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中的美神》阅读答案
《乱世中的美神》阅读答案
李清照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李清照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小编整理了《乱世中的美神》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乱世中的美神 梁 衡 李清照遇到的第三大磨难是超越时空的孤独。 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已将她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但如果只是这两点,还不算最伤最痛,最孤最寒。生活中婚变情离者,时时难免;忠臣遭弃,亦代代不绝。更何况一柔弱女子又生于乱世呢?问题在于她除了遭遇国难、情愁,就连想实现一个普通人的价值,竟也这样的难。已渐入暮年的李清照没有孩子,守着一孤清的小院落,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偶尔有一两个旧友来访。她有一孙姓朋友,其小女十岁,极为聪颖。一日孩子来玩,李清照对她说,你该学点东西,我老了,愿将平生所学相授。①不想这孩子脱口说道:“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觉得一阵晕眩,手扶门框,才勉强没有摔倒。童言无忌,原来在这个社会上有才有情的女子是真正多余啊。李清照感到她像是落进四面不着边际的深渊里,一种可怕的孤独向她袭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读懂她的心。她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吟出了那首浓缩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也是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声声慢》。 是的,她的国愁、家愁、情愁,还有学业之愁,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所寻寻觅觅的是什么呢?从她的身世和诗词文章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她在寻觅三样东西。一是国家民族的前途。她不愿看到山河破碎,不愿“飘零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在这点上她与同时代的岳飞陆游及稍后的辛弃疾是相通的。但身为女人,她既不能像岳飞那样驰骋疆场,也不能像辛弃疾那样上朝议事,甚至不能像陆、辛那样有政界文坛朋友可以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痛拍栏杆。二是寻觅幸福的爱情。她曾有过美满的家庭,有过幸福的爱情,但转瞬就破碎了。她也做过再寻真爱的梦,但又碎得更惨,甚至身负枷锁,锒铛入狱;还被以“不终晚节”载入史册,生前身后受此奇辱,她能说什么呢?也只能独自一人愁。三是寻觅自身的价值。她以非凡的才华和勤奋,又借着爱情的力量,在学术上完成了《金石录》巨著,在词艺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是,那个社会不以为奇,不以为功,②连那十岁的小孩都说“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她只好一个人咀嚼自己的凄凉,又是只有一个愁。 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社会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作为女人,她处在社会的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别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本来,三千年封建社会,来来往往有多少人都在心安理得、随波逐流地生活。你看,北宋仓惶南渡后不是又夹风夹雨,称臣称儿地苟延了152年吗?尽管与李清照同时代的陆游愤怒地喊道“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但朝中的大人们不是照样做官,照样花天酒地吗?你看,虽生乱世,有多少文人不是照样手摇折扇,歌风咏月,琴棋书画了一生吗?你看,③有多少女性,就像那个姓孙的女子一般,不学什么词藻,不追求什么爱情,不是照样生活吗?但李清照却不,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从骨子里讲,李清照除追求民族气节和政治上的坚定外,还追求人格的超尘拔俗。她总是清醒地坚持着一种做人标准,顽强地守护着自己的节操。在未遭大难,生活还比较稳定时,已见出她高标准的人格追求。当年赵明诚在莱州做官,她去探亲,见室中诗书不多,竟大不悦,作诗曰:“寒窗败几无书吏,公路生平竟如此。”以后世事纷扰,她就更加超群拔俗,出污泥而不染。她站在世纪的高阁之上,穿越时空,俯视众生,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寂寞:“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忆秦娥》)有一本书叫《百年孤独》,李清照是千年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所以她才上溯千年到英雄霸王那里去求相通,“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如果李清照像那个孙姓女孩一样,是一个已经麻木的人,也就算了;如果李清照是以死抗争的杜十娘,也就算了。她偏偏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地纺织,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永远高悬于历史的星空。李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诗人的人品,于哀怨缠绵中蕴涵执着坚韧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所以耐得人们百年千年地读下去。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已经如淡烟薄雾,可是当我们偶然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寻寻觅觅的美神。 18.文章说李清照遇到的第三大磨难是超时空的孤独,她遇到的另两大磨难是什么?(2分) 答: 19.文章多次提到“才藻非女子事也”,其画线的三处作用分别是什么?(3分) ① ② ③ 20.作者为什么说李清照遇到的第三大磨难是超越时空的孤独?试根据文意简要回答。(3分) 答: 21.从人格与艺术两方面分析概括:题目“乱世中的美神”的含义。(4分) 答: 参考答案: 18.李清照遇到的另两大磨难是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心。 19.①是为了揭示李清照超时空孤独的缘起。②是为了说明李清照的才华不被当时任何人理解。③是为了说明李清照所处时代女性的普遍可悲状况。 20.李清照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 21.①人格上,李清照身处乱世,却不甘沉沦,以心抗世(或更加超群脱俗、出淤泥而不染)。②艺术上,以其非凡的才情写词,为后人留下散发永久魅力的艺术瑰宝 中考语文十大丢分误区与结局 误区一:错字层出,知识学了也白学 在中高考试卷中,令改卷老师最感手软的就是因错别字被打0分的情况。比如6分默写题,不少同学其实是把文字全部默写出来了,但却被打0分。为什么?因为六个句子中,每一个句子都出现至少一个错别字,而按规定,错一个字,整个句子的分数就全没了。 其实不止是语文,其他科目也是对错别字决不留情的。比如地理科,一旦采分点出现错别字,也是一律不给分的。如,准噶尔的“噶”写成“葛”;地表疏松的“疏”写成“蔬”等都得不了分。 而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是最丢分的,今年规定每一个字扣一分,上不封顶。不过,据改卷老师说,错字特别多的卷子会影响老师的心理分,可能本来该得50多分的作文,因为老师印象不好,最后只打40多分,一丢可能就是5分甚至更多,那才是最令人遗憾的。 误区二:答卷马虎,答案再好都枉然 中高考答卷马虎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是字迹潦草,让改卷老师如看天书。这种卷子,改卷老师因为看不懂,常常就不给分,或者给很少的分数。 二是卷面脏乱、改动不统一。有的地方画横线,有的地方画个圈,有的地方又涂成黑块,让老师视觉无比疲劳。还有的考生是写一段画一段,改卷老师得到处找答案。这种卷子,得不了高分是肯定的,万一老师找不到关键点,没给分也是常有的事。 三是一些理科运算题,只写答案,没有写步骤,这种情况一般只能得答案分。有的考生虽有写步骤,但步骤不明确,也会被扣分。 误区三:心理不稳,难也丢分易也丢分 理综卷一般难度较大,特别是物理或生物的一道题较难,不少考生心情会大受影响,变得手忙脚乱,连其他平常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题目此时也没了思路,做不出来了。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考生更是被困在难题中出不来,结果后面的题目都没有时间做。有时候,放下难题,把简单的题目先完成,再回头来做难题,难题也就不再难了,两头都兼顾。但如果一味困在难题中,就可能难题没做出来,连简单题也没了思路,那才是难也丢分易也丢分,太不划算了。 误区四:问牛答马,哑巴吃黄连 据研究,中高考普遍存在几种审题不清造成丢分的失误。 一是审题马虎,不是不会做,是审题不认真,问牛答马,或上面都做对了,搬到下面却错了。这种情况在中高考中是非常忌讳的,得分非常低。还有很多考生审题非常不认真,没有据题目给的方向答题。如语文名著中有个题:“流浪汉为什么攻打圣母院?结局如何?”问了两个大点,但很多考生要么只答为什么,要么只回答结局如何。 二是基础知识不扎实、训练不够造成的审题不清。比如同一个内容的题目,问法不同,结果许多考生一看到相同的内容,就急急忙忙下笔,把平常做的原文抄下,却没看到,人家问的是另一个方向的问题。 改卷老师认为,其实,粗心大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是能力不够,训练不够,如果平常训练时多出一些类似的题目,强化训练,多角度训练,就不会出现这种低级错误。 误区五:投机取巧,反蚀一把米 语文答题中曾出现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不少考生写作文时,将试卷中一道阅读题全文照抄下来,结果被打成零分卷。据分析主要还是考生存在投机取巧心理。虽然,由于改卷时是一人一题,改作文的老师不见得看过试卷的其他内容,有可能一时被蒙混过关,但一旦被发现,代价是非常惨重的。因此,改卷老师提醒,中高考时千万不要投机取巧,就算水平再差,随便写一点也可以拿点分,作文只要不离题,拿个40多分是很容易的事,与0分差距还是相当大的。 误区六:乱做记号,惩罚可大可小 有些考生,平时做试卷时没有养成规范,喜欢乱涂乱画,乱做记号,这种习惯也被带到了中高考答题中。比如,有的考生在答题纸上的一些小标题前画上星号或圈圈等,也许只是想让改卷老师看得更清楚一些,也许只是想弄得漂亮一点。据说,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出现这种情况,轻则被扣分重则被打0分,甚至被取消成绩。 误区七:实话实说,吃亏在所难免 虽然诚实是一种美德,但是,在中高考中,“实话实说”有时是会吃亏的。不少考生的试卷不经意间透露出了一些真实姓名或信息。如:我的同桌叫×××;我家住在莲花山下;学校中高考前组织我们到济南烧烤…… 据说,中高考试卷中出现这类文字,一不小心就会被当成无效卷的。而就算没有被打0分,也还是会吃亏的。要知道,各地区之间本来就明里暗里互相竞争,这种卷子一看就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学生,是哪个地区的学生。如果碰到其他地区的老师,如果这个老师一念之差把你的分数拉下来,那才真是吃了哑巴亏呢。 误区八:运算太差,思路再妙也没用 明明思路步骤都对,偏偏答案第一步就错了,结果整道题一分也没得到。特别是数学卷,情况比较突出。往年中高考阅卷,只要步骤、思路正确,就算是运算错误,一般也能得一半分。不过,如今的中高考阅卷已经不允许这种将错就错的做法了。也就是说,在运算题中,如果一步的答案算错了,下面就算步骤、思路完全正确也不能得分。比如一道数学题,如果你第一步的运算出了错,那么,就算思路完全正确,甚至很有创意,这道题也照样被打零分。除非下面的问题与这个结论无关。 误区九:时间失控,会做的题放空卷 有数量不少的考生,作文的前面部分写得十分出彩,给老师印象极佳,但卷面一往下拉,却发现只写了两三百字,就没有了。还有一些其他科的卷子,前面部分都做得相当好,但最后一两题却连动都没有动到,据分析,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时间不够。平常都会做的题,到了考试,总是没做出来,究其原因,主要是平常做事没效率,没有强化限时做题的训练。比如有的考生,平常做题时就磨磨蹭蹭,但因平常没有时间限制,所以都能很好地完成,也没发现隐藏的问题。但一旦到了考试,问题就出来了———紧赶慢赶,最后还是来不及做完,最可惜的是,明明是些懂得做能拿分的题,却因没时间做了失了分,等于平常读的都白读了。 误区十:主题不明,凶多吉少 不少考生答题思路不明确,结构混乱,罗罗嗦嗦写了一大堆,结果把主题都掩埋掉了。要知道,评卷是一项任务重又辛苦的工作,除了要保证评卷质量,还要保证评卷速度。评卷老师往往只能抓关键词,有则得分,无则失分。所以不要下笔千言,不切主题,更不要罗里罗嗦,把主题掩埋了。否则,改卷老师一旦找不到关键词,这一题的分数可能就无端丢了。 当然,在主题先明确的情况下,考生倒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多答,尽可能地全面,因为若只从一个角度或只回答一个方面,再完整也只有一个得分点。 中高考的卷子是电脑随机分派到各评卷教师的计算机上的,每个教师只能看到一道题,学生的姓名及考号等完全屏蔽。为了保证中高考评卷工作有序正常地进行,每份卷子都由两个以上的老师来评阅。同时,每个题目都规定了一定的误差,如果两位老师评出来分数超过规定的误差,卷子最后将自动分派给组长进行仲裁。因此,相比之下,如今的网上阅卷要公平得多。 不过,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不少题目平均改卷时间只有数秒或数十秒。由此,迫使评卷人员不得不去寻找一种标准简易、阅题速度较快、评卷相对公平的方式进行评阅。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这是评卷工作的根本原则。而评分的原则是按点给分,并非言之有理就给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