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名言名句

王勃名言名句1

  1、身可辱,而志不可夺。

  2、花枝栖晚露,峰叶度晴云。

  3、无猖狂以自彰,当阴沉以自深。

  4、君臣不相安,天下必亡。

  5、天波易谢,寸暑难留。

  6、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7、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

  8、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9、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青。

  10、锦衾夜不襞,罗帷昼未空。歌屏朝掩翠,妆镜晚窥红。

  11、渔舟唱晚,响穷澎澧之滨。

  12、君王欢爱尽。歌舞为谁容。锦衾不复襞,罗衣谁再缝。

  13、泽兰侵小径,河柳覆长渠。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

  14、紫雾香烟渺难托,清风明月遥相思。

  15、盛年不再得,高枝难重攀。

  16、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

  17、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18、鱼床侵岸水,鸟路入山烟。

  19、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0、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21、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更几重。

  22、人生百年,犹如一瞬。

  23、穷途唯有泪,远望独潸然。

  24、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25、川霁浮烟敛,山明落照移。鹰风凋晚叶,蝉露泣秋枝。

  26、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27、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故情无处所,新物从华滋。

  28、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

  2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0、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31、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32、哀乐不同而不远,吉凶相反而相袭。

  33、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34、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

  35、狭水牵长镜,高花送断香。繁莺歌似曲,疏蝶舞成行。

  36、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37、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38、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39、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40、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41、落花落,落花纷漠漠。

  42、援萝窥雾术,攀林俯云烟。岱北鸾骖至,辽西鹤骑旋。

  43、野烟含夕渚,山月照秋林。

  44、鸳鸯池上两两飞,凤凰搂下双双度。

  45、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


王勃名言名句扩展阅读


王勃名言名句(扩展1)

——王勃送别诗中的名句 (菁选3篇)

王勃送别诗中的名句1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别诗中的名句2

  王勃

  明月沉珠浦,秋风濯锦川。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

  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

王勃送别诗中的名句3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王勃名言名句(扩展2)

——王勃的名句 (菁选3篇)

王勃的名句1

  1、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2、彭泽官初去,河阳赋始传。田园归旧国,诗酒间长筵。列室窥丹洞,分楼瞰紫烟。索回亘津渡,出没控郊邵。风琴调上客,龙辔俨群仙。松石偏宜古。藤萝不记年。重檐交密树,复磴拥危泉。抗石晞南岭,乘沙眇北川。傅岩来筑处,蹊溪人钧前。日斜真趣远,幽思梦凉蝉。

  3、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4、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重门临巨壑,连栋想崇隈。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

  5、九月九历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7、还题*子赋,花树满春田。

  8、侵星违旅馆,乘月戒征俦。复嶂迷晴色,虚岩辨暗流。猿吟山漏晓,萤散野风秋。故人渺何际,乡关云雾浮。

  9、奈园欣八正,松岩访九仙。援萝窥雾术,攀林俯云烟。岱北鸾骖至,辽西鹤骑旋。终希脱尘网,连翼下芝田。

  10、明月沉珠浦,凤飘濯锦川。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飘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穷途唯有泪,远望独潸然。

  11、晨征犯烟磴,夕憩在云关。晚风清近壑,新月照澄湾。郊童樵唱返,津叟钓歌还。客行无与晤,赖此释愁颜。

  12、久客逢馀闰,他乡别故人。自然堪下泪,谁忍望征尘。江上风烟积,山幽云雾多。送君南浦外,还望将如何。桂轺虽不驻,兰筵幸未开。林塘风月赏,还待敌人来。霸华净天未,雾色笼江际。客子常畏人,何为久留滞。

  13、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律。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14、征骖临野次,别袂惨江垂。川霁浮烟敛,山明落照移。鹰风凋晚叶,蝉露泣秋枝。亭皋分远望,延想间云涯。

  15、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16、金凤邻铜雀,漳河望邺城。君王无处所,台榭若*生。舞席纷何就,歌梁俨未倾。西陵松檟冷,谁见绮罗情。

  17、泛泛东流水,飞飞北上尘。归骖将别棹,俱是倦游人。去骖嘶别路,归棹隐寒洲。江皋木叶下,应想故城秋。

  18、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

  19、妾本深宫妓,层城闭九重。君王欢爱尽。歌舞为谁容。锦衾不复襞,罗衣谁再缝。高台西北望,流涕向青松。

  20、空园歌独酌,春日赋闲居。泽兰侵小径,河柳覆长渠。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山人不惜醉,唯畏绿尊虚。

  21、闲情兼嘿语,携杖赴岩泉。草绿萦新带,榆青缀古钱。鱼床侵岸水,鸟路入山烟。还题*子赋,花树满春田。

  22、莲座神容严,松崖圣趾馀。年长金迹浅,地久石文疏。颓华临曲磴。倾影覆前除。共嗟陵谷远,俄视化城虚。

  23、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

  24、鹤岑有奇径,麟洲富仙家。紫泉漱珠液,玄岩列丹葩。常希披尘网,眇然登云车。鸾情极霄汉。凤想疲烟霞。道存蓬瀛近,意惬朝市赊。无为坐惆怅,虚此江上华。

  25、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高低寻戌道,远近听泉声。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

  2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飞阁流丹,下临无地。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渔舟唱晚,响穷澎澧之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7、香阁披青磴,雕台控紫岑。叶齐山径密,花积野坛深。萝幌栖禅影,松门听梵音。遽忻陪妙躅,延赏涤烦襟。

  28、秋深客思纷无已,复值征鸿中夜起。

  29、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篇。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

  30、天波易谢,寸暑难留。

  31、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3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33、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断山疑画障,县溜泻鸣琴。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

  34、金坛疏俗宇,玉洞侣仙群。花枝栖晚露,峰叶度晴云。斜照移山影,回沙拥籀文。琴尊方待兴,竹树已迎曛。

  35、源水终无路,山阿若有人。驱羊先动石,走兔欲投巾。洞晚秋泉冷,岩朝古树新。峰斜连鸟翅,磴叠上鱼鳞。化鹤千龄早,元龟六代春。石图分帝宇,银牒洞灵宫。回丹萦岫室,复翠上岩栊。雾浓金灶静,云暗玉坛空。野花常捧露,山叶自吟风。林泉朋月在,诗酒故人同。余逢石髓。从尔命飞鸿。俘云今可驾,沧海自成尘。

  36、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37、奈园欣八正,松岩访九仙。

  38、饬装侵晓月,奔策候残星。危阁寻丹障,回梁属翠屏。云间迷树影,雾里失蜂形。复此惊飙至,空山飞夜萤。

  39、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

  40、穷途非所恨,虚室自相依。城阙居年满,琴尊俗事稀。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41、野客思茅字,山人爱竹林。琴尊唯待处,风月自相寻。小径偏宜草,空庭不厌花。*生诗与酒,自得会仙家。乱竹开三径,飞花满四邻。从来扬子宅,别有尚玄人。风筵调桂轸,月径引藤杯。直当花院里,书斋望晓开。

  42、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43、振翮棱霜吹,正月仁天浔。回镰凌翠壑,飞轸控青岑。岩深灵灶没,涧毁石渠沉。宫阙云间近,江山物外临。玉坛栖暮夜,珠洞结秋阴。萧萧寓俗影,扰扰望乡心。谁意山游好,屡伤人事侵。

  4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5、客心悬陇路,游子倦江干。槿丰朝砌静,条密夜窗寒。琴声销别恨,风景驻离欢。宁觉山川远,悠悠旅思难。

  46、复阁重楼向浦开,秋风明月度江来。

  47、投簪下山阁,携酒对河梁。狭水牵长镜,高花送断香。繁莺歌似曲,疏蝶舞成行。自然催一醉,非但阅年光。玉架残书隐,金坛旧迹迷。牵花寻紫涧,步叶下清溪。琼浆犹类乳,石髓尚如泥。自能成羽冀,何必仰云梯。

  48、仆本江上客,牵迹在方内。寤寐霄汉间,居然有灵对。翕尔登霞首,依然蹑云背。电策驱龙光,烟途俨鸾态。乘月披金帔,连星解琼珮。浮识俄易归,真游邈难再。寥廓沉遐想,周遑奉遗海。流俗非我乡,何当释尘昧。

  49、上已年光促,中川兴绪遥。绿齐山叶满,红泄片花销。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遽悲春望远,江路积波潮。

  50、披襟乘石蹬,列籍俯春泉。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寻道观其观即昌利观,张天师居也。芝应光分野,蓬阙盛规模。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玉芨三山记,金箱五岳图。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王勃的名句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人生百年,犹如一瞬。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渔舟唱晚,响穷澎澧之滨。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青。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 王勃名句

王勃的名句3

  【关键词】

  诗词名句,写景,秋天,黄叶

  【名句】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出处】

  唐 王勃《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译注】

  况且正赶上秋风晚间吹起,山山岭岭都只见黄叶纷飞。

  ①况属:何况是。属:恰逢,正当。

  ②高风:山中吹来的风。一说即秋风,指高风送秋的季节。

  【说明】

  《山中》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五绝,作于作者被废斥后客居巴蜀期间。此诗抒发了作者久滞异地,渴望早日回乡的思想感情。起句“长江悲已滞”既写景,又抒情,情因景起,景又生情;次句“万里念将归”紧承首句,具体抒发远游思归的悲苦心境;第三句转为写物候,承接上两句含义,在深秋寒风飒飒之夜令人感伤不已;结句“山山黄叶飞”写深秋的景象,强调了诗人所处的环境,突现了人物的形象和心情。全诗语言洗练,情景交融,塑造了一个天涯游子的典型形象,其丰富的意象渲染了悲凉的氛围,衬托出诗人久客思归的`凄苦心境。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羁旅之思的小诗,前两句以“悲”、“念”二字抒发诗人淹留他乡的忧愁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后两句写景,以景作结,余味悠长。

  “况属高风晚,山山红叶飞”两句是眼前的景色描写。诗人正因为看到长江而起了故园之思,恰恰又遇上秋风劲吹、黄叶纷飞的时候,他的思乡之情就显得倍加浓烈。这两句单纯写景,没有一个带有感**彩的字眼,但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那一阵阵的秋风,那一片片的黄叶都渗透了作者的悲凉之情。就整首诗来说,这两句所写之景是对前句所写之情起衬映作用的,而又有以景喻情的成分。这里,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景象,既用来衬映作者的羁旅乡愁,又可用来比喻作者凄凉的心境及飘零的况。

  全诗采取景—情—景的结构,使情深藏在景物之中,显得十分含蓄。最后以“山山黄叶飞”这样一个纯景色描写的句子结尾,含有余不尽之意,耐人寻味。

  更多名师名句请关注“”的“名师名句”栏目。


王勃名言名句(扩展3)

——王勃作文

王勃作文1

  (背景:21世纪的某年某月某日,一位科学家终于发明了一台能穿越时空的可视电话机,一位王勃的崇拜者有幸成为第一个试用者。电话接通了……以下为一位的复述记录)

  “您好!请问是王勃先生吗?”

  “在下正是,敢问你是?”

  “我是一个未来人,想通过穿越时空来了解您。您的作品《滕王阁序》千古流传,另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更是脍炙人口,您能先为我们介绍一下您当时是如何写下《滕王阁序》这作品的吗?”

  “可以。唉!说来话长,其实当时我正要去看望我的父亲,路过南昌时,赶上都督阎伯屿成功修新滕王阁,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于是我便前往拜见,热情的阎都督便请我参加宴会。阎都督这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我当时是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竟不知推辞,反而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也没有注意阎都督已经不高兴了。”

  “那么当你在创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时写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为什么要这么写呢?”

  “……其实自己也不太清楚,因为朋友无论相隔多远都想在一起,那时我的心中满是对朋友的不舍和勉励,于是就写下了这首诗。”

  “有人说你这是一种自我安慰,是这样的吗?”

  “我想不是的。当时我只是十分自然地表达送朋友惜别的情感,并没有想到自己。”

  “那么你对朋友、知己的看法是?”

  “只要是互相了解,有着真挚友谊的人,即使相隔再远也能做到就像在身旁那样倍感亲切。”

  “谢谢你!那么对于别人称你、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为“初唐四杰”你又有什么看法呢?”

  “我……”

  (由于信号的不稳定,通信被迫终止,但似乎所有人都觉得很满意。那位幸运的试用者在事后说:“只要是互相了解,有着真挚友谊的人,即使相隔再远也能做到就像在身旁那样倍感亲切。我相信这样的友谊无处不在,而且我坚信有这种友谊的`世界将会永远美好!”——《新世纪科学报》)


王勃名言名句(扩展4)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10篇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1

  【教材简解】

  《少年王勃》是苏教版第六册的一篇人物故事,也是一篇文包诗的文章。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即兴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序》的故事,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显示了王勃的文思敏捷与才华横溢。

  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了事情的缘起,点明了事情发生的地点。第二、三、四自然段讲当时在场的客人对都督提出的要求不敢答应,王勃却即兴写下了《滕王阁序》。第五自然段点明《滕王阁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婺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重点、难点】

  理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在朗读、品悟课文的过程中形成的。本设计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训练,不论是生字词的学习,还是王勃才气的感悟,都是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再**交流。将读作为重点。根据教材的特点,可以将教学划分为2课时。下面着重要论述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第一课时教学大致的思路分为五大板块:一、导入新课:由滕王阁引出文章《滕王阁序》,引出少年王勃。二、初读课文:练习读通读顺课文,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联系课文具体语句谈谈王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初步感受王勃的才气。四、学习生字:用自己的方式识记生字,练习描红、书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在江西南昌市赣江边,有与黄鹤楼、岳阳楼齐名的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显示滕王阁的图片)唐初始建,已经有1300多年历史了。曾多次被毁重建,但因为文章《滕王阁序》而名满天下。(在图片的下面出示《滕王阁序》四个字)在这篇文章里有一句最为著名。(出示句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他是一位14岁的少年,叫王勃。(出示少年王勃的图片)

  2、一座楼,一篇文章,一个句子,一个少年,他们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了解《滕王阁序》背后的故事,了解少年王勃。板书课题,指导读准“少年”的“少”。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两遍。

  2、学生**读,教师行间巡视。

  3、**学生交流读词、读句情况。

  出示词语,

  南昌 藤王阁 都督 宴会 文章 野鸭

  披着 灿烂 读 《滕王阁序》 才气 秋景

  庆贺 胸有成竹 文思如泉 千古传诵

  采用个别读、开火车读等方式,巩固学习的效果。

  认识一个多音字“都”,会用两种读音分别组词。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交流长句子的朗读。

  (出示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自读,看看在哪儿停顿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再读课文,要求: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王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可以在相关的句子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5、**学生交流,梳理课文的内容。

  教师引述,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理清课文的脉络层次。

  故事发生在一年的 。少年王勃路过南昌去探望父亲。一位姓阎的都督宴请客人,邀请了 。席间,都督让客人们 ,大家谁也不敢 。王勃 地说:“让我来试试吧!”于是,他 , ,一会儿就写成了。都督看到“ , 。”这两句时,连声赞道:“ ! !”

  6、初读了课文,少年王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联系文中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看法。

  文中具体的句子有很多,教师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相机出示,引导学生整体感受王勃的才气。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1、少年王勃是一个非常有才气的人,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来说一说。

  2、**学生交流。

  出示句子:“一位姓阎的都督正准备在滕王阁举行宴会,听说王勃很有才气,便邀请他也来参加。”

  指名读这句话,从“听说”感受到都督觉得王勃怎么样?

  补充相关的资料:王勃,字子安,出身望族,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勃小时候很聪慧,从小就能写诗作赋,世人目为神童。年方十四的王勃**刘右相,其中第一条就是抨击唐**的侵略**,反对讨伐高丽。刘祥道看后,为其“所以慷慨 于君侯者,有气存乎心耳”之语惊异,赞王勃为“神童”, 此时的王勃虽然才14岁,尚是一少年,但由于才华毕露,在那时就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为“初唐四杰”。

  此时的少年王勃已经很有名气,所以文中说都督听说他很有才气,想邀请他来参加宴会。3、练习感情朗读。

  四、总结

  少年王勃是否像传说中说的那样有才气呢?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五、学习生字

  1、分析字形

  学生各自用自己的办法识记生字。

  2、注意以下几个字的写法:

  督:**别人要用眼睛,所以下面是个目。

  宴:上中下结构,写得应紧凑些。

  序:田野的野右半部分,不能多撇。

  3、学生描红。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少年王勃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交流预习情况,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自主预习专题研究课教案。

  2,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知道王勃是一个很有才气的人。

  3,学习本课生字,正确规范书写。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教学准备:预习课文,查找和课文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导入新课。

  1,同学们知道,在我们*历史上有许多了不起的人物,他们在少年时期就表现出聪明才智和优良品质,如司马光,怀素,孙中山等等,今天再来认识一位这样的少年。

  2,板书课题:少年王勃(学生书空。师口述“年”的笔顺,“勃”的写法。)(红点圈出“少”,这个字还读什么?板书,学生组词。)齐读课题。

  第二板块:交流读书情况。

  1,交流预习情况。课前大家预习了这一课,你是怎样预习的? 根据学生交流出示课文生字词,检查字音。

  2,交流读书情况,逐段指导。预习课文,最重要的就是把课文读好,读正确,读通顺。做到了吗?

  1)第一段:指名读。板书:都督。这个词怎么读?学习“都”,多音字组词。预习时理解这个词了吗?(都督:古时候的官名,相当于现在的**司令)

  2)第二段:指名读,教案《自主预习专题研究课教案》。

  3)第三段:**读,指名读。指导读好长句。出示句子: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这句话比较长,谁能读好?(先同位互相读,生推荐读)指名读。书上有幅插图画的就是这两句话写的景色,先看一看图,再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着图上的情景。**练读。指生再读。师范读。自读全段,指名读。

  4)第四段:指名读。这一段有几个成语,能不能读好?出示,指名读。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指名说一说。明白了词语的意思,能把课文读得更好。谁再读一读?出示诗句。指名读。指导断句。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明白了意思就能正确地读好这句话。(理解字面意思,联系上文看图理解,师范读引领读好诗句。)**读全段。指读全段。

  5)第五段:指读。

  第三板块:交流资料,整体把握。

  1)**读全文。

  2)**:王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怎么知道他很有才气?(先用课文中的语句,再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出示:“滕王阁序”片段。这就是王勃写的千古传诵的名文“滕王阁序”。这篇文章共有954字。(红字映出课文中诗句,这就是课文中写到的诗句。读。)

  除了这一句,文中还有好多词句很有名,如......师朗读名句。

  3)继续交流。你还了解了王勃的那些资料?交流后小结王勃生*。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章齐名,称初唐四杰。他的的诗歌和散文都写得非常好,不愧为四杰之首,为后世留下了一些不朽名篇。他的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成为*诗歌史上的杰作,久为人们所传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已成为千古名句,至今常被人们引用。出示古诗。读。

  第四板块: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生字。自己读一读,交流。你觉得哪些字在写时需要注意?

  2,指导写“昌,宴,章”。这三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日”的位置不同,写法也不一样。板书。学生在习字册上写字。

  预习的要求:

  1,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认识课文中的生字,理解词语。

  3,标上课文自然段序号,标注文中不懂的地方。

  4,查找和课文相关的资料,读读想想大概意思。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的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体会赣江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王勃的才华横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从读书实践中来。本设计注重学生读的训练,将读做为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引导学生品赏课文。在读中体验,读中感悟,读与练相结合,升华对文本的认识,获得

思想启迪,真正实现阅读是“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对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直面王勃

  1、唐朝是是诗的繁荣时代,你们背过哪些唐诗呢?刚才听同学们背了这么多的古诗,老师也很想背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师背诗)

  

【设计意图:背诵古诗,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的*台,激发他们诵读古诗文的兴趣。然后再用富有感染力的教师引诵,拨动学生学习动力之琴弦,引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2、有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板书:王勃)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王勃在少年时期就显现出惊人的

写作天赋,曾写过一

篇千古传诵的美文,那就是《滕téng王阁gé序xù》(投影出示后)请大家举起小手,跟着老师将“序”写一遍,注意,广字头的

下面是“给予”的“予”,不是“矛盾”的“矛”。请同学们跟着老师齐读三遍。

  4、(板书:少年)“少”在这儿读“shào”,这是一个多音字,它还有一个读音是什么呢?可以组成哪些词语?“少年王勃”这个课题,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5、齐读读题。通过课前的预习,你对少年王勃有什么了解?你想到哪些有关的词语来赞美王勃呢?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对诗人及

写作背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解文题,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并且将生字词的教学分散到具体的语境中,避免字词教学的机械性。

  6、少年王勃是怎样写成《腾王阁序》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王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初读要求:

  A、自读课文,你能将下列空白处补充完整吗?

  少年王勃去()父亲,路经()时受到姓()的()的邀yāo请,参加庆祝滕王阁装修一新的()。那天,王勃()着窗外美景,创作了一

篇庆贺()。都督()“(,)”时,赞不绝口。

  B、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

  2、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设计意图:读通是读懂的前提,让学生借助课后注音,以及初读要求进行有目的地阅读,以学生自己的'领悟来代替教师的讲解、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学生的感性体验,初读入情入境。

  3、读后交流:少年王勃去(探tàn望)父亲,路经(南昌chāng)时受到姓(阎yán)的(都dū督dū)的邀yāo请,参加庆祝滕王阁装修一新的(宴yàn会)。那天,王勃(凝níng望)着窗外美景,创作了一

篇庆贺(文章zhāng)。都督(读dú到)“(落霞与孤鹜wù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赞不绝口。

  4、去掉生字的拼音,你还认识他们吗?

  A、指名读,齐读

  探望南昌都督宴会读到

  滕王阁序姓阎邀请凝望

  B、联系课文与填空,说一说对词语的理解。

  5、全班**交流: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在交流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通过交流,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三、诗文对照,赏析美景

  1、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相应的句子。

  A、自读课文,划出相应的句子。

  B、全班交流,出示句子:

  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yā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①**读句子,注意把句子读正确。

  ②指读,认识生字词“野鸭”即“鹜”。

  ③再读句子,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C、这么美的景色,王勃用短短的14个字就描绘出来了,(指诗句,多**播放课文秋景图,想想这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齐读。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则千古名句,怎样才能读出它的节奏来?

  A、同桌互读,读对了,夸夸他,读错了,帮帮他,并请他再读读。

  B、指名读,标上停顿号。(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c、齐读。

  

【设计意图:凸显“整合”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借助多**,引导学生学会品词析句,品味语言精妙。多种形式的朗读为背诵及默写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最终做到熟读成诵。

  四、再读课文,体验感悟

  1、**读课文,把你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课文写了王勃的什么事?

  2、出示填空:

  课文主要写了(谁)在(什么地方)参加宴会时,都督请人写庆贺文章,在座的客人,(谁)文思如泉,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

篇《》。

  

【设计意图:开头的“自读课文,你能将下列空白处补充完整吗?”的重点是为了让学生随课文理解生字词,而此处填空的目的则是训练学生的阅读之后的概括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埋下伏笔。

】-

  3、王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五、**质疑,拓展阅读

  1、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呢?

  (预设:阎都督邀请去参加宴会客人都不敢答应写庆贺文章,为什么呢?

  阎都督夸王勃是“奇才”,奇在何处呢?)

  2、

小结:王勃小小年纪,就名声在外,居然被阎都督邀请去参加宴会,不过,这也只是听说而已,王勃是否真是那么有才气吗?你们还有这些问题没有搞懂,怎么办呢?请同学们课后读一读有关王勃的故事,再联系课文思考。我们下堂课接着学。

  

【设计意图:学习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适当引领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并引导学生思考,进而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3、布置作业: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思。

  搜集像王勃一样才思敏捷的人物的故事。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4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20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听录音,找生字。

  2、交流:

  tan chang pian zhang tu du

  探 昌 篇 章 突 读

  3、读。

  4、自己选1—2个记一记。

  5、交流。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读,思考:滕王阁在哪儿?王勃怎么会被邀请参加宴会的?

  2、指名读。

  3、交流问题。

  板书:才气

  4、质疑

  四、写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制订学习目标。

  1、质疑。

  2、板书:有才气

  出示:

  wu

  落霞与孤鹜齐飞,

  gong

  秋水共长天一色。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一)情境创设,重点突破。

  1、自读,找出“落……色”的意思。

  2、(图、文出示)“远处,天连着水……轻轻地飘荡……”。

  gong

  3、指导朗读,学习生字:共

  4、这幅图上表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美吗?(出示:秋景、迷人)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第二自然段。

  1、回味诗句。(读)

  2、王勃怎么写出的?自读第2段,指读第4段。

  [出示词语:胸有成笔、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动作)]

  学习生字:绝

  3、引出第5自然段。

  理解:千古传诵

  三、写生字。

  共、绝

  第三课时

  一、背诵三、四段。

  二、练习。

  1、抄写词语。

  2、完成《练习册》P50页。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5

  【教材简解】

  《少年王勃》是苏教版第六册的一篇人物故事,也是一篇文包诗的文章。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即兴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序》的故事,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显示了王勃的文思敏捷与才华横溢。

  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了事情的缘起,点明了事情发生的地点。第二、三、四自然段讲当时在场的'客人对都督提出的要求不敢答应,王勃却即兴写下了《滕王阁序》。第五自然段点明《滕王阁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婺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重点、难点】

  理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在朗读、品悟课文的过程中形成的。本设计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训练,不论是生字词的学习,还是王勃才气的感悟,都是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再**交流。将读作为重点。根据教材的特点,可以将教学划分为2课时。下面着重要论述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第一课时教学大致的思路分为五大板块:一、导入新课:由滕王阁引出文章《滕王阁序》,引出少年王勃。二、初读课文:练习读通读顺课文,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联系课文具体语句谈谈王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初步感受王勃的才气。四、学习生字:用自己的方式识记生字,练习描红、书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在江西南昌市赣江边,有与黄鹤楼、岳阳楼齐名的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显示滕王阁的图片)唐初始建,已经有1300多年历史了。曾多次被毁重建,但因为文章《滕王阁序》而名满天下。(在图片的下面出示《滕王阁序》四个字)在这篇文章里有一句最为著名。(出示句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他是一位14岁的少年,叫王勃。(出示少年王勃的图片)

  2、一座楼,一篇文章,一个句子,一个少年,他们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了解《滕王阁序》背后的故事,了解少年王勃。板书课题,指导读准“少年”的“少”。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两遍。

  2、学生**读,教师行间巡视。

  3、**学生交流读词、读句情况。

  出示词语,

  南昌 藤王阁 都督 宴会 文章 野鸭

  披着 灿烂 读 《滕王阁序》 才气 秋景

  庆贺 胸有成竹 文思如泉 千古传诵

  采用个别读、开火车读等方式,巩固学习的效果。

  认识一个多音字“都”,会用两种读音分别组词。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交流长句子的朗读。

  (出示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自读,看看在哪儿停顿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再读课文,要求: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王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可以在相关的句子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5、**学生交流,梳理课文的内容。

  教师引述,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理清课文的脉络层次。

  故事发生在一年的 。少年王勃路过南昌去探望父亲。一位姓阎的都督宴请客人,邀请了 。席间,都督让客人们 ,大家谁也不敢 。王勃 地说:“让我来试试吧!”于是,他 , ,一会儿就写成了。都督看到“ , 。”这两句时,连声赞道:“ ! !”

  6、初读了课文,少年王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联系文中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看法。

  文中具体的句子有很多,教师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相机出示,引导学生整体感受王勃的才气。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1、少年王勃是一个非常有才气的人,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来说一说。

  2、**学生交流。

  出示句子:“一位姓阎的都督正准备在滕王阁举行宴会,听说王勃很有才气,便邀请他也来参加。”

  指名读这句话,从“听说”感受到都督觉得王勃怎么样?

  补充相关的资料:王勃,字子安,出身望族,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勃小时候很聪慧,从小就能写诗作赋,世人目为神童。年方十四的王勃**刘右相,其中第一条就是抨击唐**的侵略**,反对讨伐高丽。刘祥道看后,为其“所以慷慨 于君侯者,有气存乎心耳”之语惊异,赞王勃为“神童”, 此时的王勃虽然才14岁,尚是一少年,但由于才华毕露,在那时就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为“初唐四杰”。

  此时的少年王勃已经很有名气,所以文中说都督听说他很有才气,想邀请他来参加宴会。3、练习感情朗读。

  四、总结

  少年王勃是否像传说中说的那样有才气呢?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五、学习生字

  1、分析字形

  学生各自用自己的办法识记生字。

  2、注意以下几个字的写法:

  督:**别人要用眼睛,所以下面是个目。

  宴:上中下结构,写得应紧凑些。

  序:田野的野右半部分,不能多撇。

  3、学生描红。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6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忘勃的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重难点

  1.重点:背诵三、四自然段

  2.难点:感受王勃登上滕王阁观看到的美景与他写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学习生字

  1、分析字形

  2、注意以下几个字的写法:

  督:**别人要用眼睛,所以下面是个目。 宴:上中下结构,写得应紧凑些。 序:田野的野右半部分,不能多撇。

  二、初读课文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少年王勃》,谁能说说王勃是个怎样的人?(板书:有才气)

  2、其实全文处处都能体现出王勃是一个有才气的人,请大家默读课文,仔细找一找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勃是一个奇才?

  (一)交流以上问题:那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勃很有才气?

  1、学习第一节:

  出示:听说王勃很有才气,便邀请他也来参加。

  说明王勃的才气早已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了。

  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节:

  出示: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

  a、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这样的一个场合,都督会请些什么样的人?

  b、这么多有才学的人为什么都不敢答应呢?这说明了什么?

  指导朗读

  3、学习第四节:

  出示: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

  王勃文思如泉、笔走如飞,写的文章令都督都拍案叫绝,认为是难得的一个人才。由此可以看出王勃才思敏捷、才华横溢、才智过人。从都督惊讶的语气中也可体会到他是一个奇才。

  指导朗读。

  4、学习第五节

  王勃写的这篇《滕王阁序》,成了千古传诵的名文。

  “千古传诵”说明王勃写的文章影响广泛深远,不愧为是一个奇才。

  指导朗读。

  (二)王勃胸有成竹的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滕王阁序》,他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图画呢?

  1、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画的是怎样的情景?

  王勃用那一句诗把看到的美景写下来的?

  2、出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谁愿意读一读?

  3、你知道这句诗的意思么?文章有一节描述的就是这句诗的景色,谁能找出来读一读?(出示第三节)

  4、你知道“落霞与孤鹜齐飞”描写的什么样的景色?

  你能找到“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什么意思的句子么?

  5、老师读诗句,学生读意思。

  6、王勃看到的景象很美,写得更美,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师范读,教读书方法,边读边想,生个别读,注意情感)

  7、然后再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注意断句和节奏)

  8、指导背诵。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7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像“文思如泉、笔走如飞”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

  3、从本课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课文,感受王勃所看到的美景,体会诗句意境。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体会唐代诗人王勃在少年时期就有非凡的才华。

  教辅资源:苏教版教师用书。

  研究问题: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

  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人物故事。(板书:9少年王勃)

  2.简介滕王阁。

  二、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的大概内容。

  2.听师范读,感受当时的氛围。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

  2.检查长句子的朗读。

  3.讨论:你从哪个词看出王勃写的《滕王阁序》非常有名?

  四、学写生字。

  范写,学生完成课后描红。

  六、作业

  1.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课后生字和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默写词语。

  2.指名读1、2自然段。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第1自然段。

  2.交流。

  (1)“探望”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2)理解:整修一新。

  (3)都督为什么请王勃参加宴会?

  三、学习第2——4自然段。

  1,都督要求每人写一篇文章,大家的表现怎样?

  2.过渡:王勃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成这篇千古传诵的名文的呢?

  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4、指导背诵。

  二、精读第四段。

  1.这么迷人的秋景,王勃只用一句话就把它写出来了。

  (1)理解句意。

  (2)你觉得这句话好在哪?

  2.指名朗读最后一句话。

  理解什么是“奇才”,什么是“拍案叫绝”?

  3、如果你也在现场,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4.指导背诵。

  三、积累内化

  1.读了这篇课文,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句?

  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你真不简单!多么迷人的江上秋景,让我们和王勃一起来欣赏,谁能把这迷人的秋景读出来吗?

  3.此时此刻,欣赏着这迷人的秋景,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四、小结

  读到这儿,我们也不禁为王勃写叫好。他写这首诗时只有十四岁,这么小的年纪就写出千古传诵的名文,真了不起,真是一位奇才!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思。

  一、谈话揭示课题。

  1.生齐读可提,请学生介绍王勃。(教师补充)

  2.专心听介绍

  二、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按要求自读课文。

  2.注意听老师的范读。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练读,开火车读,齐读。

  2.练读长句。

  3.初步理解“千古传诵”一词

  四、学写生字。

  练习写字。

  六、完成作业。

  一、复习导入。

  1.默写词语。

  2.读1、2自然段。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第1自然段。

  2.思考,讨论,交流。

  三、学习第2——4自然段。

  1,同学们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

  2.指导观察图画,**读,划一划,全班交流。

  3、朗读第三自然段。

  4、练习背诵。

  二、精读第四段。

  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结合图画和第三自然段内容

  (2)全班交流。

  2.说一说,演一演。

  3、学生回答。

  4.练习背诵。

  三、积累内化

  1.找出句子。

  2.有感情朗读

  3.全班读课文。

  四、小结

  学生认真听师小结。

  五、完成作业。

  【作业布置】:

  1、抄写并听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胸有成竹

  9少年王勃文思如泉

  笔走如飞

  《腾王阁序》拍案叫绝千古传诵奇才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8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20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准备】专题学习网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录音,请学生欣赏。师:刚才那首诗的作者是谁?(板书: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王勃在少年时期还写了一篇千古传诵的美文,那就是《滕王阁序》。(板书:少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请大家**读课文,然后说说你通过朗读了解到什么?

  2.指名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3.了解滕王阁(学生浏览网站视频、文字解说)

  过渡:大家读书的能力很强,真了不起!为了学习更多,请小组合作借助网页把字词学会。

  三、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主浏览网页。

  2、检测自学结果:无拼音、加拼音读生字、词。

  过渡:字词也学会了,真不错!谁知道王勃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滕王阁序》的?请细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

  四、精读课文。

  ( 一)情境创设,重点突破。

  1、说说哪个自然段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2、“落下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到底是怎样的情景?出示动画。

  3、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一情景的?(图、文出示)“远处,天连着水……轻轻地飘荡……”。

  4、男生读、女生读;师生合作读。

  5、这么美的句子,你喜欢吗?人们听到王勃写出这么美的句子时有什么反应?指名答。

  6、请学生演一演,理解“拍案叫绝”。

  7、回味诗句。(读)

  8、引出第5自然段。

  理解:千古传诵

  9、王勃怎么写出的?其他客人呢?自读第2段,指读第4 段。

  出示:胸有成笔、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在座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

  10、王勃为什么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浏览网页了解王勃的成才故事。

  11、扩展阅读:王勃还写过哪些千古传诵的作品?(学生浏览网站资料)

  五、**表达。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9

  一、导入:

  这节课

  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少年王勃》。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你认为“王勃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精读全文,中心话题:王勃是什么样的人?

  ㈠

  谁能说说王勃是个怎样的人?

  (板书:“有才气”或者“奇才”)

  〖预设一】:“有才气”或者“奇才”,这可能是很多学生的认为。

  〖预设二】:也许,学生还会读出:他是个孝顺的人,是个谦虚的人,勇敢的人,是善于观察和肯思考的人……

  ㈡

  相机教学,精读全文。

  1、围绕“很有才气”精读课文:

  ⑴其实全文处处都能体现出王勃是一个有才气的人,请大家默读课文,仔细找一找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勃是一个奇才?

  ⑵学生默读课文,画出写王勃很有才气的句子,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

  ⑶交流以上问题,相机精读全文:那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勃很有才气?

  ①“听说王勃很有才气,便邀请他也来参加。”

  (王勃是山西人,听说,可见名气很远,王勃的才气早已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了)

  ②“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

  为什么大家不敢答应?说话训练:此时在座的客人会想些什么?(都督邀请的可都是一些名士呀。)

  别人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时候,王勃在干什么?“这时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着江上迷人的秋景”、“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凝望----认真地观察,换成看可以吗?只是在看在观察吗?---边看边想,在思考,认真观察并认真思考,这是写出好文章的前提,我们同学们写作文也要这样。)

  我想请同学们把这段话再用心读一读,边读边体会一下写好一篇文章的过程。

  【**出示:“这时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着江上迷人的秋景”、“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

  ③“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

  文思如泉----才华横溢,笔走如飞----写作速度非常快,就像事先写好背出来的一样。

  是事先准备好的吗?(路过南昌、探望父亲)

  ④“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

  “拍案叫绝”的意思。

  插叙:原本这位都督的女婿,也是一位学士,事先准备了一篇文章,打算在这次宴会上展示一下的,让别人写也只是客套话,这么短的时间,写出一篇好文章,确实很难,哪想,少年王勃不但写成了,还写得特别好,难怪都督要----拍案叫绝。王勃让都督从很生气到很欣赏,的确靠的自己的才气。

  ②文章写法的指导:虽然这段话没有直接去写王勃多么有才气,但是作者通过写都督的表现却也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王勃的才华横溢。这样的写法就叫做侧面描写。

  ⑤“王勃写的这篇《滕王阁序》,成了千古传诵的名文。”

  “千古传诵”的意思。

  ⑥引导补充:课题“少年”---王勃当时只有14岁。

  小结:课文中许多地方反映了王勃是个很有才气的人,-----奇在年少,奇在写的速度快,奇在勇敢,奇在博学多才。

  三、学习三四自然段,体会诗句描写的美景

  1、滕王阁自古就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更是因奇才少年王勃写下一篇千古传诵的《滕王阁序》

  而享有盛誉,其中,有一诗句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知道是哪一句吗?

  【**出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学生齐读。

  2、你们怎么结合课文来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呢?谁来说一说。

  生:(课文第三小节就是诗句的意思,让该生读)

  【**出示:“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教学要点:

  ①“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就是“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思;

  “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就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意思。

  ②野鸭----孤鹜

  突出:一只

  “齐飞”----缓缓地飞翔、轻轻地飘荡

  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你们真不简单!多么迷人的江上秋景,让我们和王勃一起来欣赏,谁能把这迷人的秋景读出来吗?

  指名读,赛读与评点,学生齐读。

  教师带读:“远处,-------。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灿烂的云霞在天边-------------”

  激励:口中读出感觉,眼前读出画面,心中读出情感,这可是朗读的最高境界啊!

  4、多美的景色呀,我们一起来吟诵诗句。学生齐读。

  5、此时此刻,欣赏着这迷人的秋景,吟诵着千古佳句,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6、知道老师最想做什么吗?这么美的情景,难道不想把它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之中吗?所以,老师最想做的是,请你们用最短的时间把他背下来。

  四、小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还想知道什么?相机拓展,引导课外探究。

  ①古今中外,像王勃这样的少年奇才,历史上还有很多,你知道那些?

  2、结束语:

  王勃在写这篇名文的时候非常年轻,所以课文的题目叫《少年王勃》。老师相信少年王勃的非凡才华一定会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老师也衷心希望我们班能出现像少年王勃那样有才华的人才。

  五、作业:

  我国古代像王勃一样才思敏捷、下笔成文的人很多,课后搜集有关资料,准备参加班级故事交流会。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的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体会赣江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王勃的才华横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从读书实践中来。本设计注重学生读的训练,将读做为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引导学生品赏课文。在读中体验,读中感悟,读与练相结合,升华对文本的认识,获得思想启迪,真正实现阅读是“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对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直面王勃

  1、唐朝是是诗的繁荣时代,你们背过哪些唐诗呢?刚才听同学们背了这么多的古诗,老师也很想背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师背诗)

  【设计意图:背诵古诗,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的*台,激发他们诵读古诗文的兴趣。然后再用富有感染力的教师引诵,拨动学生学习动力之琴弦,引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2、有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板书:王勃)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王勃在少年时期就显现出惊人的写作天赋,曾写过一篇千古传诵的美文,那就是《滕téng王阁gé序xù》(投影出示后)请大家举起小手,跟着老师将“序”写一遍,注意,广字头的下面是“给予”的“予”,不是“矛盾”的“矛”。请同学们跟着老师齐读三遍。

  4、(板书:少年)“少”在这儿读“shào”,这是一个多音字,它还有一个读音是什么呢?可以组成哪些词语?“少年王勃”这个课题,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5、齐读读题。通过课前的预习,你对少年王勃有什么了解?你想到哪些有关的词语来赞美王勃呢?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对诗人及写作背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解文题,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并且将生字词的教学分散到具体的语境中,避免字词教学的机械性。】

  6、少年王勃是怎样写成《腾王阁序》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王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初读要求:

  A、自读课文,你能将下列空白处补充完整吗?

  少年王勃去()父亲,路经()时受到姓()的()的邀yāo请,参加庆祝滕王阁装修一新的()。那天,王勃()着窗外美景,创作了一篇庆贺()。都督()“(,)”时,赞不绝口。

  B、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

  2、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设计意图:读通是读懂的前提,让学生借助课后注音,以及初读要求进行有目的地阅读,以学生自己的领悟来代替教师的讲解、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学生的感性体验,初读入情入境。】

  3、读后交流:少年王勃去(探tàn望)父亲,路经(南昌chāng)时受到姓(阎yán)的(都dū督dū)的邀yāo请,参加庆祝滕王阁装修一新的(宴yàn会)。那天,王勃(凝níng望)着窗外美景,创作了一篇庆贺(文章zhāng)。都督(读dú到)“(落霞与孤鹜wù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赞不绝口。

  4、去掉生字的拼音,你还认识他们吗?

  A、指名读,齐读

  探望南昌都督宴会读到

  滕王阁序姓阎邀请凝望

  B、联系课文与填空,说一说对词语的理解。

  5、全班**交流: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在交流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通过交流,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三、诗文对照,赏析美景

  1、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相应的句子。

  A、自读课文,划出相应的句子。

  B、全班交流,出示句子:

  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yā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①**读句子,注意把句子读正确。

  ②指读,认识生字词“野鸭”即“鹜”。

  ③再读句子,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C、这么美的景色,王勃用短短的14个字就描绘出来了,(指诗句,多**播放课文秋景图,想想这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齐读。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则千古名句,怎样才能读出它的节奏来?

  A、同桌互读,读对了,夸夸他,读错了,帮帮他,并请他再读读。

  B、指名读,标上停顿号。(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c、齐读。

  【设计意图:凸显“整合”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借助多**,引导学生学会品词析句,品味语言精妙。多种形式的朗读为背诵及默写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最终做到熟读成诵。】

  四、再读课文,体验感悟

  1、**读课文,把你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课文写了王勃的什么事?

  2、出示填空:

  课文主要写了(谁)在(什么地方)参加宴会时,都督请人写庆贺文章,在座的客人,(谁)文思如泉,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

  【设计意图:开头的“自读课文,你能将下列空白处补充完整吗?”的重点是为了让学生随课文理解生字词,而此处填空的目的则是训练学生的阅读之后的概括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埋下伏笔。】-

  3、王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五、**质疑,拓展阅读

  1、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呢?

  (预设:阎都督邀请去参加宴会客人都不敢答应写庆贺文章,为什么呢?

  阎都督夸王勃是“奇才”,奇在何处呢?)

  2、小结:王勃小小年纪,就名声在外,居然被阎都督邀请去参加宴会,不过,这也只是听说而已,王勃是否真是那么有才气吗?你们还有这些问题没有搞懂,怎么办呢?请同学们课后读一读有关王勃的故事,再联系课文思考。我们下堂课接着学。

  【设计意图:学习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适当引领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并引导学生思考,进而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3、布置作业: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思。

  搜集像王勃一样才思敏捷的人物的故事。


王勃名言名句(扩展5)

——唐朝诗人王勃的诗句3篇

唐朝诗人王勃的诗句1

  1、春园作——诗人王勃

  投簪下山阁,携酒对河梁。狭水牵长镜,高花送断香。

  繁莺歌似曲,疏蝶舞成行。自然催一醉,非但阅年光。

  2、怀仙——诗人王勃

  玉架残书隐,金坛旧迹迷。牵花寻紫涧,步叶下清溪。

  琼浆犹类乳,石髓尚如泥。自能成羽翼,何必仰云梯。

  3、别王长史——诗人王勃

  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篇。

  4、道观——诗人王勃

  芝廛光分野,蓬阙盛规模。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

  玉笈三山记,金箱五岳图。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5、关晨度——诗人王勃

  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

  重门临巨壑,连栋起崇隈。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

  6、薛华——诗人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7、迹寺——诗人王勃

  莲座神容俨,松崖圣趾馀。年长金迹浅,地久石文疏。

  颓华临曲磴,倾影赴前除。共嗟陵谷远,俄视化城虚。

  8、晚眺赠王道士——诗人王勃

  金坛疏俗宇,玉洞侣仙群。花枝栖晚露,峰叶度晴云。

  斜照移山影,回沙拥籀文。琴尊方待兴,竹树已迎曛。

  9、径——诗人王勃

  10、主簿——诗人王勃

  穷途非所恨,虚室自相依。城阙居年满,琴尊俗事稀。

  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11、兵曹——诗人王勃

  征骖临野次,别袂惨江垂。川霁浮烟敛,山明落照移。

  鹰风凋晚叶,蝉露泣秋枝。亭皋分远望,延想间云涯。

  12、驿饯唐少府——诗人王勃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13、府之任蜀州——诗人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4、郊外——诗人王勃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15、——诗人王勃

  空园歌独酌,春日赋闲居。泽兰侵小径,河柳覆长渠。

  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山人不惜醉,唯畏绿尊虚。

  16、即事——诗人王勃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断山疑画障,县溜泻鸣琴。

  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

  柰园欣八正,松岩访九仙。援萝窥雾术,攀林俯云烟。

  代北鸾骖至,辽西鹤骑旋。终希脱尘网,连翼下芝田。

  17、别薛华——诗人王勃

  明月沉珠浦,风飘濯锦川。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

  18、梵宇三觉寺——诗人王勃

  杏阁披青磴,雕台控紫岑。叶齐山路狭,花积野坛深。

  萝幌栖禅影,松门听梵音。遽忻陪妙躅,延赏涤烦襟。

  19、*晚行——诗人王勃

  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高低寻戍道,远近听泉声。

  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

  20、还郊——诗人王勃

  闲情兼嘿语,携杖赴岩泉。草绿萦新带,榆青缀古钱。

  鱼床侵岸水,鸟路入山烟。还题*子赋,花树满春田。

  21、亭夜宴——诗人王勃

  桂宇幽襟积,山亭凉夜永。森沉野径寒,肃穆岩扉静。

  竹晦南汀色,荷翻北潭影。清兴殊未阑,林端照初景。

  22、风——诗人王勃

  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23、泉宴——诗人王勃

  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

  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

  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

  24、饯别——诗人王勃

  客心悬陇路,游子倦江干。槿丰朝砌静,筱密夜窗寒。

  琴声销别恨,风景驻离欢。宁觉山川远,悠悠旅思难。

  25、早发——诗人王勃

  饬装侵晓月,奔策候残星。危阁寻丹障,回梁属翠屏。

  云间迷树影,雾里失峰形。复此凉飙至,空山飞夜萤。

  26、早行——诗人王勃

  侵星违旅馆,乘月戒征俦。复嶂迷晴色,虚岩辨暗流。

  猿吟山漏晓,萤散野风秋。故人渺何际,乡关云雾浮。

  27、夜宿——诗人王勃

  津涂临巨壑,村宇架危岑。堰绝滩声隐,风交树影深。

  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调砧。此时故乡远,宁知游子心。

  28、江亭夜月送别——诗人王勃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王勃名言名句(扩展6)

——王勃最有名的诗句

王勃最有名的诗句1

  1、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2、彭泽官初去,河阳赋始传。田园归旧国,诗酒间长筵。列室窥丹洞,分楼瞰紫烟。索回亘津渡,出没控郊邵。风琴调上客,龙辔俨群仙。松石偏宜古。藤萝不记年。重檐交密树,复磴拥危泉。抗石晞南岭,乘沙眇北川。傅岩来筑处,蹊溪人钧前。日斜真趣远,幽思梦凉蝉。

  3、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4、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重门临巨壑,连栋想崇隈。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

  5、九月九历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7、还题*子赋,花树满春田。

  8、侵星违旅馆,乘月戒征俦。复嶂迷晴色,虚岩辨暗流。猿吟山漏晓,萤散野风秋。故人渺何际,乡关云雾浮。

  9、奈园欣八正,松岩访九仙。援萝窥雾术,攀林俯云烟。岱北鸾骖至,辽西鹤骑旋。终希脱尘网,连翼下芝田。

  10、明月沉珠浦,凤飘濯锦川。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飘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穷途唯有泪,远望独潸然。

  11、晨征犯烟磴,夕憩在云关。晚风清近壑,新月照澄湾。郊童樵唱返,津叟钓歌还。客行无与晤,赖此释愁颜。

  12、久客逢馀闰,他乡别故人。自然堪下泪,谁忍望征尘。江上风烟积,山幽云雾多。送君南浦外,还望将如何。桂轺虽不驻,兰筵幸未开。林塘风月赏,还待敌人来。霸华净天未,雾色笼江际。客子常畏人,何为久留滞。

  13、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律。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14、征骖临野次,别袂惨江垂。川霁浮烟敛,山明落照移。鹰风凋晚叶,蝉露泣秋枝。亭皋分远望,延想间云涯。

  15、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16、金凤邻铜雀,漳河望邺城。君王无处所,台榭若*生。舞席纷何就,歌梁俨未倾。西陵松檟冷,谁见绮罗情。

  17、泛泛东流水,飞飞北上尘。归骖将别棹,俱是倦游人。去骖嘶别路,归棹隐寒洲。江皋木叶下,应想故城秋。

  18、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

  19、妾本深宫妓,层城闭九重。君王欢爱尽。歌舞为谁容。锦衾不复襞,罗衣谁再缝。高台西北望,流涕向青松。

  20、空园歌独酌,春日赋闲居。泽兰侵小径,河柳覆长渠。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山人不惜醉,唯畏绿尊虚。

  21、闲情兼嘿语,携杖赴岩泉。草绿萦新带,榆青缀古钱。鱼床侵岸水,鸟路入山烟。还题*子赋,花树满春田。

  22、莲座神容严,松崖圣趾馀。年长金迹浅,地久石文疏。颓华临曲磴。倾影覆前除。共嗟陵谷远,俄视化城虚。

  23、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

  24、鹤岑有奇径,麟洲富仙家。紫泉漱珠液,玄岩列丹葩。常希披尘网,眇然登云车。鸾情极霄汉。凤想疲烟霞。道存蓬瀛近,意惬朝市赊。无为坐惆怅,虚此江上华。

  25、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高低寻戌道,远近听泉声。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

  2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飞阁流丹,下临无地。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渔舟唱晚,响穷澎澧之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7、香阁披青磴,雕台控紫岑。叶齐山径密,花积野坛深。萝幌栖禅影,松门听梵音。遽忻陪妙躅,延赏涤烦襟。

  28、秋深客思纷无已,复值征鸿中夜起。

  29、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篇。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

  30、天波易谢,寸暑难留。

  31、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3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33、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断山疑画障,县溜泻鸣琴。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

  34、金坛疏俗宇,玉洞侣仙群。花枝栖晚露,峰叶度晴云。斜照移山影,回沙拥籀文。琴尊方待兴,竹树已迎曛。

  35、源水终无路,山阿若有人。驱羊先动石,走兔欲投巾。洞晚秋泉冷,岩朝古树新。峰斜连鸟翅,磴叠上鱼鳞。化鹤千龄早,元龟六代春。石图分帝宇,银牒洞灵宫。回丹萦岫室,复翠上岩栊。雾浓金灶静,云暗玉坛空。野花常捧露,山叶自吟风。林泉朋月在,诗酒故人同。余逢石髓。从尔命飞鸿。俘云今可驾,沧海自成尘。

  36、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37、奈园欣八正,松岩访九仙。

  38、饬装侵晓月,奔策候残星。危阁寻丹障,回梁属翠屏。云间迷树影,雾里失蜂形。复此惊飙至,空山飞夜萤。

  39、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

  40、穷途非所恨,虚室自相依。城阙居年满,琴尊俗事稀。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41、野客思茅字,山人爱竹林。琴尊唯待处,风月自相寻。小径偏宜草,空庭不厌花。*生诗与酒,自得会仙家。乱竹开三径,飞花满四邻。从来扬子宅,别有尚玄人。风筵调桂轸,月径引藤杯。直当花院里,书斋望晓开。

  42、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43、振翮棱霜吹,正月仁天浔。回镰凌翠壑,飞轸控青岑。岩深灵灶没,涧毁石渠沉。宫阙云间近,江山物外临。玉坛栖暮夜,珠洞结秋阴。萧萧寓俗影,扰扰望乡心。谁意山游好,屡伤人事侵。

  4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5、客心悬陇路,游子倦江干。槿丰朝砌静,条密夜窗寒。琴声销别恨,风景驻离欢。宁觉山川远,悠悠旅思难。

  46、复阁重楼向浦开,秋风明月度江来。

  47、投簪下山阁,携酒对河梁。狭水牵长镜,高花送断香。繁莺歌似曲,疏蝶舞成行。自然催一醉,非但阅年光。玉架残书隐,金坛旧迹迷。牵花寻紫涧,步叶下清溪。琼浆犹类乳,石髓尚如泥。自能成羽冀,何必仰云梯。

  48、仆本江上客,牵迹在方内。寤寐霄汉间,居然有灵对。翕尔登霞首,依然蹑云背。电策驱龙光,烟途俨鸾态。乘月披金帔,连星解琼珮。浮识俄易归,真游邈难再。寥廓沉遐想,周遑奉遗海。流俗非我乡,何当释尘昧。

  49、上已年光促,中川兴绪遥。绿齐山叶满,红泄片花销。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遽悲春望远,江路积波潮。

  50、披襟乘石蹬,列籍俯春泉。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寻道观其观即昌利观,张天师居也。芝应光分野,蓬阙盛规模。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玉芨三山记,金箱五岳图。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


王勃名言名句(扩展7)

——诗杰王勃的小故事

诗杰王勃的小故事1

  一字千金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的重阳节,南昌都督阎伯舆重建滕王阁,大摆宴席,邀请远近文人学士为滕王阁题诗作序,王勃恰好路过洪州,自然是其中宾客。在宴会中,王勃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接下来写了序诗: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诗中王勃故意空了一字,然后把序文呈上都督阎伯舆,便起身告辞。阎大人看了王勃的序文,正要发表溢美之词,却发现后句诗空了一个字,便觉奇怪。旁观的文人学士们你一言我一语,对此发表各自的高见,这个说,一定是“水”字;那个说,应该是“独”字。阎大人听了都觉得不能让人满意,怪他们全在胡猜,非作者原意。于是,命人快马追赶王勃,请他把落了的字补上来。

  待来人追到王勃后,他的随从说道:“我家公子有言,一字值千金,望阎大人海涵。”来人返回将此话转告了阎伯舆,大人心里暗想:“此分明是在敲诈本官,可气!”又一转念,“怎么说也不能让一个字空着,不如随他的愿,这样本官也落个礼贤下士的好名声。”于是便命人备好纹银千两,亲自率众文人学士,赶到王勃住处。王勃接过银子故作惊讶:“何劳大人下问,晚生岂敢空字?”大家听了只觉得不知其意,有人问道:“那所空之处该当何解?”王勃笑道:“空者,空也。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大家听后一致称妙,阎大人也意味深长地说:“一字千金,不愧为当今奇才……”一说王勃作《滕王阁序》为十四岁,即龙朔三年。

  三叹王勃

  上元三年(676年)冬,长安城里都传颂着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一天,唐高宗也读到这篇序文,见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不禁拍案,惊道:“此乃千古绝唱,真天才也。”又读下云,见一首四韵八句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唐高宗一扫成见,连声叹道:“好诗,好诗!作了一篇长文字,还有如此好诗作出来,岂非强弩之末尚能穿七扎乎!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当年朕因斗鸡文逐斥了他,是朕之错也。”于是高宗问道:“现下,王勃在何处?朕要召他入朝!”**吞吞吐吐答道:“王勃已落水而亡。”

  唐高宗喟然长叹,自言自语:“可惜,可惜,可惜!”


王勃名言名句(扩展8)

——语文少年王勃教学反思

语文少年王勃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少年王勃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少年王勃教学反思1

  整节课我预设是采用了回文教学的设计,引导学生理解“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这句话。“气魄雄伟”“奇迹”是什么意思呢?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由此展开课文学习,引导学生从远看长城、近看长城、建造长城的伟大人民三个方面一次次地理解感悟,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中心句子的理解基本是层层递进,朗读也是一次比一次更有激情。

  远看长城时,引导学生体会长城的气魄雄伟。我是从长城的长度和长城蜿蜒的姿态两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自主读文,谈收获,适当时机教师给予补充。如:长城的“长”,有了学生发现的数字“一万三千多里”的说明,我询问了“山海关”和“嘉峪关”分别在哪个省,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跨越了这么多省,那会有多长?而从它的“姿态”方面入手时,我在教学中又抓住了一个“龙”字,让学生自主发散思维去想象。这个环节的教学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了长城就像一条气魄雄伟的长龙,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近看长城时,重在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我通过板画先让学生了解了长城的结构,“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台”分别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用?这为学生理解后面“劳动人民的智慧”埋下了伏笔。抓住“条石、城砖”补充浇筑的东**感悟长城的高大坚固。

语文少年王勃教学反思2

  孔繁森是90年代的模范人物,他的事迹对于二年级的孩子孩子来说比较遥远,要想从孔繁森抚养孤儿,献血为其交学费这一故事中体会他的无私与伟大,关心藏族人民、为民族团结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感知其优秀,我觉得难度较大。文章末尾诗歌的渲染在感知上学生更觉得有高度。但我相信学生内在的潜力是无穷的,等待着去开发,学生的智慧火花是灵动的,等待着去点燃。我用什么去开发、点燃呢?当然是文本这个媒介。本节课上我着力让学生体验文本角色,近距离亲近文本,不仅要知其表面意义,更要领悟出深层次的内蕴,从而很自然地衬托出人物的精神,并对文中难点——歌词的感悟能有了突破。个人感觉本节课的教学还是成功的,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有滋有味,深入浅出,**迭起。几点感悟和大家分享:

  一、解读教材的深入浅出。

  1、读厚教材。

  于永正曾说过:“课文钻研好了,教法往往也随之有了”。这是一篇非常短小的教材,只是择取了孔繁森的一个典型事例来表现其高大形象,怎样把教材读厚,丰满人物的内涵呢?课前,我阅读了大量关于孔繁森的资料对本课进行反复还原解读,他的其他很多事例让人感动,最后一个自然段*们深情唱的歌词中的“光明”一词,也就深刻起来,让我出现了灵感。

  如在教学难点文中的歌词时,我先以“小朋友们,你们读懂了什么?”这一问题为引子,多元化地读出“深情”的不同内涵,(感激、热爱、自豪、团结等)。再适时地补充资料让学生更全面地走进孔繁森,对孔的优秀品质有更深的感受,激**感进一步升华。接着问:听了这些故事后,你认为孔繁森为*带来了什么?(学生回答为:富裕、爱心、无私、奉献等,理解得非常深刻,到位。)师:是呀,这些美好的东西带给了藏胞们无限的希望,让他们看到了“光明”,所以他们唱到(生深情地读)。这一环节,对全文的难点进行了有效地突破。文字力透纸背,带给学生的是强烈心灵冲击。

  2、读薄教材,抓精要。

  把教材读厚了只是我的感悟,如何让学生感受得到呢,我又尝试用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方法引导孩子抓住课文精要之处,把教材读薄,提高课堂效率,激活学生思维。

  (1)把这篇课文读成两个词“优秀”“感动”。如以“哪些词语让你感动”贯穿全文,抓关键,由表及里引导学生品位朗读。

  (2)对教材进行重组。在品读全文的基础上再导出第一小节的“优秀”。此时的“优秀”,在学生眼里是有着深刻的内涵的,是有着学生的情感,教者的情感作为支撑的“有情物”,学生朗读地**自然更加精彩,学生在一笔一画地跟着我写优秀这个词语的时候,心里装着的是敬佩和感动。

  (3)抓关键词,品味阅读,抓住“恳求”“深夜”“悄悄地”“亲生儿女”等品读出人物的精神实质,这样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较易接受,学生品读得也较为精彩。

  二、语文教学要朴实扎实。

  这节语文课我想充分体现这一点。语文教学的真谛是高屋建瓴,但又朴朴实实,可以模仿,可以借鉴,没有故弄玄虚,不要花枝招展,有的只是对文本的个性感悟,有的只是引领学生徜徉在语言文字之中,去品味,去咀嚼,我想借助的仅仅是图片和文字而已。如课堂上我以关键词“亲生儿女”为契入口,引导联系生活实际回味体验,填补课文空白,发挥想象,活化感动,由己及他,由表及里深入体会孔繁森的优秀精神品质。再如课堂上我结合语境,多角度地思考“悄悄地”,形成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对人物有全面地了解。在理解“再三恳求”时采用换位阅读的方式,把自己假设为文中的孔繁森,站在他的角度去想去说,我只是自然地引导,这样学生离文本最近,最容易读懂。就是在这样的训练中,我想让课堂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为学生的登台亮相提供了一个个*台,学生的精彩来源于课前精心设计的训练,也想让课堂因扎实的训练而精彩。

  三、着力体现“语文味”。

  本节课着力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读好课文,积累语言,因为我知道将语文的工具性夯实了,语文的人文性就跑不了了,语文的人文性是依附在语言文字背后的。多读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前提;多读也是教师教好语文的保证。在教学重点句子“像亲生儿女一样抚养”“再三恳求献血”以及歌词时学生一次比一次读得入情入境,动人心弦,感人肺腑。在反复地读中对句子的体会越来越深入,同时也读出了不同的理解。

  教材是有生命的。我们的语文课,除了知识点的认识,更需要激情,需要感染,需要情感的共鸣,需要“语文味”。我必须是一个感情丰富并学会“煽情”的人,还需要能够准确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了解教材的同时了解学生,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从开始以“地图“导入到一个个过渡语和评价语以及描述性语言的设计我都注意激起学生的情,让学生真正做到“情动而辞发”。

  此外在这节课上我还****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课堂教学资源中,教材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对教材的一部分——课文插图,我也进行了有效地利用。如在教学中我问学生:成为孤儿的孩子,他们会过怎样的生活?可是你们看?(出示插图)仔细观察他们的表情,看到了什么?这样有效利用插图资源,反衬突出了人物的高贵品质。在过渡到第三小节的教学时,同样借助插图的内容导出:孩子们尽情享受着孔繁森的爱和关怀,一天天快乐健康的成长起来了,他们从不会想到,为了帮助他们上学交学费,他竟然去(献血)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激化。思维的启迪。

  当然,这节课也有感觉不到的地方,如有些地方的处理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不是过于深入,要求是不是拔得过高了,还请专家评委们给予指正,谢谢!

  我们呼唤有活力的课堂,我想这不仅需要学生有“定力”,更需要老师有“定力”,“宁静以致远”我需要的守住一颗*常心,在活力课堂的追求中走好每一步。

语文少年王勃教学反思3

  一、寻找中心话题,让教学设计绽放美丽的花

  教学的设计一直是我们教师努力追寻出新而又时刻离不开的话题,教学设计不应为教而设计,应该为学而设计。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但作为教师怎样的设计才能达到促进学生简简单单学习、扎扎实实发展的目的?我以为:每一篇文章都有特定的主题,教师要围绕主题设计教学,寻找中心话题,有时一个关键的问题可以牵动全文,让整个教学顺利地展开,老师要做的只是适时地“煽风点火”。 本课教学,“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少年王勃是个很有才华的人?”是教学的重点,但我以为,紧紧抓住这个问题,显然不够,学生很简单就能体会到王勃的很有才华,似乎没有悬念,没有悬念的前提下为找寻答案而去答案,似乎没有什么深度探究的价值,那所谓的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中去探究、发现、思考也就是水中望月。

  阅读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教学生学会读书。本课教学,我首先播放情景flash短片,让学生进入情境,进入故事,再引导出课题,并从课题出发,引导出“少年王勃是个怎样的人?”这一个开放式话题,虽然,这个问题,也许没有“你从那些地方感受少年王勃是个很有才华的人?”风*浪静有保障,但我以为:“少年王勃是个什么样的人?”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研读文章,真正实现与文本的对话,运用自己的力量从文中找出问题的答案,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精神,且能够让不同起点的学生能有自己的收获,拥有一片自己发展的空间,并且孩子们抓住后“少年王勃是个怎样的人?”这一话题后一定会学得简单,学得深刻。

  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首先发现的不约而同都是王勃会观察、会

  思考,而不是首先便提到“很有才华”,学生也都读出了:勇敢、孝顺、谦虚??等,学生在自己的理解与获得中更学会了读书。

  二、在阅读教学中,正确处理“读”与“讲”的关系 我们主张在学生充分读书的前提下再“开讲”,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引导和帮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好课文,一定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书,要指导全班学生都能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读出感情,让学生在自己读懂课文的过程中,去理解内容,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发展语言,从而不断提高语文水*。教师的讲解一定要精当,通过老师的“讲”,帮助学生克服阅读障碍,帮助学生领会课文中叙事状物、表情达意的精妙之处,不求面面俱到。

  如:本课第3、4自然段,描写的秋景“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这些文字应该是本课的重点段落,很多教师会忽略第1、2自然段,而在这里也许花上很多的时间,我以为,本节理解也许不必要放在第一位,因此我没有过多地去解释、理解,而是通诗句与叙述文字的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领会诗句、领会美丽的秋景。这一段有也很多词语含义深刻,因此,需要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朗读体会,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我采用手势、比较等,让学生体会到“缓缓地”、“轻轻地”体现了野鸭的悠闲自在和云彩飘荡的轻柔。另外,像“笔走如飞”、“拍案叫绝”、“胸有成竹”等词语,我又采用动作表演等方法,让学生体会到了的意思,避免了枯燥的词义讲解,使学生兴趣盎然。

  三、感悟写作过程,把学生带入习作殿堂

  语文教学要十分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在研读教材和备课时,我发现课文中有这么两句:“这时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着江上迷人的秋景”、“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

  我来试试吧!”,这两句也许并不是课文的重点句,容易被忽略,我想,课文通篇反映王勃是奇才,但他为什么能够很快地写出千古传诵的文章,是因为,王勃善于观察,肯于思考,而且是凝神观察,静静的思考,方能胸有成竹,这其实是写出好文章的前提,学生写作文也应该这样。所以,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把这两句用心读一读,边读边体会一下写好一篇文章的过程,我觉得,这段文字应该让学生记在心里,模仿王勃写作的这一形式,因为习作离不开这样的观察与写前思考。当然这也告诉我们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不要只顾自己讲,应该给学生静静思考的时间,给学生静静思考的环境,因为这非常重要的。

  四、相机拓展,促进课内外的有效延伸

  本篇课文,简短的叙述了王勃路过滕王阁赴宴而写下千古传诵的《滕王阁序》的经过,其实,背后的花絮很多,滕王阁的介绍、王勃的传奇与佳作、《滕王阁序》全文??资源极其丰富。

  本课教学中,我随着课文精读相机介绍王勃、滕王阁有关知识,在教学结束时,播放孙道临诵读的《滕王阁序》,还预设了:古今中外,像王勃这样的少年奇才,历史上还有很多,你知道那些?滕王阁、王勃、《滕王阁序》等拓展内容,激发学生课外探究的热情,为学生在今后学习《滕王阁序》做好铺垫。

语文少年王勃教学反思4

  本课教学,“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少年王勃是个奇才?”是教学的重点,我紧紧抓住这个问题,从“文中的诗句、王勃的表现、旁人的表现”这三方面来引导学生体会到王勃很有才华。课中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探究、发现、思考中感悟文章所表达的中心。

  课中我采用了图文结合、巧妙的处理“读”与“讲”的关系,充分读书的如:本课第3 、4 自然段,描写的秋景“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这些文字应该是本课的重点段落,我以为,本节理解也许不必要放在第一位,因此我没有过多地去解释、理解,而是通过图片、诗句与叙述文字的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领会诗句、领会美丽的秋景。文中也有很多词语含义深刻,因此,需要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朗读体会,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我采用手势、比较等,让学生体会到“缓缓地”、“轻轻地”体现了野鸭的悠闲自在和云彩飘荡的轻柔。另外,像“笔走如飞”、“拍案叫绝”、“胸有成竹”等词语,我又采用动作表演等方法,让学生体会到了的意思,避免了枯燥的词义讲解,使学生兴趣盎然。总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体会课文的意境。

语文少年王勃教学反思5

  语文教学要十分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在研读教材和备课时,我发现课文中有这么两句:“这时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着江上迷人的秋景”、“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这两句也许并不是课文的重点句,容易被忽略,我想,课文通篇反映王勃是奇才,但他为什么能够很快地写出千古传诵的文章,是因为,王勃善于观察,肯于思考,而且是凝神观察,静静的思考,方能胸有成竹,这其实是写出好文章的前提,学生写作文也应该这样。所以,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把这两句用心读一读,边读边体会一下写好一篇文章的过程,我觉得,这段文字应该让学生记在心里,模仿王勃写作的这一形式,因为习作离不开这样的观察与写前思考。当然这也告诉我们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不要只顾自己讲,应该给学生静静思考的时间,给学生静静思考的环境,因为这非常重要的。

  看了《少年王勃》一课一贴后,感受颇多,也来了个“东施效颦”。 这节课围绕“王勃是个怎样的人”展开教学,牵一发动全身,抓住了“才气”二字统领全文,以点带面,逐步渗透,条理清晰,也便于课堂的调控。文中的“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以及第二自然段中“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等,都体现了王勃才华横溢,才智过人。课堂中,学生通过读、演、思等环节的学习,对王勃有了较深刻的了解。

  对于佳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则结合第三自然段进行教学,借助图片:蓝天、碧水、落日、野鸭,图片可谓与诗句相得益彰,让学生在朗读、赏景中感悟,体会秋的宁静,秋的壮美。一节课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爽!

  每一篇文章都有特定的主题,《少年王勃》这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藤王阁赴宴时写下千古名文《藤王阁序》的事,显示了王勃非凡的才华。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朗读体会。文中有很多词语含义深刻,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我采用比较句子,让学生体会到“ 缓缓地”、“轻轻地”体现了野鸭的悠闲自在和云彩飘荡的轻柔;又采用动作表演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了“笔走如飞”、“拍案叫绝”等词语的意思,使学生兴趣盎然;对于“胸有成竹”,则引进了它的典故,收效甚好。对于王勃写的这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诗,我认为除了结合画面,结合前文的景物描写外,还是应该去细细品一品的,在感悟中体会诗句的精妙,从内心底里钦佩王勃,与文本产生共鸣。

语文少年王勃教学反思6

  原文:

  有一年,少年王勃到远方去探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滕王阁刚刚整修一新。一位姓阎的都督正准备在滕王阁举行宴会,听说王勃很有才气,便邀请他也来参加。

  重阳节那天,前来参加宴会的人很多。都督要求客人写一篇庆贺文章,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

  这时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着江上迷人的秋景: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

  王勃写的这篇《滕王阁序》,成了千古传诵的名文。

  教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背诵三、四自然段;书写生字;知道唐代大诗人王勃在少年时期就有非凡的才华,就写出了《藤王阁序》这样的千古名文。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的四个成语;感受王勃登上滕王阁观看到的美景与他写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关系。

  教学准备:

  生字卡、投影片、有关王勃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初步读懂课文。学习书写生字:学习生字:探昌篇章突读共绝。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少年王勃

  学生齐读

  2、课文讲谁?注意多音字“少shao”。

  3、简介王勃:他在少年时,在藤王阁的宴会上,一气呵成写成了千古传诵的名文《藤王阁序》。请同学们自己来学学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2、检查

  南昌滕王阁整修一新宴会

  都督邀请一篇文章

  凝视秋景水天一色突然

  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非拍案叫绝千古传诵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指名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3、分小组读课文。

  4、分段读课文(读后评议)

  5、交流不理解的词语:(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

  南昌探望藤王阁都督孤鹜拍案叫绝

  三、学习生字:探昌篇章突读共绝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围绕“王勃很有才气”学习理解课文,理解文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诗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文讲了谁?

  他是怎样的一个人?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

  板书:很有才气

  二、围绕“王勃很有才气”学习课文

  1、课文的那些语句说明王勃很有才气?请把他找出来读一读。

  (小组讨论学习)

  2、全班讨论交流

  相机出示:

  一位姓阎的都督正准备在藤王阁举行宴会,听说王勃很有才气,便邀请他也来参加。

  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

  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

  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

  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奇才,真是奇才!”

  王勃写的这篇《藤王阁序》……名文。

  3、《藤王阁序》中的哪一句诗写得?

  出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学生齐读。

  这句诗写了什么?请同学自己在书上找找答案。

  4、指导学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正因为王勃观察得很仔细,所以他写成了千古传诵的名文。

  三、齐读全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练习背诵课文;完成练习。

  教学过程:

  一、齐读全文

  二、背诵第三段。(出示投影片)

  看图指名背、齐背

  三、练习背诵第四段

  四、补充练习

  1、组词

  篇()绝()诵()思()

  遍()决()通()恩()

  2、填合适的词

  ()的云霞()地飘荡

  ()的秋景()地飞翔

  五、完成《习字册》上的词语书写

  教学反思:

  《少年王勃》教学反思这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藤王阁赴宴时写下千古名文《藤王阁序》的事,显示了王勃非凡的才华。

  在研读课文伊始,我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朗读课文中,你觉得王勃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的回答包含面很广:很有才气的、善于观察的、善于思考的、勇敢的等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抓住“很有才气”这一关键词,让学生们读读、画画文中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勃是个很有才气的人?学生们在快速默读和圈圈画画中找到了各自的答案:一位姓阎的都督正准备在滕王阁举行宴会,听说王勃很有才气,便邀请他也来参加······只是,第二自然段中的一句话却是没有一个人能找出来,于是,我把这句话读了出来,并告诉孩子们,这是反衬法,我们在习作中也可以尝试运用。顺势利导,我有提出了问题:这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时候,王勃在干什么?学生很快读出了第三自然段,由此,我引导学生明白王勃为什么能够很快地写出千古传诵的文章,是因为他善于观察,肯于思考,而且是凝神观察,静静的思考,方能胸有成竹,这其实是写出好文章的前提,我们写作文也应该这样。当然这也告诉我们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不要只顾自己讲,应该给学生静静思考的时间,给学生静静思考的环境,因为这非常重要的。

  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我适时出示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让学生把这一诗句与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对照读,自己体会读懂了什么?由于对江水的美景感悟很深,所以对诗句的理解没作过多的分析,学生能自己读懂了,在读懂的同时,体会到了诗句的凝练。另外,在文中有许多表现王勃很有才气的词语,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我又补充了“才华横溢”、“才智过人”“文思敏捷”等词语,增加了学生的词汇积累。

语文少年王勃教学反思7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构思巧妙,感情丰富,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这篇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支边者的高尚品格。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细读文本,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教学中,我抓住文本中重要的环节进行细读。

  第一处是在讲解白杨树生活的环境时,让学生先找出相应的段落,然后让学生细读该文本,在细读的过程中,抓住文本中的“茫茫”、“浑黄一体”、重点词来理解大戈壁的环境的**,从而激发学生们对白杨树的敬佩之情;抓住“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这一句话来体现白杨树在这么**的环境中生存,它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另外从 “高大挺秀”一词中,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白杨树的适应力及顽强的生命力是多么然人敬佩。谈完自己的理解之后,让学生们带着自己的理解来读文本,让学生们将自己的理解通过读来展现。

  第二处文本细读的设置是在讲解爸爸的话时,这一段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短短的三句话不但向我们介绍了白杨树的特点,同时也借白杨表白爸爸的心。在设置细读的过程中,我让学生们抓住中点词句来理解文本,通过上下文的联系来理解文本,让学生们充分的读,充分的说,再度重感悟,再用朗读将自己的感悟带回文本。从哥哥的问题入手,带着爸爸严肃的表情,让学生一句一句的读,从段与段的内在联系中,挖掘出隐含在语言文字中的真正喻义,进而引导学生从三个“只知道”,推想出三个“不知道”。

  这样,由表层到深层,既使学生理解了语言本身包含的一般意义,又理解了它的特定含义,体会父亲的话是托物言志,表面上是写物,实际上是喻人。爸爸自己已经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也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树一样成长,经受磨练,成为祖国边疆的建设者。这样做,不光激发学生们对白杨树的崇敬之情,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们懂得,爸爸说这些话的用意,那就是爸爸不光在讲白杨,还要借白杨来赞美那些远离优越生活,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人。这样的设计,学生认识了白杨的形象,理解了白杨的特点,体会出白杨的象征意义(爸爸的心愿),本课的教学目的就已基本达到了。

  另外,学习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我采取的是让学生质疑,让学生找一找文本中介绍爸爸表情变化的句子,并读一读,在小组中讨论每一次表情变化是为了什么?你从中理解了什么?这样做,不光是对文本的一次整体贯穿,最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读文本的过程中,只有学生们能大胆的问一问,想一想,才能从对文本细读,对文本细想,对文本细细的理解。

  总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去读,变换形式去读,教师适时引导去读,才能真正地让学生去理解课文,感悟课文。

语文少年王勃教学反思8

  《山谷中的谜底》讲述了两位旅行者看到***魁北克的一个山谷中的奇异景象后得到人生启发的故事。告诉人们,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既要勇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陶冶性情和培养意志的好教材。在整个教学中,我以“读”作为贯穿整个教学的主线。注意课外延伸。力求“读中感悟、导之以行”。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探索的空间。在教学中抓住以下两点:

  一、 感悟文本,突出重点

  课文第三自然段具体的`表现了雪松与积雪抗争的傲然姿态。“反复的积,反复的弯,反复的落,反复的弹……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在教学时,我以读为主线索,以读促情,以悟促读,以自读、默读、齐读以及创设情境的引读这多种形式的读,边读边想象,让学生感受到雪松与积雪抗争时的情景,使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画面,让雪松那顽强抗争的形象清晰印入学生的脑海中。

  二、导之以行,突破难点

  文中的启示比较难懂,也是本课的难点,我通过以下几条途径来突破难点:首先诱导学生身临其境,与旅行者一道感同身受;其次引导学生感悟旅行者的话语,把握重点;然后通过《卧薪尝胆》这则小故事让学生具体感悟“先弯曲一下,作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的含义,并留下鲜明的形象,深刻的印象;最后通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课堂延伸体验启示,突破难点。

语文少年王勃教学反思9

  你的教学设计绽放出美丽之花了吗?

  前几天参加了区阅读教学赛课。一天半的时间准备对赛者来说是紧张而有公*的。对教案的设计经过了“四议修改”终于在赛课前的那一刻尘埃落定。这几日我似乎还沉浸其中,也许这就是反思吧!对于教学的设计一直是我们教师努力追寻出新的而又时刻离不开的话题,现就这次教学设计的反思表达出来也算是我赛课后留下的点滴痕迹吧!

  每一篇文章都有特定的主题,教师围绕主题设计教学,帮助孩子们领悟文章主旨。全国小学语文理事会会长崔峦先生在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中这样讲,“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但作为教师怎样的设计才能便于孩子们扎扎实实的发展的目的了?话说简简单单,实在是不简单!

  在设计《少年王勃》这课时,在初步研究了王勃坎坷的一生后,先是设计这样的问题来研读文本的“你从那些地方感受少年王勃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但在学校试上和*时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这样似乎圆满的课堂,给学生带来的是什么?在学生没有悬念的前提下再去咬文嚼字,学生乐意吗?孩子的天性告诉我,他们没有兴趣是老师们一厢情愿在那所谓的咬文嚼字。反其道而行之,想想假如我们是学生难道不也是这样吗?有谁知道了答案还有心思去追根溯源了?在了解了这篇课文的精髓后,就围绕“你从那些地方感受少年王勃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上作横向发展的纠缠,似乎没有什么深度的价值。

  于是,我从题目出发,设计“少年王勃是个怎样的人?”这开放式的问题来研读文章,让不同起点的学生能有自己的收获。让纵向和横向都有自己发展的空间。使教学浸入佳境。在层层思考和问题的揭示下,学生自己真正主动的探究出文章要表达的深刻主题来。学生读出自己的精神来大部分学生认为少年王勃是个奇才。奇在年少,奇在写的速度快,奇在勇敢,奇在博学多才……除此而外还读出了他是个孝顺的人,是个谦虚的人,是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人!学生在享受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了学习的目的!在自己探险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也许对于教师来说没有风*浪静来的有保障,但是教学的主旨为了学生。不是为了教学而教学。也许前面的设计我们教师试图寻求一个有解的答案,“提供一个历史确定性”。从理论角度来说,这明显是传统解释学的观念。在接受理论看来,文学没有“惟一正确的解释”,任何解释也就不是惟一的、最后的解释。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全国中小学教材**委员杨再隋先生说,“语文教学是一种生活;语文教学是一种过程;语文教学是一种文化。” 于是我就在想,作为我们在教学的设计中,必须要能确保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拥有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来凸显自己的主体性。而不是为了在没有悬念中找寻答案而去答案,那所谓的在充分学生主体性中去探究、发现、思考就是水中望月了啊!千万不能让我们的过程和方法成了孩子们发展的桎梏!

  也许这节课上还有许多的不如意,但是就我而言。已经尽力为之。只求现在和今后的日子能更加的努力。首先为了自己的责任,其次为了孩子。这也让我想起了前不久教师进修学校的校长张弛做的报告《有一种师德叫责任》。让责任时刻提醒自己:你的教学设计成了学生的桎梏了吗?它绽放出美丽之花了吗?这也算是这次赛课的最大收获之一吧!

语文少年王勃教学反思10

  《少年王勃》是苏教版第六册的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即兴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序》的事,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显示了王勃的文思敏捷与才华横溢。

  在开课伊始,我直奔重点,将文中的两句诗”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提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字词教学结束之后,我又抛出问题:“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滕王阁序》中最著名的一句诗,你们能动笔在文中划出描写这两句诗意思的句子吗?将学生的思维带回到文中的重点段第三自然段。本课第3、4自然段,描写了迷人的秋景,是本课的重点段落,我没有过多地去解释,而是通过诗文对照、通过看图、想像等方法,引领学生在两个不同的文本世界里**穿行,让他们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主要引导学生抓住一些关键词句反复朗读感悟,体会美在哪里。如:抓住“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感悟秋之壮美,抓住“缓缓地飞翔”、“轻轻地飘荡”感悟秋之宁静、秋之深远。不过我想如果有一些>秋天的图片能让学生更加深理解。在读句子的同时,启发学生想象画面,并读出自己不同的感受,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发散了学生的思维。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受诗句、体验美丽的秋景。最后,再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一边看着图片,一边再读句子,这样学生们对诗句的理解和体会会更深刻。

  文中也有很多词语含义深刻,因此,需要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朗读体会,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我采用手势、比较等,让学生体会到“缓缓地”、“轻轻地”体现了野鸭的悠闲自在和云彩飘荡的轻柔。另外,像“拍案叫绝”这个词,我采用动作表演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了的意思,避免了枯燥的词义讲解,使学生兴趣盎然。

语文少年王勃教学反思11

  《囚歌》一诗是叶挺将军在皖南事变中被*无理扣押在**里写的一首小诗。这首诗语言精练,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我在朗读上下了一番功夫。整节课我采用多种读的形式让学生整体感知诗的内容。首先我让学生初读课文引导他们读通读顺,读出诗的节奏。

  然后采用学生接读,教师范读,男女分读,全班齐读等方式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情感的升华,这一方法效果特别好,学生一个个精神饱满,有感情地读诗并在此基础上能熟读成诵,有感情地背诵小诗。

  本诗的教学,成功之处在于,学生在多重朗读中感受到了英雄的气概,并为之而感动。在对诗中关键词语的理解,他们能结合看过的影片、读过的故事较为准确地理解。

  比如学生谈到了“狗”,就是叛徒,走狗,卖友求荣的人。但小学生毕竟还小,他们对过去毕竟知之不多,感之不深;他们对诗歌,特别是抒情的认识一般还停留在感性的阶段,这些都是不利的因素。这些我在教学前预想得还不够,因此课堂上实施时,有困难。

  不足之处表现为:学生课外查阅有关叶挺的资料不足,所以在课堂上,我不得不进行补充。后来我想:本诗歌颂的是一种**的气节,**者视死如归,大义凛然是有相同之处的,学生查阅关于叶挺的资料有限,如果将范围扩大些,让学生查阅**者的故事,效果也许就大不一样了,学生获得的情感体验也许会更丰富。

语文少年王勃教学反思12

  《少年王勃》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主要写少年王勃受邀参加滕王阁宴会,他即兴写出千古传颂的名文——《滕王阁序》。 教学时,我抓了课文中隐藏的两处空白,在对比中突出王勃的勇气和出众的才华。

  面对都督写一篇庆贺文章的要求,在场的大多数才子表现是这样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此时,我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揣摩人物心理:在场的人在当地颇有学问。此时他们心里怎么想?学生经过一番思考,纷纷发言。“这么短的时间要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真是太难了!”“万一写不好,大家都会看不起我,我以前的名声就毁了。”??此时,再看少年王勃——“他边看边想,边想边看,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王勃的勇气和自信。此时,我稍加点拨:“他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艺高人胆大啊!

  当学到“都督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这里时,我随机补充了我在网上查找的资料: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奇才!真是奇才!”此时,学生从都督的态度前后变化之大,看到了王勃的才华横溢,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认识。

  看来,挖掘文章空白,课内外相联系,能使语文学习变得有滋有味。

语文少年王勃教学反思13

  刚才听了邓小燕老师执教的《少年王勃》,主要有以下一些感受:

  一、好的方面:

  1、教学目标明确,符合学生实际。邓老师能根据教材,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教学内容。

  2、师生互动有效。邓老师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和总结。

  二、一些建议:

  1、教学环节的设计更加符合中年段教学要求。

  (1)生字教学,可以直接让学生边读边画出形声字,说说形声字的结构,帮助学生识字,巩固训练识字方法和记字方法。

  (2)概括课文能力的训练。作为中年段,可以让学生自己先概括课文大意,教师适时指导点拨。(没有必要出示句子填空帮助学生概括,这样既束缚了学生思维的灵活,又没有达到训练目的。)

  (3)教给学生一定的理解词语的能力。课堂上强调一些理解词语的方法:结合上下文理解,借助工具书理解,拆字理解,换近义词理解等。而不要由教师包办。

  2、对于可以简化的教学环节尽量简化,可以一句带过的尽量一句带过。

  3、读书要带着明确而有效的目的去读。

语文少年王勃教学反思14

  一、审读题目促思维

  在学生预习课文,掌握字词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讲读分析,先板书“泸定桥”三字,设问:

  泸定桥架在什么地方?它是座什么样的桥?**为什么要夺泸定桥?

  利用上述问题促进学生思维,并小结:为了取得长征的胜利,**必须用“飞”一样的速度跟敌人抢时间,同时必须从敌人手中把泸定桥“夺”过来。

  二、板书要点助理解

  理解作者思路和课文的段落层次是阅读的基本要求。本文紧扣课题中的“飞夺”展开故事情节,围绕“飞夺”依次讲了“为什么飞夺”“怎样飞夺”“飞夺的结果”。教学时根据课文叙述的先后顺序,要求学生通读全文,了解“夺桥”战斗发生的起因、发展、**和结果,并引导学生质疑。

  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同时教师予以讲解指导。讲读课文时从“时间紧”“路途远”“敌我双方赛跑”三个方面弄懂“抢时间”这部分的内容,从“桥险峻”“敌猖狂”“**勇”三方面弄清“攻天险”这部分的内容,同时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一板书,借助板书,借助板书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三、精读重点悟中心

  “飞夺”二字是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也是对课文中“抢时间”“攻天险”这两个重点段落的高度概括,同时最能体现**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顽强战斗、不怕**的**精神。因此在教学时要紧扣重点段落、解难释疑,帮助学生领悟课文中心。

  教学“抢时间”一段,先要求学生明确“抢时间”的原因和要求。其次要求学生了解红四团行军途中所遇到的困难,“冒雨行军”一段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回想当时当地的情景,以加深对**战士崇高品德的认识。同时设置如下思考题:**在行军途中遇到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大雨浇灭了火把,敌人宿营了,**为什么还继续前进,这说明了什么?

  因此领悟**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攻天险”一段,具体要求学生理解**攻夺泸定桥的经过,指导学生按照:发起总攻→二十二位英雄冒着炮火前进→三连战士边前进边铺桥→勇士们穿过熊熊烈火→消灭守桥的敌军这一过程进行创造性复述,从而体会**战士顽强战斗、不怕**的崇高品德。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达到领悟文章中心的目的。

语文少年王勃教学反思15

  三年学生开始进行习作训练,一个学期下来,好多老师感觉到学生习作还是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其实从三年级上的课文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指导学生习作的方法,而这篇课文同样是一篇指导学生习作的好文章。

  在习作教学思考上,我个人一直认为“灵感”是训练学生学会习作的关键,写作教学不能忘记怪学生进行灵感训练,当然这一训练是有难度的,而这篇文章给了我们训练学生灵感的方法。学生接受每一次训练,其实都动脑子想了,他们怎么想,想什么,什么样的想可以给予学生写作的冲动,这一些我们通过读这篇文章,应该引导学生明白。好的文章是怎么产生的?我个人认为,与这种思考是极其相关的。现在好多学生在写作时,缺少着这种心想的过程,不能够在自己的想中寻找到让自己快乐的语言,所以害怕习作的心理也就有了。

  读《少年王勃》这一课,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读想“这时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着江上迷人的秋景: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我觉得这段文字应该让学生记在心里,会模仿这一形式,因为习作离不开这样的写前思考,这其实就是灵感的训练过程。学完这篇文章,学生可以沿着这个起点走,每次习作,给学生这个时间。当然这也告诉我们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不要只顾自己讲,应该给学生静静思考的时间,给学生静静思考的环境,因为这非常重要的。而事实上,在习作指导中,我们老师说的太多了,自认为自己讲的非常好,其实课堂上还有好多学生根本听不进去,所以老师传递的信号无法打通学生的大脑神经,所以最后还是好多学生不喜欢写。所以文中那中站在窗前的那些动作,何不为孩子也创造这样的环境呢?

  习作,离不开孩子大脑的快速思考。但有的学生是拒绝思考的,像“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其实就是一种大脑拒绝思考的反映。我们在每一次习作中,其实也有许多学生是这样的,他们的大脑也是拒绝思考,虽然最后也完成,多是应付之文。所以,在引导学生学**作中,我们应该让他们主动打开自己的大脑,不要让自己的大脑封闭。

  当然这也课还有着另一层作用,那就是引领学生学习《滕王阁序》(这是初中的教材),也就是说,这一课的学习,其实为孩子的未来做好一种铺垫,为以后建立一个情境,为以后建立一个知识结构。

  这一课值得学生思考的地方不只是这些,比如少年王勃为什么这位年轻就有着这样的才气?这是一个很好的研究主题。阎都督是怎么知道少年王勃的?……这些问题都可以作为研究的点,不要以为孩子小,其实他们也能研究。


王勃名言名句(扩展9)

——王实甫名言名句

王实甫名言名句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对那些经典的名言很是熟悉吧,名言可以带来警醒和激励,有助于我们学会正确地做人和处事。什么样的名言才具有借鉴意义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王实甫名言名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王实甫名言名句1

  1、才高难入俗人机,时乖不遂男儿愿。

  2、异乡易得离愁病,妙药难医肠断人。

  3、若共他多情**同鸳帐,怎舍得他叠被铺床。

  4、着那红尘黄阁昔年羞,到如今白发青衫此地游。

  5、昨宵个春风桃李花开夜,今日个秋雨梧桐叶落时。

  6、寄语西河堤畔柳,安排青眼送行人。

  7、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8、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9、地生连理枝,水出并头莲。

  10、游艺中原,脚跟无线、如蓬转。望眼连天,日近长安远。

  11、声名德化九天闻,长夜家家不闭门。

  12、心不存学海文林,梦不离柳影花阴,则去那窃玉偷香上用心。

  13、若今生难得有情人,是前世烧了断头香。

  14、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15、端的`是走轮飞鞚,车如流水马如龙。

  16、相思恨转添,谩把瑶琴弄。乐事又逢春,芳心尔亦动。

  17、春意透酥胸,春色横眉黛,贱却人间玉帛。

  18、恨已深,病已沉,昨夜个热脸儿对面抢白,今日个冷句儿将人厮侵。

  19、一事精,百事精;一无成,百无成。

  20、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

  21、万草千花御苑东,簌翠偎红彩绣巾,满地绿茸茸。

  22、未语人前先腼腆,樱桃红绽,玉粳白露,半晌恰方言。

  23、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卷。

  24、宫样眉儿新月偃,斜侵入鬓边。

  25、门掩着梨花深院,粉墙儿高似青天。恨天,天不与人行方便,好着我难消遣,端的是怎留连。

  26、下西凤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27、把一页书好好消化,胜过匆忙地阅。

  28、怕狼虎恶图谋,遇事休开口,逢人只点头,见香饵莫吞钩,高抄起经纶大手。

  29、烛影风摇,香霭云飘;贪看莺莺,烛灭香消。

  30、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31、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32、人间良夜静复静,天上美人来不来。

  33、悄悄冥冥,潜潜等等。等待那齐齐整整,袅袅婷婷,姐姐莺莺。

  34、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

  35、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36、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

  37、得胜归来喜笑浓,气昂昂,志卷长虹,饮千钟,满面春风。

  38、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39、有限姻缘,方才宁贴;无奈功名,使人离缺。

  40、怨不能,恨不成,坐不安,睡不宁。

  41、好句有情怜夜月,落花无语怨东风。

  42、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

王实甫名言名句2

  1、有心争似无心好,多情却被无情恼——王实甫《西厢记》

  2、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王实甫《西厢记》

  3、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

  4、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王实甫《西厢记》

  5、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王实甫《西厢记》

  6、甜言美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王实甫《西厢记》

  7、云敛晴空,冰轮乍涌;风扫残红,香阶乱拥;离恨千端,闲愁万种。——王实甫《西厢记》

  8、异乡易得离愁病,妙药难医肠断人。——王实甫《西厢记》

  9、娇羞花解语,温柔玉有香。——王实甫《西厢记》

  10、昨宵爱春风桃李花开夜,今日愁秋雨梧桐叶落时。——王实甫《西厢记》

  11、地生连理木,水出并头莲。——王实甫《西厢记》

  12、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阑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王实甫《西厢记》

  13、相思只相知,老天不管人憔悴。——王实甫《西厢记》

  14、待月西厢下,近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王实甫《西厢记》

  15、花阴重叠香风细,庭院深沉淡月明。——王实甫《西厢记》

  16、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兮,使我沦亡——王实甫《西厢记》

  17、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王实甫《西厢记》

  18、旧愁似太行山隐隐,新愁似天堑水悠悠。——王实甫《西厢记》

  19、想着你废寝忘餐,香消玉减,花开花谢,犹自觉争些;便枕冷衾寒,凤只鸾孤,月圆云遮,寻思来有甚伤嗟。——王实甫《西厢记》

  20、学得来“一天星斗焕文章”,不枉了“十年窗下无人问”。——王实甫《西厢记》

  21、幽僻处少有人行,点苍苔白露泠泠。——王实甫《西厢记》

  22、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王实甫《西厢记》

  23、叹人间真男女难为知己,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王实甫《西厢记》

  24、"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王实甫《西厢记》"

  25、好句有情联夜月,落花无语怨东风。——王实甫《西厢记》

  26、恹恹瘦损,早是伤神,那值残春。罗衣宽褪,能消几度黄昏?风袅篆烟不卷帘,雨打梨花深闭门;无语凭阑干,目断行云。——王实甫《西厢记》

  27、颠鸾倒凤,同谐鱼水之欢,共效**之愿。——王实甫《西厢记》

  28、一杯闷酒尊前过,低首无言自摧挫。——王实甫《西厢记》

  29、月圆便有阴云蔽,花发须教急雨催。——王实甫《西厢记》

  30、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王实甫《西厢记》

  31、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王实甫《西厢记》

  32、俺那里有落红满地胭脂冷,休辜负了良辰美景。——王实甫《西厢记》

  33、合欢未已,离愁相继。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此别离情更增十倍。——王实甫《西厢记》

  34、万金宝剑藏秋水,满马春愁压绣鞍。——王实甫《西厢记》

  35、年少轻别离,情薄易弃掷——王实甫《西厢记》

  36、落红满地胭脂冷。——王实甫《西厢记》

  37、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王实甫《西厢记》

  38、怕墙高怎把龙门跳,嫌花密难将仙桂攀。——王实甫《西厢记》

  39、郎才女貌合相仿。?眉儿浅淡思张敞,春色飘零忆阮郎。——王实甫《西厢记》

  40、翠裙鸳绣金莲小,红袖鸾销玉笋长。——王实甫《西厢记》

  41、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王实甫《西厢记》

  42、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王实甫《别情》

  43、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怕黄昏忽地又昏黄,不销魂怎能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寸。——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44、"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王实甫《西厢记》"

  45、料想春娇厌拘束,等闲飞出广寒宫。——王实甫《西厢记》

  46、我这里软玉温香抱满怀。呀,阮肇到天台,春至人间花弄色。将柳腰款摆,花心轻拆,露滴牡丹开。——王实甫《西厢记》

  47、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王实甫《西厢记》

  48、自别后生死茫茫,更那堪深情许许。见杨柳飞絮滚滚,对桃花情思了了。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怕战争忽的又战争,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蹄痕压旧蹄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今秋,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王实甫《别情》

  49、谁承望月底西厢,变作了梦里南轲。——王实甫《西厢记》

  50、空著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王实甫《西厢记》

  51、"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王实甫《长亭送别-耍孩儿》"

  52、宫样眉儿新月偃,侵入鬓云边——王实甫《西厢记》

  53、自别颜范,鸿稀鳞绝,悲怆不胜。——王实甫《西厢记》

  54、离恨千端,闲愁万种。——王实甫《西厢记》

  55、"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王实甫《长亭送别-耍孩儿》"

  56、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长亭送别-收尾》

  57、"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王实甫《长亭送别-滚绣球》"

  58、"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王实甫《长亭送别-四煞》"

  59、地生连理枝,水出并头莲——王实甫

  60、惺惺的自古惜惺惺——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

  61、林下晒衣嫌日淡,池中濯足恨鱼腥。——王实甫

  62、惺惺惜惺惺——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

  63、你撇下半天风韵,我拾得万种思量。——王实甫《西厢记》

  64、"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王实甫《长亭送别-滚绣球》"

  65、未语泪先流,眼中流血,心内成灰。——王实甫《西厢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