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日志(精选5篇)

感人日志范文第1篇

日志有两种,一种是自创日志,一种是转载日志。其实,就绝大多数网友而言,既是自己日志的作者,又是他人日志的读者;就整个网友群体而言,真正热衷于日志创作的人是少数,浏览、欣赏、利用日志的人是多数;就每位网友而言,在你的日志中属于自己的作品是少数,转载的是多数。道理很简单,写作仅仅是三百六十行中之一行。

姑且把写日志与读日志看做网络空间中文化交流与情感交流的一种自然分工。写日志的人,好比现实生活中的作家,当然,这里肯定会有一些名符其实的作家。作家如果脱离了读者,或者他的作品没有人阅读,他一定是一个徒有虚名的作家。看日志的人,当然也包括“作家”们,是要通过学习,不断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他们需要有更多更好的日志作品出现。

因而,“作家”们切不可因自己能够写出一点文字亦或是脍炙人口、被人们广为转载的文字就窃窃自喜,眼睛向上,疏远了读者朋友们,殊不知,没有读者就没有作家,更谈不上好作家;而没有创作爱好和特长的人更要多一分自信,不要因为每天看别人的日志而自愧弗如,殊不知,“作家”们在你从事的专业领域里或许还是个呱呱坠地、嗷嗷待哺的婴儿。作家的创作灵感与写作素材来自于生活,来自于读者。

有这样一些有思想、有追求、有品味的网友,热衷于日志转载,根据自己的广泛爱好和志趣,像愚公一样,每天转载不止,乐此不疲;日复一日,日积月累,义务为大众网友提供着免费的精神食粮,他(她)们称得上“最美收藏家”。

几天前,回访一位陌生网友。刚一进门,眼前不禁为之一亮。那里没有挂出什么壮语豪言,也没搞什么华丽的装饰,但却储存了6000多篇转载来的日志,无异于一个小百科资料馆,壮哉!大家!可敬可佩!这样的网友可能更受人青睐,这样的“空间”人气更浓。

假如“空间”管理者能够将所有“空间”的所有日志汇集在一起,按内容分类,设置若干检索点,人们就会像登陆互联网一样,用最便捷的方式、最短的时间、在最大的空间里,浏览和索取自己感兴趣的日志。

读日志,好似读一本书。对于一般性的图书,可以一般性的浏览,有的甚至只看一看书名、目录,最多是序言;读一本好书,要用心读,要入脑,亦或反复读上几遍;因为一本好书会使人愉悦,会给人智慧和力量,甚至会改变人的一生。好的日志亦是如此,读的是日志,品的是人。

感人日志范文第2篇

现在节日越来越成为一种为形式主义张目的载体,某些本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总有些人和组织借以进行一些华而不实的活动,廉价赚取一些较高的声誉。当然,尚东也不是一概否定,比如我们的中秋节,忙碌的人们会在这一天享受天伦;比如西方的感恩节,奔波的人们总会在这一天感恩亲朋。但是,节日也总会有些不合谐的音符,拿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来说,一些组织和个人一定会做些应景的活动,而某些媒体也一定会严重关注。

志愿服务是自愿的、不获取任何物质报酬的社会事业,从这一意义上看,志愿服务是提供给弱势群体以求得共同进步,是一种完全道义精神上的服务。联合国曾这样描述志愿服务的核心: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勤口美好的信念。由此看来,志愿服务不应仅仅是哪一天的活动,也是一个点点滴滴日积月累的过程。这种服务不应该属于哪一天,而应属于每一天每一个需要服务的时刻,在一些突发性事件中如果能够自觉加入、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所体现的也是一种真正的志愿服务精神。

马骅,一个曾在上海、北京工作,曾任北大在线经理的诗人,2003年春节后独自一人来到云南德钦一个叫明永村的藏族小村里志愿支教。2004年6月20日,在出去为学生采购学习资料的时候,他在梅里雪山下遇车祸离开了这个世界。村子里的藏民给了他最高规格的召唤与祭奠,他是一个真正的志愿者,放弃了大城市优裕的生活,到了那个小山村,他说他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全身心的与当地村民、孩子、与当地的幽静融为一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呀!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胸怕,他在村民不相信“会有在城市的人不要一分钱来教书”的期待中,带来了新鲜的气息,让孩子们“闻到了太阳的味道”。他不仅分文不收,还用自己的饯给学生买资料、买纸笔、买课外书……就是他,一直在躲避着媒体的采访,为了维护自己内心的宁静。我们也看到了这样一些人,有个报社记者曾经讲过,在志愿服务日那一天,一个单位的组织者给他打电话,说要组织一次学雷锋活动,让报纸给报道一下,如果报社不去人,活动就不开展了。哎,一年365天只有一天的那一个时刻送上一丝的温暖,其他的漫漫日月呢?这也可以称得上是志愿服务吗?

志愿服务应是感动自己的服务。我又想起了那些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志愿者,一位志愿者曾经说过:可以毫不讳言,在这一年里,我们就是崇高的。那是感动自己的一年,心灵往往就是在感动自己的过程中升华的。我想,我们还是应该实实在在地提供些志愿服务,换取心灵深处的感动吧。

感人日志范文第3篇

在去年香港国际电影节上,一部名叫《靖国神社》的纪录电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部电影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正式公映,甚至还没有剪辑完成就受到很多人的注目,那么这部电影有什么特别?它讲述了怎样的靖国神社?靖国神社有着怎样的历史和现实?拍摄这部电影的导演李缨因此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

李缨,1963年出生,198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曾任中央电视台纪录片编导。1989年到日本留学研究影像人类学,1993年在日本创立第一家在日华人的影视制作公司,他在日本拍摄的多部影片在国际上获奖。现为日本电影导演协会国际委员会委员,是日本电影导演协会唯一的中国人。1997年开始拍摄纪录电影《靖国神社》而受到媒体关注。

我相信这个电影能起到作用

王志:我很好奇,以前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一部片子还没有剪出来,还没有公映它就引起了那么强烈的反响,为什么呢?

李缨:直接因素是小泉的参拜问题,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这种题材以前没有人拍摄过,我觉得引起关注,就说明这个时代确实需要这样的东西。

王志:那怎么选择你的拍摄对象?或者说采访对象?

李缨:最基本的两方面,一个是即兴选择。靖国神社是一个太有意思的舞台,各种人物出现在里面,感觉都像演员一样,他们带着各种表情、各种观点做着各种行为。我会即兴观察、随时交流、随时记录;还有一种就是我要研究很多历史资料,上百年的历史,靖国神社跟天皇是什么关系,跟历史、军国时期是什么关系,跟他所谓的传统是什么关系。跟他们认为的一种生命的理解,跟各种的仪式是什么关系。

王志:很容易拍到这种场面吗?

李缨:当时很多,8月15号的时候,他们都会有这些参拜。

王志:是有组织的一种表演,还是自发性的一种宣泄?

李缨:都是自发的团体,一些年轻人自己组成的。

王志:想表达什么?

李缨:(他们说)“对我们的先辈,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因为他们为国家成为了‘英灵’,我们应该表达对他们的尊重,应该感谢。那场战争也并不是侵略的罪恶的战争,如果是那样的话,他们怎么会成为‘英灵’呢?”

王志:那他们这种情绪在日本年轻人当中有市场吗?普遍吗?

李缨:这是很少数的一部分人,并不能够代表大部分日本年轻人,绝大部分日本年轻人对这方面不了解也不感兴趣。这极小的一部分是接受的一种靖国史观。

王志:那你面对这种表演的时候你的感受?

李缨:我既有那种很强烈的刺激,不愉快的感觉,同时感觉到他们并不是很好的演员,挺拙劣的一些表演。

王志:影片中有一段,就是有一个右翼人在宣读文件:参拜靖国神社是日本人的内政,不要听信外国媒体的宣传和美国人的反对,他们无权干涉。这个是偶然拍到的,还是?

李缨:我长期在靖国神社里面,什么时候会出现很多参拜团体,他们会做些什么,之前我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会准备,等待着拍摄他们,也有很多是临时补说的。他们的话代表了很多日本人的心情。

王志:他们为什么会认为这是日本的内政呢?

李缨:他觉得这是纪念追悼死者的一个方式。日本内部跟外部分得很清楚,对内跟对外的准则和要求是两回事,靖国神社的问题,他是关起门来塑造自己的一套精神美学,一套生命观点。

王志:还有小泉参拜的仪式现场,有一个年轻人跳出来了,为什么所有的日本人会认为这个人一定是中国人?我很奇怪。

李缨:反对参拜,就会被认为是中国人,被打出靖国神社。日本人现在对中国的印象很情绪化,这种状态在靖国神社里面被激化出一种畸形的方式。

王志:那这个日本年轻人的真实背景呢?

李缨:一般的学生。他肯定对历史知识有过学习,他了解日本在亚洲杀害了多少人,那场侵略战争的性 质是什么,这样的一种参拜会对亚洲人造成多大的伤害。

王志:在你拍摄的过程当中,这是唯一的一次吗?

李缨:在靖国神社的,有不少反对的游行,包括日本的左翼人士,但是直接在靖国神社里面用这样的方式造成剧烈的冲突,这是唯一的一次。

王志:还有一个问题我不理解,也许是我的偏见。就是日本媒体也好,或者说我接受到的信息,他们很少对参拜这个本身来进行一种反省,相反,对于中国人反对参拜的声音有很多的偏见。

李缨:这是日本的政治策略,把这弄成一个外交问题。每一次抗议的时候,媒体都大量报道中国、韩国是怎么抗议的,造成的印象是外国人在反对,我们本身没有。现在终于有更多的日本人开始关注他们内部的问题,在这个时候,我相信我这个电影能够起到作用。

不单纯是反驳

在拍摄《靖国神社》的过程中,李缨发现日本很多人对靖国神社以及侵华战争历史的认识和历史事实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于是他在影片中试图展示这种差异和矛盾。

王志:可能所有看你这个片子的人都会有一个疑问,你表现出来的这种情结,像你这样的人为什么会去日本呢?

李缨:两个方面的原因。1989年,当时我是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导演,我太太先到了日本,我那时候对家庭对爱情是有很大梦想的,怎么样都应该跟她在一起。另一方面就是对纪录片的考虑,1987年我代表中央电视台去参加莱比锡国际电影节,我看到一些非常好的纪录片,对我的刺激非常大,我想有没有可能做一种新的尝试,找一种新的可能性。

王志:但是去日本之前,你对日本是一种什么样的认识,或者对于军国主义,对于靖国神社?

李缨:对靖国神社基本上没有认识。我到了日本之后,是去靖国神社看樱花,语言不通,很多东西非常茫然,完全是跳到一片大海里面,一片孤舟,根本谈不上去捕捉靖国神社的什么东西。

王志:我们年龄差不多,受教育的背景可能几乎相仿,那么你对于60多年前的那场侵略战争,你的认识是不是跟我们普通人不一样,作为一个纪录片导演。

李缨:到了外面,那种面孔,那种文化氛围里面你很明确你就是中国人,这时候你很自然会把自己的人生,生活、生存状态跟自己国家的背景,自己的历史等很多东西联合起来。

对靖国神社问题我最初感兴趣是跟南京有关。当时我作为中央电视台的,我们成立了龙影电影公司,中央电视台一些节目在外面的发行。其中纪录片《南京大屠杀》,日本人普遍不接受。当时我们配上了日语,我重新剪辑,减去了一些可能引起误解的地方,请了一些日本的学者来做监制。从那个过程中,我发现日本社会跟我们对历史问题的认识的隔阂之深。我就想进一步拍一个与南京有关的电影。

王志:但是你要反思历史的话,可能有很多的方式,为什么把目标锁定在靖国神社呢?

李缨:1997年我参加了一个南京事件60周年的研讨会。一个很大很豪华的会场,就在靖国神社旁边,原来的一个军人会馆里面举行,有上千人。研讨会第一个项目就是放映日本人当年在战争中拍摄的纪录电影叫《南京》,那里面都是日本军怎么攻入南京,在南京怎么维持秩序,如何占领,如何升起他们的太阳旗。当看到升旗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会场上一阵热烈掌声,我非常受刺激,真是难以想象,难以忍受,现在想起来那种很脆的掌声,就是战场上机枪扫过来的感觉。这种感觉我一直都没法忘记。

王志:为什么?

李缨:过了60年,居然他们还会用这样的方式来继续他们的那种尊严,所谓骄傲,表达他们的那种喜悦,而不顾及作为中国人,作为中国历史,作为南京我们这方面的一些感情,这种东西对我的刺激非常大。

王志:所以你决定要拍一部片子来反驳。

李缨:不单纯是反驳,我感觉不舒服的时候,我首先要有一种自我表达,我怎么把它表达出来,你的声音尽量不要被别人漠视。在国外我们有太多这种感觉,就是你说的话很容易淹没在茫茫人海里,没人顾及你的表情,没人顾及你说什么,不在乎你的各种感受。我要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就用我自己熟悉的方式,用影像,用纪录片。我也想进入到他们的社会,想了解他们为什么这么想,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这么大?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王志:但是你在动手拍这个片子的时候,你已经有明显的立场了,有明显的历史观了,会不会影响到你的创作?

李缨:我很明确自己的情感,我不断跟各种人物接触,跟靖国神社接触,在深入它的过程里面,更清楚地认识到它很多东西,但是基本的历史观,基本的一种东西,立场那是肯定有的,这是没法摆脱的。

王志:但是你没有担心过吗?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去拍这个片子,你去采访日本人,日本人谁会说呢?能不能给你说真实的感受?

李缨:他们第一反映是中国人会有一种偏见来看待这个,不管左翼也好,右翼也好,他觉得靖国神社是非常复杂的问题。第二个他们觉得这是日本的内部问题,我们日本人都表达不清楚的问题,你中国人为什么要这样表达。在日本电影史上就没有人拍过这个。

王志:为什么?

李缨:我也问过日本电影导演协会的理事长,他是韩国导演,有没有可能有一些合作的伙伴,大家一块来做《靖国神社》这个影片,他马上就说不可能,大家都在回避这个问题。

王志:资金怎么解决?

李缨:我们公司1993年开始给日本一些电视台做电视节目。影片是自己投资,还包括借款,完全是拆东墙补西墙,一点一点陆陆续续来做,做得自己非常疲劳。

王志:但是像这种选题在商业上来说,前景不会很好。

李缨:是这样,确实没这方面的考虑,当时就是一种直觉,一种冲动,很想就把它做下来,每一次去拍完了之后,都刺激我下一次要再进一步去拍摄。

王志:当时的计划是拍多长时间?

李缨:完全没想到一做就做了这么多年,因为越进入到里面,就发现问题的复杂,触及面很多,我们跟很多人打

交道的那种难度远远超过我的想象。

一个精神堡垒

靖国神社从一开始就与军队和军国主义有着密不可分的特殊关系,并一直由陆军省和海军省负责管辖,在日本对外侵略中靖国神社起到了控制国民政治和意识形态、为侵略战争服务的特殊作用,也成为日本国民非常重要的精神归宿之地。

王志:那进入靖国神社,决定把镜头对准它的时候,你有没有犹豫?

李缨:对中国人来说确实是很不容易进入。靖国神社本身有很严格的管理,以一个摄制组的方式去拍摄它,几乎不可能。另外,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既要经受民族情感的刺激,还要想办法将自己很冷静地拉开距离来观察它,这是挺大的一个难度。进入靖国神社的战争博物馆,看到他们认为的荣光的展示,很自然就会跟我们国家曾经经受过的战争的痛苦联想起来,这种刺激是非常大的。

王志:是可以随意拍摄的吗?你是作为旅游者还是作为一个纪录片导演?

李缨:我尽量用自然的方式跟一些人交往。早期的时候还没有小泉参拜的问题,还没有把靖国神社炒得这么复杂,这么热闹,我能够拿着小摄像机进到里面,他们觉得我是旅游者,或是在日本生活的中国人,往后难度就越来越大。

王志:为什么?你公开你的身份了,你公开你的意图了。

李缨:在交往的时候,他们问我,我会说我在拍这个纪录片。

王志:那你们进入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阻碍呢?不让。

李缨:经常发生。那里面的人很熟悉我的面孔,我也很熟悉他们的面孔,我在里面经常像打游击一样,很难是正常状态的创作,这是我拍任何电影作品都没有过的感受。

王志:听说摄制组里还有日本人,他们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参加这个片子的摄制呢?

李缨:不管是实际拍摄还是精神层面,我都需要结合日本人一块来做这个事情。这个摄影师原来跟我合作过几部电影,彼此有一种基本的信赖,他们愿意介入这个工作。我可以从他们的感受更准确地把握日本的这个精神堡垒对整个日本人的影响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个合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

王志:那你的日本同事他们不关心你的立场跟他们不一样吗?

李缨:我动员他们来的时候,放了一些我以前拍的片断。这个片断给他们刺激非常大。

王志:为什么呢?他们没有什么担心吗?

李缨:社会生存问题,安全上的问题,他们提出非常非常多的疑问。靖国神社跟日本人牵扯的东西太多了,千丝万缕。我这个摄影师60多岁,他舅舅曾经参加过这个战争,而且是靖国神社里面的“英灵”,他并不知道他舅舅是怎么死的,什么时候变为靖国神社的“英灵”的,因为参加这个工作,他才到靖国神社里面去详细地调查了解,才第一次知道,他重新感受那场战争,感受自己家族的生命与自己将要拍摄的这部电影的关系。

王志:有多少人死在他们的屠刀底下?有没有机会了解到这些历史事实?

李缨:他们都有机会去了解。日本有南京大屠杀这方面的书籍,但是很多人不去接触,仅仅是通过教科书去了解,而教科书又把这些东西都省略掉,他们没有了基本的判断。

王志:那现在60多年之后,仍然出现这种历史观,到底是因为他们的教育造成的呢?还是因为他们民间或者是民族这种秉性?

李缨:教育有非常大的责任,一直没有明确的历史认识,从天皇就没有谈到战争责任的反省。日本历史教育强调更多的都是他们是一个不幸的国家。就是在日本生活了十几年的中国人,小孩在日本长大读书,接受的教育是觉得日本太可怜了,它经受到原子弹,为什么日本人要这么悲惨。

王志:那是不是他们的历史观教育从来就没有改变过?

李缨:这种教育的渗透力之大,而对于作为加害者的历史的教育之浅,你说这多可怕。

王志:为什么那么多日本人会对靖国神社顶礼膜拜,靖国神社在他们心目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李缨:天皇设立靖国神社,告诉日本人,你要为国去参战,死了之后你会在这里面获得一个巨大的荣誉。天皇很明确说,我们要将战争的不幸,转化为一种幸福的情绪,能够起到这种功能的,那就是靖国神社。

王志:那靖国神社是一个精神象征的意义了,至高无上的?

李缨:一个精神堡垒,精神的象征,用靖国神社这种方式来告诉所有的军人,你们都应该有一种不畏惧死亡的气概。

战争宣传延续至今

在靖国神社里有一个重要的地方叫游就馆,它是一个战争博物馆,这里是日本进行圣战宣传的地方。

王志:靖国神社的游就馆里到底陈列一些什么东西?

李缨:飞机、大炮等从明治天皇以来各种战争中的实物,不仅是太平洋战争、侵华战争。军服、血迹、遗书、剖腹的军刀、留下来的血书、他们的太阳旗、“武运长久”、各个人物在里面的签名,如何英勇。

王志:你拍游就馆的感受呢?

李缨:它展现很多战场上的血迹。这么长时间,还这么鲜明。那里面很独特的气息,好像战争刚结束不久。他们为什么可以这么无视他们所侵略过的国家,可以这么无视那一段历史。

王志:日本人怎么看呢?这不是把自己的子弟拿去当炮灰吗?

李缨:这就是他们认为的大和魂的一种视死如归,靖国神社提供一种非常独特的功能,就是让你的死亡找到一个让他们能够接受的认为莫大荣光的归宿感。很多人觉得为天皇而死是理所当然的,自己生命的价值是不重要的。而且在死了之后,还能躺在天皇的身边。当时美国曾经研究日本人为什么不畏惧死亡,他们的军队很少投降,就发现靖国神社成了他们对生命认识的一个归宿,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地方。

王志:怎么找到台湾老人陈阿娇的?

李缨:在台湾做纪录片的朋友,他们花了很多时间,一个个到现场去找,因为这样的人已经很不容易找到。

王志:为什么一定要让这样的人出现在影片里?

李缨:我觉得更有代表性,更有说服力,她反映出来的一些普遍的东西更能令人深思,她真的是非常爱靖国神社,从灵魂里面都觉得自己丈夫的生命就在靖国神社里面。

王志:那你怎么看待她?

李缨:我问她,你了解那场战争吗?她不了解,所有的东西都是接受了日本当时的战争宣传。遗憾的是,这种战争宣传还延续到了今天。这就是要操作战争的政府所做的一切,必须把所有的人都更有效的送向战场,日本政府就是通过靖国神社这个体系起这个作用。

王志:你的电影中拍到当年南京大屠杀中两名百人斩比赛的军人家属新闻媒体,他们怎么会呢?60年前,这是当作一种光荣业绩。

李缨:他们觉得不可能会有那么残酷的事情,是为了配合政府的战争宣传虚构了这么一个故事,他们觉得这种传播伤害了他们家属的感情,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还是靖国神社里面的“英灵”,“英灵”怎么能有这种污点呢?

王志:为什么会在60年之后才旧事重提?

李缨:他们不是单纯的家属,背后都是团体,有律师,有政治家在支持着。

王志:现在可以查史料嘛,当时这两个人提出异议了吗?

李缨:他们在战争中还回日本做巡回讲演,但当他们成为战俘,要宣判他们的时候,他们说这些都不是真的。现在他们的遗属说,我们要重新追究真正的历史是什么,重新的调查发现,更多的证据恰恰证明了那就是一个事实。

王志:中国观众什么时候能看到你这个片子?

李缨:我希望明年能够在中国公映。

王志:这部片子之后你还会拍类似题材的片子吗?

李缨:可能还会,但是做这样的电影确实太累了,有点身心疲惫,也很想换一种题材。我经常对自己说,很多命运的东西是自己无法控制的,就像我做这么一部电影没想到会做那么多年,下面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我也很难说,很多不可预测的风险。我只是希望这部电影能够真正反映出一种普遍性的东西,而不是单独的一种民族主义的东西。当今世界有战争的发生,有发动战争跟处理战争的问题,还有战死者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相通的,不仅是一个日本,一个过去的历史问题。如果能够引起大家一些思考,能够做出一个判断,如果有可能的话,促进日本跟亚洲关系的改善,那我觉得这个电影的力量已经远远超出了我本身的力量了。

感人日志范文第4篇

二、参与对象

全校中学生

三、活动内容及形式

感恩·励志教育和传统节假日教育活动相互结合,有机进行。充分发挥传统节假日的内涵,精心开展感恩·励志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帮助学生“知恩”、 “感恩”、“施恩”、“报恩”,做到立志成才,报效祖国。通过主题班会、演讲征文比赛、社会实践活动、感恩歌谣传唱、感恩美文欣赏等形式开展各项活动,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主题教育。

1、“祭先人、忆先烈、颂先贤”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要求各班在本周二开展“祭先人、忆先烈、颂先贤”清明节主题班会活动,围绕清明祭扫,参观博物馆、名人故居等德育活动基地,观看革命战争题材影视片等主题开展主题班会,城乡管理局将开展全区中小学生“祭先人、忆先烈、颂先贤”征文评比活动,以“祭先人、感养育之恩;忆先烈、励报国之志;颂先贤,行求知之路”为主题,纪念清明节传统节日。请各班级做好积极开展主题班会,并做好征文布置工作,至少筛选出三篇优秀文章,并于4月14日前送到校团委。

2、“让我感动的瞬间”征文比赛。母亲节、父亲节即将到来,组织学生参与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体验活动,通过为家庭、学校生活服务,感受师长工作,捕捉令人感动的瞬间,撰写亲身感受,明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道理,养成爱劳动、会自理、乐学习的品质,城乡管理局将组织开展“让我感动的瞬间”征文。请各班认真组织征文竞赛,至少筛选出三篇优秀文章,并于5月12日前送到校团委。送到校团委。

3、“我让 (父母或老师等)露笑脸”故事征集活动。组织学生走进校园、走进家庭、走进社区,开展感恩·励志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城乡管理局将举行“我让 (父母或老师等)露笑脸”故事征集活动。我校拟在初一和初二年级开展此项活动,组织学生讲述知恩、感恩、报恩的故事,引导学生以自己的真情行动,感恩你我,回报社会。请每班于6月15日前将筛选后的至少三篇优秀故事送到校团委。

4、举行感恩·励志主题教育活动创新案例评选活动,评选优秀主题班会、团队活动、黑板报和主题手抄报等。参加黑板报、手抄报评比需提供照片资料或实物资料。请各班于6月15日前将优秀案例2篇送到校团委。

四、总结评比

学校将组织教师进行各类征文和作品进行评比,并送交城乡管理局,颁发获奖证书,并选择优秀作品上报市教育局参评。

感人日志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多元启迪 阅读日志 提示品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10-083

写阅读日志,是提升学生阅读品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积累方式,写阅读日志是消化阅读学习认知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写阅读日志的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需要我们积极引导。

一、多元启迪,激活学生的表达引擎

学生大多没有写阅读日志的习惯和意识,教师在引导时,要对学生的学习实际展开深入的调研分析。教师给学生设立阅读目标,学生会按照目标要求展开阅读行动,这说明教师主动给出阅读限定,可以有效调动学生阅读行为的运作。教师不妨给学生的阅读具体的要求,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展示阅读成果。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教师还要具体给出阅读任务,从阅读问题、阅读体会、阅读发现等角度设计,给学生以启迪,促使学生自觉进入阅读感知。

在学习《苹果里的五角星》时,教师结合文本内容提出一个讨论话题:你从小男孩横切苹果所带来的有趣发现中受到什么启发?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学生开始议论纷纷,都在讲述自己的有趣发现。教师让学生展示相似的经历。有学生说:“有一次下大雨,我用小碗接从屋檐落下的雨水,没有想到,雨滴砸在小碗里发出清脆的声音。我随即找来很多小碗,放到屋檐下,那‘叮叮咚咚’的声响,好似动听的乐曲。”教师给予学生以积极的鼓励,并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将这样的阅读感知体会写到日记上。学生果然迫不及待地进行阅读日志的操作。

教师让学生讲述自己独特的经历,不仅观照了文本学习内容,也有效激活了阅读表达热情。当学生不吐不快时,教师可建议学生将阅读体会写到日志上。如果教师能够经常鼓励学生写阅读日志,学生自然能够养成写阅读日志的习惯。这对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有重要的意义。

二、触发内心,引导学生自由表达

阅读日志难以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生没有心动。如何让学生写出感知呢?教师要对阅读文本展开深度挖掘,找到文本、生本思维的对接点,给出适合度更高的引导策略,学生能够看得懂、想得明白,自然为文本所吸引而心动。学生一旦心动了,就会有写的冲动,阅读日志自然成为学生的首选。在引导学生写阅读日志时,教师不要限制太多,应让学生发挥个性,自由表达,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品质。

触发学生的阅读体验,教师要选择一定的角度。在学习《鸟语》这篇文章时,教师先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给学生展示一段口技视频,让学生猜猜视频中都模仿了哪些鸟的叫声。学生开始反馈,有画眉鸟、孔雀、百灵鸟、乌鸦、天鹅。教师让学生想一想关于鸟的故事,讲给同学听。为了让故事讲得更顺畅,教师建议学生将故事写在日志上。课堂展示时,学生朗读日志故事,活动进行得非常顺利,学生从中获得的学习认知也非常丰富。

三、树立榜样,激发写日志热情

学生有很强的荣誉感,获得教师的表扬,这是学生的共性诉求。为提升学生书写阅读日志的积极性,教师不妨树立一些学习榜样,让表现优异的学生成为大家的楷模,这必然会产生促进作用。在树立学习榜样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优异表现,还要充分考量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只给优秀学生机会,也要看到学生的进步表现、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扩大表彰的范围,提升学生写阅读日志的热情。

教师有意识地树立学习榜样,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的上进心。在学习《沙漠中的绿洲》时,教师让学生说一说阿联酋人为什么要人造沙漠绿洲。有学生打开日志读起来:“阿联酋人民对绿洲有独特的情感,利用人工制作绿洲,这表现了阿联酋人民的聪明才智,也告诫世界各国人民要珍惜绿色,保护环境。”教师将这个学生的阅读日志展示给大家,并高度评价:“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位同学就是有心人,他能够将阅读体会都写在阅读日志上,这是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的同学有这样精彩的表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