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肇《不真空论》探析

摘 要:僧肇是中国第一位比较全面、系统的阐述印度大乘中观学派的学者,对中国本体论哲学的发展起着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僧肇作《不真空论》,驳斥了“格义佛教”对“空”的错误理解,认为“空”是“色法”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的“有无间性”,“空”不简单地就是“无”,而是由“有”和“无”共同构成的。《不真空论》全文通过对“六家七宗”的批判, “有”“无”的关系和“名”“实”的关系的阐述三方面来解读“空”的内涵。有关“空”的涵义,僧肇的原义是指“不真,故空”,还有人解释为“不真,就是空”、“不是真空”等等。

关键词:有;无;不真空

僧肇,东晋时期著名僧人,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的弟子,也是我国佛教理论专家之一。其将两晋佛教大乘般若学发展到了最高阶段,被誉为“解空第一人”。主要著作有《不真空论》、《物不迁论》、《般若无知论》和《涅无知论》,其中《不真空论》被认为是能够代表僧肇思想观点的重要文章。在《不真空论》中,僧肇试图通过对旧般若学派各派理论的批判,借鉴魏晋玄学和道家的观点,以及结合当时社会背景阐述了自己对“万法皆空”的理解,为中国佛教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不真空”的不同理解

僧肇将般若的“空”解释为“不真空”,但对于“不真空”的解释,每个时期每个人的理解都各有不同。

明代德清在《肇论略注》中说:“此论真空不空,以为所观真谛之境也。不真有二义:一有为之法,缘生故假,假而不实,其体本空,此俗谛不真故空,名不真空;真性 缘起,成一切法,体非断灭,不是实实的空,名不真空。有是假有为妙有,空非断空为妙空,此则非有非空为中道第一义谛。”可见这里就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不真”故“空”,“不真”则“空”,将“不真”和“空”看作是因果关系。另一种观点认为“不真空”就是不是真的什么也没有,还有假的有存在,用以区别断灭论。此外,还有“不真”即是“空”,认为“不真”和“空”是同一的关系。此三种观点是目前大多数学者争论的焦点。

二、僧肇对中道的评论

僧肇对“六家七宗”并非全盘的批判,而是把握中道的基础上有所选择的吸收和批判。“六家七宗”实质就是对“空”的七种理解。汤用彤先生认为,“六家七宗”可以归结为三大主要宗派:“第一为二本无,释本体之空无。第二为即色、识含、幻化以至缘会四者,悉主色无,而以支道林为最有名。第三为支敏度,则立心无”,即“心无宗”、“即色宗”和“本无宗”三大派。僧肇认为“六家七宗”都为脱离玄学的窠臼,因而未能真正理解佛教的本来原理。对此,他展开了对“六家七宗”的批判。

心无派认为“空”只是“心空”,“无心于万物”,做到心不执于万物,万物本身是不空的,或者万物空与不空也不要去深究它,只要做到心空即可。僧肇批评了“心无派”:“心无者,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其得在于神静,失在于物虚”。僧肇认为“心无宗”虽然认识到了心应该保持宁静,但却没有完全理解大乘空宗的核心“空”。无心于万物就是不去认识万物,而不去认识万物不一定万物就是“无”。

即色派认为:“夫色之性也,不自有色。色不自有,虽色而空,故曰色即为空,色复异空。”僧肇批评即色派:“即色者,明色不自色,故虽色而非色也”。可以看出,僧肇认同“色不自色”的观点,但不认可即色派“虽色而非色”这个推论。他批评即色派只看到因缘和合之后的事物,认为其本性是空,而没有看到事物形成之前的因缘也是空的,没有认识到无知 现象本来就是非物质性的。

本无派认为:“无在万化之前,空为众形之始”,也就是说“有”离不开“无”,“无”也离不开“无”。僧肇批评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提高了“无”的地位,没有领会到般若学的真意是告诉人们“非有非真有,非无非真无”,有不是真的有, 无也不是真的无,从而忽略了事物的“有”。

僧肇围绕“真谛独静于名教之外”的论述对无心宗、即色宗和本无宗进行了批判,认为它们的共同的缺点是“以不同而适同”,困于概念名相之上,没有体现在生活实践之中,故而不能领会中道的真正内涵。

三、从“有”和“无”论“空”

整篇《不真空论》主要谈论的问题就是“空”。僧肇在文章开头便破斥“本无”的目的就在于引出“非有非无”的命题。“非有非无”是僧肇在深入学习龙树翻译的中观经典的基础上对般若空性的理解,构成了其“空性”的最高智慧。

“夫有若真有,有自常有,岂待缘而后有哉!譬彼真无,无自常无,岂待缘而后无也!”在僧肇看来,万物要是“有”,就应该是恒常不变的,而事实事物是因缘和合而有的,那么缘尽了自然也就不存在了,也就无所谓有了,故“有”不是真有。万物若是“无”,就应该永远的不会有,而缘起了便会有有,那么就不存在无了。故“无”不是真的无。

“有有故有无.无有何所无?有无故有有,无无何所有?”“然则万物,果有其所以不有,有其所以不无。有其所以不有,故虽有而非有,有其所以不无,故虽无而非无。虽无而非无,无者不绝虚;虽有而非有,有者非真有。若有不即真,无不夷迹,然则有无称异,其致一也”。僧肇还认为,“有”和“无”是相互倚仗,不可分离的,“有”中含“无”,“无”中包括“有”,我们要把“有”和“无”看作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将其绝对化。任何事物,都既是“有”又是“无”,“虽无而有,虽有而无”。

僧肇从缘起性空的角度论证了诸法不有不无的实相,巧妙的将“有”和“无”统一起来从而破除了“有”“无”的割裂。万物因因缘条件而生,又因因缘条件而灭,本身并无恒久不变的自性。有非真有,因为有其无;无非真无,因为有其有。没有纯粹的有,没有纯粹的无。“有”“无”统一于“空”。

四、从“名实之辩”论“空”

《不真空论》用了较大篇幅来阐述名实关系问题。僧肇的“名实之辩”建立在缘起性空的基础之上,认为世间万物都是不真实的,故而给事物命名也就是不真实的。“夫以名求物,物无当名之实;以物求名,名无得物之功。物无当名之实,非物也。名无得无之功,非名也。是一名不当实,实不当名。名实无当,万物安在?”用名字去寻求物,却没有与名相符的物;以物去寻求名字,名却不能表达事物的存在。名是人为了认识事物,区分事物才给事物冠上名字。但冠名的标准却因人而异,不同名族、不同地区、不同时代都可以命不同的名字,那么就不出现了物与名的不一致。物没有名所表示的实,实也不是名表示的物。从中观的思想来看,万物皆空,就不存在彼此之区别,万物也就不存在了。他引用《放光》说:“诸法假号不真,譬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故而“万物非真,假号久矣”。 僧肇通过揭示名(概念)的主观性以及名实之间的矛盾,来论证万物(现象)存在的虚假性。

《不真空论》是“僧肇在根据印度佛教的中观学说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儒、道的思想而阐发的佛教世界观、认识论和人生理想论”。主要论述了万物的存在是不真实的,发挥了大乘空宗的“一切皆空”的思想,这成为僧肇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