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9篇)
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9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事迹,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根据范围的不同,事迹可分为集体事迹和个人事迹。那么事迹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
学习了XX的先进事迹后,感触很深。先进人物能够在平凡的本职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肯定,这与他们勤于学习,善于思考,踏实工作,努力进取的精神是分不开的。通过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我觉得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做到:
一、要养成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好习惯
两位先进人物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和长处就是刻苦学习,善于思考,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够主动自我加压,手不释卷,利用一切工余时间学习,钻研技术和业务知识,使自身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很快得到提高。我们要学习他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是与自己工作的实际需要分不开的。因为如果不注意读书学习,不注意知识的积累,不注意研究新问题,思想就会封闭,思路就会狭隘,在工作中也就拿不出新办法,出不了好主意,工作流于一般化,难以适应新形势和任务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增强学习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像他们那样,利用一切空闲时间抓紧学习。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学会用新的理念、新的工作方式和手段、新的技术努力推进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并且要不断完善学习方法。要挤时间去学,持之以恒的学,结合现实去学,把学到的知识用于指导工作,反过来在实际工作中去检验所学的知识。
二、要养成勤奋敬业,踏实肯干的好作风
两位先进人物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忘我的境界去干好每一项工作。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他们顾不得照顾家里的亲人,一心扑在工作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要工作需要,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辞。正是靠着这种勤奋的敬业精神,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为我们树立起了学习的榜样。通过学习先进,我觉得我们就要像他们一样用满腔热情,恪尽职守,勤奋踏实工作,以持之以恒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要养成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好品质
两位先进人物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可贵之处在于他们通过艰辛劳动,在本职岗位上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的时候,能够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一如既往的踏实工作。这说明他们为公司、为企业踏实工作,不是做表面文章给领导看的,更不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是能站在更高的利益上,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去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我们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得养成一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缺乏埋头苦干的精神,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要修炼他们那样不张扬,默默奉献的个人品质。一是要务实,就是要知实情、说实话、想实招、求实效。想问题,办事情,要以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为标准。二是要勤勉,就是要发扬“老黄牛”的精神,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做到夙兴夜寝,殚精竭虑。三是要吃苦,就是要经受住苦与累的考验,勇挑重担,敢于到艰苦岗位和困难多的地方去工作,以累为荣,以苦为乐,永葆艰苦奋斗的作风。
对照先进的典型、榜样,我想:不管干什么工作,都应该保持一种激情,永远做到对党的事业、对自己的工作激情澎湃地干些事情。
XX和熊波两位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撼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他们的人格魅力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而他们所产生的精神力量,也必将转化成我们实实在在的行动。我要以两位先进人物为榜样,认真对照检查不足,切实改进提高工作,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以更务实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使自己的工作不断进步。
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2
黄大年教授在国内外学术领域和海外归国人才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受到科研人员和学生们的爱戴,得到各级组织的充分肯定,曾荣获中国侨界贡献奖、吉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省委政府关于开展向黄大年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指出,黄大年同志始终坚守爱国主义精神,矢志不渝实践科技报国的理想。无论是在读书求学、国外工作还是归国任教期间,都始终把祖国富强和民族振兴作为最高追求。
他时刻把祖国的需要放在首位,20xx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母校吉林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作为国家“863计划”、“高精度航空重力测量技术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和国土资源部“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的负责人,在短期内突破国外严格禁运和技术封锁瓶颈,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心系祖国发展和吉林振兴,以战略视野和高尚人格凝聚培养人才,多次受邀赴全国多地指导地方科技建设和经济转型,深入吉林省部分地区推动和协助产业转型,牵头筹划在吉林省建立“无人机产学用基地”和“吉林大学留学生报国基地”。他因材施教,鼓励和引导学生将个人价值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悉心指导的44名研究生(其中18名为博士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14人次,主动担任本科层次“李四光试验班”的班主任,所带班级被评为长春市“十佳班级”。他关心学生,默默资助生活困难的学生,热心帮助患重病的学生家长解决治疗问题。
他目光高远,为学生和团队成员创造接触世界最前沿科技和最先进设备的条件,提供与院士等国内外顶级专家交流的机会,支持和资助26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培养了一批“出得去、回得来”的人才。他无私忘我工作到生命最后一息,为实现强国梦想奉献全部,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几乎没有休过寒暑假和节假日。平均每年出差130余天,最多的一年出差160余天,3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
不计个人名利,只想把自己掌握的国际最前沿科技成果和经验全部奉献给祖国的黄大年同志,无疑是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爱国报国的先进楷模,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代表。他用毕生努力实现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的统一,把个人梦想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阔篇章之中,充分展现了一名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和崇高品格。
我们重温省委关于追授黄大年同志为“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的决定,关于开展向黄大年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其目的在于用心灵追思黄大年教授,用心灵感知黄大年教授,用心灵读懂黄大年教授。学习黄大年教授,爱国报国是主题。当下,一些专家学者,一些官员、商人,一些学生,盲目迷恋于国外生活和安逸,甚至“舍我而去”,爱国报国成为空话。同黄大年教授比起来,真可谓渺小。
中华民族振兴,吉林振兴,都需要爱国报国之为。我们不反对出国留学,出国交流,出国做生意,但我们反对不爱国不报国。作为中国人,爱国报国志不可丢。丢了人生就会暗淡,就会没有色彩。我们学习黄大年教授,就是要唱响爱国报国主题曲。此为良知,此为贡献。
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3
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安徽马鞍山市把防汛救灾作为考验、锻炼干部的试金石和磨刀石,把在防汛救灾中的表现作为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成立了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为组长的督查督办组,下设4个专项督查组,在防汛救灾一线精准考察识别干部,树立鲜明用人导向。
该市在考察中注重精简高效,在不影响防汛救灾工作的情况下,市与县区(园区)联动,统筹开展考察识别工作。加大督查督办力度,4个专项督查组聚焦责任落实、巡堤查险、应急抢险、值班值守、灾后重建等情况,采取“四不两直”方式,24小时不间断地开展现场督查、核查,发现问题现场督办解决,累计开展实地督查110余次。坚持问题导向,发送督查专报14期、督查督办函11份,并对发现交办的问题进行“回马枪式”督查,对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及时启动问责。拓宽考察识别维度,4个专项督查组与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及各专项工作组、成员单位密切联动,视情列席各级防汛救灾有关工作会议,定期收集各地履行防汛救灾责任情况,及时掌握督查反馈中的问题,全过程、多维度了解干部表现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深挖干部实例,通过实实在在的事例,看干部的心思是否用在救助群众和防范风险上,更加客观准确地研判干部。
坚持奖惩并用,该市将防汛救灾一线考察评价意见作为确定年度综合考核等次的重要参考,作为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基础信息档案、运行情况备案、调整配备预案“三案”精准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表现突出、堪当重任的优秀干部大胆提拔使用或晋升职级;对表现平平的,及时分析发现干部能力素质上的缺陷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加强培养锻炼;对工作不力的、造成重大损失的,严肃问责、及时调整。针对督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市及县区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采取通报批评、约谈、诫勉等方式,累计问责48人次。及时宣传、表彰防汛救灾工作中涌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网络媒体平台开设专栏,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锋的浓厚氛围。
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4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在老区教育事业的需要与为父母尽孝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李振华在反复的权衡中毅然选择了前者。他把深深的哀痛和歉疚埋在了心里,也把感动带给了山区人民和所有了解他的人。 1980年春,正在辅导学生备战高考的李振华先后收到两封“父病危,速归”的加急电报。一头是敬爱的父亲,一头是备战高考的学生,该如何取舍?
李振华来到野外的荒山上徘徊着,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他做出了痛苦的决定:让正读高三的儿子回南京替自己尽孝。不久,“父病故,速归”的加急电报带来了父亲病逝的噩耗,李振华踉跄着跑到学校后山,点燃一沓白纸,面向南方,跪地痛哭。 儿子也因此错失了高考的机会。李振华作为儿子、作为父亲都对亲人欠下了无法偿还的“债”,但他的学生却都在高考中填写了合格答卷。 父亲去世后,母亲半身不遂,为便于李振华照顾母亲,南京某机关发来商调函,调李振华到南京鼓楼中学任教,但李振华依然放弃了这最后一次调离山区的机会。
这一切都让乡亲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张家坡一位姓段的妇女首先提出让自己的女儿到南京替他照顾半身不遂的老母亲,10年间,先后有7位沂源女孩去南京照顾老人。
为了不给乡亲们添麻烦,1990年,李振华把年迈的老母亲从南京接到沂源,但由于半身不遂、水土不服、气候不适等原因,一年后,老人突然辞世,给李振华留下了终生难以释怀的歉疚。
李振华以崇高的思想境界、高尚的道德情操、务实的工作作风、精湛的教学艺术和对教育事业无私的爱,诠释了一名人民教师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他用53年的实践和心血铸就了“许身孺子甘为牛,赤心奉教终不悔”的“振华精神”。
我们要学习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牢记宗旨、心系百姓的优良政治品格;学习他脚踏实地、一心向教、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崇高思想境界; 学习他爱生如子、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的高尚道德情操;学习他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刻苦钻研、追求卓越的不懈进取精神;
我们要以李振华同志为榜样,为办让人民放心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5
在王光国同志人生观、价值观的天平上,党的事业和群众的利益永远是首要的,是第一位的,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为大家,可以舍小家,顾群众这个大家。
王光国心中装着群众,吃苦、吃亏在前,享受在后、乐于奉献。绝壁凿路,他带头冲锋在最险峻的路段;扶贫帮困,他结对最贫困的家庭;发展产业,他奔走在内引外联的最前沿;民生建设,他常驻在工程项目的'第一线,办了许多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好事。
王光国时刻牢记入党誓言,忠诚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村民的信任、群众的笑脸作为自己最大的财富,作为植根群众、服务群众,带领群众干事创业、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力量源泉。他坚持“好处让群众先得”,不仅自己带头“吃亏”,而且绝不让亲友“占便宜”,绝不与群众争利。他要求自己的兄弟只准做“零工”,不准包工程;把妻子卖肥猪的钱“哄”到手,为村里工地缺钱救急;考上公务员,不图安逸、不慕官职,不肯去乡政府工作,坚持回村当村支书,坚守在村里,带领群众致力改变村容村貌,像磁铁一样把群众吸引在村“两委”班子周围,把民心凝聚在党的周围。
王光国同志是全国人大代表,认识很多领导,可他从来没有为自己的利益找过领导。他结识了江阴一个富裕村的村支书,该村为了王光国给店子坪村投资300万元,修了一所远近闻名的高标准幼儿园。村里推进新农村建设,家里跟他说,“村里就我们的房子差一点了!”他说,“不要紧,先搞他们的,我们的慢慢来,以后再搞。”
在王光国的事迹里,我们被他信念坚定、不忘初心、永跟党走的本色精神所吸引,被他不畏艰险、敢于担当、苦干实干的奋斗精神所震撼,也被他心系群众、服务群众、一心为公的奉献精神所感动。
王光国同志是我们恩施各族干部的典型代表,是我们恩施人的典型代表,他的可贵精神是在我们恩施这片土壤生长出来的,是我们的骄傲和荣誉,是我们恩施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学习和发扬王光国同志的本色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紧紧围绕精准脱贫、全面小康,早日建成全国先进自治州的宏伟目标,奋力打造恩施自然生态的“绿水青山”、政治生态的“风清气正”,凝聚起热爱恩施、发展恩施、维护恩施的强大气场和巨大力量!
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6
不久后,丈夫离世,她精神上的石头随之瓦解。女儿毕业、结婚,她肩上的重担也随之减轻。当时她想:“我一辈子辛勤劳苦,到晚年,我的两个女儿都出嫁了,我想我将来可以乐享余年。”
1976年,命运给了52岁的叶嘉莹又一次沉重的打击。当年那个与她相依为命在患难中成长的大女儿,在外出旅游时出了车祸,与女婿同时罹难。料理完女儿、女婿的后事,她闭门不出,日日哭泣,写了10首哭女诗,每一句都是对女儿最透彻的思念。
“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痛哭吾儿躬自悼,一生劳瘁竟何为”,她叹命运不公,反思劳瘁一生的意义。年逾半百,痛失爱女,叶嘉莹悲痛欲绝。但是经此一难,叶嘉莹突然悟到,“把一切建在小家、小我之上,不是一个终极的追求和理想。”
1978年,听闻中国恢复高考,她请愿回国教书。她要让自己从“小我”的家中走出来,要把“余热都交给国家,交付给诗词”,要把“古代诗人的心魂、理想传达给下一代”。
她曾在信中写道,自己一生“很多事情没有选择的余地”,而这次是她唯一一次主动地争取。1979年春,国家同意了叶嘉莹的申请,最终受邀去南开大学任教。于是,叶嘉莹在南开大学开始了三十余年的教书报国路。
每次上讲台,叶嘉莹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期间也很少喝水。虽然因为皮肤过敏,叶嘉莹的手常会因接触太多粉笔而皮肤开裂,但是仍常常在黑板上大段板书。
因此,她的课程在南开非常受欢迎,不仅中文系,外系外校甚至外地的学生都来听讲,场场爆满,甚至有学生为此伪造听课证。在此期间,叶嘉莹应邀到国内的几十所大学讲学,以及辗转国际多所大学讲学,她将传承古典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
除了教课,叶嘉莹在南开大学创办了“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以老师顾随的名义设立“驼庵”奖学金。她在晚年卖掉京津两处房产,又将自己的稿费、版税收入悉数捐出,累计捐赠3568万元,在南开大学设立了“迦陵基金”,用以支持研究古典诗词文化。
将全部财产捐献,在她看来,不过是实现了她“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的一点愿望。庄子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越朴素单纯的人,越有内在的芳香,不惧岁月,优雅老去。
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7
在女子高中,余丽军实地察看了华坪女子高中校史陈列室选址、规划等工作,并听取了有关情况介绍。余丽军说,建设校史陈列室不仅是展现女子高中办学艰难历程和学校文化的场所,更是弘扬张桂梅精神的重要窗口。张桂梅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心系贫困山区教育事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
余丽军要求,相关部门要认真收集、整理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校史相关材料及张桂梅同志日常工作、生活用品、荣誉证书、奖章奖牌等,做好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校史陈列室的规划、建设、布展等工作。要协调推进对张桂梅精神的研究、挖掘、提升、宣传、宣讲等相关工作,积极配合省、市相关部门向上推介张桂梅精神。要多角度、全方面收集、整理反映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小故事,结合媒体宣传报道,采用灵活多样、通俗易懂、接地气的方式,宣传好张桂梅作出的突出贡献。要围绕张桂梅同志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初心和使命,爱岗敬业、敢为人先的拼搏与担当,大爱无疆、无私奉献的品德与情怀,严于律己、坚守清廉的情操与风范,进一步修改完善提升宣讲报告,使宣讲报告更加符合时代精神、彰显时代特征,让张桂梅先进事迹更加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带动人。
余丽军强调,全县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共云南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关于在全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通知》要求,结合实际,立足本职,认真学习张桂梅同志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情系群众、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把学习宣传活动中激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随后,余丽军还详细了解了张桂梅老师身体状况和工作生活情况,再三叮嘱张桂梅老师要接受健康体检,并希望张桂梅老师保重身体,继续为华坪教育事业作贡献,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8
通过对廖俊波同志学习,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讲述了一桩桩感人的事迹,整个报道内容感人至深,触动着每一个人的灵魂、洗涤着每一个人的心灵。廖俊波同志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三严三实”的标准,树立了理想信念好、思想作风好、岗位业绩好、服务群众好、履行义务好的“五好”标准,生动诠释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真实、感人,催人奋进,我今后将以廖俊波同志为榜样,自觉查找差距,明确工作思路,做好本职工作。
廖俊波同志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勤奋敬业、甘于奉献,宁可身体透支,也不让工作欠账,学习廖俊波同志,就是要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学习他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的优秀品质;学习他敢于担当、事不避难的进取精神;学习他廉洁自律、甘守清贫的高尚情操。
学习廖俊波就要学习他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做克己奉公的组工干部。“风清气正方能政通人和。”廖俊波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用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他生前一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倾听群众意见和诉求,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就是学习廖俊波同志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进一步加强党性锻炼,严格自我要求和自我约束,牢固树立奉献的意识,始终保持组工干部的政治本色和浩然正气,做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践行者,用云水一样的容人襟怀,松柏一般坚定的信念实践人生的价值。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把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学习他爱岗敬业、务实奉献、忘我工作的精神;学习他任劳任怨、勇挑重担的精神;学习他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优秀品德。同时,我也会对照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查找不足,脚踏实地的工作,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工作中,为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9
近日,陈俊武院士的先进事迹一经发布,社会各界掀起了学习陈俊武先进事迹,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的热潮。
在陈俊武身边工作35年的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原副总工程师陈香生说:“‘石油’就是陈院士的‘初心’,他搞研究是现在做一,准备做二,观察和思考做三,停不下来,至今心中还装着一系列和‘石油’相关的技术创新工作。他是一代科学家中的典范。”
“30多岁是最想干成点事,又往往没方向的时候。这时有人把你扶上马、送一程,引导到正确方向,难能可贵。”回忆起跟随陈俊武学习的日子,中国石化第二期催化裂化高级研修班学员吴青说,“遇到陈院士这样的大师是我一生的幸运。他刨根问底的钻研精神几十年来一直深深影响着我。”
长期采访陈俊武的洛阳日报记者孙自豪谈起陈院士的生活,感慨良多。xx年3月,在郑州大学担任兼职教授6年的陈俊武将所得的近xx年学子。捐赠活动结束后,陈俊武谢绝了郑大师生的款待邀请,但愉快地接受了学生们送上的一束鲜花。他将这束花带回洛阳,送给常年卧病在床的老伴。在妻子还健康的40年里,家庭的重担一直由妻子承担,陈俊武当选中科院院士时,曾对女儿说:“这个荣誉也有你妈妈的一半。”
“陈院士在生活中平易近人,他对工作、对生活、对家人的态度都值得我们学习。我跟陈院士接触,远不止收获几篇稿件,他的精神将影响我一生。”孙自豪说。
“我们很尊敬陈院士,不仅因为他是大科学家,对我们而言,他更是良师益友,工作上的老师,生活中的老朋友。”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原经理侯宝东说。
“陈院士看重原则,不重排场,公私分明。走上领导岗位后,谢绝了配秘书、坐专车的专家待遇,坚持步行上班近xx年。他去外地出差,在出行住宿方面都非常节俭。”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松静浩说,“他不但是优秀的科学家,更是一名好党员。”
有63年党龄的陈俊武告诉记者:“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天起,我就做好以身许国、一生献科学的准备了,无怨无悔。”
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0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是党员我先行!”抗击疫情战役打响以来,某某市三医院内科党支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医院党委的号召,迅速行动,党群连心,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筑牢“生命防护网”,全力以赴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役而努力。
爱心援助支援,勇用于担当。“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内科党支部广大党员和职工冲在了战场的第一线,用专业技术投身到这场没有硝无声的战斗中去,舍小家为大家,以实际行动积极支援前线疫情防控工作。在医院派送援鄂的两批11名医务人员中,内科党支部片区有8名医务人员,其中中共党员2名。援鄂中的普通群众职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激情满怀写下入党申请书向党表决心。在疫情面前,内科支部党员和普通职工,主动担当作为,让党旗在防控疫情一线高高飘扬。在院的内科支部党员和职工群众已经做好充分准备随时奔赴前线,扛起责任,担当作为。
加强培训,筑牢防线。内科党支部发出全力抗击疫情倡议,组织并号召支部各科党员学习、宣传新冠肺炎防控指南,充分发挥科学宣传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奋战在一线的临床医护人员,认真筛查可疑病患,做好科学健康知识宣传,引导广大患者及家属不信谣、不传谣,科学防控,理性应对。同时,筑牢自身安全卫生安全意识,加强个人防护,共同筑牢防控阵地,确保病区、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
党员在前,投身志愿。内科党支部多名党员及职工群众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党员和普通职工积极参加医院党员志愿者队、青年突击队,牺牲休息时间支援门诊疫情筛查及发热门诊的工作,发放宣传资料,认真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隔离、救治等工作。
“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内科党支部每一位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为群众作表率,带领职工群众全力以赴投入到抗击疫情战役中,不畏惧、不退缩、不计个人得失,筑牢防控坚固堤坝,为打赢防控战役贡献力量!
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1
决定号召广大妇女向张桂梅同志学习,学习她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学习她人民至上心有大我的家国情怀,学习她执着奋斗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发扬奋斗精神,强化使命担当,立足岗位建功,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巾帼力量。
今年63岁的张桂梅,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滇西深度贫困山区,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带领1900多名女孩圆了大学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2020年,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159人才加高考,150人上本科线,她却觉得不满意,和大城市存在差距。她就是这样一个执着坚守认真十年如一日的人。
懂感恩,敢担当,她是孩子们的希望。她说她总想为这个县城做点什么,她做到了。她救了一个又一个孩子的命,她为那些穷困山村的孩子带去希望,但是山区人们的观念十分老旧,重男轻女的思想还很严重,只是把孩子们养大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只有从根源上入手才能解决问题,只有让山里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才能让孩子真正摆脱山区。她想应该让山里的孩子接受教育,并在不懈努力下创办了学校。
有信仰,敢作为,她是孩子们的依靠。为了感恩,为了让更多家庭摆脱贫困,她开启了十几年漫长的走访工作,看着张桂梅娇小的身躯有些许脆弱的面容,很难想象她走访了800多个家庭,带出了1900多个学生,改变了一个女孩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代人的命运。孩子说,只要有她在,就可以安心的学习读书,她就是孩子们最信任的校长。
记初心,担使命,她是新时代的榜样。23年,始终默默无闻的坚守着“培养贫困山区孩子”的初心,她说她把这个初心想的很简单,就想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用知识改变他们的命运,操场里“共产党人顶天立地代代相传”几个大字,在青山之间更加醒目,也许正是这样一种信仰,让她坚守着初心与使命,让她守护着一个个贫困家庭的希望。
每一个时代都有值得歌唱的人,每一个小小的信仰都应该用尽全力守护,张桂梅一生都在为孩子们着想,她长期拖着病体忘我工作,她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新时代的年轻人有很多诱惑,也有很多迷茫,只有找到自己的目标,才能不忘初心,实现人生价值,不负入党誓言。
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2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小接受文学启蒙。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北平沦陷。父亲因为工作原因南下,杳无音讯。失去了父亲的联系和经济来源,叶嘉莹和母亲相依为命,四处避难、艰难度日。她17岁时,母亲突发重病,死在求医回家的路上。
叶嘉莹第一次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强忍着悲痛料理完母亲的后事,她数十天闭门不出,写下“凄绝临棺无一语,漫将修短破天悭”,字字泣血,句句锥心。幸运的是,在伯父的资助下,叶嘉莹能够继续学习,如愿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师从古典诗词名家顾随教授,并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毕业。
毕业后,因才华出众,叶嘉莹同时被三所中学聘为国文教师。在此期间,她认识了后来的丈夫赵东荪,虽然心底毫无波澜,但看对方为自己来回奔波丢了工作,于心不忍。于是,1948年,叶嘉莹放弃了北平的工作,跟赵东荪去往南京结婚。刚到南京不久,局势便出现动荡。24岁的叶嘉莹跟随丈夫来到台湾,在彰化女中当教师,并生下大女儿。
当时,白色恐怖笼罩台湾,丈夫含冤入狱,不久后她和女儿也被囚禁起来。等到释放时,发现住所被抄了,也失去了工作。母女俩只能寄宿在亲戚家里,忍受着各种闲言碎语。叶嘉莹曾写下五言律诗《转蓬》,来描述那段晦暗心酸的日子:
“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
已叹身无托,翻惊祸有门。
覆盆天莫问,落井世谁援。
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叶嘉莹一边在私立女中教书,一边抚养女儿,有时不得不把女儿带到课堂上去。整整三年,叶嘉莹都在默默承受着生活的苦痛和旁人的轻蔑。
丈夫好不容易出狱了,性情却变得暴戾,时不时对着叶嘉莹拳打脚踢。同时一家人的生计重担,也全部压在她身上。她不得不成为独立撑起家庭的“女强人”,为了老父和两个读书的女儿,她辛苦教书维持整个家庭,极尽忍耐。
为了挣钱,她同时在台北大学、淡江大学、辅仁大学三所学校任教。课业繁重,很快她就染上了气喘,胸口时常隐隐作痛。那是叶嘉莹一生中最昏暗的时刻,在极端痛苦中,她多次想到自杀。
但凭借自己强大的意志力和骨子里的坚韧内核,叶嘉莹最终还是超脱了那份痛苦,从诗词中找到寄托。无论日子多苦,回家被丈夫如何欺负,一站上讲台,叶嘉莹就变得神采飞扬,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
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3
今天浏览了乡村教师郭莉莉的先进事迹后,我心潮腾涌。她那一心只为教育,只为他人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震动着我,让我堕入了深深的思考。她的行为,虽比不上教育家有影响力,但她全力以赴实施着。为了山里孩子求学的梦想,她付出了自己全部的血汗,乃珍宝贵的青春和幸福。
最美老师,美在坚强。在生活的道路上,我们都会碰到各种曲折、磨难,我们或许会感叹时运不济,会愤恨名运不公,会抱怨人情冷漠。郭莉莉应不应当抱怨?应不应当放弃?是啊!20多岁,接二连三的失去可亲可敬的父亲和丈夫,还有比这更残暴,更使人难过的事?可她并没有在悲痛中度过,而是化悲痛为气力,用她那柔弱的肩膀支持起两个家庭,既照顾外家妈又照顾婆家妈,还有那仅一岁多的孩子,纵使这样,她也没有耽误学生。他靠的是甚么?永不伏输、永不放弃的精神。难道她身上的这类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最美老师,美在大爱。“爱”包含了人间最美的语言。天空会因爱而变得湛蓝,大地会因爱而变得殷实,人生也会因爱而变得更加灿烂。郭莉莉对家庭、对学生、对事业的爱是一种无私无畏的大爱。她的孝心足以感动每个人,那她对学生的爱更是让人敬佩。本就微薄的工资,照顾两个家人已经是全力以赴,她还十分关心学校的留守儿童,每次包饺子、蒸包子、炸油条都把这些孩子叫来一起吃饭,正由于她的心中装着她的学生,所以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校长妈妈”!由于有了她,照亮了孩子们人生的道路;由于有了她,暖和了孩子们的心;由于有了她,点燃了山区教育的希望。
最美老师,美在敬业。“我要回去,我的课没人代。”简短朴实的一句话,这不正是郭莉莉敬业精神的表现吗?亲人的离开并没有打垮她,教学上的出色成绩填满了她内心。她所带的学科连续多年稳居全县前茅,还实现了坡底中学20年来的第二个康中梦,这足以令我们赞叹。可见,作为教师要有良好的平和的心态,只有视教书育人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视学生为自己的子女,才能有端正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吃苦刻苦的工作精神去做好自己的工作。
在山区教育的讲台上,他人离开的时候,她留了下来。为了孩子们,为了山区的教育事业,她贡献了全部的光和热。我决心以“最美教师郭莉莉”为榜样,做一个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人,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脚踏实地的做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4
“为公明白,为私糊涂,以此自勉”
彭士禄个性质朴无华,举手投足真性情,但是,做起科研却极为严谨。
“为公明白,为私糊涂,以此自勉。”彭士禄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
他认为,凡工程技术大事必须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中有数,一点儿也不能马虎。但人总不完美,对事物总有几分模糊。这时就要不耻下问,调查研究,收集信息,通过试验等来搞清楚。
20世纪60年代,为了建立反应堆物理的计算公式,彭士禄带领团队夜以继日计算了十几万个数据,确立了计算公式,但仍没有把握确保反应堆在常态下安全受控。
当时,计算主要靠手摇计算器和计算尺,因理论值与实际值还有一定的差值,他们被迫做了1:1零功率试验,发现了误差,修正了公式,补添了近一倍的可燃毒物棒,保证了反应堆在常温下安全可控,把反应堆的“脾气”摸得清清楚楚。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退休职工郭勇钦佩地说:“彭老素有‘彭拍板’的美誉,是因为他牢牢掌握着实验数据,这是他大胆拍板的重要依据。”
彭士禄曾说,凡事有七分把握就“拍”了,余下三分通过实践去解决。科技人员最珍惜时间,时间是生命,是效益,是财富。有些问题只有尽快定下来,通过实践再看看,错了就改,改得越快越好,这比无休止的争论要高效得多。
做一个明白人谈何容易?“这要有超前意识,对问题有新思路、新见解;对工程技术能亲自计算主要技术经济数据;对工程进度能说出某年某月应办哪几件关键事;对技术攻关能亲自挂帅出征,出主意,给点子……”彭士禄在回忆录里写道,但当一个糊涂人则更难,难得糊涂。凡对私事,诸如名利、晋升、提级、涨工资、受奖等,越糊涂越好。
是的,当国际社会称他为中国“核潜艇之父”时,彭士禄坦言,中国核潜艇研制成功绝不是一两个人的作用所能及的,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没什么“之父”之说。我充其量就是核潜艇上的一枚螺丝钉……
是的,当彭士禄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后,他毅然将全部奖金100万港币捐献给组织,并要求不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经组织多次说服后才同意命名为“彭士禄核动力创新奖”,奖励在核动力领域做出重要创新成就的年轻人。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语出戚继光《望阙台》,这也许是对彭士禄院士一生“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最真实的写照。
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5
在灾难和困难面前,有人选取逃避、退缩,而有的人则勇往直前、应对挑战。吴裕民,中共小村总支书记,在“6、19”特大洪水面前,不顾个人安危、忠于职守、坚持抗洪抢险第一线,展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风采。
6月19日,休宁县境内遭遇连续强降雨,河水猛涨,率水河遭遇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应对严峻的汛情,裕民书记立即组织了党员干部和抗洪抢险队员,启动应急预案,并要求全体成员必须要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即是指挥员又是抢险队员的吴裕民书记在得知村民占金花家浸水,家具家电未转移时,当即涉过齐腰深的洪水为占金花转移财产。小村地势低洼,沿街所有村民家完全浸水,当时的小街洪水已有一米左右,裕民书记顾不得水有多深,仍在挨家挨户通知村民转移,村民汪华林家里的冰箱眼看就要浸水,书记恰好赶到,二话没说,把重重的冰箱抬放在八位桌上,转眼又到另一家,先后又帮村民张礼芳、孙国斌转移家俱家电。
12点多钟,得知五保户曹丽高老人还固执地呆在家里不肯转移,十分着急的裕民书记立刻赶到曹丽高家,对其苦口婆心地劝说,金诚所至,曹丽高老人最后在抢险队员的共同努力下安全转移。一点多钟,洪水继续上涨,小街的洪水已二米多深,书记和村干部们被困在村委会。应对汹的洪水,老书记思考的是全村灾民的安危,透过电话联系,对沿河、低洼地段六十多户的安全状况逐一进行了解和确定。村民徐田,年届九十,双目失明,吴书记十分关心,多次打电话询问其儿子是否安全、是否转移。两点左右,村民金雪昌家的小店因洪水连续上涨即将浸水,一旦浸水,损失惨重,老书记利用电话,联系就近的抢险队员,帮忙金雪昌转移货物,却又时刻担心抢险队员的安全。就这样,今年七十岁,收缩压高达170毫米汞柱的老书记,上半夜忙于指挥和帮忙灾民转移,下半夜仍裹着浑身湿透的衣服,牵挂着全村的灾民、灾情,坚持在抗洪抢险的关健岗位。一向到20号早晨,洪水退去,得知全村灾民全部安全时,才长长地透了一口气,这是对全村灾民转危为安的欣慰。这时的老书记因双脚长时间浸泡在水里,双脚浮肿,站着显得有些吃力。
应对凶猛的洪水,村民们没有惊慌失措,因为村两委抗洪抢险工作的有条不紊地进行;因为他们的老书记和党员干部们始终站在抗洪的最前线。最后,沿用吴裕民老书记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职责重于泰山”。
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6
医者父母心,她做到了;不是一天,而是30年如一日:减轻病人痛苦是我最大安慰。
这是一位从普通护士成长起来的著名医学博士;这是一位曾数次在自己身上做医学实验的医者;王玲,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原广州军qu177医院)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她30多年如一日,视病人如亲人,尽心尽力无私地体贴和关心病人,以高尚的医德、无私的爱心和精湛的医术,赢得了人们的爱戴,营造了和谐的医患关系,展示了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
从护理员到主任医师,从原有的初中文化程度到摘取医学博士学位,王玲的成长道路一步一个脚印。她攀登医学高峰所付出的坚忍不拔的努力,是她赢得患者衷心爱戴的客观基础。而尤为难能可贵的是,王玲真正把病人当成了亲人,在尽力解除病人身体痛苫的同时,细心呵护他们的心灵:她可以在临床实验需要正常骨髓作对照的时候,两次抽取自己的骨髓;她可以经常通宵达旦地坐在电脑前,搜索、比较国内外治疗血液病的不同药物,为患者选择最省钱又能达到最好疗效的治疗方案……
从王玲的事迹中我们不难看到,立足本职,敬业爱岗,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人民极端热忱,是她从业生涯的真实写照。王玲说过,解除不了病人的痛苫,就不是好医生。她还说过,作为一个医务人员,我不能不讲良知。透过这些质朴的话语,人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她所在的科室是医院经济效益最差的科室之一,为什么她对病人送给自己的"红包"或礼物无一例外地加以谢绝。在她的心目中,病人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
好医生王玲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令人敬佩。从业30多年来,她视病人如亲人,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无私的爱心,树立了医务工作者的崇高形象,展示了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无论是对于“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还是对于在党员中开展的“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王玲都是一个优秀的榜样。
我们广大医务人员应以王玲医生为榜样,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心中时刻怀有强烈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求回报,永以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文明行医,廉洁行医,以满腔热情、高度的责任心、和善的服务态度为病人服务;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不断地跟踪世界先进步伐,不断地充实、完善、提高自己,以高超的技术解除病人的痛苦,努力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7
近日,又在新闻联播中看到关于杨汉军同志的先进事迹,让人不禁回想到那位优秀党员干部。杨汉军同志市委优秀的共产党员和干部楷模,生前担任武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他的一生清廉,为人民幸福四处奔波,把他的一生奉献给党、奉献给人民,最后积劳成疾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年仅55岁,他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是党员干部和普通人民学习标杆,我们要学习杨汉军同志的精神。
城市人才的多少决定城市的发展,武汉高校众多,但是人才往往留不住,杨汉军同志便把招才引智的重担挑了起来,他开展基层调研,曾一天考察华工等7家企业,参加多场人才交流会,只为留住更多人才。他曾暗访留汉大学生落户武汉人才公寓政策,扮成家长陪大学毕业生办理落户和盛庆人才公寓手续,只为更多了解其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杨汉军在岗期间履职尽责,创新发展,为更好推进“红色引擎工程”做好基础。作为街道社区基层工作人员,我们要学习他这种精神。深入辖区居民想法,积极及时反馈问题,结合居民需求为居民办实事,扎根到群众中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成绩。
媒体曾报道,有人到办公室,临走时递上两条烟,他当即拒绝,“连人带烟送出去”;逢年过节,他家总是锁着门,即便家中明明有人,面对前来“拜访”的也躲在屋里、不敢出声,一次次“拒绝”,闪耀着杨汉军的正气和清风。他的这种行为便是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面对诱惑懂得拒绝,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按规矩办事做到一视同仁。只有这样的党员干部才是深受居民群众爱戴的,只有这样的党员干部才能走的更远。
杨汉军不仅拒绝别人,也总是“拒绝自己”。他牺牲后,记者来到他的住处,才发现这位组织部长住在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楼里,墙上水渍的痕迹、门下面开裂的白漆、能看出年头的蓝色布艺沙发,都让记者“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正厅级干部的家”。有同事回忆,在到武汉任职前,杨汉军曾担任过省委组织部的秘书长,期间管过分房子,“只要他有一点私心,不可能还住在这里”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其无私情怀和高风亮节,也许就写在这里。
受人民爱戴的领导就是像杨汉军这样的领导,大公无私、舍己为人、为人民鞠躬尽瘁,他是领导干部的榜样,是基层工作人们指引标,让人们以他为目标不断坚持与奋斗。让我们共同缅怀杨汉军同志,让他的精神千古传承。
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8
通过制图教研组集中学习,我的大致体会是这样的。
一、 拥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将成为这个时代的弄潮儿。
我是中国人。身为中国人,不可能不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一直认为,“工”人是永无出头之日的。“工”字往上出头就变成了“土”,变成“土”当然是我所不愿意的,那只好往下出头了,一出头,坏了,只剩下好好“干”。还有,传统的中国是一个等级社会,上至天子,下至黎民老百姓。“天子,诸侯,大夫,士”此之谓“贵族”。这些人均与皇帝老儿有血亲,地位之尊贵自不在话下。接下来就是下等贱民“士,农,工,商”,你看,“工”都排在“农”下面了。看来,工人是下等贱民当中的下等。如是,又有谁愿意当工人呢?通过学习,我想,是时候改改我们的观念了。须知,传统的中国是古代的中国,而我们当下所处的中国,是一个区别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中国,是一个向现代化进军的中国,是一个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是一个科技进步一日千里的中国。总之,时代变了,观念也要变了。我想,这就叫“与时俱进”吧。我们必须牢牢树立“技能改变命运,技能成就人生”的观念。有了此观念,我们就要“学技术,练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为国家建设服务的能力。拥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将成为这个时代的弄潮儿。
二、身为从事传授技术的专业教师,更应有“爱岗敬业,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
作为教师,言传固然重要,但我以为,身教更需注意。你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模范、楷模。他都学着你呢?学你的知识、学你的技术、学你的为人、学你的精神。我想,通过此次集中学习,我更深入的意识到,“爱岗敬业、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等素养对于一个在职场上打拼的青年有多么的重要。我是青年教师,我必须爱教学之岗,敬教育之业;我必须将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我必须感想,敢做,敢突破,敢创新,为更好的教好学生而努力。我所教的都是青年学生。他们毕业之后都要进入各个专业之岗,他们从事的是一线生产,他们也将成为技术突破的主力军。我想,他们的职业生涯,能缺少“爱岗敬业、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职业素养吗?由是,我深感责任重大,可不能误人子弟呀!
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9
张桂梅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这个活着的榜样,她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善良慈爱、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的精神让我钦佩。
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
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
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
她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
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我们学习她,首先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作为一个党员,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一身病痛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年兢兢业业,除了住院没向学校请个一天病事假,教学成绩突出,她说:“为了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无私奉献,张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我要学习她爱生如子,精心教育学生,辅导学生;
学习她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
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
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
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作为一名彝良的职高教师,我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而奋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