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实录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实录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实录(一):

  上课铃响,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美国有一家世界著名的杂志叫《时代周刊》,听说过吗?

  学生有的听说过,有的没有

  师:没听说过没关系,这家杂志每年要在世界范围内评选一位年度新闻人物,评出来的这个人往往在这一年当中在全世界影响最大。我举两个例子,比如说,2001年周刊评选出来的年度新闻人物是美国纽约市的市长朱莉.安妮,明白为什么评她?

  生:不明白

  师:因为那一年在美国纽约发生了震惊全球的9.11恐怖事件,明白吗?

  生:明白

  师:那个事件发生以后,整个纽约几乎成了人间地狱啊,但是,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朱莉.安妮领导纽约市的市民,全力救灾,重建家园,短短的三个月内,就让纽约的市民过上了正常安定的生活,厉害吗?

  生:厉害

  师:所以那一年她成了时代周刊的新闻人物。再比如说,1992年,周刊评选的年度新闻人物是咱们国家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我们喜欢叫他小平同志,因为那一年小平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那个讲话把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又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潮,而且,这个影响一向到此刻还在继续。厉害吧,自豪吧?但是,1998年时代周刊却评选了一位十分特殊的年度新闻人物,当结果一公布,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有人问,大家想明白吗?

  生:想!

  师:来!我们一齐来看看,1998年时代周刊评选的年度新闻人物是——(视频演示地球)谁?谁?谁?

  生:地球

  师:当你从王老师口中明白这个消息的时候,你吃惊吗?

  生:吃惊

  师:为什么?

  生:因为地球同是我们人类中的一员。

  师:说得多好啊!(问另一学生)你吃惊吗?

  生:吃惊,因为地球默默地为我们奉献。

  师:地球默默地为我们奉献,毕竟它不会说话,它怎样能够成为年度新闻人物呢?想明白答案吗?

  生:想

  师:真想?

  生:想!

  师:别说话,用眼睛告诉王老师想不想?

  生睁大眼睛,不住地点头(笑)

  师:答案在这。(拿出课文)每人一份,拿到的大声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问一问自己你的情绪怎样样?来吧!咱们开始,拿到以后大声地读出来。

  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读书的声音越来越觉得轻。王老师在看每一个同学的表情,我发现你们的脸色也开始变得凝重起来。因为我看到你们在读这篇课文的时候自己的情绪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呀!是吗?那么大家来说一说你读完这篇课文以后你的情绪是什么,好吗?来,请你先说。

  生:沉重的。

  师:你为什么而感到沉重?

  生:因为人类随意破坏地球,造成地球也许会发生悲惨,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但是又十分容易破碎,这是人类随意破坏地球才造成地球容易破碎。

  师:说得多好啊!她为我们这个地球太容易破碎才感到情绪沉重,她更为人类对地球的随意毁坏而感到情绪沉重。女孩子读书的感情就是细腻这是她读完以后的感情。我问一个男孩子。你读完书以后的情绪怎样样?

  生:沉重

  师:也是沉重,你读完书除了情绪沉重以外,你还体会出其他情绪吗?

  生:担心

  师:你说得对!你为什么担心?

  生:担心人类再这样破坏地球,地球会在不久的将来破碎。

  师:(深沉而有力地说)他担心如果这样继续下去,地球总有一天要——破碎。王老师相信,到那个时候破碎的不仅仅仅是地球,破碎的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我明白你也想说自己的情绪。请你说说,除了沉重,除了担心,你还读出了什么情绪?

  生:悲哀

  师:你说。

  生:悲哀人类破坏地球会使地球破碎。

  师:你看看,同样的现象,他体会到的是担心,他体会到的是悲哀。一个是悲观主义者,一个是理性主义者。你看两个人的反思就是不一样。再问那个女孩子,除了沉重,除了担心,除了悲哀,你还体会出其他什么情绪?

  生沉默

  师:我明白你此时的情绪已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生笑)来,你说。

  生:不仅仅仅感到悲哀,除了担心,我还感到十分地难受。

  师:你是真难受吗?你说说你是怎样个真难受?

  生:因为人类无节制地破坏地球,看伐树木,才导致地球不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而且有一天它会破碎,所以我感到十分难受。

  师:你在为自己的命运,在为人类的命运而难受啊!她看得多远哪。同学们,我明白,读了这篇课文之后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情绪,但是王老师相信,读完这篇课文没有一个人能高兴得起来的,也没有一个人简单得起来。每个人的情绪都是复杂的,又是沉重的。那么,你再到课文当中去找一找,仔细找一找,你想想看,到底课文当中的哪些文字,哪些叙述,还有哪些描述让你的情绪变得如此糟糕又如此沉重?请在这些地方画下让你颤抖的线条。

  生仔细阅读课文,师巡视。

  师:我转了一圈,发现有的同学画了一处,有的同学画了两处,有的同学画了三处、四处、甚至五处。我想在你画的波浪线的地方,其中肯定有一处能让你怦然心动的,是吧?把那一处读给大家听一听好吗?来,谁来?请你。

  生齐读“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严重的威胁”

  师:你在画这个地方时的情绪是什么?

  生:担心

  师:你最担心的是你刚才读这段话中的哪个词?

  生:威胁

  师:威胁是吧?这威胁都来自于生态灾害。(板书:生态灾难)咱们一齐来读读刚才那个同学读过的几句话。你们要一边读一边在脑袋里搜索,要明白在咱们这个地球上有哪些生态灾难?(师引读)

  生齐读:“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严重的威胁”

  师:你明白在咱们这个历史上有哪些生态灾害吗?

  生:龙卷风

  师:龙卷风它怎样就成为生态灾害呢?

  生答不出来

  师:龙卷风是人为的还是自然的?(生沉没)那叫自然灾害。当然,你明白龙卷风说明你的课外知识还是比较多的,你请坐下,谢谢你。

  问另一学生,你明白什么生态灾害吗?

  生: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

  师:水资源怎样变成了生态灾害呢?

  生:因为人类把污水排除到长江、黄河。

  师:人类把内含各种化学品的有毒的污水排入了河流

  生:使河流里是干净的水变成了污水

  师:干净明净的水变成了污水,继续,你将会在水面上看到什么?

  生:看到许多我们水里堆积的垃圾,

  师:你会看到许多本来活泼自由地在河水里边游来游去的快活地鱼儿们一条条地变成了什么?

  生:变成了死鱼。

  师:死鱼,当你经过这条河的旁边的时候你将会问到什么?

  生:一股臭味。

  师:一股臭味,如果这条河水继续这样下去你将会看到河两边还有人居住吗?

  生:没有。

  师:她说的这一切的一切,四个字,什么?

  生:生态灾难

  师:大声地读,什么?

  生:生态灾难

  师:真好!这是一种生态灾难,请坐。好,继续,谁还明白别的什么?

  生:沙尘暴。

  师:说,沙尘暴是什么?

  生:这是因为那些人们为了谋取暴利而乱砍乱伐树,原先的那些森林,那些大树都被砍掉了,所以那空气,因为植树吸进去的是二氧化碳,而呼出来的是氧气,故而有时候有些地方的氧气也变得污浊。

  师:你说的沙尘暴,你说得十分好!大片的森林被砍伐代尽,超多的植被被破坏,于是,本来是绿油油的草原变成了——

  生:只剩下一片沙地

  师:变成了一片荒凉的沙漠,狂风四面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这些沙子怎样样?

  生:飞扬。

  师:飞扬啊,吹得很远很远,于是,你会看到城市本是晴朗干净的天空

  生:变得一片黄色。

  师:变成一片黄色,于是人们出行的时候不得不戴上,戴上什么?

  生:戴上口罩

  师:戴上口罩,不光是口罩,甚至除了留出一双眼睛以外整个人的头部都得把他裹起,于是你会从电视上、从广播上听到交通事故的发生率突然就?

  生:升高了

  师:升高了,那都是谁作的孽啊?

  生:都是我们人类所作的孽

  师:都是沙尘暴的孽,沙尘暴的背后就是你所讲的那些无知的人们,他所讲的这一切一切……你们大声地读!

  生:生态灾难

  师:再读

  生:生态灾难

  师:真好,王老师有一个推荐,推荐你们在这四个字的下面打上重重的三角符号,来,咱们再一齐回顾刚才的话。用你们那敏锐细腻的心灵你再细细地去感受那段文字,读着读着你会发现“生态灾难”这四个字,它已经不是四个字了,在你们眼前,你仿佛看到的是什么?(师引读)

  生齐读:“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严重的威胁”

  师:威胁,读着读着,看着生态灾难这四个字,看重重的三角符号,这个时候,在你的眼前,你看到的仅仅是这四个字吗?

  生:不是。

  师:不是,你看到的是什么?

  生:看到了许多受到危害的地方人类所受到的伤害,像大洪水啊、沙尘暴啊什么的。

  师:是,在她面前生态灾难这四个字成了大洪水,成了沙尘暴。

  生:在你的眼前,这四个字成了什么了?

  师:在我的眼前,这四个字让我仿佛看到了地球上的资源正在渐渐地消失

  生:他看到了地球的资源正在慢慢地消失啊。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这四个字在你们的眼前仿佛变成了什么?你说

  生:仿佛变成了

  师:我相信它已经不再是四个字了,是吗?你仿佛把它看成了什么?

  生:给人类带来严重威胁的灾难。

  师:“给人类带来严重威胁的灾难”,好,这是你看到的,好,你来说,这四个字仿佛变成了什么?

  生:这四个字仿佛变成了人类的杀手。

  师:“杀手”,那是一个个黑面杀手啊!它们的威力是如此的巨大。多好啊!他把这四个字读活了。在他们眼前这四个字不是死的四个字,而是活的杀手、恐怖的杀手,给人们带来灾难的杀手。当我们看到这四个字,我们再来读这段话,王老师相信你们必须能读出新的感受,新的体会。(师范读: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生有感情齐读

  师:好,我们继续。你还画了别的什么地方?请读给大家听。

  生:“科学家已经证明……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师:是。感觉越读越真诚,越读越强烈。你怎样会这样读?

  生:因为等到地球的资源枯竭后,人类不能指望到别的星球去居住。

  师:是的,为此你感到十分地着急,十分地担忧,是吧?所以有这样的体验,才会有这样的朗读。来,继续。你还画了别的什么地方?

  生:“地球是无私的……地球上的资源必将越来越少。”

  师:王老师想问你一下,你在读刚才那段话的时候,你有没有注意到(板书:不加节制)这个词?

  生:有

  师:当你读到这个词的时候,你是怎样想的?

  生:我想人类如果再这样不加节制的话,地球将会破碎。

  师:是啊,你不想带来这样严重的后果,是吧?你也来读读,当你读到这四个字的时候,你的脑海里边首先跳出的是别的哪个词语?开始。

  生齐读

  师:当你读到不加节制这四个字的时候,你首先想到的是哪个词?

  生:灭亡

  师:他想到的是灭亡。你想到的又是哪个词?

  生:贪婪

  师:她想到的是贪婪。你又想到哪个词?

  生:破碎

  生:破碎

  生:没人性的行为

  生:资源越来越少

  师:用不加节制这个词我们想到的是贪婪、自私……你们能够在这个词语下面画上重重的三角符号。

  生拿出笔画上记号

  师:(将板书画上一个圆圈)我什么都不用说,你必须能发现这两个词语之间存在着多么可怕,多么恐怖的关系。(师生沉没)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们的作者他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呀!”我们一齐读一读作者的感叹,请——开始!

  生齐读,感情越来越强烈。

  师:所以1998年新闻周刊才会把我们的地球评为年度新闻人物。同学们,我们要爱护地球,因为我们——(生读课题)

  师:善待地球,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整理:林丽蓉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我的《只有一个地球》成长纪实

  王崧舟

  在我的眼里,自己创作的教案是有生命有灵性的。这正如画家之于他的画、音乐家之于他的谱子、作家之于他的小说、设计师之于他的时装……很多时候,自己创作的教案往往是以溪流、璞玉、小白杨、丑小鸭等意象呈现的。因为是溪流、是璞玉、是小白杨、是丑小鸭,所以它们就有了属于它们自己的成长诗篇和流转旋律。

  我的《只有一个地球》,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像一条小溪,从我生命的心泉中汩汩地溢出。它无法明白去路是坎坷还是平坦,明天是风雨还是响晴?是痛苦的降临,还是其乐也融融?但它的天性却是一向地向前流淌。不管是曲曲折折,还是平平庸庸,它终归摆脱不了流入大海的宿命。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成长轨迹和生命节律:

  起——孤帆一片日边来

  我创作《只有一个地球》动念于2003年3月30日。那时,我正在西安讲课,遇到了江苏海门实验小学的周益民老师。周老师是一位质朴真诚、才情四溢的青年教师,他在西安上了《只有一个地球》,可惜我无缘聆听。晚上,周老师拿了整理好的课堂实录请我指点。我看完这一课的实录,不禁惊诧于他对文本独特而细腻的对话。在旁人眼中,地球本是一个纯粹的星球,没有生命,没有感情。但是,在周老师的课上,地球已经不仅仅仅是地球,地球是母亲,是人类的母亲,是可爱、可亲、无私、美丽的母亲。正如周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文字后面是地球母亲的心跳,是地球母亲的呼吸。”于是,与文本的对话成了与母亲的对话,与地球的沟通成了与母亲的沟通。周老师的《只有一个地球》,如一片来自日边的孤帆。它给我带来的,是生命的灿烂之光,是人性的海阔天空,是浪漫而多情的海市蜃楼。

  就在那一刻,我产生了创作《只有一个地球》的冲动在003年4月4日,是我祖母的百年诞辰。回到老家做完祭祀,我就一个人在昏暗的灯光下开始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创作。身边除了《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没有其他任何资料。但我的创作状态却出奇得好,冥冥之中如有神助。到子夜时分,在一片如潮的蛙声中,《只有一个地球》在我的笔下诞生了。也许,这是我献给祖母的最好的一炷心香吧!

  这个版本的《只有一个地球》,大体思路如下:

  第一课时

  一、创设问题情境

  讲述《时代周刊》评选“年度新闻人物”的故事,然后导入本课教学。

  二、初步感受课文资料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后畅谈自己的情绪。

  三、了解课文的主要资料

  引导学生初步读悟写地球资源的两段话和写人类别无去处的两段话,然后借助课文的最后一段来归纳课文的主要资料。

  四、回归课文整体

  引导学生将课文的最后一段跟课文的资料、课文的结构、《时代周刊》评选地球为新闻人物等联系起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想像情境

  (课件呈现“地球”图片。)

  师: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地球,这就是人类的母亲。是她,无私地养育着我们;是她,精心地保护着我们。以前,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美丽壮观;以前,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和蔼可亲。但是这天,就在这天,就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这天,就在人类生活日益富足的这天,我们的地球母亲却止不住发出了悲惨的哭声。这哭声,是从课文的什么地方传来的呢?

  二、品读重点语段

  1.从倾听地球母亲哭诉的角度切入,补充《地球上的一天》,引导学生品读第4自然段。

  2.从倾听地球母亲哭诉的角度切入,补充《生物圈2号》,引导学生品读第8自然段。

  三、倾诉读后感

  从向母亲诉说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写话并朗读。(播放满文军的《懂你》)地球!我亲爱的母亲:_______________

  你的孩子:

  四、点题结课

  2003年4月10日,温州苍南,我的《只有一个地球》首次登台亮相。课后我做了如下反思:

  1.将与地球的对话转换成与母亲的对话,这个对话角度是新颖的、独特的。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基础在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倘若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能够“见人所之未见,发人所之未发”,那课的成功就有了一半的根基。

  2.以感情为主线构筑对话的流程,避免了常识课的嫌疑。文本中有关地球环保的知识点成了培植、激荡、融化学生感情的支撑点,课有了活的气韵和美的意境。语文课中“知识和潜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融合,感情是一个不错的平台。许多课文,知识是浸润着感情的知识,过程是流淌着感情的过程,潜力因了感情才有动力,方法因了感情才有灵性。如此一来,感情就成了一个场,融入其中的有知识、有潜力、有过程、有方法,当然更有态度和价值观。

  3.补充的两个课外资料典型而具有震撼力,它们既是一种对文本的拓展,又反哺了对文本的感悟。这在拓展阅读的理论上,是一种具有原创好处的概括。从某种角度看,拓展阅读是基于文本、服务文本的,拓的是文本深藏着的意蕴,展的是文本包裹着的内涵。

  4.遗憾的是,这个版本对课文的感悟缺乏层层剥笋式的深入,必要的咬文嚼字、字斟句酌因为缺乏点的开掘而显得浮华、浅薄。语文意识、语文味道反而被知性的拓展和感性的激荡给稀释了。

  承——桃花潭水深千尺

  第二版的《只有一个地球》是在经过灵魂的涅槃之后悄然再生的。我在想,语文味是怎样烹调出来的呢?烹调语文味的油盐酱醋又是些怎样的作料呢?通读就应是的,品词就应是的,写话也就应是的。第一版的《只有一个地球》,诵读占了它足够的分量,写话也有了它恰当的位置,缺的恐怕就是品词了。

  品哪些词?为什么要品这些词?品词的什么?怎样引导学生去品好这些词?品词与感情这条主线怎样融合?品词与知性的拓展怎样结合?品词如何使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层层深入?

  思考是痛苦的,否定自我是痛苦的。此时的我,应对着《只有一个地球》,“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而心里却“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品词”的问题一向索绕着我,像一群嗡嗡闹转的蜜蜂,又像一个个深不见底的漩涡。这样煎熬着达数月之久。直到2003年的9月18日,在我完成了户外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相约拱宸桥》的电视直播之后,思考的触角才真正钻入了词的沙滩,并最后挖出了一个个五光十色、形态各异的词的贝壳。

  第二版的《只有一个地球》,大体思路如下:

  第一课时

  一、创设问题情境

  讲述《时代周刊》评选“年度新闻人物”的故事,然后导入本课教学。

  二、初步感受课文资料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后畅谈自己的情绪。

  三、品读1-4自然段

  1.用反诘法引导学生品读“很小很小”。(跟茫茫宇宙比、跟浩浩大海比、跟芸芸众生比)

  2.品读“生态灾难”。说说你明白的生态灾难,想像你看到的画面,补充《地球上的一天》。

  3.品读“不加节制”。由这个词你联想到了哪些词?

  四、读悟课文最后一段

  1.应对生态灾难,作者是怎样呼吁的?

  2.应对生态灾难,《时代周刊》是怎样呼吁的?

  3.应对生态灾难,我们又该做怎样的呼吁呢?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想像情境

  (课件呈现“地球”图片。)

  师: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地球,这就是人类的母亲。是她,无私地养育着我们;是她,精心地保护着我们。以前,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美丽壮观;以前,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和蔼可亲。但是这天,就在这天,就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这天,就在人类生活日益富足的这天,我们的地球母亲却止不住发出了悲惨的哭声。这哭声,是从课文的什么地方传来的呢?

  二、品读5-8自然段

  1.品读“四十万亿公里”。猜想:时速为一万公里的宇宙飞船要飞多久?

  2.品读“移民基地”。补充《生物圈2号》(播放课件)

  三、再次读悟课文最后一段

  1.应对生态灾难,作者是怎样呼吁的?

  2.应对生态灾难,《时代周刊》是怎样呼吁的?

  3.应对生态灾难,我们又该做怎样的呼吁呢?

  四、倾诉读后感

  从向母亲诉说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写话并朗读。(播放满文军的《懂你》)地球!我亲爱的母亲:_________________

  你的孩子:________________

  2003年9月21日,台州临海,第二版的《只有一个地球》粉墨登场。课后我做了如下反思:

  1.咬文嚼字、浓墨重彩的处理,最后烹制出一堂语文味十足的课。单就“生态灾难”这一貌不惊人的词语,就大有点石成金的味道。“生态灾难”,实在是一汪深及千尺的桃花潭水,平平淡淡的四个字,却写尽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全部忧患和震撼。但如果不加品味,其中的信息、形象、情感、意蕴是难以生成的。怎样品?一是调取积累以丰厚信息,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某种生态灾难;二是展开想像以彰显形象,让学生说说随着生态灾难的降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三是拓展背景以激荡感情,透过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每一天发生在地球上的污染数据,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四是奇特联想以敏化语感,让学生说说此刻读着“生态灾难”四个字,它们仿佛变成了什么。正是字词句篇,将语文和人文牢牢地粘在了一齐。

  2.对地球、对人类的忧患和珍爱之情依然让人荡气回肠。感情依然是那样鲜明、那样执著地成为第二版《只有一个地球》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有所不同的是,这一版的感情更深地根植于语文这片广袤而肥沃的原野上。学生的感情是在品味和咀嚼文本的重点词句后油然而生的,不架空、不做作、不浅薄、不浮华。而教师充满着强烈的抒情色彩的话语风格,也为课堂上诗化情感场的营构带给了强有力的支架。

  3.相比第一版的《只有一个地球》,第二版对课文1-8自然段的处理,采用了相对集中、层层深入的板块策略,避免了第一版由于分散感悟、螺旋递进带来的不必要的重复和烦琐。而对课文最后一段的感悟,则采用了一唱三叹、螺旋上升的复沓回环结构,大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课堂韵致。

  4.问题呢?我茫然四顾,却只见“竹影扫地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等着瞧吧!

  转——惊风乱芙蓉水

  转的机缘最之后了!2003年10月11日,我在广东番禹讲课,遇到了上海师大的吴立岗教授。在上午的学术报告中,吴教授谈到了“阅读教学中质疑问难和感悟积累的关系”问题。他的基本观点是:1.要辩证地理解感悟和质疑的关系。2.要在阅读教学中腾出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3.感悟和质疑的安排,要因文而异、灵活处理。4.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悟则有余、疑却不足,正是第二版《只有一个地球》的问题所在。两个课时,纯而又纯的感悟,看似通达、实则平庸。我猛然想起了清人唐彪的话:“凡理不疑必但是悟,唯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故学者非悟之难,乃疑之难也。”学生在课堂上能主动质疑,不正是一种“惊风乱芙蓉水”的课堂审美意象吗?它们溅起的是一圈圈思考的涟漪、是一叠叠好奇的波纹、是一朵朵才情的浪花。说来惭愧,我自1998年出道以来,大大小小上过500多节公开课却从未上过质疑型的语文课。对感悟型的语文课可谓驾轻就熟、游刃有余,但也大有“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感喟了。我突然产生了试一试质疑型语文课的冲动。说不上为什么,也许是静极思动、物极必反吧?第三版的《只有一个地球》,就这样被催生了:

  第一课时

  一、创设问题情境

  讲述《时代周刊》评选“年度新闻人物”的故事,然后导入本课教学。

  二、初步感受课文资料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后畅谈自己的情绪。

  三、深入感悟课文资料

  1.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带给你这种情绪的文字。

  2.组织交流,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抓住下列几点引导学生深入感悟:

  ①人类活动的范围就很小很小了。

  ②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必将越来越少。

  ③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四、读悟课文最后一段

  1.应对生态灾难,作者是怎样呼吁的?

  2.下应对生态灾难,《时代周刊》是怎样呼吁的?

  3.应对生态灾难,我们又该做怎样的呼吁呢?

  第二课时

  一、激发质疑兴趣

  古人说过:读书,必须要学会主动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但是,也不是随便什么问题都有好处。读书的时候,必须要注意两点:一、必须要提真实的问题;二、必须要提自己确实难以一下子解决的问题。

  二、引导学生自主质疑

  学生默读课文,发现并提出问题。(限6次提问)估计学生的问题有:

  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为什么说地球像一叶扁舟?为什么说地球是渺小的?为什么要用很小很小来形容人类的活动范围?前面说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后面又说这些资源能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这样不是矛盾了吗?到底是怎样的威胁呢?40万亿公里之外有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呢?为什么说建造移民基地是遥远的事情?为什么说地球太容易破碎了?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呢?

  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做随机点拨:哪些问题书上没有答案、哪些问题之间有联系、哪些问题需要重点思考……

  三、引导学生自主释疑

  学生选取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读书并寻求答案,组织学生汇报,在随机汇报中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以下几点:

  ▲为什么说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为什么人们要随意毁坏地球资源?

  以上问题能够透过引导点拨,集中到对课文第四自然段的感悟上去:

  1.读第四自然段,想像自已看到的画面。

  2.补充《地球上的一天》。

  四、倾诉读后感

  从向母亲诉说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写话并朗读。(播放班德瑞的《夜曲》)地球!我亲爱的母亲:________________

  你的孩子:____________

  2003年10月24日,上虞市城东小学,第三版的《只有一个地球》闪亮登场。以后又分别在江苏镇江、广东江门、杭州、上海、济南、苏州、汕头、温州、北京等地试讲,并有一些细节上的改动。我的反思如下:

  1.第三版的《只有一个地球》,将当前阅读教学最典型的两种模式即感悟型和质疑型融为一体,这对自己是一种巨大的超越。从必须好处上说,所有阅读教学模式都能够放在感悟型和质疑型的坐标系中加以考察。感悟型的阅读教学是一种以感性、感受、感情为基本取向的教学,质疑型的阅读教学则是一种以理性、理解、理智为基本取向的教学。这两者在阅读教学中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它们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两者是互补的,需要求得平衡。抓住了感悟和质疑这两个维度,我们就能够变换出千姿百态、气象万千的阅读教学模式。

  2.过去我为什么不敢上质疑型的课,是因为存有这样几个担心:一、学生的质疑是无限的、无底的,课堂却是一个常量,两者的矛盾如何调节?二、学生一旦放开来质疑,教师很容易被学生的问题牵着走,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如何保证?三、带有强烈的理性色彩的质疑教学,很容易导致语文感性和感情的失落,滑向情节分析的泥坑,如何保证语文感性和感情的洋溢呢?四、一旦教师被学生的问题牵着走,课堂教学节奏必将走向松散拖沓,课堂效率怎样提高呢?第三版的教学,我自以为比较好地解决了上述几大问题,我的应对之策是:一、限制学生提问的数量,一堂课由一开始的15个调整到之后的6个。二、课堂上引导学生梳理问题,告诉他们哪些问题书上并无答案、哪些问题研究好处不大、哪些问题值得认真思考,同时,教师要敏于发现学生的质疑与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的内在的、隐含的联系。三、问题的解决不能就事论事,不能满足于答案的呈现。要把问题当做诱饵,引导学生去深人感悟语言文字背后的种种形象、感情、意境、气韵,还语言以画面、声音、旋律,赋予语言以呼吸、心跳、体温。四、教师要以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智慧,根据学生五花八门的问题,动态生成新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节奏,确保科学适度的教学

  效率。

  3.在文和意的转换过程中,需要“象”这一中介。像《只有一个地球》这样的课文,因其以叙述和说明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其话语风格是准确、凝练、理智、沉静的。学生要解读这样的话语风格,困难是很大的。理解这样的“文”,难在文的深层意蕴而非表层意思,尽管“意思”和“意蕴”都属于“意”的范畴。我那里谈到的“象”,有形象、表象和想像的多重含义。“文”若不经过“象”的转化,其内含的意蕴是很难为学生所感悟和理解的。第三版的《只有一个地球》,其中有较多的“被文以显象,显象以悟道”的环节,引导学生将语文文字还原、再现、想像成各种情节之象、场面之象、情绪之象、细节之象、环境之象、物体之象……从而去感悟文中的意蕴。然后再走一个来回,由意透过象回到文上来,从而更真切、更敏锐、更深刻地把握文。

  这一回,我尝到了脱胎换骨的感觉。

  合——欸乃一声山水绿

  磨了那么多遍的《只有一个地球》,是否什么都被磨去了呢?总有一些被积淀下来了吧?

  磨了那么多遍的《只有一个地球》,我究竟是凭着什么去磨的呢?磨的背后,潜藏着一种怎样的意识呢?

  磨了之后而磨不掉的,且让山东济南的特级教师同学来说说吧:

  听他的课是不需要记录的。因为当你置身于一个满目繁花的境界里,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深深地迷醉,你的目光里充满了惊奇与渴望,你不愿错过玫瑰,也不愿错过牡丹!一处一景,一步一叹。各有各的风姿,各有各的精彩。沉醉在这样的境界里,你惊喜不已,扼腕叹息。你的眼睛不由自主地跟着他游走,你和学生一齐,心甘情愿地哭了,笑了,愤怒了,又欣慰了。制造这个奇迹的人,就是王崧舟。

  王崧舟用他的《只有一个地球》把我们带入了这样一种境界。透过那些进出不穷的精彩环节,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写的字——“人”!不论是初读课文后的感悟,还是交流中的随机点拨,王老师始终关注的是学生的情感,并且始终以赞赏的态度理解学生的情感,他是那么坚定地与学生站在一齐,惭愧着学生的惭愧,悲哀着学生的悲哀。在王老师的心中,学生是一个个充满情感的人,不是为教师的教学服务的机器。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在竭力为学生创设质疑问难、表达情感的机会,为学生带给质疑问难、表达情感的自由。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给学生这些我们本该给予的一切,我们始终关注的是自己,或者始终关注的是教材,仅仅是教材!而拥有王老师这样的学生意识,也就是“人”的意识,对一个教师来说是多么重要!

  王老师十分注重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去生发想像,那些语言文字背后所承载的思想被化成了一幅幅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激荡着人的心灵,引发着人的思考。在这些环节中,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课文本身的叙述是理智而平静的,这正是一般科学小品文的典型风格,但王老师却敏锐地触摸到了这些平静的叙述后面那颗滚烫的心,并且他还在引导学生也去触摸那颗滚烫的心,并最终与之碰撞、交融。对那些无知地、贪婪地破坏环境的人们,他和学生一齐去谴责,去声讨!在那里,我们看到的仍然是“人”,学生、作者乃至那些破坏地球的愚蠢的人们。即使是那只被人类残忍宰割的可怜的青蛙,王老师也把它赋予了人的情感,让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感到震惊,感到羞愧!

  聆听这样的课堂教学,我们不能不深深地感受到,语文中的人性从来没有这样被理直气壮地张扬,人性的语文从来没有这样被演绎得震撼人心。我们的课堂呼唤人性,我们的语文更需要人性!

  想起了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是的,我一向在追寻语文教学中“欸乃一声山水绿”的境界。语文、语文课堂、语文教育,是我心中永远的山水。

  1.这是一片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山水。

  《只有一个地球》本是一篇纯粹的科学小品文,地球本是一个纯粹的星球,尽管它美丽壮观。但是,在我的课上,《只有一个地球》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理性的文本,我力图和学生一齐,借着文本的指引和召唤,去触摸作者的那颗滚烫而焦灼的心;地球已经不再是地球,地球是母亲,是人类的母亲,是可爱、可亲、无私、慷慨的母亲。于是,与文本的对话成了与作者的对话、与母亲的对话。于是,我和学生一齐惭愧着作者的惭愧、担忧着作者的担忧、愤慨着作者的愤慨、呐喊着作者的呐喊;于是,在学生的眼里,地球是一位穿着蓝白两色纱裙、身材苗条、步履轻盈的母亲。随着对话的深入,母亲变了,变得面容憔悴了,变得愁眉不展了,变得伤痕累累了。随着沟通的'拓展,后悔的情绪产生了,心痛的感觉找到了,幡然醒悟的滋味尝到了。这不是人性又是什么?

  2.这是一片洋溢着感性气息的山水。

  在我的语文课上,没有琐碎的要点分析,没有干瘪的资料概括,没有无情的逻辑演绎。课堂上听到的是洋溢着感性气息的话语:“轻声读书,用心体会,看看哪儿打动了自己,碰响了心底的那根弦儿?”“大家边听边看,用自己的心去看,要看得真切、看得仔细。”“受伤的母亲,苍老的母亲,青春不再的母亲!此刻,我们重温她昔日的美丽,情绪还会像当初那样简单吗?”“其实,我们什么都不用说了。应对地球母亲哀伤的眼神,我们,作为她的孩子,又该如何应答呢?这是每个地球的孩子都务必直面的问题啊!”我的课上,以形象为径、用感情作舟,在语言和意蕴之间架设起对话的通道。老师的话语激起的是学生无限的想像、无尽的心痛。豁然开朗的顿悟。情思勃发的智慧,课堂上始终洋溢着浓浓的感性气息。

  3.这是一片彰显着个性色彩的山水。

  都说语文是人的自由精神的载体,是人的精神家园。在我的课上,这种自由个性的抒写力图让其浓烈起来、真切起来。语文教育要重视精神的熏陶感染。但熏陶感染不是强行灌输,而是要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去自信地学、自主地学、自觉地学。情要自己在读中感,理要自己在读中悟,法要自己在读中明。作者的语言以及语言要传递的内涵,自会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学生透过读书,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对作者的认识、思想、情感、追求、人格、志趣、品位等,或认同,或发问,或共鸣,或陶醉,这都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平等交流月是学生用心在说,用情在说,用自己对地球母亲全部的爱在说。没有做作,没有矫情,天真烂漫、浑然天成。人性、感性、个性,撑起一片青翠、氤氲、空灵、浪漫的语文新山水。她是我的精神家园,更是学生的精导家园。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实录(二):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到地球为人类带给了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培养学生热爱地球,关爱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

  2、透过了解人类探索其他星球和制造另一个“地球”的努力,进一步体会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三、教学准备:

  (一)课前调查提纲

  1、想一想,地球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给了什么?(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任选一项思考)

  2、查一查,目前,除了地球之外,还有没有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为什么?

  (二)制作CAI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远观地球,感悟完美

  (课件出示地球的照片,配乐)

  师: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她是人类的家园,是太阳和月亮的朋友,她是谁呢?

  生:地球。(教师板书:地球)

  师:同学们看,地球美吗?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地球很美,她像太空中一颗蓝色的宝石。

  生:这水蓝色的星球是我们的家园,我想说:地球,你好伟大!我喜欢你!

  ……

  师: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为什么是蓝色的,蓝色代表什么呢?

  生:水。

  师:那里有超多的蓝色,说明了什么?

  生:地球上有充足的水资源。

  生:因为地球上70%都是海洋。

  师:人们总是说水是生命之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水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联系生活举例回答)

  生:人活着需要水,比如说,口渴时会很难受,就要喝水。

  师:大家明白口渴时为什么会很难受吗?看教材中的资料,想想从资料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原先,人体血浆含水90%以上,体内缺水比饥饿带来的后果更为严重。

  师:难怪几天不吃饭还能活着,可几天不喝水将无法生存。你们还记得5、12地震吗?那些活下来的人是如何维持生命的?

  生:有些人为了让自己活着,嚼纸喝尿他们顽强自救,最终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生:在困境中,他们没水喝,为了活着,甚至喝自己的血。……

  师:是呀,没有水,我们无法生存。那么,大家想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水吗

  生:需要,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

  师:请说一说你这天什么时候用过水,好吗?

  生:早上洗口、洗脸;早餐吃完后洗碗……

  生:在生活中水能清洁身体、清洗食物、清除垃圾。

  生:我爷爷每一天给花浇水。

  师:其实不仅仅仅是人类,动物、植物、地球上万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它化孕万物,滋养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水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奉献之一。(板书:水)

  (二)、环游地球,感悟奉献

  师:地球上除了有丰富的水资源,还为人类带给了什么呢?让我们走近地球,与老师一齐来看一组图片: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地球的奉献)

  (图片包括:森林、田野、海洋、草原、山川河流、极地)

  师:在这些地方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我们之后看,边看边想,地球为我们带给了哪些自然资源?(出示自然资源的图片)师生相互交流所看所想。

  师: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地球为我们带给了哪些自然资源?

  生:森林资源

  生:矿产资源,如:石油

  生:一望无际的田野,有水稻、高粱、油菜花……

  师:想想,我们的生活和这些自然资源有什么关系?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能不能离开地球呢?(课件出示问题)

  生:不能。

  师:为什么呢?

  师:同学们在课前查阅了“地球为什么是人类的家园?”的相关资料。此刻请大家结合衣食住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小组里说说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能不能离开地球的奉献,为什么?

  师:小组交流的要求:互相倾听;推荐一名同学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生:不能离开,地球上有氧气供我们生存,这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板书:氧气)

  生:森林不仅仅为我们带给了木材,还有很重要的环境价值。大家能够读一读书上的资料,就能明白森林的作用。(板书:森林)

  生:我们穿的衣服离不开地球的奉献,棉、毛、麻、丝、皮、纤维等制成各类服装。(板书:土地)

  生:我们吃的食物离不开地球的奉献,稻田、果园、菜地为我们带给了丰富的食品,还有各种鱼类、肉类鲜美可口,这些都离不开地球的奉献。

  生:我们的出行和地球的奉献也是联系紧密,一些矿产资源能当交通工具的燃料。例如:石油、煤矿、天然气等。(板书:矿产)

  生:地球上还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完美。……

  师:看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地球的奉献,她为人类带给了生存的空间、资源和环境,慷慨无私,不求回报,所以我们亲切的把地球称为母亲。

  (三)、飞出地球,寻找家园

  师:那么,迄今为止,我们还能不能找到像地球母亲一样,能供让人类生存的家园呢?

  生:不能。

  师:课前,大家填写了一张表格,我想,透过填写大家必须有许多感受,请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你的想法与结论。(课件出示问题1:寻找另一个家园)

  地球

  月球

  火星

  大气含氧状况

  为生物的生存带给了充足的空间的氧

  温度状况

  为生物的生存带给了适宜的温度

  水的状况

  为生物的生存带给了充足的水资源

  透过比较,我组的结论是: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师:有,还是没有?为什么?

  生:没有。(异口同声)

  师:请一个同学代表发言,说一说,为什么?(参考三个生存的基本条件发言。板书:温度)

  生:其它星球没有供人类生存的条件。例如:火星的温差很大,将近160摄氏度。从冬天-133℃,到夏日白天的将近27℃的跨度。这样的环境,人类无法生存。

  生:火星上几乎无水,只有大气层的最底层才有水蒸气,它以云或雾的形式绕在山谷之中。

  生:我了解过月球的状况,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温度可降低到-183℃。

  师:结合生活体验说说,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我们会怎样?

  生:白天我们会像煮开的水,晚上有会变成冰棍。(全班大笑)

  师:透过比较,我们的结论是:目前,太阳系中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课件出示结论)

  (四)、立足地球,从建家园

  师:既然无法找到另一个家园那我们能不能利用高科技手段,创造一个像地球一样适合人类居住的生存空间呢?(课件出示问题2:制造一个地球)

  师:(出示图片)有谁明白“生物圈2号”实验,这是一个什么实验?一齐读一读教材上的资料,了解“生物圈2号”实验。

  生:“生物圈二号”是一个巨大的封闭的生态系统,位于美国亚利桑拿州,大约有两个足球场大小。从外观看,它很像科幻片里建在月球上的空间站。依照设计,这个封闭生态系统尽可能模拟自然的生态体系,有土壤、水、空气与动植物,甚至还有森林、湖泊河流和海洋。

  师:当人类很想利用高科技手段,创造一个像地球一样适合人类居住的生存空间时,实验出现了什么状况呢?

  生:氧气下降,原有的25种动物中,19种灭绝;为植物传播花粉的昆虫全部死亡,植物无法繁殖,“生物圈2号”的生态系统严重失衡,整个实验在为期18个月后,宣告失败。

  师:“生物圈2号”实验为什么会失败呢?老师也收集了一点资料,是一段视频资料。观看视频:《“生物圈2号”实验为失败的原因》

  师:看了这段视频资料,大家有什么感受?

  生: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我们必须要珍惜她,保护她。……

  师:大自然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巨大复杂的生态系统中,也许一缕清风也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事实证明,我们的家园只有一个,那就是地球。(板书:只有一个)

  (五)、热爱地球,珍爱家园

  出示图片——地球的奉献

  师:再来看一看我们可爱的地球吧!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地球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奉献了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资源,她像母亲一样孕育着我们,要保护地球。

  生:地球上如果没有了维持生命呼吸的空气、如果没有了干净的水资源,那所有生长在地球上的花草树木都要枯死,所有生存在地球上的动物都要灭亡。我想说:地球母亲,我敬爱您!

  ……

  师:远观地球,我们感悟了她的完美;环游地球,我们领略她的风光和她无私的奉献;飞出地球,寻找家园;立足地球,从建家园。人类就这样一向孜孜不倦的寻求答案,可答案就是——只有一个地球。(课件出示配乐诗)

  师:全体起立,齐读诗歌:《只有一个地球》。

  生:激情昂扬地朗读《只有一个地球》。I

  教学板书:

  只有一个地球

  水森林

  氧气土地

  温度矿产……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实录(三):

  课前调查:

  师:“爱上语文课的举手”,说明原因。

  生:能丰富我们的课外知识。

  生:让外国人了解我们中国的文化,了解我们悠久的历史,别让他们瞧不想咱们中国人。(生鼓掌)

  师:掌声意味着欣赏,意味着肯定,你欣赏他什么?

  生:我欣赏他的爱国。

  师:真的吗?

  生:是真的。

  生:我有补充,我欣赏他才补充他。如今我们很多中国人出国留学,是为了把中国文化带到世界各地。

  师:幸亏我没有打断你的发言,刚才误会你的。你为留学生作了解释与证明。

  第一课时

  师:美国有家世界著名的杂志《时代周刊》听说过吗?

  生:听说过?

  师:哦?它是在美国发行的,是英文写的(众笑)它每年都评出一位新闻人物,评出来的肯定是这一年最优秀的人物。评选人物--圣安东尼.威廉斯明白吗?

  生:不明白。

  师:不明白是正常的,明白是不正常的。(众笑)震惊世界的“9.11”事件明白吗?

  生:明白。

  师:这明白是正常的。(众笑)他带领华盛顿人民三年内恢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1979年的年度新闻人物是邓小平,因为他发表了南巡讲话,开创了中国的新纪元。1998年,评选了一位特殊的“年度新闻人物”,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明白是谁吗?想明白吗?

  生:想。

  师(点击课件,出示旋转的地球)是什么?

  生:地球。

  生:地球。

  生:地球。

  师:吃惊吗?为什么?

  生:以前都是评选人,为什么选地球?以前什么不选它?

  生:不是人,为什么选?如果地球是人,也就是全球60亿人,而不是一个人。

  师:听得懂吗?时代周刊是不是搞错了,想明白吗?真的?答案就在这篇文章里。

  (传发文章)

  师:大声地读,把文章读通顺,然后再问一问自己,你的情绪怎样?

  (把话筒传递到部分学生嘴边。)

  师:我一边在巡视,一边在倾听,一边在用心感受。感受你们跳跃的那颗心。你在读这篇文章时,情绪是怎样的?能跟大家说说吗?

  生:我们在美丽的宇宙中,只有一颗让人生存的星球,人们却不断地在乱砍乱伐,不断地满足自己的需求,为此我感到十分痛心。

  师:我注意到了,你刚才说了两个“不断地”,不断地乱砍乱伐,不断满足自己。多么贪婪的人类啊。

  生:我情绪十分学生。如果再这样下去,人类将陷入无路可走、无地可容的结局。

  生:人类的乱砍乱伐为自己挖下了坟墓,钱再我,地球破坏了,钱也但是是一堆废纸。

  生:我有三种感受:可爱的球体让我自豪。第二种感受是看中间部分,十分痛心。第三种感受:看到结尾人们已经意识到要保护地球了,我的一腔热血已经涌了上来,我以后必须要保护地球。

  师:女孩子的心思它就是细腻。(众笑)他注意了中间的部分,也体会出来了,尤其是最后,她用

  了“一腔热血”。再去触摸一下我们的语言,课文中哪些地方,哪些词句表达出了你的这种情绪。用波浪线画出来。颤抖的波浪姆,那是心灵的颤抖。

  (生自学)

  师:尽管我不忍心打扰。你印象最深的,心灵越颤抖的读给大家听。

  生:(读)滥用化学品的后果十分严重,使生物链遭到了破坏,十分痛心。对人们的无耻行为感到十分痛恨。

  师:还有谁对这一段十分痛心吗?

  生:人们不保护这些资源,实际是对自己的毁坏。

  师:你们能够在这这词语上画个三角形。(板书:生态灾难)你们明白哪些生态灾难呢?

  生:美国用珊瑚岛作实验,因为核污染,不能再生活。

  生:太平洋上有一段“死亡之谷”,海面上有一种受污染而生出的藻类,让这一段失去了生命。

  生:森林被伐,没有人住。

  师:森林被伐,风沙漫天,水土流失,人们背井离乡。

  生:大气层遭到破坏,导致了酸雨的构成。

  生:土地变成了沙漠。

  师:沙漠肆虐,(指板书)不要小看了这四个字,再读一读,大声读。

  (生继续交流让自己痛心的句子)

  师:我听得出你十分焦急。

  (再指名读)

  师:你不仅仅感受到这种威胁,而且你有一种呼吁的想法。

  (生再读)

  师:听得出你的声音里饱含着一股义愤,想说吗?齐读吧。

  (齐读)

  师:每个人的表情都那样凝重,能高兴吗?高兴得起来吗?能简单吗?简单得起来吗?还想说吗?继续。

  生:(读“如果人们不加节制地开发”一段,并谈自己的看法。)

  师:短短的三分钟,“不加节制”这个词用了三遍,值得划一划。从不加节制地开采着矿产资源看出了什么?

  生:几百年才能构成的资源是宝贵的--

  师:不能漏啊。几百万年(板书)

  生:几百万年才能构成,却这人类几百年甚至几十年就破坏了,人类真是太不就应了。

  师:同学们,几百万年,向千万年,甚至几亿年才能构成的资源被贪婪的无知的人们破坏着,你的情绪怎样?

  生:我很悲哀,感觉到妈妈正在被破坏。

  (指名读)

  师:女孩子表达的方式比较含蓄,含蓄的语调背后绝对是不平静的情绪。

  生:读到那里,我十分惭愧,这是地球妈妈几亿年的努力工作才奉献给我们的,我们几百年、几十年就能破坏掉。

  师:还有别的吗?让你情绪沉重吗?

  生:(读“慷慨地--”一段)地球如此慷慨,人类却随意破坏。

  师:地球的慷慨和人类的贪婪,地球的无私与人类的自私构成了鲜明的比较。

  生:(读“地球很小很小--”一段)我从“只有”、“只占”能够看出地球的空间太小了。

  师:不对呀,书上有问题呀,地球就应“很大很大”,改吗?

  生:宇宙是无限的,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五颗行星中一棵。

  师:你管太阳系干嘛?地球有一亿平方公里呀。

  生:地球人口很多,人均面积很少。

  师:你们明白世界上有多少人口?

  生:60亿。

  师:再过五十年,人类将有多少?

  生:90亿。

  师:地球能够养活多少人?

  生:30亿,40亿,10亿,80亿。

  师:80亿。再过五十年,地球上将有90亿人,有10亿将生徨地饿死。地球大不大?再读一读这句子。

  (生齐读)

  师: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作者才发出这种感叹:只有一个地球,就应保护地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子孙后代。再读一读我们的心声。

  (生读)

  师:此刻你们明白了吧,为什么《时代周刊》把地球评选为年度新闻人物了吧。再读一读。

  (生读)

  师:因为宇宙只有一个地球,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第二课时

  师:透过反反复复地朗读,反反复复地感情,反反复复地理解,我们走进了《只有一个地球》。我明白你们都付出了真情。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疑”是什么?

  生:友谊。

  生:问题。

  师:(转向那个学生)只怪王老师口齿不清。(众笑)想“进”吗?

  生:想。

  师:好,那就先“疑”。

  师:提个要求。你提的所有的问题务必是忠诚的,自己早就懂的不必再提,很简单的问题自己一思考就能够解决的不要再提。读,一条横线,一个问号,表示你这个地方有真问题。

  (生读书质疑)

  师:有问题请举手。一节课才四十分钟,每个人提个问题就是五十五分钟。有三四个问题的同学提你最疑惑不解的,提到十个问题,我们就停。

  生:为什么地球可爱,又容易破碎呢?地球这么坚实,怎样会“碎”呢?

  师:答案百分百在书上。(板书:破碎?)

  生:人类无穷无尽地破坏,地球还能活多久?

  师:(板书:地球活多久?)这是一个大问题,十分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连打两个问号,一个比一个大)

  生:是什么地质变化使地球矿产资源构成?

  师:一个相当不错的问题,书上没答案,在课上干讨论也讨论不出什么来。到课外找课外书。(板书:地质变化?)

  生:地球离我们多遥远?

  师(板书:遥远?)

  生:为什么就像一叶扁舟?

  师:(板书:扁舟)这个问题上节课我们还形容着呢,可能这位同学认为研究得不够深入。

  生:为什么40万亿公里范围内找不到第二个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

  师:(板书:40万亿?)

  生:凭什么破坏地球,地球是我们大家的。

  师:好一个义正辞严的“凭什么”,充满愤慨的“凭什么”。(连打三个问号)

  生:能够建设海上城市,范围不就扩大了吗?

  师:你对“很小很小”产生了质疑,大胆地质疑。(板书:很小很小?)

  生:月球上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师:(板书:月球上能够有多少人居住?)

  生:这天,我们在保护地球,那些不法分子在破坏我们的精心保护,是不是一种浪费?

  师:(板书:精心保护?)十个问题,是同

  学们在认真读书后产生的,古人告诉我们“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想不想再进一进?十个问题,只要再读再思考就能够解决。王老师完全相信你们能够自己解决。每个人只要挑选一个你最感兴趣、认为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自己解决,行吗?

  (生自主解决问题)

  师:好,好,王老师怀着一份深深的期盼,想和你们分享智慧的喜悦。

  生:(回答中,师引导学生再读)

  师:这样下去,地球怎样能够活多久?闭上眼睛。(师读:“人类生活所需要的--”一段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洪水,看到了人们在撕心裂肺地喊着。

  师:现往前看。

  生:他们在那砍树,大片的森林被砍光了。

  师:然后村庄怎样?

  生:村庄被风沙包围了,被洪水淹没了。

  师:桥梁怎样了?

  生:桥梁被水冲断了。

  师:人们怎样了?

  生:在包围在水中,有的爬上树上,有的在屋顶上,他们哭着喊着。

  师:喊什么?

  生:他们喊着“救命--”。

  生:我看到了动物在拼命地逃跑。

  师:非典就是地球对人类滥吃野生动物的惩罚。

  生:我看到了妈妈把我们遗弃了。

  师:那是你想到的,看到的呢?

  生:我看到他们眼中的惊恐。

  生:所有的房屋倒塌了,他们在祈求狂风不要让我们流离失所,洪水流向了人类的家园,人们在向母亲求饶。

  师:哪有什么上天?根本就没有上天,是人类在毁灭自己。再读一读刚才那段话。

  (齐读:人类生活所需要的--)

  师:不光是这些,看看地球每一天在发生着什么变化?

  (点击出示:

  每一天,我们的地球有15亿人呼吸受污染的空气,至少有800人因此死亡。

  每一天,我们的地球有1500吨氟利昂排入大气层,严重破坏着保护地球的外衣。

  每一天,我们的地球至少有1500人死于饮用不洁水造成的疾病。

  每一天,我们的地球有12000桶石油泄漏到海洋里。

  每一天,我们的地球有55000公顷的土地变成不毛之地。

  每一天,我们的地球有55000公顷的森林被大火砍伐毁于一旦。

  每一天,我们的地球有800亿吨水在悄然流失。

  师:你有什么想说?

  生:人类真是太残忍了。

  生:人类在毁灭自己。

  (再读:“能够不断再生--”一段)

  师:听到你们的朗读,看到你们的表情,王老师的情绪是那样沉重,应对人类的摇篮,你必须有许多的话想说给人类听,请把它们写下来。

  (播放音乐){那音乐凄婉,悲凉,让人心痛,听过,但不知是什么曲子}

  (生写)

  生:保护母亲吧,否则人类最后的表情便是哭泣。

  生:***水源是人类的源泉,***天空是我们的外衣,--

  生:人类不要再胡闹了,最后吃亏的是你们自己。

  师: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板书课题)(生齐读)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生齐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记住--(齐读)

  师:(挨个梳理那十个问题,擦去解决的,留下没解决的)我们的这些问题就像地球的问题一样,困挠着人类。只要人们的意识开始觉醒,灵魂开始闪光,这些问题就必须能得到解决。

  下课。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实录(四):

  一、激情入境,导入新课。

  师:透过课前交流,发现同学们都个性聪明,出个抢答题考考大家,相信不会难住你们:4月22日是什么日子?

  生:世界地球日。

  师:能谈谈关于世界地球日的知识吗?

  生:世界地球日最初是由美国人提出的。目的是为了让全世界人都保护地球。

  师:你是从哪里明白的?

  生:课外书。

  师:广泛阅读课外书是学习语文的好办法,大家应向他学习。世界地球日的提出目的是让我们自觉地保护地球,因为茫茫宇宙中只有一个地球。

  板书:只有一个地球

  二、初读感知,自行解疑。

  师:地球究竟是什么样貌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那些知识,请大家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能从中了解到什么?

  生读课文。

  师:读了课文,地球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生: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星球。

  生: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生:地球太可爱了。

  生:地球是美丽壮观的和蔼可亲的。

  师:迅速浏览全文,看文中那句话能概括这个问题。

  生: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板书:可爱/易碎

  三、细读悟理,落实目标。

  师: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地球的可爱?

  生: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生: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课件出示以上两句话。

  师:读读这两句话,从中体会出什么?

  生:地球像一位温和的母亲。

  生:地球和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十分亲近。

  师:试着把地球的美丽可爱以及我们与地球的亲近之情读出来。

  生读。

  师:请大家用一句发自内心的话赞美我们的地球。

  生:地球真是太可爱了!

  生:我们的地球母亲美丽可爱。

  师:地球是美丽可爱的,茫茫宇宙中,自从有了人类,祖祖辈辈就在那里生息繁衍,她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正如文中所说:地球是人类的——(学生接)母亲,是生命的——(生接)摇篮。

  师:请同学们看着画面,听读下面的课文,看又能从中体会出什么?

  课件出示:配音画面。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公里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同茫茫宇宙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地球表面的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这样,人类活动的范围就很小很小了。

  生:从中体会出地球很渺小。

  《只有一个地球》课堂教学实录-彩霞满天-寒江雪

  生:我们人类生活的范围是很小的。

  ···

  师:抓住哪些重点词语体会的。

  生:6300一叶扁舟5.1亿五分之一

  师小结:是啊,同茫茫宇宙比,我们的地球是很小的,然而,它却无私地为60多亿人口带给着一切自然资源,请大家分组合作学习3—4自然段,看能从中读懂什么?

  学生自学。

  师:小组内交流,谈谈自己读懂了什么不懂得问题互相帮一帮。

  学生小组内交流。

  师:各小组进行交流。

  生:我读懂了矿产资源的构成需要很长时间,所以说它是不可再生资源。

  生:自然资源能够分为五大类,它包括矿物资源、水资源、大气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

  课件出示:

  自然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

  师:(指课件画面)大家看,这四类资源本来是能够不断再生的,可为什么又变得不可再生了?

  生: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威胁。

  师:用自己的话说说好吗?

  生?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资源,滥用化学品造成了很多灾难。

  师:归纳起来就是两条原因,即——

  生齐说:随意毁坏,滥用化学品。

  师:用自己的话说说生活实际中这样的例子。

  生:清澈的小河里因为被排放了污水,小鱼小虾都死了。

  师:把话说明白,哪里排放的污水?

  生:水泥厂。

  生:我们学校南边的造酒厂成天排放污水、废气,污染了河水和空气。

  师: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酒厂距离我们太近了,咱们这些祖国的花朵受害不小。

  生:我们村有些人上山捕杀野生动物,饭店里也有不少吃青蛙的。

  生:有的人滥砍伐山上的树木,使森林资源遭到破坏。

  我们村在有的农民在小河里洗刷农药瓶,导致鱼虾死亡。

  师:看来大家明白的可真不少,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请看画面。

  课件显示滥砍树木,汽车、工厂排放污气,洪水暴发、泥土流失等镜头组合。

  师:看了画面,再回头读这段话,相信更有更深的感受。

  (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学生读。

  师:当你理解到自然资源这么容易遭到破坏,此时,你想对大家说什么?

  生:请大家不要再破坏自然资源。

  生:如果自然资源都被我们毁坏了,我们将别无去处。

  生:地球被破坏了,我们的子孙就见不到这么美丽可爱的地球了。

  师:看,他想到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有远见。

  生:请不要破坏自然资源,否则,惩罚我们的将是人类自己!

  师:多深刻啊!

  四、探究辩论,拓展创新。

  师小结:透过以上学习,我们明白了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人们的随意毁坏中必将迅速减少,同学们试想,假如有一天,地球上的一切自然资源都枯竭了,人类要生存,该怎样办?

  生:能够移居到别的星球。

  生: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大部分学生都这么吆喝)

  师:大家先别争论,同意移居的有谁,请举手。(两名)

  师(鼓励):请你们俩不要担心,真理往往就在少数人手中。罗老师和你们俩想法一样,如果地球上没有了任何资源,我可不在那里等死,我和你们一齐移居,打算和我们一齐移居的请大胆举手。(又有几个学生举手)

  师:请你们迅速整理搜集到的资料,说出自己充分的理由,准备三分钟后当场辩论。

  生:(重新组合成两个对立的小组,开始准备材料)

  师:探究辩论开始,正方先说。(同意移居方)

  正方:1969年7月21日,美国两位宇航员踏上了月球,这说明,人类登上月球已经成为现实,我们能够去月球。

  反方:科学研究证明,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所以人类要想在月球上生活十分困难。

  正方:科学家设想在月球上建造太空城,我们能够乘航天飞机去太空城居住。

  反方:太空城即使建成了,又能住几个人呢?不要忘记我们全世界共有60多亿人啊。

  正方:九大行星中,金星距离我们最近,我们能够去金星。

  反方:金星表面480度,人类上去立即就会化为蒸汽,你去找死吗?

  正方:当地球上一切自然资源都没有了,难道在地球上不也是等死吗?火星与地球十分相似,据说火星上有水,能够供人类生存。

  反方:1971年美国发射“水手9号”飞船给火星拍了超多照片,证明了火星上没有河流,所谓的“运河”之说,只但是是一些环形山。

  师:你真了不起!明白这么多,都是从哪里明白的?

  生:上网查阅的。

  师:难道我们哪里也去不成了?

  反方:老师,我认为,几十年以后,我们就都死了,不用思考移居的事情了。

  师:我们死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怎样办?还是要思考移居的事。

  反方:你们忘了,等到地球上的一切自然资源都枯竭了,你们拿什么去准备移居?

  师:是呀,我们的前提条件是地球上的一切自然资源都枯竭了。透过刚才的辩论,我发现你们的知识面十分宽,说明你们课外读书很多,这是个很好的习惯。咱们就先辩论到那里。回过头来看看科学家怎样说?请自由朗读课文6—7自然段后回答。

  生读后回答: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师:根据科学家的决定,目前我们能不能移居?

  生齐:不能。

  五、明理导行,深化认识。

  师:但,我相信,随着太空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移居别的星球必须能成为现实。只是目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不能实现。因此,宇航员在遨游太空目睹了地球之后,发出这样的感叹,齐读——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师:看清楚后面的标点符号再读一遍!

  生齐读——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师:说得多好啊!孩子们,此时,你们最想说什么?

  生:爱护我们的家园吧!

  生:爱护我们的地球母亲吧!

  生:请大家像保护我们的眼睛一样保护我们的地球妈妈!保护生态环境!

  师:课文最后一段道出了大家的心声,齐读。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既然我们别无去处,就就应精心地保护我们的地球。那么我们就应怎样保护地球呢?

  生:爱护地球,不要向地球母亲的血管里注入污水。

  生:我们要绿化荒山,使大地成为绿色一片。

  生:我们要植树造林,不要乱砍滥伐树木。

  师:能够从身边的小事说起。

  生:不随便倒垃圾。

  生:不乱捕杀野生动物。

  生:节约用水,洗衣服的水再用来拖地。

  师:想得可真周到啊。大家的想法都很好,咱们要把这些想法让全世界的人都明白,怎样办?我提议:组成环保宣传小组,立即行动,我们这次行动的口号是(课件画面显示:保护地球,爱我家园)齐呼我们的口号。(学生齐呼)

  师:大家能够画宣传画,能够写标语,能够写读后感,还能够朗读优美的段落。

  播放背景音乐,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5分钟创作时间)

  师:下面请同学们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

  学生:有的读体会,有的呼标语,有的介绍宣传画···

  师小结:同学们个个都是优秀宣传员,期望你们从这天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小卫士,相信有了你们的努力,地球母亲明天的环境会更加完美。

  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师:请同学们课下继续搜集资料,做一份“绿色环保”专题手抄报。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实录(五):

  [课前引导]

  师:同学们,这天我们是第一次见面。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陈,是深圳市福田区岗厦小学的语文老师。你们叫我什么?

  生:陈老师。

  师:听说你们都很聪明,我想考你们一个问题,回答时思路要尽量开阔一点:我们此刻在哪里?

  生:学校的礼堂里。

  师:(摇头)思路不够开阔。

  生:在深圳。

  生:在中国。

  生:在地球上。

  师:是呀,我们在深圳、在中国、也在地球上。请全体起立,跺一跺脚:我们的脚下是什么?

  生:地球。

  师:(板书:地球)我们一齐叫一声:地球。

  生;(齐)地球——

  师:地球听到了没有呀,怎样没有反应?让我们再一次深情的呼唤:地球,你好!假如地球听到了,她会热烈地鼓掌的。开始!

  生(一齐,深情地)地球——你好——

  (学生身后响起听课教师们的热烈掌声)

  师:地球听到了我们的呼唤。好,我们此刻开始上课。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这天老师要带你们乘坐中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神舟号”宇宙飞船到太空去旅行。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的飞船立刻就要升空了。好,飞船已经升到了太空,请睁开眼,观看太空美丽的景色。

  (播放太空行星运行的录象,地球逐渐清晰,最后定格)

  师:同学们这水蓝色的星球就是我们的地球,喜欢吗?请用一句话,夸一夸我们的地球。

  生:地球,你真美呀!

  生:地球,你好伟大!我喜欢你!

  师:请同学们迅速地浏览课文的第一段,看看课文里是怎样赞美地球的。

  生:“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师:请充满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为什么称地球为“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己读课文。

  生:(自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资料。教师放手让学生把课文读透)

  师:此刻我们请几个同学读给大家听,第一个请谁读?

  生:(纷纷举手)

  师:这么多的同学愿意读。好,我请班长推荐一个。

  (班长推荐学生甲)

  师:(对班长)请你说说为什么推荐她?

  班长:她读书水平高,胆子大,声音个性响亮。

  师:请你读1、2两段,要把班长夸奖你的那些特点读出来。

  (学生甲读课文)

  师:确实如班长所说的那样,读书的水平高。下面请谁读?此刻请你(对学生甲)推荐一位。

  (学生甲推荐学生乙)

  师:(对学生甲)你为什么要推荐他?

  学生甲:他读书流利,而且很有感情。

  师:(对学生乙)请你读3、4两段,要把流利、有感情的特点读出来。

  (学生乙读课文)

  师:很有感情。好,下面请谁读?有毛遂自荐的吗?(学生纷纷举手,对学生丙)请你读5、6、7三段。你先说说你读书有什么特点。

  生:我虽然读书没他们好,但我进步很大。我的特点也是有感情。

  (学生丙读课文,且发挥很好)

  师:掌声鼓励。谁读最后两段?(举手的学生个性多)好,全班一齐读。

  (全班齐读课文)

  师:下面我还要检查同学们理解词语的状况。看屏幕。

  先理解带点的字,再解释词语: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生:渺,是细小。渺小,就是小的意思。

  师:再用同样的方法解释下列词语。

  居住遨游扁舟枯竭

  师:请同学们相互说说。

  (学生相互说词语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一下:理解这些词语时,有没有规律可寻?

  生:这些词语前后两个字的意思相近,我们在解释这些词时,能够用其中的一个字的意思来解释它。

  师:再看下一个词。

  举例解释词语:

  自然资源

  师:请迅速地读课文,举例说说哪些属于“自然资源”?

  生:矿物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

  师:此刻将这些自然资源分两类,你明白为什么这样分吗?

  矿物资源(不可再生)

  水资源、森林资源、

  生物资源、大气资源(能够再生)

  生:前一类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后一类是能够再生的自然资源。

  师:再看下面的一组词。

  朗读理解词语:

  ……不是……而是……甚至……

  师:请找出有关的句子朗读,要把这些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读出来。(学生练习后,教师请一学生读,表达得不是太好)

  师:“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怎样才能把“几百万年”和“几亿年”读得区别开来?

  (学生再读,理解得比较好)

  师:课文中还有几组关联词,请找出有关的句子,用上面的方法自己读读。

  (学生读有关的句子)

  师:对词语的理解就到这。这篇课文是科学知识说明文,下面请同学们迅速的阅读课文,思考:课文告诉我们哪些关于地球的科学知识?

  生: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地球很美,但是也很小;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

  师:还有补充吗?

  生:课文还告诉我们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师:我们看课题,为什么用“只有一个地球”做题目?请把下面的一句话补充完整:因为“只有一个地球”,所以……

  生:因为只有一个地球,所以我们要保护地球。

  师:请大家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并以最快的速度背熟。

  (学生读书,背书)

  师:请同学们一齐背最后一段。

  (学生群众背诵后,下课)

  [第二课时]

  师:我们一齐背诵课文的最后一段。

  (全班群众背诵最后一段)

  师:透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对地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保护地球,珍爱生命,是我们的共同信念。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这样想。下面我们先阅读两条网上的消息。

  布什抛弃《东京议定书》

  布什总统于去年3月,宣布美国退出《东京议定书》。布什称这个协议,一旦付诸实施,将令美国丧失几百万个工作机会,美国经济将会受到影响。《东京议定书》要求世界40多个主要工业国家,在10年之内,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到1990年的水平。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化国家,每一天向大气中排放超多的二氧化碳等工业废气。

  布什不参加“拯救地球”会议

  今年9月,世界各国首脑在南非召开“拯救地球”会议,为人类的前途和地球的命运,共商大计。美国总统布什拒绝出席这次会议,引起代表们的一致质疑。一名代表说:“全世界都要求采取实质性的措施拯救地球,消除贫困,作为全世界首富和唯一的超级大国,总统不来参加会议,却去休假,真是世界上最糟糕的总统。”

  师:读完这两条消息,你有什么想法?你的情绪这样?(学生纷纷举手)先不讲,请你们做一个表情,透过这个表情,要让我明白你们的真实感受。

  (学生做出各种表情)

  师:有的是气愤的神情;有的是一副思考的样貌;有的很激动;还有的显得个性不解……此刻请你们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

  生:布什,你真是一个很糟糕的总统!

  生:布什你太自私了。

  生:美国的这个总统就应立刻下台。

  生:布什,你一个大国的总统怎样会这样呢?

  师:鲁迅说过: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我们要想办法让布什转变态度,改变注意。假如布什就在我们面前,我想请同学们来劝他。请你先写好劝说稿。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到课文里找说服布什的理由,还能够将课外书中学到的有关知识运用进去。要注意劝说的方法,劝说的技巧,劝说的态度。

  (生写劝说稿,教师巡回指导)

  师:(模仿布什的口气)我是美国的现任总统布什,我的信念是:美国的利业高于一切。听说有几个中国的小朋友对我的环保政策有意见,我想听听他们的意见。但是我很忙,得抓紧时间。

  生1:布什总统,你太不就应了……

  布什:你是谁?你怎样这样和我说话?

  生1:布什总统,你好。我是中国的一位小学生。我从网上明白你不愿参加“拯救地球会议”,我很失望。布什先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家园。我们都就应倍加爱护我们的地球。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十分有限,而且不能再生。大气资源、水资源虽然能够再生,但也不能随意的破坏。此刻地球上60%以上的地区缺水,空气的污染也相当严重,经常下酸雨,南极上空大气层的空洞也越来越大。这些都是工业污染的后果。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化国家,每一天向大气中排放的废气最多。因此,你务必改变态度,重视地球的保护工作。我们强烈要求你签署《东京议定书》。

  布什:你说的状况我都明白。但是我认为没那么严重。我们美国的科学技术这么先进,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还有,我们还能够到其它星球上去嘛。好了,再见。

  生2:布什,你不要走!

  布什:你是谁?你要干什么?

  生2:我是正义的化身,我要控诉你!

  布什:控诉我?凭什么?

  生2:你听着!你们美国是全世界排放废气最多的国家,是核试验最多的国家,是消耗石油最多的过家……你是大国的总统,就应有职责感!你不能只顾自己的利业。如果地球被破坏了,你们美国人也没处逃生。因为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到时,你的总统的位子也不保了,你务必认真思考!

  布什:啊,好厉害的中国小姑娘。虽然,态度很严厉,但讲的话还是有必须的道理的。看来我是要思考思考。再听听其他小朋友的意见。

  生3:(作海豚游水的动作)布什先生你好,很高兴能见到你。

  布什:你是谁?怎样这样?

  生3:我是海洋的精灵——海豚,我代表海洋中的所有动物向您求助。海水的污染太严重了,我们简直无法生存。过去,我们在海洋中生活得自由自在。但是之后超多的污水流入海洋,我们的家园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海洋中的同伴死伤惨重呀……(作流泪状)

  布什:我很同情。你要我做什么呢?

  生3:期望你采取行动,拯救地球,揪揪我们海洋里的动物、植物。

  布什:好,我必须认真思考你的意见。

  …………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的表现十分出色,连一贯很自负的美国总统布什先生也被你们打动了。因为你们的理由很充分,讲话的态度也很诚恳。这也说明你们对课文的理解很透彻。推荐你们以班级的名义写一封信给布什,期望真的能改变他的态度。下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