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指导(精选5篇)

记叙文写作指导范文第1篇

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发影视资源(主要是故事片),加强记叙文的写作指导。

影视片和记叙文之间存在很多相同之处,作为综合艺术的电影电视,它所依赖的基础――剧本,本身就是一种叙事性的“文章”,如影视片的开头和结尾、组接技巧、悬念及运用等等,都是与记叙文的写作原理相一致的。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在影视片和记叙文写作之间搭一座桥梁,引导学生在看影视片得到思想教育和艺术享受的同时,自觉地学习写作方法、掌握表达技巧,这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是大有益处的。

本文拟就如何开发利用影视片资源,指导学生记叙文写作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指导学生从影视片中学习立意和选材

影视片和写文章一样,都要求主题正确、集中、深刻、新颖。我们可以把影视片的立意,转化到学生作文的立意中去。我们的学生在看电影电视时,往往只注重情节,而忽视主题。所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看电影电视时把注意力转移到提炼主题上。例如,看《铿锵玫瑰》这部电视剧时,大多数学生会被电视中扣人心弦、扑朔迷离的案情所吸引,而忽略了编导者的创作意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几个角度来提炼电视剧创作的主题:电视剧以女子探组的成长为主、其他警员为辅,表现了人民警察为了祖国和人民,不辞辛苦、无私奉献,受到许多误解却无怨无悔的高贵品质;电视剧通过刻画公安内部的反面人物形象、犯罪集团甚至涉及到某些地市级领导的描写,反映了个别人民公仆为虎作伥,充当恶势力的保护伞,最终难逃法网的应有结局。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明白了电视剧的现实意义,对电视剧的认识也就更深一层。与此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写作时也要注意主题的提炼。

记叙文要求围绕主题选材,影视片也同样如此。比如,电视剧《水浒》为了表现这一主题,选择了大量的而非重复的、典型的而非泛泛的事件。比如该剧选择了林冲岳庙还香愿、误入白虎堂等材料来表现他开始时的屈辱隐忍。

学生观看影视片时,如果能勤于思考,注意影视片的立意和选材,然后学以致用,在写作时就会触类旁通,知道如何立意、如何选材。

二、指导学生从影视片中学习线索和顺序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写记叙文,或者是叙述非常混乱,或者是流水账式、平铺直叙。究其原因,就是学生没有掌握记叙文的写作线索和顺序的问题。如果教师要求学生在欣赏影视片时能有意识地注意记叙顺序的问题,指导学生写作时把这些方法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就能较好地克服学生习作中的问题。

每篇记叙文都应该有记叙的线索: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如《故乡》);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如《藤野先生》);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如《第二次考试》);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挺进报》);以实物为线索(如《记一辆纺车》);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如《荔枝蜜》)。影视片也有明确的线索,如电影《孙中山》 ,以孙中山先生进行革命活动的时间和地点为线索,叙述了孙中山先生1905年在日本东京领导成立同盟会、1911年在南京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中华民国、1914年领导二次革命、1917年在广州建立军政府进行护法战争。教师可以把这部影片的记叙手法和课文《藤野先生》的记叙手法(课文记叙了藤野先生在东京、在仙台、在北京的活动。)结合,指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记叙文写作。比如写人的文章,如果写一个学生,可以写他在家中、在班级、在宿舍的表现;记事的作文,如果写一个学生参加演讲比赛,可以以时间为顺序写他在图书馆、班级、操场等各个场所认真准备的情况。

记叙文写作和影视片不仅在线索方面都有许多相同之处,在顺序方面也可以借鉴。记叙文常用的写作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等等。影视片的顺序也同样如此。比如影片《八仙的传说》的故事梗概是:七仙设下种种磨难来考验曹国舅,终于使他悟出了“人世间,多罪恶”的根源在于一个“贪”字,然后曹国舅羽化成仙。八仙在点化曹国舅的过程中,交代了何仙姑的身世。这种方法就是补叙。这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小桔灯》中第十一段补叙的学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补叙的写作手法。

三、指导学生从影视片中学习过渡和照应

写记叙文要注意过渡,而许多学生在写记叙文时却忽略这个问题,写出来的文章要么没有衔接,要么衔接生硬。最主要的就是学生没有掌握过渡的方法,影视片是非常注重过渡的,而且过渡的方法灵活,技巧多样。下面我们简单来赏析影视片中的两种过渡方法:1. 对话式过渡,如《闪闪的红星》中冬子为游击队传送情报,地主胡汉三气急败坏地吼道:“这是谁干的?”接着镜头转到游击队,宋大爷赞赏地说:“这是冬子干的。”2. 叫板式过渡,如《红山门》,王子伟等人议论张爱萍:“这个臭丫头,我见了她,非把她扔到山下面去!”接着随声出人:“是谁这么大胆,敢把姑奶奶扔到山下!”(随后出现张爱萍本人)……这两种方法最大的好处是过渡自然、语言简练,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比如学生写两个班级的篮球比赛,重点要写2班的表现。我们可以这样指导学生来运用过渡的方法,先写1班学生说:“2班是强队,我们一定要赢2班。”下一段2班学生说:“谁也赢不了我们2班。”通过过渡,接下来,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来描写2班的同学了。这种方法其实就是对影视片的过渡技巧的一个很好的借鉴,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平时注意多积累,将积累的过渡方法灵活运用于记叙文写作中。

记叙文讲究照应,影视片也同样注重这个问题。影视片中的照应有个特点,在照应时,很多影视片(特别是近来的影视片),往往会把前面伏笔的一两个镜头重现一遍(有时采用和前面镜头不一致的色彩、格式)。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影视片中的这种照应方法,注意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使文章情节连贯、结构紧凑。

四、指导学生从影视片中学习细节描写

影视片和记叙文的描写大致是相同的,都可分为人物描写和场景描写两大类。影视片中人物适当的着装、丰富的表情、个性化的语言、准确的动作,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是很值得学生在记叙文写人时借鉴的。至于影视片中的场景描写,更是为中心服务,特别是对渲染气氛、交代人物活动背景、烘托人物心情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学生在记叙文写作时不擅长描写,教师可以利用影视资源中的描写方法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指导。

影视片中的细节是很富有创意的,细节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揭示人物的性格。文章中的细节也很重要,文章的动人处往往在细节处,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父亲爬铁道买橘子这个细节很感人,这个细节有力地刻画了父亲的人物形象。学生作文中细节描写很欠缺,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认真琢磨影视片中细节的运用,同时引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有意识地围绕文章中心进行恰当的细节描写。

记叙文写作指导范文第2篇

如何引导学生将记叙文写得形象丰满生动,是记叙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有不少教师认为这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基本素养,是“先天决定”而非“后天养成”。笔者却认为完全可以通过序列化指导使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水平得到提升。

什么是序列化指导呢?即每次采用“不求全面,突出一点;各个击破,全面升格”的教学方法。具体而言便是以“四个要点”为突破口,以课时为单位。每个课时或每几个课时突破一个要点,这样多个课时之后便可以突破所有要点,达到记叙文全面升格的效果,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水平。经过笔者长期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为故事“减肥”――要详略得当

《文心雕龙?熔裁》中说“善删者字去而意留,善敷者辞殊而意显。字删而意阙,则短乏而非核;辞繁而言重,则芜秽而非赡。” (1)这段话所讲的其实就是记叙文剪裁中的“详略得当”问题。

记叙文应在描写细腻的情感时多铺垫一些,在该突出的细节处着意雕琢。而对那些于表达主旨没有关系的“细枝末节”大胆舍弃或一带而过。

如06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全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写父亲进病房看我,再回写自己住院的原因。作者就没有像一般学生可能会写的那样,按照时间顺序先详细地写出自己受伤的经过,再详细地写父亲怎样焦急地将我送往医院,而是重点把故事的背景放在了医院,详写医院里父女俩相处的情景,以突出父亲的形象,略写自己受伤的过程。这样写便使文章避免了繁冗拖沓而重点突出,选文如下:

虚掩的房门“咯吱”一声开了一道缝隙,爸探进半个脑袋向里张望。

……(以医院为背景,大段的详写。)

我又想起了出事的那天,妈的慌乱,爸的平静。腿摔成了骨折,都怪我骑车太粗心。当时只记得一阵剧痛,腿再也拿不动了。(只寥寥数语便写出了自己住院的原因)

关于这个点的教学,可以先让学生写一写或说一说,再让学生比较自己写的和优秀范本的区别,让学生体会详略处理得当的妙处。

二、 给珍珠“穿线”――要线索明确

构成一个故事的各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不能像日常生活中的语言那样随意表达,而应确定一条明确的“线”来把整个故事的各个要素串连起来。

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小说围绕着“项链”,写了“借项链”“丢项链”“还项链”“假项链”几个片段,使文章结构紧凑、脉络清晰。

线索明确还有另一个最重要的作用,便是使情有所依,例如想表达对故土的深情,对人情的感恩,对自然的感悟就最好把这种情感寄托到某一“点”上,以这个“点”带动全篇,借“点”抒情。例14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朽叶的桅子花》:

……

一经询问,方知锅贴里藏着桅子和苹果混合的酱料。

……

一时间,我心中充溢着难以言说的震惊和恍然。震惊于加花酱的匠心,恍然于女人身上的不朽之气。一个会在锅贴里加花酱的女子,岂会敌不过时光的磋砣?当岁月爬上她的鬓角,风霜侵蚀她的容颜,她依然爱着美,爱着生活,像年轻时一样雅致而细腻,如此,岂会老去?

…………

想起女人,就想起一枝搁在蓝印花碟中的带露桅子。或许叶子些许腐朽,但花瓣仍是一如既往地柔软。

本文抓住了“往锅贴里夹桅子花和苹果的酱料”这一细节,以此为抓手,将对女人的感情都倾注在上面,并由此点明文章的主旨“青春不朽”。

教学中,强化这个知识点可以先选几篇同类型的文章编印成讲义,请学生先阅读,如此“预热”之后便可以出题要求学生写这种类型的文章,练习两次之后学生定能掌握其中诀窃。

三、为情节“设包袱”――要波澜起伏

清代文学家袁枚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若如井田方,有何可观?惟壑谷幽深,峰峦起伏,乃令游者赏心悦目,或绝崖飞瀑,动魄惊心。山水既然,文章正尔。”(2)

例12年河北高考满分作文《小姨和查理斯先生》

…………

大约一个月后,小姨没有事先打电话就去看查理斯先生。当走到门前,看到查理斯活动自如地在花园里工作时,小姨惊呆了:“这怎么会是那个离不开手杖的老人呢?”小姨想。这时,老人也发现了小姨,面对小姨的惊讶,他表现出很不好意思。

老人告诉她,第一次在市场上相遇时,自己刚刚扭伤了脚踝,可第二天就能正常走路了。如果只是为了让小姨帮他做几顿饭,显然没有必要这样装可怜;他是在小姨第二次来时,看到她非常不快乐,如果知道没事,不是为了帮助自己,恐怕就不会来了;但是小姨非常需要向人倾诉,需要一个知道如何倾听的人……

文章先写小姨偶遇查理斯先生,认为他是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便每周定期去查理斯家两次帮助他,没想到故事的结局竟然一直是查理斯在帮助她。文章结局出人意料,令人回味无穷。

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先让学生写出文章,再让叙事平平的同学在教师的点拨后重新写作,多次指导后便能达到记叙文升格的目的。

四、给细节“化妆”――要描写突出

要描写突出便是要进行精彩的细节描写。“描写”一词大概是从绘画上来的。细节描写原本是绘画中的“画龙点睛”之笔。叶绍钧,夏尊认为“写作的人把文字作为彩色,使用绘画的手法,记叙他所选定的事物,使它逼真,使它传神。这就是写作上的描写。”(3)

杨绛先生《老王》中的片段:

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这段话非常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老王的眼神特点,令人印象深刻。

再如12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忧与爱》

小家伙横冲直撞地跑出来,笨手笨脚地将裤管卷起,露出藕一样白生生的小短腿,“我被蚊子叮了,痒死我了。你帮我擦点花露水。”看着那副颐指气使的模样,心中竟一下释怀了。我将花露水倒在指尖,又在她腿上一摸,“痒不痒啦?”“不痒了!”推着车又欢快地玩开了。

此段文字包含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描述生动,如在眼前。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并不等同于“细致描写”。这里的细节描写可以描写得很细致,如上文。也可以很简略,只一两句话便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孙犁笔下的水生嫂“你总是很积极的”文字不多,但都是画龙点睛的妙笔。

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多搜集本班同学作文中细节描写精彩的段落打印成讲义,让学生有种“发表”的成就感,提高写作兴趣。

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记叙文教学应每节课或每几节课围绕着一个教学点进行,而不能贪多。每个教学点讲完之后还要给学生回味、巩固、练习的时间,在反复强调反复练习之后使学生逐步掌握记叙文的各种写法。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熔裁

记叙文写作指导范文第3篇

人物、时间、地点、开端、发展、高潮

这几个要素必须要在文章中有充分的体现,不论写人的记叙文,还是记事的记叙文,都要求写作时要注意利用好六个要素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1、人物是记叙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重要部分,即使是写事的记叙文也要依靠人物来完成主题的表达,因而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描写就显得尤为关键了。

人物描写的手法主要有下面几种:

①行动描写:让人物自己来表现自己。写人物的行动应该借助情节的发展、矛盾冲突的展开而进行。

我们借助熟悉的课文中的例子,也可以参照一些小说作品中选段来加深对行动描写作用的认识:

a、《药》写刽子手康大叔,主要就是用行动描写来对他进行具有流氓反动性格刻画的。

例: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贪婪的一面)

“老栓只是忙。要是他的儿子……”驼背五少爷话还未完,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刚进门,便对老栓嚷道……(流氓形象)

b、类似的行动描写在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身上也有充分的体现,那就是我们熟知的“排出九文大钱”一句。

一个简单的动词,包含了多么丰富的内涵!这也是寓繁于简写人物的典型实例。

②肖像描写: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鲁迅所说的画眼睛的写法,他笔下的祥林嫂有三处集中的以眼睛说话从而揭示其人生经历和内心情感的描写。

我们改变一下课文中的描写顺序,按时间先后体会一下肖像描写的独特魅力:

初到鲁镇 年纪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

二到鲁镇 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三到鲁镇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弱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未见祥林嫂

三次描写,都反映了人物不同阶段的人生境遇,“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说得很对。

肖像描写不求形似要求神似,不求描写面面俱到,只求突出人物的身份、性格。

示例:“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反复出现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用以塑造刘和珍美丽的形象,更为了戳穿段政府的谰言。

“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

1990年高考,其中的小作文写作就是要求考生写一段对一对孪生姐妹的描写文字,这个作文在写人物的时候如果单单注意对她们“同”的一面就不合适了,应该加强对他们“异”的一面的描写,比如,可以写她们一个的脸上总有两个浅浅的酒窝,一个的小嘴总是往上翘着;一个的头发是柔顺的,一个的头发扎成小辫子高高地翘着……

③语言描写:一定要透过语言把握人物的身份、性格,也就是我们说的“语言描写的个性化”。我们一定会记得那个贪婪的吝啬鬼吧,他的视财如命,“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的内心独白恐怕是让人永不能忘怀的。

记叙文写作指导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实践

一、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教的问题

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记叙文教学法。从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来看,学生的写作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的水平,而很多教师的能力有限,语言表达词不达意,造成学生听不懂教师教的内容,即便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教师也往往只是蜻蜓点水,讲解得并不透彻,全靠学生自己领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写作自然找不到要点,从而也就造成写作质量较差。

第二,忽略记叙文写作的重要性。当前中考一般对于写作体裁上并不限制,因而教师企图通过用议论文代替记叙文的方式,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由于议论文的体例比较简单,学生也容易学会,最终使得教师忽略对记叙文的教学。

第三,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当前都是以中考为指挥棒,教师不可避免会产生急功近利的心理,追求速胜,从而使得记叙文写作教学往往缺乏一个科学系统的教学方法,训练方式比较低效,周期也比较短,最终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二)学生学的问题

第一,学生不了解记叙的表达方式。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不了解记叙的表达方式,在写作过程中通篇写成流水账,缺乏遣词造句的准确性与生动性,不会使用修辞手法,对于该细节描写的地方只寥寥几笔带过,文章中充斥着对事情的评价性语言,从而导致文体不伦不类。

第二,在写作过程中不懂得恰当地安排详略。学生在写作记叙文的过程中,不懂得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合理剪裁、有所取舍,而是将所掌握的素材统统用到写作中,胡子眉毛一把抓,入题非常慢,常常是写了二三百字还没有进入正题,到后来发现时间不够,匆匆忙忙结束,虎头蛇尾。

第三,记叙情节平淡。学生在对情节进行记叙的过程当中,往往思路比较混乱,一叙到底,情节缺乏层次感,语言平白,可读性不强。

第四,立意肤浅。记叙文的立意是其整篇文章的重中之重,但是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学生往往不认真审题,随意写作,导致偏题、离题现象屡见不鲜,即便是切题,也总是在表面上做功夫,浅尝辄止,不进行深入挖掘,缺乏思想性。

二、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实践途径

(一)了解记叙文的特点

要想写好记叙文,首先就要了解记叙文的特点。记叙文就是记录我们在学习、生活过程当中的所见所闻,凡是经历过的、接触过的人或事都可以写成记叙文,记叙文的核心是对人物与事件的记录。一般记叙文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但是记叙和描写是记叙文最重要的表达方式。教师要强化对学生在记叙上的认识,帮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常识,抓住记叙文的要素,并对学生进行系统性、周期性的训练,比如,每天进行微写作的练习、写日记等,帮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特点,从而为写好文章打下基础。

(二)帮助学生构思

当前教师在进行记叙文讲解时,往往讲得不够深入,不能帮助学生真正打开思维,常常是对写作方法进行一定的指导,缺乏对写作思路的讲解。因此,教师在写作课教学时,首先要帮助学生理顺写作思路,让学生了解可以写哪些,不能写哪些,从根本上杜绝学生跑题现象的发生,然后再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材料,对文章的情节如何设置等,哪些应该详写,哪些应该略写,如何安排详略,对于这些问题教师都应该进行深入地讲解,从而帮助学生进行可操作性强的作文引导训练,有效地提高其写作水平。

(三)比较评价,升格指导

在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文章进行评价。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当中的优缺点,深化文章的立意,优化作文情节、语言,从而帮助学生真正提高写作能力,突破写作瓶颈。另外,教师对作文的批改评价仅仅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进行自我修改,让学生了解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方法,了解作文的评价标准,并从阅读教学当中进行适度迁移,帮助学生将方法运用到作文的修改当中,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修改作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良斌. 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实

践研究[J]. 学周刊,2023,26:151-152.

[2]齐瑞峰. 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研究[J].

记叙文写作指导范文第5篇

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记叙文包括的范围很广,如记人记事的散文、日记、游记、传说、新闻、通讯、小说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这可以看出,记叙文这一文章体裁,实际上和文学体裁是一种交叉关系,它既包括要求写真人真事的散文、日记、游记、新闻、通讯等,又包括以虚构为主要特征的传说和小说。特别是小说,想象和虚构是其典型特征。这说明在记叙文写作中,既可以写真人真事,也可以写虚构的人和事。

既然记叙文属于文学作品,那么文学作品的真实并不等同于生活的真实。生活真实即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实,主要包括社会中实有的人物、事件,也包括各种自然景物、自然现象。它是纷繁的、芜杂的,是生活的原生形态,显示着生活的原始面貌。它的突出特点就是客观实在性。艺术真实则是作家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按照其审美理想和生活逻辑,对生活材料加以艺术概括、提炼、加工,进行艺术创造的结果。鲁迅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说“人物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有人考证过,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是根据生活中的三个真实原型塑造出来的典型:其一是单妈妈,她是个寡妇,却又有同居的男人;其二是乌石山上看坟的女人,儿子在门口剥豆被熊拖去吃了;其三是宝姐姐,山里人来抢亲,宝姐姐逃走,失足落水,被捞起带走。但祥林嫂的形象比原型更集中更概括,是旧中国贫苦农妇悲惨命运高度典型化的体现。这一文学创作的经典事例证明,文学的真实源于生活的真实,但并不等同于生活的真实,而是比生活真实更典型,更集中,更能反映生活的本质。

因此,在记叙文的写作中,不能机械地要求学生写真人真事,而是要求写出思想的真实、情感的真实。《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一要求,明确无误地表明,写作中强调的是感情的真、体验的真,而非客观事实的完全真实。并且该《标准》还指出,学生写作时要“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运用联想和想象写作出来的记叙文,就绝不可能像摄像机一样是对生活本真的还原,而是通过在作者主观意识控制下的生活的适度变形。

所以,我们指导学生写作时,具体说来,要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要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多参与社会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的真实情感和真实思想。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形成和发展情感。通过观察社会生活,学生才能生发对生活的情感,加深对生活的认识,解决作文中情感和思想真实的问题。例如写游泳方面的作文,首先必须鼓励学生参加游泳。只有经常参加游泳,才能增进对游泳的情感,加深认识,有快乐或痛苦的体验,这样写出来的记叙文,内容才真实、丰满,情感才能真挚,认识才能到位。作文同生活实践是紧密相关的,我们要把各种实践活动引进作文中来。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访问、旅游、搞科技小制作和小实验,参加各种社区活动和体育活动等,从而丰富学生习作的内容,培养学生作文的情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