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思考的论文3篇
伦理学思考的论文1
信息技术的发展,因特网在全世界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就导致了传统的伦理学无法涵盖的诸如信息开发、信息传播、信息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伦理要求、伦理准则、伦理规约等,信息伦理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关键词:伦理学
一、发展伦理学产生的背景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孜孜追求“发展”的历史。为了发展,人们与大自然斗智斗勇,并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最大限度发挥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动性。总体上人类似乎也实现了这样的“繁荣发展”,经济发展指数节节攀升,物质生活也越来越丰裕。然而,“对自然的征服在其功德圆满的时候却是自然对人类的征服”在人类惊叹于一个个经济增长奇迹的同时,也开始逐渐迎来了山雨欲来风满楼似的危机。
首先,物质丰裕的背后,暗藏着人文精神的衰落,人类道德水准不断下滑。当今社会,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似乎已经成为经济社会的普遍价值观。然而,以利己**为中心的价值观,势必导致价值认知和现实行为之间的矛盾,并滋长了社会的普遍浮躁心理,导致了社会责任心和公众意识的下降。其次,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自然”在人类发展的观念中终结,也在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中终结。自从人类在地球上诞生以来,自然界就逐步从“自在的自然”变成了“人化的自然”系统,大自然的一切都变成了为人类存在而存在。特别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现实中的自然更在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逐渐消逝。人类大多数的成就是以损害自然环境、破坏生态系统为代价的。最后,在发展进程中,人类为了获取更多的物质财富所付出的各种代价,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违背了终极目标,出现了“人的异化”,人片面而畸形地发展着。人的主体性得不到彰显,人越来越成为发展的**而不是目的,成为发展的***而不是受益者。
透过当代人类发展面临的各种困境和危机,不难发现:尽管发展是人类永恒的真实追求,是人类生存的第一要务,但不一定任何形式的发展、任何程度的发展都是正确的、合理的、符合人性――特别是人的**而全面发展所需要的。换言之,那些狭隘的、极端的、畸形的发展导致了人类的悲剧、自然的悲剧、社会的悲剧、人性的悲剧。未经批判和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也是毫无价值的,“发展”也不例外。
二、发展伦理学的产生及其内涵
(一)发展伦理对“发展”的反思
人类已有的发展观很大程度上是**工业文明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是建立在“发展是天然合理的”这样一个信念基础之上的。在这种发展观看来,发展天然就是好的,发展比不发展好,发展得快比发展得慢好。它只关心“如何发展得更快”这样具有工具性含义的问题,而对于“为了什么而发展”、“什么样的发展才是好的发展”这样具有价值含义的问题却漠不关心。“发展是天然合理的”这种观念的实质是排除了对发展本身进行批判、反思和评价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发展的目的和价值的双重迷失。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面临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基本生活资料的满足,而是如何使我们的发展能够不断持续下去,以保证人类这个群体的可持续生存。因此,我们所需要的不再是那种以危害人类的可持续生存为代价的无节制、无规范的发展。发展伦理正是旨在追求这样一种以人类的可持续生存为目标的有约束、有节制、有规范、有评价的发展。
在发展伦理看来,发展的合理与不合理的根本准则在于是否**――人的**而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只有符合这三者的发展才是合理的发展,否则就是不合理的发展。发展既是一种目的又是一种**,而目的与**之间就有正当与不正当之分,只有目的与**都正当的发展才是合理的发展,目的不正当或者**不正当的发展都不是合理的发展;发展既是一种存在又是一种价值,而存在和价值之间并不可以画等号,存在是一种“是”,价值是一种“应当”,发展是“是什么”与“应当是什么”的内在**体。
(二)发展伦理学的提出
“哲学是时代的精华”,哲学的历史使命和独特价值也蕴含于对当今时代重要问题的敏锐察觉与深刻反思当中。然而,当今时代现有的理论要么对现在日益严重的人类生存危机无动于衷,要么浮于表面的提出片面的解决方案,都没能认真、准确地回答当时代的“什么是发展”、“实现怎样的发展”等一系列发展问题。“发展伦理学”担负着紧迫的历史使命应运而生。1987年“国际发展伦理学协会”成立,此后《发展伦理学的任务与方法》等论著陆续发表,标志着发展伦理学的正式形成,出现德尼古莱、克拉克等一批关注于发展伦理问题的学者。
相较于传统伦理学对个人行为的关注,发展伦理学主要是对作为整体的人类行为的反思、评价与规范。它是对仅仅关注个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传统伦理学的超越,关注整体的发展、持续的发展、共同的发展,把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作为考察目标。发展伦理学反对发展的天然合理论,但是并不否定人类改造自然的必要性。发展伦理要通过对人类发展的实践进行规范和评价,而实现一种有规范、有约束的合理性。发展伦理学承认人类行为会对自然造成破坏,但是自然系统是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的,发展伦理所倡导的发展就是要将人类的实践行为**在自然可修复的限度内,实现有限度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发展伦理学不是抑制发展,不是反对发展,而是提倡合理的发展、适度的发展、有节制的发展。
(三)发展伦理学视域的“发展”
1、“发展”的真正含义。首先,“发展”是整体的发展。发展伦理学视域中的发展不仅仅是规模的增长和量的增多,更是结构的优化;不仅是经济的增长,也是公民**参与、保证人的基本**和尊严;不仅是生活水*的提高,更是*等、**、正义等现代价值更多、更真实地被尊崇和获得实现的过程。其次,“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包括“需要”和“限制”两个观念。“需要”包括满足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本**和基本需求。“限制”则强调人类在满足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同时,要对自己的行为加以限制,将“能够做”与“应当做”明确区分**,以自身的健康发展、社会的**有序、自然生态的*衡为发展的前提。
最后,“发展”是具有价值性的发展。“发展”是积极价值的积累和向终极价值目标的接近过程,是一种有自觉目的和意志的自觉活动。发展的这种价值性使发展既可以趋向于“善”,又可以趋向于“恶”,改变了发展具有自足性的直线式发展观,因此可以对发展进行价值性的评价和审视。
2、发展伦理学的终极关怀。一切人的发展和每个人**、全面、可持续的生存与发展是发展伦理学的终极关怀。人是普遍的**的类存在物,人的类本质就是**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人的生存是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同时,人类的生存与其他生命的生存不一样,人的生存不仅是生命的延续,而且是意义上的生存。人在其生命的展开与存在过程中是有主体能动性的,有其对人生目标与意义追求的自为性。但人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其一,主体的需要不等于欲求。人的需要取决于人的社会属性,是一种社会意义上的需要,不能根据人自然意义上的欲望来规定人们需要什么、需要多少。其二,有价值的才会有合理性、有意义。那些能够使人的主体性得到完善、能够使人优雅生存、诗意地栖居地球上的客体才是有意义的。
三、发展伦理学产生的当代意义
(一)理论意义
发展伦理学的产生推进了伦理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和创新。传统伦理学以传统人道**为基础,仅涉及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没有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研究视野。在它看来,人与自然之间不存在伦理问题,人类开发自然的行为也不需要约束和限制。在这种观点指导下,伴随着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利用和肆无忌惮地浪费,最终导致了无法忽视的环境危机。面对这样的困境,生态伦理学强调自然的“内在价值”,强调自然与人的“*等”关系,借以确立人类对自然的责任与义务。应该说,生态伦理学能够有效地保护自然,但是却一味地强调人类对自然应尽的义务却不谈人类享有的**。抛开人类生存利益的生态论理学,其本质上是自然中心**的。发展伦理学既是对传统伦理学与生态伦理学的反思,又是对它们的超越。一方面,发展伦理学以人类的生存发展为最高的伦理原则,认为人类若要生存,对自然的改造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发展伦理学认为人类改造自然的行为不能是没有节制的,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不应当超出生态系统自我*衡、自我修复的限度,这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
(二)实践意义
作为一种新兴应用伦理,发展伦理不仅关注一些抽象的伦理原则,而且更加关注发展实践中的伦理问题,大力倡导符合人类整体利益和可持续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发展原则,大力倡导具有明确实践指向的新的价值观念和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发展伦理认为挥霍性消费是对自然资源的挥霍,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背道而驰。因此,为了实现人类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必须重新把满足主体的基本需要作为消费的目的,提倡节俭消费,反对挥霍消费;提倡适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提倡理性消费,反对盲目消费;提倡可持续性消费,反对一次性消费。在这种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发展伦理要求人类扬弃传统工业文明无节制、无规范的生活方式,倡导有节制、有规范的生活方式。以绿色、文明、**的现代生活方式引领人类共同迈向美好生活,寻求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发展,实现一切人和每个人的**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全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57。
[2]赫尔曼E戴利,肯尼思N汤森。珍惜地球――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M]。马杰,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
[3]宋希仁.**伦理思想史[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伦理学思考的论文2
伦理学基本问题,是伦理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深入研究和解决其他一系列问题的基础和前提。伦理学基本问题的设立与提出,最早出自1961年冯友兰先生在《新建设》第4期上发表的《关于伦理学的基本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伦理学基本问题受到我国伦理学界的普遍关注和广泛论争,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伦理学的研究和发展。新世纪,面对我国伦理学的深入发展和进一步繁荣,回顾伦理学基本问题的论争,继续系统、全面而深刻地探讨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对于促进伦理学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发展,依然是有意义的。
一、关于伦理学基本问题的论争
关于伦理学基本问题的论争,观点各异,自20世纪80年代伊始,就其**性观点而言,可分为两大类14种之多。当然也有观点反对伦理学基本问题的讨论,认为伦理学基本问题之争“与其说它是一场十分重要的讨论,倒不如说它是一场‘冤枉的战争与其说它带来的是生气,倒不如说它带来的是混乱”[1],认为伦理学不可照搬哲学的基本问题之命题。但绝大多数观点则认为存在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一般说来,总是存在一个贯穿伦理学诸领域、制约伦理学学科发展的基础和本原问题,即伦理学基本问题”[2]。但伦理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是什么,却存在着纷争。
(一)单一问题说与多个问题说
1.单一问题说。单一问题说是指认为伦理学基本问题只有一个而非多个的一类观点和看法[3]。具体而言,又可分为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我们可以称之为教科书体系的观点,在*人民大学罗国杰先生主编的经典教材《伦理学》中予以完整阐述。这是我国伦理学界占主导地位的一种看法,认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具体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经济利益和道德的关系问题;二是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4]。第二种观点提出最早,认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道德与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问题[5]。第三种观点认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善恶问题[6]。
第四种观点认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应有与实有的关系问题[7]。第五种观点认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道德与经济利益的关系问题。第六种观点认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道德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关系问题[9]。第七种观点认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道德主体的意志**与道德规范必然性的关系问题[1°]。第八种观点认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集体即公与私的关系问题[11]。第九种观点认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道德规范和主体意志的矛盾问题[12]。第十种观点认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人的道德责任问题[13]。第十一种观点认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道义与功利即义利关系问题[3]。
2.多个问题说。多个问题说是指认为伦理学基本问题不是一个而是多个的一类观点[3]。目前**性的观点主要有两种:第一种观点为“四问题说”认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有四个,即是善与恶、义与利、知与行、荣与辱的关系问题[4]。第二种观点为“三问题说”认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道与德、义与利、群与己三大关系问题,即道德义利群己关系问题[15]。
(二)本体论意义上的基本问题与价值论意义上的基本问题
1.本体论意义上的基本问题。所谓本体论意义上的基本问题,是指作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必须能够在本体论意义上有效区分各种伦理学理论。例如道德与利益谁决定谁,就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基本问题。上述单一问题说中的第一、二、五、六、十一种观点大体上都属于此类问题。
2.价值论意义上的基本问题。所谓价值论意义上的基本问题,是指作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必须要解答何种道德价值具有优先性的问题。例如,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何者优先?或者道与德、义与利、群与己彼此何者价值优先?都是价值论意义上的基本问题。可见,上述单一问题说中的第三、四、七、八、九、十种观点和多个问题说中的第二种观点基本都属于价值论意义上的基本问题。有学者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道德本体论问题不应再是伦理学基本问题的核心,“伦理学基本问题关于道德价值论的讨论,可以作为当代*社会核心价值观念重构过程的路标。
面对众多的关于“伦理学基本问题”的观点和看法,我们不仅要问:到底有没有所谓的伦理学基本问题?如果有,究竟是什么?而要搞清楚这一问题,就不得不先弄清楚,我们究竟是在何种意义上讨论或使用“伦理学基本问题”即伦理学基本问题的含义是什么,或者说究竟什么样的问题才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二、伦理学基本问题的含义
为什么关于伦理学基本问题的看法存在着众多的歧异,除了伦理学及其研究对象——道德的广延性和复杂性等原因以外,对伦理学基本问题的含义缺乏一致的理解是其最主要的原因。而考察已有的讨论发现,学界往往将考察的重点放在“伦理学基本问题”的内容上,重点论证伦理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是什么,而对“伦理学基本问题”的含义本身却考察得不够,对这一术语的理解和使用也大相径庭,以至于彼此之间有时难以有效地借鉴和沟通。鉴于此,笔者认为应首先考察伦理学基本问题的含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理解。
(一)伦理学基本问题不等于基本的伦理学问题,不等于伦理学具体问题
伦理学基本问题不等于伦理学所要探讨的具体问题,伦理学所要探讨的具体问题可以有很多,因为不同类型的伦理学理论在时代境遇、论证方式、理论旨趣、个体风格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因此其所关注的伦理学问题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伦理学问题,甚至有的问题为所有伦理学理论类型所共同关注,例如善恶问题、应有和实有问题、意志**和道德规范问题、人的道德责任问题,等等。但这些所谓“贯穿于伦理思想史始终”的问题、甚至是所有伦理学体系都“不可避免、不可不回答”的问题,只是基本的伦理学问题,不是伦理学的元问题或者最根本的、最高的问题,因此不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伦理学基本问题”不是某一伦理学体系中的一个问题,而是全部伦理学的元问题,是决定如何理解和解释其他所有伦理学问题的`根本问题。正是对这一伦理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本体论意义上的伦理学类型。其他各种具体的伦理学问题,哪怕是上述基本的伦理学问题,虽常常为几乎所有伦理学理论体系所共同关注,对其的不同回答也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伦理学类型,但却不是伦理学基本问题。因为,首先,所有这些问题从本体论意义上说,只是体现“伦理学基本问题”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环节。“伦理学基本问题”是作为“隐匿的前提”而存在的,它总是作为构成思想的“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伦理学基本问题”总是被扬弃为具体的伦理学问题或主要问题。以意志**和道德规范问题为例,有学者认为,“道德是以道德规范与主体意志的矛盾结构方式来反映和体现社会基本矛盾的规律性的”[12]。
以此来证明意志**和道德规范问题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但殊不知这恰恰说明了意志**和道德规范问题只是个“表面”问题,背后还隐藏着作为“隐匿前提”的伦理学基本问题。其次,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即使可以区分不同类型的伦理学理论,也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伦理学类型的区分。以应有和实有问题为例,有学者认为,应有与实有关系的解决,规定了伦理学其他问题解决的方向。例如,在什么样的实有基础上提出什么样的应有,使实有服从应有,使应有转化成实有。这种应有与实有的同一性问题,决定了各种道德体系的原则和规范,也决定着各种道德活动的标准、方向和方法”]。这种区分显然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伦理学类型的区分。所以可以说,基本的伦理学问题是多元的,而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却是唯一的。
(二)伦理学基本问题不等于伦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矛盾
关于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虽然有一定的分歧,但学界基本一致的看法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道德,简单说伦理学就是研究社会道德的学问,所以伦理学也可以称之为道德哲学。但众所周知,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并不能等同于本学科的理论本身。也就是说,作为伦理学研究对象的道德并不能等同于伦理学,同样,作为伦理学研究对象的道德,其存在的问题或基本矛盾,虽然对伦理学理论相当重要,也并不能等同于伦理学理论的问题或基本矛盾。即作为伦理学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与作为研究对象的、现实的道德生活所面临的基本问题,是两个虽有联系但却根本不同的概念或命题。
现实道德生活所面临的基本问题或矛盾,哪怕是基本的,也只是对象自身的基本问题和矛盾;伦理学基本问题是伦理学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对其对象——道德现象进行研究所面临的基本问题,这是两个不同关系层次的概念。即对象本身存在的问题,是不能等同于对这一对象进行研究的理论体系所面临的问题的。就如同《红楼梦》这部名著本身存在的问题,是不能与红学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相混淆一样。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所表明的是对道德对象进行研究和说明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以道德的基本矛盾来取代伦理学基本问题的观点,显然是混淆了上述两个概念和命题的根本区别,是值得商榷的。
(三)伦理学基本问题不等于道德观的根本问题
道德观,简单地说就是对道德现象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多是指对全部道德现象的认识和观点,有时也是指对某一类道德现象的认识和观点。但无论哪种情况,都是对一定社会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看法。可以说,每一种伦理学理论都潜在地表达了一种道德观,都潜在地体现了这种理论对道德的基本看法。甚至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每一个有理性的社会主体都会有自己的道德观,有自己对道德问题和现象的基本观点和看法。这些对道德的观点和看法,有些可能是伦理学理论和社会主体所共同关注的,是根本的观点和看法。但这些观点和看法不能看作是伦理学基本问题。
伦理学基本问题不是道德观的根本问题,它是隐匿于各种道德观背后的问题,是一切伦理思想所以可能的背后的“看不见的手”人们无论以怎样的道德观来理解和看待伦理学,实质上都是在这一隐匿的“看不见的手”的支撑下才是可能的。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道德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们关于道德观的不同见解和看法,最终都要受伦理学基本问题的影响和制约。它是伦理学理论体系中的最本质的问题,当然也是任何伦理学理论及思想者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三、伦理学基本问题的意义和使命
(一)伦理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伦理学基本问题的设立和论争是有意义的,并不是无谓的混乱和“冤枉的战争”。因为一门学科得以建立,不仅要明确本学科的研究对象,而且还要说明本学科的合法性和科学性。对新*刚刚兴建的*****伦理学学科体系而言,伦理学基本问题的设立和论争,给该学科的合法性和科学性以充分的说明。
20世纪80年代初,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伦理学迫切需要集中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理论问题,虽然伦理学在*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新*的*****伦理学需要学科自立,需要自立门户构建自己的学科体系和理论基础;二是实践问题,作为****社会的道德学说,新*的*****伦理学必须能够解答现实道德问题,指导****社会的道德生活。
以罗国杰先生主编的《*****伦理学》为**的教科书体系,很好地完成了上述任务。以教科书理论体系为**的伦理学基本问题的设立和提出,既较好地解决了学科体系的构建问题,解答了道德的本质、功能、历史使命等基本的道德理论问题,成为构建****道德体系的理论基础;又解决了具体的道德理论问题,为****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道德问题给予原则性回答,确立了****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还解决了实践问题,回答了****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道德问题,指导了人们的道德生活。而“这一体系中理论、规范和实践三大块相互沟通的桥梁,正是该体系的伦理学基本问题,这一体系所探讨的道德理论,从提出到论证,也是以伦理学基本问题为元点的”[17]。可见,伦理学基本问题的设立和提出,不是随心所欲的,是有重要理论意义的。
而对于伦理学基本问题的论争,也不是无意义的混乱,而是任何理论研究的共性。任何理论的提出和发展,都离不开各种理论纷争,而恰恰是在这种理论纷争中,所讨论的理论才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学界对伦理学基本问题的论争,不仅不会给人们的认识带来混乱,而且有助于人们在伦理学基本问题上加强认识,有助于彰显伦理学研究的特点与思考方式,有助于科学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建立。总之,伦理学基本问题的设立和论争既是伦理学学科体系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又反过来为伦理学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伦理学基本问题的使命
有学者认为伦理学基本问题的使命已经终结了。“‘伦理学基本问题’的目标在于重建当代*的实践理性,但是它并没有完成这样的任务,也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任务”“伦理学始终面临诸多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将不再可能以‘基本问题1的方式进行设问与解答,否则有可能陷入简单的理论轮回。”[16]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
因为,“重建当代*的实践理性”是对伦理学基本问题使命的强加,伦理学基本问题的使命仅是作为“重建当代*实践理性”的理论基石(或可称为理论基点或元点)。如上所述,伦理学基本问题的设立和提出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需要:一是伦理学学科建设的需要;二是理论和实践问题解答的需要。如果要界定伦理学基本问题的使命,也只能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分析。我们可以说,作为构建*****伦理学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石,是伦理学基本问题的使命之一,它使*****伦理学与其他一切唯心**、旧唯物**伦理学流派在本体论上得以根本区别。作为解答****社会的道德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理论基石,是伦理学基本问题的使命之二。可见,如果说无论是构建伦理学学科体系,还是解答****社会道德领域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都算是“重建当代*的实践理性”的话,那么伦理学基本问题的目标或是使命,就仅是作为“重建当代*实践理性”的理论基石而言的。很简单的道理,仅靠伦理学基本问题本身,是不可能建构伦理学学科体系的,也不可能全面解答****社会道德领域的所有理论和现实问题,当然也不可能仅靠伦理学基本问题就完成“重建当代*实践理性”的任务。但不可否认的是,伦理学基本问题恰恰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基石。因此,把重建当代*实践理性的所有任务和使命都强加给伦理学基本问题,并据此否定伦理学基本问题,认为其没有完成这样的任务也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任务,是不准确的。
此外,我们还需强调的是,一方面,从本体论意义上区分伦理学理论的类型仍是必要的,并不过时,所有其他“诸多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都是不能绕开伦理学基本问题的。当然也不能以此作为标签,到处乱贴。*早就说过,“除此之外,唯心**和唯物**这两个术语本来没有任何别的意思,它们在这里也不是在别的意义上使用的。下面我们可以看到,如果给它们加上别的意义,就会造成怎样的混乱”[18]。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是,伦理学基本问题的设立和提出,并不是也不能取代伦理学理论的全部问题。通过前述对伦理学基本问题含义的界定,也可以看出,伦理学基本问题虽然十分重要,是伦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但这并不等于说伦理学研究的全部问题就只能是伦理学基本问题,或者说除了基本问题其他问题都不重要,或者说关注了其他问题就是对伦理学基本问题的否定,也不等于说其他问题都必须以“基本问题”的方式设问和解答(但不能认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绕不开基本问题)。因此,将所有问题都以基本问题的方式进行设问和研究,甚至以基本问题取代其他问题的研究,是不正确的;反之,企图绕开伦理学基本问题,甚至想以其他问题的研究取代伦理学基本问题,或是以此否定伦理学基本问题,也是不准确的。伦理学基本问题的使命没有终结,还将继续。
伦理学思考的论文3篇扩展阅读
伦理学思考的论文3篇(扩展1)
——医学伦理学论文3篇
医学伦理学论文1
1、艺术的告知病情
鉴于癌症的特殊性,在充分评估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实行有计划、有技巧地告知;医生要在“保密避谈”和“坦诚沟通”二者间取得*衡,依照不同患者病情轻重、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心理承受力、身体状况及医护期望等差异,进行“个体化”的医患沟通。必要时请心理专科医生介入,帮助癌症患者*稳度过“肿瘤心理休克期”,让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尊重其自*,完成未了的心愿。对于一些患者,与其让其长期猜测、逃避,不如主动告知实情,使其正视现实,积极配合治疗。但是对于性格内向、文化程度低的老年肺癌患者,一旦得知确诊肺癌,随即难以接受、产生恐惧感,对于这类不愿或者害怕知道诊断结果的患者,医护人员应采取保护性医疗措施,合理隐瞒,以防患者精神崩溃。知情同意权和保护性医疗并非完全对立,二者的根本宗旨都是为了维护患者利益,制定最优的治疗方案。因此,从医学人道**的角度出发,保护性医疗是在特殊状态下处于对患者利益的保护,是正确而且必要的。在提高医务人员认识、尊重患者的基础上,需要尽快完善立法,细化保护性医疗的适用原则,保障医患双方各自的权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告知方案,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知情同意权和保护性医疗之间的矛盾。
2、优化的治疗决策
医生对待晚期肺癌患者除了在告知病情时需要三思,亦可在诊疗的过程中从多角度体现。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可以在早期实行**治疗,中期实行姑息治疗,终末期实行临终关怀,各阶段无绝对的分界线,可有*行、交叉。有学者提出,癌症治疗中应该遵循尊重、有利无伤、公正、公益、身心并治、整体综合与心灵关怀结合、医术精湛与医德高尚并行、临床疗效与经济利益同重八大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因此,笔者认为,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决策大致可以从个体化、人性化这两个方面来进行综合考量。
2.1个体化治疗制定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时,除了患者目前的肺癌类型、疾病分期,还要同时考虑到患者的经济状况及其对治疗方案的耐受程度,从医生的角度体现对患者知情同意和自主选择权的保护。最终的治疗决策,需要医生和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商讨决定。面对肺癌患者,如果疾病分期和经济状况允许,手术治疗是首选。然而晚期肺癌患者往往已失去手术机会,余下的经典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放疗和(或)化疗、免疫治疗、结合中医治疗以及最佳营养**治疗等综合治疗。最大限度地延长肺癌患者的生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对于晚期肺癌患者,在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时,要将每种方案的利弊告知患者或其家属,尊重他们的选择。**来,口服靶向药物给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肺癌患者带来了希望的曙光,极大减少了传统化疗带来的毒副作用,从而提高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在一组分析中,虽然一线使用化疗、二线使用靶向药物与一线使用靶向药物、二线使用化疗,从总生存期来看没有明显差异,但后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体现了在晚期肺癌治疗方案中的人文关怀。
2.2人性化治疗晚期肺癌患者往往忍受着不同程度的躯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研究**显示:晚期癌症患者最常出现的三种症状依次是:疼痛(92%)、乏力(89%)、胃口差(87%);低龄组患者出现疼痛、精神症状的几率高于老龄组,而后者更常见的是乏力和健忘;男性患者食欲减退、失眠、精神抑郁等症状发生风险较高,而女性患者更易出现恶心、呕吐。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更应强调“以人为本”,将患者视为一个完整的**体,而非单纯治疗疾病。在目前治疗**无法达到肺癌根治目的或肯定抗癌治疗弊大于利时,临床医生就应审时度势,选择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为主要目标的姑息治疗(亦称为最佳**治疗),通过**症状从而实现**和改善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终末期患者,最突出也是最常见的问题就是疼痛,因此提高对无痛化治疗的重视程度、提供更有效的镇痛治疗都迫在眉睫。**来提出的癌痛多因素概念指出,患者对疼痛的认识,对“死”的恐惧,情绪的忧伤,心理上的忧郁和绝望,都会影响痛的感觉。因此,在使用药物**癌痛的同时,应注意辅以心理治疗,其中也包括音乐疗法,为患者播放适合的音乐,分散对疼痛的***,从而减轻疼痛感。除此之外,关于在患者临终前是否应积极抢救,譬如插管、胸外按压等抢救措施,应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意愿。因为很多患者或家属希望患者在离开人世时不需再经受不必要的痛苦,而是顺其自然,让患者*静的离开,体现生命的尊严。
3、全面的护理关怀
临终护理是现代化护理的需要和人性化护理的充分体现,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临终护理需由具备高度责任感与同情心的护士来实施,顾及晚期肺癌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的需求,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同时使家属也得到安慰。
3.1组建专业的医疗护理团队和机构借鉴**的做法,组建临终关怀机构:附属于医院,附属于基层保健,依托于家庭和社会护理,**的临终关怀机构。设立临终关怀病房,由医德高尚、经验丰富的医生、护士、陪护人员组成专门的治疗关怀团队,给临终患者提供最佳的关怀照护。
3.2基础护理病房布置应宽敞明亮、干净整洁,并且阳光充足。协助患者采取舒适**,防止压疮发生;注意饮食安排的合理性、多样化;防止呛咳、误吸;口腔护理要积极,睡眠要保证;利用PICC技术建立专门的静脉通路,尽可能**疼痛等,把患者的舒适度提升到最高。
3.3心理护理面对**,患者往往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求生、止痛、*静离世。护士要用真诚取得患者的信任,用爱心、细心、耐心与患者交流、沟通。一项**晚期癌症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对病情毫不知情的患者比部分知情、完全知情的患者的抑郁程度高三倍。因此对待临终患者应专心倾听,诚实而和蔼地回答问题,评判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对患者病情循序渐进、合理的告知,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参与疾病的治疗和护理计划决策的制定过程,从而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绝望的情绪,树立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加强医患的相互信任,还可以让患者有尊严、安宁的接受**的到来。亲属的陪伴、遗嘱书写、了却心愿、追求美好(花和音乐)等,都应该尽量满足。还可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教育,帮助临终患者树立正确的**观,让其认识到**是人生的一个过程,与其痛苦挣扎,不如顺其自然,“安乐”地接受**。
3.4社会角度护理医疗机构应举办相关的知识讲座或成立患者俱乐部,帮助入院患者与病友及时沟通,并定期邀请专家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鼓励家庭成员或亲朋好友定期探视患者,以此帮助晚期肺癌患者获得良好的社会**及病友、亲人的安慰。只有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才能从根本上克服恐惧绝望心理,保持积极乐观情绪。Willis认为,晚期肺癌患者家庭或临终关怀机构还可以让患者接触互联网,以获得健康资讯、病友**、**疼痛、便捷咨询,沟通交流。
医学伦理学论文2
【摘要】为了提高医学伦理学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实践课引入医学伦理学教学中。实践表明: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设置实践课的教学方法可提高学生学习医学伦理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医学伦理学理论的理解和记忆,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医学伦理学;教学方法;教学**
医学伦理学是研究医学道德的一门理论科学,同时它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强调用医德理论、医德原则指导医务人员的医德实践。所以,医学伦理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感,使学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的思想,同时带给学生一种现代的医学理念、科学的医学思想、全新的医学意识和良好的医学伦理思辩能力。使医学生不但能够遵从行医规范及行医准则,而且能够端正医学认知,启迪学生学习医学知识及指导医学实践。为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在2006年~2007年对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尝试性地进行了**,把实践课引入医学伦理学教学中。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以计划生育医学专业2003班、2004班作为实验对象。
2.方法
计划生育医学专业2003班采取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对照组),计划生育医学专业2004班采取课堂教学及实践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试验组),研究的具体方法是把医学伦理学的学习要求告诉学生,然后,在临床专业课程的临床见习时由带教老师简单讲解临床工作中的医学伦理问题,同时要求学生收集有关医学伦理的问题,结合这些问题,运用医学伦理学有关知识进行分析、讨论。对进行实验的两个班级进行了相同内容的测验,对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学生进行了教学方法的问卷**。
3.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二、结果
1.两组不同教学方法班级考试成绩对比分析
两组测验成绩对比分析表明,采取课堂教学及实践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试验组)的班级考试成绩比采取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对照组)的班级好,二个分数段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及P<0.05)。
2.两组不同教学方法班级对教学方法的评价
问卷**的结果表明,采取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对照组)与采取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试验组)的班级对教学方法的认同无明显差异。
三、讨论
医学伦理学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讲授,由于课时的限制及教师的专业限制(非医学专业教师),开设实践课相当困难,学生对学习医学伦理学课程的兴趣不大,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课堂的教学方法及**上都进行了一些**,如采取案例分析、专题辩论、角色互换法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方法的**改变了“满堂灌输”的枯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及主动性,对提高医学伦理学的教学效果有明显作用[1]。但是,医学伦理学的内容包括了医德理论、医德规范、医德实践和医德难题四部分,不同的章节、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均不同,如医德实践和医德难题部分,没有实践,学生对医学伦理问题的思考就不会深入,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也不利。这就要求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应该设置实践课。
在我们的教学尝试中,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对照组)与采用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试验组)的班级的测验成绩对比分析结果来看,尽管成绩在90分以上及60~69分这两个分数段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70~79分及80~89分这两个分数段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采用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试验组)的班级的学生成绩优于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对照组)班级的学生。在对教学方法的的评价结果看,“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容易掌握知识、培养了道德情感、对临床实践有帮助”等**内容,得到试验组学生认同的百分比与对照组学生认同的百分比,从两组的统计学结果看,两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是相同的。从两组测验成绩对比分析及问卷**的结果看,成绩对比有差异,问卷**无差异,这与我们的课堂教学方法采用的是案例分析、专题辩论等方法有关系。采取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入典型、真实的案例,引起学生的注意,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景,在老师的指引下,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由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再由老师根据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及解决情况作进一步的纠正、补充,同时传授与医学伦理学相关的概念及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原理,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理解及接受知识,强化了记忆,避免了抽象说教和空洞的议论。专题辩论主要是针对某一医学伦理问题进行分析及讨论,讨论前先把主题告诉学生,让学生做好准备,讨论主要由学生发言,不同的观点可**争辩,目的是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争辩中巩固理论知识,培养道德情感,也使老师从学生的辩论中发现教学及学生道德情感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案例分析、专题辩论这两种方法在医学伦理学教学实践中已证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及培养了学生的道德情感。采用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有了实践机会,能够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测验结果看,试验组对案例分析题及综合题解答的正确率比对照组高,说明了设置实践教学内容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教学问卷**的结果看,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性,主要原因是实践课的设置问题,尽管有了实践课,但我们的研究是在不增加课时的情况下,把实践内容依附在临床专业课程的见**进行的,教学效果会受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教学方法的认同方面两组教学方法无差异。
医学伦理学的内容包括医德理论、医德规范、医德实践和医德难题4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其特点,医德实践这部分内容实践性强,课堂上应用案例分析、角色互换法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对提高实践能力有一定帮助。但缺乏真实的情景、真实的案例对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冲击,对引起学生的注意方面也不够至于医德难题部分,由于是目前面临的有争议的伦理问题,还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这部分内容应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采取专题辩论或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分析、专题辩论的教学法在课程导入、引起学生的注意方面有其独到之处,而且能较好地激发学习兴趣,调动教学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但它与任何一种教学方法一样,也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转变,绝不意味着用一种方式代替另一种方式。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钱聚标,朱永湘,王华.医学伦理学教学方法的**与探索[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21(4):417.
医学伦理学论文3
1医学伦理学教育实施导师制的意义
1.1提高医学生个体医德素质
导师制最早源于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的教育实践,即本科生人学时被指定一位导师,人学后由该导师不断对其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为学生的学业及生活问题提供咨询。川医学伦理学教育中引人导师制,可以使师生间最大程度上实现面对面教育、心与心交流,导师的医德修养可以最大限度的影响学生、感召学生,对提高医学生的个体医德素质有直接帮助。
1.2提升医学伦理学教育效果
相对于整班授课教育和学分制教育,导师制中师生间“一对一”的**关系,更有利于架构师生间的情感桥梁,拉近师生距离。将导师制引人医学伦理学教育,凭借导师自身的伦理学教学及科研优势,为学生提供直接的学**的指导,引导学生全面学习伦理学知识、切实提高伦理学修养,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伦理学教育的实际教学效果。
1.3实现师生医德素质隐形传承
医学伦理学教育中聘用的导师应具有丰富的伦理学知识、高尚的师德、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健全的人格;导师通过扎实而有效的伦理学教学工作,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医学伦理学课程的学习。同时,日常学习中师生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导师的医德素质也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和医学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医德高尚的医药卫生人才,这就实现了医学伦理学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医学生对医学伦理学导师高尚医德的隐形传承。
2医学伦理学教育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主要难题
2.1导师数量不足
**来,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师资队伍也在逐年增加,但医学伦理学教学中师生比过低的问题却日益严峻,有些院校甚至低于1:30。不但如此,本来数量就不足的专业教师因为要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和科研工作,所以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川为此,本课题组随机抽取了潍坊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10位医学伦理学教师,通过访谈形式进行**研究,**显示,近5年来医学伦理学教学中师生比一直较低,且教师因教学、科研压力较大,精力有限,故对医学伦理学导师遴选的参与性不高。
2.2学生积极性不高
当前我国医学伦理学教育中,类似导师制的教学方式主要有三种:小组讨论、一对一交流、个别指导。针对这些形式,本课题组随机抽取了潍坊医学院临床学院的200名本科生进行**,共计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2份,通过分析回收问卷,获取的结果是:2013年4月一2014年4月期间,这三种形式的医学伦理学教师指导次数均十分有限,尤其是被导师个别指导学生仅占全部**学生的15.8%,且仅限于学生参与的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和临床医学相关竞赛的特别指导。**还发现,医学专业本科生尤其是低年级本科生,由于接触伦理学课程及科研项目有限,在小组讨论和一对一交流中很难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故其参与性不高。另外,被**者普遍反映:目前医学专业本科生参与医学伦理学教学的方式不够灵活,缺乏医学学术沙龙、医学网络设计应用、医学参观考察等形式新颖、实践性强的方式。
2.3缺乏考评和激励机制
由于医学伦理学师资普遍短缺,所以淘汰机制难以建立。此外,医学伦理学导师的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也急需建立,当前各高校对于已有的本科生导师的考评基本实行模糊化处理,尚未严格制定和实施具体量化考评办法,也未划定具体考评等级,激励机制更是十分薄弱,仅对本科生导师给予少数补贴或折算课时量计酬,激励效果不佳,致使一些导师指导本科生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
3医学伦理学教育实施导师制的可行性建议
3.1保障医学伦理学导师数量和质量,明确导师学业职责
当前医学伦理学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应从两方面着手解决:医学院校要合理确定医学专业招生规模,同时加大医学伦理学师资队伍的扩编和建设,促进医学伦理学教学中师生比例的优化;扩大医学伦理学导师的遴选范围,不只局限于医学伦理学教师,也可以选聘医学人文科学相近专业教师或临床医护人员。同时,为保证医学伦理学导师的高质量,必须在医学伦理学导师选拔上建立具体**,设定医学伦理学导师具体任职条件:导师要具有高尚的医德,严谨的治学精神,具有医学专业的较高职称或**,有一定的医学教育工作经历或医学临床经验等。
医学伦理学教育中本科生导师定位也必须清晰明确。医学伦理学导师应定位为学业导师,即导师主要对学生在校及医院实习期间的医学伦理学学习、科研、临床能力予以指导。对于教学中涉及的其他问题则应由学校其他部门和人员各司其职,负责处理。
3.2探索医学伦理学导师制实施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笔者认为提高医学本科生学习医学伦理学的积极性应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探索灵活多样、适合90后医学生特点的医学伦理学导师制参与方式,提高医学生参与兴趣。可以引入生活化的导师制参与方式,如开展“家庭休闲式”医学伦理学座谈、医学伦理学模拟会议、医学伦理学基地实地考察等,还可以引人网络化的导师制参与方式,如开展微博医学伦理学探讨、微信医学伦理学交流、医学伦理学网络征文等。另一方面,严格的**和考核也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医学伦理学课程应采用*时与期末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而且必须制定量化的指标,对学生的出勤管理要实行“缺勤有惩罚、全勤有奖励”,奖惩要具体、量化、细化,要有可操作性。
3.3实施医学伦理学导师能上能下管理,建立周期考评和奖励**
医学伦理学教学中引人的导师制必须引人竞争机制,实行能上能下管理,尤其是对于未能认真履职的导师必须予以淘汰,保障医学伦理学教学中导师队伍的高质量、高水准。另外,还要建立医学本科生导师年度考评**,对导师的考核与评价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方式,由导师、学生、学生工作部门、导师**小组等共同参评。对于考核优秀、认真履职的导师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同时与职称评定、绩效考核挂钩,提高优秀导师的待遇,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伦理学思考的论文3篇(扩展2)
——《伦理学》读后感3篇
《伦理学》读后感1
在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选择”一节主要隶属于第三卷“行为”这一章中。虽然亚里士多德对“选择”这一章节的文字描述并不多,但是笔者看来“选择”在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还是应予以其应得的地位与必要的重视。笔者认为亚里士多德大章篇幅的所描述的善、德性、勇敢、节制等美德品质都要落实到具体行为中来体现,而快乐与幸福也最终将归宿到人的现实生命与实践活动中。由此看来,“行为”这一卷不可忽视。虽然亚里士多德强调沉思在合乎德性的活动中的作用,认为沉思是最完美的活动,完善的幸福是某种沉思。然而沉思固然重要且深得亚里士多德的青睐,但关乎选择所引发的一系列具体活动,不管是心理活动也好,还是身体力行的行为也罢,我们同样不可忽视。所以,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基于选择所体现的行为活动是笔者所关注的,而由此引发的“选择与意愿行为”、“选择与考虑”、“选择与责任”的关系也是笔者试图从《尼克马可伦理学》中对此加以捋清与说明的。
一、选择与意愿行为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中,首页便出现了“选择”一词,即“每种技艺与研究,同样的,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其译者在注释中说道:“选择的意义为**选择的、有目的的活动。”由此我们可知,亚里士多德的选择概念同时包含着意图与能力以追求目的(善)的实践。但值得强调的是,在这种实践活动中,选择主要是对**和方法的选择,即在行为的时刻、在可能的范围中,对最能实现目的的**和使用这种**方式的选择。这种选择,由于不是直接对于目的(正如希望是直接对于目的的,而选择并非如此),其所包含的目的性意图已不是目的本身,而是从属性的目的性意图。
另一方面,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明确的说道:“选择显然是出于意愿的行为,但并非所有出于意愿的行为都是选择。”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我们愿意去做的事成为我们的选择,但选择并不完全等同于意愿行为。选择虽出于意愿,但又不能被自我意愿所**,因为选择仍需考虑到德性,德性意味着选择,好的选择同实践理性的德性——明智不可分离。因此,选择不能简单等同于欲望、怒气、希望以及某种意见。选择体现于有所取舍,正如孟子所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鱼与熊掌”、“生与义”都是我们出于意愿想要获得的,但是我们在两者之间必须要有所判断,有所抉择,有所割舍。哪种选项更符合我们的愿望,更合于我们内在的德性,我们便由衷的倾向于这种选项,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诉诸于我们自身的行为,这便是一种体现于现实的选择活动。同时,亚里士多德也承认“选择包含了逻各斯和思想,它的意思就是先于别的而选取某一事物。”即选择就是包含了在先考虑的意愿行为。
二、选择与考虑
选择不仅像知识与意见一样包含着逻各斯与理智,更重要的是包含着预先的考虑,所以,选择也是包含了在先考虑的意愿行为。首先,何为考虑?考虑即是考量、思虑。而亚里士多德在“考虑”一节中主要是对考虑的题材作出规定,即我们能够考虑的是对我们力所能及的事物的考虑,这是行为的始因。汉语里常说的“三思而后行”,其实这也体现出在先考虑对于自身行为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也说道:“考虑的对象也就是选择的对象,除非是选择的对象已经确定的……一个人如果已经把行为的始因归于自身,归于自身的那个主导的部分(逻各斯或理性),他也就不用再考虑该怎么做的问题了。因为,我们自身中作选择的也就是这个部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考虑其实是逻各斯或理性在我们思维中的外化形式,没有考虑其实也无逻各斯可言,我们的任何行为(包括选择)其实都离不开逻各斯的参与,我们的任何选择都要经过考虑的反复筛选,选择就是一种包含着在先考虑的意愿行为。
三、选择与责任
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主要在第三卷的“德性、恶与能力”这一节中出现了“责任”或“负责”一词,即“私人与立法者都惩罚和报复做坏事的人——除非那个人的行为是被迫的或出于他不能负责的无知的。”“所以在身体的恶之中,受到谴责的是由我们自己的原因造成的恶,而不是我们不能对之负责任的那些恶。”由此可知,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谈论“选择与责任”的关系首先关乎选择的性质问题,即选择是否是真正的出于意愿,违反意愿的行为是被迫的或出于无知的,被迫选择就无所谓责任可言,而自我主动选择的就有责任需要承担。而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无知”对于选择来说也是一种恶,“无知”在一定场合也要受到谴责,例如亚里士多德所举的“醉酒”之例,“如果一个人是应当对于他的无知负责任的,我们还要因这种无知本身而惩罚他。对于醉酒后肇事的人加倍刑量,因为肇事的始因在他自身:他无知的原因是他喝醉,而他本可以不喝醉。”所以无知在一定情况下也不能免去责任的担当,那种因疏忽的无知也是有罪的,我们也应当为之承担起我们的应有之责。
其实,涉及选择与责任的关系,我想我们更多要探讨的是选择与德性的关系,德性意味着以选择为条件或者做选择,按亚里士多德的看法,选择对于德性的获得,对于使活动完成得好至关重要。选择意味着在当下显得令我们愉悦而总体上有害的事物和本身有益于善的事物之间作出决定。在此意义下,选择常是一种困难的决定,但由此也凸显出“责任”之于“选择”的重要性。虽然我们可以出于自我意愿自觉能动的选择,但与此同时,我们更应在选择之前经过理性的思考,作出周全的考虑,作出合乎我们自身德性的选择,由此为善的目的所作出的选择,才能更好地承担起我们人之为人的责任。
在此,笔者只是围绕着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谈一谈对“选择”的浅显之见以及梳理一下《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三卷中围绕着“选择”而展开的“选择与意愿行为”、“选择与考虑”、“选择与责任”之间的关系。文末关于“选择与责任”的梳理,由于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并没有详细论述“责任”这一概念,所以笔者只是略微联系“选择与德性”从而试图给以“选择与责任”更好的说明,但至于其联系是否合理,以及“责任”到底在何种维度下得以展开,基于笔者的能力也难以论述清楚,所以这也是笔者读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所留下的一个疑问。
《伦理学》读后感2
斯宾诺莎是17世纪欧洲理性**哲学家的**,和同时期的其他哲学家相比,他更重视伦理学,致力于知识和伦理的结合,并且其一生都在践行自己的伦理学,所以斯宾诺莎是思想**、品德高尚的哲学家的榜样,同时斯宾诺莎的幸福成为精神幸福,就像柏拉图恋爱成为精神恋爱的代名词,所以斯宾诺莎的思想遗产主要就在其理性伦理学。
斯宾诺莎为了克服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设定了一个实体(自然或者神)来**身体和心灵,即把可广延的物质和可思想的心灵看作实体的两种属性,属性并且会以“样式”方式出现在具体事物当中;而人则分有物质和心灵两种属性,分别对应着人的身体和思想,思想的内在标志是真观念,主要表现为理性知识和直观知识,真观念没有对象,表现出清晰、真理、确定、必然、永恒等特征,其伦理学的追求就是用理性认识真观念,用真观念驾驭思想的其他样式(个别观念),“心灵一旦认识了这个真观念,则我们就可以明了真观念与其他表象之间的区别”,“若心灵愈能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则它就愈易于指导它自身,建立规则来辅助求知。如果心灵对自然法则的知识愈增加,则它就更易于抑制它自身使它不要驰骛于无用的东西”;思想还表现在个别事物的观念上,这观念主要有外在的物质或者身体引起,身体对于思想来说,除了身体的感触而引发的感性外,心灵可以说对身体一无所知,这种感性在知识上表现为意见或者想象,对个别事物的观念或者知识是有对象的,表现出模糊、不确定、意见、片面、偶然等特征,所以是理性要规整的对象,人对外在事物比如财富、荣誉和感官快乐的追求,使它们在人心灵产生的快乐、痛苦和情绪等都属于这类对象,这些由外在事物引其心灵的感性知识就是理性要**的对象。
首先,斯宾诺莎肯定了这些情感的意义,他用了数学的例子,数学中的负数和复数都是虚构的,相对于实数来说就是不存在的,但是如果没有负数和复数,数学推理将无法进行,所以情感对于理性来说必不可少。
其次,人生不可能一步就认识到真观念,需要一步步走向真观念,应该把对感官快乐、资财和荣誉得追求看作**而不是目的,看作达到人生至善目的过程中必须超越的阶段,超越感官快乐就是第一步,超越资财又是一步,超越荣誉又是一步,经过这逐级超越人才会认识到真正的善;“特别是当我确切认识到,如果把追求财富、荣誉、肉体享乐当作自身目的,而不把他们当作达到其他目的**,实在有百害而无一利时,则我的心灵便愈觉得沉静不为所动。但是,反之,如果只认对于财富、荣誉及快乐的追求为**而非目的,则它们就会受到一定的节制,这不但没有什么妨害,而且对于我们所以要把它们作为**去追求的那个目的的实现,也有很大的帮助,这一点我得便将加以适当的说明”。
最后,将获得财富、荣誉和感官快乐看作起点而不是终点,对其追求必须要做到节制和超越,即当你真正拥有财富的时候,而不把人生目的停留在此,而是超越它,经过这个阶段才能把求真当作人生最终目标;毕竟一个穷人说自己多么看不起财富,总让人有伪善的感觉,只有得到然后能放下这才算进步。
《伦理学》读后感3
斯宾诺莎生活的时代是理性**和经验**盛行的时期,那是一个相信“知识就是力量”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哲学家表现出来的“野心”比***还要大,他们把知识和理性推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这一方面是欧洲人对于中世纪宗教时代的一种反思,但是确实经过启蒙运动与理性经验**洗礼的欧洲人,变得更重视科学、知识和技术,使得资本**社会在近代短短两百多年取得成就远远大于过去两千年。对于直接从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的*来说,由于缺乏科学理性精神的长期洗礼,各种非科学现象在当代*社会总是层出不穷。
斯宾诺莎将人的各种追求协调起来,建立起一个包容的理性伦理学,其伦理学还具有很强的实践色彩,他一生就是在践行自己的伦理学,对金钱的需要只限于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不贪恋荣誉和**;他详细分析了人的各种情感,比如:快乐、痛苦、嫉妒、自卑、骄傲等,最终指出这些情感都只具有想象性,最有价值的生活是用知识和理性来滋养心灵,不是用感性来毁坏心灵,这符合那个时代精神。所以学习和研究斯宾诺莎伦理学,有助于使科学真正成为人们的信仰,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重知识的价值观,有助于人们形成符合时代需要的价值追求。
形成对科学知识的信仰需要一个长期过程,自*同志提出“**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后,国家越来越重视知识和创新。*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涛在《中·共**关于加强*的**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这对引领社会风尚的主流价值导向,进一步**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中·共****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民族前途命运。斯宾诺莎理性伦理学有利于落实上述的国家大政方针,有利于青年树立正确的三观,其思想在以下三方面促进青年进步:
第一,有助于遏制拜金**、享乐**等社会现象的蔓延。当前**集中解决的*、官·僚·主·义、享乐**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归根到得四·风产生的'根源就是对财富、荣誉**和感官快乐的过度追求;对青年来说,即使在思想上认识到对这些东西的追求不应该成为人生应该追求的最终目的,将来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并不一定按照这些认识原则来行为,但是就像斯宾诺莎的名言所描述的,“人对于情感的理解愈多,则我们愈能**情感,而心灵感受情感的痛苦也愈少”,人在**物欲方面的意志就会增强,理解本身就是进步。
第二,有助于形成崇尚科学、尊重知识的社会氛围。**文明经历理性和科学的洗礼,直到现在**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还处于领先地位,这与**人重视科学,很多人把追求真理作为人生目标的社会氛围是分不开的。*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使得*人思想还有封建社会的某些特征,整个社会求真的氛围还没有形成,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评价知识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使人认识到是否求得真理是社会发展和人生价值实现的最高标准。斯宾诺莎思想使人相信,追去真理会得到他人的诚服,而不是追求感官快乐带来的他人怨恨;追求真理会获得他人的敬重,而不是追求**带来的他人嫉妒;追求真理会收获真正稳定的幸福,而不是患得患失的财富感;总之,在斯宾诺莎的思想中树立对知识和真理的信仰是道德的最高标准。
第三,斯宾诺莎不是简单的否定对财富、荣誉和感官快乐的追求,而是把它们看作**而不是目的,这有助于我们协调人的世俗追求和崇高向往,这对青年人具有特殊的意义。当今*必须鼓励企业家精神,鼓励人们创造财富,要鼓励大学生去追求梦想,这梦想最主要的就是好生活,而好生活最重要的就是获得财富、荣誉和感官享受;虽然年轻人都需要经历这一阶段,但是年轻人不应该停留在这个阶段,人应该是为追求真理而求真,不是为了其他的东西而求真。所以斯宾诺莎在肯定青年追求世俗之梦的同时,为真理的追求留下空间,青年不可能立刻认识到知识真理的价值,但是随着其人生经历的丰富可能最终会认识到真理最值得去追求,过上最有价值的生活,“绝对遵循德性而行,在我们看来,不是别的,即在寻找自己的利益的基础上,以理性为指导,而行动、生活、保持自我的存在(此三者意义相同)”
伦理学思考的论文3篇(扩展3)
——医学伦理学试题3篇
医学伦理学试题1
一、A1型题
1、高科技在医学中应用所产生的伦理正效应集中体现在
A、使临床诊断质量不断提高
B、使医学目的及其道德本质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实现
C、使临床医疗质量不断提高
D、对医疗人员的医德素质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E、使医务人员必须面对许多新的医德问题
2、下列表述最能全面反映伦理学概念内涵的是
A、研究职业道德现象的科学
B、研究**道德现象的科学
C、研究道德现象的科学
D、研究婚姻家庭道德现象的科学
E、研究社会公德的科学
3、下列关于医学模式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生物医学模式是建立在近代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和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医学模式
B、生物医学模式认为任何一种疾病都可在器官、细胞或生物大分子上找到可测量的、形态的或化学的改变
C、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在本质上反映了医学道德的进步
D、生物医学模式对人类健康、疾病的认识是片面的,没有对医学起推动作用
E、20世纪下半叶开始,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医德意识现象
A、医德观念
B、医德情感
C、医德信念
D、医德意志
E、医德评价
5、医德实践的具体内容不包括
A、医德评价
B、医德规范体系
C、医德教育
D、医德修养
E、以上都不是
6、下列哪一项不是生命神圣论的局限性
A、有阶级性
B、有历史性
C、影响卫生资源的分配
D、只偏重于人口的数量
E、不能把人的自然素质同生命存在的价值相**
7、义务论的局限性表现不包括
A、忽视了动机与效果的**
B、忽视了对病人应尽义务与对他人、社会应尽义务的**
C、忽视了医患义务的双向性
D、忽视了公正,合理地分配卫生资源
E、以上都不是
8、当妊娠危及胎儿母亲的生命时,可允许行人工流产或引产,这符合
A、行善原则
B、不伤害原则
C、公正原则
D、尊重原则
E、自主原则
9、医患关系要做到真诚相处,最主要的是
A、关系**
B、尽职尽责
C、*等相待
D、互相尊重
E、互相信任
10、体现医患之间契约关系的有下列做法,但不包括
A、患者挂号看病
B、医生向患者作出应有承诺
C、先收费用然后给予检查处理
D、先签写手术协议然后实施手术
E、患者被迫送红包时保证不给医生宣扬
11、医患关系出现物化趋势的最主要原因
A、医生对物理、化学等检测诊断**的依赖性
B、医院分科越来越细,医生日益专科化
C、医患双方相互交流的机会减少
D、医生降低了对患者的.重视
E、医患交流中出现了屏障
12、不包含在医学伦理学有利原则之内的是
A、努力使病人受益
B、努力预防和减少难以避免的伤害
C、对利害得失全面权衡
D、造成有益伤害时主动积极赔偿
E、关心病人的客观利益和主观利益
13、医学伦理学的有利原则不包括
A、努力使患者受益
B、关于患者的客观利益和主观利益
C、选择受益最大,伤害最小的行动方案
D、努力预防或减少难以避免的伤害
E、把患者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14、医学伦理学原则不包括
A、公正原则
B、有利原则
C、不伤害原则
D、生命价值原则
E、尊重原则
15、从总的方面来说,患者享有的保密权有两大内容
A、为自己保密和向自己保密
B、疾病情况和治疗决策
C、躯体缺陷和心理活动
D、个人隐私和家庭隐私
E、不良诊断和不良预后
16、下面关于医务人员泄露医疗秘密,将会产生不良后果的表述,不包括
A、会引起社会某些人对患者的歧视
B、会使患者对医务人员产生不信任和恐惧感
C、会引起医患矛盾、家庭纠纷
D、会造成思者沉重心理负担,甚至引发**的严重后果
E、会酿成医疗差错事故
17、对医师有合理的个人利益的正确理解是
A、医师的个人利益都是天然合理的
B、医师的正当利益都应得到实现
C、医师的正当利益能够得医德的**
D、医师的正当利益必须无条件服从患者利益
E、医师的个人利益在伦理上是成问题的
18、关于临床科研实施中的`道德要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临床科研设计要建立在坚实的业务知识和统计学知识的基础上
B、要坚持科学的方法为指导,使之具有严格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C、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实验步骤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切实完成实验的数量和质量
D、客观分析综合实验所得的各种数据,既不能主观臆造,也不可任意去除实验中的任何阴性反应
E、有些科研课题的设计可以缺少对照组,可以不必遵循随机的原则
二、Bl型题
A、任何一种疾病都可找到形态的或化学的改变
B、从生物和社会结合上理解人的疾病和健康
C、不仅关心病人的躯体,而且关心病人的心理
D、实现了对病人的尊重
E、对健康、疾病的认识是片面的
19、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是
20、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到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要求临床医生
21、生物医学模式的基本点是
A、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医学人道**,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B、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C、救死扶伤,忠于职守;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一视同仁,*等对待;语言文明,*等待人;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互尊互学,团结协作
D、一视同仁,*等待人
E、不伤害,有利,公正,自主
22、我国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是
23、我国医学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24、我国医学伦理学的具体原则是
三、A2型题
25、某年轻女患者,自诉左侧**有硬结,到某医院外科诊治。在术中右侧**也作了****切片,检查结果为“乳腺瘤性肿瘤,伴有腺体增生”。虽然目前不是癌**,但是将来有癌变的可能性,医生决定将右侧**切除。术后患者及其家属认为,医生未经患者或其家属同意切除右侧**,要求追究医生的责任并要求赔偿。上述病例从伦理学上分析,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
A、该医生未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自行切除患者右侧**,损害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B、该医生为了防止右侧**癌变,切除右侧**的做法是正确的
C、该医生未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自行切除患者右侧**,是对患者的伤害,不符合无伤原则
D、患者及其家属的赔偿要求是无理的
E、以上说法都不对
医学伦理学试题及答案
1、B 2、C 3、D 4、E 5、B 6、E 7、D
8、B 9、E 10、E 11、A 12、D 13、E 14、D 15、A 16、E 17、C 18、E 19、B 20、C 21、A 22、A 23、C 24、E 25、A
伦理学思考的论文3篇(扩展4)
——思考与整合论文3篇
思考与整合论文1
摘 要: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风潮越刮越烈,炙手可热,因此引起不少教师和研究机构争相效仿。然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却并没有所谓的那么简单。因此,有必要淡化这种盲目热潮。应当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该整合什么,如何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复杂性,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和关键这三方面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课程整合;复杂性
信息技术与任何一门课程整合都不是指单纯地将技术与课程拼凑在一起,它需要对承载信息的技术的优缺点、课程目标、课程和教学设计、整合的教学过程等因素作充分的考察,将课程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育技术等很好地结合起来,发挥信息技术和课程的各自优势,以产生聚合效应的一个过程。一句话,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态,理解学生的行为模式,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一、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究竟应该整合什么,我国的教育技术专家有不少真知灼见。在实践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三大核心领域:第一,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类学习内容——信息技术课程。可以把整合理解为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任务与学科课程教学的目的、任务整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之中。在这里,信息技术本身就是学生的学习对象和目标。然而,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内容,无论是教材形式设计,还是教学方式都应该有一个新视角,应该在与其他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学习信息技术。学生也可以通过完成一项综合任务学习信息技术。很显然,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不仅学习了信息技术,提高了信息素养,而且促进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可以说,信息技术的角色既是学习目标又是学习工具,学生是通过信息技术课来学习信息技术的。第二,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学工具。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相整合,可以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和**融合到学科课程中,这是信息技术用于学科教学的最初形式。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可以改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信息技术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一条超时空的隧道,把网络上的和光盘里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呈现给学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广阔天地,提供了学习环境,增强了对学生思维兴奋点的刺激。第三,学生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认知工具。教师作为主体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学生同样也可以作为主体运用信息技术。学生掌握了必要的工具软件,就可以利用这些工具软件进行自主学习,以便更好地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
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三大功能(学习对象、教学工具与学习工具)**起来,共同服务于对课程各个方面的系统设计、处理和实施,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第一,应该在以网络和多**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第二,对课程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第三,利用信息技术使学习者改变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学习化社会的基本要求。为此,信息技术应该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改变,主要的变化在于从强迫式学习转换为自我要求的学习,从知识的并列性、片段性学习转换为融合性、关联性学习,从书桌上的学习转换为实践力、行动力的体验性学习,从以记忆为中心的学习转换为研讨学习方法的学习,从固有体系的学习转换为对应生活主题的学习。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复杂性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实施,需要我们加强对其整合过程复杂性的研究。了解整合过程中相互作用的要素和主体,协调处理好整合主体要素的相互关系,才能保证整合和实施的效果。我国教育技术专家李芒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复杂性主要来源于技术、人、资源和环境等四个层面。
(1)技术:信息技术应该理解为在教学过程中,用于对教学过程中传输的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传输的技术。
(2)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子系统的主体包括教学者、学习者和整合过程的**者。教学者作为知识信息的传授者和教学过程的**者,将会由于整合模式引起的教学过程的变化而产生新的角色转换,也会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需要不断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学习者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转变成更多地借助信息技术来进行学习和信息加工等。整合过程的**者就是整合过程需要得到相应技术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的**、实施等所涉及的人员。
(3)资源:资源包括一切有关教学的外在环节和内在环节,包括整合过程中所需的教学资源、学习资源和拓展资源等。
(4)环境:环境作为构成整合子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这样一个新生事物,我们的教学主管部门应该能给予更多的****和理论**,为整合过程的顺利实施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我国教育学家刘儒德认为,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需要以下六个方面的大胆实践:
(1)在学习理念上的整合。无论信息技术还是学科知识,都不仅仅是给学习者传递现成的知识、技能,而是要以学习者为主体,创设一定的环境,提供一定的任务、资源、工具和**,培养学习者自主建构知识、创造知识以及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2)在学习目标上的整合。无论是信息技术还是其他课程,其深层次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概括地说,包括五个方面:信息处理(获取、**、操作与评价)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创造能力、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社会交往与协作能力。
(3)在课程标准上的整合。在课程标准中,需要明确规定信息技术与各门课程之间的整合点,最好明确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与其他课程内容相关联的地方,或其他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相关联的地方。
(4)在学习内容及进度上的整合。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学习与学科知识学习都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两方面的发展过程要整合在一起。在进行整合实践时,需要考虑信息技术技能水*与学科知识水*之间的相互呼应与配合。
(5)在学习方式上的整合。教师要基于信息技术的潜力来设计新型的学习方式,同时还要把对信息技术技能的学习和应用考虑在教学之中。
(6)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活动、**的整合。
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分以下几个阶段逐步进行:
(1)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传统教学和目前大多数教学都属于此阶段:所有的教学都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教材或简单的课件内。信息技术的引入,只是在帮助教师减轻教学工作量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
(2)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教育者日益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设计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资源为中心、以学为中心,整个教学对资源是开放的,学生在学**一学科内的知识时可以获得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学生在占有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完成各种能力的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者。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 力、信息分析和加工能力、协作能力、探索和创新能力。
(3)全方位的课程整合。这个阶段的教育内容呈现多媒化、结构化、动态化和形象化。因此,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将成为主体,包括:信息获取、**、操作和评价的技能,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与他人合作和协作的能力。
另外,在课程整合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就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即或教师的信息技术水*越来越高也是如此。我们往往在追求技术***的同时忽视了教育的***,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淡化技术、强调应用,淡化纯技术或者纯理论的研究而注重科学研究。建设一支观念新、素养高、乐于创新的教师队伍是实现远程教育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核心问题。只有通过广大教师在一线教学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才能使人们感受到远程教育为教育事业发展带来的巨大飞跃。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遵循的原则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的关键是要把信息技术当作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等信息处理能力的认知工具。课程整合的条件就是信息化观念,使教师和学生都具备一种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自主学习态度和学习思维,能合理选择有效的技术工具,进行信息的获取、分析和综合。而课程整合的核心就是数字化学习,创设数字化学习条件,为更好地促进课程整合营造良好的数字化学习环境。
1.运用正确的教育理论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
我国教育技术专家南国农、何克抗都认为,现代学习理论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行为**对需要机械记忆的知识或具有操练和训练教学目标的学习有其合理成分。认知**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建构**提倡给学生提供建构理解所需要的环境和广阔的建构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式地学习。建构**较适合于不良结构领域的高级学习,而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正处在知识积累和思维发展阶段,他们的认知结构还比较简单,自主学习能力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还缺乏自制力,因此,教师的指导、传授及人格魅力的影响,就有着不可替代性。因此,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应用中,应该兼顾各种理论的合理成分,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及教学**等多种变量,灵活地运用理论并指导实践。
2.构建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技能为目标的教学新模式
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以信息技术作为教和学的工具,就要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突出学习过程和信息资源的设计。就要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整个学习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探索者和研究者,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逻辑分析讲授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要使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顺手、自然,最终达到用信息技术改善学习的目的,以期最大限度地取得预期学习效果。
3.根据学科的特点构建整合的教学模式
我国教育技术专家李芒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根据每个学科固有的知识结构和学科特点进行。如语言教学的一个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为此我们应该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出接近生活的真实的语境,提供给学生反复练习的机会。数学属于逻辑经验科学,重点应放在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可以通过给学生创设认知环境,让他们经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再由抽象思维到具体思维的思维过程,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建构。而物理学和化学,是与人们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学科,应注意学生的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亲自做实验的动手能力等。对那些需要观察自然现象或事物变化过程的知识,形象和直观的讲解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但对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来说,如果用计算机的模拟实验全部代替学生亲手实验,则违背了学科的特点,背离了培养动手能力的学科教学目标。据此我们认为,对于不同的学科,既有相同的整合原则,又应该根据学科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整合策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4.要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资源是指教学所需要的所有信息。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就难以改变,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无法实现。因此,教学资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关键。教师必须很好地整合各地的教学资源,减少盲目开发、重复开发,真正做到教学资源开发的有序、共享。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就是要求广大教师学会“拿来”,即学会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网上的已有资源,而不是要求所有教师都去开发多**素材或课件。只有当确实找不到教学所用的资源时,才有必要由教师自己去进行开发。
5.加强学生问题发现和解决的设计
情境性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思维与学习情境是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情境认知理论要求学习要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创设情境以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景。通过将教学任务情景化,包括不同情境的应用实例、有关的信息资料、解决问题的工具等,以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探索解决方案,通过体验、感悟完成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始终处于动态学习过程。同时,整合还需要合作学习的设计,以异质的方式组成合作团队,使每个学生多元化地、全面地理解内容。为此,整合要求创设*等**的合作氛围,设计有利于合作学习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保证有效合作学习。
6.注重学生参与整合体验的生态研究和设计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倡导能动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而且应该作为社会的主体积极主动地改变信息技术环境。学生通过整合的学习,具备根据实际情况自主性的、创造性的和负有责任感的行动能力。因此,整合应该为学生创设可以亲身体验的和可以进行活动的良好条件,整合的出发点应该是学生的实际生活,不断扩大学生与信息技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交流的可能性。同时,还要收集学生的各种需求意见,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改进方法,学生应该将自己的亲身经验带入整合的学习过程之中。课程整合要求教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知识的传授上,而是要转到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上来,为学生终身学习提供机遇和条件,把学生自我计划、自我管理、自主努力等元认知的认识和培养作为整合目标之一。
目前,很多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员已经积累了一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宝贵经验,但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漫长的、历尽艰辛的过程,需要我国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全体努力和不懈追求。我们应该明确和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需要根据外在条件和内在主体的不断变化,适时调整整合的内容和步骤以及相关的策略。因此在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时,我们应该以一种过程教育的眼光对待,重视诸多不确定性带来的整合过程的复杂性,保证这一系统的开放性和动态性,踏踏实实地对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一长期任务。
思考与整合论文2
摘 要:
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断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并不是简单的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而是要主动作为,将信息技术充分融入到课程**中。笔者试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
随着新课程**和信息化教育的不断推进,在中学新课标指导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于促进学科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意义重大。在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实践研究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中学教学中仍然处于尝试探索的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
1.1 过度重视课件,忽略教学过程
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时,必须要有较好的课件。因此这些教师在制作课件上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将教学的内容及过程通过课件的方式固定起来,将全部学习内容融入到了电子教案中。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只能局限于课件中,教师单调的讲解课件中的内容,学生必须一直盯着变化着的屏幕。教师过度重视课件,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更深层次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1.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模式化
以学生为课程中心,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问题,必须引起对教与学方式**的关注。从现阶段发展来看,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是大部分整合课程运用的学习策略,教师将一定网络资源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但是实际课程中,学生的探究活动并不多,很多时候依旧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的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并完成任务,其实并不是探究学习,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也不是合作学习。学生能否真正的在这些活动中有所收获,是需要教师深思的问题。
1.3 偏离教学内容、主体和目标
一方面教师固守课堂,将课件作为中心,并且课件上的内容也基本照搬教材,这种形式十分封闭。另一方面缺乏明确的教学目的,主旨不明。很多时候教师在让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时,即使学生花费了很多时间,也只是在做无用功,搜索了大量的无效信息,能够用于学习的资料相对较少。面对网络上大量的信息资源,学生一般会产生迷茫之感。因此,为防止这种情况,教师要认识到课堂核心是教学的主体和内容,必须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应资料,确保在课堂上学生知识面能够得到拓展。
2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
2.1 改善教师的教育观念
在教育领域和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势必会对传统教育观念带来冲击。因此,教师要重新对自身定位加以思考,调整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育思想,更好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将先进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中,能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不断加强研究学生的学习风格、学**点和学习愿望,努力让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得到满足,并加强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实行素质教育,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
2.2 加强对课程的研究
随着在中学教育中运用信息技术,让教学内容、教学**以及师生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从课程文化角度入手,主动研究改变课程结构的方法,比如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以及评价等。只有对这些进行深入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整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信息技术必须服务于课程,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实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信息技术的运用要重视其效果与目的,并非所有信息都能够在网上获得,很多传统技术同样也可获得相关信息,比如多**教学、录音带及录像带等,这些传统技术能够提升教学效益,让教学中的难点得到有效解决。
2.3 重视教师的培训
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态度和认识有着重要作用。在现实情况中,大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缺乏正确认识,不能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因此,学校要重视培养教师的整合能力,不仅要让教师提高认识,同时还要有效的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一般来说,教师的整合能力主要有以下几点:教学设计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及理论基础知识。只有教师真正在思想上引起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视,并将其正确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获得更好的效果。
3 结 语
总之,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课程是其核心,信息技术仅仅起着辅助作用。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是整合的关键所在。因此,中学教师要加强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大量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并加以创新,帮助学生有效的进行学习,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张景川.浅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方向[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xx(19):247-248.
[2]王文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我见[J].学周刊,20xx(4):94.
思考与整合论文3
摘 要:
**外研究现状 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医学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为此,**多所医学院校在很多年以前就已经开始了课程整合教学**。**来,随着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进一步转变,课程整合也已成为**医学院校教学**的热点。
关键词:文学论文发表-文史哲地理历史化学物理语**文投稿
1.**外研究现状
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医学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为此,**多所医学院校在很多年以前就已经开始了课程整合教学**。**来,随着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进一步转变,课程整合也已成为**医学院校教学**的热点。
1.1**医学课程整合概况。
1952年,**西储大学医学院就提出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学习(Organ2systemBasedLearning,OBL)模式”,按器官系统、形态与功能重新组合课程,以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使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1]。1985年,**大学医学院采用“新途径”课程**方案,提出了基于问题的案例式教学和师生互动的小组讨论式教学,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教育,更注重医患关系处理教育。这项**让学生减少了死记硬背,增加了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还使学生在临床上处理有心理或精神问题的病人时更有信心。20xx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开始进行课程整合**,这一**使学生对同一医学领域的知识逐步深入学习,并且更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更早的接触临床。20xx年,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中最著名的学院之一巴兹伦敦医学与牙科学院构建了由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卫生保健职业训练和增插学位课程4部分组成的新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PBL案例式学习。该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由六个系统的疾病整合课程组成。这种整合不同于传统的“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学习(Organ2systemBasedLearning,OBL)模式”,值得学习和借鉴。
1.2**医学院校课程整合现状
**医学院校医学课程整合开展较晚,覆盖面相对较小,其中以北大医学部、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几所院校较为典型。**大学医学部将基础医学中的形态与机能课程分别融合,临床课程自行融合,最终使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学术研究密切联系在一起。这项**使大部分学生更早接触到科研,大约10%的学生能完成“MD+PhD”培养。此外,北大医学部还专门成立了人文研究院,以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20xx年,浙江大学医学院对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体系进行了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从疾病到治疗药物的整体**,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让医学生按照人体系统逐步学习基础医学知识[2]。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课程整合以基础医学和预防医学课程为重点,注重通识教育、加强科研能力培养、**教学方法和增强全程预防医学教育等,建立了与国际医学教育标准相接轨的课程体系。
2.进行医学类课程整合是必然趋势
随着医学教育观念和模式的转变,各个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课程整合成为培养适应创新性、应用性、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必然趋势。
2.1医学教育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驱动了**医学课程整合。
传统的医学教育观念注重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把学生当做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学到的是死知识,掌握的是没有创新的技能。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与医学技术的进步,学科的进一步细化,人类的医学教育观念不断转变,对医学目的及健康观念的认识也逐步理性化。促进和提高全民的健康,保持人体的动态*衡,提高生活质量取代单纯的追求消灭疾病和征服**逐步成为新的医学目的。而健康的标准则包涵了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等多方面的良好状况,不再仅仅是没有疾病,并且把减少预防疾病、治愈照料等与治疗疾病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
古代的医学模式主要是神明模式和自然哲学模式。而现代医学起源于生物医学模式,从纯生物学角度研究宿主、环境和病因三大因素的动态*衡。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疾病谱的变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原有医学模式的不足。1977年,恩格尔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该模式恢复了心理社会因素在医学研究系统中应有的位置,更加准确的肯定了生物因素的含义和生物医学的价值,并且全方位探求影响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因果关系,为现代医学开拓了广阔的空间,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拓展了医学的境界。强调关心病人,关注社会,注重技术与服务的共同提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与*传统医学有趋于一致之处,提示了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
由于上述两个方面的转变,医学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发展成为必然,而现代医学教育除了要增设心理、社会等方面的课程,还要让学生学会多学科、多技能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整合运用。要实现这样的发展,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课程整合。
2.2学科的发展和教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院校课程整合提出了要求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医学模式的更新,疾病谱的改变,学科的发展目前呈现大分化、大综合两种趋势。人类对医学目的和健康观理性认识的进化与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医学学科的发展不断向着分科化、精细化演变。学科的大分化必然导致以还原论建立的分科教学模式必须存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宏观到微观再到超微的去了解和掌握一系列相应的学科知识。但是,医学学科各个分支学科的绝对分离又不利于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目的的实现。因此,学科大综合的发展趋势和学科整体论、系统论的出现也使课程整合成为必然。在上述情况下,学科大分化使医学生需要掌握的学科不断增加,学科的大综合又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整体观,而学生学习的时间又有限。怎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既能熟练运用还原论方法去认识影响人体健康的各种微观因素又能从整体出发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造福人类的高素质人才呢,唯一的方法就是课程整合。更重要的是,只有课程整合才能体现医学及其发展趋势的特点。至于怎样处理课程整合与分科发展的关系,怎样使整合课程和分科课程互相渗透融合则需要各个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
由**大学医学院首创的Problem-Based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多学科的综合课程取代单一学科的课程、采用小组讨论模式、注重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记忆、理解、运用与课程内容/专业相关的知识,它使实践和研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融为一体,并为一系列重要的学习目标提供了一种融合的机制,目前该模式被各个大学广泛推广使用。这种打破传统课堂讲授为主的PBL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使课程整合成为必然。
2.3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转变使医学课程整合成为必然
现代医学人才需要多学科知识和群体健康的思维方式与能力,除了医学科学知识、医学技能的培养外更应加强人文素养、社会医学、医疗保障、卫生法学、卫生**学等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新医学模式和医学目的所赋予的新时期医生的社会使命,与医学科学的发展相适应。因此,课程整合成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的首要途径。
医学教育联合会提出的“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内容包括: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沟通技能、群体保健、信息管理、批评性思维等7个领域、60个具体标准。明确的表明了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标准。要着重强调医生的职业价值、群体保健和预防观念、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以及预防与治疗的**。这也充分印证了从医学人才培养的角度医学整合的必要性与意义。
3.**普通本科医学院校课程整合的主要困难及解决途径
医学课程整合在我国综合性重点大学已开展多年,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培养出了一批知识丰富、技术过硬并且综合素质高的医学生。但随着医学教育**的深入,也暴露出课程整合在地方性普通本科医学院校难以实施的一些问题,我们必须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医学教育得到整体性、实质性的提高,也才能使广大民众更多的受益。
3.1深入学习、转变观念,解决课程整合的认识问题。
作为服务于大众的医学教育,必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而医学教育则应当着力于为医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框架和学习层次,关注个体多样性,为医学生创造**宽松,有利于个性化发展的学习、研究环境[1]。因此,纵观我国医学院校在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进行的课程整合**,不管是按照人体系统逐一学习基础医学知识,或者是紧紧围绕培养目标来规划和实施整合课程,强**学始终要紧扣毕业生应达到的培养目标来进行的以“结果为导向”的课程整合设计理念,还是按系统整合课程内容,强调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是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服务环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大众,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来进行的。而作为地方性普通本科医学院校,受由来已久的传统分科教学模式影响,大多对课程整合的认识不到位,更缺乏对这方面的深入研究,也正因为如此提高对课程整合的认识,转变观念成为普通本科医学院校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大众化教育
3.2结合实际,聘请专家,解决整合方案的设计问题
**综合性医学院校大多已经进行了课程整合的探索与实践,虽说各自整合的理念不同,或者即便有相同的理念在具体实践中的方案也有所不同,但大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作为资源有限的地方普通本科医学院校,由于长期的受传统观念影响和客观条件限制,没有对医学课程整合进行深入的研究,大多数此类院校都缺乏课程整合的教育专家,因此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聘请这方面的资深教育专家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做好顶层设计,再挑选骨干深入调研、充分论证为完善具体的实施方案打好基础。所谓做好顶层设计就是要做到理念一致,功能协调、结构**、资源共享等从全局视觉出发,对课程整合的各个层次、要素进行统筹考虑。
3.3大胆尝试、打破传统,解决教学**形式问题
**医学院校普遍采用的是院系、教研室的设置,没有跨学科设置的结构。一旦开始进行课程整合,就必须从教学**的设置上进行大胆的尝试,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形式,建立与课程整合相适应的教学**为**功能服务。例如:**筑波大学和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它们在进行课程整合的同时,对教学**结构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两校都不设院系、教研室,而是设置跨学科的学群。就筑波大学而言,学群下设学类,学类下才设专业。每个学群必须包括人文、社会、自然等多个领域。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共设有两个一级学群:理工科学群、人文和社会学学群。理工科学群下设:生物科学学群、化学和分子科学学群、工程学和应用科学学群、数学和物理科学学群等等多个二级学群;人文和社会学学群下设亚非研究学群、文化与社区研究学群、英美研究学群、欧洲研究学群、社会学学群等多个二级学群。二级学群下设学科及整合课程。我国一些医药院校也进行着一些尝试。一些学校尝试在科研工作中推行学术带头人制或课题组长制,在教学工作中试行课程组负责人制而且把许多实验室合并为“机能实验室”和“结构实验室”,甚至干脆合并成一个实验中心。虽然有一定困难,但是不妨一试。既然课程整合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结构,那么就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为**功能服务。
3.4优化绩效评估机制,解决师资问题
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分科传授教学模式下,只需要教师掌握本门学科的系统知识就可以承担教学任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在备好课的基础上,不用对课堂教学进行过多的设计,凭着教学课件甚至一支粉笔就能完成教学任务。这种单一的教学**和死板的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今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需求。整合课程对师资素质的要求相对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多学科的知识结构,还要有整体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搞好整合课程的教学就必须培养博学的教师,并且要实现教师从当前对某学科的精专,向系统(疾病系统或者器官系统)的精专转变。改进原有的重精专、轻博学、重科研、轻教学的绩效评估机制,否则,教师对拓宽知识面的学习将失去动力。因此,高校教师的评价内容应尽量涵盖影响教师工作绩效的多种因素,例如教师的敬业精神、工作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团队精神这些不易量化又对学生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以及课程本身的特性、学科特点、学生规模、教学条件等背景因素都应纳入评价的视野,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在共性指标的基础上选取若干有价值的教师个性化要求,以使评价更驱科学化,达到有效发挥教师主动积极性以及创造性的目的。这样即提高了教师的自身水*又培养了学生的全面素质。此外,我们在对高校教师进行评价时要兼顾定性和定量评价,缺一不可。研究显示,评价结果的反馈可以对教师的心理状况进行调节,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和改进。同时也要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建立良性循环的评价*台以促进教师对评价的理解和激发教师积极参与评价的主动性。整合课程不仅需要每一位教师拓宽知识面,而且需要教学组成员之间的密切合作。因此,增加对教学组成员之间合作效果的评价也应作为绩效评估体系中的重要项目,否则教学中的合作很难进行,课程整合也只能停留于表面。
3.5完善成绩评定**,解决质量保证问题。
为了保证课程整合后的教学效果,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跟踪和检查,必须引入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机制,进一步完善成绩评定**。所谓形成性评价就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评价活动本身的效果,调节活动过程,保证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评价。它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是为指导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而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结果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的评价。它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少数优秀学生,而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它是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的。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双向活动,一方面可为学生个人提供有益的反馈,另一方面可为教师教学提供有用的资料,有利于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合作,帮助学生进步。形成性评价重视从学生的日常表现中提取信息,通过收集学生日常学习的情况,包括学生课堂参与活动的情况、合作精神、课后运用等,以及课堂教学的信息,帮助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要,以便教师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素质教育,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改进课程考核方式和方法的重要措施;是科学测评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为切实做好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教学过程的监管,深化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提高教学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作伯.我国现行考试**公*性的缺失与完善.西北人口.J.20xx.(1):121-124.
[2]陈作伯.考试公*性**分析.甘肃高师学报.J.20xx.(1):54-57。
[3]黄光扬.关于基础教育考试评价**若干问题的探讨.
[4]冯泽永.医学院校的课程整.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xx;(2)。
[5]黄睿彦等.优化高等医学教育课程体系的探索与思考.医学教育探索20xx(11)。
[6]程现昆等.以创新教育理念构建医学本科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高等医学教育20xx(6)。
伦理学思考的论文3篇(扩展5)
——共享单车引发的思考议论文3篇
共享单车引发的思考议论文1
共享单车遭破坏?治安跟进不就得了!没那么简单:其一,破坏公共设施**,轻则有行政处罚,重则有刑法介入,但共享单车不是公共设施,所有权明确,没有报案就没有立案,更不可能处罚;其二,运营商可以选择报案,但共享单车价值低,要构成盗窃罪等不够标准,报案不一定是最佳选择;其三,人为破坏的原因极其复杂,单车使用者不一定就是破坏者,“活捉”责任人无异于大海捞针,要做到精确打击,规制成本太大了。
如果治理层面都颇感为难,那么寄望于对单车的爱惜使用,则基本上更无可能。虽然行为最后都表现为破坏,但心理诱因可以说千奇百怪:有黑车觉得单车抢生意,也有人就是纯粹看不惯,有的人可能是图个乐,还有人就是拿它撒气。举例说,上海有个人连把三辆摩拜扔进***,当事人的理由是觉得车里有芯片,不安全;广州有扔车进**的例子,理由是喝酒之后图个好玩;还有人想把单车占为己有,竟然在座位上放针……凡此种种,要规制更无从下手。
对此,“素质论”是常用总结,但素质太抽象,没有抓住实质问题。关键在哪里?共享单车的模式问题。虽然名曰“共享”,但它确切来说是租赁经济,特点是使用者和所有者分离。来区分几种情况:
1、如果你就是车主,你很难对爱车拳打脚踢;
2、假如你坐一辆专车,司机作为车主盯住你,你恐怕难起破坏之心;
3、但如果你仅仅在租赁和使用一辆单车,车主完全没有在盯你,你有什么理由要特别爱惜它?
可见,共享单车产权和责任分离的状态,导致了很多人对它不怀好意。
既然如此,对症下药就是了,药方就是在研发和设计上多下功夫。摩拜的例子有**性,要把产品设计成“防止所有意外情况”,二维码特别设计,你就刮不花;轮胎实心,你就无法扎带;极简化设计,你一个零件都拆不下;车子极其笨重,你想拿去卖都搬不走。再说价值性,一代摩拜单车的成本到了6000元,你敢破坏这样的车子够不够立案标准,当然够!上海就有判例,某市民觉得摩拜“高大上”就搬回家,结果被判了三个月。
同样,共享单车还存在**驾驶和停放的问题,很多人觉得停哪就停哪,想冲红灯就冲红灯,原因太清楚不过——不必为这些行为负责嘛!因此,解决违停和驾驶的问题,也需要针对性施策,大体原则是要把责任明确给租赁人。怎么明确?关键还是在*台这里,通过设计信用分规则、举报机制等,记录租赁人的信用状况,对不守规则的人给予惩戒。如此,抓住单车研发、规则设计这个主体框架,单车破坏率将有效缩减。
由上观之,单车破坏行为至少涉及三个层面:在使用层面上,多数人不够精细化;在治理层面上,具有较大规制成本;在设计层面上,给了破坏者可乘之机。因此,需要三位一体来应对乱象:在使用问题上,把责任明确给使用人,引导使用规范化;在治理问题上,对一些**性破坏行为报案,以儆效尤;更重要的.是在研发和设计上发力,把潜在问题消灭于无形之中。
伦理学思考的论文3篇(扩展6)
——初中学会思考议论文3篇
初中学会思考议论文1
成长让我们学会了思考,让我们开始体味人生,了解社会,增长学识,展望未来。而成长的意义绝不仅仅在此,成长让我们长大,成熟,学会了珍惜。
珍惜一本书,珍惜一句鼓励,珍惜一次磨练,珍惜一位好友,珍惜晨曦,珍惜黄昏。
珍惜一堂课,一堂也许了无生趣的课,因为错过了就不会再有,错过了这堂课也许就错过了将会影响一生的箴言,警句;错过了给你启发,给你鼓励,给***的良师,益友。
珍惜每次失败的经历,失败不意味结束。失败是下次成功的开始,是指引成功的灯塔。
珍惜每位值得崇拜的偶像,记住他的歌,他的话,他的诽闻,他的大红大紫,他的隐退,他的复出,他的人生浮沉。用他的曾经见证我们曾经飞扬的青春。
珍惜和好友一起去看流星雨的机会,流星雨稀有,好友珍贵,拥有这样的机会会让人倍加感动,难忘。
珍惜每位良师,他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指导你的发展,他用谆谆教导规劝着你的言行,他用像对自己孩子的关心关爱着你的成长,成熟,失败,挫折。遇**是你人生的幸运,错过了是你人生的不幸。
珍惜与同学的点滴相处。也许毕业后的分别就是你与他,她的最后一次分别,你再也没有机会和他,她谈天说地,逛街,淘碟,买衣,看电影,打八十分;再也没机会和他,她欣赏美女帅哥,艳羡飞驰而过的奔驰,宝马;再也没有机会和他,她为一个论题争论的面红耳赤;再也没有机会与他,她分享彼此心中的秘密。而随着时间的流失,记忆会渐渐磨灭,那时美好的感觉却永远存留心中,让你回味一生,渴望一生。
珍惜与爸爸妈妈相聚的点滴时间,珍惜能够孝顺爸爸妈**宝贵机会,不要在喂他们吃药时才想起我们的年华流逝,爸爸妈妈身体的每况愈下;才不会哭泣爸爸妈**体弱多病,才不会自责错过了孝顺爸爸妈**机会,才不会后悔错失了与爸爸妈妈相聚,共享天伦之乐的时间。而时间的错过,是永远的错过。再也不会重来的错过。
只有珍惜,才不会错过人生最华美的时刻,人生最精彩的经历;才不会因为错过而后悔,而流泪,而自责。
学会珍惜吧,好过老时后悔,抱憾终生。
初中学会思考议论文2
多彩的世界带给了我们无限的思考,每次思考都是一次进步,每次思考使我们渐渐走向成熟。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又学会了思考,思考使我们的思维更加严密。
真理是千差万别的,它上到时天文地理,下到时生活百态,但获得真理的方法始终唯一,那就是思考。学习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知识的繁多,要求我们要善于思考来代替死记硬背。人们之间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思维的差别,思考方式的差别。思维决定了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态度,思考的质量又决定了人格的高低,成就的大小。
因此思考是人类最具价值的东西。因此在复杂的社会群体中,我们要冷静思考,用理性去观察社会,去思考人生。渐渐的我们就能征服世界。法国科学家、哲学家笛卡儿在朦胧的睡梦中醒来后,仿佛在梦中得到什么启示般,在纸上写下几个字——“我思故我在”。
笛卡儿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甚至于自己的存在,却在这一天如梦初醒地道破天机:思考着的人才是活着的。
也许可以说,生活不是需不需要思考,而是说,思考,是生活的前提条件,但也许很多人没意识到,那我只好拿前者来说了。
人从呱呱落地就学会思考,但他们不会表达出来。他们会思考,他们从何而来,这个世界从何而来?随年龄渐渐地增长,他们需要思考的问题理应越来越多,但有一部分物质生活的`思考被父母包办解答了,一部分精神生活的思考被父母和别的长辈阻止了。由于思考的问题越来越少,他们渐渐“长大”,或相对于婴幼儿时期来说,他们渐渐衰老,因为他们的思想已不再象孩童时期那般活跃。
物质生活上的思考,大多数人还是有的,思考每天的茶米油盐,思考和上下级的关系,思考与父母小孩的相处,思考如何赚多点钱,思考…这些“身外之物”的思考是生存之本,但这是生存,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动物也会“思考”,但它们不会“生活”。
精神生活上的思考,大多数人没有,有的也只是寄托于某种宗教或某一哲学**,于是那些哲学家的思想活下来了,那些哲学家活下来了,但这些人却在历史中转眼即逝,他们没有去思考,他们不知道来到这世间的意义是生活,是来感知自己生命的意义,就象去看一场电影后回家写观后感一样。来到这世间就象来到一个电影片场,自己既是演员,又是旁观者。
生存是来到世间的任务,思考才是目的。没有思考,生活怎会完整?
初中学会思考议论文3
人生总在日升月落中一晃而过了许多岁月,我们都学过和时间赛跑,可是我们都赛不过时间。匆匆那些年我们记下了童年,却忘了那是一个怎样的开始,更多的是怎样用你的时间去缅怀那些我们曾一起逝去的青春。
穿过走廊,走过同样熟悉又陌生的班级,是否还记得那些已发生的故事。看着操场上那一个个狂奔的生命,都在挥洒着他们那青春的汗水,是否你也感叹过年轻就是好。**在旗台上迎风飞舞,是否又让你想起每个星期一早上的那首运动员进行曲呢?还是你还在为你遗失的那一年而雀跃,你确实应该雀跃因为你有了新的班级,新的同学,新的老师,所有一切都是新的包括新的开始,因为你就是一个彻头彻尾喜新厌旧的人。
想,我是该好好的去想想了。如果我放弃童年,我的未来又从哪里开始,我的世界会不会就此成为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的人呢?我不知道!我一直以为放弃童真,学会冷漠那就是成熟,孰不知那是多么幼稚的想法。人生本来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每一个过程也许我们犯过错后悔过,但那就是成长。因为谁也不能保证谁能不犯错,我们只要在那错了的基础把它做好来就行了。
开学了也许你还在叛逆,也许你突然长大了。现在的你是不是敢站在你爸爸的面前和他直视了,也学会了和你的妈妈吵架了。这些看似叛逆的结果,其实也是你成长的证明。人本来就是一个很矛盾的综合体,很多事看着可能会是一个很坏的结果可事实并不一定就是一个很坏的结果。这告诉我们看事情不能单看事物的表面,也要认真的去思考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
我是一个很不喜欢思考的人因为那样会让自己绕进了一个死胡同里面,很多事情看不开越想你就会陷得越深。如果你一直在想着未来前景和未来压力,那么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你会更有压力的,这种压力用一颗蛋来说从内打破和从外打破结果是不一样的,从内打破那是一个新生命,而从外打破也许它会成为一颗煎蛋。
思考只是让你想出一个结果,并不是让你越想越多可能与不可能的事情。学会正确的思考,才更有利于你的成长。
伦理学思考的论文3篇(扩展7)
——护理伦理学心得体会 (菁选3篇)
护理伦理学心得体会1
“余谨于上帝及公众前宣誓,愿吾一生纯洁忠诚服务,勿为有损无益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当尽予力以增高吾职业之程度,凡服务时所知所闻之个人私事及一切家务均当谨守秘密,予将以忠诚勉助医生行事,并专心致志以注意授予护理者之幸福。”——弗洛伦斯·南丁格尔与上天的誓约护理学和护理实践是卫生保健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它们与医学和医疗实践一样,要遵循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生命伦理学是在跨学科和跨文化条件下应用伦理学方法探讨生命科学和卫生保健中的伦理问题的一门学科。
在大学这门课的开设很有必要,大学老师的生动讲述和丰富的案例分析让我受益匪浅,我觉得应该把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指导自己现在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中,这才是学习这门课的意义之所在吧!
首先是有利原则;卫生保健工作应该维护和促进病人的健康、利益和福利。有利原则包括“不伤害”的反面义务(不应该做的事),和“确有助益”的正面义务(应该做的事)。“不伤害”是指不给病人带来本来完全可以避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损害、疾病甚至**。但仅仅做到“不伤害”是不够的。医/护患关系不是像顾客与售货员那样的陌生人关系,在这种陌生人关系中双方主要是反面义务。但医/护患关系不同。因为医/护患之间在掌握医学/护理知识上的不*等,病人处于脆弱和依赖的地位,医护人员有许多正面义务,即应该帮助病人治疗或治愈疾病,恢复健康,避免过早的**,**或缓解症状,**或减轻疼痛。简言之,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是有利于病人的正面义务。
然后是尊重原则;尊重病人的自*、知情同意权、保密权和隐私权。有行为能力的人是有理性的人,涉及个人的问题,例如健康、生命以至结婚、生育、避孕方法的选择等由个人作出决定,对自己的行动负责。由于我国的社会文化特点,在许多情况下病人及其家庭联系密切,医疗决策往往通过医生、病人、家属之间的协商作出,而最后决策者往往是病人及其家属。另一方面,对于某些疾病,有关病人的治疗方案也往往与病人的配偶和家庭密切有关,这种协商更为重要。为了维护病人利益及尊重他们的自*,在有关治疗方案上医生有义务取得他们的知情同意。实行知情同意是一个在医生与病人(有时包括病人家属)之间相互交流、协商,有时包括耐心说服的过程。这个过程完成得好,能够维护病人的利益,尊重病人的自*,同时也有利于医生履行他的责任,促进医患关系。医护人员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病人的隐私。隐私包括两方面:一是病人的身体,另一是有关病人的机密的信息。保护隐私也有两方面。其一,医生检查病人身体必须得到病人的同意,如果女病人不允许男医生检查身体,应该更换女医生去检查;同时检查病人身体不允许除检查必需的医务人员以外的他人在场旁观。医生对他所知道的病人身体的情况应该保密。其二,病人有些机密信息,往往与性有关。在涉及这样一些个人隐私问题上,医生也应该为病人保密。不尊重隐私,泄漏病人身体或信息的秘密会伤害病人及其家庭,也会损害医患关系。
还有就是公*原则;对病人应该公*对待,不分性别、年龄、肤色、种族、身体状况、经济状况或地位高低,决不能进行歧视。古代大医家孙思邈说:“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最后是互助原则;每个人都生活在与其他人的关系之中。他必须与其他人团结互助,他自己才能够生存发展,社会各成员才能和睦共处,社会才能稳定发展。个人、集体、社会的利益要兼顾,这一代人的利益与下一代、或未来世代的人的利益要兼顾。尤其是医疗卫生资源有限,即使在同一病房,不同的医护人员和不同的病人都应该互相照顾、互相帮助。
这门课具体的伦理学意义我的体会如下;护理学主要是涉及护患之间关怀照顾关系的一种活动导致护理学者进行定性研究,使用人类科学方法论。那些发现强调经验理性科学过于局限的护理学者认为应该扩展知识概念。仅仅依靠科学知识对护理学是不够的。其二是对公正的追求。哲学长期以来关注人类的**,哲学也将会帮助护士们从长期处于弱势的地位摆脱出来。那些对受医生和医院管理人员**已经感到不耐烦的护士们正在寻找更大的个人和专业的自主性。这种要求得到女性**者的**。因此护士们对知识、公正、身份、伦理学的追求使得哲学与伦理学的关系密切起来。
必须探讨护理伦理学的哲学前提,才能使我们了解护理伦理学是什么样的学科,它与医学伦理学等其他学科具有什么样的关系等。对护理学和护士身份的探究受以下因素的推动。其一,护理教育逐渐从医院转向大学,许多大学设立了护理系或护理学院,在其中工作的护理学者开始探讨护理学到底是什么。其二,在护理学内部发生的变化,例如在监护中心(ICU)工作的护士在关怀照顾病人时越来越多地在没有医生具体指令的情况下作出决定,于是对由医生和医院管理人员直接**护理保健的传统提出了质疑,鼓励了护士为护理学寻找**的身份。其三,以争取男女*等**为目标的女性**者指出,社会以及卫生保健体制贬低关怀照顾,抬高治疗、手术,增强了护士们成为自主的专业人员的决心。
虽然我们现在身处校园,但我们应该放眼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关注医药行业动态,培养自己的职业情操和学习掌握扎实的护理技能。
伦理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善恶问题。伦理学作为向善之学,主要是要求我们形成趋善向善的自觉意识,热爱护理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具有为人类健康服务的敬业精神。加强伦理教育能够有效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护患关系是护理伦理学中的核心内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对护士素质的基本要求。患者在医院接受诊治期间,接触最多的是护士。护士的举止和言行都会对患者造成影响,护士的良好素质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根本保证。加强护理伦理教育,有助于护理人员认识职业价值,坚定职业信念,转化执业方式,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在对服务的不断探索与创新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理伦理学心得体会2
提起护士,人们脑海中总会浮现出白衣飘飘、温婉可人的女性形象。电视上面的护士也个个年轻漂亮,高翘的燕尾帽,整洁的束腰白大褂,洁白的护士鞋,容光焕发,身轻如燕的穿梭在病房里。美得不得了。
直到现在自己从事这个行业,眨眼也四个月过去了,现实没有电视里那么的美好,我真切地了解到工作和实习之间存在的差别,工作中的苦与乐,背后的艰难、辛苦。知道了护理工作除了需要一颗主动学习的心,还需要更多的主动付出,更多的责任心,更多的与周围环境的融入,掌握更多的知识。
刚进入病房的.时候,总有一种茫然的感觉,对于护理的工作处于比较陌生的状态。看着其他护士们忙碌的身影,有着良好的各项操作技能及各种护理工作能力,能从容流水的回答产妇的一切疑惑。羡慕、崇拜、同时也有点不安胆怯,反问了自己,我真的可以做到和他们一样好吗?我真的可以胜任这份工作吗?
病区里的都是孕妇,有来生宝宝的,有来安胎的,这是一个充满爱的科室,我们的工作就是守护、迎接这些新生命安全地诞生。听起来非常的伟大,同时我们的压力也不小。妈妈需要保证安全,宝宝也需要保证安全。可是宝宝是摸得着,看不见的呀,如何保证?除了有限的检查仪器外,这就更需要我们护理人员的事无巨细的细心观察,掌握更全面的专业知识判断存在问题,建立良好的关系和有效的沟通指导。更让我知道了,我还有很多该学习的,如果这份职业是一张试卷,我只给自己打30分。
变化不止这些,在学校无忧无虑的我,现在也体会到了从事护理工作的苦与乐。当病人不理解的时候,我也会伤心落泪;工作操作失误的时候,我也会懊悔羞愧;当病人肯定表扬的时候,我也会开心不已;当每个孕妇神采飞扬出院的时候,我也会舒畅欣慰,但是明事理的人还是多的,在这份工作中,我收获最大的感情还是感动,无论是赞同还是鼓励的,谢谢你们!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越来越能够感觉出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护士是一个伟大、光荣同时也很*凡的岗位,既然我选择了护理工作,我有觉悟我选择的是奉献,付出是收获的前提,这是我早就知道的道理,我会好好努力的,向上吧!
护理伦理学心得体会3
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疾病健康不仅与生物因素有关,而且与社会、心理、环境、行为等因素有关,医学模式将全面主导医学实践,成为医务人员的主导思维方式。学习护理伦理学可以提高护士的护理道德认识,提高可借鉴的榜样和行为导向,激发护士的义务感和责任感,从而提高护士的道德水*和刻苦钻研,奋发进取的事业感,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护理人才。
护士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感情的病人,护士要带着爱护同情的感情不厌其烦地为其护理、治疗,带着最大的职业涵养去理解患者的痛苦。人类需要情感,特别是患者更需要,护士的道德情感包括同情感、责任感、事业感,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情感需求,护士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拟定从入院到出院一整套全方位的护理、治疗措施、健康宣教,使病人调整自身的心态,积极的配和治疗。所以,护士要在*凡的职业工作中,不断努力刻苦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勤奋工作,提高自身的业务技术,关心体贴照顾患者,对病人一视同仁,促进患者身体早日康复。
用护理论理提高自身修养,营造美好氛围。护士的语言、仪表、行为直接影响护士的外在美,也能给患者初次见面留下良好印象。所以护士要良好的语言修养,学会使用语言的道德美,与病人交谈时注意使用礼貌性语言,安慰性语言,治疗性语言,保护性语言。病人住院后由于角色的改变,自尊心受到压抑,沟通时要顺从他们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要求,能做到的尽力给予满足,限于条件做不到的要给予耐心诚恳的解释,使他们产生信任感、安全感、温暖感,决不要冷淡他们,更不能奚落和讥讽他们。
运用护理伦理对工作进行自我评价, 护理工作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在进行治疗和护理时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更需要护士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只有将护理技术与护理伦理结合**,才能做到动作敏捷,头脑冷静、思维清晰、紧张而有秩序工作,才能提高操作和救治效果,才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经过对伦理学的学习,它引起了我对未来如何恪守医德,如何处理好与医生、病人之间的相处、沟通。也让我了解到,要成为一名好的护士,不仅要有精湛的护理操作水*和坚实的医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具备有良好的医学道德水*。如果没有良好的医学道德水*,即使有再好的技术和知识,也只会害人。就像一些不负责任的护士,粗心大意:换错药,挂错瓶,输错液等,使病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人死了就不能复生。而我们作为一个医护人员,关心、尊重和爱护病人的生命使我们的基本责任。医学人道**的思想基础是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心生命、保护生命,而我们护理人员应该做的就是要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实行****人道**。
以前缺乏对护理职业的认识,把护理工作简单的看成是打针、发药,没有什么学问,而经过对伦理学的学习,我认识到在整个医疗工作中都少不了护理人员的辛勤劳动,离不开忽视的配合。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充分说明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医生和护士只有职业分工的差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维护人的健康与生命,都应当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爱护。因此,我们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医学道德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将病人的健康功利和社会大多数人的健康功利放在了首位,将有限的资源放到最需要的病人身上,为将来投身于人民健康事业打好基础,做个高素质护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