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医学证明样本(精选5篇)

出生医学证明样本范文第1篇

中医学是建立在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基础上的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核心的医学体系,它有着敬千年的历史,是一门典型的经验医学。尽管如此,中医学中依然包含着部分循证医学的理论和观点。中医学重视文献的收集与整理,重视运用前人的经验,重视个人经验的总结,强词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强调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强调治疗疾病与改善生活质量的统一性。由此可见,中医学与循证医学研究的本质同样是注重证据,同样注重治疗的安全性与整体疗效。

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传统的中医学缺乏前瞻性的研究,更多的是疗效总结,疗效缺乏量化,可重复性差,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以致许多临床有效的方法得不到承认和推广,一些疗效不确切的方法却被反复用于临床,产生不良后果,严重束缚了中医学的发展。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关文献最早可以追溯到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然而近二千年过去了,中医药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地位依然没有得到普遍承认,究其原因虽然是多方丽的,但缺乏科学的试验方法和客观的评价方法是最主要的。笔者浏览了近2年来的相关文献,体会是有喜有忧,忧多于喜。可喜的是有部分研究者已经自觉地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循证医学的观点和方法,试验中有足够的样本量,有对照组,有客观、量化的评价指标,注重患者的自我评价,更有部分研究将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既重视四诊所得,也重视证型与生化、病理、免疫等指标问的联系,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令人担忧的则是大部分文献的内容仍然停留在个案报告、病例总结、不可比的对照试验以及缺乏大样本、多中心和严格随机对照的试验,所用的评价指标单一或局限,缺乏系统的评价方法。目前的情况是,在国内杂志中,有关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文章很多,但能够在权威杂志上刊登和能够在有影响的学术会议上宣读的文章却极为罕见。因此,要提高中医药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除了需要做很多大量的工作外,最重要的一点是自觉地尽可能遵循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的原则,使研究工作真正具有价值。

在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中如何应用循证医学?

首先,应尽快出版立足于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风湿病杂志。循证医学的根本目的是将证据用于临床实践,绝大部分证据来源于权威杂志,而目前国内仅有西医方面的风湿病杂志,没有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风湿病杂志,与中医风湿病研究有关的文章只能在综合的中医杂志上发表,这种状况制约了中医风湿病研究论文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也不能真实反映中医药在风湿病研究中的地位。因此,出版立足于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风湿病杂志,培养具备专科基本知识和循证医学基本理论的编辑人员,是提高中医风湿病研究人员的科研素质,保证研究论文质量和水平的前提条件。

其次,开展对证型规范化、客观化的研究。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辨证又是其中的关键。传统的中医是通过医生埘患者的“望闻问切”,经过综合分析与归纳,确定疾病的最后属性,判断的结果既受患者陈述的干扰,也受医生临床经验的影响,因而缺乏重复性。如果没有统一、规范的证型,就不可能进一步开展疗效的研究。阅读近年相关文献,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分型可渭五花八门,虽然国家中医药局曾颁布过6种证型作为研究规范,但由于缺乏大样本的流行病学研究,且疾病本身存在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的特点,因此常出现6种证型以外的其它证型,如寒热错杂型、虚实夹杂型等。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开展以地区为单位,多机构参与的大样本的证型研究,经过评价分析,确定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证型与次要证型。要使证型客观化,就必须制定类似西医诊断标准的辨证标准,在辨证时严格参照辨证标准进行辨证,这样才能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第三,提倡多个单位的协作,协定卡¨统一的对照组。循证医学认为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所得出的结果可靠性最高。这样的试验是目前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中比较缺乏的。因此,对于一些临床报道较多,有一定疗效的方剂或成药,如桂枝芍药知母汤、雷公藤制剂等,采取多个单位参与,收集尽可能多的病例,设计出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临床研究,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对照组的设置是评价研究结果的重要指标之一。笔者认为,在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中,不必回避与西医疗法的直接对照,原因之一是中医药治疗的疗效是肯定的,其次是为了与世界医学接轨,使中医疗法得到国际公认。所以在需要设置对照组的研究中,国内可以协定将国际上普遍承认的治疗方案作为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如NSAIDS+MTX或NSAJDS+MTX+ SASP等。

出生医学证明样本范文第2篇

一、英国学生签证申请中,哪类学生需要提供出生证明呢?

1.一般情况下,申请T4普通学生签证,如果担保金存在学生本人名下,出生证明就不是必须的材料。如果学生的担保金存在父母名下,则需要提供出生证明。

2.申请T4儿童学生签证的学生也需要提供出生证明。

3.申请访问类型签证的学生,一般情况下,担保金都是来自父母,也是需要提供出生证明的。

英国签证出生证明模板

二、学生可以提供那种类型的出生证明?

学生可以提供以下三种形式之一的出生证明:

1.学生出生时医院开具的出生医学证明。这种证明一般1996年以后出生的学生都有正式的,但是由于我国1996年之前没有统一格式,所以学生持有的出生医学证明样式不一,存在很多信息不全,资料错误的问题,有的学生甚至没有出生医学证明。

2.独生子女证。一般学生是独生子女的,都有这个证明。所以,没有出生医学证明的学生,可以用独生子女证代替。

3.以上两个都无法提供的学生,可以提供当地派出所开具的亲属关系或户籍证明,从而证明学生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可能很多学生会有疑问,户口本上已经可以证明学生与家长的关系,为什么还要提供出生证明?其实这是英国签证申请材料清单上要求的一项,所以,我们都需要按照要求提供。近年来,签证官也在出生证明的核实工作上也更加严谨,也有一些由于出生证明问题被拒签的同学。因此,大家一定要重视签证申请时提供的这个材料,根据自己的签证申请类型,确定是否需要提供,并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提交什么样的出生证明。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特殊案例来进一步了解出生证明的重要性。

案例背景:

张同学,生于1993年,当时其母正在外地一村庄走亲戚,突发急症,于是在当地诞下张同学,随后,由于母女身体情况恶化,随即转入镇上更大一点的医院急救。由于当时情况紧急,张同学出生后,父母并没有要求当地开具出生证明。四年后,其父觉得此事欠妥,于是返回张同学出生的地方,索要出生证明。当时的接生员说自己并不了解出生证明如何开具,于是,将当地空白的出生证明模板盖章后给了张同学的父亲,告知其自己回家填写即可。张父回家后将盖章空白件妥善保存,已被不时之需。

20xx年,张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英国夏令营活动,需要办理签证,并被要求提供出生证明,其父拿出当时村计生办给的空白盖章件,自己将学生信息填写完整后递交了英国使馆。几天后,张母接到使馆电话,核实出生证明的问题,张母如实地回答了出生证明是自己爱人填写的情况,并且在被问到学生出生时的医院名称时,错误地说成了后来镇上的医院,使馆进一步调查当地医院,院长由于已换任,称自己不了解情况,也无档案可查。学生最终签证被拒。张同学在国内读的是2+2项目,目前已经在国内完成本科前两年的学习,将赴英完成后两年学习,最终将拿到中英两个大学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但是上一次的签证结果,由于提供了虚假材料,可能导致其这次签证被拒,甚至十年拒。这样的话,可能再也没有去英国读书的机会。

应对措施:

张同学由于当时没有看到拒签信原件,所以我们不能准确确认第一次签证被拒的原因。但是根据张同学提供的情况,我们基本可以判断是由于出生证明不实的问题被拒,这种由于假材料被拒签的,如果再递签证,可能被十年拒签,影响非同小可。张同学的签证申请,属于T4普通学生签证,且担保金存在自己名下了,理论上是不需要提供出生证明的。但是为了这次签证可以顺利通过,我们在提交必须材料的同时,额外提供了全家户口本,村委会开具的出生证明,镇卫生院开具的出生证明,接生员写的情况说明,并在司法机构做了亲子鉴定。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帮张同学写了一封解释信,说明了当时情况的紧急性,以及母亲由于转院才说错了学生出生医院的名称,并且诚恳地对上次自己填写出生证明的事情致歉,解释了这也是由于当时办事员专业质素的缺失造成的。而当时,医院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并解释了院长换任不了解情况的问题。最终,张同学顺利拿到了签证。

出生医学证明样本范文第3篇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近20余年来国际临床医学界所倡导的学科发展方向之一,被誉为21世纪的临床医学。著名临床流行病学家David Sacket教授将EBM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意愿,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病人的治疗措施”[1,2]。

作为反映新世纪国际医学发展趋势的新生事物,循证医学在国内一经引入便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其与中医学的内在联系一直都是众多学者争论的焦点[3,4]。但抛开争论,循证医学作为一种科学的模式或者说一种科学的方法学引入中医临床,为中医现代化服务这一观点已经成为共识[5]。另一方面,在西医作为主流医学的当今社会,中医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尚难以用客观、准确、可重复的实验数据说明其疗效,长期被拒于科学体系之外[6]。而循证医学作为一种新的临床思维理念淡化了基本原理的研究,仅对临床疗效作出客观的评价。这对于以疗效著称的中医无疑是一次被世人认可的机遇。

1 临床中医师的循证医学实践

循证医学实践的目的是解决临床问题,包括认识和预防疾病,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应用有效的措施改善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这些都与临床医生紧密相关。但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多方面条件的制约,中医师在临床实践中仍是依靠经验和推论来进行临床决策的。而各个医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不尽相同,各自师承和自己形成的经验不尽相同,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存在不少弊病[4]。我们在临床常可见到对同一个病人,不同医生的辨证或方药也不尽相同,治疗的效果也就不一样。这样既不利于患者疾病的诊疗,也不利于医生治疗水平的提高。循证医学实践为临床中医师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重要手段。

1.1 掌握循证医学知识,接受循证医学指导 循证医学要求临床医师在工作中不断提出问题并通过严格的检索挑选和评价文献来回答这些问题。因此,中医临床要实践循证医学,首要的条件是作为实践循证医学主体的临床中医师必须摒弃循证医学是西医的事,与中医无关的思想,自觉接受循证医学指导。一是认识循证医学的本质、意义、价值,提高实践循证医学的自觉性;二是熟悉循证医学的基本内容、基本精神和主要步骤;三是掌握实践循证医学的各种知识、技巧,特别是快速、有效地查询相关文献资料,正确阅读、评价医学文献的基本技能,提高实践循证医学的能力[7] 。

1.2 借助循证医学方法,寻找最佳中医证据 按循证医学的定义,临床循证实践应有科学依据,强调按证据办事,而证据是已有的研究结果。目前,中医学的证据有三类[8]。第一类是四大经典,尤其是《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基本上是现在中医学证据当中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证据。第二类是四大经典之外的医学著作。这部分证据内容广博,数量繁多,其证据水平也参差不齐。第三类证据是按照现代科学思维方式研究所得到的临床证据。这些文献所报道的证据,从古至今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工作,尤其是具有中医特色的病案医话,在更广大的范围内指导着中医临床。临床中医师在循证医学实践中应重视第三类证据的质量和运用,但不能否定和排斥前两种证据。随着中医循证医学体系的建立和研究方法学的改进,今后势必对于已有的中医古籍文献进行评价,以加入到更高级别证据当中去运用。

1.3 尊重患者自我意愿,完善临床诊疗决策 查询文献所获得的结果是所有研究对象的“平均效益”,而我们主管的患者并未在研究中,其特点可能不同于文献中的研究对象。因此,在将临床研究证据应用于具体患者时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相应调整[9]。

证据是循证医学的基石。遵循证据是循证医学的本质所在。循证医学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主张,将现有最好的研究证据与医生的临床实践和患者的选择三者结合起来综合考虑,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为每个具体的患者服务[10]。其核心思想就是谨慎、明确、明智地应用目前最佳医学证据对每个不同健康状况的人作出正确的医疗保健决策,进而对每个不同患者的健康问题提出更为完善合理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体现中医的特点,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2 结 语

中医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逐步形成完整的理论及精湛的医疗技术,在世界医学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医来源于实践,具有确实可靠的临床疗效。临床中医师在工作中引入循证医学方法,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医特色的中医诊断、疗效、治疗方案评价体系,必将为中医临床实践注入新的活力。正如陈可冀院士所断言:“循证医学在中医药研究中广泛应用的时候,也是中医药真正走向世界的时候” [3] 。

【参考文献】

1 Sackert DL,Rosenberg WM,Gray J A,et al.Evidencebased Medicine:what it is and what it isn′t.BMJ,1996,312:7172

2 张鸣明,刘 鸣.循证医学的概念和起源.华西医学,1998,13(3):265

3 罗云波.论中医与循证医学.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2):4

4 邢 斌,颜乾麟.循证医学时代中医学如何发展.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7(2):87

5 胡镜清,谢雁鸣,刘保延,等.循证医学在中医药界及其临床应用认识的初步调查.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4,4(10):737

6 徐厚谦.从循证医学观点思考中医药的发展.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4,21(1):47

7 朱方争.临床医学生学习循证医学的作用.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20(1):6162

8 顾锡冬,张 勤.浅谈中医循证医学.江苏中医药,2008,40(2):7173

出生医学证明样本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学检验;检测系统;性能评价

1评价实验的内容

评价实验大致上可分为3类:

1.1检测系统的特性

(1)患者结果可报告范围:这是评估的前提;

(2)分析灵敏度:是检测系统的可报告定量结果的最低限,也是整个可报告范围的起点。

1.2需证实的基本性能

(1)精密度:分批内、批间和天间的重复检测,以天间的标准差计算该均值下的随机误差;

(2)准确度:进行方法学比较实验,并计算系统误差;

(3)总误差:由不精密度和不准确度估计总误差水平,判断检测系统的可接受性。

1.3检测系统整个分析性能的其他内容

(1)分析特异性。

(2)参考范围的建立。

(3)其他必要的性能。

检测系统性能评估的最低需求:精密度、准确度、可报告范围和临床参考区间(正常值),即医学检验部门必须至少对所选用检测系统的这4项指标进行验证。对于低值在临床上特别有用的项目,还需加做分析灵敏度。

2评价实验的目标

评价实验进行之前应首先确立目标或标准来判断评价实验的成功与否。通常有3种可能的性能和目标类型可供医学检验部门工作人员使用:(1)医学目标:临床医生可接受的性能,如由检测项目生理学变异得出的精密度目标;(2)管理目标:保证医学检验部门的本身可接受的性能;(3)厂商声明:由制造商声明的性能,往往可以在试剂说明书中获得。医学检验部门工作人员应注意上述每种类型的目标都有其优缺点。虽然在文献中有很多关于医学目标的理论文章,但是在实践中临床上和医学检验部门很少能沟通[3]。厂商声明作为一个销售的工具,更多地是为了争取客户,然而可能造成超越医学的实际需求。医学检验部门管理人员应确定一系列的定量目标以评估评价实验的结果。当定量目标评估结果一直不理想时,医学检验部门不可使用没有证实性能特征的每个分析。如果医学检验部门一直不能建立定量目标,分析性能不能被评价,那么最后医学检验部门可能将陷于分析方法学的、临床医学中的和行政管理上的诸多问题的困扰之中。

3评价实验的类型

(1)建立:通常由制造商进行,在产品研发阶段用来描述其操作性能特征; (2)证实:通常由制造商进行,确保其产品设备性能满足使用者(如医学检验部门)的需求;(3):通常由制造商进行,显示特殊的性能规格和一系列满足的规格;(4)验证:由医学检验部门进行,验证所使用系统获得预期性能方面的能力。不同评价实验的类型决定了评价实验方案的不同。简单来说,由制造商进行的建立、证实或确认实验往往需要大型的、相对复杂的实验方案,而由医学检验部门进行的验证实验的实验方案则要求简便、实用、易于操作。

4评价实验的方案

各仪器厂商在进行性能确认过程也有各自的评价方案。不同方案繁易不同,可以满足不同类型评价实验的需要。

(1)精密度:仪器厂商如强生公司的Vitros系统验证实验方案中提出了精密度指数的概念。使用Vitros系统重复检测强生公司的生化质控品,计算批内变异系数,与厂商声明的变异系数比较后得到精密度指数,并以1作为评价目标。如精密度指数

(2)准确度:即检测均值与真值的一致性,它们的差异称为“偏倚”,亦即系统误差。度量准确度亦以不准确度即偏倚来表示。系统误差是组成总误差的重要部分。对于系统误差,医学检验部门必须通过代表性的患者样本进行一个方法比较试验来确认。

(3)总误差:总误差反映了检验部门对检测性能的估计,是判断检测系统可接受性中最重要的参数,检验结果内具有的总误差,常以95%或更高可能性出现的最大总误差量表示。若这样的总误差低于临床允许误差,则医学检验部门可认为该检测系统可以用来检测患者样本。总误差是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加成,所以通过对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评估可以得到对总误差的评估。

(4)患者结果可报告范围:定义为患者样本未经任何预处理,由检验方法得到可靠的结果范围。可报告范围的高、低值应是检验方法所能达到线性限。所以患者结果可报告范围可视为对系统线性范围的验证。线性反映了分析结果与样本的浓度或者活性之间的比例关系。

(5)参考范围:医学检验部门必须为检验项目提供可靠的参考区间,才能使临床对健康普查者的检验结果作出判断,对患者检验结果有大致的了解,发挥检验报告的作用。依据所有参考值的分布特性以及临床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进行归纳分析后,确定参考范围中的一部分为参考区间,区间的两端为参考区间的限值,分为低参考限和高参考限。一般情况下,常选择95%分布范围的大小表示参考值区间。

(6)交叉污染:患者样本的交叉污染是另一个重要的性能参数。如果清洗机械装置、稀释设备或仪器共用反应杯出现问题,即存在有交叉污染的可能。当准备使用新仪器或定期保养维护后,证明不存在交叉污染是非常重要的。

(7)分析灵敏度:医学检验部门也应评价新仪器的分析灵敏度,即可检测的最低分析物浓度。分析灵敏度可通过空白或阴性样本的分析来检测,并计算分析信号响应。当使用质控溶液时,应选择一个基质合适的样本,因为水为基质的样本与阴性血清或包含其他代谢物的尿液,可得出非常不同的结果。分析灵敏度一般被定义为一个阴性样本的5次或10次重复测试的平均结果的2~10倍的标准偏差。分析灵敏度应与分析的可报告范围相区别,最低的可报告限通常被定义为精密度≤20%时的分析浓度。

(8)分析特异性:即潜在的分析干扰。当安装一台新的仪器时,应注意普遍的干扰,包括溶血,脂血和黄疸。药物和其代谢产物是其他潜在的干扰。医学检验部门执行新药的临床试验应特别警惕潜在的分析干扰。

5结论

总之,新的检测分析系统提供了改进医学检验部门检测质量并进一步保证测试结果的机会。现今分析仪器的种类和分析的项目繁多,描述分析的性能可能是件令人头痛的任务,组织和协调资源是成功安装仪器的关键。一个好的计划将使医学检验部门更好地安排分析仪器的替换,更好地进行仪器的验证,以保证工作中高质量的测试而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王永伦,付书南,潘娟,童华波. 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实

验教学改革探讨[J].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7, (01)

[2] 侯新丽. 影响检验质量的常见因素与对策[J]. 中国误诊

学杂志, 2005,(04)

出生医学证明样本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循证医学;外科临床;教学

[中图分类号]R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23)-7-190-01

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伴随着近几年中禽流感的爆发、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更进一步推动着医学领域的发展,在金融危机时代,奥巴马为推行新的医疗体系改革在美国各地游说,在美国掀起的医疗改革的浪潮,要求为民众提供更加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这就需要最佳的医疗决策,而医疗决策依据于最佳的证据,对此,我们要以循证医学的思想去解决这些问题。

1 循证医学的概念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即寻求最佳科学证据的临床医学,循证医学思想的阐述在20 世纪70 年代首次由英国流行病学家、内科医生 Archie Cochrane 提出,循证医学一词首见于 1992 年JAMA 上发表的文章。国际著名临床流行病学家、循证医学先驱、Cochrane 协作网首任主席 David Sackett教授于2000年将循证医学在1992年的定义(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来确定病人的治疗措施)修订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病人的治疗措施[1]。

2 循证医学与外科临床

循证外科(evidence - based surgery ,EBS)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之上衍生出来,循证外科(实践)要求依据病人的个体情况 ,以 RCT与 Meta 分析获取的研究证据为基础,这些证据的取得要遵循统计学要求即随机、对照、盲法三项基本原则。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经科学、真实、可靠的综合评价后作出临床决策,制定出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2]。

2.1 循证外科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循证外科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使得乳腺癌手术方案的改革成为EBM应用的经典。乳腺癌手术术式的改革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18 世纪英国 Benjimen 采用全乳切除 ,1852年Paneoast 提倡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1894年 Halsted和 Meyer设计使用根治术,Patey 和 Auchincloss 提倡改良根治术 , 直至 1983年 Fisher 提出保乳手术的理念。同时各种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基因治疗等相继应用于临床[3]。

现在常用的乳腺癌手术方式有: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全切除术及保留的乳腺癌切除术。Halsted制订的的乳腺癌根治术切除范围包括:整个、胸大肌、胸小肌及腋窝和锁骨下的淋巴、脂肪组织。Halsted术已近百年, 被奉为经典手术。但在1984 年, 美国公布NSABPB-04 1700例随访15年的前瞻性RCT 结果, 比较H alsted术、全乳切除术和全乳切除术加腋淋巴结放疗三组的远期效果, 发现其生存率并无差异。统计分析显示:1984年前, 美国统计乳癌手术中Halsted 术占 45% , 而 1984 年统计仅占0.4%。说明RCT 结果迅速为大众所接受并改变术式。1992年,参加临床试验医师协会NIH公布RCTs 综合分析, 对1、2期乳腺癌行局部切除术与全乳切除术做出比较,并对腋淋巴结转移是否需要化疗做出总结,病例总数多达75000 例。结果确定保留加放疗与全乳切除术效果相同, 术后辅助化疗显著提高 10年生存率。这就是循证外科, 是运用RCTs 综合分析求得明证而推动治疗变革和进步的范例[4]。

在瑞士St.Gallen每两年召开一次的乳腺癌会议,是欧洲关于乳腺癌早期临床综合治疗的高级别的会议,被称为St. Gallen 共识。该指南强调对有不同转归趋向的乳腺癌患者实行更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法。St. Gallen 共识与美国《NCCN 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成为当今乳腺癌标准化治疗的基石, 为世界乳腺癌手术的规范治疗、改革与发展起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2.2 循证医学对合理配置、医疗手段提供了临床数据支持

循证医学对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临床医生选择合理的医疗手段提供了丰富的临床数据支持,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医生已完成的器官移植中各种免疫抑制剂的卫生技术评估 ,普外科医生已完成的胃癌术后化疗方案的评估 ,神经外科医生正在进行的 GDC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评价等,这在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为卫生主管部门、临床外科医生制定合理方案提供最佳的决策依据[2]。

3 循证医学与外科临床教学

欧美发达国家的医学院校已经把临床流行病学这一循证医学的重要的理论基础纳入到基本课程之中。 因此我们要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教学模式,运用"病案式"教学,在实际的临床病例中贴切的、以亲身经历学习,这样会更加记忆深刻。

3.1 循证医学与其他医学模式

传统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在外科教学中发展我国传统的临床医学教学方法,重知识传授、重课堂教学、重教科书,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由此培养出来的临床医学生,尽管基础理论和基本训练较好,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足 [5]。要想改善这一现状,就需要以循证实践(evidence-based practice)的方法去解决,循证实践是以EBM的基本概念为基础拓展开来的, 包括三个要素: 搜寻最佳的临床研究证据、结合临床医生的专业技能及临床经验、充分考虑患者的愿望和选择权利。其包含 5 个步骤:① 将临床医疗实践中的信息需求转变为需要研究的临床课题;② 有效地检索、搜寻回答有关问题的最科学、可靠的证据;③ 对所获得的证据进行真实性和临床实用性的严格评价;④将评价结果与医生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病例结合,并加以应用 ;⑤对应用的效果进行后效评价。EBM把获得的现有证据进行强度分级,共 Ⅵ级[1]。(表1)

表1 循证医学证据强度等级分级

其中Ⅰ、Ⅱ级被认为是具有金标准的指导作用[6]。

现代医学生要学会运用循证医学的思想搜寻最佳的证据,学习利于便捷的网络搜索、追踪相关的文献,特别是在外科学领域中各专业都缺乏充足、高质量证据的情况下,更要学会应用medline、PubMed、Cochrane协作网以及Cochrane library等相关工具,独立的搜集分析相关是文献,做出正确的判断,以指导临床决策,由被动的接受转变成积极的汲取,这样才符合现代医学的要求。

3.2 运用循证医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具体实施内容为:(1)医生将最新的针对病人个体化的诊疗方案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告知病人及其家属,让病人在医师的指导下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2)同时提高院方的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也是有效缓解医患紧张的重要的方法;(3)医疗费用一直在医患关系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一些贫困的家庭收入低微,如果病人的治疗效果没有达到理想性的要求,那么势必会造成医患间紧张的局面。因此,这就需要医护工作者依据循证证据选择适合每个病人的个体化诊治方案,对病情认真的分析,减少误、漏诊率,针对特殊的病人选择符合成本-效益的治疗方案,只有这样才会在医患关系中达到双赢,在医疗实践中真正践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Sakett DL,Richardson W S,Rosenbu rg W,etal.Evidence2Based M edicine:HOW to practice andteach EBM(second edition)[M].Edinbu rgh:Chu rchill,Livingstone,2000:385.

[2] 李幼平,熊鹰.循证外科学探索[J].临床外科杂志,2004,12(1):2-3.

[3] 杨春明.乳腺癌治疗的现代概念[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8,15.

[4] 张应天.循证外科[J].临床外科杂志,2000,8.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