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命的事例(精选5篇)

热爱生命的事例范文第1篇

对学生进行热爱党的教育,必须注意我们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例如:对他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一个历史的真理,但是在小学阶段对历史知识浅薄,对这样一个历史真理就难以理解。因此,用讲党史、讲,对学生进行热爱党的教育史不适宜的。

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借助语言艺术、声音艺术、造型艺术及表演艺术等特殊手段,把政治思想教育贯穿于直观的、生动的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教学中。

儿童对于形象化、情感性的东西异常敏感,特别爱美,喜欢艺术。鲜艳的色彩、生动的形象、优美的语言、柔和的声音,感人的艺术作品以及各种艺术活动都能强烈地感染儿童,对他们有着特别的教育魅力。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想获得理想的效果,就必须做到思想与情感结合、思维与形象结合,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把思维的对象具体化,使教育方式趣味化。也就是说要致力于教育情境的创设,并引导学生进入其境,感受其情、学生被情吸引住了,才能自觉地接受教育。少年儿童阶段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我在对学生进行热爱党的教育时,以具体形象入手,以共产党员的高大形象,使学生了解党、认识党,并激发他们热爱党的情感。

回顾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路线,开始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并不是通过讲党史和,而是通过党员的形象。例如,我至今记忆犹新的是学校组织同学们看《红岩》电影,影片中的江姐,在敌人惨无人道的酷刑折磨下,对当忠贞不屈,严格保守党的秘密。我们心中不由得产生对他的敬仰,佩服和向往。正是通过一个个这样高尚的共产党员的形象,使我们心中逐渐产生对党的热爱,逐渐加深对党的热爱,并把这种感情珍藏在心中。

我还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到,学生们的心中对“中国共产党”有印象大多数在六七岁,而且大多数的通过听故事,看电影、听革命歌曲,看连环画等,是从具体人、具体形象开始的,而且留下深刻的形象。一个学生说:“还没上小学时我看了一本连环画,书上有个人领导群众和坏人斗争,画上画着这个人正在讲话,我问妈妈,他是什么人,妈妈说她是共产党员,这样我就记住了……”。

我想以上事例说 采用符合少年儿童认识规律的方法进行教育,一定可以获得好的教育效果。我们队学生进行热爱党的教育,就要在他们心目中树起党员的光辉形象。

首先要在学生心中树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形象。老一辈革命家是杰出的共产党人,是我们的领袖。通过他们的形象进行热爱党的教育,是最好的。而对于当代的学生。他们已成为历史人物。例如:对、、刘少奇、四位党和国家的伟大领袖,现在的孩子出生在他们逝世以后,对他们了解很少。一次在班里学生中了解是否认识四位领袖的照片,竟有一半的同学认不全,不了解他们,怎么谈得上热爱?

因此,非常有必要再学生中大力宣传介绍老一辈革命家,在低年级可以给孩子看照片,看图画,给孩子们讲故事,使孩子们产生亲切感;在中年级可以多讲反映历史人物高尚品质的故事,启发学生学习他们;在高年级多讲反映他们伟大功绩的故事,使学生尊敬热爱他们。这样在学生心中逐渐产生并加深对他们的热爱。

对学生进行热爱老一辈革命家的教育,要反复进行。例如在少先队活动中,结合他们诞辰,逝世纪念日,结合庆“七一”的活动使少先队员了解他们。这样通过学校教育,少先队教育,使每一代学生和少先队员都了解他们,热爱他们。

还要在学生心中,树立起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要讲革命战争时期的优秀共产党人,讲为人民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使学生了解李大、江姐等人的事迹,要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优秀共产党人,讲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使学生了解雷锋、焦裕禄等,更要讲当代改革开放中的优秀共产党人。例如,一次结合语文课讲了一位当代的共产党员,担任了公司的总理、呕心沥血为国家赚钱,为职工谋福利。面向已生活俭朴,廉洁奉公,因而他逝世时,送葬的人格外多,格外悲痛,使火葬场的工作人员感到惊讶,并深为感动。学生们听了这个故事,个个神情专注,心情激动。这一事例,在这节课中收到了强烈的教育效果。

这些改革开放中的优秀共产党人,和当代少年儿童是同时代的人,因此听了这些故事,孩子们感到格外亲切,有真实感。而且当今社会上拜金主义抬头,人们对党风不正十分反感。因此这些当代优秀共产党人的形象,对孩子会有很大的感染,教育效果就格外强烈。

对学生的教育要从一个一个共产党员形象入手,使学生通过一个个形象,在心中形成共产党人的群象,从对一个个具体人物形象的热爱,过渡到对党对国家的热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知识面加宽,理解能力加强,这种情感与理性认识结合起来,就会使孩子对党的热爱更坚定、更成熟。

热爱生命的事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社会环境 利用热点

人总是生活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当今世界,一些重大的事件往往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热点问题,对整个社会和人类的发展起着重大影响;同时不可避免地对个人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要关注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充分利用热点,趋利避害,培养学生健康向

上、积极负责的优良品质。

一、利用热点,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关注未来的人文精神

在升学压力下,在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中,很多学生只顾“死读书、读死书”,以分数论英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学校教育与现实社会存在脱节,出现了一大批高分低能和不了解社会、不适应社会的学生。这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人文关怀。而当今世界的热点,内涵广泛,涉及到人类的过去、现在、未来,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班主任如果巧用热点,可极大地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走出自我封闭的心灵,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关注未来的人文精神,以及勇于承担的责任心。比如,“全球变暖”成为世界流行语,这一全球性的热点问题蕴藏着巨大的教育价值。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了解“全球变暖”的成因、危害及人类采取的对策,从而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知识,唤起他们对社会、对人类、对未来的关注,树立起他们的责任心。“你看那河水,轻轻流淌;你瞧那树叶,随风飘荡;鸟鸣山间,蛙声树前,牛哞衔远,感受那青草片片,河边绿泥点点,亦清亦静,怡然。心旷神怡于胸,宠辱皆忘于心,此真物我两忘也。”这是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记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中的开篇独白。正是由于对美好环境的怀恋,他在各地进行一千多场关于全球变暖的演讲,以让政府迅速出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和唤醒民众对“全球变暖”的关注。如果全球继续变暖,戈尔描述的美好环境就会失去,难道我们还能不为之所动吗?我们该做些什么?我们能做些什么?我们会思索,我们会行动。

二、利用热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一个人的人生观,决定着他的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决定着他的情感、他的行为,也决定着他的价值、他的影响。可以说,人生观,决定着人的整个人生。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很多班主任不善于创新,用老套路,讲那些远离学生生活的大而空的东西。学生不喜欢听,也不愿意接受,效果不好。如果班主任善于利用学生都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来教育学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杨丽娟追星事件”轰动全国,这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何不利用这个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与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育学生?每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就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些人物身上所体现出的坚强意志、赤子之心、以微笑面对苦难、博爱精神、为国献身等优良品质,难道不足以令我们震动吗?难道他们的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通过大量这些实实在在的、生动活泼的、有血有肉的事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热点,培养学生合作精神、集体主义精神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重要的,它是社会的需要、未来的需要。学生在学校就应该养成合作的精神,并且渗透到他们的性格中去,而在长大后带入社会。一个懂得合作精神的孩子会很快适应工作岗位,并发挥积极作用,而不懂合作的孩子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麻烦,产生更多的困难并且无所适从。未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也越来越依赖于合作,所以,在未来社会中,只有能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空间;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当然,在班集体生活与学习中,教师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方法很多,很多的方法也卓有成效。但善于利用热点问题,对学生进行合作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2003年抗“非典”的成功,不就是靠全国人们“同舟共济,万众之心”的精神吗?这是全民族的合作,具有不可抗拒的强大威力,凶猛如虎的“SARS”也不得不低头。近年来全世界都关注的“禽流感”,之所以没有大规模爆发和流行,就是每当一个地方出现一点风吹草动,世界上所有相关国家就展开全球合作的结果。深受人们喜爱的足球比赛、NBA篮球赛等,要取得胜利,离不开集体合作,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用这些生动的事例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合作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利用热点,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列宁说;“爱国主义是指人们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正是这种崇高的感情使人们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奋斗终生,为了捍卫祖国的独立和尊严而奉献出自己最宝贵的生命。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一个人只有爱国,他才会产生为国奉献的强烈愿望,才能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自己的一生有益于国家和人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的一项重要的任务。而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面临的重大问题。利用历史上大量的爱国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必须的,但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方法要创新,教育事例要新颖,不能总是拿那些小时候就知道的事例翻来复去地讲。利用热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非常有效的一条途径。当今社会重大的热点事件,或令人心振奋,或令人满腔愤怒……最容易激起人们的爱国热情。申奥成功、神舟号发射等,令人振奋,令人热血沸腾,自然而然地会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炸我南斯拉夫大使馆、台湾当局不断制造行为等,令人愤慨,同样会强烈地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这些活生生的例子,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材料。

五、利用热点,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

热爱生命的事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文;生命;教学;教育;渗透;阅读;习作;实践;班队会

物质生活日益发展的今天,人的精神世界却在经历一场浩劫。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因一点挫折而跳楼;有人为一点小利而杀人……加强生命教育,强化生命意识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科教学渗透生命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渠道。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祖国的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也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特别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更让语文教师明白: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语文教育的要求,也是人本化教育的体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是一种责任。因此,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讲究策略,把握生命教育的正确时机,适时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他们在关注生命存在中学会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1.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我们的课文篇篇都是文字隽永、文质兼美的佳文,有描写大自然旖旎风光的。有讴歌世间真情的、有 阐发真理的……构成了色彩斑斓的语文百花园。漫步园间,我们要留心周围,及时采撷一些缤纷的生命小花,馈赠给学生。面对蕴涵丰富的课文,我们要善于挖掘文章的内涵,筛选适合进行生命教育的内容。

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正是爱与信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在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经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他的同学。在歌颂伟大父爱的同时,我们更深一层地看到了:正是因为爱和信念才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儿子和他的同伴,14条鲜活的生命在挖掘了38小时后终于获救。教学中我向学生提问:是什么让孩子能在废墟中活了下来?学生纷纷发言:是他顽强的毅力,是父亲给予他希望……从这个故事中让学生体会到,有自信、有毅力的人就能在死神面前活下来。它交给学生的不仅是爱,更多的是对生命的珍爱,对生命的认可。借机我又让学生说说在汶川大地震中同样感人的事,进一步让我和学生一起感悟大爱无私的人间真情。

就这样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领悟作品中充满人性(爱情、亲情、友情)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到“情”的可贵,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亲人、朋友中的重要性,从而重生、乐生。

2.习作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叶圣陶先生曾说: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是生活本身。”可见写作教学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抒写的生命话题,让学生探究生命的规律、内涵和本质,对自然界生命和人类自身的生命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进而培养积极进取的生命意识和精神,以便更好地提升自身生命的质量。

有一位学生在习作《深沉的母爱》的中写到:

妈妈就是我生命中的一盏灯,照亮着我前行的路,叫我鼓起勇气爬起来,千万不要放弃。

有一位学生在《童年趣事》的文章中写到:

童年是一首歌,有浪漫,有激情,有快乐……

在学了《妈妈,我们要活下去》时,有学生写道:

生命是多么可贵,洛迪凭着自己与洪水的顽强拼搏,不仅保护了自己的生命,更保护了妈妈的生命,真不愧是个撑门户的男子汉!

在学了《微笑着面对一切》时,有学生写道:

生命如树,有的枝繁叶茂,有的死气沉沉,就看你是否精心的培育她。

生命的美妙在学生的笔下缓缓流出,可以看出,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可以说是非常的深刻。

特别是5.12大地震时,许多人房屋倒塌,家破人亡,妻离子散,那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喊声,那发自肺腑的对生命的声声呼唤,深深的震撼了孩子的心,让孩子再一次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是啊,人活着就要同形形色色的艰难险阻进行抗争与搏斗,而只有勇于去追求胜利、抗争命运,才能充分享受到生命的价值与快乐。如果没有经过生命的洗礼,她怎么能够认识到生命的珍贵?怎么能够认识到生命的美好?

在学生作文批改中也可以对学生的生命意识进行较为直接的培育。小学生的性格大多比较直率,他们对生命的认识往往会很直接地在习作中表露出来,因而我们要抓住习作教学的契机进行适时的引导、点拨,也会起到较好的效果。

3.语文综合实践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综合性学习是小学语文学科中一个特殊的学习部分,其学习空间不再局限于课堂,学习方式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实践为主,其学习内容多是一个主题。下面是我们在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了课文《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等课文后,进行的一次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看电影,谈启发”的一个环节。

在交流彼此搜集到的“热爱生命”的故事后,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观看了法国记录片《微观世界》中,屎壳郎(一种昆虫)滚着它的粪球前进的一个小片段。

在这个片段中,屎壳郎遇到了不少困难,它的粪球足有它身体那么的大,前进的道路又不平整,到处是突出的小枝条、石块,天公也不作美,下起了人类不以为然,对于昆虫却可能致命的大暴雨。在观看的同时要求学生结合“热爱生命”这一主题思考自己对片段的看法、感受。

接下来的讨论环节出人意料的热烈,有的学生从这只小虫子身上看到了“万物皆有灵”,表示以后再也不小看这些虫子;有的学生将自己遇到困难时的心情与小虫子做了比较,从小虫子身上学习到了直面困难的勇气;有的学生则从小虫子中看到了生命的坚韧,体会到一些生命的哲理……学生对于生命的看法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酝酿着,一只小虫子的出现让他们将自己对生命的全部看法、热情、思考激发出来,于是我趁热打铁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写在了随笔本上,以下是学生们的一些“杰作”:

我想,我也和这只小虫子遇到了同样的困难,它被一根小小的枝条拦住了去路,而我只是被一到数学题挡住了。我为小虫子的胜利感到高兴,我也相信自己能更完美地打倒我学习中的拦路虎,一起加油!

……

它(小虫子)的路是那样的崎岖,它的身影在自然面前是那么渺小,我渐渐看不到它的身影,我却能感受到它的力量,像林杏子一样,从它的细胳膊细腿中,我感觉到了它的无穷力量。

……

在自然面前,我们就是这样一只“小虫子”,在命运面前,我们只有百倍千倍的努力向前

……

当然除了“热爱生命”这个主题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这就是我”、“感受自然”、“我爱我家”等主题。这些主题都非常适合生命教育的开展渗透。我们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可讨论、可研究等原则,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与“生命”相关的综合性学习的主题进行主题学习。例如可以在学习科学小品文主题单元后设置“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等主题性综合学习,让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可设置一些思考生命意义的主题,比如在学习了《董存瑞炸碉堡》后可以组织“舍生取义?”主题的综合性学习,结合时下对见义勇为的讨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求助意识。

4.指导课外阅读中渗透生命教育

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具有强烈生命意识的课外读物和有关生命知识的科普作品,或影视作品。教师不但给学生开出书目,并让学生写出读书报告或读后感。例如:在教学《向命运挑战》之后我及时向学生推荐阅读《张海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书籍,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让学生从这些身残志坚的人物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反省自身,学生就会懂得更应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让生命焕发出光彩。

5.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

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因此,通过开展有价值的实践活动,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生命的真谛。

如:让学生出《珍爱生命》的手抄和电子小报,班级出《珍爱生命》的黑板报、墙报。组织学生辩论、演讲。经常开展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主题班会”、知识竞赛”、演讲会”、辩论赛”等。

再如:让每个学生饲养一只小动物或养一盆花、一株草,精心照料,并记养花(草、猫、狗)日记,经常跟老师、同学交流心得体会。让他们知晓生命的萌芽、发育、成长的不易,感受生命受损甚至凋零的痛苦,从而推物及人。

6.班队会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

语文教师就是班主任,就是少先队辅导员,因此语文教师可充分利用班队会对学生进行正确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的教育。

班队会活动中将语文教材内容与有关的社会课、消防安全课相结合,我们对学生进行了防水,防火,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宣传和演练。

例如:随着炎热夏天的到来,为了减少和避免学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发生,强化学校安全教育,加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本年级各班利用班会课开展“珍爱生命、谨防溺水”的主题班队会活动。

活动中,各班班主任借强化学校安全教育为契机,以精彩纷呈的活动形式对学生们讲述了如何预防溺水及溺水时的基本自救方法与技能,有的班级利用多媒体观看溺水事故的现象、有的班级以有奖问答渗透安全知识,有的班级则以小品形式演绎安全事故……老师们都能结合身边的案例和生活实际,针对校园周边的地理环境以及日常生活中易发溺水事件的河流等水域的特点,要求学生不准未经家长或老师批准而私自或结伴下水游泳、嬉戏,让学生做到防范未然,使他们明白了水是温柔的“杀手”,更是一个无情的“杀手”,要懂得珍爱生命。

此次开展“珍爱生命,谨防溺水”的主题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全校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了师生自救自护能力提高了教师与生命教育相关的技能,启迪教师发现和掌握生命教育的规律,使学生能真正感悟到生命的可贵,使学生的个性变得丰富而舒展,使人格变得正直而强健,使人生的意义变得更加丰满,通过生命教育,使教育事业更加绚丽多彩。

总之,语文学科中蕴含生命教育的内容广泛、方式多样。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灵活处理教材,善于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的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更多的感受生命是美好的,思想是美丽的,语言文字是美妙的,很多感情是有价值的。让语文课更多地和学生的内心情感、人生发展相关联,让正义与课堂同在,让真善美与课堂同在,让每一个生命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热爱生命的事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 关爱生命教育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36-0137-01

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推崇有关于人类的生命教育,这种教育可以归为两类,第一类指的是追溯到生命的本源,让学生们透彻的了解生命的各个发展阶段,从而也加深对自然世界中所存在的生物生命的各个发展阶段的了解。第二指的是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性,希望他们爱惜自己的生命,在生活中展现出自己的生命价值,使自己的生存能力得到提高。高中生物学主要研究的是生物结构、生物自身所具有的性能和生物自然发展规律等,开展该课程的主要意义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生命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讲,高中的生物教学成为校园关爱生命教育的阶梯。

一、生命教育在实践中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美国是第一个提出生命教育理念的国家。有很多的社会

问题也渐渐地表现出来,激起了整个社会的深思:

第一,目前所有的国家都面临着环境、能源、人口、粮食和资源五种大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表现出在人口逐渐增加的情况下,众多自然资源都被过度的使用,破坏了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等,这些都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2002年的非典事件和2007年发生的手足口病等事件的发生,都在告诫着人类必须与自然界中所存在的各种生物和谐发展,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不应该以牺牲其他生物为代价,人类应该把他们作为朋友,尊重他们的生存与发展。

第二,一些漠视生命的人们应该从内心深处进行反思。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很多事件能够表现出人们不重视自己的生命,同时也不顾其他人和动物的生命,例如校园中存在学生自杀事件、社会上存在虐待小动物的事件和一些凶案件的发生等。还存在一些人由于错误的人生观和心理行为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最严重的结果可能导致死亡,这是非常值得惋惜的事情。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的实践当中,应该利用生态学的内容让学生们正确的认识到任何生物的生命都应该和谐发展。生物老师所传授的生态学知识是为了让学生们认识到生命对大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也要激发学生感悟生命的存在,更加深层次地思考生命。老师还应该让学生知道,在五彩缤纷的大自然世界中,无论具有高等还是低等的生命形式,简单还是复杂,在陆地上生活还是在水里生活,他们都存在着生命的轨迹。因此,高中生物老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还应该让学生们了解到在自然环境中,生物生存一定的适应性,并且能够透彻的领悟到生命之间的和谐发展。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关爱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1.通过该课程的教育,让学生学会珍惜生命。对于任何人来讲,只有一次生命,但在生活的过程中,无论是在生理层面还是心理层面上,我们都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打击,这些困难可能使我们的心理和生理变得非常的脆弱。面对这种状况,如果一个人对生命的构造和发展不了解,那么他就不会清楚生命的来之不易。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活动的学科,所以,通过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领悟到生命的宝贵,因此更加热爱生命。

2.对于生命教育,最终应该落到教育上。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要方式,学生是被教育的对象,老师的主要职责是让学生创造出高尚的精神领域和人格,唤醒他们的生命潜力和品质的升华,老师还应该教育学生从内心去尊重和敬畏生命。我们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坚持学习知识和文化,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3.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的生存发展和社会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一定要学会和社会环境和平共处,只有这样,生活才会幸福快乐。生物学里有很多的内容概括了生物生命与环境的联系,通过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创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能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关爱生命教育的含义

1.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生命。以宏观的角度来看待世界,大自然中拥有千万种生物,生命形式多种多样。从微观层面来说,各种生物在不同的生命阶段,都有着不同的形态特性。以高中生物《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这本书为例,该书详细的讲述了进化过程中生物所进行的变化和不同的形态特性,它们展示出了神奇的大自然。老师首先应该教育学生透彻地认识生物,并且掌握生物在各生命阶段所表现出的差异性,然后在进行欣赏生命教育。欣赏不同生命阶段的自己,享受成长所带来的快乐。

2.正确对待生命。J识生命的前提就是要了解生命,了解生命也是关爱生命教育的关键所在,因此,生物教师按照课本上的内容使学生正确的认识生命。以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这本书为例,该书详细的讲述了细胞的结构和发展进化的全过程。细胞是组成每一个生物生命体的基本物质,它的进化过程反映出人类生命的发展历程,例如细胞的生殖、老化和死亡的过程与人类所经历的生命过程是相类似的。老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生命。

四、结语

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从具体的某个个体生命身上入手来对学生进行关爱生命教育,从个体生命所表现出来的特性达到对整体生命认识的目的。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对生命进行思考,领悟生命的美好,在生命的各个阶段去关心社会、关心其他生物和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对存在逆反心理的高中生,高中生物老师在教学中需要加强对生命的教育,使学生学会热爱生命,为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而努力,学会奉献,给他人快乐。

参考文献

[1]林平.生命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23(35):73-73.

热爱生命的事例范文第5篇

一、初读课文,了解文本内容

初读文本,运用查找资料和借助工具书,了解作者、作品、写作背景,疏通字词,做到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二、诵读课文,走进文本世界挖掘主旨

1.教学中与学生一起探索阅读的方法

带着问题阅读挖掘主旨。读书前,老师先根据课文内容拟定好思考题,在读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如学习《生命,生命》时,学生围绕“课文中事例按什么排列,为什么前面两个事例都说的都是小虫子、小瓜苗这样的小生命”的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有些同学认为:三个事例按生命价值由小到大排列,虽然小虫子、香瓜子的生命价值小,但它们的生之欲望和强大的生命力,却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和赞美;另一些同学则认为作者是按三个事例所蕴含的意思排列的,三个事例表达了同一个意思:生命是短暂的,我们应当珍惜生命、表达了作者要好好地使用生命的想法;还有一些同学则认为,三个事例是按作者的思考逐步深入排列的,小昆虫珍惜生命,瓜苗生命力强大,既然小昆虫、小瓜苗都如此珍爱生命,更何况人呢?表达了作者希望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价值的思想。同学们在争论中逐步明白了感受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严肃对待人生的道理。

2.朗读中进行情景体验,与学生一起分享感情和认识

如学习《黄河》时,可以把课文划分为“溯源篇”、“忧患篇”、“奔腾篇”三个篇章进行教学,使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溯源篇中,学生通过大量收集黄河资料了解伟大的母亲河,使学生明白她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悠悠历史中,她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在忧患篇中,让学生观看黄河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图片,展示黄河的惨死现状,以此激发学生拯救黄河的责任感。在奔腾篇中,通过课文欣赏、集体诵读激发学生热爱黄河,热爱祖国母亲的豪情。

3.在朗读讨论中与学生一起寻找真理

如教学《热爱生命》时在朗读重点段落和句子时不断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了解人不但活着,而且知道怎样活着。使他们在与文本的交流中感受生命的崇高,使精神世界日益丰富起来。

三、与文本对话中感悟文本内涵,做到真正的悟读。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对话

我们无论打开哪篇文章都能进入一个特殊的历史环境,进入了一个精神家园,进入了一座民族与世界、古代与现代思想文化的宝库。就同那些百年之远、万仞之遥的大师巨匠进行心灵的交流和精神的对话。不知不觉中学生会发现自己变了,变得比昨天更智慧、更善良、更宽容了。在与作者对话的过程中内心情感的不断变化使主观感受不断明晰深入,这些体验、情感、智慧最终形成了学生自己的丰富的精神世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