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记事作文(精选5篇)

中秋记事作文范文第1篇

春节的时候,虽然恰逢农闲,但总感觉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独中秋,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心境的安歇,一种特别的想往。后来想起来,似乎是心绪不同使然。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我想惟有经历过乡村生活体验的人,才会有这种情感、心境和内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 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妈妈每年都要亲手给我们做月饼吃。妈妈做的月饼外观象大饼,很厚实,新鲜的面,新鲜的馅。不管是蒸出来的,还是烙出来的,上面都有用农家的大碗所刻画出来的月的图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馅,也很特别,主料是红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红丝,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饼,蒸的,柔软可口,适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轻人情有独钟。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过去了,虽然现在市场上的月饼琳琅满目,各种瓜果一应俱全,但是我还是喜欢吃妈妈做的月饼。月饼的花纹虽然没有太多变化,但是花纹总是那么的清晰,那么均匀,那么好看。所以一赶上中秋过节回家,总要吃上两大块儿,觉得好香、好甜……。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因为从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变迁。

你看,农家餐桌上,除家禽肉类,传统的蔬菜等食品外,越来越多的餐桌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肉类、蔬菜、海鲜。

“无酒不成筵席”,喜庆的日子,中国人总要饮一点酒。过去,多是二锅头等高度白酒,现在人头马、茅台等国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这些都预示着祖国经济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红火。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蓝图上的规划和设想,而是逐渐成为千家万户实实在在的生活写真。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我愿意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中秋记事作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春秋战国 史学发展 史书

殷商以前的传说时代,产生了原始的历史意识。自商代甲骨文出现,史学获得了从口述传统向成文纪事发展的可能。殷商时期可谓中国史学的萌芽阶段,直到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古代史学才得以初步形成和发展。

一、春秋时期的史学

1.春秋史学创作的历史背景

春秋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

经济上,牛耕和铁制工具开始被广泛应于到生产和生活、农业和手工业等各个领域,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

政治上,“各诸侯之间的兼并争霸战争,以及频繁的朝觐聘问互相交往,构成了春秋时期的历史特点”。①春秋前期,小的诸侯国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各国内部的卿大夫势力日益强大,动乱时有发生, 《春秋》和《左传》中记载的弑君事件就多达43起。春秋中后期,阶级矛盾更加突出。公元前453年晋国出现了著名的“三家分晋”。随着诸侯的逐渐崛起和周王室的日益衰微,各诸侯国都设置了自己的史官,从事历史记载的工作,打破了原先周天子垄断修史的局面。

文化上,这一时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诸子百家的思想十分活跃,纷纷引用史事为自己立论提供依据。此外,对神意的崇拜在历史观念中虽仍占重要地位,但一些人开始怀疑上帝和鬼神,不再从神意出发,而是用历史上的人事来解释和说明,出现了重视人事的新思想。思想的活跃为史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春秋时期史学的发展概况

“春秋”的出现,以按年编纂为记载方式,以人事为记载的内容,是我国古代史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春秋”本为古代各国史官编写的编年体史书的通称。之所以称为“春秋”,在于其书以年为纲,举春以包夏,举秋以赅冬。这一古老的名称在春秋时代以后仍为许多编年体的历史书籍沿用。但春秋时期所留下来的“百国春秋”,如晋之《乘》、楚之《杌》几乎都失传了。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唯一完整的是由孔子修成的编年体史书――《春秋》。

《春秋》是我国目前为止所能看到的第一部史学著作。孔子以鲁国的历史为基础,参考了他所能看到的周王室和诸侯国的各种史料,并积累历代史官的一些写作经验,按照“据鲁、亲周、故殷”的原则,修成了流传至今的《春秋》。孔子继承了“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的编纂方法,以明确的时间顺序,把事情有系统地按年代先后加以编排整理,可以看出历史的发展过程,与夏商周三代的零碎孤立的记事(如《尚书》)已完全不同,标志着中国史学开始走向完备;但孔子又规定了“常事不书、详内略外”的办法记述历史,《春秋》叙事过于简约,一事甚至只有一字,使人难以理解。所以,我们说《春秋》还是编年史的雏形。

二、战国时期的史学

(一)战国史学创作的历史背景

由春秋列国纷争到战国各国变法,既是中国古代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思想领域“百家争鸣”的时代。经过两百多年的兼并战争,原先一百多个诸侯国到了战国初年,形成了秦、楚、齐、燕、赵、魏、韩七雄并峙的局面。这一时期,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存在于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奴隶与奴隶主之间、新兴的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之间及各发展不平衡的诸侯国之间。各国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巩固其既得的利益,大举变法。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取代了奴隶主贵族所有制,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士”阶层不断壮大,为了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常常利用史事来加以论述,各家各派学说不断丰富和发展。战国的史学就是在这个动荡时代背景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二)战国时期史学的发展概况

战国时期史学继承和发展了春秋时期史学成果。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编年体史书的完备

这一时期出现的《左传》,可谓我国第一部完备的编年史。

《左传》最初称为《左氏春秋》或《春秋古文》,汉代经学家将其与《公羊传》、《谷梁传》看作是解释和传授《春秋》的三大系统之后,才称其为《左氏传》,简称《左传》。

无论是取材、历史编撰内容和技术,还是注意事物联系、反映社会变革等方面,《左传》都大大超过《春秋》。

从取材看,孔子删《鲁春秋》而成《春秋》。《左传》取材广泛,充分利用了当时所能得到的成文记事及口诵材料,包括鲁之《春秋》,晋之《乘》,楚之《杌》,周、卫、宋、郑等国的旧文简册等编撰而成。由于《左传》取材于各国的国史,而各国使用的历史不同,虽改之以周正,但并末能全改之,以致书中往往出现历法混用的情况。

从历史编撰内容上看,《春秋》记事非常简略,如同大事记。而《左传》全书编年记事,“十二公”详略不等。《左传》或直述或间述,并在叙述历史事件时注意事物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灵活地运用“事具本末”和“专写人物”的笔法,展现了穿插了记事本末和人物传记的最初形式。

从编纂技术上看,《左传》还创立了多种史评的表达方式,或“君子曰”等直接发论,或“孔子曰”引用他人的言论,或依托某些应验的预言,等等。

《左传》是继《春秋》以后,在编年成就上的又一大进步。《左传》突破了各国地域的界限,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历史的前进性。第一次把众多国史汇成一书,展现了春秋时期历史发展变动的整个局面。把编年体推向了成熟,标志着中国史学的形成。因此,梁启超评价它为“商周以来史界的革命”②。

2.史学领域的拓宽

从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史学不断向前推进。这一时期史学转变在于,战国时期的发展不再把目光仅仅停于某一地方。战国时期的史著,除编年类外,还有谱牒类、语类、志类、史论等。

(1)编年类:《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为西晋时汲郡魏襄王墓被发掘而发现,时称《纪年》或《汲冢书》,后北魏郦道元注《水经》时引用此书,并前加以“竹书”二字,从此人们习称《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是“百国春秋”中起始之年最早、编次时限最长的编年体史书,记述了“夏、商、周三朝的历史,记到周幽王为犬戎所灭以后,就接记晋国史事,战国时三国分晋后,就只记魏国史事,一直写到魏襄王二十年(公元前299年)”。③

《竹书纪年》古本起自夏,自宋代开始逐渐散失。到了元代以后又出现了《竹书纪年》2卷,起自黄帝,后称《今本竹书纪年》。“经清代学者考证,认清其为元明时人杂缀佚文而成”。④“其文简要如《春秋》,记事则多同于《左传》”。⑤《竹书纪年》与古代传说、古史记载有很多不同之处。至于所记战国部分,与《史记》也有颇多不同。尽管今仅存《竹书纪年》佚文,但它是后代学者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史料。

(2)谱牒类:《世本》。

《世本》最早著录见于刘向《别录》。据《史记集解序》和《汉书?艺文志》记载,《世本》录黄帝以来帝王、诸侯及卿大夫系谥名号,共15篇,下限至春秋时。其书自春秋以后,不断层累叠加。《史通?古今正史》更将下限延至秦末。古本《世本》在唐代开始已有散佚,后清代学者多加辑佚、增补,但编目不尽相同,形成了今天多个版本的《世本》。

《世本》开创了一种富有新意的历史编纂体例,以记“帝、王(侯)、大夫”世系为主,配以记“帝王与诸侯都邑"的居篇、记“各种器物”的作篇、记“各族氏姓及由来”的氏姓,以及记“谥号的含义”的谥法。从其体例上看,《世本》已初建了纪传体规模,与后代《史记》开创的“本纪、世家、传、表、书”体例对比,有一定关联性。但“《史记》中未曾有《世本》这一书名。《世本》之名是刘向所定,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才开始用司马迁‘采《世本》’的说法”。⑥

(3)语类:《国语》、《战国策》。

《国语》作者是谁,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左丘失明,阙有《国语》。”但至今还不清楚。《国语》现史学界基本公认成书于战国时期。其打破了春秋时期各国国史的界限。全书共21卷,记载春秋时期的历史,起自周穆王,终于鲁悼公,按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分国编纂,“先王室后列国,先夏后夷”。《国语》与《左传》不同,它按国别编撰而成,是一部国别史,并以记言而主,是汇集各国国史中言论而成。此外,它在编写上还注重对一件事情发展的结果或历史发展的趋势发表言论。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众横家游说各国诸侯王或互相辩论的言论辑录,并不是一人一时而成。原本编排很杂乱,名称也很多,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等。后经西汉刘向整理、编辑、校订成33篇,并定名为《战国策》。至北宋后散佚,经曾巩校补而成今本《战国策》。

《战国策》所记载的言论,包含了战国时期谋臣、游说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反映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互相兼并和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大多数谋臣策士的目的在于猎取个人的功名富贵,并无固定政治主张。特别是在“战国七雄”力量消长之时,有其深刻的反映。《战国策》是研究战国时期重要的史料。

(4)志类:《山海经》。

《山海经》从学术研究领域上看,可算一部地理书,其性质相当于地理志。它以神话形式来展现,所以又被认为是一部神话小说。此书不成于一人一时,最早一部分成于春秋中后期。经后人增削窜改,最后经汉代刘歆校订,编定为18篇。

《山海经》由《山经》、《海经》两大部分组成,“《五藏山经》以山岳系为纲目,共记述四百四十八座山,每座山为一目,主要内容记述山川、民俗、动物、植物、矿物和神话,而叙及神话的仅有五座山。《海经》所记的是自人类诞生之初以至作者当时的漫长年代沉积起来的各种事物”。⑦《山海经》所记载的内容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一些情况,为我们了解古代原始社会的情况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5)史论类:《天论》。

史论就是就史料阐述观点。战国时期出现的诸子百家主张各不相同,常通过对他们所记载的相关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加以评述来阐发自己的政治观点。有的侧重于政治道德,有的侧重于对宇宙本体及其发展规律的探索,有的则侧重于名辨。如荀子针对夏商灭亡在《天论》中提出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人定胜天的思想。虽然他们并未完全成为史学家,但他们的思辨为史学更深远的发展提供了借鉴。这一时期出现的论史形式,推动了后代史学的发展和新史学的产生。

除了以上列举的几本史著外,战国时期出现的史著还有很多,如《战国众横家书》、《仪礼》、《周礼》、《逸周书》、《荀子?非十二子》、《韩非子?显学》等。《战国众横家书》属于语类,是战国时期游说辩士言论辑录;《仪礼》、《周礼》、《逸周书》都属于志类;而《荀子?非十二子》、《韩非子?显学》属于最早的史论著述,对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加以评述。

三、结语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史学初步形成时期。“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的《春秋》一书的出现,标志着编年体史书的诞生,对后世影响深远。战国时期是我国史学蓬勃发展的时期,发展了春秋时期存在的以记言体、记事体、国别体、编年体记载史事的方式。此外,还出现了初具规模的纪传体、语体、典志体及史论方面的著述,甚至出现了通史性质的历史著作,为我国史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仓修良.中国古代史学史.人民出版社,2009:22.

[2][3]宋衍申.中国史学史纲要.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7,20,21.

[4]谢保成.中国史学史(一).商务印书馆,2006:125.

[5]宋衍申.中国史学史纲要.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1.

中秋记事作文范文第3篇

【海峡对岸也有人探讨“约法三章”】

1938年8月,与在延安开始同居,11月结婚。据传,中共中央政治局对毛、江结婚提出“约法三章”(以下简称“约法三章”)。

到底有无“约法三章”?这一问题曾引起争论:2001年第4期《党史博览》杂志发表阎长贵先生的文章《历史事实必须澄清――和结婚中央有无“约法三章”》,对于“约法三章”表示否定。笔者则在2001年第12期《党史博览》杂志上发表了《也谈“约法三章”》,提出不同看法,表示目前对“约法三章”既不能轻易否定,也无法完全肯定。阎长贵先生在2008年第8期《同舟共进》杂志上再度发表《结婚,中央有无“约法三章”》一文,又一次对“约法三章”表示否定。他的观点再次引起争议。2008年第12期《同舟共进》杂志上,发表了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金春明的《一点补充和思考》、文史学者郭汾阳的《也谈“约法三章”及其他》,都表示对“约法三章”不能轻易否定。

关于“约法三章”,我想改换一个视角,即从台湾方面的资料来探讨这一问题。我多次前往台湾,发现台湾方面拥有不少重要的历史资料。例如,关于、蒋经国父子在日月潭涵碧楼接见“两岸秘使”曹聚仁的史料,就是我在涵碧楼纪念馆的《风云际会涵碧楼――两岸关系滥觞地》中发现的,回沪后我把见闻发表于上海《文汇报》,引起海峡两岸学者的关注。同样,台湾方面也曾有许多著作涉及“约法三章”,尤其是身份特殊的崔万秋先生和陈绥民先生,曾对、对“约法三章”有过深入的探讨。

“约法三章”流传甚广,却因没有原始文件为据,那“三章”的内容也就有着许多不同的“版本”。

版本之一是大陆很多书刊流传的:

一、不准参政。

二、不准出头露面。

三、要好好照顾同志的生活。

版本之二是台湾李凤敏著《中共首要事略汇编》中的《事略》以及玄默《论》所载:

一、不得利用她和的关系作为政治资本。

二、她只能成为的事务助手,不得干预政策及政治路线的决定。

三、她不得担任党内机关的重要职务。

版本之三是老龙著《外传》(台北金兰文化出版社1974年版):

一、只此一次,不准再娶。

二、毛与贺子珍的婚约一天没有解除,只能称“同志”,不能称“夫人”。

三、除照顾毛的私人生活外,不得过问党的内外一切人事和事务。

随着出任“中央小组”第一副组长,在中国政治舞台崛起,关于“约法三章”问题也就日益引起广泛的关注。

【崔万秋一直关注】

在台湾,对有着深入研究的,首推崔万秋先生。

崔万秋的经历错综复杂。记得上海老作家柯灵先生生前曾关照我,要注意研究崔万秋的情况。崔万秋有着三重身份:

一是编辑。曾虚白(《孽海花》作者)于1932年2月12日在上海创办《大晚报》,崔万秋1933年从日本广岛文理科大学毕业后,应曾虚白之邀在上海《大晚报》坐镇副刊《火炬》,主持笔政。

二是作家。他写过许多散文,也出版过长篇小说《重庆睡美人》,还著有《通鉴研究》、《日本废除不平等条约史》等学术著作,并翻译出版日本作家夏目漱石、武者小路实笃、井上靖、林芙美子的戏剧、小说。

三是军统情治人员。

崔万秋的前两种身份是公开的,第三种身份则是秘密的。

崔万秋的真实身份水落石出是在南京解放之后,公安人员从保密局(原军统局)遗留的档案中,查出“情报人员登记卡”。在写着“崔万秋”大名的卡片上,清楚地标明“上海站情报员”!

对此,曾任军统局本部处长的沈醉(后为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1977年1月8日对崔万秋的真面目做了如下说明:“我于1932年冬参加复兴社特务处(军统前身)后,便在特务处上海特区当交通联络员,崔万秋当时已参加了特务处,是特务处上海特区领导的直属通讯员,每月薪金八十元……我担任上海特区交通员两年左右的时间中,都由我约崔万秋与先后担任特务处书记长的唐纵、梁于乔和特务处情报科科长张炎元见面,1933年冬天,特务头子戴笠还叫我约在上海四马路杏花楼菜馆吃饭,事后,他对那次和戴笠见面,感到非常高兴。”

崔万秋担任上海《大晚报》的《火炬》副刊主编时,与、(当时艺名为蓝苹)都熟悉,他们仨同为山东老乡。崔万秋年长14岁,曾在《火炬》副刊发表多篇文章。崔万秋与蓝苹有诸多交往――这也正是崔万秋后来一直关注的缘由。

沈醉在他所写的《我这三十年》一书第二十章《二进深宫》中,有一段关于崔万秋、蓝苹、的极为重要的文字:

我当时去崔家,经常见到蓝苹,她有时还给我倒茶,因为崔是上海《大晚报》副刊《火炬》的编辑,常在该报写“北国美人”等类文章来给蓝苹捧场,一个四等演员有这样的人来捧场,当然是求之不得。我不但记得很清楚,而且在粉碎“”后,知道那个在崔家见过的穿蹩脚西装的狄克,就是,我的脑子里也有印象……

沈醉的回忆表明,当时蓝苹与同为崔万秋的座上宾。

如果说崔万秋与只是文字之交,崔万秋与蓝苹的交往则要深入得多。据崔万秋在《前传》中自述,他是经导演洪深介绍,前往话剧《娜拉》排练现场,看见“一个穿阴丹士林旗袍,梳着刘海发形的年轻姑娘,远离大家沿着靠窗那一边,一个人走来走去,口中念念有词地背诵台词”,此人就是蓝苹。他与蓝苹就这样认识了。从那以后,崔万秋去观看话剧《娜拉》演出,组织、发表话剧《娜拉》的评论。为了感谢崔万秋,蓝苹打电话给崔,他俩在霞飞路(今上海淮海路)的DDS咖啡馆见面,又在锦江饭店共餐……

1937年七七事变后,蓝苹离开上海前往延安,崔万秋则到重庆国际宣传处工作。1945年日本投降时,由于崔万秋精通日语,以少将高级参议身份飞往上海,襄助第三方面军司令官汤恩伯接受日军受降事宜。从1948年起,崔万秋任政府驻日大使馆政务参事达16年之久。1964年返回台湾,任政府“外交部”亚东太平洋司副司长。1967年起任政府驻巴西大使馆公使。1971年退休,隐居美国。1990年7月病逝于旧金山。

晚年的崔万秋在美国潜心写作《前传》,于1988年由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出版。我细读了《前传》,发觉除了写及他自己在上海与蓝苹的直接交往之外,广征博引,极其详尽引用海外尤其台湾方面对于的研究资料,对的早年身世进行详尽考证。可以说,如果他不是长期关注,在美国很难收集如此多的关于的报道、专著、研究论文以及内部文件。

崔万秋在《前传》一书中,详细论及“约法三章”。我注意到,崔万秋所列“约法三章”,是关于此的种种版本中,文字最为详尽、最为严密的:

第一,毛、贺的夫妇关系尚存在,而没有正式解除时,同志不能以夫人自居。第二,同志负责照料同志的生活起居与健康,今后谁也无权向党中央提出类似的要求。第三,同志只管的私人生活与事务,二十年内禁止在党内担任任何职务,并不得干预过问党内人事及参加政治生活。

在这一版本的“约法三章”中,第一条规定了毛、贺、江三人的关系,第二条规定了的任务,第三条是对所作的限制。这三条,条理清楚,用词稳妥,逻辑性强,是种种“约法三章”版本中最为可信的。

【情报人员陈绥民的记录】

崔万秋在《前传》中就“约法三章”加了一段按语,原文如下:

作者按:以上三项决定存于中央政治局,国军攻克延安时,曾见于王若飞日记内,亦记有上述三项条件。莫斯科亦提及此项决议,但其所指时间有误。

也就是说,这一“约法三章”的原始出处,是军队攻下延安时所缴获的王若飞日记。

据笔者查证,王若飞确实有记日记的习惯。那么崔万秋又是怎样得到王若飞日记中所记的“约法三章”的呢?崔万秋在《前传》中称,他所引述的“约法三章”,是源于陈绥民著《与》(台湾新亚出版社1976年版)。

陈绥民曾名陈大勋,是崔万秋的好友,他们都曾从事特殊而又秘密的工作。陈绥民曾任中央党部社会工作会总干事――社会工作会是三大情治单位之一。

陈绥民是胡宗南的亲信。台湾出版的《胡宗南先生纪念集》,刊载了署名陈大勋的回忆文章《片断的追忆,永恒的怀念》,详尽记述他在胡宗南手下工作的经历。此外,中共党员熊向晖奉之命潜伏在胡宗南身边,担任胡宗南的机要秘书,在熊向晖的回忆录中,也多次提到陈大勋,亦即陈绥民。

值得注意的是,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前夕,陈绥民奉命指挥伞兵部队空降北平,使部队得以抢占北平。

更值得注意的是,1947年3月胡宗南占领延安之后,任命的延安市长便是陈绥民。正因为这样,陈绥民在延安读到王若飞遗失的日记,也就理所当然。作为长期从事情报工作的他,注意到王若飞日记中记载的“约法三章”,同样理所当然。

陈绥民不仅是情治系统高官,而且与崔万秋一样,勤于动笔。陈绥民曾就延安之役写过《延安的克复与失落》,内中写及中共地下人员如何获取胡宗南的机密情报。此外,陈绥民还在台湾出版《迷惘:往何处去?》(台北天人出版公司1984年版)以及《从历史看今日――(引者注:原文如此)炮击金门与阴谋之分析》、《十大军区的情况与动向》等重要文章。他的《与》一书,可以说是他长期对、进行情报收集的成果,堪与崔万秋的《前传》相提并论。陈绥民晚年在台湾淡江大学担任教授。

陈绥民的《与》一书是1976年在台湾出版的,内中详细记述了从王若飞日记中所得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与结婚的“约法三章”。这时距离1947年3月陈绥民随胡宗南进入延安,已经29年。这表明陈绥民不仅精心保存了当年缴获的王若飞日记原件,而且当时还从王若飞日记中抄录了“约法三章”。

王若飞日记所记的这一“版本”的“约法三章”,可能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当时的原始文字记录,所以文字相当严谨。其余种种“版本”,是凭借记忆、回忆或口头传说,所以彼此有出入。

倘若把现存大陆的王若飞日记加以比对,如果缺少1938年日记的话,也将间接证明那一时期的王若飞日记确实落到军队手中。

笔者多次前往台湾,曾经到中国中央党部的党史研究室请益,希冀能够查阅王若飞日记原件。据云可能归入“大溪档案”。所谓“大溪档案”,收入1921年初至1949年间的重要档案,由“总统府”机要室掌管,从大陆迁往台湾之后因存放于台湾桃园县大溪镇的大溪宾馆而得名。1979年党史委员会迁往阳明山的中兴宾馆,中央的党史资料以及“大溪档案”也都集中在中兴宾馆的地下室里,从此对外改称“阳明书屋”。笔者也曾到“阳明书屋”,到了那里的地下室,空空如也。据告,“大溪档案”已再度转移。由于“大溪档案”的管理人员不多,因此查阅相关档案仍相当困难。但是王若飞日记作为重要档案,势必得到妥善保存。

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笔者还将多次前往台湾。若有一日能查到王若飞亲笔所记的“约法三章”,这一悬案也就水落石出了。

当然,北京的中央档案馆以及莫斯科的档案馆日后如果公布“约法三章”原件,那么这一问题将得到最终解决。

中秋记事作文范文第4篇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2023年中秋节的发展故事有哪些你知道吗?共同阅读2023年中秋节的发展故事,请您阅读!

中秋节的发展故事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据历史学家推断,最初是古代宫廷文人兴起,然后扩散到民间的。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道:“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中秋节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吴自牧《梦梁录》说:“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篓之人,解农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婆于市,至烧不绝。”更有意思的是,《新编醉翁谈录》记述拜月之俗:“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云:“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柏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称:“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蜡兔之形。”“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同时这五百多年中还推出“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加班工资算法法定节假日:按不低于员工本人按上一个月的平均日工资或小时工资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资

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

公休日:按不低于员工本人按上一个月的平均日工资或小时工资的200%另行支付加班工资

公休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

按照国务院放假规定,国庆节从10月1日至10月8日,共放假8天。这8天,只有四天是法定假日,后四天是双休日调休。因此,劳动者在四天天法定假日上班,用人单位应该按照日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这笔钱不得以调休来抵销。10月5日至8日,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可以选择给劳动者安排补休或者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计算加班工资的基数不得低于劳动者所在岗位应得的工资报酬。如果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则以本市新的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基数。

中秋节的起源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中秋记事作文范文第5篇

2、中秋节到了,送你一盒月饼,第一个馅是友情,第二个馅是亲情,第三个馅是爱情,借着中秋的喜庆,希望你的友情亲情爱情都团团圆圆!

3、中秋节快到了,送你一个月饼,含量:无限的爱,配料:永远的思念;保质期:一辈子;保存方法:爱锡!祝你天天都有好心情!快乐常在!

4、中秋节日到了,在这美好的日子里祝福您:幸福安康,事事顺心,生意红火,日进斗金,之前多蒙您的照顾我才能平踏坎坷,与您合作犹如窥探天地玄机,让人兴奋不已,所以我期待与您下次的合作。

5、中秋快到了,我们都会想起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但是在我们心中,您就是我们的亲人,感谢你与我们公司的合作,我们很高兴您能作为我们的客户,作为我们的亲人,再次真诚的祝福,中秋节快乐。

6、月影摇晃着欣喜,快乐洋溢着心底,花朵飘香着日子,月饼甜美着惦记,心愿徜徉着欢喜,祝福泛动着涟漪,心绪调剂着信息,只为送给你,祝愿你中秋如意。

7、这个中秋太疯狂了,月老竟给你牵红线了,广寒宫变成新房了,玉兔给嫦娥当伴娘了,新郎你也官复原职,再任天篷元帅了。我不得不祝你:中秋快乐!

8、中秋到,我的礼物不落俗套:送你人圆,愿你人月两团圆;送你梦圆,愿你梦想即将实现;送你姻缘,愿你佳缘幸福美满;送你心愿,愿你开怀乐无边。

9、中秋到来,何家团圆,诚心祝你:旺旺一度秋,生意大丰收,花好月又圆,精彩一年年,凉意好清风,万事皆得兴,谢谢你一年来诚心的合作和对公司的大力支持。

10、中秋不送礼,月饼送给你。送你豆沙月饼愿你爱情甜如蜜;送你芝麻月饼愿你事业节节高;送你莲蓉月饼愿你生活更精彩!

11、中秋到,祝福到。月老说:祝福你爱情幸福!嫦娥说:祝福你永不寂寞!玉兔说:祝福你平安健康!吴刚说:祝福你好运酒酒(久久)!我说:祝福尊敬的客户朋友中秋快乐、美满幸福!

12、中秋佳节,菩萨赐你生活月来月美,月老愿你爱情月来月妙,嫦娥却托我转送你亲手秘制广寒宫“调戏月饼”,获此殊荣此生何憾啊八戒!祝中秋快乐哈!

13、中秋佳节到,祝亲爱的合作伙伴事业顺顺利利,爱情甜甜蜜蜜,家庭和和美美,身体健健康康,心情高高兴兴,所有的烦恼都离您而去,所有的祝福都常伴身边!

14、中秋佳节众神祝福到,财神祝你财源滚滚来,爱神祝你爱情甜如蜜,食神祝你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幸运女神祝你笑口常开,好彩自然来,我祝你中秋佳节,人团圆,家美满,幸福万万年!

15、中秋佳节祝福到,祝您工作顺利没烦恼,爱情甜蜜无争吵,家庭和睦心情好,四季平安灾难离,身体健康乐开怀,幸福常将你围绕!

16、一颗心愿,一份真情,祝你中秋快乐!祝我美丽的,乐观的,热情的,健康自信的,充满活力的大朋友---妈妈,中秋快乐!

17、还记得你肩膀上的我多么调皮,还记得你自行车后座上的我多么任性,还记得你眼中的我多么骄傲,老爸,谢谢你陪我一路的成长,中秋快乐。

18、亲爱的:早安!清晨祝你中秋快乐!愿你我的爱如旭日东升一样充满朝气、灿烂无比!感谢爸妈给予你生命,让我在若干年之后可以拥有你!我爱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