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文化建设工作计划(精选5篇)

食堂文化建设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贯彻执行国、省、市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决策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工作方针,进一步构建学校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提升监督管理能力和保障服务水平,努力确保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维护学校社会和谐稳定。

二、工作目标

以“夯实基础、完善制度、加强培训、强化监管、提升效能”为工作主线,全面推行食堂自办自管、成本经营、营养配餐模式,着力强化责任落实和风险防控,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杜绝食品安全责任事故和管理服务问题引发不稳定因素,努力办安全优质、服务一流、师生满意食堂,解决好师生“吃”的民生。

三、主要工作

(一)促进食堂建设,努力筑牢食品安全承载实力

1.严格按照教育厅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伙房)建设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等文件要求,促进学校食堂基础设施建设和设施设备配置,突出幼儿园食堂改造重点,指导各地抓2-3个成片连线幼儿园“标准化食堂”示范点改造建设。

2.继续全力做好第三批约10个“关爱厨房”项目的规划建设、设备配置和使用管理等一系列工作。

3.建立与教育内部计财、项目部门和规划设计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学校食堂建设改造设计需教育内部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和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审查程序,确保新建和改扩建食堂符合餐饮服务许可要求,从硬件布局上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二)规范证照管理,坚决杜绝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1.督促学校(幼儿园)食堂取得有效《餐饮服务许可证》,坚决杜绝无证运营。

2.严格学校食品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确保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上岗率达到100%,坚决杜绝从业人员先上岗后办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

3.依法执行劳动用工制度,落实从业人员劳动保障待遇,建立员工激励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杜绝劳资纠纷和可能导致的不安全、不稳定因素。

(三)重视教育培训,不断增强安全意识应急能力

1.进一步强化学校食品安全教育宣传。以食品安全“进学校”活动为抓手,将食品安全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坚持上好食品安全课;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3·15消费者权益日等活动;做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特别是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的宣贯和科普知识宣传普及,增强师生食品安全意识,培养少年儿童良好饮食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2.持续开展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主题实践、爱粮节粮、感恩教育和首届征文活动,办“节约型”食堂、树“光盘族”典范,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传统。

3.分解落实宣传目标任务,进一步做好在各级媒体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的宣传报道工作。

4.大力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和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制定培训计划,分层举办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和从业人员培训班,突出幼儿园培训专题,启动首批营养师、食品安全师培训工程。

5.召开学校食品安全专题工作会议;精心培育和打造幼儿园、职业院校食品安全现场看点并召开全市现场会。

6.组织开展“走出去、请进来”学教、培训活动。

7.完善各级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和以学校食堂停水电气为重点的后勤保障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

(四)突出制度执行,扎实抓好食品安全规范管理

1.统一修订完善制度、规程、要诀、台账,强化执行和落实。严格依法亮证经营、索证索票、试尝留样等一系列、一整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措施执行力度,全面提升抗食品安全风险能力。严格系列台账使用管理,突出校长监管、健康管理、消杀灭害、食品添加剂和餐厨废弃物五本薄弱台账管理。

2.建立全市学校食堂大宗食品原料供应商名录制,逐步规范食品原料定点采购,确保采购源头可控,降低采购成本。

3.严把食品采购索证索票、查验登记、试尝留样、售卖配送等各环节安全操作规程关,实施全过程无缝监管。

4.学校食堂和食品卖场经营者以及大宗食品供应商,应按资教发〔2023〕179号文件投保校(园)食品安全责任保险。

(五)把握重点关键,持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1.深入开展专项整治。重点治理和坚决杜绝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地沟油、病死(害)畜禽、不合格调味品、私屠滥宰畜禽、注水肉、违规处置餐厨废弃物等突出问题。

2.开展重大节假日、重大活动、重要时期、季节交替期和重点学校、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专项整治和明查暗访。

3.加大对学校食堂、宿舍消防、水电气设备设施的巡查、校验和检修力度,确保消防设施器材、水电气压力表、安全阀、管道和锅炉、电梯等特种设备设施安全使用。严格相关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安全责任人信息、岗位职责和设备设施操作规程上墙制度,加强检查和值班记录,规范资料归档。

(六)实行民主监督,完善学校食堂服务保障体系

1.规范食堂财务。坚持“公益性”和“非盈利”原则,严格成本核算、实施精细化管理、降低营运成本,稳定饭菜质量和价格,公示食堂财务。

2.建立监管机制。成立食堂管理委员会、学生膳食委员会、食堂值班岗等校内组织以及学生家长、有关专业人士和社会人士参与的校外监督组织;公示每周配餐计划、原辅料采购价格、带量食谱成本构成,监督饭菜质量,检查饭菜份量;建立满意度评价体系与常态评价制度;推进完善学校食堂社会监督试点工作。

3.畅通诉求渠道。设立投诉电话、电子邮箱、校长信箱、建议收集箱、食堂接待日等沟通平台,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有效化解问题矛盾;加强与食堂管理、经营者信息沟通,随时查找整改问题隐患;加强与从业者的沟通交流,关心他们疾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激励员工用热心和爱心从业,安全、优质服务师生;加强校园网络管理,监测网络舆情信息,及时掌握并消除各类虚假信息和不实传言的负面影响,消除隐患和不稳定因素。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监管责任

1.市、县、学区、校(园)层层签订学校食品安全责任书,分解落实目标任务。

2.教育主管部门应将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考核重要指标,强化属地监管责任,制定并组织实施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完善校(园)长第一责任人责任体制,配备首席食品安全官或专兼职管理人员,落实监管责任。

3.组建市、县、学区三级专家骨干团队,充分发挥专家骨干在食堂规划设计建设、设备设施配备、规范化管理、人员队伍培训等方面的作用。

(二)严格保障机制,提高监管能力

1.全面落实首席食品安全官工作要求,强化教育培训,确保充分履行岗位职责,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效能。

食堂文化建设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食堂建设的“造峰”与“填谷”

存量大、增量快是农村学校食堂建设存在的两大症结。农村学校建设食堂,不单单是钱的问题,还要和农村校的布局联系起来统筹考虑。

在媒体和民众的质疑声中,“有米无炊”问题的根源,被认为是政府在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营养改善计划的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在3块钱餐费落地时,相应的食堂配套建设没有跟上,导致孩子们依旧吃不上热饭。一些地方在营养的“主阵地”没有建起来的前提下,以“游击“形式存在的课间加餐和以“农户托餐”及“企业配餐”为渠道的正餐,成为农村孩子营养改善的主要途径。

这其中存在很大误解。实际上,作为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国家对农村学校的食堂建设投入和关注,如草蛇灰线般一直贯穿在日常的基本工作之中。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中央财政投入了100亿元资金,专门用于食堂建设,重点支持中西部22个省的699个县。经过跟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反复协商争取,今明两年这笔资金还有,也就是说,2023至2023年3年的时间,中央投入300亿元来建设农村中小学食堂,要让国家试点县所有学校都有食堂或伙房。”

不仅如此,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水启航之前,政府就投入了大笔资金用于农村学校食堂建设。比如: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初中工程,约25%的资金用于了学校食堂建设,新建和改扩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近550万平方米;2023开始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计划3年里投入100多亿元用于校舍建设,其中也把食堂建设列为重点内容。目前,2023、2023年中央财政食堂建设专项资金,已经通过国库集中转移支付到省级财政,22个省份以县为单位制订了食堂建设规划,不少地方建设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有不少食堂已建成了。

一方面,国家正在稳步推进农村食堂的建设工作。另一方面,要消化中国农村如此庞大的体量,仅靠这些钱是远远不够的。

“存量大、增量快是目前农村学校食堂建设存在的两大症结。”在教育部体卫艺司巡视员廖文科看来,食堂问题不仅是现实问题,更是“具体的、历史的”。它既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以前很多学校在初期建设的时候,并没有将食堂规划进去,这是常态。因为学生基本上是走读,不需要建食堂,这种状况导致农村食堂建设‘历史欠账太多’。”),又牵涉现在(“农村学校食堂的捉襟见肘是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之后,特别是寄宿制学校的大规模增加之后才凸显出来的,由于撤点并校导致一些学生上学半径增大,原本走读的学生不得已要选择住校,因此食堂匮乏的问题也变得严峻起来。”)。

在很多人眼里,建食堂就是搞工程,只要资金到位,剩下就是从规划、立项、审批、开工建设、再到竣工验收等一系列的技术流程。然而,事实并非那么简单。

廖文科介绍说:“农村学校建设食堂,看似简单,其实不容易,不单单是钱的问题,还要和农村校的布局联系起来统筹考虑,只靠拍脑门决策是行不通的。”

“集中办学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或多或少带来学生上学距离远、路上不安全、家庭经济负担加重等问题;学校办在家门口,但是学生人数不断减少,甚至出现学生都走了的现象,又产生了校舍食堂闲置浪费的问题。”廖文科说。

廖文科道出的难处也曾困扰着遵义县的农村学校。新一轮的校点布局调整后,遵义县撤并了学生人数较少的校点,造成了大多数学生离校较远,全县近20万学生中,单程步行30~60分钟能到校的仅有3.4万人。除已有的118间学生食堂可解决4.6万学生中午就餐外,还有1.5万学生中午只有带干粮或吃零食充饥。118间学校食堂,仅限于8所高(完)中和大部分初级中学,小学基本无学生食堂,严重影响了学生健康。

唐少岗一直在为农村学校食堂建设的事情四处奔波,作为湖南省炎陵县勤工俭学管理办公室主任,他见证了炎陵县农村集中制办学后食堂建设取得的成果。“我们从2001年开始实行集中制办学,已经11年了,在国家及省市大力支持下,我们近几年投入了1 000多万元,用于全县29个农村学生食堂的改造,近几年新建成12个食堂,改造原有食堂11个,加上原来底子好一点的学校,现在我们所有学校都有食堂,有餐厅。”

从宏观上看,农村食堂建设担负着“造峰”和“填谷”的双重使命――既要清偿历史欠账,又要满足农村学校由于布局调整而日益增加的对食堂的需求。寄宿制学校的增加,使得原本应由家庭承担的学生营养和体质健康责任转移到了学校身上。这就决定了农村学校食堂建设不只是简单地对农村学校陈旧基础设施的“缝缝补补”,而要将其建成改善学生营养和体质状况的“主阵地”。

食堂运行的成本谁来掏

农村学校的食堂建设经常被当地政府看做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包袱。经过“成本核算”后,许多政府选择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在一些地区,学校的食堂建起来了,做饭的锅碗也具备了,却迟迟不开伙,这是为何?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于明潇博士在宁夏调研时也发现了相同的问题――光洁如新的食堂,却一直处在停火歇灶的状态。“因为很多学校请不起食堂工作人员。”于明潇说。

于明潇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现在雇用一个食堂工作人员月工资是800~1 200元,如果按照一个学校生均比80∶1或者100∶1来配备,每个县食堂的工作人员要达到几百名,如果按照一年1万元来算,光食堂工作人员的工资就要支出几百万元,而且学校公用经费不能用来支付食堂工作人员的工资,这对贫困县来说压力很大。”

“这是道简单的数学题,也是困扰农村食堂的最紧迫问题。”于明潇的语气里充满了担忧。

除了学校供餐以外,目前农村地区学校还有“企业配餐”和“农户托餐”两种供餐模式。以农村营养改善计划为例,全国学生营养办副主任、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田祖荫介绍说:“目前农村地区学校,53%已经采用了学校食堂供餐的方式,为学生提供饭、菜、汤等正餐,还有47%的学校因条件限制等各方面原因,只能提供购买供餐服务,或是家庭(个人)托餐服务。”

于明潇对宁夏3所分别采用学校供餐、农户托餐和企业配餐的马莲中心小学、吉强镇短岔小学和偏城上马小学进行调研后发现,虽然农户托餐和企业配餐前期投入少、附加成本低,能很好地解决食堂工作人员的工资问题,但食品生产过程难以控制和监管,食品安全隐患增大。于明潇说:“学校食堂供餐是现阶段相对较好的模式,既便于学校管理,又可以相对控制食品安全,使学生吃得放心。”

刨去工作人员的工资,食堂每日的运营成本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九阳公司实施了“九阳希望厨房”项目,为很多农村地区的学校捐助了蒸饭车、馒头机等厨房设备,但黑龙基会秘书长刘铁男在一些受捐学校调研时却发现,那些颇受好评的蒸饭车、馒头机一尘不染,放着不用,询问之下,才知道是因为“费电”、“费钱”。

负责厨房设备捐赠的九阳希望基金技术总监王运波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一个小型的蒸饭车功率是6千瓦,大的24千瓦。一个小型的开水器是12千瓦。对很多农村学校来说,这么大的耗电量是学校经费无法承担的。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大功率设备都很新,没用过。老师告诉我们,这些设备他们平时都舍不得用,只有到了冬天天冷的时候才用。”

除了要解决“谁来做”的问题,还得解决“在哪吃”的问题。在对宁夏和云南的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县调研时,于明潇发现,“校校有厨房”的目标基本能达到,但是有吃饭地方的食堂的学校,比例还比较低,学生露天吃饭的情况比较多。

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看来,孩子没有地方吃饭,归根到底是理念的问题。“餐厅建设存在诸多限制可以理解,但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在教室里就餐?在美国,教室就是食堂;北京上海的中小学也将营养午餐送进教室。只要转变观念,这个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缺钱也有缺钱的做法。“在供餐方式上,我们强调就地建食堂、建厨房、招厨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认为,解决厨师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农村雇人,最好是学生家长,他们对学生比企业更负责任,给孩子们做饭,用的东西都是本村本地的。这样,既增加了对本地农产品的需求,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增加了本地的就业,是一举多得的事。

这也是邓飞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将农村孩子营养权还给农村。他的做法可以概括为4句话:因地制宜建厨房,保证安全、卫生就行,可以在教室吃饭;就地取材做午餐,尽量多利用当地食材,保证安全、新鲜、营养而无公害;动员乡村资源提供帮助,组织家长、村民、村委会为学校提供各类帮助和财务监督;积极利用新技术,如运用微博、记账软件和捐赠的智能手机等,增加学校的信息披露能力。

实际上,按照规定,农村食堂工作人员的编制和工资都应由地方财政负担,食堂的水电煤气等运行成本则应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列支。但现实的情况是,中央规定和地方的操作是“两张皮”。

究其原因,还是“吃饭财政”的逻辑在作祟。在“经济挂帅”的语境中,教育本来就处在财政支出的边缘位置,农村学校的食堂建设就更是“边缘中的边缘”。农村学校的食堂建设经常被当地政府看做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包袱。除了可以预见的建筑成本、运行成本和人力成本外,地方政府还承担食堂运行过程中不可预见的食品安全隐患等,因此,尽管中央要求将农村学校食堂建设纳入规划,但经过这样的“成本核算”后,许多政府还是选择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就导致在现实中,食堂建设这一“规定动作”变成了“自选动作”,甚至成为“不选动作”。

记者了解到,目前农村食堂建设的规划编制和标准制定等方面,赋予了县级政府极大的自,将管理责任下沉到县级政府,但责任主体的“重心过低”,导致了统筹协调和财政保障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很早之前廖文科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说:“要加强省一级政府的统筹和转移支付力度,食堂建设专项如果只是中央掏钱,地方容易产生依赖心理。中央转移支付也应该转变思路,变为地方掏多少,中央奖励多少,采取补贴奖励的方式,以消除地方惰性。”

民间公益如何发挥更大作用

企业力量的介入,让农村公益食堂建设不再是个人的一腔热血,而是逐渐向着专业化、系统化方向迈进。尽管如此,官民之间的互动仍有许多细节需要打磨。

在农村学校食堂建设方面,相比政府的动作,民间团体的行动慢一些。但是凭借成功的媒体策略和舆论公关,他们牢牢地抓住了大众的眼球,让农村学生的营养和食堂建设问题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

一个成功的案例来自凤凰周刊记者部主任邓飞于2023年启动的“免费午餐”实验。2023年3月,邓飞开始了一场新的社会运动――呼吁为贫困山区的小学生提供免费午餐,帮助孩子们免于饥饿。他利用自己微博的影响力,展现孩子的困境,团结更多的人,整合资源。随后,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帮助他们分立“免费午餐”专项基金,实现全国合法公募,保证免费午餐项目资金的持续供给。

从建食堂、捐炊具,到建立营养安全和资金安全的网络监督平台,邓飞和他的“免费午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建立一套可供政府参考和复制的农村食堂建设和营养改善模式。他们希望民间组织能“回归到补充社会救助资源的角色中”。

与此同时,企业力量的介入也让农村公益食堂建设不再是个人的一腔热血,而是逐渐向着专业化、系统化方向迈进。九阳公司于2023年起,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设立“九阳希望基金”,并开始与中国青基会联手在全国为贫困学校建设厨房。他们经过两年多的实践,走访了上百所学校,目前已在全国14个省的296所贫困学校建起“九阳希望厨房”,约16万名学生从中受益。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希望厨房”、“桂馨厨房”、“春苗厨房”、“幸福厨房”、“免费午餐”等公益项目在内,全国已有上千所农村贫困学校,在社会力量的帮助下建起了较为规范、满足基本需求和卫生要求的学校厨房,能够为学生供应热食正餐。

“民间爱心很可贵,但民间力量毕竟很有限。民间筹资几百万元、上千万元已经很不错了,而整体解决这一问题所需要的资金却是以‘亿’为单位计算。因此,政府行为才是问题的根治之道。”面对民间公益的斐然成绩,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的态度依然很谨慎。

除了资金的吸附能力有限,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王振耀院长认为,目前农村公益食堂项目更大的问题在于“野蛮生长”。“投入很多项目,出发点很好,人员很累,但是效果比较生硬!”在被问及目前诸多公益厨房项目的实施效果时,王振耀院长直言不讳地批评道。

“之前的农村公益食堂建设太注重于面的铺开,导致一些地方‘撒芝麻’,很难做深入,质量也上不去。”在王振耀的提议下,一些公益厨房组织开始筹划自己的深度发展战略,以示范点建设和专业化的资金运作铺开自己的摊子。

在王振耀院长看来,不论是官方推进,还是民间尝试,未来农村食堂建设的一个方向就是专业化和系统化,“现在很多的公益厨房项目,缺少一个包含营养专家、基建专家、厨房专家在内的专家委员会。”王振耀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的食堂建设缺乏科学的规划,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只建房子、忘了铺设饮用水管线,导致最终无法使用的情况。

力量分散、资金投入缺乏持续性、缺乏专业性、深入农村腹地时容易遭遇到种种政策障碍和刁难,让一些公益厨房的尝试路径逼仄,摆在他们面前的一条坦途便是与政府携手,业界管这种牵手,叫做“战略公益”,第一步是影响公共政策,第二步是将公共政策上升到立法层面,借助国家力量办大事。

另一方面,政府也对民间力量张开了怀抱。以农村营养改善计划为例,〔2023〕54号文件的5条举措之一,就是“鼓励社会参与”,文件指出:鼓励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有关基层组织,以及企业、基金会、慈善机构,在地方人民政府统筹下,积极参与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工作,在改善就餐条件、创新供餐方式、加强社会监督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

尽管如此,官民之间的互动仍有许多细节需要打磨。廖文科说:“在农村食堂建设上,政府和民间是一对需要磨合的伙伴。比如在食堂选址上,很多基金会选择比较偏远而且学生较少的农村教学点和希望小学,而这些小学和教学点恰恰是国家布局调整需要撤并掉的学校,这样就容易造成食堂的闲置和浪费。”

廖文科说:“这其中有信息不对称的因素,也是互相缺乏信任感的表现,而政府和民间的良性互动与对话,必须以增强互信和交流为基础。”

毋庸置疑,“免费午餐”公益行动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政府和民间良性互动的一次成功的范例,只要政府和民间机构奔着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补充,规避矛盾,寻求最大公约数,就会取得更大的默契,更好地造福千万农村中小学生。

(来源:《中国教育报》 )

链接

食堂文化建设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于通用学校创卫工作计划范文   为落实“创卫”目标工作责任,推动我校创卫工作的顺利进行,全面完成县教育局创卫办布置的各项目标任务,根据教育局印发的《创卫工作实施方案》、《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校的实际工作情况,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学校的创卫工作要根据市教育局创卫办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改善育人环境为手段,以强化全体师生卫生意识为工作重点。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师生的健康水平。做到科学管理、全员参与,努力完成我校卫生工作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二、完善创卫机构和相关制度建设。

  1、进一步健全领导机构,坚持一把手领导下的各部门工作负责制,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人,健全组织机构,层层抓落实。

  2、加强宣传。利用多种途径,宣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宣传卫生健康的基本知识,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

  3、保障经费。确保一定的经费作为后盾,提供经费、器材、工具等保障。

  三、环境卫生保洁方面

  1、坚持班级卫生包干区每日两扫,周二进行卫生大扫除,每月进行卫生大整治活动。

  2、每月组织一次全校大扫除,并进行联合检查,及时公布评比结果。

  3、开展“优胜班级”流动红旗竞赛活动,倡导校园文明行为,引导学生养成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

  4、利用晨会、班会及时发现纠正学生中的不文明行为,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管理的能力。

  四、健康教育方面

  1、定期布置宣传窗,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2、按计划进行卫生知识讲座,传授季节性、流行性疾病的防治知识,特别是对季节病和传染病的防治和宣传。

  3、健康教育开课率100%,按要求做到有计划、有备课,教导处定期检查。

  4、教师严格按照教学要求进行备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5、认真做好学生健康知识的传授教育,确保健康知识及格率100%以上,知晓率80%以上。

  五、加强食堂管理。

  1、加强阳小食堂管理,健全食堂网络,设立相关奖惩制度,同时根据有关规定,督促炊事员参加卫生知识学习,做到三证齐全,健全食堂卫生消毒、验收制度,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严格把好食物采购关,对购买食品有专人验收,并认真填写验收清单,然后方可清洗加工。

  3、炊事员加工时必须做到原料清洗干净,生熟食品及成品、半成品分开,避免交叉感染。

  4、餐具、用具天天进行消毒,同时经常保持食堂环境的整洁,做到无“四害”。

  六、疾病防治方面

  1、注意用眼卫生,做好视力检查和防近工作,严格控制近视率。

  2、学习贯彻《传染病防治法》,进一步做好疾病防治工作,认真落实防治措施。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预防接种,发现传染病,马上严格进行隔离,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避免疾病的蔓延。

  七、除“四害”工作

  按照上级要求,做好除四害工作,定期消杀和突击消杀相结合,食堂和厕所定时喷洒灭蝇药水,投入灭鼠诱饵,消灭“四害”,严格控制“四害”密度。

  八、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卫和健康教育活动。

  1、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利用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培训工作。

  2、继续开展“创卫知识进课堂活动”,进一步利用课堂宣传创卫知识。

  3、积极开展控烟工作。

  九、做好创卫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关于通用学校创卫工作计划范文

  我校认真学习《西安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实施方案》,结合学校的实际,以改善育人环境为目标,增强全体师生卫生意识为工作重点。全面提高我校师生的健康水平。做到科学管理,师生参与,力争做好我校的创卫工作达标。本度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明确指导思想,提高认识,认真贯彻区教育局

  关于加强创卫生工作的会议精神,动员全体师生搞好学校环境卫生,同时注重宣传教育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学校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加强卫生工作的组织管理,实行主管领导亲自抓,各部室负责人具体抓,全体教职工齐心抓的管理模式,实行环境卫生、健康教育及食品卫生工作责任制,定期检查考核,确保师生员工的认识到位,学校卫生工作达标。

  二、健康教育

  1、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各种宣传手段,做好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2、定期进行卫生广播讲座,传授季节性、流行性疾病的防治知识,特别是对流感、肝炎、结核病的防治和宣传。

  3、健康教育开课率100%,按要求做到有计划、有备课、有课时、有作业、有考核、教务处定期检查。

  4、健康教育教师严格按照教学要求进行备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5、认真做好学生健教知识的学习、测试工作,确保健康知识及格率100%以上,知晓率90%以上。

  三、具体工作

  1、按照西安市碑林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关于对学校周边环境卫生及食品卫生专项整治工作》的精神,为维护校园周边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秩序,积极协助卫生执法部门依法取缔校园周边流动小摊贩,同时学校要加强对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教育,增强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2、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好对全校学生的传染病晨检预防工作。教室、宿舍必须每天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每次应在半小时以上,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居室微小气候,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各班指派卫生员负责教室及宿舍的开窗通风工作。学校也会有计划的实施紫外线灯照射及药物喷洒等空气消毒措施。

  3、加强硬件建设。要适当加大卫生基础设施的投入,在校园内增设果壳箱、垃圾筒等设施,保持良好的校容校貌。添置卫生设施,调整充实卫生保洁人员。

  4、进一步加强校园绿化,搞好绿地养护。要转变绿化管理机制,加大绿化投入,进一步提高绿化覆盖率。

  5、坚持不懈地开展爱国卫生除害防病工作。爱国卫生工作要常规化、制度化。坚持开展除“四害”工作,定期投放杀灭药物,降低四害密度。要加强学生健康知识培训与普及工作,进一步提高健康知识普及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四、主要措施

  1、要加强组织领导。创建卫生城市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切实加强创建工作的领导,确保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工作到位。

  2、深入开展宣传动员。今年创建工作宣传的重点:一是抓好上级指示的宣传任务,确保上情下达通常,行动统一;二是抓好创建工作的典型事例的宣传,用身边的典型事例引导师生自觉参与创建工作;三是抓好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健康行为养成率。

  3、加强环境卫生岗位人员的工作考核与检查,进一步提高环境卫生保洁质量。要把考核结果与效益结合,与部门工作考核相结合,与先进集体评选结合。对创建工作不力,玩忽职守,不能如期完成任务的处室和个人及时追究责任。

  五、积极探索卫生工作新思路,要认真研究和探索学校卫生工作的规律,研究和探索校园环境卫生工作的新思路,逐步形成各方协同配合的卫生工作新局面和长效管理机制。

  关于通用学校创卫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执行中央、省、市关于城市创建工作的有关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意见》及县委、县政府关于创国家文明卫生城市的战略目标。牢固树立安全卫生意识,确保全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学校教学秩序正常和社会大局稳定,为我县创国卫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认真学习省、市、县有关创国卫工作的文件,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安全文明卫生工作深入人心。紧密配合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努力抓好健康教育工作,除“四害”工作,环境卫生绿化美化工作,食堂卫生工作和门前五包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规章制度,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按质按量完成上级要求的创卫工作任务。

  三、工作措施与要求

  1、健康教育工作

  健教工作严格按上级要求,定岗定编,开课设节。做到有教材、有教师、有课时、有教案、有评价。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0%以上,学生健康知识问卷考试及格率达90%以上。组织师生学习卫生法律法规及卫生知识,定期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定期制作高标准的健教宣传专栏。每年更换内容4期以上。加强公共卫生道德教育,办公室、会议室及公共场所张贴禁烟标志,全方位开展卫生知识教育,整体提高全校师生及校内居民健康教育水平,定期放映卫生科普电影与VCD及卫生知识竞赛和测试,健康知识测试知晓率达90%以上。

  2、除“四害”与防病

  加强除“四害”与防病工作力度,成立专门除“四害”工作小组,制定除“四害”工作计划与措施。认真抓好春、秋两次统一除“四害”和长年除“四害”工作,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校园内灭鼠做到“四无”,无鼠类、无鼠迹、无鼠洞、无老鼠活动。灭蟑、灭蚊蝇工作认真细致,除上级规定春秋两次统一灭杀外坚持长年灭杀,做到时间到位,人员到位,药物到位,有检查、有记录、有台帐,灭蟑达到“四无”,无蟑螂、无蟑螂粪便、无脱皮、无活卵荚。教室、食堂、办公室力争做到无蚊蝇,其它场所房间蚊蝇不得超过2只。为除四害,消除病源,不惜投入资金劳力,使除四害工作班子正常运转。

  3、环境卫生与绿化美化

  环境卫生工作真抓实干,责任到人,坚持一日三扫制度,室内窗明几净,室外无烟蒂,无树叶,无纸屑,无裸露垃圾,寝室军营化管理,室内干净,物品摆放整齐。严禁乱丢乱扔,全天做好卫生保洁工作。教工宿舍卫生严格按照创建工作居民文明户卫生要求,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室内要求每月一次搬室式卫生,学校长年组织定期不定期检查评比。

  厕所卫生保持水源畅通,做好一日三次人工冲洗,做到无臭味、无污垢,管好粪便和污水,搭好校园内及门前绿化、花化、美化工作,合理规划,按创国家卫生县城的标准,绿化覆盖率力争达到30%以上,力求全面规划,精心设计,严把规划关和建设关。

  4、食堂管理

  健全食堂合理组织,制定好卫生管理制度,确保饮食、饮水卫生安全,严格按上级要求抓好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及卫生知识的培训,充分利用消毒设施,按照“三证”有效(卫生许可证、健康证、培训证);“三间”分设(熟食间、粗处理间、消毒间);“三件”齐全(消毒柜、冰箱、垃圾桶);“三防”到位;“三池”合理(清洗池、漂洗池、消毒池);“三制”上墙(组织、体检、卫生制度),搞好水质消毒,加强水源卫生安全防护,严把饮食饮水关。

食堂文化建设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后勤保障工作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

围绕到2023年“学校后勤设施全面标准化、学校后勤保障全面规范化、学校后勤保障运行全面信息化”的总目标,基本实现后勤设施标准化,进一步加大规范学校后勤保障工作力度,推进学校后勤保障运行信息化工作,力争取得一定成效。不断提升学校后勤保障水平,确保正常教育教学,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后勤。

二、工作思路

把既定的“围绕一个中心——保障教育教学;抓着两个基点——一手抓后勤设施建设、一手抓后勤保障规范;突出三个关键——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健全管理制度、推进后勤设施标准化建设;抓好四个方面工作——夯实基础、突出重点、抓好常规、强化监管;坚持五个方法——将科学谋划、统筹协调、改革开放、务实创新、严格考核”工作思路贯穿工作始终。

三、工作措施

(一)夯实基础不动摇。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继续从“深化认识、队伍建设、完善制度、营造环境、深入研究、加大投入”六个方面夯实工作基础,为推进各项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条件,确保学校后勤保障工作高效、有序运行。

(二)突出重点抓实效。

1.强化战略战术思维,全面认真务实总结“十二.五”工作,按照到2023年“学校后勤设施全面标准化、学校后勤保障全面规范化、学校后勤保障运行全面信息化”的总目标,统筹布局、落实保障、分年推进要求,切实做好学校后勤保障“十三.五”规划。以推进公平配置学校后勤资源为目标,按照各类学校要求继续全力推进后勤设施建设(具体设施建设任务见附件

2),开展学生食堂、宿舍标准化建设管理督导,规范后勤保障。

2.深入落实《中共委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当前义务教育若干问题的意见》要求,全力落实营养改善计划食堂供餐的设备设施、人力、经费保障。抓住营养改善计划食堂供餐的“营养保障、食品安全、资金安全”三个重点推进工作。强化督促指导和流程管理,做到营养菜谱搭配合理、质量高、分量足,保障安全供餐,全面完成营养改善计划食堂供餐工作任务。

3.以学校食堂、宿舍等后勤设施标准化为目标,按照城、农村学校建设要求,继续全力推进学校后勤设施标准化建设(建设任务见附件2),基本实现学校后勤设施标准化。全面完成中央专项资金解决农村学校安全饮水项目收尾和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做好饮用水检测工作,确保饮用水达标并保障供水。

4.加强节能减排宣传教育、推广使用节能产品和节能技术、完善能耗统计、监测、考评体系、鼓励支持学校及其他教育单位实行“合同能源管理”,确保能耗下降任务完成。积极开展节约型学校创建活动。

5.以“环境整洁优美、秩序文明有序”为目标,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创建文明城、卫生城、园林城、森林城和创建环境友好型示范校等工作为抓手,全面推进学校环境建设。特别是库区迁建学校要突出亮点和特色,绿化面积努力达到规划数的80%以上。

6.按照局学校食堂财务管理指导意见和教师周转房管理办法(待下发),完善学校食堂财务和教师周转房管理制度。

7.强化学生食堂管理,坚持“公益性”原则,建设“安全优质、服务一流、师生满意”学生食堂。进一步规范学校餐饮场管理,建立健全学校外包食堂的准入、退出,加强学校学生食堂饭菜质量、饭菜价格和服务质量的监管。统筹规划,细化措施,妥善收回对外承包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堂;探索学校校园超(小卖部)管理和运行模式,结合各地和学校实际,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研究制定有关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加大对校园超(小卖部)食品安全、质量、价格的监管力度;以产品的标准、质量、价格、服务态度为监管重点,加强对学校作业本、校服的监管,推进行业自律和规范管理。

8.鼓励学校适度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积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建设学校后勤生活基地或劳动实践场所,增强其在劳动教育、资助困难学生、稳定食堂物价、帮助农民致富等方面的作用。

9.狠抓学校后勤安全管理。以食堂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特种设施设备安全为重点,健全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细化措施,开展食堂食品安全的专项整治工作,特别加强对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民办幼儿园后勤安全工作的检查督促指导,切实维护学校和社会的安全、稳定。

(三)抓好常规保需要。

1.抓好后勤物质保障。按照早安排、早部署、早规划、早准备、早到位的原则,按照适用、够用不浪费的要求,准备后勤保障物质,确保教育教学需要。

2.抓好后勤常规保障。按照及时、有效的目标,确保学校后勤常规保障工作(后勤设备设施维护、维修,水、电、燃料供应等)到位,确保师生生活、工作需要。继续探索研究、开发、应用学校后勤管理软件,1000人及以上学校开发、应用后勤管理软件,建设学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平台,推进学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用餐、住宿、用电、用水、用气等日常保障效率。

食堂文化建设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营养改善计划;管理;问题;对策

一、存在问题

1.对“营养改善计划”理解偏差,供餐模式不统一

据调查,笔者所在地自“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以来,供餐模式为两种,一种是食堂供餐形式,一种是企业供餐模式。管理模式不统一,由此带来管理问题较为突出。食堂供餐形式,一般是学校具备供餐条件的采用这种模式,全市仅有部分寄宿生能吃到热饭热菜,这一模式责任风险主要在学校;企业供应课间餐形式,因受学校食堂及设施等硬件的制约,且这一模式责任风险主要在企业,学校不必为此牵扯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加之其简单易操作,故成了庆阳市目前最主要的营养餐供餐形式。

2.“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出现冒领和套取资金现象

“营养改善计划”投入大、覆盖面广、涉及环节多、情况复杂、安全风险高,不加强规范管理,很容易出问题。当前,“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部分地区未能足额用于为国家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等值优质的食品,甚至出现各种形式的克扣、截留、挤占和挪用。个别地区农村学校虚报学生数,套取国家资金的情况时有发生。

3.食品单一缺少变化,学生产生厌食,“浪费粮食”现象严重

企业供餐模式营养餐主要是由企业提供的卤鸡蛋、烤馍片、曲奇饼干、法式软面包和学生奶等食品,与合理的营养饮食即主食、肉、奶或豆类食物及新鲜蔬菜水果存在较大差距。食品单一缺少变化,长期食用可能对孩子正常饮食带来一定影响,产生厌食情绪,甚至出现许多学生随意丢弃,“浪费粮食”现象严重。

4.“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单位面临着很大的资金压力

就学校食堂供餐情况而言,为做好营养餐工作,基建、设备、从业人员的大量投入,且因这项工作面广量大,监管成本也会成倍增加,还有一些相关的后勤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培训费等。同时,学校增加后勤人员并添置了些厨房用具,给学校加大了一笔不小的开支;有的食堂餐厅偏小,学生不能分桌同时就餐,还要专门抽调老师进行管理。加之,补助标准以现在的物价来说偏低。众所周知,现如今营养餐的原材料如:肉类、菜类等物价上扬,加上营养餐制作、仓储、管理等相关成本,3元的标准实难达到增强学生营养的目的,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计划也就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5.学校食堂供餐模式,学校面临卫生安全方面压力

当前,部分地区学校食堂建设的位置及内部设施均达不到相关规定,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也没有参加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培训;食堂物资采购把关不严,运营商对学校食堂食品、食品原料及食品相关产品未建立索证索票制度。加之部分地区相关责任人在营养餐供应过程中执行有关规定不到位,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得力,导致了学生食用营养餐出现身体不适,甚至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二、解决对策

1.加快食堂建设,完善食堂供餐条件

加大资金投入,加快食堂建设步伐,克服人员、经费等困难,尽快实行食堂供餐,就目前现状而言,企业供餐形式还须存续一段时间,针对学生因厌食而造成浪费现象,建议在保证一学期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不突破的前提下,实行企业供餐与学校食堂供餐相结合的原则,待条件成熟后,逐步过渡到学校食堂供餐。

2.制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建立本地营养膳食补助实名制学生信息系统,监控学生人数、补助标准、受益人数等动态情况。对供餐单位实行招投标管理,定期公布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总量、学校名单及受益学生人次等信息,学校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依法健全学校财务、会计制度,配备专(兼)职财会人员,加强对财会管理人员的培训。在政府审计等相关部门的监督下,结合营养餐计划的推行,启动建立有学生家长参加的膳食委员会,每日公布资金使用情况和午餐执行情况,形成公开、透明、及时、高效的社会监督互动模式。

3.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资金,提升营养餐质量

专家认为,每天3元钱的标准要完全落实到学生的饭碗里,如果仅靠中央财政补贴,难以实现。一些学校会将营养餐的国家补贴用来雇人,或者用在食品加工、运输等环节,导致最后落实到学生饮食中的钱达不到3元钱标准。因此,必须搞活资金来源,使资金来源多元化。例如在现行标准难以提高的情况下,征得学生家长的理解和同意,可在国家补助的3元基础上,再视学生家庭条件,每生适当也交纳一部分资金,或地方政府追加、鼓励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捐助等方式,来提升营养餐质量,保证营养午餐既安全,又营养。

4.强化安全管理,健全食堂原料采购、入库贮存、领用加工等管理制度

要避免营养餐出现卫生安全问题,首先要从源头上保证供给质量。学校食堂要严格规范营养餐的制作流程,从食材采购、饭菜制作到午餐发放,都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责任机制;学校食堂要凭证营业,食堂工作人员要持证上岗,食品加工要严格执行有关卫生操作规定;所有学校的学生食堂必须退出承包经营模式,由学校直接管理并实行零利润经营;地方政府的教育、卫生、质检等部门要通力合作,全方位监管营养餐的每一个环节,确保质量,保证营养;各学校要制定学生营养餐食品卫生安全应急预案,有效防止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事故的发生,保障广大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切实提高学生营养水平和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