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音乐教育论文(精选5篇)
幼儿音乐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目前这种音乐教学法已经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普及,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奥尔夫受到了达尔克兹体态律动以及现代舞表演的影响和启示,采用将音乐与舞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而创造出了一种既具有原始风格又富有表现力和主动精神的新型音乐教育理论思想。长期以来,我国的幼儿音乐教育模式一直采用以歌唱、乐理知识教学为主体的陈旧教学模式,忽视了幼儿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及情感激发,也忽视了幼儿在音乐学习方面的主动性、主体性以及创造性,所以对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促进我国幼儿音乐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注重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开发,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不会将学习音乐当成是一种负担或任务。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孩子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世界当中,用他们的音乐能力来自由地演绎,从而以独特的方式来抒发自己对音乐、对世界的感悟。当音乐成为孩子的一种本能需求时,孩子们对音乐理论、音乐情感、音乐表演、乐器演奏等,就会掌握得轻松自然,而且非常扎实。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还强调对精神的塑造,在音乐课堂上孩子们会用各种简单的乐器来拍打节拍、演绎节奏,当一群孩子在一起运用不同的声部进行表演时,那种动人而悦耳的交响乐声就这样诞生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孩子们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带给了孩子们集体表演的乐趣,使孩子们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得到了一定的培养。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思想内容
1.原本性的思想观点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以人的自然本性为根本出发点,在音乐教育方面倡导综合性教育的方式。奥尔夫认为,音乐教育应该先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从人性的发展特征开始。奥尔夫提出了音乐教育的原本性,他认为“音乐始于人的自身”。因此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会直接将音乐的理论与知识灌输给儿童,而是通过跳、跑、唱来让孩子自己找到与音乐相关的理论点。在不知不觉的引导下,使孩子对音乐艺术进行理解、感知、想象和实践,进而培养孩子们的创造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等,使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也能够让孩子们的情感、意志、思想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和陶冶,从而完善其人格。
2.参与性的思想观点
奥尔夫认为音乐应该是一种人们自觉参悟的艺术,每个人都应该成为音乐的演奏者与参与者。这种音乐教学思想,区别于传统的音乐理念,也区别于其他以观看他人娱乐为主的音乐行为。奥尔夫认为幼儿音乐教学的最佳办法就是让孩子亲自参与其中,让他们在音乐活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主动意识。奥尔夫提出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游戏活动中,主动接触音乐、亲自去体验音乐,用心去感受音乐,从而发自内心地去喜爱音乐。这种音乐教学理论,并不注重音乐学习的结果,而是更加注重让孩子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去享受愉快、轻松与自由的过程,并且能够主动去参与和创造乐趣。
3.即兴性的思想观点
奥尔夫认为一切音乐教学都应该从游戏着手,从而通过即兴来达到音乐表现的目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将音乐教育的起点建立在即兴创造上,更加偏重于对儿童进行即兴能力的培养,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出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出他们的创造力。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即兴性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音乐教育模式不同,它不会进行填鸭式、灌输式的强制教学。奥尔夫即兴性音乐教学更加注重对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释放,在这种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儿童通过个性化的体验,以及探索式的学习,可以最大程度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理解音乐的内涵。因此,即兴活动是提高儿童音乐创造能力、升华音乐体验最为有效的途径,这也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中最有价值的组成部分。
4.综合性的思想观点奥尔夫提出,应该通过综合开发的方式,去挖掘人类最宝贵的艺术灵气。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能够将动作、舞蹈与音乐整合在一起。奥尔夫认为语言及动作本身就是有旋律和节奏的,就是一种独特的音乐表现形式。这种思想观点使奥尔夫音乐教学更加具有综合性,在音乐行为方式上,突出了歌唱、舞蹈、节奏以及游戏等组合式的教学方法。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实践
1.利用奥尔夫原本的思想观点,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幼儿音乐教育
儿童的说话与走路是其出生之后,家长必须要教的。所以利用语言作为幼儿音乐教学的起步方式,更容易使孩子们感觉熟悉与亲切。语言不需要进行专门的训练及技能准备便可以开始,这也是幼儿教育从儿童熟悉的环境与事物入手的最重要体现,也是奥尔夫原本性教育观念的体现。节秦是语言、动作、音乐整合在一起最基本的要素,节奏的训练是音乐入门所必须的,也是一种教学的方式及重要内容。在语言节奏训练中,教师可以采用匀速的鼓点来掌握一种速度的标准,然后让孩子们采用一种匀速的速度,来依次说出自己的名字。这样孩子们在说出名字时,会感觉很新奇,会对游戏产生深厚的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后,孩子们就可以匀速地说出自己的名字,这种匀速运动也是培养孩子自控力的一项基础性训练。它能够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有序的习惯,也可以将幼儿的日常生活动作融入到音乐教学中去,从而体现出其原本性的教学观点,这也符合幼儿的心理及生理特征。所以结合动作进行音乐教学比较适合幼儿。人本身所进行的动作,大多具有很强的节奏感,这也为音乐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幼儿对拍手、跺脚以及拍腿等动作比较熟练,比如在教《两只老虎》歌曲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拍打出歌曲的节奏。比如在唱“两只老虎时,两只老虎”时,孩子们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拍手,有的跺脚。这样孩子们在模仿与动作的过程中,就能学会如何与他人配合,如何享受音乐节奏所带来的美感。
2.利用奥尔夫即兴性的思想观点,对幼儿进行随机音乐教育
即兴性是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突出特点,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让儿童积极参与与演唱实践,而采取即兴活动的形式来进行幼儿音乐教育,并在其中进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即兴教育讲求的是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以及想象力的发挥。即兴教学的目的不是要求没有音乐经验的幼儿来创作出音乐作品,而是要充分发挥其想象力。教师在这一环节应该起到诱导与启发的作用。比如在音乐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唱一首熟悉的儿歌,然后配上节奏。在引导几遍以后,幼儿会根据学到的知识说出各自的想法。在孩子们拍打节奏的同时,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动作暗示,并配合歌曲声调,轻重缓急地拍击桌面。这样也可为幼儿学习打击乐器提供基础条件。这种教学方法还可在日常生活及活动中进行即兴的实施。
3.利用奥尔夫综合性的思想观点,实现综合性的音乐渗透教学
幼儿生性好动,精力也比较充沛,他们通常是通过感官直觉体验以及经验来获得对外界的认识。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实际演唱来体验音乐和主动接受音乐教育;也可以在音乐教学中结合肢体动作,包括声势、身体各部的动作来感受音乐和传递音乐情感。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合奏、合唱、歌舞表演以及戏剧表演等综合性的表演,来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比如在《小毛驴》中让幼儿拿凳子当做小毛驴,在摇摇晃晃的表演过程中,凳子可以发出踢踏的声音,这样孩子们就可以通过表演创编出节奏。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对幼儿各方面的训练和培养,可使幼儿实现综合能力的提高。
4.利用奥尔夫参与性的思想观点,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传统的音乐教育大多采用口传心授、形式单一的教学模式,其结果只能培养出规规矩矩、行为呆板的“好学生”。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孩子只知道听老师的话,但并不能完全领会学习音乐的真正意义,当然也就无法成为音乐的真正主人。所以,单纯的技能及技巧训练是不够的,应该提倡幼儿的参与性。在幼儿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照顾到幼儿的年龄特点,不能让音乐成为幼儿的学习负担,而是要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培养对音乐的兴趣,进而对幼儿的动作能力进行协调,使其在玩中学,在乐中学,从而分享幼儿音乐学习的快乐。
四、结论
幼儿音乐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我设计了一日生活音乐化活动:在来园活动中,我选取了一些旋律优美、又富有民间特色的乐曲进行播放,让幼儿在游戏的同时,感受民间音乐;在幼儿游戏、进餐、起床后的律动、离园等活动环节播放各种民间音乐,使班级内的每个角落都充满着民间音乐的氛围,让幼儿一进入班级便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民间音乐气息,从而产生愉悦、热情,饱满的情绪,来迎接美好的一天。在浓郁的音乐氛围下,大大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运用多种形式,促进幼儿主动学习民间音乐
在民间音乐活动中,幼儿首先需要欣赏音乐作品,了解音乐性质,引起共鸣,激感,这样才能在此基础上创编动作。为此,我们采用多种音乐教学形式,通过多媒体教学、图谱教学、游戏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来引导,让它们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1.多媒体教学
幼儿受生活经验限制,对民族民间音乐的认识有限,且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占主导,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于一体,化虚为实,创设出教学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充分感知民族民间音乐美,理解和欣赏民族民间音乐美,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想象力。
2.图谱教学
图谱是音乐教育活动中幼儿所喜欢的一种使音乐形象化的教学图像。它能形象、直观地使幼儿感受音乐旋律的变化和曲式的结构,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如,抒情的歌曲,需要用轻柔、舒展的声音来表达,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简洁明了的图画、符号等方式表现图谱。如,三角形、五角星、圆形等。通过生动有趣的图谱,使幼儿的感知更具体、生动,更乐于接受。
3.游戏教学
实践表明: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游戏连续玩上若干遍,仍然兴趣盎然。它符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幼儿好动、好玩,思维具体形象,符合音乐的感知规律,因此,将民间音乐和游戏融为一体是可行的教学手段。幼儿在娱乐的同时,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识运用于游戏的过程中再配合相关的民间音乐,通过引导幼儿探索,根据不同的游戏风格改变游戏规则,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民间音乐游戏活动,使幼儿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
幼儿音乐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1.音乐游戏教学能够很好的锻炼,提高孩子们的表达能力。音乐游戏中,我们老师会让幼儿们去认真的倾听歌曲,老师们还会去示范一些声音与动作,为幼儿接下去的学习做好铺垫。幼儿们喜欢去模仿跟学习他们能够听到看到的一切事物,他们对这个世界都是充满着好奇,充满兴趣的。音乐游戏正好给了他们这样的一种途径,他们能够去尽情的展现自己,通过他们的动作跟声音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一切,这不是在无形中慢慢的一步步的在提高着孩子们的表达能力,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2.音乐游戏能够很好的提高幼儿们的合作能力。在现代生活中很多幼儿他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都比较的任性,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比较严重。他们与人的合作能力在家庭生活中不能够很好的得到锻炼。在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中,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在游戏中幼儿们相互帮助与协作,为了成功的完成游戏任务,团结在一起。
3.音乐游戏能够很好的培养孩子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幼儿的音乐都是取自一些节奏欢快,曲调明朗的歌曲。幼儿们听到这样的歌曲时,它能够使得幼儿更加的健康活泼,让幼儿们体验到音乐的魅力,促进他们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幼儿们好的心态,好的品德,其实就是去培养幼儿们的情感。不同的歌曲能够带给幼儿不同的情感感受。《值日生歌》能够培养幼儿们热爱劳动的情感。《爱护小树苗》能够培养幼儿们爱护大自然的情感等。
音乐游戏的教学方式给了我们很多的帮助,但是在这些教学的实际实施中还是存在着一些我们值得注意的问题。我大体总结了以下的几点问题:
1.孩子们在音乐游戏活动中,我们教师应该特别的去注意孩子们的安全问题。在我们幼儿教育中,其实重中之重就是孩子们的安全健康问题,这也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幼儿因为其年龄的幼小,自我保护能力稍显薄弱,但是幼儿们又是最充满好奇心得年龄,对任何事物都充满着兴趣,喜欢去探索。所以在进行音乐游戏时应该提前先跟孩子们交代沟通好,告诉游戏过程中哪些行为是不能做的。还应该告诉孩子们在游戏中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该如何的去自救,处理紧急情况,比如要及时的去找老师寻求帮助等。
2.在音乐游戏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应该注意好对待孩子们的态度问题。我们在这些活动中应该很好的去关注孩子们,注意孩子的行为表现,然后去了解孩子们的心里活动。尊重幼儿,信任幼儿,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人与人直接的相处,归根结底取决在于两者直接相互的尊重,相互的平等。我们教师在跟幼儿相处的过程中其实也是要给与幼儿跟平等的态度。游戏活动中,不要总是去把幼儿当做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他们其实也有自己的想法,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心与心的贴近,更好的去倾听他们。
幼儿音乐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发展;流变
伴随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发展,德国奥尔夫的音乐教育理论被更多的人所知晓。人们越来越看重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中体现出来的教育价值,众多教育家对这一理论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同时也进行了许多教育实践活动。
一、中国学者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研究
第一,立足于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体系,对奥尔夫的教育思想进行介绍分析和讨论。2000年杨立梅、李妲娜合著了《走向未来的音乐教育》,她们认为当今中国的音乐教育体系亟需改革,随之引入了著名的世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的具体介绍,并且强调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作用;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于2002年出版了《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这本书主要是从各个方面对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进行介绍和研究,并提供了许多教育实例作为研究依据,使文章更具说服力。整本书由许多篇独立的文章构成,比如王德君的《论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与特色》、黄二鹏的《浅析奥尔夫音乐教育》、任华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特点》和察觉民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构成》等,这些学术研究成果大多数从奥尔夫的基本理论入手,体现了作者对奥尔夫音乐教育法的不同认知。
第二,将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带入到儿童音乐教育实践活动中进行研究。比如1986年廖乃雄率先将奥尔夫思想运用到儿童音乐教学研究活动中,其代表著作为《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学法初步》;陈蓉在2009年出版了《从头到脚玩音乐》的儿童音乐教程,她在书中将理论与教学活动的每一步骤都对应结合起来,并且从教学的方法、心理活动等各个不同角度对教学的具体步骤进行归纳分析。1986年廖乃雄将奥尔夫的《〈学校儿童音乐教材〉――回顾与展望》翻译成中文教材,这本书主要是在奥尔夫音乐思想的基础上,提倡家长积极参与到儿童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增强与儿童的互动。并且,这个教材对不同的学习阶段都有一个共同点:倡导人们自己去进行安排和设计。教材中涵盖了众多学者的文章,比如李冰妮的《奥尔夫儿童音乐教育思想探析》、陈雯的《奥尔夫教育理念在幼儿园的运用》、李亚秋的《奥尔夫教育理念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董骞的《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学实施现状研究》等。这些文章大多数是分析了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儿童音乐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意义,并且论述如何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运用奥尔夫思想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各种迹象表明,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我国已经深入人心,许多学者和教育家都在对其进行研究,这有利于改善我国儿童音乐教育的传统方式,促进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表明,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但是现在对奥尔夫思想的研究还侧重于理论阐释方面,真正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还过少,尤其很难见到的是有关幼儿音乐教学的实例分析。所以专家学者理应将目光投向这个点,并进行具体的实证研究。本文从课程设计以及实际教学过程的角度出发,对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与儿童音乐教育的结合进行研究分析。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幼儿教育中的可适性
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与学前教育一样,它是对儿童进行相应的基本知识教育,但不同的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教育让儿童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一个基本方面就是让儿童了解相关的基本音乐知识,如各种音乐符号。在了解知识的基础上教授儿童必备的演唱和演奏技能,使儿童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学会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并通过说、唱、表演等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发掘儿童的音乐才能,同时这也是音乐教育的目的。通过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儿童在认识音乐的基础上逐渐学会理解音乐并感受音乐,在学习的过程中儿童的身心、性格、智力、情感等都获得了全方面的发展。这也达到了通过音乐手段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学前教育目的。所以,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音乐教育对于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相对于儿童而言,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在教会学生基本的音乐知识的基础上让儿童能够理解感受音乐所带来的魅力,增强了儿童的理解能力与感受能力,通过音乐的熏陶,儿童的身心都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对其以后的个人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在这一观点上,许多学者都曾给出了相应的研究。
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则对于儿童音乐的教育具有天然的可适性。奥尔夫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人是作为直接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坐在一旁的听众。教学需要将音乐、语言和舞蹈动作结合起来,通过这种动静结合的方式使人感受音乐所带来的魅力。因此,在儿童音乐教学过程中需要引进弹奏乐器、游戏、跳舞、拍手等多种形式,通过这些形式来弥补单一的音乐教学的枯燥无味,增强儿童的兴趣。让儿童在这样一个有趣的环境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达到音乐教学的效果。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能增强儿童的表演能力与理解能力,对于活跃儿童的思维,增强其学习欲望,协调其反应能力以及促进其性格活泼发展。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
1.基于原本性的思想观点,顺应幼儿的天性
说话与走路是家长在儿童出生后必须要教的内容。将语言作为幼儿音乐教学的开端,有助于加深幼儿对音乐的好感与亲切感。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并不需要进行专门的训练或特殊的准备,仅是借助幼儿对环境与事物的熟悉度来实现对幼儿的教育,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原本性教育观念正是如此。语言、动作、音乐是构成音乐节奏的最基本要素,在音乐入门教学中,节奏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十分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在语言节奏训练中,教师可以通过匀速的鼓点来形成一种速度标准,让幼儿跟着鼓点的速度进教室或者报自己的名字。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幼儿对节奏掌握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幼儿对自我的控制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另外,幼儿年幼,生活经验有限,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创造,但是也正因为这种经验有限,所以幼儿相对来说并没有受到更多的图染,其个性还处于变化之中,对音乐的感知与想象尚未固定,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对画面的理解利用乐器进行丰富的创作。鉴于此,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尽量从生活和自然中选取教学题材,让音乐教学与幼儿的生活相融合,注重幼儿的自主性与个性发展。
2.基于即兴性的思想观点,培养幼儿的想象
事先毫无准备,仅是根据当时的感受进行创作表演的行为即为即兴,即兴性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重要特点之一,主要指通过即兴活动来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同时借此来培养幼儿想象力与创造能力。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与创造力发挥是即兴教育所强调的。不同于以培养没有音乐经验的幼儿进行音乐作品的创作为目的的传统教学,即兴教学旨在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即兴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起着启发幼儿的作用。比如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唱一首幼儿比较熟悉的儿歌,以作示范,然后再配上节奏,让学生跟在后面喝。在引导几遍以后,让幼儿尝试结合所学的内容说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幼儿的倾听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对声音的辨识能力,其中声音包括周围人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等。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倾听不同的声音来锻炼和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在舞蹈教学中,幼儿会根据所听的音乐给出一定的肢体反应。那么这样一个过程,其实就是幼儿对所听到的声音进行想象,然后给予肢体上相应的动作的配合。所以在幼儿教育中增强幼儿的想象力是扎实幼儿音乐基础的关键,是提高幼儿创造能力的基础。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正是凭借其在幼儿想象力培养方面的优势在幼儿音乐教学与舞蹈创编教学中获得广泛的应用。
3.基于综合性的思想观点,陶冶幼儿的情操
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在这段时期,幼儿对外界的认识主要依赖于其感官上的直觉体验以及其自身的一些经验。幼儿对音乐的体验以及对音乐教育的接受程度和好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实际的音乐演唱感受。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一些肢体动作来强化音乐情感的传递,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感受,比如声势、身体各部分的动作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幼儿进行合奏、合唱、歌剧表演等综合性较高音乐表演形式来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另外,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一些操作性材料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它们是辅助教学进行重要力量。比如利用各种形式的音符来装饰教室、餐厅和走廊,在课件为幼儿播放奥尔夫的乐曲光盘,为学生营造出一个适合的音乐学习环境等,且长期坚持下去,幼儿将在不知不觉中将音乐的节奏记住,同时幼儿的内心和情感也将受到此干扰,从而达到用音乐陶冶幼儿情操的目的。
4.基于参与性的思想观点,激发幼儿的兴趣
口耳相传、重复唱练是传统音乐教学所常用的教学手段,在这样的教学下培养出来的幼儿思维规定,趋于僵化,他们是听老师话、听家长话的“好学生”,但却未必是一个真正将音乐学好,领会音乐真意的学生,也就不可能是音乐的主人。所以在幼儿教学中不能仅是对幼儿进行音乐技能技巧方面的训练,有注重幼儿的参与性。将奥尔夫音乐教学与我国的幼儿教学相结合,基于幼儿爱玩的天性,采取游戏的形式,将歌唱训练融入歌曲情景表演之中,实现音乐教育内容与游戏的接轨,做到“寓教于乐”。比如在学习《锯木头》时,可以让幼儿分别扮演伐木工人与木头,让扮演木头的幼儿随着“伐木工人”的动作而变换造型,在增强幼儿对音乐感知的同时,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美琳.幼儿奥尔夫音乐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辽宁省鞍山市为例[J].音乐时空,2023(11).
[2]迟艳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音乐课程中实施的可行性研究[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01).
幼儿音乐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3)12-0193-01
幼儿音乐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幼儿想象力、创造力,还有利于其健全人格和审美情趣的形成。但幼儿音乐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忽视了幼儿兴趣的培养,片面追求教学效率,使幼儿产生厌学和逆反心理。
一、幼儿音乐教学方法
(一)歌词记忆法。借助图片表达内心意图,是幼儿音乐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图片具有意图清晰、表达充分、容易记忆等优势。利用图片记忆歌词的教学方法,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歌曲学习环境,使幼儿更好的理解歌曲内容和情感,进而提高其音乐学习兴趣和效率。
(二)故事引导法。在教学中提高幼儿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至关重要。借助故事讲述,使歌曲更加形象生动,增加歌曲的趣味性,使歌词更容易记忆和理解,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和思想素质,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形态表演法。在音乐教学中,幼儿会很自然把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表达出来,此时教师进行积极引导,使用形态表现法教学,充分尊重了每个幼儿的发展需要,在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发展了想象力和创造力。[1]
(四)探索创新法。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对歌曲进行改编和创造,进一步调动幼儿积极性。幼儿根据自己对歌词的理解,通过优美的动作将其表现出来,各式各样的形态动作,对幼儿音乐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歌曲演唱方式的改变,通过不同演唱方式调动幼儿兴趣,丰富学生音乐经验和实力。
二、幼儿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模式单一化。幼儿园教学中对音乐教育目标认识不充分。很多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过分注重唱歌、跳舞技能教学,忽略了对幼儿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能力的培养。即便是一些艺术性的幼儿学校,在音乐教学上也存在专业化、工业化、技能化的教学特点,严重制约了幼儿音乐教学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幼儿身心和智力的发展。
(二)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幼儿音乐教学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艺术教育又能积极发挥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和健全人格。[2]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教师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心理特征及其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一味追求教学效率,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对幼儿身心发展造成严重危害,盲目追求技能技巧教学,对幼儿期望和要求过高,长此以往会造成幼儿及其家长的逆反心理,进而影响教学质量。
(三)忽视了幼儿兴趣的培养。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多数教师把技能技巧训练作为教学任务,忽视了对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而且教学内容和方式又过于陈旧、简单。为了自身荣誉鼓励幼儿参加各种比赛,给幼儿制造心理压力。久而久之,使幼儿对学习失去积极性和主动性,出现逆反和厌学心理,对音乐学习彻底失去兴趣,从根本上背离了幼儿音乐教学的意义和作用。幼儿心理不成熟,自我意识强,如果所做事情与其兴趣不和,很难保证质量和效率。
(四)教师教学水平有限。目前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教学水平都不高,很多学校在招聘教师时对教师的文化要求不高,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知识素养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所编写的教学方案丰富充实、教学活动设计生动活泼,教学形式多样化,可以积极调动幼儿音乐学习兴趣。[3]
三、提高幼儿音乐教学效率策略
(一)改变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教材。在幼儿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兴趣,采用幼儿喜欢的教学方式。同时,教师对教材内容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找到最佳的教学方式。教学形式要丰富多变,积极添加创新成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如图片记忆法可以传递更多教学信息,且利于幼儿记忆和理解。
(二)提高教师素质。幼儿园的教师招聘应该面向社会公众,积极吸收高素质和高质量人才。同时学校要为教师提供更多培训、学习机会,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强自身素养。组织观摩优质公开课,交流教学验和技能。
四、结语
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音乐教育利于幼儿健康个性的形成,推动学生的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在幼儿音乐教学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尊重学生发展需要,采取有效的音乐教学方法,推动幼儿音乐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懿颖.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许卓娅.论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一种理论框架[J].音乐教育,2001(01).
[3]谢苗苗.音乐教育与幼儿审美能力培养探析[J].武汉市教育研究学报,2007(0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