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在我心中诗歌(精选5篇)

祖国在我心中诗歌范文第1篇

雄伟的山峰俯瞰历史的风狂雨落,

暮色苍茫,

任凭风云掠过。

坚实的脊背顶住了亿万年的沧桑从容不迫。

我的祖国,

大河奔腾,

浩荡的洪流冲过历史翻卷的漩涡,

激流勇进,

洗刷百年污浊,

惊涛骇浪拍击峡谷涌起过多少命运的颠簸。

我的祖国,

地大物博,

风光秀美孕育了瑰丽的传统文化,

大漠收残阳,

明月醉荷花,

广袤大地上多少璀璨的文明还在熠熠闪烁。

我的祖国,

人民勤劳,

五十六个民族相濡以沫,

东方神韵的精彩,

人文风貌的风流,

千古流传着多少美丽动人的传说。

这就是我的祖国,

这就是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我爱你源远流长灿烂的历史,

我爱你每一寸土地上的花朵,

我爱你风光旖旎壮丽的河山,

我爱你人民的性格坚韧执着。

我的祖国,

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鸡-----唤醒拂晓的沉默,

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叱咤时代的风云,

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舞动神州的雄风,

你是人类智慧的起源-----点燃文明的星火。

你有一个神圣的名字,

那就是中国!

那就是中国啊,我的祖国。

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搏动的心脏跳动着五千年的脉搏,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涌动的血液奔腾着长江黄河的浪波,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黄色的皮肤印着祖先留下的颜色,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黑色的眼睛流露着谦逊的笑窝,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坚强的性格挺拔起泰山的气魄,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辽阔的海疆装满了我所有的寄托。

我的祖国,

可爱的中国,

你创造了辉煌的历史,

你养育了伟大的民族。

我自豪你的悠久,

数千年的狂风吹不折你挺拔的脊背,

我自豪你的坚强,

抵住内忧外患闯过岁月蹉跎。

我自豪你的光明,

中华民族把自己的命运牢牢掌握,

我自豪你的精神,

改革勇往直前开放气势磅礴。

可爱的祖国啊,

无论我走到那里,

我都挽住你力量的臂膊,

无论我身居何方,

你都温暖着我的心窝。

可爱的祖国啊,

你把住新世纪的航舵,

你用速度,你用实力,

创造震惊世界的奇迹。

你用勤劳,你用智慧,

进行了又一次更加辉煌的开拓!

祖国啊,祖国,

你永远充满希望,

祖国在我心中诗歌范文第2篇

1 背景

以往,在高三年级的古诗鉴赏教学时,笔者发现学生品读诗歌的热情不高;阅读时,更多的是毫无“同情”的诵读。那时,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从基础年级开始,花大力气激发学生品读诗歌的兴趣。恰好今年教高一年级,发现学生预习《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时,依然是毫无生机的干巴巴的阅读,这一下激发了我调整本篇课文教学思路的灵感。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诗歌的语言更具美感和魅力,它讲究精炼、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首先通过指导学生诵读诗歌,进而品味诗的语言,才能更好地去体验诗的感情,领会诗的意境。作为现代朦胧诗的代表,《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更需要学生精心诵读,深入揣摩。

2 课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现代朦胧诗《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首先,请同学们全体起立,初读诗歌。

(全班7个小组的同学起立,人人读诗。巡视各组,发现绝大多数同学是采取的现代文的朗读方式,只听见甲同学读道:“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表示停顿,着重号表示强调。)

师:下面请乙同学诵读这首诗。

乙同学: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师:再请甲同学诵读。

甲同学: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读着,读着,甲同学的诵读被班级其他同学的笑声打断。他读得很投入,但有些声调偏了。)

师:同学们为什么笑呢?大家有没有发现,他的诵读与众不同啊?下面就请他为我们讲一讲,为什么这样读?

(学生的笑声明显中断,屏息静听甲同学的发言。)

甲同学:其实,我没有什么诀窍,只是我发现了课后“文本研习”当中对本文诵读节奏的划分示例,然后模仿诵读,觉得别有滋味在心头。

(其他同学先是惊讶,然后纷纷将课本翻到“文本研习”部分。)

师:甲同学真是学习的有心人,他能读好教材、用好教材,真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下面,就请大家照着示例,将全诗的节奏和重音标出来,然后在组内交流;最后,再来一个班级诗歌诵读会。

(学生各自边诵读,边划分节奏和重音。)

师:下面请各组投影展示诗歌节奏与重音的划分,并讲解理由。

第一组:“破旧、疲惫、熏黑、干瘪、失修、深深”等词语需要重读,因为这些属于修饰性词语,最能传达诗人的情感。

第二组:“驳船、喷薄、总和”等词语语调需要逐渐上扬,能恰当表示节奏的变化和情感的起伏。

第三组:“摸索、挣脱”等词语用降调,表示诗人发自内心的感叹。

……

师:各组的展示都很有理由,不过,我想提醒各位同学,全诗每段的结尾都有“祖国呵”,它们的诵读一样吗?

(学生自主研习,小组内部交流。)

师:下面请各组展示一下自主研习与合作的成果。

第一组:第一段描写的是贫困、落后的祖国,作为结尾,“祖国呵”理应读得深沉、悲痛舒缓、低沉。

第二组:第二段描写的是痛苦与追求辉煌并存的祖国,作为结尾,“祖国呵”理应读得痛苦而富有希望,语调舒缓。

第三组:第三段描写的是新生、富有希望的祖国,作为结尾,“祖国呵”理应读得饱含希望、欣喜而高昂。

第四组:第四段描写的是养育自己的祖国,诗人愿意为她奉献一切,因此,“祖国呵”理应读得深情、强烈。

第五组:这几个字应该字字重音,感情饱满,且用降调表示发自内心的感叹。

师:同学们的分析都很正确,下面就请大家一起诵读本诗,边读边体会诗人对祖国的复杂而执着的爱。

生齐读:

(学生的诵读投入,节奏感顿出,情感自然流露。)

师:下面请同学们请录音,纠正错读之处。

(学生听录音,生再次诵读诗歌。)

3 评析

基于高三诗歌鉴赏课暴露出的教与学双方的不足,加之以课前预习时的发现,《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的教学设计发生了改变。传统的诗歌教学,一般是帮助学生找准表达诗歌主旨的关键词,分析表达技巧,领会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这种教学对于考试有一定的用处,但并不能真正使学生领会到诗歌的魅力,并不能促使学生“恋”上诗歌这个中华民族的瑰宝。为此,笔者找到了诗歌诵读这个切入口。

在诗歌诵读方面,农村学生与城里学生的差距较大,农村学生之间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为此,在课堂教学展开时,笔者采取了一些措施:

(1)让学生起立诵读,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教师站,学生坐。这类课堂,很少见教师出神、不投入,多见的是学生经常开小差,不能专注于课堂学习。诗歌是需要全身心投入才能理解其精华的,笔者让学生起立,就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希望学生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诗歌诵读。事实证明,这样做的效果明显。

(2)让甲同学诵读,并讲解诵读方法,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农村学生的特点十分明显,他们羞于表现自我,但是内心又十分希望得到认可。于是,学生榜样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案例中,甲同学的表现可谓优异,他能领先于其他同学知道利用教材上的知识学习课文,而且善于表现自我,这是一般农村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学过程中,笔者肯定了他的作用,并且引导其他同学学习,这样做的效果也很明显。

(3)让学生自主研习。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为此,在教学的组织过程中,笔者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把握诗人情感的表达方向及转变,并由此促使学生认识到诵读节奏及重音的变化,进而进一步培养诗歌诵读的兴趣。

(4)让学生小组合作、展示。学生个体对诗歌内容及情感的把握必然存在缺陷,为此,小组合作的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各位同学必须讲清楚不同诵读的理由,这样,其他同学就能学会怎样划分诗歌阅读的节奏及重音,进而准确把握诗歌主旨。因此,小组合作及展示的过程就是相互学习的过程,就是每一个个体提升的过程。

在引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自身的不足:

祖国在我心中诗歌范文第3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是国家的一种象征,是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大家还记得有哪些国庆节诗歌吗?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3国庆节爱国诗歌(短的)6首,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3国庆节爱国诗歌1祖国啊,祖国

祖国,我的祖国,祝福你,我的祖国。

都说你的花朵真红火,都说你的果实真丰硕,都说你的土地真肥沃,都说你的道路真宽阔。

祖国,我的祖国,祝福你,我的祖国。

我把壮丽的青春献给你,愿你永远年轻,永远快乐。

祖国,我的祖国,祝福你,我的祖国。

都说你的信念不会变,都说你的旗帜不褪色,都说你的苦乐不曾忘,都说你的歌声永不落。

祖国,我的祖国,祝福你,我的祖国。

我把满腔赤诚献给你,愿你永远坚强,永远蓬勃。

祖国,我的祖国,祝福你,我的祖国。

我把满腔赤诚献给你,愿你永远坚强,永远蓬勃。

2023国庆节爱国诗歌2金秋十月好心境,

举国欢腾迎国庆。

四十九年风雨径,

共祝未来更光明。

2023国庆节爱国诗歌3金秋十月,喜看菊金枫火,

阳春三叠,聆听乐柔鼓急,

寒冬腊月,笑捧梅红雪白,

柔肠百转,慢待乾朗坤明,

浩月嫦娥,惊羡联谊喜色,

赤地九洲,诚求股赤民欢,

国庆一日,笑夸强国盛世,

红尘六合,乐见旗红帜扬。

2023国庆节爱国诗歌4我爱祖国十月的花,

她无比灿烂辉煌,

因为她在我的心中

有56种芬芳——

啊,这芬芳在我心中四季难忘,

从春天北方的桃花吐艳,

到严冬海南的稻花飘香,

从炎夏荔枝满树的福建山村,

到秋天葡萄成熟的吐鲁番果香……

天天有彩花开放,

季季有丰收在望,

在这些芬芳里,

我看到最绚丽的景象——

还有她的雪白和碧绿,

美如黎明的晴空,

未来的希望……

2023国庆节爱国诗歌5祖国啊,我为你自豪

当巍峨的华表,

让挺拔的身躯披上曙光,

当雄伟的天安门,

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

历史的耳畔,

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

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

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

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

洪亮的声音,

全世界都听到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那胜利的旗帜,

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

人民扬起了头颅,

全世界都看到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历史凝聚了宏伟,

尽情地涂染十月的阳光,

这气势慷慨激昂,

筑起了一座丰碑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辉煌的纪元,

用苍劲的大手,

抒写了新中国灿烂的篇章,

人民自豪地指点江山。

苦难的母亲,

擦去满眼的泪花,

露出内心的喜悦由衷地欢畅,

祖国豪迈地走向了繁荣富强。

讴歌我们的历史,

有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

迸发出生命的光芒。

讴歌我们的历史,

有四大发明的荣耀,

播撒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

讴歌我们的历史,

有老子孔子的圣明,

几千年文明的圣火把我们照亮。

讴歌我们的历史!

2023国庆节爱国诗歌6华夏河山遍红旗,

中原内外皆兄弟。

南辗北转实不易,

念往昔,

岁月峥嵘应有忆。

洪魔肆虐似无敌,

众志成城经有计。

祖国在我心中诗歌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西交融;借鉴;继承;民族化建构;民族性;民族历史;生存;命运

中图分类号:I20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23)03-0124-03

中国新诗发展初期,新诗人们大喊着废弃文言诗,创造白话诗的口号,世界各种新思潮、新理论蜂拥般涌入了他们的期待视野,于是,全面吸收西方文化的营养,彻底扬弃传统诗论成为当时新诗的发展潮流。一时间,欧化之风日起,古典文学传统遭到了“慷慨”的否定。新诗人们在摆脱旧的诗歌传统的同时,却又误入了一个西化的藩篱。

在这种风气下,能够保持清醒头脑,真正做到对中西文化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当推闻一多。他始终认为,新诗必须是中国的新诗,是既借鉴西诗特色又要保有自身民族风格的新诗,他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个中国人,并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我总以为新诗径直是新的,不但新于中国固有的诗,而且新于西方固有的诗,换言之,它不要做本地的诗,但还要保存本地的色彩,它不要作纯粹的外洋诗,但又尽量的吸收外洋诗的长处;他要做中西艺术结婚后产生的宁馨儿……”[1]

“新的种子从外面来到,给你一个再生的机会,那是你的福分。你有勇气接受它,是你的聪明,肯细心培植它,是有出息,结果居然开出很不寒伧的花来,更足以使你自豪。”[2]闻一多留美期间,多方研究西方各派诗家诗论,兼收并蓄,融会贯通。通观闻一多的诗作,内中的繁缛浓丽、赤诚热烈、清新淡然,以及奇崛,瑰艳,沉郁……都可以分辨出济慈、拜伦、华兹华斯、波德莱尔、佛莱琪、哈代等的影子。

在闻一多看来,新诗人的历史使命是创作一种新的艺术,这种新艺术既要不同于旧的中国诗歌的艺术,又要有别于中国之外的世界诗歌艺术,这种新艺术,是有着中华民族的本位精神,有着自己的本质和精神的中国的新诗,正如诗人所说:“技术无妨西化,甚至可以尽量地西化,但本质和精神却要自己的。”[3]

闻一多“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的三美理论,从新诗形式上构建了民族化的体系,从诗歌的色彩、格律、结构三方面展示了中国新诗的民族色彩。在闻一多看来,“新瓶装新酒”,新诗的形式要新,内容和精神更要新,这里所谓的“新”,更强调的是中西诗歌的融会贯通,强调的是“中国的”新诗,即既要保存中国艺术的本色,又要融汇世界诗歌的气味。

诗是来源于诗人心灵的歌,作为人民精神和感情上的代言人,闻一多的诗歌表现出了对人民的深深关切,表现出了一份血浓于水的精神联系,他勇敢地为人民代言,为人民呼喊,对民族的文化、祖国的命运、人民的疾苦给予了发自内心的关注、理解与同情。

一、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理解与关注

闻诗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情。闻一多认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诗人,应该对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有一个彻底而深入的认识,有一种真诚而热烈的追思,有一种为本国历史与文化代言的胸怀。在他的新诗创作中,闻一多也正是这样努力的。

闻一多在他的诗作中,用充满深情的笔触,畅写中华民族泱泱五千年的华胄,畅写长江、黄河、洞庭、西子,笔触真切朴实而又感人至深。《红豆》中,粉墙、双喜、洞房、花烛……一个洋溢着喜洋洋之气的婚礼跃然纸上;《也许》中,土坟、松树、纸钱……一个充满着悲催之情的葬仪又使人潸然泪下。《秋色》一诗,诗人面对芝加哥的多彩之秋,想念的却是“紫禁城里的宫阙”、“百宝玲珑的祥云”。

《忆菊》一诗,作者通过一连串富于民族色彩的词语,如“长颈的虾青瓷瓶”、“六方的水晶瓶”、有“鸡爪菊”、“绣球菊”、“江西腊”,有“金底黄”、“玉底白”、“春酿底绿”、“秋山底紫”,各种各样的,五彩缤纷的颜色,展示出了的雕金镂玉,婀娜风采。这篇诗作是诗人留美期间怀念祖国之作,他用充满亲切感的民族语言,酣畅淋漓地表达着对祖国文化的赞赏以及对家乡的一份悠悠的思念。

闻一多留美期间,呼吸着美国的空气,感受着美国的风土人情,但内心始终无法释怀的,是对祖国的那份刻骨铭心的思念。无法融入西方文化的痛楚使诗人更加对祖国的山山水水、草草木木朝思暮想,这份思念融入诗作之中,又外化为对祖国文化的高度认同与赞赏,使其诗作充溢着民族特色与地方色彩,表现出诗人在中西文化碰撞时,能够始终立足于传统文化的一份爱国激情,一颗挚爱之心。

二、对祖国的热爱与对祖国命运的忧虑

1925年6月诗人带着这份浓浓的思念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土地,但面前的现实又不得不使诗人充满了深深的忧虑和悲壮的沉重,梦想中的凄美的乡思与文化被一扫而尽。面对内忧外患、疮痍满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面对祖国的落魄与沧桑,他惊颤了。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闻一多《发现》)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诗人发现曾经在梦中百转千回,痛苦思念的美丽的祖国,如今却已经是面目全非,这怎么能不叫人感到失望和悲哀!诗人捶胸顿足,哭着追问,我的中华在哪里,情至深处,竟至 “呕出一颗心来”,原来祖国就“在我心里”。

痛定思痛,诗人没有抱怨,而是始终抱定一种坚定的信念,“我知道海洋不骗他的浪花,既然是节奏,就不该抱怨歌。”(闻一多《一个观念》)浪花永远要追随海洋,节奏永远与歌相依,而他,也永远会对祖国怀着敬意与温情,不离不弃。

这样,闻一多怀抱着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的敬意,义无反顾地把民族的荣辱存亡融入自己的诗歌生命中,并坚定地承担起了民族喉舌的历史使命,他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命运的忧虑化而为满腔的激情与愤怒。 他觉得自己就像一座时刻都在孕育爆发的火山一样,时刻在寻找着时机炸开一切禁锢,爆发出强烈的光和热,来摧毁面前的一切黑暗。他要像熊熊燃烧的大火一样,燃起对罪恶的旧中国的怨毒,燃起对光明的新中国的追求。在他的《死水》集中,愤怒的呐喊,澎湃的激情随处可见,诗人犀利的笔触直指罪恶的旧中国,表现了一个中国诗人的正义感。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擎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闻一多《一句话》)

一个“爆”字,形象地展示出了诗人对祖国的一份深沉的爱,一份深深的忧虑,一份深切的关注。“爱国”是诗人新诗的主旋律,正是因了这份爱,诗人的诗作中才有了那种浓浓的民族情意,诗作的民族性因此彰显。

三、对人民命运的同情与对黑暗势力的控诉

看着伤痕累累的祖国,看着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的人民,闻一多深深意识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尤其是作为一个中国新诗人的责任。因此,闻一多的诗作中充溢着对受苦受难的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作威作福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犀利谴责。

我知道今日个不早了,没有想到一下子睡着了。这叫我怎么办怎么办?回头一家人怎么吃饭?老头拾起来又掉了,满地是白杏红樱桃。(闻一多《罪过》)

望着撒了一地的白杏红樱桃,老头绝望了:回头一家人怎么吃饭?看似平淡的叙述,却是一曲强烈的血泪控诉。这数不尽的人间疾苦,一桩桩一件件都在控诉着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罪恶。

你说洗衣的买卖太下贱已肯下贱的只有唐人不成?你们的牧师他告诉我说:耶稣的爸爸做木匠出身,你信不信?你信不信?(闻一多《洗衣歌》)

在帝国主义的眼中,唐人只能做一些洗衣之类下贱的工作,这种昭然若揭的种族歧视使诗人愤然,他连用两个“你信不信”,指出耶稣的爸爸同样是做木匠出身,咄咄逼人,义愤填膺,控诉着帝国主义对中华儿女的种族歧视与。

他们都上那里去了?怎么虾蟆蹲在甑上,水瓢里开白莲;桌椅板凳在田里堰里飘着;蜘蛛的绳桥从东屋往西屋里牵?门框里嵌棺材,窗棂里镶石块儿!这景象是多么古怪多么惨!(闻一多《荒村》)令人毛骨悚然的景象投射出诗人对农村十室九空、农民流离失所的现实的揭露,对军阀战争所造成的生灵涂炭的谴责,更抒发了诗人在如此现实中理想破灭的悲哀。

有压迫的地方必定会有反抗,诗人在描绘另外一些诗作如《泪雨》、《春光》、《飞毛腿》中,受苦受难的人民不甘逆境,奋勇抗争,他们用行动向世人证明了他们那种坚不可摧的顽强的生命力,使世人于黑暗中感受到了一道光明的曙光。

闻一多时刻不忘对民族历史、生存和命运的关注,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熔铸于诗人内心并外化于诗歌创作中,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对祖国的至诚之爱,对祖国人民的“血浓于水”的真情铸造了其新诗的民族之魂,使他的新诗在内容与精神上具有了鲜明的民族性。

闻一多的诗,有对西方诗论的借鉴,有对中国诗歌传统的继承,更有对中国新诗的民族性的建构。带着“时时刻刻想着我是个中国人”的信念,闻一多的诗,描写的是中国人民的生活,展现的是特定时代中国人民的苦难与挣扎,表达的是对中国的热爱与对中国命运的忧虑,闻诗既汲取了世界诗歌潮流的精华,又葆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是中西艺术结婚后产生的宁馨儿,是既具有世界风情,又不乏民族特色的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的新诗。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4]在闻一多看来,中国新诗要屹立于世界诗歌之林,要在世界文学大潮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在汲取西方先进诗论营养的同时,建构新诗的民族性是第一大要义。

于欧风美雨中张扬民族个性,于中西交融中尽显民族本色,闻一多开辟的是一条以艺术审美为旨归,以时代精神为内容的中西交融的新诗创作之路,他的诗论在提倡全球化的今天仍然具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他的诗歌,无论在思想上、内容上还是艺术性上都有一定建树,在新诗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1]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闻一多全集第3卷[M].开明书店,1948 .

[2]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闻一多全集第3卷[M].开明书店,1948.

祖国在我心中诗歌范文第5篇

一、从学生到诗人

闻一多后来之所以能成为一名诗人,除了早期的家庭熏陶外,与他在清华学校学习、留学美国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学生时代的闻一多,积极参与学校活动、感受现实生活,通过创作诗歌大胆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对祖国的情感,而这也正是他爱国精神的奠基时期。

(一)清华十年

1912年,闻一多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在学校期间,他主动参与了很多活动,对他影响最大的即是学生社团活动和编辑学生刊物。闻一多做过《清华学报》、《清华年报》、《清华周刊》的编辑,并在刊物上发表了多篇文章,如《建设的美术》、《旅客式的学生》、《清华底出版物与言论家》等,这些文章多是他针对现实情状提出的尖锐批评。特殊的环境,让闻一多深切地感受到国家的衰败,使他直面现实,以爱国之心审视并指出国人和国家的弊病。期间,闻一多还参与了美术社、“美司斯”、?A社等社团的创建。1921年,闻一多又参与成立了“清华文学社”,并创作了许多白话诗,如《十一年一月二日作》、《贡臣》。其实早在1919年闻一多便已开始了白话诗的创作,写有《雨夜》、《剑匣》、《雪》、《西岸》、《二月庐》、《时间底教训》等诗。清华文学社的成立,极大的推动了闻一多的白话诗创作。除创作诗歌外,闻一多还对新诗理论进行了研究。他曾做过“诗的音节问题”研究报告,“对一般无音韵之新诗及美国新兴之自由诗加以严重之抨击。”①之后,他还撰写了《律诗底研究》一文。参与社团活动、编辑学生刊物,拓宽了闻一多的视野和活动领域,使他拥有更大的空间去实践诗歌创作、培养爱国情感。

国家的软弱落后使闻一多倍受刺激,他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爱国情感都写进了诗歌。在《雨夜》一诗里,闻一多自比孤独无助的树枝,体会着来自似暴风骤雨般的社会的压迫,难以成眠。在《二月庐》一诗中,他又吟叹到:“今天去了,明年、后年、后年以后,一年回一度的还是你吗?”,闻一多追问燕子亦是在追问自己,赴美归来后的自己的爱国之心是否会如现在一样强烈。之后,燕子的声音又“爆裂得这样音响”、“迸出些什么压不平的古愁”,面对赴美学习和黑暗的国内现实,闻一多如燕子一般,有着自己的忧愁,却只能埋在心里难以释放。在《西岸》一诗中,闻一多同样表达了自己的孤独。他与同伴们宛若世界的东西两岸,一为向往唯美主义,一为追求功利主义。身处复杂的时代,闻一多有着比别人更深刻的认识――心存理想,热爱国家。即使周围人的理想和灵魂已被现实的黑暗所吞噬,他也仍然保持着一份清醒,要为国家和民族努力。

在清华时期,闻一多不仅是一名学生,还是一位诗人。在参加社团活动、编辑报纸刊物时,闻一多结合所处的环境,将自己的情绪在诗歌中表达出来,初显爱国情怀。

(二)留美时期

1922年7月,闻一多离开清华赴美学习。这一时期,闻一多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被异乡民族环绕,饱受歧视,这些都刺激着闻一多,使他更坚定了反帝爱国的信念。

留美期间,闻一多创作了大量爱国主义诗篇,尽情的抒发了对祖国的思念与热爱,《红烛》诗集便是在此期间发表的。在前往美国的途中,闻一多曾写下《孤雁》一诗,把自己比作“不幸的失群的孤客”,孤独而不舍地离开故土。在《太阳吟》一诗中,闻一多又以游子的身份,向着太阳深切呼唤:“太阳啊,刺得我心痛的太阳!又逼走了游子底一出还乡梦,又加他十二个时辰的九曲回肠”、“太阳啊,火一样烧着的太阳!烘干了小草尖头底露水,可他烘得干游子底冷泪盈眶?”,离国仅一个月,闻一多便已难掩对祖国的思念。在《忆菊》一诗中,闻一多又极力赞美了菊花,写到“我的希望之花又开得同你一样”。在他看来,菊花是“祖国底花”,而祖国则是“如花的祖国”,祖国如菊花般绚烂美好,他对祖国的感情亦如盛开的菊花那样炽烈。

这一时期,闻一多饱尝了民族歧视,这种现实体验使他的爱国之情更为浓郁、救国之心更为急迫。《红烛》一诗中,闻一多把自己比作燃烧的红烛,满是真诚的赤子之心,即使烧成灰,也不改自己的志向。他在质问红烛“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的同时,亦是在询问自己:既已决心反帝爱国,又何必伤心痛苦呢?闻一多并非在现实压力面前退缩,而是担心自己即使“蜡炬成灰泪始干”,也难以“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更难以“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闻一多一直渴望能挽救国家的危难,唤起人们的爱国之情,即使牺牲自我也不在意。他对于祖国的爱,是凌驾于个人的生命价值之上的。对于国家软弱落后的现实,闻一多既存有无奈之感,又有着大胆的批判。在《长城下之哀歌》、《红豆》、《李白之死》、《红荷之魂》等作品中,他同样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情。

美国的学习生活体验,对闻一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他更坚定了自己的爱国之心,愿意以诗人的身份、诗歌的方式向世人表露传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并希望能激励国人。

二、从诗人到师长

1925年5月,闻一多回国。回国后,闻一多先后在北京艺术专门学校、国立政治大学、南京中央大学等学校任职,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此时,他也未改自己的爱国精神。兼具诗人和教师这两重身份,闻一多借助爱国诗篇和《楚辞》等的研究讲授向学生和后世的人传递爱国之情,引导他们成为爱国之人,挽救民族危机。

在去学校任教之前,闻一多经历了五卅惨案,目睹了上海血流满地的悲惨情景并受到极大的触动。他深感民族和人民的苦难,誓要救人民于水火。不但要在现实中救人民,更要在精神上救国。之后闻一多便发表了《醒呀》、《七子之歌》、《爱国的心》、《我是中国人》、《洗衣歌》等诗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现实的控诉,其中《七子之歌》将被侵占的殖民地比作孩子,深情地向祖国母亲呼唤倾诉自己的想念之情,拟人比喻的手法及细腻真挚的情感令每个人动容;《我是中国人》一诗两次引用“我是中国人,我是支那人”并将之作为开头和结尾,这种反复和强调,加深了整首诗歌的爱国主题;《洗衣歌》一诗则借以洗衣为谋生手段的华侨之口表现出了他国的人对中华民族的轻视侮辱,从而集中表现了闻一多对民族压迫的愤懑。闻一多1928年出版的《死水》诗集亦是他对“死水”般的社会和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指责批判。作为诗人,闻一多挑起了以诗歌文化教化世人的重担,通过创作爱国诗歌,向社会传播自己的爱国之情。

9月初,闻一多受聘于艺术专门学校(原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在教书育人之外,闻一多亦不忘创作诗歌,借助诗歌表达对当时政府统治的不满,鼓励学生参与反抗活动。闻一多曾写下《唁词――纪念三月十八日的惨剧》一诗传达自己对参与“三?一八”惨案的艺专学生的关切,后又写下《天安门》一诗,借人力车夫的口吻抨击北洋政府。在受聘于国立政治大学期间,闻一多又在上海《时事新报》上发表了《我要回海上去》、《发现》、《一句话》、《口供》、《心跳》、《你指着太阳起誓》等一系列诗,这些诗表现了闻一多对旧军阀混战的谴责和憎恶,对下层人民苦难的生活深深的担忧。《发现》一诗,记述了闻一多在异国他乡对祖国的深切怀念、殷切希望和返回故国后的所见所感。闻一多回到了令他魂牵梦绕的祖国,相比想象中强大繁荣的祖国,他难以相信眼前破败衰颓的祖国就是“我的中华”和“如花一样的祖国”。闻一多久久不能接受眼前凄惨的祖国,内心充满痛苦郁闷之情,暗自为祖国心伤难过。但祖国终究是闻一多日夜思念的母亲,他最终还是重新燃起了对祖国的爱与希望,渴望能尽自己的力量为祖国重拾辉煌。尽管是作为一名教师,闻一多也始终未忘关注校园外的世界。通过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的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导学生认识世界和社会人生,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和国家民族的命运。闻一多这一时期的诗歌都饱含着他诚挚的爱国之情以及对祖国的殷切希望,他通过教育教学和爱国诗篇向学生传递爱国之情,指导教育学生关注国家命运,自强以救国。

之后,闻一多又任教于中山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清华大学等名校。在这些学校任教期间,闻一多从事了有关唐代文学、《诗经》、《楚辞》、《周易》、古文字、神话等传统文化的研究,并将自己的研究收获讲解传授给了学生,尤其是将《楚辞》中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意识传递给了学生。《楚辞》中屈原的爱国精神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闻一多愿将这种爱国精神通过教学和研究注入到每个学生的内心,希望自己对《楚辞》文化及精神的研究能启发后世的人,让人们谨守这种民族精神。

无论是闻一多对《楚辞》等传统文学的研究讲解,还是闻一多创作的爱国主义诗篇,都贯彻着他的爱国思想,都是他爱国精神的外在表现和客观实践。通过自己的爱国诗篇、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闻一多不仅将自己的爱国情感传递给了学生,也将其作为隐形的文化知识传给了后世的人,供后世的人学习。

闻一多无论是身处学生时代,还是在成为一名诗人、一位教师之后,都始终保持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将这些融入自己的诗歌创作、教育教学、学术研究中,教育学生、后世的人都成为爱国的人。爱国精神伴随了闻一多一生,这一精神跨越时代影响了无数的人,而这也是对当今教师和学生最大的启示意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