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通用20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通用2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0~11页《找因数》 学情分析:
在四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解一些因数和积的概念。学习本单元的前三个课时后,学生已基本建立因数、倍数、奇数和偶数的概念。这些为学生能顺利学习和掌握本课时的学习内容作好前期准备。
教材分析:
“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本课教材设计以“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做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始,让学生在理解“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的前提下开始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并指导学生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把自己的操作过程和思考的过程表达清楚。
学生在思考“有几种拼法”时,一般会用乘法进行思考:几乘几等于12,然后再一对一对地找出1与12、2与6、3与4等12的因数。这一安排是借助“拼小正方形”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形象的排列特点,理解抽象地找因数的方法。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交流,交流的重点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体会用“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有序思考”的方法,并逐步体会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后,在设计找因数的练习题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尝试,反馈时注意学生能否有序思考。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3、经历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活动过程,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具:
投影、课件
学具:
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拼图游戏吗?
用你们课前准备好的的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比一比,谁的拼法多?边摆边做好记录。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学生:用12个小正方形自由拼(画)长方形
(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问题的学生,搜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师:刚才老师在观察同学们操作时,都有自己的拼法,下面把我们的学习成果交流一下,看看其他同学的成果,总结一下能拼出几种长方形?
2、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中总结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
指名学生汇报拼法,学生一边汇报,一边将所拼的图在黑板上进行演示。) 师:你能把这些摆法用算式写出来吗?
(学生独立写出算式并汇报)
依学生汇报板书:1×12=12 2×6=12 12×1=12 6×2=12 3×4=12 4×3=12
学生观察算式,找出因数一样的算式。引导学生说出能用3种方法表示,这三种方法是:1×12=12 2×6=12 3×4=12,并指明算式一样时选择其中一种说出来。
板书:12=1×12=2×6= 3×4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12的因数有哪几个?
(学生说出12的因数有:1、12 、2、6、3、4。)
师:拼长方形与找因数有什么关系呢?
(指名学生说一说)
师:根据刚才的操作交流,请同学们说一说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呢? (学生思考片刻后汇报,可以组内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用乘法思路想,看哪两个数相乘得12,然后一对一对找出来。
3、引导得出“有序思考”的.方法。
师:通过拼长方形的方法,我们知道了寻找因数的方法。那么找一个数的因数怎样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再自由发言。)
根据学生发言小结:
找一个数的因数,要用“有序思考”的方法,即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对地找,这样有顺序的给一个数找因数,好处就是不重复也不遗漏。
师:请同学们按顺序说出12的因数。(学生汇报)
板书:12的所有因数有:1、2、3、4、、6、12。
三、应用实践
基础练习
1、课本第9页试一试:分别找出9和15的全部因数。
学生独立思考分别找出9和15的因数;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是否注意“有序思考”。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指明按从小到大,一个一个有序地说,以免遗漏。
2、 学生独立在书中完成第9页的练一练的第1、2、3题。
(投影展示1、2、3题,让学生说一说,集体评价。)
变式练习
1、16的因数有:( )
36的因数有:( )
一个数的最最小的因数是( ),最大的因数是(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 )。
2、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7,这个数是( ),它的最小的因数是( ),17的因数是( ),一共有( )个。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7,这个数是( ),它( )最大的倍数,17的倍数的个数是( )。
拓展提高练习
把48个球装在盒子里,每个盒子装得同样多,有几种装法?每种装法各需要几个盒子?如果有37个球呢?
师:同学们能不能利用找因数的方法来解决装球问题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一下。
汇报:一共有几种装法呢?
思考:这种装球法与找因数有什么关系呢?
四、总结与评价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
学生汇报后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找因数的方法,并能利用找因数的方法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数学奥秘,就看我们能不能发现,并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观察5个或6个相同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教学目标:
1、通过从下面、上面以及不同侧面观察5个或6个相同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积累辨认物体视图的经验,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2、使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空间观察。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积累辨认物体视图的经验
教学难点:
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教学准备:
学具盒
教学思路: 一、导入新课:
出示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让学生观察,说说从下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视图。
接着追问:还可以怎样摆?
二、探究新知:
让学生试一试,再看一看。
学生分组展示不同的摆法。
集体交流:你能找到摆的方法吗?
引导学生发现:在原来物体的前面或后面,与原来的某一个正方体对齐着放一个都是正确的。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教学目标:
1.通过讲授,引导学生找出规律,总结出体积的公式。
2.指导学生运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新知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
教学难点: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
教具运用:
正方体木块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体积?计量物体的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哪些?
2.怎样计算一个物体的体积呢?
二、新课讲授 1.长方体体积的计算。
教师课件出示一块长方体积木,一块盖房用的大型砖板。
(1)提问:它们的体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长方体积木的体积可以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去摆,有几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但是相对于大型砖板再用1cm3或1dm3去量就比较麻烦。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要知道较大物体的体积,我们能不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计算。
(2)观察操作,探究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24块1cm3的小正方体木块,任意摆出不同的长方体,然后把数据填入下表。
学生拼摆,然后填表,集体汇报,老师把有代数性的数字写在表中。
说明学生拼摆长方体的样式非常多,这里只列举几个。观察:从这张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小结: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正好等于长方体长、宽、高的乘积。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讲述:如果用字母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可以写成:V=abh
(3)质疑:求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2.探究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1)启发。根据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联系长方体积公式,想一想正方体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
(2)引导学生明确。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板书)用字母表示:V=aaa=a3(a表示棱长)(a3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
3.运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解决问题。
(1)出示教材第30页的例1。
(2)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3)说出题中所给信息,和所求问题。
(4)指名说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5)指名学生上台板演过程,其他同学判断。
(6)老师订正书写。V=abh=743=84(cm3)
(7)看图,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
(8)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第31页做一做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在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a3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4
一、教材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4页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空间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喜欢自己通过动手、动脑去大胆探索问题,可以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所以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后,安排“探索图形”这个综合与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小组合作探究大正方体中各种涂色问题,并总结出规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概括推理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借助正方体涂色问题,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想象等活动发现小正方体涂色情况的位置特征和规律。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获得一些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及分类、 归纳、推理、模型等数学思想和经验。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有趣,激发主动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借助正方体涂色问题,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想象等活动发现小正方体涂色情况的位置特征和规律。
教学难点: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获得一些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及分类、 归纳、推理、模型等数学思想和经验。
四、 教学准备
魔方、正方体教具(教师)、正方体教具(学生)、学生小组探究卡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同学们玩过魔方吗?它是一个什么几何形体?(正方体),正方体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有8个顶点、12条长度相等的棱、6个大小相等的面。
教师随机板书正方体的特征。
(二)出示①②③组图,它们分别是由多少块小正方体组成的吗?
生:图①2×2×2=8(块)
图②3×3×3=27(块)
图③4×4×4=64(块)
师:在它们的表面涂上颜色,那么这些小正方体都会被涂上颜色吗?
生:不是,有的会被涂上颜色,有的不会被涂上颜色。
师:涂色的面数有几种情况?
学生观察分类:3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没有涂色。
教师随机板书:3面 两面 一面 没有涂色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正方体表面涂色的问题——探究图形
教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三面涂色的问题
师: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分别有多少块呢?
生观察回答:图①有8块、图②有8块、图③有8块。
师:怎么都是8块?分别在哪里?
生:都在大正方体的8个顶点上。
师:那么棱长上有5个、6个或7个小正方体的图形呢?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块?
生:也是8块。
师:这跟什么有关系?
生:跟正方体的顶点有关系,因为有8个顶点,顶点上的小正方体是三面涂色的。
教师随机板书:顶点
(二)探究两面涂色的问题
师: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分别又有多少块呢?是否也存在一定的规律呢?请同学们利用学具四人小组进行探究。
小组合作提示:
1、四人合作,利用学具探究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块?
2、试着将发现的结果用列式的方法表示在小组探究卡的.表格中
小组探究
小组汇报
生:一面有4块,6面一共有12块。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除以2呢?如果是正方体块数非常多的话,用这种方法还方便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一条棱上去掉三面涂色的2块剩下的一块就是两面涂色的,而正方体有12条棱,一共就有1×12=12块.
师:③号图形两面涂色的有多少块呢?你发现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哪里?
生:在棱上。一条棱上去掉三面涂色的2块剩下的两块就是两面涂色的,而正方体有12条棱,一共就有2×12=24块.
师:那棱长是5块、6块的呢?怎样列式计算?
生:(5-2)×12=36块 (6-2)×12=48块
师:用字母n表示棱长上的小正方体的块数,怎样表示出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块数?
生:(n-2)×12
师板书:在棱上 (n-2)×12
(三)探究一面涂色的问题
师: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块呢?试着借助刚才的经验进行探究并填表。
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汇报(使用希沃软件同屏互传,让孩子边展示列式边解释方法)
生:②号图形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每个面上,一面有1个一面涂色的,6个面一共就有6块。③号一面有4个一面涂色的,6个面一共就有24块。
师:你是怎么知道一面有1块、4块一面涂色的呢?
生:数的
师:如果正方体的块数非常多的时候呢?你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
生:有局限性
师:是的,不具有一般化,并且还需要一定的计算前提。那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生:②号图形一条棱上去掉三面涂色的剩下的一块是一面涂色的这个正方形的棱长数,而这个小正方形的棱长数是(3-2)得到的,6个面就有(3-2)×(3-2)×6=6块。
生:③号图形一条棱上去掉三面涂色的剩下的两块是一面涂色的这个正方形的棱长数,而这个小正方形的棱长数是(4-2)得到的,6个面就有(4-2)×(4-2)×6=24块。
师:看来你们发现了一定的规律,棱长是5块、6块的图形呢怎么计算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块数?
生:(5-2)×(5-2)×6=54块
(6-2)×(6-2)×6=96块
师:用字母怎么表示?
生:(n-2)×(n-2)×6=(n-2)2×6
(四)探究没有涂色的问题
师: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块呢?怎么计算?
生:可以用小正方体的总块数减去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以及一面涂色的。
师:这也确实是个办法。如果我只想知道没有涂色的块数是不是还需要算出其他的情况呢?是不是有些麻烦?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哪里呢?
生:在里面
师:有什么办法知道呢?
生:拆开看一看
师用教具给学生演示拆开的过程,观察里面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块数
师:现在你知道有多少块没有涂色了吗?
生:②号图形有一块没有涂色
③号图形有8块没有涂色的
师:可以用算式计算出来吗?结合刚才拆的过程我们再看一看动画演示过程看看你能不能用列式的方法计算出没有涂色的块数。
组织学生观看动画过程。
生:②号图形每条棱上有3块,去掉两块三面涂色的剩下的一块就是中间正方体的棱长数,因此中间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块数(3-2)×(3-2)×(3-2)=1块。
生:③号图形每条棱上有4块,去掉两块三面涂色的剩下的两块就是中间正方体的棱长数,因此中间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块数(4-2)×(4-2)×(4-2)=8块。
师:真棒!你能试试棱长是5、6块的吗?
生:(5-2)×(5-2)×(5-2)=27块
(6-2)×(6-2)×(6-2)=64块
师:用字母怎么表示?
生:(n-2)×(n-2)×(n-2)=(n-2)3
三、知识应用
出示棱长由1000块小正方体拼成的大正方体,请问三面、两面、一面、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分别有多少块?
学生计算汇报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探究,你能说说你用什么方法学会了本节课的知识?
五、版书设计
探索图形
顶点上 棱上 面上 中心
正方体的特征:8个顶点 12条棱 6个面
三面 两面 一面 没有涂色
8 (n-2)×12 (n-2)2×6 (n-2)3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教学重点:
会找一个数的因数。
教学难点:
提高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拼图的游戏吗?
请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在你们的小组里用你们准备的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
也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拼摆或涂画的方式独立操作,边摆边做好记录. 然后,把你拼摆的过程和你的伙伴说说。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学生:用12个小正方形自由拼(画)长方形
(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问题的学生,搜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师:刚才老师在观察同学们学习时,发现了很多同学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下面,把我们的学习成果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看其他同学的学习成果,总结一下能拼出几种长方形?参与小组活动,指导学生总结学法.
师:你是怎样拼的,说说好吗?
学生代表一边汇报,一边将所拼的图在黑板上进行演示
注意让学生指图说明。
2、思考:请同学们在合作交流中总结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
(或者用乘法思路想:哪两个数相乘得12?然后一对一对找出来 。) 全班交流
师:我发现同学们真的很聪明,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每个小组由一名代表在全班汇报思考的过程,再次体会“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同学们用12个小正方形摆出了各种各样的长方形,你能用算式表示出你一
共摆了多少个吗?
学生回答,老师同时板演:
师:看得出来,同学们很用心思考,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黑板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吗?这6个算式最少能用几种算式表示出来?
(3种,算式一样的可选择其中的一种说出来。)
及时板书:1×12=12 2×6=12 3×4=12
或:12=1×12=2×6= 3×4
师:由黑板上整理出的算式可见,12的因数有哪些呢?
(1、12 、2、6、3、4)
引导思考:找一个数的因数怎样做到即不重复又不遗漏呢?
(通过以上的`拼、画、小组交流,学生已经有所发现。)
学生的答案:
(1)我发现积是12的乘法算式中,它们的因数都是12的因数。
(2)我发现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一对对的找12的因数。
师:谁能按顺序说出来?
(1、2、3、4、6、12)
3、小结: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对的找。这样有顺序的给一个倍数找因数,好处就是不重复、不漏找。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第38页“练一练”第1题,注意关注学生是否注意有序思考。
2、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现在看看谁找得快,请同学们做课本第38页的练一练的第2题。
四、总结与评价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用学到的方法我们都可以做些什么?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下来以后我感想很多,感触也很深。回顾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我只有不断地进行反思,才能不断地完善教学思路,才能更好达到教学目标。下面我就说说我对本课在教学设计上的一些想法和反思。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找一个数的因数,在学生已掌握了因数、倍数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对学生而言,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难度并不算大,因此教学例题“找出12的因数”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拼长方形,让学生们直接感知两个自然数的积等于12的几种情况,使他们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会结合自己对因数概念的理解,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运用意识),然后在交流中不难发现可用乘法或除法来求一个数的因数(列出积是12的乘法算式或列出被除数是12的除法算式)。在这个学习活动环节中,我留给了学生较充分的思维活动的空间,有了自由活动的空间,才会有思维创造的火花,才能体现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特别是用除法找因数的学生,正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了因数与倍数之间的整除关系的本质,才会想到用除法来解决问题。
学生在找一个数的因数时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漏找,重复。学生怎样按一定顺序找全因数这也正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所以在学生交流汇报时,我结合学生所叙思维过程进行对比,引导并形成有条理的板书,这样的板书帮助学生有序的思考,形成明晰的解题思路的作用。书写格式这一细节的教学,既避免了教师罗嗦的讲解,又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我相信像这样润物无声的细节,无论于学生、于课堂都是有利无弊的
新课标实施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探究、研究和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认真反思、独立思考、交流探讨,学习研究,与学生平等对话,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前进。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6
教材说明
综合应用“量一量找规律”是在完成了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的教学之后安排的,旨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测量、统计和方程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动手操作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量一量找规律”活动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1.自制实验工具。
学生在充分理解方程意义的基础上,利用皮筋、木棒、盘子和细绳等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简易秤。具体的做法是用细绳将盘子拴住做成一个托盘,然后用皮筋分别将托盘和木棒拴住。
2.收集实验数据。
学生利用自制的简易秤,依次称量1本、2本、3本等不同数量的课本,在统计表中记录称量的课本数和相应的皮筋总长度,并计算出每增加一本书皮筋伸长的长度。
3.分析数据。
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中的信息,并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启发学生讨论从统计图表中能够获得哪些信息。
4.根据统计结果归纳推理。
根据统计图表的结果小组合作探究皮筋长度和课本数二者之间存在的规律及此规律适用的范围。
整个活动不仅使学生经历从收集实验数据、数据、制成统计图表到根据统计结果推理事物之间内在本质关系的全过程,而且促使学生进一步体验运用所学知识探究未知事物的乐趣。
教学建议
1. 这部分内容可用1课时进行教学。
2. 这个活动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活动,教学时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放手让学生尝试,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教师只在关键处予以一定的引导和点拨。
3.在制作实验工具部分,教师可提前布置学生准备制作材料,并引导学生思考:对制作简易秤使用的橡皮筋和木棒有什么具体要求,启发学生选择弹性较好的橡皮筋,至少在称量6本数学书时不会超出弹性限度或发生永久变形;选择的木棒要尽量做到长度适中、粗细均匀,在称量时不会弯曲、变形。此外,拴盘子时要注意拴的角度和拴绳的长度,使托盘在称量时保持水平、稳定。当然,教师也可根据情况灵活安排,如可用弹簧来代替橡皮筋,在制作时用铁钩等代替木棒达到称量的目的。
4.在收集实验数据部分,教师可在实验之前要求学生先明确书本第77页中统计表中要求采集的信息,并引导学生讨论测量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例如,要明确测量的起点和终点;测量皮筋长度时要等橡皮筋和秤盘均处于稳定状态时再测;称量时要设法使木棒保持水平……这样得到的数据误差较小。具体实验的实施可采取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
5.在分析数据部分,教师根据统计表绘制出折线统计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统计图表,想一想统计图表呈现的特点,并讨论它们传达出的信息。然后,对应统计图表,请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如果要称量7本书,皮筋会伸长多少?8本呢?10本呢?”
6.在根据统计结果归纳推理部分,老师引导学生思考皮筋长度和课本数二者之间存在的规律,向学生初步渗透函数的。如果有的小组实验数据与理论上y=a+bx(a代表皮筋原长,b代表每增加一本书皮筋伸张的长度)的关系存在一定误差,老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原因,也可向学生客观说明。
7.在学生出二者之间存在的规律后,老师还可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要称量的课本越来越多的话,皮筋会发生什么变化”,帮助学生理解上述二者的关系均是建立在皮筋的弹性限度之内的,反之,二者的关系不存在。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2.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3.知道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及读写法,学会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简写和略写乘号.
4.使学生学会应用字母公式求值.
教学重点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公式;根据字母公式求值.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乘号的简写和略写.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一)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明根据什么.
18+34=34+□
(35+55)+45=357+(□+□)
35×□=59×□
(1.2×2.5)×4=1.2×(□×□)
(4+8)×□=□×3.5+□×□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1.学生叙述各运算定律的内容,并用字母公式表示出来.
教师板书
(1)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
(3)乘法交换律:
(4)乘法结合律:
(5)乘法分配律:
2.观察比较: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比用文字叙述有哪些优点?
优点: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比用文字叙述运算定律更简明易记,也便于应用.
(二)教学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1.教学用字母表示图形面积公式(出示图片:图形面积公式)
(1)表示正方形的面积,表示正方形的边长.
(2)表示平行四边的面积,、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3)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
(4)表示梯形的面积、、分别表示梯形的下底和高.
2.教学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及正方形周长的书写格式.
(1)读出下面各式,并说明表示的意义.
(2)把下面各式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
5×5
(3)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4)根据运算定律在□填上适当的字母或数.
(□+□)+□
□·(□·□)
(5)如果用表示长方形的长,表示宽,那么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小节: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可以省略,但加号、减号、除号都不能省略,如:
不能写成;在两个数相乘的时候,乘号不能省略不写,可以改为“·”,但容易与小数点混淆,所以一般仍记作“×”.
3.教学例1.
例1.已知梯形的上底是3.5厘米,下底是5.5厘米,高是4厘米.求梯形的面积.
教师说明:在我们计算一个图形的面积或周长时,实际上是把数值代入有关的公式,算
出的结果就是它的面积或周长.
(1)说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2)说出梯形面积公式中每一字母表示的意义.
(3)说出字母所代表的数值.
(4)学生尝试解答.
教师强调:在利用公式进行计算时,计算的结果不必写出单位名称,只在答题时注明就行了.
(5)练习: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4厘米,宽是4.6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四、课后作业
(一)已知一个三角形的底是3.8分米,高是1.5分米.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二)先写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再把数值代入公式计算.
1.一个长方形,长7.2厘米,宽1.8厘米.
2.一个正方形,边长24毫米.
五、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运算定律
计算公式
可以写成
读作:的平方
表示:两个相乘
例1.已知梯形的上底是3.5厘米,下底是5.5厘米,高是4厘米.求梯形的面积.
=(3.5+5.5)×4÷2
=9×4÷2
=18
答:梯形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理解的意义,掌握的计算法则.
2.初步培养学生类推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的意义,掌握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一)说出下面各小数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0.3 0.72 0.418 0.6 0.94
(二)演示动画:复习
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个规律学习新知识.
二、指导探索 (一)理解意义
1.出示例2
花布每米13.5元,求买0.5米和0.82米各用多少元,该怎样列式?
2.演示动画:
3.引导学生理解的意义.
教师提问:怎样求出 米花多少钱?
13.50.5
你是根据哪个数量关系列式的?
单价数量=总价
这个算式和上节课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板书: 求13.5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练习:求0.82米布用多少元该怎样列式?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4.小结
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5.练习
(1)说出下面乘法算式的意义.
30.7 8.50.4 7.20.86 180.23
(2)列出乘法算式.
求21的十分之七是多少?
30的一半是多少?
(二)学习法则
引导讨论:理解了的意义,下面我们研究怎样计算,同学们可以联系小
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及复习过的因、积变化规律进行尝试、讨论.
1.出示讨论题:
(1)你能把两个因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吗?
(2)转化成整数乘法后,两个因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积发生了什么变化?
(3)要得到原来的积,应该怎么办?
2.演示动画:2
3.学生独立完成.
4.练习:670.3 2.146.2
5.归纳法则
以上几题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
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反馈练习
(一)根据 直接说出下面各题的积.
1.118= 1.11.8= 0.1118=
1.10.18= 0.110.18=
(二)说出下面各题的积有几位小数.
0.40.6 15.860.7 380.6 0.540.23
850.327 1.570.28 1.80.23
四、质疑调节
(一)这一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由学生总结概括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二)提出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看法.(包括自己的问题、提醒别人要注意的地方、自身感
受等)组织学生答疑、解疑.
五、巩固发展
(一)不要计算,说出下表各栏的积有几位小数.
(二)根据第一栏的积,很快地写出后面每栏中两个数的积.
(三)列竖式计算.
1.823 0.370.4 1.05625
(四)一个长方形长是1.35米,宽是0.48米,这个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六、课后作业
(一)判断下面各个积的小数位数有没有错误.
56.738=2154.6 0.370.94=3.478
41.29.2=3790.4 0.786.1=47.58
(二)蒙古牛一般体重是0.326吨,身高是1.12米.新培育的草原红牛体重约是蒙古牛的
1.3倍,身高约是蒙古牛的1.1倍.草原红牛的体重、身高各多少?
七、板书设计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例2.花布每米13.5元,求买0.5米和0.82米各用多少元,该怎样列式?
教案点评:
是小数乘整数知识的扩展和延伸,教学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复习中通过动画演示,从观察整数乘法算式得出积的变化规律
为理解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就是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奠定了基础。
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和知识的迁移规律,在充分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逐步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的精神、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过程中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
三、教学准备
量杯、水、梨、土豆、石块、橡皮泥、A4纸。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经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关于体积和容积的知识,你会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吗?如果要求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我们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教师:(出示一张A4纸)严格来说,一张A4纸也是一个薄薄的长方体,那么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
引导学生思考,悟出一张纸太薄了,可以用多些的纸来测量,再进一步感悟到用整十、整百张来测量更便于计算。
板书:V1张=V100张÷100。
通过测量A4纸的体积,即复习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同时又有所超越,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为后面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埋下伏笔。
(二)探究合作,测量体积 1.明确任务,思考方案。
教师:刚才我们是直接测量一张A4纸的体积吗?我们是把1张A4纸的体积转化为100张,然后再求出一张。这里同学们很聪明地利用了转化思想,从而想出了测量方法。规则物体的体积测量过了,那大屏幕上这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你想测量吗?今天我们就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并出示课件)
教师: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你会测量吗?先互相说说打算怎么测量?(给时间让学生小组讨论测量方案。)
在动手实验之前,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能使学生明确实验的任务和养成先制定实验方案,再根据方案实验的科学态度。
2.合作交流,汇报方案。
学生1:橡皮泥容易变形,我们可以把橡皮泥压制成规则的长方体或者正方体,再测量长、宽、高从而计算出橡皮泥的体积。
学生2:可以把梨放到装水的量杯里,水面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就是梨的体积。
教师指出,这种方法可以称为“排水法”。
在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学生一定能够想到许多不同的方案,再通过这些方案的比较,使学生感受到哪些方案是可行的,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学习数学的热情。
3.小组合作,操作实践。
(1)学生分组操作,并把测量数据填写在记录单里。
(2)请小组代表上台重点介绍排水法测量梨的体积,一个同学汇报,组内同伴演示实验过程。
(3)教师适时板书:V物体=V上升部分。
教师:想一想,遇到下面这两种情况,你还能计算出这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吗?
4.再次实验,深化认识。
实验一:请同学将量杯里的土豆取出,观察量杯中的水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实验二:把一块石头放入装满水的量杯,杯中的水又有什么变化?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完善结论。
V物体=V下降部分;
V物体=V溢出部分。
教师:我们现在懂得了利用转化思想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谁来说一说,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需要记录哪些数据?可以利用刚才的方法测出乒乓球和冰块的体积吗?为什么?
教师利用学生实验过程中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感悟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时转化思想的应用,并且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不同的转化方法,使学生对利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有一个丰富的体验和感受,让学生体会到“做中学”的乐趣。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一)进一步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掌握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通过题目设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求平均数的意义及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
教具:电脑软件、投影片。
学具:判断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①小明有12本书,小军有20本书,小明和小军平均每人有几本书?
②五(3)班做好事28件,五(4)班做好事36件,平均每个班做好事多少件?③五年级一班分成3组投篮球,第一组投中28个,第二组投中33个,第三组投中23个,平均每组投中多少个?
由学生自己解答(列式计算)针对第③题提问:
①说出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
②求平均数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③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板书:投中总个数÷组数。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 1:
五年级一班分成3组投篮球,第一组10人,共投中28个;第二组11人,共投中33个;第三组9人,共投中23个。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读题后,学生分组讨论思考题。(投影片)
①例1和准备题③比较,题目有什么异同?(从条件和问题两方面考虑。)②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必须先知道什么条件?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板书:投中总个数÷全班总人数。
教师:投中总个数和全班总人数题目中给了吗?怎么办?
②投中总个数和全班总人数知道之后,怎样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尝试自己列式,然后讨论订正。
板书:
(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
28+33+23=84(个)
(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10+11+9=30(人)
(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84÷30=2.8(个)
教师:综合算式怎样列?(学生试列式,再讨论订正。)
板书:(28+33+23)÷(10+11+9)=2.8(个)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2.8个。
教师:对比例1和准备题③你能发现解答方法有什么异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的.情况?
2.出示例2:(投影片)
下表是五年级二班3个组投中篮球情况统计表。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教师:例2和例1比较,有什么异同?
明确:例1和例2的问题一样,但已知条件不同。
教师: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要知道什么条件?(学生试做,然后说出自己的列式和思路,充分讨论,如果有不同意见互相交换,最后弄清怎样是对的。)
板书:
(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
2.5×12+3×11+3.2×10=95(个)
由学生完成。
(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________个。
教师: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板书:(2.5×12+3×11+3.2×10)÷(12+11+10)。
讨论:对比例2和例1有什么不同?解答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教师:求平均数时,有时不能除尽,这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取近似值。
(三)巩固反馈
1.做一做:
小亮读一本书,前4天平均每天看6.25页,后3天平均每天看8页。小亮这一星期平均每天看多少页?(先说思路,再列式计算。)
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①小李加工一批零件,前2时加工28个,后3时加工36个,平均每时加工多少个?
[ ]
A.(28+36)÷(3+2);
B.(28 × 2+36 × 3)÷(3+2);
C.(28+36)÷2。
②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5时平均每时行60千米,后3时平均每时行56千米,这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时行驶多少千米?
[ ]
A.(60+56)÷(5+3);
B.(60+56)÷2;
C.(60×5+56×3)÷(5+3)。
(四)课堂总结(学生总结)
教师:解答求平均数应用题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明确问题求的是什么平均数;
②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五)布置作业
课本P15:1,2,3,4,5。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较简单的求平均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巩固平均数的意义以及求平均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其中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难点。通过准备题与例1的对比突出重点,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让学生充分讨论、尝试例2,培养学生独立解答问题的能力,从而突破了难点。
本节新课教学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教学例1,加深对平均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的理解,共分3层。
第一层:由准备题与例1对比,找出异同点;
第二层:由问题出发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层:列出分步和综合算式。
第二部分:教学例2,强调根据题意确定算法,可分3层。
第一层:出示例2,审题找出与例1的异同点;
第二层:分组讨论解题方法;
第三层:列出分步、综合算式。
第三部分:对比例1、例2,找出异同点,从而加深对平均数应用题解题方法的理解。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11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94页例1、“练一练”,练习二十—第1—4题。
二、教学要求:
使学生学会用方程解答数量关系稍复杂的求两个数的(和倍、差倍)应用题,能正确说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学会用检验答案是否符合已知条件来检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和检验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果园里有梨树42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梨树和桃树一共有多少棵?(板演)
2、根据下列句子说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杨树和柳树一共120棵
杨树比柳树多120棵
杨树比柳树少120棵
3、出示线段图:梨树:
桃树:
从图上你可以知道什么?如果梨树的棵树用x表示,桃树的棵数怎样表示?
4、出示条件: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5倍。
根据这个条件,你可以知道什么?如果公鸡的只数用x表示,那么母鸡的只数可以怎样来表示?
5、在括号里填上含有字母的式子。(练习二十一第1题)
6、交流:板演,你是根据怎样的数量关系来解答的?
7、导入:在四年级时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应用题,谁来说一说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怎样的?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出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果园里梨树和桃树一共有168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梨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
(1)齐读。
(2)这道题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边问边画出线段图。
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把哪个数量看做一份?用线段图来表示我们先画梨树,桃树的棵数有这样的几份?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
(3)“梨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是什么意思?
这道题要求的数量有两个,你认为用什么方法做比较简便?
(4)下面我们就以小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这道题用方程来做,学生讨论。
(5)交流。
(6)通过讨论和同学们的交流,你们会解这道题了吗?请做在自己的作业本上。一生板演,其余齐练。
校对板演。还可以怎样求桃树的棵树?
(7)方程解好了,下面要做什么了?你准备怎样检验?(把问题作为已知数进行检验,)生说,师板书,齐答。
2、教学想一想。
现在我们把第一个条件改一下,变成“果园里的桃树比梨树多84棵”,你能列方程解答吗?(出示改编题)
一生板演,其余齐练。
集体订正。提问:设未知数时你是怎样想的?你是根据什么来列方程的?
3、请同学们比较这两道题,在解答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会不同?因此,你认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4、小结。
从刚才的两道题可以看出,如果两个数量有倍数关系,就可以把1份的数看做x,几份的数就是几x;把两部分相加就是它们的和,两部分相减就是它们的差。我们可以根据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来解答。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校对:你是根据哪个条件说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的?
2、只列式不计算。
一个自然保护区天鹅的只数是丹顶鹤的2.2倍。
(1)已知天鹅和丹顶鹤一共有96只,天鹅和丹顶鹤各有多少只?
(2)已知天鹅的只数比丹顶鹤多36只,天鹅和丹顶鹤各有多少只?
3、选择正确的解法。
明明家鸡的只数是鸭的3倍,鸡和鸭一共56只,鸡和鸭各有多少只?
(1)解:设鸡和鸭各有x只。 x+3x=56
(2)解:设鸡有x只,鸭有3x只。 x+3x=56
(3)解:设鸭有x只,鸡有3x只。 x+3x=56
商店里苹果的重量是梨的3.6倍,苹果比梨多26千克。苹果和梨各有多少千克?
(1)解:设梨有x千克,苹果有3.6x千克。 3.6x-x=26
(2)解:设梨有x千克,苹果有3.6x千克。 3.6x+x=26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感觉到今天学的应用题有什么特点?那你有哪些收获呢?还有什么疑问吗?
老师有个疑问,想请你们帮我解决:为什么今天学的应用题用方程来做比较好,而复习题用算术方法做比较好呢?说明同学们掌握得不错。
五、作业:
练习二十一/2—5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认识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
2,通过找一找,分一分,拼一拼,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合理运用“割”“补”方法来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一、复习引入
1、师:大家知道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师:今天老师是也带来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请看.
(课间出示长,正,平,三,梯)
师:大家知道他们的面积计算公式马吗?
生说公式,同时师课间出示.
师:老师把这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组合在一起,拼成了生活中的美丽图形,请看!
(课间出示;风筝房屋的侧面七巧板中队旗)
师:你能看到那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同桌之间说说看。
汇报:重点说中队旗分成两个梯形。
引出“组合图形”的定义,课件出示定义。
板书:组合图形
2、寻找身边的组合图形
师:其实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组合图形,大家找找看。
(教师窗户,防盗窗)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么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板书:的面积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4:房屋侧面
1、先出示没有数字的图形
师:可以直接利用我们学过的面积公式来计算吗?
生:不能
师:那可以怎样计算呢?同桌之间说说看?
汇报:可以分成两个梯形,可以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想法啊?作业纸上又提供的数据,大家在作业纸上分一分,画一画,算一算。
学生做,师巡视指导,搜集作品。,
2、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方法一:转化成三角形+长方形
让学生说一说他的做法,重点问转化成了什么图形?
问:大家看懂了吗?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呢?
掌声送回学生一
方法二:转化成两个相同的梯形
(多让其他学生说一说分发)
3、比较两种方法
课件同时出示两种做法
师:刚才这一种是把组合图形转化成(三角形和长方形)这种是把组合图形转化成了(两个梯形),虽然方法不一样,但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都是把组合图形分成成了已经学过的简单的平面图形。
师:像这种分发在数学上叫分割法。板书:分割法
分割
板书:组合图形简单的平面图形
求和
小结:在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时,我们可以把它利用分割法转化成已学过的简单平面图形的面积,再求和。
师:大家会求组合图形的面积了吗?那我们就去做一些练习吧。
三、练习 1、“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找一学生上黑板板演,找另一学生评价。
在图上加一条变成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能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吗?(发现条件不够)
教授:分割时不能随便分,要根据已知条件来分,这样才能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
2、中队旗
先让同桌讨论方法,比一比谁找到的方法多,然后再作业纸上做一做。
先讲两种分割法,重点讲解“填补法”
师:刚才我们都是用的分割法来求得组合图形的面积,但这位同学的方法有的不一样了,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长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
师:这位同学的想法真独特,想这种方法叫填补法。
板书:填补法
师:我们把组合图形通过填补法转化成简单的平面图形,然后再(求差),就求出了组合图形的面积。
板书:求和
小结:我们在怎么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的?
强调:转化优化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13
备课时间:
xxx年12月11日。
教学内容:
复习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完成“练习与应用”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认识复式统计表,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学习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教具准备:
统计图与统计表
教学进程: 一、复习。
小组讨论:
这一单元,你学习了那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二、练习与应用。
1、完成第1题。
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独立填表,再进行适当交流。
要重点指导计算“人均耕地面积”的计算方法。知道根据问题,应该用全果耕地的总公顷数除以总人口数。
总结,得数大约是0.11公顷。
2、你知道吗。
先让学生自由阅读,再交流体会。
3、完成第2题。
学生观察后,可以要求说说这里的复式条形图与此前认识的.复式条形图有什么不同,体会复式条形图的具体形式是可以变化的。
学生填表后,适当可以组织交流,使学生体会我国城乡社会经济正在不断发展、进步。
4、完成第3题。
可以先让学生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再组织对统计图的观察与分析。
要启发学生根据对条形统计图的直观观察从整体上评价这两只球队,看出红队的状态不够稳定,而蓝队的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又收获了什么?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14
一、教学目标
1、能直接在方格图上,数出相关图形的面积。
2、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将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并用较简单的方法计算面积。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策略、方法的多样性。
二、重点难点
整点:指导学生如何将图形进行分割,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和简便性。
难点:学生能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地毯上的图形面积》。请同学们把书P18页,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地毯图,看看它有什么特征。
2、小组讨论。
3、汇报:对称图形、边长为14米的正方形、图案由蓝色组成。
4、看这副地毯图,请你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如果每个小方格的面积表示1平方米,,那么地毯上的图形面积是多少呢?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怎样简便就怎样想,并把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下来。
3、小组内交流、讨论。
4、全班汇报。
a)直接一个一个地数,为了不重复,在图上编号。(数方格法)
b)因为这个图形是对称的,所以平均分成4份,先数出一份中蓝色的面积,再乘4。(化整为零法)
c)用总正方形面积减去白色部分的面积。(大减小法)
d)将中间8个蓝色小正方形转移到四周兰色重叠的地方,就变成4个3×6的长方形加上4个3×3的正方形。(转移填补法)
5、师总结求蓝色部分面积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第一题。
(1)学生独立思考,求图1的面积。
(2)说一说计算图形面积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不满一格的当作半格数”。
2、第二题。独立解决后班内反馈。
3、第三题。
(1)学生独立填空。求出每组图形的面积。学生完成后班内交流反馈答案。
(2)学生观察结果,说发现。
第(1)题的4个图形面积分别为1、2、3、4的平方数。
第(2)题与第(1)题进行比较,第(2)题的.3个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前面一组题的前3个图形面积的一半。
(四)总结
对于计算方格图中规则图形的面积,我们可以分割,可以直接数,可以“大减小”,还可以转移填补。
四、板书设计
地毯上的图形面积
一个一个地数(数方格法)
平均分成4份,再乘4。(化整为零法)
总面积减去白色面积。(大减小法)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设计上讲,我充分考虑到学生是主体的新理念,采用小组合作、探索交流的教学形式,在大胆猜测、积极尝试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对于不同情况优化选择。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15
教学要求
1、根据正方体特征,推导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问题。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一个正方体纸盒和例3的实物模型、投影仪;学生准备:一个正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看图并回答。(投影显示)
(1)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2)怎样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2.看看各自准备的正方体回答问题。
(1)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
(2)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怎样?
(3)如果给你正方体一条棱的长度,你能算出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吗?
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实际应用。(板书课题)
二、实践探索
1.小组合作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①题中的棱长就是每个面的`什么?
②你能算出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吗?
③小组合作,寻找计算方法。
3×3×6或者32×6
=9×6=9×6
=54(平方厘米)=54(平方厘米)
说明:上面两种做法都对,32表示2个3相乘。
2.教学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时还要根据实际需要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中某几个面的面积,如:投影显示例3,拿出实物模型。
(1)帮助学生分析题意。
①售米的木箱是什么体?
②“上面没盖”就是没有哪一个面?
③要求的问题,实际上是算哪几个面的面积之和?
(2)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解答方法,只列式不计算。
(3)学生讲所列出的算式的含义,确定正确后算出结果,集体订正。
三、课堂实践
做第27页的“做一做”,先让学生列出解答的算式,并讲一讲自已是怎样想的,确定正确后算出结果。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五、课堂实践
做练习六的第5、6、7题。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16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5-6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图形旋转的牲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度。
3、初步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发展空间观念。
4、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培养审美能力,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4人或6人小组,一个风车实物模型。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活中的轴对称变换,其实,图形的变换还有许多种,比如:平移,旋转等等。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生活中的旋转变换。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二、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牲与性质。
1、认识线段的旋转,理解旋转含义。
(1)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①多媒体课件出示钟表,播放动画(指针从“12”指向“1”。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谁能说一说是怎样旋转的?
引导学生叙述:指针绕○顺时针旋转到30度到“1”。
板书:指针从“12”绕点○顺时针旋转30度到“1”。
师:想一想,为什么指针从12指向1就旋转了30度?指针走1个字旋转了多少度?2个字呢?你觉得怎样的旋转是顺时针?怎样的旋转是逆时针?
②多媒体课件出示钟表,播放动画。(指针从“1”指向“3”)
师:这次指针是如何旋转的?
引导学生叙述:指针从“1”绕○顺时针旋转60度到“3”。
③如果指针从“3”继续绕○顺时针旋转90度会指向几呢?
学生回答后多媒体课件示钟表,播放动画给予验证。
④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顺时针旋转180度会指向几呢?
学生回答后多媒体课件出示钟晴,播放动画给予验证。
(2)小结
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它的起止位置,更重要的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2、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究旋转的牲和性质。
(1)观察风车的旋转过程。
①师:这是什么图形?风车的旋转你见过吗?看!在风的吹动下,风车就要旋转起来了。
多媒体课件出示风车,播放动画。(风车旋转起来了)
②师:请注意观察风车是怎样旋转的?
多媒体课件出示风车,播放动画。
师:从图1到图2,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③师:风车从图1绕点○逆时针旋转多少度到图2呢?怎样才能知道风车旋转的角度呢?
④交流得出:风车从图1绕点○逆时旋转90度到图2。(板书)怎样才能知道风车旋转的角度呢?
(2)继续观察风车的旋转。
师:如果我们将风车在图2的基础上,继续绕点○逆时针旋转到图3,风车旋转了多少度?
(3)揭示旋转后,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变化呢?
得出结论:三角形的`位置变了,三角形的形状、大小、点○的位置,对应线段的长度,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
三、绘制图形,体验图形旋转的过程。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个图形旋转的全过程,想不想自己试着画一画呢?
1、出示例4方格图,与学生一起明确画图要求;
2、学生在方格纸上自主完成;
3、作品展示,交流画法;
4、小结画法。
根据旋转的性质,旋转图形对应线段的长度不变,对应线段的夹角不变,我们在画一个旋转图形时,可以首先确定对应线段,然后连线。
四、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感受旋转创造出的美。
1、师: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一些简单的图形旋转而来的,请欣赏第5页第1题,这些图形分别是由哪个图形旋转而来的呢?
多媒体课件出示动画,演示图形的旋转。
2、利用旋转画一条小花。
学生自主画,然后交流,你是怎样画的?
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呢?
布置作业:第9页第4、5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17
教学目标
1、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自主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
2、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感悟数对与位置一一对应思想。
3、初步建立坐标系的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能运用数对表示指定的位置。
2、在方格纸上画出指定图形或地点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提问:怎样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要先确定列数,再确定行数,即(列数,行数)。
通过复习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让学生明确要先确定列数,再确定行数,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2。 (1)引导学生理解图意。
横排和竖排所构成的区域是整个动物园的范围。动物园的各场馆都画成一个点,这些点都分散在方格纸竖线与横线的交点上。
(2)师谈话引出问题。
不仅找座位需要确定位置,看图时我们也要确定位置。这张动物园图很清楚地表示了每个场馆的位置,你能说出这个场馆分成了几行几列吗?(0表示列和行的起始)
(3)用数对表示位置。
用(3,0)表示大门的位置,熊猫馆的位置该怎样表示?你能表示出其它场馆所在的位置吗?
大象馆(xx)猴山(xx)海洋馆(xx)。
(4)在图上表示场馆的位置。
出示飞禽馆(1,1),学生说明位置后,再在图上标出位置。
学生独立标出猩猩馆(0,3),狮虎山(4,3)的位置,然后再投影订正。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同一行或同一列的数对,有什么地方相同,什么不同? 小结:表示同一列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一个数相同;表示同一行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二个数相同。
3、适时练习: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4、小结:想一想:怎样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先找出数对表示的是第几列,第几行,然后在列数与行数相交处描点,标上名称。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知识,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会根据题目中所给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具体物体的位置。
三、巩固练习
1、根据数对,在方格上标出各种动物的位置。
熊猫(2,1)、小兔(3,4)、小猫(2,4)、小狗(3,1)
2、完成练习五第3题。
让学生对照数对涂方格,涂描后教师展示学生的进行对照。
3、完成练习五第5题。
让学生理解国际象棋在棋盘上表示棋子位置的规则,并会用数对确定棋子的位置。
四、课堂总结
谈谈今天你的收获?
教后思考: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18
教学内容: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简便算。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合理、灵活、迅速地进行四则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挂出小黑板视算。
4.8÷81.6÷0.412.12÷120.32÷0.4
4÷0.51÷250.25×400.13×5
2.5×4÷40.1×0.8÷1004.2÷0.6÷7
0.125×1.5×88.4÷8.4+61-0.25÷0.5
二、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课本第34页的第7题,请4个学生板演后,师讲评。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把得数直接填在课本第35页的第4题上,请一个学生报得数,其他同学对得数,检查视算的情况,表扬好的,激励差的。
三、简便计算。
引导学生看课本第34页的第8题,讨论各题怎样算简便,再独立算。(指名板演,集体讲评)
整数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在计算中能简便的要自觉用简便方法计算。
四、幻灯演示课本第36页的'第7题。
这是一张不完整的发货票,指导学生根据总价、单价、数量之间的关系以及金额与总计金额的关系来推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课内完成。
五、独立作业
第35--36页的第5、6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1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小数化分数和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能熟练的将分数和小数互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沟通分数与小数的联系,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通过两个题的复习,为这节课的学习做铺垫,这节课会用到这些解题的方法。
1.读出下面各小数,并说出它们的意义。
0.3,0.25,0.14,1.34,4.06,0.08,1.042,0.315。
2.求下面各题的商。(小数、分数。)
3÷4 15÷45 1÷8
5÷10 9÷10 6÷15
[过渡]:你们见过羚羊和鸵鸟吗?这两种动物跑的都很快,羚羊每分钟跑0.9千米,鸵鸟每分钟跑千米,你知道羚羊和鸵鸟赛跑谁能赢吗?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进一步的学习中,常会遇到一些比较分数和小数大小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么比较分数和小数的大小。(板书课题)
二、探索发现
通过两种动物的赛跑比赛,沟通分数与小数的联系,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发现小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
师:想一想,我们该怎么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呢?你有什么方法呢?动手做一做看你能算出来吗?
先让学生自己来做,教师巡视,看学生的计算情况,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然后找学生回答自己的作法。
生1:根据小数的意义,把0.9写成分数,0.9=,这时只要比较和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即可。
师:对,这位同学很聪明,他依据小数的意义把小数化成分数,然后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那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呢?
生:在比较和的'大小时,需要先把这两个数通分,它们的公分母是10,所以,>,由此可得0.9>,所以羚羊比鸵鸟跑的快。
师:这种方法很好,是先把小数化成了分数,然后再比较分数的大小。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生一齐: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然后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师:对,谁是用这种方法做的,来说一说。
生:把化成小数是:=4÷5=0.8,0.8
师:通过上面的分析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在比较分数和小数的大小时,既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也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
[议一议]:怎样把分数化成小数?怎么把小数化成分数?
我们再来看下面的几个例题,通过例题我们来总结规律。(教师演示课件“分数与小数的互化.swf”)
三、课堂练习
通过练习熟练这节课所学知识。
课本P86“试一试”:
1.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
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分)
0.4 1.5 0.12 2.8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一下。
五、课后作业
课本P86“练一练”1、2、3题。
板书设计:
课题:分数、小数互化
1.复习
2.1分钟赛跑
3.例题
4.课堂练习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20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做,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2、会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3、在方格纸上能画出指定边和这条边上高的长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
二、重点难点
重点:画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难点:在方格纸上画指定条件的'图形。
三、教学准备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剪刀、三角板
四、教学设计 (一)情境设计,导入课题
1、同学们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
2、现在老师有一个平行四边形,我想把它剪成一个尽可能大的长方形,应怎么剪呢?同学们动手试试。
3、出示课题《动手做》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小组内探讨剪切的方法。
2、师巡视。
3、小组汇报。
4、课堂内总结:
(三)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高
1、回忆刚才你们是怎样剪平行四边形的,你们剪得边都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2、总结:
(1)平行四边形:从一组平行边的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条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
(2)三角形:从一个顶点到对应边引一条垂线,这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3)梯形:从上底的一点到对边(下底)引一条垂线,这条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四)巩固练习
1、P21试一试第一题。
学生依次标出各个图形中的高是哪条线段,再找出它所对应的底。
2、P21练一练第一题、第二题。
画出给定底的高。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继续从设计上讲,仍然采用小组合作、探索交流的教学形式,先让学生大胆猜测、推导,从自己的演示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但在画高时,学生们做的不是很好,主要表现在不会用三角板去画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