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一历史课教案(3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初一历史课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匈奴在我国历的贡献。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有一个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
师生互动,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培养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重点和难点]
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授课过程]
一、教师可以导入框中的歌谣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匈奴
1、匈奴的首领称为单于
2、秦末汉初,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2)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
3)昭君出塞:
公元前1世纪匈奴分裂,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4)东汉时,匈奴分为南北两部,东汉明帝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
三、小结:列举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
1)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2)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
3)公元前1世纪匈奴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
4)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5)东汉明帝时,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
四、作业:举例说明两汉与匈奴的关系。
附:板书设计
一、匈奴
1、匈奴的首领称为单于
2、秦末汉初,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
三、昭君出塞:公元前1世纪,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
四、东汉明帝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
五、列举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
初一历史课教案篇二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及作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层层设问启发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合作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法突破对重难点的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北魏孝文帝改革所推动的北方民族大融合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从而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历史价值观。
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难点: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如何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讨论-引导-活动探究法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一、复习提问
公元420年开始,我国南方经历了哪几个朝代?都城在哪?历总称什么?
二、导入新课
北魏统治北方时期,民族融和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其原因是什么呢?历的孝文帝改革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呢?今天这节课就要解答这些问题。
三、探讨新课:提问:淝水之战以后,北方处于什么状态?
设问:结束北方混乱局面的是哪一政权呢?(学生答)正是鲜卑拓跋部建立起来的北魏政权。
1、你知道吗,北方是怎样统一和融合的?
下面大家阅读课文,分组解决以下问题,并且每个学习小组还可以围绕主题提出你们更感兴趣的问题来共同探讨解决?(时间五分钟)
鲜卑族是如何兴起的?北魏政权是何是建立的?北魏是怎样统一北方的?是在何时?结合课文的图文资料谈一谈这种变化对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哪些影响和冲击。
2、北魏政权为什么要迁都呢?
想一想孝文帝的大臣们会同意迁都吗?假如不同意,动动脑筋想一想孝文帝会用什么理由来说服的大臣?北魏政权迁都洛阳后,你以旅游者的身份谈一谈哪里都发生了那些巨大的变化?
3、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a:政府规定,官吏按季度领取俸禄,严禁_;
b: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c:北魏孝文帝于494年迁都洛阳,并要求鲜卑人采用汉姓、学说汉话、改穿汉服,提倡同汉族通婚。
意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
今天我们回头看一看,在我国56个民族中,还有没有鲜卑族呢?他到哪里去了?为什么鲜卑族不见了?对此大家思考一下,孝文帝的改革给我们今天的生活和改革留下了什么启示和感慨?
四、学习小节
北魏统一北方后,在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孝文帝顺应这一趋势,在其统治区域内进行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过程,进一步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
五、活动与探究
阅读教材中的自由阅读卡,找一找: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还有哪些?写一份微型历史专题报告。
附:板书设计
(一)北方的统一和融合
1、北魏建立;
2、统一北方;
3、融合的概况
(二)迁都洛阳:
1、迁都的原因;
2、迁都的作用
(三)孝文帝改革
1、历史背景;
2、主要措施;
3、历史作用
(四)北朝的形成
初一历史课教案篇三
1、 初步学会实地定向的方法;
2、 掌握地图上的方向;
3.区分经线与纬线的不同特点,并了解经纬网的地理意义。
1教学重点:经纬网、东西半球、方向、比例尺、图例、注记。
2.教学难点:经纬网定向法。
中国地图、地球仪、经纬仪、地图册、投影片、地理光盘。
(一)地图的概念
把地面上的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方位和比例,用不同的线条、符号及颜色绘在纸上成了地图。
(二)地图的作用
勘察、筑路、航空、航海、旅游探险、科学研究、国际交往、行军打仗。
(三)地图的三大要素(称地图的“语言”)
方向、比例尺、 图例与注记
1、方向 n
(1)常用的三种定向方法 : wn en
1)一般定向法: w e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ws es
2)指向标定向法:用箭头标出正北方;
3)经纬网定向法(最精确的定向方法):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例:以极地为中心的地图)。
(2)实地测方向:
1)太阳测方向(太阳自东向西)
住房坐北朝南;
独立大树:叶:南茂北疏;树轮:北密南疏;
山坡:南面:繁茂、北潮湿背阳(多青苔)。
2)北极星定方向:指正北;
3)钟表定方向:太阳:6时在e;12时在s;18时 在w;
①手表当时的时间数的1/2的数对准太阳,其12点处向北(24小时的表用正点计)
②对准太阳,时针与12点之间的夹角的平分线,即一头指北,一头指南。
(3)经纬线:
1)经线:
①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
②指示南北方向;
③呈半圆,长度相等。
2)纬线:
①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
②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③自成圆圈,称纬线圈;
④赤道最大,极点为“0”,长度不等。
3)本初子午线: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条经线定为0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4)东经度:(e)o0经线以东的1800为东经;
5)西经度:(w)o0经线以西的1800为西经。
6)东西半球:国际上习惯于用于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为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我国位于东半球。)
(4)南北两半球:
1)赤道:o0纬线,长40075km,把地球平分南北两半球;
2)北纬:赤道以北至900n,也称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
3)南纬:赤道以南至900s,也称南半球。
(5)低、中、高纬度:
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o0~300 300~600 600~900
(6)经纬网:
1)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
2)作用:可以准确地表示地球表面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
(三)小结
通过设问,让学生了解地图上常用的三种方法中,普遍采用和最准确的定向方法分别是什么定向法。巩固00经线和纬线、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以及中国所在半球的位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