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传统美食有什么_春节的民间传统美食

春节的传统美食有什么_春节的民间传统美食

  春节是我们一个比较重要的传统节日,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民俗文化以及传统美食。春节的传统美食有什么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春节的传统美食,欢迎大家阅读。

  春节的传统美食一:元宵(汤圆)

  元宵是春节的另一大美食。按传统,它是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必吃食品,现在人们则不太强调时令,一概归为春节美食。

  元宵用白糖、玫瑰花、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南北方风味各异。元宵吃法也有多种,煮食、油炸、蒸食均可。为了满足现代人快捷、方便的需求,超市里常年卖各种口味的速冻元宵,当然,其销量在春节期间为最大。

  春节的传统美食二:年糕

  年糕也是一种春节美食。在一些地方,年糕也叫“年年糕”,取汉语谐音“年年高”之意,表示人们期望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年糕通常用糯米粉和黄米粉制成,有黄、白年糕之分。

  年糕的吃法,可以与菜、肉混合煮成汤,也可以与桂花、玫瑰花一起蒸食。据说,年糕最早只是作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用的,后来逐渐成为春节食品,其历史已有两千多年。

  中国民族众多,地域辽阔,各种地方美食可谓数不胜数。上面我们只是列举了几种比较大众化的春节美食,从中可以看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总是把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寄予到这些节日食品中。

  比如,不少地方的人们在吃春节正餐时还会搭配些副食品,它们都有着汉字谐音的美好寓意——吃枣意味着春来“早”,吃柿饼表示“事事”如意,吃杏仁象征着“幸”福来临,吃豆腐就会全家有“福”,等等。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平安幸福的祈求。

  春节的传统美食三:饺子

  饺子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传统美食,中国有句老话叫“好吃不过饺子”,中国人过年一定要吃饺子。饺子是用面皮把馅包裹起来煮食的食品。一般在除夕晚上12点以前,人们就把饺子包好,待到半夜子时(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煮食,这时正是新年旧年交接之时,吃饺子取中文谐音“更岁交子”、辞旧迎新之意。因此过春节时,无论多么丰盛的菜肴,中国人都不会忘记吃一顿饺子。

  饺子是年夜饭桌上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中国北方,包饺子、吃饺子,已经成为大多数家庭欢度除夕的一个重要内容。俗话说:“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过年,是中国人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

  为了过好年,旧时一进腊月(农历十二月),大家就开始准备。从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的时候起,就进入了过年的倒计时,张彩灯、贴对联、打扫庭院,准备迎接远方的亲人,一起过个团圆年。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全家老少一起包饺子。这时候,饺子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食物,更饱含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全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的场面,和谐温馨,其乐融融。

  各地的春节美食

  1 湖南:湖南人除夕会吃鸡、肉、鱼三样。鸡要求是雄鸡,将其整只清炖,装盘时要让其头昂起;鱼要选用白鲢,将其炖好后再在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粉,象征年年有余、五谷丰登。

  2 西北:西北不少地方的人吃饺子时,饺子皮不是一个一个擀出来的,而是将面擀成一个大片后用碗扣成的。

  3 上海:上海人大年初一吃汤圆、年糕、蜂糕、米糕、云片糕等,寓言“年年高”、“步步登高”。另外,吃黄豆芽(也叫“如意菜”)象征万事如意,吃发芽菜(用蚕豆泡发的)寓意发财。

  4 东北:东北地区的人进入腊月后会先杀一头猪,请村里人吃一顿,以示庆祝。然后再包粘豆包、做豆腐。粘豆包多由大黄米作皮包上豆馅制成,几乎家家都做,多则上百斤,少的也有几十斤,可以吃上一个冬天。大年初一和初五吃饺子。

  5 北京:老北京人,特别讲究“过年”的饮食,从这首:“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民谣就可以知道北京在春节期间的食品有多丰富。民谣中列举的腊八粥、炸豆腐、炖羊肉等等,都是春节老北京的美食。

  6 豫南:豫南一带除夕的年夜饭吃到午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再端上一盘鱼,以示年年有余。初一早上,又将饺子和面条同煮着吃,面条代表钱串子,为发财之意。

  7 四川:除夕时,四川人一般都吃火锅,初一早上吃汤圆,意为团团圆圆。

春节的民间传统食物

  角仔

  角仔,又叫油角,在过年的时候,几乎每家每户都会有,是用来招待客人的过年食品。角仔的形状像“荷包”,亦即钱包,取其钱包饱胀的好兆头。

  制作方法:(1)要和面,先将面粉加上鸡蛋、把和好的面团碾成薄片,用圆型玻璃茶杯作为角仔皮模具,做成一片片圆型角仔皮。(2)做馅料,用炒熟的花生米(碎的),加入白炒糖、炒熟的芝麻,掺匀搅在一起,逐片放进馅子包成半月型角子,圆边捏紧并扭上花纹。(3)放进锅里炸成金黄色,一个个美味的角仔就出来了!不过要出锅的角仔好烫,要放一会才能吃。

  糖环

  糖环是广西、广东一带有名的特产小吃,是春节过年必备的好食品。糖环在过年的时候代表好意头,预兆钱财的意思。

  制作糖环的模具

  制作方法:(1)煮糖浆,用清水搓成糯米面团,再加入沸水和糖浆继续均匀搓。(2)搓成粉团压进糖环模具里,用力压,用刀批平,用力拍出。(3)放进锅里面用油炸,香喷喷、爽口的糖环出来了,金黄金黄的,看见都流口水了!

  蛋散

  蛋散,是珠三角比较有名的小吃,是以面粉、筋粉、鸡蛋和猪油制作而成。

  据说,蛋散有一小段故事。在旧时候,当每家人都准备好花生、芝麻、糖等馅料包“油角”下锅时,有一家穷人却穷得没钱买馅料,男主人望着一堆已经发酵好的面团发呆,苦思之下得:富人有富人的吃法,我穷也要做,为来年讨个好兆头。没馅料做就把面团压扁下油锅也行。新年到了,当其他人来穷人家拜年时,穷人拿出那些小长方块来招呼朋友们,大家都感觉很新奇,品尝之下:“噢,那些小方块——酥、脆、入口即化!好吃极了。来年我们也要做,请问这个叫什么名字?”穷人细想后说:“因为配料有鸡蛋,入口即化的特点就像散了架似的,就叫蛋散吧。”

  煎堆

  “煎堆碌碌,金银满屋。”这是广东人过年的温暖记忆之一。临近大年三十,各家各户就张罗着“开油锅”、炸煎堆了。煎堆呈球形(寓团圆之意,有“碌得起”的吉祥意煎堆蕴),糯米粉做皮,炸至金黄,表皮匀布芝麻,爆谷馅甘蜜味浓,其皮酥脆异常,为新春送礼佳品。

  油糍

  油糍是广东人过年经常做的一种食物,每次做油糍的时候就会感觉到浓浓的过年气氛。

  制作方法:(1)煮糖浆,加入糯米粉,搓成面团。(2)取手心大小的面团搓圆圆,然后在中间捻出一个小空心,慢慢地在面的上面收口,一个圆圆的糍模就做好了。(3)放进锅里滚,注意要不停地翻动油糍,以免焦了,炸到整个糍涨大、金黄就好了。

  笑口枣

  笑口栆,或称细煎堆,是一种中国人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必吃的食品。明永乐年间正式定名为元宵。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面粉,鸡蛋,糖,芝麻制成,实心。人们把这种食物叫“笑口栆”,是由于在高温油炸过程中面粉表面出现爆裂,样子就像人开口大笑一样,象征全家人开开心心,笑口常开,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制作方法:(1)在盆里打上鸡蛋再加上一点苏打粉、适量的白糖、饴糖,白面、油一起搅拌,搅拌均匀并揉和成面团,放到案板上,搓成粗长条,揪成小剂子,揉成圆球形;(2)麻仁用水拌匀,把小剂放在麻仁内滚一滚,不要按揉;3.炸笑口枣与油炸一般食品有所不同,下锅时油温要高(要在七成热以上),但又不可过热,过热则不开口;下锅后油温要低,但又是不可过低,过低则容易炸碎。所以,在热油下锅后就要端离火眼,降低油温去炸;当油温低于五成热以下时,又要回到火上加热稍炸一下,这样,才能将笑口枣生坯慢慢炸成老黄色、开口。同时,不可多加搅动,翻一个身即可。

  年糕

  年糕中国汉族的传统食物,属于农历新年的应时食品。是一种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年糕制作方法:(1)把糯米粉、粘米粉混合均匀,倒入沸水搅成熟浆。(2)再在熟浆中逐步加进糖浆搅拌均匀后放在大蒸笼中,每个蒸笼放浆厚约3~4厘米,用猛火大约蒸4小时。(3)倒在案板上,用木棒槌搓至匀滑,便可分成糕坯,放在有竹叶垫底的铁圆圈内,在糕面扫油粘上榄仁、红枣,翻蒸约20分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