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安全检测报告(精选5篇)
网站安全检测报告范文第1篇
1.1设备运行状态监测
配电网设备运行状态监测基于温度、电流、湿度等特征量,主要监测配变接头温度、设备接头温度、低压柜出线电流、线路接头温度、电缆终端头及中间接头温度等。在需要进行温度监测的配电网设备上安装温度传感器,监测设备变化情况,达到预警值,就发出报警信息。配变接头温度监测,采用无线温度传感器实现接头温度监测,当配变接头发热时会被传感器感知,并将检测到的温升值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到后台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展示、告警。低压柜出线电流监测,采用不同规格的低压配电综合传感器节点,实现三相线路的电压电流在线监测,同时可监测空气开关的触头温度。线路接头温度监测,采用无线温度传感器实现配电网线路接头温度的在线监测。
1.2运行环境状态监测
配电网运行环境监测基于温湿度、水浸、水位等特征量,主要监测站所室内及柜内环境温湿度、站所渗漏水、电缆沟水浸状态、水位状态等。站所室内及柜内环境温湿度在线监测,按需安装相应的无线温湿度传感器,实现室内及柜内环境温湿度在线监测。站所渗漏水监测,在室内合适位置安装水浸传感器,检测站所渗漏水。电缆沟水浸状态、水位状态监测,在站所的电缆沟内布置水浸传感器,实现电缆沟的水位、水浸状态监测。
1.3安全防护
配电网安防基于开启状态、烟感、振动等特征量,主要监测站所门、电缆盖板状态、烟感、杆塔外力破坏、杆上配变防盗等。站所、柜
门状态监测,采用无线门磁传感器实时监测各类设施的门开关状态和动作次数,并辅以无线振动监测,判断是否存在各设施门遭外力破坏的情况。电缆沟盖板状态监测,采用在电缆沟盖板在安装门磁传感器方式,监测电缆沟盖板是否有异常打开的行为。站所烟感监测,在室内部署感烟传感器,实现室内烟感在线监测,实现火灾预警或告警。杆塔防外力破坏监测,采用在杆塔上安装倾斜传感器和相对位移传感器等,实现防外力破坏监测。杆上配变防盗,在杆上配变及台架上选择合适位置安装防盗螺栓传感器节点、张力传感器,实现配变防盗检测。
1.4系统构成
系统架构采用典型的三层架构,在感知层采用的是基于统一信息模型的各类传感设备,采集设备状态量和环境信息,在网络层遵循统一通信规约,按统一的标准协议实现传感器数据的传输,应用层建立配电网状态监测系统平台,综合分析和判别多种传感器的感知信息,过滤无效信息和各种错误信息,形成可信告警判据,正确判断设备异常、环境异常和破坏、盗窃等行为,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构建运行状态监测、运行环境监测、综合安防、预警报警、分析统计、在线查看、历史数据查询等功能模块。
2实际应用
2.1配电站所现场配置
在10kV水曲巷站、观湖铂庭站等配电站所按照方案进行配置,综合各类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判断,实现设备温度监测、环境温湿度监测、门状态监测、低压出线开关电流与温度监测、电缆沟水浸、水位监测。
2.2架空线路及配变
在10kV中央线进行试点,在柱上开关、柱上配变等设备的接头上安装温度传感器以实时检测其工作温度,同时在柱上配变安装防盗螺栓传感器节点、张力传感器,在电杆上安装倾斜传感器和相对位移传感器等以检测其是否受到外力冲撞而倾斜,保障架空线路的正常运行。以柱上配变为例,在配变台架上布设2个防盗螺栓节点,在配变上布设电子围栏、张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外力拉扯、割断电子围栏的钢丝等破坏行为,一旦发生外力破坏、盗窃,或者敲击变压器安装底座、拆卸防盗螺栓等行为将会触发现场告警,同时该告警事件也会被传输到监测平台触发告警事件。
2.3电缆管沟
电缆管沟内的破坏事件包括盗窃井盖、盗割电缆、倾倒垃圾等,而这些破坏行为均需要打开电缆管沟盖板,在盖板上安装门磁传感器,监测电缆管沟盖板是否有异常打开的行为,一旦出现未经授权打开电缆管沟盖板的行为将触发告警信号。
2.4网络通信
在通信方面,既要保证信号传输可靠性,也要考虑实施便利和投资经济性,因此在配置时因地制宜采用了不同的通信方式。配电站所:已有光纤网络的,采用以太网无线数据基站接入EPON网络的ONU,进行数据传输。光纤网络未实施的,依据现场条件选择不同的无线方式进行通信。架空线路:杆塔及设备上的传感器,数据上传至在杆塔上的无线数据基站,数据传输一般采用光纤通信方式,基站安装在具备ONU的杆塔上,其他基站通过多条网络方式将数据发送到该基站。
3平台功用
3.1系统告警及处理
现场按照一定的策略部署温湿度、位移、水浸等传感器,及时采集现场异常工况信息,平台通过信息融合和综合分析功能,对监测到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判别,过滤无效信息和各种错误信息,触发平台预警、告警信息。经人工干预下的报警确认后,通过平面布置图实现报警点定位,启动后续工作流程和预案,设备运维人员介入,实现状态监测的目的。
3.2统计报表及历史数据查询
系统可按设备名称、型号等参数对设备的所有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可以报表形式展现,分析设备某段时间内的运行状态。查询历史监测数据、历史数据曲线、历史数据变化趋势曲线、历史数据K线图等图表,用于后期深入分析判断。
4改进方向
4.1配电网设备全过程管理
利用物联网射频标签对配电设备信息的智能采集、自动识别,从而实现设备入网、竣工、投运、维修、退役的全过程管理,辅以实时监测、辅助决策等功能,为有效提高设备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4.2配电网地下管网管理
随着城市电力线路、电缆化工程的推进,地下管线逐渐趋向于复杂化,采用物联网RFID技术等,实现电缆及管线的智能标识,通过识别装置实现电缆及管沟的巡检与运行状态查看、防外力破坏,促进配电网地下管网管理水平的提升。
5结束语
网站安全检测报告范文第2篇
中国网页数量首次突破2000亿。但脆弱的Web安全防护能力却与之形成极大的反差,“有人建,没人管;有人用,没人防”成为我国网站的普遍现象。
网站安全隐患问题突出
自2023年到2023年,公安部、国家网信办先后对全国政府网站(域名)以及大量央企、省级门户网站、高校网站进行监测排查,55%左右政府网站存在安全隐患,过半高校网站存在安全漏洞。
为了应对网站数量的快速增长导致的一系列安全、管理的问题,四部委在2023年9月联合发文,首次提及“网站群”建设。
从技术角度来看,网站群是指具有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并建立在统一技术构架基础之上,分级管理,分级维护,耦合程度高,信息可以实现基于特定权限共享呈送的网站集合。 但从管理以及实际情况上来定义,广义上的“网站群”是指按照一定的隶属关系组织在一起,在同一网络内部的,既可以统一管理,也可以独立管理自成体系的网站(包含业务系统)集合。例如一般高校,网站群中网站数量大致在100-200之间;而一个市级教委,网站数量可达到2000个左右。
第二个问题,对于“网站群治理”,根据四部委2562号文件的要求,主要要做到对于下设网站的统一管理、统一监测、统一防护。从而改变过去的网站安全工作的重点一般都放在单个网站的相关安全工作上的问题。
核心能力解析
资产自动发现
摸清网络内网站及业务系统的数量是管理的第一步。WebRAY网站群治理平台通过在网络出口旁路部署,自动发现网络内对外提供访问的网站及业务系统。对于内网业务系统的发现,可以通过在各安全域部署探针,发现内部基于Web访问的业务系统,并将内容汇总到网站群治理平台。
网站安全准入能力
根据2562号文件要求,政府部门开办的网站要进行备案。备案也是网站管理的一个必备步骤。WebRAY网站群治理平台具有备案审核机制并将安全检查融合在备案过程中。网站的安全准入实现逻辑如下:
每个网站的状态分为四种:待审核、已审核、已驳回、未申请。管理人员可通过平台实现对网站及业务系统的审核工作。在备案过程中,还要能够对网站的安全情况进行检测。
网站安全监控与检查
WebRAY网站群治理平台利用安全检查引擎对下设重点网站与业务系统进行安全监控,其中安全监控模块包括基本配置功能以及可选功能两大部分。基本功能包含以下三项:
1. 内容监控:包括篡改监控、敏感词监控、以及暗链监控。其中篡改检测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页面矢量比较算法,能够识别页面正常更新和篡改。
2. 漏洞检测:漏洞检测包含Web漏洞、系统漏洞、数据库漏洞、中间件漏洞。目前该系统支持OWASP定义的Web威胁和及其相关的漏洞扫描监控服务。
通过远程的Web应用业务漏洞扫描服务,由安全专家定期进行Web应用业务结构分析、漏洞分析,即时获得Web应用业务的漏洞情况,以及修补建议。
3. 后门检测:WebRAY网站群治理平台不同于传统网站后门检测,不需要在服务器上安装检测插件,而是通过对流量的分析,以及自有后门传输特征库,实现对Webshell的检测。
可选增强功能包含:网络钓鱼检测、网站木马检测、网站可用性检测。1. 网络钓鱼监测:通过构建可信URL数据库、IP信誉和自动化的扫描辅助以人工确认等综合手段,从而构建高效、准确的反钓鱼监控系统。2. 网站木马监测:采用业内领先的一体化挂马检测技术,高效、准确的识别网站页面中的恶意代码,从而使的网站管理员能够第一时间感知网站的安全状态,及时清除网页木马,避免给用户带来安全威胁,继而影响网站信誉。3. 可用性监测:Web应用业务可用性、Web应用业务从不同线路来访问得速度情况、Web应用业务响应时间,从而判断是否能达到最优、最安全的服务质量。
告警能力
WebRAY网站群治理平台提供了多种告警方式,网站遭受篡改、暗链等攻击的及时信息,以便应急响应,最新的安全漏洞以及相关新闻。告警方式包括短信、邮件、syslog、SNMP等多种告警方式。
旁路阻断能力
网站安全检测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检验科;LIS;应用
文章编号:1004-7484(2023)-01-0468-02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医疗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因此去医院就诊和检查的人也越来越多,医院的信息管理非常重要,一旦管理不当,就会出现漏诊或误诊的情况,直接威胁到病人的生命健康。尤其是检验科的信息管理,标本检验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治疗方案以及用药的确定。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简称LIS,主要应用于医院实验科,其管理原理是将实验仪器与计算机连接在同一局域网内。这样,标本的登录、存取,实验报告的审核与打印分发都能依靠计算机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的操作了。
1LIS概况
LIS系统,主要应用于医院实验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检验科中各个项目数据,包括标准数据、标本检测数据以及患者以往病史数据等都归纳在一起,进行统一的管理与保存。它是现代医学、现代管理方法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严格控制检测的质量是此系统的核心,主要工作是数据管理,让标本检验程序规范、有序,提高检验科的医疗服务质量。
1.1硬件设备LIS的结构应用模式是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主要的硬件设备有:检验科工作站、数据库服务器、网络接口卡、交换机等。
1.2系统软件Windows2003server是LIS常用的系统服务器,MSSQL是检验科常用数据库管理系统。
1.3实验室的网络连接第一,是工作站与仪器的连接。目前,我院采取的是串行通讯端口来间接接收工作站和检验仪器的数据。不同仪器收集到的数据格式不同,所以要用通讯软件把这些原始数据统一解释为LIS可以识别的数据形式,再统一保存。第二,LIS与HIS联合使用。HIS,即医院信息系统。把医院管理信息以及患者个人信息通过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通讯技术通讯设备连接到医院各部门,以方便各部门查询。LIS与HIS连接,就是通过百兆交换机连接LIS,然后再把这个百兆交换机连接到HIS主交换机上,从而实现HIS与LIS联用。第三,LIS工作站与LIS工作站相联。把不同科室的LIS工作站与HIS楼层交换机相联,然后每一个科室都对应安置打印机,让医护人员不用到检验科就可以查询报告单并直接打印出来给予患者。
2LIS运行机制
2.1运行过程首先,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确定患者需要检验何种项目,并开出申请单。接着医护人员进行核对,并计算清单。之后护理人员按照申请单要求,严格遵照相关程序进行标本采集。最后,利用LIS系统,调出患者的个人信息,把审核后的结果输入到数据库中存储。这样,护士在各科室的护士站中直接打印出检验结果,交予医生,医生再根据检验的结果,确定治疗的方案及用药。同时,护士也要把检验报告单交给病人。
2.2运行原理第一,数据收集。检测到的数据会通过检验仪器传输到LIS中。虽然每个工作站的通讯程序不同,但是会有专门的软件来解释这些数据,将其翻译成成可认读的数据形式。第二,管理标本。标本与病人的ID号相对应,而且每一个标本的标识都是独一无二的。通过核对无误后,HIS系统储存的患者信息会直接调入LIS中,检验结果与患者信息相符,就可以形成报告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了。第三,审核结果。当所有的指标都分析完了之后,系统就会自动审核检测的结果。有两种方式:一,自动审核。①把检测出来的各项目数据与参考值比较,分析其与正常数值的差异。②把检测数据与病人以往病史数据比较,分析患者病情改变情况。③固定值项目以及相关性项目审核。如血清检测中,总蛋白的数值是恒等于球蛋白与白蛋白的数值总和的。④自动标志检测数值与正常数值偏差很大的项目,要求进行特别核查,寻找原因。另一种是人工审核,即检验科工作人员查看每一项数据,检查其合理性与准确性。
3检验科数据信息管理
第一,检验报告管理。这是LIS最主要的管理系统。①门诊检验报告。医生依据病情,开出检验申请单,待患者缴清费用后,LIS输入患者信息,正式进入管理。护士收集、送检标本,检验后再审核,LIS系统才能输入数据,得出完整的报告单,在门诊护士站直接打印出报告单。②病区检验报告,与门诊检验报告相似,只是报告单是在病区的医生工作站直接打印,以节约护士去检验科收取报告单所用的时间,也避免在此过程中遗失报告单等情况出现。
其次,质量控制。每一台LIS仪器都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工作人员监测仪器准确性。
第三,综合查询管理。权责分工,在检验科中设立不同级别的管理人员,负责不同权限的查询功能。检查员可以调出单个病人的信息以及标本检测结果。而组长负责整组患者的检测结果检查,错误结果及时修改,保证准确性。管理主任具有统计结果和统计工作量等综合查询权限。
第四,数据安全管理。为了保证数据安全,病人隐私不会外泄,检测结果不可随意修改,必须要加强数据的安全管理。检验科中的每一个检验员都要设置用户名及密码,不同级别的工作人员具有不同的权限,只有组长以上级别的人才有修改检验结果的权限。所有未经审核的结果不可生成报告单,医生站及护士站不能看到。
4结语
总而言之,LIS是医院检验科的一个数据管理系统,可以把庞大的检验数据进行有序的组织和管理,可以提高医院管理的有效率。LIS与HIS的综合应用,简化了就诊的程序,大大方便了病人,也极大地提高了诊断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受到了医生及病人的欢迎,因此在各大医院中被广泛应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陆元善.LIS系统在检验科应用中的体会[J].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2003,18(6):398-399.
网站安全检测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大运行;数据接入;标准化
引言
随着“大运行”调度业务调整及调度数据网双平面的建成投运,对智能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接入和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智能变电站无人值守的全面开展,需要规范、指导电网厂站自动化设备的数据标准化接入,使其更好地适应电网的发展,服务于电网生产和运行。
1 “大检修”“大运行”的运行管理模式
按照 “三集五大”体系职责分工,“大运行”负责智能变电站设备和在线监测告警信息实时监视、断路器远程控制、无功电压调整操作、通过工业视频系统开展智能变电站定期巡视;“大检修”负责智能变电站设备及在线监测装置定期现场巡视、带电检测、消缺维护、故障抢修、状态评价、检修改造及刀闸现场操作等。
2 “大运行”主要业务流程
2.1 设备计划倒闸操作流程
调控根据其所控无人值守智能变电站设备检修计划通知运维班(站)安排操作和检修人员按时到现场待命。计划检修操作由调度员在正式操作前预发操作票至运维班(站),运维班(站)值班员查收预发操作票后与调控核对并完成拟票工作。正式操作时,调度员发令至智能变电站,智能变电站操作人员确认现场一二次设备具备操作条件,依令操作完成后向调度员汇报操作完毕。系统需要时,调控对其所控无人值守智能变电站内网调管辖开关进行运行与热备用状态转换的遥控操作。
2.2 异常及故障处理流程
省(市)调控应在无人值守智能变电站发生异常或故障后,根据遥信、遥测、遥视信息,及时向网(省)调值班调度员汇报,网(省)调值班调度员根据省(市)调监控汇报情况进行后续处理和操作。
省(市)调控在无人值守智能变电站发生异常或故障后应立即通知运维班(站),运维班(站)接到通知后应立即安排相关运维及检修人员赶赴相关无人值守智能变电站现场进行详细检查及异常或故障处理。
运维班(站)相关人员到达现场经检查确认相关设备具备操作条件后向网(省)调汇报,网(省)调值班调度员直接发令现场人员进行后续处理和操作。待故障异常处理告一段落后,网调当班调度员将处理情况告知省(市)调控。
为迅速处理故障和防止故障扩大,网调值班调度员可发令省(市)调监控用遥控开关的方式将异常或故障设备隔离。
3 “大运行”、“大检修”对无人值守智能变电站的信息数据运行管理需求
3.1 “大运行”对无人值守智能变电站的信息数据运行管理需求
“大运行”实施后,各级调度均采用D5000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该系统由基础平台和实时监控与预警、调度计划、安全校核、调度管理四类应用组成。其中实时监控与预警类应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智能变电站,相关应用包括:电网稳态监控、动态监控、二次设备在线监视与分析、故障集中录波、电能量管理等,以及为满足“调控一体化”要求,新增的智能变电站集中监控应用。
调控一体化信息梳理应遵照“告警直传,远程浏览,数据优化,认证安全”技术原则,符合《关于全面推进大运行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国家电网调〔2023〕263号)、《智能变电站调控数据交互规范(试行)》(调自〔2023〕101号)等文件要求。
3.2 “大检修”对无人值守智能变电站的信息数据运行管理需求
大检修对智能变电站的数据要求,可分为以下三类数据:(1)设备运行动态数据,内容包括据设备电压、电流和负载实时数据,以此作为在线监测分析诊断的参考;(2)智能变电站设备告警信息,按照对电网影响的程度,告警信息分为:事故、异常、越限、变位、告知五类;(3)变电设备在线监测数据,包括:a.变压器油中气体监测,变压器铁芯接地(夹件、中性点)电流监测,变压器套管泄漏电流、介质损耗、电容量监测,变压器分接开关运行状态监测,变压器局放监测;b.GIS局放监测;c.断路器传动机构和储能电机的合分闸线圈电流、振动、行程、速度、辅助接点动作等监测;d.SF6气体密度、微水、气体温度等监测;e.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泄漏电流、阻性电流监测;f.容性设备监测(CT、CVT、耦合电容器)泄漏电流、电容量监测;g.母线PT母线电压、相位角监测装置。
4 “大运行”、“大检修”对无人值守智能变电站数据接入标准化的要求
无人值守智能变电站业务范围包括:I区业务主要包括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实时数据采集、电力系统动态测量、广域相量测量等;II区业务主要包括电能量计量、故障录波、保护信息管理、卫星钟监测等;Ⅲ/Ⅳ区业务主要包括设备状态监测、视频、安防、消防、环境监测等辅助设备。
4.1 接入设备标准化
自动化接入设备主要包括厂站自动化系统、电能量采集装置、PMU相量遥测子站、保护子站、卫星钟装置等。
站控层负责变电站的数据处理、集中监控和数据通信,包括监控主机、数据通信网关机、数据服务器、综合应用服务器、操作员站、工程师工作站、PMU数据集中器、计划管理终端、二次安全防护设备、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及打印机等。具有数据处理及通信功能,其功能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与间隔层测控单元和智能接口单元通信,进行处理后,按照远动通信协议,完成与远方控制中心的数据交换。第二部分与各保护及自动装置通信,进行处理后,按照保护传输通信协议,完成与远方控制中心的数据交换。
4.2 接入信息标准化
智能变电站接入调控中心的数据可分为电网稳态数据、电网动态数据及保护及故障录波数据三大类数据。接入调控中心的设备告警信息按照对电网影响的程度可分为事故、异常、越限、变位、告知五类,级别分别对应为:事故-1级,异常-2级,越限-3级,变位-4级,告知-5级。调控中心可通过接收优化后的实时数据和设备告警信息以及使用远程浏览等工具,实现对智能变电站设备的远程监控。为满足大检修体系的要求,运维站可通过接收设备告警信息和使用远程浏览等工具,实现对智能变电站设备的远程运维。
4.3 接入通道标准化
目前电力调度数据网由第一、第二平面骨干网、省级接入网、市级接入网构成,为调度自动化系统、电网协调防御决策支持系统、电能量自动采集系统和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系统等应用业务提供传输通道。新建110kV及以上智能变电站均按照双路数据网通道建设。
业务通道带宽需要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进行配置,一般遵循以下原则:(1)调度数据网络接入层带宽基本要求≥2M,对于220kV变电站采用2×2M;110kV及以下变电站采用2M;(2)综合数据网络接入层,220kV及以上变电站带宽要求≥10M;110kV及以下变电站,可以采用2×2M;(3)其他业务需求按照实际需要配置带宽。
5 结束语
文章研究了“大检修”“大运行”的运行管理模式、主要业务工作流程,并分析了“大运行”“大检修”对无人值守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管理需求;最后从接入设备、接入信息、接入通道等三方面,对无人值守智能变电站的数据接入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标准化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加友.无人值班变电站安全运行集中监控问题的探讨[J].电力安全技术,2007(4).
网站安全检测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验收;问题;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23)-11-00-01
引言
智能电网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新能源利用的关键、节约能源的重要举措。我国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总体部署安排,智能变电站作为全面推进阶段的重要内容之一,全部按照智能变电站的标准进行设计建设。为确保智能变电站建设和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对站内设备及系统的厂站验收和现场检验都必须严格把关。针对变电站的设计特点,紧密结合国家电网公司相关技术标准,应重点从变电站智能化的角度,对站内一、二次设备智能化、全站网络总体配置、智能组件通信及传动,以及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的保护、测控、在线检测、电能计量、站域控制、标准对时系统和全站一体化高级应用功能进行验收,本文对其中部分作了阐述。
一、验收总体要求
(一)智能变电站建设或改造工程移交生产运行前,必须进行工程的竣工验收,这是全面检查工程的设计、施工、设备制造、调试和生产准备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智能变电站安全可靠投入运行的重要保证。
(二)智能变电站建设或改造工程的验收必须以批准的智能变电站相关文件、国家及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送变电工程建设的现行规程、标准、规范和法规为依据。工程质量应按有关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进行考核。
(三)智能变电站分为间隔层、过程层和站控层。智能变电站验收应结合变电站一次、二次设备现状及不同电压等级变电站的重要性,制定相应的验收计划。
(四)智能变电站验收要进行资料审查,包括装置说明书、出厂测试报告、厂家出厂合格证、现场调试记录、检验报告等。
(五)智能变电站采用大量光缆,应对现场的分布位置与光缆、设计图纸、设备之间进行校对,同时进行屏柜、光缆及智能装置的标号和编号进行检查,检查光缆应留有足够的备用光芯,对光纤通道的衰耗进行测试并记录在册。若使用槽盒,其安装应与支架固定牢固,封堵严密,满足防火要求,槽盒端头、电缆(光缆)、交叉口引出孔洞应封堵严密。
二、验收要点
所谓智能变电站,指采用先进、可靠、低碳、集成、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信息共享标准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控制、测量、计量、保护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在线分析决策、智能调节、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实现与相邻变电站、电网调度等互动的变电站,即是电网运行数据的采集源头和命令执行单元。
(一)过程层验收。过程层,又称设备层,包含由一次设备和智能组件构成的智能设备、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完成变电站电能交换、分配、传输及其控制、保护、测量、计量、状态监测等相关功能。一次设备检查:电气回路、传感器外观、元器件固定、机械特性和远程通信数据上传、下达,导线连接可靠性、绝缘性能。智能组件检查:各部分监测IED的安装接线以及软件调试,主IED与站控层的通信联调情况,控制单元传动试验。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输出接口调试、合并单元输入光纤接口调试、采集器调试及交流模拟量采样精度检查。
(二)站控层验收。站控层包含自动化系统、站域控制、通信系统、对时系统等子系统,实现面向全站或一个以上一次设备的测量和控制的功能,完成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操作闭锁以及同步采集、电能量采集、保护信息管理等相关功能。核对变电站内所有设备、装置的“四遥”信号,保证变电站后台与调度端的信号传输与变位正确。变电站监控系统遥测、遥控、遥信、遥调等功能完善,设备运行可靠,能够方便的进行运行维护。变电站测控装置进行通流试验,装置显示及精度满足要求。
进行变电站各类网络报文的验收时,应通过网络记录分析系统,全过程进行完整的报文记录(带绝对时标的完整网络通讯报文),验收检查包括MMS通信网络、GOOSE通信网络和SV采样值通信网络的报文记录。
(三)间隔层验收。间隔层设备一般指继电保护装置、测控装置等二次设备,实现使用一个间隔的数据并且作用于该间隔一次设备的功能,即与各种远方输入/输出、智能传感器和控制器通信。所有线缆、设备、元器件均应有正确标识,保护、测控等装置的出厂技术资料逐套验查,户外端子箱、接线盒、机构箱等应有个防潮、防风、防水、防小动物的措施,二次接线及二次回路验收时,应检查跳闸逻辑、出口行为与政体制要求一致,配合进行相关信号的传动试验,开关传动试验需注意各保护装置、信息子站、故障录波、监控系统以及对应一次设备动作行为是否正确,并检查各套保护与跳闸压板的唯一对应关系。
(四)设备状态可视化功能验收。采集存储一次设备状态信息,验收信号选择性内容及方式的显示、告警信号的逻辑关联功能,验收提前预置的事故及异常处理方案的正确性以及是否与变电站现场相符。
(五)顺序控制功能验收。验收应确认系统中指令能完成对设备(如,开关、二次设备)的控制要求,顺序操作指令中能输入操作的检查、校核条件和操作完成的返回信息。
(六)智能告警与分析决策功能验收。利用网络拓扑技术,根据故障(如线路故障、开关拒动)发生的关键条件,结合接线方式、逻辑、运行方式、时序等综合判断,给出故障相关信息、结论及处理方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变电站的验收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协同作业,保证所有的验收项目都要符合相关的规范和要求,确保验收项目科学合理。因此,在今后智能变电站的验收过程中,应该建立完善的智能变电站的验收标准以及验收机制,建立科学的智能变电站验收管理制度,保证智能变电站验收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确保智能变电站正常竣工运行。
参考文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