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自由主义读后感(精选5篇)
反对自由主义读后感范文第1篇
一、因题质疑,激发阅读兴趣与参与度
阅读素养不仅包括从各种文本中建构意义的能力,还包括阅读的投入感、参与度,阅读的兴趣和态度。学生阅读能力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而形成,这就需要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对阅读保持良好的态度和兴趣。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只有学生喜欢阅读、愿意阅读,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学生才能够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阅读教学应重视学生阅读投入感、阅读态度的培养。
学生阅读从课文标题开始,教师的教学也应从题目切入。通过适当交代课文背景、创设情境等手段,引导学生针对课文标题质疑。质疑是探求的起点,有了疑问以后,学生有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有了强烈的阅读需求与积极阅读的心理倾向。一位老师在教学《将相和》一文时,首先介绍了故事发展的背景以及将(廉颇)和相(蔺相如)的初步情况,然后让学生围绕题目提出疑问,经过师生共同梳理归纳,最后把“将与相为什么不和?将与相为什么要和?将与相是怎么和的?”确定为课堂探究的核心问题。问题一经学生自主产生,他们就迫切想解决这些问题。在探求“和”与“不和”的过程中,学生弄清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的因果关系,感受了故事的曲折生动和两个人物的形象特征。学生对未知探求的欲望成为其阅读的内驱力,他们积极介入文本,变被动阅读为自主阅读,阅读的兴趣得到不断诱发。
二、读题预测,学习运用阅读策略
阅读策略与阅读能力密切相关,是阅读素养的重要方面。崔峦先生指出:阅读教学“要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预测是一项重要的阅读策略,它是指在阅读时,读者借助有关信息的提示,利用头脑中贮存的生活经验和语言知识,对读物的内容预先进行猜测,随后加以证实或否定,从而达到真正的理解的过程。
课文标题包孕着一些重要信息,对全文起着“纲领”的作用。因而,阅读开始,在刚接触到文章题目时,读者可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挥想象力,通过题目显示文体特征的词语以及关键性词语,对文本的主要内容、文旨情感等作出预测,然后通过阅读来证实自己的预想或期待是否正确。读者带着一种期待进入阅读过程,在阅读中实现、修正或改变着自己的预测。标题预测策略是在没有阅读文本之前对课文意义的建构,而不是从字词句到段到篇逐步理解后再形成意义。这种策略的应用既有利于提高阅读的速度,又有利于对文本的深度理解。读者在预测与文本实际的比较中,进入到文本意义与意蕴的深处,更能领悟文本的精髓,更易把握阅读的详略、分配阅读的时间。阅读预测策略的运用也有益于激发读者的强烈探求欲望,促进主体的阅读参与。
教师应根据标题的性质、阅读的任务、文本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实际,安排适当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学习利用标题进行预测的阅读策略。通过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逐渐使学生形成运用标题进行预测的习惯,能在平时的阅读中自觉使用。一位老师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时,先让学生自由地谈自己最喜欢《水浒传》里的哪一位好汉,然后让学生反复读标题,提出想知道的问题,并自己想想问题可能的答案。学生提的问题主要有:“林冲为什么要打洪教头?”“林>中为什么要棒打洪教头,而不是拳打洪教头呢?”“林>中是怎样棒打洪教头的?”“最后是林;中赢了呢?还是洪教头赢了呢?”在学生对课文内容作了预测后,孙老师就带领学生一同进入文本,在阅读中重构自己的预测。
三、初解题意,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是阅读素养的核心,是读者利用自身的背景知识和经验,去解释和整合文本的信息和观点,建构意义、扩充经验的过程。读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制约着理解的深度和层次,而如何唤起自身已有的类似知识经验,把它和要阅读的文本的新知识新经验联系起来,对于阅读理解尤为重要。课文的标题往往具有点明主题、高度抽象概括的特点,因而能够发挥先行组织者的作用,在读者已有知识经验和文本之间架起—座桥梁,帮助学生更完全、充分地理解文本。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解读题意,发挥标题对理解文本主题、内容等的定向、引导、提示功能。以标题为固定点、连接点,在新旧知识经验间建立联系,将新经验纳入学生原有经验中。特级教师支玉恒在教学《丰碑》一文时,首先带领学生一起解题,让学生明白“碑”既有纪念的意义,又有记载的功能;“丰”既有高大的意义,也有多的意义。“丰碑”中的“丰”是高大的意思,这一意思的词语还有“丰功伟绩”等。支老师对“丰碑”字面意思的解释,为学生体会这篇课文的重点、难点“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起到了引导、暗示的作用。课题“丰碑”发挥了先行组织者的功能,学生利用原来对英雄人物的认识,对军需处长的革命信念,困难面前无所畏惧,无私奉献的精神有了深刻的理解。
四、据题反思,促进语言运用能力
阅读反思是阅读素养的最高层次,它是在对文本信息检索和文本内容理解阐释的基础上,参照读者自己的经验或知识,对文本内容与形式的反思。阅读反思不仅有利于内化文本观点,维护、证明自己的观点,而且有利于读者对文本特征与作者要达到的特定目标关系的思考,进而促进读者的语言运用能力。小学生经验知识有限,对文本的结构、风格、类型等文体知识掌握不足。因而对小学生阅读反思的训I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寻找好着力点。凡是优秀的文章,正文总是围绕标题而作。标题既浓缩概括了课文内容,又统摄着材料的取舍和篇章布局。让学生围绕标题与文本内容的关系进行反思,既是训练小学生阅读反思的重要凭借,也是学生阅读反思发展的良好起点。
反对自由主义读后感范文第2篇
如何让学生爱上文言文呢? 首要的是还这些古老的文字以鲜活的生命,来打动读者。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好比经冬的草,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枯黄与衰败,可并不曾死亡,相反,却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只要经过春雨的滋润,经过和煦的春风和温暖的春阳之后,它便马上蓬蓬勃来,郁郁葱葱成一片片醉人的翠绿。文言文也是如此。那么,如何让文言文教学焕发新的活力呢?如何寻找滋润文言文教学的那一夜春雨、一缕春风、一片春阳呢?
首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真正以生为本
传统的串讲模式,许多老师一讲到底,满堂灌,学生课上记翻译,课后背笔记。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得不到张扬,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笔者认为应将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读书,对照注释自己翻译,有疑问互相讨论,教师只作点拨,强调更正或是对难点、新语言点详细讲解。事实证明,许多简易的文言文,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朗读、理解、探究、讨论、思考读懂课文,学生在这种自学中不光学到了知识,而且还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理解了大致文义后,学生结合写作背景等相关资料,通过自主质疑、合作探究,解决一些举纲张目的问题。教师可提出一些学生没有注意但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由学生探究解决。在质疑与解疑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会加强对文章的理解和思考。
第二、加强诵读,培养语感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坡也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反复诵读是中国古人学习古文的重要方法,也是现代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文言文字词组合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决定了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初步把握文义最有效的途径。从心理学角度讲,诵读是学生个体通过大脑感知、视觉传入、声带发音、听觉监听、大脑辨别等不断循回往返的过程。学生对文字材料诵读越熟,体会就越深,意义就越明白。文章的语气、节奏和作者的情趣意旨是通过富有情感的诵读表现出来的。经过反复诵读、反复揣摩、思考、比较,从而得其要旨,知其意味,领略语言之美,正是培养语感的过程。
所以在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应给学生反复诵读的时间和机会,还应传授诵读的方法和技巧。还可以定期举办诵读文言文的比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第三、注重文章思想情感的把握,不能“重言轻文”
传统的串讲模式偏重于对字词句的讲解,“重言轻文”。著名语文教育家钱梦龙说,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语的堆砌。教文言文,当然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但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深入地把握文义;反过来说,把握了文义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词句。文言文的学习必然要经历一个“由表及里,由里及表”的不断反复,逐步深入地理解过程。经典的文言文之所以能历经岁月的洗礼,流传至今,除了语言的凝练美和音韵美,还在于它传承着一种崇高的思想情感,而这种思想情感又会反过来丰富语言内涵,使其更具生命力。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美在对仗工整的语言,更美在蕴涵于字里行间的范仲淹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使整句话读起来慷慨激昂,朗朗上口。
第四、让学生与作者对话、与古人交流
反对自由主义读后感范文第3篇
一、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
纵观高中现代文阅读题目,“重要”词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②表现作品主题思想的词语;③反映文章深层内容的词语;④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⑤有比喻、借代、反语等意义的特殊词语;⑥受上下文语意制约的“临时义”。其考查方式有两种:一是在科技说明文中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二是在文学类现代文阅读中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理解这些重要词语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 联系具体语句,从句子结构判断。理解词语,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也就是不离开那个包容这个词语的语境。比如,我们可以看这个关键词语所在的语句,看与这个词相关联、相搭配的词语,抓住句子结构,从分析句子(或词语)着手,看词语与词语(句子与句子)的搭配关系。简言之,词看句,关键看搭配。
2. 联系上下语段,从具体语境判断。有些词义,比如附有双关、比喻、象征等手法的词语,其含义往往是多义的、隐含的,由于修辞手段的运用,这些词语就往往有着丰富的隐含义。阅读时,我们就要透过这些词语的表面意思,去理解该词在文中的隐含意义,进而深入体味作者这样遣词的用意。对这些词语的理解离不开整体语境进行判断,与词语的运用相比,因其意义隐含,不好理解,所以写作者往往会在相关的语境(一般在该词或段出现的后一句)中,对之进行阐释。这些阐释性的语句,是我们理解词语隐含义的钥匙。
3. 抓住指代词,从指代内容判断。指代词的用法及意义比较复杂,同样的指代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出现,可以指代不同的对象与内容。这时,对指代词的指代意义的理解,就不能单从句子结构着手了。一般来说,指代词的出现位置往往在指代的对象或内容之后。因此,代词所指代的内容的落实在本句中往往是找不到答案的。解题时,必须从上文找,而且应当采用逆推法或顺推法,由近及远地去找。
4. 根据已有经验,从相关知识推测。阅读语段字词的意义还可以结合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经验,比如某些已为大家认同的自然科学中的相关论断、社会科学中的最基本的常识、古今中外典故的常用意及引申意等等,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推测,有时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侧重于体会语言的思想内容。“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侧重于品味语言的表现手法。文学作品中的重要语句,是指对刻画人物形象、描写典型环境、连缀故事情节和表现深刻主题等起到重要作用的语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和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首先要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其次要理解句子语境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第三要理解句子的“言外之意”,各种转义的修辞手法,如反语、双关、婉曲等,表达的往往是言外之意。在考查中,“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和“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经常是结合在一起的,即要求在体会了词语、句子的含意之后,还要对这样写的好处加以品味赏析;但对语言,尤其是语言的表现力也可以作单独的赏析。
认识这些重要语句的类型和表现特征之后,还需要结合文章来体会这些语句的丰富内涵:
1. 结合全文主旨和情感是理解语句的基础。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言简意丰,以情动人。文章中信息量最大、含金量最高的往往是那些蕴含着作者深厚情感的句子。所以,必须结合语境,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脉搏,这样,才能抓住句子的精神内核。比如2023年山东卷《活着》考查对“两个福贵的脚上都沾满了泥,走去时都微微晃动着身体”的理解,我们可以联系主人公的情感理解,这是细节描写,“脚上都沾满了泥”“微微晃动着身体”细腻传神地写出老人与牛的艰辛和衰弱。
2. 突破关键词语的含义是理解语句的关键。关键词自然是解读句子含意的关键之处,抓住了关键词,也就抓住了开启句子含意之门的钥匙。所以一定要仔细阅读所给句子,准确捕捉关键词,从而化繁为简,结合上下文,挖掘出它们的语境意义。比如2023年江西卷《平常的沈从文》考查对“这里周围都是荷花,灿烂极了,你若来……”的理解。上文说“老人家身心凄苦可想而知”,而沈从文在这种情况下来信,谈到荷花,却用了“灿烂极了”来评价。由此不难看出这是沈从文鼓励作者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的心境,同时体现出沈从文的乐观豁达,也反映了二人深厚的叔侄情谊。
3.透过表层意义的深挖是理解语句的重点。有些句子具有隐含意义(象征、比喻)和附加意义(双关、言外之意、语法意义)。阅读文章时依据题意,通过转化那些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的句子的表层含义(实)和深层含义(虚)达到解读全句含义的目的。比如2023年江苏卷《邮差先生》要求分析小说结尾处一句话的含意和作用。要解答此题,就要理解这句话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邮差先生深深赞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从表层上看是小城天气给主人公的感受;从深层看,是主人公对小城生活的感受,表现的是邮差对小城生活状态的满意心情,点明了文章主题,即对于小城生存状态的礼赞。
三、鉴赏表达技巧与作者的思想情感
对语言和结构技巧的赏析是考查的一个重点,我们需要了解现代文阅读表现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一些相关的术语,储备相关的知识。
(一)叙述人称和方式
散文和小说阅读中,涉及叙述人称和叙述方式的相关知识,我们要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叙述人称分为三类,即第一人称,以“我”为叙述主体展开,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以“你”为叙述主体展开,能够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以“他”“他们”为叙述主体展开,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叙述方式主要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叙述又可分为顺序、倒叙、插叙、补叙、平叙等等。
(二)修辞手法
主要包括准确判断修辞类型、正确理解修辞作用和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等,高中阶段考查到的主要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这里,我们主要区分几组手法相近的修辞手法,
1. 对比与对偶的区别
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称”,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立”,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例①㈠①①的结构对称,字数相等,是对偶;例②的意义相反,结构形式并不对称,是对比。
对偶里的“反对”,就形式说是对偶,就意义说是对比,这是修辞手法的兼格现象。比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排比与反复的区别
排比是为了加强语势,反复是为了突出强调某种感情。其次,排比是把三句或三句以上的结构相同的句子连在一起,反复是把某个词语或句子重复两次以上。再次,排比中各语句之间有时只有部分提示词语相同,而反复则必须是语句中所有的字都相同。
3.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设问不明确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而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而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例如:“现在我们要向外国学习,将来我们从落后转化为先进了,还要不要学呢?那个时候,外国仍然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好东西,我们仍然要向人家学习。这有什么不好呢?”这几句话中,既用了设问(前一问),又用了反问(后一问)。
4. 比喻与比拟的区分
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惑知事物。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谓、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乙事物一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
5.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相似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不同点:①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比与用来作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因而本体、喻体之间即使没有喻词“像”,也可以加“像”字,换成明喻。如:老师精心培育祖国的花朵。句中用“祖国的花朵”借喻“少年儿童”,换成明喻就是“少年儿童像祖国的花朵”。②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其只代不喻,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这是构成借代的基础,即要求借体和本体的某些方面相关。因而不能加“像”字换成明喻。如:那边跑来几个红领巾。句中用“红领巾”代指“少先队员”,就不能说成“少先队员像红领巾”。
(三)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
高中现代文阅读学习中见到的表现手法包括:托物言志、寓情于景、寓情于事、写景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象征、衬托、想象、联想、反衬、烘托、托物起兴、渲染、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如果我们从结构上再细化,还包括线索设置、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伏笔照应、铺垫悬念、承上启下、首尾呼应等等。
1. 线索设置
线索是谋篇布局的重要手段。线索,就是把文章全部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线。好的线索可以使文章脉络清晰,中心突出,相反,线索不清就会使文章结构松散,主题不明确。线索包括实物线索、时间线索、地点线索、人物线索等等。所谓的记事线索,是指贯穿于记叙文中的情节脉络,以及作者表现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它像一根彩线,串联起文章中的全部人、事、景、物,它可以是一个实物,也可以是一个时间、地点等等,如果线索不清,文章必然杂乱无章。
2. 对比论证
针对一个事件探讨虽然能让论证走向深入,但是材料单薄缺乏说服力,如果我们再运用正反对比分析法,思考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与之相关的同类事例,通过比较来辨析事物的差异,从而提升文章的深度。对比分析法,是一种逆向求异思维,它侧重于从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的比较中来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本质。即从正反两个方面去阐述道理,使文章的论证更加充分。形式上是一正一反、一阴一阳、一实一虚,在内容上是真与假、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或用其他对立的两方作对比来发议论、抒感情。梅兰芳先生就曾说:“好和坏是比出来的,眼界狭窄的人自然不能知道好的上面还有好的,不看坏的也感觉不出好的可贵。”我们只有丰富生活积累,开阔文化视野,才能得心应手而又恰到好处地运用对比艺术。
3. 铺垫悬念
所谓悬念,是指在文章的开头或文章中提出矛盾,或设置疑团,引起读者的关注。悬念的特点是,先将疑问悬在那里,然后,或者故意不予理会;或者作出种种猜想,作者并不急于揭开谜底、解决矛盾,而是蕴蓄比较长的时间后,再解开“悬念”,写出结局,回答先前摆出的问题。
4. 联想想象
联想想象,是叙事类文章中常用的一种笔法。所谓联想,就是指由某个载体想起相关的人或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比如外国小说名篇《半张纸》就是以半张纸上的电话号码为线索,连缀起回忆联想中的一个个生活场景,牵引出主人公两年间的悲欢离合的回忆,深刻了再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流程。还比如史铁生的《合欢树》,作者通过快镜头的方式,对母亲几十年的生活进行了回放,表现了作者母亲深情怀念和对母爱的高度赞美。
5. 抑扬结合
抑扬法是以写人为主的散文中一种常见方法,所谓的“扬”就是褒扬、抬高;所谓“抑”就是指按下、贬低。具体来说,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首先把其贬低,从反面落笔,或者说,作者想贬低某人,先从正面写起,这就是所谓的先抑后扬,先扬后抑。通过抑扬,形成对比,构成强烈的反差,从而达到给读者鲜明印象的目的,收到好的表达效果。
四、明确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内容要点”是要对文章段落大意的概括或者相关内容的概括,“中心思想”是对作者主旨情感的把握。“文章把握、要点概括”是高中现代文阅读的一个重要考点之一。
反对自由主义读后感范文第4篇
低年级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相对较弱,初读课文时,教师范读,再加上鲜艳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印象,激起学生深究课文的欲望。然后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不添字、不漏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对学生读音、词句停顿有困难的地方给予矫正,然后运用师生比赛或小组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读书心态,使学生在非常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读好了课文。
“读”是我国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前人论述甚多。宋代学者朱熹曾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深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叶圣陶说:“书是读懂的,而不是教师讲懂的。”可见读的重要性。阅读教学为什么要以学生读为主呢?
首先,是由阅读教学的任务所决定的。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读的能力和习惯只能通过学生自己去读,在读的训练中形成。教师讲得过多,甚至以讲代读,只能是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课文的一些内容,难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通过阅读,不仅了解了文章大意,还学到了修辞手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略读、精读、品读、默读、朗读。对于篇幅长的文章,先让学生默读,默读完之后让学生说出文章大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再让学生品读,品读重点段落、句子、词语,品用法,品意义,品在整篇文章中的作用,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出为什么喜欢,有什么特定的意义。只有品读,阅读才有意义,阅读能力才能提高,达到阅读效果。
其次,以读为主是实现阅读教学目标的途径,有利于语言文字训练,包括字、词、句、篇,听、说、的读训练;有利于观察、思维、想象、记忆能力的培养,意志品格、学习习惯的养成。阅读在思想教育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学生在阅读中要把读和思结合起来,读中思,思中读。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书,让学生通过自己所读到的文字去体会情,去感悟理。
再次,只有让学生自己读,才能深切地体会课文中的深意和情味。古人说:“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大声读诵以致反复吟咏,容易入境入情,帮助理解。读诵可使学生品味课文中的情感,或慷慨激昂,或深沉委婉,或兴奋愉悦,或悲壮豪迈既了然于心,又深受感染。同时读诵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用书面语言规范口头语言,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天长日久,不知不觉中,其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会得到培养与提高。诵读可以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文章的节奏美、音韵美,还可以感受到文章的意境美。出声的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读出了味道,读出了深刻含义,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最后,从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过程来看,阅读教学也须以学生的读为主。“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教师的任务是指点学生模仿什么,怎样模仿,检查学生的实践,是否正确,是否熟练,技能的获得要通过学生的活动,教师是无法包办代替的。”吕叔湘把教师和学生的“分工”说得很清楚。要想提高,别无他途,只能让学生自己直接对物目视、口诵、心想、手写,字字入目,句句铭心,才能不仅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做到熟读背诵。这样,范文上的语言才能变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正如朱熹所说,做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以学生的读为主,也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想在阅读教学中的体现。学生是课文学习的主体、阅读的主体。学生只有自己多读,才能激发阅读兴趣,解放学生的思维。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阅读时机谈感受,谈体会,可以展开讨论,还可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谈的不一定很准确,不一定符合教师的心意,但一定是学生印象深刻、受感动的地方,是学生真实的感受。经常这样训练,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良好的阅读习惯便可以养成,阅读能力也一定会大大提高。
反对自由主义读后感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庸俗无聊的“感伤小说”和“哥特小说”充斥英国文坛。奥斯汀的小说出现在19世纪初叶,破旧立新,一扫风行一时的假浪漫主义潮流,继承和发展了英国18世纪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为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高潮做了准备,对改变当时小说创作中的庸俗风气起了重要作用,在英国小说的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一、简•奥斯汀的作品
根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说法,简•奥斯汀是“第一个现实地描绘日常平凡生活中平凡人物的小说家。她的作品反映了当时英国中产阶级生活的喜剧,显示了家庭文学的可能性。她多次探索青年女主角从恋爱到结婚中自我发现的过程。这种注重分析人物性格及女主角和社会之间紧张关系的做法,使她的小说摆脱18世纪的传统而接近于现代的生活。正是这种现代性,加上她的机智和风趣,她的现实主义和同情心,她的优雅的文笔和巧妙的故事结构,使她的小说能长期吸引读者。当时(19世纪初)流行夸张戏剧性的浪漫小说,已使人们所厌倦,奥斯汀的朴素的现实主义启清新之风,受到读者欢迎。其作品记录了旧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现代评论家也赞佩奥斯汀小说的高超的组织结构,以及她能于平凡而狭窄有限的情节中揭示生活的悲喜剧的精湛技巧。”
二、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文坛
1.感伤主义文学
感伤主义文学是18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发生在英国的一股文学潮流。产业革命以后,现实矛盾加剧,人们开始对理性社会产生怀疑,寄希望于艺术和情感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感伤主义是因英国作家斯特恩的小说《在法国和意大利的感伤旅行》而得名。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卢梭、伏尔泰,英国的斯特恩、哥尔斯密斯、葛雷,俄国的卡拉姆津,德国的里希特、海涅等。由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社会矛盾日益加剧,中下层资产阶级文人深感社会贫富不均,自身的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得不到保障,感伤情绪日渐浓厚。感伤主义正是这种情绪在文学上的表现。它注意内心的情感,夸大感情的作用,特别强调对个性和个人的精神生活的刻画。认为文学的主要任务就是细致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和不幸的生活遭遇,以唤起读者的同情和共鸣。它表现了对矛盾重重的社会现实的不满,也体现了对贵族阶级崇尚的理性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反抗。有的感伤主义作家脱离现实,沉迷于多愁善感之中,甚至赞美过去,歌颂黑暗、死亡,带有浓厚的悲观绝望情绪。
2.哥特式小说
18世纪哥特复兴的倡导者所接受,这些人就是浪漫主义流派的先驱。与新哥特主义反对新古典主义类似,哥特小说通过赞美人类从极端情感中得到的乐趣及至高哲学来对抗理性及既定的逻辑方式。哥特式建筑的废墟通过暗示人类之所创造会不可避免地衰颓崩溃孕育了这些情感,这些情感也被与由改革派创造的反天主教主义联系在一起。好的新教徒想象着天主教堂用严酷的法律,折磨与迷信仪式来压迫百姓,他们通常会将中世纪的建筑与一个黑暗恐怖的时代相联系。
“哥特”被用于文学流派主要因为这种流派的主题探讨这种极端感情及一些黑色话题,并且哥特小说的背景通常是哥特式的:废弃的摇摇欲坠的城堡,修道院。他们关注哥特式的相关建筑,艺术,诗歌(见墓园诗人)甚至园艺。在英国,哥特小说到1840年已衰败。但哥特小说对于维多利亚时代文学样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奥斯汀的代表作及其时代影响
奥斯汀创作的小说,几乎都经过长时间的反复修订改写。她出版的第一部小说是《理智与情感》(1811)。《傲慢与偏见》(1813)是她的第二部作品。这两部作品,加上她去世后出版的《诺桑觉寺》(1818),都写于18世纪的90年代,通常算是她的早期作品。而《曼斯菲尔德庄园》(1814)、《爱玛》(1816)与《劝导》(1818)则写于19世纪,算是后期作品。以前期作品《傲慢与偏见》和后期作品《爱玛》为例,管窥作家的艺术风格。
1.《傲慢与偏见》是以日常生活为素材,表现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在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班纳特5个女儿对待婚姻不同的处理方法,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以此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简•奥斯汀对婚姻关系、乃至人的一切关系的物质原因可谓揭露得,伤感的,凶狠的,道德义愤的,而是嘲讽的。
2.《爱玛》中的两个重要男女主人公是爱玛和奈特利先生。他们两人在许多场合都以自己的方式帮助别人。爱玛为女子做媒的方式十分可笑,甚至还有些荒诞,它竭尽全力地为地位低下的女子寻找社会地位比较高的配偶,结果与她的愿望恰恰相反,闹出许多笑话。或许我们可以认为,作者这样写,正是希望引导读者嘲笑当时英国社会上那种普遍的恶习。作者始终将奈特利先生这一角色放在让读者比较崇拜的位置,也正是希望通过这一人物体现自己一定的社会理想。
四、承上启下的时代意义
由于居住在乡村小镇,奥斯汀接触到的是中小地主、牧师等人物以及他们恬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她的作品里没有重大的社会矛盾。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尤其是绅士淑女间的爱情婚姻风波。她的作品格调轻松诙谐,富有喜剧性冲突,深受读者喜爱和欢迎。她的作品往往通过喜剧性的场面嘲讽人们的自私、势利、愚蠢和盲目自信等弱点。她小说出现在19世纪初叶,一扫风行一时的假浪漫主义潮流,继承和发展了英国18世纪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为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高潮做了准备。虽然其作品反映的广度和深度是有限的,但其作品如“两寸牙雕”,从一个小窗口中窥视到整个社会形态和人情世故,对改变当时小说创作中的庸俗风气有良好的作用,在英国小说的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意义,被誉为地位“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
五、结语
奥斯汀的小说均为爱情故事,但她本人却终身未婚。她于1817年辞世,时年不足42岁。奥斯汀作品中所写的均为自己所熟知的生活,大部分都是苏格兰乡村和邻近地区中产阶级的生活。虽然她描写的生活圈子很小,但她的观察细致入微,构思睿智合理,人物刻画栩栩如。她的写作风格朴素无华;情节巧妙跌宕,耐人寻味。一百多年来,各国读者对她的作品爱不释手,其本人也成为英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传奇女性。
参考文献:
[1]austen,jane.prideandprejudice.1813.newyork:bantambooks,1981.
[2]奥斯汀著.王科一译.傲慢与偏见.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3]奥斯汀著.孙致礼译.爱玛.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4]宋寅展.外国文学自学阅读书目(欧美文学部分)[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2,(z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