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的思想感悟 傅雷家书读后感中心论点(6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感悟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感悟,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我们写心得感悟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感悟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傅雷家书的思想感悟 傅雷家书读后感中心论点篇一

人爱其子,天性使然。人的生命有限,而人的事业却永无尽头。通过亲生的儿女,延续自己的生命,也延续与发展一个人为社会,为祖国,为人类所能尽的力量。因此,培育好儿女也正是对社会,对祖国,对人类世界应该的尽的一项神圣的义务与责任。傅雷教子,情真义切,从家书中随处可见。他在给儿子傅聪的信里说:“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极想激出你一些年轻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传布给别的青年。

《傅雷家书》真是教育子女的一本好书,同时也应该是作子女的了解父母的一本好书。子女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自己的父母,父母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自己的子女,傅雷在信中所写的每字每句已经成为经典,永垂不朽的经典。

傅雷作为父亲,对子女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而且他对傅聪的音乐事业十分的重视,这让傅聪十分感动。

可怜天下父母心。其实,我们的父母为了我们的生计,为了我们的学习,为了我们能上一个好的学校,为了我们的前途,可谓费尽了心血,傅雷可以说是千千万万个父亲中的一个杰出的代表。《傅雷家书》让我更加了解父母对孩子的情感,也让我更渴望多多与父母沟通、交流。

傅雷家书的思想感悟 傅雷家书读后感中心论点篇二

即使傅聪这样的天纵之才,也是在傅雷夫妇的"唠叨""说教"中成长的。中国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责任,就是以这种方式传达的。——题记

每位父亲、母亲都有对自己孩子的一套教育方法和期望,然而并非所有子女都能体会到父母的苦心与期盼。品读《傅雷家书》,正如聆听傅雷先生父子一次次温馨的对话。

傅雷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论家。一生译著宏富,尤以《高老头》《约翰。克利斯朵夫》《艺术哲学》等译作最为著名。

傅雷先生还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一位严厉、尽责同时不乏爱心的父亲。家书中傅雷的家教家风,显现的底色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敲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家书是真情的流露,是傅雷先生性情中的文字,不经意的笔墨,不为发表而创作,读来感人至深。我们能不仅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与艺术修养。

傅雷家书的思想感悟 傅雷家书读后感中心论点篇三

《傅雷家书》能印刷出来出版,不用说都知道,这不是一般的家书。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书的点点滴滴很容易就联想到生活中的自己。虽然我没有傅聪的成就,也没有一个像傅雷一样的爸爸,可是我依然感觉到生活中,总有一些东西与傅雷家书中发生碰撞。如在傅聪出国的第三天,傅雷给傅聪写的信中提到,傅雷重温了傅聪的童年,“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凭如何打击都摧毁不了你,因而减少了我一部分罪过”。书中这一句话让我想起我与我爸爸,在我的印象中,我的爸爸对我脾气很好,可是他从不会赞美我,还经常打击我,还记得在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考试居然考到99分,回到家里很开心跟家里的人宣扬了一下,可是我爸却只说了一句话,怎么那么差,差那么一分都拿不到。我们家本来就没有什么奖惩制度,没想到考得这么好,连一句赞美的话也不给我说一下。当然,我有着乐天的性格,这么一点点是不会打击到我的,所以我依然开心的活着,还经常与我爸倜傥。还阅读了《傅雷家书》,在想自己是否也是“得天独厚”呢?在想我的父亲是否有觉得“罪过”呢?如果是的话,那我想我应该努力活的更精彩,来减少父亲的愧疚。

《傅雷家书》是一本很值得一看的书,而且不同时期会有着不同的感受。如果在小学中学时期看,你会羡慕傅聪,如果自己也有一个这样爱自己的父亲就好了。现在上大学,看着有一种不一样的感受,你会想起自己的童年,你会用不一样的角度去看问题,你会从书中学习怎样去阅读着父爱。你会发现,母爱如海父爱如山,不仅仅母亲的爱是如此的直白,父亲其实也一样,只是他们的方式不一样,我们不懂得如何去阅读父爱的伟大。

阅读着《傅雷家书》,阅读着伟大的父爱,学会了感恩。

书中也有提到“我们一辈子的追求,有史以来有多少世代的人追求的无非是完美。但完美永远是追求不到的,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永无止境。所谓完美像水中花、镜中月,始终可望不可及。”最后,我把这句话献给所有的父母子女,父母对待子女不必太苛刻,偶尔让他们暂停一下,这样才会有更大的动力勇往直前;子女不必对父母太挑剔,如书中所说的完美永远是追求不到的,唯有学会感恩。

傅雷家书的思想感悟 傅雷家书读后感中心论点篇四

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之初即受迫害,于1966年9月3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悲壮地走完了一生。

傅雷一生孜孜不倦,在文学上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且呕心沥血培养了两个孩子(傅聪——著名的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他是一位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之后,仍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父母与儿子的这些家书汇编成册,就是《傅雷家书》。

在人们的印象里,傅雷先生是一个非常理性而较少只露感情的人,而在给两个孩子的信中,却往往情不自禁地流露着自己的悲欢苦乐。如,开篇的第一封信中有那么一段字:“聪:车一开动,大家都变成了泪人……昨夜月台上的滋味,多少年来没有尝到了,胸口抽痛,胃里难过……”这是1954年傅聪应波兰政府的邀请,参加“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并留学波兰,傅雷全家及亲人们到车站送傅聪去北京准备出国。第二天晚上,傅雷给傅聪写了这段家书,读来割肚牵肠、感人肺腑。

《傅雷家书》中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如,1955年1月26日的信:“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的传达出来的艺术!其次,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欢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是多少人欢乐而快乐!”又如,1961年4月15日信中:“果然不出所料,你的信告诉我们在十三号收到……妈妈(傅雷的妻子朱梅馥)跟我两人把信念了好几遍,每遍都同样使我们兴致勃勃,欣喜莫名!……你的天赋禀资越来越有所发挥,你是对得起祖国的儿子!”不经意间流露出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对儿子的舐犊之情。

“大音悉声,大爱无痕。”《傅雷家书》中的每一句话都渗透了一种伟大的、理智的父爱。他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如何对待生活:“人没有苦闷,没有矛盾,就不会进步。有矛盾才会逼你解决矛盾,解决矛盾即往前迈进一步……。”

傅雷总是谆谆教导、循循善诱,教儿子如何做人。如,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难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耀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在1956年2月29日夜信中,他关于傅聪对于莫扎特作品认识的不断深入,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艺术方面给儿子讲了情理交融的一课:“……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才能使原作者的悲欢喜怒化为你自己的悲欢喜怒,使原作者每一刻神经的震颤都在你的神经上引起反响。”“你活在他身上,他也活在你身上;你自己与他的共同点被找出来了,抓住了,所以你才会这样欣赏他,理解他。”

同样再此信中,他提到对艺术乃至人生的态度——“真诚”。“真诚是第一把艺术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最可厌的莫比自以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去爱”。“所以做艺术家先要学会做人。艺术家一定比别人更真诚,更敏感,更虚心,更勇敢,更坚韧。总而言之,要比任何人都较少不完美之处!”

一本《傅雷家书》,可谓苦心孤诣的教子篇,真乃“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

傅雷家书的思想感悟 傅雷家书读后感中心论点篇五

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谨慎,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跟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杰出的艺术家"。同时,对儿子的生涯,傅雷也进行了有利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准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见解跟倡导。圈圈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斯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能从中学习到教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能够从中学习提高技巧的措施,对解放初期至

这段历史感兴趣的友人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理解,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本人恳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破下的三个准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冲动。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素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篇,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醉生梦死地培育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老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破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惟的成功体现。

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是啊,因为写下的所有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心田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否定错误,从本身的阅历中给出教训和教训。所以,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应该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导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傅聪音乐上的教育上,原来是强调技能、而后反复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自身,这也就是凡事多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维经历也在始终的进步,在傅雷身上咱们看到的是中西二种文化融合的思维。高尚的父母培养出成功的儿女。傅雷夫妇终生苦心孤诣,醉生梦逝世培养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诚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启示。

弗兰西斯。培根曾说:"人类的福气,操纵在自己的手里。"咱们都希望成功,渴望做一番大事业,这就需要智慧的指引。

那么,就从这本书开始吧!它将告诉你所有迈向胜利的方式和技能,帮助你打开财产的智慧之门,开创你辉煌的人生!

傅雷家书的思想感悟 傅雷家书读后感中心论点篇六

当我用四年前一样的方式捧起这本书,心里却是不一样的感觉了,上一次,想到可以学到文学大家的写作手法,心中涌起一阵喜悦;而这一次,更多的是一种温暖的情感,我越发感觉我手中捧着的,是一种无法捉摸的深沉的爱。

读着《傅雷家书》,看着傅聪对钢琴的热爱和努力,我心中巨浪一般涌起一股内疚之情,我练钢琴从来都要被别人东催催,西催催,到最后实在受不了了,才会坐到钢琴面前……此时此刻,我又突然觉得十分委屈,傅聪的父母从来都是这样鼓励傅聪,“对于你新感受的东西不要让它浮在感受的表面;而要仔细分析,究竟新感受的东西,和你原来的观念、情绪、表达方式有何不同,这是需要冷静而强有力的智力,才能分析清楚……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而我的家人们,从来都是一天到晚地催催催……

我突然间想到了那个难以忘却的晚上。我因答应好五点去弹钢琴,可因心理抵触一直拖延,直到七点。于是,爸爸强迫我必须弹够两个小时——直到九点钟!我只好硬着头皮弹奏,望望钟表,还有一个半小时,我对目标有点望而却步了。

琴声停止了,我仿佛听到爸爸急促的脚步声,我就静静坐在那里,干等着,无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都天由命。我一直低着头,那脚步声已经停止了大概有5分钟,我似乎又感觉到门口沉闷的唿吸声,可该来的似乎迟迟没有来。

“不想弹就不弹了吧,如果你觉得在浪费时间,放弃弹钢琴也没问题。”

“不,坚决不。”我的许多朋友原本都弹得一手好琴,谁不是因为半途而废而留下遗憾呢?

不论如何,我不愿这样。

我不知道我当时心中想的是什么,是要证明自己原本可以?还是要说服爸爸不要对我失望?总之,我又开始弹了,这是我生平第一次,不是因为赌气,而是心平气和地做对我来说充满挑战的一件事。

我几乎确信,爸爸那个晚上绝对不是真的想让我放弃,也许只有这样,我才能轻松地过自己这道坎儿。

父亲们,总是比书中写的还要智慧。

就这样,我接着捧起这本书,继续读下去。我惊叹于它的非凡,一封封岁月深处的书信,竟然是如此的牵人心肠。还记得《安娜·卡列尼娜》中写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想,父爱也是这样的,无论是书中的,还是生活中的,真正的父爱总是不出意外的让我们回味无穷。

现在回想起傅雷信中的话,令我印象最深的,竟并非什么金玉良言,而是普普通通的:“你近来忙得如何?乐理开始没有?希望你把练琴时间抽一部分出来研究理论。琴的问题一时急不来,而且技巧根本要改。乐理却是可以趁早赶一赶,无论如何要有个初步概念。否则到国外去,加上文字的困难,念乐理比较更慢了。此点务要注意。”这也让我想到了我学乐理的时候。

乐理简直是上帝派来压迫我的魔鬼啊,我记得学乐理学得多么绝望,向来没有信仰的我,自从开始学乐理,就开始朗读《圣经》,书里满篇满篇全是“上帝说”,每一段的结尾还有一串串即使翻译成中文,我也叫不上来的名字,但尽管如此,我还是宁愿去背《圣经》,也不愿学乐理。

此时,爸爸进来了,他就认真地听着我朗读,到一定时间,我假装惊讶地问:“咦,你怎么在这儿?”

“听你读书。”

“其实我一直想有一个信仰,我觉得好酷啊。”我可不想说是因为学乐理太枯燥沉闷了,才在这里“以毒攻毒。”

“有信仰是挺好的事。”爸爸接着给我讲耶和华的“落水者”理论,那简直是一个有趣的说法,他把人间比作一个无法靠自己的力量浮出水面的深潭,耶和华会向每一个人投一个救生圈,相信他的人抓住救生圈,停止下沉,而不相信他的人,则不抓救生圈,持续下沉,直至淹死。我当然害怕成为盲目的“落水者”。

“音乐理论也是一样,他也许也把游泳圈慷慨地扔到了海面上……”这是我真正搞懂为什么要学习乐理的瞬间。

盯着《傅雷家书》的封底,我的内心平静而温暖,我被书中傅雷对傅聪的爱而深深感动着,心中也因自己的幸福而暖流荡漾。

薄透的纸页,灌注的是浓浓的亲情;单调的琴键,饱含的是五彩的期待。不得不说,《傅雷家书》真是一部好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