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精选18篇)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以打造高效课堂为宗旨,按照“立足岗位、全员参与,互评互议、提升素质”的工作思路,扎实有序地开展此活动,大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创设高效课堂,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

  开展公开课,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引导广大教师深入探讨课堂教学规律,钻研教材教法,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人人都能上公开课,天天都听公开课的良好教学氛围。

  三、为了确保活动的正常开展,拟定本活动方案。

  1、活动小组:

  组长:叶秀娇

  组员:王慧波、王玉美、吉莉梅、黄勇、陈薇、张财东、王亮、黄连英、傅志、黄慧琼、黄思远、黄王雄、林应锋

  2、活动时间:9月12日——12月30日

  3、活动要求:全体教师公开课。本学期全校数学教师每人1节

  4、活动过程

  ①授课教师课前要准备教案,课后讲解课堂设计思路及反思。

  ②有数学公开课的当天全体数学教师最好都能集中听课。

  ③公开课活动后组织教师进行评课活动。

  5、材料收集

  授课教师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说课稿、公开课评分情况表。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进一步学习新课标、加强教师相互学习、交流,切实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实现高效课堂,决战课堂。

  二、活动时间及分组情况。

  1、授课时间:20xx年5月22日(星期二)第一、二、三、四、五节课。评课时间:22日第六、七节课。

  2、授课教师共15名,分别是:赵英俊 李春 闻志勇 李腹丽 陆影 娄大卫 马召勇 龙阳兴 李兴彬 付文峰 张荣增 夏贵华 范光训 龙兴发 聂绍友

  3、分组及授课班级:初一年级组(班级为初一(1)、(2)、(3)、(4)班);初二年级(1)组(班级为初二(1)、(2)、(3)、(4)班;初二年级(2)组(班级为初二(5)、(6)、(7)、(8)、(9)班)。

  4、初一年级组 组长:赵英俊

  成员:李春 闻志勇 李腹丽 陆影

  初二年级组根据抽签相应班级分组,每组5人。

  5、评课地点由各组组长指定。

  三、活动要求

  1、15名数学组教师要积极参与此次活动的全部内容,包括授课、听课、议课、量化等,不得缺矿。

  2、授课前要了解学生情况、熟悉教材、认真写好教学设计。

  3、认真听课并作记录。

  4、授课教师先说课,听课教师再议课,建议点评时优缺点各不超过2点的原则,全部评完时,如有看法,可再作补充。

  5、评完课后再认真填写评价量化表,给4位授课教师的评分在85---90分之间。

  6、教学设计及评价量化表在评课结束时交教研组。

  7、如果抽签时抽到自己所上班级,必须和其他教师调换。

  四、授课顺序表(附后,见授课顺序一览表)。

  五、评分方式:

  4位教师的平均分就是该教师最后得分。

  六、奖励另行通知。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篇3

  一、 活动目标

  以“老教师示范课带头、新老师汇报课接力”为主体,突出“新理念、新课程、新观念”,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引导教师深入探讨课堂教学规律,钻研教材教法,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对象、活动内容、地点时间及要求

  (一)活动的对象:初中部全体数学(10名)老师。

  (二)活动时间:单周第三﹑四节。

  (三)活动内容 老教师示范课,新老师汇报课1节,其余每位教师每人1节。

  (三)活动地点: 上课地点由各授课老师自定,评课地点定在初中部三楼物理实验室。

  (四)活动要求

  1、教师要深入钻研课标、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仔细备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2、老教师带头上一节示范课;每位新老师准备一节汇报课,课题,地点,形式等自定,其余教师每人上一节公开课。

  3、教研组长组织老师在规定的地点进行评课,先由授课老师谈对课的设计思路及课后反思,再由主评人点评,各听课老师相继点评,分析该课堂教学得失,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

  4、全体数学教师要积极参与听课评课活动,并做好听课记录,并填好听课评价表。

  (五)初中数学听课评课活动时间安排表。

  示范课安排

  时间 班级 节次 授课内容 授课教师 主评人 报道记录

  第三周(星期三) 八(5) 第三节 三角形全等判断(三) 李宏伟 谢正勇 薛乖勤

  汇报课安排

  时间 班级 节次 授课内容 授课教师 主评人 报道记录

  第五周(星期三) 七(4) 第三节 整 式(1) 伍宇航 李绍元 郭正伦

  公开课安排 注:按年级的班级顺序

  时 间 班级 节次 授课内容 授课教师 主评人 报道记录

  第七周(星期三) 七(1) 第三节 整 式(9) 李绍元 马玉俊 李宏伟

  第九周(星期三) 七(6 ) 第三节 有理数乘方 戈晓燕 陈伦钢 谢正勇

  第十一周(星期三) 七(7) 第三节 整式混合运算 陈伦钢 戈晓燕 杨 智

  第十三周(星期三) 七(8) 第三节 一元一次方 马玉俊 伍宇航 李绍元

  第十五周 (星期三) 八(6 ) 第三节 整式除法 谢正勇 杨 智 戈晓燕

  第十七周 (星期三) 八(5 ) 第三节 复习课 杨 智 李宏伟 伍宇航

  1、请各上课教师在上课前二天打印好教案,活动报告及会议记录由高到低年级教师撰写。

  2、各上公开课的老师要认真准备课,其他老师可协助准备,要积极地给大家奉献一堂值得大家学习、借鉴、回忆的经典课。

  3、本科组教师必须参加听课及评课活动,评课地点为每周三第四节在初中部二楼编辑部进行,不得无故缺席。

  4、所有的报道要在活动当天下午下班前电子稿写好发给编辑部吕道辉老师。

  注:因时间关系郭正伦,薛乖勤二位老师未能安排上公开课,但老师们可以利用平时时间去二位教师课堂听课,并做好听课记录,教研组将进行检查。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xx大精神为指针,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教育管理,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为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爱好和兴趣,不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全面成长,本着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帮助这一小部分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兴趣、训练思维、培训良好学习习惯。以使学生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力争实现在数学上得到不同更大的发展,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

  为了唤起和发展学生对数学及其应用的稳定兴趣,拓宽和加深所学的知识充分地展现他们的数学才能,以及培养他们一定的探索研究能力,通过强化性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解决生活数学的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让学生在数学素养上有较大的发展与提高,为学生进一步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引领学生走进神奇的数学的海洋。

  1、通过兴趣小组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探索解法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了数学思想的博大精深和数学方法的创造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了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向往感。

  2、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分析、推理、判断能力,拓宽和加深所学的知识,充分地拓展学生的数学才能,激发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数学素养上有较大的发展与提高,为学生进一步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3、在学习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知道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并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4、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树立攀登科学高峰的志趣和理想。

  三、活动措施:

  1、处理好课内和课外、基础与兴趣之间的关系。

  2、精心准备,上好每一节兴趣培养课,注重知识的现实性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合理安排各个知识的先后顺序。

  4、贯彻集体讲解与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形式。

  5、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切实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

  6、通过兴趣班的活动,切实调动学生与数学的感情,对今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大有帮助。

  四、活动内容:

  1、可向学生补充一些课外作业,让他们解答一些带有技巧性,较难的习题,以加深所学的知识,也可以出一些题目,可让学生一题多解,或分类讨论,以锻炼他们的发散思维。通过这些问题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2、可向学生讲解一些有关数学竞赛的题型,以便于参加下学期的数学竞赛。

  3、可让学生收集一些适合他们兴趣的数学知识,如有关中外数学史的材料,或著名数学家的故事,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树立攀登科学高峰的志趣和理想。

  五、活动时间:周三下午课外活动。

  六、活动地点:学校实验楼三楼。

  七、活动预期效果:

  预期经过一学年对小组成员的辅导,让这些学生一方面学亲身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做一个有心人从生活中去发现数学。我相信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感受数学是有价值的.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直接经验,把教学归朴于实践,归朴于生活。同时再将数学运用于生活的过程中感悟数学的价值,使学生的解题与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与锻炼,知识面得到丰富与拓展,并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兴趣,打下数学知识学习及技能应用的基础,为今后数学学习做下初步的准备,促进数学正常教学的开展。

  八、辅导教师:

  周三: 邢洪涛 孙晋经 王西莲 赵旭东 王成祥 陈永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篇5

  一、活动目的:

  通过寻找生活中的趣味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理解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示自己的数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多问,多思的学习习惯。

  二、活动形式:

  以学生课余时间解决问题为主,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到与数学知识有关的数学趣题、数学魔术、数学游戏、数学谜语、数学小实验等,可以做成PPT展示。

  学生可以几人组成一个小组,在完成后,先交给科任教师检验,修改,最后选择有代表性的,质量高的作业在课室展示,在展示中,学生要简要说明作业的特点,与数学的什么知识有关等等。

  三、奖励办法:

  最后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

  四、活动时间:4月26日。

  五、地点:高一(6)班课室。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篇6

  指导思想:挑选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展趣味兴趣小组活动,具有激发兴趣、训练思维、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作用。使趣味数学成为学生思维的体操,并以数学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学生通过学习,对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有所帮助。

  学生基本情况:学生刚进入到高一,数学难度有所加大,又加上学习习惯不好,对知识消化与落实不够,所以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辅导内容:趣味数学以及专题的加深与拓展

  辅导对象:高一年级各班4-5名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

  辅导人数:45

  辅导时间:每周一的文体活动课时间

  辅导形式:集中一起上课或讨论

  针对这些情况定出了培优计划如下:

  1、第一个月面向全校学生,招聘新成员,组建数学兴趣小组。制定兴趣小组活动计划,落实详尽的兴趣小组活动方案,体现小组的特色。

  2、教研组讨论兴趣小组活动课程,为开展广泛的数学活动提供切实素材。把学生的数学活动落实到实处,每周为学生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专门的指导。力求做到周周有内容,有目标,有成效。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数学兴趣活动”提供动力支撑。在正常进行数学兴趣活动的同时,开展一定的主题活动把数学课外活动推向高潮。例如可以举行一些组内的竞赛等等。

  4、处理好课内和课外、基础与兴趣之间的关系,精心准备,上好每一节兴趣培养课,确立知识的产生和结束。

  5、培养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直接兴趣,不能强制要求训练和辅导,合理安排各个知识的先后顺序。

  6、树立兴趣班带来的各种好处和对今后的帮助。

  总之,本学期我们将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培优中,努力把这项工作制定的措施落到实处,抓好落实,充分发挥各种积极因素,一定要把此项工作做好,争取做出好的成绩。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篇7

  为深入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换位思考、体察民情、体验民生,找准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按照《全区开展“换位实践体民情”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和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安排,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集中组织开展“换位实践体民情”活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活动内容

  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单位、深入服务窗口、走进工作一线,与服务对象和普通群众互换角色、换位体验,通过当一次车主业户、跑一次手续、乘做一次公交(出租)车、上一次工地等方式,亲身感受服务对象和普通群众的辛劳疾苦,真实体验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作风、服务态度、服务效能、方式方法等方面与群众需求之间的差距,切实找准、查实存在问题,进一步增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责任感、紧迫感。

  二、活动方式

  “换位实践体民情”活动重点在局班子成员、机关各科室主要负责人、局属各单位党政一把手中开展,主要采取内部体验、跨行业交叉体验、一线工作体验等方式。

  1、以服务对象身份,到我局所属的行政审批科、客管站、运管站、路政大队、检测一站、检测二站、收费站等窗口单位,从首道程序开始办一次业务。

  2、以服务对象身份,到交通系统外的其他部门,从首道程序开始办一次事。

  3、以普通工作人员身份,到我局所属的服务窗口担任工作人员,直接面对面与服务对象进行交流体验。

  4、结合分管工作,从事一次公路工程建设、公路养护、超限超载治理、路政巡查、出租客运市场整治、车辆检测等一线工作。

  5、以普通乘客的身份,乘做一次公交车或出租车,亲自体验群众出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6、通过参加一次志愿服务活动、以及接待来访群众等其他方式体民情、查民意。

  三、时间安排

  从3月底至4月中旬,大体二十天时间。

  四、方法步骤

  1、部署发动

  结合交通运输实际,制定我局《开展“换位实践体民情”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活动的任务要求、时间安排、方法步骤,并报区督导组审阅把关。同时要搞好动员教育和思想发动,使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开展换位实践的目的意义,切实增强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组织实施

  (1)自主确定体验方式。相关人员要结合本人岗位职责和工作实际,自主选择确定2-3个体验角色和体验内容,并于4月20日前将确定的体验角色、体验内容、体验时间报活动办。

  (2)独立完成换位体验。相关人员要按照选定的体验内容,以普通群众身份,亲自参与、独立完成体验活动。体验过程中,要切实转变角色、查找问题、倾听意见,坚持做到“三带三不”,即:带着感情体验、带着思考体验、带着责任体验,不事先打招呼、不暴露真实身份、不敷衍了事走过场。每位领导干部参加体验的时间应不少于2小时。

  (3)集体座谈交流。换位实践后,要做好活动记录,撰写一篇心得体会,4月20日前报活动办。局党委将在适时召开座谈交流会,组织体验人员谈体会、谈心得、谈收获,查找在服务群众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3、总结整改

  要认真梳理、总结在体验中了解到的群众困难、发现的工作作风、服务态度等方面问题,按照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的要求,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抓好整改落实。

  五、有关要求

  1、高度重视,强化责任。开展“换位实践体民情”活动是全区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参与活动人员要切实把活动作为开展学习教育、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需求、查找作风问题的有效途径,消除通常观念,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切实抓紧抓好。

  2、强化督导,严格要求。区教育实践活动督导组将运用随机抽查等方式对换位实践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参与活动的人员要高标准严要求,扎扎实实参与体验,保证活动质量。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局活动办将及时发掘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形成舆论声势,营造良好氛围。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篇8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引导广大居民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从而增强爱国情感和民族凝聚力,根据区文明办安排,经研究决定,在全街道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深入挖掘春节、元宵节的文化内涵,广泛开展群众性经典诵读、节日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活动,着力营造喜庆热烈、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在全社会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共同建设幸福美好的生活。

  二、组织领导:

  三、活动内容

  (一)开展向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拜年活动

  1、春节前道德模范寄发贺年卡、拜年信,体现党和政府的关怀。

  2、安排道德模范部身边好人及其他道德建设先进人物参加社区的节日庆典和文艺联欢活动。

  3、走访慰问道德模范、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身边好人及其他道德建设先进人物,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他们送去节日的祝福。

  (二)开展“红红火火过大年”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1、开展送温暖志愿服务。继续组织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邻里一家亲”活动,组织志愿者到敬老院、福利院开展慰问、拜年等活动。

  2、开展送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广大文艺爱好者深入基层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送欢乐下基层”活动,组织职工志愿者依托社区文艺小团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

  3、开展送卫生志愿服务。组织“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志愿服务活动和“美在家庭、美在社区”环境整治行动,普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及时清理烟花爆竹残屑和废弃物,搞好公共环境卫生。

  4、开展送平安志愿服务。组织社区志愿者参加治安巡查、禁赌禁毒和防范违法犯罪等工作,组织老年志愿者对未成年人上网进行监管引导,组织专业志愿者普及防灾避险、疏散安置、急救技能等应急处置知识和安全燃放烟花爆竹的有关规定。

  5、开展送健康志愿服务。组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向居民讲解食品安全、健康膳食与营养平衡等知识,开展“健身大拜年、体育进万家”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

  (三)开展节日文化惠民服务活动

  1、以“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促进和谐、共享成果”为主题,继续开展与群众开展面对面的文化服务、辅导和交流,更好地满足群众的节日精神文化需求。

  2、发挥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服务功能。文化站(室)、图书馆等在节日期间要搞好环境布置,照常开放,并举办相关展览、演出、讲座,活跃节日文化生活。

  (四)开展群众性节日文化娱乐活动

  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集中力量组织展览会、游园会、新春音乐会、文艺晚会、联欢会等规模大、影响力大的活动,开展民俗展示、歌舞表演、联欢联谊、灯谜灯会、书法棋艺、美术摄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引导群众在参与中感受祖国和家乡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享受亲情友情、体验健康快乐。

  四、工作要求

  1、精心组织安排。各社区要把春节、元宵节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作为丰富群众节日生活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日程,摆上位置,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确保各项活动圆满顺利。

  2、突出思想内涵。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贯穿活动始终,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着力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把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相结合,引导人们在感受文化氛围、享受节日快乐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3、广泛动员参与。要多设计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项目,增强活动的群众性、广泛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各类文化场馆、文化服务设施要通过延长周期、增加场次、减免票价等方式,让更多的群众参与活动、享受文化惠民服务。要积极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节日理念,努力在移风易俗中体现人文关怀,在欢乐喜庆中倡导文明新风。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篇9

  根据中央文明办的统一部署和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团市委《关于印发〈广州市深入开展“日行一善”道德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团穗字〔20xx〕39号)的精神,为进一步弘扬“崇善、知善、行善、扬善”的道德风尚,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道德观和价值观,不断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养,经研究决定,在全区各中小学校继续深入开展“日行一善”道德实践活动。现将具体活动的安排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围绕推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广泛开展以“日行一善”为内容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以知善行善为切入点,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培养未成年人修身律己、择仁处善、自强厚德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

  二、活动目标

  通过全面开展“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使我区未成年人充分体验习善、行善、扬善的快乐,树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理念,逐步实现由“日行一善”到“时时行善”,最终实现“善行一生”。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其他成员共同参与,起到“一个学校教育一批学生,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社会效应,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达到全社会参与,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形成人人向善、人人崇善、人人行善的社会道德新风尚,推动全民道德水平的提高。

  三、实施原则

  开展“日行一善”活动要坚持以下七个原则:一是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二是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三是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四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实践的原则;五是坚持突出特点、体现特色的原则;六是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原则;七是坚持与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题德育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四、活动内容

  “日行一善”道德实践活动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凡是一切真、善、美的意识和行为,以及有利于学生个人健康成长的意识和行为,都属于“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具体活动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知善

  通过主题班会、主题分享会、主题板报、“日行一善”主题演讲、主题宣传日等方式,在家庭、学校、社区、社会挖掘一切可利用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孝敬教育,引导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熟知、理解“善”的意义和内涵,掌握行善、为善的内容、要求、方法。教育引导学生长期坚持做好事,长期践行、感受,使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正确的道德标准。

  (二)行善

  开展学生之间的“学习雷锋、互帮互助”活动。各中小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引导学生以志愿者服务的方式,到社区开展志愿者服务扶助孤寡老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从小养成抬手做好事、随处可行善的良好习惯和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

  (三)扬善

  通过评选先进、树立道德模范等方式对在活动中涌现的好人好事予以表彰,积极宣传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用身边的先进典型影响身边人,用身边的好人好事教育身边人,激励和引导学生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不断培养崇善向善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五、实施途径

  针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特点,结合当前各项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将“日行一善”实践教育要有机渗透在家庭、学校、社区的德育教育之中,同时,重视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发挥整体合力,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效。

  (一)家庭

  家庭是培养孩子品德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同时,家庭也是孩子对善有了一定认识后行善、行孝的主要场所。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孝顺父母,生活自理,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待人热情,做合格的家庭小主人。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家长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高尚的家庭道德情操,并引导家长参与此项活动。

  (二)学校

  学校是开展知善行善的主要阵地。各中小学校要将善的教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各科教学要在教学活动中经常挖掘善的基本思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以善为主题,设计具有引导、感召、激励性的活动内容;营造浓厚的向善、从善、行善的校园环境,从而使全体学生向善、知善、行善。

  (三)社会

  社会是学生践行善德的广阔天地,是检验培养学生知善行善的具体环境、“日行一善”活动效果的彰显之处。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正确认识和面对社会,主动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爱护环境,追求和谐,做合格的小公民。

  七、活动形式

  (一)开展“日行一善”美德教育。以家庭为单位,积极开展“我为妈妈(爸爸)过节日”、“我为妈妈(爸爸)洗洗脚”、“我当一天家”、“与父母说说知心话”等活动,养成勤动手、多交流,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美德习惯。同时,引导未成年人在自己生日和父母生日当天,或在节假日期间,向父母说感谢话、打祝福电话、发亲情短信,感恩父母。

  (二)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以学校为阵地,以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为载体,通过主题班会、队会等形式,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一是开展“中华经典诵读”课堂,邀请学生担当主持人,介绍一个扬善的中华经典故事;二是开设“中华经典诵读”图书角,鼓励学生多看多读中华经典故事,实现行善的思想启蒙和引导,从小树立日积一善的价值观。

  (三)开发校本教材。在开展“日行一善”活动中,要研究和开发校本教材,使其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有条件的学校可编写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诗词、歌曲、童谣等。

  (四)开展实践活动。要以学校、社区、社会为平台,组织学生开展“手拉手”、“结对子”、“一帮一”等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要将“学习雷锋精神”和“日行一善”活动相结合,长期广泛地开展相关活动,创文明和谐校园。

  (五)开展理论研究。各中小学校在“日行一善”活动中,可将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相结合,提升“日行一善”活动的社会价值。

  八、活动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日行一善”道德实践活动是弘扬雷锋精神、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的重要载体,是中央文明办部署开展的一项重点工作,将纳入今年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的重要内容。各中小学校要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引导未成年人自觉弘扬“崇善、知善、行善、扬善”,做有道德的人。

  (二)精心组织实施。各学校要发挥各自优势,认真做好组织发动工作。发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联系点、乡村学校少年宫、城市学校少年宫和各类校外活动阵地作用,充分利用校园网、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手段,使之贯穿到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篇10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接触自然、社会,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实施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加深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

  3、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具体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

  ①、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②、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③、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④、了解社会资源,并能有效利用;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⑤、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⑥、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2、教师发展目标:

  ①、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学策略。

  ②、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

  ③、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④、培养教师之间的协作精神。

  ⑤、拓宽教师的知识结构。

  3、学校发展目标:

  ①、营造“自主、合作、开放”的校园文化。

  ②、密切与社会、家庭的联系。

  ③、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

  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更具生命力。

  三、实践内容:(略)

  五、活动方式:

  一般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三种组织形式:

  1.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是在个别学生对某一问题有特别的兴趣,并且对该问题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活动。个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应允许学生独立地进行活动,并完成活动任务。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也需要与他人交流。在小学阶段,特别提倡家长支持和参与孩子的探究活动,但家长不要包办代替。

  2.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构成由学生自己协商后确定,教师不过多介入他们的选择。小组成员的组成不限于班级内,为使实践与探究走向深入,允许并鼓励各班之间、不同年级之间、甚至不同学校、不同地域之间学生的组合。研究小组一般由3-5人组成,学生自己推选组长,聘请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如本校教师、学生家长、校外人士等)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要学会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

  3.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是以班级、年级或学校为活动单位共同完成一项主题活动的组织形式。通过分工合作、共同探究、集体讨论,以求对某一主题的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多种形式交融使用。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近自然,走入社区,走向社会,在开放的时空中开展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因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教师要精心规划和组织学生校外活动,要对校外活动的空间范围、活动情境进行事先考察和推想并作出合理的规划,尽可能采取小组协作的方式来进行。学校和教师要尽可能地争取社会有关部门和学生家长的支持,鼓励一部分学生家长在可能的前提下,参与学生的校外活动。

  班级集体探究需要全班学生围绕同一个研究主题,各自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再通过全班集体讨论,交流大家搜集到的信息和形成的想法,进行思维碰撞,由此推动同学们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深入探究。此后,可以进入第二轮研讨,也可以就此完成各自的“作品”。

  小组研究、班级研究或其他各种合作研究形式要强调集体中每个人的积极参与,要以个人的独立思考和认真钻研为基础,避兔出现一部分人忙、其他人闲,少数人做、多数人看的现象。同时,也要防止学生之间的不合作现象。个人研究并不排斥交流与合作,要引导学生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学会分享资源。

  六、工作措施:

  (一) 课程落实

  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小学3-6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课时为3-4年级每周2课时,5-6年级每周3课时。根据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建立弹性课时制度。

  (二) 制度制订

  制度政策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规范化”、“常态化”的根本,也是的必备条件。要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常态课”,必须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或激励机制。学校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如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级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管理制度、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制度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等。

  (三) 师资建设

  1.全面参加培训,促使指导教师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把握课程的特点,掌握课程实施的方法。

  2.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指导教师快速成长。培训要求:①参加培训的教师相对固定;②培训时间要保证有教师系统学习;③培训的内容系统全面,专题设计合理,有助于骨干教师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同时掌握实践经验;④培训的形式要灵活多样,既有理论学习,又有自主实践,实现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本校实践探索与经验交流分享相结合,学校整体现场观摩与个人提交研修成果相结合。

  (四) 课程开发

  课程资源开发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核心问题。

  (1)利用校本开发的理念编写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

  (2)建设实践基地,如语文学科基地,英语学科基地等;

  (3)建立人才资源库,加强校内外指导教师队伍;

  (4)继续开发、落实非指定性领域的课程内容,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竞赛、大课间操、班干部轮换等。

  七、评价奖励:

  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评价应坚持发展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评价的方式主要有测试、观察、汇报表演、成果展示、答辩、竞赛等。

  (一)评价内容:

  1.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量与态度。

  2.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

  3.知识、方法、技能的掌握情况。

  4.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二)评价方式:

  1.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个别评价与集体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2.建议建立《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档案》,将学生参与每一项活动的过程及评价装入成长档案袋,期末进行综合评价。

  3.提倡协商研讨式评价,即教师和学生共同协商评价的方式和标准,并根据协商的结果进行评价。

  4.恰当运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5.评价要客观、公正、合理,要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恰当地解释评价数据,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

  6.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方法、态度和体验的评价,重视用文字说明学生活动令人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奖励措施:

  每学期开展“四个一”活动,即一次公开课活动,一次论文撰写活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评比,一次学生研究小论文评比。每学期末,学校拟表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优秀指导教师和学生。

  八、操作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确保每周每班的信息课、劳技课、研究性学习课安排。

  2、在教师中广泛开展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和理论培训,了解其内涵理念、目标、操作的基本原则,不断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规划和设计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一方面学校将派出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作用,开展校内培训,并将培训计划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之中。

  3、学校加大宣传力度,开好家长会,积极争取家长、社会等各方面对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工作的支持。联系社区,与周边居委加强合作,资源共享,扩大学生的实践活动范围。

  4、做好经费保障和后勤保障工作。加强后勤管理,落实责任制,并制订好安全工作方案,确保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保障活动全过程安全顺利进行。

  5、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三步走,第一阶段为模仿阶段,模仿其他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使我校的教师感悟综合实践活动;第二阶段为摸索创新阶段根据前阶段的模仿感悟,结合我校的特点提出切合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并予以实施;第三阶段为总结模式,根据操作的结果确定符合我校特点的综合实践活动系列方案。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篇11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和任务是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大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热情和能力,使大学生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方面的巨大变化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培养大学生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加深对课堂教学中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切实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来分析和思考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坚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的信念。

  二、基本原则

  1、学科特点与学生学习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2、启发自觉、自我教育的原则。

  3、社会实践与为人民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4、社会实践与大学生成才之路相结合的原则。

  三、社会实践教学的形式

  根据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需要和学院的有关部署,本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采取个人分散考察与小组集体考察两种形式进行。

  四、社会实践教学的内容

  本期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主要围绕我国服装行业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现状的进行调查,切实结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内容的实际需要,帮助学生了解服装行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明确服装产品与服务特有的文化魅力,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全面认识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进而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社会调查和实践的能力。

  五、注意事项与要求

  1、选题要切合自身能力和社会实际,有条件、有能力完成。

  2、考察态度要认真,注重实践效果,保证实践报告质量。

  3、利用好必要的社会关系,为自己完成任务创造条件。

  4、切实做到安全第一,注意选择安全可靠的交通工具和实践地点。

  六、成绩考核

  学生社会实践成绩考核主要以学生提交的社会考察、社会调查报告,参观访问的心得体会(书面形式)、社会服务的效果(总结报告、社会评价等)为依据,以提交报告的质量为标准。基本要求:

  1、个人分散实践考察考核要求

  本科生假期返校后递交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考察报告;专科生递交一篇不少于20xx字的考察报告。

  2、小组集体实践考察考核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察,上交一份不少于5000字的小组考察报告。

  3、成绩评定

  考试课:百分制

  4、报告要求:报告内容观点正确,文献资料丰富可靠,逻辑清晰,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对考察问题进行剖析,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和现实意义。

  5、考察材料存档

  思政部对上交的考察材料在成绩评定后,分类整理存档,特别优秀的作品装订成册。

  七、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的质量保证措施

  为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考察课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真实、准确地反映其社会实践考察活动的过程及成果,要求学生认真填写《江西服装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并对以小组形式完成的社会实践活动做出以下具体要求:

  1、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前,以小组为单位向指导老师上交集体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的主题、时间、地点、组织者、参加者、可行措施、有利条件等),得到指导老师认可后方可进行集体活动。

  2、实践报告上交时一并上交集体合作的有力证明(集体实践活动的标志性照片、车票、门票等),证明实践报告是集体合作成果。

  八、指导教师职责与工作

  1、思政部在职全体教师参加,由担任“概论”课老师负责学生动员与活动布置。

  2、每个老师负责所任课教学班学生的社会实践考察指导。指导老师要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选题、活动过程和报告撰写给予必要的组织和指导。要认真组织,严格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己组织、自主活动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参加实践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指导教师对所负责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考察报告进行认真批改,并给出分数。并从其负责指导和批改的实践报告中按2%的比例推荐、参与优秀实践报告评奖。

  九、参考选题(可自行选题):

  1、到爱国主义基地参观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2、到新农村生产基地参观,并进行“三农”问题调查。

  3、某地城镇居民生活现状的调查。

  4、某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个体经济等)生产经营状况调查。

  5、某地(乡、县、市)服装行业发展状况的调查

  6、校园文化培育与大学生的参与情况的调查

  7、平安校园与大学生日常规范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8、大学生寝室活动状况的调查。

  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开展“学农”活动。

  10、我院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跟踪调查。

  11、我院开展平安校园建设的调查。

  12、我院大学生入党动机与党课培训情况的调查。

  13、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状况调查。

  14、某地(乡、县、市)着力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的调查。

  15、某地(乡、县、市)改革开放以来服装流行款式变化的调查。

  16、某地(乡、县、市)服饰文化的发展变化状况的调查。

  17、某地(区、乡、镇、村等)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状况调查。

  18、某地(乡或镇、村)农民劳务输出状况调查。

  19、某社区居民闲暇时间支配状况调查。

  20、某地区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状况调查。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篇12

  为了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按照中关工委关于“学雷锋、心向党、讲品行、见行动”主题教育活动的部署和市、县关工委文件精神,不断培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根据县教育局关工委关于在全县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的部署与要求,我校特制定“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x届六中全会《决定》为指针,以对少年儿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核心,深入贯彻中央[20xx]8号文件以及市、县关工委等一系列文件和会议精神,结合贯彻《小学生守则》,引导全镇小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品德、见行动,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努力做到知行统一、学做统一、言行统一,促使全镇小学生在讲社会公德、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同学、奉献他人的过程中培养文明习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切实推进全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二、活动目的

  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际出发,遵循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动员全镇小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从身边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自觉践行道德规范,增强道德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情操,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三、活动原则

  1.坚持内容系列化、形式多样化、活动贴近化、效果目标化的原则。

  2.按照简单易行、切实有效、就近方便、力所能及的原则。

  3.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月”相结合的原则。

  4.体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在家庭、学校、社会开展实践活动的原则。

  四、活动内容

  根据我镇小学生实际情况和上级的工作安排,按照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原则,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实践活动为主题,着力开展如下系列活动:

  (一)组织开展学习活动:

  学习主要以德育课本为基础,同时结合下列内容:

  1.学习中央[20xx]8号文件,学习“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等。

  2.学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经典著作。如《弟子规》等。

  3.学习古今中外道德典范人物故事。

  4.学习近现代道德模范人物事迹。如《雷锋的故事》、《郭明义事迹》、《小英雄葛鑫》等。

  5.要结合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坚持在校学习和家庭自学相结合。通过学习,使学生受教育、受启发、受鼓舞。要求每位学生查摆自己身上的陋习,形成文字,自我改正,同伴监督,逐步养成好习惯。

  (二)组织开展系列道德实践活动:

  1.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

  组织学生走进敬老院、老龄家庭为孤寡患病老人、残疾人和军烈属提供服务,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困难。结合“送温暖、献爱心”、“捐资助学”等活动,积极为社会公益事业和需要帮助的人服务,培养学生真诚交往、真心关怀、传递爱心的良好品德。

  2.开展“在家庭孝敬父母”活动。

  提倡未成年人主动分担家务,在父母的指导下买菜、做饭、洗碗、洗衣、叠被、扫地、浇花等,让学生体验父母或长辈的辛劳,培养热爱劳动、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培养自理、自立能力。引导未成年人尊敬父母,组织学生开展“我为长辈做一件事”、“和父母说句贴心话”、“我当一天家”,向父母道一声辛苦、为父母捶捶背洗洗脚、制作一件小礼物送给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等活动,使学生理解父母、感谢父母,培养孝心,学会感恩。

  养成未成年人勤俭节约习惯,教育未成年人不挑吃穿,不乱花钱,不盲目攀比,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开展“在学校尊敬师长”活动。

  推行校园文明礼貌用语。各班可以利用班会宣讲礼貌用语,如“我不给别人添麻烦”、“礼貌和文明是我们共处的金钥匙”、“保持公共环境卫生、珍惜他人劳动成果”、“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等。

  组织学生开展“三礼”即知礼仪、重礼节、懂礼貌活动,倡导同学之间结对互助,通过交流谈心、节日联欢、补习功课、赠送学习用品等形式,互帮互助,互学互爱,养成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德。

  开展“为创建和谐校园做一件实事”活动。通过给学校提一条建议,做一件好事,出一期小报等多种方式,提高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让“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活动进班级、进课堂、进活动,从而使“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在学生中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并转化为道德行为。另外,通过唱好一首道德歌曲,精读一本道德好书,宣讲一个中华道德小故事,举办一次道德专题队会,每个学生完成道德主题手抄报一份,每班出一期道德主题黑板报,确保道德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4.开展“在社会奉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学校要根据广大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组织开展“清洁家园、从我做起”主题实践活动。结合“七个一”的要求(即:找到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培养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养成一个出行习惯),学习宣传礼仪知识,引导未成年人文明出行,文明上网,礼貌待人接物,做“文明小使者”。

  五、几点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

  我校把此项工作作为开学初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来抓,并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切实抓实、抓细,长期坚持下去。

  2.强化组织领导。

  我校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并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召开相应会议进行部署,明确工作任务和时间要求,分阶段,分主次。

  3.营造浓厚氛围。

  我校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墙报、橱窗等宣传阵地,加大对“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的宣传力度,增强做好主题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通过精心策划和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努力使学生做到:在社会讲公德:遵守一切公共秩序,爱护花草树木,保护自然环境,语言文明、行为礼貌,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在校园讲美德:遵守《小学生守则》,不打仗骂人,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刻苦学习,保持节俭,崇尚先进,积极向上。在家庭讲孝道:尊重长辈、孝敬父母、听从教诲,爱护幼小、关爱家人。达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的总要求,把未成年人培养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篇13

  一、活动意义

  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主动服务社区,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改变学习方式,开发学习资源,拓展发展空间。

  二、活动主题

  社会问题我关注,创文明县城我行动。

  三、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

  全校各班级以小组合作或个人独立活动为基本模式。一般由5~10人组成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小组,自己推选组长,自行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年人(如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为指导老师。研究过程中,活动小组成员有分有合,随时联系,相互协作。

  具体过程参考如下:

  1、编组、选题或创题;2、聘请指导教师;3、制定活动方案;4、小组研究设计具体操作(设计访谈表格、问卷;制定参观、观察、活动计划;准备其他一些活动工具等如:相机);5、实践活动(观察、访谈、问卷等);6、收集、整理、分析活动资料;7、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四、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

  1、参加实践生产活动,农村学生可参加农业生产活动。

  2、参观、访谈、观察(革命遗址、英雄模范人物、杰出人物、现代化建设成果、市政工程、高校名校、工厂……),可以利用网络等手段,对一定的人群进行研究和调查。

  3、社会调研活动。(参考主题如下,也可自创主题,但应符合实际,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可参考性)

  1)、八渡河白色污染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2)、禁塑令实施情况调查研究;

  3)、关于生活用水状况调查研究;

  4)、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

  5)、县城交通安全问题研究;

  6)、市民交通意识及对策;

  7)、城镇道路状况及改进意见;

  8)、“寻访略阳历史,感受古城文明”实践调查;

  9)、略阳县旅游资源状况调查及分析;

  10)、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11)、中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与研究;

  12)、中学生行为习惯的调查与研究;

  13)、学生沉迷网络现状及其分析;

  14)、学生携带手机成因及其分析;

  15)、当今大学生就业发展方向的调查和研究;

  16)、孩子不愿与父母交流成因及其思考;

  17)、“十天”高速给略阳带来的新机遇调查和研究;

  18)、学生安全意识调查及其研究;

  19)、城镇居民紧急情况自护、自救能力的调查和研究;

  20)、我县教育现状分析及其研究;

  21)、我县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面临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22)、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23)、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

  24)、学校间学生交流活动的调查研究;

  25)、城乡教育发展困境问题调查研究;

  26)、青少年犯罪现象及其研究;

  27)、家庭教育与学生素质的关系及其思考;

  28)、自然灾害的预防及其思考;

  29)、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及其思考;

  30)、假期学生学习状况及其思考。

  4、社区服务活动

  社区保洁活动、社区护绿活动、社区综合宣传活动、社区“陋习”纠察活动、社区敬老爱老活动、社区帮困助残活动、社区读书辅导活动、交通服务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社区公益劳动等。

  五、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安排

  1、7月12日各班同学以班级为单位,本着就近原则,5~10人组成一个社会实践活动小组(每班不少于5组),推选出组长,自主选题或创题,(学生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自主活动,独立选题或创题。)聘请1~2名指导教师(学校教师或家长),初步制定《小组或个人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填写《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申报表》,并请在7月13日以前以班级为单位将《小组或个人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申报表》送交团委,此项工作具体由班长负责。

  2、20xx年7月14日~8月25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8月15日,请各班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组长编辑短信简要汇报本组活动开展情况,请注明班级、组长和研究题目。联系人:景刚老师,联系电话:。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将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前期开展情况的通讯报道(500字左右)、活动照片等资料上传到邮箱,(略阳荣程中学团委,第一个汉语拼音字母)此项工作具体由各实践小组组长负责。

  3、20xx年8月31日前各班向团委提交下列社会实践总结材料:(严禁抄袭,如若发现,将取消评比资格,并通报批评)。

  (1)20xx年暑假学生社会综合实践表(一个小组一份);

  (2)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小组一份、鼓励用电子文稿上交、字数不少于1500字,组长负责);

  (3)活动照片(最好是数码照片,注意拍摄在实践目的地的留影照片)、等资料(电子数据上传,以附件形式发送,注明班级和姓名)。

  (4)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以班级为单位书写,班长负责,最好是电子文稿)

  请各班级将上述资料统一上传到邮箱(请用附件的形式上传,并注明班级和组长姓名)。

  4、 20xx年9月初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具体时间待定)

  (1)以年级为单位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2)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3)评选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社会实践优秀论文及优秀指导教师。

  (4)优秀论文汇编成册,并在校园网、团委博客上交流。

  六、注意事项和要求

  1、所有班级务必高度重视,周密安排暑期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注意安全,务求实效。把暑期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作为增长个人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从社会生活中选定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

  3、捕捉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间相互感染、相互促进,更好地发展兴趣,培养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4、合理利用各种资源。网络已成为最大的资源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技术和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

  5、参与社会实践的班级和个人,必须注意自身形象,认真参加活动,为学校和个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6、在组织活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周密安排,设计周到,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外出时必须给家人说明地点、返回时间、参与学生、活动目的等,并保持和家长的密切联系。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篇14

  为切实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精神,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的通知》(柳教基字【20xx】25号)的文件精神,充分发挥“社会大课堂”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特制定“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青少年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发挥学校特色,利用市、县区文化活动场所、人文历史资源、自然资源、教育基地的优势资源,结合我校特色和学校现状,实现社会大课堂的建设目标。坚持以实践资源开发为载体,实践创新为指导,长效发展机制为保证,完善管理方式为手段,逐步构建社会大课堂建设与应用的管理模式。逐步提升资源使用效率,继续抓好相应的课程开发、应用评估、使用管理等工作,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紧密结合,探索社会大课堂实施的模式和特色。

  二、活动目标

  1、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2、激发研究探索科学的欲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服务社会的能力;

  4、形成有学生特色的研究成果,丰富学校校本课程;

  5、力争建立一批学生社会活动基地。

  三、活动时间

  20xx年4月---20xx年12月

  四、活动形式

  各班学生以志愿者服务队、少先队等为单位组成活动小组,要求全员参与,并提倡参加多项活动。

  五、活动内容

  1、社会参观活动。通过参观、访问、考察革命遗址、英雄模范人物、杰出人物、工厂、机关等,深入了解和谐社会建设情况,力所能及地为地方各项建设事业服务。

  2、社会调研活动。①绿色环保宣传;②水质污染情况调查;③白色污染调查研究;④关于生活节能状况调查研究;⑤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⑥小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⑦学生上网吧问题研究等。

  3、社区服务活动。社区保洁活动、社区护绿活动、社区综合宣传活动、社区敬老爱老活动、社区帮困助残活动、社区读书辅导活动、社区公益劳动等。

  4、感恩活动。了解父母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了解自己每年的花费在家庭中所占的比重;了解并清楚记住父母的生日;了解父母近20xx年来为自己学习和生活做出的付出;帮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务并献上一份新年礼物,学会感恩父母。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总结多年来对自己最有帮助的教师,学会感恩教师;回顾你曾收到的关心和帮助,学会感恩周围的人;了解我们的生活变迁,了解社会的发展状况,学会感恩社会。

  5、勤工俭学活动。通过回收废旧物品,变废为宝。

  六、活动要求

  1、就近就便。社会大课堂活动原则上要就近就便,活动小组在学校周边、学生家庭所在的城镇社区范围内开展活动。

  2、在生活中提炼。从社会生活中选定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

  3、在兴趣中选择。捕捉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

  4、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已经成为最大的资源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技术和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

  5、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

  6、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参与社会实践的班级和个人,首先要确保安全,其次注意自身形象,认真参加活动,为学校和个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篇15

  一、活动背景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我的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推动“四下基层”活动在我省广大团组织和青年学生中的深入开展,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和社会观察中,坚定永远跟党走信念,在推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奋发成才,省委宣传部、省委文明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学联决定,今年暑期继续开展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组织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使青年学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知识和智力优势,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在实践中服务人民,了解社会,深入到基层中去,深入到群众中去,从而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进同人群众的感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

  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眼农村教育,体味农民生活,提高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

  活动意义:

  1、大学生活应该丰富多彩,通过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可以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增加学生见闻,提高实践能力;

  2、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课外生活,而且还能开阔视野,激发兴趣,发挥潜能,增强信心,促进学习的提高;

  3、让大家更加领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4、通过这次活动可以以一种新的角度进行交流沟通,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发现人才,引领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可以全面的认识自己,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点,激发自身的潜能,为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心态基础;

  6、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有效地宣传泉州理工学院,提升泉州理工学院的文化魅力

  三、活动主题

  关注三农,校地共建,奉献青春,构建和谐社会

  四、活动口号

  实践激扬青春志,奋斗成就中国梦

  五、活动内容

  20__年全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要坚持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和开展“我的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对“中国梦”的理解认识、确立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的志向为重点,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按照“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组织学生紧紧围绕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干部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服务活动。

  六、活动安排

  进行社会调研、农村社会服务、城市文明督导

  七、活动预期效果

  1、学生社会实践意识提高,更加热爱生活,乐于奉献;

  2、学生团队意识加强;

  4、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地劳动力不足的现象;

  5、当地人民的团结意识加强;

  6、市民的行为更加文明。

  八、活动可行性分析

  1、当今国内形势提供良好大环境。近年来,中央不断提升农村工作在国家整体工作中的地位,大力倡导大学生志愿支持农村建设。因此,从大的方面讲我们此次活动可以说是应政策、适国情、顺民意。

  2、各校全面开放的教学体制提供坚强的后盾。一直以来,各校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都非常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开展,我们这次服务新农村活动对学生的各项素质锻炼都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定会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

  3、与当地的友好关系,营造了不可多得的有利气氛。

  九、活动注意事项

  1、各队员必须遵守作息、请假、安全等相关制度,服从总队长、队长安排,严格遵守纪律,保障自身安全;

  2、各队员必须积极认真的做好自己的工作,不怕苦、不怕累,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

  3、各队员间必须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做到心胸开阔、乐观豁达。队友间不得闹矛盾;

  4、注意谈吐举止,不得随意吐痰、破坏环境,不做有损团队形象的事;

  5、不得破坏当地农作物或公共设施,不得与当地村民发生冲突;

  6、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发现危险因素及时向队长报告。不得擅自离队,做到与团队共同进退;

  7、做事有始有终,不在活动中途放弃,必须在完成本次活动后统一返回;

  8、保证本人是自愿参加本次活动,自愿签订并遵守本协议;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篇16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的精神,充分发挥“社会大课堂”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特制定“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相关工作意见,结合我校特色和学校现状,实现社会大课堂的建设目标。坚持以实践资源开发为载体,实践创新为指导,长效发展机制为保证,完善管理方式为手段,逐步构建社会大课堂建设与应用的管理模式。逐步提升资源使用效率,继续抓好相应的课程开发、应用评估、使用管理等工作,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紧密结合,探索社会大课堂实施的模式和特色。

  二、活动目标

  (1)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2)激发研究探索科学的欲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服务社会的能力;

  (4)形成有学生特色的研究成果,丰富学校校本课程;

  (5)建立一批学生社会活动基地。

  三、活动时间

  20xx年2月---20xx年7月及暑假

  四、活动形式

  各班学生以社团、志愿者服务队、团支部等为单位组成活动小组,要求全员参与,并提倡参加多项活动。各活动小组制定活动计划后上报团总支。

  五、活动内容

  1、社会参观活动。通过参观、访问、考察革命遗址、科技馆、博物馆、英雄模范人物、杰出人物、市政工程、工厂、机关等,深入了解和谐社会建设情况,力所能及地为地方各项建设事业服务。

  2、社会调研活动。(参考主题如下,也可自选主题)①绿色环保宣传;②水质污染情况调查;③白色污染调查研究;④关于生活节能状况调查研究;⑤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查;⑥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⑦公交道路状况及改进意见调查;⑧我市旅游资源状况调查;⑨中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⑩中学生上网吧问题研究等。

  3、社区服务活动。社区保洁活动、社区护绿活动、社区综合宣传活动、社区陋习纠察活动、社区敬老爱老活动、社区帮困助残活动、社区读书辅导活动、交通服务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社区公益劳动等。

  4、感恩活动。了解父母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了解自己每年的花费在家庭中所占的比重;了解并清楚记住父母的生日;了解父母近20xx年来为自己学习和生活做出的付出;帮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务并献上一份新年礼物,学会感恩父母。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盘点多年来对自己最有帮助的教师,学会感恩教师;回顾你曾收到的关心和帮助,学会感恩周围的人;了解我们的生活变迁,了解社会的发展状况,学会感恩社会。

  5、勤工俭学活动。通过回收废旧物品,变废为宝。

  6、学科拓展研究。结合所学的学科内容,进行实验、调查、实践和研究,如: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的实验探究;语文、英语、历史文化研究;数学、地理、政治、艺术、体育、健康等学科的实践研究等。

  六、活动要求

  1、就近就便。社会大课堂活动原则上要就近就便,活动小组在学校周边、学生家庭所在的城镇社区范围内开展活动。团队规模要适中,不开展跨区活动。

  2、在生活中提炼。从社会生活中选定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

  3、在兴趣中选择。捕捉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间相互感染、相互促进,更好地发展兴趣,培养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4、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已经成为最大的资源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技术和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同时要充分利用图书资源,从图书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5、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网络技术、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测量制作、社会宣传、服务、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

  6、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参与社会实践的班级和个人,首先要确保安全,其次注意自身形象,认真参加活动,为学校和个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七、活动总结

  1、撰写研究报告。各活动小组要按照活动计划,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填写社会实践活动表,并形成以活动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报告。报告内容充实、材料丰富、图文并茂。

  2、特色成果展示。暑假开学后,各班把研究性学习报告、照片由团支部汇总后交到学校团总支,总结形成特色研究成果,丰富校本课程,并进行展示。

  3、总结表彰。学校团总支将根据各小组活动方案及开展情况,评出社会大课堂活动优秀成果、先进小组,评选结果记入班级考核和综合素质评价。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篇17

  为使观音桥商圈党工委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得到实效,进一步落实“为民务实清廉”思想基础,按照《江北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意见》(江北委发[20xx]4号)总体部署,结合我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立足我办信访、执法、审批等职能部门工作实际,特制订本方案,具体要求如下:

  一、活动目标

  通过让商圈办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以办事群众的身份,到其他区及区属相关职能部门换位体验他们的办事程序、办事方法和办事态度,站在办事群众的角度上,找办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比自身的工作,进行梳理总结,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办事效率,力争更好的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使工作质量和办事群众满意度有明显的提高。

  二、活动时间

  20xx年3月3日——3月14日

  三、活动对象

  观音桥商圈办执法科、物管科、市政管理监察大队、嘉陵公园管理中心工作人员。

  四、活动内容

  各单位根据工作实际,以“角色换位促提升”为活动主题,着重从“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办事方法、办事程序等方面,换位体验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对比自身工作找不足,制定整改措施,提高工作质量。

  五、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责任到人。各部门、基层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把此项活动作为积累经验、提高素质、改进工作、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确定专人负责,确保活动扎实开展。

  (二)立足实际,注重实效。各部门、基层单位要按照活动计划,认真组织实施,不走形式,务求取得实效。

  (三)总结经验,指导实践。各部门、基层单位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及时总结活动开展情况和好的工作经验做法。

  (四)加强沟通,上下联动。相关部门在正式开展活动时要提前至少一天与活动办工作人员联系,活动办要派专人全程参加,活动完后形成专题简报进行报道。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篇18

  一、活动背景

  道德力量是国家安定、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道德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吸引社区居民等投身道德实践活动,对于提升其思想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当前福州市成为全国文明城市,福州已进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以先进道德理念来巩固人们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二、活动目的

  社区通过开展“道德讲堂”的形式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搭建思想道德建设新平台,把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项目化、实践化,以各种形式广泛普及各种道德理念,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居民文明素质,为巩固福州全国文明城市成果,完善党建和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基础作用,弘扬社会新风,提升文明水平,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营造“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产生积极作用。

  三、活动时间

  每月一次或根据需要每月上半月和下半月各一次

  四、活动地点

  社区会议室、文化活动站及户外场地

  五、活动参与人员

  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居民等

  六、活动内容

  1、道德理论专题学习。组织社区居民等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上级有关领导同志等关于思想道德建设重要理论的文章和重要指示精神,并根据需要随时学习新的道德理论相关知识。

  2、社会公德教育。开展公民道德知识普及,建设以“礼仪”为核心的社会公德建设,积极提倡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等。引导参与人员亲身参与道德实践,创建崇德尚善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3、职业道德建设教育。职业道德作为社会道德的一种特殊形式,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社区将开展主要包括以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热心服务、奉献社会等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

  4、家庭美德建设教育。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建设,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通过“我听、我看、我讲、我议、我选”等方式,有效引导参与人员讲述身边的感人故事,身体力行,自觉成为道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5、个人品德建设教育。通过重视和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和品德建设,推行友善互助、正直宽容、明礼守信、热情诚恳、自强自立,倡导和树立关爱、善待、宽厚和包容的理念。使广大参与人员能将朋友同事的帮助之情、师长的教育之恩、组织的培养之德,转换为对他人、对社会、对环境的关爱之心。在社会交往中宽以待人,为人处事多为他人着想,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6、爱党爱国教育。通过组织学习参与人员了解党的理论知识,了解党的思想、路线,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内容主要包括:八荣八耻教育、国情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联系当前实际,深刻体会党和政府的亲民政策和温暖、革命战争年代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中形成的大庆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以培养参与人员的爱党爱国精神。

  7、“五类”教育。通过宣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五类”教育,弘扬这“五类”人员的事迹,为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为保持全国文明城市形象奠定坚实基础。

  七、活动形式

  通过动员所有资源,向上级部门求助等等,邀请相关人员担任道德讲坛主讲人,在主讲人的带领下,在课堂上围绕以下六点展开:“唱一首歌曲”:每一次开讲前,组织学唱一首道德讲堂主题歌曲;“学一句道德格言”:共同学习一句于本课有关的道德格言;“看一部短片”:围绕主题,组织参与人员观看一部道德建设先进人物事迹的短片;“诵一段经典”:组织参与人员诵读一段中华传统经典语录和道德美文;“讲一个故事”:主讲人结合主题讲述一个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体现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典型事例;“作一番点评”:现场请居民互动,由大家评议身边好人故事,讲述心中感受,品悟道德力量,升华自身境界。在条件允许下,每月组织相应的道德主题实践活动,让道德真正从讲堂走向社会。

  在宣讲内容上,通过创新形式,定期向广大居民公开征集讲堂选题、讲堂方式,及时了解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居民所求,调动居民积极性,不断充实讲堂内容,让讲堂活动形式更丰富、内容更生动、更贴近居民生活,使得讲堂更具吸引力。

  在其他宣传领域,社区将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市民学校、社区led显示屏、社区宣传栏、露天广场等阵地,综合利用网络等现代化手段,采取“道德典型自己讲、居民骨干带头讲、邻里之间互相讲、正反事例分析讲”等形式,形成室内室外、虚实结合的立体化阵地网络,为讲堂实现功能最大化提供源泉,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和文化氛围。在全过程中,将通过采用亲子游戏、分发小礼品等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提高道德讲堂的生命力。

  八、活动要求

  社区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系统化的领导责任体系。社区成立“一把手”负总责的组织机构,成立“道德讲堂”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落实专人负责,确保组织力量到位。参与人员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本次活动在促进文明建设、建设福州全国文明城市形象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要认真学习道德讲堂的内容,积极投入其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