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翻译及赏析
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读山海经·其十
[魏晋]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勐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辰一作:晨)
译文
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沧海。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注释
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之女精卫,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衔:用嘴含。微木:细木。
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山海经·****》)
同物:精卫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的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
化去: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
徒:徒然、白白地。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讵:岂。这两句是说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勐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
勐志:勇勐的斗志。
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讵:表示反问,岂。
赏析:
陶渊明一生酷***,反抗精神是陶诗重要的主题,这首诗赞叹神话形象精卫、刑天,即是此精神的体现。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起笔二句,概括了精卫的神话故事,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北山经》云:“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精卫为复溺死之仇,竟口衔微木,要填*东海。精卫之形,不过为一小鸟,精卫之志则大矣。“精卫衔微木”之“衔”字、“微”字,可以细心体会。“衔”字为《山海经》原文所有,“微”字则出诸诗人之想象,两字皆传神之笔,“微木”又与下句“沧海”对举。精卫口中所衔的细微之木,与那莽苍之东海,形成强烈对照。越凸出精卫复仇之艰难、不易,便越凸出其决心之大,直盖过沧海。从下字用心之深,足见诗人所受感动之深。“刑天舞干戚,勐志固常在。”此二句,概括了刑天的神话故事,亦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云:“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干,盾也;戚,斧也。刑天为复断首之仇,挥舞斧盾,誓与天帝血战到底,尤可贵者,其勇勐凌厉之志,本是始终存在而不可磨灭的。“刑天舞干戚”之“舞”字,“勐志固常在”之“勐”字,皆传神之笔。渊明《咏荆轲》“凌厉越万里”之“凌厉”二字,正是“勐”字之极好诠释。体会以上四句,“勐志固常在”,实一笔挽合精卫、刑天而言,是对精卫、刑天精神之高度概括。“勐志”一语,渊明颇爱用之,亦最能表现渊明个性之一面。《杂诗·忆我少壮时》“勐志逸四海”,是**少壮之志。此诗作于晚年,“勐志固常在”,可以说是借托精卫、刑天,自道晚年怀抱。下面二句,乃申发此句之意蕴。“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同物”,言同为有生命之物,指精卫、刑天之原形。“化去”,言物化,指精卫、刑天死而化为异物。“既无虑”实与“不复悔”对举。此二句,上句言其生时,下句言其死后,精卫、刑天生前既无所惧,死后亦无所悔也。此二句,正是“勐志固常在”之充分发挥。渊明诗意绵密如此。“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结笔二句,叹惋精卫、刑天徒存昔日之勐志,然复仇雪恨之时机,终未能等待得到。诗情之波澜,至此由豪情万丈转为悲慨深沉,引人深长思之。勐志之常在,虽使人感佩;而时机之不遇,亦复使人悲惜。这其实是一种深刻的悲剧精神。
渊明此诗称叹精卫、刑天之事,取其虽死无悔、勐志常在之一段精神,而加以高扬,这并不是无所寄托的。《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一组联章诗,第一首咏隐居耕读之乐,第二首至第十二首咏《山海经》、《穆天子传》所记神异事物,末首则咏齐桓公不听管仲遗言,任用佞臣,贻害己身的史事。因此,此组诗当系作于刘裕篡晋之后。故诗中“常在”的“勐志”,当然可以包括渊明少壮时代之济世怀抱,但首先应包括着对刘裕篡晋之痛愤,与复仇雪恨之悲愿。渊明《咏荆轲》等写复仇之事的诗皆可与此首并读而参玩。
即使在《山海经》的神话世界里,精卫、刑天复仇的愿望,似亦未能如愿以偿。但是,其中的反抗精神,却并非是无价值的,这种精神,其实是*先民勇敢坚韧的品格之体现。渊明在诗中高扬此反抗精神,“勐志固常在”,表彰此种精神之不可磨灭;“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则将此精神悲剧化,使之倍加深沉。悲尤且壮,这就使渊明此诗,获得了深切的悲剧美特质。
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阅读
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1)
——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辰一作:晨)
译文
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沧海。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注释
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之女精卫,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衔:用嘴含。微木:细木。
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山海经·****》)
同物:精卫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的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
化去: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
徒:徒然、白白地。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讵:岂。这两句是说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
猛志:勇猛的斗志。
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讵:表示反问,岂。
赏析:
陶渊明一生酷***,反抗精神是陶诗重要的
主题,这首诗赞叹神话形象精卫、刑天,即是此精神的体现。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起笔二句,概括了精卫的神话故事,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北山经》云:“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精卫为复溺死之仇,竟口衔微木,要填*东海。精卫之形,不过为一小鸟,精卫之志则大矣。“精卫衔微木”之“衔”字、“微”字,可以细心体会。“衔”字为《山海经》原文所有,“微”字则出诸诗人之想象,两字皆传神之笔,“微木”又与下句“沧海”对举。精卫口中所衔的细微之木,与那莽苍之东海,形成强烈对照。越凸出精卫复仇之艰难、不易,便越凸出其决心之大,直盖过沧海。从下字用心之深,足见诗人所受感动之深。“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此二句,概括了刑天的神话故事,亦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云:“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干,盾也;戚,斧也。刑天为复断首之仇,挥舞斧盾,誓与天帝血战到底,尤可贵者,其勇猛凌厉之志,本是始终存在而不可磨灭的。“刑天舞干戚”之“舞”字,“猛志固常在”之“猛”字,皆传神之笔。渊明《咏荆轲》“凌厉越万里”之“凌厉”二字,正是“猛”字之极好诠释。体会以上四句,“猛志固常在”,实一笔挽合精卫、刑天而言,是对精卫、刑天精神之高度概括。“猛志”一语,渊明颇爱用之,亦最能表现渊明个性之一面。《杂诗·忆我少壮时》“猛志逸四海”,是**少壮之志。此诗作于晚年,“猛志固常在”,可以说是借托精卫、刑天,自道晚年怀抱。下面二句,乃申发此句之意蕴。“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同物”,言同为有生命之物,指精卫、刑天之原形。“化去”,言物化,指精卫、刑天死而化为异物。“既无虑”实与“不复悔”对举。此二句,上句言其生时,下句言其死后,精卫、刑天生前既无所惧,死后亦无所悔也。此二句,正是“猛志固常在”之充分发挥。渊明诗意绵密如此。“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结笔二句,叹惋精卫、刑天徒存昔日之猛志,然复仇雪恨之时机,终未能等待得到。诗情之波澜,至此由豪情万丈转为悲慨深沉,引人深长思之。猛志之常在,虽使人感佩;而时机之不遇,亦复使人悲惜。这其实是一种深刻的悲剧精神。
渊明此诗称叹精卫、刑天之事,取其虽死无悔、猛志常在之一段精神,而加以高扬,这并不是无所寄托的。《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一组联章诗,第一首咏隐居耕读之乐,第二首至第十二首咏《山海经》、《穆天子传》所记神异事物,末首则咏齐桓公不听管仲遗言,任用佞臣,贻害己身的史事。因此,此组诗当系作于刘裕篡晋之后。故诗中“常在”的“猛志”,当然可以包括渊明少壮时代之济世怀抱,但首先应包括着对刘裕篡晋之痛愤,与复仇雪恨之悲愿。渊明《咏荆轲》等写复仇之事的诗皆可与此首并读而参玩。
即使在《山海经》的神话世界里,精卫、刑天复仇的愿望,似亦未能如愿以偿。但是,其中的反抗精神,却并非是无价值的,这种精神,其实是*先民勇敢坚韧的品格之体现。渊明在诗中高扬此反抗精神,“猛志固常在”,表彰此种精神之不可磨灭;“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则将此精神悲剧化,使之倍加深沉。悲尤且壮,这就使渊明此诗,获得了深切的悲剧美特质。
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读山海经·其十
[魏晋]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勐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辰一作:晨)
译文
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沧海。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注释
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之女精卫,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衔:用嘴含。微木:细木。
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山海经·****》)
同物:精卫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的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
化去: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
徒:徒然、白白地。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讵:岂。这两句是说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勐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
勐志:勇勐的斗志。
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讵:表示反问,岂。
赏析:
陶渊明一生酷***,反抗精神是陶诗重要的主题,这首诗赞叹神话形象精卫、刑天,即是此精神的体现。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起笔二句,概括了精卫的神话故事,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北山经》云:“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精卫为复溺死之仇,竟口衔微木,要填*东海。精卫之形,不过为一小鸟,精卫之志则大矣。“精卫衔微木”之“衔”字、“微”字,可以细心体会。“衔”字为《山海经》原文所有,“微”字则出诸诗人之想象,两字皆传神之笔,“微木”又与下句“沧海”对举。精卫口中所衔的细微之木,与那莽苍之东海,形成强烈对照。越凸出精卫复仇之艰难、不易,便越凸出其决心之大,直盖过沧海。从下字用心之深,足见诗人所受感动之深。“刑天舞干戚,勐志固常在。”此二句,概括了刑天的神话故事,亦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云:“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干,盾也;戚,斧也。刑天为复断首之仇,挥舞斧盾,誓与天帝血战到底,尤可贵者,其勇勐凌厉之志,本是始终存在而不可磨灭的。“刑天舞干戚”之“舞”字,“勐志固常在”之“勐”字,皆传神之笔。渊明《咏荆轲》“凌厉越万里”之“凌厉”二字,正是“勐”字之极好诠释。体会以上四句,“勐志固常在”,实一笔挽合精卫、刑天而言,是对精卫、刑天精神之高度概括。“勐志”一语,渊明颇爱用之,亦最能表现渊明个性之一面。《杂诗·忆我少壮时》“勐志逸四海”,是**少壮之志。此诗作于晚年,“勐志固常在”,可以说是借托精卫、刑天,自道晚年怀抱。下面二句,乃申发此句之意蕴。“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同物”,言同为有生命之物,指精卫、刑天之原形。“化去”,言物化,指精卫、刑天死而化为异物。“既无虑”实与“不复悔”对举。此二句,上句言其生时,下句言其死后,精卫、刑天生前既无所惧,死后亦无所悔也。此二句,正是“勐志固常在”之充分发挥。渊明诗意绵密如此。“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结笔二句,叹惋精卫、刑天徒存昔日之勐志,然复仇雪恨之时机,终未能等待得到。诗情之波澜,至此由豪情万丈转为悲慨深沉,引人深长思之。勐志之常在,虽使人感佩;而时机之不遇,亦复使人悲惜。这其实是一种深刻的悲剧精神。
渊明此诗称叹精卫、刑天之事,取其虽死无悔、勐志常在之一段精神,而加以高扬,这并不是无所寄托的。《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一组联章诗,第一首咏隐居耕读之乐,第二首至第十二首咏《山海经》、《穆天子传》所记神异事物,末首则咏齐桓公不听管仲遗言,任用佞臣,贻害己身的史事。因此,此组诗当系作于刘裕篡晋之后。故诗中“常在”的“勐志”,当然可以包括渊明少壮时代之济世怀抱,但首先应包括着对刘裕篡晋之痛愤,与复仇雪恨之悲愿。渊明《咏荆轲》等写复仇之事的诗皆可与此首并读而参玩。
即使在《山海经》的神话世界里,精卫、刑天复仇的愿望,似亦未能如愿以偿。但是,其中的反抗精神,却并非是无价值的,这种精神,其实是*先民勇敢坚韧的品格之体现。渊明在诗中高扬此反抗精神,“勐志固常在”,表彰此种精神之不可磨灭;“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则将此精神悲剧化,使之倍加深沉。悲尤且壮,这就使渊明此诗,获得了深切的悲剧美特质。
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译文
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沧海。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注释
②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之女精卫,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衔:用嘴含。微木:细木。
③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山海经·****》)
④同物:精卫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的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
⑤化去: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
⑥徒:徒然、白白地。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⑦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讵:岂。这两句是说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
⑧猛志:勇猛的斗志。
⑨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⑩讵:表示反问,岂。
赏析
诗重要的主题,这首诗赞叹神话形象精卫、刑天,即是此精神的体现。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起笔二句,概括了精卫的神话故事,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北山经》云:“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精卫为复溺死之仇,竟口衔微木,要填*东海。精卫之形,不过为一小鸟,精卫之志则大矣。“精卫衔微木”之“衔”字、“微”字,可以细心体会。“衔”字为《山海经》原文所有,“微”字则出诸诗人之想象,两字皆传神之笔,“微木”又与下句“沧海”对举。精卫口中所衔的细微之木,与那莽苍之东海,形成强烈对照。越凸出精卫复仇之艰难、不易,便越凸出其决心之大,直盖过沧海。从下字用心之深,足见诗人所受感动之深。“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此二句,概括了刑天的神话故事,亦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云:“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干,盾也;戚,斧也。刑天为复断首之仇,挥舞斧盾,誓与天帝血战到底,尤可贵者,其勇猛凌厉之志,本是始终存在而不可磨灭的。“刑天舞干戚”之“舞”字,“猛志固常在”之“猛”字,皆传神之笔。渊明《咏荆轲》“凌厉越万里”之“凌厉”二字,正是“猛”字之极好诠释。体会以上四句,“猛志固常在”,实一笔挽合精卫、刑天而言,是对精卫、刑天精神之高度概括。“猛志”一语,渊明颇爱用之,亦最能表现渊明个性之一面。《杂诗·忆我少壮时》“猛志逸四海”,是**少壮之志。此诗作于晚年,“猛志固常在”,可以说是借托精卫、刑天,自道晚年怀抱。下面二句,乃申发此句之意蕴。“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同物”,言同为有生命之物,指精卫、刑天之原形。“化去”,言物化,指精卫、刑天死而化为异物。“既无虑”实与“不复悔”对举。此二句,上句言其生时,下句言其死后,精卫、刑天生前既无所惧,死后亦无所悔也。此二句,正是“猛志固常在”之充分发挥。渊明诗意绵密如此。“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结笔二句,叹惋精卫、刑天徒存昔日之猛志,然复仇雪恨之时机,终未能等待得到。诗情之波澜,至此由豪情万丈转为悲慨深沉,引人深长思之。猛志之常在,虽使人感佩;而时机之不遇,亦复使人悲惜。这其实是一种深刻的悲剧精神。
渊明此诗称叹精卫、刑天之事,取其虽死无悔、猛志常在之一段精神,而加以高扬,这并不是无所寄托的。《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一组联章诗,第一首咏隐居耕读之乐,第二首至第十二首咏《山海经》、《穆天子传》所记神异事物,末首则咏齐桓公不听管仲遗言,任用佞臣,贻害己身的史事。因此,此组诗当系作于刘裕篡晋之后。故诗中“常在”的“猛志”,当然可以包括渊明少壮时代之济世怀抱,但首先应包括着对刘裕篡晋之痛愤,与复仇雪恨之悲愿。渊明《咏荆轲》等写复仇之事的诗皆可与此首并读而参玩。
即使在《山海经》的神话世界里,精卫、刑天复仇的愿望,似亦未能如愿以偿。但是,其中的反抗精神,却并非是无价值的,这种精神,其实是*先民勇敢坚韧的品格之体现。渊明在诗中高扬此反抗精神,“猛志固常在”,表彰此种精神之不可磨灭;“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则将此精神悲剧化,使之倍加深沉。悲尤且壮,这就使渊明此诗,获得了深切的悲剧美特质。
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2)
——《读山海经其十》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
《读山海经其十》原文及翻译赏析1
读山海经·其十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翻译/译文
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沧海。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注释
②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之女精卫,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衔:用嘴含。微木:细木。
③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山海经·****》)
④同物:精卫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的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
⑤化去: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
⑥徒:徒然、白白地。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⑦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讵:岂。这两句是说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
⑧猛志:勇猛的斗志。
⑨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⑩讵:表示反问,岂。
赏析/鉴赏
陶渊明一生酷***,反抗精神是陶诗重要的主题,这首诗赞叹神话形象精卫、刑天,即是此精神的体现。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起笔二句,概括了精卫的神话故事,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北山经》云:“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精卫为复溺死之仇,竟口衔微木,要填*东海。精卫之形,不过为一小鸟,精卫之志则大矣。“精卫衔微木”之“衔”字、“微”字,可以细心体会。“衔”字为《山海经》原文所有,“微”字则出诸诗人之想象,两字皆传神之笔,“微木”又与下句“沧海”对举。精卫口中所衔的细微之木,与那莽苍之东海,形成强烈对照。越凸出精卫复仇之艰难、不易,便越凸出其决心之大,直盖过沧海。从下字用心之深,足见诗人所受感动之深。“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此二句,概括了刑天的.神话故事,亦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云:“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干,盾也;戚,斧也。刑天为复断首之仇,挥舞斧盾,誓与天帝血战到底,尤可贵者,其勇猛凌厉之志,本是始终存在而不可磨灭的。“刑天舞干戚”之“舞”字,“猛志固常在”之“猛”字,皆传神之笔。渊明《咏荆轲》“凌厉越万里”之“凌厉”二字,正是“猛”字之极好诠释。体会以上四句,“猛志固常在”,实一笔挽合精卫、刑天而言,是对精卫、刑天精神之高度概括。“猛志”一语,渊明颇爱用之,亦最能表现渊明个性之一面。《杂诗·忆我少壮时》“猛志逸四海”,是**少壮之志。此诗作于晚年,“猛志固常在”,可以说是借托精卫、刑天,自道晚年怀抱。下面二句,乃申发此句之意蕴。“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同物”,言同为有生命之物,指精卫、刑天之原形。“化去”,言物化,指精卫、刑天死而化为异物。“既无虑”实与“不复悔”对举。此二句,上句言其生时,下句言其死后,精卫、刑天生前既无所惧,死后亦无所悔也。此二句,正是“猛志固常在”之充分发挥。渊明诗意绵密如此。“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结笔二句,叹惋精卫、刑天徒存昔日之猛志,然复仇雪恨之时机,终未能等待得到。诗情之波澜,至此由豪情万丈转为悲慨深沉,引人深长思之。猛志之常在,虽使人感佩;而时机之不遇,亦复使人悲惜。这其实是一种深刻的悲剧精神。
渊明此诗称叹精卫、刑天之事,取其虽死无悔、猛志常在之一段精神,而加以高扬,这并不是无所寄托的。《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一组联章诗,第一首咏隐居耕读之乐,第二首至第十二首咏《山海经》、《穆天子传》所记神异事物,末首则咏齐桓公不听管仲遗言,任用佞臣,贻害己身的史事。因此,此组诗当系作于刘裕篡晋之后。故诗中“常在”的“猛志”,当然可以包括渊明少壮时代之济世怀抱,但首先应包括着对刘裕篡晋之痛愤,与复仇雪恨之悲愿。渊明《咏荆轲》等写复仇之事的诗皆可与此首并读而参玩。
即使在《山海经》的神话世界里,精卫、刑天复仇的愿望,似亦未能如愿以偿。但是,其中的反抗精神,却并非是无价值的,这种精神,其实是*先民勇敢坚韧的品格之体现。渊明在诗中高扬此反抗精神,“猛志固常在”,表彰此种精神之不可磨灭;“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则将此精神悲剧化,使之倍加深沉。悲尤且壮,这就使渊明此诗,获得了深切的悲剧美特质。
《读山海经其十》原文及翻译赏析2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二
鸱鴸见城邑,其国有放士。
念彼怀王世,当时数来止。
青丘有奇鸟,自言独见尔;
本为迷者生,不以喻君子。
翻译
鸱鴸出现在城里,**便有放逐士。
想那楚国怀王时,此鸟必定常飞至。
青丘之山有奇鸟,独自出现人不知。
本来就为迷者生,不必晓喻贤君子。
注释
鸱鴸:鸟名。
见:出现。
怀王:楚怀王,战国末期楚国君主。屈原便在怀王时被放逐的。
赏析
此诗用《山海经》中两则奇异之鸟的神话,来表达诗人对**时事的感慨,其内涵具显隐两重。从表层看,含义颇为明确,古今学者多有解说。大致而言,是采《南山经》所记述的鸱鴸、灌灌故事:柜山“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曰鴸,其鸣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士”;青丘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通过对当年楚国屈原被放而怀王不悟,终至**的历史教训的回顾,影射批评东晋*在用人上的**邪佞,疏放忠良,不重正士。此层含义,感慨极深,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也很强烈,它们一方面体现了渊明在当时特有的关于“入国而不存其士,则**矣……非士无以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的**尚贤重士的**理念,另一方面也包含了诗人自己在东晋社会里所深切体会到的“雷同毁异,物恶其上,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坦至公而无猜,卒蒙耻以受谤,虽怀琼而握兰,徒芳洁而谁亮”的感士不遇的家国身世之叹。如进一步对此诗的深层含蕴进行探索,可以发现,此诗还在一层奇幻迷离的神话气氛遮蔽下,隐含有陶渊明对当时****时事的进一步揭露之成分。具体而言,此诗在引用《山海经》传说时,也利用上古神话系统,借“鸱鴸”之语言符号,暗示了恭帝被害的历史**,在命义上,与诗**致在同一时期所作的《述酒》有异曲同工之处。
《读山海经其十》原文及翻译赏析3
读山海经·其十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翻译/译文
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沧海。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注释
②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之女精卫,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衔:用嘴含。微木:细木。
③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山海经·****》)
④同物:精卫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的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
⑤化去: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
⑥徒:徒然、白白地。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⑦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讵:岂。这两句是说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
⑧猛志:勇猛的斗志。
⑨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⑩讵:表示反问,岂。
赏析/鉴赏
陶渊明一生酷***,反抗精神是陶诗重要的主题,这首诗赞叹神话形象精卫、刑天,即是此精神的体现。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起笔二句,概括了精卫的神话故事,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北山经》云:“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精卫为复溺死之仇,竟口衔微木,要填*东海。精卫之形,不过为一小鸟,精卫之志则大矣。“精卫衔微木”之“衔”字、“微”字,可以细心体会。“衔”字为《山海经》原文所有,“微”字则出诸诗人之想象,两字皆传神之笔,“微木”又与下句“沧海”对举。精卫口中所衔的细微之木,与那莽苍之东海,形成强烈对照。越凸出精卫复仇之艰难、不易,便越凸出其决心之大,直盖过沧海。从下字用心之深,足见诗人所受感动之深。“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此二句,概括了刑天的.神话故事,亦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云:“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干,盾也;戚,斧也。刑天为复断首之仇,挥舞斧盾,誓与天帝血战到底,尤可贵者,其勇猛凌厉之志,本是始终存在而不可磨灭的。“刑天舞干戚”之“舞”字,“猛志固常在”之“猛”字,皆传神之笔。渊明《咏荆轲》“凌厉越万里”之“凌厉”二字,正是“猛”字之极好诠释。体会以上四句,“猛志固常在”,实一笔挽合精卫、刑天而言,是对精卫、刑天精神之高度概括。“猛志”一语,渊明颇爱用之,亦最能表现渊明个性之一面。《杂诗·忆我少壮时》“猛志逸四海”,是**少壮之志。此诗作于晚年,“猛志固常在”,可以说是借托精卫、刑天,自道晚年怀抱。下面二句,乃申发此句之意蕴。“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同物”,言同为有生命之物,指精卫、刑天之原形。“化去”,言物化,指精卫、刑天死而化为异物。“既无虑”实与“不复悔”对举。此二句,上句言其生时,下句言其死后,精卫、刑天生前既无所惧,死后亦无所悔也。此二句,正是“猛志固常在”之充分发挥。渊明诗意绵密如此。“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结笔二句,叹惋精卫、刑天徒存昔日之猛志,然复仇雪恨之时机,终未能等待得到。诗情之波澜,至此由豪情万丈转为悲慨深沉,引人深长思之。猛志之常在,虽使人感佩;而时机之不遇,亦复使人悲惜。这其实是一种深刻的悲剧精神。
渊明此诗称叹精卫、刑天之事,取其虽死无悔、猛志常在之一段精神,而加以高扬,这并不是无所寄托的。《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一组联章诗,第一首咏隐居耕读之乐,第二首至第十二首咏《山海经》、《穆天子传》所记神异事物,末首则咏齐桓公不听管仲遗言,任用佞臣,贻害己身的史事。因此,此组诗当系作于刘裕篡晋之后。故诗中“常在”的“猛志”,当然可以包括渊明少壮时代之济世怀抱,但首先应包括着对刘裕篡晋之痛愤,与复仇雪恨之悲愿。渊明《咏荆轲》等写复仇之事的诗皆可与此首并读而参玩。
即使在《山海经》的神话世界里,精卫、刑天复仇的愿望,似亦未能如愿以偿。但是,其中的反抗精神,却并非是无价值的,这种精神,其实是*先民勇敢坚韧的品格之体现。渊明在诗中高扬此反抗精神,“猛志固常在”,表彰此种精神之不可磨灭;“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则将此精神悲剧化,使之倍加深沉。悲尤且壮,这就使渊明此诗,获得了深切的悲剧美特质。
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3)
——读山海经·其十原文及赏析
读山海经·其十原文及赏析1
原文: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译文
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沧海。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注释
②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之女精卫,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衔:用嘴含。微木:细木。
③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山海经·****》)
④同物:精卫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的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
⑤化去: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
⑥徒:徒然、白白地。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⑦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讵:岂。这两句是说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
⑧猛志:勇猛的斗志。
⑨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⑩讵:表示反问,岂。
赏析:
鉴赏
陶渊明一生酷***,反抗精神是陶诗重要的主题,这首诗赞叹神话形象精卫、刑天,即是此精神的体现。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起笔二句,概括了精卫的神话故事,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北山经》云:“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精卫为复溺死之仇,竟口衔微木,要填*东海。精卫之形,不过为一小鸟,精卫之志则大矣。“精卫衔微木”之“衔”字、“微”字,可以细心体会。“衔”字为《山海经》原文所有,“微”字则出诸诗人之想象,两字皆传神之笔,“微木”又与下句“沧海”对举。精卫口中所衔的细微之木,与那莽苍之东海,形成强烈对照。越凸出精卫复仇之艰难、不易,便越凸出其决心之大,直盖过沧海。从下字用心之深,足见诗人所受感动之深。“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此二句,概括了刑天的神话故事,亦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云:“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干,盾也;戚,斧也。刑天为复断首之仇,挥舞斧盾,誓与天帝血战到底,尤可贵者,其勇猛凌厉之志,本是始终存在而不可磨灭的。“刑天舞干戚”之“舞”字,“猛志固常在”之“猛”字,皆传神之笔。渊明《咏荆轲》“凌厉越万里”之“凌厉”二字,正是“猛”字之极好诠释。体会以上四句,“猛志固常在”,实一笔挽合精卫、刑天而言,是对精卫、刑天精神之高度概括。“猛志”一语,渊明颇爱用之,亦最能表现渊明个性之一面。《杂诗·忆我少壮时》“猛志逸四海”,是**少壮之志。此诗作于晚年,“猛志固常在”,可以说是借托精卫、刑天,自道晚年怀抱。下面二句,乃申发此句之意蕴。“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同物”,言同为有生命之物,指精卫、刑天之原形。“化去”,言物化,指精卫、刑天死而化为异物。“既无虑”实与“不复悔”对举。此二句,上句言其生时,下句言其死后,精卫、刑天生前既无所惧,死后亦无所悔也。此二句,正是“猛志固常在”之充分发挥。渊明诗意绵密如此。“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结笔二句,叹惋精卫、刑天徒存昔日之猛志,然复仇雪恨之时机,终未能等待得到。诗情之波澜,至此由豪情万丈转为悲慨深沉,引人深长思之。猛志之常在,虽使人感佩;而时机之不遇,亦复使人悲惜。这其实是一种深刻的悲剧精神。
渊明此诗称叹精卫、刑天之事,取其虽死无悔、猛志常在之一段精神,而加以高扬,这并不是无所寄托的。《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一组联章诗,第一首咏隐居耕读之乐,第二首至第十二首咏《山海经》、《穆天子传》所记神异事物,末首则咏齐桓公不听管仲遗言,任用佞臣,贻害己身的史事。因此,此组诗当系作于刘裕篡晋之后。故诗中“常在”的“猛志”,当然可以包括渊明少壮时代之济世怀抱,但首先应包括着对刘裕篡晋之痛愤,与复仇雪恨之悲愿。渊明《咏荆轲》等写复仇之事的诗皆可与此首并读而参玩。
即使在《山海经》的神话世界里,精卫、刑天复仇的愿望,似亦未能如愿以偿。但是,其中的反抗精神,却并非是无价值的,这种精神,其实是**先民勇敢坚韧的品格之体现。渊明在诗中高扬此反抗精神,“猛志固常在”,表彰此种精神之不可磨灭;“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则将此精神悲剧化,使之倍加深沉。悲尤且壮,这就使渊明此诗,获得了深切的悲剧美特质。
关于“同物”的理解
关于“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一句,有的认为,上句言生时,下句言死后,“同物”言同为有生命之物,指精卫、刑天之原形,“化去”言物化,指精卫、刑天死而化为异物。然而这样理解,未必符合作者的原意。《说文解字》云:“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可见物为天地万物之意,而精卫化去为鸟,刑天化去为“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二者虽则化为了异物,但实际上与生前并没有区别,都有着自己的意志,都是天地所生的有灵之物,都同归于自然大道。所谓的生死、化与不化,都不能改变“同物”的'本质。因而,既然同样是“物”,只不过形态有所不同,那么便没有什么可以忧虑的,那么化去也就没有任何的悔恨了。“物”不仅仅是指精卫与刑天本来的形态而言的,“同物既无虑”与“化去不复悔”两句是因果的关系。作这样的理解,诗文更能表达出一种道生万物而万物一同的意义,更能理解“化去不复悔”的原因,可能更符合作者的原意。
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4)
——《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读山海经·其十
[魏晋]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勐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辰一作:晨)
译文
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沧海。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注释
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之女精卫,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衔:用嘴含。微木:细木。
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山海经·****》)
同物:精卫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的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
化去: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
徒:徒然、白白地。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讵:岂。这两句是说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勐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
勐志:勇勐的斗志。
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讵:表示反问,岂。
赏析:
陶渊明一生酷***,反抗精神是陶诗重要的主题,这首诗赞叹神话形象精卫、刑天,即是此精神的体现。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起笔二句,概括了精卫的神话故事,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北山经》云:“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精卫为复溺死之仇,竟口衔微木,要填*东海。精卫之形,不过为一小鸟,精卫之志则大矣。“精卫衔微木”之“衔”字、“微”字,可以细心体会。“衔”字为《山海经》原文所有,“微”字则出诸诗人之想象,两字皆传神之笔,“微木”又与下句“沧海”对举。精卫口中所衔的细微之木,与那莽苍之东海,形成强烈对照。越凸出精卫复仇之艰难、不易,便越凸出其决心之大,直盖过沧海。从下字用心之深,足见诗人所受感动之深。“刑天舞干戚,勐志固常在。”此二句,概括了刑天的神话故事,亦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云:“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干,盾也;戚,斧也。刑天为复断首之仇,挥舞斧盾,誓与天帝血战到底,尤可贵者,其勇勐凌厉之志,本是始终存在而不可磨灭的。“刑天舞干戚”之“舞”字,“勐志固常在”之“勐”字,皆传神之笔。渊明《咏荆轲》“凌厉越万里”之“凌厉”二字,正是“勐”字之极好诠释。体会以上四句,“勐志固常在”,实一笔挽合精卫、刑天而言,是对精卫、刑天精神之高度概括。“勐志”一语,渊明颇爱用之,亦最能表现渊明个性之一面。《杂诗·忆我少壮时》“勐志逸四海”,是**少壮之志。此诗作于晚年,“勐志固常在”,可以说是借托精卫、刑天,自道晚年怀抱。下面二句,乃申发此句之意蕴。“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同物”,言同为有生命之物,指精卫、刑天之原形。“化去”,言物化,指精卫、刑天死而化为异物。“既无虑”实与“不复悔”对举。此二句,上句言其生时,下句言其死后,精卫、刑天生前既无所惧,死后亦无所悔也。此二句,正是“勐志固常在”之充分发挥。渊明诗意绵密如此。“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结笔二句,叹惋精卫、刑天徒存昔日之勐志,然复仇雪恨之时机,终未能等待得到。诗情之波澜,至此由豪情万丈转为悲慨深沉,引人深长思之。勐志之常在,虽使人感佩;而时机之不遇,亦复使人悲惜。这其实是一种深刻的悲剧精神。
渊明此诗称叹精卫、刑天之事,取其虽死无悔、勐志常在之一段精神,而加以高扬,这并不是无所寄托的。《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一组联章诗,第一首咏隐居耕读之乐,第二首至第十二首咏《山海经》、《穆天子传》所记神异事物,末首则咏齐桓公不听管仲遗言,任用佞臣,贻害己身的.史事。因此,此组诗当系作于刘裕篡晋之后。故诗中“常在”的“勐志”,当然可以包括渊明少壮时代之济世怀抱,但首先应包括着对刘裕篡晋之痛愤,与复仇雪恨之悲愿。渊明《咏荆轲》等写复仇之事的诗皆可与此首并读而参玩。
即使在《山海经》的神话世界里,精卫、刑天复仇的愿望,似亦未能如愿以偿。但是,其中的反抗精神,却并非是无价值的,这种精神,其实是*先民勇敢坚韧的品格之体现。渊明在诗中高扬此反抗精神,“勐志固常在”,表彰此种精神之不可磨灭;“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则将此精神悲剧化,使之倍加深沉。悲尤且壮,这就使渊明此诗,获得了深切的悲剧美特质。
《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读山海经·其十
[魏晋]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勐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辰一作:晨)
译文
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沧海。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注释
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之女精卫,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衔:用嘴含。微木:细木。
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山海经·****》)
同物:精卫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的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
化去: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
徒:徒然、白白地。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讵:岂。这两句是说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勐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
勐志:勇勐的斗志。
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讵:表示反问,岂。
赏析:
陶渊明一生酷***,反抗精神是陶诗重要的主题,这首诗赞叹神话形象精卫、刑天,即是此精神的体现。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起笔二句,概括了精卫的神话故事,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北山经》云:“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精卫为复溺死之仇,竟口衔微木,要填*东海。精卫之形,不过为一小鸟,精卫之志则大矣。“精卫衔微木”之“衔”字、“微”字,可以细心体会。“衔”字为《山海经》原文所有,“微”字则出诸诗人之想象,两字皆传神之笔,“微木”又与下句“沧海”对举。精卫口中所衔的细微之木,与那莽苍之东海,形成强烈对照。越凸出精卫复仇之艰难、不易,便越凸出其决心之大,直盖过沧海。从下字用心之深,足见诗人所受感动之深。“刑天舞干戚,勐志固常在。”此二句,概括了刑天的神话故事,亦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云:“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干,盾也;戚,斧也。刑天为复断首之仇,挥舞斧盾,誓与天帝血战到底,尤可贵者,其勇勐凌厉之志,本是始终存在而不可磨灭的。“刑天舞干戚”之“舞”字,“勐志固常在”之“勐”字,皆传神之笔。渊明《咏荆轲》“凌厉越万里”之“凌厉”二字,正是“勐”字之极好诠释。体会以上四句,“勐志固常在”,实一笔挽合精卫、刑天而言,是对精卫、刑天精神之高度概括。“勐志”一语,渊明颇爱用之,亦最能表现渊明个性之一面。《杂诗·忆我少壮时》“勐志逸四海”,是**少壮之志。此诗作于晚年,“勐志固常在”,可以说是借托精卫、刑天,自道晚年怀抱。下面二句,乃申发此句之意蕴。“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同物”,言同为有生命之物,指精卫、刑天之原形。“化去”,言物化,指精卫、刑天死而化为异物。“既无虑”实与“不复悔”对举。此二句,上句言其生时,下句言其死后,精卫、刑天生前既无所惧,死后亦无所悔也。此二句,正是“勐志固常在”之充分发挥。渊明诗意绵密如此。“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结笔二句,叹惋精卫、刑天徒存昔日之勐志,然复仇雪恨之时机,终未能等待得到。诗情之波澜,至此由豪情万丈转为悲慨深沉,引人深长思之。勐志之常在,虽使人感佩;而时机之不遇,亦复使人悲惜。这其实是一种深刻的悲剧精神。
渊明此诗称叹精卫、刑天之事,取其虽死无悔、勐志常在之一段精神,而加以高扬,这并不是无所寄托的。《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一组联章诗,第一首咏隐居耕读之乐,第二首至第十二首咏《山海经》、《穆天子传》所记神异事物,末首则咏齐桓公不听管仲遗言,任用佞臣,贻害己身的.史事。因此,此组诗当系作于刘裕篡晋之后。故诗中“常在”的“勐志”,当然可以包括渊明少壮时代之济世怀抱,但首先应包括着对刘裕篡晋之痛愤,与复仇雪恨之悲愿。渊明《咏荆轲》等写复仇之事的诗皆可与此首并读而参玩。
即使在《山海经》的神话世界里,精卫、刑天复仇的愿望,似亦未能如愿以偿。但是,其中的反抗精神,却并非是无价值的,这种精神,其实是*先民勇敢坚韧的品格之体现。渊明在诗中高扬此反抗精神,“勐志固常在”,表彰此种精神之不可磨灭;“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则将此精神悲剧化,使之倍加深沉。悲尤且壮,这就使渊明此诗,获得了深切的悲剧美特质。
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5)
——读《山海经》 其十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选2篇)
读《山海经》 其十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没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译文
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沧海。
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
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
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
注释
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之女精卫,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衔:用嘴含。微木:细木。
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山海经·****》)
猛志:勇猛的斗志。
同物:精卫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鸟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
化去: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
徒:徒然、白白地。
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讵:岂。
赏析:
陶渊明一生酷***,反抗精神是陶诗重要的主题,这首诗赞叹神话形象精卫、刑天,即是此精神的体现。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起笔二句,概括了精卫的神话故事,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北山经》云:“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精卫为复溺死之仇,竟口衔微木,要填*东海。精卫之形,不过为一小鸟,精卫之志则大矣。“精卫衔微木”之“衔”字、“微”字,可以细心体会。“衔”字为《山海经》原文所有,“微”字则出诸诗人之想象,两字皆传神之笔,“微木”又与下句“沧海”对举。精卫口中所衔的细微之木,与那莽苍之东海,形成强烈对照。越凸出精卫复仇之艰难、不易,便越凸出其决心之大,直盖过沧海。从下字用心之深,足见诗人所受感动之深。“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此二句,概括了刑天的神话故事,亦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云:“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干,盾也;戚,斧也。刑天为复断首之仇,挥舞斧盾,誓与天帝血战到底,尤可贵者,其勇猛凌厉之志,本是始终存在而不可磨灭的。“刑天舞干戚”之“舞”字,“猛志固常在”之“猛”字,皆传神之笔。渊明《咏荆轲》“凌厉越万里”之“凌厉”二字,正是“猛”字之极好诠释。体会以上四句,“猛志固常在”,实一笔挽合精卫、刑天而言,是对精卫、刑天精神之高度概括。“猛志”一语,渊明颇爱用之,亦最能表现渊明个性之一面。《杂诗·忆我少壮时》“猛志逸四海”,是**少壮之志。此诗作于晚年,“猛志固常在”,可以说是借托精卫、刑天,自道晚年怀抱。下面二句,乃申发此句之意蕴。“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同物”,言同为有生命之物,指精卫、刑天之原形。“化去”,言物化,指精卫、刑天死而化为异物。“既无虑”实与“不复悔”对举。此二句,上句言其生时,下句言其死后,精卫、刑天生前既无所惧,死后亦无所悔也。此二句,正是“猛志固常在”之充分发挥。渊明诗意绵密如此。“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结笔二句,叹惋精卫、刑天徒存昔日之猛志,然复仇雪恨之时机,终未能等待得到。诗情之波澜,至此由豪情万丈转为悲慨深沉,引人深长思之。猛志之常在,虽使人感佩;而时机之不遇,亦复使人悲惜。这其实是一种深刻的悲剧精神。
渊明此诗称叹精卫、刑天之事,取其虽死无悔、猛志常在之一段精神,而加以高扬,这并不是无所寄托的。《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一组联章诗,第一首咏隐居耕读之乐,第二首至第十二首咏《山海经》、《穆天子传》所记神异事物,末首则咏齐桓公不听管仲遗言,任用佞臣,贻害己身的史事。因此,此组诗当系作于刘裕篡晋之后。故诗中“常在”的“猛志”,当然可以包括渊明少壮时代之济世怀抱,但首先应包括着对刘裕篡晋之痛愤,与复仇雪恨之悲愿。渊明《咏荆轲》等写复仇之事的诗皆可与此首并读而参玩。
即使在《山海经》的神话世界里,精卫、刑天复仇的愿望,似亦未能如愿以偿。但是,其中的反抗精神,却并非是无价值的,这种精神,其实是**先民勇敢坚韧的品格之体现。渊明在诗中高扬此反抗精神,“猛志固常在”,表彰此种精神之不可磨灭;“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则将此精神悲剧化,使之倍加深沉。悲尤且壮,这就使渊明此诗,获得了深切的悲剧美特质。
读《山海经》 其十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没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译文
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沧海。
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
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
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
注释
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之女精卫,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衔:用嘴含。微木:细木。
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山海经·****》)
猛志:勇猛的斗志。
同物:精卫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鸟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
化去: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
徒:徒然、白白地。
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讵:岂。
赏析:
陶渊明一生酷***,反抗精神是陶诗重要的主题,这首诗赞叹神话形象精卫、刑天,即是此精神的体现。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起笔二句,概括了精卫的神话故事,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北山经》云:“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精卫为复溺死之仇,竟口衔微木,要填*东海。精卫之形,不过为一小鸟,精卫之志则大矣。“精卫衔微木”之“衔”字、“微”字,可以细心体会。“衔”字为《山海经》原文所有,“微”字则出诸诗人之想象,两字皆传神之笔,“微木”又与下句“沧海”对举。精卫口中所衔的细微之木,与那莽苍之东海,形成强烈对照。越凸出精卫复仇之艰难、不易,便越凸出其决心之大,直盖过沧海。从下字用心之深,足见诗人所受感动之深。“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此二句,概括了刑天的神话故事,亦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云:“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干,盾也;戚,斧也。刑天为复断首之仇,挥舞斧盾,誓与天帝血战到底,尤可贵者,其勇猛凌厉之志,本是始终存在而不可磨灭的。“刑天舞干戚”之“舞”字,“猛志固常在”之“猛”字,皆传神之笔。渊明《咏荆轲》“凌厉越万里”之“凌厉”二字,正是“猛”字之极好诠释。体会以上四句,“猛志固常在”,实一笔挽合精卫、刑天而言,是对精卫、刑天精神之高度概括。“猛志”一语,渊明颇爱用之,亦最能表现渊明个性之一面。《杂诗·忆我少壮时》“猛志逸四海”,是**少壮之志。此诗作于晚年,“猛志固常在”,可以说是借托精卫、刑天,自道晚年怀抱。下面二句,乃申发此句之意蕴。“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同物”,言同为有生命之物,指精卫、刑天之原形。“化去”,言物化,指精卫、刑天死而化为异物。“既无虑”实与“不复悔”对举。此二句,上句言其生时,下句言其死后,精卫、刑天生前既无所惧,死后亦无所悔也。此二句,正是“猛志固常在”之充分发挥。渊明诗意绵密如此。“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结笔二句,叹惋精卫、刑天徒存昔日之猛志,然复仇雪恨之时机,终未能等待得到。诗情之波澜,至此由豪情万丈转为悲慨深沉,引人深长思之。猛志之常在,虽使人感佩;而时机之不遇,亦复使人悲惜。这其实是一种深刻的悲剧精神。
渊明此诗称叹精卫、刑天之事,取其虽死无悔、猛志常在之一段精神,而加以高扬,这并不是无所寄托的。《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一组联章诗,第一首咏隐居耕读之乐,第二首至第十二首咏《山海经》、《穆天子传》所记神异事物,末首则咏齐桓公不听管仲遗言,任用佞臣,贻害己身的史事。因此,此组诗当系作于刘裕篡晋之后。故诗中“常在”的“猛志”,当然可以包括渊明少壮时代之济世怀抱,但首先应包括着对刘裕篡晋之痛愤,与复仇雪恨之悲愿。渊明《咏荆轲》等写复仇之事的诗皆可与此首并读而参玩。
即使在《山海经》的神话世界里,精卫、刑天复仇的愿望,似亦未能如愿以偿。但是,其中的反抗精神,却并非是无价值的,这种精神,其实是*先民勇敢坚韧的品格之体现。渊明在诗中高扬此反抗精神,“猛志固常在”,表彰此种精神之不可磨灭;“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则将此精神悲剧化,使之倍加深沉。悲尤且壮,这就使渊明此诗,获得了深切的悲剧美特质。
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6)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原文翻译及赏析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译文:
汲来清凉井水漱口刷牙,心清了再拂去衣上尘土。
悠闲地捧起佛门贝叶经,信步走出东斋吟咏朗读。
佛经真谛世人并无领悟,荒诞之事却为人们追逐。
佛儒精义原也可望暗合,但修养本性我何以精熟。
道人禅院多么幽雅清静,绿色鲜苔连接竹林深处。
太阳出来照着晨雾余露,苍翠松树宛若沐后涂脂。
清静使我恬淡难以言说,悟出佛理内心畅快满足。
注释:
⑴诣(yì):到,往。超师院:指龙兴寺净土院;超师指住持僧重巽。禅经:佛教经典。
⑵汲(jí吉):从井里取水。
⑶拂:抖动。
⑷贝叶书:一作“贝页书”。在贝多树叶上写的佛经。因古代印度用贝叶书写佛经而得名,又叫贝书。
⑸东斋(zhāi)指净土院的东斋房。
⑹真源:指佛理“真如”之源,即佛家的真意。了(li?o):懂得,明白。
⑺妄迹:迷信妄诞的事迹。
⑻遗言:指佛经所言。冀:希望。冥:暗合。
⑼缮性:修养本性。熟:精通而有成。
⑽道人:指僧人重巽。缮:修持。
⑾膏:润发的油脂。沐(mù木):湿润、润译。
⑿澹(dàn)然:亦写作“淡然”,恬静,冲淡,宁静状。
⒀悟悦:悟道的快乐。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到超师院读佛经的感受,其主要内容是:清晨早起,他到住地附近一个名叫超的僧人(师)的寺院里去读佛经,有所感而写下这首五古抒情诗,既表达了他壮志未已而身遭贬谪,欲于佛经中寻求治世之道的心境,又流露出寻求一种超越尘世,流连于冲淡宁静的闲适佳境的复杂心情。
头四句总说“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诗人把研读佛典安排在一天中最宝贵的时刻。“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清晨早起,空气清新,以井水漱牙可以清心,又弹冠振衣拂去灰尘,身心内外俱为清净方可读经。可见用心之虔诚,充分表现了诗人对佛教的倾心和崇信,其沉溺之深溢于言表,不啻教徒沐浴更衣以拜佛祖。“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贝叶书简称贝书,佛经之泛称。古印度人多用贝多罗树叶经水沤后代纸,用以写佛经,故名。一个“读”字,是全诗内容的纲领;一个“闲”字,是全诗抒情的主调。诗人贬居永州,官职虽名曰“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但只是个“闲官”而已。闲人闲官闲地,无政事之烦扰,亦无**得失之拘牵,正是难得清闲,正好信步读经。就读经来说,闲而不闲;就处境而言,不闲而闲,其复杂心情曲曲传出。
中间四句承上文“读”字而来,正面写读“经”的感想。这里有两层意思:前二句“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是说书中真意不去领悟,妄诞之言世所追逐。诗人以自身崇信佛学的正确态度讽喻世俗之佞佛,即对于佛经中的真正本意全然不去领悟,而对于书中一切迷信荒诞的事迹却又尽力追求而津津乐道。正如诗人在《送琛上人南游序》中所批评的那样:“而今之言禅者,有流荡舛误、迭相师用,妄取空语,而脱略方便,颠倒真实,以陷乎己而又陷乎人。”(《柳宗元集》卷二五)言下之意正好表明自己学习佛经的正确态度和对佛经的深刻理解。后二句转写对待佛经的正确态度。“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意思是说:佛家遗言值得深思,修养本性怎能圆熟?“冀可”是希望能够的意思。言佛教教义艰深,必须深入钻研思考,如果只用修持本性去精通它,是不可能达到精审圆满的目的的。言下之意是说:愚妄地佞佛不足取,只有学习它于变革社会有益的内容才算真有所得。这反映了诗人对佛教教义及其社会作用的主观的特殊理解。
对此,诗人也有批评说:“又有能言体而不及用者,不知二者之不可斯须离也。离之外矣,是世之所大患也。”(《柳宗元集》卷二五)联系诗人在对待佛教问题上与韩愈的辩论就更清楚了。韩愈辟佛,是热心张扬“道统”的儒学家,主张对僧侣“人其人,火其书”;而柳宗元却认为在佛教教义中包含着与儒家圣人之道相通的有益于世的内容,否定“天命”的主宰。诗人自以为对佛教的精义和作用已有深刻的.领会,殊不知结果不是他利用佛教以济世,而是佛教利用他作了宣传宗教唯心**和宗教迷信的工具;而他自己最终也陷入了佛教识破尘缘、超脱苦海的消极境地。
末六句承上文“闲”字而来,抒发诗人对寺院清净幽闲的景物的流连赏玩,到了忘言的境界。这里也写了二层意思:前四句写景,后二句抒情。先看前四句:“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日出雾露余,青松如膏沐。”意谓超师寺院何其幽静,苔色青青连着翠竹。旭日东升晨雾滋润,梳洗青松涂以膏沐。“道人”实指“超师”,“庭宇”呼应“东斋”,既言“步出”则寺院环境尽收眼内,一个“静”字总括了它的幽静无声和诗人的闲适心境。是景物之静,也是诗人内心之静。而苔色青青,翠竹森森,一片青绿,又从色调上渲染了这环境的葱茏幽深。“日出”照应“晨”,紧扣题目,再次点明时间。旭日冉冉,雾露濛濛,青松经雾露滋润后仿佛象人经过梳洗、上过油脂一样。这是用拟人法写青松,也是用“青松如膏沐”进一步写环境的清新。这就使读者体会到诗人通过优美宁静的寺院之景传达出一种独特的心境和思想感情。
这是“闲人”眼中才能看得出的静谧清幽之景,抒发的是“闲人”胸中才有的超逸旷达之情。再看结尾二句:“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意思谓宁静冲淡难以言说,悟道之乐心满意足。诗人触景生情,直抒胸臆,看来似乏含蓄,有蛇足之嫌,但一经道破,又觉意味更深一层。它既与前面的景物相连,写出“闲人”欣喜愉悦而又多少带点落寞孤寂的韵味;又与前面的读“经”相呼应,诗人自认为是精通了禅经三昧,与当时的佞佛者大相径庭,其悟道之乐自然心满意足了。这就又透露出诗人卑视尘俗、讽喻佞佛者的孤傲之情。
而这两者——情景与读经,前后呼应,融为一体。诗人巧妙地把自然景物契合进自己主观的“禅悟”之中,其感受之深,妙不可言,真是达到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境界。从章法上看,全诗自晨起读经始,至末以日出赏景惮悟终,浑然无痕,相映成趣。读完此诗,姑且抛开诗人对佛经所持的错误态度不论,不能不为诗人的于逆境中读经养性、追求事理而又超脱尘俗、寄情山水、怡然自适的复杂心境所感动,从而进到那种“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幽深寂静的艺术境界中去。诗中有禅味而又托情于景,情趣浓郁。
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7)
——山海经读后感
山海经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山海经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山海经读后感1
最近,我读了彩图全解《山海经》,这本书分为《山经》和《海经》,是先秦时代的古书,被称为“*最古老的神话”。这本书里介绍的是一个个神话故事,比较有名的有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等等,这些故事非常神奇精彩,故事中还有好多奇形怪状的动物、神仙,比如三足鳖、蛇身人面像,还有凤凰。
《山海经》里,我最喜欢的国家是氐人国,因为那里的人都有美人鱼一样的尾巴,非常好看。印象最深的形象是西王母,我猜大家印象中的她应该是貌美如花吧?可真实的西王母长了又尖又白的虎牙和长长的指甲,还有一条又长毛又多的尾巴,有点吓人哦!
《山海经》里的故事,我最喜欢的是精卫填海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种鸟,叫精卫鸟,传说她是炎帝的小女儿女娃的化身,有一次她想去看看东海的样子,就坐着小船去了东海。可是,海上突然起了风暴,海浪吞没了小船,淹死了她,精卫痛恨大海夺去了她的生命,就一直口衔树枝和石块用来填*东海,这个故事表现了她不畏艰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我们要学习精卫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
这本书里有古人智慧的结晶,值得大家读一读,你们喜欢这本书吗?
山海经读后感2
山海经?是关于古时候的山和海的书吗?不是的,山海经是古时候一本奇书。
山海经里面讲地理神话历史博物巫术科技医药,宗教,民俗民族……比如海内东经,叙述了遍及临河、黄河、淮河、长江、**五大流域的二十五条著名的江河,为后来撰写《水经注》等地理名著奠定了基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还特别重视描述当时各地的生产富庶之区。这些材料不仅记述了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而且还描述了个氏族和睦共处,安居乐业,共同发展,农业生产的景象是,我国经济地理民述的滥觞。该书对上古各地氏族部落的地理分布的叙述,开创了我国民族地理的先河。
山海经中的很多神话传说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诸如羲和生日、常羲生月、精卫填海、刑天争神、夸父追日、鲧窃息壤、后羿射日、黄帝战蚩尤等著名神话,均出自本书。后世创作浪漫想象文学者,往往取材于此,如《穆天子传》、《庄子》、《楚辞》、《淮南子》、《博物志》、《神异经》、《*》、《镜花缘》等受其影响的作品多不胜数,其可为*浪漫**文学之渊源。
我读山海经这本书,我心中疑惑的铃铛总是被我读响。但疑惑始终会被这本书破解,我读书。我读山海经这本书,渐渐的读到了知识的海洋!
山海经读后感3
伴随着夏日阵阵暖风,我深深的陷入了《山海经》的神话故事之中: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瑰丽的画面,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情节,就像放映电影一般,依依闪现、历历在目、久久难忘。
在《山海经》中,我最喜欢的是“夸父逐日”这个故事,夸父为了让太阳一年四季*均地发光发热,造福人类。他不惜辛劳,就不停地去追赶太阳。他越过高山,越过大海,跨过千山万水,心中的目标是如此的坚定:太阳不管你跑得多快,我也要追上你。太阳,不管你的光有多厉害,我也要抱住你。不惧困难,坚持不懈地追赶,直到被太阳炽热的光灼伤自己,直到最后轰然倒下,脸上依然凝固着坚毅的神色。
我被这个故事感动了,被这本书感动了,像人类之母女娲,她可以为了救人类而舍身,像锲而不舍的精卫,她为了让别人不要像她一样被大海侵吞,她永无休止地填海。这样的精神,这种斗志,让我震惊。
再回头想想我们,生活是多么美好,但我做事不够认真,总是马马虎虎,半途而废。难怪妈妈总是说:做事要有耐心,要有恒心。我现在才明白一些道理,原来为了一个梦想,一个目标,为了有好成绩,是要付出辛勤的汗水,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才会有丰富的果实,骄人的成绩。
从现在起,我要听妈**话,做事不任性,不乱发脾气,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每一件事。特别是认真完成课内外作业,多看好书,做一个懂事的,上进的好学生。
山海经读后感4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从原名中可以看出这本书是以回忆性的一本散文、作者鲁迅先生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
《朝花夕拾》中的《阿长与〈山海经〉》让我印象深刻。这篇文章一共讲述了八件事——①:介绍阿长的身份及称呼的由来;②:喜欢切切察察以及限制“我”的行动;③睡觉摆“大“字;④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⑤将“长毛”的故事;⑥谋害我的隐鼠;⑦给我买《山海经》。在谋害隐鼠后,“我“便叫她为阿长。
阿长与山海经
远房祖叔对《山海经》的生动介绍,那“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对幼时的“我”该有多大的**啊!就在“我”想一睹为快时,祖叔却不知这本书“放在哪里了”,因为祖叔很“疏懒”,“我”又不好意思逼他去找;向别人询问,别人又“不肯真实地回答我”;想自己用压岁钱去买,书店离家又很远,即使去了,书店又关着门。
长妈妈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我”虽对她说了,但“我”“知道她并非学者”,所以,“我”认为“说了也无益”。可就在“我”几乎完全无望的时候,长妈妈却给“我”买来了《山海经》。
《朝花夕拾》回忆了鲁迅的童年,虽然童年中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让人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
山海经读后感5
结合文章第3段来看,可以知道长妈妈是一个典型的妇女形象,嚼人舌根,喜欢“切切察察”。
结合文章第7段,可以发现长妈妈虽然身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底层妇女,没有十足的地位,但自己却从来不会因此而感到伤心或者是卑微,依旧对生活充满热情,对未来充满憧憬,单纯的`渴望得到幸福。所以,她是一个乐观、积极向上、质朴、淳厚的人。
结合鲁迅先生所写的事例“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可以知道,虽然长妈**文化水*不高,不曾读过什么含有人生哲理的书,但却拥有伟大的神力、大义凛然的风范、无私奉献的精神。所以,她又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
结合文章26—29段可以看出长妈妈关怀他人、关心孩子和善良。
总结:对于鲁迅先生来说,长妈妈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亲人,也正因如此,鲁迅先生才会专门以一篇文章的形式来纪念她。在我看来,长妈妈虽喜欢“切切察察”、虽然封建迷信、爱告状、**咧咧、满肚子烦琐的礼节,但她这种善良、质朴、乐观、无私奉献的生活或者是生命的态度,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学习的。同时,这是一个内心纯净、质朴善良的封建社会的底层女性与这个混沌、黑暗的社会形成的一个鲜明对比。
山海经读后感6
长妈妈是一个地位低下的女人,她被带到鲁迅家时,介绍了自己的名字却无人记得,因为顺口,她莫名成了长姑娘。但鲁迅他们属于主人家,长妈妈自然是不能提意见的,所以到死鲁迅也是喊她阿长,从《阿长与山海经》这个题目就可以看出来。从某些方面来看她也很可悲,换作是现在的人,哪有就这么用着不属于自己的名字的呢?长妈妈就是个普通的市井女子,从“常喜欢切切察察”“告诉母亲”中可以看出来,长妈妈和现在的大妈没有什么区别,爱八卦,喜欢告状,尽管如此,她的内心却向往光明、幸福,让鲁迅一早起来就向她说恭喜更是能突出这一点。阿长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旧社会女人,但也拥有着美好的品质。鲁迅想要一本《山海经》,阿长就帮他买,可她不识字,想买回一本书得花很大的力气,而且保不齐就会被人忽悠,但她依旧找来了《山海经》,阿长本没有必要花如此力气,但只是因为心底的善良,为了内心喜欢的小孩子就可以诚心付出。阿长虽然迷信,但未必就没有心眼。“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应该说老掉”如若她真的粗俗至此,那也不该会用这种委婉的语气。
山海经读后感7
初读这篇文章,大概了解了阿长的模样以后,不免有些失落。“阿长”在我未读书之前给我的印象是温柔的、纤瘦的、婀娜多姿的妙龄少女。可读了以后,却渐渐知道她原来是一个又矮又胖、唠唠叨叨的老妈妈。就是这样一个朴实的形象,却正让我感觉到文章的真实性。更增加了我的阅读兴趣。
长妈妈有些习惯确实招人烦:唠唠叨叨、大字型睡姿、各种古怪的礼节……全文中并没有怎么介绍阿长的优点,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一个形象鲜明的真实的人。
慢慢的,她开始让我又爱又恨。
她相信梦想、相信许愿,带着一颗纯真的心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生活。最令我感动的便是她买《山海经》那一段。作者没有写这样一个不识字的人是怎么买到这本识字的人都很难买到的书的,谁又知道她走了多少路、问了多少人、去了多少店?一个把“山海经”念成“三哼经”的人是怎么买到的,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答案,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长妈妈。这个长妈妈虽然有很多缺点,有时还会像个小孩子一样,但这都无关紧要。
因为她有一颗善良的心。
一些**淡淡的事,一份真真切切的情。
山海经读后感8
“开目为昼,闭目为夜,烛龙睁眼,赤地万里”这段神奇而令人心生遐想的话,你知道出自哪里吗?不错,它来自我最为赞叹的一部书——《山海经》。
《山海经》是西汉的刘向所编写的,它与《易经》《黄帝内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它在交通、科技都不发达的古代算得上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百科全书了。
这里面记载的风水宝地令我心生向往;奇珍异兽令我感慨万千。这里面的神、鬼、仙、鬼、怪、山、川、海、天、地都是如此的奇妙!
每每翻看这部巨作,都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这里的神话传说是那么的精彩,生物描写的是那么细致,有时连我自己都开始觉得这些奇珍异兽是真的存在过了。(不然作者怎能将其描写得那么形象呢?)
《山海经》分为十八卷,在那么多卷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卷二《西山经》中的《竹山》:
“……又西五十二里,曰竹山,山上多乔木,其阴多铁有草焉……如麻,白而赤实,其状如赭……多苍玉。丹水出焉,东南注于洛水,其中多水玉,多人鱼……”
每每读到这一则,我都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就好似我正瞑目地飘荡在一个静无波纹的、色如水玉似的湖上,我在上面慢慢漂流着,细细聆听风的呼声,鸟的鸣声,水的流声……我就这样静静地被美包围着、熏陶着……
统而言之,我读完这本书后,感觉自己对美的理解又加深了一个层次:美并不是直白地赞叹,而是用简洁、淳朴的语言表达出一种令别人舒适的感觉,并留下无限的遐想,那才是真正的美。
山海经读后感9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一高尔基。寒假过了这么多天,我相信大家都看了很多书吧!
我也看了很多书,有《山海经》、《看看我们的地球》、巜写人作文》、《写景作文》、《状物作文》、《记事作文》……我最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山海经》。
《山海经》讲述了很多神话故事,还有很多参考图,还有没有见过的植物和不可思议的动物或东西等等,而且还有三个南山经和北山经的地图,四个西山经和东山经的地图,还有12个中山经的地图和很多**(东、南、西、北)海内(东、南、西、北)山经地图加大荒(东、南、西、北)地图,和一个海内经地图。
有些东西还写着在***族、地方、多高、多长。比如说灰陶狗,在汉族,河南省博物馆,高36·5厘米,长43厘米。
我喜欢这本书那是因为,这本书有很多很多没有见过,又没有听过事物和生物,不过有些又是我看过的神话故事或事物和生物。
这本书让人看得津津有味,回味无穷。
如果你们也喜欢这本书的话,那你们也来看一看吧!
山海经读后感10
这本书,自古以来就被人称为奇书,你知道是什么书吗?没错,就是这本《山海经》。和这本书结缘,是闲来无事的一天,我从家里的书柜上面随手拿了本书,一看是《山海经》就慢慢读了起来,不读不知道,一读惊一跳——这完全就是一本奇书!读了之后,我才知道小时候听大人讲得奇珍异兽原来都生活在这本书里面。
我记得最深的一个故事是西山经中的符禺山,这座山上的鴖(蓝翡翠)以头黑为特征,翼上覆羽黑色,上体其余为亮丽华贵的蓝紫色,但不失优雅。两胁及臀沾棕色,但不失风度。飞行时白色翼斑显见。虹膜深褐色;嘴红色;脚红色。尾羽较喙长,翅形短圆,头顶黑色,颈有白圈,额至上颈,喙角、颊至颈侧,以及内侧翼上覆羽等均绒黑色,此下具一小型白斑。上体辉紫蓝色,腰部更辉亮。颏和喉白色,**其余部分均为棕黄色。样子还十分的短小精悍。而且这种鸟养在身边还能预防火灾呢。你说离奇不离奇?
除此之外,我们的神话传说,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羿射九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等,都来自于这本《山海经》,你说奇妙不奇妙?
一个个故事充满了神话色彩,远古时期天、地、人、兽的奥秘让我欲罢不能。一幅幅画卷承载着古人的绝妙的智慧和想象力,我简直叹为观止。看看现在的玄幻剧、科幻剧、神话剧,想象力创造出来的生灵,拥有无穷的魔力,拥有超凡的能力,要么祸害人间,要么拯救世人,原来大多的灵感都来自《山海经》这本古书呀。为此,我又要为《山海经》竖起大拇指呀!
山海经读后感11
放暑假了,妈妈给我买了一套《山海经》。我拿到后非常开心,连忙翻开了第一页,发现里面竟然有《精卫填海》和《夸父逐日》的故事,我心想:“这不就是语文书上的*历史神话故事吗?怎么会出现在《山海经》里呢?”于是,我就去问妈妈,妈妈告诉我:“它们都出自《山海经》,它是一部上古奇书,里面包罗万象。”
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了《山海经》,里面有坚持不懈的刑天、有臭气熏天的五尾狰、有善良美丽的瑶姬、有一条腿的毕方、有红发蛇身的神仙共工等等,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了。最让我喜欢的是百鸟之王少昊,这个故事讲了少昊刚出生时,天空中飞来了红、橙、黄、绿、黑五只颜色的凤凰,后来,少昊就在南海旁边建立了百鸟之国。他善于利用鸟儿的特点,分配工作,将百鸟之国治理得井井有条,真是有王者风范啊!
我从《山海经》的故事里,认识了许多奇形怪状的飞禽走兽,也认识了很多生僻字,也感受到了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希望大家也来读一读这本充满神奇色彩的著作,相信你们一定会喜欢的!
山海经读后感12
它,是一本旷世奇书,以华夏先民奇幻瑰丽的想象,展现了古代*人对于宇宙和天下的认知。它犹如一块多棱的宝石,从不同角度可以欣赏到不同的光彩,以至于至今人们也无法断言,他究竟是怎样的一本书。是地理志书?是古史密码?是博物之书?还是神话宝库?没错,它就是今天我们的主角,《山海经》。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山海经》名字里面带个“经”字,它里面有什么经呢?总的来说,《山海经》里有三种经:山经,海经和大荒经。山经有中、东、西、南、北山,五经;海经有海内外东、南、西、北经,八经;大荒经有大荒东、西、南、北经外加一个海内经,五经。全书共十八经。每一经都讲了神、英雄、矿物、植物、动物等各种丰富的知识。
据一位学者统计,《山海经》*出现了194位神,186位神话英雄人物,126个奇国,88种矿物,190种植物,322种动物,26条山系,595座山峰,264条水道。可想而知,《山海经》带给后世的,不管在地里的勘察还是艺术的灵感,都是十分显著的。
山海经读后感13
最初妈妈向我推荐说《山海经》是一本奇书,我没兴趣看也不想了解。但在寒假里,小妹妹每天让妈妈讲山海经里的故事,她听得津津有味,非常入迷。我不由得非常好奇,所以也顺手拿起《山海经》读起来。
不看不知道,一看又惊又喜。《山海经》真的是一部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古奇书,内容丰富,有历史、神话、地理、动物、植物、矿产,医药等囊括多个领域的故事,确实不同凡响。
妈妈买的这本《山海经》,分为《异人国篇》、《神话篇》、《神兽篇》,里面都带着栩栩如生的彩图,姿态各异,好看极了,我看了爱不释手,神秘玄妙的故事情节更让我惊喜万分。
我最喜欢看的是《神兽篇》,这是关于鸟和鱼的记载,一些地位很高的神兽让我惊叹不已。比如披着五彩羽毛的凤凰,这种神鸟美丽高贵且神童广大;还有形状像鹤但只有一只脚、长着红色斑纹和青色身子、只有一张白嘴巴的毕方……这些神兽不管是在天上飞的还是水里游的,都具有很特别的功效,比如玄龟的壳做成手饰配在身上可以治耳聋,还有些动物还会招引祸患,比如一种外形像野鸭但只长了一只翅膀和一只眼睛的比翼鸟竟然是水灾的象征。
不得不说,《山海经》里的故事是如此的奇妙,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想象力。书里面的内容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让我叹为观止;书里面丰富奇特的内容,让我流连忘返。
同学们,假如你们也想要了解*的上古时代奇妙的动物,那就一起来读一读《山海经》吧。
山海经读后感14
《山海经》这本书我最初是从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那里知道的,之后我就请求爸爸在淘宝网上买了一本。因为这本书的插图很多,再加上《山海经》里有趣的内容,使我喜欢**这本书。不过有一点遗憾——作者在一些太过奇特的动物下面都会写上这是那时人们的错误理解,是人扮的等等,让我觉得很扫兴。
《山海经》里面记录了40个方国、55座山、300条水道、100余个人物和400余种怪兽。传说是禹、伯益、夷坚,现在被老百姓们口口相传,可是作者至今不知。
《山海经》里记载了许多奇特的怪兽,如天狗、酸与、狰、芘鱼等。但许多怪兽在学者的分析下,似乎已经变得“不怪”了。比如芘鱼,《山海经》里说它“一首十身”,可仔细推敲后会发现古汉语中没有“触手”这个词,所以“身”可能就是“触手”的代替。所以这种鱼可能就是章鱼、乌贼或水母……还有一种动物“虫身而长喙,鸟翼而豹脚。”你要是想想就会明白——这是蚊子。
有些人认为古人编《山海经》是在胡说八道,完全没有用。可我认为这是古人对世界的真实感觉,只是后来人不理解,不然他们怎么能没有根据地写出如此多的事物呢?
山海经读后感15
《山海经》是*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在《山海经》里,我最喜欢的就是里面关于奇珍异兽的记载,如上古十大神兽:“白泽、夔、凤凰、麒麟、梼杌、獬豸、犼、重明鸟、毕方、饕餮、腓腓”等。
这些动物若是放在现代,我们定要将其称为四不像,但是他们在神话故事书里却有着属于自己的传奇色彩,他们亦正亦邪,威风凛凛。
更让我觉得神奇的是,《山海经》里记载的人也是奇形怪状的,他们有的长着三个脑袋,有的长着长长的手臂,还有的胸前漏了一个洞居然能不死,这真是太神奇了。
《山海经》这本书看似奇异鬼怪,但实则是我们与古人思想沟通的桥梁。我们透过这本书,可以发现古人的想象力是多么的丰富,也可以发现古人的观察力是多么的细致入微。
看了《山海经》,也就知道为什么现在的人难以写出神话故事。古时候什么也不知道,一切都只靠猜,所以想象力丰富异常。而如今这个世界被我们探究的几乎没有什么秘密了,山川大泽遍布人类的足迹,在现实**充斥的现代,浪漫**的土壤早已不够肥沃。
每读一遍《山海经》都发现自己的想象力能更上一层楼。在惊叹之余,也慢慢地会吸收里面的内容,在写作时会不自觉地用**浪漫**的手法。想象与夸张兼具的写作让文章具有趣味性,这对于创造力的发掘有着很大的作用。每读一遍《山海经》,我都能有所收获,我觉得自己的见识丰富了许多。
这《山海经》中的动物都是幻想出来的,古人的想象力可真丰富!
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8)
——山海经读书心得菁选
山海经读书心得15篇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山海经读书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山海经读书心得1
回到家中,从书架里拿出从未瞅过一眼的的《朝花夕拾》,对着那个书名发呆。这本书是鲁迅先生晚年的作品,而这部散文集中所写的,又全是先生幼年时期的事情。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再往归想,犹如清晨开放的鲜花到傍晚往摘取,虽然失往了盛开时的艳丽和芬芳,但夕阳的映照却使它*添了一种风韵,而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则更令人浮想连翩、归味无穷。
《朝花夕拾》原本叫做"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记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大量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首先使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再写道"我"不得不离别百草园往三味书屋上学。前边写的百草园相当好地反衬了后来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在《藤野先生》中,鲁迅**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的时候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他把"我"的讲义全部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点位置也要指出。这个对比手法,较好地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对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对**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学生对**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朝花夕拾》用*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要求"人的**"的愿望。
虽然在鲁迅的童年中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灿漫的感情,让人面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
我读鲁迅先生这些对童年归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自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的童真童趣。我仿佛瞅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有采摘野花野果。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的严厉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
全部感触全部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归味,也学便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吧,因此我才会那样喜爱,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瞅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异常的亲切,布满激情。
小时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住在一起,当时我时常和楼道里的一些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一起嬉戏,每次全部玩的相当开心,以至于每次全部忘了时间的匆匆流往,每次全部要大人在窗口大喊一声才会依依不舍的结束游戏归家。每逢佳节,吃完团圆饭,我们又会聚集在那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空地上,点燃我们早便预备好的小烟花,在火光中,尽情的奔跑着,欢笑着,舞蹈着,体验着前所未有的快乐。如今,我搬了新家,不在出门和其他伙伴们嬉戏了,而是不停的为学业操劳。每封佳节,也不在出往和伙伴们一起放烟花了,而是站在窗口凝视着那些在漆黑的天空中绽放的五彩缤纷的"鲜花",独自享受着…
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些散琐的记忆,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体会一下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之梦,和鲁迅一起热爱自然,向往**。
山海经读书心得2
这是—篇纪实性的文章。文章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表现了长妈**性格特点。作者通过对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长妈妈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怀念。
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
文章着重写了我幼年时与长妈**一段经历。长妈妈是一位保姆,而我对她的印象能如此深刻,可见我对她的感情至深。文章也进一步介绍了她的名字、体形等。文章主体在于围绕《山海经》,写我对长妈**感情变化。由最初的我不大佩服她,最后我对她又有新的敬意,是因为她给我买了《山海经》。
长妈妈是一位经历沧桑的人,这里不仅写她迷信,有麻烦的礼节,而且突出了她的伟大,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她却成功了。很好地概述了一个人物形象。而我对长妈**感情也是文章的关键,文章的主体把握及最后对她的缅怀、祝福,都能说明感情很深。语言上或叙或议,前后呼应,如3次写“大字形”睡式及谋害隐鼠的怨恨,朴实中带有点韵味,让读者细细体会其中。
人物形象分析记人之作最忌事无巨细写成一篇流水帐,最怕把人物的鲜明性格淹没在一般性格的叙述之中。本篇在繁简取舍方面极见功力。长妈**姓名、经历,鲜为人知,便用三言五语带过。长妈妈踏死哥儿最喜欢的隐鼠一事,因在前一篇《狗·猫·鼠》中已有叙述,本篇自然无需重复。而她的“讨厌”之处,亦即喜欢“切切察察”和夜间睡成“大”字,要言不烦,却写得生动而具体。作者怎样从厌她、烦她到敬她,是本篇的主要部分,写起来就是浓笔重彩,不厌其“繁”了。
在作者笔下,长妈妈之讨人厌,无可辩解;她之令人烦,却应加以分析。儿时的作者深感不耐烦的无非是嫌长妈**礼节多,规矩多,教给他的道理多,“繁琐之至”。使儿时的作者最不耐烦甚至当做“磨难”的是“元旦的古怪仪式”:大年初一清早一睁眼就要说:“阿妈,恭喜恭喜!”然后再“吃一点福橘”,以求得“一年到头,顺顺流流”。但即使这中间杂有某些迷信、陋习罢,不仍然显示着长妈妈对哥儿的真情关爱吗?也许可以说,这正是由“厌”到“敬”的一过渡,“厌”和“烦”还是略有不同。长妈妈终于赢得了哥儿的敬意的是两件事。一是她居然具有让大炮放不出来的“伟大的神力”,一是为他买来了他念念不忘的《山海经》。这两件事,轻重却又不同。散文创作要求散而不乱,紧而不死,能放能收,舒卷自如。
第一次的“敬意”是由长妈妈讲“长毛”引起。“长毛”与长妈妈何关系?这好像是突如其来。但一层一层讲来讲去,讲到了据说让女人“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原来长妈妈竟具有这样“伟大的.神力”,这才使哥儿对她有了“特别的敬意”,甚至原谅了她“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这是由“烦”到“敬”的一转折。隐鼠事件后,对长妈**“敬意”又完全消失了,反而成恨,以至到了“当面叫她阿长”的程度。“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好像又是突如其来的。写远房的叔祖,写远房叔祖的太太,写这位叔祖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写他说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这和长妈妈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和对长妈**“敬意”又有什么关系呢?原来大字不识的阿长,居然把哥儿梦寐以求而始终无法得到的“带画的‘三哼经’”,高高兴兴地买回来了。
书虽然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却是作者“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这就引发了“新的敬意”,认为“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这是由“恨”到“敬”的又一转。第一次“敬意”源于关于“长毛”的传说,意料不到,而且颇有些“深不可测”,因此“伟大的神力”这“伟大”二字就不免略含难以全信的嘲讽之意。第二次的“敬意”却是来自哥儿的亲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伟大的神力”前面加上“确有”二字,这就是哥儿的真实感受了。不过我以为,长妈妈之终于为鲁迅所敬佩,大概还由于她的“认真”精神。仍是哥儿时的鲁迅,自然不太可能体认长妈**这一特点,因此也不可能成为哥儿的感受,但当三十多年后鲁迅撰写此文回忆往事时,就可以看清这一特点了。
因此在鲁迅此时的笔下,长妈妈教导哥儿那些繁琐的礼节、规矩、道理,她的态度是认真的,甚至在坚持遵守“元旦的古怪仪式”时,也是“极其郑重”的。她讲长毛故事,态度同样是认真的,甚至讲到她那非常可笑的“用处”时,也是“严肃”的。毋庸讳言,长妈**诸多言行中杂有不少迷信色彩。鲁迅一向反对封建迷信,但在《花边文学?〈如此广州〉读后感》一文中,却赞扬了广东人“迷信的认真,有魄力”。他在这里当然不是主张迷信,他是在强调认真。因此他说:“广州人的迷信是不足取法的,但那认真,是可以取法,值得佩服的。”鲁迅之于长妈妈,当亦作如是观。
长妈妈终于买来了木刻的“三哼经”,由此引发了哥儿对绘图的书的更大的兴趣和更深的爱好。这本“宝书”又已经记不清什么时候失掉了。长妈妈去世也已三十多年。“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鲁迅以此文记下了难忘的长妈妈,并用这样的结尾给她以深情的祝福。
山海经读书心得3
几日前,看完了鲁迅的那本《朝花夕拾》,里面说了许多鲁迅儿时的事,可能是因为我对人物描写的文章印象比较深刻吧,现在最记得的就是阿长与《山海经》里的那个跟人“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的阿长,长妈妈。文章中,鲁迅先生似乎对阿长这个保姆没有什么好感,处处都说对她的不满,比如说她睡觉的时候常常摆成“大”字型,弄得小鲁迅没办法翻身;长妈妈经常对小鲁迅说一些迷信的话,使得小鲁迅厌恶;知道长妈妈害死了他的隐鼠之后的憎恨……对她产生敬意的好像也就两处,一处是她像小鲁迅说长毛的事,另一处便是长妈妈不辞劳苦地为小鲁迅买来了《山海经》。鲁迅对长妈妈从憎恶到产生敬意都是这一本《山海经》的缘故,因为长妈妈“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鲁迅先生十分渴慕别人口中的绘图《山海经》,但又没有机会去书店买,一直十分懊恼。偶然跟阿长提起,后来阿长告假回来,竟带回了一套。由这件事,鲁迅先生对阿长的敬意抵过以前的不满,也更加佩服她了。
鲁迅先生从阿长身上看出,其实周围人对自己的爱时时刻刻都围绕着自己,体现在每个细节。只要用心发现,总能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感动……
在结尾,鲁迅先生写到:“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看来,在鲁迅先生心中,阿长已如他的慈母一般了!以往阿长对他的点点滴滴的爱已经渗透在他的心中并慢慢滋润**。这让他时时会怀念起阿长——这个当时的下层劳动妇女留给他的最朴素也最真挚的感情。也许,这是鲁迅先生后来一直坚持为普通的劳苦大众而战的原因之一吧!
山海经读书心得4
别家的保姆都十分懂事但鲁迅爷爷家的保姆却别具一格。别家的保姆要不然干活,要不然休息,从来不说三道四。阿长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保姆,所以十分粗俗。但是做事做人还是明白的。但凡别人家的保姆都冷冰冰的,但阿长压根就好絮絮叨叨,还敢于东家谈东谈西,往往忘了自己的身份。后来,阿长改变了。鲁迅爷爷便另眼相看了这个阿长,是因为她给鲁迅爷爷买了一本《山海经》。她走了,但她的精神还在,灵魂还在。鲁迅爷爷仍然记得这个看似*常的保姆,来表达自己对她的敬意与感激之情。
鲁迅爷爷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来表达自己之前对阿长的态度是不对的',要用后面的事情来表达自己的懊悔之情。
从这篇文章中,我知道人们做事不只是在表面性的,做事要做在心里,不要把自己当成什么,你什么也不是,而是一个普通人,保姆是一种职业,没有什么丢人的。如果你干好眼前的一切的话,说明你成功了。切记,不要把自己看的那么重,也不要把自己看的那么轻!
山海经读书心得5
《阿长与山海经》是近代思想家、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此文记述了鲁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
《朝花夕拾》这本书反映着封建社会的种种陋习,也反映着鲁迅想要改变的愿望,让我们看到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民族魂。
全文语言*实形象、处处流露着真情,在丝毫不带造作的叙述中,将读者带入到了儿时作者的世界中,令人觉得特别可亲。
山海经读书心得6
阿长,一个妇女。她落入俗套,生老病死,**凡凡。阿长,一个女工,她背井离乡,操劳一生,而不普通。阿长,一个并不美丽。甚至黄、矮、丑的女人,看起来很*凡,却从*凡里生出了她自己的不凡。
浅观《朝花夕拾》,鲁迅先生对待阿长的态度与看法是较为复杂的。在我看来,总体还是褒多于贬的。而阿长在鲁迅童年时的照顾与呵护、疼爱,也对鲁迅先生有着深深的影响,否则先生也不会在妈妈逝世将近三十年时还在追悼、怀念她。
阿长有不足之处:她踩死小隐鼠;她的那些固化而不去开蒙的落后迷信思想;她所遵从的繁文缛节,还有她**的睡姿……这些先生曾经深深厌恶过的东西、事情,在长妈妈死后都变成了回忆。再没人让他在元旦早晨经受辟头的磨难,在夏天热得睡不着……这些事是反映阿长的迷信、粗俗,可是,阿长对于鲁迅的爱与关怀,却更让人感动与难忘。
阿长身为一个毫无社会地位的女工,叫保姆已算是抬举她,可她还是未曾放弃过内心深处的母性与爱:她无微不至如春风般关怀着年幼的鲁迅先生,哪怕先生的一句无意间的话语都会记在心上,最后在探亲的`路上替鲁迅带回了那本他心心念念的《山海经》,开启了鲁迅的阅读之旅……可以说,先生日后的声名益显和功成名就,其中也有阿长的一份微薄功劳,而这本书,也让先生对她产生了空前的敬意。
所以说:人的认识不局限于外表和贫穷,而在于内心。一个看起来**凡凡的妇女,生命中却有可能开出意料之外的尘埃之花。从尘埃中也可开出因心灵美好而成长的花朵。譬如阿长,她*凡又不*凡,她普通而不普通。一切,都因着她对鲁迅的关切与爱。
山海经读书心得7
阿长,一个并不华丽却温暖的名字,她只有这个名字,我不知道她还拥有什么,哦,还有那颗淳朴、善良的心。——题记
这篇文章讲的是鲁迅对儿时保姆“阿长”的回忆。她不识文字,又有些迷信愚昧,连真实的姓名都不为人知。在鲁迅先生的笔下,“阿长”这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却变得不普通、不*凡了,甚至“拥有伟大的神力”了!
读了这篇文章,知道了阿长的什么样后,我很失望,在我印象中,阿长这个名字,应该是一个很温柔的、纤瘦的形象,可是,却偏偏是一个胖而矮,唠唠叨叨的老妈妈。就是这样一个朴实的形象,才让我感到这篇文章是真实的。
长妈妈有些习惯招人烦:唠唠叨叨,“大”字形睡姿,种种古怪礼节……全文并没有介绍阿长怎么怎么好,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这样一个真真实实活在现实的阿长。慢慢地,她开始让我又恨又爱。她相信许愿,相信梦想,带着一颗纯真的心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生活。
最令人感动的,就是她买《山海经》那段了,作者没有写这样一个不识字的人是怎么买这本书的——识字的人都很难买到的书的,谁又知道她走了多少路,问了多少人,去了多少店?她竟然把“山海经”念成“三哼经”,她是怎样向别人打听这本书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答案,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长妈妈。这个长妈妈有很多缺点,像个小孩子,但这都无关紧要,因为她有一颗到死都善良的心。
我们应该学阿长的善良和热心,更应该学习鲁迅先生,要有一双善于发展的眼睛。
看鲁迅的很多作品都会有一种深刻的感受“累”,是一种从身体到灵魂深处的累。挑挑拣拣只有那几篇读是会稍微轻松些。《阿长与山海经》便是其中之一。
作者在文中先写阿长的名字,然后才把生活中的点滴铺陈**。阿长啰嗦的'管教,阿长可怕的大字型睡姿,阿长麻烦的礼节,阿长关于长毛的恐怖故事,阿长制造的隐鼠事件及阿长送的《三海经》。作者这一片一段的记忆将阿长的形象生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同时也让读者在其叙述中感受到这个粗枝大叶的女人对小鲁迅细腻的爱。
如果不曾在中学课本中学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但看其杂文犀利的笔锋,对世间丑恶深刻地揭露,很难想象这位文坛中的勇士,拥有如此温暖的内心世界。
鲁迅是人不是神,此时才惊觉这一事实。别人看他的作品都会累,更何况作者本人。他能看透这世间的一切丑恶,相对对生活中的美好有着更为强烈渴望。小鲁迅与阿长的恩怨在鲁迅的记忆中应是这浊世中的一缕清香,能除去内心深处的无奈及疲惫。阿长对鲁迅看似粗浅实则深厚的爱在鲁迅的记忆中逐渐沉淀最后酿成了《阿长与三海经》。
在经过坎坷的半生后回望记忆中哪个粗枝大叶长妈妈时,鲁迅说:“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的灵魂!”这位在文坛顶端的伟人发出了内心对其*凡保姆深厚的情感
每读完一本书或一片文章,我都会有很多感受,但《阿长与山海经》给我的感受最深。这篇文章出自鲁迅的《朝花夕拾》。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鲁迅小时候,家中的保姆——“阿长”懂得很多规矩,并把这些规矩都教给了小鲁迅,而且经常陪伴他,因此他很喜欢她。但自从她不小心把鲁迅养的心爱的小老鼠踩死后,鲁迅便很憎恨她,觉得她是故意的。可当鲁迅很想看带图画版的《山海经》时,阿长却在过节时,跑了半个城市给他买了回来,让鲁迅很感动。
这篇文章让我知道了世界上有一种像“阿长”这样的人,她把自己知道的规矩像教给自己的孩子一样,毫无保留的教给了鲁迅,当鲁迅憎恨她时,她却毫不在意,照样对鲁迅好,甚至在得知鲁迅想要《山海经》时,不惜**过节时间,跑了半个城市给鲁迅买了这部书。这是一个朴实无华的人,却是一个善良、可爱的人,她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她的善良、朴实、可爱却让人印象深刻,让人不能忘记。
“阿长”的美好品德让我想到很多人,如:老师把知识毫无保留的教给学生,**把自己的生命用在了保卫祖国,工人一生都在为祖国的建设努力……,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他们的工作并不起眼,没有明星的耀眼光芒,但他们的贡献却是极大的,是不可取代了。
今天我读了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讲的是鲁迅对儿时保姆“阿长”的回忆。她不识文断字,又有些迷信愚昧,连真实的姓名都不为人知。在鲁迅先生的笔下,“阿长”这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却变得不普通、不*凡了,甚至“拥有伟大的神力”了!
读了这篇文章,我对阿长和鲁迅先生有了新的认识。长妈妈医生不行,又渴望生活**的劳动妇女。虽然粗俗、没有文化又好惹事端,但她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奇迹般的给小鲁迅买回了他梦寐以求的《山海经》。而鲁迅先生善于观察身边的点点滴滴,能够捕捉到生活中一些精彩,有很容易被忽略的洗劫。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总是文采飞扬,充满情趣又令人回味无穷。
我们应该学阿长的善良和热心,更应该学习鲁迅先生,要有一双善于发展的眼睛。
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拾》中,有好几篇文章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其中《阿长与山海经》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
《阿长与山海经》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这是—篇纪实性的文章。文章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表现了长妈**性格特点。作者通过对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长妈妈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怀念。
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
文章着重写了我幼年时与长妈**一段经历。长妈妈是一位保姆,而我对她的印象能如此深刻,可见我对她的感情至深。文章也进一步介绍了她的名字、体形等。
文章主体在于围绕《山海经》,写我对长妈**感情变化。由最初的我不大佩服她,最后我对她又有新的敬意,是因为她给我买了《山海经》。
长妈妈是一位经历苍桑的人,这里不仅写她迷信,有麻烦的礼节,而且突出了她的伟大,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她却成功了。很好地概述了一个人物形象。而我对长妈**感情也是文章的关键,文章的主体把握及最后对她的缅怀、祝福,都能说明感情很深。语言上或叙或议,前后呼应,如三次写“大字形”睡式及谋害隐鼠的怨恨,朴实中带有点韵味,让读者细细体会其中。
长妈妈这样一个艺术典型形象,独特而不*凡,也揭示了封建社会比较黑暗、腐朽的事实。作者此篇文章包含的爱心与同情,让我们再一次回到纯朴的年代,去关怀身边的一个人。
山海经读书心得8
在《山海经》中的《西山经》章节有这样的记载:“山中还有一种鸟,长得像鸮,却长着青色的羽毛和***嘴,有和人一样的舌头,能学人说话,名为鹦。”——这是我读书时第一次有了跟山海经距离很近的感受,
书中还有记载:“观水中有很多文鳐鱼,外形像普通的鲤鱼,长着鱼一样的`身体和鸟一样的翅膀,浑身是苍色的斑纹却有着白脑袋和红嘴巴,常常在西海、东海畅游,在夜间飞行。”——我去百度飞鱼,虽有部分出入,但书中记载是否是飞鱼的之前形态呢?
还有很多很多,我读的时候逐渐去代入自己认知里所知晓的、相似的物种,这大概就是《山海经》的魅力,我且无论是否真实,但是其中的千奇百态,究竟是眼睛所见、耳听为实,还是脑口所虚的,其真真假假,让我想起了一句古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所有的答案不在书里,在那些好奇里,未知里,未来里。
山海经读书心得9
最早知道《山海经》,是小学时的课文《阿长与〈山海经〉》的相关节选,但印象仅仅是“山海经”三个字,其内容是一无所知。
在后来的.成长中,又经过了“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对于远古神话有了依稀的认知,直到近几年,刷到《山海经》是一本地理书籍的相关文章,把山海经的地理扩张到世界而不局限于**边界,会发现很多异同时,我开始对《山海经》感到了兴趣,很想看看这本奇书。
直到最近,在抖音刷到了关于《山海经》的一些讲解,然后最近也看了下关于“风水”类的文字跟故事,于是就想把《山海经》看一看。所以,我是一个好奇的普通读者心态,我一开始仅仅是想发现一些特别的神兽动物及其能力功效而读,但从海内外经、大荒经开始,我发现山海经确有其魅力之处,奇闻怪异之事物到底如何写出,谁可以写出,而书中内容的真真假假又让人读时忽远忽近,深陷其中,我读到最后是无法去归属它是神话书籍。
山海经读书心得10
一本书,能把我们带入一个新的世界,我们可以同书中的人物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成功,一起从摔倒的地方爬起。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到人生的哲理,我们可以积累更多的好词句,我们可以全方面的`了解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我们可以……
书是智慧的结晶,他告诉无知的我们一个又一个的道理,像一盏明灯,当我们在雾气茫茫的人生路上徘徊时给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
与作者相比,可供我们仔细阅读的书更多;与作者相比,我们所拥有的书质量更好,插图更加精美,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更喜爱阅读呢?
把握人生,精彩阅读。
山海经读书心得11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鲁迅小时候和阿长在一起的故事,它真实的表现出长妈**性格特点,也无不充满着鲁迅对长妈**怀念之情。
长妈妈是一位经历沧桑的人,她不仅迷信,而且还有麻烦的礼节。她有许许多多鲁迅并不喜欢的习惯,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再加上当鲁迅知道是她“谋杀”了那只隐鼠,使鲁迅对她不仅仅是烦厌,还有憎恶!直至后来,长妈妈帮鲁迅买了他梦寐以求的《山海经》时,对长妈妈产生了敬意。
关于《山海经》,鲁迅只是随口的说说罢了。但没想到大字不识一个的长妈妈竟用自己的钱买了《山海经》。正如鲁迅说的有些事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长妈妈,这个劳动妇女,朴实善良的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长妈妈并不是是很好看,但这并不能掩饰她的淳朴善良和待人真诚。
长妈**离去令人怀念,但鲁迅连她的姓名都不知道,使他感到惭愧。
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在我们的身边默默的陪伴,或许他们的一些行为使你感到厌恶,但他们对我们的爱却是那么的浓,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快乐与幸福。就你的老师一样,他会毫不留情的指出你的错误;就像你的家长一样,整天的对你絮絮叨叨;就像你的朋友一样,逼你做一些对你有益但你又不喜欢的事。
珍惜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要到失去了才后悔。珍惜他人对你的爱就是珍惜你自己。当他们对你提出意见时,不要忘了说一句“谢谢”。牢记你身边的每一个人,牢记他们对你的爱,对你的好。这样才不会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
山海经读书心得12
我认为长妈妈是许多旧式女人中的一个,她地位很卑微,原因是现在甚至没有人知道她的名字以及她生于哪年。她对家中的人并没有很浓厚的情感,因为自从她到鲁迅家里做保姆后,一直都没回家,直至临死时,才回家看最后一眼。她有许多缺点,但也有不少美德。通过她常背地里说人坏话与喜欢切切察察,还有她夜晚**的睡相可以看出,她是一个饶舌多事、粗俗、不拘小节的人;通过她在元旦时的古怪仪式和那些烦琐之至的道理可以看出,长妈妈是一个希望获得幸福、有着淳朴愿望、真诚善良的`人;通过长妈妈跟鲁迅讲“长毛”的故事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有些无知可笑,迷信但也十分淳朴的人;通过长妈妈为鲁迅买回渴慕已久的《山海经》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善良、仁慈、愿为鲁迅帮忙的人,全文运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和对长妈妈态度变化可以看出鲁迅是为突出长妈**美德而不是缺点。
山海经读书心得13
《朝花夕拾》是鲁迅最重要的作品集之一。收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散文十篇,展现了横眉冷对的鲁迅先生的另一面。所收各篇均意蕴丰厚,手法娴熟,备受一代代读者的喜爱。
鲁迅,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家。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树人,浙江绍兴人。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中,写了一些他童年的事儿,我对他笔下的阿长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主要记叙了鲁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长妈妈迷信,唠叨,晚上睡觉摆大字,但她关心儿童,直爽,淳朴,还费尽心思给鲁迅买来了一本《阿长与山海经》,她连名字都叫成了《三哼经》,还能买到,实属不易。阿长还懂得许多规矩,但大多让鲁迅不耐烦。什么正月初一恭喜长妈妈;死了人,应该说是“老掉了”;死人或生小孩的屋,不能进;饭粒掉地下必须捡起……都让他觉得繁琐至极。
鲁迅对阿长的态度,发生过很大的转变。当鲁迅得知是阿长谋死了他那可爱的,小小的,让她喜爱的隐鼠时,他一向叫她长妈妈,这时却直接叫,她阿长,对他的怒气持续了很久。
长妈妈经常给他讲故事,有一次她给鲁迅讲了一个美女蛇的故事,结尾还给他了一个教训: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阿长大约是青年守寡,有一个过继的儿子,从不被人重视,她渴望得到幸福,朴实而又温和,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山海经读书心得14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鲁迅小时候和阿长在一起的故事,它真实的表现出长妈**性格特点,同时充满着鲁迅对长妈**怀念。
长妈妈是一位经历沧桑的人,她不仅迷信,而且还有麻烦的礼节。她有许许多多鲁迅并不喜欢的习惯,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文章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再加上当鲁迅知道是她“谋杀”了那只隐鼠,使鲁迅对她不仅仅是烦厌,还有憎恶!直至后来,长妈妈帮鲁迅买了他梦寐以求的《山海经》时,对长妈妈产生了敬意。
关于《山海经》,鲁迅只是随口的说说罢了。但没想到大字不识一个的长妈妈竟用自己的钱买了《山海经》。正如鲁迅说的有些事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长妈妈,这个劳动妇女,朴实善良的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并不是是很好看,但这并不能掩饰她的淳朴善良和待人真诚。而她的离去令人怀念,但鲁迅连她的姓名都不知道,使他感到惭愧。
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在我们的身边默默的'陪伴,或许他们的一些行为使你感到厌恶,但他们对我们的爱却是那么的浓,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快乐与幸福。就你的老师一样,他会毫不留情的指出你的错误;就像你的家长一样,整天的对你絮絮叨叨;就像你的朋友一样,逼你做一些对你有益但你又不喜欢的事。
珍惜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要到失去了才后悔。珍惜他人对你的爱就是珍惜你自己。当他们对你提出意见时,不要忘了说一句“谢谢”。牢记你身边的每一个人,牢记他们对你的爱,对你的好。这样才不会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
山海经读书心得15
我在寒假里看过很多书,比如:《山海经》、《淘气包马小跳》、《米小圈上学记》……把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山海经》。
读了这一本书的内容,我知道了:《山海经》是一部内容丰富、风貌奇特的古代佳作,堪称**奇幻、魔幻文学的开山鼻祖,传书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神话、水利、破产等方面内容,是**文化的珍品,使**古人想象力的集中体现。
本书收集啦,令人所能收集到的几乎所有《山海经》图文版本,全面呈现了这部**上古时代极其换与史、地理,喜欢研究神秘古怪事物的读者来说,实为首选。
所以我每天看这本书的内容和图,这每一张图中下面都有意思,第一篇的.奇幻瑰丽的《山海经》这里全部描述着古代时候和神话。
这本书有很多很多没有见过,又没有听过事物和生物,不过有些又是我看过的神话故事或事物和生物。
我希望更多人了解这里面的故事,学到更多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