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经·陈风》看陈楚文化中的巫风盛行现象
[摘 要]陈楚文化是我国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由于陈地处在多种地域文化交流的中心地带,较多的吸收了南北文化的因子,因而显示了不同一面。其中巫风的盛行就是其中的代表。巫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花园里,无疑是一株别样的花木。它亦正亦邪,深深的影响了陈楚故地。
[关键词]诗经?陈风; 陈楚文化; 巫风
文化区域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叶梅逊(Otis T. Mason)的人种志著作之中。文化区域 cultue area 亦作cultural area或culture province。叶梅逊定义其为由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或共享一种占支配地位的文化倾向的若干社会所构成相邻的地理区域。此后文化区域的重要作家法国人韦达?白兰士(Paul Vidal de La Blache)在一个社会的生活方式(genre de vie)中也阐述过这样的观点。他说“经过漫长的时间后,社会和环境促成了一系列独特地区的形成,各个地区皆反映出其最初所选择的环境条件,以及文化工具对这种选择的影响。无独有偶,周振鹤老先生在中国历史上自然区域、行政区划与文化区域相互关系的管窥中也指出,“形成文化区域是社会力量,划定行政区划的是国家的行政的权利,而自然地理区位的划分则是受自然规律所支配。因此文化区域与行政区划以及自然地理区划的关系事实上体现了社会、国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由此看见一定地区的文化与其特定的区域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该地区的文化也深刻的反映了当地的社会风俗、生活习惯与自然环境。而本文所要讨论的从《诗经?陈风》看陈楚文化中的巫风盛行现象亦印证了这一观点。
我们透过大量史料可以看到陈楚文化
(1)中巫风盛行也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陈楚文化是从远古传说时期到春秋战国时代在陈楚地区(以今河南周口为中心)形成、发展并在后世得到继承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凝具有自己独特的风韵和价值。陈地在上古时代正处在华夏、东夷、楚蛮三大部族文化交流的中心地带,其根植的地域即为是陈楚地区,现在学者一般认为陈楚故地即今河南省周口市所辖区域与安徽省西北一部。这里位于中原腹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陈楚地区的行政、文化中心过去一直在淮阳。淮阳古称“宛丘”,上古为太昊伏羲之墟,神农所都之地,夏为豫州之域,商为虞遂封地;西周分封,武王封舜后妫满于此,建立陈国;春秋末年,楚灭陈,陈为楚北方重镇;战国后期,楚徙都于此,陈城为“郢陈”,史称“陈楚”。所谓“陈楚文化”,概指产生发展于陈楚地区的一种地域性文化,是有史以来生活在陈楚地区的人们所共同创造的一切文化的总称。
中华文化是多种地域文化交流、融汇的产物,陈地正处在多种地域文化交流的中心地带,较多的吸收了南北文化的因子。而当时南北文化中都有相当的巫风因素。所以陈楚文化中巫风兴盛亦非常明显。这一点我们从最能反映当时陈地人们生活和社会面貌的文学作品《诗经?陈风》就能清晰的看到。
一、《诗经?陈风》中陈楚文化的巫风现象
一定区域的文化是该地区社会的缩影,从中我们可以很好的了解这一地区。而《诗经?陈风》就是当时陈地社会生活的缩影。《诗经?陈风》是描绘陈楚故地的文学作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该地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在众多的生活方面中巫风的兴盛是其显著特点之一。下面我们就从《诗经?陈风》去了解一下巫风盛行的陈楚社会。
《诗经?陈风》的首篇是《诗经?宛丘》,其全文如下: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
(2)
关于这首诗的主旨,有这样一种说法,即认为是刺陈好巫风说。郝懿行《诗问》、魏源《诗古微》皆持此说,以为陈之先太姬妇人尊贵,好巫觋祭祀歌舞,国民传其遗风,遂成习俗,此诗实刺陈国臣民之陋俗。还有一种说法是情诗恋歌说,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以后多数学者的看法。认为《宛丘》一诗表达了诗人对一位巫女舞蹈家的爱慕之情。因为刺诗之说缺乏必要的文本支持,从诗的文本中的一个“汤”(荡)字,并不能得出刺舞者放荡的结论,荡有摇摆之义,正是写舞者热情奔放的舞姿。况且从文本语义的抒情性看,在保留原始宗教的某些狂热性、巫风炽盛而四季巫舞不断的陈国,诗的作者怀着热烈的情爱,表达他对一位巫女舞蹈家的恋慕,实在是非常合乎情理的。虽然这两种观点存在很大的分歧,但我们也看以看出两者却都主张了陈好巫风说。其实笔者认为《宛丘》所反映的就是祈神降福的宗教歌舞,虽说有迷信色彩,但也包含了娱乐的内容。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陈国非常重视祭祀活动,而在祭祀活动中巫风炽盛。
同样的现象我们在《诗经?陈风?东门之》中也可以看到,其全文如下:
东门之,宛丘之栩。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旦于差,南方之原。
不绩其麻,市也婆娑。
旦于逝,越以迈。
视尔如,贻我握椒。
(3)
对这首诗的解释向来也多存歧义,在众多的解释中,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一位青年男子,在郊外群众舞会上和一姑娘相爱上了。此诗,展示一幅陈国人喜爱歌舞的风俗画。”有的学者认为认为:“这是女巫等在吉日到别的地方去跳神,要带着锅远行,以便做饭用。这篇乃是讽刺女巫的诗。”而现在大多数人认为,这应该是一首记述了陈国一场降神巫术祭会活动,并不是一般的的男女相会歌舞之诗。由此也可见看到陈地巫风炽盛是其一大特点。这样的现象在《诗经?陈风》的其他篇章中亦有体现。
总之,翻开“陈风”,我们就会感到浓郁的民俗情味。陈地的土地肥美,人烟稠密,物产、文化的兴盛。当地人们为了更好地发展农业生产,总要虔诚地祈神降福。所以其地当时巫风颇为盛行。
二、陈楚文化中巫风盛行的原因
一种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兴盛,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陈楚文化中巫风盛行总体看来深受地理位置、历史发展、以及历史渊源的深刻影响。陈地地处中原,这里自然环境优越,又是上古时期各种政治势力相互交接、争夺的地区,历次朝代更迭、文化演进都对陈地产生巨大的影响。特殊的地理区域,使得陈地文化兼具南北之长,在多方文化的交流、融会中形成了独具特质的地域文化。而陈与楚文化中都有浓重的巫风因素。所以陈楚文化中巫风盛行的现象也就十分正常了。 1. 独特的地理环境促成陈楚文化中巫风的盛行
从地理环境上看,陈地地处豫东要冲,疆域广袤,无山水阻隔,交通便利。《史记?货殖列传》载:“陈在楚、夏之交,通渔盐之货,其民多贾。”
(4)清初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说:陈地“控蔡、颍之郊,绾汴、宋之道。淮泗有事,顺流东指,此其经营之所也” ,“又其地原湿沃衍,水流津通”
(5)。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使之融汇南北,包容四方,熔铸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风格。而陈地与楚地近邻,深受楚国巫风文化的影响,而我们也知道陈的先民和楚的先民都有敬天祭祖的传统,而且在祭祀等活动中都喜以歌舞祀巫鬼,所以地处南北交界处的陈地能够融汇南北特色兼具南北之长,也不免会带有更浓重的巫风特色。
2. 相似的历史文化背景强化了陈楚文化的巫风传统
从历史来看,陈楚文化的巫风特色也有其深深的根基。从陈地来看相传这一习俗是受陈国第一代君主胡公妫满的妻子、周武王的长女太姬的影响而盛行并流传下来的。《汉书?地理志》载:“太姬妇人尊贵,好祭祀用巫,故俗好巫鬼。击鼓于宛丘之上,婆娑于树之下,有太姬歌舞遗风。”马瑞良《毛诗传笺通释》说:“按〈乐记〉言陈风好巫,汉书匡衡传陈夫人好巫而淫祀。张晏注,胡公夫人武王之女,太姬无子,好祀鬼神,鼓舞而祀。”《郑谱》说:“大姬无子,好巫觋祷祈鬼神歌舞之乐,民俗化而为之。”陈奂的《诗毛氏传疏》还引用乐《韩诗外传》的一条材料:“子路与巫马期薪于韫丘之下。陈之富人有处师氏者,脂车百乘,觞于韫丘之上。此韫丘即宛丘。陈有宛丘,犹之郑有洧渊,皆是国人右观之所。处师氏脂车觞此,则陈大夫之游荡无度,习成风俗,由来久矣。”由此都可看出陈地巫风兴盛。
而与此相似的是楚人对巫鬼亦非常喜好。《吕氏春秋?异宝篇》说:“楚人信鬼。”《汉书?地理志》:“楚人信巫鬼,重淫祀。”
(6)楚地巫觋活跃,凡事皆由巫觋祈祷鬼神,《国语?楚语下》:“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日觋,在女日巫。”由此可知,相似的历史文化背景更强化了陈楚故地历史上深厚的巫风传统。
三、陈楚文化中巫风盛行的影响
1.强化敬天祭祖的传统习俗
原始巫风文化盛行则意味着人的理性思维的不发达,尤其对于生老病死等问题的认识更是不足,甚至畏惧死亡,而对于生则心生敬畏。同时由于社会中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无法控制和解释各种自然现象,由此便出现了人们对自然异已力量的崇拜,另方面,人们又不愿意完全屈服于自然,因而又出现了“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的壮丽神话。想想自己的先人曾经的丰功伟业,进而把祖先与神灵联系到一起便会产生浓重的神灵崇拜和祖先崇拜。
据史料记载楚和陈有共同的祖先崇拜。楚族先祖是颛顼高阳氏,屈原《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日伯庸。”《史记?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颛顼高阳。”
(7)《左传?昭公十七年》:“卫,颛顼之虚也。故日帝丘。”杜预注:“卫,今濮阳县。昔颛项氏居之,其城内有颛顼冢。”《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皇甫谧日;“颛顼都帝丘,今东郡濮阳是也。”《左传》明确地说陈为“太吴之虚”,而且还指出:“陈,颛顼之族也。”《孟子》:“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
(8)所以从陈与楚在祖源上看,本为东夷一系。所以巫风的兴盛一方面反映了陈楚地区浓重的祖先崇拜,同是也强化了祖先崇拜。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在淮阳地区每年二月二至三月三的兴盛的太昊陵庙会上看到它的影子。以及与之相关的绵长的祖先祭祀活动的长久兴盛。
2.为老子“道”的思想培植沃土
一定区域的风俗会对该区域的文化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产生于陈楚故地的老子的道的思想,无疑也受到了该地风俗的影响。我们研读老子的思想会发现,老子思想中具有浓重的巫觋文化特色。这一特色无疑与陈楚地区丰富的巫觋之风和原始崇拜的民间背景有着密切联系,老子处于神话思维向理论思维、原始思维向哲学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的独特地位,他的关于“道”的观念是从神话思维的具体表象中抽象出来的,是把巫觋的宇宙观抽象化、逻辑化的结果。老子从陈楚地区丰厚的地域文化中汲取材料,在陈楚地区原始宗教神话和巫觋观念基础上建立起他的思辨性概念、范畴体系,因而,其学说始终还粘附着或依托在巫学核心的“神话意象”和陈楚地区的民俗观念之上,带有鲜明的陈楚文化特色。比如老子最著名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9)的阴阳思想就与巫术的阴阳五行思想有着很多契合之处。
总之陈楚故地的巫风盛行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传统文化的大花园里,它是一株别样的花木,亦正亦邪。遇到合适的土壤也可结出有益的果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