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书法名言名句3篇
四字书法名言名句1
1) 发奋图强
2) 持之以恒
3) 废寝忘食
4) 夜以继日.
5) 好学不倦
6) 韦编三绝
7) 闻鸡起舞
8) 全神贯注
9) 聚精会神
10) 一丝不苟
11) 专心致志
12) 孜孜不倦
13) 锲而不舍
14) 持之以恒
15) 坚持不懈
16) 滴水穿石
17) 孜孜不倦
18) 博览群书
19) 豁然开朗
20) 学而不厌
四字书法名言名句2
1) 火要空心,人要实心。
2) 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3) 闻而不审,不若无闻。
4) 身怕不动,脑怕不用。
5) 知识无底,学海无涯。
6)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7) 不见不识,不做不会。
8)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9) 囫囵吞枣,不辨滋味。
10) 身怕不动,脑怕不用。
11) 好事多做,恶事莫为。
12) 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13)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4) 听不如看,看不如干。
15)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16) 知识无底,学海无涯。
17)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8)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19)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20) 不学,老而无识。
四字书法名言名句3篇扩展阅读
四字书法名言名句3篇(扩展1)
——励志四字书法名言名句3篇
励志四字书法名言名句1
1)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 囫囵吞枣——不辨滋味
4) 少而不学,老而无识。
5) 不见不识,不做不会。
6) 好事多做,恶事莫为。
7)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8)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9)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0)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1) 听不如看,看不如干
1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15) 井底之蛙——所见太小
励志四字书法名言名句2
1) 生命有限,学问无涯。
2) 飞蛾扑火——自取**
3) 囫囵吞枣——不辨滋味
4) 井底之蛙——所见太小
5) 火要空心,人要实心。
6) 好事多做,恶事莫为。
7)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8)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
9)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10)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11)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2)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3)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14) 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15) 少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字书法名言名句3篇(扩展2)
——汉字书法名言 (荟萃2篇)
汉字书法名言1
1)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2)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3)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
4) 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5) 意在笔前,然后作字。——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
6) 书肇于自然。——蔡邕
7) 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8)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9) 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
10) 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南朝梁**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
11) 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朱和羹《临池心解》
12) 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13) 字无百日功。
14) 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15) 书中有画,画中亦有书。——清代学者方玉润《星烈日记汇要·游艺》
16) 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面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正。——唐朝第二位**李世民《王羲之传论》
17) 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唐代书法家张怀瓘《书议》
18) 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19) 婉若银钩,漂若惊鸾。——**书法家索靖
20) 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汉字书法名言2
1、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
2、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3、人貌有好丑,而君字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字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字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4、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5、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韩渥
6、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7、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8、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9、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10、拳要打,字要练。
11、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虞世南《笔髓论》
12、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著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朱和羹《临池心解》
13、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14、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
15、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16、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
17、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项穆《书法雅言》
18、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19、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袁昂
20、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四字书法名言名句3篇(扩展3)
——关于书法名言
关于书法名言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名言吧,名言是对生活、对世界的综合浓缩,简短的一句话,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什么样的名言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书法名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书法名言1
1)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
2)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3)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唐·张怀谨)
4)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5)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北朝·萧衍)
6)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唐·张怀声)
7)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北朝·萧衍)
8)厚德载物。
9)笔下龙蛇似有神。(唐·张怀谨)
10)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张怀谨)
关于书法名言2
1、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2、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3、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
4、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5、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6、昔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
7、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
8、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
9、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10、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11、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12、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13、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14、逆笔起,最得势。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
15、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16、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17、初学临书,先求形似,间架未善,遑言笔妙。
18、笔须凌空,固也。然学者误会斯语,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气空笔实,方能无弊。
19、书贵熟,熟则乐。书忌熟,熟则俗。未能画*竖直而遽求神妙,是犹离规矩以求巧,非吾所敢知也。
20、书无定法,莫非自然之谓法,隶法推汉,楷法推晋,以其自然也。唐人视法太严,故隶不及汉,而楷不及晋。
21、学楷宜由唐而晋,隶则非汉不可。
22、汉隶笔笔逆,笔笔蓄。起处逆,收处蓄。
23、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直,不宜倾欹。
24、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藉笔以达之,方能神似。
25、意居笔先,形随法立。
26、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
27、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28、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29、秦汉之书,其巧处可及,其拙处不可及。
30、工夫深,结体自稳;天姿好,落笔便超。
关于书法名言3
1、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2、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3、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陈绎曾《翰林要诀》
4、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5、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
6、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7、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8、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张怀谨
9、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10、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张彦远
11、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12、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张彦远《法书要录》
13、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刘熙载《艺概》
14、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项穆《书法雅言》
15、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谨
16、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17、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18、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19、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
20、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21、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22、字无百日功。
23、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24、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虞世南《笔髓论》
25、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朱文长《续书断》
26、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27、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刘熙载《艺概》
28、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29、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30、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朱文长《续书断》
31、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
32、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松年《颐园画论》
33、拳要打,字要练。
34、挥毫落笔如云烟。杜甫
35、字怕练,马怕骑。
36、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临池心解》
37、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38、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刘熙载《艺概》
39、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松年《颐园论画》
40、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袁昂
41、书肇于自然。蔡邕
42、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43、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44、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45、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
46、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韩渥
47、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朱和羹《临池心解》
48、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孙过庭
49、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50、婉若银钩,源若惊鸾。索靖
51、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52、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张怀声
53、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关于书法名言4
1、形者,其形体也;神者,其神采也。
2、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
3、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可绍于古人。
4、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不可以为书。
5、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
6、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
7、凡临古人始必求其似,久久剥换,遗貌取神。
8、且一食之美,惟饱其日,倘一观而悟,则润于终身。
9、不泥古法,不执己见,惟在活而已矣。
10、成形结字,得形体不如得笔法,得笔法不如得气象。
11、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
12、古人作书,于联络处见章法;于洒落处见意境。
13、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
14、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
15、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
16、学书易少年时将楷书写定,始是第一层手。
17、故有笔法而有生动之情,有墨气而有活泼之致。
18、所谓神品,于吾神所著故也。
19、书道只在巧妙二字,拙则直率而无化境矣。
20、初学书类乎本,缓笔定其行势,忙则失其规矩。
21、只学一家,学成不过为人作奴婢;集众长归于我,斯为大成。
22、古之善书者,必先楷法,渐而至于行草,亦不离乎楷正。
23、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
24、临摹用工,是学书大要,然必先求古人意指,次究用笔,后像行体。
25、凡临古人书,须*心耐性为之,久久自有功效,不可浅尝辄止,见异既迁。
26、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
27、盖法高于意则用法,意高于法则用意,用意正其神明于法也。
28、夫心合于气,气合于心;神,心之用也,心必静而已矣。
29、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即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
30、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气立矣。
31、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
32、学古人书,须得其神骨,魄力气格,命脉,勿徒貌似而不深求也。
33、学术通于学仙,钟神最上,钟气此之,钟形又此之。
34、学书须步趋古人,勿依傍时人。学古人须得其神骨,勿徒其貌似。
35、学一半撒一半,未尝全学;非不欲全,实不能全,亦不必全也。
36、作书须自家主张,然不是不学古人;须看真迹,然不是不学碑刻。
37、作书起转收缩,须极力顿挫,笔法既得,更多临唐贴以严其结构。
38、故学书全无贴意,如旧家子弟,不过循规蹈矩,饱暖终身而已。
39、取意舍形,无所求意。故得其形,意溢于形;失其形,意云何哉?
40、临摹古人不在对临,而在神会,目意所结,一尘不入,似而不似,不容思议。
41、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摩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
42、先资政公曰:凡书未成家者,宜日与古贴为缘,无论何贴,皆足以范我笔力。
43、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
44、学书之要,唯取神,气为佳,若模象体势,虽形似而无精神,乃不知书者所为耳。
45、书贵入神,而神有我神他身之别。入他身者,我化为古也,入我神者,古化为我也。
46、取法乎上,仅得乎中,人人言之。然天下最上的境界,人人要到,却非人人所能到。
47、古贴字体大小,颇有相径庭者。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执,痛痒相关。
48、学书须临唐碑,到极劲键时,然后归到晋人,则神韵中自俱骨气,否则一派圆软,便写成软弱字矣。
49、故学必有法,成则无体,欲探其奥,先识其门。有知其门不知其奥,未有不得其法而得其能者。
50、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心得,以终其身。
51、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著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
52、要使笔落纸上,精神能冲其中,气韵目晕于外。似生实熟,圆转流畅,则笔笔有笔,笔笔无痕矣。
53、故之书道玄妙,必资于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于心悟,不可以目取也。
54、先学间架,古人所谓结字也;肩间架即明,则学用笔。间架可看石碑,用笔非真迹不可。
55、初学不外临摹。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间架。临摹既久,则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变通。
56、机者,传奇之精神;趣奇,传奇之风致。少此二物,则如泥人土马,有生形而无升气。
57、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大要临古人墨迹,布置间架,担破管,书破纸,方有功夫。
58、古人笔法渊源,其最不同处,最多相合。李北海云:似我者病。正以不同处求同,不似处求似,同于似者皆病也。
59、其有一点一画,意态纵横,偃亚中间,绰有馀裕,结字峻秀,类于生动,幽若深远,焕若神明,以不测为量者,书之妙也。
60、夫字以神为精魄,神若不知,则字无态度也;以心为筋骨,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也;以副毛为皮肤,副若不圆,则字无温润也。
61、书之心,主张布算,想像化裁,意在笔端,未形之相也;书之相,旋折进退,威仪神采,笔随意发,既形之心也。
62、近代以来,殊不师古,而缘情弃道,才记姓名,或学不该赡,闻见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虚费精神。自非道灵感物,不可与谈斯道矣!
63、又学时不在旋看字本,逐画临仿,但贵行,住,坐,卧常谛玩,经目著心。久之,自然有悟入处。信意运笔,不觉得其精微,斯为善学。
64、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
65、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
66、学书一字一笔须从古贴中来,否则无本。早矜脱化,必规矩,初宗一家,精深有得。继采诸美,变动弗拘。斯为不掩性情,自辟门经。
67、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其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以身,德而熟之以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
68、习古人书,必先专精议一家。至于信手触笔,无所不似,然后可兼收并蓄,淹贯众有,亦决不能自成一家,到得似来,只为此家所盖,枉费一生气力。
69、至若磔髦竦骨,短截长,有似夫忠臣抗直补过匡主之节也;矩则轨转,却密就疏,有似夫孝子承顺慎终思远之心也;耀质含章,或柔或刚,有似夫哲人行藏知进知退之行也。
70、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形,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
71、风神者,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三须纸笔佳,四须险劲,五须高明,六须润泽,七须向背得宜,八须时出新意。则自然**如秀整之士,短者如精悍之徒,瘦者如山泽之矍,肥者如贵游之子,劲者如武夫,媚者如美女,欹斜如醉仙,端楷如贤士。
关于书法名言5
1、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
2、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3、黄山谷曰:“诗不可凿空强作,待境而生,便自工耳。”余谓书亦不可凿空强作,神与古会,便自工耳。
4、准确临帖,写准点画字形,要还原字帖的书写动作。
5、翰墨怡且乐,书法寿而康。
6、用千百倍的耕耘,换来桃李满园香。
7、每日焚香*,收拾得此心,洁洁净净,读书有暇,兴来弄笔,以自写其性情,斯能超乎象外,得其寰中矣。惜余未之能也。
8、书法的基本功,就是练笔法、练笔势,练动作。
9、字无百日功。
10、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
11、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12、写字如同扫帚扫地,发挥弹力推着走,不能像拖把地拖着行。
13、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14、无声之音,无形之相。
15、弘扬民族文化精髓,演绎书法神奇魅力。
16、练**书法,承传统文化。
17、人人学书法,共创新世纪。
18、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
19、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20、苍颉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称书,遗迹石鼓,手与神运,艺从心得。
21、教师是天底下最为特殊的职业,今日的师德水准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
22、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
23、在教育的百花园中,百花吐艳离不开园丁爱的奉献;在金秋的硕果园里,硕果累累离不开耕耘者心的浇灌。
24、传承****,弘扬书法艺术。
25、人人学书法,共创新世纪。
26、练好钢笔书法,传承汉字文化。
27、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28、落笔不能直上直下用蛮力,而要侧掠划翔用巧势。
29、笔势是使用毛笔写字的`动作组合方法。
30、书画之道,纵有师授,全赖自己用心研求。
31、“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作书须有此气象。而其细心运意,则又如穿针者束线纳孔,毫厘有差,便不中窍。
32、练书法,眼睛要看毛笔尖。
33、昔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
34、权胜才必有辱,威胜德必有祸。
35、书法是手持毛笔书写汉字点画的动作过程。
36、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达尔文
37、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38、笔法是使用毛笔的动作方法。
39、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40、人的偏见都来自自我擅长的领域。
41、精雕细刻出**,千锤百炼铁成金。
42、要学书法家的字,先学他写字的动作。
43、拉二明,听的是音乐,练的是手功;练书法,看的是点画,练的也是手功。
44、明窗净几,笔墨精良,于时抽纸挥毫,以绘我胸中之所有,其书那得不佳!若人声喧杂,纸墨**,虽技如二王,亦无济矣。
45、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我学,自我学一辈子,学到老。——叶圣陶
46、书法就是手功活。
47、练书法,是我儿时之梦,而二十多年军旅生活,却步入宣传之路,因长年忙于公务,书法睡于梦中。乙末年未,不经意间,自己走**研习书法之道……
48、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49、苦攻中外古今万卷书,巧绘人情物理千张画。
50、读诗千首,挥毫万字。
51、作字须敬,非仅欲字好,即此是学。味明道此语,谓作字能主一无适,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52、写字力不在手上,在毛笔尖上,如锥画沙。
53、举奸需机密,扬善要彰显。?夫将兵者,不战则守,不守则走,不走则逃,不逃则死。?智者务其实,愚者争虚名。
54、童年是人生的父亲,环境是人生的母亲。7.后悔是选择的影子,遗憾是人生的伴侣。
55、如果学校不能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成功的体验,他们就会以既在学校内也在学校外都完全拒绝领悟而告终。——林格伦
56、如诗如画山**彩地,共创共享“*书法城”。
57、用笔最忌妄发笔力。笔锋未着纸,而手已移动,则浮而轻,盖力在外故也。
58、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59、**造物,笔下生花。
60、富有生机就是美。
61、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
62、美术可以表现文化,美术可以辅翼道德。
63、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就像一只弹簧,压得越狠,反弹得越厉害。
64、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65、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66、勤勤恳恳工作,快愉悦乐生活,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67、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展示美。
68、弘扬传统,书写卓越。
69、答案是:首先书法是以文字为载体,是写字的延伸,从而达到艺术的高度,具有审美价值,具有收藏价值,百看不厌具有欣赏性的书法作品才能称之为书法。
70、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71、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
72、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73、书法是毛笔的舞蹈。
74、练好硬笔书法,传承汉子文化。
75、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76、)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7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78、书山有道,翰墨飘香。书法艺术,渊源流长。
79、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80、书画显功底,笔墨见精神。
81、亲其师,信其道,恶其师,疏其道。
82、逆笔起,最得势。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
83、任何学科都是深刻的片面。
84、点到为止,一字千金。
85、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关于书法名言6
1、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2、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3、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
4、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5、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6、昔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
7、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
8、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
9、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10、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11、学楷宜由唐而晋,隶则非汉不可。
12、汉隶笔笔逆,笔笔蓄。起处逆,收处蓄。
13、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直,不宜倾欹。
14、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藉笔以达之,方能神似。
15、意居笔先,形随法立。
16、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
17、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18、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19、秦汉之书,其巧处可及,其拙处不可及。
20、工夫深,结体自稳天姿好,落笔便超。
21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唐代诗人杜甫《饮中八仙歌》
22怒蹄蹴踏苍山颓,C臃肿难为状。清代文人严允肇《洗象行》
23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南朝梁**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
24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唐代诗人杜甫《醉歌行》
25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唐代书法家孙过庭
26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
27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北宋书法家画家米芾《海岳名言》
28一点失所,若美女之眇一目一画失所,如塣士之折一肱。元末明初文史学家陶宗仪《书史会要·书法》
29若*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便不是书法,但得其点画耳。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
30夫马,筋多肉少为上,肉多筋少为下书亦如之,皆欲骨内相称,神貌洽然。唐代书法家张怀《六体书论》
31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面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正。唐朝第二位**李世民《王羲之传论》
32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唐代书法家张怀《书议》
33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仓颉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称书,遗迹石鼓。唐代书法家张怀《书断》
34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书谱》
35鹰隼乏彩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翟备色而翱翔百步,肉丰而力沉也若藻曜而高翔,书之凤凰也。唐代书法家徐浩《论书》
36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唐代诗人韩《草书屏风》
37疾风吹劲草,烈火炼真金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锋自磨砺出,玉乃雕琢**而不苦练,焉能艺精深。李铎
38老夫之书,本无法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山谷文集》
39书中有画,画中亦有书。清代学者方玉润《星烈日记汇要·游艺》
40翰墨之美,多以身后腾声。唐代书法家张怀
关于书法名言7
1、用墨须要随浓随淡,可燥可湿,一气成之自然生气远出。清.秦祖永《桐阴画诀》
2、柔和则绰约呈姿,刚节则鉴艳执操......。唐.张怀灌《评书药石论》
3、拘则乏势,放又少则,纯骨无媚,纯肉无力,少墨浮涩,多墨笨钝。梁武帝《又答论》
4、盖有骨必有肉,有实必有虚。否则峥嵘而近于险恶,无缥缈空灵之势矣。清.盛大士《溪山卧浮录》
5、书法趋骨力刚健,最忌野。清.梁献《学书论》
6、人之于书,得心应手,千形万状,不过曰中和,曰肥,曰瘦而已。若而书也,修短合度,轻重协衡,阴阳得宜,刚柔互济。明.项穆《书法雅言》
7、肥字须要有骨,瘦字须要有肉......。北宋.黄庭坚
8、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丽则倚糜而清遒。唐.欧阳询《用笔论》
9、盖用笔之难,难在遒劲。而遒劲非是怒笔木强之谓,乃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10、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为大备。清.刘熙载《艺概》
11、骨体筋而植立,筋附骨而萦旋,骨有修短,筋有肥细,二者未始相离,作用因而分属。
12、夫马筋多肉少为上,肉多筋少为下,书亦如之。唐.张怀灌《评书药石论》
13、书以疏为风神,密为老气。当疏不疏,反成寒乞;当密不密,必至调疏。宋.姜夔《续书谱》
14、一点一画,一字一行,排次接而成。古贴字体大小颇有相颈庭者,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挚,痛痒相关。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15、一字之行,理有数等,有上盖大者,有下画**,有左边高者,有右边高者,非在一途而取轨,全资众道以相承。明.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
16、真书用笔,自有八法。一字之间,长短相补,斜正相拄,肥瘦相混,求妍媚于成体之后。宋.姜夔《续书谱》
17、笔格遒劲,亦是浑厚有力,非出筋露骨,令人见面刺目。清.华琳《南宗诀秘》
18、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晋.卫烁《笔阵图》
19、用墨须使有润,不可使其枯燥,尤忌侬肥,肥则大恶道矣。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20、横不能*,竖不能直,腕不能展,目不能注,分布终不能工;分布不工,规矩终不能圆备;规矩有亏,难云法书矣。清.笪重光《书筏》
21、学书未有不从规矩而入,亦未有不从规矩而出。所谓因筌得鱼,得鱼忘筌。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22、使尽气力,至于沉尽入骨,笔乃能和。和则不刚不柔,变化斯出。故知和者,沉劲之至,非纵逸之谓。清.王淑《论书滕语》
23、瘦而露骨,肥而露肉,不以为佳;瘦不露骨,肥不露肉,乃为上也。明.项穆《书法雅言》
24、画促则字势横,画疏则字形慢;拘则乏势,放又少则;纯骨无媚,纯肉无力,少墨浮涩,多墨笨饨,比并皆然。萧衍《答陶隐居论书》
25、世人但以怒张为筋骨,不知不怒张自有筋骨焉。北宋.米芾《海岳明言》
26、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骨气而曰洞达者,中透为洞,边透为达。洞达则自之疏密肥瘦皆善,否则皆病。
27、字有果敢之力,骨也;有含忍之力,筋也。用骨得骨,故取指实;用筋得筋,故取腕悬。清.刘熙载《艺概》
28、人知直画之力尽,而不知游丝之力更坚利多锋。清.笪重光《书筏》
29、字有骨肉筋血,以气充之。书之六局,以气为主。清.包世臣《安吴论书》
30、大要以笔老为贵,少有失误,亦可辉映。所贵乎浓纤间出,血脉相连,筋骨老健,风神洒落,姿态备具,真有真之态度,行有行之态度,草有草之态度,必须博习,可以兼通。宋.姜夔《续书谱》
31、夫运者,先运其心,次运其身,运一身之力,尽归臂腕,坚如屈铁,注全力于指尖。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32、书要兼备阴阳二气。大凡沉着屈郁,阴也;奇拔豪达,阳也。清.刘熙载《艺概》
33、刚劲忌野,清劲忌薄。清.梁献《评书贴》
34、老乃书之筋力,少则书之资颜。明.项穆《书法雅言》
35、书若人然,须备筋骨血肉,血浓骨老,筋藏肉莹,加之姿态奇逸,可谓美矣。近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36、作字如人,然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备而后可为人,阕其一行尸耳。清.王淑《论书滕语》
37、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阕一,不成为书也。北宋.苏轼《论书》
38、初学之际,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唐.徐浩《论书》
39、风神者,骨中带肉也。老劲者,肉中带骨也。有志临池者,当以慧眼区别之。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40、先仪骨体,复尽精神,有肤有血,有力有筋......。丝来线去,脉络分明。《书学详说》
41、骨即存矣,而遒润加之。唐.孙过庭《书谱》
42、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润色。唐张怀灌《文字论》
43、欲学书先定间架,然后纵横跌宕,惟变所适也。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44、字为城池,大不虚,小不孤故也。虞世南《笔髓论》
45、用笔在使尽笔势,然须收纵有度;结字在得其真态,然须映带习美。清.冯班《钝吟书要》
46、晋,唐人结字,须一一录出,时常参取,此最关要。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47、若*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东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48、字之骨,大指下节骨是也;字之筋,笔锋是也;字之肉,笔毫是也。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元.陈绎曾《翰林要诀》
四字书法名言名句3篇(扩展4)
——四字对联3篇
四字对联1
一身正气
两袖清风
横批:恩泽千秋;
三阳开泰
四季呈祥
横批:五福临门;
四时如意
五谷丰登
横批:*同春;
十年生聚
百年树人
横批:一心耕耘;
勤劳致富
福积泰来
横批:喜气盈门;
莺歌燕舞
花好月圆
横批:欣欣向荣;
丹凤朝阳
春色满园
横批:满院生辉;
龙凤呈祥
江山如画
横批:大展宏图;
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
横批:美满幸福;
万事如意
百业兴旺
横批:春意盎然;
壮志凌云
江山如画
横批:万象更新;
深化**
艰苦创业
横批:振兴**;
花开富贵
竹报**
横批:****;
四字对联2
一代风流 一心耕耘 一尘不染 ****
一心一德 一身正气 二人同心 两袖清风
三十而立 三元及第 三阳开泰 四时如意
四季呈祥 四海升* 四季** 四世同堂
四海同春 五世其昌 五谷丰登 五福临门
门盈五福 *同春 六事修治 六脉调鸷
十年生聚 百年树人 百事大吉 恩泽千秋
向阳门第 积德人家 幸福人家 春意盎然
鹏程万里 万象更新 国泰民安 钟灵毓秀
勤劳致富 深化** 人杰地灵 万事大吉
大展宏图 物华天宝 万事如意 松风竹韵
门臻百福 壮志凌云 柏翠梅香 户纳千祥
丹凤朝阳 春色满园 万事亨通 龙凤呈祥
政通人和 煤海云蒸 凤翥龙骧 福积泰来
宝山霞蔚 振兴** 福如东海 云蒸霞蔚
奋发图强 时和岁好 人寿年丰 繁荣昌盛
江山如画 喜气盈门 春满人间 美满幸福
团结奋进 满院生辉 艰苦创业 安定团结
勤政为民 百业兴旺 腾飞事业 希望大成
四字对联3
春来眼际,喜上眉梢
春光普照,福气长临
春和景明,物阜年丰
春降大地,福满人间
春明花艳,民富国强
春燕剪梅,喜鹊登春
*兴国旺,物阜民康
风清云静,日暖花香
光华大地,伟业中天
国臻大治,民奔小康
蕙兰并茂,桃李争芳
江山永固,广宇同春
椒花献颂,柏酒迎春
九州竞秀,七耀同辉
九州日丽,五湖景新
九州溢彩,五谷飘香
满园春色,一团和气
梅传春讯,雪兆丰年
全家福气,满院春光
鹊传喜讯,风送佳音
群芳斗艳,百业争荣
人歌四化,鸟唱三春
瑞雪辞岁,腊梅迎春
三春放彩,五福生根
三春淑景,四季宜人
山河秀丽,岁月辉煌
山河永固,大地同春
山河壮丽,日月光华
树承雨露,花沐春光
鹊送喜报,鸡传佳音
百事可乐,万象更新
百顺为福,*同春
财源茂盛,人寿年丰
春安夏泰,秋稔冬祥
春风及第,瑞霭盈门
春光满室,瑞气盈门
春和景丽,物阜人康
春透寒梅,韵谐青竹
风调雨顺,国盛人和
风光胜旧,岁序更新
风迎新岁,雪兆丰年
河清海晏,人寿年丰
华灯飞彩,喜炮迎春
江山壮伟,桃李芬芳
九州日丽,四化春新
梅开佳景,雪兆丰年
梅映红日,雪兆丰年
门迎百福,户纳千祥
人增寿纪,天转阳和
三山生色,五湖呈祥
四字书法名言名句3篇(扩展5)
——四字的名言
四字的名言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名言都不陌生吧,名言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后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戒作用。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名言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字的名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字的名言1
1、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2、鹭窥芦箔水,鸟啄纸钱风。——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3、记前度、刘郎曾赋。——***《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4、涌金门外小瀛洲。——仲殊《诉衷情·寒食》
5、民以食为天。
6、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7、刚与病相宜,锁窗薰绣衣。——纳兰性德《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8、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9、好学近乎知。
10、呆人有呆福。
11、无根就无果。
12、天和风雨顺,地和五谷丰,人和百业旺,家和万事兴,知足者常乐,百善孝为先,福禄寿喜财。
13、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途中寒食》
14、立创造之志!
15、其实就是拼!
16、温故而知新。
17、实践出真知。
18、学而时习之。
19、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20、笋柱秋千游女并。——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四字的名言2
1、厚积薄发,志在必得。
2、心气和*,事理通达。
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4、柴多火旺,水涨船高。
5、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6、贫而无怨,富而不骄。
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8、知足常乐,上善若水。
9、虚怀若竹,清气若兰。
10、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11、知识无底,学海无涯。
1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4、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15、雁怕离群,人怕掉队。
1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7、学海无涯,心存高远。
18、不见不识,不做不会。
19、好事多做,恶事莫为。
2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1、勤学苦练,永争上游。
22、一箭易断,十箭难折。
23、身怕不动,脑怕不用。
24、力求有功,方能无过。
25、头雁先飞,群雁齐追。
26、生命有限,学问无涯。
27、破釜沉舟,战则必胜。
28、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29、井底之蛙,所见太小。
30、人之幼稚,不学则愚。
31、少而不学,老而无识。
32、君子之学,死而后已。
33、奋发有为,时不我待。
34、观海得深,瞻天见大。
35、船载千斤,掌舵一人。
36、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37、食之以时,用之以礼。
38、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39、失之桑榆,收之东隅。
40、囫囵吞枣,不辨滋味。
41、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42、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43、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44、与其轻人,不如重我。
45、矢志向学,敢于胜利。
46、谈泊明志,宁静致远。
47、听不如看,看不如干。
48、飞蛾扑火,自取**。
49、不勤于始,将悔于终。
50、圣境之下,调心养神。
51、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5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3、火要空心,人要实心。
54、闻而不审,不若无闻。
55、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四字的名言3
描写春色的四字词语:
春色满园 满园春色 春光明媚 春光融融 春光如海 春深似海 春色迷人 春色撩人
春色弥望 春山如笑 春和景明 韶光淑气 春日阳和 春寒料峭 **** 春暖花香
万紫千红 百紫千红 千红万紫 万红千紫 春花怒放 花红柳绿 柳绿花红 柳媚花明
柳暗花明 花明柳暗 桃红柳绿 柳绿桃红 桃红李白 桃李争妍 桃李争辉 桃柳争妍
杏雨梨云 杏雨梨花 百花吐艳 百花争妍 百花齐放 百卉含英 百卉千葩 飞花点翠
草长莺飞 莺飞草长 柳亸莺娇 莺歌燕舞 燕舞莺啼 花香鸟语 鸟语花香 百鸟鸣春
柳绿花红 莺歌燕舞 绿草茵茵 暖风徐徐 杨柳依依 冰雪消融 春回大地
春天的名言
1、春夜——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2、春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3、春花——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4、春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5、春水——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6、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7、春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8、春景——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9、春游——东风知我欲山,吹断檐间积雨声。
10、春思——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11、春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2、春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3、春梦——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14、春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15、春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四字的名言4
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2、动手预防,隐患难藏。
3、眼角笑意 痴心绝对。
4、光喊不动,实在无用。
5、落荒而逃 网名大全。
6、夕夏温存 醉生梦死。
7、黑白年代 忠贞罘渝。
8、飞蛾扑火——自取**。
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0、振兴矿业,安全第一。
1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2、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13、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14、旧事重提 浮生如梦。
1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6、今非昔比 淡忘如思。
17、多一份舒畅,少一份焦虑;多一份真实,少一份虚假;多一份快乐,少一份悲苦。
18、有备无患,无备遭难。
19、井底之蛙,所见太小。
20、乱试佳人 散场电影。
2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2、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23、**的痛 徒增伤悲。
24、忽视安全,如履薄冰。一时侥辛,终酿大祸。生产再忙,安全不忘。
25、少而不学,老而无识。
26、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27、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28、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29、一人违章,众人遭殃。
30、当初蛮干,今日痛苦。
31、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32、年少无知 内心世界。
33、沧桑笑容 微光倾城。
34、魂不附体 回眸的笑。
35、井底之蛙——所见太小
36、闻而不审,不若无闻。
37、囫囵吞枣——不辨滋味
38、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39、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4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1、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42、放心不下 往事随风。
43、空城旧梦 浮生若梦。
44、安全教育,声情并举。生动活泼,入情入理。正反典型,解剖分析。深入浅出,易学易记。
45、安全第一,人人牢记。
46、折现浪漫 梦回旧景。
47、隐患潜伏,事故难除。
48、听不如看,看不如干。
49、火要空心,人要实心。
50、身怕不动,脑怕不用。
51、浮光掠影 不即不离。
52、生产大上,安全不忘。
53、居安思危,常备不懈。
54、知识无底,学海无涯。
55、好事多做,恶事莫为。
56、尘缘而已 血色玫瑰。
57、有心能知,有情能爱,有缘能聚,有梦能圆。
58、泄气的爱 真的爱你。
59、安全生产,齐抓共管。
60、安之若素 随遇而安。
61、不见不识,不做不会。
62、生命有限,学问无涯。
63、安全第一,警钟常鸣。
64、本末倒置 杳无音信。
65、小洞不补,大洞难堵。
66、堤溃蚁穴,气泄针芒。
67、大事化小,教训难找。小事化了,后患不少。多看一眼,安全保险。多防一步,少出事故。
68、一人安全,全家幸福。
69、如果你想成功,那么你要记住:遗产为零,诚实第一,学习第二,礼貌第三,刻苦第四,精明第五。
70、疏忽一时,痛苦一世。
四字的名言5
1、破釜沉舟,战则必胜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贫而无怨,富而不骄;
4、贫而无怨,富而不骄
5、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6、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7、力求有功,方能无过;
8、生之初,不食则死;
9、君子力学,昼夜不息也言。
10、壮志未愁一马当先
11、奋发有为,时不我待
12、学无止境,勇攀高峰
13、不勤于始,将悔于终。
14、船载千斤,掌舵一人。
1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6、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17、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18、厚积薄发,志在必得
19、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20、学海无涯,心存高远
2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22、谈泊明志,宁静致远;
23、知足常乐,上善若水;
24、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25、圣境之下,调心养神
26、雁怕离群,人怕掉队。
27、而不舍,金石可镂。
28、头雁先飞,群雁齐追。
29、矢志向学,敢于胜利
30、倍其功,终必有成。
31、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32、人之幼稚,不学则愚。
3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34、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35、食之以时,用之以礼;
36、勤学苦练,永争上游
37、人多山倒,力众海移。
38、心气和*,事理通达;
39、观海得深,瞻天见大;
4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1、柴多火旺,水涨船高。
42、一箭易断,十箭难折。
43、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44、虚怀若竹,清气若兰;
45、君子之学,死而后已。
46、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47、与其轻人,不如重我;
48、失之桑榆,收之东隅…
四字的名言6
淡泊明誌、典雅清麗、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清氣若蘭、
放下便是、浮生若夢、觀海聽濤、甘苦自知、和風朗月、
禅语洗心,戏墨听禅,自然天成,教学相长,度比江河
博雅達觀、筆歌墨舞、寵辱不驚、道法自然、登山臨水、
積健為美、積健為雄、君子不器、兼聽則明、境由心造、
境隨心轉、漸入佳境、開卷有益、寄情山水、虛懷若竹,
和氣致祥、厚德載物、厚德載福、厚積薄發、惠風和暢、
惠風祥雲、和風細雨、海納百川、景氣和暢、江山入畫、
妙造自然、明月清風、明月入懷、寧靜致遠、耐住清貧、
品茗撫琴、品茗聽琴、清風朗月、氣若幽蘭、曲徑通幽、
室雅人和、隨心所欲、石瘦花嬌、天道酬勤、天朗氣清、
踏雪尋梅、溫故知新、物華天寶、萬事隨緣、唯善是寶、
臨海聽濤、蘭氣隨風、樂天知命、樂此不疲、敏事慎言、
仁者不憂、雲鶴遊天、雲淡風輕、一謙四益、韻雅趣幽、
遊目騁懷、逸致閑情、煙雲供養、悠然雅靜、怡然自得、
人淡如菊、仁者不憂、如風過耳、素心若雪、室雅蘭香、
竹影清風、篤行致遠、珠聯璧合、中庸和諧、紫氣東來
唯樂直言、虛懷若谷、心靜夢舒、心曠神怡、閑心逸趣、
知足常樂、知足不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足者富
四字的名言7
1、浮光掠影 不即不离。
2、不见不识,不做不会。
3、好事多做,恶事莫为。
4、井底之蛙,所见太小。
5、囫囵吞枣,不辨滋味。
6、眼角笑意 痴心绝对。
7、尘缘而已 血色玫瑰。
8、**的痛 徒增伤悲。
9、魂不附体 回眸的笑。
10、井底之蛙——所见太小
1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2、火要空心,人要实心。
13、泄气的'爱 真的爱你。
14、安之若素 随遇而安。
15、黑白年代 忠贞罘渝。
16、夕夏温存 醉生梦死。
17、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18、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19、闻而不审,不若无闻。
20、本末倒置 杳无音信。
21、落荒而逃 网名大全。
22、今非昔比 淡忘如思。
23、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2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5、旧事重提 浮生如梦。
2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7、飞蛾扑火——自取**
2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9、折现浪漫 梦回旧景。
30、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31、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3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3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34、残花败柳 夏花依旧。
35、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36、知识无底,学海无涯。
37、身怕不动,脑怕不用。
38、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39、囫囵吞枣——不辨滋味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1、沧桑笑容 微光倾城。
42、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43、生命有限,学问无涯。
44、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45、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4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47、少而不学,老而无识。
48、乱试佳人 散场电影。
49、听不如看,看不如干。
50、年少无知 内心世界。
51、飞蛾扑火,自取**。
5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3、放心不下 往事随风。(.)
54、空城旧梦 浮生若梦。
四字的名言8
1、莫对青山谈世事休将文字占时名
2、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3、千般月色砚边过无限风光笔下生
4、山高自有人行路海阔不乏破浪舟
5、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6、唯其不是而常是思己无知则长知
7、一庭花发来知己半卷书开见古人
8、文能换骨无余法学到寻源自不疑
9、世本无先觉之验人贵有自知之明
1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1、随时尽古今事尽日放怀天地间
12、能受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
13、思其艰以图其易言有物而行有恒
14、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为神
15、干国家事读圣贤书
16、藏器学海崇德效山
17、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18、后来在收入曾国藩日记时略加改动,便有了“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千古绝对。
19、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20、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21、抱素怀朴安性约身
22、笃礼崇义抱淑守真
23、与贤者游信足乐集古人文亦大观
2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5、望远能知风浪小凌空始觉***
26、勤能补拙才偏敏廉不沽名品益高
27、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28、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29、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30、诗怀淡处临春水文味闲时数落花
3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2、文泉似流水出峡心境如皓月当空
33、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
34、刚毅多略文雅少俦
35、闻一多先生在其诗集《红烛》中,也引用“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为序诗的最后一句,既激励自己,也鼓舞世人。
36、少年不经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3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38、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3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0、事实上,这句话并非曾国藩首创,而是清**学大家太常寺卿唐鉴送给曾文正公的一句话。
41、秉心真实矢口贞诚
42、莫道明年花更好当惜今朝春正浓
43、曾国藩对此联极为推崇,并将此联挂于居室。
4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5、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早读书
46、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47、有田不耕仓禀虚有书不读子孙愚
4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9、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50、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
51、不攻人短莫矜己长
52、满招损谦受益
53、读书常戒自欺处勤者不可有闲时
54、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55、文成蕉叶书犹绿吟到梅花句亦香
56、高位尚须闻过友美名不废等身书
5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58、读圣贤书行仁义事
59、道光二十一年,他将自己所著《畿(jī)辅水利》及亲笔楷书条幅“不为圣贤,则为禽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善化唐鉴”赠与曾国藩。
60、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61、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6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63、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64、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看花
65、好书悟后三更月良友来时四座春
66、著书不向时流说得句难为俗者知
67、事到盛时须警省境当逆处且从容
68、得山水乐在怀抱于古今文观异同
6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70、与世不言人所短临文广集众之长
71、友如作画须求淡文似看山不喜*
7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四字的名言9
一诺千金
【解释】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出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竭诚相待
【解释】竭诚:竭尽诚意;待:对待。竭尽诚意地对待别人。
【出处】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信守不渝
【解释】坚守信用不变。
【例句】为顾客提供最佳品质的产品,是这家公司几十年来始终~的宗旨。
推诚不饰
【解释】推诚相见,毫不掩饰自己。比喻对人诚实,毫无虚假之意。
【出处】《三国志·蜀志·谯周传》:“体貌素朴,性推诚不饰。”
物微志信
【解释】微:小;志:心意;信:诚实。生物虽小,主地诚实。本指虫吟鸟鸣,准确及时。比喻人身份不高而内心诚实。
【出处】《后汉书·襄楷传》:“臣闻布谷鸟鸣于孟夏,蟋蟀吟于始秋,物有微而志信,人有贱而言忠。”
言而有信
【解释】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出处】《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言行信果
【解释】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同“言必信,行必果”。
【出处】郭沫若《沁园春·祝中日恢复邦交》词:“从今后,望言行信果,和睦万邦。”
言行一致
【解释】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出处】郭沫若《屈原》第四幕:“我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事实具在,我虽死不移。”
一言之信
【解释】信:信用。对自己说的话都很讲信用。
【出处】《孔子家语·好生》:“贤哉楚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匪申叔之信,不能达其义,匪庄王之贤,不能受其训。”
以诚相见
【解释】真心实意地相对待。
【出处】今袁抚书中,虽欲敛兵息怨,尚恐未出至诚,请*归后,劝他~为是。 ★蔡东藩《清史演义》第五回
忠信乐易
【解释】忠信:忠厚老实;乐易:欢乐,*易。指为人忠厚老实,*易近人。
【出处】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
抱诚守真
【解释】抱:存在心里。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出处】鲁迅《坟·摩罗诗力说》:“上述诸人,其为品性言行思惟,虽以种族有殊,外缘多别,因现种种状,而实统于一宗:无不刚健不挠,抱诚守真。”
抱柱之信
【解释】用以表示坚守信约。
【出处】《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达诚申信
【解释】达:表达;申:表明;信:诚实。表达真诚忠贞。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八回:“***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
表里如一
【解释】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首尾周密,表里一体。”导语:
一诺千金
【解释】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出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竭诚相待
【解释】竭诚:竭尽诚意;待:对待。竭尽诚意地对待别人。
【出处】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信守不渝
【解释】坚守信用不变。
【例句】为顾客提供最佳品质的产品,是这家公司几十年来始终~的宗旨。
推诚不饰
【解释】推诚相见,毫不掩饰自己。比喻对人诚实,毫无虚假之意。
【出处】《三国志·蜀志·谯周传》:“体貌素朴,性推诚不饰。”
物微志信
【解释】微:小;志:心意;信:诚实。生物虽小,主地诚实。本指虫吟鸟鸣,准确及时。比喻人身份不高而内心诚实。
【出处】《后汉书·襄楷传》:“臣闻布谷鸟鸣于孟夏,蟋蟀吟于始秋,物有微而志信,人有贱而言忠。”
言而有信
【解释】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出处】《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言行信果
【解释】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同“言必信,行必果”。
【出处】郭沫若《沁园春·祝中日恢复邦交》词:“从今后,望言行信果,和睦万邦。”
言行一致
【解释】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出处】郭沫若《屈原》第四幕:“我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事实具在,我虽死不移。”
一言之信
【解释】信:信用。对自己说的话都很讲信用。
【出处】《孔子家语·好生》:“贤哉楚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匪申叔之信,不能达其义,匪庄王之贤,不能受其训。”
以诚相见
【解释】真心实意地相对待。
【出处】今袁抚书中,虽欲敛兵息怨,尚恐未出至诚,请*归后,劝他~为是。 ★蔡东藩《清史演义》第五回
忠信乐易
【解释】忠信:忠厚老实;乐易:欢乐,*易。指为人忠厚老实,*易近人。
【出处】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
抱诚守真
【解释】抱:存在心里。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出处】鲁迅《坟·摩罗诗力说》:“上述诸人,其为品性言行思惟,虽以种族有殊,外缘多别,因现种种状,而实统于一宗:无不刚健不挠,抱诚守真。”
抱柱之信
【解释】用以表示坚守信约。
【出处】《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达诚申信
【解释】达:表达;申:表明;信:诚实。表达真诚忠贞。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八回:“***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
表里如一
【解释】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首尾周密,表里一体。”
四字的名言10
光阴似箭[ guāng yīn sì jiàn ]
光阴:时间。时间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出处:宋·苏轼《行香子·秋兴》:“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依;都将万事;付与千锺。”
日月如梭[ rì yuè rú suō ]
梭:织布时牵引纬线的工具。太阳和月亮像穿梭一样地来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出处:宋·高登《东溪集·朱黄双砚》:“日月如梭;文籍如海;探讨不及;朱黄敢怠。”
必有一失[ zhì zhě qiān lǜ ]
必有一失意指不管多聪明的人也一定会出错误。
不知则问[ bù zhī zé wèn ]
有不知道的就要虚心向他人请教。
敏而好学[ mǐn ér hào xué ]
敏:聪明;好:喜好。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出处:《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不耻下问[ bù chǐ xià wèn ]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人者智[zhī rén zhě zhì]
《知人者智》是春秋时期老子写的一篇古文,主要讲述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以及相关的内容。
自知者明[ zì zhī zhě míng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四字书法名言名句3篇(扩展6)
——经典书法名言菁选
经典书法名言15篇
在*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名言吧,名言主要用来激励和告诉当事人某些道理,提醒人们在生活中时刻保持着某种精神品格。什么样的名言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经典书法名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典书法名言1
1、形者,其形体也;神者,其神采也。
2、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
3、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可绍于古人。
4、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不可以为书。
5、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
6、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
7、凡临古人始必求其似,久久剥换,遗貌取神。
8、且一食之美,惟饱其日,倘一观而悟,则润于终身。
9、不泥古法,不执己见,惟在活而已矣。
10、成形结字,得形体不如得笔法,得笔法不如得气象。
11、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
12、古人作书,于联络处见章法;于洒落处见意境。
13、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
14、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
15、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
16、学书易少年时将楷书写定,始是第一层手。
17、故有笔法而有生动之情,有墨气而有活泼之致。
18、所谓神品,于吾神所著故也。
19、书道只在巧妙二字,拙则直率而无化境矣。
20、初学书类乎本,缓笔定其行势,忙则失其规矩。
21、只学一家,学成不过为人作奴婢;集众长归于我,斯为大成。
22、古之善书者,必先楷法,渐而至于行草,亦不离乎楷正。
23、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
24、临摹用工,是学书大要,然必先求古人意指,次究用笔,后像行体。
25、凡临古人书,须*心耐性为之,久久自有功效,不可浅尝辄止,见异既迁。
26、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
27、盖法高于意则用法,意高于法则用意,用意正其神明于法也。
28、夫心合于气,气合于心;神,心之用也,心必静而已矣。
29、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即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
30、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气立矣。
31、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
32、学古人书,须得其神骨,魄力气格,命脉,勿徒貌似而不深求也。
33、学术通于学仙,钟神最上,钟气此之,钟形又此之。
34、学书须步趋古人,勿依傍时人。学古人须得其神骨,勿徒其貌似。
35、学一半撒一半,未尝全学;非不欲全,实不能全,亦不必全也。
36、作书须自家主张,然不是不学古人;须看真迹,然不是不学碑刻。
37、作书起转收缩,须极力顿挫,笔法既得,更多临唐贴以严其结构。
38、故学书全无贴意,如旧家子弟,不过循规蹈矩,饱暖终身而已。
39、取意舍形,无所求意。故得其形,意溢于形;失其形,意云何哉?
40、临摹古人不在对临,而在神会,目意所结,一尘不入,似而不似,不容思议。
41、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摩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
42、先资政公曰:凡书未成家者,宜日与古贴为缘,无论何贴,皆足以范我笔力。
43、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
44、学书之要,唯取神,气为佳,若模象体势,虽形似而无精神,乃不知书者所为耳。
45、书贵入神,而神有我神他身之别。入他身者,我化为古也,入我神者,古化为我也。
46、取法乎上,仅得乎中,人人言之。然天下最上的境界,人人要到,却非人人所能到。
47、古贴字体大小,颇有相径庭者。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执,痛痒相关。
48、学书须临唐碑,到极劲键时,然后归到晋人,则神韵中自俱骨气,否则一派圆软,便写成软弱字矣。
49、故学必有法,成则无体,欲探其奥,先识其门。有知其门不知其奥,未有不得其法而得其能者。
50、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心得,以终其身。
51、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著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
52、要使笔落纸上,精神能冲其中,气韵目晕于外。似生实熟,圆转流畅,则笔笔有笔,笔笔无痕矣。
53、故之书道玄妙,必资于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于心悟,不可以目取也。
54、先学间架,古人所谓结字也;肩间架即明,则学用笔。间架可看石碑,用笔非真迹不可。
55、初学不外临摹。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间架。临摹既久,则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变通。
56、机者,传奇之精神;趣奇,传奇之风致。少此二物,则如泥人土马,有生形而无升气。
57、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大要临古人墨迹,布置间架,担破管,书破纸,方有功夫。
58、古人笔法渊源,其最不同处,最多相合。李北海云:似我者病。正以不同处求同,不似处求似,同于似者皆病也。
59、其有一点一画,意态纵横,偃亚中间,绰有馀裕,结字峻秀,类于生动,幽若深远,焕若神明,以不测为量者,书之妙也。
60、夫字以神为精魄,神若不知,则字无态度也;以心为筋骨,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也;以副毛为皮肤,副若不圆,则字无温润也。
61、书之心,主张布算,想像化裁,意在笔端,未形之相也;书之相,旋折进退,威仪神采,笔随意发,既形之心也。
62、近代以来,殊不师古,而缘情弃道,才记姓名,或学不该赡,闻见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虚费精神。自非道灵感物,不可与谈斯道矣!
63、又学时不在旋看字本,逐画临仿,但贵行,住,坐,卧常谛玩,经目著心。久之,自然有悟入处。信意运笔,不觉得其精微,斯为善学。
64、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
65、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
66、学书一字一笔须从古贴中来,否则无本。早矜脱化,必规矩,初宗一家,精深有得。继采诸美,变动弗拘。斯为不掩性情,自辟门经。
67、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其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以身,德而熟之以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
68、习古人书,必先专精议一家。至于信手触笔,无所不似,然后可兼收并蓄,淹贯众有,亦决不能自成一家,到得似来,只为此家所盖,枉费一生气力。
69、至若磔髦竦骨,短截长,有似夫忠臣抗直补过匡主之节也;矩则轨转,却密就疏,有似夫孝子承顺慎终思远之心也;耀质含章,或柔或刚,有似夫哲人行藏知进知退之行也。
70、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形,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
71、风神者,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三须纸笔佳,四须险劲,五须高明,六须润泽,七须向背得宜,八须时出新意。则自然**如秀整之士,短者如精悍之徒,瘦者如山泽之矍,肥者如贵游之子,劲者如武夫,媚者如美女,欹斜如醉仙,端楷如贤士。
经典书法名言2
1、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2、草本易而速,今反难而迟,失指多矣。东汉。赵一《非草书》
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4、风行水石,自然成文;云出严间,无心有态;趣以触而生笔,笔以动而含趣,相生相触,辄合天妙。能含天妙,不必言条理脉络,而条理脉络自无之而不在。清。沈宗謇《芥舟学画编》
5、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馀。北宋。苏轼《论书》
6、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7、草即纵心奔放,覆腕转蹙,悬管聚锋,柔毫外拓,左为外,右为内,起伏连卷,收揽吐纳,内转藏锋也。虞世南《笔髓论》
8、每书欲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晋。王羲之《书论》
9、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0、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11、圆劲古澹,则出于虫篆;点画波发,则出于八分;转换向背,则出**白;简便痛快,则出于章草。南宋。姜夔《续书谱》
12、士于书法必先学正书者,以八法皆备,不相附丽。若楷法既到,则肆笔行草间,自然于二法臻极,焕手妙体,了无阙轶。反是则流于尘俗,不入识者指目矣。北宋。赵构《翰墨志》
13、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形,草又外其中间。无籍因循,宁拘制则;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识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唐。张怀灌《书议》
14、赵子昂: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15、旭、素得超逸之兴,而失之怪。
16、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直,不宜倾欹。
17、小楷难,小草犹难。楷以法胜,草以神胜。法可勉强合,神非绝迹无行地,不能超脱八法之外,**九宫之中。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18、书之求能,且攻真草。唐。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19、以楷法作行则太拘,以草法作行则太纵。
20、志存高远:心存远大志向
21、梁同书:写字要有气,气须从熟中来。
22、无垂不缩,欲往仍留。《兰亭》之妙,尽乎此矣。
23、五代杨凝式《韭花帖》
2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5、书法励志名句经典
26、千里的远行,从脚下开始。这一路过来,有过目标,也就有过誓言,所以才有动力,为将来,也为现在,奋力去追梦,用真心在奋斗。想的是多年以后的`问心无愧与微笑过活。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一路走来,我们需要精神的支撑,而一幅幅饱含正能量的励志书法,便是我们前行的动力。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推荐几幅非常励志的书法作品,供大家欣赏。
27、大字虽大而小,小字虽小而大,正书须有草意,草书须有正笔。郝经《原古录》
28、汉隶为篆、楷中间过脉。《石门颂》篆意多;《西狭颂》楷意多。
29、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
30、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31、真书以*正为善,此世俗之论,唐人之失也。古今真书之神妙,无出钟元常,其次则王逸少。今观二家之书,皆萧洒纵横,何拘*正?南宋。姜夔《续书谱》
32、业精于勤:学业精深的基础是勤奋
33、体有疏密,意有倜傥,或有飞走流注之势,惊竦峭绝之气,淘淘闲雅之容,卓荦调宕之志,百体千形,巧媚争呈,岂可一概而论哉!南朝。萧衍《草书状》
34、一画之间,变欺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况云积其点画,乃成其字。唐。孙过庭《书谱》
35、天道酬勤: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获
36、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
3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8、任意所之,自然之理也。南朝。萧衍《答陶隐居论书》
39、清*乐六盘山——不到长城非好汉
40、山谷云:凡作书之害,姿媚是其小弊,轻佻是其大病。直须落笔,一一端正。至于放笔,自成行草,最忌用意装缀,便不成书矣。清。梁章钜《学字》
41、字熟必变,熟而不变者,庸俗生厌矣。字变必熟,变不由熟者,妖妄取笑矣。
42、魏伯子曰:古人作字,于楷细秀婉中,忽作一重大奇险者,盖其精神机势所发,**自遏,不觉纵笔,览者亦遂怵然改观。后人见此,学为怪异,而所书不足动人。本无情兴,徒欲作怪故也。人有哈欠喷嚏,又舒肆震动而泄之。苟无是而学为张口伸腰,岂得快哉。清。梁章钜《学字》
4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44、然欲自然,先须有意,始于方整,终于变化,积习久之,自有会通处。清。王澍《论书胜语》
4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46、自强不息: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47、书家无篆圣、隶圣,而有草圣。盖草之道千百万化,执持寻逐,失之愈远,非神明自得者,孰能臻于至善耶。
48、宾主、操纵、开合、虚实、顺逆诸法,可以语人。外此,则欲语不得,有语反惑。
49、吾士行曰:“隶书人谓宜扁”,殊不知妙在不扁。挑拨*硬,如折刀头,方为汉隶。所谓方劲古拙,斩钉截铁备矣。清。梁章钜《学字》
50、行书有真行,有草行。真行近真,而纵于真;草行近草,而敛于草。
51、用笔均极随意,绝无拘牵束缚之态,惟稍有霸悍之气,未能若烟客之冲和自在也,学者能得其意,一切尘俗蹊径,自扫除净尽矣。秦祖永《桐阴画诀》
52、每落笔为飞草书,但觉烟云龙蛇,随手运转,奔腾上下,殊可骇也,静而观之,神情欢欣可喜耳。宋。蔡襄《宋端明殿学士蔡忠惠公文集》
53、作字不须豫立间架,长短大小,字各有体。因其体势之自然与为消息,所以能尽百物之情状,而与天地之比相肖。有意整齐与有意变化,皆是一方死法。清。王澍《论书胜语》
54、盖行草之笔多环转,若信笔为之,则转御皆成扁锋,故须暗中取势换转笔心也。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5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56、临书,易得意,难得体;摹书,易得体,难得意。
57、八分为富于波磔之字体,**八分书,笔锋中出。清。范公勉《书法述要》
58、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
59、变者,如高低,长短,阔狭,其变无穷也。《书法三味》
60、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藉笔以达之,方能神似。
61、卫夫人:近代以来,殊不师古,而缘情弃道,才记姓名,或学不该赡,闻见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虚费精神。
62、积健为雄:日积月累方能成就霸业
63、金石为开:心诚志坚力量无穷
64、晋唐媲美,晋以韵胜,唐以力胜;晋人法度,难以揣摩,唐人法度,历历可数。
65、学无止境:学习是没有尽头的
66、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7、有志者事竟成
68、精益求精:在好的基础上要求更好
69、结字须令整齐中有参差,方免字如算子之病,逐字排比,千体一同,便不成书。
70、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71、孙过庭:察之贵精,拟之贵似。
72、其正书,纤浓得中,刚劲不挠,有正人执法,面折廷诤之风;至其点画工妙,意态精密,无以尚也。行书黝纠蟠屈,如龙蛇振动,弋戟森列,自成一家。宋。朱长文《续书断》
73、一字之体,率多由于变。有起。有应。如此起者,如此应,各有义理。姜夔《续书谱》
74、真书以*和为上,而骏宕次之;草书以简净为上,而雄肆次之。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经典书法名言3
1、学书须临唐碑,到极劲键时,然后归到晋人,则神韵中自俱骨气,否则一派圆软,便写成软弱字矣。——梁谳
2、学书须步趋古人,勿依傍时人。学古人须得其神骨,勿徒其貌似。清。梁谳《*书贴》
3、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
4、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
5、笔心,帅也,副毫,卒徒也。——刘熙载
6、阳气明而华壁立,阴气大而风神生。——王羲之
7、甘从千日醉,耻与万人同。
8、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
9、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
10、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明。项穆《书法雅言》
11、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12、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
13、日丽千芳闹,风和百鸟鸣。
14、中天明月悬肝胆,大海澄波漾性情。
15、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张怀谨
16、心源无风雨,浩气养乾坤。
17、挥毫落笔如云烟。——杜甫
18、江山入画,意气凌云。
19、学古人书,须得其神骨,魄力气格,命脉,勿徒貌似而不深求也。清。梁谳《学书论》
20、笔下留有余地步,胸中养无限天机。
21、凡临古人书,须*心耐性为之,久久自有功效,不可浅尝辄止,见异既迁。清。梁章钜《学字》
22、学书时时临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书细看,令入神,乃到妙处。惟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北宋。黄庭坚《论书》
23、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两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下笔点画波奈屈曲,皆需一身之力送之。——卫铄
24、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25、先资政公曰:凡书未成家者,宜日与古贴为缘,无论何贴,皆足以范我笔力。清。梁章钜《学字》
26、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学书即成,且氧于心中无俗气,然后可以作,示人为揩式。——黄庭坚
27、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庄子》
28、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清。王妤
29、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清。刘熙载《艺概》
30、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31、云水风度,松柏气节。
32、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松年
33、故凡得名迹,一望而知为何家者,而通篇意气归于本家者,真迹也。一望知为何家之书,细求以本家所习前人法而不见者,仿书也。清。包世臣《安吴论书》
34、学书一字一笔须从古贴中来,否则无本。早矜脱化,必规矩,初宗一家,精深有得。继采诸美,变动弗拘。斯为不掩性情,自辟门经。——梁谳
35、不求形似,正是潜移造化而于天游;近人只求形似,欲似所以愈离。——恽寿*
36、婉若银钩,源若惊鸾。
37、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清。松年《颐园论画》
38、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元。陈绎曾《翰林要诀》
39、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唐。虞世南《笔髓论》
40、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东汉。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41、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
42、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
43、风云论道,笔墨通天。
44、立志不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人难。
45、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46、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松年
47、不矜威益重,无私功自高。
48、学一半撒一半,未尝全学;非不欲全,实不能全,亦不必全也。——郑板桥
49、故学书全无贴意,如旧家子弟,不过循规蹈矩,饱暖终身而已。清。钱泳《书学》
50、龙威虎振,剑拔弩张。
51、且一食之美,惟饱其日,倘一观而悟,则润于终身。唐。张坏灌《六体书论》
52、书有未观皆可读,事已经过不须提。
53、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气立矣。——蔡邕
54、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沈括
55、立品直须同白玉,读书何止到青云。
56、习古人书,必先专精议一家。至于信手触笔,无所不似,然后可兼收并蓄,淹贯众有,亦决不能自成一家,到得似来,只为此家所盖,枉费一生气力。——王淑
57、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
58、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
59、书道只在巧妙二字,拙则直率而无化境矣。——董其昌
60、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大要临古人墨迹,布置间架,担破管,书破纸,方有功夫。明。解缙《学书法》
61、初学不外临摹。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间架。临摹既久,则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变通。清。周星莲《临池管见》
62、凡临摹须专力一家,然后以各家总览揣摩,自然胸中餍饫,腕下精熟。久之眼光广阔,志趣高深,集众长以为己有,方得出群境地。——朱和羹
63、先学间架,古人所谓结字也;肩间架即明,则学用笔。间架可看石碑,用笔非真迹不可。清。冯班《钝吟书要》
64、云卷千峰色,泉和万籁色。
65、用笔之势,特须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病且未去,能何有焉。——徐浩
66、人到万难须放胆,事当两可要*心。
经典书法名言4
1)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
2)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3)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唐·张怀谨)
4)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5)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北朝·萧衍)
6)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唐·张怀声)
7)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北朝·萧衍)
8)厚德载物。
9)笔下龙蛇似有神。(唐·张怀谨)
10)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张怀谨)
11)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12)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13)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
14)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唐代诗人杜甫《饮中八仙歌》
15)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16)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17)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
18)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19)意在笔前,然后作字。——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
20)书肇于自然。——蔡邕
经典书法名言5
1、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2、人之幼稚,不学则愚。
3、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4、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5、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
4、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6、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直,不宜倾欹。
5、书贵熟,熟则乐。书忌熟,熟则俗。未能画*竖直而遽求神妙,是犹离规矩以求巧,非吾所敢知也。
7、画笔描绘美好未来,色彩绘就壮丽人生。
8、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
9、弘扬传统,书写卓越。
10、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11、心正则笔正。
12、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13、若*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便不是书法,但得其点画耳。
14、三十六策,走为上计。
15、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16、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17、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
18、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19、疾风吹劲草,烈火炼真金;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锋自磨砺出,玉乃雕琢成;人而不苦练,焉能艺精深。
20、意居笔先,形随法立。
21、笔须凌空,固也。然学者误会斯语,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气空笔实,方能无弊。
22、传承****,弘扬书法艺术。
23、小小字儿方方正,一支钢笔直又硬。
24、自古以来,关于书法的名言,可谓蔚为大观。举例如下:
25、《跋王荆公诗》云:“公书气韵飘逸,势若率然,而未尝无从容整暇之意,亦自成一家。昔人论公书类忙时所作,此说非也。”
26、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27、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韩渥
28、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藉笔以达之,方能神似。
29、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
30、初学分布,但求*正;既知*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正。
31、书无定法,莫非自然之谓法,隶法推汉,楷法推晋,以其自然也。唐人视法太严,故隶不及汉,而楷不及晋。
32、点到为止,一字千金。
33、工夫深,结体自稳;天姿好,落笔便超。
34、汉隶笔笔逆,笔笔蓄。起处逆,收处蓄。
35、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
36、一点失所,若美女之眇一目;一画失所,如壮士之折一肱。
37、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
38、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
39、人人学书法,共创新世纪。
40、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
41、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42、无声之音,无形之相。
43、读诗千首,挥毫万字。
44、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
45、精雕细刻出**,千锤百炼铁成金。
46、一室图书自清洁;百家文史足风流。(集醴泉铭字)
47、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
48、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
49、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
50、练好硬笔书法,传承汉子文化。
51、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展示美。
52、秦汉之书,其巧处可及,其拙处不可及。
53、万类静观咸自得;一春幽兴少人知。(集兰亭序字)
54、明窗净几,笔墨精良,于时抽纸挥毫,以绘我胸中之所有,其书那得不佳!若人声喧杂,纸墨**,虽技如二王,亦无济矣。
55、《跋张旭草书》云:“旭书雄劲飞动,神妙叵测而规矩固在,凡今之慕旭者,不免效杜季良之弊矣。”
56、翰墨怡且乐,书法寿而康。
5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58、“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作书须有此气象。而其细心运意,则又如穿针者束线纳孔,毫厘有差,便不中窍。
59、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
60、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
61、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
62、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
63、弘扬民族文化精髓,演绎书法神奇魅力。
64、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65、万象函归方丈室;四围环列自家山。
66、万卷图书天禄上;四时云物月华中。
67、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68、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
69、龙威虎振,剑拔弩张。
70、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71、练**书法,承传统文化。
72、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73、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74、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
75、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76、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77、昔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
78、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79、弘扬书法绘画艺术,宣扬**传统文化。
80、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
81、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
82、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
83、书画显功底,笔墨见精神。
84、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85、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86、苦攻中外古今万卷书,巧绘人情物理千张画。
87、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
88、书中有画,画中亦有书。
89、字怕练,马怕骑。
90、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91、练一手好字,传一代文明。
92、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
93、人到万难须放胆;事当两可要*心。(张大千)
94、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95、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96、**造物,笔下生花。
97、初学临书,先求形似,间架未善,遑言笔妙。
98、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99、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朱和羹《临池心解》
100、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101、笔墨纸砚描绘山水诗乡梦,多彩宣城争创“**书法城”。
102、秦朝**李斯云,“夫用笔之法,先急回,回疾下;如鹰望鹏逝,信之自然,不得重改。送脚,若游鱼得水;舞笔,如景山兴云。或卷或舒、乍轻乍重,善深思之,理当自见矣。”
103、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104、书画之道,纵有师授,全赖自己用心研求。
105、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
106、怒蹄蹴踏苍山颓,岧嶤臃肿难为状。
107、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
108、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109、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110、这是孙过庭的一句书法理论真言。有辩证思维,总结了学习书法一般规律。
111、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112、字无百日功。
113、《书孔子庙堂碑后》云:“论者率爱世南书飘逸蕴藉,然其从容规矩准绳之中,学者须心得也。”
114、美术可以表现文化,美术可以辅翼道德。
115、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116、万壑泉声云外去;数点秋色雁边来。
117、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118、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119、夫马,筋多肉少为上,肉多筋少为下;书亦如之,皆欲骨内相称,神貌洽然。
120、阐释书法精神,传承文化精髓。
121、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
122、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123、“张旭书纵意豪宕,变化捷出,如健鹏掠野,怒骥脱羁。怀素得张之法,乃清劲精丽,应规合矩,盖鲁男子学柳下惠者,故足重也。”
124、如诗如画山**彩地,共创共享“**书法城”。
125、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126、东汉名臣蔡邕,“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掠笔,在于趱锋峻趯用之。涩势,在于紧駃战行之法。横鳞,竖勒之规。”
127、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128、老夫之书,本无法也。
129、学楷宜由唐而晋,隶则非汉不可。
130、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131、逆笔起,最得势。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
132、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133、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134、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仓颉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称书,遗迹石鼓。
135、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南朝梁**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
经典书法名言6
1、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唐朝开国**房玄龄《晋书·王羲之传》
2、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3、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4、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唐代诗人杜甫《饮中八仙歌》
5、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6、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7、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8、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
9、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10、一点失所,若美女之眇一目;一画失所,如壮士之折一肱。——元末明初文史学家陶宗仪《书史会要·书法》
经典书法名言7
今天**法课之前,爷爷说先教我一句论语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爷爷说,这句论语的意思是: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爷爷说,无论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是学习书法,都是一样的道理。看书学习要边思考边学习,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学习书法也是,从基础开始,看字帖临摹入门,在学习过程中也要善于思考,熟练运笔,练出自己的风格。
听了爷爷的话,我受益匪浅,使劲地点点头。爷爷笑着说:“好!学习这句名言,懂得它的道理,我们就来开始来写这句名言!看看能不能融会贯通!”爷爷让我对照字帖写一次,然后纠正我写得不妥的`笔画,再让我继续练习。
每一次学书法,爷爷总是这么认真耐心地为我讲解,教我许多道理。我也不敢马虎,我知道爷爷为我倾注了许多心思,我一定不能辜负爷爷的期望。
经典书法名言8
1、赵子昂: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2、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跨不到天边。
5、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6、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7、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8、古人草书,空白少而神远,空白多而神密,俗书反是。清.刘熙载《艺概》
9、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10、一分价钱一分货,十分价钱买不错。
11、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作书须有此气象。而其细心运意,则又如穿针者束线纳孔,毫厘有差,便不中窍。
12、临书,易得意,难得体;摹书,易得体,难得意。
13、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14、一部《金刚经》,专为众生说法,而又教人离相。学古人书,是听佛说法也。识得秦汉晋唐书法之妙,而会以自己性灵,是处处离相,得成佛道之因由也。
15、自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宋·杨时《河南程氏粹言·论学篇》
16、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17、读史:丙申年购《***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惮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嗣后每日圈点十页,间断不孝。
18、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0、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21、书肇于自然。——蔡邕
22、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形,草又外其中间。无籍因循,宁拘制则;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识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唐.张怀灌《书议》
23、多行不义必自毙。
24、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朱文长《续书断》
25、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6、梁同书:写字要有气,气须从熟中来。
27、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28、章草源本隶分,而下开楷法,用笔使转流速,较隶分省便,为汉代戕启章奏一种简易通行之字体也。清.范公勉《书法述要》
29、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梁启超
30、书贵熟,熟则乐。书忌熟,熟则俗。未能画*竖直而遽求神妙,是犹离规矩以求巧,非吾所敢知也。
31、学篆博览古器真款识中古字,神气散朴,可以助人,亦知象形,指事,会意等未变之妙也。清.范公勉《书法述要》
32、然欲自然,先须有意,始于方整,终于变化,积习久之,自有会通处。清.王澍《论书胜语》
33、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34、书家无篆圣、隶圣,而有草圣。盖草之道千百万化,执持寻逐,失之愈远,非神明自得者,孰能臻于至善耶。
35、每落笔为飞草书,但觉烟云龙蛇,随手运转,奔腾上下,殊可骇也,静而观之,神情欢欣可喜耳。宋.蔡襄《宋端明殿学士蔡忠惠公文集》
36、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37、芾于真,楷,篆,隶不甚工,惟于行草诚入能品。以芾收六朝翰墨,副在笔端,故沉着痛快,如乘骏马,进退裕如,不烦鞭勒,无不当人意。北宋.赵构《翰墨志》
38、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39、孙过庭:察之贵精,拟之贵似。
40、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松年《颐园画论》
41、登泰山而小天下。
42、**:每日不拘何时,**四刻,体念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43、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44、褚书高明,欧书沉潜。学欧不成,刻鹄类颊鹜;学褚不成,画虎类狗。
45、虫篆既繁,草藁近伪,适之中庸,莫尚于隶。规矩有则,用之简易。随便适宜,亦有施张,操笔假墨,抵押毫芒。彪焕缧硌,形体抑扬,芬葩连属,分间罗行。烂若天文之布曜,蔚若锦绣之有章。**.成公绥《隶书体》
46、大欺小,不公道;大帮小,呱呱叫。
47、小楷难,小草犹难。楷以法胜,草以神胜。法可勉强合,神非绝迹无行地,不能超脱八法之外,**九宫之中。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48、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49、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50、甜熟不是自然,佻巧不是工致,卤莽不是苍老,拙恶不是高古,丑怪不是神奇。清.方薰《山静居论画》
51、道德确实不是指导人们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条,而是指导人们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学说。——康德,德国哲学家
52、放之四海而皆准。
53、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54、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55、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藉笔以达之,方能神似。
56、学一家书,知其好不知其恶,学诸家书,好恶了然矣。
57、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馀。北宋.苏轼《论书》
58、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远。
59、草书结体贵偏而得中。偏如上有偏高偏低,下有偏长偏短,两旁有偏争偏让皆是。清.刘熙载《艺概》
60、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61、一个不敌两人计,三人合唱二台戏。
62、无垂不缩,欲往仍留。《兰亭》之妙,尽乎此矣。
63、笔须凌空,固也。然学者误会斯语,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气空笔实,方能无弊。
64、行书之体,略同于真。“游丝断而能续,皆契以天真......”。虞世南《笔髓论》
65、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6、一画之间,变欺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况云积其点画,乃成其字。唐.孙过庭《书谱》
67、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68、作字不须豫立间架,长短大小,字各有体。因其体势之自然与为消息,所以能尽百物之情状,而与天地之比相肖。有意整齐与有意变化,皆是一方死法。清.王澍《论书胜语》
69、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70、善良——这是天才者的伟大品质之一。——安格尔
71、不认识痛苦,就不是一条好汉。 ——雨 果
72、作楷最重宾主分明。譬如写一“日”字,左竖为宾,宜轻而短;右竖为主,宜重而长;中画为宾,宜虚而婉;下画为主,宜实而劲。
73、直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立而能行,未能行而能走者也。清.冯武《书法正传》
74、古碑无不可学,如北朝诸摩崖,手不能摹,可摹以心。心识其妙,手亦从之。
75、正书居静以治动,草书居动以治静。
76、变者,如高低,长短,阔狭,其变无穷也。《书法三味》
7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78、卫夫人:近代以来,殊不师古,而缘情弃道,才记姓名,或学不该赡,闻见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虚费精神。
79、不熟则不成字,熟一家则无生气。熟在内不在外,熟在法不在貌。
80、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 ——巴尔扎克
81、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流。
经典书法名言9
1、要做一番伟大的事业,总得在青年时**始。
2、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
3、夫马,筋多肉少为上,肉多筋少为下;书亦如之,皆欲骨内相称,神貌洽然。唐代书法家 张怀瓘 《六体书论》
4、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唐代诗人 杜甫 《饮中八仙歌》
5、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6、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7、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
8、做事不怕难,自无难人事。
9、书无定法,莫非自然之谓法,隶法推汉,楷法推晋,以其自然也。唐人视法太严,故隶不及汉,而楷不及晋。
10、成功,是内心的造就。
11、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跨不到天边。
12、要想飞,就得追;要成功,努力干。
13、欧阳得秀劲之骨,而乏温**容。
14、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15、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16、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17、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张怀谨)
18、浪费时间等于浪费生命。
19、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北朝·萧衍)
20、信心是成功的开始,恒心是成功的方法。
21、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22、书肇于自然(汉·蔡邕)
23、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秦汉之书,其巧处可及,其拙处不可及。
25、书中有画,画中亦有书。清代学者 方玉润 《星烈日记汇要·游艺》
26、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
27、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28、自信的生命最美丽!
29、决心即力量,信心即成功。
30、努力是成功之母。
31、笔下龙蛇似有神。
32、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
33、千里的远行,从脚下开始。这一路过来,有过目标,也就有过誓言,所以才有动力,为将来,也为现在,奋力去追梦,用真心在奋斗。想的是多年以后的问心无愧与微笑过活。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一路走来,我们需要精神的支撑,而一幅幅饱含正能量的励志书法,便是我们前行的动力。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推荐几幅非常励志的书法作品,供大家欣赏。
34、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范温
35、事情做到完美,就是艺术。
36、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清代文学家 刘熙载 《艺概·书概》
37、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38、篆书中小篆、真书中小楷,非强纸不可。二体行笔,不得急就故耳。
39、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40、有志者 事竟成
41、逆笔起,最得势。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
42、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
43、胜利属于最坚忍的人。
44、时时只见龙蛇走。
45、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庄子曰:“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善夫!
46、颜书极神妙,以深墨重笔效之,辄不合度。问:神妙何在?曰:凡学人所不能到处,即其神妙处。
47、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48、一羽示风向,一草示水流。
49、自己打败自己的'失败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50、疏势不补,密势补之。《九成宫》“圣”字上画,“舜”字下点,皆补法也。若“乃”、“力”等字,左上右下皆缺势,无可补。
51、失败是坚韧的最后考验。
52、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53、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著名推销商)
54、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55、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唐·韩渥)
56、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学书自成家说》
57、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58、道足以忘物之得春,志足以一气之盛衰。
59、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直,不宜倾欹。
60、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唐代书法家 颜真卿 《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61、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62、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
63、拳要打,字要练。
6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65、时时只见龙蛇走(唐·李白)
66、造物之前,必先造人。
67、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唐·张怀谨)
68、挥毫落笔如云烟。
69、既曰分间布白,又曰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何其言之不相谋耶?不知前言是讲立法,后言是论取势,二者不兼,焉能尽妙。唐代北海、河南书,真是善于取势者。
70、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唐·张怀谨)
71、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72、意居笔先,形随法立。
73、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74、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75、清*乐六盘山--不到长城非好汉
76、读万卷书,行万里。
77、要战胜恐惧,而不是退缩。
78、不熟则不成字,熟一家则无生气。熟在内不在外,熟在法不在貌。
79、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
80、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北朝·萧衍)
81、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
82、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量!
83、我们是骄傲还是谦卑,全取决于事业的成就。
84、笔须凌空,固也。然学者误会斯语,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气空笔实,方能无弊。
85、挑战极限,身先神显风光正茂,出类扰萃。
86、翰墨之美,多以身后腾声。 唐代书法家 张怀瓘
经典书法名言10
1、老夫之书,本无法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山谷文集》
2、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陈绎曾《翰林要诀》
3、书肇于自然。——蔡邕
4、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松年《颐园画论》
5、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6、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项穆《书法雅言》
7、疾风吹劲草,烈火炼真金;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锋自磨砺出,玉乃雕琢成;人而不苦练,焉能艺精深。——李铎
8、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朝梁**萧衍
9、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10、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经典书法名言15
1、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2、翰墨之美,多以身后腾声。——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3、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张彦远
4、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
5、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张彦远《法书要录》
6、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7、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学书自成家说》
8、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9、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艺概·书概》
10、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临池心解》
经典书法名言11
1、琅琊风骨,开宗立派传衣钵。六朝江左风流歇,**通天,摹得诸王帖。书法宋元犹挺拔,明清两代几中辍。古人遗墨千秋诀,何幸如今此处看陈列。"
2、第一点,***的基本功我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书法基础,从高中开始就开始在***工作,熟悉***内的基本工作流程,在同是大一的新生里面,我觉得我对电脑的操作不算是差的,这也是我的优势。
3、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项穆《书法雅言》
4、为了修身养性,母亲让我岁开始学习书法因为还没断奶就会说话,母亲又断定了我有语言天赋,从小安排大量的语言训练又因为母亲年轻时的作家梦,我从岁开始接受正规的写作辅导。
5、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
6、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有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陈善
7、在我看来,最好的书是那些能够提供最丰富的思考材料的书法朗士
8、解读这句话本身是在谈书法。从练字来说,永远摹帖,不过是照猫画虎亦步亦趋;只有别出心裁,才有可能自成一派。
9、(作者简介郭沫若,川省乐山人,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著述颇丰,致力于世界和*运动。**新诗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公认的文化**。)
10、有一句名言宁向**一步死,绝不东归半步生。玄奘大师一生告诉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一个人一生做好一件事就非常了不起。玄奘大师就是取经译经传经,如果过分贪大,就不精了。你没有理由去要求姚明会翻跟头吧?你没有理由去要求刘翔是书法家吧?每个人把自己一件事做好就不得了。
11、要成为一名少先队大队委,更要有出色的成绩。我热爱班级体,热爱少先队,善于团结同学,有优秀的'思想道德品德我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秀,除了书本的知识,还积极学习其它科普知识我爱好广泛,书法比赛,曾经取得全校二等奖。
12、这本书不仅是咱们中小学生的良师,也是古诗书法绘画爱好者们的益友。它内容丰富,书画优美,功能齐全,形式多样,装帧精美,是诗歌赏析园中的奇葩,相信一定会吸引无数的鉴赏者。
13、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临池心解》
14、汤展中与书法结缘,缘于一次偶然。一天,哥哥放学回家后,用毛笔写描红作业。他觉得很好奇,跑到厨房,用脚夹了块小木炭,在地上学哥哥写字。这一幕,让刚干完农活回来的父亲看到了,父亲想乡下人逢年过节和红白喜事都喜欢写对联,何不训练儿子练好书法,以后靠卖这换口饭吃。
15、柳颜赵欧四大圣,书法精妙传后人,挥笔潇洒情志浓,**凝思又安神。动中有静静自安,静中有动动健身。书法巨匠均长寿,*均终年逾八旬。
16、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经典书法名言12
1、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2、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3、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4、逆笔起,最得势。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
5、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6、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7、初学临书,先求形似,间架未善,遑言笔妙。
8、笔须凌空,固也。然学者误会斯语,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气空笔实,方能无弊。
9、书贵熟,熟则乐。书忌熟,熟则俗。未能画*竖直而遽求神妙,是犹离规矩以求巧,非吾所敢知也。
10、书无定法,莫非自然之谓法,隶法推汉,楷法推晋,以其自然也。唐人视法太严,故隶不及汉,而楷不及晋。
经典书法名言13
1、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2、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3、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
4、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5、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6、昔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
7、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
8、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
9、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10、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11、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12、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13、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14、逆笔起,最得势。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
15、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16、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17、初学临书,先求形似,间架未善,遑言笔妙。
18、笔须凌空,固也。然学者误会斯语,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气空笔实,方能无弊。
19、书贵熟,熟则乐。书忌熟,熟则俗。未能画*竖直而遽求神妙,是犹离规矩以求巧,非吾所敢知也。
20、书无定法,莫非自然之谓法,隶法推汉,楷法推晋,以其自然也。唐人视法太严,故隶不及汉,而楷不及晋。
21、学楷宜由唐而晋,隶则非汉不可。
22、汉隶笔笔逆,笔笔蓄。起处逆,收处蓄。
23、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直,不宜倾欹。
24、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藉笔以达之,方能神似。
25、意居笔先,形随法立。
26、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
27、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28、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29、秦汉之书,其巧处可及,其拙处不可及。
30、工夫深,结体自稳;天姿好,落笔便超。
经典书法名言14
1、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许广*载于《欣慰的纪念》)
2、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学**的。
3、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4、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5、《书孔子庙堂碑后》云:“论者率爱世南书飘逸蕴藉,然其从容规矩准绳之中,学者须心得也。”
6、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
7、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8、金子做了骨髓,也还是站不直。
9、贪安稳就没有**,要**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10、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1、正如逆水行舟,无论怎样看风看水,目的只有一个---向前。
12、你的反抗,是为了希望光明的到来罢?……但我的反抗,却不过是与黑暗捣乱。
13、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名言
14、周树人,笔名鲁迅,周树人的名言就是鲁迅名言。
15、一条大河能容纳很多溪涧的`流水;一座高山是千万吨土石垒成,广泛地汲取知识吧,愿你像高山大河那样博大精深。
16、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17、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
18、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19、写小说,说到底,就是写人物。小说艺术的精华就是创造人物的艺术。--鲁迅名言
20、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鲁迅名言
经典书法名言15
1、用墨须要随浓随淡,可燥可湿,一气成之自然生气远出。清。秦祖永《桐阴画诀》
2、柔和则绰约呈姿,刚节则鉴艳执操。唐。张怀灌《评书药石论》
3、拘则乏势,放又少则,纯骨无媚,纯肉无力,少墨浮涩,多墨笨钝。梁武帝《又答论》
4、盖有骨必有肉,有实必有虚。否则峥嵘而近于险恶,无缥缈空灵之势矣。清。盛大士《溪山卧浮录》
5、书法趋骨力刚健,最忌野。清。梁献《学书论》
6、人之于书,得心应手,千形万状,不过曰中和,曰肥,曰瘦而已。若而书也,修短合度,轻重协衡,阴阳得宜,刚柔互济。明。项穆《书法雅言》
7、肥字须要有骨,瘦字须要有肉。北宋。黄庭坚
8、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丽则倚糜而清遒。唐。欧阳询《用笔论》
9、盖用笔之难,难在遒劲。而遒劲非是怒笔木强之谓,乃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10、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为大备。清。刘熙载《艺概》
11、骨体筋而植立,筋附骨而萦旋,骨有修短,筋有肥细,二者未始相离,作用因而分属。
12、夫马筋多肉少为上,肉多筋少为下,书亦如之。唐。张怀灌《评书药石论》
13、书以疏为风神,密为老气。当疏不疏,反成寒乞;当密不密,必至调疏。宋。姜夔《续书谱》
14、一点一画,一字一行,排次接而成。古贴字体大小颇有相颈庭者,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挚,痛痒相关。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15、一字之行,理有数等,有上盖大者,有下画**,有左边高者,有右边高者,非在一途而取轨,全资众道以相承。明。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
16、真书用笔,自有八法。一字之间,长短相补,斜正相拄,肥瘦相混,求妍媚于成体之后。宋。姜夔《续书谱》
17、笔格遒劲,亦是浑厚有力,非出筋露骨,令人见面刺目。清。华琳《南宗诀秘》
18、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晋。卫烁《笔阵图》
19、用墨须使有润,不可使其枯燥,尤忌侬肥,肥则大恶道矣。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20、横不能*,竖不能直,腕不能展,目不能注,分布终不能工;分布不工,规矩终不能圆备;规矩有亏,难云法书矣。清。笪重光《书筏》
21、学书未有不从规矩而入,亦未有不从规矩而出。所谓因筌得鱼,得鱼忘筌。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22、使尽气力,至于沉尽入骨,笔乃能和。和则不刚不柔,变化斯出。故知和者,沉劲之至,非纵逸之谓。清。王淑《论书滕语》
23、瘦而露骨,肥而露肉,不以为佳;瘦不露骨,肥不露肉,乃为上也。明。项穆《书法雅言》
24、画促则字势横,画疏则字形慢;拘则乏势,放又少则;纯骨无媚,纯肉无力,少墨浮涩,多墨笨饨,比并皆然。萧衍《答陶隐居论书》
25、世人但以怒张为筋骨,不知不怒张自有筋骨焉。北宋。米芾《海岳明言》
26、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骨气而曰洞达者,中透为洞,边透为达。洞达则自之疏密肥瘦皆善,否则皆病。
27、字有果敢之力,骨也;有含忍之力,筋也。用骨得骨,故取指实;用筋得筋,故取腕悬。清。刘熙载《艺概》
28、人知直画之力尽,而不知游丝之力更坚利多锋。清。笪重光《书筏》
29、字有骨肉筋血,以气充之。书之六局,以气为主。清。包世臣《安吴论书》
30、大要以笔老为贵,少有失误,亦可辉映。所贵乎浓纤间出,血脉相连,筋骨老健,风神洒落,姿态备具,真有真之态度,行有行之态度,草有草之态度,必须博习,可以兼通。宋。姜夔《续书谱》
31、夫运者,先运其心,次运其身,运一身之力,尽归臂腕,坚如屈铁,注全力于指尖。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32、书要兼备阴阳二气。大凡沉着屈郁,阴也;奇拔豪达,阳也。清。刘熙载《艺概》
33、刚劲忌野,清劲忌薄。清。梁献《评书贴》
34、老乃书之筋力,少则书之资颜。明。项穆《书法雅言》
35、书若人然,须备筋骨血肉,血浓骨老,筋藏肉莹,加之姿态奇逸,可谓美矣。近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36、作字如人,然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备而后可为人,阕其一行尸耳。清。王淑《论书滕语》
37、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阕一,不成为书也。北宋。苏轼《论书》
38、初学之际,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唐。徐浩《论书》
39、风神者,骨中带肉也。老劲者,肉中带骨也。有志临池者,当以慧眼区别之。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40、先仪骨体,复尽精神,有肤有血,有力有筋。丝来线去,脉络分明。《书学详说》
41、骨即存矣,而遒润加之。唐。孙过庭《书谱》
42、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润色。唐张怀灌《文字论》
43、欲学书先定间架,然后纵横跌宕,惟变所适也。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44、字为城池,大不虚,小不孤故也。虞世南《笔髓论》
45、用笔在使尽笔势,然须收纵有度;结字在得其真态,然须映带习美。清。冯班《钝吟书要》
46、晋,唐人结字,须一一录出,时常参取,此最关要。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47、若*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东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48、字之骨,大指下节骨是也;字之筋,笔锋是也;字之肉,笔毫是也。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元。陈绎曾《翰林要诀》
四字书法名言名句3篇(扩展7)
——经典书法名言菁选
经典书法名言汇编1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名言吧,名言可以用来鞭策自己,帮助我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信心。那什么样的名言才是经典的名言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经典书法名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经典书法名言1
1、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挥毫落笔如云烟。——杜甫
4、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刘熙载《艺概》
5、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北宋书法家,画家米芾
6、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7、心正则笔正。——北宋文学家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
8、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9、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陈绎曾《翰林要诀》
10、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书谱》
11、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唐朝开国**房玄龄《晋书·王羲之传》
12、小心不怕多,有礼不在迟。
13、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14、怒猊抉五,渴骥奔泉。——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新唐书·徐浩传》
15、见人不施礼,枉跑四十里;见人施一礼,少走十里地。
16、好方法事半功倍,好习惯受益终身。
17、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
18、叫人不蚀本,舌头打个滚。
19、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
20、懒人做工作,越懒越费力。
21、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朝梁**萧衍
22、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23、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24、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25、勿为今日不学有来日,勿为今年不学有来年。
26、信用是难得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27、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28、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29、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唐代书法家孙过庭
30、要我们买他的诚实,这种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誉。——沃夫格
31、书中有画,画中亦有书。——清代学者方玉润《星烈日记汇要·游艺》
32、只有努力攀登顶峰的人,才能把顶峰踩在脚下。
33、一羽示风向,一草示水流。
34、人臣若无学业,不能识前言往行,岂堪大任。
35、最珍贵的财富是时间,最大的`浪费是虚度流年。
36、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37、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38、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
39、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
40、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唐代书法家张怀瓘《书议》
41、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42、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43、跪着坚持,也好过站着死去。
44、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45、努力不懈的人,会在人们失败的地方获得成功。
46、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
47、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
48、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49、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
50、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
51、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52、不贵于无过,而贵于改过。
53、现在不努力拼搏进取,将来你该拿什么跟别人比。
54、疾风吹劲草,烈火炼真金;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锋自磨砺出,玉乃雕琢成;人而不苦练,焉能艺精深。——李铎
55、不知理义,生于不学。
56、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57、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艺概·书概》
58、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59、上如阶尽管费力,却一步比一步高。不经过琢磨,宝石也不会发光。
60、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61、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62、怒蹄蹴踏苍山颓,岧嶤臃肿难为状。——清代文人严允肇《洗象行》
63、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刘熙载《艺概》
64、怒蹄蹴踏苍山颓,岧嶤臃肿难为状。
65、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韩渥
66、不怕衣服有补钉,只怕心灵有污点。
67、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68、汉隶笔笔逆,笔笔蓄。起处逆,收处蓄。
69、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70、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71、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
72、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73、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
74、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75、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76、生命的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遥远的后世。——莎士比亚
77、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
78、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79、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80、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81、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张怀声
82、坚强者能在命运之风暴中奋斗。
83、字怕练,马怕骑。
84、对众人一视同仁,对***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 ——莎士比亚
85、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86、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范温
87、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88、逆笔起,最得势。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
8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90、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91、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经典书法名言2
1、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2、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3、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陈绎曾《翰林要诀》
4、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5、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
6、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7、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8、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张怀谨
9、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10、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张彦远
11、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12、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张彦远《法书要录》
13、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刘熙载《艺概》
14、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项穆《书法雅言》
15、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谨
16、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17、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18、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19、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
20、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21、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22、字无百日功。
23、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24、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虞世南《笔髓论》
25、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朱文长《续书断》
26、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27、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刘熙载《艺概》
28、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29、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30、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朱文长《续书断》
31、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
32、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松年《颐园画论》
33、拳要打,字要练。
34、挥毫落笔如云烟。杜甫
35、字怕练,马怕骑。
36、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临池心解》
37、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38、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刘熙载《艺概》
39、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松年《颐园论画》
40、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袁昂
41、书肇于自然。蔡邕
42、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43、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44、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45、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
46、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韩渥
47、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朱和羹《临池心解》
48、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孙过庭
49、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50、婉若银钩,源若惊鸾。索靖
51、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52、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张怀声
53、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经典书法名言3
1、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2、知识是永恒的,生命是短暂的。
3、好日子一去不复返。岁月不待人。
4、相识的人,在知心朋友中,知心朋友的人,在知心朋友中。
5、不要等明天做你今天做的事,也不要等别人做你自己做的事。
6、好日子一去不复返。岁月不待人。
7、鸟要先飞翅,人要先求上进。
8、每个人都要对世界的兴衰负责。──顾炎武
9、书要用边少恨,事要知后难。
10、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列夫·托尔斯泰
11、坚强的信心,能使*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情。
12、勤奋中,浪费中;成功是思想,但毁灭是随之而来的。
13、读书有三种方法,即用心去读,眼睛去读,嘴巴去读。
14、有志者,事竟成。人不辞劳苦,天高气爽,千辛万苦,三千甲可吞吾。
15、少而好学,如太阳;坚强而好学,如阳光中的光芒;志存高远,求知如冰烛。
16、如果你贫穷,你将一事无成;如果你有钱,你可以做任何事。
17、纵马一跃,而非十步;次马十骑,宫英放弃;切尔知尔,不断朽木;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8、读书给人快乐、智慧和能力。
19、每个人都要对世界的兴衰负责。
20、如果你一遍又一遍地读那三百首唐诗,你至少可以吟诵其中的一些,即使你不会写诗。
21、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
22、如果你今天不做该做的事,明天就会耽搁。
23、要配得上日子,配得上人民,配得上心灵。
24、忘记今天的人,明天就会忘记。
经典书法名言4
1、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2、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3、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4、逆笔起,最得势。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
5、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6、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7、初学临书,先求形似,间架未善,遑言笔妙。
8、笔须凌空,固也。然学者误会斯语,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气空笔实,方能无弊。
9、书贵熟,熟则乐。书忌熟,熟则俗。未能画*竖直而遽求神妙,是犹离规矩以求巧,非吾所敢知也。
10、书无定法,莫非自然之谓法,隶法推汉,楷法推晋,以其自然也。唐人视法太严,故隶不及汉,而楷不及晋。
经典书法名言5
1、笔肥墨浓者谓之浑厚,笔瘦墨淡者谓之高逸。清.王厚祁《雨窗漫笔》
2、作字之体,须遵正法。字之形势,不得上宽下窄。不宜密,密则疴瘵缠身;不宜疏,疏则似溺水禽;不宜长,长则似死蛇挂树;不宜短,短则似踏死虾蟆,此乃大忌,不可不慎!晋.汪挺《书法粹言》
3、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上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
4、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5、竖行布局以上下对齐,左右排距离适当分开形式。
6、短款 即简单签上姓名或年月,最多不过十字。
7、蝉噪林愈静,鸟呜山更幽。
8、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人。
9、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
10、使尽气力,至于沉尽入骨,笔乃能和。和则不刚不柔,变化斯出。故知和者,沉劲之至,非纵逸之谓。清.王淑《论书滕语》
11、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丽则倚糜而清遒。唐.欧阳询《用笔论》
12、作书须提得笔起,不可信笔。盖信笔则其波画皆无力。提得笔起,则一转一束处皆有主宰。转,束二字,书家妙诀也。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13、大要以笔老为贵,少有失误,亦可辉映。所贵乎浓纤间出,血脉相连,筋骨老健,风神洒落,姿态备具,真有真之态度,行有行之态度,草有草之态度,必须博习,可以兼通。宋.姜夔《续书谱》
14、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5、手指不会动了,眼泪不会流了,时间不会走了
16、争吵是一种人玩的游戏。然而它是一种奇怪的游戏,没有任何一方曾经赢过。
17、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骨气而曰洞达者,中透为洞,边透为达。洞达则自之疏密肥瘦皆善,否则皆病。
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9、唐太宗曰:吾少时观阵,即知强弱。今临古人书,不学其形势,惟求其骨力,及得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清.梁章钜《学字》
20、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是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
21、总是需要一些温暖,哪怕是一点点自以为是的纪念
22、朝着心中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在为他让路。
23、作字如人,然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备而后可为人,阕其一行尸耳。清.王淑《论书滕语》
24、****,下必甚焉。
25、该笑的时候没有快乐,该哭泣的时候没有眼泪,该相信的时候没有诺言
26、但是快乐太单纯,所以容易破碎。
27、在所有的过错中,我们最易于原谅的就是懒散。
28、敬词 如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等。
29、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30、有勇气并不表示恐惧不存在,而是敢面对恐惧克服恐惧。
31、知耻近乎勇。
32、画促则字势横,画疏则字形慢;拘则乏势,放又少则;纯骨无媚,纯肉无力,少墨浮涩,多墨笨饨,比并皆然。萧衍《答陶隐居论书》
33、横写形式的基本要求:分为有行有格布局形式;无行无格布局形式 。
34、爱如捕风,你想捕捉注定要离散的风吗?
35、用笔在使尽笔势,然须收纵有度;结字在得其真态,然须映带习美。清.冯班《钝吟书要》
36、朝闻道,夕可死矣。
37、行动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径。
38、横不能*,竖不能直,腕不能展,目不能注,分布终不能工;分布不工,规矩终不能圆备;规矩有亏,难云法书矣。清.笪重光《书筏》
39、在这个世界上,尽如人意的事是并不多的'。咱们既活着做人,就只能迁就咱们所处的实际环境,凡事忍耐些。
40、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41、我想我们终于不再爱了,这样真好。
42、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亲也。
4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4、我们热爱这个世界时,才真正活在这个世界上。
45、笔之执使在横画,字之立体在竖画。气之舒展在撇柰,筋之融结在扭转,脉络之不断在丝牵,骨肉之调停在饱满,趣之呈露在勾点,光之通明在分布,行间之茂密在流贯,形势之错落在猗正。清.笪重光《书筏》
46、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47、一行写两句,最后可在下款处写比如“李白七绝诗几首”如果不是一个人的诗可以写“古诗四首”等(要写的内容多的话,你可以把这个移到上款),再写某某年在哪哪由谁谁书。
48、盖有骨必有肉,有实必有虚。否则峥嵘而近于险恶,无缥缈空灵之势矣。清.盛大士《溪山卧浮录》
49、感情是最难带来温度的物质。因为它不成形,因为它不持久,所以不值得信赖和依靠
50、坚持你的**,**重于生命.宁愿生命消失,只要声誉能够留存。
5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5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3、须要注意小额费用。一艘大船的沉没,有时是微的裂口所致。
54、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55、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润色。唐张怀灌《文字论》
56、天空非常的明亮。蓝得像一种疾病。难以治愈般的痛苦的蓝。
57、初学之际,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唐.徐浩《论书》
58、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59、字贵*整安稳。先须用笔有偃,有仰,有欹,有侧,有斜;或小或大,或短或长。晋.王羲之《书论》
60、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
6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62、如果有什么需要明天做的事,最好现在就开始。
63、字为城池,大不虚,小不孤故也。虞世南《笔髓论》
64、墨淡即伤神采,绝浓必滞锋毫;肥则为钝,瘦则露骨;勿使伤于软弱,不须怒降为奇。清.冯武《书法正传》
65、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66、人知直画之力尽,而不知游丝之力更坚利多锋。清.笪重光《书筏》
6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68、不是谁离开了谁就无法生活,遗忘让我们坚强。婚姻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并非结局。
69、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70、笔贵绕左,书尚迟涩,此君臣之道也。唐.林蕴《拔镫序》
71、加作者官名者 古人在题款时亦会加上官衔,以唐人写碑最为常见,如: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之署名“兼**率更令勃海男臣欧阳询奉 敕书”。
72、一字之中,虽欲皆善,而必有一点,画,钩,剔,披,拂主之;一篇之中,虽欲皆善,必有一二字登峰造极,如鱼,鸟之有鳞,凤,以之为主,使人玩铎。元.解缙《春雨杂述》
73、老乃书之筋力,少则书之资颜。明.项穆《书法雅言》
74、黑夜呀,我感觉到你的美了。你的美如一个可爱的妇人,当她把灯灭了的时候。
75、墨不旁出,为书家上乘。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76、路遥知**,日久见人心。
77、而能够假装不知道**,不了解本质的人,确实幸福的。
78、加作者字或别号者 加字者如:清,吴昌硕,原名俊卿,原字仓石,常用“仓石吴俊卿”。
79、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为大备。清.刘熙载《艺概》
80、百学须先立志。
81、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
82、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8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84、博学慎思书法图片
85、书家贵下笔老重,所以救轻蘼之病也。然一味苍辣,又是因药发病,要使秀处如铁,嫩处如金,方为用笔之妙。清.**旋《初月楼论书随笔》
86、书若人然,须备筋骨血肉,血浓骨老,筋藏肉莹,加之姿态奇逸,可谓美矣。近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87、字之骨,大指下节骨是也;字之筋,笔锋是也;字之肉,笔毫是也。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元.陈绎曾《翰林要诀》
88、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89、要使笔锋行字画中,如入骨既立,虽丰瘠不同,各自成体。宋.李弥孙《筠溪集》
90、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阕一,不成为书也。北宋.苏轼《论书》
91、风神者,骨中带肉也。老劲者,肉中带骨也。有志临池者,当以慧眼区别之。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92、沉默是毁谤最好的答复。
93、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94、凡建邦立社,各以其土所宜之木。宰我不本其意,妄为之说,因周用栗,便云使民战栗
9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96、人但知笔墨有气韵,不知气韵全在手中。清.笪重光《画筌》
97、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98、骨体筋而植立,筋附骨而萦旋,骨有修短,筋有肥细,二者未始相离,作用因而分属。
99、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晋.卫烁《笔阵图》
经典书法名言6
今天**法课之前,爷爷说先教我一句论语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爷爷说,这句论语的意思是: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爷爷说,无论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是学习书法,都是一样的道理。看书学习要边思考边学习,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学习书法也是,从基础开始,看字帖临摹入门,在学习过程中也要善于思考,熟练运笔,练出自己的风格。
听了爷爷的话,我受益匪浅,使劲地点点头。爷爷笑着说:“好!学习这句名言,懂得它的.道理,我们就来开始来写这句名言!看看能不能融会贯通!”爷爷让我对照字帖写一次,然后纠正我写得不妥的笔画,再让我继续练习。
每一次学书法,爷爷总是这么认真耐心地为我讲解,教我许多道理。我也不敢马虎,我知道爷爷为我倾注了许多心思,我一定不能辜负爷爷的期望。
经典书法名言7
1、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2、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
3、一点失所,若美女之眇一目;一画失所,如壮士之折一肱。
4、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直,不宜倾欹。
5、书贵熟,熟则乐。书忌熟,熟则俗。未能画*竖直而遽求神妙,是犹离规矩以求巧,非吾所敢知也。
6、初学临书,先求形似,间架未善,遑言笔妙。
7、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
8、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
9、书无定法,莫非自然之谓法,隶法推汉,楷法推晋,以其自然也。唐人视法太严,故隶不及汉,而楷不及晋。
10、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11、龙威虎振,剑拔弩张。
12、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
13、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14、若*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便不是书法,但得其点画耳。
15、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16、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17、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18、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19、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
20、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21、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
22、学楷宜由唐而晋,隶则非汉不可。
23、逆笔起,最得势。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
24、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
25、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26、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
27、汉隶笔笔逆,笔笔蓄。起处逆,收处蓄。
28、时时只见龙蛇走。
29、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
30、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
31、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
32、怒蹄蹴踏苍山颓,岧嶤臃肿难为状。
33、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34、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35、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36、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
37、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
38、秦汉之书,其巧处可及,其拙处不可及。
39、无声之音,无形之相。
40、老夫之书,本无法也。
41、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
42、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43、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
44、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45、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
46、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47、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48、心正则笔正。
49、工夫深,结体自稳;天姿好,落笔便超。
50、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
51、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
52、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
53、意居笔先,形随法立。
54、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
55、字怕练,马怕骑。
56、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57、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
58、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59、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
60、书中有画,画中亦有书。
61、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62、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
63、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64、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藉笔以达之,方能神似。
65、夫马,筋多肉少为上,肉多筋少为下;书亦如之,皆欲骨内相称,神貌洽然。
66、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67、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68、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69、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70、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
71、疾风吹劲草,烈火炼真金;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锋自磨砺出,玉乃雕琢成;人而不苦练,焉能艺精深。
72、笔须凌空,固也。然学者误会斯语,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气空笔实,方能无弊。
73、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仓颉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称书,遗迹石鼓。
74、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经典书法名言8
1、学书须临唐碑,到极劲键时,然后归到晋人,则神韵中自俱骨气,否则一派圆软,便写成软弱字矣。——梁谳
2、学书须步趋古人,勿依傍时人。学古人须得其神骨,勿徒其貌似。清。梁谳《*书贴》
3、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
4、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
5、笔心,帅也,副毫,卒徒也。——刘熙载
6、阳气明而华壁立,阴气大而风神生。——王羲之
7、甘从千日醉,耻与万人同。
8、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
9、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
10、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明。项穆《书法雅言》
11、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12、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
13、日丽千芳闹,风和百鸟鸣。
14、中天明月悬肝胆,大海澄波漾性情。
15、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张怀谨
16、心源无风雨,浩气养乾坤。
17、挥毫落笔如云烟。——杜甫
18、江山入画,意气凌云。
19、学古人书,须得其神骨,魄力气格,命脉,勿徒貌似而不深求也。清。梁谳《学书论》
20、笔下留有余地步,胸中养无限天机。
21、凡临古人书,须*心耐性为之,久久自有功效,不可浅尝辄止,见异既迁。清。梁章钜《学字》
22、学书时时临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书细看,令入神,乃到妙处。惟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北宋。黄庭坚《论书》
23、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两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下笔点画波奈屈曲,皆需一身之力送之。——卫铄
24、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25、先资政公曰:凡书未成家者,宜日与古贴为缘,无论何贴,皆足以范我笔力。清。梁章钜《学字》
26、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学书即成,且氧于心中无俗气,然后可以作,示人为揩式。——黄庭坚
27、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庄子》
28、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清。王妤
29、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清。刘熙载《艺概》
30、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31、云水风度,松柏气节。
32、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松年
33、故凡得名迹,一望而知为何家者,而通篇意气归于本家者,真迹也。一望知为何家之书,细求以本家所习前人法而不见者,仿书也。清。包世臣《安吴论书》
34、学书一字一笔须从古贴中来,否则无本。早矜脱化,必规矩,初宗一家,精深有得。继采诸美,变动弗拘。斯为不掩性情,自辟门经。——梁谳
35、不求形似,正是潜移造化而于天游;近人只求形似,欲似所以愈离。——恽寿*
36、婉若银钩,源若惊鸾。
37、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清。松年《颐园论画》
38、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元。陈绎曾《翰林要诀》
39、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唐。虞世南《笔髓论》
40、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东汉。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41、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
42、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
43、风云论道,笔墨通天。
44、立志不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人难。
45、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46、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松年
47、不矜威益重,无私功自高。
48、学一半撒一半,未尝全学;非不欲全,实不能全,亦不必全也。——郑板桥
49、故学书全无贴意,如旧家子弟,不过循规蹈矩,饱暖终身而已。清。钱泳《书学》
50、龙威虎振,剑拔弩张。
51、且一食之美,惟饱其日,倘一观而悟,则润于终身。唐。张坏灌《六体书论》
52、书有未观皆可读,事已经过不须提。
53、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气立矣。——蔡邕
54、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沈括
55、立品直须同白玉,读书何止到青云。
56、习古人书,必先专精议一家。至于信手触笔,无所不似,然后可兼收并蓄,淹贯众有,亦决不能自成一家,到得似来,只为此家所盖,枉费一生气力。——王淑
57、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
58、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
59、书道只在巧妙二字,拙则直率而无化境矣。——董其昌
60、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大要临古人墨迹,布置间架,担破管,书破纸,方有功夫。明。解缙《学书法》
61、初学不外临摹。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间架。临摹既久,则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变通。清。周星莲《临池管见》
62、凡临摹须专力一家,然后以各家总览揣摩,自然胸中餍饫,腕下精熟。久之眼光广阔,志趣高深,集众长以为己有,方得出群境地。——朱和羹
63、先学间架,古人所谓结字也;肩间架即明,则学用笔。间架可看石碑,用笔非真迹不可。清。冯班《钝吟书要》
64、云卷千峰色,泉和万籁色。
65、用笔之势,特须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病且未去,能何有焉。——徐浩
66、人到万难须放胆,事当两可要*心。
经典书法名言9
1、老夫之书,本无法也。
2、龙威虎振,剑拔弩张。
3、笔秃千管,墨磨万锭。
4、书中有画,画中亦有书。
5、怒猊抉五,渴骥奔泉。
6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7、时时只见龙蛇走。
8、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
9、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10、字怕练,马怕骑。
11、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
12、笔下龙蛇似有神。
1 3、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14、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
1 5、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
16、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
17、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18、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
19、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
20、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
21、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
22、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
23、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面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正。
24、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
25、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
26、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
27、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
28、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
29、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
30 、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
经典书法名言10
1、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
2、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
3、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
4、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5、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
6、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
7、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8、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
9、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
经典书法名言11
1、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范温
2、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3、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4、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唐朝开国**房玄龄《晋书·王羲之传》
5、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
6、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
7、言心声也,书心画也。西汉学者扬雄
8、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9、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艺概·书概》
10、疾风吹劲草,烈火炼真金;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锋自磨砺出,玉乃雕琢成;人而不苦练,焉能艺精深。——李铎
11、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12、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13、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临池心解》
14、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15、婉若银钩,漂若惊鸾。**书法家索靖
16、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
17、意居笔先,形随法立。
18、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
19、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张彦远《法书要录》
20、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朝梁**萧衍
21、怒猊抉五,渴骥奔泉。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新唐书·徐浩传》
22、初学临书,先求形似,间架未善,遑言笔妙。
23、书肇于自然。——蔡邕
24、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25、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陈绎曾《翰林要诀》
26、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
27、逆笔起,最得势。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
28、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张怀声
29、字无百日功。
30、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31、笔须凌空,固也。然学者误会斯语,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气空笔实,方能无弊。
32、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33、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34、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35、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36、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37、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38、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39、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
40、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
41、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唐代诗人杜甫《饮中八仙歌》
42、书贵熟,熟则乐。书忌熟,熟则俗。未能画*竖直而遽求神妙,是犹离规矩以求巧,非吾所敢知也。
43、书无定法,莫非自然之谓法,隶法推汉,楷法推晋,以其自然也。唐人视法太严,故隶不及汉,而楷不及晋。
44、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45、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唐代诗人杜甫《醉歌行》
46、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47、汉隶笔笔逆,笔笔蓄。起处逆,收处蓄。
48、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
49、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
50、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
51、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52、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53、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54、夫马,筋多肉少为上,肉多筋少为下;书亦如之,皆欲骨内相称,神貌洽然。唐代书法家张怀瓘《六体书论》
55、怒蹄蹴踏苍山颓,岧嶤臃肿难为状。清代文人严允肇《洗象行》
56、龙威虎振,剑拔弩张。南朝·梁书画家袁昂《古今书评》
57、心正则笔正。
58、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59、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仓颉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称书,遗迹石鼓。
60、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
61、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松年《颐园论画》
62、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韩渥
63、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
64、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松年《颐园画论》
65、龙威虎振,剑拔弩张。
66、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
67、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68、疾风吹劲草,烈火炼真金;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锋自磨砺出,玉乃雕琢成;人而不苦练,焉能艺精深。
69、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孙过庭
70、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
71、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
经典书法名言12
1、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2、翰墨之美,多以身后腾声。——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3、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张彦远
4、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
5、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张彦远《法书要录》
6、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7、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学书自成家说》
8、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9、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艺概·书概》
10、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临池心解》
经典书法名言13
1、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2、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3、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
4、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5、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6、昔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
7、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
8、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
9、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10、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11、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12、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13、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14、逆笔起,最得势。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
15、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16、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17、初学临书,先求形似,间架未善,遑言笔妙。
18、笔须凌空,固也。然学者误会斯语,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气空笔实,方能无弊。
19、书贵熟,熟则乐。书忌熟,熟则俗。未能画*竖直而遽求神妙,是犹离规矩以求巧,非吾所敢知也。
20、书无定法,莫非自然之谓法,隶法推汉,楷法推晋,以其自然也。唐人视法太严,故隶不及汉,而楷不及晋。
21、学楷宜由唐而晋,隶则非汉不可。
22、汉隶笔笔逆,笔笔蓄。起处逆,收处蓄。
23、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直,不宜倾欹。
24、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藉笔以达之,方能神似。
25、意居笔先,形随法立。
26、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
27、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28、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29、秦汉之书,其巧处可及,其拙处不可及。
30、工夫深,结体自稳;天姿好,落笔便超。
经典书法名言14
1)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
2)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3)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唐·张怀谨)
4)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5)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北朝·萧衍)
6)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唐·张怀声)
7)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北朝·萧衍)
8)厚德载物。
9)笔下龙蛇似有神。(唐·张怀谨)
10)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张怀谨)
11)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12)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13)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
14)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唐代诗人杜甫《饮中八仙歌》
15)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16)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17)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
18)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19)意在笔前,然后作字。——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
20)书肇于自然。——蔡邕
经典书法名言15
1、学楷宜由唐而晋,隶则非汉不可。
2、汉隶笔笔逆,笔笔蓄。起处逆,收处蓄。
3、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直,不宜倾欹。
4、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藉笔以达之,方能神似。
5、意居笔先,形随法立。
6、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
7、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8、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9、秦汉之书,其巧处可及,其拙处不可及。
10、工夫深,结体自稳;天姿好,落笔便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