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星期天》优质课教案3篇
《那个星期天》优质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媚、蚁、叨”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蚁穴、念叨、原谅、惊惶、依偎”等词语。
2.默读课文,体会这一天里“我”心情的变化。
3.抓住关键词句,学习作者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
4.比较《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重点
体会这一天里“我”心情的变化,学习作者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比较《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媚、蚁、叨”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蚁穴、念叨、原谅、惊惶、依偎”等词语。
2.默读课文,体会这一天里“我”心情的变化。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回顾所学,质疑导入
1.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关于“盼望”的文章,哪位同学可以来带领我们回顾一下那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盼》写了一个小女孩盼望穿上的新雨衣的故事,文中生动地描绘了小女孩的心路历程。
2.今天,我们要再来学习一篇与“盼望”有关的文章,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板书课题:那个星期天)
3.请同学们齐读课题,针对课题《那个星期天》,你有哪些疑问?
4.“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文章。
5.简介作者。
史铁生(1951—2010年),*作家、散文家。****后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我的遥远的清*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1982年、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二、朗读课文,解决字词
1.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查工具书的形式弄懂意思,不懂之处及时请教他人。
2.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盼望:殷切的希望。
明媚:(景物)鲜明可爱。
吓唬:使害怕,恐吓。
翻箱倒柜:形容彻底地翻检、搜查。
耽搁:拖延时间。
沉郁:低沉郁闷。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急遽:急速。
惊惶:惊慌。
依偎:亲热的靠着,紧挨着。
三、再次感知,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
2.那课文是按怎么的顺序来写的?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应的语句进行概括。
时间顺序,从早到晚。
3.教师追问:与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还有什么?
“我”的心情。
4.是的,本文主要写了“我”在这一天里等候母亲的过程中心情的变化。那么课文的抵1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对比句子:
(1)那是一个星期天,我从早等到晚。
(2)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
(2)句通过罗列时间点,显得时间过得特别漫长,突出了等待过程的煎熬和“我”的期盼。
四、重点研读,体会心情
1.自读课文,圈画表达心情的关键语句,并且交流“我”的心理经历了的变化。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预设:
(1)“……这不会错;……都不会错”,“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表现出“我”满怀期待的心情。
(2)“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跑出去,站在街门口”,“藏在大门后”,这里通过天气、动作的描写,表现出“我”的兴奋。
(3)“这段时光不好挨。”作者怎么来体现不好挨?通过跳房子,看云彩,拨弄蚁穴,翻看画报——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想象陌生人的生活。
“院子很大,空空落落”,写出我独自等待时的寂寞。
等待的过程非常漫长而又孤独,但是我依然没有放弃,一直耐心、执着地等待着。
(4)“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追在母亲的腿底下”,“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这里写出了“我”紧跟着母亲,想要等母亲停下来的焦急心情。
(5)“男孩儿蹲着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这里写出了“我”在期望落空后的失望委屈。
5.总结:本文写了“我”等待的过程,在这一天里我心情的变化是:(板书:心情变化:兴奋期待——耐心等待——焦急无奈——失望委屈)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总结全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我”心情的变化。作者是如何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2.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句,学习作者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
2.比较《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学习新课。
1.回忆上节课所学,指名学生说这一天里“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这节课继续学习《那个星期天》,学习作者是如何真实表达内心感受的。
二、深入学文,感悟写法。
1.默读课文,画出能够表现“我”心情的句子,想想作者是通过什么描写方法表现出“我”的心理,在旁边做好批注。
2.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自己的收获。
3.小组汇报。
(1)出示: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通过“我”的动作来写“我”兴奋期待的心理。
(2)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通过“我”坐在草丛里看电影画报时的想象来表现“我”的耐心等待。
(3)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通过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表现了“我”的焦急无奈。
(4)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地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学生自主交流:这段话写出了什么的变化?
引导学生总结:通过对周围景物的描写,表现“我”的怅然失落。
(5)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
交流:为什么这里要写母亲的反应?侧面描写表现出“我”当时的失望委屈。
(6)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通过写“我”的动作(“蹲”“依偎”“闭上眼睛”)和环境描写,表现了“我”内心的绝望无奈和极度委屈。
(板书:动作描写:踏着、看着、蹲、念念叨叨、流泪、依偎、闭上环境变化:阳光明媚——暗下去——消逝)
三、总结写法,读写结合。
1.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
(1)对人物心理的刻画非常细腻,借助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同时也运用了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
(2)用一个孩童的视角观察事物,文章更加生动写实。
2.小练笔:请描写一次你考试或等待时的心理活动。借鉴在本课学到的写作手法,尤其是对人物动作、内心独白、环境的描写手法,以及直接或者间接地表达内心情感的方法。
四、比较阅读,方法提炼。
1.学习了《匆匆》和《那个星期天》这两篇课文,想想它们在表达感情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学生快速默读这两篇课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进行讨论。
3.全班交流。
(1)两篇文章在表达上的相同点是在情感上都表达出了对时光易逝的无奈、惋惜、惆怅。
(2)两篇文章的不同点是表达方式的不同,《匆匆》通过运用设问、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对时光飞逝的惋惜和感叹。《那个星期天》则是一系列细致的动作、心理、环境描写来细腻再现当时作者情感的变化。
4.总结。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们要学习作家们真实自然地表达对社会、人生、生活的情感,只有采撷生活之浪花,只有采用生花之妙笔,才能让思绪在笔下肆意地流淌,才能让真情在纸上纵情地绽放。
板书设计:
那个星期天
动作描写:踏着、看着、蹲、念念叨叨、流泪、依偎、闭上
心情变化:兴奋期待——耐心等待——焦急无奈——失望委屈
环境变化:阳光明媚——暗下去——消逝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清楚地了解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各单元的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本单元主题是写出真情实感,单元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这篇课文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深入文章的字里行间去体会作者一天之中情感的变化以及他是如何写出这些情感的变化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画出关键词句、写下读书感受、交流学习所得的方式围绕关键问题展开教学,既给了学生充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又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情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课堂小练笔“写一次考试或等待时的心理活动”能让学生灵活运用本节课所学到的写作方法,为后面的习作教学打下基础。课堂教学达到了既定目标,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那个星期天》优质课教案3篇扩展阅读
《那个星期天》优质课教案3篇(扩展1)
——《那个星期天》教案3篇
《那个星期天》教案1
[教学目标]
1.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阳光明媚、拨弄、翻箱倒柜、绽开”等词语。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
3.通过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亲的辛勤操劳与幼小的“我”在希望与失望间的心理落差。
4.学习运用多种描写表现人物心理变化的方法。
5.通过学习,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体谅、包容、感恩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抓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中所包含的真情实感。
2.学习作者生动细致的描述,感受其细致入微的心理变化。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上学期学过一篇关于“盼望”的文章,是哪篇文章呢?有哪位同学可以给大家回顾一下那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盼》。文章写了一个小女孩盼望穿上新雨衣的故事,文中生动地描绘了小女孩的心路历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盼”相关的文章,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这篇文章中作者是在盼望什么呢?他的期盼最终实现了吗?(板书课题:那个星期天)
二、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20xx年,*著名小说家、散文家、电影编剧。1951年出生于**。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后历任*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作家协会副*,*残疾人联合会副*。他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xx年12月31日**因突发脑出血逝世,享年59岁。
史铁生一生著作颇多,有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散文集等。《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散文**作,是他多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结果。文章中饱含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对亲情的讴歌,朴实的文字洋溢着作者心灵深处的情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激励了无数的*人。
《秋天的怀念》写了作者对母亲的无尽思念和“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怅恨。《那个星期天》选自他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
2.出示卡片,学习词语。
(1)小组开火车读词语,正音。
(2)借助字典、词典理解“惆怅”“缥缈”等词的意思。
3.提出疑问,引发探究。
(1)读完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
(2)圈出不懂的句子,和同学进行交流探讨。
(3)作者是如何把“第一次盼望”写得刻骨铭心的?
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朗读课文,想一想: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能否用一句话概括?
明确:课文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
2.这篇文章以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顺序,从早到晚)
3.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是什么?(“我”的心情)
4.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第一次盼望”主要写了“我”一天的心情变化。
5.齐读第一自然段,两句话各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把第二句改成“那个星期天我从早等到晚”行吗?为什么?
第一句话直抒“第一次盼望”留给“我”的深刻印象,直奔主题。第二句话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引出下文。“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这里将一天的几个时间点一一罗列出来,显得时间过得特别漫长,突出了等待过程的煎熬和“我”的期盼,如果换成“那个星期天我从早等到晚”,就显得**淡淡,达不到这种表达效果。
小结:作者是怎样写自己心情的变化的?请同学们课后反复阅读课文,体味幼小的“我”心情变化的同时,看看作者是如何把这种细微而又深沉的变化表现出来的。
五、课后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词语表中本课要求掌握的词语)
2.回顾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品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研读第2—5自然段,圈出表达心情的关键语句,体会人物感情,并交流“我”的心情经历了哪些变化?
1.“……这不会错;……都不会错。”“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满怀期待的心情。
明确:为什么如此令“我”期待的一天,“我”却记不清去哪儿了?
(1)母亲之前一直答应带“我”去,但是却没有兑现,“我”一直盼望,以至于忘记了目的地。
(2)“我”的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那个星期天由于期望的落空,失望的伤痛超过了一切,以至于忘记了具体去哪儿。
(3)作者第一次盼望的重点只是“母亲答应带我出去”,至于去哪里,也许一直都不是作者所在乎的。
2.“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跑出去,站在街门口”“藏在大门后” ——通过天气、动作的描写,体现出“我”的愉快心情。
3.“这段时光不好挨。”为什么不好挨?作者怎么来体现“不好挨”?
明确:“跳房子”“看云彩”“拨弄蚁穴”“翻看画报——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想象陌生人的生活”“院子很大,空空落落”,写出“我”独自等待时的寂寞。等待的过程非常漫长而又孤独,但是“我”依然没有放弃,一直耐心、执着地等待着。可见“我”是多么盼望这次和母亲的同游!
4.“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追在母亲的腿底下”“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 这几句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明确:“我”紧跟着母亲,想要等母亲停下来,急切的心情不言而喻。“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侧面表现出母亲一刻不停地忙碌。以孩子的视角来写,富有童趣,更加真实。
归纳:这几个段落写了“我”等待的过程,整个上午“我”的心情变化:期盼——愉快——耐心等待——急切。
(二)品读第6—7自然段,体会人物感情,想想作者的心情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1.但这次怨我,怨我自己,我把午觉睡过了头。
明确: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自己的自责和懊悔。
2.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
明确: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把作者期盼的心情推到极致。因为他已经经过了漫长的等待,错过(或放过)了几次机会。这个星期天,剩下的可以出去玩的机会已经所剩无几了,如果再错过,一直以来的所有期盼都将化为泡影。
3.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1)几个“看着”表明了什么?
明确:表明了作者的`无比专注和心存希冀,他希望衣服快点洗完,他希望太阳慢点落山。
(2)这段话中哪几个词最能表现作者的心情?
明确:“凉”“沉郁”“缥缈”。“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作者似是写景写光线,何尝不是在写他的心情,写他的期盼呢。这里用了通感和拟人的手法,通过环境的描写,烘托出作者希望破灭时的无限伤感。
(3)从上午的“念念叨叨”到现在反复出现的“一声不吭”,表明了作者的心情由满怀期盼的高点逐渐走向希望落空的低谷。
4.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
(1)“漫长”和“急遽”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这句话意思矛盾吗?
明确:不矛盾。作者对周围事物的感知都融入了自己的主观色彩和深切体会,“漫长”写出了他等待的过程的难挨,而“急遽”则写出了黄昏到来的迅速。
(2)“孤独而惆怅的黄昏”这个句子有什么特色?
明确:拟人,融情入景,烘托出了作者希望落空后的忧伤和怅然。
(3)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第一次盼望的落空给作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作者将希望越大,失望越深的心理落差细致入微地表现出来了。
5.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
“母亲”为什么惊惶?从哪里看出她的惊惶?
明确:因为“母亲”看到“我”在无声地流泪,她没有想到她也许是敷衍的一句话竟然寄托了孩子这样大的盼望,所以她赶紧甩干手上的水,把“我”拉进怀里,边亲吻边道歉。母亲何尝不在乎孩子,疼爱孩子呢?然而生活的压力和重担,往往使她忽略了孩子的需求和对孩子的陪伴。
归纳:如果说上午的心情是期盼——愉快——等待——急切,下午等待的心情则是懊恼——沮丧——失望——难过。 作者的第一次盼望由上午的热切激昂到下午的失望悲伤,他如一只受伤的鸟,蜷缩在屋檐下,独自抚摸着自己的伤口。他想不明白,自己的要求明明不过分,母亲明明再三地答应了他,为何最终仍是失约了,但母亲并没有错,他也没有理由怪母亲,因为母亲一刻不停地在忙着。
三、**探究
1.文章以孩子的视角,刻画了母亲的形象。你如何评价这位母亲?结合文章的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预设1:这位母亲既有对孩子的疏忽,又有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关爱。母亲用话语敷衍孩子,最终没有遵守承诺,是她对孩子感受的疏忽。但从她始终没有拒绝孩子和看到孩子伤心难过时惊慌失措并道歉,又体现了她对孩子的关爱。
预设2:这是一位真实感人的母亲,她像大多数的母亲一样,为了生活而操劳,难免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她答应了带孩子去玩,但又被生活琐事牵绊,不能兑现自己的承诺。但即使她忙得不可开交,她也没有用呵斥和直接拒绝的方式去伤害孩子,而且对孩子满怀歉意。她的无奈令人心酸,她对孩子的爱又令人感动。
2.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情感?
文章通过追忆“我”在某个星期天等待母亲带自己出去玩的经历,表现了人生第一次盼望留给“我”的深刻印象,同时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深切缅怀。
四、写作特色
1.写作特点。
本文有着强烈的感染力,这主要得益于心理描写。值得注意的是,文中如“焦急又兴奋”之类的直接描写并不多,更多的是间接表现人物心理。
(1)运用“繁笔”表现心理。“繁笔”是相对于“简笔”而言,如“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换成“简笔”可以是“从早晨到天黑”几个字,但这样一来,“我”等待的焦急以及母亲马不停蹄的劳碌情形又如何能深深烙进读者心里?
(2)借助行动表现心理。“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写的是“我”的急切;“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看着云彩走”,表现的是等待的落寞、孤寂。
(3)通过景物描写映衬心理。“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这不仅仅是为了交代一天的结束,更是表现了希望眼看就要破灭的绝望。
(4)通过人物语言传达心理。文中“您说了去!”“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怎么还不走呀?走吧”等等,俨然就是“我”等待中的心理轨迹图。
(5)运用细节描写凸显心理。“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这无疑是在表现一种无聊、孤独。
“我”在等待中的孤寂、落寞、痛苦以及母亲想带“我”去玩却又分身乏术的无奈、焦急、惶恐,就是在这些真切而细腻的心理刻画中让人感同身受。
2.《那个星期天》与《匆匆》都写了时间的流逝,读读看,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两篇文章都通过细腻的笔触写到了时间的流逝,都运用了内心独白的方法来表达心里的感受。
不同点:《匆匆》一文围绕着“匆匆”二字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
《那个星期天》则将所有的等待和期盼浓缩在一天的时间里叙述,通过一个个场景的转换(街门口、院子里、家里、母亲腿底下、家里、洗衣盆边),一个个事情(街门口——等母亲,跳房子——等母亲,拨弄蚁穴——等母亲,看画报——等母亲,看母亲翻箱倒柜——等母亲,看母亲洗衣服——等母亲)的行进,表现时间的流逝、心情的跌宕。
[教学板书]
9.那个星期天
期盼——愉快——等待——急切
懊恼——沮丧——失望(委屈)——难过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如何引导学生们从作者*静内敛的语调中领悟其丰富的情感内蕴是学习的难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理清了文章的写作顺序后,通过抓重点语句来一步步感受作者的情绪和心理变化。了解了他的心理轨迹,也就理解了第一次盼望为何让作者记忆犹新,永生难忘;了解了母亲一天的劳碌奔波,也就理解了作者透过文字传达的对母亲的深切缅怀。不足之处在于学生自读自悟不够,我只是一个引导者,应还课堂给学生,切记。
《那个星期天》教案2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媚、蚁、叨”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蚁穴、念叨、原谅、惊惶、依偎”等词语。
2.默读课文,体会这一天里“我”心情的变化。
3.抓住关键词句,学习作者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
4.比较《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重点
体会这一天里“我”心情的变化,学习作者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比较《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媚、蚁、叨”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蚁穴、念叨、原谅、惊惶、依偎”等词语。
2.默读课文,体会这一天里“我”心情的变化。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回顾所学,质疑导入
1.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关于“盼望”的文章,哪位同学可以来带领我们回顾一下那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盼》写了一个小女孩盼望穿上的新雨衣的故事,文中生动地描绘了小女孩的心路历程。
2.今天,我们要再来学习一篇与“盼望”有关的文章,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板书课题:那个星期天)
3.请同学们齐读课题,针对课题《那个星期天》,你有哪些疑问?
4.“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文章。
5.简介作者。
史铁生(1951—20xx年),*作家、散文家。****后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我的遥远的清*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1982年、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二、朗读课文,解决字词
1.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查工具书的形式弄懂意思,不懂之处及时请教他人。
2.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盼望:殷切的希望。
明媚:(景物)鲜明可爱。
吓唬:使害怕,恐吓。
翻箱倒柜:形容彻底地翻检、搜查。
耽搁:拖延时间。
沉郁:低沉郁闷。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急遽:急速。
惊惶:惊慌。
依偎:亲热的靠着,紧挨着。
三、再次感知,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
2.那课文是按怎么的顺序来写的?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应的语句进行概括。
时间顺序,从早到晚。
3.教师追问:与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还有什么?
“我”的心情。
4.是的,本文主要写了“我”在这一天里等候母亲的过程中心情的变化。那么课文的抵1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对比句子:
(1)那是一个星期天,我从早等到晚。
(2)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
(2)句通过罗列时间点,显得时间过得特别漫长,突出了等待过程的煎熬和“我”的期盼。
四、重点研读,体会心情
1.自读课文,圈画表达心情的关键语句,并且交流“我”的心理经历了的变化。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预设:
(1)“……这不会错;……都不会错”,“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表现出“我”满怀期待的心情。
(2)“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跑出去,站在街门口”,“藏在大门后”,这里通过天气、动作的描写,表现出“我”的兴奋。
(3)“这段时光不好挨。”作者怎么来体现不好挨?通过跳房子,看云彩,拨弄蚁穴,翻看画报——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想象陌生人的生活。
“院子很大,空空落落”,写出我独自等待时的寂寞。
等待的过程非常漫长而又孤独,但是我依然没有放弃,一直耐心、执着地等待着。
(4)“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追在母亲的腿底下”,“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这里写出了“我”紧跟着母亲,想要等母亲停下来的焦急心情。
(5)“男孩儿蹲着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这里写出了“我”在期望落空后的失望委屈。
5.总结:本文写了“我”等待的过程,在这一天里我心情的变化是:(板书:心情变化:兴奋期待——耐心等待——焦急无奈——失望委屈)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总结全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我”心情的变化。作者是如何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2.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句,学习作者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
2.比较《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学习新课。
1.回忆上节课所学,指名学生说这一天里“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这节课继续学习《那个星期天》,学习作者是如何真实表达内心感受的。
二、深入学文,感悟写法。
1.默读课文,画出能够表现“我”心情的句子,想想作者是通过什么描写方法表现出“我”的心理,在旁边做好批注。
2.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自己的收获。
3.小组汇报。
(1)出示: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通过“我”的动作来写“我”兴奋期待的心理。
(2)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通过“我”坐在草丛里看电影画报时的想象来表现“我”的耐心等待。
(3)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通过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表现了“我”的焦急无奈。
(4)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地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学生自主交流:这段话写出了什么的变化?
引导学生总结:通过对周围景物的描写,表现“我”的怅然失落。
(5)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
交流:为什么这里要写母亲的反应?侧面描写表现出“我”当时的失望委屈。
(6)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通过写“我”的动作(“蹲”“依偎”“闭上眼睛”)和环境描写,表现了“我”内心的绝望无奈和极度委屈。
(板书:动作描写:踏着、看着、蹲、念念叨叨、流泪、依偎、闭上环境变化:阳光明媚——暗下去——消逝)
三、总结写法,读写结合。
1.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
(1)对人物心理的刻画非常细腻,借助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同时也运用了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
(2)用一个孩童的视角观察事物,文章更加生动写实。
2.小练笔:请描写一次你考试或等待时的心理活动。借鉴在本课学到的写作手法,尤其是对人物动作、内心独白、环境的描写手法,以及直接或者间接地表达内心情感的方法。
四、比较阅读,方法提炼。
1.学习了《匆匆》和《那个星期天》这两篇课文,想想它们在表达感情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学生快速默读这两篇课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进行讨论。
3.全班交流。
(1)两篇文章在表达上的相同点是在情感上都表达出了对时光易逝的无奈、惋惜、惆怅。
(2)两篇文章的不同点是表达方式的不同,《匆匆》通过运用设问、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对时光飞逝的惋惜和感叹。《那个星期天》则是一系列细致的动作、心理、环境描写来细腻再现当时作者情感的变化。
4.总结。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们要学习作家们真实自然地表达对社会、人生、生活的情感,只有采撷生活之浪花,只有采用生花之妙笔,才能让思绪在笔下肆意地流淌,才能让真情在纸上纵情地绽放。
板书设计:
那个星期天
动作描写:踏着、看着、蹲、念念叨叨、流泪、依偎、闭上
心情变化:兴奋期待——耐心等待——焦急无奈——失望委屈
环境变化:阳光明媚——暗下去——消逝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清楚地了解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各单元的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本单元主题是写出真情实感,单元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这篇课文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深入文章的字里行间去体会作者一天之中情感的变化以及他是如何写出这些情感的变化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画出关键词句、写下读书感受、交流学习所得的方式围绕关键问题展开教学,既给了学生充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又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情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课堂小练笔“写一次考试或等待时的心理活动”能让学生灵活运用本节课所学到的写作方法,为后面的习作教学打下基础。课堂教学达到了既定目标,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那个星期天》教案3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主人公在一天中的心情变化,理解其情感。
2.细读课文,体会文章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并模仿借鉴。
3.品析课文,把握文章以孩童视角观察、感受生活的方式
4.感受孩子的失望与无奈,辩证认识母亲与孩子沟通中出现的问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文章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并模仿借鉴。
难点:品析课文,把握文章以孩童视角观察、感受生活的方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新课。童年生活是美好的、纯真的,童年的乐趣往往深深印刻在我们的脑海中。童年时,我们的心里总藏着自己的一点点渴盼:渴盼着穿上漂亮的衣服,渴盼着好玩的玩具,渴盼着和妈妈外出游玩……作家史铁生小时候又有怎样的渴盼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一篇文章——《那个星期天》。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3.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20xx),*作家。1969年赴延安插队,1972年双腿瘫痪。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意蕴深沉,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等奖项。**作有小说《务虚笔记》《我的遥远的清*湾》,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地、大声地朗读课文,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急遽(jù) 惆怅(chóuchàng)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惆、怅、偎、逝”,并且在黑板上方格中示范。(“惆、怅、偎”书写时要左窄右宽;“逝”字注意“辶”的捺要舒展,托住上面的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母亲答应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但是因为家务繁忙,结果一次次爽约。)
2.思考以下问题:
(1)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时间顺序)
(2)根据时间顺序,梳理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总写“我”的第一次盼望。
第二部分(2—6):写母亲一次次爽约,“我”心情逐渐落空。
第三部分(7):写“我”因出去的希望落空而崩溃大哭,母亲安慰“我”。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作者的第一次盼望,请一位同学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探索作者在等待中的心路历程。
二、品读课文,体会人物感情。
(一)读课文中有关早晨“我”的心情变化的片段。
要求:用中括号画出表现母亲行为的句子,用括号画出表现出“我”的心情的关键语句,并且思考“我”的心情经历了哪些变化。
1.“……这不会错;……都不会错”“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满怀期待的心情)
2.“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跑出去,站在街门口”“藏在大门后”(通过描写天气和“我”的动作,体现出“我”心情的愉快。)
3.“这段时光不好挨。”
思考:作者是怎么表现“时光不好挨”的?
4.“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院子很大,空空落落”(通过描写“我”的动作来写“我”焦急又兴奋的心理;通过写“我”坐在草丛里看电影画报时的想象来表现“我”等待时的无聊与孤独。)
5.“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它们不停下来,它们好几次绊在我身上,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我”紧跟着母亲,想要等母亲停下来,表现了“我”急切的心情。这里也从侧面表现出母亲的忙碌。)
思考:这几句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别之处?(以孩子的视角来写,富有童趣,更加真实)
(二)读课文中有关下午“我”的心情变化的片段。
要求:用中括号画出表现母亲行为的句子,用括号画出表现出“我”的心情的关键语句,并且思考“我”的心情经历了哪些变化。
1.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通过细致地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表现了“我”急切地盼望母亲快点洗完衣服好带“我”出去的心理。)
2.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环境描写,写出光线变暗,暗示时间的推移,“我”的期盼落空;同时也照应“我”的心情——希望渐渐破灭的失落。)
(三)读课文中有关黄昏“我”的心情变化的片段。
要求:用中括号画出表现母亲行为的句子,用括号画出表现出“我”的心情的关键语句,并且思考“我”的心情经历了哪些变化。
1.思考:为什么说光线的变化是“漫长而急遽”的?(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等待中的孤独、时间的漫长及等待无果后的悲伤。)
2.“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我”无比悲伤、绝望。联想《迢迢牵牛星》中的“泣涕零如雨”“脉脉不得语”,可以感受到那种极度的悲伤无以言表。“闭上眼睛”“荒凉”表明内心的绝望、无奈。)
(四)梳理人物心情的变化和光线的变化。
人物心情:
满怀期待—盼望—焦急、兴奋—委屈—自责—失望、伤心—彻底失望
光线:
阳光明媚—光线渐渐暗下去—光线**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两条线索并行,写出人物的心路历程。
三、再读课文,思考感悟。
1.这篇文章通过具体细致的叙述,真实自然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体会。
2.交流感悟,体会人物品质。
(“我”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体谅母亲的辛劳。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我”的失落和母亲的无奈,以及这种失落和无奈背后蕴含着的深厚的母爱。)
四、拓展迁移,布置作业。
1.《匆匆》和《那个星期天》都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这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都运用了抒情的手法。
不同点:《匆匆》一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运用了间接抒情和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式;而《那个星期天》则运用了融情于事的方法,把自己的情感融会在所描写的人、事、物中,在叙述中表现“我”不断变化的情感。
2.学习本文写法,用一两句话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
板书设计
那个星期天
满怀期待—盼望—焦急、兴奋—委屈—自责—失望—彻底失望
阳光明媚—光线渐渐暗下去—光线**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教学反思
1.教学时注重通过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体会人物心情。让学生通过充分阅读,谈感受,唤起学生的感知体验。
2.教学中,对比《匆匆》,就两课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展开讨论,明确表达情感的不同方法。
《那个星期天》优质课教案3篇(扩展2)
——《那个星期天》阅读答案3篇
《那个星期天》阅读答案1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体现母亲看见儿子哭时“惊惶”的动词是__________,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__________。
(3)“我”为什么会蹲在那儿不出声地哭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1)比喻;“我”等待时的寂寞与难挨
(2)甩、拉;关心和爱
(3)因为“我”苦苦地等待了一整天,这种等待是漫长而煎熬的,母亲最后也没有带“我”出去玩,“我”的内心充满了无尽的失望与无助。所以,无声地哭了起来。
《那个星期天》优质课教案3篇(扩展3)
——那个星期天教学设计
那个星期天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会写“媚、蚁”等15个字,正确读写“蚁穴、翻箱倒柜、念叨”等15个词语。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体会“我”这一天的心情变化。
3.学习作者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时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的写作方法。
4.感受文中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把握文章以孩童的视角观察、感受生活的叙事方式。
教学重难点
1.默读课文,感受“我”这一天的心情变化。
2.学习作者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时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策略
1.生词教学
通过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如:“惆怅”可以结合课文情景和“我”当时的心境来理解;“惊惶”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来理解,家务繁忙的母亲面对“我”突如其来的哭泣只是惊惶,而并没有责怪,充分体现出母亲对“我”的疼爱。
2.阅读理解
主要采用朗读、默读、概括、圈画、想象等学习方法,从人物的言行、事物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细腻的心理变化和流露出的真情实感,从而体会“我”兴奋、期待、焦急、无奈、失望、委屈等的心情变化。
3.习作运用
学习作者在描写“我”等待母亲带“我”出去玩时是如何消磨时间的侧面描写,又或是借助周围环境描写来烘托自己的心情,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时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的写作方法。写的时候,注意要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清楚,把情感真实而自然地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媚、蚁”等 15个字,正确读写“蚁穴、翻箱倒柜、念叨”等15个词语。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理清文章脉络,体会“我”这一天的心情变化。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读题目,提疑问
1.质疑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呢?
预设:那个星期天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要用这样的题目呢?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去解惑吧。
3.介绍作者,出示课件。
(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作者史铁生的资料,相互补充。
(2)教师介绍作者。
课件出示:
史铁生,**作家、散文家。21岁时因病瘫痪,从此永远坐**轮椅。**作品有散文集《我与地坛》、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我的遥远的清*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屋小记》获1998年首届鲁迅文学奖。
(3)回忆旧知,抓住特点。
上学期我们也学过一篇有关“盼望”的课文《盼》,谁能把那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简单地说一说?(《盼》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小女孩盼望下雨穿上新雨衣的故事,把小女孩万分期待的心情描写得十分生动)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引导和讲解做到有的放矢,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
板块二 走入文本,理清脉络
过渡:不同的经历,同一种期待的心情,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那个星期天》,一起去文中深入探讨小男孩的期盼历程。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资料理解不懂的词语。
2.检查学生字词认读的情况。
课件出示: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通过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课件出示词语:惆怅、惊惶、荒凉、耽搁、依偎、消逝、急遽、念念叨叨)
3.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
预设:课文主要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等待母亲带他出去玩,却一直没等到,伤心、失望之时得到母亲安慰的经历。
4.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学生交流汇报,理清脉络。
课件出示:
第一部分(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2~6):讲了“我”从兴奋期待到疑惑暗生,但依然在焦急无奈的心情中耐心等候,最终彻底失望的过程。
第三部分(7):讲了“我”最后失望委屈以致伤心到哭泣,以及母亲对“我”的安慰。
【设计意图】小学阶段,要为学生打好识字、阅读和习作的基础,只有加强生字词教学,才能让学生掌握字音、字形、字义,并正确运用到生活中去。科学合理地进行问题的设置,能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时抓住课堂中的有利时机**,能启发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解读。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感受文中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体会第一次盼望对于孩子来说多么重要。
2.把握文章以孩童的视角观察、感受生活的叙事方式,写出成长体验;摘抄好词好句。
3.学习作者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时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整体感知,体会人物感情
1.小男孩那么真切地希望母亲能够实现他小小的愿望——在一个星期天带他出去玩。可是母亲最终没能履行诺言,小男孩的心情怎么样?
2.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找出表现母亲行为的句子。
找出描写“我”的心情的语句并做批注。
思考“我”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3.默读描写早晨时“我”心情变化的片段,圈画出相关语句。(第2~5自然段)
课件出示:
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
这段时光不好挨。
焦急又兴奋。
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我就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
……
(1)指名学生朗读。
提示:抓住“阳光明媚”“焦急又兴奋”“空空落落”“念念叨叨”等词,体会“我”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2)说一说:你从这些词语里体会到了什么?
提示:“这段时光不好挨”写出了“我”在耐心等待;“空空落落”写出了“我”等待时的无聊与孤独……
(3)师生合作朗读。
4.默读描写下午“我”心情变化的片段。(第6自然段)
(1)“我”盼着什么?作者是怎么写出“盼”的心情的?
课件出示:
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
学生交流。(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再不”“再不”“决不”三个词,体会男孩“盼”的心情)
(2)指导学生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课件出示:
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①读一读,说说环境描写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②学生交流。
预设:通过环境描写,写出光线变暗,暗示时间的推移,烘托出在漫长的等待中,“我”的期盼落空;用环境来照应“我”的心情,希望渐渐破灭。
5.默读描写黄昏时“我”心情变化的片段。(第7自然段)
(1)母亲为什么“惊惶”?表现在哪些行动上?
课件出示:
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
(2)指名朗读。(引导学生抓住“甩、拉”等表示动作的词来感受母亲的形象)
(3)从这些动词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从“甩、 拉、亲吻、说”这些表示动作的词中,我感受到了母亲对自己没有兑现承诺而感到自责、不安,所以惊惶;可以感受到其实母亲是很爱“我”的,只是被家庭生活所迫,因为有做不完的家务事而忽略了“我”,忘记了自己的承诺。
(4)分角色朗读。
6.师生共同梳理人物心情的变化。
学生交流,整理总结。
课件出示:
心情变化:期盼——兴奋——焦急——懊悔——失望——绝望
时间(光线)变化:阳光明媚——光线渐渐暗下去——光线**可挽回地消逝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引入新课后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是非常有必要的。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和感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我”在一天期盼中的心情变化和特别的成长体验。
板块二 细细品味,感受人物性格
1.再读课文,感受人物性格。
在这个星期天里,母亲没有兑现对“我”的承诺,她是一位好母亲吗?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1)学生交流。
(2)教师小结:从课文第7自然段母亲的一些动作和语言可以看出,她因为家务缠身而没有兑现承诺,并因此感到自责、不安,可以看出她对“我”的疼爱,她是一位好母亲。
2.“我”既然这么希望出去,为什么不是直接拉着母亲去,而是一次又一次地等待母亲做那做不完的一件又一件事?
(1)学生交流。
(2)示例:文中的“我”乖巧又懂事,体谅母亲的辛劳,所以才一直都在等待,而并没有任性撒泼。
3.回想自己的亲身体验,你是否真正理解自己的父母?
(1)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2)教师小结:虽然母亲最终没能兑现她的承诺,但是小男孩也并没有抱怨母亲,我觉得我们也应该像作者那样,多多体谅一下辛苦工作的父母。
【设计意图】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合作探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需扮演好舵手的角色,围绕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联想,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真正落实从语文课本走到生活当中去。
板块三 领会主旨,学习写法
1.读了课文,你有哪些感想?
父母要兑现对孩子的承诺,不然可能会对他们造成难以忘怀的伤害。孩子也要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2.通过对比,体会写法。
课件出示:
《匆匆》和《那个星期天》都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这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1)学生分小组合作探讨。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相机点拨。
(3)师生共同总结归纳。
课件出示:
相同点:都写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让读者感同身受。
不同点:《匆匆》一文中,作者借助描写景物和生活中的*常小事,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来表达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那个星期天》一文中,作者进行了语言、环境、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细腻真实地向我们表达了“我”在那一天漫长的等待过程中的心情变化,融情于景、事物当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
3.积累语言。摘抄本课好词好句,使之成为自己的语言。
4.小结:真情实感最能打动人,我们要学习作者运用的写作方法,将一件事情写具体。
5.推荐阅读。
作者史铁生的写作风格深沉凝重,优美隽永,引人深思,给人带来启迪。他用残缺的身体,写出了健全而丰满的思想。《那个星期天》选自他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他还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同学们课后可以找来阅读,了解一个全新的史铁生。
6.聊经历,悟主旨。
同学们,大人们可能无意间给我们许诺过一些事情,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布丁,也许是你期待已久的一个玩具,也许他们最终并没有实现我们小小的心愿,你愿意与大家分享这种独特的生**验吗?
(1)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经历。
(2)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语文老师最大的功德就是让学生爱上阅读。我推荐阅读史铁生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以及他的其他优秀作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再让学生聊聊自己的生活经历,结合亲身体验进一步领悟文章的主旨。
教学反思
《那个星期天》节选自史铁生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文章主要写了在那个星期天里“我”经历了由盼望、兴奋、期待、到焦急无奈再到失望、委屈等心情变化的过程。文章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来体现“我”的心情历程。为了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语文要素,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展开:
1.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期盼”经历。
通过品读文中描写“我”心情变化的句子,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体会作者这一天的心情变化,体会第一次盼望对于孩子来说多么重要。这种体会是感同身受的,也是最长久、最深刻的。
2.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让真情自然流露。
作者从语言、环境、动作、心理、细节等方面的描写,细腻真实地向我们表达了在那一天漫长的等待过程中的心情变化,融情于景、事物当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特别是通过写光线的变化来烘托人物心情的写法,值得学生借鉴。因此,在课堂的结尾,我引导学生由本课延伸到作者的其他作品,并积累好词好句,将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落到实处。
《那个星期天》优质课教案3篇(扩展4)
——《那个星期天》教学反思10篇
《那个星期天》教学反思1
这节课是《那个星期天》的第二课时。我在环节上采用了“移步换法”的设计。
首先创设情境由刚刚过去的父亲节导入,学生对刚发生过的事情感受和印象深刻,很自然的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接着带领学生进入“名人吧”了解作者,只有知作者,明内容,才能更好的体验角色。
进入“拾贝吧”认识一些美丽的贝壳——词语闯关,复习词语,检查预习,为下文的学习扫清障碍。同时把词语当做“贝壳”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开火车进行词语闯关,也集中了学生的***。
进入“体验吧”进行角色体验,体验在这一天里心情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以及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的表达内心感受的,此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一双慧眼把文中的句子找出来,给大家交流、分享,而没有将大量的句子在课件上展示,是因为不想束缚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己找,自己说,畅所欲言。特意出示文中有一处的观察点发生转换的句子,让学生站在孩子的视角来观察和理解。这个地方的设计也是为了突破本课的难点,品析把握文章以孩童视角观察、感受生活的方式。最后让学生明白作者是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排比想像等方法真实自然的表达内心感受的.,从而突出了重点,达到了教学目的。
进入“谈心吧”,站在孩子的立场,把自己当做文中人,把老师当做“母亲”,就一些实际问题谈自己真实的看法。让学生感受孩子的失望与无奈,辩证认识母亲与孩子沟通中出现的问题。学生一开始谈论这个问题时,是片面的,认为她是为了家庭而忽略了孩子。我于是引导:原来这样做也可以成为一位好母亲,那以后当我的孩子想出去时,我就说行行行,等我忙完了就去,但就是不去(笑)。立即有学生发言: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辩证地对母亲进行评价,从母亲忙碌于家务中脱不开身来评价,她是一位好母亲;但从因为孩子小,就不兑现对带他外出的承诺评价,她不是一位好母亲——这样做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理。(全班同学笑着给他鼓掌!)
最后进入“写作吧”,学了本文,体会了文章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并模仿借鉴。给出四个题目,让学生自主选择,采用本课学到的方法进行练习,并口头描述,达到授人以渔、学以致用的目的。
我认为,高年级的学生每学习一篇文章,不仅要知道作者写了什么,还要知道作者采用什么方法写的,并且要把学到的方法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这节课的设计和引导方式还有不足之处,有待改进,我会在以后教学中通过再实践、再反思改进的。
《那个星期天》教学反思2
《那个星期天》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是史铁生写的回忆性的散文。课文记叙了母亲答应带孩子出去玩,但由于家务繁忙而一次次爽约的事。文章从孩子的角度,刻画了母亲的形象,让我们感受到母亲对孩子的爱。课文大量运用心理活动的写法,很好地刻画了孩子的内心的变化,是学生学习心理活动描写方法的好教材。
1、教学效果(思效)
聚焦插图,体会人物内心。插图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语文书上的插图非常丰富,是课文重要段落或者难理解段落的一个形象解释。教学中借助插图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语言、想象等诸多能力,使课堂活力四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课书中两幅插图聚焦课文第四段和第六段即无聊的活动、以景衬情。教学中我让学生仔细看图,图文对照,第一幅插图上为什么有四个“我”?用笔在图中标出“我”分别在干什么?课文段落中,为什么一连写了五个“我”?能省略吗?学生明白“我”跳房子、看着天、拨弄蚁穴、翻看画报是我焦急、无聊的表现。第二幅插图重点关注“我”的表情,朗读课文,理解“我”的失望,忽然明白了时光已经过去了,不再回来了。通过聚焦插图,学生观察插图,说说插图,注释插图,阅读能力、理解能力逐渐增强。
2、教学收获(思得)
(1)抓住关键词,品味句子。
抓住关键词句细读文本,紧扣上下文内容和文章思想情感是进行文本解读的一种重要方法。文中有一些句子含义较深,需要学生细细咀嚼。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中“那是一个礼拜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时,我问学生:“昏暗下去仅仅是说傍晚来临,天色暗下去吗?”学生通过阅读下文,可以知道是母亲答应带她出去,而爽约,孩子的心理由期待到失望委屈。接着我告诉学生作者是运用环境描写的方法来写孩子的心理变化的。这样抓住“昏暗”这个关键词,体会人物内心的变化,学**作方法,效果明显。
(2)找出心理变化的'词语,把握课文脉络。
这篇课文点睛之处是心理活动的描写。“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在上课开始,我就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我”心理活动的词语:“盼(激动)――焦急兴奋――失望”,这样既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又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解读的时间。
《那个星期天》教学反思3
自统编教材编排了“习作”这一特殊单元,老师们在教学中时常感到迷茫。习作单元与普通阅读单元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上有何区别?习作单元的习作和普通单元的习作有何不同?通过两次的习作单元备课,我有了一点感悟。习作单元,顾名思义,就是教学生写作文。只不过,整个习作单元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写好单元最后的作文,这是习作单元与普通阅读单元设计意图上的区别。那么,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怎么教?以六年级下册习作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那个星期天》为例,谈谈我的思考。
这次“习作单元”的主题是“让真情在笔尖流露”。单元阅读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表达要素是“习作时,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单元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朱自清的《匆匆》和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都是名家作品,各有特色,《匆匆》将抽象的时间具象化,还运用一连串的问句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对时光流逝的伤感和惆怅。《那个星期天》写的是“我”第一次盼望出门的经历,细致刻画了一天之中“我”心情由焦急又兴奋到焦急又无奈最后到失望又沮丧的心理变化。作者将“我”心情的变化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景、物中,真实、自然地表达了内心感受。
通读过整个单元的教材,再仔细解读本课文本,结合课后题设计,我确定了4个教学目标,分两课时完成:
1、结合具体境、随文辨析等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写“媚、蚁”等13个生字,识记字形,并理解“惆怅、缥缈、惊惶、急遽”等难懂词语的意思,正确读写“蚁穴、念叨、原谅、惊惶、依偎”等词语。
2、默读课文,速读课文,借助表格,梳理这一天里时间的变化和“我”与母亲的行为举动,体会“我”的心情又焦急又兴奋,到焦急又无奈最后失望又沮丧的变化。
3、聚焦3—7自然段,学习作者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通过融情于人、事、景、物,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
4、比较阅读《匆匆》和《那个星期天》,结合交流*台的内容,总结两篇文章的写法,梳理两篇文章在表达情感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习作指导课做准备。
习作单元的教学区别于普通阅读单元之一,是对精读课文的教学把握好“度”,字词教学和课文的人文内涵不必挖得过深。学生到最后要完成单元大作文的,精读课文作为例子,是要让学生学会名家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手法。因此每一课课后题的设计非常有价值,我们要集中力量解决好课后题。
本课字词教学不是难点,结合着六年级学生的学情、年龄特点和本课特殊的对话形式,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如词语归类、连线、语境填空、比较对话等,重点指导易错的字音、难懂的词语和难读的对话。第二课时最后有听写词语环节,巩固所学。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落脚在三个课后题。第一题是“说说在这一天里‘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我们就在梳理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句段,理清“我”的心情在一天当中的变化。设计合适的表格,心情变化一目了然。
第二题是“想想作者是这样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需在第一题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思考,直指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这是一个教学难点,我们可以通过品读、分析题中两个片段,设计恰当的提示问题,如片段一中,“‘我”的心情怎样?‘我’和母亲分别在做什么事?”让学生关注到人物和做的事情这两个角度,然后再点拨学生,作者将人物情感融入到了人们做的事情中,进而提炼出了作者“融情于人和事”的手法。第二个片段也是类似教法,学习作者“融情于景和物”的手法。提炼出写法后,再放手让学,通过自学提示,找出文中其他类似语句,体现了由助学到让学的过程。
第三题是比较《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一部分可以跟“交流*台”的内容相整合,借助表格,学生自主梳理,教师最后总结。
一篇课文,两个课时,字词基础简单带过,集中处理课后习题,人文内涵避免深挖,指向表达服务习作。这就是我在教习作单元精读课文中的一点思考。
《那个星期天》教学反思4
《那个星期天》以一段铭刻心头的记忆缅怀逝去的母亲,诠释母爱的至纯至真。主人公好像是“我”,其实是母亲。只不过,母亲是借助“我”走进了读者心里而已。为了生计,母亲不停地忙碌,最后还认为自己疏忽了“我”的“正当要求”惊惶连声地对“我”说“对不起”……
辩证思考,理解主旨。“辩证理解文中母亲的形象,加深对责任与爱的理解。”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对于母亲的形象,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会有争议。有思想交锋、思维碰撞的课堂是有活力的课堂,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呢?
在教学过程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要根据教材内容思考。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也是漫无目的的,思维碰撞并非信口开河,回答要从文本中找依据。
2、解读文本要结合作家风格、时代背景。《那个星期天》选自史铁生的《务虚笔记》,而务虚笔记是史铁生带有个人自传体色彩的小说。这篇文章中母亲的形象也自然带有作家母亲本人的影子。
3、学生自身有解读文本的能力。在品读文章语句,体验“我”在那个星期天的情感变化后,学生能理解母亲在那个星期天的行为给我的心灵带来深重的伤害。在读到母亲没有带“我”出去的原因是从早忙碌到晚,忙着做家务时,开始有学生表示对母亲的行为理解。
关注到母亲最后发现“我”在无声的哭泣时,她的一系列描写中,学生又读出了母亲发自内心的对“我”的爱。
《那个星期天》教学反思5
《那个星期天》节选自史铁生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文章主要写了在那个星期天里“我”经历了由盼望、兴奋、期待、到焦急无奈再到失望、委屈等心情变化的过程。文章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来体现“我”的心情历程。为了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语文要素,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展开:
1.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期盼”经历。
通过品读文中描写“我”心情变化的句子,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体会作者这一天的心情变化,体会第一次盼望对于孩子来说多么重要。这种体会是感同身受的,也是最长久、最深刻的。
2.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让真情自然流露。
作者从语言、环境、动作、心理、细节等方面的描写,细腻真实地向我们表达了在那一天漫长的等待过程中的心情变化,融情于景、事物当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特别是通过写光线的变化来烘托人物心情的写法,值得学生借鉴。因此,在课堂的结尾,我引导学生由本课延伸到作者的其他作品,并积累好词好句,将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落到实处。
《那个星期天》教学反思6
《那个星期天》以一段铭刻心头的记忆缅怀逝去的母亲,诠释母爱的至纯至真。主人公好像是“我”,其实是母亲。只不过,母亲是借助“我”走进了读者心里而已。为了生计,母亲不停地忙碌,最后还认为自己疏忽了“我”的“正当要求”惊惶连声地对“我”说“对不起”……
辩证思考,理解主旨。“辩证理解文中母亲的形象,加深对责任与爱的理解。”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对于母亲的形象,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会有争议。有思想交锋、思维碰撞的课堂是有活力的`课堂,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呢?
在教学过程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要根据教材内容思考。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也是漫无目的的,思维碰撞并非信口开河,回答要从文本中找依据。
2、解读文本要结合作家风格、时代背景。《那个星期天》选自史铁生的《务虚笔记》,而务虚笔记是史铁生带有个人自传体色彩的小说。这篇文章中母亲的形象也自然带有作家母亲本人的影子。
3、学生自身有解读文本的能力。在品读文章语句,体验“我”在那个星期天的情感变化后,学生能理解母亲在那个星期天的行为给我的心灵带来深重的伤害。在读到母亲没有带“我”出去的原因是从早忙碌到晚,忙着做家务时,开始有学生表示对母亲的行为理解。
关注到母亲最后发现“我”在无声的哭泣时,她的一系列描写中,学生又读出了母亲发自内心的对“我”的爱。
《那个星期天》教学反思7
自统编教材编排了“习作”这一特殊单元,老师们在教学中时常感到迷茫。习作单元与普通阅读单元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上有何区别?习作单元的习作和普通单元的习作有何不同?通过两次的习作单元备课,我有了一点感悟。
习作单元,顾名思义,就是教学生写作文。只不过,整个习作单元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写好单元最后的作文,这是习作单元与普通阅读单元设计意图上的区别。那么,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怎么教?以六年级下册习作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那个星期天》为例,谈谈我的思考。
这次“习作单元”的主题是“让真情在笔尖流露”。单元阅读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表达要素是“习作时,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单元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朱自清的《匆匆》和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
两篇课文都是名家作品,各有特色,《匆匆》将抽象的时间具象化,还运用一连串的问句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对时光流逝的伤感和惆怅。《那个星期天》写的是“我”第一次盼望出门的经历,细致刻画了一天之中“我”心情由焦急又兴奋到焦急又无奈最后到失望又沮丧的心理变化。作者将“我”心情的变化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景、物中,真实、自然地表达了内心感受。
通读过整个单元的教材,再仔细解读本课文本,结合课后题设计,我确定了4个教学目标,分两课时完成:
1.结合具体境、随文辨析等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写“媚、蚁”等13个生字,识记字形,并理解“惆怅、缥缈、惊惶、急遽”等难懂词语的意思,正确读写“蚁穴、念叨、原谅、惊惶、依偎”等词语。
2.默读课文,速读课文,借助表格,梳理这一天里时间的变化和“我”与母亲的行为举动,体会“我”的心情又焦急又兴奋,到焦急又无奈最后失望又沮丧的变化。
3.聚焦3-7自然段, 学习作者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通过融情于人、事、景、物,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
4.比较阅读《匆匆》和《那个星期天》,结合交流*台的内容,总结两篇文章的写法,梳理两篇文章在表达情感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习作指导课做准备。
习作单元的教学区别于普通阅读单元之一,是对精读课文的教学把握好“度”,字词教学和课文的人文内涵不必挖得过深。学生到最后要完成单元大作文的,精读课文作为例子,是要让学生学会名家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手法。因此每一课课后题的设计非常有价值,我们要集中力量解决好课后题。
本课字词教学不是难点,结合着六年级学生的学情、年龄特点和本课特殊的对话形式,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如词语归类、连线、语境填空、比较对话等,重点指导易错的字音、难懂的词语和难读的对话。第二课时最后有听写词语环节,巩固所学。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落脚在三个课后题。第一题是“说说在这一天里‘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我们就在梳理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句段,理清“我”的心情在一天当中的变化。设计合适的表格,心情变化一目了然。
第二题是“想想作者是这样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需在第一题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思考,直指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这是一个教学难点,我们可以通过品读、分析题中两个片段,设计恰当的提示问题,如片段一中,“‘我”的心情怎样?‘我’和母亲分别在做什么事?”让学生关注到人物和做的事情这两个角度,然后再点拨学生,作者将人物情感融入到了人们做的事情中,进而提炼出了作者“融情于人和事”的手法。
第二个片段也是类似教法,学习作者“融情于景和物”的手法。提炼出写法后,再放手让学,通过自学提示,找出文中其他类似语句,体现了由助学到让学的过程。
第三题是比较《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一部分可以跟“交流*台”的内容相整合,借助表格,学生自主梳理,教师最后总结。
一篇课文,两个课时,字词基础简单带过,集中处理课后习题,人文内涵避免深挖,指向表达服务习作。这就是我在教习作单元精读课文中的一点思考。
《那个星期天》教学反思8
自统编教材编排了“习作”这一特殊单元,老师们在教学中时常感到迷茫。习作单元与普通阅读单元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上有何区别?习作单元的习作和普通单元的习作有何不同?通过两次的习作单元备课,我有了一点感悟。习作单元,顾名思义,就是教学生写作文。只不过,整个习作单元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写好单元最后的作文,这是习作单元与普通阅读单元设计意图上的区别。那么,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怎么教?以六年级下册习作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那个星期天》为例,谈谈我的思考。
这次“习作单元”的主题是“让真情在笔尖流露”。单元阅读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表达要素是“习作时,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单元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朱自清的《匆匆》和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都是名家作品,各有特色,《匆匆》将抽象的时间具象化,还运用一连串的问句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对时光流逝的伤感和惆怅。《那个星期天》写的是“我”第一次盼望出门的经历,细致刻画了一天之中“我”心情由焦急又兴奋到焦急又无奈最后到失望又沮丧的心理变化。作者将“我”心情的变化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景、物中,真实、自然地表达了内心感受。
通读过整个单元的教材,再仔细解读本课文本,结合课后题设计,我确定了4个教学目标,分两课时完成:
1.结合具体境、随文辨析等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写“媚、蚁”等13个生字,识记字形,并理解“惆怅、缥缈、惊惶、急遽”等难懂词语的意思,正确读写“蚁穴、念叨、原谅、惊惶、依偎”等词语。
2.默读课文,速读课文,借助表格,梳理这一天里时间的变化和“我”与母亲的行为举动,体会“我”的心情又焦急又兴奋,到焦急又无奈最后失望又沮丧的变化。
3.聚焦3-7自然段, 学习作者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通过融情于人、事、景、物,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
4.比较阅读《匆匆》和《那个星期天》,结合交流*台的内容,总结两篇文章的写法,梳理两篇文章在表达情感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习作指导课做准备。
习作单元的教学区别于普通阅读单元之一,是对精读课文的教学把握好“度”,字词教学和课文的人文内涵不必挖得过深。学生到最后要完成单元大作文的,精读课文作为例子,是要让学生学会名家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手法。因此每一课课后题的设计非常有价值,我们要集中力量解决好课后题。
本课字词教学不是难点,结合着六年级学生的学情、年龄特点和本课特殊的对话形式,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如词语归类、连线、语境填空、比较对话等,重点指导易错的字音、难懂的词语和难读的对话。第二课时最后有听写词语环节,巩固所学。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落脚在三个课后题。第一题是“说说在这一天里‘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我们就在梳理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句段,理清“我”的心情在一天当中的`变化。设计合适的表格,心情变化一目了然。
第二题是“想想作者是这样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需在第一题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思考,直指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这是一个教学难点,我们可以通过品读、分析题中两个片段,设计恰当的提示问题,如片段一中,“‘我”的心情怎样?‘我’和母亲分别在做什么事?”让学生关注到人物和做的事情这两个角度,然后再点拨学生,作者将人物情感融入到了人们做的事情中,进而提炼出了作者“融情于人和事”的手法。第二个片段也是类似教法,学习作者“融情于景和物”的手法。提炼出写法后,再放手让学,通过自学提示,找出文中其他类似语句,体现了由助学到让学的过程。
第三题是比较《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一部分可以跟“交流*台”的内容相整合,借助表格,学生自主梳理,教师最后总结。
一篇课文,两个课时,字词基础简单带过,集中处理课后习题,人文内涵避免深挖,指向表达服务习作。这就是我在教习作单元精读课文中的一点思考。
《那个星期天》教学反思9
《那个星期天》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是史铁生写的回忆性的散文。课文记叙了母亲答应带孩子出去玩,但由于家务繁忙而一次次爽约的事。文章从孩子的角度,刻画了母亲的形象,让我们感受到母亲对孩子的爱。课文大量运用心理活动的写法,很好地刻画了孩子的内心的变化,是学生学习心理活动描写方法的好教材。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
插图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语文书上的插图非常丰富,是课文重要段落或者难理解段落的一个形象解释。教学中借助插图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语言、想象等诸多能力,使课堂活力四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课书中两幅插图聚焦课文第四段和第六段即无聊的活动、以景衬情。教学中我让学生仔细看图,图文对照,第一幅插图上为什么有四个“我”?用笔在图中标出“我”分别在干什么?课文段落中,为什么一连写了五个“我”?能省略吗?学生明白“我”跳房子、看着天、拨弄蚁穴、翻看画报是我焦急、无聊的表现。第二幅插图重点关注“我”的表情,朗读课文,理解“我”的失望,忽然明白了时光已经过去了,不再回来了。通过聚焦插图,学生观察插图,说说插图,注释插图,阅读能力、理解能力逐渐增强。
(1)抓住关键词,品味句子。
抓住关键词句细读文本,紧扣上下文内容和文章思想情感是进行文本解读的一种重要方法。文中有一些句子含义较深,需要学生细细咀嚼。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中“那是一个礼拜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时,我问学生:“昏暗下去仅仅是说傍晚来临,天色暗下去吗?”学生通过阅读下文,可以知道是母亲答应带她出去,而爽约,孩子的心理由期待到失望委屈。接着我告诉学生作者是运用环境描写的方法来写孩子的心理变化的。这样抓住“昏暗”这个关键词,体会人物内心的变化,学**作方法,效果明显。
(2)找出心理变化的词语,把握课文脉络。
这篇课文点睛之处是心理活动的描写。“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在上课开始,我就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我”心理活动的词语:“盼(激动)——焦急兴奋——失望”,这样既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又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解读的时间。
教学结束后,回顾头来,看看自己的课堂教学,还是有一些遗憾。教学快要结束的时候,有的孩子提出:那位母亲由于忙碌,而没有带孩子出去,疏忽了孩子的“正当要求”,这位母亲是不合格的。此时由于时间关系,我只是模糊地说了,大家课下讨论讨论。其实我可以让学生讨论,写一写。进行探究。让学生明白:这位母亲对孩子有疏忽,也有发自内心的爱,文中母亲看到孩子伤心难过的惊惶并且道歉的表现就是很好的证明。母亲为生活操劳而忽略了孩子的要求,也是很无奈。她对孩子的爱令人感动。通过这样的探究,学生对文中的母亲有了更深、更全面的理解。
《那个星期天》教学反思10
这节课是《那个星期天》的第二课时。我在环节上采用了“移步换法”的设计。
首先创设情境由刚刚过去的父亲节导入,学生对刚发生过的事情感受和印象深刻,很自然的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接着带领学生进入“名人吧”了解作者,只有知作者,明内容,才能更好的体验角色。
进入“拾贝吧”认识一些美丽的贝壳——词语闯关,复习词语,检查预习,为下文的学习扫清障碍。同时把词语当做“贝壳”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开火车进行词语闯关,也集中了学生的***。
进入“体验吧”进行角色体验,体验在这一天里心情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以及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的表达内心感受的,此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一双慧眼把文中的句子找出来,给大家交流、分享,而没有将大量的句子在课件上展示,是因为不想束缚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己找,自己说,畅所欲言。特意出示文中有一处的观察点发生转换的句子,让学生站在孩子的视角来观察和理解。这个地方的设计也是为了突破本课的难点,品析把握文章以孩童视角观察、感受生活的方式。最后让学生明白作者是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排比想像等方法真实自然的表达内心感受的,从而突出了重点,达到了教学目的。
进入“谈心吧”,站在孩子的立场,把自己当做文中人,把老师当做“母亲”,就一些实际问题谈自己真实的看法。让学生感受孩子的失望与无奈,辩证认识母亲与孩子沟通中出现的问题。学生一开始谈论这个问题时,是片面的,认为她是为了家庭而忽略了孩子。我于是引导:原来这样做也可以成为一位好母亲,那以后当我的孩子想出去时,我就说行行行,等我忙完了就去,但就是不去(笑)。立即有学生发言: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辩证地对母亲进行评价,从母亲忙碌于家务中脱不开身来评价,她是一位好母亲;但从因为孩子小,就不兑现对带他外出的承诺评价,她不是一位好母亲——这样做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理。(全班同学笑着给他鼓掌!)
最后进入“写作吧”,学了本文,体会了文章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并模仿借鉴。给出四个题目,让学生自主选择,采用本课学到的方法进行练习,并口头描述,达到授人以渔、学以致用的目的。
我认为,高年级的学生每学习一篇文章,不仅要知道作者写了什么,还要知道作者采用什么方法写的,并且要把学到的方法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这节课的设计和引导方式还有不足之处,有待改进,我会在以后教学中通过再实践、再反思改进的。
《那个星期天》优质课教案3篇(扩展5)
——《那个星期天》教学反思10篇
《那个星期天》教学反思1
自统编教材编排了“习作”这一特殊单元,老师们在教学中时常感到迷茫。习作单元与普通阅读单元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上有何区别?习作单元的习作和普通单元的习作有何不同?通过两次的习作单元备课,我有了一点感悟。习作单元,顾名思义,就是教学生写作文。只不过,整个习作单元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写好单元最后的作文,这是习作单元与普通阅读单元设计意图上的区别。那么,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怎么教?以六年级下册习作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那个星期天》为例,谈谈我的思考。
这次“习作单元”的主题是“让真情在笔尖流露”。单元阅读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表达要素是“习作时,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单元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朱自清的《匆匆》和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都是名家作品,各有特色,《匆匆》将抽象的时间具象化,还运用一连串的问句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对时光流逝的伤感和惆怅。《那个星期天》写的是“我”第一次盼望出门的经历,细致刻画了一天之中“我”心情由焦急又兴奋到焦急又无奈最后到失望又沮丧的心理变化。作者将“我”心情的变化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景、物中,真实、自然地表达了内心感受。
通读过整个单元的教材,再仔细解读本课文本,结合课后题设计,我确定了4个教学目标,分两课时完成:
1.结合具体境、随文辨析等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写“媚、蚁”等13个生字,识记字形,并理解“惆怅、缥缈、惊惶、急遽”等难懂词语的意思,正确读写“蚁穴、念叨、原谅、惊惶、依偎”等词语。
2.默读课文,速读课文,借助表格,梳理这一天里时间的变化和“我”与母亲的行为举动,体会“我”的心情又焦急又兴奋,到焦急又无奈最后失望又沮丧的变化。
3.聚焦3-7自然段, 学习作者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通过融情于人、事、景、物,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
4.比较阅读《匆匆》和《那个星期天》,结合交流*台的内容,总结两篇文章的写法,梳理两篇文章在表达情感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习作指导课做准备。
习作单元的教学区别于普通阅读单元之一,是对精读课文的教学把握好“度”,字词教学和课文的人文内涵不必挖得过深。学生到最后要完成单元大作文的,精读课文作为例子,是要让学生学会名家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手法。因此每一课课后题的设计非常有价值,我们要集中力量解决好课后题。
本课字词教学不是难点,结合着六年级学生的学情、年龄特点和本课特殊的对话形式,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如词语归类、连线、语境填空、比较对话等,重点指导易错的字音、难懂的词语和难读的对话。第二课时最后有听写词语环节,巩固所学。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落脚在三个课后题。第一题是“说说在这一天里‘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我们就在梳理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句段,理清“我”的心情在一天当中的变化。设计合适的表格,心情变化一目了然。
第二题是“想想作者是这样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需在第一题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思考,直指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这是一个教学难点,我们可以通过品读、分析题中两个片段,设计恰当的提示问题,如片段一中,“‘我”的心情怎样?‘我’和母亲分别在做什么事?”让学生关注到人物和做的事情这两个角度,然后再点拨学生,作者将人物情感融入到了人们做的事情中,进而提炼出了作者“融情于人和事”的手法。第二个片段也是类似教法,学习作者“融情于景和物”的手法。提炼出写法后,再放手让学,通过自学提示,找出文中其他类似语句,体现了由助学到让学的过程。
第三题是比较《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一部分可以跟“交流*台”的内容相整合,借助表格,学生自主梳理,教师最后总结。
一篇课文,两个课时,字词基础简单带过,集中处理课后习题,人文内涵避免深挖,指向表达服务习作。这就是我在教习作单元精读课文中的一点思考。
《那个星期天》教学反思2
辩证思考,理解主旨。“辩证理解文中母亲的形象,加深对责任与爱的理解。”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对于母亲的形象,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会有争议。有思想交锋、思维碰撞的课堂是有活力的课堂,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呢?
在教学过程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要根据教材内容思考。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也是漫无目的的,思维碰撞并非信口开河,回答要从文本中找依据。
2、解读文本要结合作家风格、时代背景。《那个星期天》选自史铁生的《务虚笔记》,而务虚笔记是史铁生带有个人自传体色彩的小说。这篇文章中母亲的形象也自然带有作家母亲本人的影子。
3、学生自身有解读文本的能力。在品读文章语句,体验“我”在那个星期天的情感变化后,学生能理解母亲在那个星期天的行为给我的心灵带来深重的伤害。在读到母亲没有带“我”出去的原因是从早忙碌到晚,忙着做家务时,开始有学生表示对母亲的行为理解。
关注到母亲最后发现“我”在无声的哭泣时,她的一系列描写中,学生又读出了母亲发自内心的对“我”的爱。
4、学生现实有需要。现实生活中,孩子很难换位思考,体谅父母的辛劳。在学习这篇课文后,学生把课堂上学习的道理迁移到生活中,得到成长。
《那个星期天》教学反思3
自统编教材编排了“习作”这一特殊单元,老师们在教学中时常感到迷茫。习作单元与普通阅读单元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上有何区别?习作单元的习作和普通单元的习作有何不同?通过两次的习作单元备课,我有了一点感悟。习作单元,顾名思义,就是教学生写作文。只不过,整个习作单元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写好单元最后的作文,这是习作单元与普通阅读单元设计意图上的区别。那么,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怎么教?以六年级下册习作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那个星期天》为例,谈谈我的思考。
这次“习作单元”的主题是“让真情在笔尖流露”。单元阅读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表达要素是“习作时,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单元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朱自清的《匆匆》和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都是名家作品,各有特色,《匆匆》将抽象的时间具象化,还运用一连串的问句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对时光流逝的伤感和惆怅。《那个星期天》写的是“我”第一次盼望出门的经历,细致刻画了一天之中“我”心情由焦急又兴奋到焦急又无奈最后到失望又沮丧的心理变化。作者将“我”心情的变化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景、物中,真实、自然地表达了内心感受。
通读过整个单元的教材,再仔细解读本课文本,结合课后题设计,我确定了4个教学目标,分两课时完成:
1、结合具体境、随文辨析等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写“媚、蚁”等13个生字,识记字形,并理解“惆怅、缥缈、惊惶、急遽”等难懂词语的意思,正确读写“蚁穴、念叨、原谅、惊惶、依偎”等词语。
2、默读课文,速读课文,借助表格,梳理这一天里时间的变化和“我”与母亲的行为举动,体会“我”的心情又焦急又兴奋,到焦急又无奈最后失望又沮丧的变化。
3、聚焦3—7自然段,学习作者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通过融情于人、事、景、物,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
4、比较阅读《匆匆》和《那个星期天》,结合交流*台的内容,总结两篇文章的写法,梳理两篇文章在表达情感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习作指导课做准备。
习作单元的教学区别于普通阅读单元之一,是对精读课文的教学把握好“度”,字词教学和课文的人文内涵不必挖得过深。学生到最后要完成单元大作文的,精读课文作为例子,是要让学生学会名家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手法。因此每一课课后题的设计非常有价值,我们要集中力量解决好课后题。
本课字词教学不是难点,结合着六年级学生的学情、年龄特点和本课特殊的对话形式,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如词语归类、连线、语境填空、比较对话等,重点指导易错的字音、难懂的词语和难读的对话。第二课时最后有听写词语环节,巩固所学。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落脚在三个课后题。第一题是“说说在这一天里‘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我们就在梳理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句段,理清“我”的心情在一天当中的变化。设计合适的表格,心情变化一目了然。
第二题是“想想作者是这样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需在第一题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思考,直指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这是一个教学难点,我们可以通过品读、分析题中两个片段,设计恰当的提示问题,如片段一中,“‘我”的心情怎样?‘我’和母亲分别在做什么事?”让学生关注到人物和做的事情这两个角度,然后再点拨学生,作者将人物情感融入到了人们做的事情中,进而提炼出了作者“融情于人和事”的手法。第二个片段也是类似教法,学习作者“融情于景和物”的手法。提炼出写法后,再放手让学,通过自学提示,找出文中其他类似语句,体现了由助学到让学的过程。
第三题是比较《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一部分可以跟“交流*台”的内容相整合,借助表格,学生自主梳理,教师最后总结。
一篇课文,两个课时,字词基础简单带过,集中处理课后习题,人文内涵避免深挖,指向表达服务习作。这就是我在教习作单元精读课文中的一点思考。
《那个星期天》教学反思4
自统编教材编排了“习作”这一特殊单元,老师们在教学中时常感到迷茫。习作单元与普通阅读单元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上有何区别?习作单元的习作和普通单元的习作有何不同?通过两次的习作单元备课,我有了一点感悟。习作单元,顾名思义,就是教学生写作文。只不过,整个习作单元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写好单元最后的作文,这是习作单元与普通阅读单元设计意图上的区别。那么,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怎么教?以六年级下册习作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那个星期天》为例,谈谈我的思考。
这次“习作单元”的主题是“让真情在笔尖流露”。单元阅读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表达要素是“习作时,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单元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朱自清的《匆匆》和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都是名家作品,各有特色,《匆匆》将抽象的时间具象化,还运用一连串的问句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对时光流逝的伤感和惆怅。《那个星期天》写的是“我”第一次盼望出门的经历,细致刻画了一天之中“我”心情由焦急又兴奋到焦急又无奈最后到失望又沮丧的心理变化。作者将“我”心情的变化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景、物中,真实、自然地表达了内心感受。
通读过整个单元的教材,再仔细解读本课文本,结合课后题设计,我确定了4个教学目标,分两课时完成:
1.结合具体境、随文辨析等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写“媚、蚁”等13个生字,识记字形,并理解“惆怅、缥缈、惊惶、急遽”等难懂词语的意思,正确读写“蚁穴、念叨、原谅、惊惶、依偎”等词语。
2.默读课文,速读课文,借助表格,梳理这一天里时间的变化和“我”与母亲的行为举动,体会“我”的心情又焦急又兴奋,到焦急又无奈最后失望又沮丧的变化。
3.聚焦3-7自然段, 学习作者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通过融情于人、事、景、物,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
4.比较阅读《匆匆》和《那个星期天》,结合交流*台的内容,总结两篇文章的写法,梳理两篇文章在表达情感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习作指导课做准备。
习作单元的教学区别于普通阅读单元之一,是对精读课文的教学把握好“度”,字词教学和课文的人文内涵不必挖得过深。学生到最后要完成单元大作文的,精读课文作为例子,是要让学生学会名家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手法。因此每一课课后题的设计非常有价值,我们要集中力量解决好课后题。
本课字词教学不是难点,结合着六年级学生的学情、年龄特点和本课特殊的对话形式,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如词语归类、连线、语境填空、比较对话等,重点指导易错的字音、难懂的词语和难读的对话。第二课时最后有听写词语环节,巩固所学。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落脚在三个课后题。第一题是“说说在这一天里‘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我们就在梳理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句段,理清“我”的心情在一天当中的变化。设计合适的表格,心情变化一目了然。
第二题是“想想作者是这样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需在第一题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思考,直指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这是一个教学难点,我们可以通过品读、分析题中两个片段,设计恰当的提示问题,如片段一中,“‘我”的心情怎样?‘我’和母亲分别在做什么事?”让学生关注到人物和做的事情这两个角度,然后再点拨学生,作者将人物情感融入到了人们做的事情中,进而提炼出了作者“融情于人和事”的手法。第二个片段也是类似教法,学习作者“融情于景和物”的手法。提炼出写法后,再放手让学,通过自学提示,找出文中其他类似语句,体现了由助学到让学的过程。
第三题是比较《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一部分可以跟“交流*台”的内容相整合,借助表格,学生自主梳理,教师最后总结。
一篇课文,两个课时,字词基础简单带过,集中处理课后习题,人文内涵避免深挖,指向表达服务习作。这就是我在教习作单元精读课文中的一点思考。
《那个星期天》教学反思5
《那个星期天》节选自史铁生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文章主要写了在那个星期天里“我”经历了由盼望、兴奋、期待、到焦急无奈再到失望、委屈等心情变化的过程。文章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来体现“我”的心情历程。为了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语文要素,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展开:
1.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期盼”经历。
通过品读文中描写“我”心情变化的句子,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体会作者这一天的心情变化,体会第一次盼望对于孩子来说多么重要。这种体会是感同身受的,也是最长久、最深刻的。
2.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让真情自然流露。
作者从语言、环境、动作、心理、细节等方面的描写,细腻真实地向我们表达了在那一天漫长的等待过程中的心情变化,融情于景、事物当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特别是通过写光线的变化来烘托人物心情的写法,值得学生借鉴。因此,在课堂的结尾,我引导学生由本课延伸到作者的其他作品,并积累好词好句,将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落到实处。
《那个星期天》教学反思6
《那个星期天》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是史铁生写的回忆性的散文。课文记叙了母亲答应带孩子出去玩,但由于家务繁忙而一次次爽约的事。文章从孩子的角度,刻画了母亲的形象,让我们感受到母亲对孩子的爱。课文大量运用心理活动的写法,很好地刻画了孩子的内心的变化,是学生学习心理活动描写方法的好教材。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
1.教学效果(思效)
聚焦插图,体会人物内心。
插图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语文书上的插图非常丰富,是课文重要段落或者难理解段落的一个形象解释。教学中借助插图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语言、想象等诸多能力,使课堂活力四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课书中两幅插图聚焦课文第四段和第六段即无聊的活动、以景衬情。教学中我让学生仔细看图,图文对照,第一幅插图上为什么有四个“我”?用笔在图中标出“我”分别在干什么?课文段落中,为什么一连写了五个“我”?能省略吗?学生明白“我”跳房子、看着天、拨弄蚁穴、翻看画报是我焦急、无聊的表现。第二幅插图重点关注“我”的表情,朗读课文,理解“我”的失望,忽然明白了时光已经过去了,不再回来了。通过聚焦插图,学生观察插图,说说插图,注释插图,阅读能力、理解能力逐渐增强。
2.教学收获(思得)
(1)抓住关键词,品味句子。
抓住关键词句细读文本,紧扣上下文内容和文章思想情感是进行文本解读的一种重要方法。文中有一些句子含义较深,需要学生细细咀嚼。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中“那是一个礼拜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时,我问学生:“昏暗下去仅仅是说傍晚来临,天色暗下去吗?”学生通过阅读下文,可以知道是母亲答应带她出去,而爽约,孩子的心理由期待到失望委屈。接着我告诉学生作者是运用环境描写的方法来写孩子的心理变化的。这样抓住“昏暗”这个关键词,体会人物内心的变化,学**作方法,效果明显。
(2)找出心理变化的词语,把握课文脉络。
这篇课文点睛之处是心理活动的描写。“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在上课开始,我就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我”心理活动的词语:“盼(激动)——焦急兴奋——失望”,这样既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又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解读的时间。
3.不足之处(思失)
教学结束后,回顾头来,看看自己的课堂教学,还是有一些遗憾:教学快要结束的时候,有的孩子提出:那位母亲由于忙碌,而没有带孩子出去,疏忽了孩子的“正当要求”,这位母亲是不合格的。此时由于时间关系,我只是模糊地说了,大家课下讨论讨论。其实我可以让学生讨论,写一写。进行探究。让学生明白:这位母亲对孩子有疏忽,也有发自内心的爱,文中母亲看到孩子伤心难过的惊惶并且道歉的表现就是很好的证明。母亲为生活操劳而忽略了孩子的要求,也是很无奈。她对孩子的爱令人感动。通过这样的探究,学生对文中的母亲有了更深、更全面的理解。
4.改进措施(思改)
在后期教学中,要加强本课的朗读指导。本课的心理活动描写较多,通过环境描写、人物动作描写、心理独白等写出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在朗读的时候,和*时的课文略有不同,朗读的时候,语速缓慢,语气*缓,在第一二自然段中语速稍快,声调上扬,要读出激动、兴奋;在第四、五、六自然段中,作者比较烦闷,焦急,无聊,在朗读的时候,声调低沉。
《那个星期天》教学反思7
《那个星期天》以一段铭刻心头的记忆缅怀逝去的母亲,诠释母爱的至纯至真。主人公好像是“我”,其实是母亲。只不过,母亲是借助“我”走进了读者心里而已。为了生计,母亲不停地忙碌,最后还认为自己疏忽了“我”的“正当要求”惊惶连声地对“我”说“对不起”……
辩证思考,理解主旨。“辩证理解文中母亲的形象,加深对责任与爱的理解。”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对于母亲的形象,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会有争议。有思想交锋、思维碰撞的课堂是有活力的`课堂,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呢?
在教学过程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要根据教材内容思考。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也是漫无目的的,思维碰撞并非信口开河,回答要从文本中找依据。
2、解读文本要结合作家风格、时代背景。《那个星期天》选自史铁生的《务虚笔记》,而务虚笔记是史铁生带有个人自传体色彩的小说。这篇文章中母亲的形象也自然带有作家母亲本人的影子。
3、学生自身有解读文本的能力。在品读文章语句,体验“我”在那个星期天的情感变化后,学生能理解母亲在那个星期天的行为给我的心灵带来深重的伤害。在读到母亲没有带“我”出去的原因是从早忙碌到晚,忙着做家务时,开始有学生表示对母亲的行为理解。
关注到母亲最后发现“我”在无声的哭泣时,她的一系列描写中,学生又读出了母亲发自内心的对“我”的爱。
《那个星期天》教学反思8
自统编教材编排了“习作”这一特殊单元,老师们在教学中时常感到迷茫。习作单元与普通阅读单元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上有何区别?习作单元的习作和普通单元的习作有何不同?通过两次的习作单元备课,我有了一点感悟。习作单元,顾名思义,就是教学生写作文。只不过,整个习作单元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写好单元最后的作文,这是习作单元与普通阅读单元设计意图上的区别。那么,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怎么教?以六年级下册习作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那个星期天》为例,谈谈我的思考。
这次“习作单元”的主题是“让真情在笔尖流露”。单元阅读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表达要素是“习作时,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单元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朱自清的《匆匆》和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都是名家作品,各有特色,《匆匆》将抽象的时间具象化,还运用一连串的问句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对时光流逝的伤感和惆怅。《那个星期天》写的是“我”第一次盼望出门的经历,细致刻画了一天之中“我”心情由焦急又兴奋到焦急又无奈最后到失望又沮丧的心理变化。作者将“我”心情的变化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景、物中,真实、自然地表达了内心感受。
通读过整个单元的教材,再仔细解读本课文本,结合课后题设计,我确定了4个教学目标,分两课时完成:
1.结合具体境、随文辨析等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写“媚、蚁”等13个生字,识记字形,并理解“惆怅、缥缈、惊惶、急遽”等难懂词语的意思,正确读写“蚁穴、念叨、原谅、惊惶、依偎”等词语。
2.默读课文,速读课文,借助表格,梳理这一天里时间的变化和“我”与母亲的行为举动,体会“我”的心情又焦急又兴奋,到焦急又无奈最后失望又沮丧的变化。
3.聚焦3-7自然段, 学习作者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通过融情于人、事、景、物,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
4.比较阅读《匆匆》和《那个星期天》,结合交流*台的内容,总结两篇文章的写法,梳理两篇文章在表达情感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习作指导课做准备。
习作单元的教学区别于普通阅读单元之一,是对精读课文的教学把握好“度”,字词教学和课文的人文内涵不必挖得过深。学生到最后要完成单元大作文的,精读课文作为例子,是要让学生学会名家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手法。因此每一课课后题的设计非常有价值,我们要集中力量解决好课后题。
本课字词教学不是难点,结合着六年级学生的学情、年龄特点和本课特殊的对话形式,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如词语归类、连线、语境填空、比较对话等,重点指导易错的字音、难懂的词语和难读的对话。第二课时最后有听写词语环节,巩固所学。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落脚在三个课后题。第一题是“说说在这一天里‘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我们就在梳理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句段,理清“我”的心情在一天当中的`变化。设计合适的表格,心情变化一目了然。
第二题是“想想作者是这样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需在第一题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思考,直指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这是一个教学难点,我们可以通过品读、分析题中两个片段,设计恰当的提示问题,如片段一中,“‘我”的心情怎样?‘我’和母亲分别在做什么事?”让学生关注到人物和做的事情这两个角度,然后再点拨学生,作者将人物情感融入到了人们做的事情中,进而提炼出了作者“融情于人和事”的手法。第二个片段也是类似教法,学习作者“融情于景和物”的手法。提炼出写法后,再放手让学,通过自学提示,找出文中其他类似语句,体现了由助学到让学的过程。
第三题是比较《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一部分可以跟“交流*台”的内容相整合,借助表格,学生自主梳理,教师最后总结。
一篇课文,两个课时,字词基础简单带过,集中处理课后习题,人文内涵避免深挖,指向表达服务习作。这就是我在教习作单元精读课文中的一点思考。
《那个星期天》教学反思9
《那个星期天》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是史铁生写的回忆性的散文。课文记叙了母亲答应带孩子出去玩,但由于家务繁忙而一次次爽约的事。文章从孩子的角度,刻画了母亲的形象,让我们感受到母亲对孩子的爱。课文大量运用心理活动的写法,很好地刻画了孩子的内心的变化,是学生学习心理活动描写方法的好教材。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
插图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语文书上的插图非常丰富,是课文重要段落或者难理解段落的一个形象解释。教学中借助插图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语言、想象等诸多能力,使课堂活力四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课书中两幅插图聚焦课文第四段和第六段即无聊的活动、以景衬情。教学中我让学生仔细看图,图文对照,第一幅插图上为什么有四个“我”?用笔在图中标出“我”分别在干什么?课文段落中,为什么一连写了五个“我”?能省略吗?学生明白“我”跳房子、看着天、拨弄蚁穴、翻看画报是我焦急、无聊的表现。第二幅插图重点关注“我”的表情,朗读课文,理解“我”的失望,忽然明白了时光已经过去了,不再回来了。通过聚焦插图,学生观察插图,说说插图,注释插图,阅读能力、理解能力逐渐增强。
(1)抓住关键词,品味句子。
抓住关键词句细读文本,紧扣上下文内容和文章思想情感是进行文本解读的一种重要方法。文中有一些句子含义较深,需要学生细细咀嚼。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中“那是一个礼拜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时,我问学生:“昏暗下去仅仅是说傍晚来临,天色暗下去吗?”学生通过阅读下文,可以知道是母亲答应带她出去,而爽约,孩子的心理由期待到失望委屈。接着我告诉学生作者是运用环境描写的方法来写孩子的心理变化的。这样抓住“昏暗”这个关键词,体会人物内心的变化,学**作方法,效果明显。
(2)找出心理变化的词语,把握课文脉络。
这篇课文点睛之处是心理活动的描写。“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在上课开始,我就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我”心理活动的词语:“盼(激动)——焦急兴奋——失望”,这样既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又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解读的时间。
教学结束后,回顾头来,看看自己的课堂教学,还是有一些遗憾。教学快要结束的时候,有的孩子提出:那位母亲由于忙碌,而没有带孩子出去,疏忽了孩子的“正当要求”,这位母亲是不合格的。此时由于时间关系,我只是模糊地说了,大家课下讨论讨论。其实我可以让学生讨论,写一写。进行探究。让学生明白:这位母亲对孩子有疏忽,也有发自内心的爱,文中母亲看到孩子伤心难过的惊惶并且道歉的表现就是很好的证明。母亲为生活操劳而忽略了孩子的要求,也是很无奈。她对孩子的爱令人感动。通过这样的探究,学生对文中的母亲有了更深、更全面的理解。
《那个星期天》教学反思10
这节课是《那个星期天》的第二课时。我在环节上采用了“移步换法”的设计。
首先创设情境由刚刚过去的父亲节导入,学生对刚发生过的事情感受和印象深刻,很自然的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接着带领学生进入“名人吧”了解作者,只有知作者,明内容,才能更好的体验角色。
进入“拾贝吧”认识一些美丽的贝壳——词语闯关,复习词语,检查预习,为下文的学习扫清障碍。同时把词语当做“贝壳”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开火车进行词语闯关,也集中了学生的***。
进入“体验吧”进行角色体验,体验在这一天里心情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以及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的表达内心感受的,此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一双慧眼把文中的句子找出来,给大家交流、分享,而没有将大量的句子在课件上展示,是因为不想束缚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己找,自己说,畅所欲言。特意出示文中有一处的观察点发生转换的句子,让学生站在孩子的视角来观察和理解。这个地方的设计也是为了突破本课的难点,品析把握文章以孩童视角观察、感受生活的方式。最后让学生明白作者是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排比想像等方法真实自然的表达内心感受的,从而突出了重点,达到了教学目的。
进入“谈心吧”,站在孩子的立场,把自己当做文中人,把老师当做“母亲”,就一些实际问题谈自己真实的看法。让学生感受孩子的失望与无奈,辩证认识母亲与孩子沟通中出现的问题。学生一开始谈论这个问题时,是片面的,认为她是为了家庭而忽略了孩子。我于是引导:原来这样做也可以成为一位好母亲,那以后当我的孩子想出去时,我就说行行行,等我忙完了就去,但就是不去(笑)。立即有学生发言: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辩证地对母亲进行评价,从母亲忙碌于家务中脱不开身来评价,她是一位好母亲;但从因为孩子小,就不兑现对带他外出的承诺评价,她不是一位好母亲——这样做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理。(全班同学笑着给他鼓掌!)
最后进入“写作吧”,学了本文,体会了文章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并模仿借鉴。给出四个题目,让学生自主选择,采用本课学到的方法进行练习,并口头描述,达到授人以渔、学以致用的目的。
我认为,高年级的学生每学习一篇文章,不仅要知道作者写了什么,还要知道作者采用什么方法写的,并且要把学到的方法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这节课的设计和引导方式还有不足之处,有待改进,我会在以后教学中通过再实践、再反思改进的。
《那个星期天》优质课教案3篇(扩展6)
——《那个星期天》教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篇
《那个星期天》教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
[教学目标]
1.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阳光明媚、拨弄、翻箱倒柜、绽开”等词语。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
3.通过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亲的辛勤操劳与幼小的“我”在希望与失望间的心理落差。
4.学习运用多种描写表现人物心理变化的方法。
5.通过学习,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体谅、包容、感恩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抓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中所包含的真情实感。
2.学习作者生动细致的描述,感受其细致入微的心理变化。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上学期学过一篇关于“盼望”的文章,是哪篇文章呢?有哪位同学可以给大家回顾一下那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盼》。文章写了一个小女孩盼望穿上新雨衣的故事,文中生动地描绘了小女孩的心路历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盼”相关的文章,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这篇文章中作者是在盼望什么呢?他的期盼最终实现了吗?
二、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2010年,*著名小说家、散文家、电影编剧。1951年出生于**。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后历任*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作家协会副*,*残疾人联合会副*。他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10年12月31日**因突发脑出血逝世,享年59岁。
史铁生一生著作颇多,有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散文集等。《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散文**作,是他多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结果。文章中饱含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对亲情的讴歌,朴实的文字洋溢着作者心灵深处的情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激励了无数的*人。
《秋天的怀念》写了作者对母亲的无尽思念和“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怅恨。《那个星期天》选自他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
2.出示卡片,学习词语。
(1)小组开火车读词语,正音。
(2)借助字典、词典理解“惆怅”“缥缈”等词的意思。
3.提出疑问,引发探究。
(1)读完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
(2)圈出不懂的句子,和同学进行交流探讨。
(3)作者是如何把“第一次盼望”写得刻骨铭心的?
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朗读课文,想一想: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能否用一句话概括?
明确:课文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
2.这篇文章以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顺序,从早到晚)
3.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是什么?(“我”的心情)
4.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第一次盼望”主要写了“我”一天的心情变化。
5.齐读第一自然段,两句话各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把第二句改成“那个星期天我从早等到晚”行吗?为什么?
第一句话直抒“第一次盼望”留给“我”的深刻印象,直奔主题。第二句话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引出下文。“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这里将一天的几个时间点一一罗列出来,显得时间过得特别漫长,突出了等待过程的煎熬和“我”的期盼,如果换成“那个星期天我从早等到晚”,就显得**淡淡,达不到这种表达效果。
小结:作者是怎样写自己心情的变化的?请同学们课后反复阅读课文,体味幼小的“我”心情变化的同时,看看作者是如何把这种细微而又深沉的变化表现出来的。
五、课后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词语表中本课要求掌握的词语)
2.回顾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品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研读第2—5自然段,圈出表达心情的关键语句,体会人物感情,并交流“我”的心情经历了哪些变化?
1.“……这不会错;……都不会错。”“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满怀期待的心情。
明确:为什么如此令“我”期待的一天,“我”却记不清去哪儿了?
(1)母亲之前一直答应带“我”去,但是却没有兑现,“我”一直盼望,以至于忘记了目的地。
(2)“我”的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那个星期天由于期望的落空,失望的伤痛超过了一切,以至于忘记了具体去哪儿。
(3)作者第一次盼望的重点只是“母亲答应带我出去”,至于去哪里,也许一直都不是作者所在乎的。
2.“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跑出去,站在街门口”“藏在大门后” ——通过天气、动作的描写,体现出“我”的愉快心情。
3.“这段时光不好挨。”为什么不好挨?作者怎么来体现“不好挨”?
明确:“跳房子”“看云彩”“拨弄蚁穴”“翻看画报——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想象陌生人的生活”“院子很大,空空落落”,写出“我”独自等待时的寂寞。等待的过程非常漫长而又孤独,但是“我”依然没有放弃,一直耐心、执着地等待着。可见“我”是多么盼望这次和母亲的同游!
4.“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追在母亲的腿底下”“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 这几句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明确:“我”紧跟着母亲,想要等母亲停下来,急切的心情不言而喻。“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侧面表现出母亲一刻不停地忙碌。以孩子的视角来写,富有童趣,更加真实。
归纳:这几个段落写了“我”等待的过程,整个上午“我”的心情变化:期盼——愉快——耐心等待——急切。
(二)品读第6—7自然段,体会人物感情,想想作者的心情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1.但这次怨我,怨我自己,我把午觉睡过了头。
明确: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自己的自责和懊悔。
2.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
明确: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把作者期盼的心情推到极致。因为他已经经过了漫长的等待,错过(或放过)了几次机会。这个星期天,剩下的可以出去玩的机会已经所剩无几了,如果再错过,一直以来的所有期盼都将化为泡影。
3.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1)几个“看着”表明了什么?
明确:表明了作者的无比专注和心存希冀,他希望衣服快点洗完,他希望太阳慢点落山。
(2)这段话中哪几个词最能表现作者的心情?
明确:“凉”“沉郁”“缥缈”。“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作者似是写景写光线,何尝不是在写他的心情,写他的期盼呢。这里用了通感和拟人的手法,通过环境的描写,烘托出作者希望破灭时的无限伤感。
(3)从上午的“念念叨叨”到现在反复出现的“一声不吭”,表明了作者的心情由满怀期盼的高点逐渐走向希望落空的低谷。
4.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
(1)“漫长”和“急遽”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这句话意思矛盾吗?
明确:不矛盾。作者对周围事物的感知都融入了自己的主观色彩和深切体会,“漫长”写出了他等待的过程的难挨,而“急遽”则写出了黄昏到来的迅速。
(2)“孤独而惆怅的黄昏”这个句子有什么特色?
明确:拟人,融情入景,烘托出了作者希望落空后的忧伤和怅然。
(3)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第一次盼望的落空给作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作者将希望越大,失望越深的心理落差细致入微地表现出来了。
5.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
“母亲”为什么惊惶?从哪里看出她的惊惶?
明确:因为“母亲”看到“我”在无声地流泪,她没有想到她也许是敷衍的一句话竟然寄托了孩子这样大的盼望,所以她赶紧甩干手上的水,把“我”拉进怀里,边亲吻边道歉。母亲何尝不在乎孩子,疼爱孩子呢?然而生活的压力和重担,往往使她忽略了孩子的需求和对孩子的陪伴。
归纳:如果说上午的心情是期盼——愉快——等待——急切,下午等待的心情则是懊恼——沮丧——失望——难过。 作者的第一次盼望由上午的热切激昂到下午的失望悲伤,他如一只受伤的鸟,蜷缩在屋檐下,独自抚摸着自己的伤口。他想不明白,自己的要求明明不过分,母亲明明再三地答应了他,为何最终仍是失约了,但母亲并没有错,他也没有理由怪母亲,因为母亲一刻不停地在忙着。
三、**探究
1.文章以孩子的视角,刻画了母亲的形象。你如何评价这位母亲?结合文章的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预设1:这位母亲既有对孩子的疏忽,又有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关爱。母亲用话语敷衍孩子,最终没有遵守承诺,是她对孩子感受的疏忽。但从她始终没有拒绝孩子和看到孩子伤心难过时惊慌失措并道歉,又体现了她对孩子的关爱。
预设2:这是一位真实感人的母亲,她像大多数的母亲一样,为了生活而操劳,难免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她答应了带孩子去玩,但又被生活琐事牵绊,不能兑现自己的承诺。但即使她忙得不可开交,她也没有用呵斥和直接拒绝的方式去伤害孩子,而且对孩子满怀歉意。她的无奈令人心酸,她对孩子的爱又令人感动。
2.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情感?
文章通过追忆“我”在某个星期天等待母亲带自己出去玩的经历,表现了人生第一次盼望留给“我”的深刻印象,同时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深切缅怀。
四、写作特色
1.写作特点。
本文有着强烈的感染力,这主要得益于心理描写。值得注意的是,文中如“焦急又兴奋”之类的直接描写并不多,更多的是间接表现人物心理。
(1)运用“繁笔”表现心理。“繁笔”是相对于“简笔”而言,如“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换成“简笔”可以是“从早晨到天黑”几个字,但这样一来,“我”等待的焦急以及母亲马不停蹄的劳碌情形又如何能深深烙进读者心里?
(2)借助行动表现心理。“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写的是“我”的急切;“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看着云彩走”,表现的是等待的落寞、孤寂。
(3)通过景物描写映衬心理。“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这不仅仅是为了交代一天的结束,更是表现了希望眼看就要破灭的绝望。
(4)通过人物语言传达心理。文中“您说了去!”“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怎么还不走呀?走吧”等等,俨然就是“我”等待中的心理轨迹图。
(5)运用细节描写凸显心理。“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这无疑是在表现一种无聊、孤独。
“我”在等待中的孤寂、落寞、痛苦以及母亲想带“我”去玩却又分身乏术的无奈、焦急、惶恐,就是在这些真切而细腻的心理刻画中让人感同身受。
2.《那个星期天》与《匆匆》都写了时间的流逝,读读看,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两篇文章都通过细腻的笔触写到了时间的流逝,都运用了内心独白的方法来表达心里的感受。
不同点:《匆匆》一文围绕着“匆匆”二字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
《那个星期天》则将所有的等待和期盼浓缩在一天的时间里叙述,通过一个个场景的转换(街门口、院子里、家里、母亲腿底下、家里、洗衣盆边),一个个事情(街门口——等母亲,跳房子——等母亲,拨弄蚁穴——等母亲,看画报——等母亲,看母亲翻箱倒柜——等母亲,看母亲洗衣服——等母亲)的行进,表现时间的流逝、心情的跌宕。
[教学板书]
9.那个星期天
期盼——愉快——等待——急切
懊恼——沮丧——失望(委屈)——难过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如何引导学生们从作者*静内敛的语调中领悟其丰富的情感内蕴是学习的难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理清了文章的写作顺序后,通过抓重点语句来一步步感受作者的情绪和心理变化。了解了他的心理轨迹,也就理解了第一次盼望为何让作者记忆犹新,永生难忘;了解了母亲一天的劳碌奔波,也就理解了作者透过文字传达的对母亲的深切缅怀。不足之处在于学生自读自悟不够,我只是一个引导者,应还课堂给学生,切记。
《那个星期天》教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媚、蚁、叨”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蚁穴、念叨、原谅、惊惶、依偎”等词语。
2.默读课文,体会这一天里“我”心情的变化。
3.抓住关键词句,学习作者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
4.比较《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重点
体会这一天里“我”心情的变化,学习作者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比较《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媚、蚁、叨”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蚁穴、念叨、原谅、惊惶、依偎”等词语。
2.默读课文,体会这一天里“我”心情的变化。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回顾所学,质疑导入
1.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关于“盼望”的文章,哪位同学可以来带领我们回顾一下那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盼》写了一个小女孩盼望穿上的.新雨衣的故事,文中生动地描绘了小女孩的心路历程。
2.今天,我们要再来学习一篇与“盼望”有关的文章,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板书课题:那个星期天)
3.请同学们齐读课题,针对课题《那个星期天》,你有哪些疑问?
4.“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文章。
5.简介作者。
史铁生(1951—2010年),*作家、散文家。****后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我的遥远的清*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1982年、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二、朗读课文,解决字词
1.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查工具书的形式弄懂意思,不懂之处及时请教他人。
2.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盼望:殷切的希望。
明媚:(景物)鲜明可爱。
吓唬:使害怕,恐吓。
翻箱倒柜:形容彻底地翻检、搜查。
耽搁:拖延时间。
沉郁:低沉郁闷。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急遽:急速。
惊惶:惊慌。
依偎:亲热的靠着,紧挨着。
三、再次感知,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
2.那课文是按怎么的顺序来写的?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应的语句进行概括。
时间顺序,从早到晚。
3.教师追问:与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还有什么?
“我”的心情。
4.是的,本文主要写了“我”在这一天里等候母亲的过程中心情的变化。那么课文的抵1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对比句子:
(1)那是一个星期天,我从早等到晚。
(2)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
(2)句通过罗列时间点,显得时间过得特别漫长,突出了等待过程的煎熬和“我”的期盼。
四、重点研读,体会心情
1.自读课文,圈画表达心情的关键语句,并且交流“我”的心理经历了的变化。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预设:
(1)“……这不会错;……都不会错”,“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表现出“我”满怀期待的心情。
(2)“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跑出去,站在街门口”,“藏在大门后”,这里通过天气、动作的描写,表现出“我”的兴奋。
(3)“这段时光不好挨。”作者怎么来体现不好挨?通过跳房子,看云彩,拨弄蚁穴,翻看画报——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想象陌生人的生活。
“院子很大,空空落落”,写出我独自等待时的寂寞。
等待的过程非常漫长而又孤独,但是我依然没有放弃,一直耐心、执着地等待着。
(4)“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追在母亲的腿底下”,“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这里写出了“我”紧跟着母亲,想要等母亲停下来的焦急心情。
(5)“男孩儿蹲着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这里写出了“我”在期望落空后的失望委屈。
5.总结:本文写了“我”等待的过程,在这一天里我心情的变化是:(板书:心情变化:兴奋期待——耐心等待——焦急无奈——失望委屈)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总结全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我”心情的变化。作者是如何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2.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句,学习作者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
2.比较《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学习新课。
1.回忆上节课所学,指名学生说这一天里“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这节课继续学习《那个星期天》,学习作者是如何真实表达内心感受的。
二、深入学文,感悟写法。
1.默读课文,画出能够表现“我”心情的句子,想想作者是通过什么描写方法表现出“我”的心理,在旁边做好批注。
2.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自己的收获。
3.小组汇报。
(1)出示: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通过“我”的动作来写“我”兴奋期待的心理。
(2)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通过“我”坐在草丛里看电影画报时的想象来表现“我”的耐心等待。
(3)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通过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表现了“我”的焦急无奈。
(4)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地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学生自主交流:这段话写出了什么的变化?
引导学生总结:通过对周围景物的描写,表现“我”的怅然失落。
(5)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
交流:为什么这里要写母亲的反应?侧面描写表现出“我”当时的失望委屈。
(6)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通过写“我”的动作(“蹲”“依偎”“闭上眼睛”)和环境描写,表现了“我”内心的绝望无奈和极度委屈。
(板书:动作描写:踏着、看着、蹲、念念叨叨、流泪、依偎、闭上环境变化:阳光明媚——暗下去——消逝)
三、总结写法,读写结合。
1.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
(1)对人物心理的刻画非常细腻,借助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同时也运用了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
(2)用一个孩童的视角观察事物,文章更加生动写实。
2.小练笔:请描写一次你考试或等待时的心理活动。借鉴在本课学到的写作手法,尤其是对人物动作、内心独白、环境的描写手法,以及直接或者间接地表达内心情感的方法。
四、比较阅读,方法提炼。
1.学习了《匆匆》和《那个星期天》这两篇课文,想想它们在表达感情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学生快速默读这两篇课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进行讨论。
3.全班交流。
(1)两篇文章在表达上的相同点是在情感上都表达出了对时光易逝的无奈、惋惜、惆怅。
(2)两篇文章的不同点是表达方式的不同,《匆匆》通过运用设问、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对时光飞逝的惋惜和感叹。《那个星期天》则是一系列细致的动作、心理、环境描写来细腻再现当时作者情感的变化。
4.总结。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们要学习作家们真实自然地表达对社会、人生、生活的情感,只有采撷生活之浪花,只有采用生花之妙笔,才能让思绪在笔下肆意地流淌,才能让真情在纸上纵情地绽放。
板书设计:
那个星期天
动作描写:踏着、看着、蹲、念念叨叨、流泪、依偎、闭上
心情变化:兴奋期待——耐心等待——焦急无奈——失望委屈
环境变化:阳光明媚——暗下去——消逝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清楚地了解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各单元的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本单元主题是写出真情实感,单元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这篇课文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深入文章的字里行间去体会作者一天之中情感的变化以及他是如何写出这些情感的变化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画出关键词句、写下读书感受、交流学习所得的方式围绕关键问题展开教学,既给了学生充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又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情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课堂小练笔“写一次考试或等待时的心理活动”能让学生灵活运用本节课所学到的写作方法,为后面的习作教学打下基础。课堂教学达到了既定目标,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那个星期天》教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媚、蚁”等生字,正确读写“蚁穴、翻箱倒柜、念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初步体会“我”的心情变化。
4.体会文中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我”的心情变化。
2.体会文中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搜集作者及作品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导入新课
我们上学期学过一篇关于“盼望”的文章,哪位同学可以来给我们回顾一下那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盼》写了一个小女孩盼望穿上的新雨衣的故事,文中生动地描绘了小女孩的心路历程。
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篇与盼有关的文章,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
2.简介作者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作家、散文家。曾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2018年1月《史铁生全集》由**出版社出版发行,全集共350万字,按体裁分为各类小说、散文随笔、剧本诗歌、书信、访谈等12卷。
3.提出问题
针对课题《那个星期天》你有哪些疑问?那个星期天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作者要取这样一个题目?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读这篇文章。
二、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1.自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一件怎样的事?能否用一句话概括?
(文章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
2.这篇文章以什么顺序来写的呢?
(时间顺序)
3.按作者叙述的顺序,给文章分出层次,理清文章的脉络。
第一部分(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
第二部分(2-7):写“我”的心情变化。
三、再读课文,初步体会人物的情感。
自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圈划出表达心情的关键语句,并且交流“我”的心理经历了哪些变化。
1.“总之她很久之前就答应了,就在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玩,这不会错;一个人*生第一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
(预设一:母亲之前一直答应我去,但是却没有兑现,我一直期盼,以至于忘记了目的地。
预设二:我的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在那天由于期盼落空,所以这样的伤痛令我印象深刻,以至于忘记了具体信息。)
2.“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跑出去,站在街门口”“藏在大门后”。
(通过对天气,动作的描写,写出了“我”愉快的心情。)
3.“这段时光不好挨。”作者怎么来体现不好挨?
(跳房子,看云彩,拨弄蚁穴,翻看画报--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想象陌生人的生活。)“院子很大,空落落”(写出我一个人独自等待时的寂寞,等待的过程非常漫长而又孤独,但是“我”依然没有放弃,一直耐心、执着地等待着。)
4.整个上午都在母亲脚底下,追在母亲的腿底下。“我”好几次差点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
(“我”紧跟着母亲,冒着被绊倒的危险,想要等母亲停下来,形象地写出“我”急切的心情。)
四、课堂总结。
以上是课文中的“我”在整个上午的等待过程,同时体现出整个上午我的心情变化:
期盼--愉快--耐心等待--急切
下午,“我”期盼实现了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那个星期天》。
《那个星期天》优质课教案3篇(扩展7)
——优质课比赛教案3篇
优质课比赛教案1
设计思路:
对于刚进入幼儿园小班的孩子有一明显的特点,即“胆量不够”。在课堂、游戏各方面都不爱在幼儿面前表现自我,所以只能通过给予一定的胆量知识,让他们学习、体会是必要的。从各方面逐步培养孩子养成多举手,爱举手,勇于参与各种活动的好习惯。《纲要》指出创造一个**、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为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利用故事中的小动物唱歌方法来引导幼儿杂日常生活中要自然、大胆的表现自己。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主要内容。学习词:太快、太响、太轻、太慢
2、培养幼儿在多人面前较大胆、自然的表述。
3、能简单复述故事。
4、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猫小羊小狗小鸡等活动教具一套,背景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出示故事中的小动物角色,请幼儿辨认,并模仿小动物叫声。)
二、导入故事
1、教师边演示教具边完整讲述故事一遍,然后启发幼儿共同回忆故事中的主要内容,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A、通过看、想回忆故事中谁参加了唱歌比赛?
B、小动物们是怎么唱歌的?
C、你喜欢哪个小动物并模仿?
2、那谁唱得最好呢?(分别让幼儿模仿小鸡、小鸭、小狗、小羊、小猫唱歌。了解“太轻”“太响”“太快”“太慢”的含义)
3、听录音讲述故事第二遍。
A、唱歌比赛谁得了第一名?
B、小猫为什么得第一名?
4、教师小结:鼓励幼儿再次模仿小猫唱歌,学说小猫唱得不轻也不响、不快也不慢,唱得好听极了。
三、结束部分:
教师以歌表演《是谁打碎了花瓶》结束课程,请小朋友欣赏《是谁打碎了花瓶》。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适合小班年龄特点,通过让幼儿找小客人、分辨录音机中动物的叫声、模仿练习录音机中动物的叫声,看幻灯故事,以游戏的方法进行练习和巩固,并在游戏中自然结束,使儿童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幼儿的主题作用和想象力,满足不同幼儿的活动愿望。
本次活动,大多数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只有内向的乐乐、思思通过老师的`启发、鼓励才活动起来,对于这两个孩子,老师要多加关注,对他的每一点进步,都要表扬与鼓励。
优质课比赛教案2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2、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获得热力环流的感性认识;
2、通过读图分析,自主归纳变化规律;
3、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2、使学生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法、图示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多**辅助教学
学法指导:
观察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伴随最近几次降温过程,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冬天的到来,不禁开始怀念阳光肆无忌惮照射的夏天,夏天人们喜欢去海边避暑,就像大家在视频里看到的,吹着海风,走在海边,水清凉、风清爽,炎热的夏天置身这样的地方真的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那么,清爽的风和清凉的海水有没有关系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的热力环流就去尝试解释这个问题。
其实,不止是风,阴晴雨雪,所有的天气活动都是由大气运动导致的,而热力环流是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在开始我们的探究学习之前,先来了解一个相关概念:气压。
气压:单位面积上空气柱所产生的压强; 当地面受热均匀时,海拔相同,气压相等。
探究活动一:热空气的运动(孔明灯的视频)(时间一分钟)
1、观察孔明灯是如何运动的?
2、思考孔明灯为何这样运动? (学生展示)
(板书总结)假设A地受热,空气膨胀,密度变小,浮力大于重力,空气上升。
探究活动二:冷空气的运动 【模拟实验】
材料: 长方形的玻璃缸(长100cm左右,宽30cm左右,高40cm左右)、胶合板或塑料薄膜、一盆热水、一盆冰块、一束香、火柴等。
实验步骤:
(1) 将一盆热水和一盆冰块分别放置在玻璃缸的两端; (2) 用*整的胶合板将玻璃缸上部的开口盖严; (3) 在胶合板的一侧(装冰块的盆上方)开一个小洞; (4) 将一束香点燃,放进小洞内。
1、观察冰块上方烟雾是如何运动的?
2、认真阅读课本并思考冰块上方为何这样运动?(时间2分钟) (学生展示)
(板书总结)假设B地冷却,空气收缩,密度变大,重力大于浮力,下沉。地面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上升、下沉,垂直方向的运动,那么空气的垂直运动会不会引起其他一系列的运动呢?继续实验:
探究活动三: (实验)
1、观察玻璃缸上部和底部的空气是如何运动的?
2、试着用示意图的形式分析空气为何这样运动? (小组讨论,学生展示)
(板书总结)假设A为热水,B为冰块,A地热,空气膨胀上升, B地冷,空气收缩下沉,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垂直运动,A地空气膨胀上升之后,A地上空空气密度增大,和同一水*面相比,形成高压; B地空气收缩下沉之后, B地上空空气密度减小,与同一水*面相比,形成低压,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像水由高处流向低处一样。近地面,A地上空空气流出之后,A地近地面与同一水*面相比,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压,而B地空气收缩下沉之后,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和同一水*面相比,形成高压,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形成空气的环流圈。
(板书总结)空气的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面上气压差,导致空气在水*方向上由高压流向低压,于是形成了热力环流,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板书总结)以上我们通过实验推导出了热力环流的过程,那么热力环流是否只存在在实验中呢,那日常生活中什么导致了地面了冷热不均呢?(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 生活中的热力环流:海陆分布——海陆风
人类活动——城市风
(学生讨论,展示)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了热力环流的形成及其在生活中的现象,现在回到我们上课初提出的那个问题,清爽的风和清凉的海水之间有没有关系呢?
《那个星期天》优质课教案3篇(扩展8)
——优质课教案《桂林山水》
优质课教案《桂林山水》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优质课教案《桂林山水》,欢迎阅读与收藏。
优质课教案《桂林山水》1
一、教材简析
《桂林山水》是四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的精读课文。课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先总体提出“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分别对桂林水和山的特点进行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最后又用“这样的山围绕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和“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两句总结,使读者对桂林山水产生了一个完整的美好的认识,既照应了课文开头,又丰富了“甲天下”的内涵。
二、教学目标
(l)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美的情感。
(2)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学会按提纲背诵课文。
(3)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15个词语的意思。
(4)能仿照句式写景物。
三、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2、3自然段,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写一处景物,是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举一反三法、朗读体会法
五、教具准备
小黑板、多**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要带大家到一个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桂林去玩。我想,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云雾迷蒙,那里的绿树红花,一定会使你以为走进了迷人的画卷。同学们,想不想去领略那神奇秀丽的桂林风光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桂林山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I.出示《桂林山水》的图片,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桂林山水的奇丽风光,课文语言的优美。
2.出示小黑板,提出预习要求:
(1)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
(2)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
(3)课文可分几段?依据是什么?
3.检查预习情况,轮读课文。
4.学生质疑问难(教师根据疑难归纳有价值的问题)。
(三)举一反三学课文,品词赏句悟感情。
1.学习第一自然段。
齐读第一自然段,**: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什么意思?
它和全文有什么关系?
在一定的语境中辨**义词“观赏”与“欣赏”。
2.精读第二自然段。
(1)**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①用“xxx”圈出写漓江水的特点的词语。并用“~~~”划出具体描写特点的句子。
(2)学生汇报:漓江水的特点是:水:静清绿
(3)具体描写这个特点的句子是: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①这时教师用小黑板出示句子:
漓江的水真静,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比较这两个句子,体会一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②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试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这组句子,体会漓江水奇异的美。理解“瑕”、“翡翠”的意思。
③思考: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漓江的水写得这般奇丽?
④补充句子,选喜欢的说一说。
1、街道上的人真多啊,2、校园真安静啊,3、早晨的空气真清新啊,4、花朵真香啊,(4)课文第一句还写了大海、西湖,它们美在哪儿?这一段写漓江的水,为什么还要写大海、西湖?
学生交流汇报后,教师小结:作者运用了对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把漓江水的静、清、绿的特点描绘得非常生动、形象。
(5)小结学法。刚才我们感受了漓江的秀丽风光,是通过什么方法学习的?讨论后板书:读——找——品——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自悟学法,使学法得到真正迁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用“读、找、品、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1、重点放在理解词语的意思上。
2、借助图片老人山、骆驼山、巨象山,让学生形象地感受桂林山有什么样的特点。(山:奇、秀、险)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学生对桂林山的美的感受和热爱。
4.学习第四自然段。
以读代讲,让学生划出描绘整幅画卷的词语,想象整幅画卷的形象。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桂林山水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呀。
5.指导朗读,激**感。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描述生动、形象,有利于朗读训练。再次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四)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复习阅读提示,明确训练重点。
2.出示段意。
3.学生归纳、讲评。
(五)总结全文,指导背诵。
1.按照板书,小结全文。
2.运用课后思考题3提供的提纲,指导背诵课文。
学生练习背诵。通过**背、同桌互背、指名背、分组背等多种形式,达到背诵的目的。
(六)、作业布置:仿照本文的写作特点,描写一处景物。
(七)、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水:静、清、绿山:奇、秀、险(画卷)
优质课教案《桂林山水》2
设计说明:
本课教学,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在重视改进教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在让学生“学会”的同时,更要指导学生“会学”。本课教学,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做到因道学文,以文悟道,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言文字课。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学习“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法特点:
1、本课的教学思路是:先整体后部分再整体,也就是先“整体感知,直奔中心”,接着“部分深究,逐层渗透”,最后“再现整体,深化中心”。
2、教给学生“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以及抓关键词学句的方法。
3、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方法。第二节的教学由教师“扶”,第三节“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进行点拨引导。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喜欢旅游,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桂林,看看那里的山水。桂林是我国广西的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著名的游览胜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往参观旅游。为什么呢?因为桂林山水素有“甲天下”的美称。(出示多**课件,边看边思:桂林山水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桂林山水相关的图片展示
二、揭示学法,理清脉络
1、第一步,找出中心句,理解意思,说说作用。(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并划出中心句)。
读后讨论交流,明确:
(1)中心句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2)用抓关键词的方法理解句意:先学懂“甲”的意思,再理解全句的意思:“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3)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写出桂林山水的秀丽,也抒发作者赞美桂林山水的感情。
2、第二步,围绕中心句,了解内容,理清思路。
先指名读课文,思考:文章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内容?是怎样一步一步写的?
读后讨论交流,明确:
(1)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了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
(2)先总的介绍“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具体描写漓江的水是怎样的水,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山。
(3)最后写游览桂林山水总的印象和感受。(据此给课文分段,理清思路,按“总起—分述—总结”的方法分段。)
3、第三步:围绕中心句,学习词句,领悟感情。
默读思考:从哪些词句能看出漓江的水“甲天下”?课文写了漓江水的哪些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读后讨论交流,明确:
(1)大海的水“波澜壮阔”,很美;西湖“水*如镜”,也很美。可作者说“从没见过漓江这样的水”,说明漓江的水胜过大海和西湖,比大海、西湖更独特,更美丽。是用“比较”的方法写出漓江的水“甲天下”。
(2)漓江的水有“静、清、绿”三个特点。写“静”,是通过人的“感觉”来写的'——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写“清”是从“视觉”的角度写的——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写“绿”是用“比喻”把内容写具体的——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结合教学比喻句,知道句中把漓江的水比作绿色的翡翠。)
(3)个别读,引读,要读出感情。(特别注意三个“啊”的读音:真静啊nga.真清啊nga,真绿啊ya)
三、总结方法,自学感悟
思考题:从哪些词句中能看出桂林的山美得“甲天下”?课文写了桂林山的哪些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
自学后讨论,教师引导,结合进行朗读指导,明确:
(1)作者先用“比较”的方法写出桂林的山胜过泰山和香山,说明桂林的山“甲天下”。
(2)再用生动的比喻描写出桂林的山“奇”。(结合看图,理解“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并理解“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的词意。)
(3)同样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描写桂林的山“秀”。(结合看图解释:翠绿的屏障。
(4)桂林的山很“险”,抓“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词语,领会山势之险。
(5)结合学习比喻句,分别说出在这些比喻句中各把什么比作什么?
(6)反复诵读课文,特别注意三个“啊”的读音:真奇啊(ya),真秀啊(wa),真险啊(na)。
四、深化重点,揭示中心
1、学习重点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先学懂词意:舟,指小船;碧波,碧绿的波浪;画,画卷;游,游览。再学懂句意:小船行驶在碧绿的江面上,人好像在美丽的画卷中游览。句子形象地写出桂林山水的无比秀美。也抒发了作者赞美桂林山水的情感。
2、句子的作用与开头“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照应,并有总括全文的作用
优质课教案《桂林山水》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三自然段。
(2)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美的情感。
(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是:
引导学生感受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独特的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多**课件
一、析题引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叫《桂林山水》,(板书:桂林山水)一看到这个“林”字,你就会想到什么多?(树多)。
那么,顾名思义,“桂林”是什么树多呢? (桂树多)桂林位于我国的广西壮族**区,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那里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今天我们就去了解桂林的山水。
二、初读课文,理清结构
1、检查预习:词语掌握得怎么样?
2.理解词语: “波澜壮阔”
你能读出它的气势吗?同法理解“峰峦雄伟”
3、 出示:真静啊 真清啊 真绿啊真奇啊 真秀啊 真险啊教师指导读好“啊”字的变音。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理清楚了课文的结构。(边引领学生小结边板书)
三、细读课文,品味文字,积累语言
1、整体把握特点:
文章的重点部分就是第二大段――分述这部分,、概括: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分别有哪些特点?
过渡: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大概是有意而为之,分别用三个字来概括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用得那么精当,让我们读起来清晰、明了,甚至可以说过目不忘。
2、品读漓江的水
我们先来读读第二自然段,作者是怎样具体漓江的水的静、清、绿的? (指名一人读)
(1)、找依据理解“静”
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2)、找依据理解“清”
作者在谈到漓江水清的时候,说“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说话训练:
假设是你站在这漓江的游船上,你还可以看见什么呢?你能不能也用作者这样的表达句式来说?(出示: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
现在把我们看到的这些事物用一个排比句表达出来?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读表现漓江“绿”的句子。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理解“无瑕”的意思
观察,这个“瑕”字是王字旁,王字旁的字通常和宝贝有关系。这漓江的水啊,在作者的眼里就像一块宝玉一样,绿得晶莹、绿得圆润。谁能读出这种美?
(4)、把三个特点连起来读,感受排比句的特点。
(5)抓对比
作者既然是写漓江水,为什么开头分别写大海、西湖,这是否浪费笔墨呢?
小结:作者这样写是有目的,是为了突出桂林山水的独特之美啊!(板书:对比)
(6)集体有感情朗读第二段。练习背诵。
3、自读桂林的山,练习背诵。
刚才,我们了解了桂林的水,接下来让我们再来走近桂林的山。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它的“奇”“秀”“险”的。(课件)快速浏览这段话,和第二段比较一下,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结构基本相同,简直像第二段的孪生姐妹。那这一段用不用集体学了?那就请同学们自己朗读第三段,一边朗读一边品味,看看能不能用你生动的朗读把山的特点表现出来?
四、拓展研读,感受文化
1、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桂林,欣赏这迷人的风光(配乐播放一组桂林山水图片:下面配《桂林山水歌》)
过渡:百闻不如一见,作者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欣赏着这如梦似幻的人间仙境,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齐读)
这哪里是流淌在笔尖的文字,这分明是作者一颗灵动的心啊,让我们发自肺腑地由衷赞叹――(齐读)
2、 学习“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这一段中哪―句话最能够起到总结的作用呢?
这句话,为什么用引号引起来呢?
小结:这是一种修辞方法,就叫“引用”。(板书:引用)可是自己写文章,为什么要引用别人的话啊?
(如果别人说的话刚好能够表达你的感受或者能够**你的观点,就可以引用过来。当然,用引号标注上,也表示对原作者的尊重。)
3、学习“桂林山水甲天下”
课文中还能发现这样的例子吗?( “桂林山水甲天下。)
资料:这句话最早是距今800多年前的宋朝,一个叫王正功的人说的。
课文并没有说“王正功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而是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你们知道都有谁在这样说吗?
作者、读者、游客、诗人、*人、外国人、……
古今中外的人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4、课文小结:
古语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有一天,你也能够走进桂林的话,一定别忘了去感受它甲天下的风景之美,领略它的文化之美。
板书设计:
2、 桂林山水
总述 桂林山水甲天下
漓江的水 静、清、绿
分述
桂林的山 奇、秀、险
总结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那个星期天》优质课教案3篇(扩展9)
——父亲的菜园优质课教案
父亲的菜园优质课教案1
教材解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写了“父亲”通过艰辛的劳动,在荒凉的的山坡上为家人开辟出一处菜园。赞扬了父亲执着、勤劳的品质。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了因新修公路失去菜园,父亲决心开一块菜地,重点描写了开荒、填土和育肥,生动细致地描写了“父亲”的言行,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父亲”的敬佩和感激之情。本课的教学的重难点 一是学生通过勾画、批注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从而体会父亲的品质;二是提高学生认读、概括、理解等自学能力,理解“父亲的菜园”的来之不易和其象征意义。
教学目标:
①借助字典,认识“婴、毅、肿”等8个生字。
②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并学习父亲的勤劳、自信和执著等品质 。
③学习并积累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
教学重难点:
1、学生通过勾画、批注、朗读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从而体会父亲的品质;
2、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父亲的菜园”的来之不易和其象征意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交流认识,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父亲的菜园)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请大家谈谈为什么题目叫“父亲的菜园”,而不叫“我家的菜园”或“我们的菜园”?
(学生交流)
2、我们的理由充分吗?我们再次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步读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读几遍,把难读的句子读通顺。
2、出示生词:婴儿、疑惑、坚毅、可怖、红肿、榨干、荒凉、诱人、信心十足、似信非信、疑惑不解。(a、认读词语 b、纠错 c、选择词语来说话)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由于____________,父亲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__,终于________________。
4、相机学法指导:概括一件事需具备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
5、**:在什么地方开辟菜园?最后结果怎么样?(顺势板书:荒凉的山坡 碧绿的翡翠)
三、研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并在自己感受深的句子旁边写**会。
2、学生交流。
3、指导朗读。
第三自然段,通过“每天……就……直到……才”写父亲通过一个星期起早贪黑地劳动,才开出了三四分的黄土地。
第四自然段,“那天,父亲正在吃午饭,抓起铁锨就冲进了暴雨中……”
第五自然段,“从山脚下把土一筐筐地挑上去”,为了填土,父亲累得双肩红肿,双脚起泡,靠自己的身体,在岩石之上创造了一块菜园。
第八自然段,育肥时父亲的一段话,表明了父亲对土地的了解和热爱,目光长远,不贪图眼前利益。
四、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1、回归课题。
父亲为我们一家人_______________,菜园不仅为我们一家人提供了_________,还让我们通过菜园看到了父亲身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品质,所以,课文题目叫《 》,而不是“我家的菜园”或“我们的菜园”。这里包含着“我”对父亲的____________。
2、总结全文。
父亲为我们一家人开出了一片菜园,子女们从这片菜园里收获的不仅是新鲜的蔬菜,更是做人的品质。正是这种品质影响着作者王树槐,使他成为一名作家,让自己的人生菜园长出碧绿的蔬菜,这种品质也将影响着我们每位孩子去战胜生活中困难和失败,最终自己的菜园长出新鲜的蔬菜。
五、作业
1、熟读课文中描写父亲言行的语句,体会情感,注意朗读的语气。
2、写一段你与一个熟悉的人的对话。(注意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和动作。)
六、板书设计:
28 父亲的菜园
自信 勤劳
荒凉的山坡 碧绿的翡翠
执着 热爱
七、教后反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