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佳作《雅舍》赏析

梁实秋佳作《雅舍》赏析1

  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火烧过的砖,常常用来做柱子,孤零零的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磷磷,单薄得可怜;但是顶上铺了瓦,四面编了竹篦墙,墙上敷了泥灰,远远的看过去,没有人能说不像是座房子。我现在住的“雅舍”正是这样一座典型的房子,不消说,这房子有砖柱,有竹篦墙,一切特点都应有尽有。

  讲到住房,我的经验不算少,什么“上支下摘”,“前廊后厦”,“一楼一底”,“三上三下”,“亭子间”,“茆草棚”,“玉楼玉宇”和“摩天大厦”,各式各样,我都尝试过。我不论住在那里,只要住得稍久,便对那房子发生感情,非不得已我还舍不得搬。这“雅舍”,我初来时仅求其能蔽风雨,并不敢存奢望,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并不能蔽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纵然不能蔽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

  “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马路约有七八十层的土阶。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再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旁边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粪坑,后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若说地点荒凉,则月明之夕,或风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客来则光爬几十级的土阶,进得屋来仍须上坡,因为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客来无不惊叹,我则久而安之,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觉有大不便处。

  “雅舍”共是六间,我居其二。篦墙不固,门窗不严,故我与邻人彼此均可互通声息。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而来,破我岑寂。入夜则鼠子瞰灯,才一合眼,鼠子便***动,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顺坡而下,或吸灯油而**烛台,或攀援而上帐顶,或在门框桌脚上磨牙,使得人不得安枕,但是对于鼠子,我很惭愧的承认,我“没有法子”。“没有法子”一语是被外国人常常引用着的,以为这话足***人的懒惰隐忍的态度。

  其实我的对付鼠子并不懒惰。窗上糊纸,纸一戳就破;门户关紧,而相鼠有牙,一阵咬便是一个洞洞。试问还有什么法子?洋**住到“雅舍”不也是“没有法子”?比鼠子更骚扰的是蚊子。“雅舍”的蚊风之盛,是我前所未见的。“聚蚊成雷”真有其事!每当黄昏的时候,满屋里磕头碰脑的全是蚊子,又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在别处蚊子早已肃清的时候,在“雅舍”则格外猖獗,来客偶不留心,则两腿伤处累累隆起如玉蜀黍,但是我仍安之,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否住在“雅舍”!

  “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上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顶湿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砉然一声而泥水下注,此刻满室狼藉,抢救无及。此种经验,已数见不鲜。

  “雅舍”之陈设,只当得简朴二字,但洒扫拂拭,不使有纤尘。我非显要,故无博士文凭张挂壁间;我不业理发,故丝织西湖十景以及电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张我四壁。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但是陈设虽简,我却喜欢翻新布置。西人常常讥笑妇人喜欢变更桌椅位置,以为这是妇人天性喜变之一征。诬否且不论,我是喜欢改变的。*旧式家庭,陈设千篇一律,正厅上是一条案,前面一张八仙桌,一边一把靠椅,两旁是两把靠椅夹一只茶几。我以为陈设宜求疏落参差之致,最忌排偶。“雅舍”所有,毫无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笠翁《闲情偶寄》之所论,正合我意。

  “雅舍”非我所有,我仅是房客之一。但思“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本来如寄,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为我所有。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至少睛日“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刘克庄词:“客里似家家似寄。”我此时此刻卜居“雅舍”,“雅舍”即似我家。其实似家似寄,我亦分辨不清。

  长日无俚,写作自遣,随想随写,不拘篇章,冠以“雅舍小品”四字,以示写作所在,且志因缘。


梁实秋佳作《雅舍》赏析扩展阅读


梁实秋佳作《雅舍》赏析(扩展1)

——《雅舍》梁实秋赏析3篇

《雅舍》梁实秋赏析1

  梁实秋(1903~1987),名治华,字实秋,**人,原籍浙江杭县。一生著作甚丰,散文集《雅舍小品》一、二、三集行世,文学批评论文集多种,经近40年的时间**翻译完成莎士比亚全集40卷。他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学者、文学家和翻译家。

  《雅舍》是他的散文集《雅舍小品》的小篇之首。本文写于1938年,当时**战争已经爆发,**当头,大学教授到重庆只能住陋室。明明是陋室,却偏偏称“雅舍”,这表现了作者对战争年代的无奈,对自己生活环境的自我调侃,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天朗乐观的心态和旷达超脱的情怀。

  文章开篇简洁自然,像是闲来之笔,但在读到“砖柱”、“木头架子”、“瓦”、“竹篦墙”、“泥灰”时,我们能从“孤零零”、“瘦骨嶙峋”、“单薄”、“可怜”等词语中体会以作者不满的情绪。即不满却又对它的“好感油然而生”,可见其文风之幽默。由此我们便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评价四川人造房子用“经济”一词,为什么在写到“雅舍”的时候用了引号。

  在作者眼中,“雅舍”各有它的个性和风格。其一、“雅舍”筑在半山腰,前临稻田,后接榛莽,围以竹林、水池等,是一亦俗亦雅之地。由此,作者得出为友之道,“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其二,“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这样的句子用词逼真、细腻,真实地再现了房子的简陋和不方便,字里行间又表现出作者处之泰然的幽默感。堂堂知名教授居此陋室,本已无限辛酸,而他却以旷达超然的胸襟从容视之,以宽缓舒和的语气予以调侃,自具雅人情致,别有况味。其三,和人共一套房,常有“隔壁戏”:“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出来,破我岑寂”。陋室多有不便,但作者却以审美的眼光,从中挖掘出它的许多可人之处,听话听声,言外之意也很有分寸地表现着作者闲适、散淡、不与人争的生活态度。其四,居此“雅舍”,又有鼠、蚊相扰,我们看到作者用了“骚扰”、“猖獗”等词语,这或可理解为作者内心的不满,对生活、对战争的不满,却没有直抒胸臆的愤怒和反抗,所有的语句仍然是对“月夜”、“细雨”的欣赏,对“简朴”之风的追求,对“似我”、“非我”境界的陶醉。其五,尽管条件简朴,但“一事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文中以戏谑的语言说壁间不挂显要的照片,也没有牙医的博士文凭,更不需要张贴电影明星影片等,表明作者对物质需求不存奢望,坚守**的人格,不****,不随意从俗。

  本文语言典雅清朗而又富于幽默感,偶用文言词句,也是信笔而至,娓娓道来,明白流畅,雅俗共赏。

《雅舍》梁实秋赏析2

  梁实秋先生的《雅舍小品》是享誉海峡*的名篇,《雅舍》是这本小品集的代序言。后来《雅舍》一文被收进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的高中《语文读本》第一册。

  梁实秋在*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在以前的文学史上,梁实秋是一个“*文人”,建国以来中学语文教材一直没有梁实秋作品的一席之地。鲁迅先生曾痛批梁实秋的杂文连篇累牍,不一而足。**开放以后,由于*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梁实秋也得到了重新评价。他在文学事业和学术研究上的巨大成就,获得了充分肯定。梁实秋在其漫长的人生历程中,虽然有某些严重偏见,但终究是一位爱国的文人学者、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散文家和翻译家。《雅舍小品》便是他的散文**作,它风行全世界,先后印出300多版,创*现代散文著作发行的最高纪录(参见《才子梁实秋》,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他学贯中西,著作等身,一生给*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译,为民族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雅舍》是作者在1940年写的散文,作于重庆。抗战期间,**迁往重庆。1939年5月,梁实秋随教育部中小学教科书编委会迁至重庆北碚,秋天,他与吴景超夫妇在北碚主湾购置*房一栋,遂命名为“雅舍”。此屋结构系砖柱木架,瓦顶篾壁,有房6间,高低两蹬,梁实秋住一室一厅。他入住以后,来做客的文人很多。梁实秋在雅舍蛰居7年(1939年到1946年),其间翻译、创作了大量作品,《雅舍小品》就是在这里写就的。

  雅舍虽以“雅”为名,实乃是一栋典型的“陋室”,缺点多多。大致有:

  1、结构简陋,

  2、风雨难避,

  3、地点荒凉,

  4、行走不便,

  5、门窗不严(隔墙传声),

  6、鼠子瞰灯(老鼠肆虐),

  7、蚊子猖獗(聚蚊成雷)。

  关于其结构简陋,作者刚刚说它“瘦骨嶙峋”、“单薄得可怜”,便一转:“但是……没有人能说不像是房子。”“像”一座房子,就是说它实际上并不是一座“房子”(连起码的砖墙也没有)。这话说得俏皮,表现了梁实秋从容的文风,也包含了作者对人生各种穷愁况味的感慨。接着写它的“不避风雨”,用了骈偶句式。闻一多的《死水》以美写丑,用的是“反讽”手法,表达的是忧愤的情绪;梁实秋用整饬、雅致的骈句写房屋的破旧、残损,是承认它的“丑”,但肯定它的“个性”,表现了梁先生超脱、豁达的性格。明明是“地点荒凉”,却冠以“若说”,“荒凉”只是别人所说,他未必这么认为;明明屋内地板是个斜坡,连来客也“无不惊叹”,却说“亦不觉有大不便”。写门窗不严,杂音扰人;鼠子瞰灯,破坏严重,都不厌其烦地用排比来铺叙,极言环境之不宁,而最后的结论却是“没有法子”,表现了一种自嘲和无奈。写蚊子骚侵,用了两处夸张,强调蚊子的厉害,结果却是“我仍安之”。作者“以不变而应万变”,对环境的**始终安之若素,不是别有旨趣的人是无法想象的。

  “雅舍”虽然有那么多缺点,但也并非一无好处。从文中看,至少有两大优点:一是地势较高,得月较先,便于欣赏自然美景;二是陈设简朴,易于安排,最能彰显主人个性。物质形态未能尽如人意,作者就从自然界去找快乐,觅情趣。正如李白诗里所说:“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苏轼赋里也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为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种面对困境的释然、达观的态度,比起一碰到逆境就沮丧、颓废,总是要积极得多。***写过一篇《为自己减刑》(收入《霜冷长河》)的短文,说有一个友人因事入狱,刑满**,带出了一部60万字的译稿。作者由此发出感慨:正是这位朋友正确的生活态度,实际上为自己**地减了刑。相反,现实生活中,任何一点小小的拂意,都会成为一个人“心造的**”。

  论梁实秋当时所处的物质环境,与一座“牢狱”没有多大差别,且一住七年,而梁实秋豁达的心胸,实际上也就是为自己“减了刑”。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梁实秋除完成中小学战时教材编写任务外,还创作了《雅舍》等十几篇小品文,翻译了莎士比亚《亨利四世》等多部外国作品。梁实秋的这种对待逆境的从容、*和的心态,在后来物欲横流、浮躁之风盛行的形势下,有可借鉴之处。“我非显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医,故无博士文凭张挂壁间;我不业理发,故丝织西湖十景以及电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张我四壁。”此处排比,看似多余的废话,实则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各色人等自我炫耀之陋习的讥讽,亦有对自我个性的张扬,他有他的生活方式,他的人生趣味,对他人概不艳羡,亦不模仿。

  文章结束语引用刘克庄《玉楼春》中的名句“客里似家家似寄”,是有很深感慨的。“客里”一作“客舍”,“寄”即临时借住。此句是说住在外边的时候多,住在家里的时候反而少。这是国家动荡年代的特征。刘克庄是南宋爱国词人,作者引刘词表达了抗战时期流落重庆时的某种感慨。作者对眼前的现实不会视而不见,只是他的感慨不像其他文人那样直露、激昂,而是表现得委婉、细腻。他在描写“雅舍”“得月较先”这番赏心悦目的情景时,插叙一段遇有暴雨辄满室狼籍的镜头;在谈感受时又写下了这样的句子: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作者深深的感叹,蕴含于字里行间。

  有人说梁实秋将茅舍命名为“雅舍”,是自命清高。这不符合事实。“是大才子自风流。”梁实秋在雅舍居住时表现的高雅的志趣、所从事的学术和文学上的清雅的事业,以及出入于“雅舍”的一批风流儒雅的文人、学者,便使“雅舍”在物质形态上的简陋、破旧、荒凉、坎坷等等,退居次要地位,以至于不在话下了。这种处变不惊、温文尔雅的名士风度,在大力建设****精神文明的现代,不无借鉴价值。


梁实秋佳作《雅舍》赏析(扩展2)

——梁实秋的雅舍赏析 (菁选2篇)

梁实秋的雅舍赏析1

  “雅舍”虽然有那么多缺点,但也并非一无好处。从文中看,至少有两大优点:一是地势较高,得月较先,便于欣赏自然美景;二是陈设简朴,易于安排,最能彰显主人个性。物质形态未能尽如人意,作者就从自然界去找快乐,觅情趣。正如李白诗里所说:“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苏轼赋里也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为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种面对困境的释然、达观的态度,比起一碰到逆境就沮丧、颓废,总是要积极得多。***写过一篇《为自己减刑》(收入《霜冷长河》)的短文,说有一个友人因事入狱,刑满**,带出了一部60万字的译稿。作者由此发出感慨:正是这位朋友正确的生活态度,实际上为自己**地减了刑。相反,现实生活中,任何一点小小的拂意,都会成为一个人“心造的**”。论梁实秋当时所处的物质环境,与一座“牢狱”没有多大差别,且一住七年,而梁实秋豁达的心胸,实际上也就是为自己“减了刑”。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梁实秋除完成中小学战时教材编写任务外,还创作了《雅舍》等十几篇小品文,翻译了莎士比亚《亨利四世》等多部外国作品。梁实秋的这种对待逆境的从容、*和的心态,在后来物欲横流、浮躁之风盛行的形势下,有可借鉴之处。“我非显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医,故无博士文凭张挂壁间;我不业理发,故丝织西湖十景以及电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张我四壁。”此处排比,看似多余的废话,实则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各色人等自我炫耀之陋习的讥讽,亦有对自我个性的张扬,他有他的生活方式,他的人生趣味,对他人概不艳羡,亦不模仿。

  文章结束语引用刘克庄《玉楼春》中的名句“客里似家家似寄”,是有很深感慨的。“客里”一作“客舍”,“寄”即临时借住。此句是说住在外边的时候多,住在家里的时候反而少。这是国家动荡年代的特征。刘克庄是南宋爱国词人,作者引刘词表达了抗战时期流落重庆时的某种感慨。作者对眼前的现实不会视而不见,只是他的感慨不像其他文人那样直露、激昂,而是表现得委婉、细腻。他在描写“雅舍”“得月较先”这番赏心悦目的情景时,插叙一段遇有暴雨辄满室狼籍的镜头;在谈感受时又写下了这样的句子: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作者深深的感叹,蕴含于字里行间。

  有人说梁实秋将茅舍命名为“雅舍”,是自命清高。这不符合事实。“是大才子自风流。”梁实秋在雅舍居住时表现的高雅的志趣、所从事的学术和文学上的清雅的事业,以及出入于“雅舍”的一批风流儒雅的文人、学者,便使“雅舍”在物质形态上的简陋、破旧、荒凉、坎坷等等,退居次要地位,以至于不在话下了。这种处变不惊、温文尔雅的名士风度,在大力建设****精神文明的现代,不无借鉴价值。

梁实秋的雅舍赏析2

  梁实秋先生的《雅舍小品》是享誉海峡*的名篇,《雅舍》是这本小品集的代序言。后来《雅舍》一文被收进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的高中《语文读本》第一册。

  梁实秋在*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在以前的文学史上,梁实秋是一个“*文人”,建国以来中学语文教材一直没有梁实秋作品的一席之地。鲁迅先生曾痛批梁实秋的杂文连篇累牍,不一而足。**开放以后,由于*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梁实秋也得到了重新评价。他在文学事业和学术研究上的巨大成就,获得了充分肯定。梁实秋在其漫长的人生历程中,虽然有某些严重偏见,但终究是一位爱国的文人学者、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散文家和翻译家。《雅舍小品》便是他的散文**作,它风行全世界,先后印出300多版,创*现代散文著作发行的最高纪录(参见《才子梁实秋》,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他学贯中西,著作等身,一生给*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译,为民族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雅舍》是作者在1940年写的散文,作于重庆。抗战期间,*迁往重庆。1939年5月,梁实秋随教育部中小学教科书编委会迁至重庆北碚,秋天,他与吴景超夫妇在北碚主湾购置*房一栋,遂命名为“雅舍”。此屋结构系砖柱木架,瓦顶篾壁,有房6间,高低两蹬,梁实秋住一室一厅。他入住以后,来做客的文人很多。梁实秋在雅舍蛰居7年(1939年到1946年),其间翻译、创作了大量作品,《雅舍小品》就是在这里写就的。

  雅舍虽以“雅”为名,实乃是一栋典型的“陋室”,缺点多多。大致有:1、结构简陋,2、风雨难避,3、地点荒凉,4、行走不便,5、门窗不严(隔墙传声),6、鼠子瞰灯(老鼠肆虐),7、蚊子猖獗(聚蚊成雷)。关于其结构简陋,作者刚刚说它“瘦骨嶙峋”、“单薄得可怜”,便一转:“但是……没有人能说不像是房子。”“像”一座房子,就是说它实际上并不是一座“房子”(连起码的砖墙也没有)。这话说得俏皮,表现了梁实秋从容的文风,也包含了作者对人生各种穷愁况味的感慨。接着写它的“不避风雨”,用了骈偶句式。闻一多的《死水》以美写丑,用的是“反讽”手法,表达的是忧愤的情绪;梁实秋用整饬、雅致的骈句写房屋的破旧、残损,是承认它的“丑”,但肯定它的“个性”,表现了梁先生超脱、豁达的性格。明明是“地点荒凉”,却冠以“若说”,“荒凉”只是别人所说,他未必这么认为;明明屋内地板是个斜坡,连来客也“无不惊叹”,却说“亦不觉有大不便”。写门窗不严,杂音扰人;鼠子瞰灯,破坏严重,都不厌其烦地用排比来铺叙,极言环境之不宁,而最后的结论却是“没有法子”,表现了一种自嘲和无奈。写蚊子骚侵,用了两处夸张,强调蚊子的厉害,结果却是“我仍安之”。作者“以不变而应万变”,对环境的**始终安之若素,不是别有旨趣的人是无法想象的。

  “雅舍”虽然有那么多缺点,但也并非一无好处。从文中看,至少有两大优点:一是地势较高,得月较先,便于欣赏自然美景;二是陈设简朴,易于安排,最能彰显主人个性。物质形态未能尽如人意,作者就从自然界去找快乐,觅情趣。正如李白诗里所说:“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苏轼赋里也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为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种面对困境的'释然、达观的态度,比起一碰到逆境就沮丧、颓废,总是要积极得多。***写过一篇《为自己减刑》(收入《霜冷长河》)的短文,说有一个友人因事入狱,刑满**,带出了一部60万字的译稿。作者由此发出感慨:正是这位朋友正确的生活态度,实际上为自己**地减了刑。相反,现实生活中,任何一点小小的拂意,都会成为一个人“心造的**”。论梁实秋当时所处的物质环境,与一座“牢狱”没有多大差别,且一住七年,而梁实秋豁达的心胸,实际上也就是为自己“减了刑”。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梁实秋除完成中小学战时教材编写任务外,还创作了《雅舍》等十几篇小品文,翻译了莎士比亚《亨利四世》等多部外国作品。梁实秋的这种对待逆境的从容、*和的心态,在后来物欲横流、浮躁之风盛行的形势下,有可借鉴之处。“我非显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医,故无博士文凭张挂壁间;我不业理发,故丝织西湖十景以及电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张我四壁。”此处排比,看似多余的废话,实则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各色人等自我炫耀之陋习的讥讽,亦有对自我个性的张扬,他有他的生活方式,他的人生趣味,对他人概不艳羡,亦不模仿。

  文章结束语引用刘克庄《玉楼春》中的名句“客里似家家似寄”,是有很深感慨的。“客里”一作“客舍”,“寄”即临时借住。此句是说住在外边的时候多,住在家里的时候反而少。这是国家动荡年代的特征。刘克庄是南宋爱国词人,作者引刘词表达了抗战时期流落重庆时的某种感慨。作者对眼前的现实不会视而不见,只是他的感慨不像其他文人那样直露、激昂,而是表现得委婉、细腻。他在描写“雅舍”“得月较先”这番赏心悦目的情景时,插叙一段遇有暴雨辄满室狼籍的镜头;在谈感受时又写下了这样的句子: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作者深深的感叹,蕴含于字里行间。

  有人说梁实秋将茅舍命名为“雅舍”,是自命清高。这不符合事实。“是大才子自风流。”梁实秋在雅舍居住时表现的高雅的志趣、所从事的学术和文学上的清雅的事业,以及出入于“雅舍”的一批风流儒雅的文人、学者,便使“雅舍”在物质形态上的简陋、破旧、荒凉、坎坷等等,退居次要地位,以至于不在话下了。这种处变不惊、温文尔雅的名士风度,在大力建设****精神文明的现代,不无借鉴价值。

  该文语言上的特色十分鲜明,非常值得赏析、发挥。概括起来,有四大特点:

  (一)骈散相间。作者喜用排偶,对偶、排比句式,几乎每段都有,或铺叙,或描写,异彩纷呈。这些排偶句显示了很强的文学功力,语言老到,文采斐然。作者又善于将整句与散句配合使用,奇偶互见,骈散相宜,行文活泼,舒卷自如,恰如行云流水,姿态横生。

  (二)雅俗共存。梁文的主流词汇是典雅的书面词藻,梁先生深厚的古文修养,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而从全篇来看,精致、雅驯的书面语又与浅近、活泼的口语相辅相成。如第三段写各种声音破壁而来,用了两组词语,一组典雅,一组浅俗,却颠倒不得。文人吟咏诗章是风雅的事,作者连用几个措辞考究的四字格;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不登大雅之堂”的声音,则用口语罗列,使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状。文中许多句子书卷气甚浓,近乎文言;有的句子则又是十足大白话。

  (三)引用自如。中外资料,信手拈来,内容贴近,形式多样。如引“聚蚊成雷”,就是一种成语的活用,有人称之为成语的“返祖”。“聚蚊成雷”通用义相当于“人言可畏”,而文中用的是字面义。“相鼠有牙”亦可作如是观。此句出自《诗经·鄘风》,原句为“相鼠有牙(一作齿),人而无止(通耻)”,表达的是对丧尽廉耻之人的诅咒,这里也用字面义。引李渔的《闲情偶寄》,只引其题,不征其句,有意雪藏,留有余地;引李白的文、刘克庄的词,则引其句,不述其题,非止惜墨如金,也是对读者的充分信任。两处引述外国人的**,只引大意,未见原文。总之,引用灵活,材料丰赡,不但帮助了文章的表情达意,而且增添了作品的文化含量,显示了学者型作家的饱学多识。

  (四)幽默丛生。幽默诙谐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或修辞方式,而是渗透于全篇的语言特色。比如写雅舍单薄简陋,不避风雨,本来是生活中并不“雅观”的困境,却用上一组雅正的骈句来描绘,出人意表。雅舍的名字上“典雅”,文中又“水池、粪坑”一应俱全,“酣声、喷嚏”罗列无遗。这类充满人间烟火味的的近乎粗俗的事物,又用上一个十分雅致的文句来收束——“荡漾而来,破我沉寂”。又如引用外国人对国人“懒惰”的讥评后,作者正儿八经地起而争辩,最后还加上一句:“洋**住到‘雅舍’来,不也是‘没有法子’?”近乎反唇相稽,更像日常生活中的争辩:不然你来试试?“蚊风之盛”有谐音的效果,“最忌排偶”庄词谐用,都有新颖幽默的雅趣。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雅舍》一文在内容与形式上取得了**的**,集中体现了一个“雅”字,即在思想感情上的高雅的志趣和恢弘的雅量,在语言风格上的典雅的文气和蕴藉的辞采,是“文质彬彬”的典范。


梁实秋佳作《雅舍》赏析(扩展3)

——梁实秋 雅舍

梁实秋 雅舍1

  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火烧过的砖,常常用来做柱子,孤零零的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嶙,单薄得可怜;但是顶上铺了瓦,四面编了竹篦墙,墙上敷了泥灰,远远的看过去,没有人能说不像是座房子。我现在住的“雅舍”正是这样一座典型的房子。不消说,这房子有砖柱,有竹篦墙,一切特点都应有尽有。

  讲到住房,我的经验不算少,什么“上支下摘”,“前廊后厦”,“一楼一底”,“三上三下”,“亭子间”,“茅草棚”,“琼楼玉宇”和“摩天大厦”各式各样,我都尝试过。我不论住在哪里,只要住得稍久,对那房子便发生感情,非不得已我还舍不得搬。这“雅舍”,我初来时仅求其能蔽风雨,并不敢存奢望,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是并不能蔽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纵然不能蔽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

  “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马路约有七八十层的土阶。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再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旁边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粪坑,后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若说地点荒凉,则月明之夕,或风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客来则先爬几十级的土阶,进得屋来仍须上坡,因为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客来无不惊叹,我则久而安之,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觉有大不便处。

  “雅舍”共是六间,我居其二。篦墙不固,门窗不严,故我与邻人彼此均可互通声息。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而来,破我岑寂。入夜则鼠子瞰灯,才一合眼,鼠子便***动,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顺坡而下,或吸灯油而**烛台,或攀援而上帐顶,或在门框棹脚上磨牙,使得人不得安枕。但是对于鼠子,我很惭愧的承认,我“没有法子”。“没有法子”一语是被外国人常常引用着的,以为这话最足***人的懒惰隐忍的态度。其实我的对付鼠子并不懒惰。窗上糊纸,纸一戳就破;门户关紧,而相鼠有牙,一阵咬便是一个洞洞。试问还有什么法子?洋**住到“雅舍”里,不也是“没有法子”?比鼠子更骚扰的是蚊子。“雅舍”的蚊虱之盛,是我前所未见的。“聚蚊成雷”真有其事!每当黄昏时候,满屋里磕头碰脑的全是蚊子,又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在别处蚊子早已肃清的时候,在“雅舍”则格外猖獗,来客偶不留心,则两腿伤处累累隆起如玉蜀黍,但是我仍安之。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住在“雅舍”!

  “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顶湿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素然一声而泥水下注,此刻满室狼藉,抢救无及。此种经验,已数见不鲜。“雅舍”之陈设,只当得简朴二字,但洒扫拂拭,不使有纤尘。我非显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医,故无博士文凭张挂壁间;我不业理发,故丝织西湖十景以及电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张我四壁。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但是陈设虽简,我却喜欢翻新布置。西人常常讥笑妇人喜欢变更桌椅位置,以为这是妇人天性喜变之一征。诬否且不论,我是喜欢改变的。*旧式家庭,陈设千篇一律,正厅上是一条案,前面一张八仙桌,一旁一把靠椅,两旁是两把靠椅夹一只茶几。我以为陈设宜求疏落参差之致,最忌排偶。“雅舍”所有,毫无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笠翁《闲情偶寄》之所论,正合我意。

  “雅舍”非我所有,我仅是房客之一。但思“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本来如寄,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为我所有。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至少此一日“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刘克庄词:“客里似家家似寄。”我此时此刻卜居“雅舍”,“雅舍”即似我家。其实似家似寄,我亦分辨不清。

  长日无俚,写作自遣,随想随写,不拘篇章,冠以“雅舍小品”四字,以示写作所在,且志因缘。


梁实秋佳作《雅舍》赏析(扩展4)

——《雅舍谈吃》读书笔记5篇

《雅舍谈吃》读书笔记1

  第一次见到这本书,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雅舍谈吃》,是多么新颖的书名啊!我读过有关天文历法的书,也读过中外名著,都从未读过有关写”吃”这个话题的书。于是,带着满满的激动,我开始捧书阅读。

  书还是崭新的,纸页雪白。一走进梁实秋的散文中,我便被”吃”文化所吸引了。”民以食为天”,不错的,梁实秋先生却把这种理念体现了出来。这也是文学大师梁实秋唯一的美食散文集,从生活中对**淡淡的”吃”谈起,谈出一种新的境界,令人深感那滋味的美好。在那些令人垂涎的美食中,字里行间更是一种对故土浓浓的思念之情。

  “馋”,则着重在食物的质,最需要满足的是品味。“馋”,基于生理要求,也可以发展成为近于艺术的趣味。沉浸在梁实秋的文笔下,更让我看见美食,看见感情,看见生命。全书浅显而隽永,并没有很多华丽的文笔,但读者在文字中感受到令人垂涎欲滴的各种各地美食。

  不禁的,我也回想起儿时所吃过的美食。从书中更回忆起那令我难忘的各地美食。似又铺开在我面前,令我唇齿留香。书中虽大多只是普通的老**美味,却更是进入了高雅脱俗的境界。

  睡前读上一小段《雅舍谈吃》,回忆的那美食的色、味、香入睡,心中不禁暖暖的,甜甜的。远去的喊喝声,十里飘香的美味,早已幻化成丝丝清风,悄然入梦。张爱玲曾说过,”带着记忆和乡愁的香,是吃的精华。”我觉得这也是《雅舍谈吃》的字里行间的妙中之最。作者对似水年华的追溯,与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正是这本书的动人之处。

  懂得生活的人,才懂得那食之味。

《雅舍谈吃》读书笔记2

  《雅舍谈吃》作者梁实秋,一代散文大师,他自嘲嘴馋,一生中写下无数谈吃的文章,这些文章带有浓浓的故土情怀,是名家谈吃中的经典作品。作为吃货一枚的我,肯定是不会错过这些精致美味的。便是购得一款细细品味研读——这细致描写的字里行间,大师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舌尖上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和记忆的味道。

  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序言、集内文、集外文、结束。

  其中集内文共五十七个篇章,大都以菜品名称为标题:火腿、醋溜鱼、烤羊肉、烧鸭……都是大伙儿*日里常见且又耳熟能详的各式菜品。

  方才读上第一篇,便被文中详实的描写给吸引住了,勾起了吃货的馋虫,口舌生津,咂舌欲吃——“色白而腴,味脆且鲜”,仅仅就此八个字,将西施舌具象地呈现在我们读者的眼前。我看到的是一份白嫩丰腴、喷香绵长的色香味形俱佳的神品。文中还引经据典告知读者们该菜品原料的品类,产地,并附上清诗一首颂咏食材的好味道。

  大师的作品读起来很亲切,字间里都散发出鲜美诱人的气息。大师的作品也特别的接地气,从食材的选择、烹饪的技法、品尝后的口感一应俱全、面面俱到。如狮子头的那一章节,看过之后,我立即按照大师文中所述,购得食材,谨按步骤,一一制作,果然成就一道好菜品,并获得了家人们的赞许,也令我得瑟了好些天。真是书中自有美食来。

  《雅舍谈吃》堪称民间美食大全,文中小吃大菜各式各样,五花八门无所不谈,充分展现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真谛!大师的文字运用精致精美,每每读之画面感极为强烈,看了让人谗言欲滴,遇**较为简单的操作方法,我便是觅得食材,照文中提示捣拾一番,也是别有趣味,成功者居多,使人特别地有成就感,好似在大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一份美业。

  大师告诉我们,吃,要馋着吃,才是最好的!饭吃八分饱,有胃口的吃,才是最好的。大师与寻常的吃货不同,他比寻常吃货更高一级,寻常吃货是大快朵颐,风卷残云;而他却是慢慢地吃,优雅地吃。他品的不仅仅是食物本身,他还吃出了食物的好地方、好故事。又如火腿一章中就引出了火腿的历史根源,《东阳县志》云:“熏蹄,俗谓火腿,其实烟熏,非火也……”以其县志告知读者哪为原产地,其制作工艺等等,如是。

  大师的文字生动而又颇具情趣。美妙的吃食总是离不开人,在豆汁儿那一篇文章中,大师的描述使人穿越文字,重回北*城:“卖力气的苦哈哈,一脸的渍泥儿,坐小板凳儿,围着豆汁儿挑子,啃豆腐丝儿卷大饼,喝豆汁儿就咸菜儿,固然是自得其乐。”一幅生动的吃食物场景就在那“坐”、“围”、“啃”、“喝”中活跃起来,犹如置身其中,忍不住也叫上一碗豆汁儿吮吸起来。

  读罢此书,只会惊叹于大师的通古博今,学贯中西,虽为谈吃食之文,却向读者传递了许多古今中外的草根生活和文化传承,无论是名酒茶楼,还是农家小菜,零食小贩,无不娓娓而谈,无贵无贱,无偏无颇,各有千秋。看似讲吃的,实则是讲文化、历史、渊源还有传承。

  《雅舍谈吃》一本好书,一本谈吃的好书,一本高级的谈吃的好书,一本有深度的高级的谈吃的好书!

《雅舍谈吃》读书笔记3

  张爱玲在散文《谈吃与画饼充饥》里说:“报刊上谈吃的文字很多,也从来不嫌多。*人好吃,我觉得是值得骄傲的,因为是一种最基本的生活艺术。”作为一个饮食大国,有多少国人拜倒在了美食的“衣裙”下?文人墨客更是甘之如饴。

  《雅舍谈吃》是梁实秋先生一生在饮食文化方面才华的集中展示,作者梁实秋只是站在文人的视野,回忆在老**大街小巷里吃过的的各种小吃。文章从生活中最*凡的“吃”谈起,以食材为题,用字浅显而隽永。

  梁实秋先生是公认的华语世界中的一代文化宗师之一,他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流播海内外,被人们赞为经典。梁实秋在抗战爆发后辗转来到重庆北碚,在村子里租了一间小房子,苦中做乐,称其为雅舍,于是以雅舍为专题开始写作。雅舍即成为一种体裁。其中“雅舍小品”更是他的**作,先后印行了三百多版。

  看完《雅舍谈吃》,让我在对美食垂涎之外,更多的是感慨。该书并不是美食家的食谱,梁实秋没有像美食家如数家珍般道出各种美味的菜肴,随便从中挑出一篇文章,基本上梁实秋先生对那一美味的起源来历,历史典故,相关诗词,原产地,以及哪里哪里的最正宗不过,哪里哪里最有特色不过,味道如何如何……都说得头头是道。梁实秋笔下的很多食材并不都是珍贵的,更多的是充满了烟火气息的*民食物,他也很少正面讲述食物的味道,却让人感受得到那滋味的美好。这份美好并不只是美食带来的,而是作者在食材中弥漫着深沉的情感。一提到鱼丸,梁实秋便会忆起喷香喷香的故乡鱼丸,“......幼时这一幕闹剧印象太深,一提到鱼丸就回忆起来了”这些都使他齿颊留香,空余旧事萦绕心头;想起北*的烤羊肉就馋涎欲滴,怀想不已。

  由此看来,梁实秋并不是就吃谈吃,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文中的各种吃食不过是梁实秋寄托思乡之情的载体而已。他不直接怀乡,字里行间却流露出浓浓的乡愁与故国人情。在这本书中,不仅让人看见美食,看见感情,也看见生命。

  我在舌尖上品味梁实秋,品出的不光是美食,亦是人生各种说不尽的愁滋味。

《雅舍谈吃》读书笔记4

  《雅舍谈吃》是梁先生的一本有关饮食文化的散文集子,在这本书中,梁先生就各种菜谱、饮食文化等进行了非常独到的分析。读来,一方面,阅读这些介绍性的文章,梁先生对于诱人食物的描述,令人生津,馋涎欲滴;另一方面,也可见梁先生的生活态度和人生体味,可见匠心。

  也许,一国的吃,深刻地体现了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但是,吃者,总是口腹之欲;欲者,几乎在所有的文化中,都有“节制”之必要。所以,“格尽人欲”似乎让对于美味的追求变得不那么上得了台面。但是,也许,人欲本身就是人之为人的组成部分吧?在梁先生看来,“如果天理不包括美味的'要求在内,上天生人,在舌头上为什么要生那么多的味蕾?”对于严肃的人而言,这话可能漏洞颇多,玩儿的是小蚊子伎俩;但是,对于饕餮之徒而言,这话,俨然可以成为饕餮客的**了!

  虽说梁先生的文章,确实将很多笔墨耗费在了食物之上,比如西施舌、烤羊肉、狮子头之谓,但是,正如梁先生所言,“偶因怀乡,谈美味以寄兴”。对于出生于北*的梁先生,对于北*的小吃珍馐都如数家珍。小吃如豆汁儿、酸梅汤、糖葫芦,且“实在想念”,而对于所谓“大八件”“小八件”嗤之以鼻,对于鄙夷**小吃的我辈而言,发现也找到了“权威论断”。

  说是“怀乡”,更多的可能仍是思人。谈到狮子头,心中所思,是客死异乡的萧毅武先生;谈及“冬笋炒**”,那是“无上妙品”,但必须是“妈妈亲自掌勺”;而真道及那些吃食,尤论及父母爱吃之物什,未及供养仍是梁先生之哀伤。

  同时,梁先生也在缅怀一个时代。例如东兴楼,日寇盘踞之后,一代名馆,后“名存实亡,不复当年手艺”。致美楼、厚德福、便宜坊……那些曾经的手艺,“全在掌勺的存乎一心”,有如“庖丁解牛,不仅是艺,而近于道”了。想想梁先生所谓名坊名斋,手艺不再,却也值得感伤。

  食以寄兴,也是梁先生的智慧。论及窝头,梁先生有着士人之情怀,仍在追问“那些啃窝头的人,是否还在啃窝头,抑或窝头都没得啃”;论及炸活鱼之野蛮行径,梁先生直呼其未开化,“炸活鱼者,小人哉”;论及吃大菜,梁先生对崇洋媚外之行进行了讥讽,“不管我们这一辈子吃多少回大菜,头发不会变黄,眼珠儿也不会变绿”;以萝卜汤启示行文之道,“少说废话,便是秘诀,汤里少加萝卜少加水!”

  或许,口腹之欲的“欲”,皆“人欲”也,本也无高下之分。讲究者,山珍海味仍无处下箸;困苦者,锅盔加上冻豆腐粉丝熬白菜,吃得稀哩呼噜,也可见其快乐。终是讲究充分享受,或细嚼慢咽,或风卷残云,“怡然自得”,才是乐事!

  想到曾经看过的一个故事,一先生,即便吃糠咽菜,也要搬桌弄椅,正襟危坐。别人诧异,何必如此劳神?先生道:“毕竟是个人嘛!”可见,吃者,本是人生态度的一种重要体现!精者,可品饮食之艺术;粗者,也可得饮食之乐趣。阅读梁先生的最后一本书居然是馋涎欲滴,不知对先生是敬还是不敬?但遗憾的是,居**五年,先生所述几乎都没有尝过,真是憾事!

《雅舍谈吃》读书笔记5

  《雅舍谈吃》作者梁实秋,一代散文大师,他自嘲嘴馋,一生中写下无数谈吃的文章,这些文章带有浓浓的故土情怀,是名家谈吃中的经典作品。作为吃货一枚的我,肯定是不会错过这些精致美味的。便是购得一款细细品味研读——这细致描写的字里行间,大师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舌尖上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和记忆的味道。

  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序言、集内文、集外文、结束。

  其中集内文共五十七个篇章,大都以菜品名称为标题:火腿、醋溜鱼、烤羊肉、烧鸭……都是大伙儿*日里常见且又耳熟能详的各式菜品。

  方才读上第一篇,便被文中详实的描写给吸引住了,勾起了吃货的馋虫,口舌生津,咂舌欲吃——“色白而腴,味脆且鲜”,仅仅就此八个字,将西施舌具象地呈现在我们读者的眼前。我看到的是一份白嫩丰腴、喷香绵长的色香味形俱佳的神品。文中还引经据典告知读者们该菜品原料的品类,产地,并附上清诗一首颂咏食材的好味道。

  大师的作品读起来很亲切,字间里都散发出鲜美诱人的气息。大师的作品也特别的接地气,从食材的选择、烹饪的技法、品尝后的口感一应俱全、面面俱到。如狮子头的那一章节,看过之后,我立即按照大师文中所述,购得食材,谨按步骤,一一制作,果然成就一道好菜品,并获得了家人们的赞许,也令我得瑟了好些天。真是书中自有美食来。

  《雅舍谈吃》堪称民间美食大全,文中小吃大菜各式各样,五花八门无所不谈,充分展现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真谛!大师的文字运用精致精美,每每读之画面感极为强烈,看了让人谗言欲滴,遇**较为简单的操作方法,我便是觅得食材,照文中提示捣拾一番,也是别有趣味,成功者居多,使人特别地有成就感,好似在大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一份美业。

  大师告诉我们,吃,要馋着吃,才是最好的'!饭吃八分饱,有胃口的吃,才是最好的。大师与寻常的吃货不同,他比寻常吃货更高一级,寻常吃货是大快朵颐,风卷残云;而他却是慢慢地吃,优雅地吃。他品的不仅仅是食物本身,他还吃出了食物的好地方、好故事。又如火腿一章中就引出了火腿的历史根源,《东阳县志》云:“熏蹄,俗谓火腿,其实烟熏,非火也……”以其县志告知读者哪为原产地,其制作工艺等等,如是。

  大师的文字生动而又颇具情趣。美妙的吃食总是离不开人,在豆汁儿那一篇文章中,大师的描述使人穿越文字,重回北*城:“卖力气的苦哈哈,一脸的渍泥儿,坐小板凳儿,围着豆汁儿挑子,啃豆腐丝儿卷大饼,喝豆汁儿就咸菜儿,固然是自得其乐。”一幅生动的吃食物场景就在那“坐”、“围”、“啃”、“喝”中活跃起来,犹如置身其中,忍不住也叫上一碗豆汁儿吮吸起来。

  读罢此书,只会惊叹于大师的通古博今,学贯中西,虽为谈吃食之文,却向读者传递了许多古今中外的草根生活和文化传承,无论是名酒茶楼,还是农家小菜,零食小贩,无不娓娓而谈,无贵无贱,无偏无颇,各有千秋。看似讲吃的,实则是讲文化、历史、渊源还有传承。

  《雅舍谈吃》一本好书,一本谈吃的好书,一本高级的谈吃的好书,一本有深度的高级的谈吃的好书!


梁实秋佳作《雅舍》赏析(扩展5)

——写中秋节的佳作赏析3篇

写中秋节的佳作赏析1

  今天是中秋节,一个*的传统节日。我父亲从小就告诉我,农历八月十五是一个传统的中秋节。那天的月亮比其他任何一天都更圆更亮。那天晚上,人们会像明月一样仰望天空,希望家庭团聚与和*。传说在中秋节,如果你仔细看月亮,如果你发现月亮上有黑色的影子,那一定是广寒宫里的嫦娥、吴刚、玉兔和桂花树!

  这个时候,我们家也开始赏月吃月饼了!我们全家人围坐在准备好的桌子旁,一起看美丽的月光。当我看到我妈妈带来的月饼时,我并不想赏月。因为啊,我早就瞄准了那盒月饼。我看见妈妈把月饼分成几块,然后每个人都开心地吃了月饼。当然,我也不甘示弱,迅速拿起一块蛋黄心月饼,津津有味地吃着吃饱喝足后,我看着远处的月亮……俗话说,“十五日月亮又圆又圆”。今天的月亮确实非常圆但是我们家的月亮不圆,因为我叔叔今年没有回家过节。这时,我不禁感到有点难过,此时‘人有喜怒哀乐,月有沉浮,此事难以完成’”这句话生动地描述了我现在的心情我想知道我叔叔现在是否也在看月亮,想着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人?我的叔叔总是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立刻进入了一个幻想……我站在阳台上赏月。我看见明亮的月光笼罩着大地。偶尔在她身旁会有遮遮掩掩的云彩,就像月亮笼上的一层面纱,使月亮更加朦胧和神秘。金色的月光洒在我身上,到处都是,温暖着我的心……

写中秋节的佳作赏析2

  有着优良传统美德的家乡,节日甚是颇多。纯朴、勤劳、厚道的彝乡人过节特色各异,渊源流长,连我这乳嗅未干的孩子也会随不同节日而沉浸在节日气氛中。但是,对我来说,我最喜欢过“家乡的中秋节”。

  中秋节,不像春节那样隆重、热烈和欢歌笑语;相反,它更显清静、优雅、色彩浓郁。从我能记住一点小事起,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每年都过,只不过过法简单。爸爸、妈妈提前几天或是中秋节当天早晨,买上一些板栗、核桃、花生和像月儿一样的各式月饼。如果过得好一点,买上一只鸡、一点红酒,摆上一小桌,一家人团团圆圆吃上一顿。到了晚上八九点月亮出来时,一家人就在月亮下草地上摆上一张桌子,放上蒸熟的板栗、核桃、花生、月饼,偶尔和亲朋好友一起,一边吃东西,一边赏月,真是其乐融融,不亦乐乎!这时候,长辈们还大人哄小孩,不知他们从哪儿听来谎言,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晚上,只要认真看月亮,在月亮里能看到一棵“桫椤树,*就坐在树下面”。

  好奇的我两三年来,每个中秋节晚上都在仔细、认真观看,看花了眼睛,也从未看到过他们所说的景象,恐怕我完全被忽悠了。中秋节,一个传统而*常的节日,它是一个“团圆、光明、幸福”的节日。我爱这一个佳节,我更爱这一句诗:“月到中秋分外明”,愿我们的学习、生活也一样。

写中秋节的佳作赏析3

  今天是中秋节,正好也赶上***,所以街上特别热闹。我们随时能看见提着礼物走亲访友的人们,商铺门前高高飘扬的*,也在闪你的眼,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

  我们小区里的桂花开了。傍晚时分,循着沁人心脾的花香走去,我们看见桂花树枝叶茂密,油亮的绿叶丛中露出淡黄色或奶白色的桂花。它们这儿一串,那儿一簇,星星点点,犹如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还像顽皮淘气***的孩子。我不禁想起书上说的“桂花雨”,于是就让妈妈摇桂花树,这样我和妹妹也能淋一次“桂花雨”啦!一片片黄黄的、小小的花瓣,带着淡淡的香味,轻轻地落在我们的头发上、脸上、身上……我们在“桂花雨”中笑着、打着、闹着……那份久违的轻松、快乐,伴着丝丝桂花香在空气中久久弥漫。

  不知不觉到了吃晚饭的时间,却没有看见月亮姐姐的影子,我不免有些失落。难道她去参加晚宴了?或是喝多了酒?还是到别处游玩了?不过,奶奶做的一大桌子菜很快就让我们精神起来了。是啊,有什么能比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更让人兴奋呢?爷爷和爸爸一边喝酒一边聊着最新的疫情数据,妈妈忙着照顾妹妹,奶奶和我一边吃月饼一边看中秋晚会……此时此刻,我深深地体味到“团圆”的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今天虽然天公不作美,我们没能在月下赏花,但经历了“*战争”的我们,心中的月亮却格外明亮!


梁实秋佳作《雅舍》赏析(扩展6)

——《雅舍小品》的读后感3篇

《雅舍小品》的读后感1

  读完了梁实秋的《雅舍小品》中的《写字》一篇后,我受益匪浅,感受深刻。

  从古至今,需要写字的地方特别多,字的用处也特别大。所以,写字一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在*古代,毛笔是十分通用的'一种书写工具,所以也就形成了一种独具一格的书写艺术——软笔书法。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已经很少能见到毛笔的身影了。正如这篇文章所说:“自来水笔代替了传统的毛笔,写字一道,渐渐地要变成‘国粹’了。”

  仔细一想,文章说的没错,随着社会节奏地加快,毛笔已经慢慢的淡出了历史的舞台。可是,毛笔虽然无法跟上社会发展,但它毕竟是**民族五千年历史与智慧的结晶啊!我们不能失去这么一份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相对钢笔、水笔等等,毛笔有更多的书写艺术,也有许许多多的形体。可以说,毛笔是我国书法的化身。

  如今,更多的人丢下毛笔去用水笔。从中,我们等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雅舍小品》的读后感2

  首先感谢张思东学长对我文学上的**,赠予我大量书籍供我阅读以提高写作水*,此《雅舍小品》即为其一,当然,张思东学长作为一名****,我们的关系也是极好的。

  初捧此书,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这本不厚的小集子的。

  不得不提的是这本书的写作背景,1946年,因为战乱,梁实秋先生入蜀,居住在今天重庆北碚一栋筑在山坡上的房子。烽火连天,人心未定,实秋不写“与抗战有关的”,用笔名给当时的某报写专栏。至于为何命名“雅舍小品”,其实并非文人自拔雅兴,强冠雅名,实则是当时那栋房子的女主人名字有雅字,为了方便邮差,便命名雅舍。

  读此书作品,谈不上宏大的行文逻辑,但却清新自然,内容涉及的题材都是*凡不过,普通人不大注意的生活琐碎,正如梁先生在《雅舍》一文所写:长日无俚,写作自遣,随想随写,不拘篇章。但在作者的笔下却别有趣味,令人读後有深得我心之感,可见作者独有的智慧和过人的洞察力。梁先生成长于**,也去过西洋。国人的劣习看多了,西洋人的偏见也遇了不少。但他既不大骂*人的劣根性,也不需要用嚷直了嗓子的自豪来掩饰私底下的自卑。他只是**静静的说,悠悠缓缓的说,把所有好的坏的都说成谐趣小文,有自嘲,有宽容,即便是讥讽也充满善意。

  所居雅舍,其实“篱墙不固,门窗不严”,甚至还有鼠子乱蹿,蚊虫骚扰,对此,梁先生对此也“没有法子”,但在他笔下,有牙的相鼠上跳下蹿,跟梁先生捉起了迷藏,而聚蚊成雷的雅舍让梁先生颇感“蚊”风之盛,意外发现这雅舍之内的蚊子,骨骼清奇,“都像是硬的'”,但他“仍安之”,等待寒冬驱逐,还诙谐道“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住在雅舍”,让读者顿生疑窦,与鼠斗,与蚊战,也能打出风采,打出风格来?

  随后,梁先生笔锋一转,对月光下雅舍的描述,顿让人觉得涓涓细流,涌入心田,尤其那句“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落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月光逼进窗来,助我凄凉。读之顿有身临其境之感。而这样的精致妙趣之段子,随处可见,其中固然有**当头的映照,虽是逆境,但可见作者的热爱生活之心亦不减丝毫。在某种意义上讲,“雅舍”甚至成为梁实秋心灵的慰藉。

  翻看此书目录,明眼人都能发现,梁先生为每篇文章所取标题,都是短短几个字,比如《孩子》,比如《衣裳》 ,甚至一个字“病”也能成为标题,既不见遣词造句般的华丽辞藻,也不见气势恢宏的字字玑珠,但短小精悍的标题之下,往往都是一篇真性情满纸流露的**,比如《画展》一篇,简直可说是极尽挖苦揶揄之能事了,说画展全作商业考量,其成功“在画法上是之谓画蠢”,虽然现在看来,实在有失公道。比如《孩子》,虽然通篇是列举孩子难伺候的社会世态,但却是对孩子家教的诙谐说道,所谓子不教,父之过,便是梁先生之观点。在《狗》一文中一句“别人的狼狈永远是一件可笑的事”,让通篇谈狗的小文顿现人生顿悟,从狗身上影射社会世态,倒也精到。又比如在《牙签》一篇,他讥讽“已经剔牙竣事而仍然叼着一根牙签昂然迈步于大庭广众之间者,我们只能佩服他的天真”,处处让人拍案叫绝。梁先生若生在当今的网络时代,肯定是论坛上叱诧风云的钢牙大将,如《不亦快哉》一篇,句句荷枪实弹,火药味实足。也难怪他会因一个有关翻译的学术问题及“文学的阶级性”与另外一位锱铢必争的鲁迅先生兴起一场世纪之战,搞到灰头土脸,内战结束后只好黯然去家离乡,一心向学,埋首书斋课堂,从此淡薄仕途。

  虽然在原则问题上,梁先生始终表现孤傲,坚守阵地不退让,但他也说过: 即便讽刺文学,也需要“宅心要忠厚,作者虽然尽可愤世嫉俗,但是在心坎里还是一股爱,而不是恨,目的不是在逞一时之快,不在‘灭此朝食’似的要**别人。”这是一种让人钦佩的大度,尤其是在今天这样社会浮躁随处可见的大背景下,如何建构**的对话机制,如何保持淡定的对话心态,这于每个阶层的对话者而言,都是一个必修课,在社会矛盾呈现井喷的态势下,**者如何保持淡定,如何“宅心忠厚”,倾听不同的声音,甚至是那些沉没的声音,尤其珍贵。

  我想,梁实秋先生所展现的并不是其丰富人生阅历下铸就的小资或是另类格调,而是对世态的雅兴所致,以豁达的情怀面对世事百态,以调侃的心态面对各种不安和失意,又何尝不是一种难得的雅兴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与其被*雨蛙声搅得心神不宁,不如淡然笃定的吟首小诗。这样的境界不仅让梁先生“最足令人低徊”,也是我辈心向往之的安好现世。


梁实秋佳作《雅舍》赏析(扩展7)

——《雅舍小品》读书笔记3篇

《雅舍小品》读书笔记1

  梁秋实这一代宗师,给本世纪文坛留下了20xx多万字沉甸甸的著译。梁公散文自然、真率、豁达洒脱;亦庄亦谐、“绚烂之极趋于*淡”;旁征博引、中西逢源等特色,文笔简洁,风格恬淡,看似**淡淡,却蕴藏着无穷的艺术魅力,令人读后余味无穷,遐想不已。冰心先生曾这般评价:“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梁实秋最像一朵花。” 梁秋实先生的《雅舍小品》——这一中小学生必读丛书,让我们寻常中顿悟世间哲理,困境中展现睿智幽默,岁月中洞察人生百态,阅读中品味词苑英华。

  翻开了第一页:“最令人怵目惊心的一件事,是看着钟表上的`秒针一下一下的移动,每移动一下就是表示我们的寿命已经缩短了一部分。再看看墙上挂着的可以一张张撕下的日历,每天撕下一张就是表示我们的寿命又缩短了一天。”这形象的意象将时间与生命结合在了一起。梁先生很珍惜时间,他的那些成就说明了这一点,他一再说自己浪费了时间,表明他对自己要求的严格,能不断地责恼自己,本身就说明他是一个珍惜时间的人。想在有生之年做一点事,学一点学问,充实自己,帮助别人,使生命成为有意义的。

  《雅舍小品》里面记述的并非风雅之事,乍一看都是生活中的琐事百态,俗尘俗事。但是作者幽默风趣的笔调给人印象深刻,以唠嗑的形式和你说话,轻松随性,一想起就忍俊不禁!诸如调侃吝啬鬼的“开电灯怕费电,再关上又怕费开关”;对于女人买衣料东嫌西嫌的调侃也让人叫绝;对于牙签使用的方法更是粗柄夸张。但无不显现作者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智慧。小品语言也典雅清朗,雅俗共赏。作者写得那么随意、轻松、幽默,身边的一草一木、一狗一猫都可以激起他的写作冲动,皆可入文。

  《雅舍小品》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对生活的戏谑,也是一种心灵的净化,更是一种雅致的襟怀和认知。我们深信,只要抛弃偏见,读者不难从中感受这位大师个性独异的文心、文气、文调,领略他的积学之厚、腹笥之富和经泽之熏,走进一片高雅脱俗的美文世界。

《雅舍小品》读书笔记2

  《雅舍小品》是梁实秋先生的随笔录。分为《雅舍品人》《雅舍品世》《雅舍谈吃》《**撷英》四个部分。

  写《雅舍小品》的时候,梁实秋已近不惑之年,各方面修养较为深厚。小时亲炙故都风情,身经兵乱之灾;年轻时幸逢“**”新潮,眼界大开,个性张扬,又漂洋过海,游学**,领略异域风物,饱尝离愁别绪;回国后涉足社会,南来北往,看够了世事变幻,尝遍了人生五味,见识日增,年事渐长,不知不觉间,就到了中年,**消退,秋思老成,委实能够“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了。梁实秋不仅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又有真才实学。清华8年的正规教育打下了他国文、英文坚实的基础,清华文学社的活动培养了他的文学爱好和写作才能;留学3年又主修英美文学,师从新人文**批评家白璧德教授,青春的浪漫才情受到古典理性的洗礼而获得升华;学成归国后,历任南北数所大学教授,编过《新月》等报刊,卷入文坛风波,从事文学批评,讲授英美文学,译介莎翁戏剧,堪称才学过人,诗书满腹。因而,中年时代的梁实秋,可说是才学识兼备,积累丰富,修炼到家,不鸣则已,一鸣自能惊人。其学养、阅历、性情、气度,就充分体现在《雅舍小品》之中,他在20世纪*散文史上大家的位置,就是从这里开始奠基的。

  “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

  他在描写“雅舍”“得月较先”这番赏心悦目的情景时,作者的情趣之雅,飘飘然有出尘欲仙之感。不禁插叙一段遇有暴雨则满室狼藉的镜头,回到雅舍之陋,对比如此之鲜明,令人忍俊不禁。

  在谈感受时作者写下了这样的句子:“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其间自然存在着作者对所处战争年代的无奈,但更多地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豁达乐观、苦中作乐的生活态度。

  孔子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雅舍小品》一文在内容与形式上取得了**的**,集中体现了一个“雅”字,即在思想感情上的高雅的志趣和恢宏的雅量,在语言风格上的典雅的文气和蕴藉的辞采,可谓“文质彬彬”的典范。

《雅舍小品》读书笔记3

  读完了梁实秋的《雅舍小品》中的《写字》一篇后,我受益匪浅,感受深刻。

  从古至今,需要写字的地方特别多,字的用处也特别大。所以,写字一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在*古代,毛笔是十分通用的一种书写工具,所以也就形成了一种独具一格的书写艺术——软笔书法。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已经很少能见到毛笔的身影了。正如这篇文章所说:“自来水笔代替了传统的毛笔,写字一道,渐渐地要变成‘国粹’了。”

  仔细一想,文章说的没错,随着社会节奏地加快,毛笔已经慢慢的淡出了历史的舞台。可是,毛笔虽然无法跟上社会发展,但它毕竟是**民族五千年历史与智慧的结晶啊!我们不能失去这么一份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相对钢笔、水笔等等,毛笔有更多的书写艺术,也有许许多多的形体。可以说,毛笔是我国书法的.化身。

  如今,更多的人丢下毛笔去用水笔。从中,我们等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梁实秋佳作《雅舍》赏析(扩展8)

——梁实秋雅舍小品优秀读后感作文 (菁选2篇)

梁实秋雅舍小品优秀读后感作文1

  卷首篇《雅舍》即描述了雅舍即作者的“陋室”,在公路旁,无门牌,不便于投递信函,于是用朋友的名字起名“雅舍”并书之于一木牌上。而旁人所见“一桌一椅一榻”,不免戏虐何来雅致?然作者看来“能读能写足矣”,“纵然不能避风,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

  有个性就有可。”雅舍的个性在哪呢,那都是作者所赋予的可爱。“‘雅舍’所有,毫无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拒不从俗。”雅舍至之于作者是心灵家园,精神归属,那是一种对于生活百态的静默和从容,是达观,是对生命对生活的敬畏。现代的人们很多都丢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雅舍小品》里面记述的并非风雅之事,乍一看都是生活中的琐事百态,俗尘俗事。但是作者幽默风趣的笔调给人印象深刻,以唠嗑的形式和你说话,轻松随性,一想起就忍俊不禁!诸如调侃吝啬鬼的“开电灯怕费电,再关上又怕费开关”;对于女人买衣料东嫌西嫌的调侃也让人叫绝;对于牙签使用的方法更是粗柄夸张。

  但无不显现作者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智慧。小品语言也典雅清朗,雅俗共赏。作者写得那么随意、轻松、幽默,身边的一草一木、一狗一猫都可以激起他的写作冲动,皆可入文。

  《雅舍小品》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对生活的戏谑,也是一种心灵的净化,更是一种雅致的襟怀和认知。

梁实秋雅舍小品优秀读后感作文2

  如果说刘英士对一些读书人是不很熟悉的,那么梁实秋及其**作散文集《雅舍小品》就恰成对照,几乎在读书圈内尽人皆知。其实,把刘英士与《雅舍小品》联系起来,说他是促使《雅舍小品》诞生并作为这部名著头十篇作品最初在杂志上刊发的“责任编辑”,这个“刘英士”就会不再过于陌生了。

  而且,《雅舍小品》卷首龚业雅写于一九四七年六月的《序》中就有这样的史实现场记录:“刘英士在重庆办《星期评论》,邀他写稿,‘与抗战有关的’他不会写,也不需要他来写,他用笔名一连写了十篇,即名为‘雅舍小品’。”龚业雅以“业雅”为笔名写的《雅舍小品》的短序只有三百字、两个自然段落,却是梁实秋《雅舍小品》珍贵的初始史料。否则,类似“刘英士与《雅舍小品》初刊”这些史实细节就很可能被历史风雨淹没。

  在龚业雅为《雅舍小品》写的短序一开始,即上引几句的稍前部分,也很重要,是说梁实秋写《雅舍小品》之先的'状况,不妨抄录:“二十八年实秋入蜀,居住在北碚雅舍的时候最久。他久已不写小品文,***来他只是潜心于读书译作。入蜀后,流离贫病,读书译作亦不能像从前那样顺利进行。”

  龚业雅短序中的“二十八年”是**纪年,就是一九三九年。她在这里说的时间不太准确,梁实秋到北碚的确是“二十八年”,具体地讲是一九三九年春,但梁实秋“入蜀”即进入四川的准确时间要提前大半年,是一九三八年夏由汉口到重庆的。退出《**日报》副刊《*明》编务后,梁实秋就住到了北碚,开始了“雅舍”时段。

  在梁实秋的“雅舍”时段有两封他写给刘英士直接谈及《雅舍小品》初次在刊物发表史况的书信原件被保存了下来,第一封信全文照录如下。

  英士:我大病几死,热极时不省人事,满口英语,人之将死,其言也洋。《男人》、《女人》稿费早已领到,且收条亦已补缴,绝无迟误,想必为足下弃置字簏,如须补填,请即寄下收据可也。兹附上另一收据乞收。光旦未来碚,未得一晤,甚以为憾。我作《新世训》书评,虽是不经心之作,但因此书评而购原书者颇不乏人,因人皆谓我轻不许人,故言必非谀也。

  弟实秋顿首四月廿四日

  这封书信中的“我大病几死,热极时不省人事”,正好是龚业雅为《雅舍小品》所作短序中说的梁实秋“居住在北碚雅舍的时候”之“流离贫病,读书译作亦不能像从前那样顺利进行”的具体情状。

  查找当年的旧刊物,得知梁实秋书信中说的《男人》、《女人》以及“《新世训》书评”都初次发表于一九四一年刘英士编的《星期评论》上,可以断定这封书信的写作年份为一九四一年,月和日便是信末的四月***日,梁实秋的两则小品《男人》和《女人》同时发表于一九四一年一月十九日《星期评论》第十期上,所以稿费是作为一笔从重庆邮汇至北碚的。“《新世训》书评”的篇名就是《新世训》,发表在一九四一年四月四日《星期评论》第十八期上。

  被梁实秋评说的《新世训》,是当时由开明书店刚印出的冯友兰讲述生活方法的一本书。梁实秋把冯友兰这本新书的“长处”归纳为“作者把各家的学说都能融会贯通”、“他所讲的生活方法……可以相当普遍的永久的适用”和“其基本观点是很正确的”这三条来述说,文章末尾梁实秋引用“一位朋友”的读后感,加大宣传力度:“这本书应该令大学一年级生每人必读一遍,最后一篇《应帝王》应该令做**的人必读一遍。”引完“朋友”的话,梁实秋以“我完全有同感”来收束全文。为了不破坏正文的气氛,梁实秋在文末补写了一则三百字的《附注》,“顺便向作者贡献两点小意见”,即说出《新世训》的两处不足。

  不需去读《新世训》这篇书评文字,只读梁实秋这封信的末尾对此文的自评,足见三十六七岁的人即便是才子梁实秋,也脱不了可怕的尘俗功利心……当时,梁实秋在复旦大学临时校址授课,听他讲课的学生以及熟识他的一些读书人,读了他的书评,会去买一本他宣传的《新世训》来看,是正常的。但梁实秋却自我提升式地认定“人皆谓我轻不许人,故言必非谀也”,就有点那个了。“人皆”是“人人都”,人人都这么称许,估计不可能的。一笑。

  信中的“光旦”即与梁实秋有同窗之谊的潘光旦教授,那时在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任教。一九四二年十一月一日在重庆出版的《国风》创刊号上,梁实秋发表了“雅舍小品”《病》。潘光旦在头条位置写了《从办刊物的经验说到潮流与风》,有点儿像是创刊词一类的文字,是不是《国风》的实际主持人就是他,待考。


梁实秋佳作《雅舍》赏析(扩展9)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大菜》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大菜》1

  《雅舍谈吃》收录了梁实秋谈吃的全部散文93篇,除了《雅舍谈吃》中的57篇外,还找到梁先在其他地方发表的36篇,是目前梁实秋谈吃的最全读本.

  馋非罪,反而是胃口好、健康的`现象,比食而不知其要好得多.

  馋,则着重在食物的质,最需要满足的是品味.上天生人,在他嘴里安放一条舌,舌上还有无数的味蕾,教人焉得不馋?馋,基于生理的要求,也可以发展成为近于艺术的趣味.

  本书不是食谱,不是教人烹饪,不是解析营养,只是一位文学家不忘乡情,不忘故旧,藉一饮一啄,写其当年的体会.让我们欣赏其文字,体会其心情.在了解*吃文化的精雅细致外,唇齿留香,物我交融,愉悦陶然.

  梁实秋与唐鲁孙、邓云乡一起被称为华人三大美食家.如果您也喜欢吃,并且对吃的感受超过吃的本身,就和这位美食家一起去大饱口福吧!保证让您吃得更有趣、更煽情!馋非罪,反而是胃口好、健康的现象,比食而不知其要好得多.

  馋,则着重在食物的质,最需要满足的是品味.上天生人,在他嘴里安放一条舌,舌上还有无数的味蕾,教人焉得不馋?馋,基于生理的要求,也可以发展成为近于艺术的趣味.

  收录了梁实秋谈吃的全部散文93篇,除了《雅舍谈吃》中的57篇外,还找到梁先在其他地方发表的36篇,是目前梁实秋谈吃的最全读本.

  本书不是食谱,不是教人烹饪,不是解析营养,只是一位文学家不忘乡情,不忘故旧,藉一饮一啄,写其当年的体会.让我们欣赏其文字,体会其心情.在了解*吃文化的精雅细致外,唇齿留香,物我交融,愉悦陶然.

  梁实秋与唐鲁孙、邓云乡一起被称为华人三大美食家.如果您也喜欢吃,并且对吃的感受超过吃的本身,就和这位美食家一起去大饱口福吧!保证让您吃得更有趣、更煽情!


梁实秋佳作《雅舍》赏析(扩展10)

——梁实秋散文赏析

梁实秋散文赏析1

  以前我常见提笼架鸟的人,清早在街上蹓跶(现在这样有闲的人少了)。我感觉兴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闲,却是那鸟的苦闷。胳膊上架着的鹰,有时头上蒙着一块皮子,羽翮不整的蜷伏着不动,哪里有半点雄视昂藏的神气?笼子里的鸟更不用说,常年的关在栅栏里,饮啄倒是方便,冬天还有遮风的棉罩,十分的“优待”,但是如果想要“搏扶摇而直上”,便要撞头碰壁。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粘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罢?

  我开始欣赏鸟,是在四川。黎明时,窗外是一片鸟啭,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乌鸦,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月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候是独奏,有时候是合唱,简直是一派**的交响乐。不知有多少个春天的早晨,这样的鸟声把我从梦境唤起。等到旭日高升,市声鼎沸,鸟就沉默了,不知到哪里去了。一直等到夜晚,才又听到杜鹃叫,由远叫到近,由近叫到远,一声急似一声,竟是凄绝的哀乐。客夜闻此,说不出的酸楚!

  在白昼,听不到鸟鸣,但是看得见鸟的形体。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多少样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喙,有的是胸襟±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烂的花彩。几乎没有例外的,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看他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不知是什么东西惊动它了,它倏地振翅飞去,它不回顾,它不悲哀,它像虹似的一下就消逝了,它留下的是无限的迷惘。有时候稻田里伫立着一只白鹭,拳着一条腿,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釉绿的梯田,就是抓小鸡的鸢鹰,啾啾的叫着,在天空盘旋,也有令人喜悦的一种雄姿。

  我鸟的声音鸟的形体,这爱好是很单纯的,我对鸟并不存任何幻想。有人初闻杜鹃,兴奋的一夜不能睡,一时想到“杜宇”“望帝”,一时又想到啼血,想到客愁,觉得有无限诗意。我曾告诉他事实上全不是这样的。杜鹃原是很健壮的一种鸟,比一般的乌魁梧得多,扁嘴大口,并不特别美,而且自己不知构巢,依仗体壮力大,硬把卵下在别个的巢里,如果巢里已有了够多的卵,便不客气的给挤落下去,孵育的责任由别个代负了,孵出来之后,羽毛渐丰,就可把巢据为已有。那人听了我的话之后,对于这豪横无情的`乌,再也不能幻出什么诗意出来了。我想济慈的《夜莺》,雪莱的《云雀》,还不都是诗人自我的幻想,与鸟何干?

  鸟并不永久的给人喜悦,有时也给人悲苦。诗人哈代在一首诗里说,他在圣诞的前夕,炉里燃着熊熊的火,满室生春,桌上摆着丰盛的筵席,准备着过一个普天同庆的夜晚,蓦然看见在窗外一片美丽的雪景当中,有一只小鸟蹐踞缩缩的在寒枝的稍头踞立,正在啄食一颗残馀的僵冻的果儿,禁不住那料峭的寒风,栽倒地上死了,滚成一个雪团!诗人感喟曰:“鸟!你连这一个快乐的夜晚都不给我!”我也有过一次类似经验,在东北的一间双重玻璃窗的屋里,忽然看见枝头有一只麻雀,战栗的跳动抖擞着,在啄食一块干枯的叶子。但是我发见那麻雀的羽毛特别的长,而且是蓬松戟张着的:像是披着一件蓑衣,立刻使人联想到那垃圾堆上的大群褴褛而臃肿的人,那形容是一模一样的。那孤苦伶仃的麻雀,也就不暇令人哀了。

  自从离开四川以后,不再容易看见那样多型类的鸟的跳荡,也不再容易听到那样悦耳的鸟鸣。只是清早遇到烟突冒烟的时候,一群麻雀挤在檐下的烟突旁边取暖,隔着窗纸有时还能看见伏在窗棂上的雀儿的映影。喜鹊不知逃到哪里去了。带哨子的鸽子也很少看见在天空打旋。黄昏时偶尔还听见寒鸦在古木上鼓噪,入夜也还能听见那像哭又像笑的鸱枭的怪叫。再令人触目的就是那些偶然一见的囚在笼里的小鸟儿了,但是我不忍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