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蜡烛教学反思(精选5篇)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的方法,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2)难点:半截蜡烛作为贯穿文章的线索,其在情节发展中所起到的烘托环境、渲染气氛的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一、板书课题,预习反馈。
1.课前交流“蜡烛”。
2.板书课题:半截蜡烛(指导“截”字的写法,强调结构和偏旁)。
3.屏幕出示: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少校、中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根据事情发展的起因、发展、结果的顺序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结合预习带着要求读课文,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三、欲抑先扬,关注“蜡烛”。
1.过渡语:没有剑拔弩张的对抗,没有严阵以待的战斗,一场没有硝烟的搏斗却在潜伏上演,让我们聚焦“半截蜡烛”。
2.屏幕出示课文一、二自然段:绝密、绝妙。
(1)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
(2)你认为怎样的情报才是“绝密”情报?
(3)这个“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它真的就万无一失吗?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来回答。
3.转折:“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
通过比较朗读,感受形势的紧迫和急切,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环境烘托对表达的作用,同时得出统领全文的重点问题——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伯诺德一家三口是怎样和德军斗智斗勇的?
四、走近人物,精读赏析。
1.过渡:面对险情,母子三人各自想出了不同的办法与敌人周旋,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3-7自然段。
出示导学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7自然段,看看这天晚上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与敌人周旋、化解危机的?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可以在相关的词句下圈圈画画,简要写写自己的感受,注意“不动笔墨不读书”。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导学。
伯诺德夫人
出示: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预设1:“急忙”。
这时候为什么母亲会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
预设2:轻轻。
伯诺德夫人刚才是急忙把蜡烛换走,而现在她却轻轻地将蜡烛吹熄,这又是为什么呢?(指名说,并请他读好这句话。)
预设3:交流伯诺德夫人说的一句话。
(1)是啊,当中尉点燃蜡烛时,母亲意识到情况十分危急,生怕这份藏在半截蜡烛里的绝密情报会泄露,所以她急着想用一盏油灯来取代这半截蜡烛。这时候,她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来细细地咀嚼品味一下,你觉得读这句话时应该强调什么字眼?想想为什么(点击伯诺德夫人说的话)。
(2)尽管你们强调的字眼不一样,但是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
(3)是呀,我们这样读,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不引起德军的怀疑,保住那半截蜡烛。按照你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这句话。
(4)多么机智而又镇定的伯诺德夫人!
(5)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是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杰克
过渡:伯诺德夫人急中生智轻轻地把半截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可轻松的心情并没有持续多久,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了(板书画烛焰)。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半截蜡烛越来越短(擦去一些),一家三口的性命危在旦夕,这个时候是谁站了出来?
(1)此时,杰克又是怎么做的呢?(出示:这时候……暗了许多。)
(2)读读杰克的举动,看看你能读懂一些什么?(学生思考,交流:杰克想借机把蜡烛拿走;说天冷需要搬些柴来生火,用这个理由来端走蜡烛。)
(4)杰克想端走蜡烛,德军有什么反应?由“厉声喝道、夺”你能联想到什么?指名读德军的话。
(5)面对凶残的德军,杰克未能端走蜡烛,他为什么还要搬回一捆柴呢?
(6)好聪明的杰克!你能读好这段话吗?
(7)当转移蜡烛的计划失败,杰克默默地坐待着,他可能会想:______。好一个镇定的杰克!
蜡烛继续在燃烧,出示第五自然段最后两句话,齐读。
蜡烛更短了,危险更近了,是谁最后扭转了局势?
杰奎琳
(1)读读写杰奎琳的自然段,想想杰奎琳最后能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杰奎琳将烛台端起来上楼时,她会想:_____。
(3)同学们的体会都很深刻,那你能不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杰奎琳在生死关头的镇定读出来呢?
(4)就在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擦去烛焰)。
(5)绝密的情报保住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也得救了。他们一家靠什么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呢?(相机板书:机智、勇敢、镇定、齐心协力、爱国。)
(6)学到这里,你对这半截蜡烛有没有新的认识?(点拨:这半截蜡烛里藏着的仅仅是情报吗?还藏了什么?——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机智、勇敢、镇定、齐心协力,和他们对祖国深深的爱。)
(7)让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再次深刻感受一下他们身上的那份大智大勇。(分角色朗读)
五、总结本课,拓展提升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关键词:探究;发现者;探索者;创设者;兴趣;表演体验;切磋讨论;跳出定势;阐述和发挥;欣赏
探究性教学的核心是教师引导学独立学习,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知识和方法。但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积极有效的进行探究性学习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唤起探究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某种问题情境将会引起儿童迫不及待探究,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围绕课题的题眼。如教学《半截蜡烛》一课时,出示课题后问学生:“课题那个词最能引起你的注意?”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蜡烛”老师顺水推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请打开课本,仔细读课文,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课文围绕‘半截蜡烛’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学生兴趣盎然,纷纷打开课本读起来想尽快找到答案。
2、根据学习内容。如《电子计算机和多媒体》一文,为了让学生弄清电脑与多媒体的关系,上课时把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让学生感受多媒体的功能,引导学生“电子计算机又称电脑,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那什么是多媒体,它与电子计算机是什么关系?”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调动了他们探究文本的兴趣。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教学《科里亚的木匣》一课,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时间一天天过去,你们一天天长大,你们感觉自己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后,让学生带着“这篇课文写科里亚发觉自己什么方面发生了变化?他怎么发现的?”这两个问题阅读文章。
二、营造积极氛围,深估探究过程
小学生因年龄与心理原因,思维往往浮于表面,探究思路容易停留在粗浅的层面上,对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积极地探究,师生一起探讨共同解决问题,尽可能给学生的思维已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激励学生善思、会演、能辨,是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做学习的主人。对学生新颖、独特的想法和意见,应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培养创新精神。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营造积极地探究氛围。
1.表演体验,加深感情
课堂表演就是在初步感悟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揣摩、探测特定环境下人物的语言,神情变化或心理活动,吧抽象、凝固的语言转化为形象表情、身姿运动,让学生在读中演、读中悟,在悟中获,在轻轻松松的学习环境中掌握语文知识。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表演法,可以改变那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法所带来的沉闷枯燥的教学,它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注入自己内心体验和思想感情,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探索、交流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2.切磋讨论,丰富理解
小组讨论是探究性阅读的一个有效方法,个人的知识经验不同,对文章的理解就有所不同。学生在阅读中进行切磋,互相启迪,交流各自对文章的独特体会,能够丰富对文章的理解,提高阅读的效能。
3.跳出定势,使探究课堂新颖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教学《半截蜡烛》最后时,学生突然提问:“老师,结尾总感觉好像未完待续,为什么用这样的结尾呢?”
此问一出,立即引起“轩然大波”,其他学生纷纷附和。于是我趁机抛出话题:是啊,当我读到这里,我也有这样的感觉,戛然而止,让读者有些意外。那为什么用这样简洁而又意犹未尽的结尾呢?小组讨论一下。
教室里顿时叽叽喳喳谈开了,过一会儿,小手陆陆续续地举起来了。
生1:老师,我们觉得作者故意这样处理的,让读者有一种很想往下读的欲望,于是引发了大家的想象,可以说拓宽了想象空间。
生2:老师,我们觉得这样简洁、快速、自然的结尾是一种很好的结尾方式,意犹未尽,让我们读者的心也仿佛跟随着小女孩胜利挽回危机而稍微放松呢。
生3:但感觉似乎又拽着我们的心,不知后面会发生什么。
生4:这是个故事,巧妙的故事结尾能让我们印象深刻。
生5:当你读到这里,感觉特别紧张。……
听到这里,我顺势引导:你很紧张,我也担心,那么杰奎琳呢,此时的她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拿起笔,写一写。
生1:她双手拿着蜡烛,看似镇定的她其实心在“怦怦”地跳动,生怕蜡烛熄灭得太早,她知道:如果灭的太早,不但会被发现,一家人的生命也结束了。她端着蜡烛,好像是端着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圣物。
生2:当她端着蜡烛上楼,心“怦怦”地跳着。她想:如果德军追上来怎么办?当蜡烛熄灭时,她还不时地看了一下后面,在看到没人的情况下,她心中悬着的石头才慢慢落下,因为危机暂时过去了……
生3:加油,加油,不紧张,蜡烛啊,燃烧得再慢点儿!想着想着,她加快了步伐,心“怦怦”直跳,都快要蹦出来了。她喘着气儿,生怕露出破绽被三个德国军官发现。终于成功了,她悬着的心总算暂时放松下来了。
生4:蜡烛啊,你还有多久就燃烧结束了,今天这么几级台级怎么感觉那么漫长,怎么还没走完啊,烛光左右摇曳,不知是手在发抖还是微弱的气息吹的。
生5:杰奎琳小心翼翼地捧着蜡烛,一步一步地踏上楼梯,镇定中透着一丝忧虑,心跳加速了,比她的步伐还快,生怕在哪一阶楼梯时,蜡烛就会熄灭了,蜡烛熄灭了,就意味着秘密就会暴露。此时此刻,蜡烛好像更重要了,它守住了秘密,也照亮了杰奎琳上楼的路。
……
接着我总结道:“同学们,你们经过讨论,自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而且非常到位和精彩,可见集体的智慧是巨大的,所以以后碰到问题不妨利用大家的智慧。这是小说,小说有几大要素,其中有一个叫环境描写要素,这里就是一个小小的环境描写,通过这一简短描写烘托当时气氛紧张,而戛然而止的结尾又令我们读者很想去揣摩下面的故事,激发大家的兴趣,印象深刻。所以以后我们的作文中也可以运用这种写作手法。它会令你的作文生出不一般的精彩。”
【反思】
这个教学流程是在课堂中自然而然生成的,没有任何修饰,毫无预设,就是这样一个随机的环节却让即将结束的课生出令人激动的精彩亮点。细细揣摩,这里面主要有这样几个因素。
1.课堂氛围愉悦轻松,思维得以被激发。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读出了问题,有感而发,于是在老师的鼓励中大胆提出自己的困惑,一石激起千层浪。因为含金量高的问题一定会引诱起孩子们的积极思索与探讨。学生乐此不疲地在课文中寻找依据,在小组中自发地热烈讨论,而这个过程正是思维发生碰撞的过程,在这个无拘无束的过程中探讨问题,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了。
2. 主动参与质疑解惑,兴趣得以被调动。因为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而且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又被作为重点讨论的话题,对于这个提问的学生而言,相信他以后会更敢于在课堂上思考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其他学生参与讨论,他们的读文、组织、语言等学习能力也可以得到极大提升。这样,学生自己提问,自己解决问题,兴趣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同时能把问题的解答记得尤为牢固,既巩固了知识,又满足了内心的需求。所以我们的课堂中不妨多一些放手让孩子去质疑的环节,尽管这个过程有时会费些时间或者有时会打乱我们课堂的节奏秩序,甚至会给老师带来尴尬、不快等,但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这确实是大有裨益的。
3. 顺势巧妙的引导,思路得以被开拓。当孩子提出这个问题时,教师没有打断,而是顺着他的思路灵活引导,把问题又抛给学生,组织学生讨论;而这个引导的问题恰是学生有话可说的,于是在议论纷纷中开拓了思路,语言丰富多彩。
4.课堂情境的良好创设,心灵得以被感染。学生之所以能够提出这个问题,并有那么多真实话语的流露,是因为课堂的前半部分已经吸引了孩子,他们已经融入了课堂里,所以才会有主动的思考、大胆的质疑、热烈的讨论和精彩的发言。由此可以看出,整个课堂情境的创设便于拽住学生的心,引导学生投入课堂,正所谓以情激情,感染孩子。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一、借助复述,促进语言发展
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篇章,其语言或简约,或丰盈,或含激情,或富哲理,不一而足。教师让学生对其品味后,再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述,自然可体会其精妙,有意识地化为己有。如“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的韵味;“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山上青一块,紫一块;山下树木葱茏,青翠欲滴。树叶像水洗过一样,绿得尤其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的精细美艳,等等。复述可以让学生在语言里细细体味,对重点词语、重点句子加以关注,从而感受语言的精粹,感悟语言的内涵。复述毕竟不是背诵,它需要学生不断地去选择和改编,进而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对自己的语文学习产生有益的影响。
复述可以让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特色。如《船长》一文:
客轮遇险以后,船长想的是船上60个乘客的安全,而不是自己,这60与1的对比,揭示了他忘我的品质;在人们混乱时,船长站在舰桥上,“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两处对比,突出了船长的镇定自若,临危不惧。文章运用对比的手法来揭示人物的品质。
客轮遇险后,“大声吼道”,“简短有力的对话”,“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的语言和行为突出了船长的责任心。这些地方运用语言和动作来突出人物的性格。
船长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文章运用特写镜头来展现人物,人物忠于职守、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赫然在目。
这篇课文运用不同的方法,从多个方面刻画人物形象,让人物鲜活生动起来,学生通过复述自然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这些特点。
二、借助复述,增强构思能力
作者在表达内容时总是千思万虑,以寻找最恰当的形式作文,其布局谋篇的匠心往往蕴含其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复述中体会其构思的妙处,寻找布局谋篇的诀窍。
如《半截蜡烛》以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叙说,故事情节扣人心弦:
从“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没有引起前来搜查的德军的怀疑”的铺垫,到“一天晚上,三个德国军官前来,顺手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故事便展开了,我们的心也悬了起来。义不容辞的伯诺德夫人首先出场化解这场危机,可中尉重新点燃烛芯让大家的心弦又绷紧了。大儿子杰克站了出来,可遭到了中尉的制止,危险又至,“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这可怎么办?万分危急之际,小女儿杰奎琳机智出场,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这场危机最终化解了。
文章一波三折,对其进行复述,让学生们从中感受情节的设计,必然可以提升他们叙述的水准,他们构思谋篇的能力自然也会在多次类似的潜移默化的训练中逐步得到提升。
三、借助复述,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因写作而心生苦恼往往是因为找不到素材,而复述恰好能解除素材贫乏的窘境,丰富学生的素材库。一旦素材充足,学生的思维便如掘开源头的活水,自由挥洒。
《少年王冕》:“王冕就把攒下来的钱托人到城里买些颜料,学着画荷花。起初画得不好,三个月之后,便大有长进,那荷花的精神、形态、颜色,没有一处不像真的。乡里人见他画得好,竟拿钱来买。王冕的荷花越画越好,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诸暨一带都晓得他是个画荷花的高手,都争先恐后来买他的画。”
当我们要写自学成才的内容,表达学习上的循序渐进的感悟,或是与爱好有关的东西时,王冕的素材岂不是上佳之选?
“负荆请罪”、“自相矛盾”、“螳螂捕蝉”等古典故事,郑成功、钱学森、詹天佑、霍金、莫泊桑等古今中外的人物事迹,都可以在学习中获得,在复述中吸收,在写作中运用。
四、借助复述,感悟体察事理
要想写出富有特色的文章,离不开自己的独特感悟,没有对现实世界的灵敏嗅觉,就不能快速感知自然的变化与奥秘。只有察事明理,才可能写出锦绣的文章,而复述就可以让学生逐步形成体察事理的能力。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的甜蜜温馨,《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的将军大义,《夹竹桃》的款款深情,《示儿》的爱国情怀,《负荆请罪》的人性光辉,在复述中与学生亲密接触,在咀嚼里使学生不断感悟,在感悟中思想得以升华,而学生体察事理的能力自然与日俱进,作文的深度和广度便也逐步得以拓展,为文必然不会再人云亦云,富有特色的文章也就应运而生了。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一、 从自觉到深刻:向儿童展现语文学习的思维感召
儿童语文学习建立在直觉上,这种直觉性学习使儿童的思维从蒙?走向深刻,思维和语言能力自然生长,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教学案例】 《蜗牛的奖杯》片段
师:看到再也飞不上天的蜗牛,你想对它说些什么?
生:蜗牛背着这么沉重的奖杯太可怜了,我想发明一种机器,把它拿下来。
生:我也想帮蜗牛拿下奖杯,还想恢复它的翅膀,看看它是不是飞得最快。
生:把奖杯放到该放的地方,让蜗牛重新飞起来。
师:(有些茫然并小结)同学们要知道,因为蜗牛太骄傲了,这沉重的外壳就是骄傲的后果,让我们告诉蜗牛,成绩面前要谦虚。
都说童心无瑕,童真无价,所谓童心,即儿童对客观世界的反应、态度和对想象领域的憧憬向往,它有着鲜明的年龄特征,更有其独特的文化和价值体系。语文教学首先需要的不是怎样教,而是发现和保护儿童的语言直觉和天性。“喜欢”是儿童蒙?而可贵的文字感悟、审美能力。调动和激发儿童学习的能力,将他们对语言的直觉转化为体验和理解,情动而辞发——儿童的语言才会真切、活泼,自然而敏锐。
二、 从经历到品味:向儿童展现语文学习的原态体验
语文教师应该珍视儿童的点滴体验,唤醒他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们作为学习者的主动性,催生语文学习的智慧。
【教学案例】 《半截蜡烛》片段
特级教师周益民执教这一课时,就“谁保住了机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展开讨论时,轻巧地驾驶教学语言之舟,穿行于课堂之上。
师:学习得讲究方法。请大家快速读相关部分,寻找到相关内容后仔细琢磨。同学间也可以商量商量。(学生读书、思考、讨论)
生:我认为最后的成功应该是全家人的贡献。儿子杰克在当时的情形下,如果不是那样“从容”,不就会引起敌人的怀疑吗?
生:还有妈妈呢!她也是表现得那样镇定,一开始是“轻轻”把蜡烛熄灭。
生:还有,一开始妈妈从厨房里取出一盏油灯,这样,后面的小女儿杰奎琳才有可能取走蜡烛。
生:我觉得还有一点不可忽视。课文最后说,小女儿正当“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蜡烛熄灭了”,多危险呀!那么,是谁赢得了这一点时间呢?是妈妈。她在一开始就试图用油灯替换蜡烛,轻轻吹熄了蜡烛。
师:大家前后联系起来思考,非常好,我觉得我们还可以想得更远一点。
生:两个孩子都还小,在敌人面前为什么能这样镇静呢?我想,那是在母亲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
生:再说,把情报藏在蜡烛里,这个绝妙的主意本来就是母亲想出来的。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有道理。但是,如果没有杰奎琳的灵活应变,后果不还是不堪设想呀。能不能有一个恰当的说法,既提到全家人,又突出杰奎琳?
生:情报站得以保住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周老师不动声色地敲击指点,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放下正确的棋子,走出精彩的棋招。能把课文的内容恰当地迁移运用,这是建立在文本意义把握基础上的再创造。儿童化的语文学习情境,激活了儿童的想象。产生了创造的力量。对于儿童,这不正是从课文中获得的语言智慧吗?
三、 从无意到本真:向儿童展现语文学习的意义提升
语文学习是受学习内容的规定性制约的。语文学习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内容。在此基础上,才是儿童化的形式选择。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帮助儿童真正发现和领略语文的意义。
【教学案例】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片段
对于“悲愤欲绝”的理解,基本上是从字典或词典中得来的,这样的解释有些抽象,真正对该词语的学习必然是与该词所在的句子、段落甚至是整篇课文所创设的情境联系在一起的。
生:从上文可以知道,当时的肖邦被迫离开祖国,而且孤身一人远在异国他乡,祖国起义失败的消息让他又悲又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