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英语竞赛(精选5篇)
大学生英语竞赛范文第1篇
英语竞赛第二课堂心理素质参与意识
一、引言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能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所以,教师有责任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进行训练,使学生尽可能多地运用英语,最终养成自觉运用英语的习惯。而所有的这一切要想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完成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使用英语的机会,营造语言学习氛围,优化英语语言学习情境,最终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授课方式单调,基本上是以教材为中心。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英语教学课,实际上成了语言知识课、语法讲授课。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接受的只是有些机械、呆板的语法规则,学生的大脑成了储存单词、词组、句型等的“仓库”。这样的授课方式必使学生们逐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与学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因此,英语教学要重视开展各种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发挥他们的特长,使他们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英语。
二、理论依据
当代外语教学深受人本主义思想和新弗斯语言学说的影响。这些理论都很重视非智力因素的潜在作用。哲学上人本主义要求从整体上理解人的一切。据此罗杰斯(Rogers)提出个性充分发展的教学观,要求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能够适应各种变化,从而在智力和情感上都能够取得创造性的发展。现代心理语言学理论(Chomsky,2002)则强调人类大脑固有的语言学习机制和学习者主观因素及情感因素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或needs assessment)理论也体现了外语教学重视学习者因素的理念。它最早是由Richterich(1972)提出来的。需求分析模式指出了如何满足外语学习者在未来的语言使用环境中的交际需求。教师运用需求分析可以了解学生对外语教学的要求,即他们希望从外语教学中获取什么。
Brindley(1989)和Robinson(1991)提出了客观需求(objective needs)与主观需求(subjective needs)的概念。他们把所有关于学习者的客观情况(如学习者目前的外语水平、语言学习中的难点等等)笼统地称为客观需求,而把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的认识和情感需求(信心、态度等)概括为主观需求。需求分析对教师课堂设计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这在外语教学中的集中表现就是给学生以主动活动的机制、空间和环境。新弗斯学派是结合语言使用环境研究语言的代表,它要求外语应在使用环境中学习,语言功能只是构成一个语义系统的起具体作用的语义成分。英语第二课堂即英语课外活动则为模拟、再现语言使用环境和使用过程提供了场景,使英语学习成为超越课堂时、空、背景的立体化的交际活动情境,打破了传播式的平面结构。这样,就形成了课堂结构的立体化,为英语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三、基本特征
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言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外语教学研究也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呈现“从多学科多角度进行研究的趋势”(刘润清,1999)。近年来,各种英语赛事竞相涌现。其主办单位上至中央电视台、部级出版社,下至各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这些赛事的范围、规模、对象等因竞赛内容和类型不同而不同。全国性的英语大赛,在高校范围内举行的有: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等等。
英语教学中的竞赛活动,研究者习惯把它笼统地归于第二课堂。所谓第二课堂,是相对于传统的正常课堂教学活动而言。它指的是学校在课外以传统的和现代的科技手段营造的丰富多彩的、富有个性化学习、接触和使用英语的空间。
(一)自愿性
自愿性就是指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参加课外活动的项目。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选择加以指导,但不能作强制规定,自愿是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前提条件。课外活动是学生独立自主开展的活动,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自治、自理的特点,因此,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教师在活动中仅仅起到辅助的作用。
(二)广泛性
课外活动的内容不受教学计划、大纲的限制,可根据参加者的愿望和要求,以及学校、班级不同的情况自行决定。凡是符合英语教学大纲有关教育培养目标的各种活动,均可成为选择的活动内容。
(三)情境性
在英语课外活动中,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在真实的英语情境中使用英语进行一系列的英语活动,因此,它具有真实情境性的特点。
四、主要意义
由于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也不是第二语言,日常生活中缺少英语学习环境和氛围,学生只有在课堂上才有少量的机会用英语进行交流,课后就基本上失去了使用英语的环境。而对于语言学习来说,语境又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语境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也是语言交际所依赖的环境,语言意义的理解、表达以及语言功能的实现都需要通过语境。在一种良好的语境中,学生便会克服对体态语等副语言特征的依赖,更好地运用、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就是要给学生创设较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相对逼真的环境中运用语言,充分体现语言的交际作用。
大学生德智体美教育的综合化,是外语教学理论之所以产生新趋势的时代背景、大前提。它把作为受教育的人,看作是由身体、情感、品质、意志和行为等因素组成的整体,这些因素虽然互相区别,但相互关联,密切配合,具有整体的统一性。教育将通过一种可以调动、拓展和发挥受教育者全部能力和生活的活动制度,对他们进行全面培养,以实现人的最高生活价值。大学生英语竞赛重视学生作为整体的统一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竞赛活动又为学生而设,在教育活动的受益面中,学生也是主体,应按学生的需要取材、施教。
(一)心理需求
联系生活,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要把生活引向学校,也要把学校引向生活。就大学教育范围而言,自学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新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对学习者的人文关怀,充分考虑到学习者个体特征的多样性、差异性和各种心理需求。英语竞赛活动恰恰可以满足学生的各种心理需求。
(二) 参与意识
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外语内容的综合性,把基础知识教学与运用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大学生英语竞赛面向全国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提倡“重在参与”的精神,旨在全面培养大学生英语素质。因此,积极参加英语竞赛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参与意识。
(三)团队精神
尊重、信任学生,尊重他们的班组关系,尊重他们自发的创造性。学生为准备参赛,需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外寻找资料、与同学协作、交流和磋商、进行反复学习和实践。这就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地、自觉地把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在课外延伸。
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指导下,开展英语竞赛能充分调动学生们的潜能和积极性,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和喜爱,而且,它对大学英语课堂有较强的补充、延伸作用。当然,在开辟英语第二课堂、创设英语学习情境的活动中,教师应适时给予学生一些具体的业务性的、方法性的指导和心理辅助,以使更多的学生更为积极地参与到各种英语课外活动中去,在参与的过程中提高其英语综合能力。另外,教师还应不断对其英语竞赛方面的实践做出总结及分析,以期为丰富和发展情境教育理论做出贡献。
五、结论
大学生英语竞赛可以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广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鼓励成绩优秀的学生展现自己的才华,脱颖而出,同时为学校争光。各种竞赛活动既可以检验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果,又可以帮助学生大幅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从而将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水平推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Brindley, G.The Role of Needs Analysis in Adult ESL Program Design[A].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2]Chomsky Noam.语言与心智研究新视野[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Richterich, R. A Model for the Definition of Language Needs[M].Strasbourg: Council of Europe,1972.
[4]Robinson, P.ESP Today[M]. Prentice Hall. UK: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UK)Itd,1991.
大学生英语竞赛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习动机 英文阅读 动机缺失
一、引言
学生学习动机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密不可分,只有研究透彻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才能分析他们动机缺失的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对于大多数民办大学的学生来说,很多同学的目标是通过期末考试,或者拿到四六级证书,学生的英语学习目的是处于工具型的动机,学习英语就是为了通过期末考试或是获得某一证书来证明自己的英语成绩。总体来说民办大学的大多数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都属于应试类的,属于外在动力因素,缺乏真正来自于学生本身的内在动力因素。很多学生没有英语学习的热情,对于英语学习严重缺乏信心,更加谈不上英语学习的自主性,这就是民办大学大学生中尤其是英语学习困难生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厌学情绪的主要原因,听不懂的英语课必然枯燥乏味,有一些学生很想把英语学好,但是基础太薄弱,无奈之下只能放弃。
二、小组英文阅读竞赛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中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升学生的的阅读动机
作为学生的各项技能前提和基础,阅读是语言知识和文化信息输入的主要渠道。随着网络日益发达和普及,学生习惯了在网上学习和查找资料,网站上有大量的电子报刊供学生阅读,更是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阅读机会。这些英语文章相对来说都不是太难,较难和比较重要的单词都有注释,而且话题大多是大学生所感兴趣的,这样学生不仅有兴趣阅读,同时也能在一定的注释的帮助下更好地读懂文章。这样的阅读没有任何的功利性,学生不是为了做题而阅读,是真正的去获取信息。这种阅读方式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去阅读来获取信息,同时也能习得大量的语言素材。这样的阅读是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所以学生就愿意通过英文阅读来获得信息,其实这也在无形中提高了他们的阅读动力。而英文阅读的过程中,因为大量的阅读就给很多词汇提供了大量的重现机会,这样不断地进行复习,学生却能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习得大量的词汇。而且因为单词都是出现在文章中,所以学生不仅仅只是记住的单词的中文意思,而是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它们。单词认识多了之后阅读速度就会提高,学生就会更加有信心去读,去习得更多的词汇。这样也就能极大的鼓励学生继续学习,让他们学得有信心的同时也有了进步。
(二)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大学生的学习中是尤为重要的,但很多学生却因为缺乏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无法很好地自主学习,对于很多成绩不好的学习困难生,因为自主学习难度太大根本无法进行下去。课本上的知识对与他们来说显得枯燥乏味,为了考试而记忆的很多知识也是随后就忘记了,学习英语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一种负担,所以自主学习对他们来说也是根本就不可能的。英文课外阅读文章的实时性和趣味性刚好就能弥补课本教学的这一缺陷,学生学习这种非任务型的阅读素材时没有压力,读课外文章和读课文完全就是两种心态,但是都能获得知识,虽然不能让学生在短期内学习到大量的语言知识,却能扩大他们的语言获取范围。更重要的是这种实事性的文章能够让他们有继续阅读下去的动力,这样在阅读中慢慢的他们就能够看到进步,再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适当的学习方法的改革使英文阅读能够为他们的英语学习发挥更大的作用,之后等他们有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后就能非常轻松并且高效的进行自主学习了。比起在考试和老师的压力之下进行的学习,英文课外阅读就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提高提供了一个很好地途径。
三、如何利用小组英文阅读竞赛激发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一)给学生必要的引导,适当的进行监督
首先适当地指导学生,让他们了解阅读英文文章的好处以及意义。同时讲解一下阅读的方法,一些常用的猜词技巧和和查读和略读方法都可以让他们提高阅读速度,从而扩大他们的阅读面,这样才能给他们以后继的动力。在具体实施竞赛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每周分配学习任务,一方面下发教师准备的课外英文阅读文章,教师要确保文章话题的新颖和趣味性,并且要设计一些小任务,让学生泛读时去思考一些问题。鼓励小组成员团结一致,互相监督,培养每天读文章的好习惯,准备摘抄本,遇到好的句子或表达就随手记下来,然后让同学之间互相传看,做得好的小组在班上进行表扬或者是加平时分,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鼓励。另一方面,还可以挑选一些有趣的话题,让小组成员自己查找文章,多读这一方面的文章,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辩论赛,写评论或者是做PPT等。
(二)将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课外的英文阅读不能是孤立于课堂教学的,教师应该将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如在学习某一个话题的课文时,分配小组任务,让学生查资料选取相关的文章作为课后扩展阅读的资料,小组之间可以互相交换阅读资料,对于某些典型的文章也可以作为课堂上阅读的资料,让学生能有一个集体阅读的氛围,也可以督促他们阅读。定期展开读书心得交流会,让小组成员代表发言陈述阅读心得,介绍阅读方法以及好文章。
综上所述,对于大学生特别是英语成绩不太好的学习困难生,用课外英文阅读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是一个很好地方法,能让他们在课本知识重复记忆和背诵的学习方法之外,用一种能随时更新的资讯方式使他们在自主学习和阅读,词汇和写作各方面的动力都得到激发,逐渐摆脱英语学习的障碍,在大学以及今后的英语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大学生英语竞赛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习竞赛 高职高专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3)10-0202-01
随着教育事业不断深入,我国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有了较大进步,对学习竞赛驱动模式也进行了一定的应用,给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了一定便利。英语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这就要求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时间,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这样才能更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基于学习竞赛驱动模式的优势,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析,鼓励学生进行合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各种学习竞赛活动帮助学生增长学习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应用学习竞赛驱动模式的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职高专阶段,学生对英语的掌握存在一定的差异,很多学生都觉得英语很难,不能听懂和理解各类英语知识,在学习中遇到了较大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难以有效进行英语学习,学习兴趣不高。一些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时,也只是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需求,忽视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竞赛驱动模式则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强调激发学生的自主实践意识,能够积极参与进各类竞赛活动中,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学习经验,也给学生的长远发展准备了条件。在竞赛中,学生为了取得优异成绩,会主动阅读相关书籍,训练自身的听说读写技能,与同学进行合作,自身的学习热情较高,进而更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2.巩固学习成果
高职高专在教育中更强调听、说能力的培养,教育内容更偏向于与岗位接轨,强调渗透职业知识。常规性的教学方法大都侧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存在较大缺陷,给学生未来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竞赛驱动模式则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听力比赛、翻译比赛等竞赛活动来帮助巩固理论基础知识,提高实践能力,这样能够更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各类竞赛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为学生后期的英语学习做好准备。
3.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在学习竞赛的作用下,构建出了良好的展示平台,学生可通过展示平台表现自我,展现各种英语才艺,包括英文电影配音、英文歌曲演唱、英文诗歌朗诵等内容,这样能够让学生获取一定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效融入进英语学习环境中。高职高专学院可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学习兴趣进行了解,开展英语口语竞赛、英语辩论赛、英语写作竞赛等活动,鼓励各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出学习竞赛驱动模式的优势,这样能够更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二、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应用学习竞赛驱动模式的方法
1.注重因材施教
很多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时,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只是依照传统方式进行教学,但是有些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英语基础知识不足,不能跟上教学节奏,在英语学习中遇到了较大困难。因此,教师须注重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通过各类竞赛活动来强化学生所擅长的技能,以更好帮助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进行了解,对分层教学方法进行应用,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指导,让学生参与他们各自感兴趣的竞赛活动,这样能够更好确保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竞赛活动,包括英语写作竞赛、英语朗读竞赛、英语翻译竞赛、英语歌唱竞赛等活动。之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参与自身感兴趣的竞赛活动,并引导学生树立竞赛目标。在竞赛的作用下,学生会积极学习相关知识,锻炼自身的能力,为取得优异的竞赛成绩做准备,这样能够更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2.营造良好氛围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学习竞赛驱动模式有效应用的基础条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因此,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有着重要作用。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下,学生更愿意参与各类竞赛活动,并积极为竞赛做准备,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例如,教师可举行一场英语翻译竞赛,翻译内容为“Apologizing does not always mean you are wrong & the other person is right. It just means you value your relationship more than your ego”。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合作进行翻译。在小组合作下,学生能够积极查找资料,丰富翻译内容,提高翻译质量。之后教师可对各小组的翻译情况进行评价,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和鼓励,以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学习的首要动力,如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纵使开展多项竞赛活动,学生也不会产生较大的参与意愿,不能较好融入英语学习环境中,进而给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不利影响,因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在对学习竞赛驱动模式进行应用时,教师须明确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需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开展适宜的竞赛活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让学生愿意听从教师的讲解。例如,教师可设置一个材料作文题目,开展写作竞赛。材料内容为“Time goes by so fast, people go in and out of your life. You must never miss the opportunity to tell these people how much they mean to you”。教师须合理设置写作时间,确保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能按时完成。在竞赛的作用下,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有效调动,能够自主参与进写作中,并为了提高写作成绩而积极查找资料,完善文章内容。在这样的竞赛作用下,能够较好完善学生的英语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为学生后期英语的高效学习准备条件,而且也能提高教学质量。
大学生英语竞赛范文第4篇
【关键词】英语竞赛 团队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11-0098-02
1.团队基本情况
文华学院英语竞赛指导团队是以优秀骨干教师为团队核心,一批年轻教师为后备力量,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的团队,是一支治学严谨、忠于教育事业、乐于奉献、具有创新、团结协作精神的优秀团队。本团队旨在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质,帮助学生在各种英语竞赛中取得骄人的成绩,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本团队教师每年参与学院学生英语竞赛教学,指导工作,包括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等各种大型竞赛。
2.竞赛指导团队的特色
通过几年的建设,文华学院打造了一支搭配合理,教学效果明显,富有竞赛指导经验的指导团队。英语竞赛指导是面向全院的本专科生,将英语竞赛指导融入到平时的英语教学中,通过英语竞赛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也通过平时的英语学习,让学生在英语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最后对入围决赛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指导老师将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一对一指导,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竞赛内容,掌握竞赛技巧,最终在决赛中取得骄人成绩。每个指导老师要帮助学生了解决赛的题型、范围、以及解题的方法技巧等,同时对本组指导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训练,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竞赛水平。英语竞赛指导除了后期的一对一辅导外,还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因此教师要提高课堂效率,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点筛选。关于词汇和语法部分,由原先的重在讲解改变为重点检测,仅对重点的词汇和难点语法进行展开;关于课文部分,对原先被忽略的课文背景知识和课文结构,写作风格和技巧进行一定程度的介绍;对于复杂句子和段落进行较为详细的剖析;对于课后练习和写作等实践性比较强的部分,从原来的重在讲解改变为讲解与检测并重,并区分重点和难点,对于非重要部分进行裁减,以提高课堂效率。此环节需要做好与学生的充分沟通,转换其学习思维,加强其自主学习的观念,使理论课的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则从灌输者转变为引导者。
3.竞赛指导团队的的创新性改革措施
竞赛指导团队将竞赛融入教学,设置专门的竞赛指导课,针对各种不同的竞赛进行专门的指导和训练并且成立由指导老师、参赛学生、陪练老师和同学组成的英语学科竞赛训练梯队,针对不同赛事,搜集材料、制定训练计划、进行思维拓展训练和赛事模拟训练。该团队通过教师推荐和竞赛选拔,建立外语人才库,根据学生在基础、兴趣、特长、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因材施教,为不同的竞赛储备人才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竞赛指导团队鼓励多样化教学方法并用。在教学中,以注重强化英语语言知识的连贯性和应用性教学为前提,以情景式、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为手段,教学模式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教学模式体现英语教学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要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竞赛指导团队每年开设“大学英语语言与文化”系列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全面了解。在评价方面采用将平时作业、出勤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学生成绩评定机制,建立形成性评估机制。竞赛教学团队十分重视实践性教学,加强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包含网络辅导教学和各种英语比赛辅导两个部分。该团队认真编写大学英语课程的实践教学计划,要求授课教师严格执行。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中心可供全院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使用。团队积极开展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每周举办英语角,并安排老师负责,定期举行英语演讲比赛等跟英语有关的一系列活动,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语言氛围,提高全院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帮助更多的学生提高口语水平。此外,对不同的英语竞赛,采用不同的指导方式,一对一指导或者分组指导。
4.结束语
建设英语竞赛指导团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英语教学与其他教学活动都是属于培养人才的过程,英语知识的传授和对人才的培养也需要一个漫长的时期,竞赛指导团队的的创新性改革措施需要不断的加强和完善,以便能通过竞赛更好的培养大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大学生英语竞赛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业英语 技能大赛 技校英语教学
2023年11月,我校两名学生参加广州地区部省属技工院校学生首届职业英语能力竞赛喜获团体冠军。英语技能大赛是英语教改成果的展示和检验,也为深化技校英语教改带来启发和促进,值得英语教学工作者认真研究。
一、职业英语竞赛概述
本届职业英语能力竞赛(以下简称职业英语竞赛),举办的宗旨:深化技校英语课程改革,提高技校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竞赛形式和占比为:笔试(阅读与翻译)30%,情境交流(30%),职场应用(40%)。
职业英语竞赛共分三大环节:一为阅读与笔试翻译环节,阅读文章内容立足于职业情景,难度、长度和生词量介于全国英语等级考试2、3级之间;翻译(英汉句子互译、段落英译汉)内容多选自《新职业英语》教材配套资料,采用百分制评分,两名参赛选手按笔试平均分的权重计入比赛总成绩;二为情境交流环节,采用图片描述和继续性问答方式进行,图片内容均来源于热门生活话题和典型职业场景(例如美发时误损客人头发),主要考察选手的观察、思考、英语听说和应变能力,一位选手负责图片描述任务,另一位选手负责回答评委的拓展性问答,以两位选手在该环节的综合得分计入总成绩;三为职场应用环节,选手们现场抽取职场任务(例如向领导汇报工作)进行准备和表述,采用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汇报表演,展示合作解决问题成果,以两位选手在该环节的综合得分计入总成绩。三个环节融会贯通,全面深入考查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是一项时代感强、吸引力大的竞赛。
二、职业英语竞赛对教学的启示和促进
(一)更新教学理念
“通过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把多年来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逐步探索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经验和做法加以制度化和规范化,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局面,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一项重大创新。”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黄尧在2008年6月20日教育部新闻会上说。
职业英语技能大赛是一项职业教育学生竞赛活动,目的是为了充分展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集中展现职业院校师生的风采,同时引领职业院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深化职教改革,为社会培养实用型和复合型技能人才。职业英语竞赛题目采用阅读、翻译、听说交际等笔试和口试相融合的创新模式,全方位测评职校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虽然此前技工院校对英语的重视程度参差不齐,但近年来新增的职业英语技能竞赛却给我们一个明确的信号:即便在技工学校,英语仍是一门重要学科,职业英语是技校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能。因此,教学理念的更新至关重要。
(二) 改良课程设置
根据职业英语竞赛形式和反馈的信息,可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英语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公共英语课程,每周2~4节;第二学期开设专业英语课程,每周2~4节。避免只开设公共英语课程而忽视专业英语课程的“普教” 模式,减少只开设专业英语课程而忽略基础英语课程的“空中楼阁”行为。
以职业英语竞赛我校获奖选手之一的Mary同学为例,她所在的13级电子商务高技班就开设了3个学期的英语课,其中公共英语2学期,每周2~4节;专业英语1学期,每周4节。公共英语中划分了英语视听说和阅读写作模块。3个学期共160节英语课,加之70节比赛强化训练课,课时量充足、课程分类科学,帮助她顺利通过全国英语等级考试3级和荣获职业英语竞赛冠军(笔试和口试均名列前茅,英语能力均衡发展)。
在英语课程中可以依据不同专业方向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选择“英语视听说”的综合类课程以提升学生的听说交际能力。建议将听力、口语两门课程整合为听说课程或视听说课程,以听或视听的形式进行语言输入,以说的形式不断升华语言输出,语言的有效输出又能带动更有效的语言获知与理解,听与说的技能将呈螺旋式上升状态,更符合英语语言学习的规律。3个学期均开设英语课的专业则可以加强英语阅读和翻译训练,避免出现比赛中的选手笔试(阅读和翻译)得分较低、情境交流时听不懂评委提问而无法准确作答的情况,从听、说、读、写、译多角度来提升学生英语水平。
(三) 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整个教学的“顶层设计”,是课堂成败的关键。“教法大于内容”,好的教师必须是教学法的专家。教学法的优劣首先体现在教学设计上。职业英语竞赛从阅读翻译的笔试部分到情景交流和职场应用部分,各环节的主题都与技校生的职业能力息息相关。这提醒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以职业能力为基础设计职业标准,以职业标准为蓝本建立英语教学计划、编写课程教学大纲、制作个性化课件,彻底打破传统的以语言知识为基础的课程设计模式。
职业英语竞赛以团队方式进行,从比赛的内容与形式来看,主要考查选手的英语听、说、读的综合能力。注重⑷选手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选手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如在比赛口语交际环节,两名选手必须相互配合才能共同完成图片描述和职场任务单,任何一名选手的失误都可能会导致任务完不成或出现结果偏差,从而影响比赛成绩。比赛时,选手的英语水平和专业能力固然重要,但平和的心态、清晰的思维、敏捷的反应这些职业素养也至关重要,同时还要求参赛选手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选手的团队配合能力是比赛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团队精神也是很多用人单位看重的。
技校英语教学设计中,教师可有意识地多设计一些小组活动,参照真实的比赛形式,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教师组建4~6人的学习团队。这些团队在课上可作为讨论小组,在课下可作为互助小组,在练习时可作为项目实施小组。教学中,教师将课堂看作是学生表现自我的舞台,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但要加强学生的英语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如与人沟通、信息处理、团队合作、创新革新等。例如,在情景对话的教学中,要加强在讲台的演示环节,强调演示效果。在案例教学的环节中,除了小组讨论,要求小组成员就讨论内容形成报告,由小组成员报告所讨论的内容。在日常教学中,多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积极提问,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形成以“实用性和交际性”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模拟比赛场景的教学,可以较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让课堂气氛更活跃,学习效果更理想。
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变“知识传授型”教学为“能力培养型”教学,真正把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作为出发点,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潜能,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学习的思维和习惯。情境、任务和项目教学法都可以引进课堂,辅以各种多媒体教学设施,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育人,使教学中既有英语综合技能的培养更有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 变革教材内容
英语技能大赛的考核内容是与行业密切相关的主题。例如日程安排、产品介绍、洽谈业务等,大多基于通用职业场景,涉及面广,主题与行业密切相关,有着非常浓郁的时代气息。就目前各职业学校所选教材而言,没有一本能涵盖比赛所考核的内容。尽管我们不是只为了比赛而选材上课,但仅以一本教材作为课堂教学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将技能大赛的内容有机嵌入日常教学,例如尝试以专业为背景,开发帮助学生学习的“活动材料”或“活页夹”式教材。内容选择除“适用、够用”的纯语言知识以外,侧重于动态教材的积累,即可以随时抽取、补充、更新、紧跟本专业主流技术的内容,如英文产品说明书、工艺管理规程、产品质量与技术标准、行业法规与安全条例、英文合同以及各种公众媒体上发表的与本专业相关的英文知识与技术资料,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所学内容与行业息息相关,对职业发展有很大帮助,才能激发主动学习愿望。这对教师来说,也是巨大的挑战,教师必须时刻关注行业发展前沿,更新适合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发展的英语教学材料,积极开发音像教材、计算机辅助教材和多媒体教材,丰富英语教学资源库,拓宽学生知识面,使教材由一元向多元发展,由呆板型向活力型转变。
(五) 转变评价模式
英语技能大赛虽然不是每一位技校学生必须参加的大赛,但它检验技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终极目标是显而易见的。技校英语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一纸考试定乾坤的终结性评价模式,积极改进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和方法,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阶段性评价和日常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与师评相结合,重点突出听说交际能力的考查,强化学生日常学习的管理和监督。例如我校开发的校本题库(分笔试题库、口语题库《技校英语100句》)作为阶段性和终结性评价手段之一,同时将校内艺术节、技能节的英语情境对话、英文字书写、英语美文朗诵、英语竞速阅读、英文歌曲演唱等竞赛成绩,各类英语角、专题讲座、英语等级考试等社会实践活动成绩纳入评价范围,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供多种展示能力的舞台,促进学生在听、说、读、写、译方面的全面发展,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