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报告(精选5篇)
网络舆情报告范文第1篇
(讯)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18日的《2023上半年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显示,微博已经超越网络论坛成为中国第二大舆情源头,仅次于新闻媒体报道。
报告显示,中国舆论的重心迅速向微博转移,网民爆料的首选媒体更多转向微博。今年上半年,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统计的网络热点事件中,18.8%的源头是微博。此前论坛、博客和新闻跟帖作为最主要的网络舆论载体的格局已经被打破。 (编选: 来源:人民网)
网络舆情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舆情;政府决策;情报服务;危机管理
1 开展网络舆情分析的必要性
1.1 网络舆情的含义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
网络舆情的载体包括门户网站、新闻网站、贴吧、论坛、博客、微博等。通过门户网站、新闻网站传播的网络舆情主要是新闻媒体对社会管理者的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政治态度,是经过媒体验证和包装过的舆论;通过贴吧、论坛、博客、微博传播的网络舆情主要是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
1.2 网络舆情的特点
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隐蔽、使用广泛等特点,在传播方式和效果方面不同于传统媒体,除具有社会舆情的一般特征外,网络舆情还具备以下几大特征:
1.2.1 突发性
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事先没有征兆。国内外发生的某个事件,经网络披露后,数小时内就可能发酵成为有重大舆论影响的事件。如“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后,相关消息在微博中疯狂转发,迅速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决策。
网络舆情的突发性,需要政府时刻监控,才能快速作出反应。传统观点认为,官方处置突发事件有“黄金24小时”之说,即在事发24小时内权威消息主导舆论是平息事件的关键。然而,对于网络舆情,传统的“黄金24小时”法则渐显无力,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出了“黄金4小时”法则,即在突发事件出现后,政府要在4小时内理清事实真相,完成各部门协调工作和信息披露文书。
1.2.2 广泛性
随着网络舆论对公权的审判泛化,任何领域都可能成为舆情敏感领域,如政府官员违法乱纪行为、食品安全、征地拆迁等。据统计,2023年的舆情关涉主体中,中央、地方政府机构及官员占了77%。这表明,政府及官员的行为时刻被社会公众“围观”,其行为或言论很容易引起整个网络空间共同反应。
由于政府管理的范围、领域较广,需要定期监测,才能及时发现苗头,制定应对策略,以避免在公开回应时考虑不周,在网络舆情中陷入被动境地。
1.2.3 难辨性
网络技术web2.0的发展,使得网民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者,而网络信息的自由,导致信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既有反映真实情况和民意的消息,也夹带着许多虚假信息、不良信息和非法内容,如造谣诽谤、恶意炒作等。同时,相关主体操控网络舆情向职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在许多网络舆情事件中,有组织地推进舆情传播的行为隐约可见。
舆情分析需要从海量庞杂信息中采撷精粹,帮政府相关部门读网,还原社会真实的矛盾构成。
2 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重要性
2.1 政府对网络舆情的重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我国的公共舆论格局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着党和政府的治国理政。2008年6月1日,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强调:“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2009年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注重分析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分析逐渐成为了解民意的重要手段。
据《2023中国危机管理年度报告》披露,2023年影响较大的危机舆情事件,网络首发比例为67%,其中33%在事发当天曝光。随着网络事件的不断出现和网络民意的啸聚,传统的“捂”、“拖”、“删”、“压”等舆论管控模式和手段,在新的舆论格局面前失去了原有的效力。党委宣传部和地方政府应急办等部门纷纷建立网络舆情监测和定期报告制度,制定舆情研判机制和磋商制度,将舆情工作和政府决策紧密结合。
基于对网络舆情的重视,政府部门纷纷开通微博,与网民积极互动,制度化办理网民留言。2023年底,新浪微博上的政府微博有630个,而截至2023年7月,新浪微博上的政府微博共计5 467个,官员微博共计3 127个。
2.2 网络舆情分析应纳入决策情报服务
目前国内网络舆情监测与研究机构在2008年开始大量出现,主要有4类:第一类由软件公司和传统的市场调查公司成立,技术实力较为雄厚,抓取网络舆情数据能力较强;第二类依托主流媒体,如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新华网,对时事热点和受众心理变化的敏感度较高;第三类背靠高校或学术机构,如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等,这类机构善于归纳、梳理网络舆情的变化和特点,总结一般规律;第四类则由政府部门自身成立,主要监测群众对本地区、本部门工作的反馈,主要设在新闻办、宣传办等部门。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2008年起对全国200多家部级、省级、市级科技情报机构的调查显示,95.8%被调查机构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政府。情报机构是为政府提供支撑服务的重要信息服务机构,为领导决策服务是其服务功能之一。针对政府部门舆情监测任务繁重、人手不足的现状,情报机构应把网络舆情分析作为决策情报服务工作的重要新方向,纳入政府内参工作系列,充分利用服务的渠道优势、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开展网络舆情分析工作,为领导提供及时、客观、准确的舆情信息,帮助政府部门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及时监测,以积极化解网络舆论危机。
3 网络舆情分析的决策服务流程
3.1 准确分析需求
网络舆情需求分析是网络舆情监测的起点。开展网络舆情服务,需要准确把握政府的舆情需求,这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需求分析不准确,虽然不至于“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影响着网络舆情服务的质量、价值和意义。
从操作层面看,了解舆情需求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政府部门有明确需求,可以直接告知情报机构;二是全方位了解政府职能范围和工作重点,通过向政府部门提建议等方式进行沟通确定。由于网络舆情需求是动态变化的,需求分析工作不能一劳永逸,需要在服务工作中通过这两种途径的相互交叉不断调整。
(1)要根据政府部门的管辖范围和基本职能,梳理出网络舆情监测的基本框架,如地区范围、行业领域、舆情集中点等,用以指导网络舆情的收集和筛选,包括搜索关键词的设置、监测网站的选择等。
(2)要站在领导的角度、全局的高度,认真揣摩领导的决策需求。这要了解全党全国工作的全局,了解地区和部门工作的全局,了解当前工作的重点和思路,了解政府的“痛点”和“痒处”,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准政府的脉搏。
(3)情报人员还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和信息意识,能及时捕捉可能对社会稳定带来影响的各种倾向性问题,善于见微知著,以小见大,在表面的“平静”之中看到隐藏的“波动”。
3.2 全面抓取数据
面对繁杂的信息源,情报人员要充分认识信息源特征,熟悉各类信息源的价值所在,建立专门的抓取渠道,并设计出科学的搜集流程,形成通畅的、可靠的舆情汇集系统。
舆情信息的抓取目前有两种实现手段:自动抓取和人工搜集。自动抓取是借助计算机技术建立实时、自动的舆情监测系统,应用网络智能搜索引擎、文本挖掘、主题抽取和人际社会网络等信息技术进行海量信息搜索。人工搜集是多种方式相结合:一是反复设置不同的关键词,利用百度、谷歌搜索并筛选;二是建立专门的队伍浏览舆情主要来源网站,进行人工定期排查;三是聘用“网络调研助管”,密切关注舆情比较集中的论坛。
舆情信息的抓取是网络舆情分析的重要环节,如果是单纯的人工搜集,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另一方面,网络舆情监测软件/平台只能实现有限的人工智能,最科学有效的舆情监测模式是系统和人工的紧密结合。
3.3 认真分析舆情
提供网络舆情服务,信息的抓取和搜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网络舆情进行科学筛选、深度提炼、量化统计和分析研判,为政府提供针对性强、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舆情,以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这是网络舆情服务的核心价值所在。
从操作层面看,网络舆情热点的识别,可以根据新闻出处的权威度、评论数量、发言时间、密集程度等,识别出给定时间段内的热门话题。例如,反映某一议题的舆论在不同时间节点上的变化情况,反映某一议题的帖子的多少,反映某一议题的帖子在论坛总帖子中的比例,等等。
在识别出网络舆情热点后,可以对相关数据进行多维度的分析,例如,对信息的观点、主旨进行倾向性分析,如正面、中性、负面,各方不同观点等;对网络舆情在网络中的传播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如信息来源、转载量、转载地址等。
尽管以上统计分析功能大部分都能通过计算机实现,但计算机不能完全替代人脑,从某种程度上讲,舆情的分析很大程度上依靠人工分析。
3.4 及时反映舆情
搜集和反映网络舆情要迅速、及时,要早发现、早收集、早分析、早传递,注重时效性,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延误。及时的舆情监测和反馈,可以提高决策的针对性,有效解决苗头性问题;迟到的分析则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特别是对于重大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更是要尽早发出危机预警。
危机预警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能否从每天海量的网络言论中敏锐地发现潜在危机的苗头,并依据相关性原理、相似性原理、可能性原理、延续性原理等,进行科学预测。越早预测出舆情危机可能爆发的时间,政府部门就有越充裕的时间来应对危机。
4 面向政府决策的网络舆情服务
为更好地面向政府提供网络舆情分析服务,需要根据政府部门的需求特点规划舆情周期,制定科学合理的舆情程序,设计网络舆情分析产品,如表1所示。
4.1 按周期分
舆情分析产品的提供周期需要根据具体政府部门的舆情压力而定。
舆情日报:每个工作日一期。每天定时对舆情热点进行筛选,对相关话题进行梳理和深度加工,凝练成“标题+摘要”的形式,内容包括当日舆情热点、媒体关注度、网民主要观点等,以短信或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有利于用户及时掌握每天舆情。
舆情周报/月报:每周/每月一期。定期提供每周/每月舆情综述、媒体关注度、舆论主要关注点、网友观点以及处置建议等,有利于用户准确、全面了解网络舆情,并能为决策者提供切实有效的应对建议。
舆情专报:不定期出版。采用“专事专报”的形式,针对某一重大突发事件提供阶段性或全过程舆情监测与分析研判,包括舆情概要、事件描述、媒体关注度、舆论主要关注点、网友观点以及处置建议等。
4.2 按功能分
日常监测:将网络舆情监测作为一项日常工作不间断进行,随时掌握网络舆论的导向、特点和趋势,一旦发现有不利于社会稳定的重大网络舆情,可以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
突发事件监测:突发事件社会影响大、给决策者思考的时间短,如果不及时准确获得最新信息并加以判断处理,产生的后果非常严重。对于突发事件,需要迅速对相关网络舆情进行监测,及时有效地汇集和分析舆情信息。
4.3 按服务范围分
普适类产品:为多个政府部门提供的舆情报告,一次形成、多用户使用,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是人民网公开发行的舆情刊物《网络舆情》。这种产品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舆情报告的使用价值,降低监测成本。
定制类产品:为某政府部门定制的舆情报告,这种产品的优点是非常有针对性,能提供密切相关的舆情,但投入的资源较多。
4.4 按服务手段分
根据网络舆情分析机构和舆情需求部门的实际情况和技术条件,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服务手段之一:
PC客户端服务系统:以技术平台为基础,为用户提供PC定制监测系统,用户不需单独部署舆情采集服务器,只需通过账号、密码登录客户端服务系统的定制平台,自主设置关键词,即可全面监测相关舆情。
手机舆情服务系统:实现舆情监测PC用户端和手机浏览端的无缝链接,弥补了舆情监测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死角。用户可以自助设置监测关键词,自助设定发送时间,自助设定发送手机号。
电子邮件:通过电子邮件主动、快速发送word文档或PDF文档的舆情分析报告。
纸质报告:对文字进行整理、排版,形成内部刊物并打印装订成册,通过专人送阅。
5 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舆情的日益重要,政府需要建立常态的舆情监测和应对机制,以防微杜渐。网络舆情分析工作充分体现了情报工作的本质:为决策服务。网络舆情分析将成为情报机构决策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长远来看,舆情分析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监测的媒体类型可以从网络拓展到电视、平面媒体等;业务链可以从网络舆情分析延伸到舆情软件开发、舆情监测平台定制、舆情相关课题研究、舆情培训、危机公关策略研究等。
参考文献
[1]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8):79-82.
[2]宋占茹.图书馆开展网络舆情分析工作初探[J].情报探索,2023,(8):7-8.
[3]崔薇,曾润喜,王国华.中国网络舆情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情报科学,2023,(1):131-135.
[4]姜胜洪.网络舆情的内涵及主要特点[J].媒体与传播,2023,(3):151-152.
[5]杨玫.舆情分析:图书馆为领导决策服务的新探索[J].图书馆论坛,2006,(5):233-235.
[6]刘毅.内容分析法在网络舆情信息分析中的应用[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308-310.
[7]于家琦.论我国舆情信息机制的完善路径[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241-244.
[8]杨丽娟,张音.走近网络舆情分析师[N].人民日报,2023,(6).
[9]曾润喜,徐晓林.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系统、指标与机制[J].情报杂志,2009,(11):52-54.
[10]罗婷,李成.如何开发舆情监测产品?――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运作模式[J].中国记者,2023,(6):52-54.
网络舆情报告范文第3篇
一、目标要求
1、协调相关媒介客观真实地宣传、推介,形成全社会了解、关心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氛围。
2、以政府网为平台,组织相关单位做好重点工作、中心工作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政策、措施的宣传介绍,提升网民对镇党委、镇政府工作的知情度。
3、纠正失实报道及言论,引导网民正面认识客观事实,及时封堵和删除歪曲事实、诬告陷害、煽动串联、组织策划等不良信息,努力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和舆论环境。
二、工作原则
1、引导正确舆论。对于正面信息及时搜集、上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投稿、发帖、跟帖等形式进行丰富和补充。对于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负面信息进行搜集、上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投稿、发帖、跟帖等形式及时澄清,特别是对于一些有争议性的事件、事故情况的言论,要以强势正面跟帖为手段,掌握舆论主流和导向。
2、疏堵不良言论。对于带有攻击性、串联性、诬蔑性或严重歪曲事实的恶意信息进行搜集、上报,协调网站及有关部门进行封堵和删除,对于涉及违法违纪问题的信息应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三、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控和管理快速反应机制,规范网络舆情收集、研判、报送、处理流程,及时下发管理要求和引导提示,确保及时、准确、有效引导网络舆论。
全镇各单位的任何一位工作人员在浏览网页过程中一旦监控和发现网上负面信息、重要信息、敏感信息,属本单位职能范围内,并已有明确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的,可按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进行跟帖引导,并同时向镇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简称“网宣办”)报告;属其他单位职能范围内,应发扬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及时向镇网宣办报告,由镇网宣办协调处置。对于网络舆情监控所获取的特别重大、特别敏感的信息,以及没有明确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的或事实不清楚的信息,应在第一时间向镇网宣办报告,由镇网宣办向县网宣办报告及处置。
四、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网络舆情监控和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镇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熊同志
副组长:华同志袁同志肖同志
成员:彭同志刘同志张同志吴同志
领导小组下设镇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由彭同志负责日常网络舆情监控和管理工作,网评员由刘同志、吴同志同志担任。各单位要指定专人负责网络舆情监控和管理工作。
网络舆情报告范文第4篇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及信息技术的进步,网络诈骗也以一种新的犯罪形式出现。为进一步提升社会各界对网络安全形势的认知度,提高网民对网络诈骗的鉴别力, 降低网络诈骗的案发率,新华网舆情监测分析中心联合猎律网借助大数据挖掘技术,采集网络公开数据,历时三个月完成《2023-2023年度网络违法犯罪大数据报告》 。《报告》以数据统计的形式对2023-2023年度的16种网络违法犯罪数量、地域分布、受害群体、损失情况及作案手段进行归类分析,对当前我国网络违法犯罪现状及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总结。
《报告》显示,近5年来网络违法犯罪案件的数量不断攀升,网络违法犯罪主要集中 在广东、浙江、上海、福建、江苏等省份,犯罪主体日趋年轻化,社交软件是实施 网络违法犯罪的重灾区。就网络诈骗类型来说,虚假兼职占比高达30%,退款欺诈位 列第二,占比18.2%。网上、金融理财、以及网游交易这三类也极易诱发网络诈骗。《报告》还对电信诈骗行为进行了专门梳理分析。
《报告》指出,网络违法犯罪呈现隐蔽性强、危害性大、犯罪主体年轻化、犯罪对象广泛化、犯罪形式多样化、网络违法犯罪监管滞后等特点。为此,《报告》提出 ,要从加强侦查能力建设、强化网络监管规章制度、优化网络安全技术、加强青少 年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培养良好上网习惯等方面来完善风险防范 措施,同时还要注意证据的留存,以便及时寻求司法救济。
网络舆情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虚拟社会;意见领袖;注意力经济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3)05-0021-04
一、网络舆情的概述
(一)互联网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总书记在《人民日报》考察工作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从胡总书记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有关互联网三个方面的问题:
1.互联网是社会舆论尤其是广大民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的反应平台。
2.这个平台的影响力,传播力,震撼力,变化力,渗透力是我们以前在控制社会舆论工作中从未遇到的,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
3.根据以上的观点现阶段,我们要做的工作任务是艰巨的,难以预测的,要求我们要用与时俱进的观点来观察互联网的动态,时刻警惕这个平台的变化,同时要运用先进的互联网科技知识和管理头脑监测网络舆情的动态,还要结合国家的具体形势,有步骤,有计划的运用国家政策机制,将这个平台运行到良好的轨道上去,达到为国家,为人民利益服务的最终目标。
(二)网络舆情的含义
对于到底什么是网络舆情我国的研究早已开始,只是各家各派的理论观点各不相同,曾润喜博士的观点较为权威: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1]。
笔者对网络舆情的定义也有自己的看法,网络舆情是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在互联网这个特殊的平台上,发表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和社会热点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当这个意见综合具有大量的支持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时,就会成为社会的热点,并促使相关部门加以重视和解决,网络舆情由此产生。由此推论,网络舆情有五个要素构成:网民、社会的相关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时间和空间因素、网络舆情的影响力和强度、网络舆情的正确性选择。以下一一分析这五个主体的含义:
1.网民。我认为这里的网民应该指经常在网上浏览热点焦点新闻并且经常性的发表言论的网民,这样才是真正有效的网络舆情的支持者,据统计,截止2009年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中国网民人数达到3.8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现有2.2亿个博客用户,每天人们通过论坛、新闻评论、博客等渠道发表的言论达300多万条,有六成以上的网民经常发表言论,所以在我国之所以一些局部社会热点问题会迅速形成大范围的甚至全国性的热点,是具有广大有效网民来传播的,因此网络舆情的传播力,影响力是巨大的。
2.社会相关热点事件。我认为这个相关热点事件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具有一定新闻性质,新闻有四个特点,真实,新鲜,简明,精深,这个社会相关的热点事件其真实性有待近一步考证,这和网络本身的虚拟性,随意性有着很大关联,但它一定具备能充分吸引有效网民眼球的新鲜性的特性;(2)这个热点事件是民众普遍关心的话题,容易在网上形成舆论,这个话题往往还是与有效网民的切身利益相关的话题;(3)这个热点事件往往是通过正规合法渠道无法解决,被知情网友爆料出来的,希望能通过社会舆论解决的话题;(4)这个热点事件往往是有媒体参与,使得事件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而且往往有后续报道,使得有效网民得以持续关注。
3.网络舆情的时间和空间因素。网络舆情的时间和空间因素是指网络舆情具有一定的时间阶段性,关于这个重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1)网络热议的事件具有一定的时间阶段性,并随着网民的关注度而发生变化,网民如果持续关注,在网上反映的时间相对长点,反之,在网上反映的时间短一点,例如在互联网上经常出现的某某门事件就是具有很强的时间阶段特点;(2)热点事件的空间往往由点到面,随着事态的发展,由局部扩大到整体,使得舆论的影响力不断延伸,空间范围逐渐扩大,以致形成全国性的声势;(3)网络舆情的空间和时间要素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特点,和媒体的广泛参与是不可分离的,媒体作为扩音器,将热点事件的影响力,渗透力扩展到最高层次。
4.网络舆情的影响力和强度。我认为在网络舆情的五个要素之中,这个要素是最本质的要素,这个要素反映了社会的现状,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民众的心声,甚至可以作为国家方针政策制定的依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网络舆情的影响力和强度往往和网民最关心的话题有着直接的关系,例如据有关资料显示,2023年中国网民最关心的话题在网上搜索得最多的公众话题是住房问题,其次是物价。之后是食品安全、低碳生活、灾害频发、人口普查和大学生就业等。同时,在“十大理财问题”榜单上,房产税、股市、加息、银行收费、人民币升值、住宅限购等,都成为中国网民关心的问题,所以在生活中只要出现了与以上问题有关的事件,立刻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在网络上形成热议话题,成为街头巷议的热点;(2)从反面来看,网络舆情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事先的征兆极其微小,是属于突发性的公共关系危机,由于传播迅速并且波及范围很广,所以破坏性很大,舆情危机发生后,要求相关部门必须迅速作出正确的反应,防止事态的扩大,减少损失,同时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民会利用网络宣泄情绪,因此容易不利于社会的负面灰色言论,所以网络舆情既有正面的积极因素,同时也具有强大的负面因素,这使得如何引导网络舆情成为政府宣传工作的重点。
5.网络舆情的正确性选择。在网络舆情的形成过程中,由于互联网是完全开放的,它拓展了所有人的公共空间,给了所有人发表意见和参议政事的便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网络信息的者,都有选择网络信息的自由,由于互联网的匿名特点,多数网民会自然地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或者反映出自己的真实情绪。因此,网络舆情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现实社会的矛盾,比较真实地体现了不同群体的价值观。同时在互联网上,网民普遍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在对某一问题或事件发表意见、进行评论的过程中,常常有许多网民参与讨论,网民之间经常形成互动场面,赞成方的观点和反对方的观点同时出现,相互探讨、争论,相互交汇、碰撞,甚至出现意见交锋。对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怎么引导,引导网民的舆论走向何方,是否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约束,是否应该将网络舆情的引导法制化建设,如何利用网络舆情,这些问题都会随着网络舆情的发展而逐渐摆到我们工作的桌面上来。
二、传媒网络舆情的监测
在我国网络舆情的监测主要还是依靠国家传媒力量,比如河南省的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走在了全国网络舆论界的前沿,从省级媒体到各地级市媒体,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都在积极的整合,新旧媒体的融合使得网络舆情监测和制定相应的引导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例如新华社河南分社在2023年进行充分的人力,物力,财力的资源整合,在2023年正式成立了以智囊团思想库为中心的多媒体采编中心,尤其对省内网络舆论的监测进行了全方位的链条整合,将网络舆论民情迅速及时的上达,对接高端,采用高层决策,在充分参考国家方针大计的同时给各级领导部门,大型国有企业的高层提供真实有价值的网络舆情资讯,其主要产品《新华社分析报告――舆情监测》用独特专业的视角解析近期发生的网络舆情,供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参阅,为了做到真正的下情上达,其间密切联系各级政府宣传部门及其大力支持成为建立完整的舆论监测系统的不可缺少的工作。
在成立引导正面引导河南网络舆情方向的同时,外部还积极引入专业智力资源,例如在分析国内经济时,聘请国内外知名经济专家樊纲等,对接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原经济区研究院,用经济学专业视角清晰地分析网络经济热点,给予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在制定相应的政策于极大的参考价值,内部则有专业的经济分析师,对各类省内外网络经济热点进行深入的分析,还有大量具有较高新闻素养的工业经济类编辑和记者,为舆情的有效反映提供了必要的智力支持,新华社河南分社利用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国家媒体角色,以全新的视角充分解读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以及各部委的材料,为广大民众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了解国家发展的平台。为了积极迅速响应网络舆情,新华社河南分社出版了相应的舆论监测产品,例如《新华社分析报告――海外舆情分析月报》,《新华社分析报告――河南舆情分析周报》,还有专门针对重大事件的随时舆情分析报告,真正做到了及时,迅速,真实,科学,方向性,舆论引导性,舆情报告的产生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真实科学的数据,是支撑整个报告的基础,这里包括对各类媒体对某个事件的反应的实时监控,利用自己制作的软件和设备,自动随时跟踪和统计网上的网民流量,针对某个事件网民在某个网络媒体评论的总量,言论跟帖,然后得出定量分析的数据,这部分工作的难点不在于使用软件的统计,而在于有些评论和跟帖需要人工来统计,例如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3500开始征收,从9月1日开始实行,这个起征点是参考23万条民众意见得出的,网上对这个起征点的热议空前高涨,各种意见汇集,所以必须依靠人工统计来对网民的意见归类分析,得出数据;第二部分是根据有效科学的数据得出权威的结论,网民的大致意见,观点,使得整个报告更加具有参考性;第三部分是提出合理化建议,例如针对某个公共危机事件应该如何做出措施化解公共危机,如何对大众舆论做出反应,合理化建议是否适合当时的情况,还要考虑到受众的接受程度,这也是整个工作的难点。
纵观整个网络舆情分析控制工作,难点有三:1.随时追踪跟踪和即时统计网上焦点,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要求分析师具有敏锐直接的判断力,能够迅速判断该事件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以及震撼力,是否能构成网络热点,这需要分析师拥有敏锐的新闻洞察力2.随着新旧媒体融合的趋势日益增强,在分析网络舆情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传统媒体对事件本身的反应,这也需要一定的投入3.针对网络舆情事件,需要提出中肯并且具有实施价值的建议也是一个难题,因为许多的网络舆情事件往往是长期得不到解决,由于客观主观原因成为“热芋头”,才在网络形成热议,所以针对这些事件本身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可实行方案也是一个难点。基于以上难点,在具体的工作中,针对实际情况,遵循三个必要的原则:1.忠于网络现状和事件本身的实情,实事求是,真实科学地统计网民建议;2.选取网络热议事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由于网络尚未实现全民的实名制,因此在网络中出现很多情绪化的语言,例如谩骂,攻击,反动言论,还有为了获得高点击率和搏网民眼球之类的黄色图片,这些都是在进行筛选之列,还有一些别有用心之流,为了达到制造舆论的目的,在网上发表一些不负责任,并不能代表网民的真实意图的言论,也需要严加审查;3报送各级高端审阅的报告,一般要代表主流的观点,是网民的真实意图,简单的说要代表民意。
新华社河南分社在做网络热议舆情的优势所在,整体而言是既有科学的数据指向,又有逻辑的分析,对该案件做出透彻而深刻的分析,并对该舆情可能产生的网络影响分析到位,提出了积极有效地正确引导和可行性指导,在这期分析中,将网络舆情的分析做的很到位,更值得关注的有两点一是在这期舆情分析中,网民的观点和媒体的观点成为多种意见的综合代表,说明我国的舆论监测已经逐渐开始关注网民的观点,而网民的观点代表了民声民意,相关部门利用监测部门倾听民意从而局部修改决策是我国民主化进程步伐加快的重要表现;二是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网络舆情监督和分析体系,无论是以新华社为代表的国家媒体导向还是以新浪,腾讯,网易,搜狐,凤凰网,天涯为代表的商业媒体,都在某一个舆论焦点中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并以正面的导向引导着舆论。在新华社河南分社用平面媒介表现舆情资讯的同时,利用网络表现舆情热点也是传媒监测网络舆情的重要方式,和平面媒体相比,网络监测舆情并有效引导舆论则显得更为快捷,迅速,资讯量大,同时更有针对性,综合性,全面性的特点,网络舆情是大社会的小缩影,大民生的小火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所以目前我国网络舆情的监测已经初具规模,以媒体监督为引导兼有向政府相关机构进行决策建议和主流舆论导向的功能,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网络舆情监测的主导力量。
三、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网络舆情引导我认为应该从宏观角度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来从根本上约束网络舆情带来的负面影响;二是媒体应该本着真实,公开,主流媒体引导舆论的宗旨,继续在舆情监督和提出建议意见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三就是网民应该培养网络素养,从源头上维护网络舆情的纯洁度,清晰度和透明度,如果从根本上使网络舆情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小化的有效途径就是从培养广大网民的网络公共安全意识和公共安全素养,从源头把关,可以节省大量的资源,并且取得较好的效果。构建政府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首先要本着两大核心精神来建立长效的具有针对性的引导措施,然后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再来确立行之有效的引导机制,并且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并且建立全民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的认知普及,这两大核心精神就是:1.实现网络管理由围堵向疏导转变2.持续不断的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积极搭建网络舆情信息平台,实施网络问政工程,进一步完善统筹协作、应对处置、综合监管、绩效考评等四大机制[2],加强网络舆情的及时回应和积极引导,把握网络舆情的主导权。媒体作为一个特殊的平台,既包括传统媒体,也包括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主流媒体,对网络舆情的引导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同时如果发挥得当,还可以起到起到1+1>2的舆论效果,因此恰当使用媒体是网络舆论引导的一个有效措施。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办好大河网,新华网,人民网等新闻单位业务考核范畴,定级奖励、定量考核、定期督查。扶持民间网站,大力扶持公信力强、影响力大的民间主流网站,建立以主流新闻网站为龙头,以民间主流网站为阵地的网络管理格局。通过评选奖励,座谈会、网友联谊活动等形式,加强合作交流,增强舆论引导合力。强化正面宣传,积极利用网络媒体海量、即时、互动等优势,以专题报道形式,大力宣传如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题背景,将网民的注意力集中于省内环境的大发展大政策之中,有利于社会积极稳定和舆论导向的正确性。加强网络与传统媒体如报纸的交流互动,在报网互动中提升主题的宣传力。对网上舆论热点特别是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在最短时间内获取,并采用《网络舆情分析》、《网络舆情摘要》的形式及时上报,使有关部门及时掌握网民的社情民意。
同时,建立健全网上舆情的分析研判机制,及时分析舆情走向,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信息。例如针对春节前夕农民工讨薪,春运火车票购买情况等一系列事关民生的大事要事要在网络媒体上第一时间向公众报道,使公众了解真相,并且得知国家出台了哪些政策和采取了哪些便民措施来解决公众的实际困难。网民作为网络舆论的七要素之一,是各种各样的网络热议的源头,我认为这个是控制和疏导网络舆情的根源,让网民积极主动地来有目的有方向同时有助于社会稳定的发表舆论,是最有效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有两条可以试行推广,建立网络实名管理机制,网络实名制势在必行,实名制可以增加网民对网络舆论的责任心和控制力以及向心力,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信用体系,人与人之间交流将更加安全,目前我国已经开始网吧上网要登记身份证这样的举措,以后还要继续加大网络实名制管理的步伐,使得网络真正成为引导有利于国家人民生产生活的舆论集散地。建立网民道德素养体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农村将成为互联网的下一个最有潜力的阵地,据2023年统计中国农民有8亿多,农民占有中国人口的绝大部分,所以网民道德素养体系的建立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农村阵地,但是伴随而来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由于我国农村在教育,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普遍与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的情况下,建立网民的道德素养体系尚且不具备各项条件,所以,网民可以先在城市实施试点,可以将网民的道德素养相关的教育加入到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当中,建立全民的网民道德素养培育,使之成为一种责任和义务,从国民从小接受教育开始就培养上网的道德素养,使之成为一种共识,这样全民网络道德才能普遍实施,公民的网络道德素养才能在主题意识中逐步建立。
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机制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随着微博微信等新的网上舆论形式的出现,舆论的发表将变得更加多样化,自由化,简单化,方便化,影响力也将变得更加深入化和持久化,因此,我们的网络舆情工作将更加复杂化,因此我们的主题是要随着互联网的变化而变化我们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某一种关于舆情监测和引导的研究不能适应所有的变化,这是我们将来舆情工作的重心,但是无论如何变化,我们对于网络舆情的工作核心重点是以疏为主,利用网络舆情认真倾听民众心声,发挥网络对于政府工作的舆论监督作用,利用网络引导正确的舆论,发挥舆论最大化的效应。
参考文献:
[1] 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8).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