们意料,也超出一般人的常识范围。

  板书设计

  田田 (多,密)

  荷叶 亭亭 (美)

  层层 (层次) 静态美

  零星 点缀(少)

  荷塘 荷花 袅娜 羞涩(姿态)

  明珠 星星 美人(光,色)

  荷香 缕缕 歌声(隐约细微)

  荷波 闪电(快) 动态美

  流水 脉脉(深情)

  凝碧(色静态美

  课堂总结

  简要概括本节课的知识点。和同学一起回顾那些精彩的用词,体会那几种修辞手法的妙用。

  课后作业

  小作文 观察你周围的某一处景物,把它们在特定环境中的样子描摹出来。尽可能把词语用的妥帖一些。

  请大家把下面的表填写完整,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并进行简要说明。

  景物

  修辞手法

  荷叶

  比喻 把荷花比作明珠、星星美人

  流水

  3、情与景的交融营造出的诗情画意。

  第二,朱自清是个诗人,他编选过诗,研究过诗,写过诗,作为诗人的素养和审美趣味自然影响了他的创作,在这篇散文中追求一种听觉上的音乐美和节奏感。作者在选词用句方面的精雕细琢,形成了一种轻柔缠绵婉致的声韵效果。

  比如这段中用了许多叠音词、双声和叠韵词(这里主要分析修饰词)。本段中出现了

  叠音

  双声

  叠韵

  曲曲折折

  田田

  亭亭

  层层

  零星

  袅娜

  粒粒

  缕缕

  仿佛 渺茫

  一丝

  闪电

  霎时

  密密

  宛然

  脉脉

  ( 曲曲折折比起曲折,密密改为紧密,就没有这种听觉上的美感了。)大量双声、叠韵和叠音词的运用,(全文双声有43处,叠韵有46处,叠音有34处)使得音节匀称整齐,读起来非常悦耳,而且诸多形容性修饰词的运用,加长了句子,舒缓了节拍,给人一种流畅、不疾不徐的感觉。

  从句式选用上看,全篇都是陈述句,陈述句的语调平和,轻松,舒缓,而且都是常式句,变化不大,(一般是主谓宾)与变式句强调某一部分不同,在情感的表达方面,好像一个人轻声细语,娓娓道来,没有太激烈的感情在内。以这段为例,极少简单的短句,多为附加修饰成分的长句,甚至是复句,(从几个方面反复描摹)复句中的几个单句语意前后相连,这就使文章语意绵长,但作者用了许多助词,故而句子读起来不觉拖沓,反而节奏舒缓了许多。长句和复句节奏非常舒缓,但作者在每一个停顿处,选用在听觉上非常悦耳的叠音、双声、叠韵词加强这种节奏感。

  语言分析过了,接下来我想谈一谈意境。其实刚刚就提到了绘画般的意境,现在要做的分析是,情与景是怎样交融起来的呢?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俞平伯曾有一段话说:(《清河坊》)

  (PPT)我们试想:若没有飘零的游子,则西风下的黄叶,原不妨由它们花花自己去响着。若没有憔悴的女儿,则枯干了的红莲花瓣,何必常夹在诗集中呢?人万一没有悲欢离合,月即使有阴晴圆缺,又何为呢?怀中不曾收得美人的倩影,则入画的河山,其黯淡又将如何呢? 一言以蔽之,人对于万有的趣味,都从人间趣味的本身投射出来的。这基本趣味假如消失了,则大地河山及它们所有的兰因絮果毕落于渺茫了。

  散文作家所描写的一切景物,无不渲染着他自己的感情,他的所思所想给他眼中的景物蒙上了色彩,他的所见所感又左右了他的情绪。他就是物,物就是他。情景一也。许多景点在文人笔下传颂,游客慕名前来,却发现不过尔尔。其实不是文人在骗人,而是那样的美景只活在文人的心中。读者欣赏一篇美文,不是真在看风景,而是欣赏那种浸润了文人情思意趣的物我交融的美丽世界。世界上最伟大,最丰富的正是人的心灵,心有千千壑。这是历来意境创作论中不言自明的道理。在《荷》一文中,以第四段为例,这段对月光下的荷塘作了精细的描画,前文我们已做过分析。作者在怎样的感情驱使下去看荷塘呢?

  (情)

  首先得说朱自清的感情基调。这点影响到他笔下景物的色彩。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读其书,想其人。朱自清是个文弱书生,他极少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但他有着大革命时期知识分子共有的苦恼,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时局的关切,然而对现实是无能为力的,尤其是大革命失败,蒋介石叛变革命,屠杀革命者,对他的触动非常大,这种深深的忧伤和恐惧加快了他的退缩,他从革命初期的热情高涨中很快就退到了象牙塔中,专心研究国学。他深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他没有像周作人,俞平伯那样,完全关到书斋里面,与现世隔绝。他是个清醒的思想者,他有着中正平和的生活态度,他论述刹那主义,追求生活的各个过程都有意义和价值,既不执著,也不绝灭的中性人生观。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多处提到这种生活观。既然不能舍弃生命,还得活着,那何不着眼于现在,对前此的过去,是无法改变了,对后此的将来,想也没有用。所以还是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使每个现在都有意义,这样也会过得轻松些。

  这里只想分析前面提及的情与景是怎样交融渗透在一起了呢?

  作者在开头提及心里“颇不宁静”,但在第三自然段已说明“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这其实已为下文抒情定下了基调。暂得片刻自由的作者,心中充满放松感,立刻就沉浸在了荷塘月色中。正是因为心绪宁静,所以作者用心感受着这片脱离于人世的仙界。一是因为独处,一是因为自然,这两样结合在一起,就造成了作者眼中心中独一无二的荷塘。作者怀着自由和轻松的心情,看到的荷塘,荷叶,荷花,荷波,流水无一不美,无一不深情款款,有着美人的身姿,在微风中散发着幽幽清香,在微风中颤动,此情此景,如何不让人陶醉啊!作者对荷塘的描写之细腻,对荷叶,荷花等的体察之深,尤其对荷香的感受和描摹,足可见出作者此时的心情之幽静,而且充满了文人笔下的诗情画意,读者自然也为这样的一种画境所化,如同身在其中了。

  (PPT)

  荷叶

  田田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

  荷花

  袅娜

  羞涩

  如明珠

  如星星

  如美人

  荷香

  缕缕

  仿佛渺茫的歌声

  荷波

  一丝

  闪电般

  凝碧的波痕

  流水

  脉脉

《荷塘月色》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方法:  

  通过听录音、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 

  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 

  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计划采用六个步骤“自读感知,思考提问,查阅信息,讨论交流,熟读成诵,存疑留问”,两个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存疑留问”放在课外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读感知,学生思考提问,学生查阅信息,学生讨论交流,学生熟读成诵。教师在这过程中主要起引导点拨的作用。 

  一、自读感知  

  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整篇课文,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初步把握作品的基本结构框架和作者的感情。 

  首先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借助注解和词典,弄清以下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幽僻、蓊蓊郁郁、弥望、袅娜、宛然、凝碧、斑驳、峭楞楞 

  借助注解和词典读懂《采莲赋》。 

  其次给文章八个小段标上序号,找出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找出文章抒情的语句。 

  明确: 

  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是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 

  文章主要抒情的段落是第三段。 

  文章抒情的语句主要有: 

  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段: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便觉是一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第七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第八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再次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主要内容复述下来,注意段落之间的联系。 

  明确: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于是就想去看看,沿着荷塘的路平常是有些怕人的,但今晚却很好,我可以享受这无边的荷香月色。荷塘月色的确很美,月光下的荷塘美景清幽淡雅,荷塘上的迷人月色朦胧和谐,令人心醉。荷塘四周非常幽静,只有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最热闹,而我什么也没有。忽然又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那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巳无福消受了。采莲令我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回到了家里。 

     

  二、思考提问  

  首先学生再次仔细阅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和有必要深究讨论的问题。 

  学生先后提出如下一些问题: 

  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一铺”,其好处是什么? 

  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第五段酣民、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写采莲的事情? 

  ·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它的好处。 

  其次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上述问题,重新整合。 

  第一类问题是关于文章主旨、作者思想感情的问题。 

  ·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第二类问题是文章局部的细节问题。按照文章先后依次罗列如下: 

  ·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铺”,其好处是什么? 

  ·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写采莲的事情? 

  ·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第三类是关于对本文的评价的问题。 

  ·《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它的好处。 

     

  三、查阅信息  

  针对上述问题请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或上图书馆查阅资料。 

     

  四、讨论交流  

  首先讨论第一类问题,即关于作者思想感情的问题。 

  教师提示,要搞清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的问题,首先要搞清为什么作者会颇不宁静,这必须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必须联系作者自身来看。学生交流上网查阅的有关资料。明确: 

  (一)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华,串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地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二)时代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明确:《荷塘月色》表现了作者为国家民族命运而焦躁不安的矛盾心情,既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也表现了他不愿意投身武装革命,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这是他当时的真实心态的反映。 

  ·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明确:因为这是作者性格的真实写照,也是因为当时作者这种矛盾心态非常强烈。 

  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明确:作者主观上想通过游览荷塘平息一下自己不宁静的心态,客观上确实在观赏月色下荷塘、荷塘上月色的时侯,作者完全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但是很快又回归不宁静,又重新忧郁起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就是他不宁静的表现。 

  其次讨论局部细节问题。 

  ·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第四段,看作者依次写了什么?又是怎么写的? 

  明确:先写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以及阵阵传来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和脉脉的流水。本段是按照驻足观察的顺序,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来写的。本段可分两层,第一层写静物,叶子像“舞女的裙”,静中写动,写出了动态美。花“袅娜”羞涩”,像人一样娇美,写出了静态美;像“明珠”“星星”,则写出了荷花在想象中的光华。花香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激活了读者的美好想象。第二层写动态。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给读者以不同的感觉。 

  之所以叶子写得多,是当时当地景物的实际情况。作者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由此可以看出本文景物描写的特征,本文的特点是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第四段没有直接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月光的照耀下,月光之下,荷花也是银白色的,这是它和“明珠”星星”的相似点。写荷花的香味,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处飘来的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如在嘈杂的白天,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 

  ·阅读第五段,思考本文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明确:作者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文章似乎仍在写荷叶、荷花,其实不然,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文章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所以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铺”,其好处是什么? 

  解答这个问题,不妨请学生把“照”和“铺”字代人句中读一遍,学生就知道了。 

  明确:“泻”是承上面比喻句“如流水一般”而来的,“泻”字有向下倾的势态。“照”和“铺”字就没有这个效果。 

  ·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明确:“酬民”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至于它的深层含义应该联系作者的心态来看,他不希望过于激烈的行为,他喜欢一种平和的心态,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他做不到投笔从戎,他要寻找安宁平和的生活。对景物的喜好折射出作者的心态。 

  ·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明确:这是使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光与影是视觉形象,作者却用听觉形象来比喻,这就是通感的一种,其相似点就是和谐。第四段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有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这也是通感,把嗅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就是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 

  ·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明确:作者想寻找美景,使自己宁静,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态而不得,当然伤感。 

  ·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明确: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 

  ·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明确: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不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对立、转化。 

  再次讨论本文的评价问题。 

  《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文章的好处。 

  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完全陶醉在作品的意境之中。这个问题不必回答。 

     

  五、熟读成诵  

  要求学生背诵第四、第五、第六段。 

  教师要求学生诵读时要把握好感情的“度”,以含蓄为主,“内在”情感要丰富,表现出优美的“韵味”,语速宜缓,节奏分明。 

     

  六、存疑留问  

  给学生一个探究的题目让他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华的超越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朱自清的一个“梦”。说说你对这个“梦”的理解。

  [1]

《荷塘月色》教案 篇10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一、关于教学对象

  本课文教学对象为中专一年级(第一学期)学生。他们入学以来已经学习教材关于阅读和写作的部分内容,大致掌握了散文文体的阅读方法及基本分析方法,熟悉抒情、说理、写景等散文的各种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阅读、分析散文的能力;学生在前两周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侧重写景的散文《村》,也以学习了侧重抒情的散文《独上西楼》,已经具备对写景散文及对抒情散文的欣赏和分析能力,为欣赏和分析这篇情景融合的散文打下了基础。

  二、关于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通用语文系列教材(提高版)(第一册)(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部分“阅读”,第二单元“感知材料 摄取信息”,第四课 《荷塘月色》。

  2、课文内容分析:

  本课文是现代写景抒情散文,词语的解释和理解比较容易;但本文的写景抒情都比较细腻和朦胧,对一些字词的理解必须到位,所以必须先让学生结合注释熟读作品,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作品的景物和情感特色,体味作品的语言风格,激发学生的意象和情感联想,从而带领学生进入情景交融的境界。

  3、教学重点:

  (1)欣赏和分析作者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叠词等达成的对荷塘月色的成功描写;

  (2)讨论理清作者喜与愁相交织的感情线索。

  4、教学难点:

  作者在作品中流露的“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相交织”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基本感知写景抒情散文情景融合的特点;

  能力目标:领略情景交融散文的妙处,掌握此类散文的欣赏及分析方法;

  情感目标:感受荷塘月色美景。

  四、教学策略

  1、诵读与赏析相结合;

  2、采用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

  五、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

  本课文安排三个课时完成;

  教学媒体:电脑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平台:Microsoft Powerpoint)。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朗读《背影》里的一段文字,让学生猜课文题目。

  2、学生集体回答:《背影》

  3、根据学生的回答导出:作家朱自清,简单介绍。(媒体显示资料)

  《背影》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市,生于江苏省东海县,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北京大学本科毕业后的5年里在江苏、浙江的一些中学任教。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主要作品有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

  4、过渡:

  在《背影》中,他刻画的父亲的背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整篇文章也感人至深。如今,我们又要来学他的另一篇美文《荷塘月色》。

  (二)介绍本文写作背景(媒体显示)

  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他在一封信中表白说:“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带着这种矛盾的心情,他在一个有月光的晚上,独自来到他当时住的地方——清华园的一个荷塘边散步,荷塘月色的美妙及他心中难言的感情促使他挥笔写下了这一美文。

  (三)听媒体示范朗读,扫清字词障碍,预划重点句,明确学练提示中提出的要点。

  1、播放录音,显示生字、要点:

  生字:蓊(wěng)蓊郁(yù)郁、 弥(mí)望、 袅(niǎo)娜(nuó)、 脉(mò)脉、 梵(fàn)婀(ē)玲、

  重点句: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抽查并确定重点句的特征。

  要点:感知语义丰富、蕴有内涵的关键语句,作为领会作者思想感情的信息依据

  2、学生听录音、划字句、思考要点。

  3、过渡:

  以游记的游踪为例引导学生考察作者的游踪(游览过程)。

  (四)分析本文总体架构

  1、提问:文章每个自然段写些什么?

  2、学生小组讨论,由小组代表回答,教师依回答显示幻灯片。

  3、以幻灯片板书为纲,归纳讲述作者的游览过程。

  (幻灯片显示)游览过程:(不宁静)出门——走在小路上(抒发独处的感受)——欣赏荷塘、月色、荷塘四周景色——忆起江南采莲旧俗——回到家

  4、以游览过程为依据引导学生概括各段的划分及写段意。

  5、幻灯片显示答案: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独游荷塘的缘起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小径漫步,勾勒荷塘轮廓,抒发月下独处的感受。

  第三部分(第4~6段)描写荷塘月色。为全篇重点。

  第四部分(第7、8段)回忆江南采莲风俗,表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过渡:

  文章结构简单,描写景致却不简单。

  (第二课时)

  (五)分析本文写景的妙处:荷塘与月色巧妙结合,浑然一体。

  1、学生齐读4-6段

  2、提问。媒体显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

  (1)第4、5、6、段分别描写什么?

  (2)第4段写了荷的哪些方面?

  (3)找出这些段中运用叠字的地方,并试着说明运用这些叠字的妙处。

  (4)找出这些段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分别说明每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3、逐题抽学生回答,并在学生回答后媒体显示答案:

  (1)第4、5、6、段分别描写什么?

  明确:第4段写月下荷塘,第5段写塘上月色,第6段写荷塘四周的景色

  (2)第4段写了荷的哪些方面?

  明确:荷叶、荷花、荷香、荷波。

  (3)找出这些段中运用叠字的地方,并试着说明运用这些叠字的妙处。

  明确:田田、亭亭、等等

  田田:写出荷叶的茂盛;粒粒:写出荷花的晶莹剔透。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

  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4)这些段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分别说明每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明确: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有第4段第②③④⑤⑥句、第5段第①③⑥句和第6段第⑤句

  4、过渡:

  叠词的运用使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优雅精致。

  (第三课时)

  5、以第4段为例,进一步明确、分析修辞手法运用的妙处(媒体显示内容)

  (1)第②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比喻。“舞女的裙”比喻荷叶的风姿。裙与荷叶形状相似;“亭亭”是高颀的样子,与“出水很高”相配。荷叶“出水很高”才让作者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写出了荷叶的动态美。

  (2)第③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拟人、比喻。“袅娜”写荷花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拟人的写法,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情感,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比喻句形容荷花开得不多,“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6、学生体会第4段老师分析过的句子的妙处,试分析第5、6段中其他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

  7、总结:

  课文第4~6段集中写荷塘月色,如第4段没有直接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与月色相辉映,构成月夜荷塘的美景。作者写荷花缕缕清香,微风传送 ,像远方的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优雅宁静的感受,只有在月下荷塘独处的氛围中才会有。在朱自清的笔下,荷塘与月色已经水乳交融在一起了。另外,作者描写荷塘与月色之所以如此成功,又在于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

  8、过渡:

  此文中的景物在作者的笔下真是月朦胧,荷塘朦胧,在这样的朦胧氛围里,人也朦胧。

  (六)讨论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思想感情。

  1、 概述历来人们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看法(媒体显示内容):

  历来人们对此问题看法不同,有以下几种:

  A、表现了闲适的心境,

  B、表现愁闷的心境,

  C、表现对现实不满的激愤之情,

  D、表现美好生活的向往,

  E、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很复杂,既有淡淡的忧愁,也有淡淡的喜悦。

  2、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和课文的旁注进行小组讨论,大组负责人深入本大组各小组进行组织讨论,了解各小组讨论情况,记录各小组讨论结果并作出总结。

  3、教师参加某些组的讨论,引导、调控讨论过程。

  4、各大组负责人指定代表在班上作阐述发言,各大组负责人作总结发言。

  5、教师对讨论进行总结。

  正如课文旁注所说,开篇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确是全篇的“文眼”,定下了文章的基调。这“颇不宁静”,正是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和苦闷心情的写照。因此,他才“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说明作者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颇不宁静”的心情宁静下来。而置身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他也的确感到了某种超脱:“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也正是在这淡淡的喜悦之中,那弥望的荷塘,那田田的叶子,那袅娜的花朵,那屡缕缕的清香,那凝碧的波痕,那脉脉的流水,那薄薄的青雾,那淡淡的云影,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与影和谐的旋律……都让他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安宁。然而,这安宁的确只是暂时的,因为,作者心灵深处的惆怅是难以排遣的,所以,当耳边传来“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时,他便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于是,他不由自主地“惦着江南了”,在江南时,虽然只是教中学,但那时候的日子是多么的逍遥自在呀!他多么想回到江南去,可是现实毕竟是现实,“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了,作者便从梦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闷的现实世界,真可谓“华章写尽池塘色,暂得逍遥悲辛眠。无奈多情延旧梦,荷月如何却尘心。”

  6、过渡:

  依讨论情况临时处理。

  (七)小结:

  1、明确本文主要掌握两个妙处:

  一、写景的功夫。层次性强、运用比喻、通感、叠字等手法详细描写。

  二、融情于景的特色。作者要表达的感情笼罩着全文。

  2、再次播放录音,请学生跟录音小声读一遍课文,参照媒体显示的全文构架,再次体会其中的情和景,并寻找自己还不懂的地方。

  3、幻灯片随着课文泛读的节奏逐步显示全文构架:

  (一)去荷塘的缘由(心里颇不宁静) 淡淡的哀愁

  路上(路—幽僻;树—蓊郁;月光—淡淡)

  感受:对自由的向往(抒情)

  荷叶

  荷塘 荷花 朦胧、清幽、淡美

  (二) 荷香 (静、动、博喻、通感)

  荷 荷波

  塘 流水(泻);青雾(浮) 淡淡的喜悦

  月 月光

  色 牛乳(洗);轻沙(笼) 光影和谐

  月色 黑影:参差、斑驳

  月影

  倩影:弯弯、稀疏

  树木(近、低);远山(远、高) 远景、近景

  四周

  灯光;蝉声、蛙声 以动衬静

  (三)联想江南的采莲 淡淡的哀愁

  4、学生质疑。

  5、师生共同商讨,解答质疑。

  (八)作业:

  1、背诵4-6段,

  2、分析体会5、6段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的妙处,

  3、预习第2课。

《荷塘月色》教案 篇11

  《荷塘月色》说课教案

  平和芦溪中学:叶小敏

  一、说教材

  《荷塘月色》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章。高中第一册的阅读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本单元承担着提高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散文和外国散文的欣赏能力的任务。所以本单元学习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借月夜荷塘美景抒发情怀。文中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所写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的高明之处是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了物境之美。之所以能如此巧妙,归功于传神的动词,巧妙的叠词,以及比喻、通感等修辞。我个人认为课文只是借鉴的范例,因此课文分析不必面面俱到而应抓住最突出的特色,精研细思,从而积累知识,培养能力。所以根据《大纲》要求、本单元学习重点和本文的特点,我拟定本课的学习重点是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而后者也是难点。

  二、说教法

  散文的本质是审美的,所以散文教学很适合鉴赏活动的展开。本文作为朱自清的散文名作,尤其是语言方面有许多值得鉴赏的地方。由此我个人认为本文教学宜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鉴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同时,培养其鉴赏散文的能力。

  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往往是作者心灵的絮语,很适合于朗读,本文就是这样一篇文章。根据本文的特点和《大纲》要求,教学时要加强诵读指导,通过诵读让学生感受作者心灵的律动,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很重要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过程中来,通过自主学习、互相讨论、探究学习内容等形式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

  三、说目标

  1、知识目标:⑴能通过感知全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⑵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能力目标:⑴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散文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⑶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3、德育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四、说课时

  依照目标分为两课时:⑴第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全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⑵第二课时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五、说准备

  1、培养学生预习课文的习惯,布置预习内容。(生字词、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全文感知)

  2、准备好录音机、录音带、学习目标小黑板。

  六、说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设计此环节目的:采用开门见山直入课题方式有利于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对象及任务,使之有了明确的学习方向。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播放录音,指导学生诵读。设计此环节目的:创设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受作者心灵的律动,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流畅朗读,落实《大纲》要求。

  (四)、检查预习情况

  ⒈交流作者生平、写作背景等资料;

  ⒉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

  设立此环节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落实能力目标⑵,同时也为落实知识目标⑴作准备。

  (五)先自主思考,再分组讨论,限时作答。设立此环节目的:调动学生参与,完成知识目标⑴,落实能力目标⑴、⑶。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思考并完成课后练习二、三,为下节课落实知识目标⑵作准备。

  第二课时

  (一) 出示目标

  (二) 引导诵读,为德育目标作准备。

  (三) 检查作业,为落实知识目标⑵作准备。

  (四) 引导学生结合课后练习讨论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落实知识目标⑵

  (五) 小结

  (六) 总结全文,从结构、语言、意境等三方面审美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落实德育目标。

  (七) 布置作业:预习新课。

《荷塘月色》教案 篇12

  教学目的

  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放在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语言特色上。

  2、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请两位同学分别用几句话描绘一下自己印象中的荷塘景色,然后引入课文。

  解题

  1、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 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写作背景

  [提问]:本文写于1927年,这段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什么事情?

  [解答]: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蒋介石、汪精卫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 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荷》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请学生听朗诵带,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

  [提问]:怎么划分层次,并归纳大意。

  [解答]:全文分三大段:

  一段(1): 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点明题旨)

  二段(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三段(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四、释义:

  幽僻:幽深、僻静。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踱:慢步行走。

  弥望:满眼。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

  风致:美的姿态。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梵婀玲:小提琴。

  一例:一律。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碧:青翠欲滴的样子。

  大意:大概的轮廓。

  讲读第一段

  [提问]: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深夜离家去荷塘?

  [解析]:文章第一句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强调了“颇不宁静”,显示了作者的烦躁、不安。而且时间上也不是一天半天,而是几天以来的心情了。我一烦闷便想到外面散步,这就忽然想起荷塘,想到满月的光,于是便离家去荷塘。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不宁静”呢?是不是家里的矛盾?注意联系一下背景来体会可知不是家事矛盾。文章第一段写道:“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孩子安详地睡着,母亲还哼着眠歌,一切都很平静、温馨。“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些举动都体现了作者对家人的关心。可见不是家里的矛盾。联系一下作者所处的社会就可知道,作者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苦闷。这正是作者通过文章表达出来的。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书]: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六、讲读第二段:

  (一)、[提问]:大家看看各小节都写了些什么,总结一下,作者是按什么线索来写的?

  [解答]:按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按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移,有层次地来展示荷塘月色,同时,作者也是按漫步——思索这样一条线索使得情景交融。

  [幻灯片]:来路(2、3)——荷塘(4)——月色(5)——四周(6)

  漫步——思索

  (二)、讲读第2节

  [提问]:请一位学生找出小路的特点。作者在这一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衬托月下小路的美?

  [解析]:曲折、幽僻、树多是小路的特点。幽僻是基本的特点。曲折和树多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

  [幻灯片]: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解析]:这一对比就给以往那种阴冷的氛围蒙上一层朦朦胧胧的诗意。

  形成了静悄、幽寂、朦胧的氛围,这也是笼罩全文的氛围。

  (三)、讲读第3小节:

  [提问]:这一段是讲作者去荷塘的感受,请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怎么理解这种感受?

  [解析]:重点理解这个句子: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作者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来到荷塘边上,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

  [板书]:来 小路:曲折、幽僻、树多(对比)

  路 感受:自由——(苦闷)

  (四)、讲读第4小节:

  请同学朗读第4节,并划出本节的比喻句。

  [提问]: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

  [解析]:先是写了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再接着是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最后还写到流水,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的。 田田(多)

  。 荷叶 亭亭(美)

  [板书]: 零星点缀、白(色) 形态美

  荷 荷花 如明珠、如星星(光)

  袅娜、羞涩(态)

  塘 荷香: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动态美

  象闪电(快)

  荷波 凝碧(色)

  流水:脉脉(态) 静态美

  [讲解]: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先来看这一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 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我们再来看这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提问]: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解析]: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提问]:这种修辞手法以前的课也出现过,试举些例子。

  [解答]:1、“……他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绿》)

  2、“……绿茸茸的草板,象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长江三峡》)

  [解析]: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

  (五)讲解第五节

  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五节,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如何写荷塘的月色。

  [提问]: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

  [解答]:泻、浮、洗。

  [提问]: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

  [解析]: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

  [讲解]: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轻纱,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 如流水—流动

  [板书]: (正面)月光

  泻—轻柔

  月色 青雾:浮、轻纱的梦 光与景的和谐

  (反面)(侧面)

  黑影、倩影

  (六)讲读第六节

  请全班学生朗读第六节

  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讨论]:文章中有一句话“这时侯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似乎真的很热闹,而在刚才的分析中却说,这是个“宁静”的环境,这两者是不是互相矛盾?

  [解答]:(在讨论的过程中拿一支笔从半空扔下,再请全班学生不要发出一丝响声,拿起一支笔从半空扔下。)

  问:哪一次声音清晰?(答案当然是后者。)

  问:刚刚大家是不是很安静,笔落地的声音是不是很响?(是)

  那刚才那个问题还是不是自相矛盾呢?

  这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与王维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提问]:请同学们在这一段中继续找出运用反衬手法的例子。

  [解答]:文中用两个“漏”字,借月光、灯光衬托四周的灰暗,以蝉蛙的热闹衬托内心的烦恼。

  [板书]:

  树:重重、阴阴(沉郁)

  远山:隐隐约约

  四周 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 自远而近) 蝉鸣、蛙叫

  (七)总结:第二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七 讲读第三段

  [讲解]:这一段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

  [板书]: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段文字,即景生情,忽远忽近,善收巧放。最见疏朗又曲折的功夫。

  “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寂寞、苦闷与彷徨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漫步荷塘进入醒着的“梦”境—“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脱现实的环境中,“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沉浸在荷塘月色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却又无法摆脱淡淡的哀愁。“另一世界里的‘我’和现实世界颇不宁静的‘我’拉开了距离。这样的超脱现实的描写越是写得自由自在,则文末写回到现实世界的我也就越显得空虚、烦恼;“路灯是没精打采”的,蝉声和蛙声是热闹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展示出一幅现实世界阴森可怕的图画,巧妙地回应了文首的“颇不宁静”。最后,独步月下荷塘排除烦闷的“我”回到家中,“妻已熟睡好久了”,又再暗示出家中的宁静与和谐反衬出“我”那无法排除的烦闷。那到底是什么造成作者的“不宁静”呢?这不是意在言外吗?那就是作者当时在白色恐怖下隐约地流露出来对反动派屠杀革命者和人民群众的不满的绝妙之笔。

  在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感情是随立足点的变化而变化,这可以用坐标轴来表示:

  感情

  淡淡的喜悦 --------------- 恰是到了好处 我什么也没有

  独处的妙处

  颇不宁静

  淡淡的哀愁 什么声息也没有

  家门 小路 荷塘 四周 家门 地点

  [1][2]下一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