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教案
《题西林壁》教案(精选22篇)
《题西林壁》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缘”字。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人富有哲理的诗句。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在三年级时,我们学了一篇庐山的文章,一首庐山的诗,还记得吗?《庐山的云雾》、《望庐山瀑布》景色秀丽的庐山,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美丽迷人。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和它有关的古诗,齐读课题。《题西林壁》作者苏轼。大家对苏轼了解吗?(介绍的不错,和老师找到的资料不谋而合。我们再来熟悉一下。老师这有一段介绍,谁愿意来为我们读一下。)
1.知诗人,解诗题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人称苏东坡。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歌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揭示深刻的道理。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文学家苏轼写的《题西林壁》。
请大家再来读一读题目,看看你有什么疑问吗?生质疑。(一些问题我们理解完题目你就能知道,还有些问题要等我们学完全诗,我相信你会找到答案)
师解释。西林就是西林寺,在江西庐山。这 “题”字就是书写,题写的意思。全题就是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的意思。
我们知道古人都爱游山玩水,看到祖国大好河山,常常诗性大发,一些名篇佳作也就由此诞生。他们常常走到哪写到哪,于是,山川上,寺庙的墙壁上,甚至岩洞中都留下了不少优秀的古诗,《题西林壁》是苏轼游览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这首诗写了些什么呢?大家自己来读一读。老师有个要求:读清字音,读顺句子。读完后可以读给同桌听。请一位同学给我们读一下。(读得很流利,字音也都读准确了,谁再来读,他读的怎么样?同学们看这是七言,老师发现他还注意了节奏,就像音乐课打拍子那样,哒哒、哒哒、哒、哒哒,要有停顿,不错!谁还想来试试。咱们女同学读一遍,来开始。)
2.抓字眼,明大意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看看我们跟着苏轼游览庐山时都看到了些什么?
自己再来读读,边读边想古诗的意思,老师把一些难理解的词意都打在了屏幕上,可以参考一下,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
句意: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又成了高耸入云的山峰。
远近高低看过去,所在的位置不同,庐山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1)谁首先来带我们欣赏一下庐山的风貌。读一读,解释一下。(大体说对了,它横看和侧看解释的不错,谁再来交流一下你的理解。谁还有补充,从正面看到的是怎样的山岭,给他个形容词。)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表达,谁还来说说。
你们的朗读仿佛让我看到这样的画面。看图。都是庐山的图片,却让我们看到了它不同的样子,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啊。理解了意思,谁能把它读美了,指导朗读(节奏、慢、气势,真有气势,我仿佛看到那直插云霄的高峰。)。庐山不仅横看侧看不同,接下来诗人又有发现。
(2)第二行谁来读一读,并解释一下。(看到什么不同,同一个意思有不同的表达,大胆的把你的理解说出来。)诗人观察庐山的位置变了,看到的是各不相同的景色,谁能用你的朗读把这句诗的意思表现出来。(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那形态不一的庐山美景。听了你读,我仿佛看到了那千姿百态的庐山美景。)
(3)庐山因为它的起伏变化而迷人,读古诗同样如此,抑扬顿挫才好听。咱们再来感受一遍,把两行连起来自己读读,师给配乐。请生来读。庐山真雄伟啊,真秀美啊,我听出了它的形态不一。你们读的真好,谢谢你们把这么美好的感觉带给大家,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段庐山风景vcd,一起来欣赏一下。
(4)千姿万态的庐山美吗?再来读读那两句。这两句写的是诗人的看到的景色,所见,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人们看到的是千姿百态,各不相同的庐山呢?古诗的最后两行给了我们答案。
(5)是什么原因呢?谁来说说,用你自己的话说说。是啊,谁再来说说?诗人处在庐山之中,视野被局限了,看到的都是庐山的局部。这是诗人由所见发出的感想,这是诗人所感。
3.想意境,悟诗情
(1) 哦,诗人最后恍然大悟,发出了感叹,齐读最后两行。苏轼明白了什么,(解释全诗)你又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体会到什么?自己把全诗连起来读一读,思考一下。同桌交流一下。
(2) 生读全诗,谈体会。诗人为什么说看不清庐山真面目呢?结合这首诗说说。说具体点,说概括些。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陡峭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的景色都不相同。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角度不同,所见也不同(板书)每个角度,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让我们伴着优美的庐山风光,用心来体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千古名句蕴含的道理吧。
看山如此,看事和看人也一样。我们要明白读板书,所以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我们可不能犯了《盲人摸象》故事中,几个盲人的错误。他们错就错在把大象身体的各个部分当作了整体,好在我们的大诗人没有被各个不同角度看到的庐山不同风貌所迷惑,因为他清晰的知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个道理。最后让我们带着感情,带着对诗句的理解,齐读全诗。听大家读诗真是种享受,我相信一定有同学已经能背出来了,背诗。
《题西林壁》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学习古诗《题西林壁》,领会诗中描写庐山的奇特雄姿。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句的意思。掌握本课的生字。
3、能朗读、背诵诗文并默写,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习古诗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
教具准备:
动物组合、古筝音带、庐山图片。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激情。
1、教师导入:(游戏:和小动物交朋友)
教师依次出示动物组合,学生依次背诵古诗:
《宿新市徐公店》、《早发白帝城》、《绝句》、
《小儿垂钓》、《江上渔者》、《山行》、
《望庐山瀑布》、《咏柳》。
2、教师小结背诵情况。
3、激情:
(师):老师刚来的时候,还有虎大哥也想来,我一看它出的题呀!糟,小朋友还没有学过呢!你猜他考咱们的会是哪一首古诗呢?(生):《题西林壁》(师):你想学吗?咱们要不要和虎大哥交朋友呀?
二、范读古诗,创设情景,释题。
1、(古筝音乐起,出示庐山图片)
(师):说起江西的庐山,我们不禁想起著名诗仙李白的一首《望庐山瀑布》,一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更是千古绝唱。其实庐山还有许多让人陶醉不已的地方,你看,远远望去,五老峰被一层蒙蒙的云雾笼罩着,若隐若现,那山石奇形怪状更是让人浮想联翩,放眼望去,峰峦叠翠,真是如诗如画!
传说苏轼到庐山游了十多天,还没有完全认识庐山的全貌,心有感触,就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写下了这首古诗《题西林壁》
2、范读古诗。
三、朗读古诗
教师指导朗读:读出庐山的其实,关键的词后语调可适当延长,重音要突出。
1、跟读体会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2、自读---指名读----齐读
四、理解诗意
1、各自轻读(试理解诗意)
2、读后质疑,集体讨论。(师在板书中点划)
(1)岭:连绵起伏、雄伟。(板书)
简笔画:峰:陡峭、险峻。(板书)
(2)横:正面看
侧:侧面看
结论:角度不同
(3)缘:因为。(板书)
(生字教学)
3、再读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五、齐读全诗(试背诵古诗)
1、背诵。(表扬掌握的同学,表示虎大哥愿意与之交朋友)
2、总结: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现常用来比喻人的目光短浅,看不到全面,给人很深的启示,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这个道理。
六、写字
练写,训练钢笔字,巩固课文。
《题西林壁》教案 篇3
一、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抓住关键词句,读中感悟,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思想感情。
3.复习以前学过的古诗。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入
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那些古诗啊,还记得吗 ?谁来背给大家听听?(学生踊跃背诗)
2.读题
真不错你们会背这么多的古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古诗——《题西林壁》(齐读课题)
3.解题
你们知道吗?《题西林壁》中的“题”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你知道吗?(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诗)
4.介绍题壁诗
(二)学习古诗
1.过度
是谁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诗呢?(苏轼)那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苏轼的这首题壁诗。
2.自由读诗
3.读完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体会啊(自由说说)
4.解读第一句
a. 出示句子
b. 指明朗读
c. 我们伟大是诗人是从那些方面来写庐山的,请找出这句话中表示方位的字词
横:正面; 侧:侧面; 远、近、高、低
d.从正面看到的庐山是怎么样的?侧面呢?。。。。。。(展示课件)
e.此时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f.庐山是如此雄伟、壮丽,你们能用自己的朗读表达出来吗?(自由读——指名读)
g.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却不同,你们有没有碰到过这种事情啊,举个例子说说。
5.解读第二句
a.你们认为作者看清楚了庐山的真面目吗?为什么?
b.出示第二句,解释“缘”的意思。
c.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d.是小结:我们看事情也一样,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看待事情要看全部,不要片面化。
(三)背诵古诗
1.自由读
2.指明背诵:不会背的可以跟着轻声的读,会背的可以轻声的跟着背。
3.齐背
(四)拓展训练
1复习: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描写庐山的古诗?
2.课后自己找一找还有那些古诗是描写庐山的?
《题西林壁》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1.橡皮泥。
2.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3.powerpoin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吟诵):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22面,齐读古诗《题西林壁》。
(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学习课文
(一)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
(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二)抓字眼,明诗意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作者)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4.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5.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6.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出示小黑板)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识:认清)“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7.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
(三)多诵读,悟诗情
多诵读:
1.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
2.四人小组表演
悟诗情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吴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三、总结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四、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
板书:
一、复习第一首古诗
1.指名背诵读诗。
2.指名说诗句意思。
二、学习《游山西村》
1.初读感知。
2.了解作者,理解诗题。
(1)学生互相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陆游的资料,教师补充。
(2)根据注释理解诗题。
3.理解诗句大意,方法同学首一首古诗。
4.品读悟哲理。
5.就读成诵。
《题西林壁》教案 篇5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这种体裁,语言精炼,所表达的情感却十分丰富,读起来还琅琅上口,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诗,宋代苏轼写的《题西林壁》。(课件出示课题)
二、读题、解题
师:请同学们看①②注释,想一想题目的含义。
生1:书写西林壁。
生2:题写庐山的西林寺墙壁。
师:题是书写、题写,西林是庐山上的西林寺,壁是墙壁。“题西林壁”的意思就是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因为诗写在了西林寺的墙壁上,所以叫做《题西林壁》。
三、简介作者苏轼及写作背景
师:理解了诗的题目,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出示课件:苏轼两字)关于苏轼,你了解多少?
生:宋代诗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师:(课件出示苏轼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对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东坡全集》。
四、初读课文,感知美
师:通过汇报资料,相信你们对作者苏轼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他写的这首《题西林壁》,距今已有920年了,为什么仍被历代的人们所喜爱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
1、请同学们自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3、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师朗诵古诗。
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课件出示古诗)
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
五、分组自学,理解美
1、一首古诗往往就是一幅古朴典雅的画卷,只要你用心的去读,去感受,你就能看到这幅画。想看到这幅画就需要我们先理解古诗的意思。
2、学习指南:
个人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结合书下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
小组学习:在小组中交流古诗的意思,再说说诗人是怎样观察庐山的并体会作者的心境。(课件出示)
六、汇报交流,感悟美
(一)交流第一、二行诗句
1、学生汇报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结合“横看”和“侧看”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庐山的“岭”和“峰”是什么样子的,感悟庐山的美。
3、同学们试着读一读,怎样才能读出庐山景色不同的感觉呢?(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
(二)交流第三、四行诗句。
1、学生自由表达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结合“真面目”字面的意思,讨论: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从而帮助学生体味诗所蕴含的道理。
可是老师有疑问。诗人已经多角度、全方位的游览了庐山,又为什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生1:庐山太高了。
生2:庐山太大了。
……
师:说的很有道理。庐山是那样的雄奇,壮丽,险峻,相比之下,诗人又是那么的渺小,只能看到自己眼前的那片景象,视野就变得狭窄,一时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了。那么,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生1:从各个角度看
生2:多角度看
……
师:大家都说的很对。要想看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就得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在胸中凝聚了局部的诸认识而对庐山的全貌有了深刻的印象。从苏轼的这首诗中,我们得到了真理启示(出示课件:要想真正了解事物,就要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事物。我们既要深入到事物之中去,又要跳出来纵观全局,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在我们平时的说话、写作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例呢?我们还没有这样类似的词语、故事?
生1:盲人摸象。
生2:旁观者清、*者迷。
师:恩,你们说的都对。我们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应该综合事物的各个方面,对事物有整体的认识。
6、说一说:联系实际并结合诗中所表达的哲理,说说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看人、看事、看问题呢?(应该全面、客观地看,只有这样才能看清问题,获得正确的认识。)
所以老师请大家对待班上的每一个同学都要从各个角度去了解,不能总是看别人身上的毛病。老师也一样,会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犯了错误,只要改正依然是好孩子。我会综合你的各个方面来认识和评价你的表现,努力认清“庐山的真面目”。
7、朗读第三、四行诗句。
(三)学生根据诗意绘画,通过展示内化诗意。
七、个性诵读,表达美
1、教师语言激励,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假如你就是苏轼,看到庐山峰峦奇丽,云雾缭绕,山中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宛如仙境一般,你的心情怎样?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呢?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组内交流体会。
3、引导学生谈感受,结合感受进行个性化朗读。
4、教师示范读(课件配乐配像)
5、学生再读,读出诗的韵味。最后齐声吟诵。
九、总结全文,升华美
师:(看板书总结)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色,(板书:看景)
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板书:悟理)作者借欣赏庐山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
十、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游览过庐山、赞美过庐山,除了这首诗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诗人写过庐山。生:我知道李白写过《望庐山瀑布》
2、老师也收集了几首描写庐山的诗给大家看一看。(课件出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李白的《望庐山五老峰》;陶渊明的《饮酒》;苏辙的《游庐山山阳七咏》;毛泽东的《庐山仙人洞》)。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看景悟理
横看成岭侧成峰,不识庐山真面目,
远近高低各不同。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4、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重难点: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课时:一课时
教具:风景画、录像、实物投影仪、实物:三棱柱
教学步骤
一、场景设置
在教室里悬挂以山为主题的国画,同时包括风景画。
二、导入
1、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
生说风景(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放映庐山录像)(目的:让学生对庐山有初步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
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
生谈感想(目的:使学生对庐山的感性认识进行梳理,同时巩固认识。)
师: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三、讲解
2、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3、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
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重点:卷舌音、平舌音)
4、范读古诗,讲读法。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
师配乐朗诵古诗
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
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
生齐读古诗(配乐)
5、明确学习任务,组织自学。
师:在这堂课中我们要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出示学习任务),请读一遍。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学习任务?(激励学生)好,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完成前四项学习任务。如果遇到了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合作学习)(课堂预计:自学过程中,学生在解释诗时会不知道如何下手;解决办法:讲学法,我们在解释古诗时,通常要使用拆分法,所谓拆分法,就是将一句诗分成若干个部分分别加以解释,然后将这些解释联系起来。同时你还必须联系整首诗的内容来解释,举例说明。)
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出示相关资料(资料:苏轼个人情况。西林寺。)播放庐山风景。
6、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
师: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吗?
生汇报。
师: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生提问,师组织互助解疑。
7、巩固
师: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庐山的风光。我希望同学们边看就边想我们学的这首诗的内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岭。
生观看录像。
师:在看过了美丽的庐山后,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判断一下黑板上的图形哪一个是山岭,哪一个是山峰,现在请同学来朗诵这首诗。(引发感情:在朗诵这首诗时你可以想象一下庐山的面貌;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非常的高兴,于是就朗诵出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
8、分析古诗结构,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所说的道理。
师:看得出许多同学都想来朗诵,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但在朗诵这首诗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为两部分——所见和所感。同学们在朗诵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学生朗诵时出示课件)(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诗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提示: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
9、背诵
师: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
生背诵古诗(出示课件)
师检查背诵情况
10、总结
师: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现在,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大家在听故事时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错在那里。
师讲故事《盲人摸象》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四位盲人他们错在那里?
11、结束
师:请大家对照学习任务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完成了。(出示学习要求)生检查。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观察的
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角度不
不识/庐山/真面目,同,观
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效果察
不同。
《题西林壁》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古诗,会默写古诗。
2、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联系生活体会诗中所蕴涵的哲理。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练习仿写。
教学重点 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境。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思想。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认识诗人
1、谁了解苏轼呢?谁会背他的诗?
2、引入题壁诗,简要介绍题壁诗形成原因。还可出示最有名的题壁诗《黄鹤楼》读一读。
3、解读课题,问:西林在什么地方?生指出在江西庐山后,引导背诵《望庐山瀑布》侧面了解庐山。师介绍:庐山不仅水美,而且山也美。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盛誉。朗读课题,导入诗文教学。
二、精读古诗,理解诗意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学诗的方法。
2、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阅读,自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读诗,正音。
4、集体交流:能读懂哪些?还有哪些不懂?教师相机进行以下指导:
(1)当学生感知到庐山之美时,引导学生品读、想象第一、二句,让学生简单画一画他读出的“岭”和“峰”,补充描述一下“远近高低”所见的不同形态。引导学生读中发现一个问题:观察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最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可回忆课文《画杨桃》。
(2)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品读第三、四句。相机理解“缘”的意思,并注意强调其写法:右上部分好似两手做取景框状。师生采用问答等形式反复朗读该句。深层思考:为何身在庐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讨论探究:那么,怎样才看得清庐山真面目?集体交流。相机引读名诗佳句:比如,王之涣《登鹳鹊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吟诵古诗,品悟诗境
1、出示并比较两首写庐山的名诗:《望庐山瀑布》和《题西林壁》。引导发现这两首诗不同的构思:前者在于景,后者在于理。强调在吟诵《题西林壁》中要注意体会其中的理趣。
2、教师提示读诗方法,并进行朗读示范,指名说说准备怎样把握诗歌节奏(重音与停顿)?
3、学生自由练习朗读,引导学生在联想中品味:你在朗读中联想到了什么类似的生活现象?一边感受一边朗读。也可以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类似的“身在庐山”现象,再反复吟诵后两句。
4、指名展示,引导学生听,评。
5、配上乐曲,开展背诵比赛:看谁先把这首诗背下来?
四、揣摩古诗,触摸诗情
1、教师提示:学习古诗,还应了解诗的写作背景,才能触摸到诗人的心灵。
2、投影出示:苏轼,学富五车,才气横溢,诗、词、文都有极高造诣,被誉为“奇才”。因为不受当朝新党的笼络而受到迫害,遂引发了“乌台诗案”。 1080年,死里逃生的苏轼被贬官至黄州,在黄州城东开荒种地,自食其力,号东坡居士。自贬谪黄州以后,他只好把政治上遭到压抑的苦闷消解于山光水色之中,出现了萧疏冲淡的格调。1084年,48岁的苏轼被改贬到了汝州,在他走马上任之前,他来到了江西,游览了闻名遐迩的庐山,诗兴萌动,挥笔书写了《题西林壁》。
3、学生了解写作背景后,教师引导学生在读诗中推测作者的诗情:苏轼这样一个非常有学问的文人,却被以莫须有的罪名两度贬谪,他的命运似乎并不由自己掌握,所谓人在官场,身不由己,他像绣球一样被人抛来抛去。那么,《题西林壁》有没有可能隐含他对这样的人生的一种顿悟呢?再读古诗。引导发现:“庐山”也许并不单指眼中的“这座庐山”,或许还暗指心中的“那座庐山”呢。学生讨论交流,引导将“庐山”这一环境改为其它环境,例如:“官场”。换词朗读:不识x x真面目,只缘身在x x中。再引导回归原句,反复品读。
4、教师引读第三、四句:苏轼触景生情,脱口而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引领反复吟唱。
五、比较阅读,点燃诗心
1、教师出示自己所作《象棋》:孤相单士护王宫,炮马车卒狭路逢。不识棋局真面目,只缘身在棋局中。引导对比阅读,找出异同。
2、鼓励把生活中的类似感悟也用诗歌形式表现出来。尝试写一写。
3、集体交流。
《题西林壁》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唐代大诗人李白来到这里写下了《望庐山瀑布》宋代大诗人苏轼来到这里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的古诗《题西林壁》(板书) 二、回忆学法。 还记得我们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吗? 三、学习古诗。 (一)知诗人。 (二)解诗题。(并介绍“题壁诗”) (三)明诗意。 1、请同学们反复朗读,一边读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与周围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收获。 3、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你能告诉我们横着怎么看吗?那什么是山岭?什么是山峰? 同学们的描述不够形象,有哪位同学能用简笔画表达出来? 你能根据你的理解读一读这两名诗吗? 4、苏轼看过庐山不同的姿态后,发出了由衷的感慨……。 你能用“之所以……是因为……”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反过来说一说。 根据你的理解读一读这两名诗。 (四)悟诗情。 庐山的确很美。横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侧看,奇峰陡峭;远看,隐天蔽日;近看,危崖险岩;在高处俯视,深沟幽壑;在山下仰望,重峦叠障。可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还是险峻?正如苏轼笔下的《题西林壁》。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也想读一读,请你闭上眼睛,让我们随苏轼一起去游庐山。 刚才那一瞬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当在诗人苏轼面对如此美景时,内心又是怎样一种情怀呢? 你能用朗读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情感吗? (五)明哲理。 你能想个办法,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还记不记得学过的《画杨桃》一课,揭示了什么道理? 在生活中,你遇到或听说过这样的情况吗? 其实它还可以用在学习上,与别人交往中。像评价我们周围的同学呢?是看他的优点呢?还是看缺点呢?看待别人是这样,评价自己也是如此。只有全面客观地认识了自己,才能取长补短,使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 四、总结全文。 1、想一想苏轼怎样才写出这首古诗的? 2、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2.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如何让解读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学会全面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课时安排 1课时 相关资料 背景资料: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描写山的诗歌: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5.《望庐山瀑布》《大林寺桃花》 教学过程 一、导语(由介绍诗人入手) 师: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光辉灿烂、历史悠久,灿烂的古文化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值得后世人们的不断探索,反复学习。而古诗文则像是这个巨大宝库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熠熠生辉,永放光芒,创造出这光辉文化的先人们更是名垂千古,令人佩服,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认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出示:宋苏轼) 1.简介苏轼(重点介绍他的成就及诗风)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其中的一首诗。(出题解题) 3.简介诗的生成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在苏轼四十九岁时,当时已经被贬到黄州做官的他再次被贬到汝州,在去汝州上任时,途经江西庐山,庐山的奇美秀丽景色让他诗兴大发,作了五首记游诗,这首是最后一首。 二、学习古诗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同桌互读,检查预习情况,互相指正。 (设计意图:因为本首诗没有生字,学生完全有能力做到相互间指正,读好,也能落实互相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培养。) (2)指名读,师作适当的鼓励评价。 (3)全班齐读古诗。 2.再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 a、根据“注释”试着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小组要说明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b、在学习过程中,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师巡视,对各小组的学习作必要的指导。) (2)反馈小组学习情况 师:刚才大家的讨论非常热烈,现在老师想听听来自各小组的汇报,告诉老师你们读懂诗意了吗?小组运用了什么好办法理解诗意的? (指名各小组代表说,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及时表扬、推荐好的方法) 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抓住“岭”、“峰”的不同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让学生运用简笔画描述。 岭 峰 (根据学生的感知特点,形象认识能较快帮助他们区分理解。) 出示小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 在远处_______, 在近处______,在高处_______,在低处______,庐山的景象各不相同。 (此项练习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诗意,降低理解难度,同时又落实了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2)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庐山的变幻莫测) 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指名读读这句诗,并说说诗意。 理解“缘”并指导写法。纟缘(右上部分是两笔:撇折横折) 师:此山是指哪儿?作者为什么会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 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所以视力受限,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生:因为他离庐山太近了 ┉┉ (4)指导朗读,要求读出作者感慨的语气。 3.复读古诗,结合实际体会诗中所含的哲理。 (1)师:同样的一件事物,可是在不同的角度却有着不一样的样子,你们有过和作者一样的感受和经历吗? (生结合实际举例说说) 那么,你们认为作者仅仅只是在说庐山吗?你们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了吗? (有了前面的例子作铺垫,学生很快就能说出:要想全面认清一个事物,必须要全面地、客观地认识,多角度观察。) (2)出示练习2 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就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悟出的道理) (设计意图:强化难点的突破,变深奥的道理为学生的内化动力。 (3)指导朗读。 4.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5.小结。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横 岭 峰 侧 远 近 高 低 全面地、客观地 一、指导预习《题西林壁》 1.听范读 2.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检查预习 缘 庐 峰 4.指名读《题西林壁》 5.齐读 6.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古诗给你的初步印象(描写庐山的景色) 7.质疑 二、学习《题西林壁》 1.知诗人,解诗题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 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2.抓字眼,明大意 (1)学习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讨论句意:(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3)把握朗读重音 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 (4)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不认识,看不清。缘:因为。 题:书写。 (5)讨论句意 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6)指名说全诗意思 3.想意境,悟诗情 (1)放庐山幻灯片,让学生想象当时意境,领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联系生活试讲3、4句诗的含义。 (2)引伸: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3)提问: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 (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引导学生说出看问题要从不同解度看。意思讲明白即可。) 小结:《题西林壁》把庐山特色浓缩成绝句,概括贴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我们还从中获得启示。 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体会诗情。 附:板书: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古诗语言精炼,蕴义深刻,是悠久中华之瑰宝。那今天我们就从展示你们所会的古诗开始,一起走进这美妙的古诗世界。谁愿意把自己会的古诗与大家一起分享? 生:背诵古诗《春日》、《咏柳》、《游子吟》、《春夜喜雨》等等。 师:出示(课件1:望庐山瀑布)同学们会的古诗可真多呀!看到这幅画,你想到了哪首古诗? 生:(生答、齐诵) 师:是啊,许多诗人都被庐山的美景所感动,留下了千古名句。今天我们也一起去爬庐山好不好?好大家做好准备,我们出发了。(课件2:风光片)师配乐导语:随着优美的音乐,我们来到了庐山,这里山高水长,云雾迷蒙,这里古木参天,鸟语花香,这里流泉飞瀑如梦似幻,我们沿着山道拾级而上,来到了西林寺,走进寺内,映入眼帘的是墙上的一首诗。现在哪位细心的同学知道了这首诗的名字? (生答)跟老师一起朗读课题, 1、请结合课文注释,理解题目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介绍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本文是苏轼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古诗 师:出示(课件3:古诗) 生:欣赏古诗,小声跟读两遍。 二、自学古诗 师:拿到一首古诗,首先我们要理解它的意思。同学们平时都怎样理解? 生:一起交流理解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上网查资料等) 师:介绍常用方法拆分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古诗。 生自学,师巡回指导 三、理解古诗 师:学好了吗?谁能说一说,通过自学古诗的前两句,你都知道了什么? 生:1、理解了前两句的含义。 2、明白了诗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庐山,横看、侧看、远望、近瞧、俯瞰、仰视3、“横看”就是从正面看。 师:谁能试着读一读, (指名读)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律朗读一遍吗?(师读) 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 生:自由练读。齐读。师指导。 师:作者是按横侧远近高低不同的方位顺序去看庐山,看到的景色各不相同。同学们还可以按哪些顺序去看庐山呢? 生:按不同的时间顺序去,如早中晚;可以不同的季节去,如春夏秋冬;还可以不同的天气去,如晴阴雨等。 师:同学们真善于思考,是啊,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怀着不同的心情站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庐山都不一样,真是…… 生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诗人仅用14个字,就从不同的方位顺序写出了庐山的美景,那我们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也要特别注意写作的顺序。可以运用空间顺序,比如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由外及内等;还可以运用时间顺序,比如春夏秋冬,早中晚等。注意了写做顺序,才能使文章更具有条理性。 师:下面我们一起学习古诗的后两句,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的意思?关系? 生读,回答:诗人不认识庐山的原因是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到局限,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 这两句的关系是因果关系。 师: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远看隐天蔽日,近看奇峰怪石;俯瞰幽谷深涧,仰望重峦叠嶂。一幅幅画面在眼前呈现,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你们能不能把庐山的美用优美的嗓音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 生自由练读,齐读,指名读,男女生对读。 四、领悟诗情 师:关于这首诗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为什么诗人站在庐山之中却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生思考、回答:是因为诗人站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到限制,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非庐山的全部。 师:我们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地球上,但我们是时时都能看到地球的全貌吗?要看清地球的全貌应站在哪儿去看? 生:太空 师:(出示课件4:地球),多美丽的星球啊!套用古诗的话说:真是…… 生接:不识地球真面目,只缘身在地球中。 师:结合我们今天学得这首古诗让我们知道,要了解一个事物必须怎样做? 生答:客观全面的了解事物。 师:明白了这一道理后,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的评价我们周围的同学呢?是看他的优点呢还是看缺点呢? 生答:优缺点全面看。 师:看待别人是这样,评价自己也是如此,谁愿意试着这样评价一下自己? 学生自由发言。 师:刚刚几位同学都说得很好,只有客观全面的看待自己和别人,才能取长补短,使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下面我们就再一次齐声朗诵这首古诗 师生齐诵。 五、古诗赏析 师:描写庐山美景的古诗很多,今天就带来了另外几首描写庐山的古诗请大家一起欣赏。出示课件《登庐山五老峰》、《庐山诗》、《庐山独夜》。请同学根据所学的朗读方法和自学古诗的方法,自学三首古诗。 生自学,师巡回指导。 六、升华主题 师: 今天,老师很高兴与大家一齐看庐山、在旅途中还懂得了一些道理。最后,让我们和诗人一起站在大庐山之巅,看着眼前这变幻莫测的景象,共同吟咏这首千古名作。 学生配乐齐诵。 教学反思: 《题西林壁》是古诗中写景抒情的典范,也是情理交融的诗文先河。我的教学,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诗意的能力,在诗的灵动意境中,引导学生和诗人及文本产生共鸣,在真实的生活中感受诗的强大生命力。以期完成如下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 2、培养学生探索诗意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认识事物的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出发点,并与朗读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情感。在完成学习目标的前提下并适时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对古诗学习方法的指导和习作的指导等,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本节课还为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拓展学生视野,特设置了《古诗赏析》环节,让学生自由欣赏学习,使学生在阅读中得到训练,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但由于时间关系,没能对三首古诗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学习,只是简单的阅读欣赏而已,实在是美中不足。在课外阅读方面也缺少一些必要的指导。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尽量弥补这些缺陷。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 3、背诵古诗,对重要词句能够默写。 4、体会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5、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读题释题 1、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在咱们江西省九江市就有一座享誉世界的名山,它就是——庐山。我们一起去领略庐山风光吧!(出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庐山各山峰图片) 2、西林寺有块墙壁,看,墙壁上还写着一首诗呢!这是宋朝大诗人苏轼游览庐山后题写在上面的。诗题叫《题西林壁》。(板书课题) 3、释题。“题”是什么意思?(提示学生借助注释是学古诗的一个重要方法)“题西林壁”又该怎么解释呢? 二、初读,读通读顺 1、学生自读诗句两遍,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第二遍力求读通句子,读出节奏。 2、指名朗读,学生评价。相机正音,如:“岭”“此”等。练读诗句。 3、读古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节奏。谁能试一试?其他同学注意倾听。 4、教师相机范读,学生评议。重点指导读“横看成岭侧成峰”,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读出“峰”和“岭”的区别。 5、师生合作读。 三、再读,感受“不同” 1、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将这首诗读了好几遍,但好诗不厌百回读。读多了,你就会对诗句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感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你们再轻声读这首诗,一行行地读,一行行地想,看看能不能自己读懂诗句的意思。 2、同桌交流。(掌握方法:查子典,结合诗后注释,查工具书,上网查资料等) 3、问题检测:苏轼身在何处?(具体在山中的哪些位置观察庐山呢?) 4、理解“横看”:怎样看是横看?看我的五指山(教师以手示意),怎样看是横看?也就是正面,前面。苏轼还身在何处?理解苏轼身处位置不同。 5、教师:苏轼身在山前,身在山侧,身在远方,身在近处,身在高山,身在低谷,但无论在哪儿,他都身在一个范围之内,那就是——庐山之中。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想象身处这不同位置看到的景象。 6、出示课件,真切感受“不同”,引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7、苏轼看到了哪些景象呢?让我们沿着苏轼的踪迹到庐山去看看吧!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朗读,你仿佛来到了何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8、理解身处不同位置看到的庐山景象也不同。 出示课件,教师引读。 四、品读,感悟“不识” 1、看到庐山的这千般面貌,苏轼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不识庐山真面目。指名读。 2、引导质疑:苏轼为什么会“不识庐山真面目”? 3、链接作者简介:他是唐宋八人家之一的苏轼,他是多才多艺的苏东坡,他还是学识渊博的“苏学士”,他不愿停留在“不识”,他还想知道为什么“不识”。于是,他问自己,他问山中游客,他还问你们:孩子,我为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可是,我都身在庐山之中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观察了呀,怎么还会“不识”呢?(感悟因“不同”而“不识”。)揭示哲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者迷,旁观者清”啊! 5、于是,苏轼文思泉涌,挥毫在西林壁上写下了这千古流传的诗篇——(学生读全诗) 五、升华,积累运用 1、结合生活经历运用诗句谈感受。 2、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诗句。 3、练习背诵。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苏轼(宋) 横 侧 远 近 各不同 客观全面 高 低 不识 只缘 认识事物 ( 果 ) ( 因)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教学内容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教学目标: 1、 借助注释、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4、 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观察的方法,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望庐山瀑布》,理解诗题 1、导语: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4篇写景的文章,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首写景的古诗,所写的地点是庐山。 一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大家一起来背诵。 今天,我们学习另一首写庐山的古诗——诗人苏轼所写的《题西林壁》 2、板书诗题,读诗题。 3、借助注释,理解诗题。 二.吟读诗句,理解诗意 1、 听录音范读,画出诗的节奏。 2、自由读诗,读准字音,把握吟诗的节奏。 3、指明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4、借助前预习,先在四人小组中互相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5、指名学生解释诗句。 6、齐读古诗。 三、深入学习诗歌 1、四人小组读古诗,互纠错误。思考: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 2、男生读一二句,女生读三四句。 思考:诗人观察的角度有哪些? 题干:诗人观察的角度有: 选项:1、从正面看和侧面看 2、从远处看和近处看 3、站在高处俯瞰、站在低处仰视 4、以上角度都有 3、上学期,我们学过《画杨桃》这篇课文,你还记得其中老师说的话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同。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五角星。) 同样作者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也看到不同的庐山。下面是老师收集到的一些庐山的图片(出示庐山的图片)。 4、题干:你认为作者看到这样多角度的庐山是通过怎样的观察? 选项:1、一次仔细的观察 2、多次仔细的观察 5、师引导:这首诗所写的庐山就像一个千面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它便展现出不同的姿态。苏轼这样多次、多角度地观察庐山,为什么还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引导:庐山的美、味道永远领略不尽的,局部的美并不是庐山的全部) 6、师:要想看清庐山的真正面目就要走出庐山全面地看它。 庐山的外表像个艺术家,幻化出各种美妙的姿势,庐山的内心像个哲学家,它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怎样看? 应该全面、客观地看,只有这样才能看清问题,获得正确的认识。 7、引导学生理解后两句诗所阐述的道理 题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所说明的道理与下面哪句话相近? 选项: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8、联系现实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师: 在你读过的哪些故事或在你身边发生的哪些事是让你明白应该全面、客观地看问题的? 生自由说。 9、男女生比赛读古诗。 四、背诵古诗 1、同桌互背 2、指名个人背 3、会背的起来背。 五、拓展小练笔 写写学诗的心得: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角度不同 远近/高低/各不同。 实写 效果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客观、全面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理 地看问题 教学目标: 1 能感情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 了解诗句的意思。 3 体会诗中所包含深刻哲理。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 2 背诵并默写古诗。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 2 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 教具准备:写有练习题的幻灯片 教学设计: 一、 导语(由介绍诗人入手) 师: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光辉灿烂、历史悠久,灿烂的古文化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值得后世人们的不断探索,反复学习。而古诗文则像是这个巨大宝库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熠熠生辉,永放光芒,创造出这光辉文化的先人们更是名垂千古,令人佩服,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认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出示:宋 苏轼) 1、 简介苏轼(重点介绍他的成就及诗风) 2、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其中的一首诗。(出题解题) 3、 简介诗的生成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在苏轼四十九岁时,当时已经被贬到黄州做官的他再次被贬到汝州,在去汝州上任时,途经江西庐山,庐山的奇美秀丽景色让他诗兴大发,作了五首记游诗,这首是最后一首。 二、 学习古诗 1、 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同桌互读,检查预习情况,互相指正。 (设计意图:因为本首诗没有生字,学生完全有能力做到相互间指正,读好,也能落实互相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培养。) (2)指名读,师作适当的鼓励评价。 (3)全班齐读古诗。 2、 再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a、根据“注释”试着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小组要说明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b、在学习过程中,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师巡视,对各小组的学习作必要的指导。) (2)反馈小组学习情况 师:刚才大家的讨论非常热烈,现在老师想听听来自各小组的汇报,告诉老师你们读懂诗意了吗?小组运用了什么好办法理解诗意的? (指名各小组代表说,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及时表扬、推荐好的方法) 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抓住“岭”、“峰”的不同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让学生运用简笔画描述。 岭 峰 (根据学生的感知特点,形象认识能较快帮助他们区分理解。) 出示小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 在远处_______,在近处______,在高处_______,在低处______,庐山的景象各不相同。 (此项练习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诗意,降低理解难度,同时又落实了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2)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庐山的变幻莫测) 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指名读读这句诗,并说说诗意。 理解“缘”并指导写法。 纟 缘(右上部分是两笔:撇折 横折) 师:此山是指哪儿?作者为什么会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 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所以视力受限,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生:因为他离庐山太近了 ┉┉ (2)指导朗读,要求读出作者感慨的语气。 3、 复读古诗,结合实际体会诗中所含的哲理。 (1)师:同样的一件事物,可是在不同的角度却有着不一样的样子,你们有过和作者一样的感受和经历吗? (生结合实际举例说说) 那么,你们认为作者仅仅只是在说庐山吗?你们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了吗? (有了前面的例子作铺垫,学生很快就能说出:要想全面认清一个事物,必须要全面地、客观地认识,多角度观察。) (2)出示练习2 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就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悟出的道理) (设计意图:强化难点的突破,变深奥的道理为学生的内化动力。 (3)指导朗读。 4、 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5、 小结。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横 岭 峰 侧 各不同 远近 高低 全面地、客观地 教材说明: 这首诗是作者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春末夏初畅游庐山时,书写在庐山西林寺墙壁上的。作者通过写观察庐山的各种不同感受,提示出一个带有哲理性的问题。尤其是后两句诗历来为人们赞赏。因为作者在人们十分熟悉、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巧妙地说出了一个“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特别是这个道理一经作者用诗的形象语言说出,就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是训练学生欣赏美,感悟美,以及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的好教材。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有根本性的突破,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变课本为学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基于以上认识,本节课设计上,我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1、主体观。把语文课当作学生学习、发展语言的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挥。 2、本体观。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强调兴趣、需要、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3、开放观。语文课的形式、内容、过程不拘一格,推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观点,强调课内阅读向课外的延伸。 课前准备:(1)师生收集有关这首诗的资料。 (2)图片、音乐、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流程: (课前组织学生分组赛诗)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这种体裁,语言精炼,所表达的情感却十分丰富,读起来还琅琅上口,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诗,宋代苏轼写的《题西林壁》。(课件出示课题) 二、读题、解题。 齐读课题。结合书下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题”“西林”的意思。 [在学习中渗透方法,可谓潜移默化。] 三、简介作者苏轼及写作背景 师生共同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1、有关苏轼的自然情况及写作风格。 2、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及庐山的有关情况。 3、教师讲述苏轼少年时代“发奋识尽天下字,立志读遍人间书”的轶闻趣事。 [通过交流,达到了学习资源优化组合。同时课内外有机结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体现了大语文观下的语文教学。] 四、初读课文,感知美 师:通过汇报资料,相信你们对作者苏轼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他写的这首《题西林壁》,距今已有920年了,为什么仍被历代的人们所喜爱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 1、学生自由反复读古诗。说说诗中的庐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读后谈感受,初步感知庐山的美。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让学生在反复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走近庐山,感知庐山的美。] 五、分组自学,理解美 1、根据我们以前学习古诗的经验,大家说说我们该怎样学习这首诗呢?(学生说出学习方法,课件出示:读诗句—解诗意—悟诗情—入诗境) 2、分组合作,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有学习方式细读古诗,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 [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既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汇报交流,感悟美 (一)交流第一、二行诗句 1、学生汇报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结合“横看”和“侧看”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庐山的“岭”和“峰”是什么样子的,感悟庐山的美。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两句诗,读出庐山的不同姿态。 4、引导学生发现这两句中三组反义词(横----侧,远----近,高----低)的运用,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二)交流第三、四行诗句。 1、学生自由表达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针对学生理解上遇到的困难,结合辞海中的义项,帮助学生选择“只”“缘”在诗中的正确意思。 3、结合“真面目”字面的意思,讨论: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从而帮助学生体味诗所蕴含的道理。 4、引发创造。引导学生像诗人那样用诗句说明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学生根据诗意改诗,既使所学的知识得到迁移,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5、议一议:从这首诗你能感到作者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 6、说一说:联系实际并结合诗中所表达的哲理,说说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看人、看事、看问题呢? 7、朗读第三、四行诗句。 (三)学生根据诗意绘画,通过展示内化诗意。 [这样理论联系实际,既深化了对古诗的理解,又提高了认识水平,同时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七、个性诵读,表达美 1、教师语言激励,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假如你就是苏轼,看到庐山峰峦奇丽,云雾缭绕,山中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宛如仙境一般,你的心情怎样?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呢?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组内交流体会。 3、引导学生谈感受,结合感受进行个性化朗读。 4、教师示范读(配乐配像) 5、学生再读,读出诗的韵味。最后齐声吟诵。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入情入境地吟诵,使理解更上一层楼。 八、聆听歌曲,欣赏美 师:有的时候古人根据自己的兴致,把诗词配上曲子唱出来,更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想听听吗?(课件播放歌曲《题西林壁》) [古代的诗歌往往被谱成曲子广为传唱,现代人也愿意运用古诗填词作曲这又为我们学习古诗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渠道。学生们陶醉在优美的音乐中达到激情引趣的目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将诗意了然于胸。] 九、默写古诗 1、引导学生发现本诗中容易写错的字,同时指导学生将这些字书写到黑板上的田字格里。 2、一名学生板前示范,其他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抄写,可默写。 [既积累了语言,又使学生的记忆能力得到了训练] 十、总结全文,升华美 师:(看板书总结)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色,(板书:看景) 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板书:悟理)作者借欣赏庐山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 [通过总结,使学生由表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十一、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游览过庐山、赞美过庐山,除了这首诗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诗人写过庐山。生:我知道李白写过《望庐山瀑布》 2、老师也收集了几首描写庐山的诗给大家看一看。(课件出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李白的《望庐山五老峰》;陶渊明的《饮酒》;苏辙的《游庐山山阳七咏》;毛泽东的《庐山仙人洞》)。 3、挑选一首觉得写得好的泳庐山诗抄下来背一背。 (课件出示作业: (1)以“我眼中的苏轼”为题办一份手抄报。可以写他的诗、词、散文,也可以收集他的轶闻趣事。 (2)收集一些富有哲理的小诗,抄一抄、背一背,体会其中所蕴含的道理。(3)写一写你这节课的感受和收获。)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素材,既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课内向课外延伸,让每个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看景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悟理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之一 授课教师:南郊小学 徐凯 年级:四年级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课题: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十九课《题西林壁》 教学目的: 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4、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重难点: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课时:一课时 教具:风景画、录像、实物投影仪、实物:三棱柱 教学步骤 一、场景设置 在教室里悬挂以山为主题的国画,同时包括风景画。 二、导入 1、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 生说风景(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放映庐山录像)(目的:让学生对庐山有初步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 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 生谈感想(目的:使学生对庐山的感性认识进行梳理,同时巩固认识。)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三、讲解 2、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3、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 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重点:卷舌音、平舌音) 4、范读古诗,讲读法。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 师配乐朗诵古诗 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 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 生齐读古诗(配乐) 5、明确学习任务,组织自学。 师:在这堂课中我们要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出示学习任务),请读一遍。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学习任务?(激励学生)好,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完成前四项学习任务。如果遇到了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合作学习)(课堂预计:自学过程中,学生在解释诗时会不知道如何下手;解决办法:讲学法,我们在解释古诗时,通常要使用拆分法,所谓拆分法,就是将一句诗分成若干个部分分别加以解释,然后将这些解释联系起来。同时你还必须联系整首诗的内容来解释,举例说明。) 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出示相关资料(资料:苏轼个人情况。西林寺。)播放庐山风景。 6、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 师: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吗? 生汇报。 师: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生提问,师组织互助解疑。 7、巩固 师: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庐山的风光。我希望同学们边看就边想我们学的这首诗的内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岭。 生观看录像。 师:在看过了美丽的庐山后,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判断一下黑板上的图形哪一个是山岭,哪一个是山峰,现在请同学来朗诵这首诗。(引发感情:在朗诵这首诗时你可以想象一下庐山的面貌;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非常的高兴,于是就朗诵出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 8、分析古诗结构,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所说的道理。 师:看得出许多同学都想来朗诵,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但在朗诵这首诗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为两部分——所见和所感。同学们在朗诵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学生朗诵时出示课件)(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诗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提示: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 9、背诵 师: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 生背诵古诗(出示课件) 师检查背诵情况 10、总结 师: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现在,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大家在听故事时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错在那里。 师讲故事《盲人摸象》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四位盲人他们错在那里? 11、结束 师:请大家对照学习任务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完成了。(出示学习要求)生检查。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观察的 远近/高低/各不同。 实写 角度不 不识/庐山/真面目, 同,观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理 效果察 不同。 【教学目的】 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4、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重难点】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课时】一课时。 【教具】风景画、录像、实物投影仪、实物三棱柱。 【教学步骤】 一、场景设置 在教室里悬挂以山为主题的国画,同时包括风景画。 二、导入 1、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 生说风景。 (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 放映庐山录像。 (目的:让学生对庐山有初步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 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 生谈感想。 (目的:使学生对庐山的感性认识进行梳理,同时巩固认识。)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三、讲解 1、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2、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 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重点:卷舌音、平舌音) 3、范读古诗,讲读法: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 师配乐朗诵古诗 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 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 生齐读古诗。(配乐) 4、明确学习任务,组织自学: 师:在这堂课中我们要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出示学习任务),请读一遍。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学习任务?(激励学生)好,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完成前四项学习任务。如果遇到了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合作学习) 课堂预计:自学过程中,学生在解释诗时会不知道如何下手。 解决办法:讲学法,我们在解释古诗时,通常要使用拆分法,所谓拆分法,就是将一句诗分成若干个部分分别加以解释,然后将这些解释联系起来。同时你还必须联系整首诗的内容来解释,举例说明。 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出示相关资料(资料:苏轼个人情况。西林寺。)播放庐山风景。 5、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 师: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吗? 生汇报。 师: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生提问,师组织互助解疑。 6、巩固: 师: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庐山的风光。我希望同学们边看就边想我们学的这首诗的内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岭。 生观看录像。 师:在看过了美丽的庐山后,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判断一下黑板上的图形哪一个是山岭,哪一个是山峰,现在请同学来朗诵这首诗。 (引发感情:在朗诵这首诗时你可以想象一下庐山的面貌;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非常的高兴,于是就朗诵出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 7、分析古诗结构,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所说的道理: 师:看得出许多同学都想来朗诵,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但在朗诵这首诗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为两部分──所见和所感。同学们在朗诵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学生朗诵时出示课件)(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诗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提示: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 8、背诵: 师: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 生背诵古诗(出示课件) 师检查背诵情况。 9、总结: 师: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现在,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大家在听故事时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错在那里。 师讲故事《盲人摸象》。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四位盲人他们错在那里? 10、结束: 师:请大家对照学习任务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完成了。(出示学习要求)生检查。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实写 观察的角度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观效果察不同。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理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会了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我们今天来学习一首宋代诗人苏轼的诗。那老师想问问同学们,通过课前预习,你们对苏轼了解多少呢? 苏轼是宋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书画作品,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开创了豪放派词的先河。今天大家预习得很好,我们大家以后也要坚持课前预习、查资料,对我们学习很有好处。 二、学习新课 在学习古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古诗的背景。 (播放课件──古诗背景) 了解了古诗的背景,大家看黑板,自由读古诗,投入自己的感情,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注意读出古诗的韵味来。 (学生试读) 同学们,我们观看一下动画片,听听苏轼当年来到庐山是怎么读的?大家一边听一边考虑怎样划分拍节。 (播放课件,苏轼来到庐山前,吟咏古诗) 划分拍节,标注于黑板上。 这首诗的意思很简单,请同学们自由组成学习小组,理解古诗意思。 古诗是语言的精华,短短几个字表达的却有诸多的意思,大家可以加上自己的语言或你喜欢的形容词,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你的理解。 (指生汇报) 大家说得真好,那么我们来看看对于这首诗的意思,我们应该掌握哪些呢? (播放课件,学习重点) 这首诗的意思大家已经理解了,前一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写作者的所见,那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作者的所感,那作者为什么在庐山游览后,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生:因为作者就在庐山之中。 生……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是一句千古名句,他说明了很多的道理。苏轼身在庐山之中,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会遇到这样的事,同学们,你们来说说你自己的理解,关于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这句话有什么道理?你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学生自由发言。 观看课件。 (播放茶壶从各个角度看不一样的动画)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并且明白了一个道理,看事物不能从一个角度看,要看全面,当然看人,看事也都是一样。接下来,我们大家自己读古诗,试背诵,看看谁能默写下来。 (一)、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三)、教学难点: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四)、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川秀美(背景图),有多少文人墨客在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时留下了千古佳句。今天,高老师就带来了两首古诗,一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题西林壁》,另一首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 二、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你知道这两首古诗是写哪儿吗?来,同学们,看着手中的书,自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1.指导学生读《题西林壁》题目,解题:题写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 2.学生读《游山西村》 正音 浑 豚 重 三、学习《题西林壁》一、二句: 1.让我们随着苏轼来游览一下美丽的庐山吧!(配乐课件)教师有感情地朗读。 2.诗人从哪几个角度来观察庐山,请大家在书上圈圈画画。 3.“横看”是怎么看?(课件,横:①使物体成横向。②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跟“竖”、“直”、“纵”相对。③纵横杂乱。④汉字由左到右的笔形。)让学生判断选择。 4.从正面看,你看见了什么?“岭”是怎样的呢?你能画一画吗?这是怎样的山岭?(课件显示连绵起伏的山岭)指导读“横看成岭”。 5.从侧面看,你看见了什么?(课件)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山峰?(陡峭)指导读第一句。 6.那么,从远处看庐山是怎样的?(课件显示远近高低的图片)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是危崖险岩,从高处向低处俯瞰是幽谷深涧,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障,所以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 7.(课件显示六张庐山图片)从不同的角度看,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看看你能把庐山的美读出来吗?(个别读,集体读,配乐读)真是百看不厌,越看越美呀! 四、学习《题西林壁》三、四句: 1.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究竟看清楚了庐山的真面目吗?他找到原因了吗? 2.是呀,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_____,视野受到局限。咱们还可以换个说法,因为_____,所以_____。 3.是呀,作者为看不到庐山的真面目而叹息,但他似乎又明白了点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后两句诗。有的同学已经背出来了,谁来适一适? 4.看山如此,看事也是如此,只有全面地多方面地看,才能看清事物的真面目,正应了那句老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五、学习《游山西村》一、二句: 1.学了《题西林壁》,我们既欣赏了美丽的风景,又明白了一些生活的哲理。(板书:赏景明理)下面我们随着诗人陆游到山西村去看看、走走,想想又能悟出什么道理呢? 2.诗人陆游因为被朝廷罢官回归故里,途经山西村,他此时非常沮丧,非常郁闷,乡亲们又是怎样招待这位从远方归来的游子呢?请读读一、二句。 3、读着读着,你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又仿佛听见乡亲们说了些什么?指导朗读。 六、学习《游山西村》三、四句: 1.受到乡亲们热情款待的陆游心情豁然开朗。他骑上毛驴,流连于山水之间。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怀疑____,突然,他眼前一亮,他看到了什么?(课件显示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眼前柳绿花红,又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 2.眼前之景不正和陆游此时的心境相吻合吗?被罢官的陆游本以为前途渺茫,陷入了困境,但是朴实的乡亲们却给了他走出困境的信心。这份欣喜之情,你能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3.在学习中,生活中,你有过和诗人相同的感受吗?当你做一道应用题百思不得其解,正为此懊恼时,______。当你和小伙伴下棋,感觉无路可走,打算放弃时,______。 七、配乐朗诵,感悟情境 同样的触景生情,同样的耐人寻味,让我们随着诗文再次来赏景明理。 八、课外链接,拓展延伸 其实,还有很多诗像这样于写景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有兴趣的同学不妨在课后把它找来,读一读,背一背。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画面理解诗意。 2、有感情地诵读诗句,领略庐山的神奇秀美。 3、品味诗句的语言美,体验情感美,领略形象美。 4、感悟诗句的意境美,探求哲理美。 教学重点:有感情诵读古诗;领略庐山的神奇秀美。 教学难点:领悟古诗的哲理美。 教学准备:cai课件 一、激情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景色优美。在江西省北部,紧靠九江市区南端,有一座享誉古今中外的名山,它就是山清水秀的庐山。 师:今天,让我们跟随摄像机的镜头一起走进美丽的庐山。(课件播放庐山图片) 师:这里山高水深,这里云雾弥漫,这里古树参天,这里鸟语花香,这里流泉飞瀑,是一幅充满魅力的天然山水画卷,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900多年前宋朝大诗人苏轼花了十多天的时间游览了庐山,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首诗。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师:哪位细心的同学知道了这首诗的名字?板书 师:指导学生朗读题目。(生跟老师一起朗读课题)题目的意思是? 生:题:书写(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带着你对题目的理解再读古诗题目。 师:简单介绍西林寺的位置。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关于苏轼你了解多少?(课件出示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对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东坡全集》。 二、初读古诗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 请同学们仔仔细细读上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要把诗念得字正腔圆。 指名读,评价合作读 课件出示古诗范读 师:读得美吧?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也能读得这么美。 (1)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一会你们来评价评价。 (2)男女生比赛读。 (3)男生声音洪亮,有节奏;女生清脆,柔美。让我们一齐读读。 三、感悟理解 师:诗写得美同学们读得更美。其实,一首古诗往往就是一幅古朴典雅的画卷,只要你用心的去读,去感受,你就能看到这幅画。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反复读古诗,看谁能把它读成一幅画。 生:在音乐声中反复读 师:谁能说说你读到的画面是怎样的?(引导学生把画面说完整。山岭和山峰的样子) 生:我看见庐山横着看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侧着看是高高挺立的山峰。 师:你真是个很有想象力的孩子。从哪里读出来的?(板书) 师:把看到的画面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师:请看到这些画面或喜欢这些画面的同学读读。 师:你还想站在哪个角度去庐山? 远看—— 生:云雾缭绕,什么也看不清了。 师:近看又如何? 生:我看到山壁上突出来的石头快撞到我的头了,还有很多树长在悬崖上,还有草。 师:看来你真的是身临其境了,你看到了悬崖峭壁。一抬头——俯下身—— 生:我看到了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 师: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就不相同,这些画面作者是通过哪句诗来表现的?你最喜欢站在哪个角度看庐山?师:请读出你的感受。 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当苏轼看到如此迥然不同的美景,他不禁感叹到: 师:从字面上看,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生:不认识庐山的真正面目是因为置身在庐山中。 师: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庐山真正的面目指的是什么? 师:带着这个疑问再去读读这首诗?看看你能否找到答案。 生:是指庐山全面的景色。 师: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为什么说看不到庐山的全景是因为生活在庐山中。 师:带着问题默读古诗。 生:在庐山中看到的景色有限。 师: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读。那再读读整首诗看你还能读出些什么? 生:看待事物要全面。 师: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吗?小组讨论。 师:作者看到了庐山的美景,感悟到了人生哲理。下面你们就是大诗人苏轼,清大诗人们闭上眼睛随老师一起走进庐山,横着看庐山,山岭起伏连绵不断;侧着看,山峰高耸直插云天;远远地看云雾缭绕;挨近了看悬崖峭壁;抬头仰望飞流直下;低头俯视深谷幽潭。庐山美,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是秀美?身在庐山的你感慨万千。大诗人们,把你们的看到的或感受到的用诗句表现出来吧。 师:谁能像刚才那样背诵古诗。 五、布置作业。 师:描写庐山美景的古诗很多,收集一些,并细细的品味和欣赏。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下节课展示,看谁是小小欣赏家。 师:回家后把古诗有感情地朗诵给家长听听。并默写,能做到吗?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 第一次做大型的语文公开课,收获很大。从理顺思路到各个环节的预设,一遍遍修改加工,这种历练确实使我受益匪浅。 我这些年缺少了扎扎实实的教学实践,猛然间抬头,多少人都已经远远走到了前面,心中就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的感触,所幸心还不老、热情仍在,只要踏实肯干、用心琢磨,就会有“万木春”的希望。 一直都认为学习古诗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枯燥的事,但如果能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意境,去领略作者当时的心情,从朗读入手去感悟诗句所表达的意思,那也许学习古诗就不是那么乏味了,读起来也更有味道。 在《题西林壁》一诗的教学中,我首先请大家观赏庐山的图片,请学生谈谈感受。在出示课题,初步了解作者观赏庐山之后的感受,并释题。我认为较成功的方面有:1、精心设计的课件有使用价值。2、整堂课用“赏美景、品名诗”这条线串起来,这样活而不散。3、个性化朗读和多元化感悟,使得学生更能品出“诗中有画、诗中有歌、诗中有理”的韵味,实现了学习目标。 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哲理时处理不恰当,当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时,过于心急,导致言不达意,误导了学生,使学生更加迷茫,最后只有牵强地引到主题上,学生也没有完全弄懂,这是这节课最大的败笔。其实在学生答不上来时,可以让他们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强调“横侧远近高低”,学生就会有所感悟。在读中思考、感悟,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在与老师们探讨教案的时候,有两种看法,这也是我一直疑惑的地方:在初读古诗时到底用不用初步理解古诗。我觉得如果学生在初步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更能感受到古诗的意境美和哲理美。但这样处理又认为太老套,哎! 虽然准备这节课让我觉得很累;虽然这节课花费了我不少的精力;虽然这节课上得不近人意,但我任然感到很欣慰,我学到了很多很多…… 《题西林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宋朝著名诗人苏轼在游览庐山后采用叙事与说理相结合的方式,将自己的所看所感记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成为不朽的佳作。本设计对古诗的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主要教学程序如下: 一、谈话与导入 1、师生谈话: 大家都旅游过哪些地方? 2、师板书: 庐山。 生跟读两遍。 3、请学生自己谈谈对庐山都知道些什么。 4、师生共同观看风光片《庐山》。 5、小组交流观后的感受。 6、请学生用一个词语描述一下庐山,并把词语写在黑板上。 二、初学与感知 1、庐山是历史文化名胜。九百多年前,宋朝著名诗人苏轼花几天时间游览庐山,对庐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感受颇多,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 2、多媒体出示西林寺的图片和《题西林壁》这首诗,师配乐朗读。 3、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 4、教音: 岭(lǐng) 峰(fēng) 不识(bù shí) 只缘(zhǐ yuán) 5、指名两生和两组读。 6、认识“缘”字: ⑴ 请学生自己通过部首查字典来认识该字。 ⑵ 完成填空: “缘”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应查 部首,再查 画。第四笔是 ,名称是 ,第五笔是 ,名称是 。 ⑶ 多媒体演示“缘”字的书写顺序,学生再跟写一遍。 ⑷ 学生在自己纸上练写“缘”字。 7、再读全诗,要求读流利。 8、学生练习后,小组比赛读。 9、请学生把全诗分成两部分,并说说理由。 三、理解与感悟 1、学习第一部分: ⑴ 齐读一、二句诗。 ⑵ 自查字典,理解“岭”“峰”的意思。 ⑶ 根据字典的解释和自己的理解,在纸上画出“岭”“峰”,请两生在黑板上 画。 (岭: 峰:) ⑷ 说说“岭”“峰”的区别。 ⑸ 小组讨论: 同样的山,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 (因为观看的角度不同) ⑹ 继续讨论: 作者分别从哪些角度来观看庐山的? ⑺ 体会“横看”“侧”“远近高低”的意思。 ⑻ 配合相应的风景图片,完成填空:从左向右看,庐山是 ;从上往下看,庐山是 ;从远处看庐山,像 ;从近处看庐山,像 ;从高处(山顶)看庐山,像 ;从低处(山脚)看庐山,像 。 ⑼ 在小组中交流这两句诗的意思。 2、学习第二部分: ⑴ 自读。 ⑵ 同座讨论,完成填空: ① ,是因为 。 ② 因为 ,所以 。 ③ ,所以 。 ④ 之所以 ,是因为 。 ⑶ 指名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一种句式来说。 ⑷ 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⑸ 想象一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⑹ 质疑。 四、朗读与背诵 1、按自己的理解来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出感情。 2、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读后评价。 3、提供四段背景音乐: ⑴ 古琴曲《高山流水》; ⑵ 古筝曲《渔舟唱晚》; ⑶ 二胡曲《二泉映月》; ⑷ 江南丝竹《茉莉花》),学生自主选择音乐,配乐朗读。 4、学生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把这首诗根据自己熟悉、喜爱的曲调唱出来。 五、升华与拓展 1、观看成语故事片《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说说观后的感受。 3、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这个道理。 4、介绍有关庐山的诗: 《望庐山瀑布》《登庐山》《庐山诗》。 一、教学目标 1.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 抓住关键词句,读中感悟,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思想感情。 3. 复习以前学过的古诗。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导入 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那些古诗啊,还记得吗?谁来背给大家听听?(学生踊跃背诗) 2. 读题 真不错你们会背这么多的古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古诗——《题西林壁》(齐读课题) 3. 解题 你们知道吗?《题西林壁》中的“题”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你知道吗?(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诗) 4. 介绍题壁诗 (二)学习古诗 1. 过度 是谁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诗呢?(苏轼)那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苏轼的这首题壁诗。 2. 自由读诗 3. 读完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体会啊(自由说说) 4. 解读第一句 a.出示句子 b.指明朗读 c.我们伟大是诗人是从那些方面来写庐山的,请找出这句话中表示方位的字词 横:正面;侧:侧面;远、近、高、低 d.从正面看到的庐山是怎么样的?侧面呢?……(展示课件) e.此时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f.庐山是如此雄伟、壮丽,你们能用自己的朗读表达出来吗?(自由读——指名读) g.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却不同,你们有没有碰到过这种事情啊,举个例子说说。 5. 解读第二句 a. 你们认为作者看清楚了庐山的真面目吗?为什么? b. 出示第二句,解释“缘”的意思。 c. 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d. 是小结:我们看事情也一样,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看待事情要看全部,不要片面化。 (三)背诵古诗 1. 自由读 2. 指明背诵:不会背的可以跟着轻声的读,会背的可以轻声的跟着背。 3. 齐背 (四)拓展训练 1.复习: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描写庐山的古诗? 2.课后自己找一找还有那些古诗是描写庐山的?《题西林壁》教案 篇9
《题西林壁》教案 篇10
《题西林壁》教案 篇11
《题西林壁》教案 篇12
《题西林壁》教案 篇13
《题西林壁》教案 篇14
《题西林壁》教案 篇15
《题西林壁》教案 篇16
《题西林壁》教案 篇17
《题西林壁》教案 篇18
《题西林壁》教案 篇19
《题西林壁》教案 篇20
《题西林壁》教案 篇21
《题西林壁》教案 篇22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